女人膀胱镜检查图片和输尿管镜做多了,会不会将来导致膀胱癌的发病率增高。

肿瘤病友社区
消化系统区 乳腺区 内分泌系统区
呼吸系统区 泌尿和生殖系统区 脑部区
糖尿病病友社区
糖尿病病友讨论区
糖尿病并发症区
膀胱癌患者术后复查时尿液检查能替代膀胱镜吗?
膀胱癌患者术后复查时尿液检查能替代膀胱镜吗?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膀胱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其中95%为膀胱移行细胞癌(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泌尿病理学会联合建议将其称为尿路上皮癌以区别其他脏器的移行细胞癌),极少数为鳞状细胞癌或腺癌,故通常所说的膀胱癌是指膀胱尿路上皮癌。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大部分肿瘤的根部生长较表浅,仅处于膀胱的黏膜层(也就是膀胱壁的表层),而未侵犯深部的膀胱肌肉层,对于此类患者经尿道电切除肿瘤是主要治疗手段,术后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或卡介苗可以降低复发率。术后需定期检查有无复发,目前膀胱镜检查仍是最主要的手段,但此为有创伤性检查,有一定的痛苦,许多患者往往在术后询问是否可以不做或减少膀胱镜检查,而通过其他无痛苦的手段来监测和诊断膀胱癌的复发。随着人们对膀胱癌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和医学科学的进步,已有越来越多的通过尿液检测的无创方法用于膀胱癌的诊断和复发的监测。这些方法主要是通过检测尿液中所含的脱落的膀胱癌细胞或尿液中的某些特殊成分来发现膀胱肿瘤,目前除尿脱落细胞学方法外,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的经尿液检测膀胱癌的方法主要有免疫-细胞检查法、膀胱肿瘤抗原检测、尿核基质蛋白22检测、纤维素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检测及UroVysion试剂盒(染色体畸变检测)等五种。1.尿脱落细胞学正常膀胱黏膜或癌组织的细胞可以脱落到尿液中,对尿液中的这些脱落细胞进行巴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其形态变化来判断是否为恶性,即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这是经典的利用尿液诊断膀胱癌的无创伤性方法。尿脱落细胞法于1945年开始使用,被认为是诊断膀胱癌和膀胱癌术后监测复发简单、经济和有效的方法,但其主要适合于晚期和恶性程度高的膀胱癌患者,而对于早期和恶性程度低的膀胱癌患者,尿中往往难以检出膀胱癌细胞。同时其准确性容易受标本采集方法、膀胱和肾盂及输尿管内结石、炎性病变、膀胱内灌注治疗等因素的影响而误诊,因此临床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2.免疫-细胞检查法免疫-细胞检查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利用尿液的检测方法。大家都知道膀胱癌细胞表面往往含有一些膀胱癌细胞特异的蛋白质即抗原,如癌胚抗原和黏液蛋白,但在正常的膀胱尿路上皮细胞则不含这些物质。免疫-细胞法的机理为:针对这些蛋白质的抗体可以和膀胱癌细胞所含的相应物质结合,通过化学荧光技术在显微镜下可以识别这种物质,从而达到识别膀胱癌细胞的目的。该方法能检测尿液中含有的脱落肿瘤细胞,其准确性高,尤其适合于早期膀胱癌,是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的补充。但目前国内尚较少应用此项检查,原因是需要价格较贵的荧光显微镜和有经验的细胞病理学家。3.膀胱肿瘤抗原检测膀胱癌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与膀胱癌相关的蛋白质(抗原),这些蛋白质往往会被释放到尿液中。因此,检测尿液中的这些与膀胱癌相关的蛋白质有助于膀胱癌的诊断和监测复发。目前临床上对膀胱肿瘤抗原的检测方法有三种:BTA方法、BTA&stat方法和BTA&Trak方法。BTA检查方法的具体机理为:膀胱癌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可破坏正常膀胱黏膜上皮的基底膜,并使基底膜蛋白分子释放到尿液中。而正常膀胱黏膜的基底膜是完整的,尿液中无基底膜蛋白分子。BTA方法通过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基底膜蛋白分子来诊断膀胱癌,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但误诊或漏诊率较高。为了克服上述缺点,进而研究发展了另外两种检查方法,即BTA&stat方法和BTA&Trak方法。这两种方法通过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补体因子H的相关蛋白来诊断膀胱癌。BTA&stat方法为定性检查,如尿液中检测到人补体因子H的相关蛋白为阳性,反之为阴性。这一方法简单快速,5分钟即可获得结果,其不足之处是诊断符合率仍较低。BTA&Trak方法为定量检测方法,即通过测定尿液中该类蛋白含量的多少以及变化情况来诊断膀胱癌。这两种方法均可因尿路感染、血尿及膀胱灌注治疗等而影响结果。4.核基质蛋白22检测核基质蛋白是人体细胞核内的一种具有重要功能的结构蛋白,在人体内有多种类型,核基质蛋白22是其中之一。研究发现在膀胱癌细胞中核基质蛋白22的含量明显增高。这些核基质蛋白22随着膀胱癌细胞的脱落和死亡,会大量释放到尿液中去,因此测定尿液中核基质蛋白22的含量可用于膀胱癌的诊断。膀胱癌尿核基质蛋白22的水平不受肿瘤恶性程度、种族和年龄的影响,也不受血尿、卡介苗或化疗药物膀胱内灌注及吸烟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测定尿中核基质蛋白22这一方法明显优于尿液细胞学和膀胱肿瘤抗原等检查。测定尿中核基质蛋白22的含量对判断膀胱癌术后是否复发,尤其有价值,其诊断符合率可高达90%以上,是一种很好的无创性检测手段。在美国,这种检测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监测膀胱癌术后的复发,其检测结果为阴性或定期检查无变化时可推迟或减少膀胱镜检查。5.纤维素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检测在膀胱癌,肿瘤内血管的通透性往往明显升高,导致一些血浆蛋白如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可渗出血管进入组织间隙,并进一步释放于尿液中;另外,肿瘤细胞自身也可分泌纤维蛋白原。尿液中含有尿激酶等蛋白质分子,可以使纤维蛋白原降解成纤维素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在膀胱癌患者中,约80%的早期和所有的晚期膀胱癌患者尿液中的纤维素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水平均升高。因此,测定尿液中这些蛋白质含量的高低可以用于膀胱癌的诊断和监测术后复发。这一方法快速、方便。但由于血液中存在纤维素蛋白,因此有血尿的患者检测结果均可以为阳性。目前由于试剂本身的原因,在临床上已停止应用该方法诊断膀胱癌。6.UroVysion试剂盒(染色体畸变的检测)众所周知,在肿瘤细胞中往往有特征性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异常,而正常细胞是不具有这些异常改变的。研究发现膀胱癌细胞中第3、4、7、8、9、11、17、18、20号和Y染色体等常发生结构和数目上的异常。目前有一项新颖技术,即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直接检测膀胱癌患者尿液中脱落细胞有无上述的一条或多条染色体的异常,从而达到诊断膀胱癌的目的。这一技术不受尿路感染、血尿及膀胱灌注治疗的影响,已成为膀胱癌诊断及术后监测复发的重要手段。美国一家公司生产的UroVysion试剂盒,可一次性检测人3、7、9和17号染色体有无异常,从而诊断膀胱癌,此方法对膀胱癌诊断的符合率高,并且可比其他方法提前6个月预测膀胱癌的复发,目前认为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国内尚无报道,我院正在研究之中。综上所述,在蛋白质或基因水平通过尿液检测来诊断及监测膀胱癌,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给膀胱癌患者带来了福音。这些无创伤检查手段的合理和联合应用,可推迟或减少膀胱镜检查。但这些方法各具局限性,目前尚难以完全取代膀胱镜检查。随着人类对膀胱癌认识的不断深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通过尿液检查来诊断和监测膀胱癌必将有新的突破。以上这些检查方法可以作为诊断膀胱癌或监测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方法,虽然尚不能完全取代膀胱镜检查,但如能根据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危险程度,正确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可以适当减少膀胱镜检查的次数,同样可以达到监测复发的作用。&泌尿外科:寿建忠&&马建辉&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收到礼物:
感&谢&信: 2
+&&糖尿病病友社区2390人
+&&疑难案例11人
+&&肿瘤病友社区3353人膀胱镜检查别害怕(附图片1张)
主页 & 健康时报 & 第十版 生殖健康
膀胱镜检查别害怕(附图片1张)
&&&&北京积水潭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刘流    膀胱镜检查是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检查的常用方法,通过膀胱镜可以在直视的基础上对一些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对于血尿的患者来说,膀胱镜检查常常是不可替代的检查。它不但可以明确血尿的原因,还可以对一些引起血尿的疾病进行治疗。如:通过膀胱镜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的膀胱肿瘤(膀胱癌),并可以不做切口对其进行根治性治疗,使患者长期生存。大多数膀胱结石的患者,也可以不用挨刀,通过膀胱镜将结石击碎并取出。  膀胱镜检查不但可以对膀胱、尿道的疾患进行诊断和治疗,对某些输尿管、肾脏,甚至盆腔的疾患也有诊断和治疗价值。  膀胱镜检查到底有多痛苦呢?  在熟练的泌尿外科医生的操作下,大多数患者仅需要使用一点局部麻醉药,就可完成此项检查,有些女性患者(女性尿道宽、短、直)甚至不用麻药也可以接受膀胱镜检查。只有极个别患者(特别是怀疑腺性膀胱炎的患者)需要在静脉全麻下进行此项检查。  如果您对膀胱镜检查还有顾虑,经济条件又允许的话,您还可以找一家有纤维电子膀胱镜的医院接受膀胱镜的检查。纤维电子膀胱镜比普通膀胱镜观察的范围更大、图象更清晰、细且软。当然,接受纤维电子膀胱镜检查会比接受普通膀胱镜检查的痛苦要小得多。  膀胱镜的发明和应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光导纤维和广角视野技术的应用,膀胱镜的构造达到了现代化的新水平,并出现了肾盂镜、输尿管镜、电切镜、腹腔镜及碎石器械等一系列诊断和治疗的内腔镜,形成了腔内泌尿外科学,使得泌尿外科出现了新的局面和飞速的进展。膀胱镜检查越来越安全,痛苦越来越小。  所以,当医生建议您做膀胱镜检查的时候,请您不要犹豫,它没有您想象得那么痛苦。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泌尿系统疾患都需要进行膀胱镜检查。特别是对于那些患有急性膀胱尿道炎的患者,膀胱镜检查只会徒增痛苦。如膀胱的容量小于50毫升,膀胱镜检查有时甚至是十分危险的,经验不足的医生,很可能将膀胱捅穿。  该不该做膀胱镜检查,什么时候做膀胱镜检查,请听医生的。
&&&&《健康时报》 (日第十版)
京ICP证000006号
人 民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膀胱癌电切术后每三月一次膀胱镜检查
膀胱癌电切术后每三月一次膀胱镜检查
膀胱癌电切手术后复查,膀胱镜必不可少。医生将筷子粗细的检查镜直接地插入尿道,可以清晰观察到前列腺、膀胱粘膜,看看有没有肿瘤存在复发的现象。一般是要求每叁个月检查一次,最久的不能拖过半年,如果发现异常,可能需要再切。
膀胱癌进行膀胱镜检查的优点
膀胱镜的检查无可取代,这是因为常用的B超的检查灵敏度不够,肿瘤生长到0.5厘米以上的才能被看到,并且如果检查当中尿憋得不够,膀胱壁没有完全的撑开,有些位置也看不清楚,CT也是同样的情况。
膀胱癌常用膀胱镜硬镜观察
膀胱镜分为硬镜和软镜两种,最常用的是硬镜,对于膀胱壁的观察比较清晰全面,如果发现疑似复发的部分,还可以直接取活检;软镜比较细,所以更灵活,但会贵一些,适合于尿路狭窄的患者。随着无痛膀胱镜的开展,检查不会带来很多痛苦,因此塬来痛苦相对小的软镜,现在只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如尿路畸形)。
膀胱镜需要门诊预约,由预约当日的膀胱镜值班医生检查,因此不一定会是您的主刀医生给您操作。
如果患者要做无痛膀胱镜,就要住院2~3天,这期间医院需要安排手术室,也会对患者进行麻醉评估。患者住院期间,常规情况下还可以做尿细胞学检查——患者每天早上的第二泡尿(新鲜尿)经过一系列处理,医生可以通过检测尿液中是否有肿瘤碎片,来辅助判断疾病状况。
膀胱癌患者膀胱镜检查后一般不会出现尿血
膀胱镜检查后很快就可以出院,一般也不会出现尿血的情况,如果有尿痛、出血,也可以吃一些止痛药、抗生素,但这都需要出现症状才吃,不用提前预防。
补充一点,膀胱镜是一项有创检查,因此患者如果有尿路感染,需要推迟等到康复后再做。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到您!名医汇,让病人家庭轻松一点!提供预约挂号、网上咨询、陪诊服务等多项就医服务,依据患者真实的就医分享与点评,倾力打造“名医排行榜”,精准读取你的就医需求!长期吸烟可能导致膀胱癌_新浪健康_新浪网
长期吸烟可能导致膀胱癌
  文/中日友好医院泌尿外科周晓峰
  66岁的王大爷一个月前解小便发现尿色发红,呈洗肉水色,但是王大爷感觉不疼不痒的,之后几个星期也没有再次出现这种症状,就没放在心上。没想到,一周前王大爷又出现了小便色红的情况,整个排尿过程都是红色的,两天前又出现了尿色发红。王大爷向家人描述了这个现象,家人带他来医院泌尿外科检查。医生说王大爷的病有可能是,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才能确诊。
  膀胱癌发病相关数据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年登记的膀胱癌数据(包括膀胱癌发病率、发病构成、0~74岁发病累积率和年龄别发病率等)显示,近年来,我国膀胱癌发病率为:男性11.41/10万,女性3.51/10万。男性膀胱癌发病率在年均增长率为4.76%,略高于女性的4.32%。
  按照城乡分布统计,中国城市人口膀胱癌的发病率为8.55/10万,是中国农村人口膀胱癌发病率(3.55/10万)的2.4倍。
  总的来说,膀胱癌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4.60%。虽然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中国膀胱癌发病仍为中等水平,但近10余年间,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城市还是农村,膀胱癌发病率均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
  长期吸烟、接触染料,可能会导致膀胱癌
  临床研究显示,80%以上的膀胱癌发病与致癌危险因素相关。
  吸烟:与膀胱癌有直接关系。国外临床数据显示,吸烟者比不吸烟的膀胱癌发病率高4倍;吸烟的历史愈久,烟瘾越大,得膀胱癌的机会也越高,香烟烟雾中存在多种可能导致膀胱癌的物质。
  化学性致癌物质,如染发剂等:职业接触芳香胺是目前已经明确的膀胱癌危险因素。染料中的中间体如l-萘胺、2-萘胺及联基胺,橡胶及塑料的防老剂4-氨基联基地均有膀胱致癌作用。理发师及中老年经常染发人群可能是膀胱癌的高危人群。
  遗传、基因因素:膀胱癌的致病与基因密切相关。病毒或某些化学致癌物作用于人体,使原癌基因激活成癌基因,抑癌基因失活而致癌。另外很多膀胱癌病人没有明显接触化学致癌物的病史,可能与体内色氨酸代谢异常有关。膀胱癌也与遗传密切相关,膀胱癌患者的直系亲属患膀胱癌的危险性约为无家族史者的2倍,年轻膀胱癌患者的直系亲属危险性更高。
  其他因素:人工甜味品如糖精等有膀胱致癌作用,另外长期服用一些镇痛药也可能增加发生的风险。膀胱长期慢性感染与刺激以及一些免疫抑制剂亦能引起膀胱癌。
  出现血尿,不疼痛,更需警惕膀胱癌
  大多数膀胱肿瘤以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为最早发生的症状,血尿间歇出现,可自行停止或减轻,两次血尿可间隔数天或数月,甚至半年。有些病人会认为是或过度劳累,自行服用一些抗生素或中草药后,血尿消失,容易造成血尿已治愈好转的错觉,从而未能及时就诊检查。其实第一次血尿的出现就已经亮起了红灯,需要提起高度重视。这是膀胱癌独特的“排尿信号”,几乎每个病人都会出现,约85%的病人是因为出现血尿而就诊。
  当人们出现血尿,特别是无痛性血尿,应该充分引起警惕并且积极查找原因。此外,当肿瘤侵犯输尿管口时,可引起肾脏及输尿管扩张积水,甚至感染,引起腰酸、、发热等症状。而当出现这些症状后再就诊,往往已经进展到了中晚期。
  怀疑患有膀胱癌,应该做哪些检查
  1.尿液检查:尿常规可以发现肉眼不易发现的显微镜下血尿。同时膀胱癌绝大多数发生在膀胱粘膜上皮,尿中容易混有肿瘤细胞,多次进行尿液脱落细胞检查对初步筛选血尿病人是一简便、无创、经济的方法。检测尿液中的核基质蛋白22(NMP22)可以提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
  2.超声扫描:通过憋尿使膀胱充盈、膀胱壁粘膜充分伸展,B超可以测量出肿瘤的大小、位置、数量以及基底部宽窄等基本特性,并可发现上尿路有无肿瘤,有无扩张、积水。是一种易操作、无创伤、可重复的检查。
  3.静脉尿路造影:静脉尿路造影可以显示尿路形态,用于了解膀胱癌是否对输尿管及肾脏产生了影响,同时了解有无肾盂、输尿管肿瘤,并粗略判断双肾功能,对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平扫+增强扫描:当膀胱肿瘤组织向腔内或向外生长及出现转移时,CT成像可充分显示其形状、大小,并可显示盆腔肿大的淋巴结。用于膀胱癌的分期及手术方案的制定。
  5.检查:确定肿瘤的范围及周围脂肪组织浸润情况,明确膀胱病变及其周围关系,判断淋巴转移情况,显示膀胱深肌层浸润情况,对膀胱壁外癌肿浸润有高度敏感性及特异性。
  6.膀胱镜检查:是一种有创检查,需在局麻下进行。可全面窥视膀胱内情况,直接观察肿瘤的大小、位置、数目、生长方式、基底部情况及周围情况等。通过取活体组织行病理检查,可明确病变性质、浸润程度等生物学特性,是诊断膀胱癌的金标准。
  手术仍是膀胱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治疗膀胱癌,需要由医生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病情,制定因人而异的治疗方案。目前该病一般以手术为主,并附以综合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等多种手段。
  手术方式包括:
  1.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优点是损伤小,恢复快,适用于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但对于多发或浸润较深的肿瘤不适合。
  2.膀胱部分切除术: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需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但有些患者对于膀胱全切存在顾虑,转而选择行膀胱部分切除术,但因膀胱癌易复发,需要术后密切随访,必要时仍需要行全膀胱切除。
  3.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适用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患者需佩戴尿袋,尿液经腹壁流出。
  4.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病人尿液还从原尿道排出,生活质量较高,但需要确保尿道内切缘无肿瘤残留。
  由于膀胱肿瘤复发率较高,保留膀胱的手术病人,均应在术后施行膀胱内药物灌注化疗。膀胱灌注化疗通常不会出现、恶心、呕吐等副反应。放疗和全身化疗对于暂时不能手术以及术后复发的病例,可以考虑使用,有一定疗效,部分患者还可以考虑生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膀胱癌传统治疗存在的问题,以及精准治疗的优势
  膀胱癌手术后,为了预防复发,一般需要进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特别是目前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资料,大多在行根治性手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顺铂)或术后化疗,临床疗效差异性大、部分人群毒副作用严重、部分患者出现肿瘤抗药性等问题。
  因此,临床迫切需要根据不同患者选择对应的药物与剂量,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并试图找到能够预测膀胱癌患者能否从治疗中受益的生物标记物。精准医疗更重视“病”的深度特征和“药”的高度精准性,使膀胱癌的治疗从反复尝试,不断摸索的 “试误医学”逐渐发展到根据分子诊断提出量体裁衣、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个体化治疗的精准医学模式。
  目前,中日医院泌尿外科在科技部项目膀胱癌药物基因组个体化治疗平台建设的研究的支持下,针对膀胱癌的精确医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科室已经开展了膀胱癌多学科门诊和膀胱癌精准医疗门诊。
  周晓峰主任专家门诊时间为每周四全天。
  膀胱癌后期随访及护理注意事项
  1.膀胱内药物灌注化疗:灌注前应排空尿液后再行膀胱内灌注化疗。灌注后保留半小时到两小时,均匀地仰、俯、左、右侧卧位更换体位,每周一次,共8次,以后改为每月一次,持续2年。治疗期间应定期作尿和血的常规检查以及超声和膀胱镜复查。
  2.每三个月做一次膀胱镜检查,持续两年;二年内无复发者改为半年1次,查3年。5年后开始每年检查1次。如果在随访期间又出现肉眼血尿,应随时提前检查,一旦发现复发,及早治疗。
  3.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手术后的病人,尿液从腹壁造口流出,需永久佩戴尿袋。一般底盘数天更换一次,尿袋1-2天更换1次。护理时应注意:(1)永久性皮肤造瘘者应保护造瘘口周围的皮肤,每天清洗消毒,外涂氧化锌油膏等;(2)发现尿液有絮状粘液时,可以多饮水,并口服小苏打片,使尿液碱化,粘液变稀薄,以利排尿通畅 ;(3) 注意避免泌尿系统逆行感染的发生,如有,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4.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的病人,尿液还从原尿道排出,应该做提肛肌训练,以锻炼会阴肌肉。患者先坐位排尿,放松盆底肌肉,加腹部压力,然后逐渐改为站立排尿。
  5.膀胱癌手术后的病人应该戒烟,养成多饮水的习惯。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膀胱癌的危险因素.PPT 4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膀胱癌的危险因素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 张名浩 目录 膀胱癌的流行病学 膀胱癌的诊断 膀胱癌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诊疗及随访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及随访 膀胱非尿路上皮肿瘤 膀胱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 膀胱癌的流行病学及病因学 流行病学: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男性发病是女性的3.3倍;城市是农村发病率的2.4倍,无论男女,各年龄别发病率均为城市是农村的2倍以上。而对分期相同的膀胱癌,女性的预后比男性差,性激素可能是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认为女性分娩对膀胱癌可能存在一定保护作用;可发生于任何年龄,45岁前处于低水平,自45岁开始逐年升高;年龄死亡率在60岁之前处于低水平,之后逐年增高,85岁以上死亡率最高;我国膀胱癌发病无论性别、地区,其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种族对膀胱癌发病的影响迄今还没确定,美国黑人膀胱癌发病率为白人的一半,但其总体生存率却更差;大部分国家以移行细胞癌为主,占膀胱癌的90%以上,而非洲国家以血吸虫感染所致的鳞状细胞癌为主,在埃及,鳞状细胞癌占膀胱癌的75%
删除了自然病程部分
膀胱癌的危险因素: 既有内在因素,又有外在因素,吸烟和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是明显的两大致病因素;吸烟是目前最为肯定的危险因素,约有30-50%的膀胱癌由吸烟引起,可使危险率增加2-4倍,危险率与吸烟强度和时间成正比;约20%膀胱癌由职业因素引起;有学者研究认为商业人士和行政人员、男性的电工和电子工业工人有患膀胱癌的倾向;清洁工和助理职业对患膀胱癌有保护作用 其他可能的致病因素:慢性感染、应用环磷酰胺、滥用含有非那西丁的止痛药(10年以上)、近期及远期的盆腔放疗史、长期饮用砷含量高的水和氯消毒水、咖啡、人造甜味剂及染发;遗传,如患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的膀胱癌发病率也明显增高;有研究显示,饮酒的膀胱癌发病率是不饮酒的2.53倍;大量摄入脂肪、胆固醇、油煎食物和红肉;一项新加坡的队列研究报告显示摄入较多的豆类食品可能增加膀胱癌的危险;有研究认为苏打水也是膀胱癌的饮料类危险因素。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慢性尿路感染、残余尿及长期异物刺激(留置导尿管、结石)与之关系密切,其主要见于鳞状细胞癌和腺癌 正常膀胱细胞恶变开始于细胞DNA的改变,芳香胺类化合物是主要的化学致癌物,其广泛存在于烟草和各种化学工业中,致癌物质进入尿液中来诱导膀胱上皮细胞恶变,基因上有两种改变:原癌基因突突变为癌基因;编码调节细胞生长、DNA修复或凋亡的蛋白抑制基因失活 尿路上皮肿瘤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多中心性,上尿路尿路上皮肿瘤的病史是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重要危险因素,风险累计达15-50% 膀胱癌的诊断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尿细胞学及肿瘤标记物检查 内镜检查 膀胱癌的组织病理学
间歇性全程无痛血尿是最常见的症状;血尿的程度与肿瘤恶性程度并不一致;血尿分为肉眼和镜下两种,肉眼血尿的膀胱癌发病率为17-18.9%,镜下血尿为4.8-6% 也有以尿频、尿急、尿痛,即膀胱刺激症和盆腔疼痛起病,常与弥漫性原位癌或浸润性膀胱癌有关,而Ta、T1期肿瘤常无此症状 其他症状还有输尿管梗阻所致腰胁部疼痛、下肢水肿、盆腔包块、尿潴留。也有表现为体重减轻、肾功能不全、腹痛或骨痛,均为晚期症状 体检触及盆腔包块是局部进展性肿瘤的证据;体检在Ta、T1期中的作用不大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作为一线检查方法,可通过三种途径(经腹、直肠、尿道)进行,经腹诊断膀胱癌的敏感性为63-98%,特异性为99%,并可以同时检查肾、输尿管、和腹部其他脏器;经直肠可清楚显示膀胱三角区、膀胱颈和前列腺;经尿道需要在麻醉下进行,影像清晰,分期准确性较高。和其他影像学检查一样,超声检查无法诊断膀胱原位癌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显示肿瘤基底部血流信号 泌尿系统平片和静脉尿路造影:为常规检查以期发现并存的上尿路肿瘤。对于T1高级别肿瘤(该肿瘤可致上尿路肿瘤发生率增加7%)、浸润性膀胱肿瘤或膀胱肿瘤并发肾盂、输尿管肿瘤以及肾积水征象时仍有其应用价值 计算机断层成像:CT在诊断膀胱肿瘤和评估膀胱癌浸润范围(特别是显示膀胱外肿瘤浸润)方面有一定价值。如果膀胱镜发现肿瘤为广基无蒂、恶性度高、有肌层浸润的可能时可行CT检查,以了解肿瘤的浸润范围 近年来,64-128排螺旋CT分辨率大大提高,可以发现1-5mm肿瘤,但是原位癌仍不易被发现;不能很好的了解输尿管情况;不能准确区分非肌层浸润膀胱癌(Ta、T1)和T2期膀胱癌;不能区分肿大淋巴结是转移还是炎症。诊断准确率为54.9%,39%分期偏低,6.1%偏高。 CTU(CT尿道成像)可替代传统IVU检查,可提供更多的检查信息,而缺点是更多的射线暴露量 CT仿真膀胱镜是膀胱镜禁忌患者的替代和补充方法。准确率为88%,对>5mm的肿块能准确识别,并可以显示小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膀胱镜检查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