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里“内有劲敌成就”,如何翻译成英语更加地道???

如何把中国人的名字翻译成英语_百度知道
如何把中国人的名字翻译成英语
我问的是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英文写法.例如&李& 是 LEE . &胡& 译为 Hoo 那 姓氏&黄&, &张&, 赵, 钱, 孙, 周, 吴, 王......这些怎么翻译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
事实上现在外国人都不会擅自把中国人的名字写成英文,而是尊重中国人,我们说该怎么写就是怎么写。中国大陆生的中国人,除了历史上有过惯用译名的之外,一律采用汉语拼音,姓和名分开两个词来写,多音节的姓或多音节的名连写,姓和名的首字母大写,一般保持姓前名后的次序。例如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外国媒体都称为 Hu Jintao。
港台地区各有自己的拼写方法。香港有一套按照名字的广州话发音拼写名字的习惯,并写到身份证上。如 &周润发&(Chow Yun Fat)、周星驰(Chow Sing Chi),有时候会把双音节名字用连字符连接:Chow Yun-fat、Chow Sing-chi,甚至加上英文名:Stephen Chow Sing-chi,弄到后来人家都不知道到底那个词是姓了,所以有人主张无论哪个国家地区的哪种拼写方式,都把姓写成全大写:Stephen CHOW Sing-chi,Michael JACKSON,HU Jintao 等等。这只是一家之见,不是大众规范。
台湾的情况跟香港类似,只是不用广州音,而用普通话(国语)或者闽南话的发音。不过台湾不流行汉语拼音,往往是用基于威妥玛拼音的系统,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比较容易读出来,也许这个 &威妥玛拼音& 就是楼主所说的,&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英文写法&。
参考资料(世界各地华人常用姓氏的拼写):
采纳率:64%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名字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我喜欢上星期三的课,因为那天有体育课”翻译成英语怎么说?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I like having classes on Wednesday,for we can have sports class that day.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I like having classes on Wednesday, because that day has the physical education
I like Wednesday,beacaus there is sports class that day.
I like having classed on Wednesday, because we'll have P.E that day.
扫描下载二维码谁与争锋,如何翻译地道_百度知道
谁与争锋,如何翻译地道
我有更好的答案
谁与争锋Who dares to challenge?Who wants to have a tit-for-tat combat?
采纳率:94%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英语资料分享)
(小虫子看童书)
(杨柳依依)
第三方登录:有关穆斯林的汉语文章的英文翻译与写作—“教门英语”初探&[转载]
有关穆斯林的汉语文章的英文翻译与写作—“教门英语”初探前言
在所有关于英语的翻译工作,有关穆斯林的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笔者感觉关于即使是很中国的东西,比如儒家或者道教的一些文章都能翻译得很漂亮)。不仅仅不能做到”达”与”雅”,甚至连基本的”信”也做不到,经常会有一些很离谱的翻译,而且是相当的离谱,比如某人把“知感真主”翻译为“Perception
Allah”。这部分原因是做翻译工作的是外族人,不了解我们的文化,但这只是一部分原因,那么是否一个英语好(甚至教门也很好)的回族人,就自动地能把这个工作做好呢?当然不是这样,知识不学习是不会自动掌握的。略举几个例子,在美国的nana未必知道“门宦”“海里凡”“朵斯梯”这样的词汇在英语里是怎么说的&&。有些伊网的网友提出一个很好的概念:自我表述。看到很多关于中国穆斯林的英语文章在被别人错误的表述,本人感到很心痛。所以就提出了教门英语这个概念,所谓教门英语,就是英语穆斯林在社会生活或宗教信仰方面所使用的英语。正如存在有金融英语、建筑英语或者化工英语一样,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和学习,本来我并不是写这篇文章的最佳人选——一个在英语国家居住并且与当地穆斯林社区有较多接触的回回才是理想中的人。本人的职业是工程师,不是英语科班出身,也不是人类学者,这篇文章就权起当做外行人的抛砖引玉吧?
本文主要涉及穆斯林社会生活方面,宗教哲学方面写作的时候一般碰不到,不作为重点。
(一) 民族与族群
民族是什么,《韦伯斯特大学辞典》对民族的定义是: ① 由一般表现为共同语言、宗教、习俗等血缘纽带联结起来的人群; ②
具有相同的惯例、习俗以及社会同一意识与共同利益感的人群; ③ 统一在一个单一的独立政府之下的一国居民之总体,即国家。
由此可见,虽然民族是个很复杂的概念,但是简单地说,民族就是一种人们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又可以划为不同的层次,主要是两个层次: a.
一个国家全体居民的总称,比如印度尼西亚民族(Indonesian)、马来西亚民族(Malaysian)、哈萨克斯坦民族(Kazakhstani)、中华民族(Chinese
nation)等等。 b.
一个国家内具有某些共同特点的人们共同体。比如马来西亚的三大主体民族:马来人(Malay)、华人与印度人。哈萨克斯坦有81个单列的民族(主体民族哈萨克族:Kazakh)。中国有56个民族。
第一个层次,英语一般为nationality或nation,中文翻译为“民族”。第二个层次,可以是ethnicity、ethnic
group、ethnic origin,
也可以是nationality。有人不喜欢使用nationality,但是也有很多人喜欢使用,这个词仍然被很多人普遍使用,比如在昆明街头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语:26
nationalities of
Yunnan…云南26个民族云云…,不知道这里面的原因。为了区别开来,有人翻译为“族群”。但是我更愿意采用另一种翻译:把第一个层次翻译为“国族”,把第二个层次翻译为“民族”。在CCTV-6的佳片有约中,有一部关于二战时期犹太人从德国去肯尼亚殖民的电影。二战结束后,又返回德国,原因是他们自认为是德国人/民族的一员。这里的“民族”,电影的评论员用了一个词来描述——国族,对国族的认同感导致了他们回去重新建设德国。
请注意Kazakh与Kazakhstani的区别,前者指的是哈萨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哈萨克族,后者指的是所有的哈萨克斯坦人,包括东干人。类似的情况还有Afghanistani(阿富汗斯坦人)与Afaghan(阿富汗人)。不过有的时候这种区别并不很明显,比如Thailander应该指泰国所有民族,而Thai仅仅指泰国的主体民族泰人,但实际上Thailander这个表示方法很罕见,一般都用Thai,部分原因是泰国官方认为所有的泰国人都是泰人,比如马来族穆斯林是穆斯林泰人,北方山地少数民族是山地泰人等等。与此类似的情况还有Serb与Serbian,虽然理论上讲Serbian包括Serbia这个国家/地区的所有民族,范围比Serb广,比如吉普赛人。但是实际应用中没有多大区别(至少字典这样认为)。
这些词汇的构词法都很有意思,都是民族名+斯坦/尼亚/西亚+er/i/n
后缀斯坦(stan)或尼亚(nia)都是表示国家与地区,西亚(sia)表示群岛地区。
有人Minzu来表示中国的各个民族,我以为极不可取。正如上面论述的那样,多民族的国家比比皆是,这并非是中国独有的现象,为什么要创造一个新词汇?
有趣的是,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的申请表上对其国内申请者要求填写的是ethnic origin而不是ethnic
group,其实这两个词汇意思基本一样,只是ethnic origin更强调Malaysian民族性而已。
在穆斯林里有一个很常见的词汇“乌玛”或者“麦稳”(英ummah),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穆斯林共同体。介绍伊斯兰词汇的网站的解释是:an
ummah is a community or a people. It is used in reference to the
community of Believers or Muslims.
有人喜欢把乌玛翻译成民族,我以为不妥。这容易与其他人们共同体混为一谈。或者有人干脆否则其他人们共同体的存在,认为民族是西方人的概念。这不是事实就是的态度。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实践上是无益的。比如在泰国有云南回族为主建立的清迈穆斯林协会,也有云南回族与汉族共同组成的泰国云南会馆。民族这个概念是可以有交*的:一个马来西亚华人既可以是Chinese的一员,又可以是Malaysian的一员.
除了可以用nationality、nation或者ethnic
group及其派生词汇来表示民族以外,其实people、race、folk(古,民族)、community甚至population也可以表示“民族”这个概念。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最合适的词汇进行翻译,不要一见到“民族”就想当然地使用ethnic
例句:“Pol pot's eventual aim seems to have been the complete
extermination of the Cham as a people"
翻译:波尔布特的最终目标似乎是使占族人作为一个民族彻底被消灭。这里的民族是使用people.
穆斯林很熟悉的一句话:“真主不改变一个民族之
现状,除非这个民族改变自己。” 马哈蒂尔在第十届伊斯兰首脑会议上发言中使用了这句话:“He will not change the
fate of a community until the community has tried to change its
fate itself”。注意到没有,在这里使用community来表示“民族”而不是ethnic
group。从语感上来说,这里community明显优于ethnic group。甚至使用people都要好一些。
查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community的第2意是:group of people of the same religion,
race, occupation,etc, or with shared
interests。很明显,这和民族的定义是一致的。
(二)“我是回族人”怎么翻译?
这是一个天涯社区的热帖:
星月的雅利安战士也提出了这个问题
那么回族应该怎么翻译?查字典: Huis, the Huis, Hui ethnic
group都是可以的,但是有的字典有Huizu这样的翻译,是不佳的。之所以翻译成Huizu,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汉语的地名,如果是双音节以上的,比如鸭绿江,峨眉山,可以翻译为the
Yalu River 与Mount Emei,但如果是单音节的,必须把“山”与“河”加上,比如:泰山:Mount
Taishan,淮河:the Huaihe
Rive。如此说来,彝族、白族翻译为Yizu,Baizu也未尝不可。但问题是回回族才是我们的正式名称,本来就是双音节的,回族是省略的说法。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把我们自己的族称异化呢?正如把呼和浩特说成呼市、把乌鲁木齐说成乌市,把维吾尔族说成维族,把蒙古族说成蒙族一样不可取。与其翻译为Huizu,
还不如翻译为Huihui. 但是Hui ethnic group
不一定是唯一的或最好的翻译,用ethnic来修饰Hui更加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即可以是ethnic
Huis。比如朝鲜族可以是ethnic Koreans, 阿拉巴尼亚族可以是ethnic
Albanians,这种表达法在国际主流媒体比如BBC频频出现。这里之所以要强调ethnic,是因为如果不指出,一般会被认为是Korea或Albania的Korean或Albanian,有了ethnic,大家都明白是指其他国家的Korean或Albania,特别是在中国或南斯拉夫。在某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下,ethnic
Koreans与Chinese Koreans意思相同。用Google可以搜索出一堆”ethnic
Huis”来,说明这是合乎语法的。特别是英语国家的记者喜欢这样使用。
例句:"Roughly half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four million are ethnic
Lao, known locally as Lao Lum, close kin to the inhabitants of
neighbouring Northeast Thailand. "
翻译:占总人口400万一半左右的是老族,当地称为老龙族,与泰国东北部的居民有很近的亲缘关系。这里老族翻译为ethnic Lao.
所以,我是回族人应该翻译为 I am a Hui. 如果担心别人不知道Hui是什么,可以在Hui前面加ethnic,强调“族”:I
am a ethnic Hui。即使第一次听说Hui,也能从这句话理判断出Hui是一个ethnic minority/group.
在天涯社区的讨论里:I am Hui
ethnic显然是错误的。典型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ethnic是形容词,只能修饰别的不能被别的修饰。这个词没有名词形式。 I am
from the Hui ethnic background是正确的表述方式。 I am a Hui
minority是有问题的。Minority是一个集合名词,是复数而无单数形式,怎么可能与a 连用?正确的说法是I am one
from Hui minority. 类似的错误还有:
“在2004年中央电视台的希望英语杂志栏目里希望之星风采大赛的大学及成人组里面一位选手在介绍自己的时候说过"I‘m hui
people".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I belong to Hui people或者I am a Hui boy/girl。
在大部分时候,要根据语言环境进行翻译,并不需要把Hui ethnic group反复搬出来,比如回族村庄翻译为Hui ethnic
group village是很糟糕的翻译,并不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把Hui用为形容词是很好的做法,即Hui village.
其他的还有: 回族历史 Hui history 回族文化 Hui culture 回族音乐 Hui music 回族传统 Hui
traditions 等等依此类推. 中国回族人怎么翻译?
《回族研究》(99.2)有一篇文章:“中国回族和伊朗穆斯林双方伊斯兰文化的主要共同点”,是一位伊朗学者写的,被人翻译成汉语,标题又被该杂志请人翻译成英语:The
Main commonalities in the Islamic Culture of the Muslims of Iran
and the Hui Nationality of China。
这个翻译很糟糕,很罗嗦又不符合英语的习惯,原文作者肯定不是这个标题。其实”中国回族”可以很漂亮地翻译为Hui
Chinese,(正如非洲裔美国人被翻译成African American、拉美裔美国人被称为Hispanic
American一样,可以用Hui来修饰Chinese,此外,中国穆斯林也可以翻译为Muslim
Chinese)。这个翻译可以说又简洁又准确。用Google搜索可以找出一堆有Hui
Chinese的文章来,说明这种用法是被普遍接受的。与此对应的是中国汉族(人):Han Chinese;中国维吾尔族:Uygur
Chinese。 所以,这个标题这样翻译可能好些:The Main commonalities in the Islamic
Culture of/between Iranian Muslims and Hui Chinese。
前面说过,有的时候,Community和people都可以表示民族,所以回族也可以翻译为Hui community或者Hui
people。不要生搬硬套地认为Hui people只能是回民而不能是回族。Hui
community可以指一个某地的社区,但也可以指全体回族人。比如说,”张承志是回族的代言人/为回族写作”,我以为翻译为Zhang
Chengzhi is the spokesman for (the) Hui community/writes for (the)
Hui community肯定要明显优于Zhang Chengzhi is the spokesman for (the) Hui
ethnic group/writes for (the) Hui ethnic
group。大家可以感觉一下。不要一见到回族就立即把Hui ethnic
group搬出来。我感觉这个词有浓浓的人类学味道,社会生活中不一定要频繁使用。
在有些伊网热烈讨论的“(回)民族主义”应该怎么翻译?肯定不能翻译为Hui
nationalism,因为这理nationalism是国家主义的意思。其实,可以有两种译法: a. Hui ethnic
nationalism b. Pan-Hui nationalism 其他10个穆斯林少数民族的拉丁拼写是:
维吾尔族:Uygur/Uighur/Uigur 哈萨克族:Kazakh/Kazak 塔吉克族:Tajik
塔塔尔族/鞑靼人:Tartar/Tatar 乌兹别克/乌孜别克族:Uzbek/Uzbeg/Ozbek
吉尔吉斯/柯尔克孜族:Kirghiz 东乡族:Dongxiang 保安族:Bonan/Paoan 撒拉族: Salar
顺便学一个英语的成语:catch a tartar 的意思是“遇到劲敌,强中更逢强中手”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不是说明Tartar人很厉害?
突厥民族的拉丁拼写是直接来自突厥语,有的可以不止一个,都对。只有东乡族的是来自汉语拼音。注意保安族的拼写不是汉语拼音。其他民族对回族的称呼主要有东干人(Tungan或Dungan)与潘泰人(Panthay)
比如西北回民起义可较好的翻译就是Tungan uprising,即东干起义而同时期的杜文秀起义媒体上一般使用Panthay
uprising,即潘泰起义
(三) 英语字典里收录的“教门英语”词汇
在普通英文字典里,已经收录了大量的关于伊斯兰的词汇。这个数量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这些词汇是英语里的“合法词汇”,已经不算是“未归化的外来语”了,写作的时候甚至不需要斜体来注明,可以大胆使用。以“新英汉字典”为例,总结整理如下:
Sunna(h): n 逊奈,圣行例句:“Our need for the Sunnah is so great, that
without it our religion would be incomplete.”
翻译:”我们是如此地需要遵圣行,以至于不这样我们的伊玛尼就是不完整的” Sunni:n 逊尼派,逊尼派教徒 复数形式是Sunnis,
adj 逊尼派教徒的 Sunnite: n & adj逊尼派教徒, 逊尼派教徒的 Shia(h): n
什叶派,什叶派教徒 Shiite: n什叶派教徒 adj什叶派的 Sufi: n 苏非派,苏非派教徒,adj 苏非派(教徒)的
Sufism: n 苏非主义 Halal: vt 按伊斯兰教法宰牲 n
伊斯兰教的合法食物(其实这个词还有个字典上没有的常见意思:adj
合法的)。所以,“这里出售的鸡都是阿訇宰的”是不是可以这样翻译:All Chickens sold here are halalled
by imams. 甚至连butcher这个词都无需使用。 Mosque:清真寺 Salaam:用作名词:
1,(穆斯林的)额手礼;2,问候(即色蓝或色俩姆)。用作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1.向…行额手礼 2.
向…问候(即道色蓝)少数人在英语文章里把salaam写成selan是不对的。本来英语里就有这个词,为什么自己要发明一个不规范的说法?而且注意要双写a,这样才规范。Imam:阿訇、伊玛目。注意I为大小写的时候意思有细微的差别:I小写表示带领穆斯林做礼拜的人,大写表示某些伊斯兰教国家的伊斯兰教长或国家领袖。
Ramadan:斋月、拉马丹月。 Fast:这个词极为普通,但是还有另外的意思,即n 斋戒,绝食,斋戒期; vi.
把斋,绝食。
例句:break one's fast 开斋,停止绝食
顺便说一下,在英语里早餐/早点是breakfast,这可以理解为打破一昼夜未进食的状态break-fast。是不是很形象?牛津词典里有这样的例句:Muslims
fast during Ramadan。即“穆斯林在斋月把斋”。 A fast of three days是斋戒/绝食三天的意思。
这个词的动名词形式(fasting)的意思与名词相同, 所以把斋也可以说成practice fasting.
在一个伊斯兰网站上有这样的问与答: Q: Why do Muslims fast? A: Muslims all over the
world are to practice fasting for a whole month from Dawn to
Sunset. Fasting has many religious, social, cultural, economic, and
educational benefits to all. 同时使用fast与practice
fasting来表示“把斋”一词。用作名词的时候,似乎fasting比fast更常用。
Fasting这个词还可以用作形容词,即”把斋的,绝食的”。知道了这一点,就不要罗里罗嗦地用一个定语从句来表示“封斋的穆斯林”这一含义。请看例句:
“If a fasting Muslim says or does something which is judged to be a
violation of his faith, he thereby nullifies his fast”
如果一个封斋的穆斯林说了或做了被证明与其信仰相悖的事情,那么他的斋功也就因此而无效/坏斋了。 Hajj=hadj:
n(麦加)朝觐(之旅) Haj(j)i=Hadji: n. 朝觐者,哈吉 请看例句: Question 1: Can a Muslim
postpone his Hajj to an undecided year because of an important
business which he has during Hajj time this year?
问题1:一个穆斯林是否可以因为在当年的朝觐期要做的一项重要的生意而把他的朝觐推迟到一个不确定的年月?本来麦加朝觐也可以用一个更常见的词来表示:a
pilgrimage to Mecca 但是上面例句中的His hajj这种表达法非常简洁,值得学习。 Islam:伊斯兰。
形容词形式是Islamic,比如伊斯兰教历是Islamic calendar 伊斯兰教历纪元是Islamic era
在做定语使用的时候,Islamic与Muslim有细微的区别,前者主要指教法或信仰方面,后者指日常生活。不过有的时候也可以换用。动词形式是Islamize,使伊斯兰化副词形式是Islamically,这个词其实也非常有用。因为英语常常使用副词来表示方式和状态,这比使用从句来得简洁。比如我的一位澳洲的朋友告诉我:”I
have got married Islamically”
意思是他已经经过了教门上必须的那些程序,清阿訇念了经。这里的Islamically=in a Islamic way。
举一反三:马三立昨日以穆斯林的方式下葬是不是可以翻译为:Ma Sanli was buried Islamically
yesterday. 请看以下的例句: “These are general guidelines to raise our
children Islamically, so every Muslim must take care of his
children and know the correct path that must be followed.”
翻译:有一些把我们的孩子以伊斯兰的方式养育的一般原则,所以每个穆斯林必须必须关心他的孩子并且知道他必须遵循的正确道路。例句:“Financing
home/car Islamically”
翻译:“以合法/伊斯兰的方式赊销住宅/汽车”即不收取利息的方式。(Finance在这里是赊销或抵押的意思)例句:”What is
and is not Islamically correct? “ 翻译:什么是伊斯兰认为是正确与不正确的?
Hijra(h):迁徙,Hijrah calendar=Islamic calendar
Kaaba:克尔白、天房
Jihad: n 吉哈德&&
Jihad for: 维护...信仰的运动
Jihad against: 讨伐...
Mulla(h): 毛拉
Caliph: 哈里发 Minaret: 宣礼塔、叫拜楼、邦克镂 Muslim: 穆斯林,比如 I was born a
Muslim=我出身在穆斯林家庭。试比较:英语的说法是不是比汉语要准确?注意这个单词必须大写M Allah: 真主、安拉、主 God:
真主、安拉、主查字典,牛津字典对God的解释是:in various religious, esp Christian,
Judaism and Islam) the supreme Being, creator and ruler of the
所以这个词的根本意思就是“主”。有些CCTV不学无术的翻译,一见到God就翻译成上帝(比如采防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这是很错误的,其实完全可以翻译成真主。清真言的其中一种翻译是(在伊斯兰城网站):
“there is no god apart from God, and Muhammad is the Messenger of
请注意大写God与小写god的区别。大写的God指独一无二的造物主,小写的god泛指一切神灵。英语穆斯林同时广泛使用God与Allah来表示造物主,正如汉语穆斯林同时使用真主与安拉来表示。
The Qur’an/The Koran:古兰经形容词形式是Quranic或Koranic Quranic Studies 古兰学
Quranic Recitations 古兰朗诵 Quranic recitation contest
古兰经朗诵比赛hadith:1.伊斯兰教圣训 2.穆罕迈德言行录这个词都被《新英汉词典》收录,有点吃惊。例句:"A minority
among the Muslims does not accept the various books of Hadith as
being an accurate representation of what the prophet Muhammed said.
" 翻译:穆斯林中有少数人不承认圣训的各个版本是先知穆罕迈德言论的确切表述。 Sheikh/shaikh:
谢赫,筛海。字典的解释是伊斯兰教的教长或者德高望重的老人。伊斯兰网站的解释是:The word Shaikh is a title
or a nickname for an elderly person or a religious leader in a
community. This title is also given to a wise person. 例句:“Hamas
founder and spiritual leader Sheikh Ahmed Yassin was killed when
IAF helicopters fired missiles at him as he was leaving a Gaza City
翻译:哈马斯创始人和精神领袖谢赫·艾哈迈德·亚辛在他离开加沙成的一个清真寺的时候被以色列空军直升飞机发生的导弹击中而被杀害。
生活方面的词汇: Kebab/kabab: 烤肉串 lamb kebabs 烤羊肉串 Bazaar: 巴扎,集市 Sultan:苏丹王
Turban: (男穆斯林或锡克教徒用的)缠头 Turbaned:戴缠头的 Two turbaned
Muslims=两个戴缠头的的穆斯林
四) 拜兰节是什么东东?
开斋节是穆斯林最频繁使用的词汇之一,我们知道就是Eid al-Fitr (尔德·菲图尔)。但是查字典,其解释是:Lesser
Bairam, the Festival of Fast-Breaking。
后者很容易理解,是对开斋节的解释,或者可以作为同位语。但是这个Bairam究竟是什么呢?继续在金山词霸网络版上查,其含义是:简明英汉词典:(伊斯兰教的)拜兰节
[英汉] 现代英汉综合大辞典:拜兰节(伊斯兰教节日, 一年两次)...
这就奇怪了,从小身为回回,却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什么拜兰节!查字典,Lesser的意思是较小的;更少的;次要的。那么Lesser
Bairam应该是“小拜兰节”。这个词会不会来自波斯语或突厥语?好比回族人说小尔德大尔德一样?
向我在澳洲的英国穆斯林朋友dawood求教, dawood 说: “it is turkish language bairam or
bayram means a celebration in that language we have many turkish
here, and they always say Bairam too well, its just a common word
they use when it is a celebration "Happy Bairam", but Arabs and
others say "Happy Eid"” 再向maerof兄弟求教,他说:
“Bairam或者拼作Bayram是波斯-土耳其语里面“节日“的意思。土耳其穆斯林用这个词来称呼两个节日,相当于阿拉伯语的 Eid
或者汉语的“节”。比如说,开斋节,Eid al-Fitr,在土耳其语里面被称作Ramazan
Bairam(莱麦丹节)或者Kutshuk Bairam (Lesser Bairam,小节)。宰牲节(古尔邦节),Eid al
Adha,在土耳其语里面叫Qurban Bairam(古尔邦节)或者Greater Bairam(大节)。至于小节和大节的区分,
在阿拉伯语里面多少也有,因为在阿拉伯语里,Eid al-Adha 又被叫做 Eid al-Kabir
(大节)。隐约地记得,中国西北好像也有习惯叫,小尔德和大尔德。因为奥斯曼帝国的缘故,一些地区,比如说东欧,也受到此影响,习惯地跟着这么叫。但是,至于Bairam除了在语言上有“节”的意思之外,到底还有没有一个文化传统上的“拜兰节”,那我就不得而知了。不过,估计应该就是所谓的两个“尔德”节,只是用了他们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有可能是不懂这方面文化的翻译者,首先搞混,然后就出来了一个“拜兰节”了。-----当然,这是我的猜想。”
看来是这样:节日这个词英语穆斯林的主流用法是Eid,来自于阿拉伯语。翻译成中文就是“尔德”。回族等认为开斋节更隆重,把它称为大尔德;把古尔邦节称为小尔德。维吾尔等突厥穆斯林认为古尔邦节更隆重,把它称为Greater
Bairam(大节),把开斋节称为Lesser
Bairam(小节)。之所以会有这种不同,我猜测是判断的标准不同:汉语穆斯林认为一个月把斋的结束是很值得庆祝的一件事,而突厥穆斯林认为“封斋开始算起,则是整整100天”这个时候更值得庆祝,这时候才算是把斋的真正结束。
正因为这种标准不同,才有了大尔德小尔德的混乱表示,在不同的穆斯林里有不同的含义。一次,昆明某清真寺的教长就批评了这种说法:“节日不分大小”。要求穆斯林摒弃大尔德小尔德这种说法,代之以规范的说法:开斋节与古尔邦节。实际上,汉语穆斯林也只是在口头语上说大尔德小尔德,书面语里还是用开斋节与古尔邦节。(既然如此,书面英语里不应该提倡说Greater
Bairam与Lesser Bairam) 那么英语字典上为什么把开斋节说成是Lesser
Bairam(这个说法即使不算错误,也是不佳的表达,所以字典也不是完全正确的)?我估计是奥斯曼帝国的影响力所至。但是说来也奇怪,字典上并没有同时将古尔邦节称为Greater
Bairam,而是Corban/Gurban/Qurban,这几个词发音倒是与古尔邦节很接近。
查《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古尔邦节有两种表示方法:Eid al Adha或Eid al Qurban,到底哪一个更好?
再次向maerof兄弟求教,他说:“Adha的字面意思是“牺牲”,Qurban的字面意思是“接近”。宰牲节的阿拉伯语是Eid al
Adha,这个是正式的名字。在圣训里面,穆圣(安宁在他身上)就把宰牲节叫做Eid al Adha,把开斋节叫Eid al Fitr。
因为是宰牲是接近真主顺从真主的一种方式。"它们的肉和血,都不能达到真主,但你们的虔诚,能达到他。"(22:37)
所以人们习惯的把所宰的牺牲叫做古尔邦,也有人称此节为Eid al
Qurban(但是这么叫的人不多),我猜这也是古尔邦节音译的由来。这个名字应该算是一个俗称而已。” 同时向dawood兄弟求教,“
Eid al Adha/Eid al Qurban, which is better?” dawood 说:eid al adha
结论:在英语里开斋节与古尔邦节最佳的表达是:Eid al Fitr与Eid al
Adha。即使是一个维吾尔人说过“肉孜节”或“库尔班节”,也应该这样翻译。这两个词在字典里收录的用法是不佳的用法,不是英语穆斯林的主流用法,也不是英语穆斯林媒体(比如伊斯兰城网站)的习惯用法,甚至BBC等主流媒体也是使用Eid
al Fitr与Eid al Adha。 例句: Eid Al-Adha prayer times at Birmingham
Central Mosque. 伯明翰清真大寺古尔邦节礼拜时间 例句(ABC新闻): Muslims here and around
the world began celebrating Eid al-Adha, or the Feast of the
Sacrifice. 翻译:本地和全世界的穆斯林欢度古尔邦节,即宰牲节。 例句:(CNN新闻) Fighting between
Christians and Muslims erupted Tuesday, the first day of the Muslim
Eid-al Fitr holiday marking the end of the fasting month of
Ramadan. 翻译:基督徒与穆斯林之间的械斗在星月二爆发,即穆斯林开斋节的第一天,它标志了整整一个斋月的结束。 例句:
(CNN新闻) United Nations special envoy Pierre Lafrance earlier said
he would again appeal to the Taleban when Eid al-Adha is over.
翻译:联合国特使Pierre Lafrance 早些时候说过他将在古尔邦节结束的时候再次向塔利班呼吁。
(五)“未归化的“外来语词汇&&
&-- / icon and title
--&&-- message --&
maerof兄弟说:“生活在西方,和各国穆斯林,包括西方皈依的穆斯林接触,你会发现,
英语穆斯林实际上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地在使用着两种“英语”,一种是真正意义上的英语,另外一种是外来语的音译,当然主要是来自阿拉伯语。后一种中,有的已经变成了英语中的词汇,这有点儿类似于汉语中的“菩萨”“胡同”“可汗”等等;有的没有变成英语的词汇,但是被英语穆斯林广泛的使用,这有点儿类似于中国穆斯林常用的“因沙安拉”“海里凡”等等。当然,基本上大部分外来语的音译,都有英语翻译的对应。
“在说话或者行文当中,具体用到了那种“英语”,是要看听者或者读者的对象。如果对方是穆斯林,基本上采用后者。而如果对方是普通的西方市民,则大多用前者。这个在中国也是一样的。行文的时候,则比较灵活,因而翻译文章的时候,可以用同位语,同时把两种表述写出。比如说,Eid
al Fitr, literally the Feast of Breaking the Fast, is one of the
two most important Islamic celebrations........The other one, Eid
al Adha, or the Feast of the Sacrifice, marks at the end of hajj,
an annual pilgrimage to Mecca.....
这样既可以用明白的英语来表达特有词汇的音译,也可以在之后,只是用音译,而不再用英语翻译,因为这些翻译往往比较罗索。”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门词汇的总结: Mufti: 穆夫提,伊斯兰教法典说明官 Amin/Ameen: 阿敏,阿米乃例句:This is
a sign of guidance from Almighty Allah. May He grant us wisdom to
know right knowledge and ability to practice it, ameen.
翻译:这是万能的主引导的迹象。愿他赐予我们智慧去认识真理并能够实践它,阿米乃。 Alim: a learned person in
Islam, scholar 学者 Du’a: a prayer 杜阿在很多英文伊斯兰网站上有Dua
Center,专门替别人或希望别人替自己做杜阿的。(比如有个什么考试之类)例句:Please brothers and
sisters, take a moment of your time to make dua for us.
翻译:各位兄弟姐妹,请花一点点时间来为我们做杜阿。例句:My family was real close and good, but
suddenly we all are seperated. By a small mistake, from each other.
Is there any dua that make us close
again?翻译:我的家庭非常和睦,但是因为一个很小的过时,我们分居了。做杜阿能使我们重新团聚吗? Fatwa: legal
opinion concerning Islamic Law 法特瓦,侯昆,教法裁决例句:Welcome to
Fatwa-Online - The Most Comprehensive Fatwa Page, Online! Fataawa
from the Major Scholars of the Muslim World.
翻译:欢迎来到法特瓦在线——最具综合性的网上教法裁决网页——由穆斯林世界的著名学者作出。 Mawlid: 圣纪,“做节”
例句:Muslims of Beijing, China celebrated Mawlid this year at the
Niujie Mosque with chanting of na`at and nashid, feeding the poor,
reciting the sirah, and giving gifts & sweets to
children. 翻译:中国北京的穆斯林在牛街清真寺庆祝今年的“圣纪”,赞颂,给穷人分发食物,念经,给孩子发散糖果。(nashid
is an islamic song,但是na’at与sirah是什么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Sharia(h): Islamic law
沙里亚,伊斯兰教法例句(引自BBC):Shariah is a now a familiar term to Muslims and
non-Muslims. It can often be heard in news stories about politics,
crime, feminism, terrorism and civilisation.
翻译:沙里亚现在对穆斯林和非穆斯林来说都是一个很熟悉的词汇。我们经常可以在关于政治、犯罪、饥荒、恐怖主义与文明的新闻里听见这个词汇。
Mu’min: a person who has deep faith in Allah and is a righteous and
obedient servant of His. 信士,穆民 Salat/salah: prayer 礼拜,乃玛孜 Fajr:Down
prayer晨礼,邦达 Zuhr:Noon paryer晌礼,披身 Asr:Afternoon prayer 晡礼,底格热
Maghrib: Sunset prayer昏礼,沙目 Isha: Later night payer宵礼,虎伏滩例句:The
meeting will commence with Zuhr prayers. 翻译:会议将以礼披身开始。例句:If you
have difficulty to take time off for Zuhr and 'Asr both prayers
during your office hours, you are allowed to combine Zuhr and 'Asr.
翻译:如果在上班时间您要抽出时间来礼披身和底格热有困难,那么您可以把它们合在一起礼。例句(引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穆斯林学生协会):
Fajr and Isha prayers are held daily in High Rise North (3901
Locust Walk), where many Muslim upperclassmen live.
翻译:邦达和虎伏滩将每天在High Rise North (3901 Locust Walk)进行,有很多穆斯林高年级学生居住在那里。
Tasmiyah: 泰斯米 Iman: faith and trust in Allah. (伊斯兰的)信仰例句:As pointed
out before, the-Muslim's Iman is affirmation of the truth.
翻译:正如前文已述,穆斯林的伊玛尼是坚信真理。 Zakat:天课开斋捐就是Zakat al-Fitr (有时候也可以使用the
Fitr charity)例句:The main purpose of zakat al-fitr is to provide
those who fasted with the means of making up for their errors
during the month of fasting. 翻译:开斋捐的主要目的是为把斋的人提供弥补他们在一个月的斋戒中过失的方法。
Adhan: The call for the daily prayers 叫拜例句:With these software
downloads, one can program the adhan (Muslim call to prayer) for
each of the five daily prayers. 翻译:下载了这些程序,你的计算机就可以进行每天五番拜的叫拜。
Kafan: the shroud / shrouding the dead Muslim 可凡例句:The body of a
dead Muslim should be given Kafan with three pieces of cloth: a
loin cloth, a shirt or tunic, and a full cover.
翻译:一个穆斯林死者的埋体应该用可凡在三个地方遮盖:一块盖腰下、一块盖胸部、一块盖全身。
更多的词汇,可以参考这个网站:
总的说来,收集的也不多,因为本来就不多。所以应该不难掌握。
补充第五节: Sadaqah/charity/alms:乜帖/施舍/出散上面谈到的开斋捐=Sadaqah al-Fitr=Zakat
al-Fitr,根据dawood说,Zakat
al-Fitr用的更普遍。不过,即使是在(英语)穆斯林的圈子里,出散这个概念也很广泛地用charity或alms来表示,不需要非要使用外来词汇Sadaqah。昆明顺城清真寺有个乜帖箱,被翻译为charities,这是很准确的。
同样的道理:据maerof说,其实更多的时候Adhan(叫邦克)是根据意思翻译为call to
prayer。发邦克的人/宣礼员倒是要用外来语表示:即Muezzin/Mu'adhin. Jumah:
主麻、星期五会礼,尔德礼:salat al Idayn/the Eid prayer 开斋节会礼:Eid al-Fitr Prayer
古尔邦节会礼:Eid al-Adha Prayer 聚礼、主麻礼:salat al Jumah/the Friday
congregational prayer Khutbah:n. 讲经,讲卧尔兹 a speech or sermon. It is
sometimes used to refer to the sermon given during the Friday
cogregational prayer. 例句:How To Do Eid-ul-Adha Prayer
翻译:怎么进行会礼这篇文章不错,教门英语的典范 ()
例句:Dear scholars, As-Salamu `alaykum. Can women perform `Eid prayer
at home? Or is there no need for them to perform the `Eid prayer at
all? Jazakum Allah khayran. 翻译:As-Salamu `alaykum
尊敬的学者,妇女可以在家中进行会礼/礼尔德吗?或者他们完全没有此义务?请注意dear
是在称呼前表示客套与亲切,在很严肃的文体里也可以使用。做礼拜的“做”可以翻译为do,也可以是perform。 例句:zuhr time
in toronto is at 1:30pm but since classes don't finish until
3:00pm, we do jumah salat after school.
翻译:在多伦多礼披身的时间是下午一点半,但是由于我们要上课直到三点才结束,只好在下课后礼主麻。 例句:We are still
looking for brothers who want to volunteer for the prison program.
We are presently going to the prison Fridays for Jumah Salat
(10:30am - 3:00pm), and Saturdays from (7:00am - 12:30pm) for
Islamic classes directed by ICNM volunteers.
翻译:我们一直在寻找愿意自愿参加监狱宣教活动的兄弟。最近我们在周五的时候去监狱礼主麻(从上午10:30到下午3:00),周六则是从上午7:00到中午12;30开展由ICNM自愿者指导的教门学习活动。
the prison
program应该是监狱宣教计划/活动/项目的意思。在西方,穆斯林的监狱宣教活动开展得很有力。ICNM应该是某个穆斯林组织。
例句:Why is it that so many of our brothers have forgotten the
importance of the Jumah khutbah. 翻译:为什么这么多的穆斯林兄弟忘记了主麻卧尔兹的意义。 例句:The
Eid Prayer and Khutbah 翻译:尔得礼与卧尔兹 大净: ghusl/full ablution 小净,阿卜代斯:
wudu/partial ablution 例句:If any of the following happen, you must
perform wudu again before doing salah.
翻译:如果以下的任何一件事发生了,你必须在做礼拜前重新洗阿卜代斯。例句:There are two ways of doing
Ghusl 翻译:有两种洗大净的方法
(六)英语的一般翻译原则
首先,翻译的原则是什么?
引用nana与hormony的高论:
“如果你谈到翻译的原则,记得上学的时候老师曾反复强调 Translation is translating meaning,
翻译就是翻译意思。 字对字翻译如果没有表达该词或者句子的意思而出现了歧义, 就根本不是忠实原文了,相反是曲解了原文。
“翻译不是用一个英文词去对另外一个中文词,更不是把一个句子的每个词拆开,翻译成英文然后再堆起来。
如果英文中有现成的,合适的,词或者句子, 直接表达中文的意思当然好。但是更重要的是
翻译是翻译一个句子的意思,一个段落的意思,一个篇章的意思。 看的是整体。 “就翻译而言,我比较倾向于奈达(Eugene
Nida)和《尤利西斯》译者金隄教授共同提倡的“等效翻译”原则(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t effect
)。它不同于free translation (意译), 也有别于literal
translation(直译),而是追求读原文(source-language)和读译文(target-
language)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金教授写过一篇名为What Is a Perfect Translation 的文章,他认为:
世上没有也不太可能有完美的翻译。……但如果一篇文章的原文读者通过读原文所获得的感觉,和这篇文章的译文读者通过读译文所获得的感觉非常接近,那么这篇译文就是忠实的。
“翻译应该按照不同文体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象文学翻译,文献翻译,科技翻译在方法上会有很大差别。我认为,即使是同样的文体,每个翻译的具体案例都要采取不同的策略。
”我很喜欢德国功能派学者Christiane Nord 的目的性翻译理论。她在1997年的论著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Translation Theories Explained)
讲道:翻译的关键是你翻译的目的是什么,读者是谁,你想传达什么样的信息,你想要完成什么样的交流功能。
根据不同的功能及目的,需要直译则直译,需要意译则意译,需要等效则等效。
“我的理解是针对不同文体的文章,例如学术性很强的科技论文,是不是如nana所言,关键在于把其原始的意思表述出来;而对于一些寓情于文的文章,结合意境翻译。
“至于翻译寓情于文的文章,同样也是涉及到是以原文作者为中心还是以读者为中心。如果是以原文作者为中心,就要尽可能传递原文的信息,哪怕是对于读者来说比较生疏的文化或者文字元素。如果是以读者为中心,就要作适当的调整,最大可能地实现交流的目的。”
总结如下: (1) Translation is translating meaning, 翻译就是翻译意思 (2)
“等效翻译”原则:读原文所获得的感觉,和读译文所获得的感觉非常接近,那么这篇译文就是忠实的。 (3)
不同文体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即使是同样的文体,每个翻译的具体案例都要采取不同的策略。 (4)
翻译的关键是你翻译的目的是什么,读者是谁,你想传达什么样的信息,你想要完成什么样的交流功能。翻译是以原文作者为中心还是以读者为中心。
这些原则,对于“教门英语”来说,一样适用。特别是“翻译是以原文作者为中心还是以读者为中心”这一条尤为重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翻译或写作教门英语是以读者为中心的,因为目的是交流思想,传播信息。可能因为这样,《穆斯林的葬礼》一书的英文版甚至不包括49年以后的情况,或许出版社担心传播错误信息。要假想如何把信息正确地提供给一个其他文化背景的人。只有极少数的情况,比如翻译张承志的《心灵史》应该以原作者为中心(这部作品的翻译,是极为困难的)。
(七)一些常见的“很中国”的教门概念的英语表达(上)
&-- / icon and title
--&&-- message
有一些“很中国”的东西,在英语里实际上是有与它对应的词汇的,不可以自己凭空捏造表达法,部分总结如下: 知感真主/感赞真主:All
praises be to Allah 有人把它翻译为“Perception Allah”,完全是乱来。 主啊:Masha
Allah。这个表达很有用。我们回回经常在日常生活中说“主啊”。《我家的小回回》就有这句话:“最有趣的事就是:有时你会突然听到玛奈没理由的冒出来一声:"哎——主啊!"
” 因沙安拉/如果真主意欲:Insha Allah/if Allah wishes/if Allah wills 先知:the
prophet。注意,在prophet之前加the, 特指穆圣。 盖头:Hijab/headscarf
有人把盖头翻译为veil,这是错误的,veil是面纱,与盖头不是一个概念。写给非穆斯林阅读,headscarf倒是一个比较好的词汇,是常用词汇,意思传达的也还可以。但是我推荐也可以用hijab这个词。这个词已经被主流媒体广泛使用:例句(BBC新闻):Muslim
women picket the French Embassy in London to protest about a ban
against wearing the hijab.
翻译:穆斯林妇女在法国在伦敦的大使馆外示威,抗议限制戴盖头的禁令。例句(CBC新闻):Canadian Muslims rally
against hijab ban 翻译:加拿大穆斯林游行抗议“头巾法案” “hijab ban”就是头巾法案。例句(CBC新闻):A
group called the Canadian Muslim Women Committee organized a
conference for Saturday in Montreal to mark International Hijab
Day. 翻译:一个称为加拿大穆斯林妇女委员会的团体在蒙特利尔于星期六组织了一次会议纪念国际盖头日。
Hijabi是Hijab的派生词,意思是戴盖头的穆斯林妇女。
Non-Hijabi就是不戴盖头的(穆斯林)妇女。例句(文章标题):Non Hijab wife, responsibility of
Husband? 翻译:对于不戴盖头的妻子,丈夫的责任是什么?例句:IN DEFENSE OF NON-HIJABI SISTERS
翻译:保护我们不戴盖头的姐妹 “International Hijab Day”就是国际盖头日。
奉普慈特慈真主之名/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In the Name of Allah, the Merciful, the
Munificent/In the name of Allah, the Most Beneficent, the Most
Merciful 伊斯兰的五功:the five pillars of Islam
注意:”功课”这里使用的是pillar(支柱),英语使用pillar,汉语使用功课,都是各具匠心。 六大信仰: six
articles of belief / six basic Islamic beliefs / six basic beliefs
of Muslims 认主独一:belief in the Oneness of God/Allah
这句话也是老回回们常常说起的一句话。英语里没有任何生词就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了。
Oneness在英语里是唯一性的意思。这句话的翻译我觉得也可以使用清真言的前半句:There is no god apart from
God/There is only one God 末日审判: the Day of Judgment/judgement day
例句:Muslims believe in a Day of Judgment, a certain day when Allah
(God) will gather all beings together to stand before Him in
account. 翻译:穆斯林相信末日审判,那一天真主会把所有的所作所为放在他面前进行清算。 愿真主赐予你两世吉庆:May Allah
reward you with His Mercy and Blessings in this life and the
Hereafter. 或者简单些:May Allah bless you in this life and the
Hereafter. 或者:May Allah Reward you in this life and the next with
Jannah. Jannah是天园/天堂的意思,所以with Jannah多了进入天堂的涵义。但是不好翻译成汉语。
功修与操守:religious obligation, good character 比如:”他功修与操守都很好”可以这样翻译:
The person performs all religious obligations, and has a good moral
character. 行教门:既然行医是practice medicine, 执业做律师是practice
law那么行教门就是practice religion/Islam 例句:Question: In this day and time
how can a Muslim woman practice Islam as she could do during the
days of the Prophet (sws)?
翻译:问题:在今天的社会,一个穆斯林妇女应该怎样像她可能在穆圣(愿主福安之)那个时代做的那样来行教门?
这就派生出一个形容词practicing, practicing Muslim就是行教门的穆斯林 non-practicing
Muslim就是不行教门的法国著名球星齐达内就自称是一个non-practicing Muslim.
所以,对于这样一句很中国的句子:“作为一个坚守五功的穆斯林”是不是可以翻译为: As a practicing Muslim.
根本就不需要把“五功”翻译出来,而且这样很符合英语的习惯。回到那句老话:“翻译就是翻译意思”,“等效翻译”原则:读原文所获得的感觉,和读译文所获得的感觉非常接近,那么这篇译文就是忠实的。一个非穆斯林的译者是不敢放弃“五功”这个词的。以为这样才忠实原文,其实不然。只有对某文化有深入了解,才敢大胆地并且忠实流畅地翻译。
八)一些常见的“很中国”的教门概念的英语表达(下)
前定: Al-Qadar/the Divine Predestination 定然: 名词 destiny,形容词
destined。定然这个词汇只有穆斯林才使用,而destiny与destined是英语里很普通的词汇.。 干功: to do
good deeds 口唤: 'idhn/the ( Divine ) Permission 例句:It is not ours to
bring you a warrant unless by the permission of Allah
翻译:只有真主才有权给你口换。清真言 Islamic creed 念清真言就是to recite Islamic creed
例句:Allah granted Muslims permission to use force to defend
themselves. 翻译:真主给穆斯林口换以武力保卫自己。 很教门,教门的:adj, religious 例句(婚介词):” I
am looking for a religious Muslim girl to be my wife for my entire
life” 翻译:我在寻找一个教门好的穆斯林女孩作为我的终身伴侣。例句:“Muslim girl, 24/168/fair, M.Sc
Maths, college lecturer, religious, seeks alliance from parents of
professionals. Ph; .”
翻译:穆斯林女孩,24岁/身高168/浅色皮肤,数学硕士,高校讲师,教门好。希望与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人士的父母建立亲家关系;联系方式:6
聘礼: mahr/dowry 游坟 visiting someone's tomb 归真:die 天堂:Jannah/heaven
地狱:Jahannam/hell 歹猜,ill suspicion 清算:bring justice to… /judge with
justice 门宦:Sufi order/Tariqah
查《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对门宦一词的解释是“苏非主义教团”。查字典:order这个常见词汇还有教团的意思:a group of
people, who live according to specific religious rules. 比如:the
order of Dominican 多米尼克教团。那么中国的西道堂是不是可以翻译为:The (Sufi) order of
Xidaotang? 当然也可以使用外来语Tariqah,Tariqah Xidaotang。 讨白: vi,vt repent n.
repentance 或者外来语Tawbah (不常用) 例句:It is never too late for a true
Muslim to repent to Allah, 翻译:对于真正的穆斯林,向真主做讨白永远也不迟。 主命:Fard/must/
obligation 例句:Currently we are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Masjid.
Is it or is it not a must or Sunnah to erect a partition between
the men and the women? 翻译:最近我们正在建设一座清真寺,在男子与女子礼拜的地方进行隔断是主命还是圣行?例句:
It is not possible in today’s world to live in isolation from the
other nations. Commercial, 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xchange are musts. 翻译:在今天的社会里与其他民族孤立开来是不可能的,商业、文化、科技交流也是主命。例句:On
Fridays, Muslim men must perform the weekly congregational Prayer
called the Jumu`ah Prayer. This Prayer replaces the Zhuhr (Noon)
Prayer on Friday and it is obligatory for all men to attend it.
翻译:在星期五,穆斯林男子必须参加每周的聚礼,即主麻拜。该拜代替了星期五的披身(晌礼)。对男子而言,是主命。这个“主命”用obligatory表示。
大阿訇:比如伊斯兰教协会的陈广元阿訇与马开贤阿訇,还有中国近代历史的四大阿訇:王静斋、马松亭、哈德成、达浦生。怎么翻译?这个“大”怎么翻译?中国有大阿訇吗?用great
Imam?说实话,这个词儿太大,中国的阿訇,几乎没有能用上这个的。一般用于类似安萨里或者阿布 · 哈尼法一类的大学者。用grand
Imam也过了一些,爱资哈尔的阿訇用起来才合适。其实,用senior
imam就很恰到好处。到位但不过分。对于四大阿訇这样的宗教学者,我觉得Sheikh这个词也可以用。这个词的本意是长者,后来逐渐演化成为有宗教知识的老者,在苏菲的语境当中,还有类似于导师的意思。英语里还有三个词(网上可以找到这两个词的使用例子):Major
Imam, Chief Imam, Head imam 意思应该差不多,总教长的意思(总工程师是Chief
engineer)。马健之阿訇曾经当然过云南省总教长(抗战以后)。我以为可以使用Chief/Head
Imam这个词。此外,在云南的一些清真寺里(比如开远清真寺),有教长与伊玛目的区别,当任这两个职务的不是同一个人。我觉得可以使用Chief/Head
imam与acting imam来区别。 回坊/穆坊怎么说?当然可以用Hui/Muslim
community,但是要看不同的语言环境,如果强调的是社区,是一个地区人与人社会关系的总和,community好;但是如果强调的是地理上的概念,可以用Muslim
neighborhood /
quarter/district。用google搜索,都可以搜索出一大堆例子来。但是感觉district不如其他两个可取(这个词表达的范围很大,或者用于行政上的区划,比如海淀区,Haidian
District)。查字典quarter一词有(城市中的)地区的意思。比如小区翻译为:residential quarter.
犹太人居住区:the Jewish quarter 例句:Jerusalem Muslim Quarter Travel Guide
翻译:耶路撒冷穆斯林区旅游指南例句:the Muslim Quarter of Xi'an 翻译:西安回坊 Neighbor
是邻居的意思,加上hood就是街坊的意思,与汉语的“坊”可以说是很完美的对应。两种语言能这样完美对应,很罕见。我个人最喜欢Neighborhood这个词。例句:Fears
& Hopes of a Muslim Neighborhood.
翻译:一个穆坊的恐惧与希望
九)英汉语穆斯林对这两种语言的使用特色及比较(上)
教门英语与公共英语的翻译,既有一般性,又有其特殊性。如何处理其特殊性?
英语的特点是喜欢音译:因为开放性大量引入外来语,把外来的东西都引进来,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英语单词能有100万之多的缘故;而汉语的特点是喜欢意译:把所有外来的东西都消化掉,用自己已经有的词汇来表示。比如电脑、机器人、砼、“和平号”、“基地”组织等等,汉语的这种倾向对喜欢使用波斯语与阿拉伯语借词的汉语穆斯林都有影响,以至于采用了很多意译的方式来表达教门的概念,比如清真寺、教门、圣纪、开斋节、宰牲节、渗渗泉、聚礼、会礼、门宦、宣教等等。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汉语穆斯林与英语穆斯林形成的不同方式与历史,部分汉语穆斯林对汉语有一定排斥心理,而英语穆斯林对英语却没有这种情节(本文对此问题不做深究)。所以不少汉语穆斯林喜欢使用大量的外来语借词。英语穆斯林媒体(比如伊斯兰城或伊斯兰在线网站)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使用外来语借词。这就是一些海外华人穆斯林(比如新加坡)阅读汉语伊斯兰文献的难度要大于阅读英语的缘故。
这两种因素的综合结果,有两个: 1. 穆斯林使用的汉语的外来语借词明显多于英语。 2.
在(汉语的)经堂语里,有特殊的语法现象(不符合汉语语法的现象),但是在穆斯林所使用的英语里没有这个问题,都是使用标准的语法。和普通英语的唯一区别就是有了些外来词汇。
汉语穆斯林使用所谓的经堂语:“经堂语,是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中使用的一种专门语言,是运用汉语语法规则将汉语、阿拉伯语、波斯语三种不同词汇或词组交互相合成句的独特汉语表达形式”。
对有关穆斯林的文章进行汉译英,经堂词汇是最困难的一点,我认为要遵循以下原则进行:除非是汉语穆斯林特有的词汇,比如油香、小经/小儿锦等等即少数词汇以外,所有的经堂语和教门词汇都应该使用英语穆斯林和英语主流媒体(比如BBC、CNN)所习惯的和常用的表达方法,切切不可用汉语拼音的方式引入外来语了事,让读者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英语中的阿拉伯语外来语词汇,要优于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语词汇(而它们又是最终来自于阿拉伯语与波斯语)。教门英语里的外来语,基本上是来自于阿拉伯语,这与汉语穆斯林使用的大量波斯语外来语情况完全不同,要给以高度重视。
什么才是好的教门英语呢?我认为就是:一方面要合乎英语的语法习惯,一方面也要准确地表示教门的概念。越是明白通畅的英语,越是好的教门英语,越有“教门味”(中国非穆斯林翻译的文章是最不流畅的英语,也是最缺乏“教门味”的。下面还有例子说明)。如果我们去看一些英文网站的Fatwa(教法裁决),那些大阿訇们用的都是浅显明白的英语(除了引入必要的教门词汇)。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在对于一些涉及穆斯林与伊斯兰的概念,英汉两种语言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法,英汉两种语言教门(经堂)特色也不一样: 1.
汉语经堂语词汇用普通英语词汇表达。 2. 汉语经堂语词汇用英语外来词汇表达。 3. 汉语普通词汇用英语外来词汇表达。 4.
汉语普通词汇用英语普通词汇表达。
(十)英汉语穆斯林对这两种语言的使用特色及比较(中)
1. 汉语经堂语词汇用普通英语词汇表达:这种情况最为普遍。 朝真殿:有本《云南穆斯林》,译者把朝真殿翻译为Chaozhen hall,
这个翻译非常错误。朝就是“朝拜”“礼拜”的意思,真就是真主。朝真殿就是礼拜殿。也就是Prayer hall
难道中国的清真寺有朝真殿,美国的清真寺就没有吗?而非要使用Chaozhen
hall这个外国的穆斯林与非穆斯林都不明白的概念?朝真殿这个事物与小经,油香不一样,并不是中国(穆斯林)特有的东西。 舍西德
martyr 比如阿克萨烈士旅就翻译为: Al-Aqsa Martyrs Brigade 英语伊斯兰媒体也不怎么使用用从阿拉伯语的借词
讨白一般就用repent或repentance来表示,不怎么使用Tawbah。 老回回非常喜欢这个词顿亚(dunya),
英语穆斯林就简单使用this life(world)来表示。
多斯梯:来自波斯语,原来是朋友的意思,在中国演化为教友。所以可以翻译为Muslim. 如果想要修辞一些,就是brothers and
sisters in Islam 在给穆斯林写信的时候,落款是Your brother in Islam, X 是非常好的表达方法。
再如,“买依特”或者“埋体” 埋体(买依特),汉语穆斯林很少或很不愿意说尸体。尸体这个词翻译成英语是corpse或者(dead)
body,而这是可以在教门英语里合法使用。例句(某伊斯兰网站: He Reverted to Islam then Died):
The sheikh went with some Du'ah to the hospital to receive his
corpse, but the hospital refused stating that the embassy had sent
to his family in India and they would receive his corpse to be
burnt there.
翻译:谢赫去医院接受埋体,并做嘟阿。但是院方拒绝了,因为大使馆已经将埋体送回给了他在印度的家人,他们将把埋体在那里火化。例句:It
is obligatory to offer prayers for the dead body of every Muslim as
well as a child who is subordinate to the orders of Islam and has
completed 6 years of his age.
翻译:为穆斯林死者做祷告(送葬)是每个遵守伊斯兰教义的成人穆斯林与6岁以上的儿童的义务。
汉语里穆斯林反感的一些词汇可以在英语里普遍时用:比如经匣这个词,汉语穆斯林绝对不会“棺材”这个词去代替。“棺材”这个词翻译成英语是coffin,而coffin这个词英语穆斯林很愿意使用的。
可见,英汉两种语言有不同的感情色彩。 2.
汉语经堂语词汇用英语外来词汇表达。比如五番拜的名称,汉语是波斯语,英语是阿拉伯语的外来语。杜阿英语是Du’a; 3.
汉语普通词汇用英语外来词汇表达:这种情况比较少。传教,宣教:dawah;切切不可像现代汉语词典说讲的那样翻译为do
missionary work或者使用mission.使用preach也不佳。 而应该是do dawah
(work)。dawah的本意是邀请,宣教就是邀请非穆斯林成为穆斯林。例句:We are also trying to do
dawah work in Japan 翻译:我们也尝试在日本进行宣教。 Make dawah on sb.
就是向…宣教一位澳洲佩斯朋友这样说:Our dawah people here is very active.
翻译:我们这里的宣教人员非常活跃。电视里经常出现的关于伊拉克的一个词汇:伊斯兰达瓦党,Islamic Dawah Party
就是伊斯兰宣教党。 再如圣纪英语用Mawlid表示。 4.
汉语普通词汇用英语普通词汇表达。这种情况也比较多:比如前面提到的穆坊(Muslim neighborhood), 歹猜(ill
suspicion),宣礼(call to prayer),皈依(convert, embrace)等等。
翻译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准确地翻译。该用普通词汇就用普通词汇,该用外来词汇就用外来词汇。
(十一)英汉语穆斯林对这两种语言的使用特色及比较(下)
英汉两种语言环境下词汇含义的变迁: 比如“乜贴”:这个词有两个意思,1。意图,心愿,决心
2。施舍、出散(只有汉语穆斯林才使用这个意思)第一个意思:英语里引入的外来语是:Niyyah 比如:I make the niyyah
for Hajj 我举意去麦加朝觐但是即使是在(英语)穆斯林圈子里,这种说法很罕见,而是使用英语本来有的词汇:intention
所以,这句话最好这样说:I make the intention for Hajj.
至于第二个意思:就更不可以使用Niyyah了,因为在阿拉伯语与英语里都没有出散的意思。所以应该翻译为Sadaqah/Charity/almsgiving。
英汉两种不同的感情色彩:
比如说归真这个词,使用die来表示就可以了,哪怕是很令人尊敬的人物。在汉语里,归真是佳美的表达,但在英语却没有对应的说法。有时候可以使用pass
away/breathe one's
last,比直接说“die”较为文雅。但有的时候,使用这种过于修辞的说法反而不佳。在一个伊斯兰网站有这样的例句: Yes, in
fact Imam Mahdi will die too. 如果改为Yes, in fact Imam Mahdi will pass
away too.反而语感不好。
此外,汉语里直称其名是不礼貌的。所以汉语穆斯林不会直接称呼先知为穆罕默德,而是称呼穆圣。但是英语里,并不需要把“圣”表达出来,而是采用另外的尊称:在穆圣的名字之后加原主赐福于之(may
peace be upon him, may Allah’s blessings and peace be upon
him,或者省略语:SAW或PBUH)
关于教门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下面的几章,将以我们学习到的知识,对涉及穆斯林的一些翻译作品进行批评。
(十二)对《圣洁的心旅》一书英文版的批评(上)
几乎所有的汉语穆斯林的文章被翻译成英语以后都有很多错误,几乎没有例外。之所以以这本书为例,不过是因为我手头上刚好有这本书,并不意味着其他书的错误要少一些。
为了迎接1995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妇女大会,高发元教授(云大党委书记,人类学博士生导师,回族)主编了一套“云南民族女性文化从书”共计26本,回族的那一本叫做《圣洁的心旅》由一位回族女高校教师林艺写作。即使与其他民族相比,还是相当不错。然而虽然找了非常优秀的翻译进行工作,其英语版的错误还是比比皆是。
第1页(指中文版,下同):“纯净的盖头,洁白的帽子,默默转注地诵经,虔诚信仰的跪拜,他们的言行时时沐浴在伊斯兰的气氛下。”
英文版的翻译是:“Wearing a clean scarf and a pure white cap, they are so
devoted to chanting the Koran and prostrating piously to Mecca.
Islam is so important to their lives”
错误1:白帽翻译为prayer cap好些,它的核心内涵是礼拜帽的意思,不能排除有人戴别的颜色的礼拜帽。翻译为white
cap远远没有prayer cap达意。
错误2: “prostrating piously to Mecca”
查字典,prostrate是及物动词,怎么可以跟介词to?
穆斯林们是向真主跪拜,不是麦加!所以后面跟Mecca也是不对的。
除了a prostrate
Muslim这样的表达以外(把prostrate用作形容词),Prostrate这个词很少使用在伊斯兰教上。跪拜这个词的核心内涵是拜,用pray来表示就可以,为什么非要使用prostrate?
错误3:“他们的言行时时沐浴在伊斯兰的气氛下”翻译为“Islam is so important to their
lives”是意译,虽然没有传播错误信息,但不佳。译文毫无美感。
所以这段话应该改为:Wearing hijabs(headscarves) or prayer caps, they are so
devoted to chanting the Koran and pray piously with the adherence
第1页:“本书中,我只是把亲眼所见和亲身感受到的如实地写出来,向大家展现他们圣洁的心旅。”
译文:In the following account I hope to faithfully present what I
have seen and felt as I seek to record truly holy and noble
Holy这个词用的实在太过分。云南24万回族妇女都是holy women?
建议修改:In the following account I hope to faithfully present what I
have seen and felt as I seek to record the holy journey of
第2页:正文标题:“清真女寺里的女哈里发”
译文:Novices in a Women’s Mosque
图片4:女“哈里发”的“穿衣”仪式
译文:The rite for woman caliphs to put on their dresses
可能因为图片与正文是不同的翻译者,图片里的“哈里发”被翻译为caliph, 而正文里是novice。
两种翻译都不对。中文里“哈里发”比阿拉伯语或者英语里的caliph多了一层意思:经学生。当哈里发是这个意思的时候(或海里凡,满拉),绝对不可以翻译成caliph。这个问题,在前面的“语言环境下词汇含义的变迁”里已经讨论过。
Novice是基督教的修女,用在这里也不合适,总的说来,用caliph这个词的错误比novice还要大。
怎么办呢?有一种办法我觉得勉强可以:直接引入海里凡这个词 Hailifan, 然后伴随同位语或括弧解释: students
studying Islam in mosque
更好一些则是可以根据英语的产出性特征(productive feature),把经学生翻译为mosque
student,即清真寺学生,我有一次在网上看过一个外国记者使用过这个表达。
也可以用这个复合词:Islamic school student。网上有人使用这种表达。
然而,最好的办法还是引入这个外来语:madrassah(单独的或附属于清真寺的经堂学校)。所以madrassah
student这个词的涵义应该说是与“经学生/海里凡/满拉”相当接近。正如college
student是大学生一样。网上可以google出一大堆包含有madrassah student的文章来。
甚至连BBC都使用这个词汇:An uncle of bomber Shehzad Tanweer has said he
attended a madrassa,(爆炸者Shehzad Tanweer的一位叔叔说他曾经进入一所宗教学校学习)。
顺便说一下,用osmanthus_us 的话来说就是,”现在媒体对我们的报道很多,很多涉及教门的词汇都成了常用词汇”。真让人哭笑不得。
“穿衣”仪式有必要翻译成The rite to put on their
dresses吗?其实就是毕业,美国的大学生毕业了不是一样要穿学士服、硕士服、博士服?这个翻译让读者(甚至是穆斯林读者)摸头不着脑,违背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原则:“翻译就是翻译意思”
所以正文标题应该是:Female Madrassah/Mosque Students in a Women-only
或者干脆说:In a Women-only Mosque
图片说明翻译为:Commencement 就可以了
第2页:“回族,是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之一,其信仰活动集中于清真寺内进行。”
译文:As Muslims, the Hui congregate in their Modques, and the modques
serve as a center of social life.
Congregate这个词用的很别扭,无需使用这样不常见的词汇,live around就可以了,或者干脆删掉这句话。
可以这样翻译:As Muslims, Huis live around mosques, which serve as a
center of religious life.
第2页:“男性穆斯林,平时都云集于清真寺做礼拜。按照伊斯兰的教规规定,妇女是不可以进入清真寺大殿与男子混礼的,平时的礼拜多限于家中。只是在一些重大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才到清真寺聚集,互道色兰,听阿訇赞圣诵经。
译文:Although men are allowed to worship in the mosques, Islamic law
forbids women from worshipping with man in the main hall of the
holly site. They perform their services at home. However,
exceptions are granted on such holidays as Id al-Fitr, the feast to
mark the end of fasting during the month f Ramadan, Corban and the
birthday of the Prophet,they gather in mosques, greeting each other
and listening to the Imams chanting passages from the Koran.
有好几个错误。
错误1:“Although men are allowed to worship in the
mosques”这个although与allow用的非常不恰当,到清真寺做礼拜是被提倡的行为,而不是仅仅被允许的行为。用老回回的话来说,就是“回赐更多”。
错误2:” Islamic law forbids women from worshipping with man in the
main hall of the holly site.” 这句话传播的信息是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
大殿的意思是什么?就是(男子)礼拜殿!所以前面翻译成main hall是不佳的,应该是prayer hall,或者是main
prayer hall;
男性与女性在同一个地方礼拜是被允许的,只是要分开而已。比如bobo在澳洲念大学,校园里有个prayer room,
星期五是穆斯林使用,星期六是犹太人,星期天是基督徒。那么当男女穆斯林大学生一起礼拜的时候,就用屏风或者帘子隔开。
错误3:” However, exceptions are granted on such holidays”
传播错误信息,这些节日也不存在“例外”。
翻译应该是:It is more rewarding for men to go to mosque to pray, than to
stay at home. However, Islamic law forbids women from praying with
men at the same place without proper partition, due to this
inconvenience, they pray at home usually. And when it comes to Eid
al- Fitr (the festival of fast breaking), Eid al-adha (the Festival
of Sacrifice) and Mawlid (the birthday of the Prophet),all gather
in mosque, salaam each other and listen to imams chanting the Koran
应该说,原文就是有问题的,“平时不进入清真寺大殿”与“重大节日到寺里聚集”并没有逻辑关系。清真寺大殿与清真寺这个建筑群落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这本书的译者,非常喜欢使用这三个词:scripture, (religious) service, worship.
这三个词英语穆斯林也使用,但是并不普遍。
Scripture是经文的意思。但是要注意,但老回回说“学经”的时候,其实指的是学习伊斯兰知识;当说“念经”的时候,一般指的是念古兰经;当说念经人,指的是经学生或者伊玛目。可以直接翻译study
Islam;recite the Koran;imam, madrassah
student。所以,scripture基本可以被其他词汇替换。如果表示所有的经文书,可以这样:all Scriptures up
until the Quran
Worship既可以表示对主的崇拜这个总的概念,又可以表示礼拜这个具体的事情。后一个概念一般不用worship而是pray或prayer。总之,worship更多表示抽象的概念。比如:“Muslims
worship 5 times a day”;而这句话意思一样,语气有点差别“Muslims do their obligatory
prayers 5 times each day”但更加具体。
Service也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查字典是宗教仪式的意思(any religious
activity)。把斋、礼拜等都可以是service. praying.而
fasting and others are all more detailed的表达法。
第3页:时间刚到八点半,大清真寺已经汇拢了村里的2000多人,做会礼的男人们,不分老少都集中到大殿和院子中央。
译文:By 8:30, more than 2,000 villagers had gathered in the grand
mosque, with all men, young and old, crowding inside in the Grand
Mosque and at the center of the courtyard.
会礼这个意思没有翻译出来;应该是:
By 8:30, more than 2,000 villagers had gathered in the grand
mosque, with all men, young and old, crowding inside in the Grand
Mosque and at the center of the courtyard for Eid al-Fitr
第3页:凡是自愿到这里念经读书的女子,不分年龄、婚否,也没有地域的限制,处于“弘扬圣教”的信念,都可以入寺受训。
译文:All women who volunteer to receive education in Islam are
permitted, out of the principle of “propagating holy Islam”, to
study the scriptures in the mosque without any restrictions on age,
marital status or region.
几个错误:
1. “弘扬圣教”被翻译为“propagating holy
Islam”,不佳。因为propagate(宣传)是贬义词。可以改为”Carry Islam forward” .
2. 而且原译文的permitted也不佳,不达意,用welcome要好的多,这样意思比较到位. permit太冰冷。
3. "到这里念经读书"与"入寺受训"就是一个意思。原译文的表述比较罗嗦:既然已经receive education in
Islam就没有必要再说:to study the scriptures in the mosque
修改译文:All women who volunteer to receive an education in Islam are
welcome, out of the principle of“Carry Islam forward”, without any
restrictions on age, marital status or
对《圣洁的心旅》一书英文版的批评(中) 第5页:“体育运动,在这里是看不见的。” 译文:Physical education for
women is not acceptable in the mosque.
这个翻译是胡来。完全改变了本来的意思,体育是被大庄清真寺禁止的吗?应该是: I failed to find any sports
and games here.
第6页:五次拜功分别是天破晓至太阳出来之前的晨礼,太阳偏斜后至下午之间的晌礼,下午至日落前的晡礼,日落后至日辉红光散尽的昏礼,天黑至破晓前的宵礼译文是:Worship
takes place in five periods—sunrise to early morning, early mooning
to noon, noon to dusk, dusk to sunset, and sunset to dawn
这个译者很喜欢用worship和service来表示礼拜,其实pray与prayer是更广泛使用的一个词。其实这句话可以从网上抄一句来代替:Five
times a day a Muslim is bound to perform prayer: Fajr (Dawn), Zuhr
(Noon), 'Asr (Afternoon), Magrib (Sunset), and 'Ishha' (Late
Night). 这样说的好处是表达更符合穆斯林的习惯,更准确,而且给出了五番拜的名称。
第6页:比如马来西亚的国际伊斯兰大学,如今就由我们云南去的女学生译文:for an instance, in the
International Islamic College in Malaysia, where several women from
Yunnan are currently studying. 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的正式英文名称是International
Islamic University Malaysia
第10页:在礼拜床的一旁,我特别注意到一个回族专用来洗脸用的铜壶——已经很陈旧了。译文:Beside her prayer
carpet was an old copper pot for washing her face and hands before
prayers. 有两个错误: 1. 礼拜毯用prayer carpet不佳,查(新英汉,牛津)字典有规范的说法:prayer
mat/rug. 2. “洗脸”指的其实就是小净wudu(有时也可以指大净)。不要使用washing her face and
hands这种不明确的说法。 3.
译文把礼拜床翻译为礼拜毯也不很准确,因为铜壶距离礼拜毯要远一些,不是beside的关系。而礼拜床是中国穆斯林特有的说法,外国穆斯林不知道是什么,他们直接在地上做礼拜,并不使用床。最好是说成一个有礼拜毯在上面的床。修改译文:Beside
her bed with a prayer rug on was an old copper pot for doing
ablution before prayers 此外,英国的穆斯林不用铜壶洗脸,而是sink,
这里有照片:&&在家里则用bathroom sink或者bath。
第12页:阿訇给她取了经名叫“麦里央” 译文: was given the religious name Mailiyang by a
local Imam 挑点小毛病。 “麦里央”就是麦尔彦,其拉丁拼写是:Mariam,
Maryam。不能用汉语拼音。正如萨拉丁要拼写成:Salah al Din, 易卜拉欣要拼写成
Ibrahim而不能是:Salading或Yibulaxin 第14页,她觉得与孩子们在一起与她做礼拜有某种相同的联系。译文:She
felt that staying with the children and visiting the mosque had
something in common. 做礼拜与visiting the mosque有不同的概念。修改:She felt that
being with children and praying had something in common.
第16页:印刷精美的回教教历挂在显眼的位置上。译文:A finely printed calendar illustrating
the history of the Hui was hung on the wall.
这个翻译比较离谱,译者不知道什么是回教教历,其实我们前面以及讨论过,就是Islamic calendar或者Hijrah
calendar. 应该是:A finely printed Islamic calendar struck the eye on
the wall/was striking on the wall.
第17页这项朝觐的功课,对于财力许可、身体健康的每一位穆斯林男、女而言是一项“主命”。译文:It is a commandment
from God for any Muslim who is physically and financially
affordable to make the pilgrimage at least once in his life, she
这个译者比较搞笑,真主一直被翻译为Allah,那么在这里为什么要翻译成God呢?主命翻译成must/obligation就很好。可以是:It
is a must/obligation for every Muslim who is physically and
financially affordable to do hajj at least once in a life.
第17页:回教徒有一生要为三个“麦依特”(死人)做洗礼的义务之说。译文:According to Islamic law, a
devout Muslim must baptize three maiyite (the dead body) in his
首先,麦依特这个概念来自阿拉伯语,不是汉语,不能使用汉语拼音,而是应该是其阿拉伯语的拉丁拼写mayyat。其次,英语穆斯林广泛使用dead
body, corpse来表示这个概念,无需使用外来语。 “a devout
Muslim”这里的devout(虔诚)也是画蛇添足,难道不虔诚的穆斯林就没有这个义务了吗?
“baptize“这个词用的也不对,其实质性的涵义是洗礼,是加入基督教的一种仪式。即使不是基督教的概念,也和“洗”(wash)无关。其实这句话在这个加拿大伊斯兰网站就可以找到:It
is an obligation to wash the dead body of a Muslim
所以可以这样翻译:It is an obligation for a Muslim to wash the dead Muslim
body three times in a life. 当然也可以使用ghusl(大净)这个词:It is an obligation
for a Muslim to perform ghusl (full ablution) for the dead Muslim
body three times in a life.
第17页:她是高中毕业生,汉语基础很好,背诵阿文经典要比别的妇女快得多。译文:She is a senior middle
school graduate, speaks good Chinese, and is quick to recite
Koranic scriptures, 汉语基础很好不能翻译为speaks good
Chinese,中国人有谁不能说很好的汉语?应该是 with a good grounding/command of the
Chinese language。背诵不是recite,应该是learn by heart。修改:She is a senior
middle school graduate, with a good grounding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is quicker to learn the scriptures up until the Quran
by heart than other women.
第18页:90高龄的老太太几乎没有和我这个外来人所过一句话,她只沉浸于她每天的礼拜日程当中。译文:The grandmother
was engrossed in her every services and did not even have time to
talk to me.
Engross这个词用的不佳,用devote或dedicate就很好。礼拜日程用obligation就很好,有教门味。修改:The
90-year-old grandmother was dedicated herself to her everyday
obligations to Allah and did not even have time to talk to me.
第18页:伊斯兰教让人多行善事的教化,使他很乐意去作好事。译文:Following the Islamic doctrines,
she is always ready to do good deeds 伊斯兰教义一般翻译为”Islamic
teachings”而不是“Islamic doctrines”
第22页:当时她正忙着去清真寺送经学院毕业的“哈里发”坐车回家。译文:She was leaving for the mosque
to see off seminary graduates who had come from all over China.
Seminary是神学院,不是经学院。经学院可以是madrassah,或者Islamic school/Institute.
修改译文:She was leaving for the mosque to see off madrassah/Islamic
school graduates who had come from all over China.
第24页,客厅大门上的一幅红纸黑字的对联格外引人注目:“新婚志喜不忘念经礼拜,发家致富知感真主鸿恩”,横批是“认主独一”。译文:Never
forget to recite and chant scriptures, And worship even on one’s
wedding Grace and thanks be to Allah even when we’re rich A
horizontal scroll read: “Be faithful to Allah.”
前面已经谈过,“认主独一”应该翻译为:“There is no god apart from God” 或者”There is
only one God” 这句话翻译的很差,请教我的朋友dawood,改写如下: Never forget to recite
the Koran, Worship Him even at ones' wedding, Praise and thank God
even when rich, A scroll says "There is only One God ".
第24页:伊斯兰教既不主张男人抱独身主义,亦不主张女子过杜居生活。这是一项有责任感的奉献行为。译文:Islam does not
require the celibacy of pious men or women. Marriage in the eyes of
Allah is devotion to each other.
这个译者乱来,”require”一词把原来的意思改变了,require是要求。这句译文的意思是:“伊斯兰教不要求(虔诚的穆斯林男女实行)独身主义”。我估计是对伊斯兰的不了解造成译者这样翻译,他加上pious一词,潜意识里认为虔诚的信徒似乎这样做好,虽然不要求,其实——Islam,
unlike other religions is a strong advocate of marriage. There is
no place for celibacy like, for example the Roman Catholic priests
and nuns. The prophet (pbuh) has said "there is no celibacy in
Islam.(穆圣说过,伊斯兰没有独身主义)所以这个require一定不能使用,应该改为advocate或recommend或者favor.
“这是一项有责任感的奉献行为。”实际上可以用我们穆斯林的话来说:结婚是天命——Marriage is a duty.
或者干脆去网站抄句类似的话:Islam has very strongly opposed celibacy and
monasticism, and Islam believes that marriage is not a hindrance in
spiritual wayfaring, on the contrary it helps the
wayfarer.对《圣洁的心旅》一书英文版的批评(下)
第25页:有人悄声告诉我,那是阿訇在给新婚夫妇念“米柯罕”(即喜经的意思)。译文:Somebody told me that
these elders were Imams who were singing the Mikehan (scripture of
happiness) for the new couple.
这句译文错误很多。首先,念经的“念”不能用sing来表示,也许佛教的金刚经是sing, 但是伊斯兰教(甚至基督教)都不是sing,
而是recite或者chant. 其次,“米柯罕”这个词不能用汉语拼音翻译成Mikehan,
这个概念并不来自中国,而是古兰,中国的阿訇念“米柯罕”,美国的阿訇就不念吗?所以应该使用这个词的标准拉丁拼写: Nikah.
另外,Nikah这个词的意思是婚姻或者婚约,根本不是喜经的意思。可以说原文的解释就有错误。当然,另一方面,在汉语的语境里,这个词被赋役“喜经”也可以理解,但是译者应该明白其原始涵义,即在阿拉伯语与英语里都没有这个意思。所以括弧里的解释是错误的。最后,念“米柯罕”也不是念“米柯罕”,而是念古兰经——念古兰经中关于“米柯罕”的章节或部分。由此可见,汉语是一种不精确的语言。
所以,这句话应该这样翻译: Somebody told me that these elders were Imams who
were reciting the Koran in Nikah (marriage) for the new couple.
甚至连Nikah这个外来语都不需要引进: Somebody told me that these elders were Imams
who were reciting the Koran in marriage for the new couple.
第25页:因此,举凡任何形式的短期婚约、定期婚约、以及随随便便的、试验性的、或者暂时性的婚姻,在伊斯兰教中都是禁止的。译文:Short-term
marriages, marriage of convenience or temporary marriages in any
kind are all strictly forbidden by Islam.
不算太错误,但是翻译的不好。这句话的翻译网上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育英语翻译现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