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低,落点高 2017中美经济总量差距教育究竟差距有多大

经济学的陷阱全集_起点中文网_小说下载
扫描下载起点读书客户端
  经济学遭受的质疑似乎并不少于其承载的荣誉。
经济学,是主宰人类知识思想的四大显学之一(其他三种为原始巫术、中世纪神学、近代哲学)。作为当今的显学,经济学从“古典学派”到“新古典学派”,从“剑桥学派”到“芝加哥学派”……
它的发展和演进只有300多年,但亚当·斯密的经济学吹响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号角,为大英帝国的崛起提供了思想力量;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力挽狂澜,拯救了资本主义世界;中国基于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对外开放,极大地改变了社会面貌,提升了综合国力……无疑,经济学这门显学是送给人类的一张“馅饼”!
经济学是目前唯一被授予诺贝尔奖的社会科学,被誉为“社会科学皇冠上那颗最为璀璨的明珠”,其大师级人物仍是当今学术星空中最闪耀的明星。
经济问题越多,经济学就越有用武之地,但是现实中的经济学家往往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然后再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普通民众被所谓的经济学搞得晕头转向。如不同的经济学家对房价上涨的看法截然不同,让百姓如坠云里雾里,于是便诞生了很多笑话用来讽刺经济学家,以此来揶揄经济学。
问:要多少个经济学家才能把一个坏灯泡换掉?
答:八个。一个人负责把灯泡换上,剩下的七人负责保持所有其他条件不变。
问:要多少个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才能把一个坏灯泡换掉?
答:一个也不用。要是灯泡坏了,万能的自由市场机制自然会把它更换,如果市场没有更换,那就说明没有换灯泡的需求,那就不必去更换。
问:要多少个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才能把一个坏灯泡换掉?
答:那就要看当时的工资水平和物价指数如何了。
问:要多少个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才能把一个坏灯泡换掉?
答:越多越好。因为这样便可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经济就这样发展起来了。
问:如果我们派1000个经济学家去换灯泡,他们多久能换好?
答:永远也换不好。这1000个经济学家会先分成10个派别,每个派别会分别拥戴一个自己的精神领袖,然后众多派别开始口水大战,纷纷寻找对自己有利、对他人不利的证据,然后报纸、杂志和电视台也陆续加入助战,最后还是没人去换灯泡。
这个笑话用来嘲讽当今经济学派林立,经济学只是不能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上层建筑”。这样的经济学无益于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此时的经济学无异于迷惑普通百姓的“陷阱”。
经济学还是同样的经济学,为什么有人视之为“馅饼”,有人视之为“陷阱”?经济学的真实面究竟是什么?
有心者也许会注意到,我们的一举一动几乎都与经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商品价格起伏涨跌,口袋里的钞票价值增减,是买房还是炒股……每一件小事背后其实都有一定的经济规律和法则可循,我们不能被经济学的表象所迷惑。
对于每个人而言,自利是最高的价值导向,精于算计是所有人的行为标准;供需是市场经济的永恒主题,买卖中蕴涵无限的玄机;宏观经济的大势中,个人必须学会如何读懂宏观数据,从而做出何种经济决策;用经济学的眼光为人处世,会发现很多隐藏在个人行为背后的种种秘密。
本书从不同侧面全面通过经济学的表象剖析经济学的规律与法则。作为经济学的通俗读物,本书不推崇以复杂的图表及公式阐释经济学,通俗风趣是本书的最大特色。本书生动形象地将经济学的观点寓于故事、生活实例中,为你展示经济学的真实面,并让你能随时随地在享受阅读的乐趣中学会实用的经济学知识。
经济学不是馅饼,更不是纯粹的陷阱,而是教你看清世事、认清人性的工具罢了。认识了馅饼或者陷阱背后的经济学,我们最终才能作出理性的决策和判断,才能更好地行走于社会。如果读者能够通过本书理解和运用经济学知识,从而更理性、更舒适、更精彩地生活,这便达到我们的初衷了。
  同一经济现象,不同的经济数据
2010年2月,国家统计局发布《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涨幅1.5%。涨幅不足前四年涨幅平均数的四分之一,是九年来最低点;然而随后的国土资源部发布《2009年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状况分析报告》,却显示2009年全国住宅平均价格涨幅达25.1%,创2001年以来新高。
一个是25.1%,一个是1.5%,同样是关于房价的涨幅,却差别甚大。先后发出的这两组数据,间隔不超过一个月,反映的房价情况竟完全不同。人们不禁发出这样的质疑——到底哪一个经济数据才是现实的真实写照?
有媒体将该现象戏称为“国土部和国家统计局数据打架”。针对这种现象,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对房屋售价统计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住建部根据房地产交易中心的交易价格统计的房价系统;一个是国家统计局根据房地产企业填报的数据形成的房价数据系统。正是不同的统计系统,形成上面的“数据之争”。
很多民众表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统计数据与个人切身感受明显不一致。尽管普通人并不懂统计,不知道这些数字如何统计计算出来的,但从生活体验而言,25.1%这个数字应当更贴近民众的估测。于是,国家统计局房价数据的说服力大打折扣,其权威性和真实性也受到严重质疑。面对大众的困惑,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曾表示,现行的经济数据统计方式的确有不合理的地方,造成与现实情况的出入。
同一经济现象,不同的经济数据。这种“似非而是”的情况,让人们感到迷茫——明天我们该相信谁的经济数据?
从房价市场上经济数据间的“争斗”,可窥现今市场情况的一角。不仅是在房价市场,在其他一些经济领域也存在数据的“相互矛盾”。然而,从宏观讲,相应的经济数据是中央赖以出台调控政策、企业家调整经营发展策略、民众赖以判断市场情形的官方依据和权威信息。宏观经济数据是否正确,是能否准确判断经济走势,防止被失真信息所误导的关键。只有读懂数据,正确使用数据,乃至理解数据变化所表征的含义,人们才能捕捉到市场的信息,预测市场走势,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准确的经济数据是个人、企业决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我国经济的发展更是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统计数据的敏感性也随之提高。此时,很多数据的频繁“打架”,让人们如堕入迷局,困惑不已。
经济数据领域的冲突,为人们进行经济活动带来了极大不便。一贯相信“数据就是说明力”的大众如今也都糊涂了。人们该如何看待这些纷乱的数据?
事实上,现今的经济数据多是在现实中搜集的真实经济信息基础上形成的。之所以会形成彼此之间以及同现实的差距,是因计算方式上有各式各样的不同。例如,国家统计局常用的经济数据,包括收入、房价上涨、工资等等,多是在经济信息基础上形成的平均数。得出的结果是人们某种生活成本的平均化数据,它可为大家提供参考,是体现一种趋向和走向的指标。因此,广大民众不必彻底否定经济数据的真实性,也无需对经济数据产生过度失望的情绪,要逐渐调整对待经济数据过度依赖的态度,将它们作为一个参考性,指导性或者是趋势性的指标来看待。
【陷阱提示】不要过度依赖国家及地方的经济数据,较理性的做法就是将其作为参照数据,在进行经济活动时作为一种指向标即可。
CPI总与菜篮子有差距
澳大利亚著名诗人罗伯特·格雷写过:“世上的万物都在流动,这意味着,在现实的某个层面上,一切都在变。”这句话恰恰可以用来形容眼下的“热词”——CPI的变化。
2010年5月,国家统计局发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CPI已突破3%“红线”,且同比上涨3.1%,居一年半来的最高位。同时,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与5月份发布的数据显示,广东省的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6%,涨幅比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
何谓CPI?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当CPI以3%为警戒线,当它大于3%时,表示物价上涨幅度太大,即会形成通常人们所说的通货膨胀,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的稳定发展十分不利。
CPI与大众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维系人们生存的果蔬、肉类等产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就是CPI,也就是说,其变化能反映出人们承担的日常花费的变化。举例解释,即国家先在每一类消费品中选出一个代表品,比如,大多数人是吃白面还是大米,是看书还是买报纸等。国家统计局在选出一定数量的代表品后,把这些代表品的物价定期折算成物价指数,就形成官方的CPI指数。
很多人不禁问,前面提到我国的CPI已突破3%“红线”,是不是说日常生活的普遍费用攀升太多?是不是要出现通货膨胀?这如实地反映出老百姓的生活情况了么?
国家统计局的专业人士表示,当前经济一直处于平稳快速增长的态势,尽管物价的上涨为经济带来压力,但若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次的CPI并没有完全地反映出真实的日常生活费用情况,也不太可能形成通货膨胀。即上涨中的CPI为人们设置了障眼法,它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陷阱。
我国CPI当中包含八大类商品:第一类是食品,第二类是烟酒及其用品,第三类是衣着,第四类是家庭设备用品和维修服务,第五类是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第六类是交通和通讯,第七类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和服务,第八类是居住。在这八大类中,食品类的权重最高,高达30%以上。在2009年至2010年,八大类中,价格上涨最大的也是食品类。所以,在5月CPI增长中,食品类价格上涨的贡献率较高,它超红线主要是由食品价格推动。
由于CPI是人我们所有用到的消费品价格的平均数,通常就将其理解为所有的消费品价格的增长幅度,实际上,各大类别的真正涨幅却无法在这个整体性的数据中体现出来。CPI所反映的是平均后的增长幅度,若想得到生活中费用每类都增长多少,还需单个分析。
柴米油盐、住房、电器等都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它们的物价在现实的社会中已是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CPI的频繁使用和公布就说明此点。需要注意的是,CPI是反映市场物价的最基本的术语,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同时也是各项生活费用的均算结果。研究CPI 的时候,要清楚其所含内容,注意到推动其增长的因素,是各类别的普遍物价上涨还是某几项的物价上涨。清醒地判断经济情形,将更有利于人们采取经济行为和展开日常生活,否则,一不小心的话,就可能掉入CPI挖好的陷阱中,产生与亲身感受有差距的错觉。
【陷阱提示】CPI是八大类日常消费品价格的平均数,它的上涨原因可能是各项费用的普遍上涨,也可能是某几项的上涨。在观察时,应仔细发掘其增长的真正原因,不要掉入它设好的陷阱。
恩格尔系数下的富裕幻觉
子曰:“食、色,性也。”这是古代先贤对人的天性的一种尊重。它说明,饮食和男女关系都是天生的需要,是人类生存繁衍的基础。尤其食物作为日常用品,是生存的前提条件,与生活息息相关。过去人们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吃了没”,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这句话逐渐被其他话语替代了,“吃了没”也被大众淡忘了。难道食物对我们来说不重要了?非也,一日三餐仍旧是人们固定的习惯。其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们用于购买的支出比例越来越少,而用于购买服装、汽车、娱乐上的消费比例增加了。当人们追求更多更高层次的消费时,相对较为低层次的食物需求就显得并不重要。
根据2010年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止至5月12日,北京市被调查的上千户城镇居民中,1~5月份的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为8 107元,同比增长10.4%。各类生活消费全面增长。其中人均食品支出仅为2791元。
人均食品支出的减少,在经济学上会引起一种结果——即恩格尔系数的降低。
恩格尔系数在这里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个人消费支出指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全部支出)。它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的理论,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总结成一句就是,一个家庭越穷(富),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小),恩格尔系数越高(低)。同理,对国家也是如此。
人均食品支出反映居民的物价消费水平,是重要的宏观经济学数据。利用恩格尔系数来证明某一国家(地区)的富裕程度,在近年来的统计调查中常常出现。以上文为例,人均食品支出的减少,恩格尔系数的降低,显示北京已经进入了“富裕阶段”。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据北京的民众反应,他们中绝大多数并没有“富裕”的感受。
北京市的李某是一名中等收入的居民,但他发现收入常常无法满足日常的费用需求——医药费用逐年攀升,子女教育花销日益增大,住房的价格更是高得离谱。仅仅这三项,就要一个人省吃俭用,尽量缩减食品支出才能勉强实现。在这样的环境里,将李某推断为“富裕”就会成为对他生活的一种误读。
显然,只看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会掩盖许多问题。很多北京市的居民情况都属于这种。
无独有偶,早在2003年就有报纸报道,山西的恩格尔系数比北京还要低的程度,为33.5%,2005年,宁夏市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也达到同等水平。这意味着山西、宁夏居民比北京居民更早进入富裕阶段!事实证明,绝非如此。
此处,恩格尔系数没有体现民众的真实情况,更别说决定每个人的富裕程度。难道我们都被恩格尔系数“忽悠”了?
专家解释为,恩格尔系数是判断一个地区富裕与否的参考指标,但应注意,它是必要不充分条件。必要是说富裕的地方恩格尔系数相对来说会比较低。但这句话反过来说并不成立,恩格尔系数低并不必然说明这个地区肯定富裕,也可能是整个消费总量都比较低,食品消费少导致的恩格尔系数很低。
不过,在西方经济学里,一般的规律是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恩格尔系数越低。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国民消费和文化与西方差异较大,利用的统计方式与国外有差异,如此获得的数值与国际上存在偏差。所以,才出现上面的情况。
  考虑到诸多因素,如消费品价格比价不同、居民消费倾向的差异以及由国情制度不同所产生的特殊因素。对某一地区生活水平衡量,应利用多种指标,恩格尔系数只是其中之一,这样才能避免它的局限性。否则,若单一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居民是否富裕,那很可能催生一种脱离实际的 “富裕幻觉”。
【陷阱提示】恩格尔系数是判断一个地区富裕与否的参考指标,但并非决定性因素,考虑到它的局限性和我国国情,应当结合各项其他指标共同使用,避免产生“富裕幻觉”。
人均收入被增长
2009年,网络上兴起一个词,即“被增长”。它是一位网友在某网站的博客上提出的。所谓“增长”,也就是说统计数据显示工资增长,但实际并没有,呈现出“幸福”的假象。这一感受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
为什么有的职工工资不到1000元,但是公布的平均工资却可能达到1500元(某些地区甚至达到2000多元)?
国家统计局2009年发布的信息显示,截止到六月份,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4386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9%。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2%,农村居民增长8.1%。
在世界经济陷入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收入增速居然如此之高,让很多国民都感到不可思议。统计数据背后,人们感到工资被高估,即前面提到的——工资被增长。而“被”字也成为一个标志性的符号写入了2009年的年刊。
毫无疑问,每个人都希望弄清“被增长”的原因。根据统计局相关官员的解释,这一问题主要应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1.工资统计范围过窄。统计显示,中国大约3亿在城镇就业的人口,目前工资统计只涵盖了约1.3亿,还有1亿多私营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人员被排除在统计之外。当前,很大部分私营企业人员收入尚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所以他们感觉“被增长”的心理最为强烈。
2.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异较大。个别热门行业职工年均工资高达上百万元,有的行业的工资水平却不过一两万,甚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例如,我国的金融行业平均工资就居于工资榜首,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则在较低水平。最高平均收入和最低平均收入能达到上百万的差额。
3.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是平均数。由于,全国职工年平均工资是由统计部门根据每个单位上报的数据汇总计算得来,即用各单位全年的职工工资总额合计除以同口径的职工年平均人数,计算出职工年平均工资。在计算中,会将工资间的差距抹平。例如,一个年薪达到百万的高级职工,就可以将几个低收入的职工的工资带起来。工资的平均数也就会远高于后者的实际工资。
4.个别地方政府的“数字腐败”。相关人士指出,现行的统计体制管理上也有问题。个别官员为体现政绩,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一些地方政府的“干预”,影响了数据的真实性。正是所谓的“数字出官,官出数字”。
面对人民的监督,舆论、媒体的批评,统计局承认,一方面,传统的统计方法需要及时改进。它已经使用多年,渐渐与实际情况不符合。也就是人们通常认为的——OUT了。所以,今后必须应该对统计方式展开改革。综合考虑各单位所处行业、隶属关系、单位性质、所在区域、经济效益及个人所在的岗位不同等诸多因素来做统计计算;同时需严厉打击“数字腐败”,加大对篡改、伪造统计数据等犯罪行为的处罚。
【陷阱提示】人均收入的被增长,看起来荒谬,却真实存在。无论个人还是政府,在参考这些数据时,一定要谨慎小心,当心别被它们嘲弄了。
基尼系数信不过
请阅读下面一组数据:据世界银行的测算, 2009年,中国的基尼系数约为0.47,远远高过欧洲与日本等国。在所有公布的135个国家中名列第36位。另有学者指出,早在2007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就已超过了0.4的警戒线,如今逐年攀升,贫富差距已突破合理界限。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12年提出的,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作为一种对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数值指标,基尼系数因提供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能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在国际社会上得到普遍泛的运用。
基尼系数描述一国境内的贫富差距时,数值介于0~1之间。数值在 0.25以下为平等程度较高状态,在0.3~0.4之间为正常差距状态,超过0.4为警戒状态,接近0.6则属于高危状态。即0.4为收入分配差距严重与否的“警戒线”。一旦超过0.4,社会就处于贫富两极分化的状态,容易引发社会冲突甚至对抗,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基尼系数现已越过警戒线,贫富差距非常明显,社会已经进入“危险”状态。出于验证上述观点的目的,很多权威经济学家对此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基尼系数在我国适用的准确性有待验证。说我国进入“高危社会”有些危言耸听,他们其中还有人提出相反的看法,认为现下公布的基尼系数信不过。
经济学家萧灼基先生认为——对中国基尼系数“不要感到有多么严重、可怕”。他说:现在社会上有一种炒作基尼系数的现象,认为基尼系数高了,就要发生动乱。事实上,根据我国的国情,因基尼系数高而引起社会动乱可能性较小。首先,我国经济正处于上升阶段,全民生活状况在不断改善,贫困人口日渐减少。其次,政府对改善弱势群体生活的关注程度不断加强。贫困线、低保线和下岗职工的最低补助线——三条保障线,将有助于缩减贫富差距。
魏杰教授在发表的《基尼系数理论与中国现实的碰撞》的文章也认为,“用于判断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国家的收入差距影响的标准应该适当放宽,而不是教条地使用0.4作为警戒线。中国的基尼系数超过0.4,进入收入差距过大的区间,但其对于经济的负面影响并不突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仍在继续,不能据此判断中国收入差距影响超过警戒线。”
使用基尼系数作为监控贫富差距的指标,是很多国家实践经验的一种抽象与总结。但各国基本国情,如居民的承受能力及社会价值观念等都不尽相同,将其当做衡量居民收入分配情况的唯一性标准并不合理。并且,基尼系数本身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在反映收入分配公平性方面,只能从总体上作出抽象地反映,而无法体现具体到每个人的收入差异程度。可见,根据基尼系数并不能完整全面地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的收入分配状况。
借鉴国际公认的标准固然重要,但各国还应根据国情作出正确判断。由于基尼系数形成的基础主要是西方国家的经验,在引用过程中,很多数量界限和标准还需进一步界定研究,准确性有待加强。权威学者们认为,现在公布的基尼系数,有可能误导人们对中国居民收入的理解,也会因基尼系数的过高而导致“高危言论”等的出现。考虑到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尚不准确。所以,人们不应迷信基尼系数,引起社会不安的局面。现今,对于人们和社会来说,基尼系数的作用仅应体现在作为宏观调控的参考上,而非唯一的标准。
【陷阱提示】基尼系数不是衡量居民收入分配情况的唯一标准,且我国国情与西方国家不同,其在我国计算的准确性有待加强,结果并不完全可信。
GDP的高低与你何干
网上流传着一则有关GDP的笑话:
A国总理认为今年GDP增长太慢,就请经济强国B国的资深顾问来帮忙。B国的顾问说,这好办。你只要让全国的家庭主妇都活动起来即可。即:让C家的主妇去D家做饭,赚取工资,让D家主妇去E家做饭,赚取工资……以此类推,主妇都不在自己家做饭,GDP就会涨!
这不是没事找事吗?和GDP有何关系?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翻译成汉语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对其的具体定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一般认为,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是宏观经济的重要数据。西方经济学家更视其为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通常,GDP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它的作用在于,能描述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反映经济的增长情况,是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
现今世界上,每个国家都非常关心经济增长。因为没有经济的适当增长,就没有国家的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例如,西方国家认为中国富强,就是因为它的GDP增长迅速,同其他世界大国相比,在经济总量、GDP大小上,中国已经位居世界前三。所以,各国、地区的政府以标榜GDP增长为目标。
GDP增长,国家富强,是国民共同的愿望。如同主妇相互做饭和各做自家饭没有实质区别,并不能创造出多余的能量。这就是GDP的几个问题。
首先,GDP能反映经济的增长,但不能准确的反映财富的增长。因为,在经济中形成的GDP并非全部作为财富积累下来。如笑话中提到的,家庭主妇都去他人家中做饭,这对男主人来说,和以前吃妻子做的饭并没有太大差别,但他要付费。却比过去花销大了,财富的积累变少了。
换句话说,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实力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拥有的财富存量,而不仅仅是当期新增加的财富;同样,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是,不能仅看当期新增加的财富。在这种情况下,财富存量不能与经济增长率保持同步增长,从而GDP不能准确地反映财富的增长。
2009年,某地遭受了严重的地震,大量房屋坍塌,家园被毁,老百姓流离失所。在第二年,当政府通过捐款和举债进行灾后重建时,百业待兴,一片繁荣景象。这一年的GDP是往年的200%。但老百姓们的生活水平却远不如震前。解释就是,地震把人们多年的劳动成果摧毁了,而这些劳动成果就是往年GDP的累积。即使重建当年的GDP迅增,业绩显著,却是在人们一无所有的基础上。
正是因此,有人曾质疑某些地区的GDP数字。尽管这些政府上报的GDP数字较高,但是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却在全国排在末尾。其中,个别政府无计划地大兴土木、拆迁,只顾提高GDP的数值,忽略当地人民的生活问题,让百姓们感到非常不满。
其次,我国的GDP增长,是建立在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大量浪费之上。一直以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以GDP论英雄”。在“重发展、轻环保”思想的指导下,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打造增长神话,以此作为展现政绩的证明。但代价就是资源的浪费、生态的退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导致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并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国民生活质量也受到影响。
鉴于这些问题,人们应注意。当看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GDP的统计数据的时候,还要清醒地考虑到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既要关心GDP的增长率,也要将其和社会和谐发展结合起来。不仅要看增长的速度,更要看增长的质量。毕竟,我国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社会大众都能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让人们生活更幸福。
【陷阱提示】看一国(地区)经济的增长,不能“以GDP论英雄”。同时考察国家财富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发展情况,才是理智之举。
  节俭让个人富裕还是让经济萎缩
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各国民众普遍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以维持日常生活。以美国为例:
2010年,美国商务部的官员表示,美国个人储蓄率在2009年达到10年来的最高水平——4.3%,但个人实际收入下降1.7%。人均消费减少,个人消费开支增幅较小。
经济分析师担心,美国人日益“节俭”的行为将会为经济带来巨大的灾难。倘若20世纪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仍在世,相信他一定会支持这种看法。因为,早在20世纪,他就发明了一种理论——“节俭的悖论”,恰恰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节俭悖论”指的是减少消费、增加储蓄的节俭生活方式对经济整体发展有弊无利,甚至还可能导致国家经济的萎缩和萧条。简单说,就是节约对于个人来说是好事,是良好的生活美德,但对于整个国家以及整体经济而言,则是一件坏事。
众所周知,节俭常常为人们所标榜为一种美德,既然是美德,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悖论?
让我们看看凯恩斯为人们提供的解释。他认为从微观上分析,单独的家庭个体,勤俭持家、减少浪费、增加储蓄,可以最终致富;但宏观上看,节俭带来的作用却是另外一个样子的——民众省吃俭用→社会总消费支出减少→商品市场销量降低→厂商规模缩水→全国失业增加→国民收入下降……
凯恩斯在这样的推理下,提出节俭悖论。并进一步说说明,人们的节俭,导致产品销售滞缓,厂家规模缩小,工人失业,最终引发整个社会经济规模的萎缩和人们的贫困。而这也正是美国人所担心的。如今,居民储蓄率的急剧上升已经成为了美国经济下滑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绝大多数的政府官员和学者都希望国家能采取措施刺激人们消费,以阻止衰退现象的繁盛。预测经济危机的美国学者克鲁格曼也说,“目前,消费者不负责任地消费倒是一件好事情。所以我希望消费者朴素、克制、节俭,但是不是现在。”
美国的案例告诉我们,节俭有损国家经济发展的思想是值得认同的。也提醒人们,“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古训已经落伍。
多年来,中国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储蓄率过高而消费率过低。然而,消费却是带动生产,让整个经济活动持续和循环起来的关键。如果人们一味节俭,将会带来不良的后果。这点,从国家目前的政策也可有所体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为了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低保”范围和提高“低保”标准等一系列措施鼓励大家消费,这些都是为了达到用国民消费带动经济发展的目的。
当然,“节俭悖论”不是要我们选择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它所提倡的是:居民要根据自身的收入水平适度消费,既不奢靡也不一味地节俭。人们不需要像凯恩斯主张的那样,为了经济繁荣,都尽可能多地消费。也不需要像眼下很多美国人一样把刷卡购物的习惯都戒掉。
“量入为出”不失为最为理性的选择。人们不仅要让自己合理增加消费,也要大力提倡理性消费,而不是在“节俭悖论”的影响下走向另一个极端——浪费。
【陷阱提示】“节俭悖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启示,出于推动经济积极发展的目的,国民应该适度消费,而不是一味地节俭,这样对自身、对社会都有益处。
“挖坑”真能带动经济发展吗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曾讲过这样一则有趣的经济学寓言——“挖坑拯救国家”。
乌托邦国由于遭受经济危机,社会经济陷入一片混乱,政治、经济系统面临瘫痪的边缘。工厂大量倒闭,满街都是失业的人。正当百姓们感到无可奈何的时候。政府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在城市中心的大路上要进行一项巨大的公共工程。为了这项工程,政府雇佣足有200人的队伍,给这些人每个人发一杆铁锹,让他们按照计划挖出一个巨形大坑。
于是,在供应所需的铁锹,生产铁锹的企业开工了,生产钢铁的企业也开始工作了;在国家给工人薪酬时,食品的消费产生了,大大小小的商店、企业都恢复营业了。经济走上了复苏的轨道。
谁知,在耗时耗力几个月,终于把大坑挖好的那天,政府又宣布,要再雇佣另200个人来把大坑填好,这样各个企业的运转又开始……最后,经济在挖坑的过程中恢复,此时政府又通过税收,偿还了挖坑时发行的债券,生活又恢复往昔了。
“挖坑”就能带动经济发展?这是不是太荒谬了?
但请不要以为这仅仅是童话。事实上,现实中的确出现过类似的案例。在20世初期的美国就验证了这点。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为美国带来了一场影响最为深远的灾难。在这场经济大衰退中,美国经济几乎面临崩溃。当时,罗斯福政府为重建美国经济,就根据这一原理,由政府出资,导演了一场“挖坑行动”,致力于兴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政府支付优厚报酬,吸引了大批四处游荡的失业者。当获得收入的人增加时,国民的消费逐渐得到保障,市场开始重新获得活力,并推动经济走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这两个故事体现出政府在经济发展(尤其是在经济萧条时期)中的巨大作用。是凯恩斯提出的政府干预理论的“成果”。他认为,在经济发展中,当出现“市场失灵”,无法合理调整经济情况时,就应当通过政府的干预来解决问题。像故事中的一样,由政府主导,采取合理措施来增加国民收入,带动经济增长。
凯恩斯还指出,凡是政府调节能比市场提供更好服务的地方,凡是个人无法进行平等竞争的事务,都可以由政府来进行调整。比如政府可以协调社会总供需的矛盾、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各大产业运营,等等。
将这一理论运用到我国实践中,可以看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市场是主导的因素,但为了可服它的局限性,政府需要使用适当的干预。现今的市场经济,环境发展得越来越复杂,很多不确定因素为市场埋下隐患。政府的相对优势及其高效性,能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整,宏观上,政府的引导可以为市场运营带来“高质量”,特别是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无效率时,政府“伸出手”就可以对之进行调控。此外,在微观上,政府还可制定有利于经济顺畅运行的各项游戏规则和政策法规,从而保证整个市场的秩序,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熨平经济波动、调节收入分配。所以,政府干预的积极方面对市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陷阱提示】不必感觉“挖坑救国”的故事太荒唐。它的根本含义是——适当和适时的政府干预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恢复。
房价一再上涨,谁是真正的幕后推手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唐朝诗人杜甫的良好愿望,也是很多老百姓发自内心的祈愿。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有“安身立命”之地,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家。现实却常常是残酷的,自从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启动以来,房价一路高歌猛进,大涨特涨,
各地的房价就像是展开了撑竿跳比赛,频频刷新最高纪录。
原本,人们期盼在2008年经济危机到来之后,房产的价格能大幅下降。令人大失所望的是,中国的房产价格仍旧飞升不止,北京的房地产平均价格的升幅达到了5000元以上,继续呈现“疯狂”状态。至2009年上半年,北京房价涨幅近三成,上海住房的价格也毫不示弱,攀升至1.74万元/平方米的天价纪录,深圳、广州的房价也随之而起……
住房,一个让人们又爱又恨的词语,重新成为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
李某是一位北京一家外企的职员,在北京打拼5年,在单位中属于基层的管理人员。
他认为,现在北京的房价实在贵的有点离谱。尽管所在的外企薪金丰厚,同时,妻子是国家公务员,收入也不低。按理说像他这样的家庭应当能生活丰裕。但到现在,还没有攒够钱来买一套房。
李某说,即使他现在买房,也只能考虑单价在5000元以下的房子。可是,要找到理想的户型,难上加难。目前在北京,按照李某的价格,恐怕要住到六环以外了。
众人都认为,北京是政治中心,所谓的“天子脚下”,为什么房价可以如此肆无忌惮地猛涨?这点让李某感到非常的吃惊和不解。
高房价压力之下,老百姓怨声频起。不少家庭为了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有一个栖身之所,不惜付出所有的积蓄,从小康之家变得债台高筑。已经买房的“房奴”们则每日都感到财力严重透支,刚被高额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来。
对于今后的房价走势,专家预测2010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房价还会继续攀升,不会回落。目前,不仅是普通老百姓买不起房子,很多中等收入者也感觉压力沉重。高房价的挤压,已“畸变”成社会不可承受之重。许多事实都表明,住房问题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病。
造成房价一涨再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谁推动了这一切?
对此,很多人都很疑惑,莫非中国房价真是人口多、购买者多这点决定的?
仔细分析起来,各大城市的高房价是在下列“众力”推动下形成的。
1.中国人依赖住房的传统观念强烈。在我国,住房通常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与体现,是家族栖息繁衍之所,是给予人们安全感的地方。所以,无论是谁,只要有了条件,首先就是置产。这种传统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对于很多普通老百姓来说,有一套温暖舒适而又固定的住房就已经是人生的最大愿望。
正是这种观念,使多数中国人对买房有着极其浓厚的热情。相应的,中国十几亿人口,如此巨大的需求必然会推动房价上涨。
2.地方政府谋利的现象普遍。由于在我国,地方政府垄断城镇的土地资源。依靠土地获得土地出让金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大头”。基于这样的目的,地方政府自然会拼命地提升地价,让土地价值最大化。地方政府以最高价把土地拍卖给房产商,房产商要继续追求土地上的巨额利润,则房价根本不可能低。何况,利用土地还能对GDP和财税收入作出贡献。所以,房价暴涨中,政府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
3.房产商囤积土地,追求高利润,推动房价上涨。房产中的暴利是普通人所无法想象的,动辄上千万上亿。高利润的吸引,让房产商不惜采取各种手段来囤积土地,控制房源供给,哄抬房价,以达到获取最大利润的目的。中国的土地资源人均本就不足,房产商的囤积土地,必然导致房屋供不应求,价格愈来愈高。
【陷阱提示】房价一涨再涨,原因复杂,除购房者众多外,其他,如房产商、地方政府等私下操作的原因也非常重要。
政府的一纸限价令究竟乐了谁
2007年,兰州市政府曾出台一个限制牛肉面价格的限价令,引起人们的广泛讨论。
事件的发展过程是这样的:某日,兰州市民突然发现,当地闻名的牛肉面价格竟然一夜变高,小碗的牛肉面由原来2.3元上涨到2.8,大碗由原来2.5上涨到3元。许多市民惊呼:吃不起牛肉面了!
此事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为了稳定民众情绪,政府物价部门首次限定:凡兰州市普通级牛肉面馆,大碗牛肉面售价不得超过2.5元,小碗与大碗差价为0.2元,违规者将严厉查处。
在这里,先来对限价来做个介绍。限制价格是指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下降)而规定的这些商品的最高(最低)价格,通常指为保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而规定的最高限价。
牛肉面限价所反映出的就是政府对其的最高限价。设定此限价令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持人民生活的基本安定,但其效果却与预期相去甚远。
从销售牛肉面的店主角度来看,由于牛肉价格上涨,带动了牛肉面成本增加,价格上涨。若政府极力限价,则自己经营的牛肉面很可能因为限价,而亏本难以经营下去。
兰州市牛肉面馆老板马某说,自己经营牛肉面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熟知制作牛肉面的各项程序。在牛肉价格上涨的情况下,牛肉面水涨船高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他的牛肉面也从2.5元涨到3元一碗。然而涨价不久,兰州市的牛肉面的限价规定,让他感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压力。因为,按照政府给出的价格,他的生意极可能因亏本而结束。
从老百姓的角度看,政府目的是想保证老百姓得到应有的利益。没想到,换来的结果却没有得到老百姓的赞许。由于政府强行限价,面馆的老板不得不在挑选牛肉或者做面的时候做相应的调整,直接影响了牛肉面的质量。市民们想吃到一碗真正量足料好的牛肉面,几乎成了很难实现的事情。
  区区一纸限价令,却让面馆主和购买者都感到不满意,那它到底给谁带来利益?答案是——谁都没有。最终,政府只能无奈地承认是“好心做错事”。
通过“牛肉面限价”的事件,显示出政府在干预本应该由市场来完成的活动中时应慎之又慎。政府不能因老百姓要求降价,就不顾市场情况强迫生产者降低价格,要兼顾双方的利益。尽管,吃面的人都希望面是便宜的,但是希望和事实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是另外一回事。
牛肉面限价或许只是一个小问题,但其中折射的道理却非常重要。政府制定限定价格大多是出于对公平的考虑,为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而生活必需品制定最高的限价。但这种政策实行后,也容易引起下列不利后果:一,脱离市场实际的“政府价格”,不利于销售者利益的保护,不利于刺激生产,从而导致产品供应者的减少。同时,产品的减少也会引起产品质量的下降,行业倒退。二,受限的价格不利于抑制需求,结果会在资源短缺的同时又造成严重的浪费。
基于以上原因,一般经济学家都反对长期采用限制价格政策。政府的干预应当尽量从宏观领域,而具体微观上的经济行为最好还是在市场竞争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下,由商品本身的价值和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陷阱提示】政府的限价行为对市场经济具有强有力的干涉,因此,地方应在尊重市场发挥基础作用的前提下谨慎使用,不要做“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经济的发展总是跌宕起伏的?
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分子,相信大家对经济周期这个词不陌生,但有几个人能对其作出形象的描述?若你的答案是否定的,则下面这个案例能有效地帮助你理解。
在年间,美国经济发生衰退,商品与服务的生产总量出现下滑,失业率攀至10%。1982年之后,经济走势上扬,到1989年,失业率下降一半。这种上升的态势至1990年结束。从1991年开始,美国的经济又陷入低谷,失业率再次上升到7%左右。但一年之内,经济又迎来复苏,并持续近10年之久。直到2001年,经济才又开始收缩。
为什么美国经济会在1982年~1990年之间扩张,1990年~1991年收缩,又在1991年~2001年复苏,2001年后再次收缩?
很显然,答案就是——经济周期。美国这十几起伏不定的经济发展所展现的,就是经济周期的典型例子。
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周期或景气循环,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具有一定规律的、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
从上面的事例和概念中,可以看到,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充满波动,跌宕起伏的。形成经济周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许多经济变量和外界因素,在它们共同的作用下,推动了经济的波动。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萧条(谷底)、复苏(扩张)、繁荣(顶峰)、衰退几个阶段,四者一般依次循环发生,从萧条——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它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一些宏观经济变量,如就业率、物价水平、总产量等普遍的扩张或收缩等方面。各个经济周期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但大多在2-10年之间。
通常,被经济学家们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的是衰退阶段和复苏阶段。(也有人将其称为经济周期波动的收缩阶段和扩张阶段)
经济周期波动的衰退阶段,是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日趋紧缩的阶段。市场呈现出需求疲软、货物滞销、生产下降等景象。在恶劣环境下的企业通常会遇到资金的掣肘,在运营上遇到困难,甚至倒闭。企业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经历“优胜劣汰”的考验,为能在逆境中生存,大多寻求新的发展契机和出路。
经济周期波动的复苏阶段,是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日益活跃的阶段。市场呈现出需求旺盛、产品畅销、生产扩大等景象。企业在较为有利的环境下,产业链的运行比较顺畅,能有效地运转资金,扩大规模生产。
同时,专家们还发现,每次经济衰退的时期,都伴随着货币增长率的下降,每次经济复苏的时期,都伴随着货币增长率的上升。这点也得到货币主义学派的验证,并且,将其更准确地描述为:是经济衰退发生之后,货币的增长率开始自然的下降;经济复苏发生之后,货币的增长率开始自然的上升。
针对上述两个阶段的研究,就足以反映经济周期的典型特征。而通晓这些,对于分析经济形势,尤其是对政府制定对策来适应周期的波动至关重要。何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大气候”的变化与人们的投资直接相关,这其中的运行规律和特征,也应该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以防在经济形势和政府政策变化时,缺乏预见性,失去先机。
【陷阱提示】经济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学会观察经济周期的发展,把握其发展的趋势,对于政府宏观调控和企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菲利普斯曲线准确吗:失业跟通货膨胀有关?
20世纪,学者们在研究失业理论时,无意中结合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货膨胀来进行剖析。两个原本互不相关的话题糅合在一起时,竟带来意想不到的结论。
1958年,英国经济学家W·菲利普斯在《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提出——根据英国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得出一条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他认为,这条曲线可以证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存在交替关系。即: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菲利普斯的理论指明通货膨胀同失业有“此消彼长”的必然联系。依据两者的“逆向运动”的特点,进一步可以判断经济的发展阶段——当失业率高的时候,就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
这种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否真实?失业真的与通货膨胀有关??
经济学领域里的一些学者对该负相关的说法提出质疑。于是,这个选题从上个世纪50年代,菲利普斯曲线被提出后,就成了学者们不倦研究的对象。后来,权威学者萨缪尔森和索洛还曾利用美国的现实材料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论证,得出的结论是这种关系与经验观察高度吻合。自此,菲利普斯曲线逐渐得到学者们的认同,并逐渐被应用于研究中。
同其他理论一样,菲利普斯曲线也需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面对各种质疑和验证。一些经济学家仍对其适用的普遍性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只是一种可以短期适用的经济模型。因为当时用于验证的数据都是短期的,而没有考虑长期的数据。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可能会存在交替关系。然而在长期中,这种关系是否存在尚未得到论证。也就是说——“在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一种短期的‘交换‘关系,但没有长期的‘交换’,因为,在长期中,这种关系迟早会随着市场结构的变化而被打破。”
结果,关于这条曲线的激烈讨论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陷入“停滞膨胀”,所显示的情况对菲利普斯曲线提出巨大的挑战。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不可能和失业率同时增长,当时社会上的高失业率、低增长率和高通货膨胀率却同时存在,情况同之前挑战菲利普斯曲线的学者们的观点相吻合。菲利普斯曲线地位逐渐动摇,在现实面前,经济学家们都不得不承认,菲利普斯曲线的适用不存在必然性,需要修正。
对菲利普斯曲线存在的局限,让部分学者感到失望。但菲利普斯曲线的积极意义也是存在的。至少,在短期内,该曲线可以使用,仍是政府短期调控的一项指导原则。即,在失业率低而通货膨胀率高时,采用紧缩性财政与货币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反之,在失业率高而通货膨胀率低,采用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由此可知,该曲线对政府解决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仍有巨大贡献。
【陷阱提示】菲利普斯曲线的出现,积极地推动对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关系的研究,但它只适用于短期,政府和个人在分析和理解时应注意这一局限,不要武断地为两者关系下结论。
政府角色之惑
在哈尔滨市的某医院,曾发生这样一件事情:一位70多岁的老人在住院期间竟然花去了550万元的天价!但后来,老人仍因治疗无效死亡,留给家人巨额的负担。
医院给老人开的账单显示,他每天输血多次,甚至有一天高达90多次,注射的盐水更是有几十瓶。根据医学常识,输一次血的最小单位是100毫升,输血90次的另一种含义就是完全可以给一名成人全身置换两次血液。另外,收费账单还显示,在住进医院的几个月里,仅血糖一项就化验了500多次,平均每天将近9次。化验密度之大,让人咋舌。
医院的“心狠手辣”,重复检查让患者雪上加霜。
对此,老人家属曾要求政府该医院的行为进行监管。结果,政府因没有相关的规定。只好让该医院组织的调查组进行调查,最后,家属只得到了这样一句:“对于该患者医院不是多收了,而是少收了。”
老人遇到的这种“天价”情况,说明现在部分医疗行为监管存在真空。但人们不禁想问——如果政府不来管,患者的利益和安全由谁来负责?谁又能监管医院的行为?
以往,有人将政府的职责比作一名医生。为了让国家、社会的整体情况健康,要根据经济出现不同的症状来进行不同的调整。宏观上,处理经济的总体走向;微观上,规范经济中的各项行为。
尽管政府希望能够将市场上的任何行为都纳入掌控,但现实中总有些遗漏或不足。上面的医院就是典型的例子。折射到医疗问题上,就说明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并不成功。医疗本应是一种公共产品,主要部分应由政府财政支持。但我国的医改却完全使用市场化的改革思路。巨额需要政府承担的支出,现今都由民众承担。据卫生部发布的《2009年卫生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159.5元,住院病人人均费用5951.9元,分别比上年上涨了8.9%和8.6%,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2%的幅度基本持平。
政府的医改政策让医院要“自给自足”,间接激发医院产生牟利的动机。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患者就变成被“宰割”的对象。看清医疗的失败,也就看到政府并非万能,政府也存在“失灵”或“无效”之处。
经济学中,“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它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决策失灵。包括政府的决策没有达到利于民众生活的预期目标、以过高成本达到预期目标、达到预期目标却带来负效应。医疗改革就属于该类政府失灵。
2.公共服务和物品供应的低效率。政府管理下的公共机构由于缺乏竞争、利润较低,使得公共机构运转效率低下。由于政府垄断公共物品的供应,消费者别无选择,只能使用低效率的产品和服务。
3.政府机构臃肿、预算扩张。从政府官员角度看,他们是政府机构的受益者,所以希望机构长期存在并不断扩大,以使个人利益得到提高和改善。这就会引发政府机构的臃肿、人浮于事,并浪费大量公共预算。
4.政府的寻租活动。有时,政府干预市场会造成不平等的竞争环境,类似一个出租市场的决定者,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收入就被经济学家称为“租金”。而而对这部分利益的寻求与窃取行为则称为“寻租活动”。通常这类寻租活动都是为了保护某些人的个人利益和财产,既对市场经济发展不利,也容易造成官员腐败。
我国现在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政府仍将在经济活动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果继续让这些失灵的情况存在,将给经济和社会带来巨大危害。
【陷阱提示】政府是国家的“守夜人”,不是万能的“超人”。因此,在社会上仍有一些区域,政府尚未能做到全面良好的调整。在这些方面,即使 “很强大”的政府也失灵了,所以应当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虚拟经济不是虚假经济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四个整天都在“钻研”发财之道的人,一日突然想到一个奇妙的赚钱点子。
他们打算用当地少见的一种物品——玻璃珠来赚钱。(这种珠子在较为远的某个小镇非常多,但他们居住的地方很少见。)他们拿着一部分玻璃珠对当地的富豪说,“这是个神奇的珠子,它不是货币但它们比货币还值钱。如果您将它收藏起来,您就可以通过它来获得更多的货币,从而为您带来荣耀和财富。”
富豪们因没有见过这种物品,对之非常倾心,一拥而上,开始抢购。这样,玻璃珠子不断升值,从原来的一元钱升值到五元……不过,四个人只卖出一小部分。
一些普通的商人看到富豪们这样热衷于玻璃珠,也提出购买,因为他们认为——从市场上的观察来看,这些玻璃珠还会升值,但四个人商量后,认为现在人们收藏的热情正在增加,应当在价格最高的时候再卖。于是,继续抬高珠子的价格而不出售。很快,玻璃珠子从5元炒高到了10元。
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炒高玻璃珠的行列里,尽管人们不知道这玻璃珠的真实价值,但每个渴望发财的人都知道,商人们说,投资这些珠子可以升值。很快,珠子的价格从10元抬高到20元、30元……
直到有一天,这四个人发现富豪们的热情即将减退,他们立刻用最高的价格将全部的珠子卖出。结果,购买量最大的人,在富豪们对玻璃珠热情减退的时候,仍旧不肯松手降价卖出珠子……
卖珠子的故事,表现的就是虚拟经济。这个概念是经济高度发展条件下的产物是经济虚拟化(西方称之为“金融深化”)的必然产物。一般包括金融业、房地产业、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它与实体经济最大的区别就是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具有虚拟性。
举例来说——假如你现在手中有100万,你有两个选择,用这100万办公司或者用来炒股票,你会怎么做?表面上,是两个选择,即办公司或者炒股票。但实质上差别很大。在经济学中,办公司属于实体经济,炒股票属于虚拟经济。可见,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虚拟经济则是与之相对的,是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依托进行循环的运动。
虚拟经济是在现代经济中出现的,其规模如今已超过实体经济,成为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从特征上看,它具有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等特点。
所谓高流动性,指的是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的持有与交易活动,只是价值符号的转移,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其流动性很高;不稳定性指,它本身具有的虚拟性,使得各种虚拟资本在市场买卖过程中,价格的决定多取决于交易双方的主管预测,而并非像实体经济价格决定过程一样遵循价值规律。高风险和高投机性是指,虚拟经济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变化难以预测,导致虚拟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变得更为复杂和难以驾驭,带来较大风险。而人们对其往往存在投机心理,想通过短期投机来赚取暴利,更加剧了虚拟经济的高风险性。
但应注意的是,虚拟经济并非虚假经济。虚拟经济的虚拟性主要指它的交换物在形态上是虚拟的而非实物的,它只是以价值符号为交易对象,而不以实物为交易对象。虚拟经济领域交易的只是价值符号而不是有形的实物。现实中的银行、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等都可以算作是虚拟经济范畴。而虚假经济是具有欺骗性、虚假性、违反法律等的经济形态,例如市场上曾经出现的“皮包公司”等。
【陷阱提示】虚拟经济是现代经济的产物,具有推动经济积极发展的作用,但它不是虚假经济,对两者严谨的区分,对抑制虚假经济,发展安全的虚拟经济,维护社会秩序有重大意义。
警惕货币的幻觉
2009年,津巴布韦中央银行行长做了一个“神奇”的决定,从2月开始,银行发行的巨额钞票上将去掉12个零,也就是说,津巴布韦一万亿钞票将“缩水”成一元钱。为应对津巴布韦已高达百分之10亿通货膨胀率,行长大人不得不“痛下狠手”。
据悉,当时,在当地的外汇银行,一美元可兑换250万亿津巴布韦元!就在行长公布信息的当天,津巴布韦一夜间产生了无数的“富翁”。以至于有人戏称:在津巴布韦,遍地都是“亿万富翁”!
成为“津巴布韦”的富翁,就算手中有亿万巨额,也不过是一种幻觉。拿钱来开玩笑,更多的人只会愁眉不展。历史告诉我们,这样的故事也并不好笑。
在第一世界大战结束后,巨额的战争赔款让德国的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常年的穷兵黩武,早已将德国的经济拖垮,再加上战胜国强加给它极为庞大的赔偿金,让德国的经济雪上加霜。
迫于无奈,德国政府日夜制造钞票,通过大量发行货币来为赔款筹资。由此,德国经历了一次历史上最难忘的超速通货膨胀。1921年到1924年,德国的货币和物价都以“飞天”般的速度上升。
一张报纸在1921年为0.3马克、1922年年中时,能卖到1马克、到秋天时,卖8马克、
1923年2月时,为100马克、9月卖1000马克, 10月卖2000马克、10月15日一下子卖到12万马克,等到11月时,已达到几百万马克,甚至更多。
惊人的上升比率,让原本富有的人都变成了穷人,就像“黄粱一梦”般,残酷的现实把人们的生活都打乱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为德国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国内经济陷入一片混乱。
通货膨胀如同幕后的魔术师,操纵着金钱游戏。通晓它,并清楚它是如何让钱不值钱——成为很多人探求的知识点。
通货膨胀指,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引发纸币贬值。它的直接表现是物价水平上升、货币的市值或购买力下降。根据经济学的理论,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因为,在金银货币流通时,金银货币自身具有价值,能自发、有效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纸币却不同,它只是一种货币符号。当它的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出现上面津巴布韦和德国的那种情况。
通货膨胀在理论上分为四种。温和的(或爬行的)通货膨胀、疾驰的(或飞奔的)通货膨胀、恶性的(或脱缰的)通货膨胀、隐蔽的(或受抑制的)通货膨胀。温和的通货膨胀指通货膨胀率在2%~3%间,始终比较稳定的一种通货膨胀,一般不会对社会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甚至能刺激经济的发展。疾驰的通货膨胀,是指迅速恶化的、加速的通货膨胀。它的通货膨胀率一般达到两位数以上,会显示出一些危害经济的信号。恶性的通货膨胀则是完全失去控制、通货膨胀率非常高(一般达到三位数以上)的情况,这时,社会物价持续飞涨,货币大幅度贬值,正常的金融体系遭到破坏,易引发经济崩溃,社会混乱。最后一种,隐蔽的通货膨胀指社会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或潜在的价格上升危机,但由于政府的干预,通货膨胀没有发生,但一旦干预消除,就会发生通货膨胀。
事实上,在分析通货膨胀时,大家也不必过分紧张。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当物价上涨率达到2.5%时,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发展。他们指出,这类温和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因为提高物价可以使厂商多得一点利润,以刺激厂商投资的积极性。既不会对社会产生太大危害,又能像润滑油一样刺激经济的发展。这既是专家们建议政府可以适当使用的“润滑油政策”。
适度的通货膨胀让消费更加活跃,让消费品市场得到发展和完善,恶性的通货膨胀会损害经济发展、破坏金融制度。作为现代人,需要分清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既要对通货膨胀保持适度的警惕,又不要对其过度打压。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维护经济的良性发展和市场的稳定。
【陷阱提示】通货膨胀是一种为人们熟知的货币现象。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可对经济产生不同效果,若想真实地透析它,应秉持公允的态度,不要谈其色变。
钱变得值钱了,不一定是好事
市场上的货币过多或者过少都容易引起不利的效果。从经济学的角度说,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可能让经济陷入困境。通货膨胀在前面已介绍,也为众人所熟悉,此处要介绍的是——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是什么?它是指由于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各类价格持续下跌的现象。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市面上流行的货币少了,钱更值钱了,同样的钱可以买到更多的东西。
大众一定这样认为:钱更值钱是好事,何必担心?鲜有人知的是,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更厉害,甚至能引起市场的崩溃。有的经济学家就常拿两者来作比较,强调说——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更严重,宁要通货膨胀不要通货紧缩。
1929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物价总水平连续4年下降,引爆全国经济大萧条。随后的四年,GNP数值下降巨大,失业率从3%左右激增至1933年的25%左右。大批量企业关门倒闭,商品供过于求,商人们因物价过低,甚至开始向河中倾倒商品……经济的严重衰退,给美国人带来巨大的灾难,至今仍有人对那场梦魇记忆深刻。
同样,日本也曾受到过通货紧缩的“摧残”。20世纪70年代,当人们渐渐忘记美国人的伤痛时,日本却开始进入一场经济动荡。起初,日本的房产市场出现严重的泡沫,房产价格飙升不止。但再大的泡沫也有爆破的一天,当那天来临的时候,日本剧烈的变化让人们几乎崩溃了。在随后的十多年,日本的经济持续停滞。历史的警钟狠狠地被敲响,专家们束手无策,只能亲眼见证“通货紧缩幽灵”紧缠日本。一时间,日本的经济几乎陷入绝境。
难怪日本经济学家把通货紧缩称为“可怕的幽灵”,“危险的敌人”。其威力的确不能小觑,严重的通货紧缩将会造成经济的大萧条,使经济发展倒退几十年,并且在较长时间内难以复苏。
通货紧缩通常按照发生程度不同,分为相对通货紧缩和绝对通货紧缩。前者是较为轻微的通货紧缩,此时,物价水平仍是正增长,但已经低于该国正常经济发展和充分就业所需要的物价水平,通货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这时,国家经济暂时不会受到影响。后者是较为严重的通货紧缩,是指一国通货处于绝对不足状态,经济逐渐出现衰退和萧条的迹象。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被认为是一种病态现象。短期内,适度的通货紧缩引起的物价下降,尚且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有助于投资改善设备,提高生产率,不会威胁到经济的发展;但长期看,会因物价过低而抑制产品的生产,引发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具体来说,严重通货紧缩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抑制投资与生产、引发债务人破产和银行坏账增加、导致经济衰退并威胁金融体系。
作为一种货币现象,通货紧缩的“威力”并不比通货膨胀小,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钱变得更值钱,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短期来看是好像是好事情,但长期看,后果就不容乐观。所以,人们应投入与通货膨胀一样乃至更多的关注。
【陷阱提示】 长期、严重的通货紧缩会不断弱化的市场需求,削弱企业进行资本投资或生产的动力,导致经济的低迷。因此,“钱变得值钱”这种现象,未必是件好事情。
  还钱PK不还钱
在古希腊,有一对邻居,相处融洽。一日,其中一个人想买件心仪已久的铜器,但忘记带钱,便向同行的邻居借,并写下字据,一周后还钱。但在后来邻居向他讨债时。那人却说:“事物是运动变化的,此时的我已经不是当初借钱的我了,现在的我没有还钱的义务。
邻居很生气,气冲冲地去找法官告状。这时,法官问欠账的人:“欠债还钱,是常理,你为什么借钱不还?”于是,那个人把他的理由陈述了一遍。
此时,法官突然悄悄地对邻居说:“你上去狠狠打他一个耳光,并这样说……”邻居照做。借钱的人挨打后,非常愤怒:“你凭什么打我?”邻居回答说:“事物是运动变化的,此时的我已经不是打他时候的我了,现在的我没打他!”
这个故事说明的是典型的信用缺失。它精彩的地方就在于,将个中关键的一环巧妙地落在“信用”二字上。同时,它也体现信用风险的存在。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由于种种原因,不愿履行或无力履行合同的条件而构成了违约,致使贷款人遭受损失。作为金融界的一个课题,信用风险对于投资者、银行、债券发行者等都很重要。它可能导致银行和投资者的亏损。因此,合理的信用风险管理对一家公司来说非常重要。
目前,最为常见的表示公司信用风险的指标是该公司的信用评级。例如,穆迪公司通常利用对被评级公司的财务和历史情况分析,判断公司信用。它将公司信用进行从 AAA到CCC信用等级的划分。其中,信用从AAA到CCC级递减。
当前,管理信用风险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贷款审查的标准化,一种是近年来出现的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出售。前者指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指标考察借款人或债券的信用状况以避免可能发生的信用风险。后者指将有信用风险的债券或贷款的金融资产组成一个资产组合并将其出售给其他金融机构或投资者。由于这样的资产组合可让信用风险降低,从而能引起投资者的较大兴趣。
管理信用风险的意义在于,在市场交易中树立信用,降低风险,从而赢得更多的商机。以美国的亿万富翁摩根家族为例,他们的兴起就是建立在信用至上。
19世纪30年代,家族创始人老摩根先生是一家“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的小股东。一次,一家投保的客户发生火灾。若依据保险合同,赔偿全部损失,则公司很可能就会破产。很多股东们怕承担损失,纷纷要求退股。这时,老摩根却坚持认为信用更重要。他变卖家产,到处借贷,终于将赔偿金如数付给了投保的客户。
没想到,这一举动为公司赢得了极大信用,就在保险公司将无以为继时,很多的客户蜂拥而来。因为,在权衡各家保险公司的信用时,他们发现只有摩根的公司最讲信用,甚至优过许多有名的大公司。从此,摩根经营的保险公司,开始站稳脚跟,并为其子孙主宰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帝国奠定了资产和信用的基础。
摩根家族的成功,关键在于守信行为。这点,对于现代的经营者也至关重要。因为现代的市场经济,其本质就是信用经济,它处处体现了对信用的要求,从商品市场的买卖到资本市场的借贷,从要素市场上的交易到证券市场上的支付,等等,无不存在信用风险,无不需要商业信誉。市场主体只有本身讲信用,并寻找信用等级高的合作伙伴才可能稳居市场。所以品牌形象的树立、市场扩张的基础,就在于信用风险的管理。它既是公司的隐形资产,也是强有力的竞争力。
有人说,一个企业,可以缺少资金,却不能缺少信用。资金没有可以借贷,而没有信仰则会失去一切交易机会。古今中外,缺失信用的人往往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没有信用的企业只能走向倒闭,没有信用的国家只会衰亡。所以,重视信用风险管理将是现在企业经营者和个人都不得不做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陷阱提示】 经济越发展,信用风险的管理也越重要。任何人都不能忽视信用的作用,而应视其为经济和企业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
小心复利的陷阱
传说,古印度宰相西萨班达依尔发明了国际象棋,并用它成功化解古印度与另一国家的战争。为了奖赏他,国王允诺将满足他提出的任何条件。
这时,西萨班达依尔指着一个国际象棋棋盘,说:“陛下,其他我不要,我只要麦子。您在这张棋盘的第1个小格里,放1粒麦子,在第2个小格里给2粒,第3个小格给4粒,以后每个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多一倍。然后,您将摆满棋盘上所有64格的麦子,都赏给我就可以了!”国王一听,毫不犹豫就下令让武士们立刻执行这一命令。
不过,国王很快发现,自己犯了个巨大的错误。因为,按照这种计算方式,就是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麦子都拿过来,也满足不了宰相的要求。
到底宰相要了多少麦子?有人曾计算过,填满整个棋盘大约需要820亿吨麦子!
这就是具有魔力的复利计算。尽管起点是一粒小麦,但它最后竟可以累计成一个庞大的天文数字。难怪爱因斯坦曾感慨道:“复利堪称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其威力甚至超过原子弹。”
复利竟有如此神奇的力量,不禁让人产生好奇——究竟什么是复利?
复利指将本金计算出的利息额再计入本金,重新计算利息的方法。它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利滚利”。例如,若用一百万进行投资的话,以每年5%的收益来计算,第二年的收益并入本金就是105万,然后将这105万作为本金再次投资,等到十五年之后拥有的资产就是原来的八倍也就是800万!
在复利模式下,一笔资金可以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结果非常惊人!它强大的效应,带来极大地吸引力,并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投资领域。
如今,人们却发现,当这一复利效应被应用到信用卡领域时,就不会让人感到兴奋了。甚至有人称它为各大银行为“卡民们”挖好的陷阱。
某女士5月份利用信用卡消费1900元,6月份时她偿还1000元(欠费900元),并又消费500元。到月底时,银行为她寄来一纸账单,上面显示她需要还款1430多元,所欠利息高达30多元。这让某女士感到非常困惑,她说,“就算按照每天万分之五的利息计算,也不应该是30多元,这个利息是怎么算出来的?”
像某女士这样疑惑的人,在现实中还存在很多。目前,国内几家大型银行,几乎都按照日息万分之五收取信用卡透支利息,若折算成年利率就高达19.56%!所以,就算你欠的是不到一元钱的小钱,到年底就可能要偿还几十甚至几百!
银行在用户欠钱的时候收利息,众所周知,利息以总额的万分之五计算,似乎写得清楚明白。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这每天万分之五是按照月息“复利”的方式在计算的!
银行对此解释说,信用卡全额罚息是国际惯例,世界各国都如此。但应注意,信用卡在国内还算较为新鲜,很多人对其使用规则不了解,并且现在国内存在滥发信用卡的现象。导致一些人在办卡的时候还弄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就应当更多地考虑到银行的责任和服务。如果银行在办卡时跟消费者解释清楚,如果在引用信用卡时,适当的根据国情对信用卡使用规则作出调整,相信人们的质疑会比现在少得多。
不幸的是,很多人就在悄无声息中被信用卡套牢,久久难以摆脱。从这点可知,无论从事何种工作,生活中总会遇到使用信用卡和贷款的情况,因此学会计算利息,了解其中的规则非常有必要。只有熟通这些,人们才可以在今后的消费和理财中,躲过种种金融陷阱,损失更少的金钱,增加更多的财富。
【陷阱提示】“复利堪称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其威力甚至超过原子弹。”
泡沫经济是如何产生的
20世纪80年代,日本曾经辉煌过,它的土地总市值一度超过美国土地总值4倍,而它当时的土地不过是美国1/25!但很快,事实证明那不过是一场关于传说的美梦……
1985年至1987年,日本的股市和房市炒的火热。三年之间,日本股市总市值上涨几倍,土地价格翻倍的上涨。当时,日本几乎人人炒股,家家置房产。短短几年的瑟吉欧口按摩,日本私人住宅和地产的市场价值共计增长619万亿日元!到1990年,日本土地总市值达到巅峰,超过了美国土地总值4倍!
疯狂的行情,让日本人自信心高度膨胀,他们甚至扬言,那时候的日本都可以将美国买下来!可惜这样的豪言壮语并没有实现,相反,日本一路飙升的股市行情突然来了个急转弯,金钱的美梦一夜破碎!
1990年,日本的股市行情在达到顶端,市场承受不了巨大泡沫的时候,瞬间崩溃。人们的财富如镜中花,水中月,眨眼变成一片虚无。据悉,仅1995年1月至11月就有36家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倒闭,日本的银行因为市场的暴跌积累了千亿美元的坏账。昨日的繁荣不复存在。
整个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全是在负增长的困扰之下,经济恢复缓慢。整整十年都没有走出衰退泥潭。日本的经历其实就是泡沫经济的真实写照。
泡沫经济指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形成的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泡沫经济往往是虚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引发的,它先呈现出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然后迅速走向泡沫破灭,导致整个社会的金融危机。
就如一场海市蜃楼,在经济学中,泡沫经济是极美丽又极脆弱的经济现象。它源于人们的金融投机。正常情况下,资金的运动反映的是实体资本和实业部门的运动状况,随着虚拟经济的出现,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使得泡沫经济存在了优良的存在基础。在虚拟经济的情况下,金融投机的交易逐渐脱离和实业部门的关系。人们单靠投机的希望,争先进入虚拟市场,结果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泡沫破灭,就会引发经济的瞬间崩溃。
日本的这次惨痛教训,让人们体验到泡沫经济的可怕。近现代虚拟经济的发展,正是把双刃剑,它在为实体经济添加动力时,也带来了更多不稳定的因素。伴随金融市场更加的自由化、国际化,泡沫经济的发生将更频繁,波及范围更加广泛,危害程度更加严重。
之所以泡沫经济会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
1.投资环境宽松,资金约束弱?
据研究发现,泡沫经济多发生在国家对银根放得比较松、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的阶段。宽松的投资环境,为投机者炒作和泡沫经济的形成提供基本的基础。?
2.对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缺乏监督和预测机制
各国目前尚还缺乏对促进经济泡沫成长的各种投机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因此泡沫经济的形成才毫无障碍,爆发也通常突如其来。
步日本的后尘,此后,泡沫经济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接二连三的出现。并且,每个泡沫经济形成的过程都如出一辙:在狂热中上涨,直涨到每个人都为之疯狂,直涨到有人戳破这一切的荒谬,然后有人带头进入恐慌,接着恶讯此起彼伏……
虚拟经济中,陷入贪婪魔咒的人们,其疯狂投机行径,如水中捞月的猴子,让非理性的冲动占据他们的大脑,从而跌入自造的恶果中。一次次的恶性循环,也就形成一次次的经济危机。
回归理性,这一切都能提示人们,在虚拟经济市场上,贪婪和过度投机往往是步入灾难的开始。就如西方谚语说的:“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而只有那些能详细分析各种因素,谨慎投资的人,才可能在市场中获得完胜。
【陷阱提示】泡沫经济的形成是虚拟经济过快发展,同实体经济脱节造成的。所以在步入虚拟市场的同时,也要提醒自己,不要被贪婪冲昏头脑,追逐随时可能破碎的泡沫经济。
  为什么人民币汇率被一再要求改革
作为一国内政,人民币汇率改革本应取决于我国政府的决策,但不知从何时起,美国人也参与进来,并且忙得不亦乐乎。
2010年6月初,美国国会举行一场“意义非凡”的听证会,会上主要讨论人民币汇率问题。美国财长盖特纳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等人发表言论,认为人民币必须升值。一场针对人民币的汇率风波愈刮愈烈。
近期,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美方展开一轮轮新的攻势,自从4月份,一些美国学者指控中国操纵汇率开始,不同层次的美方人物代表都开始在这一问题上揪住不放。大有将其炒作成世界级问题的趋势,他们这样做,到底为什么?
解释这一问题,要先从货币汇率的基本原理讲起。所谓汇率,就是指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它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经济元素。人民币汇率指的就是人民币兑换其他货币的比率。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一国生产的商品都是按本国货币来计算成本的,当产品输入国际市场的时候,它的商品成本就会通过汇率转化成他国货币,汇率的高低就会影响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和价格,增强或者削弱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以往,中国的人民币汇率较低,同美国、欧洲等国家相比,其产品就在出口时具有价格优势。促使中国出口的产品增加。长期以来,中国出口的低端产品因物美价廉而在各国广受欢迎,在交易中一度维持着大幅的贸易逆差。
自从世界陷入金融危机后,除了中国外,各国经济都出现严重的衰退。尤其是昔日的金融霸主美国,其经济一直处于疲软状态。这时,为了转移人们对政府无能的抱怨,有人将批判的目光投向中国之间的贸易差。近几年来,中美交易中,美国一直是贸易逆差。这一发现引起很多人的不满。美国学者伯格斯滕表示,人民币兑美元币值被低估了40%,因此美国应当对中国施加必要的压力,敦促中国的人民币提高汇率。否则,美国在对华的贸易中,将受到“更严重”的损失。
真实的情况是,让美国“受伤害”的并不是中国较低的人民币汇率。众所周知,中国正在生产的多是低端消费品。美国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几乎已经绝迹,所以,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实际上是为美国人民带去福利。根据较低的人民币汇率,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具有便宜的价格,或者有人指出这就是产生顺差的原因,但应看到中国工人的工资很低。
根据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学者们指出若美国能让中国的货币汇率走高,就会影响产品对外的价格,即迫使中国的商品涨价,从而导致出口减少,以换取美国对华的贸易顺差。可惜,美国人忽略的是,若人民币的汇率提高,一方面他们将无法再购买到便宜实用的中国商品,另一方面,他们因自己不生产这些低端产品而不得不从其他国家进口。结果就是,增加生活成本,人们经济状况更加恶化。
美国要求人民币提高汇率的压力正不断增加。在一些美国人眼里,要想让美国的经济迅速恢复,从对华的巨额贸易赤字上就能找到突破口。因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人民币汇率提高。
一些知名学者对中国汇率体系恶意攻击,给人民币带来巨大的压力。事实上,只要中美之间还存在着大幅贸易差额,美方就会不断为人民币的汇率施压。即使美国政府清楚,人民币升值对改善它自己的经济态势并没有多大作用,抑或美国只是想牵制中国的经济发展,保护某些行业的利益。
就如美国经济学者科文所说,其实在大多数问题上,西方人对中国的指控是出于行业利益。中国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对全世界都有利,假如美国人对此有所微词,那只能说明他们是“可怜的失败者”。
【陷阱提示】提高人民币汇率,成为许多美国人认定的扭转贸易逆差的关键,但真相是,人民币汇率的提高除了会抑制中国的出口外,对中美双方并没有任何益处。
热钱的流动究竟会烫伤谁
2009年11月,中央银行公布最新外汇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我国外汇占款达18.766万亿元,月度新增2286亿元,增量大大超过9月份,显示出较高的增加水平。同时,10月份我国国际直接投资(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外国资本)增量达71亿美元,贸易顺差达240亿美元,是9月份的两倍。
诸多迹象表明,从美国陷入金融危机、中国日益凸显其大国地位那刻起,中国就变成国际热钱的集中冲击地。自2006年中国股市和楼市形势大好以来,大规模的热钱就开始源源不断地汇向中国。
热钱,又称游资或叫投机性短期资本,是为追求最高报酬以最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这些短期流动的资金主要以套取汇率变动差额的投机行为来获利。举例来说,即投机者通过对某种通货价格的预期来出售或者收购该通货的远期外汇,期满之时,可以用较低的价格买入或较高价格卖出来赚取此通货汇兑差价的利益。在外汇市场上,投机者通常选择有升值倾向的货币,并随时从有贬值倾向的货币处抽回资金。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人民币持续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内外对中国经济形势形成较高的市场预期。正值中国不断放宽货币政策、面向世界金融市场的时机,更大大刺激了热钱的逐利行为。在国内外各种舆论的炒作下,热钱开始大量涌入中国市场。
然而,热钱的灵活性和逐利性常给外汇市场增加诸多不稳定因素。很难想象,如果一夜之间所有的热钱都撤出中国,将对国内金融市场造成多大的伤害?涌窜的热钱,是否会烫伤中国的经济?
答案是肯定的。热钱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的巨额和不确定性。其踪迹常让人无法捉摸,背后的掌控者往往也不为人所知。由于无法确定它的规模和流动方式,根本无法预测它将带来的冲击。但凭其威力及历史上发生的案例,可知它的流入能造成一国资本项目顺差、外汇储备激增、本币大幅升值、流动性过剩等问题;流出则会造成一国资本外逃、外汇储备骤降、本币大幅贬值、流动性紧缩甚至国家金融危机等问题。
1994年爆发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震慑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都是在大量热钱的迅速涌入和涌出的作用下,造成社会经济震荡,形成的严重货币危机。可见,热钱的流动,尤其是流出必须要引起政府的高度警惕。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我国要求各地加强和规范对外商投资项目的管理,规范国际直接投资,以减少热钱流入的可能性。
通常热钱会以下列渠道进入一国,因此这些方面成为当前政府主要规制的目标。
1.外商企业的增资扩股。即外商投资企业在原来的基础上,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投资项目”的名义进入一国,实际上却用于游资四处套利。由于有一定的实体企业做掩护,热钱进出都非常方便。
2.虚假贸易投资。个别国内企业和国外投机者,可能通过伪造合同、虚构交易等方式,将境外的资金带入中国。
3.利用货币兑换管制的真空地带。在流入中国的热钱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在香港等地的转换和跨区政策来寻找政策管制的真空地带,以“从容”地进入中国。
4.地下钱庄。这是利用内地的地下钱庄,将外币转换成人民币,在不需要外币近来的情况下完成资金的运作。
日益复杂的国内外金融环境,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提出巨大的挑战。加强外汇监测体系保持理性政策,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将是中国政府今后要注意的重要事项。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国宏观经济的安全性,保证长期经济的稳定。
【陷阱提示】热钱具有灵活性、数额巨大的特点,它既能刺激市场上的投机行为,又会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面对不断涌入我国的热钱,加强对其的管理将是当务之急。
高额外汇储备是块“烫手的山芋”
路透社曾对中国公布的2009年外汇储备数据进行报道,并声称,“中国外汇储备原本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而2009年又增加了23%。”。这样的文字,无疑将给中国的经济带来很大压力。
至2009年末,中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23万亿美元之多,仅仅2009年一年,国家外汇储备就增加了4531亿美元。四个季度分别的增量为77亿美元、1779亿美元、1510亿美元和1266亿美元。
高额的外汇储备,受到国内外学者和政府的关注。每个人都想弄清楚,中国拥有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到底是福是祸?
所谓外汇储备,指各国官方持有的可以自由支配的储备货币。(储备货币是指在国际支付时被普遍接受的货币。)它的主要用于支付清偿国际收支逆差、干预外汇市场等。它的作用体现于维持本国支付信用的基础。在国际社会,外汇储备被视为一个国家经济金融实力的标志。
一般,一国会保持同国内经济相互平衡的外汇储备。不过,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往往带有较强的潜在需求,常常会持有高于常规水平的外汇储备。中国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外汇贮备的规模受一国经济规模的影响,并非越多越好。以目前中国23万亿之多的巨额外汇来看,它对中国的经济的负面影响将逐渐显现。在人们感叹中国外汇储备世界第一的时候,可能需要担心它变成一块“烫手的山芋”了。
经济学者厉以宁指出外汇储备规模的急剧扩大对经济发展有许多负面影响。一方面,过多的外汇储备意味着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并给中央银行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另一方面,有外汇储备的流入就会有一部分规模的实物资源的流出,不利于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并且,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有很大部分是美元资产,若遭遇美元贬值,财产就会严重缩水。
有专家指出,根据中国的需求,外汇储备的需求最多不超过7000亿美元,现今实有的规模远远超过此数目,的确没有必要。适度规模的外汇储备是一国保持本国汇率稳定的良好工具,但过度的外汇储备就常常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据分析,高额的外汇储备会造成下列影响:
1.承受高额的机会成本。中国每年大约引进几百亿美元的外商投资。一方面为外商提供税收优惠,减少了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又持有二十多万亿的美元储备不用,其付出的机会成本巨大,损害了经济增长的潜力。
2.带来利差损失。保守持有巨额外汇储备,而不用相应的资金进行投资,可能会造成几百亿美元的损失。如果加上美元贬值的风险,这一损失将愈发巨大。
3.影响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效果。外汇储备的增加,对中央银行调控货币,实施货币政策具有不良影响,它使央行分身乏术,没有更多精力进行更多的宏观考量,而是时刻担心庞大外汇储备随时可能带来的风险。
【陷阱提示】贸易环境不断改善的情况下,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财富增加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过,正所谓“物极必反”,政府需要时刻警惕高额外汇将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金融风暴的阴霾,仍在世界延续
2010年的希腊,再无旅游胜地的姿彩,反而变成各类罢工、游行的聚集地。走在雅典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游行的宣传海报。希腊两个分别代表公私部门的总工会ADEDY(公职人员总工会)和GSEE(希腊劳工总工会)一直在组织工人们抗议政府所采取的紧缩措施。
看到关于希腊的报道,很多经济学者嗟吁不已。在金融状况的影响下,希腊成为世界金融风暴中的又一牺牲品。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发展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的金融海啸。两年时间让很多人认为,那场巨大的灾难已经成为过去,可事实证明,金融危机的阴影仍盘绕在世界上空。
先回看这次金融危机,其势如暴风骤雨,所过之处,国家经济放缓、百姓收入下降、失业裁员的景象遍布。而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即使是被经济学者看好的金砖四国,其经济也受到或多或少的波及。
在各国中,损失最为惨重的应为冰岛。日,冰岛总理哈尔德通过电视讲话,通告全国人民,国家已经处于极其危险的状态,不排除国家破产的可能。因为此时的冰岛肩负超过1300多亿美元的外债,经济前景难以预测。
鉴于亲眼见证冰岛的严重经济衰退,全球的国家都行动起来进行大规模救市。然而,也正是这次救市,使希腊积累的巨额债务危机一触即发。这次,国家级的警报,又要重现在希腊的身上。据悉,希腊已成为新一轮金融危机的重灾区,并可能成为引发欧元区受感染的短板。
对此,芬兰的官员表示,如果不终止希腊目前面临的危机,一轮新的金融危机将会以希腊为切入口,向其他欧元国家蔓延,并重新把各国带入经济衰退。一时间,希腊的债务危机,再次撼动全球!
  从国家规模上看,希腊只是一个小国,但它的金融情况却牵扯到欧元区各国的神经。况且,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投资市场上的投资者们仍未对市场恢复信心。此时,希腊的债务问题,很可能为投资者带来心理负担,导致欧元区衍生新一轮经济危机。
与此同时,为恢复经济,希腊政府四处借债,最终决定求助于欧元区同盟国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希腊政府开始执行欧盟—欧洲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三方组织(希腊人称之为“troika”——“三巨头”)开出的紧缩药方,力图遏制住不利的金融局势。
时至今日,希腊的民众逐渐开始恢复信心。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若没有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支持,生活将会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地。
“欧盟对我们来说意味着现代化。”,一些希腊人以此来表达对欧盟政策的赞赏,并认为希腊将会为实践整个恢复计划而做出努力。同时,很多人也看清楚,在未来,希腊势必将为偿还这笔债务付出巨额的代价,他们甚至怀疑很多欧盟国家是在利用希腊的危机获利。
无论如何,希腊债务危机再次为人们敲响警钟,全球的金融危机并没有彻底结束,它随时可能在金融脆弱、债务沉重的某国爆发。此时,不再是“美国一发烧,全球都感冒”,而是只要个别国家出现危机,各国就有可能都被拖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中美经济总量差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