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会考成绩查询2017成绩离一本差二十分不想上学不甘平庸想学英语日语可以的话学法语学计算机 然后考会计 大家怎么看

【南安】这个高三班 不学英语学日语
再过两个多月,这一届的高三学生就要迎来高考了,大家都在积极地备战中。在人们的既有印象中,不管文科理科,都得考语数英,但在南安侨光中学,有一个班级,他们高考却不考英语,那考什么呢?
泉州广播电视台实习记者 刘凌云:“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南安市的侨光中学,大家可以从我身后的标语看到,这所学校的高三备战高考的氛围非常浓厚,在我右手边的这个教室,我们可以听到正在学习的是外语课,我们通常理解的外语课,都会在学习英语,但是我听到现在的这堂外语课正在教授的是日语,这些高三的学生今年的高考中,考试的外语科目就是日语,据了解,侨光中学是(泉州)第一所在高中开办日语班的中学。”
五十音取代国际音标,板书上也都是日文,日语班上课的气氛严肃不失活泼。下课时,一些学生还会拉着老师练习日语对话。
这些学生初一到高二学的都是英语,为什么会在高三突然转为学日语呢?侨光中学的陈校长介绍,他们学校的生源来自南安各乡镇,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薄弱的问题,历年高考中,不少考生被英语拖了后腿。校方一直在探索如何补上这个短板。与省内一些中学的交流,让他们找到了新的方向。
南安侨光中学校长 陈进宝
:“我们分析了一下日语这个小语种,我们也有一些优势,比如说大田五中,武夷山二中,他们都在搞,前面的他们搞的有成功的经验。”
说起高考外语,大家都默认为英语,其实还有五门小语种可以选择,分别是俄语、日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与英语相比,小语种考试报考人数少,要求的词汇量较少、题型也简单些,但总分都是150分,如果能将小语种学好,在高考中将起到明显的提分效果。
南安侨光中学校长 陈进宝:“我们现在高三的学生中,有一部分他的英语成绩其实都是比较差的,他虽然已经到高三年,但是他英语五六十分,其实他继续学英语上升的空间都比较小。”
去年暑假,在做了大量前期调研后,侨光中学决定在高三年开办一个日语班,校方召开通报会,向所有准高三学生及家长们介绍开设日语课的目的和要求,每个要进班的学生都必须经过个人申请、家长同意和学校研究。学生报名颇为踊跃,校方审核标准是:英语成绩在70分以下,其他学科成绩还可以,有望通过语种的转变,达到较大幅度提分的目标。最终有50名学生进入日语班。
看到这个日语班,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新奇中带着疑虑,仅高三年九个多月的时间,能从零开始学好一门语言吗?高考在即,孩子们的学习效果怎么样呢?
去年暑假学校召开日语班通报会后,黄玉婷第一时间就决定报名,却遭到家长的反对。
南安侨光中学高三日语班学生 黄玉婷:“因为我父母那一辈,受抗日战争那些影响,然后我自己也是这种意识,我爸就是不同意,后来我就跟他说,因为真的就是想要高考,想要考更好的学校。”
最终父母同意了孩子的选择。以前的黄玉婷长期在英语低分的沼泽中挣扎,疲累不堪,日语班让她重燃希望,学习干劲十足。同班的戴锦坤更是从学渣摇身变成学霸。戴锦坤说,选择日语班的同学,大多从小就爱看日本动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入门较快。另外,闽南语是中原流传下来的古汉语,而部分日语也是由汉语演化的,学习中一些小发现让他们颇为亲切。
南安侨光中学高三日语班学生 戴锦坤:“有的日语和闽南语很像,比如说先生,老师的闽南语是先生,音调不同,和闽南语的宇宙也差不多。”
采访中,不少学生都跟我们提到,初中时他们还是懵懂少年,学英语是被动接受,基础不扎实的话,后期很难补上;如今的他们已近成年,主动选择日语,有了重新出发的机会,而且有命运在自己手中的感觉,内在驱动力很强。
南安侨光中学高三日语班学生 黄春城:“比如说背日语单词背语法就是这样,每天背感觉就是获取知识的一种兴奋感,对课程的一种期待,对日语的一种期待,而英语就比较没有这种感觉。”
经过半年的学习,前不久,日语班学生参加了外语质检,平均分84分,超过高二就开日语课的大田五中4分,其中最高分121,比以前的英语成绩多了近一倍,分数最低的也有十几分的提升。
南安侨光中学副校长 杨春煌:“原来他们英语成绩不好,所以对其他科也丧失了信心,现在日语成绩提高了,反过来也会推动其他学科学好,这样很多学生,他也全面提高了。”
在高考中,外语成绩能有十几乃至几十分的提升,原来只能上专科的学生可能就上了本科,本二的有望跃升到本一,侨光中学的校领导坦言,让学生改学日语,可以视为曲线救国,但不能当成“灵丹妙药”。要想取得成效,学校、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不懈的努力。
去年决定开设日语班后,侨光中学的校领导就开始物色老师,最终聘请了福建师范大学日语系的优秀毕业生叶荥丽。开课之前,小叶先到大田五中学习观摩了一两个月。对于一名刚走出校园的女生来说,要挑起首个高三日语班教学的重任,压力不言而喻。
南安侨光中学高三日语班教师 叶荥丽:“高三的学生,如果没有教好的话,就涉及到他们的高考成绩问题,那么以后一生也会有影响。自己边教边探索,如果遇到问题,就跟大田那边老师一起商量解决。”
日语班的学生其他课程还在原班级上,上日语课时才集中到一起,绝大多数时间他们是分成两班,二十几人的小班化教学,有助于提高听课质量。学校只有小叶一名日语教师,因此她基本每天都要连上四节课,晚上夜自习也得来答疑解惑,课后还得做教案,时间排得满满当当。日文与汉字较为接近,学生零基础也容易入门,但后面还是有很多硬骨头要啃。
南安侨光中学高三日语班教师 叶荥丽:“从语法体系来讲,跟中文是完全不一样的,主谓宾都是倒过来的,让学生理解,语法方面就要下足功夫。这么短的时间,学生他自己当然也要很努力。单词那些都要重新背,所以就是会比较辛苦。”
从这次外语质检的分数来看,首个日语班的效果不错,不过,学生们最终能取得怎样的成绩,还有待高考的检验。陈校长表示,如果今年能首战告捷,那么明年他们打算高二就开设日语班,学生的基础会更扎实,备考时间更充裕。
南安侨光中学校长 陈进宝:“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我们是充满信心,但是我们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给予我们一些支持。关键还是师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能够解决的话,我们认真总结,相信我们今后的步子可以迈大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高考外语可以选择日语等五种小语种,但在专业报考时将受到一定限制,招生指南上有些专业会注明:只招收英语类考生,小语种考生就不能报考了。因此,高中生选择小语种前,应提前了解专业信息,做好报考规划。另外,很多大学里英语是公共课程,小语种考生进入大学后,之前欠的英语账还是要补的。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福尔摩王)
(福尔摩王)
(寨上清风)
第三方登录:我高一,不学英语改学日语了,可我突然发现日语好难学,比英语还难,再者我听说很多大学都不招收日语生,_百度知道
我高一,不学英语改学日语了,可我突然发现日语好难学,比英语还难,再者我听说很多大学都不招收日语生,
我经常在想我高一,不学英语改学日语了,可我突然发现日语好难学,比英语还难,再者我听说很多大学都不招收日语生,我当初的选择是不是错的,但我毕竟已经选择了这条路,不能说放弃的,所以有谁能告诉我日语到底怎样才能学好啊?!
我有更好的答案
每个省的外国语大学都有日语专业。好一点的大学。比如清华厦大浙大什么的都有日语系。你也可以选择出国。日本的大学都有财团支撑。如果在大学表现好的话直接就可以被录用胡说!我初一就不学英语了!我现在也高一。在我们学校小语种生都是让人最羡慕的存在。我们的保送制度对小语种生放宽限制要求
喜欢就能学好。平产多看一些日剧动漫 多说多练多写。只要基础打好 后面的路一帆风顺。我也觉得刚开始难。现在学了四年轻松了许多。所以不要害怕。很多事情都是开头难。过了那一关 就战胜了自己
做翻译的话 日语同声传译比英语更挣钱。因为我们是稀缺人才。而会英语的遍地都是。你要学会换一条路创造自己的天地。说给你的都是我自己学了这么多年日语的信仰。❤️共勉。
嗯,谢谢你!
采纳率:36%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学日语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校内检索: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信息正文
学年度第二学期政治教研组(初高中6个备课组)读书交流专项文稿
[ 发布时间 ]: 14:38:02 [ 点击次数 ]:5023
浏览字号: 
学年第二学期初一政治组读书交流
一、书籍:《爱心与教育》
作者:李镇西
二、读书交流记录:
钱健 :李镇西老师,一位深受孩子喜爱也深深爱着孩子的老师,一位真诚的教育思想者,一位执着的教育实践家。他的教育观与自身修养,他对教育的执着与信念,他对学生的爱心与培养,在《爱心与教育》一书中娓娓道来,令我们或冥思、或会意、或油生敬意,或心生感动,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教育的真爱,在领悟点点晶莹的教育智慧中,周身便充盈着教育的力量。几年前就有幸买到了李镇西老师写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只粗粗地过了一遍,让它在书柜沉默了很久,最近,重拾这本书,细细捧读,书中所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还是深深地感动了我,更为李镇西老师那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所折服。《爱心与教育》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就如李老师在书中所说的&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他爱得真实,爱得彻底,爱得伟大。只有爱,才能激起学生心中那些美好的情感,才能为国家、社会创造更多温暖与和谐。
崔时婧:&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这些是我在看李镇西名著《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中所摘抄下来的句段。李老师是我最崇敬的名师之一,如今读了他的《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我更是对他万分崇敬。在&手记一&里,李老师所具有的一颗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师对学生的爱心更是令我震撼!学生生日时亲手送上的一本书、一张贺卡、几句诚心的祝福,为学生办生日晚会,跟学生一起举行篝火晚会,一直关注高考落榜学生宁玮&&令学生感动的同时,也折射出了师者崇高的师德风范,然而李老师却把这一切说成是&在还学生的债&,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
孙世文:李镇西老师教育思想对我启发很大,手记二《与顽童打交道》主要讲的是对后进生的转化。李老师讲到对后进生的原则有六点:一是要相信孩子;二是要建立感情;三是要允许学生的反复重来;四是要降低要求;五是要集体帮助;六是要以鼓励为主。我认为这很实用,因为我所授课的班级有一部分后进生,我也经常和他们打交道,其中,学生的反复现象的确令老师头疼,我是深有体会的,刚开学时,学生都表现得不错,但一两个月后,学生的本质都露出来了,会出现一些不好的表现,如上课乱说话,乱接话,甚至顶撞老师,虽然在不断的谈话,事后学生也能意识到自己错了,但还是管不住自己,频繁的犯错。可以说,后进生要想有进步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的,不是一天两天就见效果的。这就需要教师的长期坚持,长期教育,长期鼓励。
钱健: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就如李镇西老师在书中说的&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爱心还表现于对学生的赞美与宽容,尊重孩子的成功,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成绩,不要吝啬赞美,你会发现他们脸腮甜甜的微笑让人陶醉,这种无名的爱融入彼此,也教育了他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犯了过错,要细心教导,让他们感受老师是因为爱他们才教导他们的,这种爱不需要言语来表达,他们也能感受到老师的一颗爱心,于是,他们就会注意下次类似的错误。因为有了爱心,让孩子努力争取,改错,会发现,这样的教育更有意义,也让人更容易接受!也就是说,我们不仅需要有颗爱人的心,更要的是一颗智慧的爱心!
孙世文:没有思想就没有个性 ,教育个性不仅仅体现于思想,但没有思想绝对就没有个性。不能否认现在确实涌现出一批像李老师这样有思想的教师群体,但数量极少。大多数教师仍然扮演着&教书匠&的角色:重复着别人说过的话,复制着别人写过的教案,模仿着别人上过的课。李老师说:&当教师的一定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说自己的话。&这句简短的话语,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的反思。要形成较为成熟的教育思想必须经过认真学习,多读教育理论专著,多向名家和大师学习,多参加一些沙龙类的讨论,多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李老师曾感慨地说:&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是在我教育生涯的早晨投下的第一缕金色的霞光。&李老师的成功也正是得益于对教育家思想的汲取和积淀。
三、读书笔记:《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   
整篇文章里,没有华丽的辞藻装饰,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全是记载着李老师与他的学生们之间发生的最平常的事,可这些事又极其的不平凡!给学生送上生日祝福,为贫困学生捐款,这些我们大多数老师也做过,可是有几个能像李老师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而且我们有几个能做到像李老师这样对学生是一种纯粹的、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爱呢?大多时候,我们老师对学生的所谓&爱&,是否建立在某种&功利性&的成分上呢?这些值得我们好好地去反思。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李老师是我们的楷模,值得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好好地去学习。李老师所采用的一连串教育方法更是令我茅塞顿开,受益无穷。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以李老师转化你的成功事例为榜样,以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时候,他也时刻记住: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为指导思想,耐心地去对待我的任何一个学生。 &玉不琢不成器&!每一个人都是一块璞玉,如果你不经过一番&精雕细刻&,就算你天赋多么的高,也不可能变成一块玲珑剔透的好玉。这是我看《爱心与教育》手记三&锻造卓越人格&得出的最深刻的感悟。手记中的程桦、杨嵩、黄金涛分别是不同类型的孩子。程桦爱好广泛,学习非常优秀,可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胆子小;杨嵩脑子灵活,悟性很高,可很&调皮&,上课时有些&不务正业&;黄金涛自控能力较差。针对他们的性格特点,李老师采用了因材施教的办法。对于程桦,李老师从谈心入手,推荐书籍作铺垫,一步步引导他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能力,逐步向树立远大志向发展;对于杨嵩,李老师从引导他战胜自我开始,逐步过渡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对于黄金涛,李老师则发挥了&日记&这个教育载体的作用,让黄金涛用日记记下自己的心路历程,通过不断地总结、反省来达到教育的目的。经过李老师费心地调教,三个人都渐露出耀眼的光芒,为他们以后的成材之路作了很好的铺垫。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陶行知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李镇西在他的《爱心与教育》手记四&教育是心灵的艺术&中用自己的行动很精辟地诠释了这个观点。李老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非常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我们当下很多教师忽略的问题。传统的教育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唯分数论&的思想严重侵蚀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所以也就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的现象。随着课改的春风吹进,很多教师意识到学生的思想健康也不容忽视,德育问题也毅然被摆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然而,也许是由于教育体制的不够完善,对教师考核方面的条例欠缺,抑或是教师本人对理论认识的不到位,总之,也还存在着&以分数论英雄&的观念。在轰轰烈烈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李老师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应该把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踏踏实实地落实到位,给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应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只要赢得了学生的尊重,教育也就水到渠成的事了《爱心与教育》读书有感  
踏上三尺讲坛12年了,随着岁月的流逝已变得毫无棱角,常常以&平平淡淡才是真&安慰自己。直到捧读完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才真正意识到:实际上所谓的单纯是苍白,是肤浅;所谓的平淡是平庸,是无为。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在三大方面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爱心,二是做有思想的教师,三是对教育的反思。
(一)爱心 《爱心与教育》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就如李老师在书中所说的&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他爱得真实,爱得彻底,爱得伟大。只有爱,才能激起学生心中那些美好的情感,才能为国家、社会创造更多温暖与和谐。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就如李镇西老师在书中说的&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爱心还表现于对学生的赞美与宽容,尊重孩子的成功,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成绩,不要吝啬赞美,你会发现他们脸腮甜甜的微笑让人陶醉,这种无名的爱融入彼此,也教育了他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犯了过错,要细心教导,让他们感受老师是因为爱他们才教导他们的,这种爱不需要言语来表达,他们也能感受到老师的一颗爱心,于是,他们就会注意下次类似的错误。因为有了爱心,让孩子努力争取,改错,会发现,这样的教育更有意义,也让人更容易接受!也就是说,我们不仅需要有颗爱人的心,更要的是一颗智慧的爱心!因此,成功的爱的教育,不仅是老师爱学生,更应是&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养成一种爱的素养,将&小爱&发展成&大爱&,将&独爱&发展成&众爱&,在这些爱中,当然也包括&爱的回报&!
(二)做有思想的教师 &李镇西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这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卡娅对李镇西的评价。读罢此书,我感觉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涤,掩卷深思,李镇西老师演绎的对教育和学生的挚爱背后是依靠他的教育思想做支撑,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自己的教育思想。所以,我觉得我们学李镇西,最重要的是学他&做有思想的教师&。我们向教育家学习,不光要学习教育名家的理论和思想,还要学习他们持之以恒地学习和总结的毅力。李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地一直坚持写《教育日记》、《教育手记》和《教育随笔》,这份艰辛地付出才有了今天这份丰厚的回报。反思我自己,与李镇西老师相比,真感到汗颜!大师的成长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往往都经历过&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迷茫、彷徨,经历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痛苦的学习积淀过程。与其天天盼机遇的垂青、幻想一鸣惊人,不如脚踏实地认真学习和反思总结。如果我们还想进步,如果我们还不甘沦落为可悲的&教书匠&,那就让我们快快行动吧!
(三)对教育的反思 除了&爱心&和&做有思想的教师&,书中还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以前我也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但我从未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时,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也李老师的教育追求。 李老师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真的,跟李老师比起来我感到卑微和惭愧,回想以前,面对个别学生的顽劣、松散和不听话,我总是忍不住会烦躁,会发怒。可每当发过脾气,总会有一点自责:他们毕竟还只是孩子!于是,每次我又都会找借口亲切地同他们聊聊天,似乎这样心里才有一点平衡。现在想起来,孩子们曾经给过我多少尊严和宽容啊!和他们的爱比起来,我们这些老师甚至是大人的爱附加了太多的东西,显得那么单薄!我喜欢随意的生活,尽管我工作的也踏实认真。但读完李老师的书后让我明白&随意或许是一种美丽,而执著却是一片更灿烂的云彩。&反思过去的&随意&与&从容&,越来越觉得我的随意是低层次的,我的从容包含着更多的惰性。读了这本书,让我的心灵受到一些激荡,让我渐趋平庸的心不再麻木,让爱心与童心在我的心中留存的更久吧!
学年第二学期初二政治组读书交流
一、书籍:《面向个体的教育》,
作者:李希贵
二、读书笔记:海上明月共潮生 ----读李希贵老师《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
一、学生:自助餐与大圆桌看到书中的设计的教学模式,让我想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在这样的课堂,学生是自己选择的,是适合自己个性发展需要的,时建构主义理论的有力实践,在中国教育大背景下的这种选择无疑是需要极强的勇气的决心才能做这件事的。学生在学校的日常生活都是围绕教学班进行。通常每学期开始,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学习进度,并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不同的课程。学校再根据学生的选择,划分出教学班,这种情况与大学的课程安排十分类似。为了改变千人一面,2007年起,十一学校启动教学改革,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构建分层、分类、综合和特需的课程体系,因材施教。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根据难易程度实行分层设计,语文、英语等7门学科则根据学生需求,分类设计不同模块,比如文言文阅读、世界地理等。学校共开发265门学科课程、30门综合实践课程、75门职业考察课程。所有课程都排入每周35课时的正式课表,学生可自选课程和学习时段,订制自己的私人课表。学校还有200多个学生社团,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这和美国的课程设置和操作是极相似的,为了方便学生自由选课学习,十一学校打破固有班级,学生依据自己的课表跑班上课。通过这种类似大学上课的跑班制,每位学生每天大概能在8至10个教学班穿梭,完成一学期的课程后,基本能认识全年级学生。该校还精心设计诊断试卷,帮助学生发现学习问题和漏洞。跑班上课也促使教师改变角色,变成学生导师、咨询师、选课与排课主管、教育顾问、自主研究主管,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这些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首先,学生是有学习动力和动机的需求者,否则,部分学生将会钻空子,逃避学习,不是主动追求学习满足自我发展需要,这种自助餐式的选择与传统大圆桌一样的学习的最大差异在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增加自我发展的个性需要,同时也对学生的自我分析和选择能力的考验,我不太知道这个学校是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我选择的,但是这种指导一定是要先行的。其次,这种自助餐式的教学体验,相比较于大圆桌的固定套餐,学生容易吃饱吃好,更有针对性,但是我不知道他们如何应对现有的选拔模式,怎样跟家长交代,怎样跟社会交代,追求不同但是大环境在此,也许只有北京那种大城市的学生不屑于高考的结果,但是农村中学的学生要改变自己及整个家庭的命运,高考无疑是最佳途径,所以我个人认为十一学校的这种改革并不是适合所有地区所有学校,中国的国情决定教育不能任性。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才是中国教育应该的发展方向,应该和是不是可以的矛盾在教育界不是这一个个案,作为教育理想这值得追求他是学生的生命线,是人才的摇篮,也是中国基础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二、教师:食堂师傅与御厨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我想传统教育的老师就相当于食堂大厨,不管食用者口味如何,我就做那几个菜,你不吃也得吃,不吃饿死!而十一学校的这种做法则是御厨,想吃什么你得做得出来,做不出来虽然不会掉脑袋,但是一定会门庭冷落,这就逼着老师研究学习,提高自身的素养,改善自己的教学技艺,这种自动化的自我培训发展的机制的形成,至少克服了传统的庸俗的强加于人的培训和检查,你可以不备课,你可以不改作业,你可以不进行个别辅导,但是你要承受听你课的学生的流失,或许还包括你自己的饭碗丢失的问题,什么职业道德、专业素养都自然会因为学生的选择而得到评价,舍弃了许多现行教育管理中的繁文缛节,折磨人的检查层出不穷,连写论文都是硬性规定,实在是斯文扫地!作为教育战线的老兵的我真是深恶痛绝,但又不得不敷衍,就像现在我正在书写的教育书籍读后感,这是必须交的材料,否则就影响对你的评价,腐朽落后,更让人厌恶!有过教育理想,有过探究,但是残酷的现实让你不得不望而却步,你没有能力改变现有的评价体系和选拔体系,你必须在应付种种无聊的检查中消耗时光和生命,看起来也是辛辛苦苦,每天也是筋疲力尽,而实际的教育效果呢?也许用德国诗人海涅的话最贴切: &我播下的是龙种, 收获的却是跳蚤! &
本学期拜读了李希贵老师的《面向个体的教育》,&我深切地感受到,当我们的孩子每一个都焕发自我潜能,发挥自我价值、成为最好的自我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就真的赢了&。这是李希贵校长的管理体会,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李校长在书中尽情的阐述自己对教育的理解:爱心、尊重、平等、理解、个性、创造,关注每一个孩子,对每一个教育的个体都要制定不同的课程,进行相同而又有差别的教育。李希贵校长认为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教育责任。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寻找并且完善,找到适合的教好他们的方法。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有以下一些感想:在认识教育这项工作的价值方面: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是不能缺席的。一个品行端正、有良好教育和技能的孩子,伟大意义需要所有的做父母的人反省的。在学习教育的知识方面:教育者要有效地教育孩子,就必须做一些教育的准备:要点钻研、要点机智、要点忍耐,还需要自我克制。教育孩子仅仅有爱是不行的。在培养孩子的智力方面:坚信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相比,仅仅是特点不同而非智力水平有高低,坚信自己对孩子的信心不但可以改变自己,也可以改变孩子。在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方面:在孩子道德和品质教育中,应更多地采用自然惩罚的办法,而尽量少地使用人为的惩罚。为孩子创造一个有爱、有同情心、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做一名善良、宽容、积极乐观、有同情心、公正、民主、整洁、勤劳、节俭习惯的父母,为孩子树立最好的榜样。在培养孩子的心理方面:坚持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乐观的心理会带来快乐明亮的结果,用适时地肯定和赞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在认识和发现孩子的潜能方面:随时留心观察孩子,了解她的潜能和特点;对孩子表现出有潜能的方面,即使我不希望她选择这方面作为发展方向,也不要完全取限制她,至少她可以拥有这方面的爱好;不否认每种潜能的价值;对她暂时表现出的不擅长的方面,也完全可以加以培养;对于孩子在语言方面、逻辑数学方面和对己对人的认识方面的能力,应该作为基本的加以开发、培养;一旦发现孩子在某方面的潜能,应该为孩子设计一份不同阶段的计划,并实施下去,这是决定孩子的潜能十是否能得到发展的关键。在尊重孩子的权利方面:给孩子说话的权力,自尊的权力,机会均等的权力,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权力,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有权得到的公平。在培养孩子的情感方面:首先懂得爱、懂得感激和回报,让孩子在感恩中体会到友谊、爱的快乐,让孩子用一种豁达的胸怀去包容仇恨,用快乐去化解仇恨,抓住一些特殊的经历培养必要的肃穆和敬仰,生活中要刻意地隐藏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爱不仅表现在行动上,要对适时地对孩子说出来,让孩子感受到被爱和信任。面对不同的孩子,教育的方式是不尽相同的,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深刻思索的是: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我想,《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定会让我们换一种理念、换一个思路,换一个视角来看我们的孩子,放大教育的的智慧和力量,为创建让孩子们向往的理想学校而努力。
看到这本书,第一眼就被它的名字吸引,让人不禁想起早在距今两千五百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提出的&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如何具体实施,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但很多人似乎又没有系统的概念。拜读此书,让我获益匪浅,对&因材施教&又有了新的理解。李校长在书中尽情的阐述自己对教育的理解:爱心、尊重、平等、理解、个性、创造,关注每一个孩子,对每一个教育的个体都要制定不同的课程,进行相同而又有差别的教育。其实个体是有差异的,我们一直知道,那么知道学习的有效规律,且在教育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我们所面对的个体问题呢?所以我们要学习有关学生成长的心理生理知识。一直以来,我们喜欢站在教的角度设计课堂,按照教学进度确定学习任务。其实,我们应该首先理清学生的学习过程,让&教&先退避在一边,把&教&先剥离出来,设身处地弄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到底如何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接受所学,学到他可以理解的、并且可以真正运用于实际的知识。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崇高事业,其终极目标是为了人的自由发展,关乎学生的命运,关乎民族的未来。今天学习李希贵校长的《面向个体的教育》,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也将探索属于自己的面向个体的教学。
学年第二学期初三政治组读书交流
一、书籍:《第56号教室的奇迹》
作者:(美)艾斯奎斯
读起这本书,我发现它的价值所在,书中内容真实、质朴。没有华丽的词句,没有轰轰烈烈的案例,没有让人费解的说教,没有平淡无味的空谈。它贴近你的生活,走进你的身边,他讲的就是你的故事,他描述的正是你的学生,他拿起的就是你的教材,他讨论的就是你的课堂。掩卷沉思,他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家,研究者和践行人。他像是一位尽职的向导,引领你拨开重重迷雾,去找寻一片光明;他更像是一位年长的老友,微笑着与你促膝而谈,谈教育,谈教学,谈感悟,谈迷惑,时而轻声絮语,时而眉头紧锁。这本书让我理解了信任。在雷夫老师的教室里,就没有&害怕&这两个字,他用信任取代害怕,用信任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座坚固的桥梁,使教室的一切变得不一样,使学生热爱学习,为他人着想,最终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学生不用老师费心,老师的工作也自然很容易做。这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师生之间的信任。&
从这本书中,我学会了反思。 反思我们现在存在的教育现状,为了课堂纪律,为了考试成绩,不仅让学生害怕,就连老师都在害怕,整个课堂都染上了&恐惧&的气氛。学生遵守纪律是因为害怕受惩罚,考不好是害怕老师批评、家长责骂、同学嘲笑。如此一来学生长期都处在一种战战兢兢生活状态中,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然而老师又怎么样呢,老师也在害怕,害怕自己不被学生喜欢,害怕上课没人听讲,害怕自己管不住学生,害怕被同行嘲笑,害怕被领导训话。&石爱平:体会到教育的真谛:&成功无快捷方式,真正的卓越是靠牺牲、错误、以及大量的努力挣来的&。雷夫先生提出的&以信任取代恐惧&的观点和做法让我佩服,雷夫和他的学生发生在第56号教室的&真相&警醒了我,我该适当的放慢脚步,挤时间静心反思,追求&更好的教学&,这样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管是教育学生还是孩子,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孩子害怕当做教育的捷径&。这是我要反思并要时时提醒自己的。
警醒自己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 要允许孩子犯一些错误。作为老师,我们不能仅仅是帮助他们学习课本,因为知识的学习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去充分发展他们的自我,健全他们的人格,让他们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雷夫老师就做到了,他让我们看到不是只有&下马威&才能镇得住学生,有爱心、耐心、信心、责任心、智慧同样能够&镇得住&学生,还能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人。 &&
袁俊芳: 成功是没有捷径的,必须要努力才行。虽然曾经有过成功、有过失误,但我依然热爱自己的职业。我会借鉴雷夫的教育观点、教育信念,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反思,用自己的行动想象着雷夫先生那种&幸福&,我希望第56号教室发生的奇迹有一天会发生在我的教室里。&
细口味,真的是颇受震撼。书中主人公雷夫用他那一颗炽热的爱心,创造了&重品格、讲勤勉、推崇谦逊,而且无条件地扶持&的一个迥然不同的世界。
杜丽娟摘录&&我常常这么取笑或质疑我的学生:你们是为了我才刷牙的吗?你们是为了我才系鞋带的吗?你听得出这有多可笑吗?但仍然有很多孩子整天忙于讨好老师。孩子终究有一天要离开学校、离开父母的,孩子终有一天会独立生活、独立工作的,在这样的时候,他的生活和工作又为了取悦谁呢?当孩子将来没有了取悦的对象,那他再怎么努力呢?看来,为取悦某人的阶段真的是错误的。
陈舒摘录&&为父母努力的念头给孩子们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许多小孩迫切希望取悦父母,甚至按照家人的期望选择大学和主修专业。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倍感沮丧、厌恶工作的人,他们无法了解为什么自己对生活如此不满。不过,至少他们曾经为取悦某人而努力过。我想,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随感:读得出来,艾斯奎斯还是认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以有&我想取悦某人&这个阶段的,不过,这个阶段是不能持久的,尤其不能将这个阶段维持孩子的终身,否则,孩子的一生都是得不到幸福的。
袁俊芳摘录&&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这个方法很有效,孩子们总是把谢谢挂在嘴边。唯一的问题是:他们对于收到的礼物没有真诚的感激,他们不过是遵守规则而已。随感:文中例举了一个老师在孩子们接受礼物以后一定要说声&谢谢&,不然礼物就将收回。于是,&谢谢&就挂在了孩子们嘴边。但是,孩子们的&谢谢&只是一个表面的符号而已,他们并没有发自内心感谢送礼物的人,以至于孩子们换到了社会这个环境中,但有人帮助他们的时候,他们竟然不知道要说&谢谢&。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过分强调规则其实是没有多大作用的。&
刘秀兰摘录&&规则有其必然性,然而在我们最敬仰的英雄当中,有许多人之所以能成就伟业,正是因为他们不守规则。随感:读到这里,我想到了中国功夫:以无招胜有招。教育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那是有很到难度的。所以,又想到了另外一句话: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第四阶段,看来是首先必须让学生经历的,不过,不能过头,不能像那个教孩子们接受礼物后必须说&谢谢&的老师那样。
范安怀:摘录&&孩子们慢慢长大以后,也开始学会做些事情来取悦人。&妈,你看,这样好吗?&他们也做相同的事情来取悦老师,主要用在有魅力或受欢迎的老师身上。他们坐的时候挺直腰板,表现出符合我们期望的行为,但他们这么做的理由全都是错的。随感:在一般教育者看来,孩子能够取悦别人而努力,应该是很不错了。在家庭中,孩子如果是为了使父母开心而努力做一个好孩子,家长就会感到自己的孩子长大了,这样的孩子一定会有出息的;在学校里,学生为了取悦某个老师而不断上进,一般教师不仅会觉得这样的学生是尊敬老师的,更会感到这样的学生是懂事的,将来会有出息的。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政治组读书交流
一、书籍《卧底经济学》
作者:&蒂姆&哈福德&
二、读书心得:
一提到经济学方面,我想很多人往往摸不着头脑。当你拿起一本经济学学刊时,有一半论文是你看不懂的,里面充满各种复杂的统计数据,这也是近几十年来经济学越来越数学化的结果。当然,我是不大喜欢数学化的东西,我希望看到一些浅白的有关于经济学方面的东西。万幸,我发现了一些经济学家们专门研究生活上不为人知角落里的一些规律。Tim Harford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The Undercover Economist》即《卧底经济学》,让我懂得了为什么每个街道拐角都有星巴克。他用优美的文笔和雄辩的分析,令人领略到经济学的魅力。
那么,卧底经济学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他以经济学家的身份卧底打扮成一个普通消费者或游客到处买东西,看看日常生活中经济学规律是怎样发挥作用?
也许,此刻你正端着一杯咖啡,于午后阳光下,看着一篇优美的文章。那么,请注意手中的咖啡。凡是去星巴克买过咖啡的,你会发现不同种类的咖啡,它的价格都不一样。有的是最普通的咖啡,有的是较贵的,像卡布其诺,还有的更豪华一点。当然也就是加多了一点东西。但是这些咖啡的真实价格跟它们成本之间是不成比例的。也就是最大杯卡布其诺跟一杯最普通的每日咖啡,它们的成本并不是差得很远。但是它们的售价却差得很远。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与其说是它的成本高了才卖那么贵,倒不如说是咖啡店故意要把一些普通咖啡加多点花样,有些花样是不耗钱的,顶多是加多点奶。然后它的价格也就高了,怎么办?就能吸引对价钱不敏感的顾客。比如说你钱赚得多,又不是在附近上班,远道旅行而来,发现这有一家咖啡店,进去坐坐,你就不会对价钱敏感了。相反,你家附近有几家咖啡店,你可能就敏感了,那么它就怎样吸引附近的顾客来买它的咖啡。方法就是你只要显示你是附近的学生或什么的,他就会给你特价。你对价格货比三家,就比较不吃亏。
说到这,比较有趣的是Tim Harford还说到,一个过去很少人会想到的问题:传统上,我们买电子产品,比如说电脑晶片或电脑软件,你可能觉得功能越强大,设备越新或者速度越快的产品,一定也是成本最高的,对不对?错了!为什么呢?就拿英特尔来讲,它生产晶片,若它还特地弄2条生产线来,一条普通,一条专业版的话。那它成本就高了,不划算,怎么办?那就只生产最高级晶片。然后出厂后,在晶片上动一动手脚,加工一下,使部分晶片功能弱一点,这就是普通版了。换句话说,我们买普通版本晶片,它的成本反而高了一点,因为它是动过了手脚。很多时候,这些公司刚开始生产高档产品,然后加一点手脚,把他变成低档产品,这样就有价格区别了。你看,我们做冤大头做得多久了。还有人更冤的话,不怕,这本书除了身边小事,还有国家大事呢。
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也是最腐败的国家---非洲的咯麦隆。99年在一份调查里面它被认为最腐败的国家,到了01年时,它在最腐败国家里面排行升了5位,为此政府大肆庆祝了一番。这是什么国家?我们描述这国家腐败到了什么程度,从咯麦隆机场下飞机到酒店,经过重重关卡,每个关卡都有警察要检查这个证那个证,每回都说你少了一点东西,都要收你一点钱,全国上下都来这么腐败。那么腐败政府,仍能站得下去。Tim Harford引用经济学上的理论,即强盗政府理论。在这里我就不详细解释了,他最后说到政府必须是独裁者,独裁者有诱因对百姓好一点,而强盗没有这诱因。那么独裁者怎样使百姓支持他呢?除了把他们抢得干干净净之外,就是形成了一个强盗集团,让政府官员们都成为他的一部分,睁只眼闭只眼,明知道我跟百姓是要这么多钱回来,我要抢那么多钱回来,中间兄弟手足们分了一点,贪污了,腐败了,怎么办?别管他们,为什么?越不管他们,他们找好处的机会越多,才会支持我,跟我整个组织混。这就是咯麦隆这样穷国为何穷的根源所在。
或许卧底经济学不会告诉你有关汇率或商业周期的问题,但他即会不经意间解开二手车之谜,又会发人深省、机智幽默的带你理解第三世界的贫穷问题。
第一章 你喝咖啡,谁赚钱
星巴克为什么风靡?是他的服务很好,口味很佳,事实这两项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和房价一样,那就是位置,位置,位置!为了那个位置他们会和房东签排他协议,否则绝不入驻。那些昂贵的位置成就了他们。人流高峰期的骨骼基于喝上一杯咖啡,他们对价格麻木不仁,这时位置的优势就体现出来。
稀缺性,也就是不可代替性,决定了还价能力。
伦敦地产昂贵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绿化带,它限制了土地的可用范围,使得租户的钱留下过了地主。而曼哈顿的轻轨就不让地主喜欢了。
既得利益者都愿意免于竞争、享受垄断性,他们也会不顾一切达成该目的:建立绿化带、限制竞争者的进入都是很好的办法。
技能型移民降低了技能型当地人的工资,非技能型移民降低了非技能型当地人的工资。
第二章 超市对你隐瞒了什么
第一级价格歧视:个体定位,将每位顾客当成独立的个体,根据他愿意支付的价格来收费。
群体定位:向不同群体的成员提供不同的价格。人们往往不反对这种方式。
自我定位:让顾客自己承认,他们对价格并不敏感。
如果你想买便宜的东西,不要尝试去寻找什么东西都卖的便宜的商店,要尽量去买便宜的东西。
为什么大卖场的那些自有产品包装都那么差?他们不愿意花钱做好包装,卖高价钱吗?不是的,因为那样做的话,其他高价的同类商品会难卖,同样那些厂商可能会不跟他合作,所以他不能那样做,而且也恰好给了顾客一个印象,你要买便宜的,那就只有这种烂包装的。
第三章 完美市场和&真话&世界
任何价格体系都有一个基本原则:商家和消费者不用必须按照某种特定价格购买和销售商品,他们总是可以选择退出。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下,应该是这样的情境:
1、公司都以恰当的方式制造商品
2、工地都在制造恰当的商品
3、商品制造遵循了恰当的比例
4、商品流向了恰当的人
效率与公平:领跑理论,恰当地进行一次性征税和补贴,使每个人位于公平位置。
第四章 城市交通
市场失灵的三个严重问题:稀缺力量,信息缺失,对局外人有副作用的决策。
对于交通拥堵问题,更重要的是司机支付的边际价格,也就是下一次出行支付的价格。大学鼓励学生饮酒保持节制时,可以采用按杯收费的办法。
针对外部效应(正面的、负面的)收费,不失为一种好的激励手段。
经济学家关心环境,都梦想这样一个世界:环境不再是用来道德表态的问题,而是与市场和&真话世界&恰当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激励机制,能够促使普通人以对环境负责的方式行事。
第五章 内幕消息
如果交易的一方拥有内部消息,而另一方没有,那么市场就不会良好的运行。
作为消费者,我们可以在相互竞争的生产商之间做选择,这既给他们提供了功力,也给他们提供了信息。
稀缺力量、外部效应、内部信息都可能破坏市场的这种运作方式。
第六章 理性的疯狂
作为理性的人,如果明天股票显然会涨,那么投资者就会买进;如果明天股票显然会跌,那么投资者就会抛出。这就意味着,任何有关股票明天会涨的预测都是错误的。股票倒是今天会涨,因为人们会买进它们,而且不断买进,直到它们不再便宜,不再上涨。
google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在互联网,先行者并不代表什么,只要的是最出色。在职场也是如此,如果例外了,那么所在的公司要么将走向没落,要么他依靠的不是实力,而是权力。
第七章 对价值一无所知的人
博弈可能是你参加的任何活动,只要在这种活动中,你对他人如何行动的预测影响到你如何行动的决定。
并非所有人都能像天才那样思考,多数人拿到好牌时会加大赌注,而正确的打法是在可能最差时加大赌注。
第八章 穷国为何会穷
收益递减:国家越穷,发展空间越大,发展越快。
收益递增:你拥有的越多,你发展的越快。
穷国落后的原因在于制度,富国的执行力强, 执行速度快,而穷国的政府只想着把钱放进自己的口袋。
通常人民宁愿让某个对土地宣示主权的独裁者来领导,而不愿经常遭到流动强盗的掠夺。因为流寇会拿走所有能带走的,但独裁者不能摧毁当地,饿死当地的人,那样第二年就没有东西可以拿了。
普遍认可的观点是:外国投资有利于穷国的经济增长,这种方式适用于它们创造就业机会、学习先进技术,而且这样做不必投入自己本已稀缺的资金。与外汇、股票、债券等不同,外国直接投资无法在恐慌中直接撤走。
世界各地的辛巴克咖啡店都占据着最好的地段和位置,原因在于他们舍不得那些地段,在高峰期间庞大的客流量,更不愿意风气那些酷爱辛巴克咖啡,而对价格麻木不仁的顾客,一杯2.55美元的卡布奇诺,价格是街角餐车所卖咖啡的5倍,但对于喜欢辛巴克咖啡的人来说,价钱不是问题,因为他们要享受的是辛巴克的文化氛围,和高品质拉布奇诺的品位,记者不断的报道庞大的价差,为辛巴克的老板带来了可观的利润,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哈普顿认为经济的运作没有那么简单,为了找出到底是谁赚了钱,在这本书里他以专业经济学家的身份,扮演起侦探来,像做卧底那样从各个领域的只未末节处为我们揭示经济学中鲜为人知的观点,并透过简单的事实,找出隐藏在经济现象背后的真相,《卧底经济学》的作者蒂姆&哈佛德,是《金融时报》的专栏作家,他所主理的&亲爱的经济学家&专栏,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和轻松诙谐的语气,揭示读者所提出的各种问题背后的经济理论,哈佛德曾在国际经济组织和壳牌是由公司工作,并曾经担任牛津大学讲师,目前除了为《金融时报》写专栏之外,也在BBC主持名为&相信我,我是个经济学家&的带状节目。
关于咖啡的问题哈佛德说&重点不在除了辛巴克之外,就没有又便宜、品质又好喝的卡布奇诺咖啡了&,而是这些店没有办法开在辛巴克的附近,好比有人移居到地广人稀的偏远地区,像当地人租地、种植农作物一样,刚开始移民少的时候,对当地居民来说有租金收入是一件好事,租约也就订的很简单,一旦移民越来越多,剩下的土地越来越少就会因为稀有与缺乏,而产生所谓的稀缺现象,让新来的人愿意用更高的价格来租地,土地的所有人会发现,他们开始拥有讨价还价的能力,租金也就跟着水涨船高,最后达到承租人所能容仍的极限,19世纪经济学家李加图的这个&土地租金&的理论,和辛巴克的开店的地点背后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拥有最好地段的地主们为了收到最多的租金,和打算把店开在这个位置的咖啡店,签订了&排他性&的协议,也就是这个原因,让辛巴克附近找不到第二家咖啡店。在刚才的例子里,因为卧底经济学家的介入,让我们知道真正获利的其实是土地的所有人,这样的情形有时候是因为稀缺现象而自然产生的,有时候却是认为操作的结果,哈佛德说&生活里被认为控制的宰人情况,随处可见&,电影院里的爆米花再贵,只要进了电影院你就只能乖乖的买,绿化带让伦敦稀缺的办公室租金高举世界第一,但为了争取客户,公司也只好摸摸鼻子付钱,正因为当某种经济活动难以被取代的时候,拥有者就能获得经济学家统称为&垄断性地租&的利润模式,想要提高获利的企业,地主或工会他们会想办法,用立法、规定或作弊的认为因素达到目的,防治竞争的办法有很多,用势力介入合法生意是一种,用工会的力量保持工资是一种,运用资格认证来减少专业人数也是一种,有人认为移民是阻止工资上涨的根源,但在卧底经济学家的眼里,新移民所影响的只是非技术性的工人,就像辛巴克会对其他咖啡店产生排挤一样,咖啡的价格和移民问题之间,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异。
卧底经济学家努力的工作,是用各种调查工具,来揭开日常生活里的谜团,开在著名观光景点伦敦研上的克斯达咖啡,声称店里的咖啡比别人贵的原因,在于公司为了照顾咖啡农所卖的咖啡直达牌咖啡豆,原本就比较贵,但哈佛德卧底经济学却说,虽然产地的咖啡农在收入上受惠,不过克斯达的定价其实远高于咖啡农实际的利益,克斯达利用了顾客的社会责任感,赚进了大比利润,消息曝光之后,克斯达终于停止了向顾客收取高额价差的办法,但是利用类似的概念,让顾客多付一点咖啡钱的辛巴克却非常成功,辛巴克知道为顾客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可以照顾到对价格敏感的顾客,也能从对价格不那么敏感的顾客身上多赚一些钱,想从单一商品上赚到比较多的利润,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但辛巴克咖啡店里的种类那么多,价钱的高低是因为本身的成本不同,还是只是辛巴克的定价策略,只要你分辨不出来,你可能就为辛巴克的利润做出了贡献,如果你觉得辛巴克的策略很成功,再来看看超级市场吧,他的定价策略根本就是一门艺术,在超市购物的人往往以外自己占了便宜,细心的卧底经济学家却说&超市才是最大的赢家&,超市里任何一样商品的价格,都不会永远不变,每个礼拜不同的促销活动,更让消费者记不清商品的价格,如果因为曾经在某家超市买过便宜的商品,就把它当作一家便宜的超市,那你就正好上了超市的当,忠诚或是懒惰的消费者,正是让超市赚钱的好顾客,聪明的消费者应该时时注意商品的价格,而非认定某家超市的价格,一定比别家便宜。
这样看来,消费者只要一不小心,好像就会变成输家,事实上除非拥有稀缺的力量,企业很难向消费者收取高的费用,电影院,标榜贩卖食品的超市,和开在精华地段的商店,虽然不多,但大家都有用到一点稀缺的力量,企业利用这一点订定商品的价格,像缺乏价格敏感度的消费者收取差价,这个策略听起来似乎有利可图,不过却有两个漏洞:第一,对价格不敏感的消费者,还是有机会买到便宜的商品;第二,非统一定价所带来的价差,往往会被人利用,并且从中获利,没有企业能掌握所有的客户讯息,因此定价策略依然是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斗智游戏,照这么说市场上到底有没有不但有利可图,而且有效又公平的经济活动了,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看经济学家所说的&有效市场&是什么?在有效的市场里,企业所采取的定价策略,在使一个人获利的同时,会让其他人遭到损失,反之如果没有人需要为改善付出代价,那么就是无效的状况,话虽如此,消费者却有权利选择买、或不卖,在完全竞争的自由市场里,最后的成交价应该会落在买卖双方都认同的金额上,对买方来说商品的售价和它的价值相等,而对于卖方来说,则等于它的成本,这么一来虽然市场完全有效,但却无法保证对买卖双方以外的人,也同样公平,政府往往会在此时介入,透过对基础建设的控制,希望造成某种程度的无效,以达到相对的公平,经济学家肯尼斯阿罗,为此提出了领跑策略,主张用调整起跑点的方式,让那个公平和效率并存在完美市场之中,当然一个完美又自然的市场存在,到目前为止,仍然只是一个理想目标,但是这种经济学家所幻想出来的市场,却能帮助我们理解经济问题产生额原因,并想办法补救。
除了稀缺的因素还有另外两种力量,会影响完美市场的运作,导致市场机制失灵,这两种力量分别是讯息的缺乏,和对局外人有副作用的决策,也就是经济学家所谓的外部效应,而城市里的交通效应可以说是外部效应最明显的例子,开车的人往往会抱怨堵车,油价太高,或是和车辆相关的苛税太贵,却不会想到自己所开的车辆,除了是造成堵车的原因之一,也是空气污染、噪音和交通事故等外部效应的始作俑者,这些对别人造成影响或麻烦的外部效应,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经济学家提出对开车的人征收外部效应费用就是一种方法,虽然该如何收费和费用的多少,并没有共识,但卧底经济学家相反应的是外部效应的真实成本,他们认为从政府到民众,都该了解这项费用不是在于&组织人们做会对他人不便的事&,而是要让大家考虑到,自己给其他人所带来的不便,至于负面外部效应应该如何定价,卧底经济学家则用美国环保署,治理酸雨问题的做法为例,当环保署利用拍卖会的形式,开放厂商对导致酸雨的二氧化硫进行酸雨的排放权时,厂商愿意出的价格要比预期的排放成本低好几倍,就连价格已经低到环保署预期价格的四分之一时,也还有许多厂商选择净化器,而不愿意购买排放权,卧底经济学家的结论是:当管理者能够带头寻找、减少负面外部效应所需要的成本时,市场将会做出相对的回应,让价格合理化。
因为讯息缺乏而影响市场运作,并造成失灵的情形也不少,卧底经济学家所观察的例子,是医疗保险,他们把身体健康的人比作桃子,身体不健康的则比作是柠檬,桃子因为身体健康,对于医疗的要求比柠檬低,也就不那么重视医疗保险,而柠檬则因为身体差,往往主动寻找保险,于是保险公司多半是把保单买给有可能进行索赔的柠檬,同时流失了不太有机会索赔的桃子,如此一来保险公司的利润,就会减少,为了维持利润,保险公司不得不减低赋税,同时让柠檬付出更多的保费,大涨价的保费却会让一部分比较好的柠檬减少投保的金额,这样的循环最后让需要保险的柠檬,用了很高的费用进行保险,却还不一定能够得到好的照顾,如果能够缩小保险公司和投保人之间的讯息差距,理论上就能够让保险市场的正常化,但是如果这么做,却会演变成保险费,可能的理赔金额相同,丧失了保险的意义,卧底经济学家从这个例子里得出一个奇怪的结论,保险靠的必须是双方的无知,只要当保险公司和投保人都不能预测未来的时候,保险才有可能成立。
虽然保险公司和投保人都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但在医疗保险上,投保人拥有和自己有关的资料,而保险公司却很难掌握这些内幕消息,因此医疗保险是最难做的险种,美国选择采用自费保险,作为医疗体系的进行原则,但是为了监督客户却引发了管理的问题,反而让医疗费用高居不下,普遍遭到民众的反感,而选择由政府进入提供免费医疗,和美国采用完全相反制度的英国,虽然医疗支出比美国少了一般,但是因为经费有限,英国的医疗体系必须决定何种治疗可以进行,而那些则不能进行,民众对评估的最后决定往往无法认同,结果是,实施免费制度的英国满意度也和美国没有什么不同,看来医疗保险好像注定没有解决内幕之道,不过哈佛德的卧底经济学家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所提出的是一种利用&钥匙孔&经济学的解决方案,当确定医疗体系失灵的原因是在讯息不完全之后,钥匙孔经济学主张用影响最小的办法,也就是在将讯息公开之后,把最大程度的责任和选择权,交给接受治疗的人,这个方法并不只是理论,他已经在新加坡实行多年,当地的医疗成本和美国的医疗成本差不多,但政府的负担只有三分之一,而且成果显著。
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政治组读书交流
一、《反思我们自身的备课》&&学习一些外来课件的体会&& 吴德华
第一、做这个题目的背景
■学习、实施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高效课堂、有效课堂、少教多学课堂&
■面对越来越挑剔的同学,原有的教学言行难以为继;
■教师职业的不易:物质和精神(压力)双重囚徒;
■怎样备课的困惑。
第二、这个题目的9个方面
1.确实需要理解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2.素材的呈现与理论的层次性
3.化繁为简的处理方法
4.教学进行中的温故而知新
5.抓住同学理解中的关键点
6.让哲学课有哲学的味道
7.怎样引导同学走上思维的正轨道
8.好的情境不拘一格
9.详略得当地处理教材
二、书籍《孩子,你慢慢来》
&&& 作者:龙应台
2014年4月17日,37岁的我升级做爸爸了。虽然我作为大龄爸爸,但我面对上天赐给我们的小生命,还是异常兴奋。作为老师,作为一名名副其实的父亲了,就一直在想,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如何做一名好父亲,能够让我的孩子健康成长。人生有很多事情是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唯有去学习过来人的体会。
2015年春节后,我们一家全在外婆家,这几天,我一边陪着7个月左右的儿子,在他睡觉的时候,我就边陪着他,边看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
&我花了很短的时间就把整本书看完了,还重复浏览了一遍,一种温馨的感觉一直萦绕在心间。每一篇小文章里,孩子的纯真无邪和妈妈对孩子的爱都被描写得淋漓尽致,让看的人也沉浸在他们的幸福氛围中。从孩子的出生开始,龙应台的生活就被孩子包围,她给孩子洗澡、喂饭、换衣服、带他们认识这个世界、读故事书给他们听。在《初识》中,8个月大的安安虽然还不能人语,但已会咿呀做声了,而且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新鲜感。于是,每天早上,在去猫川幼儿园的路上,&两个人都很忙碌,妈妈必须做导游,给安安介绍这个世界,安安是新来的。而妈妈漏掉的东西,安安得指出来,提醒她。&妈妈每天晚上都给安安念故事,但她会有选择地念,一些暴力血腥的故事书一律不要。因为&在他往后成长的岁月里,他会见到无数的人间丑恶事,没有必要从两岁就开始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人的快乐童年何其短促,何其珍贵!&我认为这句话特别有道理,这也就是龙应台独特的教育艺术:慢与爱。现在我们的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说白了其实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就让孩子早早地进入早教班。以至于现在的幼儿园提早变成了小学,孩子们要上认字课、美术、音乐、体育、算术,还有英文&&过早学会识字的孩子便在入学后坐在教室里发呆,因为他们都已经学过了。而其他没学过的小伙伴们却叽叽喳喳兴奋地发现字的世界,&那种快乐,确实像一个瞎子突然看见了世界,用张开的眼睛。或许幼稚园里不教认字是对的,急什么呢?童年那么短,那么珍贵。&
我和MM的妈妈作为都是老师,也经常交流如何陪伴孩子,受龙应台这本书的感触,我们也一直坚持多陪伴MM玩耍,为了逗他高兴,在他面前&张牙舞爪&的跳舞,萌萌哒的唱着儿歌;我们也坚持不去&拔苗助长&,不怕&输在起跑线上&,所以,MM走路稍微迟些,但他从翻身到在春节大年初一突然在床上坐起来,然后到近来开始慢慢一个人独立走路,开始来回爬上爬下沙发;MM讲话较早,现在刚满15个月,几乎会说各种称呼,模仿能力很强,大人说话的时候,他就会跟着说&&
这本书不仅适合已经做或将要做父母的人看,也适合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看,它是温情与理性交融、母爱的光泽与孩童的谐趣洋溢的生活散文,你会被慢与爱的教育艺术所感染,学会真正从孩子的需求出发,发挥孩子的天性,抛却功利心,培养一个健康、阳光的孩子。&
龙应台女士的文字如流水般细腻,犹如暖阳般舒服,字里行间散发出作为一个母亲的温柔和善良,作为一个大家的睿智和博爱。当我读完这些文字之后,看着自己慢慢成长的儿子,忽然间很庆幸,庆幸自己这么及时看了一本让我和我的孩子都终生受益匪浅的一本书。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常说不仅要做学生的老师,还要做孩子的朋友,如果我们把每个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孩子,那么让我们用宽容和慈爱的心告诉他们:别怕,孩子,慢慢来,你能做到!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的10句话:全场掌声把屋顶掀翻!
1、第一句:结交&两个朋友&:一个是运动场,一个是图书馆。不断地&充电&、&蓄电&、&放电&。
2、第二句:培养&两种功夫&:一个是本分,一个是本事。做人靠本分,做事靠本事,靠&两本&起家靠得住。
3、第三句:乐于吃&两样东西&,一个是吃亏,一个是吃苦。做人不怕吃亏, 做事不怕吃苦,吃亏是福,吃苦是福。
4、第四句:具备&两种力量&一种是思想的力量,一种是团体的力量。一个人的思想走多远,他就有可能走多远,一个人只有融入团体,他的智慧和能力才能充分地发挥!
5、第五句:追求&两个一致&,一个是兴趣与事业一致,一个是爱情与婚姻一致。兴趣与事业一致,就能使你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恩格斯说,婚姻要以爱情为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也不会是牢固的婚姻。
6、第六句:插上&两个翅膀&,一个叫理想,一个叫毅力。如果一个人有了这&两个翅膀&,他就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7、第七句:构建&两个支柱&,一个是科学,一个是人文。
8、第八句:配备两个&保健医生&,一个叫运动,一个叫乐观。运动使你生理健康,乐观使你心理健康,日行万步路,夜读十页书。
9、第九句:记住&两个秘诀&,健康的秘诀在早上,成功的秘诀在晚上。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
10、第十句:追求&两个极致&,一个是把自身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一个是把自己的寿命健康延长到极致。
学年第二学期高三政治组读书交流
一、《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读书笔 &&耿军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都在进行&教学&。可&教学&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可能没有多少人能够回答出来。《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施良方)一书正是从这方面出发,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关于教的理论。全书主要表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教学究竟是什么&。作者给出了一个规定性的定义: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第二,&教学理论又是什么&。教学理论是关于教学即教师行为的理论,它的核心问题是&怎样教才是有效的&。
第三,本书集中讨论教学领域中的三个问题: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课堂教学原理指的是关于教学的一般性知识,本书主要讨论教学与教学原理;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教学理论的基本问题。课堂教学策略指的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意图(指难以明确和无需明确的目标)所采用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行为,教学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的策略:教学前的准备策略、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和教学后的评价策略。课堂教学研究是指现代教师工作的一种生活方式。现代教师要从&教书&转向&教人&。这部分内容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经验上的优势,开展&为行动而研究,关于行动的研究,在行动中研究&。
第四,这本《教学理论》课程的最高目标是使外授的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师自己的品格,成为教师生命的一部分,并指导教师自己日常的言论与行动,最终产生指导实践、改造实践的力量。因而本书只提供了一个框架,更多的是让读者自己去探索,去研究。
&&&&第一部分&& 课堂教学原理
第一章节&& 教学与教学理论
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2、解放后,受原苏联的影响,给教学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3、从理论上说,上课之前的备课或者说计划是不可缺少的,然而,这并不是说实施就是贯彻执行计划,而是要根据课堂情景进行调整。研究表明,计划充分的教师对学生反倒不敏感,较少鼓励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和进行讨论。另外,计划详尽的教师所教的学生比计划简略的教师所教的学生在学习态度上的分数要低。这就说明,如果教师不随机应变,计划就可能起副作用。计划毕竟是带有主观性的设计蓝图,实施时的灵活性非常重要,新教师与熟练教师的差别往往就在于此。因此可以说,教学即探究,教师即研究者。这个新颖的理论可以给教师一低频全新的认识,它告诉我们,教师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是一个有感情的人,我们不能按自己的设计来进行教学,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要发展学生的个性。
4、真正的教学活动必须符合三个逻辑上的必要条件: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明释学生所学的内容;采用易于学生觉知的方式。
第二章节&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个案例给我的启示:
在书上P59有一个程序教学的范例,主要讲琼老师为了帮助约翰,建立了一个相倚性管理计划。我觉得这给我一个启示,教师只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出一个详细的培养计划,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成才的。这也说明教师的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时间和精力。
第三章节&教学的基本问题
1、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两者是互相规定的;第二,主体是活动中的主导,是活动的目的之所属;而客体是为主体服务的,是作为主体实现的条件和手段而存在的;第三,客体对主体具有制约性。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在教学中主体与客体既是固定的,又是在不断变化的。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处理。
2、教师与学生装的主客体关系是很复杂的。就教的活动而言,主体是教师,学生是客体,教材是中介。当然,学生势必影响教师的教,但这种影响乃是客体对主体的影响。就学的活动而言,本来的情况应该是:主体是学生,因为学生是学习这种认识活动的执行者;学习活动的对象即客体是教材,同时教师也在一定意义上是学生的客体,这是指教师身上供学生学习的那些特征而言的。但是实际情况就复杂多变了:在有些情况下,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过程,或与教师共同确定决定,因而是单独的主体或与教师共同构成主体;在有些情况下,学习完全附属于教师的教,学生对所从事的学没有自主性,虽然有所活动,但这种活动实际上是客体在主体的作用下产生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仍然是客体,因为学生的主体性被教师所替代,这可称为&主体替代&。
第二部分&& 课堂教学策略
第四章节&& 课堂教学准备策略
1、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在具体情景下学生行为变化的结果,是用&学生学会了什么&的说法来表示的;而&目的&一词的涵义往往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等到同,它通常是指某一社会或国家为实现教育目的,在教学领域给教师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的要求,因此它是一种应该状态的理想,一种方向指针,而且还隐含着有可能无法实现的意思,时间的跨度也比较长。目标通常是策略性的,是可观察可明确界说可测量可评价的,而且还有时间情景等条件限制,然而它是目的的具体化。
2、一般说来,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是国家对学生学习此科目必须达到的标准的统一要求,在我中,教学大纲更是编写教科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教师可以通过研究教学大纲,对本学科的教学有一个总体把握,明确所教课程的目的要求,掌握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规划内容的序列安排,确定教学的大致进度。教师在研析教学大纲中最重要的是,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原则和方法联系起来理解,因为有时某一项内容可以达到不同的目的,必须理解它在特定位置所要达到的特定目的,才能掌握教学的侧重点;还要把大纲规定的各部分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整体把握。为了保证各学科的密切联系和学生学习的前后衔接,有时了解相近学科的教学大纲也是必要的。
学习了这部分内容,可以让我们教师对教学大纲有了一个更清楚的认识,教学大纲是我们教师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教师应该仔细研究教学大纲,在教学中把大纲的精神落到实处。教学大纲是教师心目中的一杆称。
第五章节&主要教学行为策略
1、教师运用板书的关键:
& (1)教师课前要预先设计好板书;
& (2)教师在课堂中要不断地观察学生的反应;
& (3)教师书写板书时应该做到字迹清晰、醒目;
& (4)教师应尽量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干扰学生注视板书;
& (5)不要连续长时间板书。
第六章节&辅助教学行为策略
1、倾听既是一项技术,也是一种艺术。教师一量掌握了课堂倾听的技能,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有效的课堂交流要求教师学会反审性倾听。在进行反审性倾听时,教师好象一面镜子,通过教师的反应,帮助学生弄清自己的真实感受,特别是在言语与非言语活动中所暗含的意义。教师的反审是为了避免误解或进一步澄清,确认学生发出的信息。教师要把这些暗含的意义解码为完整的信息,包括内容信息与情感信息,并恰当地表述出来,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课堂交流的深入进行。
3、教师要对学生形成合理而又适当的期望,必须排除一些干扰因素的影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尽可能地给予他们客观的评价。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就是&期望效应&告诉我们,当教师对学生所要达到的心理、智力、知识、能力、状况或变化有着某种预先设定时,教师的这种内在主观倾向往往反映在其外在行为上,从而给学生造成某种特写的心理环境,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和学业成绩。
第七章节&课堂管理行为策略
1、课堂时间的优化管理策略;
(1)坚持时间效益观,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的损耗;
(2)把握最佳时域,优化教学过程;
(3)保持适度信息,提高知识的有效性;
(4)提高学生专注率,增强学生的学术学习时间。
第八章节&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1、教学评价人微言轻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的价值判断,并且它更加注重的是价值判断。
2、教学评价是一种双向的活动,随着评价理论的发展,评价活动越来越多地吸收被评价者的参与。
3、教学评价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行为,必须发挥它的教育功能。&
第三部分&& 课堂教学研究
第九章节&& 课堂行动研究
1、教学研究不应该只是教学研究专家的&专利&,从事教学实践的教师,也应该从事教学研究,教学研究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内容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2、事实上,教育发生于具有极大复杂性的社会情境之中,它既有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又指向我们理想的某种末来;它既关乎全人发展的问题,也是一种产生社会后果的&社会活动&。教育的这些现实特性使得教育实践不可能被简化成简单的技术控制过程,教师也不可能仅仅是一个技术操作工人。教育本身以及教育所处的环境的复杂性,使得从事教育的人必须基于他们对实践的深思而做出许多决定,他必须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对自己行为的目标及其可能的后果进行审慎的思考和判断。为了确实地提高教育的效率,教师必须学会做出实践的&决策&,必须成为一个&决策者&,而不可能仅仅是某种抽象指令(不管这种指令是来自官方的文件,还是来自表面上更可靠的理论研究)的简单执行者。
3、当前我国许多中小学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固然成绩斐然,事实上对实践的改善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不过,在有些教育官员、校长和教师的心目中,仍视&形成理论体系&为教育(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这个追求当然不错,不过,这种旨趣容易产生一个不良的后果,那就是易把&教学研究&神秘化、专家化,把教学研究当作外在于教师的、&附加的&行为,当作教师在教学在教学之外的&第二专业活动&。这种研究其实只是把原先由专业理论研究者从事的活动搬进了学校,转由教师进行而已。行动研究所赞赏的研究,与教师的实践是&二位一体&的,它本身就是教学专业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十章节&& 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类型
读这部分内容,觉得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因为按照读书班学习计划,下一阶段要进行课题研究,
1、行动研究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方式,&问题&不但是行动研究的出发点,也是行动研究的归宿。行动研究的提倡者一般不大注意两个与&问题&相关的问题:
其一,教师如何能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事实上,教师在实践中并不那么容易地就意识到自己的实践存在&问题&,由于缺少可供教师认识自己的资料,相当数量的教师对自己的实践很难做出比较准确的估计,尤其对有待改进或有可能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往往估计不足。有许多教师当然也会遇到一些&难题&,但由于教学工作特有的性质,这些难题要么显得琐碎,过于技术化,通过简单的学习、仔细的设计就能产生比较好的效果,要么过于宏大,难于回答。对于那些有关教学宏旨的&问题&,如课堂组织、教学风格、师生交流、教学效率等,一般教师并不容易产生&问题&意识。
其二,教师只有在自己遇到&问题&时才会进行研究吗?教师只有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会实现实践改善吗?教师意识到并提出&问题&,当然是促使教师从事研究的重要动力,但在教师未提出&问题&时,未必不会进行一些研究。一位自己并没有遇到(或意识到)明确&问题&的教师,可能在观摩其他教师的教学实践时,意识到了别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有可能围绕这个问题与其他教师进行有关的研究;他有可能在阅读自己过去的教案笔记时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风格等等形成了比较明晰的认识,并通过分析比较,在自己的实践上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这些行为,虽然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教学研究)有所区别,但也未尝不是探究行为,只要略加规范,也有可能成为教师从事研究的可取方式。
2、教学研究主要的还是一种&实践探究&,而不是&科学研究&。这个定义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指明了一个大的方向,教学研究也不再神秘,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3、教案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教案作为教师思想轨迹的记录,是教师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教学实践的重要资料;而&备注&或&教后记&,如果能够记录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原有计划的变更、遭到的突发事件及处理情况、自己通过施教所获体悟等内容,则又成为教师总结与积累经验发现问题的凭依。
二、花朵与花苞 ------读陶西平《大家不同,大家都好》有感 &&崔宏伟
研读了教育专家陶西平《大家不同,大家都好》一书,深受启示。现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一点体会。
&大家不同,大家都好&应该包含两重意思:一方面是虽然大家不同,但是大家都好。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家不同,所以大家都更好。前者表达了事物因包容而绚丽多彩,后者描绘了事物因交融而百花争艳。
& 大家不同&,在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更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问题。有些人认为,教育公平就是让所有人接受所谓无差别的教育。而实际上,教育公平是要提供给所有人公平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但是,多元智能理论从一种教育哲学的角度告诉我们,人与人有着不同的智能结构,因此,人与人是有差别的.对有差别的人进行无差别的教育,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同时,学校之间即使在办学条件大致相当的情况下,也应当有各自的特色,这样才可能形成教育的活力&大家不同&&大家都好&,整个教育事业也就会好。所以,创建特色学校,是一个学校优质发展的途径,也是整个教育事业优质发展的途径。
作为一个B层次班级班主任,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领悟到:一滴水就是一个海洋,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每个孩子在成长的历程中,由于孩子先天的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每个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发展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即使是同一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个性特点、发展情况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我们的学生没有优等生和差生,只有&开放的花朵&和待放的&花苞&。花苞不是不开花,而是还没到时候。我们不着急,我们不要硬硬地掰开她,那样会伤害了她。我们呵护好她,说不定那是一朵罕见的&千瓣莲&。
古人就有&一娘养九子,连娘十个样&的说法。个体差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且每个人都有追求各自发展的权利。我们做教师的责任是面向全体学生,促使他们在各自基础上有差异地全面、生动发展。现代教育倡导人文关怀,许多学校都提倡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特长&的人,特长就是鼓励学生之间的差异,而不是使学生千人一面。日本女作家金子美铃在《我和小鸟和铃》这首诗中就很形象地阐明了这种差异的美。&
虽然我展开双臂,
也绝不能飞上天空,
会飞的小鸟却不能像我,
在大地上奔跑。
虽然我晃动身体,
也不会发出美妙的声音,
会响的铃却不能像我,
会唱许多歌谣。
铃和小鸟,还有我,
大家不同,大家都好。&
人的能力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无穷,价值无比,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矿,竞争力就是其中的宝藏之一。当然,竞争力是需要培植的。要知道,一个好的竞争对手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来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也是一个激励自己前进的力量。竞争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打败对手,而是要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强。学生因为有了在公平前提下的竞争才会有活力,才会有进步。
大家不同,大家都好。是因为&大家不同&,才会引来因人而异,彰显多元文化的&大家都好&。也正是因为&大家都好&,大家更好,才更能体现出&大家不同&的魅力。
本栏目相关信息推荐列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二成绩很差如何逆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