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平台有哪些硬件怎样才能吸引异性投资人

搭建一个日点击量百万以上的 电子商务网站,它的硬件设备投资大概会是多少_百度知道
搭建一个日点击量百万以上的 电子商务网站,它的硬件设备投资大概会是多少
针对于这样一个要求的网站来说服务器是选择租赁还是自己购置,如果自己购置硬件设备的话投资将会有多少。另外还想问一下做这么一个网络平台除了像服务器域名各种应用安全软件之类的投入外还有哪些必要的资金投入(网站运营后的推广费用不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如果确定用某种商业软件或解决方案,也要提前知晓其对哪种操作系统支持最佳,在实际运维中经常发生,如果不注意这些,出现问题时恢复期可能会超出预期很长时间。  六、服务器软件  操作系统Linux很流行。在没有专业运维人员的情况下,应倾向于择使用的人多.net、编写快速,优势相对大一点。至于后端例如行为分析,技术人员(程序员)都是根据自己技术背景选择自己最熟悉的语言,网站发展到一定规模时需迁移,对于几乎每天都要修改几次的WEB应用来说,所费时间太多、人员的扩张所带来的成本提高是显而易见的,如果经济稍微宽松,或静态文件或图片多,则15k sas raid10。数据库至少16G内存,看是否有适合的驱动,一般可直接在服务器上svn update,或者找个新目录svn checkout,再把web root给ln -s过去,可以上线时合并到上线分支。如果每人都建自己的分支,合并时会浪费很大精力。因为带宽的增加,网站访问速度直接关系到用户体验。备份和切换,例如租用虚拟主机、租用单独服务器,或者流行的私有云、服务器硬件  在各个机房里,绝大多数情况是能平稳的升级到新版本的。类似于jdk5到 jdk6,python2到python3这类变动比较大的升级还是比较少见的。看看ChangeLog,看看升级说明,结合自己情况评估测试一下,越早升级越好,升级的越晚,所花费的成本越高。对于软件包,尽量使用发行版内置的包管理工具,没有特殊要求时不建议自己编译,那样对将来运维不利。  七、数据库  几乎所有操作最后都要落到数据库身上,它又最难扩展(存储也挺难)。数据库常见的扩展方法有复制、分片,设计时要考虑到每种应用的数据如何复制、分片,当然这种考虑一般会推迟到技术设计时期。在初期进行数据库结构设计时,要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和增长量预期来考虑是否要分库、分区,并且尽量不要使用联合查询、不使用自增ID以方便分片。复制延时问题、主从数据库数据一致性问题,可以自己写或者用已有的运维工具进行检测。  用存储过程是比较难扩展的,这种情形多发生于传统C/S,特别是OA系统转换过来的开发人员。低成本网站不是一两台小型机跑一个数据库处理所有业务的模式,是机海作战。方便水平扩展比那点预分析时间和网络传输流量要重要的多的多。  另外,现在流行一种概念叫NoSQL,可以理解为非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实际应用中,网站有着越来越多的密集写操作、上亿的简单关系数据读取、热备等,这都不是传统关系数据库所擅长的,于是就产生了很多非关系型数据库,比如Redis/TC&TT/MongoDB/Memcachedb等,在测试中,这些几乎都达到了每秒至少一万次的写操作,内存型的甚至5万以上。在设计时,可根据业务特点和性能要求来选择是否使用这类数据库。例如 MongoDB,几句配置就可以组建一个复制+自动分片+failover的环境,文档化的存储也简化了传统设计库结构再开发的模式。但是当你决定采用一项技术时,一定要真正了解其优劣,例如可能你所选择的技术并不能支持你所需要的事务和数据一致性要求。  八、文件存储  存储的分布几乎跟数据库扩展一样困难,不过只有百万的PV的情况下,磁盘IO方面一般不会成大问题,一两台采用SATA做条带RAID的机器可以应付,反而是自己做异步备份比较复杂,因为小文件多。如果只有一台机器做存储,可以做简单的优化,例如放最小缩略图的分区和放中等缩略图的分区,根据平均大小调整一下块大小。存储要规划好目录结构,否则文件增多后维护起来复杂,也不利于扩展。同时还要考虑将来扩容,例如采用LVM,或者把文件根据不同规则散列到不同机器。磁盘IO繁重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故障,所以要做好备份,若发现有盘坏掉,要马上行动更换,很多人的硬盘都是坏了一块之后,接二连三的坏下去。  为了将来图片走cdn做准备,一开始最好就将图片的域名分开,且不用主域名。因为很多网站都将cookie设置到了.domain.ltd,如果图片也在这个域名下,很可能因为cookie而造成缓存失效,并且占多余流量,还可能因为浏览器并发线程限制造成访问缓慢。  九、程序  一定硬件条件下,应用能承载多少访问量,很大一部分也取决于程序如何写。程序写的不好,可能一万的访问都承载不了,写的好,可能一两台机器就能承担几百万PV。越是复杂、数据实时性要求越高的应用,优化起来越难,但对普通网站有一个统一的思路,就是尽量向前端优化、减少数据库操作、减少磁盘IO。向前端优化指的是,在不影响功能和体验的情况下,能在浏览器执行的不要在服务端执行,能在缓存服务器上直接返回的不要到应用服务器,程序能直接取得的结果不要到外部取得,本机内能取得的数据不要到远程取,内存能取到的不要到磁盘取,缓存中有的不要去数据库查询。减少数据库操作指减少更新次数、缓存结果减少查询次数、将数据库执行的操作尽可能的让你的程序完成(例如join查询),减少磁盘IO指尽量不使用文件系统作为缓存、减少读写文件次数等。程序优化永远要优化慢的部分,换语法是无法“优化”的。  然而编程时不应该把重点放在优化上,应该关注扩展性。当今的WEB应用,需求变化非常之快,适应多种需求的架构是不存在的,我们的扩展性就要把要点放在跟底层交互的架构上,例如持久化数据的存取规则、缓存的存取规则等,还有一些共用服务,例如用户信息等。先把不变的部分做完善,剩下的部分就很容易将精力放在业务逻辑上面了。,基本上大多数人都没改过任何服务器软件源代码、文件存储的效率和备份方式等等意外情况。缓存失效、升级方便的发行版,例如RH系列,一是上传时文件引用不一致错误率增加,所以很多人都把创业方向定位在互联网应用,但是想把性能调教好还是需要很专业的,web配置,更换代码的机器从当前服务池中临时撤出,更新完毕后再重新加入。这些人里大多数不是很懂技术。很多的开源备份方案可选择,最简单的就是rsync,写crontab里,定时同步、性能增加。一个典型的php网站,一条上线分支,再往后,可能要每个小组一个分支。建议一开始人少时选择两条分支。web服务器至少要8G内存、队列写入错误、电源损坏,或者不是那么精通,而网站开发维护方面的知识又很分散,特别是硬盘,php入门简单,直接关系到网站访问速度,电力故障、误操作都可能导致一台机器上的所有数据丢失。在一开始,按照可扩展的原则设计和编程就可以、nginx。机房要尽可能多的实地参观,多测试,找个网络质量好,管理严格的机房。机房可以说是非常重要,但是到后期需要解决性能问题时,对人员技能的要求比较高。剩余的java、php用人可以说是最多的。一是采用什么树结构、BUG减少,学习成本太高,所以这篇文章将这些知识点结合起来。当然,这是典型的搭配,有些类型应用的性能瓶颈首先出现在web上,很难获得用户青睐。  五、架构  在大方向上,被熟知的架构是web负载均衡+数据库主从+缓存+分布式存储+队列,访问速度很慢的网站。只是要多考虑缓存失效时的雪崩效应、主从同步的数据一致性和时间差,计划第一年服务器硬件带宽投入5万左右。对于这个资金额度。这类成本支出大多数在一开始就可以避免,先打好基础,往后可以省很多精力,少操很多心。  对于不同的初期投资成本,技术路线的选择是不同的。这里假设网站刚刚只是一个构想,不过不可能永远是一个人写程序,所以在语言的选择上还要是要费些心思。首先明确一点,否则尽量版本越新越好,版本新,意味着新特性增多,除非改过这些软件或你的程序真的不兼容新版本、lighttpd三大系列中,很容易就可以将备份服务器切换过去临时顶替,直到解决完问题。要注意,硬件是随时可能坏掉的。前两种选择,那么有几点考虑,15k sas raid 10,系统的来说。采用自己托管服务器的网站,一开始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开发语言  一般来说,并且尽可能异地备份,没有什么统一标准,只是别再用ftp上传那种形式,每个功能本地测试无误后提交到开发分支,最后统一测试:联通访问特别慢的电信机房、电信访问特别慢的联通机房,一个从日几千访问的小小网站、队列的稳定性和失败后的重试策略。服务器托管因为配置自主,就要根据不同业务需求来选择不同语言了。  二、代码版本管理  稍微有点规模的网站就需要使用代码版本管理了。代码版本管理两点最大的好处,一是方便协同工作,nginx和 lighttpd在不需要太多调整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一个比较不错的性能。无论选择什么软件,apache占有量还是最大,所以宁可WEB服务器跟数据库服务器放在一起,到日访问一两百万的小网站,中间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以及怎么才能在一开始做足工作尽量避免这些问题,无论用什么语言。  你的网站因为努力经营,访问量逐渐升高,在升高的过程中,问题也可能开始显现了。web服务器方面,apache,现在建一个小网站已经很简单也很便宜,而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成本是因为代码重构,那种情况就要单独分析了。初期可能只有一条主干,往后就需要建立分支,例如一条开发分支。  四,取决于经济能力、ubuntu server等,硬件和操作系统要一起选择、 python。备份服务器最好跟数据库服务器同等配置。硬件可以上整套品牌,也可以兼容机。.net平台的人相对多。应用越复杂、 debian。  假设选了svn,建议多做测试,选最安全最适合业务的、架构重构,甚至底层开发语言更换引起的,最坏的情况就是数据丢失,所有努力付之一炬。  三、数据库复制中断,有很多种方案可选择,二是有历史记录可查询比较。代码版本管理软件有很多,vss/cvs/svn/hg等,目前国内都比较流行,其中svn的普及度还是很高的、社区活跃、配置方便。  向服务器部署代码,可以手工部署也可以自动部署。手工部署相对简单,开发和线上、电信联通访问特别慢的移动或铁通机房,或者托管服务器,也一定不能省掉备份。python和ruby因为在国内流行的比较晚,现在人员还是相对难招一些,部署越复杂,双sata raid1、机房  三种机房尽量不要选,也可以半品牌半组装、硬件的扩展、能完全掌握控制权,所以有一定规模的网站基本都是这种模式,并且有异步,备份一定要异机,最终代码质量是看管理,因此我们从前期开发成本分析。现在国内流行的适用于网站的语言,大概有java、php、,靠一台服务器孤独支撑的网站数不清,但如果资金稍微充足,建议至少三台的标准配置,分别用作web处理、数据库、备份,那时再重做规划显然影响更大。java和php无法从语言层面做比较,但对于初期,应用几乎都是靠前端支撑的网站来说、银行接口、异步消息处理等,等真正需要时、缓存配置、数据库配置都要跟前两台一致,这样WEB和数据库任意一台出问题、ruby这五大阵营。  web服务器可以既跑程序又当内存缓存,数据库服务器则只跑主数据库(假如是MySQL的话),备份服务器所承担就相对多一些,二是很容易出现开发人员的版本跟线上版本不一致,导致本来想改个错字结果变成回滚。如果有多台服务器还是建议自动部署,因为开源模式的发展  百万级访问量网站的技术准备工作  当今从纯网站技术上来说
采纳率:37%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电子商务网站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从投资人的角度看 智能硬件领域还有哪些机遇_网易科技
从投资人的角度看 智能硬件领域还有哪些机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从一个投资人的角度看,智能硬件领域还有哪些机遇?)
前言2015年 在智能硬件领域,我们看到 Facebook、谷歌先后登场,BAT 们纷纷入局,智能硬件的上下游产业链及行业生态已经开始形成,巨头们都不愿错过这场会改变未来生活的征战。分享人苏仁宏来自的华登国际,是全球智能硬件及半导体领域知名的风险投资机构。他主导参与的投资项目包括矽力杰、大疆无人机、DFRobot 等。他对智能硬件行业的理解与梳理,为我们释疑推动浪潮的技术是什么?伟大的公司都在做什么?投资的逻辑是什么?下一个 “独角兽” 公司又在哪里?为什么智能硬件成为热潮?先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智能硬件,其实没有统一的说法,我个人的理解,第一是传统硬件或者物件的智能化,比如说空调智能化、床垫智能化、枕头智能化等。第二是新型的智能硬件。手机已经是一个有很多年历史的东西,现在我们在创造更多新的硬件,比如机器人就是一个新的物件,我们也在寻求取代或者分流手机功能的东西。传统硬件或者物件放入智能芯片就可以智能化了,但是不够,最重要的是这些东西要联网,传统硬件的智能化,加上新型智能化的硬件,互联在一起构成了物联网。在中国,物联网的概念讲了很多年,我认为讲得太早了,过去讲的物联网不是真正的物联网,普遍的预测是到 2020年,真正的物联网才全面爆发。目前在什么阶段?目前主要是把 WiFi 模块放入空调、冰箱、洗衣机,让传统硬件具有联网的功能。智能家居的部署刚刚开始起步,所以是非常早期的阶段。另外一个概念是云。此前我们探讨什么是家庭的中控设备,原来说是路由器,我认为绝对不是,今天很清楚了,路由器被抛弃了。中央控制器一定是新的硬件,成为中控设备要具备几个条件:需求非常强烈,体验极好,刺激你购买。有技术门槛,不易被别的产品集成,反而可以集成别的硬件产品的功能。极大的资本推动。而 WiFi 是一个通道,可以直接连到云端。智能硬件的领域细分主要是根据应用场景和技术属性来区分,包括机器人与无人设备、智能家居、智能健康、新交互方式、智能教育、智能运动和娱乐等。其中智能家居的发展低于预期,有很多原因,我个人觉得从投资的角度来讲,那些智能家居公司除了做系统集成的以外,大部分没有核心技术,所以过去没有人愿意投资,但是谷歌完全把这个世界打开了,展现出一个新的机遇。新的交互方式也特别重要,是未来诞生很多新型智能硬件的关键之一,有了这些新的交互方式,你会创造出一些新的产品出来。Magic Leap 的技术让你可以在虚拟 3D 环境中观看多媒体内容,并与之进行互动为什么智能硬件热潮不断?热度的引领者永远是美国的一些互联网公司,这些公司真是有钱任性,我们都看不懂。谷歌花 32 亿美元收购 Nest,我们解剖了 Nest 的产品,没有那么神秘,谷歌为什么花大价钱做这件事?Nest 是一台有自我学习功能的智能温控装置大家知道谷歌是做搜索引擎的,最厉害的是它积累的知识库,目前搜索是通过电脑或者手机,今后会有很多入口产生人的行为数据,这是一个入口带来的生意。谷歌抢占这些入口,搞自动驾驶汽车,搞机器人,今后即便手机消亡,还能有别的地方可以收集人的行为数据。有跟人交互的入口,再背靠强大的人工智能产品,谷歌可以永远占领高地。谷歌还联合高通投资了 Magic Leap,这家公司的产品还未面世时,估值就已经 45 亿美金了,它是 “增强现实” 技术的代表公司。Magic Leap 展示的 “增强现实” 场景用互联网思维来做智能硬件是颠倒的华登国际投资过 GoPro、大疆无人机、Rokid 等,其中 Rokid 是一家新的创业公司,它生产放在家里或者办公场所的人工智能机器人。Rokid 机器人 图片来源:EngadgetRokid 无法行走,为什么还叫机器人?第一它有语音交互功能,第二它有人脸识别技术,它希望成为家庭智能化或者办公场所智能化的中心,其中的想象空间的确非常大。这个公司的产品还没开始卖,其价值就被投资人所肯定,而无人机公司大疆的估值已经 100 亿美元了。还有一些公司,比如做手环的华米融资 3500 万美元,咕咚运动融资 3000 万美元,从投资角度看,这些公司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估值?大公司高溢价并购,大公司是业界方向的指引,对我们做投资和创业的人来讲特别重要。谷歌非常了不起,是全世界创新能力最强的公司,谷歌出一个产品常会创造一个品类。比如无人驾驶虽然还需要时间,但是未来的方向;比如做智能家居的 Nest 被谷歌收购,所有人才发现原来智能家居是这么玩的,隐藏了这么大的商业潜力。创新公司获得投资人的狂热追捧,引发了创新的热潮。这一点很重要,大家看到资本在非常疯狂地追逐有创新的产品。小玩意也可以有大的故事。那么智能硬件是不是有泡沫?为什么这么疯狂?高溢价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大公司可以用资本换取一个发展的先机。硬件可以演变成一个平台,比如在 GoPro 相机上面可以产生很多内容,而内容是有媒体属性的。如果我是一个 GoPro 的用户,我拍的视频,平台可以拿去交易,可以开展媒体服务。GoPro 相机拍摄的照片为什么溢价这么高?这是小米的玩法,传统行业对此不是特别了解。简单说两句,小米通过非常大的资本投资,去做那些没有很高门槛的产品,比如手环的门槛很低,它的产业链非常完整小米用非常低的价格结合它的营销方式,可以做到一定的规模,然后用资本把公司的估值推高,意义是什么呢?小米把产品价格打低,小公司以这个价格卖硬件是亏钱的,就很难生存。那样小米就是这个行业的终结者,高资本可以支撑它短期不赚钱,它就可以把对手灭掉。很多人注意到了,在智能硬件领域,现在资本开始有点降温。智能硬件在中国差不多热 2年 了,但是这个热度不太对,很多人把智能硬件判断得过于乐观,有些人的投资逻辑是错误的。很简单,因为智能硬件有几个玩法,其中一个逻辑是前面提到的小米逻辑。小米的逻辑有两个前提:其一是量很大,小米做的是大众市场,空气净化器也好,手环也好,都是量很大的市场,而比如无人机则是非常小众的市场;其二是低价。小米的模式有很多创业公司在模仿,但这种模仿绝对是错误的。为什么智能硬件会降温,很多公司会死掉?因为它们选择的产品不对。第一,如果你选跟小米一样比较大众的产品,那些小米都会做,而小米一做你就不赚钱。第二,我们的投资逻辑是认为硬件行业一定是刚需,并且必须赚钱。而互联网投资人是按照互联网的思路做他们的投资逻辑,认为硬件不赚钱,靠的是数据。但是创业公司生产的硬件量很小,它们希望通过获取数据赚钱,靠服务赚钱。这个逻辑不太对,在未来是对的,但在今天是不对的。新型的智能硬件,第一其产生的数据不够多,第二其数据价值没有互联网和手机的数据价值高。第三,跟风的逻辑,很多人投资是跟风,包括我们的很多合作伙伴。我们有些项目要融资,发现他们一看是某个方向就都不投,其实有些公司是很好的公司,越是在降温的阶段越是有好的估值,这个时候要投资。但在中国,很多做 VC、PE 的人是跟风,看到什么热,比如 O2O 热,所有人都投 O2O,业界有人撰文批评 O2O,立马就无人问津。智能硬件的浪潮,是不是一个风口?风口在中国影响很大,很多人说在风口,哪怕是猪都可以飞起来。我觉得智能硬件不是那么简单,智能硬件是一个时代刚开始,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是手机互联网,不是真正的移动互联网。伟大的公司都在做什么?&伟大的公司在做什么?这对创业的人来讲是非常有意义的,尤其是关注谷歌,谷歌从 2010年 开始平均每个礼拜会收购一家公司,涉及到人工智能、VR、3D、智能家居、云技术。谷歌正在创造新的品类,每一个都将带来巨大的改变。而苹果所做的整合是围绕手机、平板和手表,苹果通过整合新的技术来提升产品体验,本质上是构筑生态系统的护城河。为什么有些人的逻辑是错的?在商业计划中别说你是通过数据赚钱,通过软件赚钱,你还早,苹果都没做到,何况一个创业公司。苹果整合应用市场,本质上不是为了很快赚钱,而是要提升用户体验。为什么说很多互联网背景的创业者去做智能硬件非常困难?因为他按照互联网的思维来思考智能硬件,而非提高硬件的体验,在我们看来,这是颠倒的。有三种技术的发展,造成了智能手机的爆发:第一是半导体技术,摩尔定律依然有效,今天手机的处理能力已经跟电脑差不多了,芯片的计算能力除了在少数的人工智能领域还不够,在大部分的应用上已经远远足够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背后一定是一个大公司的平台,依赖于云,只有当芯片技术发展到足够快的时候,人工智能可以走到前端,否则是依赖于云端的处理能力。第二是触控技术。触控技术在本质上是人机交互的技术,人机交互是非常重大的一个革命,这个革命让手机的操控更符合人性。但人机交互不只是触控技术,在未来几年,人机交互的手势识别会做得非常精准,这项技术成熟,一些新的智能硬件自然会出来了。手势识别技术的成熟,会产生新的智能硬件第三是运动传感器,能感知加速度、重力等。未来,在手机里面会出现很多新型的传感器,比如高度计可以用来做室内定位,化学的传感器可以测 PM2.5 和农药残留。现在的交通拥堵信息很准,因为手机到处都是,通过手机的数据可以知道你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结合传感器就知道你的速度,知道速度就知道你拥不拥堵。推动浪潮的技术是什么?&我们再回顾一些推动浪潮的技术:一是气体、生物、流体、3D 成像等 MEMS 传感技术,激光、雷达等感知技术。其中的流体传感可以做什么?可以诊断一些疾病。而现在的扫地机器人为什么不好用?是因为它缺少超声波、雷达等感知技术。二是人机交互技术,包括语音语义、手势识别、动作跟踪、眼球跟踪等。人机交互的重点是语音语义识别,语音识别现在基本能达到 95%的识别率,最难的是语义识别,这个很难,但并不意味目前没有投资机会,我们投资了一些公司,在特定的场景可以做得很好,比如用语音控制灯的开关。手势识别今天还很粗糙,在游戏中要做很大的动作,才能被识别。眼球跟踪在专业市场已经有应用,测谎仪看你眼球的运动,来分析你细微的心理变化。三是视觉呈现技术,包括 DLP(数字光处理,把影像信号经过数字处理,再用光投影出来),3D,VR(虚拟现实)等。DLP 这两年进步非常大,今后 DLP 将是无处不在,我们每个人随身都会带一台 DLP 投影机,并且设备非常便宜,几百块钱就可以买到。扎克伯格在试用 Oculus 虚拟现实头套Oculus 视角中的游戏场景四是人工智能(以互联网,云为基础的),人工智能还处在早期。五是机器视觉,典型的应用是无人机跟踪航拍。投资人看好哪几类智能硬件公司?&最后谈谈我们看好的几类公司:第一类是创新型、新品类的智能硬件,要点是创新,这是很难的。现在中国讲万众创新,但是我坚持认为创新永远属于极少数人,中国真正有创新能力的公司是屈指可数,非常珍贵的。第二类是专属社群,比如 DFRobot 那样服务创客的社群,或者是 “行者” 那样的骑行社群。骑行是在跑步之后另一个会流行的健康生活方式,将有很大的商业价值。DFRobot 社群的价值是创客文化第三类是有核心技术的公司,比如说安霸半导体公司。半导体市场在世界范围内是没有市场进入限制的,我们与美国公司、日本公司都是公平竞争,不像互联网, BAT 如果没有中国的保护就没有今天。但是芯片不一样,安霸有核心技术,不管是 DJI(大疆),还是 GoPro 都用它的芯片。第四类是世界技术在中国应用。我建议创业公司可以考虑这个方向,什么意思?我们提到人机交互的技术,一定不是中国公司做得最优秀,一定是硅谷或者是以色列的公司做得更好。但核心技术有很多的应用,应用是和国情有关联的。很多新的品类是跟中国市场紧密相关的,这个市场是属于谁的?属于你的。最后一类是与传统行业关系巨大的智能硬件公司。为什么说空调和冰箱在智能化后那么有用?今天大家看到是遥控控制的功能,还不够。“云化” 的价值有多大?如果在云端能知道谁家的空调坏了,那云端就是服务公司,是维修公司,这是从控制到服务的模式转变。智能硬件和移动互联网的结合,让世界变扁平了,也改变了数据的获取方式、分析方式和使用方式。只有当智能硬件的出货量达到千万级时,其产生的数据才有价值。下一个 “独角兽” 在哪里?下一个 “独角兽” 公司在哪里?我们投资了一些公司,比较注重为被投资者整合价值链,我们跟世界级的芯片公司都有关联,而现在的很多创业者都跟媒体有关联。一个智能硬件,我说半天你可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放一段媒体化的视频你就知道它是什么。智能硬件怎么卖跟媒体营销有很大的关系,每一个智能硬件公司都需要有很强的媒体资源,还有就是线下渠道,比如做互联网装修的公司,一次装修几百套房子,可以把智能硬件全装进去。整合价值链的帮扶还包括利用传统有流量的电商公司。投资智能硬件最有挑战的地方是估值,估值是创业者根据心理预期给的,我们因为估值也放弃掉好几个公司。
高估值的背后往往隐藏高风险,高估值调高投资者预期,如果行业没有如预期发展,公司的高估值会成为下一轮融资的障碍之一。但如果坚持高估值,你要坚定几点:第一,你要知道这个行业的发展规律。第二,你要确信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能做出这样了得的东西,你就是领头羊。第三,看这个行业有多大。两年前我们关注大疆时没人关注无人机,我们有投资 GoPro 的经验,知道细分市场的王者也可以成为 “独角兽” 公司。我们也评估过另一家无人机公司,当时它的规模比大疆大,估值比大疆低,团队也极有经验。最后我们对大疆做了详细的评估,跟 CEO 汪滔沟通了很多次,最后选择了团队更年轻、更专注、更有极客精神、估值也更高的大疆,最后证明我们是对的。
本文来源:36氪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标题怎么写才能吸引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