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下面长了像火山一样的什么东西触感最像舌头。开始是小疙瘩。如果是癌症这种情况是早期还是晚期

【CCTV―中华医药】战胜癌症 从“心”开始
作者:中华医药 &&来自:中央电视台&&时间: &&文章点击率:&&栏目点击率:
嘉宾: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王俊杰
视频地址:
  主持人 洪涛:“观众朋友您好,欢迎收看这一期的《中华医药》,在很多人看来啊,癌症是非常可怕的,在癌症面前,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有名气还是默默无闻,似乎都显得那么不堪一击,那么面对癌症,我们难道真的就束手无策了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对于癌症我们该如何面对它,战胜它,今天我们轻来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科王俊杰主任以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祝卓宏教授,来和大家一起探讨有关肿瘤方面的话题,欢迎两位专家。”  王俊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祝卓宏,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  主持人 洪涛:“也欢迎各位嘉宾朋友,欢迎大家,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2014年世界癌症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达到1400多万例,平均每8个死亡病例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预计2014年我国肿瘤的发病例数达到将近300万,那么这么多的癌症,在初期有没有症状?该如何发现这些蛛丝马迹呢?  主持人 洪涛:“大家想得到吗?”  “我近期刚遇到这么一件,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我的一个朋友,很年轻,40多岁,稍微感到身体不适,他去就医,开始是肺癌并且是晚期,以后又是脑转移,最后到了北京来查是骨骼全身转移,所以我就想问一下,这么年轻,这么强壮的这么一个孩子,他怎么突然得了肺癌并且是晚期?”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王俊杰:“大家知道现在肺癌的发病率已经在城市人口中上升到第一位的恶性肿瘤,那么它的原因呢,应该讲还是多方面的,比方说第一个现在比较明确的就是吸烟,那么吸烟你的年龄越早,那么你的时间越长,那么你患肺癌的几率就会很大,那么第二个因素呢?中国人的餐饮习惯喜欢这种煎、烤、烹、炸,那么这个过程中,那么高温这种油的作用发生化学的变化产生一些致癌的位置,第三点当跟环境,比如大气的汽车尾气的这些污染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综合来,肺癌发生率提高跟这个环境是有直接的关系的。”  主持人 洪涛:“刚才那位观众问了,就是为什么那么年轻啊,一发病就是中晚期。”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王俊杰:“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点,就是我们中国人有一个习惯,就是我们不舒服的时候,我们一定是不会去医院的,一定是非常难受的时候,我们才去医院瞧病,带来什么问题呢?因为肿瘤的早期是没有症状的,它是没有任何症状的,而有了症状我们讲,基本都处在晚期了,而有了症状我们讲,基本都处在晚期了,那么我相信你这个朋友,可能也是感觉到憋气了,感觉到有咯血症状了,或者感觉全身不舒服了才去医院,所以这个时间一查,基本都是晚期,而到了晚期大家也知道,治疗难度非常非常的大。”  主持人 洪涛:“解决我们要住追早期的定期的体检,另外还有一个要是发现了不舒服的就应该马上去看一看医生。”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王俊杰:“对,是这样。”  主持人 洪涛:“下面观众还有问题吗?”  “我一个朋友啊,他的母亲也是得了肝癌,可能家里人都知道这个事,一直也没有跟母亲说,怕承受不了这个压力现在我就想知道,就是说这个事应该告诉母亲呢?还是不该告诉她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王俊杰:“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是要察言观色,在沟通过程中,通过患者的描述,我们会揣摩他的心理,窍门就是先跟家属沟通,把这个事所有的全跟家属聊好了之后,家属一般都会暗示医生,但是有一点我坚守,我坚持就是说通过我跟他告知这个过程中,我要让我的患者建立起强大的信念,我们的一位老患者就是赵老师她患病了之后呢,我就跟她老伴商量,她老伴非常好,说王主任应该告知她,这没有问题,经过积极治疗之后,这几年下来,各个方面都安排得非常好,那么今天呢她也来到了现场。”  主持人 洪涛:“我们先认识一下赵老师,欢迎您到来啊,您的先生是吧,换先生,欢迎您,我们的记者在我们录这期节目之前,去赵老师家里采访,回来之后跟我讲,说见到您做了肝门改道手术的癌症患者啊,说把这个家里安排得非常干净整洁,而且家里布置的还特别的温馨,让她感到特别的意外,这样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赵老师的生活近况。”  赵建秋,曾是地质大学的一位老师,今年64岁,6年前她被诊断出患有直肠癌,通过治疗老人已经恢复了健康,在每年的复查中,赵女士的健康状况都很理想。  赵建秋:“听大夫的,我一点怕的感觉恐惧都没有,可家属他们儿子媳妇都有掉眼泪,我还劝他们,我说没事,别哭啊,到医院就没事了。”  “我觉得她最大的有点是听人劝,她能理解别人的善意,我觉得这点对她挺有意义的,她还挺坚强的,化疗的过程挺痛苦的,但是我觉得她还挺坚强的,她熬过来了。”  对于癌症病人来说,常规的治疗常常让身体疲惫不堪,心理胜生理方面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折磨。  赵建秋:“化疗就是拿得你浑身烦燥不安,完了以后就恶心,吃什么吐什么,不能闻味,你吃饭,你吃的饭味过来了,我都恶心得都得吐,放疗就是烧伤,等于完全是烧伤了,一次两次看不出什么,十次以后就马上就肉皮就开始溃烂了,破了烧黑了。”  作为丈夫的黄瘐,选择了一种独特的陪伴方式,他通过旅游、和同学聚会来分散妻子的注意力,同时和妻子一起调整心态,面对疾病。  赵建秋的丈夫 黄瘐:“她痛苦我不能代替,对吧,我只能呢在心情方面减轻,要陪伴她的结果是要靠她自己内心的动力要发挥起来,要她自己解决。”  “黄瘐是一个特别快乐的人,就对她恢复身体挺有帮助的,如果要是说老公就一天到晚愁眉苦脸的,你说她会思想负担得多重啊,但是我觉得黄瘐给了她很大的帮助,就是那种不去想那些消极的事情,就唱歌,高兴,你怎么高兴我就陪着你,我觉得这一点挺重要的。”  主持人 洪涛:“刚才我们看这个短片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赵老师的坚强,但是我们更多看到了黄先生的乐观,给我们谈谈您的感受,把赵老师护理得这么好。”  赵建秋的丈夫 黄瘐:“这主要是靠她自己,这个病是得在她的身上,关键是通过大夫的治疗,她有一个特别的战胜疾病的决心,我呢就是一个协助作用,但是我有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六年了吧,六年了你说她现在怎么样让她再年轻,吃饮食方面还注意点什么。”  主持人 洪涛:“刚才您谈到癌症病人的饮食了,这样我们这准备了一些食材,然后我们先跟我们的嘉宾朋友做一个互动,我们癌症病人怎么吃,有哪些东西不能吃,您刚提的问,黄先生您来,就是乳腺癌的患者在这些食材当中哪些是不能吃的,听清楚这个问题,乳腺癌的华这我们面前摆放了这么食材,有鱼啊、辣椒,这是蜂蜜、海带。”  赵建秋的丈夫 黄瘐:“好像是黄豆,你要问直肠癌可能还了解。”  主持人 洪涛:“不好意思。”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王俊杰:“估计这辈子可能没那机会了。”  主持人 洪涛:“刚才您说了。”  赵建秋的丈夫 黄瘐:“应该是咸菜。”  主持人 洪涛:“咸菜是吧。”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王俊杰:“应该是乳腺癌主要是豆类跟蜂蜜,因为这一类食品里面,它富含一些我们激素的类似物,反倒会诱发它再出现。”  主持人:“我们再找一位观众上来,您来吧,好,我们的问题是甲状腺癌的患者哪些食物不能吃?”  “应该是紫菜和海带这两种吧。”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王俊杰:“回答的非常好,万一正确,海产品因为它富含碘嘛,那么甲状腺癌的患者如果经常吃这些东西,也是会诱发肿瘤细胞,所以甲状腺癌患者应该减少这些的摄入。”  主持人 洪涛:“好,谢谢,您请回,我们再请那位先生吧,这个问题是肝癌的患者哪些食物不能吃?”  “我觉得这个鱼和这个肉。”  主持人 洪涛:“和这个炸类的。”  “还有豆类。”  主持人 洪涛:“还有豆类。”  “癌细胞它需要营养,营养好了也不行。”  主持人 洪涛:“您挑了这里面您认为最有营养的是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王俊杰:“肝癌主要是它因为一般由肝硬化引起的,它往往会引起人的食道下端的静脉曲张,所以一般避免比较硬的食品,因为硬的吃下去划啊,容易把那个黏膜划破了,引起大出血,包括这种刺激性的辣椒什么的,也要减少摄入,很好,回答的很好。”  主持人 洪涛:“好,您请回,王主任您请回。现在我们在星王主任回答您那个问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王俊杰:“直肠癌的患者我们还是习惯来讲肯定是多摄入一些青菜,维生素这一类的比较好,那么减少一些比如高脂的饮食,高热量的,比如说我们老百姓常说的红肉摄入要减少一些,高热量饮食容易蓄积呢,慢慢就会引起人体一些其他一些不良的,产生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所有直肠的健康饮食主要是润肠这一饮食为好。”  主持人 洪涛:“粗纤维什么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王俊杰:“对,此纤维食品,比如说芹菜,还有一个圆从葱类的,现在配方也推荐中医比如泡一些红酒,每天自己切成片,每天吃几片,这样长期通过这种食聊,降低血脂,完了运行你的胃肠,这样的话对你的疾病的康复都是非常好的。”  主持人 洪涛:“我们说回到这个癌症,我们一讲到癌症我们都知道,这个癌症的病人很多都是要去做放化疗的,会有很大的副作用,有一些病人可能会有一个问题,因为他很恐惧,很担心自己过不了这个关,而且耐受起来非常的痛苦,有一些人就会想,说我能不能不做。”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王俊杰:“早期肿瘤几乎不需要,手术切完就好了,对吧,患者高高兴兴的回家了,开始康复治疗,那么到了什么阶段,相对中晚期,那么这个时候可能比方说单一手术,我们也只能保证你活,比方50%、60%能活5年,那么我们加了化疗呢,可能能活到70%,如果再加了放疗可能变成80%,所以我们肿瘤综合治疗的目的是什么,是让我们健康的多活,第二还要活得有质量,我们经常讲我要看病,其实看病嘛同志们,我经常给我的患者讲,我是看病人,我要看你,我才知道做什么,第二我要看你的病例类型,同样是肺,分好多好多种,我们根据这么多指标才能判断你需要做什么治疗,你不需要做什么治疗,所以医学,医生今天的任何一个给患者的指令都是多少年的经验。那么证明了安全有效,我们才能在你身上应用,但这个过程中确实射线进入人体,对人体带来人海伤害,化疗药物进入人体都有伤害,也一定是有的,我们的人体是能够耐受的,我经常讲,人类跟肿瘤这场治疗呢,不叫治疗,这叫战争,如果做一个将军他打仗的时候,他都没有必胜的信念。他怎么能攻克这个难题呢?所以在这里其实是医生跟患者肩并肩,手挽手一起克服这个难题,越过这座高山。”  主持人 洪涛:“就是患者一定要树立一个鉴定的信念,我们都知道刚才讲到他很痛苦,是因为他有很多比如说类似于脱发啊,包括有一些人就吃不下东西了尤其是脱发可能对有些人从外形上他就会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可能会给这个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上的刺激和影响,那么面对这个我们该怎么办,听一听祝教授。”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 祝卓宏:“如果爱患者脱发也好,或者是身体不舒服也好,有一些副作用以后啊,他的陪伴的家属、朋友,包括我们的护理人员和医生,实际上要从心理上给他更多的支持,其中有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2013年7月份,老布什他的一个特工,孩子两岁得了白血病,放疗以后头发都脱落了,老布什去看他的时候把自己的头发也剃光,实际上医学啊,既要关心病人的身体,还要关心病人的心理和情感。”  主持人 洪涛:“我们现在有的时候会听到不少说什么什么小孩子,也得了癌症,对在临床上,这样的案例多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王俊杰:“你比方说我遇到个一个小朋友我管他叫奥特曼,他一岁的时候就得了恶性肿瘤。”  主持人 洪涛:“一岁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王俊杰:“对。”  主持人 洪涛:“我们一起来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这个孩子的情况,来。”&&&
  王磊,今年7岁,2007年在他一岁多的时候被诊断患上了舌癌。  王磊的奶奶:“到底是能治还是不能治啊,他说摇摇头。”  孩子为什么会患上肿瘤,原因无从查起,只是刚开始的时候发现孩子睡觉打呼噜,家里人并没有太在意,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后,呼噜声越来越大,甚至影响了孩子呼吸,家里人这才觉得这出了问题,于是马上到医院检查,结果被诊断出患有舌癌。  王磊奶奶:“小一点,比黄豆要大,那么大的粒子,最后发展成鸡蛋那么大的疙瘩,咱的舌头是平的,他的舌头已经翻起来了,顶着天花板(上颚)了,鼓好大的一个包。”  在医院,医生马上对王磊做了气管切开,为了保持呼吸通常,防止肿瘤扩散,医生建议切除舌头,控制肿瘤的生长,这让王磊的家人难以接受。接下来的放疗、化疗更让这个幼小的生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王磊奶奶:“最后已经瘦得是皮包骨头了,上化疗、放疗还好,这个化疗以后,那都是放的毒液,全身人全部是黑的,走哪都是我背上,腿就没有一点劲,心里难受嘛,哭,大喊,我不行了,妈妈来救救我啊,我们都含着泪鼓励他,他哭是哭,但是他一也不动。”  2008年经上海医院的医生介绍,王磊一家人辗转来到北京接受治疗,希望找到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王磊奶奶:“第一次放了30粒,太稀了,到了半年,它从旁边又发出来了,影响他的声带,他胆子放大一点,他就说放到离声带近一点,这一次一下子又了35粒。”  经过一年的治疗,小王磊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不但舌头保住了,而且肿瘤也没有复发。  王磊奶奶:“王主任当时看的片子,哎呦,你小奥特曼你可以回家了,讲的,(我)当时就坐地下了,主任就把我拉起来,我说我们现在能不能走?他说现在你们就可以回家了。”  如今,王磊已经康复,但是由于放射治疗的副作用,他的舌头变得十分僵硬,牙齿也基本脱落,说话和吃饭都非常困难,为了让王磊尽快恢复口腔功能,医院肿瘤科的医生们找到了北京口腔医院正畸科。  “应该算是比较重的牙周炎,因为这跟放疗也有关系,他会影响到牙龈的血晕,对于他们这种病人来说,我们能不做手术就尽量不做手术。”  几年来,小王磊在治疗的路上遇到了不少好心人,尤其是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给予了他们很大的帮助。  王磊奶奶:“在医院里头那些护士互不相认的,都来看看我们,给我们小孩买件衣服啊,送个玩具啊,我们从来不说主任啥的,我们都说救命恩人。”  主持人 洪涛:“这是王主任曾经接的一个小患者是吧?”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王俊杰:“对。”  主持人 洪涛:“我们看完这个短片,可能有同样的感受,就会觉得这个孩子非常的不幸,一岁的时候就得了这样的恶性肿瘤,但同时觉得他又是幸运的,就是碰到了王主任,以及后来有很多很多的这样好的医生,这个孩子现在应该算是。”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王俊杰:“康复了,已经五年没有复发转移,非常好。”  主持人 洪涛:“说到这儿我不知道我们的嘉宾朋友,有问题要问我们两位专家吗?”  “现在我觉得好多人啊,年轻,得了这个甲状腺癌是怎么回事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王俊杰:“甲状腺癌这个肿瘤呢,它的发病率跟一个因素有关系,这个已经非常确切了,就是射线的作用。大家知道日本的广岛二战期间有过原子弹爆炸,那么后来在流行病学中调查发现,那么它的婴幼儿或者年轻人它的甲状腺发病率就是增高的,那么1986年大家知道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之后呢,当地的儿童大概有一千多例,发现出现了甲状腺癌。第二个因素跟人的饮食可能还有一些关系,比方说沿海地区的人呢,容易吃一些含碘的这些食品,长期服用也可能导致诱发甲状腺癌。那么第三一点呢,当然还和有一些年轻人,喜欢有一些激素类药物,比方让他自己美容啊,让他自己年轻啊,他自认为可能延年益寿啊,那么自己偷偷吃这些补品,那么综合来讲,甲状腺这个肿瘤的发生率也是跟很多因素搅在一起,有很多的关系。”  主持人 洪涛:“现在要问王主任一个问题了,就是说我们今天谈论这个癌症的话题,那么在这个成年人当中,到底什么样的人容易癌症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王俊杰:“在成年人当中,这个肿瘤发生跟如下几个因素有一些关系,你比方说第一个有家族遗传倾向,一般来讲如果你的父母曾经得过癌症的话,那么他的儿女患这个病的几率就会增加,我一再说这是一种倾向,还不是很明确。那么现在有些疾病相对来说比较明确,比方说我们人类有一个病叫大肠腺瘤,就是肠道上面长了一种腺瘤这种病,这种病经过二三十年的潜伏,它可能会发生癌变,所以有这种家族病史的人,每年至少应该到医院做一次肠镜检查。还有一种病大家知道,在中国非常普遍的就是乙型肝炎,那么肝炎他有一个发病的规律,转归的规律,肝炎二三十年之后肝硬化、肝癌。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已经患了肝癌,你应该非常注意平时的保健,不要过度疲劳,比方说饮酒,大家知道美国有一个影星,还有名的叫朱莉,她查出她的基因怀疑可能会容易发生乳腺癌之后,他把自己的乳腺给切掉了,当然我们不太赞成这样做法,有一些过度了,但是我觉得还是引起足够的警醒,如果你家族有这种倾向的,或者有肝癌病史的,还有其他的一些传染病病史,还是要注意,那么第二一点肿瘤的发生跟人的生活习惯这个肯定是有关系,因为长期的慢性不良的刺激,比方说吸烟,比方说经常饮酒,最后慢慢的肯定会演化出你身体的一些问题,现在这个都已经得到了证明,像食管癌都有直接的关系,那么第三一点就是你好的生活习惯,比方现在我们提倡不要老熬夜,因为熬夜老这样时间长的话,会把你身体的免疫功能,免疫系统还有内分泌系统,你每天去破坏它,最后它已经不能维持你这个健康的机体了,那你的身体肯定要出毛病,那么最后一个我也最近听说,一个心理学讲的就是叫C型人格的人,也容易患恶性肿瘤。”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 祝卓宏:“C型人格是什么呢,实际上他是一种容易得癌症的性格类型,他们容易生气点是又生的闷气,但是他不会释放,那到底这样的人怎么来调节呢?分四步,第一步就是给自己叫停,如果你的性格属于那种容易生闷气又不会释放,经常自己晚上回家之后睡不着觉,自己恨自己不会表达,这个时候首先要叫停,比如说有的人不能对其他人发火,然后回家之后对家人发火,对孩子发火也不这样子,所以叫停很重要。那叫停完之后,你说我原来都是这样释放的,那我现在能做什么?第二要学会做一些呼吸练习,就是当我们生气的时候,学会呼出去做深呼吸,一般用鼻腔吸气,口腔呼出,大家可以练习一下,你会发现当我们呼出去的时候,身体会放松,实际上我们在做深呼吸的时候,我们的神经系统特别是植物神经系统就会起到一种放松的作用,第三步学会把注意力从对他人的关注,然后关注自己。C型人格的人经常会想到,他怎么又怎么我了,他怎么又批评我了,他怎么又冤枉我了,现在需要反过来想什么呢,我如此生气对我有什么好处啊,我如此生气有用吗?我的身体气坏了谁高兴啊,这时候呢,我们就进行到第四步,就要想一下,那做什么事情才对自己最有用?练一些书法、绘画,或者养花、养草,或者找朋友,找知心朋友聊聊天,寻求一些支持和理解。”  主持人 洪涛:“祝教授讲的这个方法,其实不光光针对这个癌症这个人群,针对普通人都是一样很受用的,我们也通常会讲一句话,不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所以时常要给自己提个醒,不要那么爱生气,对自己的健康无益。下面我们再请王主任给我们讲一讲目前就针对癌症的一些治疗的手段。”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王俊杰:“现在的外科医生都用什么做手术呢,叫腔镜,就是把你人体打几个眼,完了下去一个镜子,在里面把你的肿瘤给它切除掉了,那么你康复起来就非常快,可能两三天就出院了,那么这个就叫微创的外科技术的发展。第二个手段叫放射治疗,还有一个叫化疗治疗,化学治疗就是药物,比如现在的靶向药物,你每天吃一片就可以了,所以它反映会大大减轻,最后我想谈一点放射治疗,那么这个技术又分两类,我们叫外照射跟内照射,什么叫外照射呢,这个原理就是射线,从外面打到人体里面去,现在的医学技术就像激光制导一样,就是我们能实现你这个病灶在哪,就给你打到哪儿,那么还有一种我形象比喻叫埋地雷,也是内照射的一种,你不是人体有肿瘤了吗,我通过一根针,或者一个镜子伸到身体里,把一个很小的放射性源埋到肿瘤的下面,它给像地雷一样把它炸掉,那么这个技术呢,也是属于微创的,那么我就为我一个病人,大概接近90岁了,做了这种微创的植入手术。”  主持人 洪涛:“这样,我们通过一个短间来了解一下。”  她叫章淹,今年90岁,2013年9月,老人家被查出患有结肠癌,进行手术数治疗后,2014年肿瘤发生了转移,面对90岁高龄的老人,是采用手术治疗还是采取保留治疗,专家们进行了多次讨论,最后,医生们决定,用放射性粒子植入的方式来抑制肿瘤的复发。  “作为老太太这么大岁数,肯定是有一些担心,还是相信咱们的这些专家,这些大夫有效地去把控这些风险。”  “咱们马上就做完,这点都不疼,已经打麻药了。”  手术在30分钟后结束,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90岁老人家在做完微创手术后,还能表现得如此轻松。  “慢点,别着急,别着急。”  章淹:“没什么感觉,就好像平常这么小的伤口破了包扎一样,挺轻微的。”  “90了,你以为,我做过97的。”  那么老人家手术后恢复的如何呢?一个月后,我们再次来到章阿姨家里进行看望。  “章老师,谢谢。”  章淹:“我觉得还是做了还是比较好,我自己情绪上也放心一点,觉得不做不治疗的话,也还是有问题,这样他有这种方法来做,我想试一下也是挺好的。”  与老人的交谈中,我们发现老人非常乐观,不仅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同时还十分懂得利用中华传统中医来养生和调理,因为我当时胃口消化睡眠都不太好。  章淹:“因为我当时胃口消化睡眠都不太好,所以除了西药的治疗以外,就还去吃了中药,就这样我的消化吃饭睡眠都改善的,贫血也改善,所以挺快的我就能自己起来活动了。”  对于中药和西医的治疗,老人家有着自己的看法。  章淹:“西药的治疗手术还是很必要的及时地诊断检查清除,再加上一些中药的结合的调理,就增强了自己的那个吸收啊、睡眠啊、消化这些能力,头花全白了当时做完手术,现在头发也逐渐都黑起来了。”  当谈到癌症病人的情绪问题时,章阿姨这样说到。  章淹:“我开始的时候心里头也挺烦的,一到黄昏的时候我就心慌了,我就想晚上又该睡不着觉了,不知道怎么办,我就在屋子里推轮椅,后来吃的那个中药酸枣仁膏,就渐渐的就好了,也不那么心烦了。”  主持人 洪涛:“我们现在看这个短片可以看到90岁高龄了,老人的气色很好,中气十足,像刚才您讲的像这种微创手术,是什么样的癌症患者适合,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王俊杰:“在美国现在已经承认的早期前列腺,已经成为它的标准治疗手段之一,现在不能手术的胰腺癌,还有各种复发的比方肺癌、肝癌、头颈部的肿瘤,还有复发的直肠癌,还有最难治的那些我们叫软组织肉瘤等等,它不适合做什么,它不适合做已经破溃了,比如有些肿瘤长在人的体表,都已经长破了,这个时候做效果不好,人体一些腔道的器官,比如说食管、肠管,这些临床实践证明疗效不如我们那些实体的效果好。”  主持人 洪涛:“刚才一直在讲说这个癌症早期如果发现的话可能做一个手术都不需要放化疗,另外我们老说一句话叫早发现早治疗,那么有一些癌症,可能确实在早期的时候,他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症状,就很难发现,临床上是这样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王俊杰:“因为现在有很多好的体验中心,他都给你集中一些专家在一起,给你提供一些检查,那么我想一年你只拿出半天的时间,你这个时间总是有的,或者周一到周五你拿不出来,你周六上午你总是能拿出半天时间,所以我一直觉得就是,我们能不能改变一点点我们的生活习惯,这个可能不单单对你是一点点改变,可能对你的家庭都是巨大的改变,我就曾经有一个患者,当时是个大学生,那么他早期也发现了颈部长了一个包,也没太在意就到医院里手术切了,过两天可能又出来了又去切了。”
  吴海涛:“那时候我还上学呢,高一颈部有一个特别明显的鼓包,然后就摸着有点硬,不太影响健康但是也不易察觉。”  2005年18岁的吴海涛被诊断出患有神经纤维细胞瘤,从那时候起手术放疗就没有中断过。  吴海涛:“从下半年快过年的时候就是去复查的时候,他说可能复发了。”  尽管一直在治疗,但是吴海涛脖子上的肿瘤似乎并没有被抑制住。  吴海涛:“人家大夫也跟我说了,说这个病复发了,就比较严重,那时候我心理压力就比较大。”  2008年,吴海涛来到了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希望在这里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吴海涛:“2008年的12月份,就安排我做了第一次粒子,因为它恢复期待也没有那儿长,伤害也小,活动啊,术后生活影响都特别小。”  6年过去了,吴海涛的肿瘤没有出现复发,按照医嘱他仍需要每年进行复查。  “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吗现在?”  吴海涛:“没有,一切都挺好的。”  “吃饭什么的没问题吧?”  吴海涛:“这块都好了,就中间一期。”  “我知道,它还会长的。”  吴海涛:“它会反反复复的。”  “对对,所以这药你应该经常抹,没有问题。”  如今,吴海涛已经大学毕业,和同学一起还了家网店,每月有固定的收入。  吴海涛:“几千块钱,反正日常生活都够,有一个同学他自己也是做培训,有时候帮忙培训还能再挣点。”  从18岁到25岁,吴海涛从心理和生理上都在与疾病抗争,并且从中领悟到了生活的意义。“  吴海涛:起起伏伏吧,不管别人怎么说,你就自己的心态非常非常重要,因为你要是首先,不管你的结果是怎样的,首先要抱一个积极的态度,反正我作为一个过来人,这个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吧。”  主持人 洪涛:“吴海涛,今天来到我们演播现场,欢迎你。”  吴海涛:“大家好。”  主持人 洪涛:“你最初的时候是在这个颈部有那个包块吗可以说?”  吴海涛:“皮肤上有一个肿的包。”  主持人 洪涛:“然后去了医院以后是给你切了,是吧?”  吴海涛:“纤维瘤,就是说良性的,做手术切掉了。”  主持人 洪涛:“所以刚才在最后片尾的时候,吴海涛的话大家还记得吗?最后落板之前他讲的要早发现。”  吴海涛:“早发现早治疗。”  主持人 洪涛:“我们老说这句话,我问问王主任,像刚才就吴海涛患的这个神经纤维细胞瘤是吧,像这种可以做到早发现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王俊杰:“这个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因为这一类肿瘤主要是发生在人体的躯干四肢,而且位于人体表浅的这些部位,所以每天大家知道,我们经常洗澡什么的,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你就对人体表浅,锁骨上节、淋巴结、腹股沟,完全自己一有一个自我的检查,那么女性一般比如乳腺,都可以做一个这种自我的检查,所以这样的话,如果你摸到了一个包又比较硬,有的时候它又不太爱活动,这个时候我还是建议你到医院去看一看,如果是不好的,它有这样的特点。”  主持人 洪涛:“它会长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王俊杰:“对,它会长,如果它不长,你当然可以不用管它,但是你应该每三个月,你开始要看看它一下,如一是不好的它有一个特点,就是它长得比较圆,我们经常讲,有的长得比较鼓比较饱满,完了还比较硬,所有我们医学老讲叫圆、鼓、硬,当然这些是淋巴癌或者其他的这些,还有一些转移来的,也有这些特点。所以人体表浅这些东西,相对来讲发现应该说是比较容易的,关键就是我们有健康的意识,所以诸如这些异常的,我建议你最好都到医院看一下,因为没有事你不是心里更踏实吗?其实做一个小检查,比如做一个B超,外科大夫检查一下,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主持人 洪涛:“那像吴海涛刚才讲说,一开始时候有确诊是纤维瘤,是不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做进一步检查?那个时候是不是就可以知道。”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王俊杰:“对,海涛这个情况他自己刚才讲了,他就到了一定程度他才去。”  主持人 洪涛:“不是也切了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王俊杰:“对,是切了,肿瘤它有一个特点,它像蜘蛛或者像螃蟹一样,它是生长特点是它是有脚的,他往周围各处去浸润,那么这种生长特点就导致你有的时候你手术刀肉眼可能觉得是切掉了,但是它可能还有残留的那些细胞,所以当时因为他患这个部位在颈部,大家知道颈部的位置非常非常重要,像交通大动脉一样,我觉得它刚出现比方一厘米那会,它刚开始硬的那会,那会切除的效果就比后来应该治疗要好多了。”  主持人 洪涛:“在最早发现它有一点点的时候。”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王俊杰:“对。”  主持人 洪涛:“就去就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王俊杰:“对。”  主持人 洪涛“那个切的时候也会切得很干净,而且对其他地方不会产生影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王俊杰:“对,效果应该还更好,也少受不少罪。”  主持人 洪涛:“所以怪不得最后那是发自肺腑的一句感慨早发现早治疗。其实我们也知道,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面都是有癌细胞的,只是如果没有特别的刺激,就遇到什么特别的,我们叫应激等等一些状况,它不会发,就不会成为真正的肿瘤,是这样吗?王主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王俊杰:“我们的人体它是都有肿瘤细胞的,你要抽出血来化验都是有的,有肿瘤细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会成一个种子,在哪儿生根发芽,那么免疫学说怎么认为呢?人体有个监视系统,那么我们叫巨噬细胞,它会是我们人体的健康卫士,还有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这些细胞干吗呢?每天在你的血液里面像哨兵一样游荡,哪有出现了问题保护健康的机体,长期的大家知道你的不良生活习惯,那么日积月累的影响,你把这个功能和把这个体系搞乱了,它自己都晕了,它也不知道哪是肿瘤,哪是好细胞了,所以这个东西导致你的人体最后出现问题,大家知道为什么癌症,大多数在老年人发病率增加,就是人体的抵抗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它是逐渐减弱的,它是逐渐降低的,那么就会导致肿瘤形成。”  吴海涛:“现在大家工作生活压力都特别大,在这种情况下,您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大家调节或者放松一下。”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 祝卓宏:“咱们古人啊,发现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其中一个方法就是跟我们的呼吸有关,就是腹式深呼吸,这个大家听说过吗?那么这个腹式呼吸怎么做呢?有三步,第一步就是调身,比如大家现在做的就是一种放松状态,就是只要是放松的身体。第二就是调息,让自己深呼吸,大家可以把手一只手放在胸部,一只手放在腹部,一般情况下我们经常就是上面的手起伏大,这时候属于胸式呼吸,那腹式呼吸是什么呢?当你缓慢地深呼吸的时候,我们的肺部会向下移,大家感受一下你深呼吸时候,肺部向下移之后,下面这只手就会有起伏,好,这是第一个腹式呼吸,第二个练习叫身体扫描,现在有大量的研究证明,这种方法能就提高我们这里的能力,大家看这个地方前额头,对我们人脑来讲太重要了,怎么来做就是靠这里,靠我们的前额叶的功能蒙,一种自我觉察的意识,请大家闭上眼睛,然后现在我们先感知一下,你先做听几次深呼吸,然后把注意力逐渐地转移到呼吸上,然后转移到头部,去觉察一下头部头顶部位,额头再向下走,感知一下自己的肩膀、上肢、胸部、背部、腹部,去感知一下这些身体每一个部位的存在状态。有没有紧张,就好像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一样,如果能够经常这样觉察,你就能够及时发现身体的一些症状,而这里功能提升对调节我们的神经系统,神经免疫系统的功能就有很好的帮助。”  主持人 洪涛:“刚才有吗?有现场有体会的吗?”  “他讲得很有新意,对我很有启发。”  吴海涛:“反正放松了感觉,心态要平和了。”  主持人 洪涛:“刚才祝教授说了,这个方法我们可以一天做两到三次。”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 祝卓宏:“对,每次刚开始从五到十分钟开始,然后逐渐延长,你坚持每天做上20分钟左右。”  主持人 洪涛:“我们两位专家给我们讲了有关肿瘤方面一些相关的知识,而且还教了我们一些可以放松心情调节身心的一些方法,我们再次掌声感谢两位专家谢谢。也谢谢嘉宾朋友,谢谢大家,谢谢。再见。”
Copyright &
北医三院党院办、信息管理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
E-mail:bysy@bjmu.edu.cn
网址:www.puh3.net.cn、www.bysy.edu.cn
京卫计网审[2015]第0310号
京公网安备:号
建议使用 IE 屏幕分辨率 中号字体
技术支持:北京中科领航科技有限公司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舌头突然长了黑点像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