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手背酸有时候会酸胀,而且没有力气,要怎样

左手腕酸胀,发麻没有力气
健康咨询描述:最近几天总是左手腕上十厘米这段距离酸胀,发麻没有力气,有时闲下来不工作时就特别明显,酸的难受。前段时间上臂好像也出现过这种症状,但不太明显,就感觉骨头里面疼一样未去医院就诊,也未用任何治疗方式
临沂市人民医院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考虑是腕关节腱鞘炎引起的,是由于劳累过度,或者长期的腕部活动导致,这种情况建议注意休息,减少腕部活动,可以热敷理疗促进血液循环,都能缓解症状
其他答案 (2)
副主任医师
咨询:69562人
病情分析:
出现这种症状多是肌肉劳损引起的,是劳累以后引起的肌肉乳酸产生过多导致的酸沉
咨询:5704人
病情分析:
你好,初步认为和颈椎病有关系,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明确病因及早治疗.不要盲目用药,以免加重病情,多喝水.不应作剧烈运动,忌吃辛辣食物,并保持睡眠充足,舒缓压力.
涉嫌广告毫无帮助违背伦理非法内容违反医学常识
确定要投诉本答案吗?鲁迅:酸、麻、胀、痛、疼、痒意味着什么?《黄帝内经》晚上少做“伤心”事。
刘先银书法题写书名《黄帝内经》
鲁迅:酸、麻、胀、痛、疼、痒意味着什么?
来源:悦读文摘(ID:yueduwz)
晚上少做“伤心”事
刘先银书画作品
刘先银书画作品
刘先银书画作品
刘先银 2016 书法作品 见贤思齐
身体酸、麻、胀、痛、疼、痒意味着什么?
酸、麻、胀、痛、疼、痒是人身上最常见的几种不适症状,中医认为,这六者的出现与人体气血运行状态有密切关系,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
由于气血相对不足造成的。比如平时缺乏锻炼的人群,剧烈运动以后,四肢肌肉就会有酸的感觉,这是由于运动过程中,消耗气血比较多,造成了短暂的气血不足。也有人常常肩部或腰部发酸,这是由于长期处于某种姿势,影响了气血的流通,平时需要多做一些运动。
由于气能过来,而血液没有通畅。颈椎病患者一般会感觉两手发麻,就是由于颈椎压迫导致血液不畅通。有些人生气之后手指、嘴唇等末梢也会发麻,中医认为这是由于怒则气上,气的运行速度超过了血液,导致多气少血,而出现麻的表现,麻久了还会木,因为气血都失了濡养。这需要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情,多亲近大自然,七情不要太过。
由于气能过来,而血液没有通畅。颈椎病患者一般会感觉两手发麻,就是由于颈椎压迫导致血液不畅通。有些人生气之后手指、嘴唇等末梢也会发麻,中医认为这是由于怒则气上,气的运行速度超过了血液,导致多气少血,而出现麻的表现,麻久了还会木,因为气血都失了濡养。这需要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情,多亲近大自然,七情不要太过。
气很充足,但不能正常循环导致的。中医认为,思则气结,或结于腹部,或结于头部,出现肚子胀、头胀、手指发胀等症状。想要避免胀,就要少思虑,遇事多和朋友交流。腹胀的人,可多做深呼吸,揉揉肚子;头胀的人可以轻轻敲打头部以缓解症状。
痛是最常见的感觉,酸胀也常常和痛并存。中医认为“不通则痛,通则不痛”,可见痛和气血不通、血瘀有密切关系。不同部位的疼痛原因不同,但总的来说是缺乏合理运动,饮食和作息不规律,容易生闷气导致的。避免疼痛的方法就是保持好的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做自己喜欢的运动,如八段锦等。
外面是一个病字旁,里边是一个冬。
怎么理解呢?
冬,一定和冬天、寒冷有关;而病字旁,代表过寒。
《黄帝内经》是这么解释的:“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灵枢经o刺节真邪》释意:寒超过了热,而导致了骨头疼肉紧枯。这种感觉可以用“寒风刺骨”这个成语来形容。因此可理解为:由过寒引起的身体不适之感觉。中医有“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疗法。因此,对于疼,我们通常的做法就是:避免受寒,同时如果受寒而引起的不适,用热来解决。
在古字中“羊”和“阳”是相通的,(在中医里,阳与人的生命关系密切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那阳在病字旁里,说明什么呢?阳气病了,受阻了。因此,痒实际上是“痛和健康”的一种临界状态。
什么情况下人体会痒呢?
1.长伤口时,人会痒,说明气血在通达到伤口时,受到一定的阻碍,不顺;
2.人体从一股暖流,变成无数条暖流时,就会感觉痒。
3.还有人的后背也经常会痒,也就有人发明了痒痒挠这种工具。这种痒,其实是人体的阳气在往外顶体内的湿。在顶的过程中,由于人体的经络不是很畅通,因此,会遇到一定的阻力,故而会痒。
第一部分:各种诊断的中医知识
一、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二、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三、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四、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
五、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
六、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
1.背区诊断
(1)背部肤色不均属肝胆排毒功能下降。
(2)背部毛孔粗大为体质虚寒,湿气重,水分滞留体内,引起手脚冰凉怕冷,下身肿胀等症状。
2.肺区诊断
(1)拇指推肺区膀胱经,出现微血管扩张的现象。
(2)背部长痘为肺风粉刺,体质燥热,多为肺阴虚。
(3)便秘宿便,鼻咽喉不适,面部毛孔粗大。
备注:胖人多痰,瘦人多火。
3.心区诊断
(1)拇指推心区内膀胱经,出现发红现象,心火旺。
(2)眉心长痘,面部潮红多为虚火上炎。
备注:体胖者胸闷气短,体瘦者失眠多梦。
4.肝区诊断
(1)肝区肤色不均发青为肝胆排毒功能下降。
(2)肝区突出为肝功能下降。
(3)眼干涩充血,眼袋大,视力下降为肝火旺盛。
5.脾区诊断
(1)脾区肤色发黄为脾胃不和。
(2)口腔溃疡,口臭、额头易生红色痤疮为脾胃实热。
(3)皮肤松弛,虚胖者多为脾气不足,舌苔黄腻,便秘实胖者多胃火旺盛。
6.肾区诊断
(1)肾区凹陷,腰部颜色发黑,多为肾水不足。
(2)面部易生乌云状片黑斑,手脚冰凉怕冷为肾阳虚。
(3)听力下降耳鸣,腰酸,手脚燥热怕热为肾阴虚。
7.生殖区诊断
(1)生殖区凸起:月经量少,经血色暗血块,痛经。
(2)生殖区凹陷:面部易生黑斑,月经量多提前或退后,多为宫寒宫冷症状。
第二部分:疼痛痒酸胀麻疲乏之病症
一、疼téng
这是我们最常遇到的一种不适感觉。那疼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它与“痛”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先来看看汉字是如何解释的?
我们先来看看结构。疼,外面是一个病字旁,里边是一个冬。怎么理解呢?中国文字都是象形文字,每个字里,都有深刻的含意。
冬,一定和冬天、寒冷有关,而病字旁,代表过寒。《黄帝内经》是这么解释的:“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灵枢经·刺节真邪》”那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寒超过了热,而导致了骨头疼肉紧枯。这种感觉可以用“寒风刺骨”这个成语来形容。因此,可以理解为,由过寒引起的身体不适之感觉,中医有“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疗法。因此,对于疼,我们通常的做法,就是要避免受寒,同时如果受寒而引起的不适,要用热来解决。通常,引起疼的病症,主要是外伤、冻伤、风寒感冒等,大都与寒冷有关。
二、痛tòng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字形结构。痛,是病字旁,里边是一个甬字,“甬”,什么意思呢,路也。我们这样可以理解痛这个字,它是由于路被堵住了引起的。那这个路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理解为经络,以及一切与之相关的血管、淋巴等各种管道。像很多女孩子都有痛经的问题,那这部分,大都是由于受寒凉,导致经络堵住,经血下行不畅。那解决的方法,就是要把通路打通。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就是这个道理。
三、痒yǎng
在古字中“羊”和“阳”是相通的。在中医里,阳与人的生命关系密切。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那阳在病字旁里,说明什么呢?阳气病了,受阻了。因此,我理解,痒,实际上是“痛和健康”的一种临界状态。
什么情况下人体会痒呢?长伤口时,人会痒,说明气血在通达到伤口时,受到一定的阻碍,不顺。人体从一股暖流,变成无数条暖流时,就会感觉痒。还有人的后背也经常会痒,也就有人发明了痒痒挠这种工具。那这种痒,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是人体的阳气在往外顶体内的湿。在顶的过程中,由于人体的经络不是很畅通,因此,会遇到一定的阻力,所以会痒。
对于皮肤痒,很多人都爱用激素,其实,那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反而对人体有危害。其实,人体很有意思,人的一生当中,人最爱做的事,就是挠,而这个挠的过程,其实也是疏通经络的过程。只不过,这是在表皮。而更深层、更好的办法,就是刮痧,让更深层的寒湿出来。如果原来痛,现在变成痒了,其实,说明你的身体在向好的方向转换。反之,原来痒,后来变成痛了,那就说明向坏的方向转换。
四、酸suān
酸字的左边是一个酉,右侧是“夋”qūn。酉,在天干地支中,对应的是17-19点,刚好是肾经当值。而“夋”字, 意为:“行走迟缓的样子”。所以,在人体上,基本可以理解为肾虚了。
我们身体最容易酸的地方是哪,是腰对吧?在中医里,腰为肾之府。所以,腰酸,大体上可以找到的原因就是肾虚了,我们身体代谢缓慢了。还有一种状况,就是我们爬山之后,腿很容易酸,其实,这也是身体血液中乳酸堆积不易代谢的结果。而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造血,所以,还是和肾虚有关。
我觉得,酸其实和痒一样,也是一种身体的临界状态,往好的方向,就是健康;往坏的方面,可能就是疼痛了。对于酸,解决的方案,就是加温和加速,热敷和按摩,对缓解酸有很大的效果。同时,枸杞也是强肾的佳品。总之,强壮你的肾,才是解决酸的根本之道。因为,你很少听小孩说他腰酸的。因为他们一个个都是肾气十足。
五、胀zhàng
胀是肉月旁+一个长字。如何理解呢?主要是指肌肉组织不正常的扩大。它和肿基本上是同意。
肿,主要是表现在外观;而胀,经常会是外观看不到的情况。造成胀的原因很多,外在的,可能是外伤引起的发炎,或者捆绑造成气血不畅。其实大都也是由于管道受阻,造成身体的代谢出了问题所致。要做的工作,也是疏通经络,解决淤堵。
麻,也是一种病态,病字旁里一个林。怎么解释这个词呢?我们什么情况下会感觉麻了?是不是肢体被压的时间过长以后,导致气血供应不上而使肌体产生不适之感。那和“林”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始终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只能这样理解了,“林”字为会意字。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那在中医里,什么主木呢?肝藏血主木,因此,如果肝血正常汇聚,那到好。关键是加了一个“病”字旁,说明是不正常的汇聚。解决麻的方法也很简单,解除这种不正常的压力。这种压力,有可能是外在的,也有可能是内在的。心脑血管病的人,很容易产生肢体麻木,也主要是肝血在人体器官组织中不正常汇聚引起的。
疲,也是病字旁里一个皮字。疲字的主义:懈怠,不起劲。皮在中医里是由肺主管的。而肺在中医里是管疏布血的,是相傅之官。疲多从外在表现出来,比如疲软等,是看得见和摸得着的。
乏字的主要意思是缺少和无能。缺少什么?当然是缺少气血啊。与疲不同,乏,多为身体内在的感觉。比如我们可以说:“我今天很乏”,这是一种内心的感受,而不能说,“我今天很疲”。如果说我很疲乏,则是指身体由外到内都打不起精神来。疲和乏都与我们气血不足有关。解决的方法,需要综合调理了。这与我们前面说的各种症状相比,相对严重些。
总之,人体的各种不适症状,从汉字的构成上大体可略见一斑。基本都与病字旁相关联。而且多与寒、外伤造成的经络不通有关。所以,《黄帝内经》之所以强调经络,也就不言而喻了。
第三部分 自我诊断的中医精华:
手心出汗肺脾虚,指肚泛红血脂高;
五指关节青筋暴,末梢循环定不好。
消化吸收看五指,指间有缝肠胃虚;
指甲竖棱肝病变,指根凸起大便差。
大鱼际,有深纹,心律不齐易心慌;
手腕延伸小鱼际,青筋明显会腰痛。
指甲颜色常泛白,记得补血补肾脏,
右手虎口手掌面,定位肝脏快又准。
视力不好有粗纹,有了细纹筋腱差,
手心颜色红青灰,胃部定是有疾患。
拇指指根纹理乱,胃部疾病早防范,
左手虎口手掌面,脾脏就是好判断。
早晚按揉健身体,口气清新免疫强,
女性乳腺看右手,手腕横纹摸两旁。
不平滑,有疙瘩,乳腺增生早预防,
食指指甲脑血管,凸棱明显是硬化。
女性痛经和血块,中指指根青筋暴,
生殖疾病最难查,男左女右记心上。
第四部分 人的毒素与排毒
一、五脏之毒是什么?
在中医看来,我们体内有很多毒素,凡是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对我们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不良作用的物质都可以称为“毒”,例如瘀血、痰湿、寒气、食积、气郁、上火。这些毒素堆积在五脏之内,就会加速五脏的衰老,然后由五脏供养的皮肤、筋骨、肌肉、神经也就跟着一起衰老了。虽然毒素深藏,但它们在身体表面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不同的样貌代表毒素藏 在哪里,现在,我们要找出毒素的藏身处,尽快把它赶出身体。
二、如果肝脏有了毒素表现在:
1.指甲表面有凸起的棱线,或是向下凹陷。中医认为“肝主筋”,指甲是“筋”的一部分,所以毒素在肝脏蓄积时,指甲上会有明显的信号。
2.乳腺出现增生,经前乳腺的胀痛明显增加。乳腺属于肝经循行路线上的要塞,一旦肝经中有“毒”存在,乳腺增生随即产生,尤其在经血即将排出时,会因气血的充盛而变得胀痛明显 。
3.情绪容易抑郁。肝脏是体内调控情绪的脏器,一旦肝内的毒不能及时排出,阻塞气的运行,就会产生明显的不良情绪。
4.偏头痛,脸部的两侧长痘痘,还会出现痛经。脸部两侧以及小腹,是肝经和它的搭档胆经的“一亩三分地”,一旦肝的排毒不畅快,自己的后院就会先着火。
怎么排毒更顺畅
1.吃青色的食物。按中医五行理论,青色的食物可以通达肝气,起到很好的疏肝、解郁、缓解情绪作用,属于帮助肝脏排毒的食物。
专家推荐青色的橘子或柠檬,连皮做成青橘果汁或是青柠檬水,直接饮用就好。
2.枸杞提升肝脏的耐受性。除了排毒之外,还应该提升肝脏抵抗毒素的能力。这种食物首推枸杞,它具有很好的保护肝脏的作用,可以提升肝脏对毒素的耐受性。食用时以咀嚼着吃最好,每天吃一小把。
3.按压肝脏排毒要穴。这是指太冲穴,位置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用拇指按揉3~5分钟,感觉轻微酸胀即可。不要用太大的力气,两只脚交替按压。
4. 眼泪排毒法。相较于从不哭泣的男人,女人寿命更长,这不能不说和眼泪有关系。
已有了这个认识,而且也被西方医学所证实。作为排泄液的泪液,同汗液和尿液一样,里面确实有一些对身体有害的生化毒素。所以,难受时、委屈时、压抑时就干脆哭出来吧。对于那些“乐天派”,周末的午后看一部悲情的电影 ,让泪水随着情节流淌也是一种主动排毒方式 。
三、如果心脏有了毒素表现在:
1.舌头溃疡。中医认为舌和心脏的关系最为密 切,所以溃疡长在舌头上,通常认为是心脏有内火,或是火毒。
2.额头长痘。额头是心脏管辖的一个属地,心火旺盛成为火毒时,这个属地也会沸腾,于是此起彼伏地出现很多痘痘。
3.失眠,心悸。心脏处于不停的工作中,当火毒停留于心而无法排除时,睡眠不会安稳。
4.胸闷或刺痛。心脏内出现瘀血也是一种毒素,就像是在公路上堵车,轻一些的是胸闷,重一些的则会出现刺痛。
怎么排毒更顺畅:
1.吃苦排毒。首推莲子芯,它味苦,可以发散心火,虽然有寒性,但不会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一向被认为是最好的化解心脏热毒的食物。可以用莲子芯泡茶,不妨再加些竹叶或生甘草,能增强莲子芯的排毒作用。
2.按压心脏排毒要穴。这是指少府穴,位置在手掌心,第4、指指端之间。按压这个穴位不妨用些力,左右手交替。
3. 绿豆利尿排毒。绿豆可以通过利尿、清热的办法,来化解并排出心脏的毒素,但吃绿豆时要用液体的形式,例如绿豆浆或绿豆汤,绿豆糕的效果会差一些。
心脏最佳排毒时间
中午11~13点是心脏最强的时间,可以吃些保心、助排毒的食物,例如茯苓、坚果、黄豆、黑芝麻、小枣、莲子等。
四、如果脾脏有了毒素表现在:
1.面部长色斑。长斑的女性通常消化系统能力弱一些。
2.白带过多。脾主管体内排湿,如果湿气过多,超出了脾的能力,就会出现体内湿气过盛,白带增多是其中的一个体现。
3.脂肪堆积。脂肪在中医里另有一个名字:痰湿,是由于脾的消化功能不佳,不能及时把垃圾毒素排出体外而产生的。有效的减肥必须围绕恢复脾胃代谢痰湿的主题来做,否则就会反弹。
4.口气明显,唇周长痘或溃疡。
于脾,当脾中的毒素无法排出体外,蓄积的毒素就要找机会从这些地方爆发出来。
怎么排毒更顺畅
1.吃酸助脾脏排毒。例如乌梅、醋,这是用来化解食物中毒素的最佳食品,可以增强肠胃的消化功能,使食物中的毒素在最短的时间内排出体外。已很好地起到“抗毒食品”的功效。
2.按压脾脏排毒要穴。这是指商丘穴,位置在内踝前下方的凹陷中,用手指按揉该穴位,保持酸重感即可,每次3分钟左右,两脚交替做。
3.饭后走一走。运动可以帮助脾胃消化,加快毒素排出的速度,不过需要长期坚持,效果才会更好。
脾脏最佳排毒时间
餐后是最容易产生毒素的时刻,食物如果不能及时的消化或是吸收,毒素就会积累很多。
饭后走一走,因为甘味健脾,还可以在吃完饭1小时吃1个水果,帮助健脾、排毒。
五、如果肺脏有了毒素表现在:
1. 皮肤呈锈色,晦暗
中医认为肺管理全身的皮肤,皮肤是否润泽、白皙,都要依靠肺的功能良好。当肺中毒素比较多时,毒素会随着肺的作用沉积到皮肤上,使肤色看起来没有光泽。
2.便秘。中医认为,肺脏和大肠是一套系统,当上面肺脏有毒素时,下面肠道内也会有不正常淤积,就出现了便秘。
3.多愁善感,容易悲伤。毒素在肺,会干扰肺内的气血运行,使得肺脏不能正常舒畅胸中的闷气,被压抑得多愁善感起来。
怎么排毒更顺畅
1.萝卜是肺脏的排毒食品。在中医眼中,大肠和肺的关系最密切,肺排出毒素程度取决于大肠是否通畅,萝卜能帮助大肠排泄宿便,生吃或拌成凉菜都可以。
2.百合提高肺脏抗毒能力。肺脏向来不喜欢燥气,在燥的情况下,容易导致积累毒素。蘑菇、百合有很好的养肺滋阴的功效,可以帮肺脏抗击毒素,食用时加工时间不要过长,否则百合中的汁液会减少,防毒效果要大打折扣。
3.按压肺脏排毒要穴。有利肺脏的穴位是合谷穴,位置在手背上,第1、桡侧的中点处,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这个部位,用力按压。
4.排汗解毒。肺管理皮肤,所以痛痛快快地出一身汗,让汗液带走体内的毒素,会让我们的肺清爽起来。
热水浴,浴前水中加一些生姜和薄荷精油,使汗液分泌得更畅快,排出身体深处的毒素。
5.深呼吸。每次呼吸时,肺内都有残余的废气无法排出,这些废气相对于那些新鲜、富含氧气的空气来讲,也是一种毒素。只需几个深呼吸,就能减少体内废气的残留。
肺脏最佳排毒时间
肺脏排毒最强的时间是早7点~9点,此时最好能够 通过运动排毒。在肺最有力的时候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强健肺排出毒素的功能。
六、如果肾脏有了毒素表现在
1.月经量少,或经期短,颜色暗。月经的产生和消失,都是肾功能是否旺盛的表现,如果肾脏中有很多毒素,经血就会减少。
2.水肿。肾脏有了毒素后,排出多余液体的能力降低,就出现了水肿。
3.下颌长痘。脸部下颌部位由肾管辖,肾的排毒不足,多余的毒素会表现在下颌部位。
4.容易疲倦。身体内的毒素消耗了肾的能量,肾脏提供的能量减少,于是出现体倦,神疲思睡,四肢无力。
怎么排毒更顺畅
1.肾脏排毒食品:冬瓜。冬瓜富含汁液,进入人体后,会刺激肾脏增加尿液,排出体内的毒素。食用时可用冬瓜煲汤或清炒,味道尽量淡一些。
2.肾脏抗毒食品:山药。山药补很多脏器,但最终还是以补肾为主,经常吃山药可以增强肾脏的排毒功能。拔丝山药是很好的一种食用方法,用焦糖“炮制”过的山药,补肾抗毒的功效会相应增强。
3.按压肾脏排毒要穴:涌泉穴。这是人体最低的穴位,如果人体是一幢大楼,这个穴位就是排污下水管道的出口,经常按揉它,排毒效果明显。涌泉穴位置在足底的前1/3处(计算时不包括足趾)。按压的力度,稍有感觉即可,以边按边揉为佳,持续5分钟左右即可。
肾脏最佳排毒时间
肾脏最适合排毒的时间是早晨5~7点,身体经过一夜的修复,到了早晨毒素都聚集在肾脏,所以早晨起来最好喝一杯白水,冲刷一下肾脏,将毒素排出体外。
linna博士点评:
1.我国很早就有“易医相通”的说法,自古以来,“不研易者,不足以为良医”“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就是研易学的人,都要把中医的《内经》作为主要参考书,研究中医的人,也要把《易经》作为理论的渊源。所以易经八卦的原理,早就用于中医学的各个领域,它作为预测疾病和准确的诊断疾病,预防疾病,在信息上提供可靠的主要证据。
2.中医五行,是中国传统五行学说在中医方面的运用。中医学运用了五行类比联系的方法,根据脏腑组织的性能和特点,将人体的组织结构分属于五行系统,从而形成了以五脏(肝、心、脾、肺、肾)为中心,配合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主持五体(筋、脉、肉、皮毛、骨),开窍于五官(目、舌、口、鼻、耳),外荣于体表(爪、面、唇、毛、发)等的脏腑组织结构系统,为脏象学说的系统化奠定了基础。
3.中医学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运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方法,将自然界的有关事物或现象也进行了归属,并与人体脏腑组织结构的五行属性联系起来。如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与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味等相联系,这样就把人体与自然环境统一起来,反映了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相互收受通应关系。例如春应于东方,风气主令,故气候温和,阳气生发,万物滋生,人体之肝气与之相应,故肝气旺于春。
4.人虽有万物之灵的尊称,但在广袤无际的太虚中,人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个体而已。中医学以有机论整体观审视人体,重点研究人体功能和变化过程而非实体结构;中医学重视人体的时间特性,以时间统摄空间,明显区别于西医学着重阐述人体空间,以空间统摄时间;在理论构建方面,中医以模型化的方式和西医、西方科学的公理化绝然不同。中医学的这些特色是受易学的影响而铸就的。中医学的经典《黄帝内经》就是在《周易》的影响下结合医学实践而形成的。此后又随着医学实践的丰富不断援用新创生的易学理论而构建医学理论,在汉代象数易学爻辰说的影响下,中医发轫了五运六气;在宋代易学图书学派盛论太极图时,明代中医学有几种命门学说的形成,呈现了中医学理论演化进程中“医易相关”的特征。
5.医学与易学、中医和风水其实都是一脉相承。因此,请朋友们记住郑博士的话:调理是硬道理、风水与中医就在我们身边
晚上的“伤心”行为要少做
夏季过了夏至之后气温会升高、雨水也会增多,而传统的医学认为心与夏季的气相相通过,心脏的阳气也在夏季最旺,所以,自古中医就提倡心悸要养心。另外,夏季也是心脏病高发的积极,注意养心还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那么夏季养心该如何做以及夏季的晚上有哪些“伤心”行为呢?
晚上的“伤心”行为要少做
夏季很容发生心气虚的现象,如气短、乏力、心慌、面色苍白、胸闷和胸痛等现象,而夏季很多人会将心气虚和中暑相混淆。心情虚除了先天不足造成,后天没有及时调养或过度操劳也是病因。
1.过度疲劳
在中医看来劳则气耗,夏季的晚上很多人会选择户外运动,起到锻炼身体和减肥的作用。但是过度运动,也会导致气虚,内脏功能的减退和气的生化不足。
加之,夏季人体出汗多、热量和水分消耗快,人体更能容易出现虚弱状态。
所以,夏季晚上的运动要适可而止,避免过度运动和剧烈运动,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而定。如中老年人可以选择轻缓的散步、慢跑等。
2.久卧造成
在《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久卧伤气,夏季天气炎热,大多数人在晚上选择在空调室内纳凉。在中医看来,气是运动的,经常躺着不动,身体反而容易疲惫,气机损伤。
一般久卧造成的气虚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年轻人、学生党等人群有电子设备的陪伴,不仅交流减少,体质也在下降。
所以,夏季要养心,不宜久卧。因为夏季昼长夜短,白天气温高,晚上可以适度的运动,但避免过度。
夏季昼长夜短也造成了晚上睡眠的不足,如果熬夜,那么将耗损阴气,容易发生心火大现象。
4.出汗多、喝水少
大家都知道晚上喝水太多会导致起夜频繁,所以,不少人会在晚上选择不喝水或少喝水。但是由于夏季的气温高,人体出汗多,血液黏度高,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所有,夏季养心,还需要注意补水。如果怕起夜过于频繁,可以提前喝水,避免一次性补充大量水分。
5.冷出心脏问题
空调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活的舒适度,但是室内外温差大,容易引起血栓堵塞血管,从而诱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另外,空调室内空气混浊,容易引发感冒、风湿性疾病、心绞痛和心率失常。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夏季使用空调时,更要多加注意。
6.大量喝酒
夏季是啤酒畅销的季节,大量的饮酒会让心率加速、血压升高,破坏心肌,诱发心脏病的出现。并且,酒精还伤害肝脏、胃和肾。
所以,夏季要想养心,那么“伤心”的事情要少做,并且在日常注意调养。
夏季养心方法
1.饮食养心
因为夏季容易心气旺,出汗多,伤气阴,所以夏季养心在饮食上不宜过于油腻,反而可以食用清淡少油的食物。如是食用谷物、豆类、蔬菜等。
另外,中医认为苦味入心,夏季多吃苦菜也是不失为养心方法,如苦瓜、苦苣、莴苣等。
2.喝茶养心
夏季心火旺还可以通过喝茶来调养,如莲子茶、绿豆汤、金银花茶等。
3.运动养心
  在中医看来心主汗液,汗为心之液,所以夏季大量出汗容易加重心气不足现象。但是完全的不运动反而会伤心气。
所以,夏季晚上的运动要适可而止,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如可以选择瑜伽、散步、打太极等运动方式。
在《医钞类编》中提到“养心在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避免情绪过于激动,情绪起伏,也是夏季养心的一种方法。而且,情绪稳定,还有助于内分泌平衡,血压稳定,避免诱发心脏疾病。另外,夏季晚上过于激动也不利于入睡和拥有高质量的睡眠。
5.生活习惯养心
夏季炎热,在养生方面禁忌要多一些,如避免吃得过饱,避免加重胃肠道负担;避免愤怒,愤怒会导致气机不畅和气逆;少说话,所谓话多失言、话多伤气。
结语:自古中医就提倡夏养心,不仅可以预防疾病的出现,还可以护阳,固本。但是现代人在无意间有很多“伤心”行为。上文我们给大家介绍夏季晚上对养心不利的几种行为,同时还介绍了夏季养心的方法。希望通过这里的了解你能注重夏养心,并避免情绪过于激动。
六十集大型电视纪录片《黄帝内经》解释辞
《黄帝内经》第一部医史篇
第五集走出洪荒的岁月(上)
【提要】远古发生一场大洪水。治水英雄鲧、共工为之捐躯。经历夏商周三代。《黄帝内经》即将诞生。
大约在公元前2700年到2000年间,发生了一场全国性的大洪水,于公元前2208年达到高峰。与此同时发生了海侵,大洪水置全国于大灾难之中。面对这场大灾难,中国历经尧、舜、禹三代治水,动员了全国的力量。鲧、共工、巫支祁先后为之捐躯,经过一个世纪全民族的前赴后继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禹的率领下治水成功。
王大有先生经详细考证后,作了这样的描述:大禹的父亲鲧,艰辛治水29年,由于动用了尧帝丘尧帝城的土方石方来修筑黄河大堤。(湖北荆州息壤遗址)这些石方土方,在传说中称为息石息壤。舜帝以鲧盗用息石息壤为由,起兵进攻鲧族部落,将鲧杀死在河南登封伊川。治水英雄鲧的鲜血染红了伊川的草木山石。禹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治水,他以疏通为主的方法,相继平治了各地水灾。(河南开封禹王台)于是铸九鼎,九州同,天下太平。
关于大禹治水,民间传说似乎要生动一些。禹为了平治洪水,呕心沥血,日夜苦斗,以至“三过家门而不入”,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终于治服了洪水。(河南登封)而自己的妻子却在忧郁之中化作了一块石头,无言地凝望着丈夫遥远而又忙碌的身影,直到丈夫累死在会稽山。(河南开封禹王台)大禹在老百姓的心中重如泰山,可以说,没有以大禹为代表的我国先民治理洪水的伟大斗争,人们就不可能安享太平的生活,就不会有夏、商、周,以及后世灿烂的中华文明,也就谈不上夏商周医学的重大发展。
(浙江绍兴会稽山大禹陵)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大禹的足迹几乎遍及中华大地,似乎有洪水泛滥的地方,便有大禹的痕迹。我们首先在这个小镇上找到了一块石碑,接着又找到了几块碑刻。
“可知禹王城就在就在附近吗?”摄制组人员向当地人打听道。
“两公里。”一位当地的居民指着前方答道。
“这车能开过去吗?”我们问。
“能过去,但这个车子不太好走。但也能过去。”当地人说。
(碑文:)禹王城,相传大禹建都于此,故得名。
“我们这里还有没有大禹留下来的遗址?”
“我不知道。”
“请问,从哪条路过去?”
“能过去。”
“从这里是吗?”
“过去呢,我看,奔水库那边。”
“是从这里过去,是吗?”
(手指碑文:)夏禹曾在这里进行过长时期的治水活动。
(山西夏县禹王城)
在一片麦地中,我们发现了城的遗址。禹王城四周的百姓,自发地捐钱捐物,有的甚至从百里之外赶来义务劳动,在城的遗址上,该起了这个不起眼的小庙,以志纪念大禹。
(河南禹县钓台)
《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说到: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开始,至公元前770年,中国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夏、商、西周三个王朝。(河南安阳殷墟)夏商周时期,在农业、手工业、建筑业、商业贸易等方面均有了重大发展。文字走到商代已经相当成熟。(陕西西安镐京遗址)到西周,更是出现了《易经》、《诗经》、《尚书》这样光艳夺目的文化巨著。同时,这个时期,由于哲学思想、医学思想的重要发展,为今后形成完善、系统的医学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
李经纬教授:“应该说到黄帝、神农这个历史时期,或者是在夏、商时期,人们在开始想,究竟为什么,因为经验多了,他就要提出来为什么,就是在夏商时期,应该说是第二个阶段。就是探求,追求理论问题。当然这个理论问题,都是比较原始的。在夏商周时期,还是很原始的。到了西周,大概理论水平就更高一些了。我刚才说的《黄帝内经》是一个里程碑,这个里程碑实际上是在东周时期。从西周开始到东周,它的理论水平已经相当的完备了。”
伊尹,商朝的第一任宰相。是本片的一个重要人物。对我们来说,他的出生始终是个谜。因为从史料来看,似乎都充满了神话的色彩,而古籍记载的出生地,空桑城有莘国,是否真的存在于世?况且,他的年代又那样久远,我们一时难以确定。所以,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情,我们来到山东曹县。这是个星期天,两位值班干部为我们打电话向四方查询,忙了半天,最后告之,空桑城无人知晓,但莘塚集这个地方,或许与它有关。
提起伊尹,村里的老乡都知道。他们介绍说,这里曾经有一个规模很大的伊尹庙。年纪大的人都见过,解放初期被土匪烧毁,如今只剩下一个土台子,原来的地基。老乡介绍,政府保护这个土台子。〔山东曹县莘塚集(伊尹庙)遗址〕规定方圆百米之内不准动土。在地上,我们看见了一块残缺的石碑,但“莘塚集”三字仍清晰可辨。这样,我们便把4000多年前的有莘国与眼前的莘塚集联系起来了。原来的有莘氏家族就是在这儿。
“小时候你们都看到了殿了吗?那个时候有伊尹的像吗?”
“有,有伊尹的像。大殿和像都有。就是汉奸住在这里,解放军攻打这里的时候,他跑了,跑的时候把这两个大殿给烧了。”
“伊尹出生在这儿吗?”
“伊尹,伊尹出生时在一个桑园里。有莘氏家族有一个妇女拾到的,桑园里采桑的时候拾到伊尹,拾到了伊尹抱回,就是抱回到这个地方。”
“报道着来了?”
“对,报道她家了,由于他没有父母,所以说随着有莘氏家族的一个妇女陪嫁给汤王。”
“哦,陪嫁给成汤。”
“对了,陪嫁给成汤王,后来辅助汤王建立了商朝。”
“哦,把夏朝给灭了。”
“对,灭夏。伊尹实际上就是在这儿长大的。有莘氏家族就是在这儿。”
“空桑城(在这吗)?”
“不是,空桑城不是这个地方吧。空桑城?(哦,要么就是那个)桑园,那个桑园离这大概有5里地。龙华店。据咱曹县县志上是这样记载的。”
“哦,离这儿还有5里地。”
“在东边。就是到那去采桑时拾到伊尹的。”
“哦,等于采桑是在那边。”
“对,采桑时到那边拾到的伊尹,抱到这里来养大的。有莘氏家族在这里,(有莘氏)是原始社会的一个氏族,在这里生活。”
“现在那边还有桑林吗?”
“没有了,现在没有了,桑林没有了。”
相传,东方有个小国,叫“有莘国”。一天,一个姑娘到桑林采桑,互让听见有婴儿啼哭,她循声找去,就在一棵空心的老桑树里发现了一个胖娃娃。姑娘抱起娃娃献给了国王。国王一边派人抚养孩子,一边派人去察访孩子的来历。雨来,这孩子的母亲住在伊水岸边,当时已有了身孕。一天晚上,他梦见神对他说,舂米臼出水,就向东边走,千万不要回头看。第二天,正如神所说,舂米臼出水了。他赶紧告别左右邻舍,向东边走去。走出十里路后,她惦记着家园,忍不住回头望去,只见茫茫一片洪水,什么都不存在了。这时她化为一棵空心桑树立在打水之中,这就是伊尹的出世。
(河南虞城县店集乡伊尹祠)
实际上,伊尹是成汤妻子的陪嫁奴隶,出身卑微。他以过人的智慧和胸怀,得到了成汤王的赏识。(安徽亳州汤王陵)后来成为成汤的宰相,成为成汤推翻夏朝,建立商朝的得力助手,担任了商朝的第一任宰相。伊尹死后,商朝的第三个国君,对他按天子的礼仪安葬于此。(河南虞城县店集乡伊尹墓)历代百姓在墓前广植苍松翠柏,仪表对他的怀念。
这里我们所关注的,还不是伊尹协助成汤灭夏的故事。我们想要告诉观众的是,中医汤剂,即中草药的煎服法的发明者,正是这位商朝宰相伊尹。
(河南伊川县平等镇伊尹祠)
《史记》载“伊尹以滋味说汤”,即伊尹向商王成汤谈论饮食之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说:“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就是说,伊尹继承了前世传下的“神农本草”,对中草药作了深入的研究。他了解中草药的寒热温凉的药性,和酸苦辛甘咸淡的味道,懂得轻清重浊阴阳升降的道理,明了人体的十二经络。在他之前,人们服药还是简单地咀嚼,并且是单味药。伊尹发明“汤液”,即生药加水煎服,不仅可以同时使用多味药,还降低了生药的毒性,从此诞生了中医的复方药剂。汤液的发明与食物的烹调加工关系极为密切,而伊尹正是一个既精烹调又通医学的人。
李经纬教授说:“一个是经验积累时期,在夏商周之前。夏商周时期,是一个探索阶段。”
《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指出,汤液的发明,是医药发展史上的一次跃进。这是商代人对当时用药经验的一次成功总结,是医学史上一项重要的发明。
(河北藁城市台西遗址)
河北藁城县台西村商代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许多涉及医药。
河北藁城市文保所所长申玉山:“你看,这是很明显的,很明显的文化层。”
摄制组人员问:“像那些植物仁(啊),是不是放在盒子里?”
申所长说:“不,植物仁也是放在缸子里,也是在罐里头。那个酵母是放在一个大缸里头,有一层白膜膜。后来拿到北京化验以后(才知道)。出土的医药方面的有酒,造酒的作坊,还有这个酵母,还有植物种仁。”
“植物种仁很多事不是可以药用的?”
“对对,做药用的。”申所长点着头说,“很多都是做药用的。”他指着一本出版物上的图片继续说,“还有第一个,也可以说是咱们中国的第一把手术刀(么),现在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都是在这出土的。”
“这里有一口水井。”摄制组人员说,“还有一口呢?”
“(嗯,那口)在那面。”
“在那面啊。”
“出土的药物在哪边?”
“出土的药物,就是在这一块地方。出土的药物和这个手术刀,出土的这些东西都是在墓里头。还有陪葬的。都在一个小盒盒,小漆盒。小漆盒里边,一边一个被绑着的女奴隶。看来当时这个病人地位比较高。”
从商代出土的甲骨文中,我们得知,上呆在卫生保健,医事制度,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药物知识方面,均有了较大的发展。对人体,从头到脚,各部位,各器官,妇产,小儿,皮肤,流行病,甚至已经有了外界毒虫进入人体导致疾病的认识。专家认为,这是生物因子病因学认识的萌芽,是病因学说的一大进步。另外,关于龋齿的记载,是全世界最早的。比古埃及、古印度早出700到1000年。
李经纬教授说:“客观的评价,殷商时期的医学水平,现在最主要的依据就是甲骨,甲骨文,现在据我们的统计,同意学有关的大约有100多个字。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我们把它和医学内容加以联系。你比方说‘心’,心,它写的那个形状,就和心脏非常相像。(那么)他为什么能把心写成跟心脏的形状一样,(那么)他必然做过人体解剖。不管是什么原因进行的人体解剖,但是他必须是,他没有看见,就绝对不会写出这么个形状(来)的。这个疾病的‘疾’,它的形状是一个人躺在床上。像这一类的都是。再比方说‘灸’,(灸呢)它就是再膝盖上有几个火,那就很明显是针灸的‘灸’。有针刺的形状,都是这样的。我们根据这些东西,来推断他当时的认识水平。他不但(是)对心脏的形态有认识,而且对心脏的功能在生理方面也有认识。”
陕西清涧商代鬼方遗址出土的石刻人体骨骼解剖图,可是我们得知,三千多年前的殷人,对人体构造及某些生理现象,已有相当具体的认识。在商代的基础上,西周的医学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专家指出,从《周礼》的有关内容看,西周已经建立了相当进步的医事制度。(西周岐山周原遗址)并且有了医学分科。《周礼·天官》将宫廷医生分为四科,即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西周医学分科,开后世医学进一步分科之先河。据《周礼》记载,周代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医政组织和严格的考核制度,对提高医生的技术水平,促进医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其中尤其令人关注的是医生考核俸禄制度。在每年末,依据病历考核医生,评定待遇,配给食物。
“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一共是五等。十次当中没有一次失误的为第一等,失误一次的为第二等,……,到失误四次,可是最下等了。这样的考核制度,无疑对推动中医学的发展具有极为特殊的历史意义。换言之,在中医学开始建立,形成的时候,便有了一整套医政、医疗制度做保障了。这漫长的生命之路,是人类不间断地寻找自我,寻找生命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生命意识的积累,为《黄帝内经》的诞生,铺设了最为坚实的基石。在这样一片坚实的土壤之中,开始孕育一个伟大的奇迹,或者说,这个奇迹已经成熟,经过了十月怀胎,她即将诞生。似乎整个世界,整个历史,整个民族都在期待着这一刻,期待着这一声石破天惊的啼哭。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腰部酸胀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