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治疗技术去哪里学习?

&&&&&&&&&&&&&&&正文
知觉学习训练在弱视治疗中的应用
11:54:28 来源: 多宝视
  【摘要】是个体从外界环境中提取信息提高能力的过程,是练习与生理成熟相互作用的结果。许多基础研究发现知觉学习与成年人视皮层可塑性具有明确的关系,而临床试验也证实,知觉学习能够有效地治疗青少年及成年人弱视,而且具有主动、实效的特点。作为传统弱视治疗方法的补充和替代,知觉学习系统的开发,为弱视治疗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就知觉学习的机制、方法及其在弱视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知觉学习;;大脑可塑性  弱视是一种空间视觉发育障碍,发病率约为3%。它是由早期异常的视觉经历所形成。常规的治疗方法有遮盖疗法、后像疗法、红色滤光片疗法、海丁格光刷疗法等。这些方法,对8岁以下的儿童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对12岁以上的大龄儿童,治疗效果较差,而对于成年人则几乎无明显的治疗效果。传统观点认为成年人的弱视表现为不可治性,但近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成年人,大脑皮层的基本感觉区域也是可塑的。近期的基础研究发现,知觉学习(perceptual learning)与大脑的可塑性具有明确的关系。许多临床试验也证实,知觉学习对于弱视,尤其在一些难治性弱视及成年人弱视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成为弱视治疗的一种新方法。  一、知觉学习的定义及实质  知觉学习训练是个体从周围环境获取信息的一种能力,是练习与生理成熟相互作用的结果。神经生理学研究发现,知觉学习表现为神经器质的可塑性;心理进程研究发现,知觉学习表现为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提取信息的效率提高;知觉发展的研究发现,知觉学习是个体知觉所进行的一种相对长期的改变。因此,知觉学习涉及到认知心理学、心理物理学、神经生理学等许多交叉学科,是近期视觉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知觉学习涉及许多视觉任务,如位置辨认、栅条觉察、质地检测、轮廓觉察、立体视觉等。知觉学习的特殊作用可以表现在位置辨别、方向定位、起始眼等多方面。对于简单的视觉任务,可以直接作为视觉刺激而进行研究训练,而对于复杂的刺激,一般认为是分解为简单的刺激特征及简单特征之间的关系加以学习的。Karni和Sagi提出知觉学习可能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快速学习阶段”,几分钟内就可以显现出能力的提高。第二阶段是“慢速学习阶段”,是接下来的一个比较慢的提高过程,它发生在停止训练后6~8小时,而知觉学习效果主要发生在慢速学习阶段,学习效应并不单纯由刺激驱动,同时还有任务驱动的机制,即存在一个自上而下的调控机制。通过知觉学习,许多视觉功能如对比度察觉、方向辨别、游标视力、深度感知、运动感知等均能够表现特异性的提高。  尽管知觉学习的实质还未达到一个统一的认识,但大部分同意这一观点:知觉学习涉及可以观察到的知觉行为的变化,它不仅表现在提取外界信息能力的提高,而且表现在长时间上行为决策机制的改变和提高。它的生理神经基础是大脑基本感觉区域功能上的可塑性。  二、知觉学习与视皮层可塑性的关系  传统观点认为,人类视觉发育关键期为出生至3岁左右,视觉发育敏感期从出生后至12岁左右。青少年12岁以后,视皮层的发育相对停滞,弱视治疗效果较差。同时认为处理基本感知表征的感觉区域神经细胞,在成年人视皮层的发育完全停滞,成年人的弱视表现为不可治性。但近期的研究表明,即使是成年人,大脑皮层的基本感觉区域也是可塑的。Fronius等做了一项研究,对一例健眼视力丧失、对侧眼弱视患者(60岁),进行心理物理学训练,10个月后发现,患者弱视眼单个视标视力上升了4行,成行视标上升了2行,说明成年人弱视视觉系统中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可塑性。  既然成年人弱视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可塑性,那么随着知觉学习训练,成年人视皮层是否有相对应的变化,许多基础和临床试验对此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单细胞记录技术揭示,知觉学习可以改变知觉系统,其感受野可以通过知觉学习而发生变化。单细胞记录、脑电观察等多项研究表明,多次训练可使视皮层活动发生明显变化。动物实验也对此提供了证据,Schoups等训练成年猴完成一个分辨光栅朝向的任务时发现,学习后初级视皮质区V1神经元的发电频率发生变化,大脑皮层可以通过知觉学习而随之改变。  在临床,Skrandies等训练成年人完成一项精细的视觉分辨任务,记录训练时被试大脑后部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结果显示特异性朝向的学习引起ERP的幅值增大,潜伏期减小。Schiltz等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PET)研究成年人光栅朝向分辨的学习,发现特异性朝向的学习引起V1、V2、V3区的脑血流降低。Watanabe等通过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等手段,发现在初级视皮层上知觉学习使V1区发生了变化。上述研究均证实知觉学习与成年人视皮层可塑性的关系,从而为成年人弱视的可治疗性提供了依据。  三、常用的知觉学习训练方法  在知觉学习训练的研究中,主要使用视觉刺激器或电脑显示器呈现不同特征的视觉刺激图像,通过人机对话,使受试者完成不同程度的视觉任务。同时根据不同视觉缺陷,可以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知觉学习也有相对应的多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位置辨别任务训练法  位置辨别是目前最常用的知觉学习训练方法。通过设置多组线段排列,根据不同的偏离幅度和偏离形式,从中判断最大线段偏离组以进行训练刺激。在Li等的研究中,让弱视患者在位置视觉任务训练中判别3对线段中哪一对线段偏离了方向。刺激由两排线段组成,每排由数个离散的Gabor斑(是正弦波和平滑高斯封边的乘积)组成,每个Gabor斑加入了位置噪声。观察者在不同噪声水平进行训练(包括0),每次作业均给予反馈。通过重复的位置分辨训练,进而提高弱视患者的视觉能力。知觉学习位置辨别训练  (二)光栅觉察训练法  弱视主要表现在中、高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下降。知觉学习可以通过不同空间频率、不同对比度的光栅觉察任务训练,提高患者对比敏感度和视敏度。在Zhou等的研究中,通过检查绘出受试者的对比敏感度曲线,得出相对应的截止空间频率,再用截止空间频率的光栅进行对比度检测任务的训练,从而提高其视觉功能。对比敏感度检查知觉学习光栅觉察训练  (三)线段朝向、光栅朝向训练法  弱视患者辨认游标视力存在明显不足,并且对朝向和位置的缺陷具有特异性。Levi等在特定方向的直线上对弱视患者进行游标作业训练,经反复刺激,发现在特定训练方向上,所有受试者的游标视力都得到明显提高。在Schiltz等的研究中,通过辨认光栅朝向训练提高患者方位辨别能力,而且用PET技术证实朝向特异性的学习不仅涉及视通路较低级的皮质,还涉及一些中级或高级皮质。知觉学习光栅觉察训练  (四)“轮廓觉察”任务训练法  弱视眼还表现在一定的空间整合能力障碍。空间整合是分割可视图像和感知轮廓和边界的一种能力。在轮廓觉察任务中,Gabor视标被认为是合适的刺激元素,因为它们没有边缘的提示,对比度、大小、空间频率、方位和空间位置均可被利用和处理。由Gabor视标所组成的轮廓图形,在加入背景噪声时,进行不同等级的“轮廓察觉”任务训练,能够提高视空间整合能力。知觉学习轮廓觉察训练  (五)其他方法  其他如质地辨认(texture segmentation)训练法,在训练时设置目标线段和背景线段,要求受试者判断是否有一个目标线段和背景线段的朝向不一致。通过改变目标线段和背景线段的夹角来改变任务的难度,反复训练,提高视功能。另外还有运动探测训练、立体等方法。在立体视觉训练中,立体图像是作为观察同一场景的两幅图像的结果而感知,在观看立体图像时,弱视眼接受优先的视觉信息,从而达到治疗弱视的目的。  四、知觉学习在弱视治疗中的应用  早在1978年Campbell就提出将知觉学习训练用于弱视治疗,但当时由于主要通过高对比度和相对短的训练时间进行刺激,而未根据弱视类型调整刺激条件,训练效果不明显而导致研究停滞。近期随着对知觉学习与大脑可塑性关系的明确,利用知觉学习训练治疗弱视、尤其是难治性和成年人弱视,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知觉学习在儿童及青少年弱视治疗中,显示了一定的疗效。Li等在研究中,设计对称线条排列组别的判断以进行位置视觉任务知觉学习训练,治疗5例青少年弱视(年龄7—10岁)。其中4例患者经训练后采样能力明显提高,使弱视大脑更多地提取相关刺激信息用于位置处理。2例表现出等效内部噪声降低,使大脑校准了视觉系统的空间扭曲。5例受试者训练后Snellen视力均有提高。他们认为知觉学习训练促进弱视患者视功能恢复有两个重要因素,即有效刺激的增加和噪音干扰输入的减少。  知觉学习的临床治疗效果也逐渐改变着人们对成年人弱视不可治的传统观念。Zhou等对30余例(14~37岁)屈光参差性弱视进行正弦栅条觉察训练,发现患者经过训练后,弱视眼的平均视力提高70%左右,非弱视眼视力也有一定提高,且效果持久,一年后接受检查,视力未明显回退。在其进一步的研究中,对成年人弱视组和正常对照组,选用与患者视力相对应空间频率的正弦光栅进行刺激,并在不同对比度水平下进行训练,结果显示弱视眼的平均学习带宽比正常对照组大得多。这表明,成年人弱视视觉系统的可塑性仍然存在,而且显著高于正常人。  Polat等对9~55岁的77例弱视受试者和16例正常视力受试者进行知觉学习训练后发现,受试者不仅初级视功能提高,高级视功能也可得到明显改善。通过训练,弱视患者对比敏感度和字母识别能力提高2倍,而训练组视力提高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该研究显示知觉学习训练能够明显促进高水平识别功能的提高,它能够促进在视觉发育关键期未充分发育的视功能重塑。  Li和Levi在研究中让7例成年弱视患者进行重复的位置分辨训练,结果发现6例患者的位置视力,包括位置辨别和方向特异性辨别得到了系统而明显的提高,所有观察者视敏度均相应提高,其中一例立体视力也有所提高。  Levi等对11例成年弱视患者反复进行游标作业训练,直至完成次,结果发现在训练的特定方向上,11例受试者的游标视力均有明显提高,其中4例在未经训练的其他方向上,游标视力也得到提高。  五、小结  在过去的四个世纪里弱视治疗主要采用遮盖疗法或阿托品来抑制优势眼,强迫大脑使用来自弱视眼的信息。传统治疗训练任务复杂,缺乏特异性;而知觉学习中不同的视觉任务相对简单,可以进行特异性训练。传统的弱视治疗方法,患者很少主动参与,而且缺乏直接的结果反馈或在“游戏训练”争取获得高分的积极性。相对于长期的遮盖来说,知觉学习训练时间更短且更实用。  总的来说,知觉学习理论研究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知觉学习训练促进弱视、尤其是成年弱视患者视功能恢复的研究,只是最近几年才开展,尚缺乏系统、长期、多病种的应用和观察。相信随着大脑可塑性研究的不断深入,知觉学习在弱视治疗中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公司地址:广州市天河软件园科韵园区建工路8号102室
备案信息:
广州视景医疗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搜索微信号多宝视弱视治疗要在学龄前_网易科技
弱视治疗要在学龄前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弱视在我国是一个相当严重的儿童健康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我国3 亿多儿童中,大约有1000多万儿童存在弱视。为此,我国著名眼科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郭静秋教授呼吁:及早发现和治疗是治疗弱视的关键。
&&& 据郭静秋教授介绍,许多家长对儿童弱视的认识存在误区,也有很多家长把弱视和近视眼混为一谈。郭静秋教授指出,弱视是指眼球外观正常而单眼或双眼视力不正常,通过戴眼镜视力也不能达到0.9 以上,而一船近视眼通过验光戴镜,视力能够达到正常。据介绍,弱视不仅能引起斜视,影响美观及儿童身心发育,更重要的是,弱视儿童常常无立体视觉,随着社会和科技的高速发展,许多工种和职业都需要有敏锐的立体视觉,因而,视力及立体视觉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还有一些孩子的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大了,视力自然就会正常”或者:等孩子年龄大了再治疗弱视“。郭静秋教授说,从视觉发育来讲,儿童12岁以前是视觉发育的可塑期,12岁以后再治疗弱视则视力恢复的机会便很小了;而弱视的最佳治疗时间是在学龄前。
&&& 郭静秋教授特别提醒说,4 岁以上儿童绝大多数能配合检查视力,因此儿童应定期检查视力,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应该每隔半年检查一次。如发现视力低于0.8 —O.9 或双眼视力不一样。相差两行以上,则应及时请眼科医生检查。
&&& 弱视治疗主要是靠眼科医生为患儿配眼镜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各种弱视训练。家长必须按医生要求,让患儿配合治疗,不要因为怕麻烦而影响弱视训练效果甚至使训练失败。
&&&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本文来源:网易社区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手机版更便捷
弱视的治疗方式都有哪些?
  弱视是儿童在发育早期,由于各种原因,黄斑中心凹视觉细胞聚集过程中没有接受正常视觉刺激,从而未能正常发育,大脑皮层不能获得清晰的图像,导致的视功能丧失。形成弱视的常见原因有,高度远视、屈光参差、高度散光、先天性白内障等。弱视不光是眼睛的问题,也是大脑皮层发育的问题。  弱视治疗的最佳时间?  弱视治疗的最佳时间为3岁以前。为了宝宝的眼睛健康,根据卫计委《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要求,宝宝应在出生1个月,3个月,6个月,1岁及1岁后每年1次定期进行眼保健体检,早期发现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眼病,及早矫治,保护和促进儿童视功能的正常发育。  3-6岁弱视儿童95%以上均可治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治愈率也随之下降,一般12岁以上的儿童弱视治疗效果欠佳。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针对8岁以上的弱视儿童又有了大脑皮层被动学习的治疗方法,使大龄儿童甚至12岁以上至成年人弱视治疗成为可能。  弱视的治疗方法  目前弱视治疗五花八门,只有专业、规范的弱视治疗才有真正的效果。目前全世界弱视治疗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戴镜、遮盖及光刺激,此阶段适合任何年龄的弱视儿童;  第二阶段:弱视训练及视觉训练项目vision therapy,主要针对4岁以上,双眼视功能差,斜视性弱视的儿童;  第三阶段:应用视觉心理物理学方法,针对大脑皮层刺激,皮层的激发,进行视知觉学习。此阶段适用于年龄较大及治疗效果差的弱视儿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播放(45378)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医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播放(44927)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播放(3618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播放(25900)
│中日友好医院
播放(24926)
│驻马店市中医院
│陕西省中医医院
│上海新华医院
│华西医院
阅读(1034)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阅读(3924)
│河北省儿童医院
│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183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沪)-经营性-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1748号
所有权归属:上海康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号-4 Copyright (C)2018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