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我r6特效开最高画质,gta51g显存特效设置变成了这样

信仰与性能并存,Alienware Aurora R6 评测丨数字尾巴
继《》、《》、《》之后,这次为大家带来 2017 款 Alienware Aurora R6 台式电脑的评测,也算是整套 Alienware 产品的收工之作。
说到 Alienware 的台式机,目前有 Area、Aurora、Alpha 三大产品线,其中Area的大三角造型机箱、令人汗颜的重量以及高昂的售价,绝对让人过目不忘,要不是有着一身腱子肉,怕是搬不动这个庞然大物,而 Alpha则走迷你路线,外观像个游戏盒子,却五脏俱全,只不过在硬件性能上则不够硬核,那么处于主流位置的Aurora 系列台式电脑,则能让更多人接受,售价更亲民、有一定 DIY 空间、以及重新设计的模具外观,更多可选配置,能满足更多的游戏玩家。
这次为大家带来的Aurora R6 评测,包括外观模具、性能测试、机箱内部三大部分,首先看看配置列表:
处理器:i7-7700K显卡:GTX1080存储:256GB SSD+2TB HDD/16GB RAMAlienware定制水冷系统
在硬件配置上,目前 GTX 1080Ti 为顶配版,且搭载i7-8700K处理器的Aurora R7也已经上市,而i7-7700K+GTX1080的版本也完全够用,如果实在不够还可以自己DIY升级硬件,相对来说给用户留下的自定义空间就更大。
而 Aurora R6 较 Aurora R5 而言,有以下这些差别:
处理器由 i7-6700K 升级至 i7-7700K。内存条频率提升至 2400Mhz。主板芯片组由 Z170 升级至 Z270。PCB 颜色由绿色改为蓝色。显卡没有公版泰坦皮、没有信仰灯、没有背板。
Aurora R6 整体造型偏长方形,右侧挡板依旧采用了高度统一的 Alienware 家族式设计,采用了一贯的魔幻银配色,有着呈三角形的灯条,如今该设计语言从 2013 年 Alienware 模具改版以来,就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了标志性设计,除此之外则看不到其它花俏设计,显得很整洁大气,线条刚硬,具有科技感。
机身左侧挡板可以拆卸,后续会详细说,有2块大面积的散热格栅区域,对应的正是显卡位置,以此来保证显卡散热的通透,同样也有三角形的灯条,与右侧挡板相呼应。
Aurora R6 正面设计并不夸张,甚至有点像商务电脑,下方格栅为机箱内部进风口,上方没有光驱,有且只有一个 Alienware 的 Logo,也是开机键。
Alienware 的 Logo 比较大,作为电源开机键,手感有些许偏硬,支持 1680 万色灯光,通电后还是挺帅气的。
下方大面积的进风口,有错综交错的格栅,一方面和可以挡部分灰层,另外里面隐约可以看到有一个风扇。
背面各种 I/O 接口齐全且紧凑,后文会详细介绍,此外可以发现布局很规整,整体划分为多媒体接口区与常规接口区,也预留出了大面积的散热网孔。
机器顶部有 4 个 USB3.0 接口(两个可用于充电)、一个耳机接口、一个话筒接口,方便常规外设的使用。
类似跑车尾翼设计的提手,方便挪动机器,另外也可以看到顶部的出风口面积一直延展到尾部。
Aurora R6 的接口类型丰富,基本可以满足日常各种应用,由上至下依次为:
1 个SPDIF数字输出端口(TOSLINK)、1 个SPDIF数字输出端口(同轴)6 个高速USB2.0接口、1 个 10Gbps USB3.1 接口(Type-A)1 个 10Gbps USB3.1接口(Type-C)、1个RJ45网线接口3 个 USB3.0 接口、1个全尺寸DP接口1 个音频输入/麦克风接口、1个前置左/右环绕立体声线路输出接口1 个侧边左/右环绕立体声接口、1个后置左/右环绕立体声接口1 个中央/低音炮LFE环绕立体声接口、1个线路接口1 个电源接口、独立显卡上还有1个HDMI接口、3个DP接口、1个VGA接口
小结:从外观整体来看,Aurora R6 与 Aurora R5 基本没有变化,只有处理器、内存频率、主板芯片组、显卡等关键硬件有所提升,其中最大的怨念就是显卡没有了帅气的泰坦皮、没有了信仰灯、甚至连背板也没有了,这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
在Aurora R6机身造型设计上依旧科技感十足,Alienware独到的工业设计将每一款产品都能很好的融合,形成个性鲜明的产品线大家庭,辨识度非常高,加上标志性的ALIEN FX灯光与Logo加成,相信会让更多人愿意组成一整套,另外Aurora R6的接口扩展性很全面,基本满足了日常所需,是一台扩展性很强的游戏台式机。
三:Alienware Command Center
现在高端游戏品牌整机都会预装各种软件,其中功能整合性质的控制中心类软件必不可少,熟悉 Alienware 的朋友应该知道,AWCC 就是最常用的控制中心软件,在 Aurora R6 中预装了最新版本的 AWCC,提供了五个方面的功能设置,下面一起来看看:
Alien FX 是最常用的功能之一,可以给 Alienware 的产品进行灯光颜色的调节,可以单一设置也可以混搭,还可以设备与设备间、设备与游戏间进行联动,Aurora R6 具备三个可调灯光位置,包括开机电源、机身左/右侧挡板的三个灯条。
Alien Thermal
Alien Thermal 提供了 Aurora R6 自定义散热设置,可以选择手动或者自动,对 CPU、GPU、水冷系统、风扇转速进行调节。
Alien Fusion
Alien Fusion 则是让用户对 Aurora R6 的各项电源使用场景进行设置,最常见的包括待机休眠、唤醒输入密码、电源按钮、节电计划中的高性能/平衡等模式的切换等。
Alien Adrenaline
Alien Adrenaline 就类似于 Win10 系统自带的监控程序了,可以对 Aurora R6 主要硬件进行占用率、功耗上的监控,包括 CPU、GPU、硬盘、内存、网络等等,通过曲线图表的形式呈现,一目了然。
OC Controls
OC Controls 则是对处理器的超频调节了,在左侧把超频模式打开后,就可以调节适当的电压来进行超频了,只不过Intel的挤牙膏,对于 i7-6700K 而言,Aurora R6 上的 i7-7700K 提升并不明显,核心架构不变,整体效能也基本相同,只是在频率的高低上相对差异一些。
小结:AWCC 作为 Alienware 自带的控制中心软件,五大功能没有一个是鸡肋功能,而且经过几次的软件版本更新,操作界面与使用体验更友好,可以针对喜欢的游戏设定联动灯效文件、也可以实时监控关键硬件运行状态、还可以对CPU、GPU、水冷系统进行设置,完全按照使用习惯来让Aurora R6为之所用。
在软件的稳定性上也保持不错,没有出现过闪退、奔溃、假死等现象,不像某些第三方的软件在使用时出现各种 BUG,整体来说 AWCC 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游戏玩家来对设备进行调整。
四:性能测试
娱乐大师跑分成绩,仅作参考。
处理器采用 Kaby Lake 架构 14 纳米制程工艺的 i7-7700K,Aurora R5的处理器为i7-6700K。
内存条为 DDR4 16GB 内存,频率为 2400Mhz。
独立显卡为 GTX 1080,是一块大家很熟悉的显卡了,采用了帕斯卡架构 /16nm FinFET 制程,基本上能应对目前大多数大型游戏,当然老黄后续还推出了 GTX1080Ti、TITAN X、TITAN XP 等更强的显卡。
核芯显卡为 Inter HD 630,Aurora R5 的核芯显卡为 Inter HD 530。
Aurora R6 的存储配置为 256GB 的 NVME 规格 SSD+2TB 机械硬盘。
PC Mark 8 Home Conventional
PC Mark 8 Conventional 得分为 5137 分,在浏览网页、编辑照片、视频聊天、玩游戏等常规应用场景都非常流畅,而且响应速度迅速。
Cinebench R15
Cinebench R15 测试结果显示 Open GL为137.59fps,CPU 为 956cb。
3D Mark 2015
Aurora R6 使用 3D Mark 2015 进行测试,在 Fire Strike Ultra、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三个场景中进行,得分成绩如下:
通过以上三个测试场景来看,Aurora R6 的 GTX1080 显卡在 4K 分辨率的 Fire Strike Ultra 场景下可明显感到卡顿,已经不能流畅运行游戏,在 Extreme 场景下帧数明显提升,分数也几乎较 Ultra 翻了一倍,能够保证流畅帧数运行,而 Fire Strike 场景下,GTX1080 则完全没有压力,可以胜任。
为此笔者还做了一个对比测试,一共使用2个方案,均测试 3D Mark 2015 的 Fire Strike Ultra 场景与 Extreme 场景,其 1 是用 Alienware 显卡扩展坞+TITAN X Pascal 显卡外接 Alienware15 R2 笔记本;其 2 是用 Alienware 17 R4 顶配版笔记本,配置为:i7-6820HK+GTX1080,下面来看看这 2 种方案的测试成绩,较 Aurora R6 相比如何:
Alienware 显卡扩展坞+TITAN X Pascal 显卡外接 Alienware15 R2 笔记本测试Ultra场景得分为 6303 分,超过 Aurora R6 的 4974 分。
Alienware17 R4 顶配测试 Ultra 场景得分 4632 分,略低于 Aurora R6的4974 分。
Alienware17 R4 顶配测试 Extreme 场景得分 8440 分,略低于 Aurora R6 的 9091 分。
AIDA 64 Extreme
AIDA 64 Extrme 检测 Aurora R6 在常规待机状况下 CPU 温度为 30 度。
AIDA 64 Extreme 检测 Aurora R6 烤机,时间 15 分钟左右,CPU 温度在 70-75 度左右徘徊。
小结:这款 Aurora R6(具体型号:D2938S)拥有 i7-7700K 处理器、GTX1080 GDDR5X 8GB 显存的显卡、256GB SSD+2TB 机械硬盘,经过以上测试,与实际使用体验,是完全能够胜任日常游戏体验的机器,加上还有水冷散热系统,使得温度控制也不错。
如果是打算用它来玩 4K 超清画质游戏,那么则需要在显卡上再进行升级,可以考虑 SLi 组双卡,也可以考虑升级成 GTX 1080 Ti 或者 Titan XP,毕竟这台机器还是有着不错的硬件升级空间。
五:机箱内部
Aurora R6 采用了中塔式机箱结构设计,在内部各个硬件组成部分显得十分紧凑,并且加入了一些创新式设计,例如:电源采用转轴结构且位置紧贴着水冷散热系统、由机身前方进风顶部出风等,下面一起来看看内部构造:
硕大的 850W 电源放在了水冷系统旁边,也就是同 CPU 都放在了上方。
非泰坦皮公版 GTX1080 显卡与下方 2 个 2.5 寸可扩展硬盘位,以及一个黑色显卡支撑架。
希捷 2TB 机械硬盘,采用抽拉式设计,将蓝色卡扣掰松即可抽出。
Alienware 定制水冷散热系统,散热规模为 120mm 冷排。
水冷旁边 2 根镁光 16GB DDR4 2400Mhz 内存条,并没有散热马甲。
侧板上的三条灯带触点。
最需要吐槽的公版 GTX1080 显卡,没有泰坦皮信仰灯与背板,要给差评!,不过下方有一个 PCIE 插槽可以组 SLi 双卡,后续打算都换成老黄信仰版。
电源采用了转轴设计,只需卸下机箱背部一颗螺丝,即可向外打开,就像打开门一样的操作,很方便。
看到这里 Aurora R6 的评测基本告一段落了,下面来点亮灯图,毕竟灯大灯亮灯会闪。。。
全文总结:
Aurora R6 作为 Aurora 系列机型的一次脱胎换骨的蜕变,由原本巨大的机箱变成如今中塔式紧凑设计,并且用上标志性的三角形灯条与魔幻银配色,与其它产品配在一起相得益彰,定位并不低的硬件配置与更友好的售价,成为不少游戏玩家的新选择,且可供 DIY 升级的空间也得以保留,后续如果想升级配置也没有问题。
信仰与性能并存就是笔者对这款 Aurora R6 的一句话评价,它有着 Alienware 纯正的血统,也足够有信仰,如果你不想去 DIY 整机,也嫌弃 Area 51 太重,那么这台 Aurora R6 也依旧能满足你。
快给朋友分享吧!
请先登录再评论...00:41:26 修改
&&&&记得高中时候见过的第一个3D原游戏,VR战士,其实就是几个丑到爆的方块而已。评论第一代的3D格斗游戏就是木偶大战,和史艳文比起来,大儒侠有更好的画质而已评论第一代的pc&3D动作游戏,同样无语当然了,当年为劳拉大婶买voodoo卡,升级显卡的不计其数现在,你还愿意玩这些吗?当年狐狸也是有3D眩晕症的,直到我膝盖中了一箭评论看到这种画质,你还能淡定吗?最近在看权力的游戏,欧洲奇幻类型的题材,开始感兴趣了。不过,这次狐狸的测试比较另类,我想看看,极限画质下面,多少显存才能hold住。要测试显存占有率,你可以用用gpu-z这个工具评论选择log&to&file就可以保存一个日志文件,到时候,你就可以慢慢分析了评论memory&user就是显存占用,这次的测试主要分析这个,当然,我只把极限的占用截图1.上古卷轴5上古卷轴5,真正最吃显卡的,是远景复杂度,把所有特效开最高试试,770也几乎hold不住了评论远景全开,挺难的不过上古卷轴就是世界巨大评论1.06G,所以嘛,现在2GB的显卡基本上是底线,1GB?你就注定和抗锯齿说再见吧2.valley山谷,DX11测试这测试,基本上把DX11所有特效用到,比起一般的DX11还华丽评论至于画质如何?看看视频
狐狸今天只跟大家谈极限画质评论诚然,这个画质比起3dmark11漂亮多了评论自然,画质高,占用显存就狠了,1.17G显存3.3dmark11评论X模式叫做高画质了吗?你的要求也太低了,试试定制的1080p最高画质评论淡定,极限画质不要拿x模式的来比较评论0.8G的占有率,这个算是轻松了。个人还是坚持,valley画质更好4.蝙蝠侠2阿卡之城经典的Physx游戏,试试全开如何评论物理效果最高,抗锯齿32X&CSAA才是最高(CSAA是nv特有的抗锯齿,据说16X的CSAA性能损失和MSAA&8x一样而已)高级DX11特效:多视角柔和阴影&(Multi-View&Soft&Shadows:&MVSS)和HBAO(Horizon-Based&Ambient&Occlusion,水平环境光遮蔽),HBAO也是NV研发的技术,HBAO在运作模式上与SSAO有什么区别呢?首先HBAO规定了一个半径为R的空间范围,对于范围外的空间不做渲染;此外对于一些低精度模型,遮蔽会导致错误的产生,HBAO利用半球的角度偏置参数限制来修正这些错误;此外在采样点数量上HBAO也进行了控制,并利用函数解决了遮蔽的衰减问题。tessellation曲面细分,没有这些,你玩的算毛线DX11游戏啊?评论770不辱使命再来欣赏一下精彩视频
评论显存占有率已经达到1.2G了5.孤岛惊魂2评论很多游戏都有非常丰富的特效选项,一般的显卡,千万不要开阴影中以上(效果不明显,资源占用厉害),高动态也别碰,光源要是不开,就太遗憾了评论虽然是2008年的老游戏,但是各种效果还是可以的不过孤岛惊魂系列,一直都是这样子奇怪,重环境轻人物贴图经常就是见到碉堡的花花草草,然后又看到渣渣的人物贴图。。。。。。。。。评论这样子的贴图,不忍见虽然第二代的背景在非洲,但是,育碧还是努力滥用HDR,非要告诉大家,没有CryTek一样有孤岛惊魂(Crytek其实就是孤岛惊魂第一代以及孤岛危机的工作室,后来和育碧闹翻了,育碧要了孤岛惊魂的名字和第一代的CryEngineer引擎,不过第二代的孤岛惊魂就换引擎了)这块对驱动兼容性不好,之前用某中端卡玩,很悲剧,现在正常多了评论高动态模糊的效果
绝对是一时之瑜亮,虽然和孤岛危机比较,这个仅仅是轻量级的显卡杀手评论2008年的游戏,显存占有率居然有近1G,不知道育碧怎么想的记得2007年11月才有8800GT上市,那时貌似就是512MB显存,不爆才怪评论这个是8800GS,便宜一点,当年来说性价比非常出色6.孤岛危机3显卡危机,没有之一评论动态模糊,真心不敢乱开,在显卡杀手面前开这个,你皮痒了是不是?评论我是全开的,大家先看看一段实测视频,等会跟大家探讨一下
这样的效果不配叫显卡危机?好吧,换一个场景跟大家继续分析第三关大坝关卡,这个关卡场景复杂,远中近景比较丰富,具有植被,岩石,金属等不同材质的物体,还有水面。场景也具备一定的高低落差,自然环境和人工建筑结合,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测试场景。先放上一组图,从上至下是低,中,高,非常高。(材质等级都是“非常高”)评论评论评论评论一张张看可能差别还是不明显,下载下来翻页的话,差别就很大了。从整体画质上讲,低和中在一个层次上,高和非常高在一个层次上。比方说最靠近镜头的一堆树叶,低和中感觉像纸片,高就明显有了光泽和质感。场景中植被的密度也是从低到高依次上升。光照效果更是差别明显,低和中感觉场景没有层次感,到了高就一下子明显好转。可视距离和LOD更是肉眼就能分辨,低特效远处就是一片光秃秃,模型缩水严重。中特效就已经不错了,看过去视野感觉很丰满。高和非常高基本一致,远景丰富,模型也很细致。然后我们在弓箭模式下进行镜头缩放,来看一看不同等级特效下远景的表现。还是从上至下从低到非常高。评论评论评论评论大致的差别和上面说的基本一样,不过细心的人可能注意到了,高和非常高在远景的表现上有很大差别。可以注意图片中部那一片岩石上的阴影,低中高都有明显的阴影效果,到了非常高反而不明显了,岩石的存在感反倒更强,这应该就是非常高下更好的GI(全局光照)所带来的影响,虽然这些细节上的区别从整体上是很难发现的。接下来是对于个别特效在画质上的区别和对帧数的影响。这部分就会根据具体的特效种类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场景来做对比,更加方便说明。还是建议各位把图片下载下来用看图软件翻页观看,区别更加明显。首先是“物件”(Object)效果,这个特效主要和场景内景物的描绘距离,物体模型等级,一些和模型有关的特性(比如细分曲面,POM,像素精度置换贴图)等等有关,是一个比较消耗显卡资源的特效,也是视觉上差别最大的效果之一。物件特效对比,从上至下为非常高到低评论评论评论这张对比主要是针对POM(Parallax&Occlusion&Mapping&视差映射)特效,只有在非常高等级下才会启用POM,地面有种隆起感,感觉模型更加饱满。其次的“后处理”(Post&Processing)效果,这个特效主要是为游戏添加一些光照,模型,阴影之外的附加效果,诸如动态模糊,景深等等。特效高低的差别也主要体现在这两点上。动态模糊,从上到下为非常高到低。评论评论评论评论动态模糊的对比比较困难,CE3自从孤岛2的DX11补丁之后,就在动态模糊上采用了全分辨率技术,这样可以避免快速转身时手臂,武器等出现拖影现象,而且整个画面在运动中不降低分辨率。不过有些人可能觉得高效果的拖影反而比较好看。而且更加节省性能。景深效果,从上到下为非常高到低。评论评论评论评论和动态模糊一样,CE3自从孤岛2的DX11补丁后,在最高效果的后处理中使用了更加电影化的景深效果,官方的叫法是Sprite-based&Bokeh&Depth&of&Field。直观的表现就是远景的聚焦下模糊程度很高且会出现光斑效应。不过奇怪的是在镜头附近的物体不会产生虚化效果,对比高效果,可能部分玩家会觉得高效果反而不错,很有层次感。而低和中也基本就是在景深分辨率上作调整。接下来是比较起来最麻烦,最不方便说明的特效“着色”(Shader)。该特效主要是对游戏内光照效果的控制,比如HDR,GI(全局光照),阴影遮罩等效果,是和物件一样最影响帧数的特效之一。这方面说实话很不好比较,游戏内大多时候场景是动态的,光照随时在变化。这里选取了两个相对静止的场景做个简单的截图对比,主要是针对GI和阴影遮罩做一下说明。先看第一组截图,从上到下为非常高到低。评论评论评论评论第二组截图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说真的很难看清楚,也很难解释清楚,自己把图片下下来看一看就大致能明白。非常高下,场景有GI效果,一些墙角和草丛后方不会完全黑呼呼,会有光反射效果。其次是阴影遮罩类型,非常高下启用的是SSDO(screen&space&direction&occlusion),相比高以下所使用的SSAO来说会根据光照方向动态生成遮罩阴影。再下来是“阴影”(Shadow)特效。顾名思义,这个选项控制着游戏内所有的阴影效果。孤岛危机3的阴影可以说是1代和2代的结合产物,阴影分辨率的区别不是特别明显。而且孤岛2的DX11补丁中最高效果才使用的可变半阴影(Variable&Penumbra&shadows&即阴影模糊程度随投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这次似乎下放到了高效果也可以开启。第一组截图,分辨率差别不是很明显。评论评论评论第二组截图,非常高到中,非常高和高目测都有启用可变半阴影。评论评论评论最后是新版CE3新加的类似于战地3那样的镜头眩光效果,就开,关两种选择。评论评论哈哈哈。显卡危机,绝非浪得虚名评论1.8G的显存占有量,这样子的画质,值得了评论建议一般人,开高画质够了7.杀手5赦免评论评论这个游戏忘记录视频,日后给大家补上评论以前我也觉得,爆显存对于2GB的显卡来说很遥远,但是看过这个测试,你就不敢这样子说了8.地铁&最后的曙光评论
评论这游戏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不过显存占有倒是挺温柔的超高画质,确实能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我记得,6月应邀出席三星的活动,去体验F8000&4k电视机,我很惊讶地发现,看了三,四次的变形金刚3,居然用4k分辨率看,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感觉很多细节完全没看过同样,你用低画质通关,你玩的是游戏的本质;你用高画质通关,你享受的是一个质变本次测试采用的是4GB版本的GTX770评论铭瑄风系列GTX770&JetStream&4G采用非公版设计,采用基于开普勒架构GK104-425-A2显示核心,内建1536个流处理器、完美支持DirectX11.1,GPU&BOOST&2.0技术,NVIDIA&CUDA运算技术,具备PhysX硬件物理加速引擎,PureVideo&HD高清解码技术,符合PCI-Express&3.0总线规范,还支持最新的动态超频技术Dynamic&Clocking动态超频技术,NVIDIA&3D&Vision&Surround技术以及NVIDIA&Adaptive&Vsync技术。评论全程测试温度也是控制在80度左右,效果还是相当不错传说战地四也快了,和使命召唤系列不一样,战地系列走的也是高画质的路线,战地三用的是寒霜2引擎,估计伴随4而来的,极有可能是寒霜3,很期待新引擎带来更美妙的画质体验,不知道能不能打爆2GB的显存呢?拭目而待
上次做实验&650TI&直接被孤岛爆菊了
20:56:29 修改
不枪 不软 不黑 不广告 理性评价
另外不差钱
你们这些那些的逗比厂家就不要打电话骚扰我了
山高水远碧空静
玩过&三联屏最高特效&那才叫震撼
不枪 不软 不黑 不广告 理性评价
另外不差钱
你们这些那些的逗比厂家就不要打电话骚扰我了
山高水远碧空静
http://www1.myelogo.com/elogo_user/11855.jpg
... ... 看帖回帖好习惯!纯手工灌水,只在论坛买东西,看上的会主动联系,没需要就当 帮顶.
路过... ... 谢谢!
电脑硬件diy群:
diy群不止聊硬件,只求积极发言,潜水者勿入 求懂硬件的diy sir加入,无广告,无商家,单纯的交流天地 只要求一点,务实求真(想装x装大神的获得优越感的勿入) ps:群里的朋友都很活跃的
有些人你以为以后一定可以再见的,就没有放在心上,可是却不知道,也许永远也只是生命的过客;有些事,你以为明天一定可以再做的,就没有在意,可是却不知道,也许已经来不及了.
ps:长风的府卧撑也被和谐了,大家看着办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天极传媒:天极网全国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
& >&玩出个性 戴尔灵越15 5555游戏本评测
玩出你的个性 戴尔灵越15 5555游戏本评测
天极网笔记本频道
作者:王向瑞
责编:王向瑞
1【戴尔灵越15 5555星光银版评测】
  【天极网笔记本频道】如今,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首选的娱乐和办公设备,比起好看不实用,笔记本则显得更加务实一些。近几年开始,笔记本市场也发生了微妙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上了15.6英寸的笔记本。在很多人看来,的笔记本的便携性与很多的笔记本相近,性能升级空间比14英寸更大,特别是能带来更“大”的视觉感。
  大屏笔记本也有着想要代替低端的趋势。想必很多人都为台式机的线缆问题犯愁过,而笔记本却不存在这个问题,而且现在笔记本可以支持拓展屏幕,你完全可以另配一款,将视野再次放大。重要的是,有些产品的性能也不错,较之传统台式机并不逊色。正是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在变,PC厂商们也开始大量推广15英寸产品,还有一些厂商在推出17英寸或者18英寸的机型,这些PC厂商中就包括。
&&&&&&&&&&&&&&& 戴尔 Inspiron 灵越 15 5555
预装Windows 10 Home Basic 64bit(64位家庭普通版)
处理器型号
AMD A10-8700P
处理器主频
核心数/线程
四核心/四线程
内置DVD刻录机
屏幕分辨率
AMD Radeon R6 M335
内置音效芯片
内置扬声器
内置麦克风
支持802.11b/g/n无线协议,戴尔无线 N1707
  熟悉戴尔的消费者都知道,戴尔的PC产品线非常多,从普通用户到专业级再到企业级用户,戴尔产品都能完美的覆盖。产品线越来越多,为用户提供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今天,笔者为大家带来这款主打游戏人群的戴尔Inspiron灵越15 5555(以下简称戴尔灵越15 5555)游戏笔记本就非常值得大家来关注。它的外观延续一贯灵越系列的时尚与简约,搭载了15.6英寸高清屏幕,AMD A10-8700P APU,AMD Radeon R5 2GB DDR3独立显卡等配置,是一款不折不扣的主流,接下来笔者就为您详细的介绍一下。
2【星光银出彩外观,很简洁更个性】
  星光银外观,很简洁更个性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里,没有一个好的外观设计是很难吸引到消费者关注的。灵越15 5555外观设计上延续了一贯灵越系列笔记本的时尚特点,银白色的主色调,搭配经过钢琴烤漆工艺打磨的 LOGO,使得A面设计非常时尚。
  该机共有三种颜色外观,分别为黑,蓝,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挑选适合自己的主色调。为了提升A面的触感,表面还设计了规则纹路,避免过于简单带来的视觉疲劳,又能带来非常不错的触感。
  除了时尚和简约之外,戴尔灵越15 5555笔记本整体设计也非常轻薄,机身厚度仅为23.75mm,比起市面大多数同类产品要薄上很多。重量上,整机重量最低仅为2.3Kg,对于女孩子来说有点重。以笔者而言,毕竟是一款主打性价比的产品,能将机身厚度和重量控制到24mm左右已经非常不错了。
  接口上,机身左侧设计有接口,10/100 RJ-45以太网网络接口,USB 3.0接口和介质卡(SD、SDHC、SDXC);机身右侧为Kensington锁插槽,2个USB 2.0接口和HDMI 1.4a端口及1个/组合插孔。重要的是,它还配备了很多笔记本已经取消的,使得整机的接口设计更加全面,完全可以满足用户日常的应用需要。
3【15.6英寸LED背光屏,键盘很舒服】
  15.6英寸LED背光屏,很舒服
  作为一款主打影音娱乐的,灵越15 5555笔记本为用户配备了一块15.6英寸LED背光,分辨率为1366 x 768,并采用Truelife技术,因此色彩表现更加真实,大气游戏来更加身临其境。屏幕上方配备集成式宽屏高清(720p)网络摄像头,满足日常的视频聊天需要。
  全尺寸键盘是该机的一大亮点。15.6英寸笔记本能保证的就是全键盘设计,戴尔灵越15 5555笔记本的全键盘设计将主操作区和小键盘合理规划分配,保证日常打字或游戏时更加的舒适。为了提升触感,键帽上经过特殊设计,可以更好的防滑,减少误操作率。键程设计也非常合理,回弹力适中,长时间玩游戏也不会疲惫。
  散热方面,该机在机身左侧设计有散热出口,主要的进风区域集中在机身背部。在机身背部的进风口设计非常有“心意”,虽然进风口的面积并不是非常大,但是主要集中设计在,等发热量比较大的元件上,大大提升散热效率。为了提升进风量,该机背部上下两侧设计有适度的凸起,从而是的机身底部与桌面有适当的高度,保证进风量,长时间运行游戏更加稳定。
4【AMD A10+2GB独显,日常娱乐足矣】
  AMD A10处理器+2GB独显,日常应用足矣
  配置上,灵越15 5555搭载了AMD A10-8700P APU,8GB(2x4GB) DDR3L 1600Mhz, 5400 rpm SATA;AMD Radeon R5独立显卡,2GB DDR3显存,预装Windows 10家庭版64位简体中文。
  戴尔灵越15 5555笔记本选用的是AMD第六代A10-8700P APU,这款APU的TDP仅为15W,然而蕴含的“能量”却是巨大的,良好的性能功耗比使这款APU不仅带来了强大的影音性能,同时在办公中的功耗控制也游刃有余,主流游戏也能轻松应对。
AMD Radeon R5 M335独立及集成显卡
硬盘传输速率83.5MB/秒
  AMD Radeon R5系列显卡在中定位为中级,该系列显卡主要分为400系列,300系列和200系列,AMD Radeon R5 M335独立显卡是300系列中最高的型号,显卡的显存为2GB,可以运行一些主流游戏。
  CineBench使用针对电影行业开发的Cinema 4D特效软件引擎,可以和显卡的性能。测试包括两项,分别针对处理器和显卡的性能指标。第一项测试纯粹使用CPU渲染一张高精度的3D场景画面,在单处理器单线程下只运行一次,如果系统有多个处理器核心或支持多线程,则第一次只使用一个线程,第二次运行使用全部处理器核心和线程。第二项测试则针对显卡的性能。经过测试,戴尔灵越15 5555笔记本多核CPU成绩为2.04pts,单核心CPU成绩为0.7pts,成绩属于良好水平,很好的体现出了这款CPU的数据处理能力。
5【游戏性能良好,LOL运行流畅】
  3DMark 11工具包含四个图形测试项目,一项物理测试和一组综合性测试,并提供了Demo演示模式。该测试程序使用了Bullet物理引擎,使用原生DirectX 11引擎,在测试场景中应用了包括Tessellation曲面细分、Compute Shader以及多线程在内的大量DX11新特性。
通过测试,灵越15 5555的3DMark显卡性能评分为3419分,3DMark 11显卡性能评分为E1567,显卡性能处于中级水平,主流游戏不是问题。
  PCMark 8是新一代系统综合性能,可以衡量各种类型PC的综合性能。无论是在专业人士手中,还是在普通用户手中,都能通过它来了解系统性能,算是PCmark Vantage的升级版。PCmark8中囊括了非常大的测试数据量,包含七个不同的测试环节,由总共25个独立工作负载组成,涵盖了存储、 计算、图像与视频处理、网络浏览、游戏等PC日常应用的方方面面来评测我们的硬件能力。经过测试,戴尔灵越15 5555笔记本的PCMark 7的整体性能为2194分,PCMark 8的整体性能为1796分。
  《》测试,运行流畅
  众所周知,《英雄联盟》(简称)是由美国Riot Games开发,中国大陆地区由运营的网络游戏。该游戏在中国地区的用户量非常大,目前各大平台都在举行关于LOL的比赛,从中不难看出中国用户对这款游戏的热爱程度。今天我们也会通过这款游戏来测试这款的有性能如何。
  在中等画质下,《英雄联盟》游戏的运行非常流畅,画面帧数可以达到53帧左右,可以满足普通玩家的游戏需求。而15.6英寸分辨率下,也能体会到高清大屏带来的超爽视频体验。
  评测总结:
  通过介绍大家不难发现,戴尔灵越15 5555是一款主打性价比的游戏笔记本系列,该系列游戏本延续了灵越系列产品的时尚与个性风格,在细节之处尽显贴心。戴尔灵越15 5555拥有非常主流的配置与性能,但是AMD第六代A10-8700P APU配合2GB独立显卡,已经可以让它轻松应对一些热门主流游戏。如果你是一个追求外观时尚,日常需要玩一些主流网游的朋友,这款产品也非常适合你。(作者:王向瑞责任编辑:王向瑞)
天极新媒体&最酷科技资讯扫码赢大奖
* 网友发言均非本站立场,本站不在评论栏推荐任何网店、经销商,谨防上当受骗!
手机软件办公游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待机 显存 最高频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