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hd650耳机的平衡线二千多预算,配novo好还是小莱曼好

通常说的HD650的绝对莱曼,具体是莱曼的哪个型号_百度知道
通常说的HD650的绝对莱曼,具体是莱曼的哪个型号
我有更好的答案
很不错。耳放建议试试拜亚的A1,算是神物。但是650,最好配SPL2910据所知,目前市面上还没播放器能完全推动HD650,毕竟阻抗太大,肯定要上CD机或者耳放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我的耳机是HD650想入手一个莱曼耳放,是大莱曼好还是小莱曼好,本人喜欢听低频,交响乐_百度知道
我的耳机是HD650想入手一个莱曼耳放,是大莱曼好还是小莱曼好,本人喜欢听低频,交响乐
两者假期差好多呢,但听说效果差不太大。
两者价钱差好多呢,求高烧科普一下
我有更好的答案
大莱曼推得更好一些
采纳率:55%
中庸,并不抓耳大莱曼的素质略微的高一点点。主要体现在动态和结像上。大莱曼要优于小莱曼。大小的风格都差不多,属于有些内敛。莱曼是好放。但听的时间越久就越能感受到它的内涵
  基本上两者风格差异不大,大动态的时候小莱曼的低频控制力比大莱曼略差一些。米足的就上大莱曼,追求性价比就上小莱曼。
hd650建议搭配纯笛的650专用耳放。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hd650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到底谁最强? 进口高端耳放三国大乱战
到底谁最强? 进口高端耳放三国大乱战耳机大家坛erji.net
进口高端耳放三国大乱战(一)
&&& 论坛上很多人在选择进口耳放的时候,经常会在英国SOLO和德国LEHMANN之间犹豫不决,能同时听到这两款耳放,进行AB比较的机会也实在不多,对这两款耳放的的争论也经常出现,因此,经过努力,我订来了全新的SOLO耳放。为了增加对比的可信度,避免耳朵的听音偏好而导致的偏颇,我把公司出品的高端耳放A1也加入其中的战团。因为在发烧友手中的拥有量最大,我本人也比较偏爱,因此就先用作为对比的。
试听所用设备如下:
耳机放大器:
&&& 英国GRAHAM SLEE SOLO标准版;德国LEHMANN(莱曼)BLACK CUBE LINEAR;德国BEYERDYNAMIC()A1
耳机:德国 HD650(更换了DW12耳机线)
CD机:美国WADIA 21i HI-END级合并机
线材:CD线为美国ZU CABLE旗舰MOTHER,信号线为RCA接口的ZU CABLE旗舰VARIAL,轮流在各台耳放之间插拔,因为SOLO耳放是搭配了一个很简陋的外置变压器,为公平起见,另两款耳放也不用发烧电源线,全部采用普通电源线
《专业耳机试音碟》(包含交响、爵士等)《黑毒》(世界顶级斯坦威钢琴演奏,发烧级录音)《金弦天碟CROSSOVER》(室内乐、大提琴,目前我听过的最好的大提琴录音)《THRILLER》(美国摇滚巨星MICHAEL JACKSON专辑)《民歌蔡琴》(这个不用说了,大家都熟悉的女声)
进口高端耳放三国大乱战(二)
先介绍一下三款耳放的官方公布的技术参数
A1技术参数
&&& 输入阻抗:50KΩ&&& 最大增益:18dB&&& 频率响应:1Hz~100kHz(-3dB)&&& 总谐波失真:0.001%(170Mw/250Ω)&&& 通道分离度:&89dB&&& 输出功率:100 mW / 600 Ω;170 mW / 250 Ω;150 mW / 30 Ω&&& 信噪比:&100Db&&& 输出阻抗:根据阻抗自动切换&&& 功耗:&15W
LEHMANN技术参数
&&& 输入阻抗:47KΩ&&& 最大增益:0dB/10dB/20dB可切换&&& 频率响应:10Hz(-0.3dB)~35kHz(-1dB)&&& 总谐波失真:0.001%(6Mw/300Ω)&&& 通道分离度:&70dB&&& 输出功率:200 mW / 300 Ω;400 mW / 60 Ω&&& 信噪比:&95Db&&& 耳机输出阻抗:5Ω&&& 功耗:&5W
SOLO技术参数
&&& 输入灵敏度:346mV rms&&& 最大增益22.5dB(600Ω)&&& 频率响应:12Hz~150kHz(-1dB)&&& 总谐波失真:0.02%(1kHz)&&& 输出功率:239mW/8Ω; 205mW/30Ω;127mW/120Ω;73mW/300Ω; 43mW/600Ω&&& 输出噪音:-88Db(A)&&& 耳机输出阻抗:120Ω&&& 功耗:&3W
&&& 东西全部准备齐活了之后,全部开机通电,大约一小时后,莱曼微微发烫,A1稍有热量,SOLO摸着没什么热量,和室温差不多。三款耳放全部事先用同一款耳机作基准,把输出音量调到一致,试音途中不再调整。
进口高端耳放三国大乱战(三)
&&& 《专业试音碟》第一首,是规模庞大的交响乐《图画展览会》选曲——“鸡脚上的小屋与基辅之门”,全场爆棚的效果,极大体现了临场不乱的大气魄。在A1的驱动下,HD650达到了一种高度的平衡,得益于A1延展达到100kHz(-3dB)的高频响应,细节极为丰富,高频极为细腻顺滑,丝毫没有“闷”的迹象,整个乐队展得很宽,非常开扬,仅低频的厚度,表现比莱曼略薄了一点,不过也可以认为莱曼的低频有点稍显“厚重”。莱曼的音乐氛围非常浓郁,感觉中频有一点染色,凸显了交响的庄重,声场比A1略小一点,高度方面则比A1有点上扬,空间感表现十分充分。SOLO和另两款耳放相比,显得大场面的控制力差了些,爆棚的时候有点乱了阵脚,把音量调小之后,有所改善,估计是那个变压器拖了后腿,不过SOLO声场宽度比莱曼稍宽,介于A1和莱曼之间,但是整个声场比较近,纵深不够,趋于平面化。
&&& 《专业耳机试音碟》中的第三首爵士变奏曲,是一首人头录音的打击乐曲,临场感很强,2’47”响起的低音大鼓,几乎冲破录音电平的极限,对于耳放的动态范围是个极大的考验,只有A1平稳过关,在大鼓连续敲击的高潮时场面依然保持了稳定,而莱曼低频在到达最大电平的时候,稍稍有点收不住脚,低频冲是冲出来了,但是有点脚软。SOLO则在最大动态到来之前,低频已经散了,看来动态是SOLO的一个弱项。
进口高端耳放三国大乱战(四)
&&& 《专业试音碟》第四首是一首无伴奏和声,A1最中性,着重演绎,莱曼则显得感情丰富,人声充满肉感,SOLO则把人表现得很年轻。这首歌曲,从头至尾的打着的响指,充分表现出了三款耳放的不同。听音的同时,我自己也打着响指,和耳机中的响指声音作比较。A1表现出的响指声音最接近真实,莱曼的肉感更强烈,感觉是手贴着录音话筒打得响指,而SOLO的响指声音最轻脆,感觉不到肉感,像离话筒比较远的地方在打着响指。
&&& 《黑毒》,是一张非常著名的钢琴发烧天碟,由香港一家规模极小但是却极为发烧的TIS公司制作,演奏钢琴是一架名贵的斯坦威钢琴,采用德国公司旗下的顶级NEUMANN(纽曼)话筒近距离拾音制作,话筒放大器采用HI-END厂CELLO的,A/D转换和多轨录音机采用了瑞士名机STUDER,为了发烧可谓极尽其能事。钢琴,被誉为“乐器之王”,它极宽的频响、凌厉的瞬态和能量感,以及诱人的音色表现,最能考验器材。果然,在《黑毒》的演绎下,三款耳放的素质展露无遗。A1无论对琴键敲击的能量迸发、还是水晶般透明的斯坦威音色,表现得堪称完美,“大珠小珠落玉盘”,“余音绕梁、三日不散”形容的莫过于此,我实在找不出什么更好的形容词了,虽然是比较试听,但是还是插在A1上的时间最长,实在不想拔下。莱曼下的钢琴,稍稍多了一份粘滞感,音色更加圆润,但是和A1比,少了一点爽朗,有点像KAWAI的音色,清甜柔美。SOLO的钢琴表现很明亮很爽朗,和A1耳放AB比较的话,感觉琴键有点“滑”,似乎还没有敲击到位,声音就“溜”出来了,从音色上来讲,感觉有点像三角琴的味道。我不会弹钢琴,但是当时为了给孩子买钢琴,我跑遍了城里的各大琴行,我的耳朵比较挑,几个品牌的钢琴我都仔细听过对比过,因此对各品牌钢琴的音色还有些印象。
进口高端耳放三国大乱战(五)&&&&& 《金弦天碟CORSSOVER》是一张大提琴24K发烧碟,之前我也经常用来测试耳放的低频下潜和分析力。三款耳放下的大提琴在极低频下依然保持了相当的分析力,AB比较而言,莱曼的琴体厚度和共鸣方面最有厚度,音色最水润,SOLO偏干,但大提琴的质感依然能够表现到位, A1居中,一派监听风格。碟片第二首匈牙利舞曲有倍大提琴的小音量弹拨伴奏,低频分析力稍差的器材,低频会糊成一片,而这三款耳放表现都可圈可点,保持了很强的分析力,和另两款耳放相比,惟有SOLO极低频感觉稍稍偏瘦了一点,倍大提琴的琴体共鸣总是收缩得很快。
&&& 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一直是我最喜欢听的,这盘《THRILLER》也是我托国外的朋友专门帮我带回来的。三款耳放对MICHAEL JACKSON的人声表现也不尽相同,还是A1,充分表现出了杰克逊的声音特点,声线密度极高,凝聚力很强,韧劲十足,富有金属光泽。莱曼的表现则大大出乎我的预料,原来我以为莱曼应该会柔化杰克逊的嗓音,甚至会抹上一层“奶油味”,谁知道,试听下来,却完全不是这样。莱曼下杰克逊的嗓音,在保持“硬度”的前提下,似乎更有韧劲,底气更加充足,感染力更强,赞一个!SOLO凭借它良好的高频响应,杰克逊的嗓音金属质感更强,然而令我失望的是,嗓音的韧劲打了折扣,稍嫌绵软无力,中频密度下降。说到摇滚乐,一定要说三款耳放对低频的表现力。这张专辑中大量的低音鼓都是采用电子鼓伴奏,这没什么好比较的,但是其中有的爵士鼓中的底鼓,就可以听出端倪来了。我虽然不会演奏乐器,但是因为工作关系,经常接触到这类乐器,底鼓作为爵士鼓中最大的乐器,我也经常踩着玩玩。A1中的底鼓表现依然最接近真实,捶击、起振、共鸣都很到位,莱曼把鼓变大了,鼓皮变厚实了,但是可听度很高,SOLO下的鼓形体变小了点,鼓皮的反应速度更快,更干脆。
进口高端耳放三国大乱战(六)
&&& 《民歌蔡琴》,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张专辑,发烧友几乎人手一张。A1下的蔡琴,声线细腻,技巧成熟,口型收的较小,很恬静清澈的感觉。莱曼下的蔡琴,声音醇厚委婉,口型稍大,给人感觉成熟稳重,大方得体。SOLO下的蔡琴年轻一些、活泼一些,感情表达比较平淡。
&&& 花了两天时间,在的基础上,比较了三款耳放的听感。总体说来,A1无疑是素质最高的,它的声音中性无染色,高频延展极佳,低频控制力也非常强,瞬态表现无可挑剔,声场庞大,细节丰富细腻,注重重放声音的质感,非常原汁原味,当然,万元的售价也是最高的。莱曼耳放中低频略带染色,醇厚甜美,音乐感极好,相对国外售价而言,国内售价是相当平宜,搭配HD650可以说是一套性价比非常高的组合,难怪被德国厂家推荐为御用搭配。SOLO耳放有出色的高频表现力,只不过低频能量感和控制力弱一些,音乐表现趋于平淡,以其国内接近莱曼的售价而言,个人觉得再低一些会更好。
&&& 因为时间紧张,本来还准备把各品牌的旗舰分别插到这几台耳放上面进行搭配比较,无奈时间不够,等我有时间比较了再另文撰写道来。
进口高端耳放三国大乱战(七)
续前文,再谈SOLO和莱曼:
前几天发了SOLO、莱曼、A1的听感对比,祥见拙作:
&&& 听感本身是很主观的东西,虽然我尽量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来写,但是总归是主观的。我又听了几天这几款耳放,大体来说,A1仍然是素质最高的,无可非议,HI-FI性最强。莱曼是最讨好耳朵的,特有的味道搭配可谓珠联璧合,稍稍偏慢的速度,中低频的声染色有人喜欢,有人诟病,超高频延伸不如SOLO,这也是大家的共识。SOLO是最有个性的,快速,高频华丽,很出彩,堪可以和A1的高频一比高低,然而低频是它的软肋,有速度,但是缺乏力度和后劲,中频的密度感和韧劲比之前两款也有所欠缺,当然,中频的差距不像低频的差距那么大。
&&& 老外定价自然是有它的道理,所谓一等价钱一等货。如果用SOLO增强版(实际上就是国外的标准版,配普通变压器的老外称为“low-cost entry version ”低价入门版,官方定价333.49英镑,标准版定价475英镑)来和莱曼比拼,我估计当属门当户对、旗鼓相当,用低价入门版来比拼莱曼,还是欠了些火候。在国外,即使讨论,也都是讨论的“标准版”,而并非国内所说的入门版,我相信国内绝大多数SOLO用户都使用的是入门版,这也是国情造成的。
&&& 前阵子SOLO的地位在国内被捧得如此之高,大有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但是也有网友站出来,把SOLO说得一无是处,弄得我也来了兴趣,货订到手了,磨合期过后,评测写出来了,大家众说纷纭,赞的也有,骂的也有,说我抬高自己、贬低他人产品的也有,对我来说都无所谓。评测的时候,我不把自己当作是商家,我仅仅是一个发烧友,至少我觉得自己有一身正气,我只是凭我多年的发烧经验,把我自己的真实听感写出来罢了。如果我总是吹捧自己的产品,贬低他人的产品,我还能做这个版主么?恰恰相反,我平时尽量避免在论坛上评测我自己做的产品,特别是独家代理的产品,以免有炒作之嫌。莱曼耳放,我公司全国包销、没错,A1耳放,我公司全国包销,没错。奥地利宝碟耳放、英国音乐传真耳放,台湾电光火石产品,也是我公司总经销,我这两年发过相关的评测么?我炒作过么?人心自有公道,我有一身正气,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好了,闲话不表,看图。
进口高端耳放三国大乱战(八)
&&& 借用朋友的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我在插头上焊接了一个300欧姆的电阻作为假负载,测试照片如下,懂行的自己看门道,不懂行的看看热闹,大家自己看去吧。
作为对比,A1得我也简单测试了一下,大家自己看:
&&& SOLO作为一款极富争议的,既不像有人说得那么好,也不像有人说得那么差,它是一款极富特点的耳放,凭借它出色高频响应,在合理的搭配情况下,可以取得相当不错的效果。莱曼特点更加鲜明,拥有用户更多,不说也罢,省得说我炒作。
&相关阅读:
·习惯听音乐的跑者突然失去蓝牙耳机之后
&&·39度发烧堂:耳机烧友的音箱入门指南
&&·1MORE万魔携吴莫愁发布智能声学耳机
&&·新iPhone如果取消耳机口会带来什么?
&&·2015广州音响展 RK龙格展出线材与耳机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频道热词:&&&&&&
音频评测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耳机排行榜
商家报价:
15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43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10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32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394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17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45用户点评Sennheiser 森海塞尔 HD650 头戴式耳机_开箱晒物_什么值得买
Sennheiser 森海塞尔 HD650 头戴式耳机
追加修改( 11:09:22):昨晚CD煲机欣赏到后半夜,今天早起又用D50听了一上午,还是想说出一些心里话给各位参考(不一定赞同我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感受,欢迎拍砖)在买HD650之前有SONY D50用于上课录音,所以前段时间再搜HD650+D50还需要加什么二房,网上基本上70%的都会说D50推不动300欧的HD650,然后各种专家推荐上千元甚至过万的耳机放大器、解码器之类。当时都已经搜索莱曼和U2以及淘宝一些小胆机的价格了。。。。好悬。而实际HD650到手并用D50直推后,感觉十分够劲,完全可以带的起来,所以很怀疑那些人是不是真听过这两个组合才发表的观点还是只是人云亦云。或者说是不是各大耳放企业派来的五毛党,各种忽悠让我这种小白烧他们的装备,然后不断被动升级。今早听的蔡琴,D50打到70%距离开放式的耳罩1米就可以清晰听见歌声,如果打到最大音量在带到头上听基本可以用震耳欲聋来形容。听古典大场面时打到70%就可以清晰地听到各种细节、背景杂音、空旷的回声甚至乐器发声的位置。请教真正的发烧友帮忙评判。另外这款耳机真心不能当出街耳机,听摇滚会被旁边的人鄙视,开放式耳机太扰民。听古典又会被外界环境音所干扰。挂耳放会影响携带性能,用MP3或者手机又根本发挥不出这款耳机的声效。有这些限制就基本将HD650定位在家用的范围了。另外音源一定要重新挑选,之前手机里存的一些320的高清mp3,用电脑放大声音听发现细节糊的一塌糊涂,鼓声发破锣声发劈根本无法静心来继续听下去。而平时不喜欢听的一些音乐歌曲,用CD+650重听竟然又发现很多美妙的味道。最后再说一下戴上的感觉,两边还是比较夹耳朵(可能是头比较宽?),但头梁部分很舒适,不压头。&| 值75 评论92 收藏40&之前听过朋友的HD600,听感很好就一直留意相关信息,并且潜水耳机大家坛之类的烧坑听前辈们叽歪。这次看到一号店1999的HD650手一抖...就拍下了,两天后到手晒单。&我买耳机目的性比较强,这款HD650只用于在家听hifi,插电脑&桌面音响&家庭影院,所以莱曼什么的耳放也还没有考虑,不过SONY D50直推感觉也还不错,因为煲鸡阶段没有开到最大,但听舒伯特已经感觉很有临场感了。上午一号店的送货小哥要求先付款在看货被我拒绝了,(当时选择货到付款就是要看看会不会碰上返修品或者防伪标签有问题的货)这也算比较有名的一款耳机了竟然没有封条或者塑封什么的防伪手段,如果有不良商家把听过的旧货替换进去一点辙没有吧。经过坚持小哥退让并且帮我小心的开箱检查,瓦楞面的外软包装盒外观也基本完好,防伪标签都完整。开内硬盒后@ @看到的是崭新没有指纹的HD650,闻了闻耳罩部分还有一股明显的但不刺鼻的胶水味道,本人道行尚浅只能靠这些蛛丝马迹来判定是新货,刷卡签字放小哥走人。拨打防伪电话确认为正品。另外底部有个9969和两个条形码的标签以及178***字样不知道干什么用的,难道已经生产了17万多个HD650了么?&标签为锦艺行货,产地爱尔兰&打开瓦楞纸盒抽出里面的硬盒&得见庐山真面目,耳机、说明书、线、转接插头、海绵垫。没有保修卡,说明书也是英文的。&用线不错,手感厚实,不过转接头没有森海的LOGO&可换线开放式单元,据说和HD600同款,听歌时候旁边也可以清晰地听见音乐声,所以这货出街听就是个噪音源(每次周大妈推荐HD650都会贴出杭州史老太当模特。其实史阿姨只是个商人,她在公交车站戴这款耳机不是为了欣赏音乐而只是做个宣传,所以认为买这款耳机适合出街做公交的就不太对了。)黑色天鹅绒耳罩,可拆卸,如果使用时间长了的话需要拆卸下来清洁里面沾的灰尘。做工没有想象的出色,有些模具的结合痕迹不是很平整全景比较喜欢的一个角度,右侧有三个凸点防止左右耳戴反。听第一耳朵时,发现之前下载的192kpbs的mp3基本都不能听了,背景有杂音,马上翻出CD和以前的一些无损重新温习那些熟悉的音乐、歌曲...,竟然一个上午就这样溜走了....没有煲开的情况下音色细节已然很满意了,这其中的感受只有亲自试过才知道啊。&&&&&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29)
文中提到的商品
赞14评论10
贝锐蒲公英 X5 VPN异地组网企业路由器
【轻众测】欧享 S2 电动竖刷
飞利浦星球大战BB-8版电须刀 SW5700
风行电视 Q55 人工智能QLED量子点电视
COZY STEPS 2018春季新款时尚浅口尖头平底休闲鞋
红米Note 5
赞132评论39
赞154评论213
赞206评论124
赞615评论826
赞577评论311
赞582评论394
赞570评论212
赞470评论542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hd650配什么耳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