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固态硬盘容量变小旋转吗?120GB容量相当于机械的多少?

现在电脑有一个固态硬盘120GB 感觉不够用了打算安个1TB机械硬盘 但我游戏都在这D盘怎么弄啊_百度知道
现在电脑有一个固态硬盘120GB 感觉不够用了打算安个1TB机械硬盘 但我游戏都在这D盘怎么弄啊
我有更好的答案
baidu.baidu,我固态没分区的),固态硬盘放常用软件、游戏.hiphotos.baidu.com/zhidao/pic/item/6f061d950a7bad,这样加个1T机械不影响的,因为你的游戏还是在固态硬盘里面,只要把固态设为主硬盘启动就行了,机械硬盘会自动延续识别为E、F、G、H等.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e.hiphotos,机械硬盘放电影音乐等大文件或者不常用的就行了。<a href="http://e,我的就是这样(看图你是把固态硬盘分成2个区吧.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5a1e906c5543fbf2c579ae2/6f061d950a7bad.jpg" esrc="http://e.hiphotos,这样就可以发挥固态硬盘的作用了
采纳率:92%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性能差距有多大?120G与1TB SSD对比评测
1120G与1TB SSD实例分析  【PConline 评测】这几年来,SSD行业发展迅猛,业内也一致看好SSD的发展前景,但几年下来,SSD一直没能大规模普及。究其原因,SSD的价格与容量问题是阻碍其发展的根本。不过随着可比肩机械硬盘的1TB SSD横空出世后,容量问题似乎迎刃而解,但是高昂的售价又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可以目前的市场主流容量仍旧是120G SSD,那这时就出现一个问题,同一型号的120G SSD与1TB SSD的性能到底有没有差异呢?如果有,差异有多大呢?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主要来探讨这两个问题。性能差距有多大?120G与1TB SSD对比评测&1TB SSD横空出世:  笔者还记得2009年时,Intel推出的X25-M系列SSD时最大的容量也仅有160G。当时很多对SSD不屑的人就提出,SSD的容量将是无法突破的瓶颈。经过短短的4年时间,我们就在市场上看到了三星及美光均推出了TB级SSD,这也证明了容量绝对不是阻碍SSD发展的要素。SSD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实现了机械硬盘几十年才能实现的目标,未来我们将会看到更大容量的SSD。价格因素注定主流仍旧是120G SSD:120 G仅售579元1TB售价高达3999元  虽然现在SSD的容量可达到1TB,但不管是从各大电商的销量排行榜还是传统卖场、渠道反馈的信息来看,销量最火的仍旧是120G/128G的SSD,这个容量区间几乎占据SSD市场份额半壁江山。这种局面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价格,拿三星840EVO为例,120G仅售价579元,而1TB却高达3999元,如此巨大的价格差,决定了两者的销售量。120G与1TB SSD的成本分析:&三星840EVO&120GB SSD主板正背面一共2颗闪存芯片&&三星840EVO&1TB SSD主板正背面一共8颗闪存芯片  在外观上,120G与1TB的SSD除了背部标签的容量、工作电压、电流等主要参数不同,几乎长得是一模一样的。拆开后你会发生,它们的主控也是相同,可以说最大的差别在于闪存上,我们常说闪存占据SSD成本的绝大部分,这完全是正确的。三星840EVO 120G闪存颗粒只有2颗,单颗可做到64GB的容量,而1TB拥有8颗闪存颗粒,通过8层封装技术即可实现单颗NAND颗粒128GB的容量。1TB之所以能卖到3999元,其实用户在为技术买单。除了容量的增大外,120G SSD与1TB SSD性能上有没有差异呢?  我们知道,同一系列的SSD,厂商会推出不同的容量版本,像840EVO,有120G、250G、500G、750G及1TB 五个版本,以前我们测试过64小容量与256G大容量SSD的性能差异,测试的结果证明了大容量SSD比小容量SSD读写性能更好。今天我们再来探讨主流的120G SSD与土豪专属的1TB SSD性能差异到底有多大?2120G与1TB SSD理论读写性能PK评测平台介绍与说明:硬件平台CPUIntel E3-1230V2主板微星Z77A-G43内存三星金条DDR3 1333 4GB&2硬盘主盘:三星840 EVO 120G、三星840 EVO 1TB显卡映众GTX460v2(783/4008MHz)软件平台操作系统Windows 7 Ultimate X64 SP1驱动程序NVIDIA ForceWare 331.93评测方案Crystal Disk BenchMark,ASSD BenchMark,ATTO&&BenchMark,PCMark7使命召唤10,孤岛危机3,战地3,Win 7 64位开机测时PhotoShop CC,格式工厂,WinRAR  平台如上,采用E3-1230v2 +Z77作测试平台。本次测试分为以下三部分,SSD专业软件性能测试,WIN7 64位以及游戏加载时间测试,PhotoShop、以及视频格式转码以及WinRAR基准性能测试,并且会结合一些实际情况进行说明。CrystalDiskMark专业软件性能测试:  CrystalDiskMark软件是一个测试你的硬盘或者存储设备的小巧工具,简单易于操作的界面让您随时可以测试存储设备,测试存储设备大小和测试数字都可以选择。CrystalDiskMark默认运行5次,每次1000MB的数据量,取的是最好成绩。1TB与120G 的测试成绩CDM持续读写性能CDM 4k随机读写性能  测试小结:从CrystalDiskMark的测试成绩看,三星840EVO 1TB的持续读写速度双突破500MB/s,超过120G不少,但在4k随机写入性能要稍比1TB要好。AS SSD&BenchMark测试:&   AS SSD Benchmark是一款专门的固态硬盘基准性能测试,它的测试内容很全面,包括了4个方面的测试(顺序读写、4K随机读写、64线程4K读写、寻道时间)。在测试中,测试文件的大小为1G Byte。通过AS SSD Benchmark的测试,可以很全面的了解一款SSD的性能。1TB与120G 的测试成绩AS SSD&BenchMark 4K(QD64)随机读写性能(MB/s)AS SSD&BenchMark 4K(QD64)随机读写性能(IOPS)&  测试小结:AS SSD&BenchMark的测试结果就直接体现两者的差异了,较为明显的在于4K IOPS读写上,1TB的IOPS性能远比120G强,但家用环境上,像84K、86K如此高的IOPS到底能不能派上用场,另当别论了。ATTO Disk&BenchMark测试:&  ATTO Disk Benchmark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磁盘传输速率检测软件,使用了不同大小的数据测试包,数据包按0.5K、1.0K、 2.0K直到到8192.0KB进行分别读写测试,测试完成后数据用柱状图的形式表达出来,很好的说明了文件大小比例不同对磁盘速度的影响。1TB与120G 的测试成绩ATTO Disk BenchMark持续读取写入能力测试&&  测试小结:ATTO Disk BenchMark的测试进一步验证了,持续读写速度还是1TB要比120G强一些。但像0.5K、1.0K这样小文件读写上,两者几乎是相当的。PCMark7 存储子项性能测试:  本环节采用PC Mark 7中的Storage存储测项目项单独测试PC的存储子系统性能,并给出得分。PC Mark 7在存储测试环节针对了SSD进行优化,能很好反应SSD实际性能。测试项目:杀毒软件测试;图片导入;视频编辑;.Windows Media Center;添加音乐;游戏启动程序。120G版分数:54091TB版分数:5479两者的测试成绩对比测试小结:相比CMD、AS SSD这样更偏向于理论性能的测试软件,1TB全部胜出。但PCMark7的存储子项目测试更注重于考验SSD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两者跑分相当接近,实际使用感受应该相差无几!3120G与1TB SSD实际应用体验PK系统开机时间测试&游戏加载时间测试:&  小编采用手动计时的方式。开机时间的测试,分别记录系统辅助软件显示的时间,以及从小编按下电脑电源开关起到辅助软件显示开机时间为止。  测试结果表明,两者开始时间本无区别。  游戏加载时间测试采用同样的测试方法,从小编双击游戏主程序到加载完指定场景为止。测试结果虽然有些许差异,但区别太小以至于在实际应用中感受不出来。测试小结:无论是开机用时还是游戏加载,两者的实际体验是一致的。PhotoShop CC图片加载时间测试,格式工厂视频转换时间测试,WinRAR基准测试:三星840EVO 1T PhotoShop CC 60张图片加载时间测试(点击可看大图)三星840EVO 1T 格式工厂转换1080p文件格式测试avi to mp4(点击可看大图)三星840EVO 1T WinRAR基准测试(点击可看大图)  由于测试结果高度接近小编就只放一组图片做演示,PhotoShop方面加载同样60张图片,三星840EVO 120G、1T分别用时30.56s、27.40s。视频转换用时完全一样为92s,WinRAR基准测试为7200+/-20kb/s。测试小结:从以上测试结果可以看到,两者虽然测试结果上有些许差异,但实际使用体验完全一致并无差异,用户不必担心小容量SSD体验感。4120G与1TB SSD 大众与土豪的对决PConline评测室分析总结:120G与1TB 理论性能有差距 实际应用一样好:  从我们上述的测试成绩看,不管是持续读写速度还是随机的4K IOPS,1TB SSD均领先于120G SSD,这与我们之前测试过64G与256G SSD所得到理论基本是一致,因为1TB拥有更多的闪存颗粒,意味着闪存的通道数越多,单位时间内可处理的数据速度更快。但实际操作体验中,120G与1TB几乎给人的感觉是一样的,因为我们平时的操作更多在于1QD 4K随机读写,与高QD下IOPS、持续读写速度关系并不大。除容量优势外,1TB同样具备更长的寿命:  SSD不同于机械硬盘,每颗闪存都有擦写寿命,即P/E数,闪存完全擦写一次叫做1次P/E,如一款120G的SSD,要写入120G的文件才算做一次P/E。1TB SSD的容量是120G 的近8倍,也就是说,同样写入量的用户,1TB的容量将拥有更长的寿命。价格决定购买:  其实谈体验差异,谈SSD的寿命,但更多的人关注两者的价格,1TB SSD的售价几乎相当于一台主流PC的价格,现阶段大众用户只能望而却步,想尝鲜的用户还是老老实实选购120G SSD,毕竟体验上一点也不输1TB的SSD,而且价格也相对合理一些。
DIY硬件图赏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电脑磁盘是固态硬盘120GB。 感觉不够用要怎么才能扩充硬盘呢?_百度知道
电脑磁盘是固态硬盘120GB。 感觉不够用要怎么才能扩充硬盘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直接换大容量固盘或者买个1T的机械硬盘装上,双硬盘
怎么加上去?
采纳率:71%
来自团队:
1)去买一个接口一样的ssd,装在原来的接口就好,比如你去 买个256的,2)或者你挂载一个普通的盘就号了
台式机加一个机械硬盘就是了,笔记本电脑比较麻烦,没地方,只能换大容量的。
台式的要怎么加机械硬盘
拆开机箱,用螺丝把硬盘固定在硬盘位置,接上线就可以了。如果没有螺丝,买硬盘时问老板要几个。
加个1T的机械硬盘…
怎么加上去?
拆机,用数据线和电源线连接即可…
买个普通的挂上就行了。
主机里,有专门的位置,固定好,插上电源和数据线,就行了。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SSD固态硬盘120GB 性能测试报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SSD固态硬盘120GB 性能测试报告
&&西安莫贝克SSD固态硬盘120GB 性能测试报告主控SM2246XT 闪存:8贴16G的INTEL NAND。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升级SSD正当时!市售120GB/128GB横评
日 01:14&&&出处:&& 作者:宋阳&&
  泡泡网固态硬盘SSD频道6月21日&固态硬盘无疑是存储设备一项时代性的变革,将原有机械硬盘的机械设备转变为纯电子设备,使得存储设备的读写速度大幅上升。虽然过去由于价格高而且存储容量较小的因素制约了固态硬盘进入市场主流的脚步。但如今固态硬盘的这些弱点正在被逐步克服,固态硬盘与传统硬盘在价格和容量上的差距也越来越小。
   固态硬盘如今可以说到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速度提升,价格猛降,普及脚步加速前进。为了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固态硬盘行业开始对用户渴望更大容量固态硬盘的需求做出回应。
   昨天我们对目前比较热门的64GB/128GB/256GB同一品牌三种容量SSD进行了一次纵向评测,发现虽然64GB的型号最便宜,看似性价比很高,可实际上写入性能存在较大差距,而128GB的型号性能与256GB非常接近,而且单位容量的价格是最便宜的,所以我们认为128GB SSD是最值得购买的。
   目前绝大多数120GB/128GB的SSD架构都降到了千元以内,那么在五花八门的品牌和型号中该如何做出选择呢?纵评之后横评到来——
   不知道该买什么SSD?请看《》
   如果您已经入手SSD,请看《》
容量到哪里去了?120GB/128GB有啥区别
   虽然固态硬盘的“over-provisioning”预留空间已经被谈论过很多次,不过仍有不少的朋友并不了解,在这里还有必要谈及一下,就在昨天仍有个编辑兄弟问我,为什么会有120GB跟128GB固态硬盘的区别,区别在哪里?其实这8GB的容量就是“over-provisioning”预留空间。
SSD架构示意图
   它只是SSD为了一些功用在NAND flash空间中固定或者动态分配出的地址空间,这些功能包括坏块映射、GC(garbage collection)和磨损度均衡(wear leveling)。也就是在SSD的可用空间中建立一个分区,供主控芯片来使用以便改善和维持SSD的性能。
   实际上每款固态硬盘产品都必须有OP空间配置,典型占用容量7%到28%不等,不过即使是那些号称“0%OP”的产品,只是最终容量和传统硬盘格式化后容量一致罢了。由于硬盘厂商出场容量计算方式使用10进位制,而存储介质实际存储方式是二进位制,所以即便没有声明OP预留空间的大小,1GB容量出厂值(2^30 = 1,073,741,824)也和实际物理容量 (10^9 = 1,000,000,000) 存在大概7.37%的差异,这部分就是所有固态硬盘产品都具备的一级预留空间。
   二级OP最典型产品就是采用SandForce出品的SF2000系列主控产品,他们在一级OP基础上再额外占用了大约7%的容量,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见到60GB、120GB、240GB、480GB就能判定这是采用SF主控产品的原因,即便是SandForce被LSI收购后为Intel独家定制的520系列(实际就是SF2281的定制版)本,仍旧延续着7%二级OP的传统。当然前面说到高达28%的三级OP仅供对于覆写和持续随机要求极为苛刻的企业级固态硬盘产品方案中才能看到。
七点注意事项 别让固态硬盘越来越慢
   很多第一次使用固态硬盘的朋友,用过一段时间之后,都会反映固态硬盘的速度变慢了,这个时间段有长有短,其实固态硬盘速度会变慢是没办法改变的,但是时间还是可以控制的,这就需要大家在平常使用的时候注意一些小细节了。
1.安装系统注意事项
   现在一般的系统都是WIN7,安装时使用WIN7自带的分区工具进行分区就会自行对齐,不需要用户干预,也不要使用其他任何软件事先对SSD分区,不过在安装系统时注意一定开启AHCI模式,在主板BIOS内开启AHCI模式。因为AHCI中的NCQ特性对SSD至关重要。使用WIN7系统,自动开启TRIM支持。开启TRIM一般需要SSD、主板芯片驱动、系统同时支持才可以,现在的SSD和最新的驱动基本都支持,但系统方面,强烈建议使用Windows 7操作系统。不要使用老旧过时的WinXP系统以及服务器系统(不支持TRIM)。
2.不要频繁对SSD进行擦写
   闪存的特性就是需要先擦除之后才能再次写入数据,其中的NAND闪存已经预先擦除干净,因此数据可以直接写入,无需完成数据清除这一步,这时数据的写入速度非常快;随着时间的推移,SSD中从未使用的存储空间越来越少,很多时候必须先擦除闪存中的数据然后再写入,因此其性能就会明显下降。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微软和SSD厂商都做了很大努力,例如Trim、垃圾回收机制等等,而且反复的擦写闪存,对其寿命也会有损害,很多的SSD都标有闪存的擦写次数,所以尽量不要频繁的进行写入操作。
3.不要跑过多的测试软件
   不要跑太多的读写测试软件,这些软件都突出SSD的多QD(多任务)性能,对日常使用来说没有多大意义。而且跑的次数多了,对SSD会造成磨损。所以买来跑一次测试就行了,别的看我们的评测就够了。
4.不要使用碎片整理
   碎片整理是对付机械硬盘变慢的一个好方法,但是完全不适用于固态硬盘,前面已经提到过,闪存颗粒都是有固定的擦写次数的,每次的磁盘整理都是对固态硬盘寿命的缩减。
5.分区问题
   尽量对固态硬盘少分区,这关系到固态硬盘的4K对齐,首先分区过多容易造成浪费的空间越多,另一方面分区太多容易导致分区错位,在分区边界的磁盘区域性能可能受到影响。最简单地保持“4k对齐”的方法就是用Win7自带的分区工具进行分区,这样能保证分出来的区域都是4K对齐的。
6.对SSD保留足够剩余空间
   固态硬盘存储越多性能越慢。而如果某个分区长期处于使用量超过90%的状态,固态硬盘崩溃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所以及时清理无用的文件,设置合适的虚拟内存大小,将音乐等大文件存放到机械硬盘非常重要,必须让固态硬盘分区保留足够的剩余空间。
7、及时刷新固件
   “固件”如同主板上的BIOS,控制固态硬盘一切内部操作,不仅直接影响固态硬盘的性能、稳定性,也会影响到寿命。优秀的固件包含先进的算法能减少固态硬盘不必要的写入,从而减少闪存芯片的磨损,维持性能的同时也延长了固态硬盘的寿命。因此及时更新官方发布的最新固件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能提升性能和稳定性,还可以修复之前出现的bug。
/云计算/WIN8推动SSD发展
   如今的固态硬盘已经是真正的百家争鸣,在今年台北电脑展上出现了上百家固态硬盘厂商参加,纷纷推出自己主打产品,足以证明厂商以及消费者对固态硬盘的关注。而且如今火热的超极本、云端技术以及WIN8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固态硬盘的发展。
   超极本的热销带动着其必备的固态硬盘,不少的SSD厂商已经寻求超极本制造厂商的的合作捆绑计划。云端趋势也必然会与SSD有紧密联系。而固态硬盘对于WIN8系统的帮助就在于SSD可以更快速地唤醒和相应,可以真正体会到WIN8系统的智能。
   相信在今年下半年固态硬盘市场将出现更为激烈的混战。不过相比百家SSD厂商的出现,如今的主控技术跟芯片厂商显得相对匮乏,所以同质化问题将来也势必会影响SSD的发展,不少品牌都是通过代工制造,挂牌销售,拆开外壳会发现PCB板如出一辙,相信如此下去固态硬盘很快将出现大的洗牌,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会是好消息,因为竞争激烈代表价格下调,这也是商家竞争的必然手段之一。
最超值容量选择 网购120GB不足700元
   在前天笔者的一篇文章中,曾对64GB/128GB/256GB三个容量进行了价格与性能的对比,发现128GB如今已经成为最超值的选择,性能上是64GB的一倍而仅落后256GB三分之一,但价位上却只比64GB高三百元而远低于256GB千元,所以无疑120GB/128GB是如今最值得大家选择的产品。
   如今网店之上,128GB SSD价格已经跌至700元左右价位,相当于机械硬盘中1TB容量的价位,但是性能上要远超于它,从成交量上也可以看到,如今的SSD已经销量很高,真正的进入寻常百姓家。
   那么如今市售的120GB/128GB固态硬盘该如何选择呢?今天笔者就为大家奉献上一篇市售的13款SATA3接口固态硬盘横评,希望对大家选择固态硬盘时有所帮助。
测试配置:Core 加Z68主板  
&& &SATA3.0固态硬盘的最理想使用环境必然是原生SATA3接口并将硬盘运行在AHCI模式。Intel Core +Z68主板的组合是目前主流高性能玩家的常见使用平台。详细配置如下:
◎ 测试项目
   AS SSD Benchmark:是一个专门为SSD测试而设计的软件,可以测试出固态硬盘的持续读写性能,包括单线程和多线程下的4KB小文件的传输性能等等,成绩显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MB/s的形式的形式,另一种是IOPS形式。
   CrystalDiskMark:这是一款比较主流的硬盘基本性能测试工具,通过五次测试取平均值,因此拥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于持续传输率,这款软件的测试是比较准确的。这里我们采用1000MB数据量的测试。
   ATTO Disk Benchmark:一款简单易用的磁盘传输速率检测软件,可以用来检测硬盘、优盘、存储卡及其它可移动磁盘的读取及写入速率。采用分级测试模式,让测试结果更加精准可靠。
   PCMark 7:PCMark 7是一套针对PC系统进行综合性能分析的测试套装,包含七个不同的测试环节,由总共25个独立工作负载组成,涵盖了存储、计算、图像与视频处理、网络浏览、游戏等PC日常应用的方方面面。
十三款测试产品图与规/价格表
   这次测试的SSD产品共有13款,来自市面上常见的Intel、金士顿、金泰克、科美、镁光、OCZ、三星、威刚和影驰。是目前最主流容量的120GB/128GB,均为高速SATA3接口,如今这个接口也已经真正的接替SATA2成为固态硬盘的首选:
威刚510 120GB           威刚511 120GB
金士顿 V+200 120GB        && 金泰克120GB
OCZ Vertex 3 120GB       OCZ Agility 3 120GB
科美 V3S 120GB           科美 V3E 120GB
Intel 520 120GB         影驰 Laser GT 120GB
三星830 128GB        && BIWIN A816 120GB
美光 M4 128GB
十三款产品ATTO Disk Benchmark测试   首先进行的是ATTO Disk bench32,作为一款简单易用的磁盘传输速率检测软件,它可以用来检测硬盘、优盘、存储卡及其它可移动磁盘的读取及写入速率。采用分级测试模式,让测试结果更加精准可靠。
   从测试成绩上可以看到,使用Marvell主控和三星S4LJ204X01-Y040主控的两款产品美光M4 128GB和三星830 120GB在写入成绩上并没有使用Sandforce主控的其余十一款产品强势,这确实与主控有关系,因为Marvell主控的不像Sandforce主控那样对数据的压缩算法十分敏感,读取上所有产品都基本达到了SATA3接口的极限。
十三款产品Crystal Disk Benchmark测试   CrystalDiskMark-v2.20:它是一个测试你的硬盘或者存储设备的小巧工具,简单易于操作的界面让你随时可以测试你的存储设备,测试存储设备大小和测试数字都可以选择,还可测试可读和可写的速度。
   在CrystalDiskMark测试下,因为是不可压缩数据测试,Marvell和三星S4LJ204X01-Y040主控的持续写入能力表现出了实力,而Sandforce主控就不像之前那样强势了,且三星与M4均有缓存颗粒支持,性能表现不俗。
   4k性能,指的就是4k读取性能,代表了SSD颗粒本身的速度和素质,这也是小文件读取写入远超机械硬盘的地方,在这个测试下,可以看到几家产品表现都很不错,读取上三星、BIWIN、金士顿、科美与OCZ都达到了80MB/s以上。十三款产品AS SSD Benchmark测试   AS SSD Benchmark:是一个专门为SSD测试而设计的软件,可以测试出固态硬盘的持续读写性能,包括单线程和多线程下的4KB小文件的传输性能等等,成绩显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MB/s的形式,另一种是IOPS形式。
   在AS SSD Benchmark测试下,由于测试所用的数据也是完全不可压缩的,所以SandForce主控的压缩算法完全发挥不到作用,而三星与美光都是拥有缓存的产品,总分要占有优势,同时像OCZ Agility3、威刚510、金士顿V+200这类因为本身采用异步闪存,性能上会比拥有同步颗粒的产品稍差,所以成绩也要略低一些。
   在拷贝测试中,因为有很多需要运用压缩算法的程序,所以拥有比较好压缩SandForce主控的产品性能都表现很出色,而拥有缓存的Marvell和三星S4LJ204X01-Y040主控产品表现也很出众。
十三款产品PCMark 7硬盘综合测试   PCMark 7:PCMark 7是一套针对PC系统进行综合性能分析的测试套装,包含七个不同的测试环节,由总共25个独立工作负载组成,涵盖了存储、计算、图像与视频处理、网络浏览、游戏等PC日常应用的方方面面。
   在硬盘性能测试下,就是真正比拼产品整体性能的时候了,主控、颗粒等都要考虑,这次测试下,明显还是采用了异步颗粒闪存的几款产品比较悲剧,分数都没有超过5000分。
横评总结与固态硬盘未来期望   在这次整体的横评中,可以看到拥有SandForce主控的几款产品在压缩算法上明显优势于Marvell和三星S4LJ204X01-Y040主控产品,不过拥有缓存的两款产品整体性能上却并没有示弱,相比而言,同步颗粒产品与异步颗粒产品性能差距更是明显,在各项测试中,采用异步颗粒的产品均没有同步颗粒产品表现抢眼。
   在这里我们还需要特别强调给读者的观点就是不要盲目的崇拜大品牌,很多的第一次选购SSD的朋友问过笔者,现在的固态硬盘是不是就是Intel最好,其实并不尽然,诚然在固件、技术主持等等方面,大品牌做的确实要更好一些,不过此次测试上也能看出像Intel 520产品的本身实力并不是十分突出,性能本身还要看主控和颗粒。
   在选择上大家可以通过上面的价格表以及测试成绩对比来选择最适合你的产品,像Intel与影驰都是SF-2281主控,Intel同步颗粒,而且因为品牌效应的因素,当然固件与技术支持等方面做得也是很不错,所以价格是最高的。
   而威刚S511、科美Venus 3S与OCZ Vertex 3也是SF-2281主控,Intel同步颗粒,不过在价格上只有929-999元,性能上完全不落下风,而价格明显有优势,如果不追求大品牌的玩家们是可以选择的,而且OCZ等厂商也是SSD的一线厂商,技术服务做得也很出色。
   像金士顿、威刚S510、OCZ Agility 3、科美Venus 3E、金泰克等产品都是SF-2281主控、异步颗粒产品,所以性能上要稍逊色于同步颗粒的几款产品,价格上也低于他们百元左右,不过在之前测试中可以看到,几款产品的表现还是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普通家用玩家选择也是完全可以的,而且价格上也不会带给大家过多负担。其中BIWIN更是很值得推荐的产品,虽然为美光异步颗粒,但是其价位只有666元,可以说是目前最超值的选择之一了,其性能也决不在其它异步颗粒产品之下。
   最后就是美光M4与三星830了,这两款也是笔者极力推荐的产品,美光采用Marvell主控与美光同步颗粒,价格839元,其性能在之前测试都有目共睹,绝对值得大家考虑,而且美光SSD的口碑一直都是极佳的,另外三星830采用自己的主控与三星异步颗粒,虽然为异步,不过其采用Toggle DDR标准的NAND芯片,这种芯片可以在DQS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各传输一次数据,效率翻倍,因此即便仍是异步模式其接口速率也同样可以达到133Mbps,表现并未落后和美光的ONFI 2.x同步颗粒很多,而且其价位目前只有799元。
   综上所述在几款产品的成绩对比中可以归纳如下:在测试的数据上来看,同等容量产品三款主控的差距很小,在实际使用中也并没有明显差距感受,所以在选择上,大家也无需太介怀,不过从测试成绩来看,还是SandForce主控产品略胜一筹。
   同款主控下影响SSD速度的因素就在于固件与闪存颗粒选择,其中同步颗粒要明显优越于异步颗粒,所以大家在选择的时候要重点注意这一点,虽然同步颗粒要略贵,但性能的差距是很明显的。
   另外在固态硬盘中缓存的作用,大家也不要过于看重,我们要知道缓存机械硬盘和SSD固态硬盘身上发挥作用大小是不一样的。缓存是为了平衡高速设备和低速设备之间的速度差异而存在的,其作用是让低速设备尽量的不拖高速设备的后脚。缓存的主要功能在于是电脑有资料放到机械硬盘时,因为机械硬盘的机械式运作比电脑慢很多,所以在机械硬盘上放上缓存,暂时存储资料以便电脑能够继续做其他事情,不会因为机械硬盘的动作慢,而拖慢了电脑的效能。而SSD的速度大幅提升,已经能够实时处理数据,缓存作为提升速度的作用就不大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依据缓存大小判断SSD速度并不科学,固态硬盘速度快慢主要由主控芯片和闪存颗粒品质决定。
   根据以上观点,笔者推荐固态硬盘选择如下:
三星830 128GB(京东)
美光M4 128GB(京东)
威刚S511 120GB(京东)
   在Intel不开发主控后,目前就是Marvell和SandForce两大主控支撑天下,而三星、OCZ主控主要自给自足、东芝等主控越来越淡出市场,影响力远不如前,市场需要更新鲜的血液进入,来支持如此多厂商的选择,未来的接口也需要改进,如今SSD已经逼近SATA 6Gbps理论值572MB/s,如果进一步提高SSD读写能力就得使用PCIE接口,更高的带宽能力才可以支持未来SSD的使用。希望WIN8的到来将会更加增强设备的移动性转变,自然会增加对闪存的需求,而超极本以及云技术会将固态硬盘推动到一个新的高度。■
   不知道该买什么SSD?请看《》
   如果您已经入手SSD,请看《》
固态硬盘容量:120GB 适用类型:笔记本/台式机 传输接口:SATA3 闪存架构:多层单元(MLC) 持续读取速度:400MB/s 持续写入速度:200MB/s
扯扯车精品文章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56g固态硬盘实际容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