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个苹果的好处拐走儿子家人找了六年怎么看不全

人贩子拐走17岁少女,父母苦寻六年终找到,女儿死活不愿离开!人贩子拐走17岁少女,父母苦寻六年终找到,女儿死活不愿离开!淡如水清如镜百家号刘娜只有17岁,因为学习压力过大选择了辍学,但是这一举动却遭到了全家的反对!妈妈对她大发雷霆,爸爸直接扇了她两个耳光,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实在不能理解父母这么大的火气。她一个人离开了家,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回来。刚开始的3天,父母以为孩子跑到同学家了,过两天就会回家的,但是他们失望了,整整5天过去了,刘娜还没有回来。父母突然觉得自己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女儿很可能想不开自杀或者被人贩子拐走!为此父母发布寻人启事,报警,各种能寻人的方法都用到了,但是一次又一次,带回来的都是让人失望的消息。一个17岁的花季少女就这样凭空消失了,母亲埋怨父亲怎么下那么重的手,父亲埋怨母亲没有及早发现问题。但是他们都没有停下来找孩子,他们相信孩子一定还活着。第一年过去了,毫无音讯;第两年过去了,毫无音讯;第三年过去了,毫无音讯;第四年过去了,毫无音讯;第五年过去了,毫无音讯;第六年马上就过去了,却传来意外消息!“张家镇有个姑娘,特别像你们说的女孩,你们的孩子很可能找到了!”两人马上一起开着车到了女儿被拐的地方,一进院子发现一个近50岁的男人,这个人正是刘娜的买家。父母问起女儿在哪,他却喊了句“爹妈,我媳妇在屋里!”一进屋,看到女儿整个人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看到自己的父母,眼睛里竟然充满了喜悦惊慌恐惧等各种复杂的表情。父母说,“走,我们带你回家!”刘娜却惊慌失措,怎么也不愿意离开,就要往屋里走,父母拉扯她的时候,一个4岁的男孩突然跑出来拉着刘娜的手:“妈,他们是什么人?我怎么没见过”......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淡如水清如镜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诉说平常事,看淡社会人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武松和鲁智深谁厉害
来源:智慧男人网
导语:一个倒拔垂杨柳鲁智深,一个景阳冈打虎武松,两天都是顶天立地英雄好汉,可是武松和鲁智深谁厉害些呢?据悉,武松是梁山一百零八将之一,在梁山排行第十四位,因手无寸铁打死猛虎而出名。他习用的兵器是雪花镔铁戒刀,骁勇威武,人人敬重。鲁智深同样是梁山一百零八将之一,排名十三,绰号&花和尚&。他曾拳打镇关西,喜好仗义执言,惯用重六十二斤的水磨镔铁禅杖。
武松和鲁智深谁厉害
武松是梁山一百零八将之一,在梁山排行第十四位,因手无寸铁打死猛虎而出名。他习用的兵器是雪花镔铁戒刀,骁勇威武,人人敬重。鲁智深同样是梁山一百零八将之一,排名十三,绰号&花和尚&。他曾拳打镇关西,喜好仗义执言,惯用重六十二斤的水磨镔铁禅杖。
两个人都是很勇猛的角色,若非得论个上下,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们两个一起落草梁山,逆来顺受的阅历简直没有,所以没法完整客观地评选出谁的武功更胜一筹。
只是有一次,弄丢了生辰纲的杨志,自杀未遂,在曹正的倡议下去了二龙山,并在山上分别和武松、鲁智深单独打斗了一场,打得难解难分都没有分出胜负。照这样揣测的话,那武松和鲁智深的功夫或许也不分上下,单打独斗的话大约也是平手吧。
只不过,鲁智深以鼎力骁勇而出名江湖,他曾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两人合抱那么粗的杨柳树,岂是谁都能连根拔起的?寺中之人无不信服得五体投地,直称他为天上的罗汉。醉酒后,他即兴表演的拳术,被称为醉拳。而武松固然也曾赤手打死过猛虎,但究竟是借着烈酒的潜力,若是他当时没有喝酒会怎样呢,我们无从得知。何况,六十二斤重的禅杖,也不是谁都能随意拎起来的啊。单比兵器,武松就不如鲁智深。
所以,综合比较出来,鲁智深比武松更耐战,更有耐久性。
一杯清茶,一颗静心:&茶&字拆开即&人在草木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几度冷暖,几许纷繁,人与茶之间有着禅意的相联,以茶为媒。人生沉浮,如一盏茶水,苦如茶,香亦如茶。
武松鲁智深的关系
有人说,经常在一起的人,不代表关系就好。武松和鲁智深,他俩固然经常都会一同出任务,但是,他们的关系并不是非常的密切。鲁智深和武松的关系还没有他和林冲的关系好,由于在水浒中,鲁智深和林冲是结拜过的兄弟关系,而他和武松却没有。武松后来去二龙山投靠鲁智深时,才认他做了义兄。
当然,在我看来呢,世界上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主要就是相互陪伴,在一起才算陪伴,所以,他俩既然可以经常一同协作,就阐明俩人之间还是很有默契的,而要谈默契,就离不开两个人之间的互相信任,假如关系不够好,是不敢谈信任的,所以,他俩固然没有结拜过,但是,他们的友情还是很深的。
并且,依据作者的描写,他俩原本就是比较相似的。境遇很像,两个人曾经都做过官,后来又由于杀人而被追杀,然后,为了躲避追捕,一个成了行者,一个成为了和尚,一个带发,一个不带发。他俩都很仗义,打架都很勇猛,仅仅凭手就能够将对手打败。英雄与英雄之间原本就有这相惜之情,何况他们之间又有如此多的类似之处,看到对方似乎看到本人的一样,所以,他们关系怎样可能会浅?
固然,作者没有对他们之间的关系做出特别明显的描绘,但是,依据剧情的种种表现,曾经标明出他俩的关系是蛮铁的。
水浒一大争议:武松和鲁智深武功谁更厉害?
武松与鲁智深,谁武功更厉害,争议很大,因为二人没交锋过。徒手搏杀,有人说武松必胜,似乎也对,但别忘了鲁智深力量也很大,真的交锋,谁更胜一筹不好说。大家对武松印象深刻,只是因为武松几件事让大家热血沸腾,其中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试刀飞天道人,这是水浒的经典华章,所以大家也就认为武松步斗武功天下第一。
先说力气,鲁智深能把一棵碗口粗的柳树连根拔起,这神力确实惊人,别说是梁山,就是整个大宋朝也难找第二个人;再看武松,单手把一个五百斤的石墩抛出一丈多高,再双手轻松接回,这种力道丝毫不亚于拔树所用的力,要知道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的大锤是八百斤,第三好汉裴元庆是三百斤。所以,单讲力气两人不分伯仲。
再说兵器,虽然鲁智深的禅杖比武松的双刀要有优势,但那得看对谁,鲁智深本来就是个大胖子,再拿个六十多斤的禅杖,如果和敏捷度超过猛虎的武松对阵,那就优势变成劣势了,你兵器再重,力道再猛,但你打不到武松,武松的双刀如旋风一般,鲁大师你能招架的住?至于徒手搏斗,你鲁大师半点机会都没有,跑还跑不过武松,多亏两人是好朋友,如果是敌人,鲁大师就麻烦了。
最后说战绩,武松一生专打天下硬汉,交手无数,从无败绩,而且都是秒杀,包括步战对马将。再看鲁大师,在瓦罐寺,被一僧一道打跑了,说是肚子饿了,后遇到史进,吃了个大饼,两人返回一对一厮杀,各打十七八合才搞定,而飞天蜈蚣的武功远高于这一僧一道,被武松十招搞定,高下立判。
不过武松佩服鲁智深,主要是两个人方面,一个做人,一个是武功。鲁智深和杨志较量过,和史进较量过,和呼延灼较量过,和邓元觉较量过(此占堪称水浒中的第一战斗PK),每一个人都钦佩他的武功,水浒中除了鲁智深没有第二个人得到如此多的人的赞赏(林冲也赞赏过)。
但又有人提出了疑问:武松专打天下硬汉,如真的如此,如他武功真的比鲁智深高,为何鲁智深在与呼延灼打得不相上下时,他不去挑战;为何鲁智深与邓元觉在拼死搏斗时,他只是焦躁,上去两个并一个。可见武松并不如鲁智深,鲁智深胜不了的,他肯定败。
另外声明一点,在小说中,方腊是被鲁智深擒获的,电视剧改成了武松。虽然他们两的武功不好分别高低,但在108个好汉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武松和鲁智深了,个人认为只有他两可以称得上是好汉,而其他都是假的,像宋江吴用之辈,更是伪好汉了。
武松和鲁智深谁厉害知乎
鲁智深和林冲关系好还是和武松关系好?
知乎上关于林冲的回答,很多都爱拿吴闲云的阴谋论来说事,这个问题下几乎没有,这就好一起讨论了。不过我和大家的意见不一样,虽然原文中对于鲁智深和武松的交往细节,几乎没有;更别提前文中鲁林二人的大量互动。我还是觉得,到三人聚在一起后,鲁武二人的关系,应该会好于鲁林。
鲁智深是全书中少有的能讨人喜欢的主要角色(这个看看水浒下其他高关注问题就知道,不招人烦就很难得了...),他的优点很多,然而一个词就可以概括他了&&爽利!
他在和李忠、史进喝酒,听到有人哭就一刻都不能忍,烦,真烦,要摔了碗碟才能泄愤;止住哭声还不够,知道了对方遇到不平之事,心里就烦躁,与自己毫不相关,可就要管,不管心里不爽利!揽了事儿还不爽利,必须要给钱,一给就是身上所有现金,还要问史进借了十两,一共十五两给了父女,李忠摸出二两,直被他丢了回去:
鲁提辖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
我光这么带你梳理着原文,你觉得听这描写够爽利了吧?还不够!十五两是个什么概念呢:
武松道:&好兄弟!&便去身边取五两来银子,道:&郓哥,你把去与老爹做盘缠,跟我来说话。&郓哥自心里想道:&这五两银子,如何不盘缠得三五个月?便陪侍他吃官司也不妨。&
&&第二十六回《偷骨殖何九叔送丧,供人头武二郎设祭》
五两银子够生活三到五个月,十五两是两个人一年的花费啊!(也有可能是一个人,我不太确定这句话所指对象,欢迎高手指教)你现在还觉得李忠抠门吗,是鲁智深太爽利了啊!
此外,还有其他众多例子,我不一一列举了,我只是想说明,鲁智深是个极其爽利的人。这么爽利的人交朋友也简单:必然要同样爽利!上文中虽然李忠已经尽力了,鲁智深一旦认为不爽利,直接丢回银子,不会给什么面子。那么林冲和武松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关于林冲是个什么样的人,知乎上有评价他的问题,大家可以前往了解。我不想争辩他究竟是心细还是真蠢,我觉得,在鲁智深这里,他应该是不够爽利的。
他们刚认识时,智深对林冲没有特别的感觉,是林冲主动来结拜的:
智深问道:&那军官是谁?&众人道:&这官人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名唤林冲。&智深道:&何不就请来厮教。&那林教头便跳入墙来,两个就槐树下相见了,一同坐地。林教头便问道:&师兄何处人氏?法讳唤做甚么?&智深道:&洒家是关西鲁达的便是。只为杀的人多,情愿为僧,年幼时也曾到东京,认得令尊林提辖。&林冲大喜,就当结义智深为兄。
林冲娘子被调戏的部分很多人都评论过,我只提鲁林二人态度对比:
林冲道:&原来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智深道:&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
我不评价,大家自己感受下智深给林冲的爽利度打多少分。
分别时,智深跟林冲约好明日再见,那林冲呢:
且说林冲连日闷闷不已,懒上街去。
完全不管和智深的约定,然后陆虞侯一来就跟着吃茶去了......这次智深会给多少分呢?以及,我也不喜欢这段,又顾虑多不动手,这么多天过去了又不愿意释怀,真不爽快。
后面的细节还有很多,我不举例了,直接进入鲁林二人分别时。林冲被公人威胁生命时,智深出手救了林冲:
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
......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林冲的表现......以及鲁智深观看了整个过程.......救人是一回事,心里面给爽力度打分就......唉......
一直到最后分手前还有细节,不举那么多了。那武松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武松的个人篇章和鲁智深没有交集,但都很有名,大家耳熟能详。得知哥哥死时沉着冷静,报仇血恨时当机立断;林冲每天待在陆虞侯家门口苦等,武松每个环节该找哪个证人都一清二楚;林冲泪如雨下,武松把四个人全部撂翻了......样例太多,举不过来了。但是,从目前的举例中已经可以看出性格,论爽利度,高下立判!
林冲一开始对鲁智深就没有什么吸引力,日后还连连扣分,很快就分离了;而相比下鲁武二人长期共事,且性格很对味,鲁智深关系和谁更好,您觉得呢?我觉得,是武松。
后来宋江在宴会上唱《满江红》,透漏出招安的意图,武松立刻跳出来表示不满,然后才是李逵。宋江处置了李逵,来找武松谈话,鲁智深为武松说话:
便叫武松:&兄弟,你也是个晓事的人,我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如何便冷了众人的心?&鲁智深便道:&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并没有见到林冲的影子啊,因为只有爽利的人才憋不住嘛。以及鲁武的关系,是真的好。
最后三个人死在了同一个地方,鲁智深圆寂的那一晚,陪在身边的,是武松:
且说鲁智深自与武松在寺中一处歇马听候。看见城外江山秀丽,景物非常,心中欢喜。是夜,月白风清,水天共碧。二人正在僧房里睡。
你要还说鲁智深和林冲更要好,我不认同。
故事的最后,武松残废了,却还在照顾着林冲:
林冲风瘫,又不能痊,就留在六和寺中,教武松看视。后半载而亡。
从我之前的性格分析,看到这个结局,是不是一点都不意外?他们的性格,从来都没变过啊。
三个人的缘分,从生到死,一直都在,谁和谁的关系更好,他们都是好兄弟啊。
---------------------------------------------------
问题基本回答完了,我再说一点。每每有人拿鲁智深和林冲相遇的问候后再无交流,作为鲁智深被林冲伤害的证明......都给你说了这么半天爽利了,这些事在鲁智深心里,算个屁呀!这样说,真的太侮辱鲁智深的爽利了。两人交流少,一是之后三人笔墨本身就少,二是鲁武性格更对味,谁说就厌烦了林冲呢。
还有说林冲卖兄弟的人,我们看的是同一本书吗:
薛霸道:&我听得大相国寺菜园廨宇里新来了个僧人,唤做鲁智深,想来必是他。
人家已经知道鲁智深的底细了,还用林冲卖吗?没读过原文的朋友,你们自己对比下,这是之后的段落:
两个公人道:&好个莽和尚,一下打折了一株树。&林冲道:&这个直得甚么?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出来。&
我看到那么多人拿上面这句话说事,后来才知道这又是吴闲云的论据。唉,读吴闲云之前,请一定先好好读原文,对他解读的任何一本书都是。
本想简单回答下,一不小心说了这么多,以上都是我的一家之言,欢迎交流,希望对你有帮助。
先答题,我觉得从原著里看不出谁跟谁关系好。
如果说经常在一起就算关系好的话,那肯定是鲁武二人。但按照原著的描写,这两人更多算是同事,或者叫搭档。至于他们有没有朋友乃至兄弟的关系,书里没说。当然靠脑补的话,两人关系应该不错,从二龙山就一起聚义了,后来又是梁山的步军头领,最终还在杭州六和塔下一起终老,这已经是官配的待遇了。
至于说跟林冲,两人是结拜兄弟,这是水浒世界中最亲密的关系了,堪比亲生兄弟。而跟武松并没有结拜,当然民间传说里有说法说鲁智深是武松的师父,这YY的就没边了。
所以从书里写出来的情节看,跟林冲是结拜兄弟,跟武松是同事搭档。至于没写出来的,最后梁山一百单八将都兄弟一家了,无分彼此厚薄。
另外真正想说的,是排名第一的那个答案,也就是下面这篇博客。前半截没什么问题,后半截就是胡扯了。
如果林冲了解武松的手段,就知道自己在智商方面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但林冲完全不知。而最可怕的愚笨就是,自以为十分聪明。
林冲杀死陆虞侯三人后,没逃多久,到一间屋里歇脚,抢人家的酒喝,结果自己喝高了,醉倒在雪地里。要不是人家捆了他,搞不好就冻死了。人家捆了他之后,要不是刚好被柴进撞见,肯定押去报官了。这种人岂是心里有谱的人?
比如这段,林冲固然蠢,但武松下了蜈蚣岭,不也是同样因为抢孔明孔亮的酒肉而醉倒么?如果不是宋江,难道他结局就好了?作者说武松慧而林冲蠢,结论我不反对,但这个论据确实不怎么样。
林冲之愚还体现在上梁山时。王伦不接纳他,众人都道是王伦器量狭小,容不得人。事情没这么简单。《水浒》有一种笔法:为尊者讳,为亲者讳。《水浒》以梁山人物为中心,写梁山人物,善的地方多直笔,恶的地方多曲笔。不是不写梁山人物的不好,而是含蓄隐晦地写,在蛛丝马迹中逗露,比如宋江之好色,扈三娘之貌寝,林冲之愚,石秀之恶,都是如此。(插一句,宋江之好色,扈三娘之貌寝,我会在两周后的讲座中聊,时间地点暂不定,届时再通知,欢迎大家关注。)
林冲后来成了梁山泊的当权派,《水浒》的叙事是以&林冲正面&的角度展开的。于是,叙及林冲王伦之冲突,从文字上看,过错都归于王伦,不见林冲实有以致之。但只要细心从他处参照,就不难发露端倪。
这里就是典型的脑补,宋江和扈三娘本来没有任何关系,非有些人吃饱了撑的瞎YY出来一堆。书里写得很清楚,宋江之所以把扈三娘送到宋太公那里,是因为要留给王英,进而拉拢清风山势力。为什么给宋太公,因为那是他爹,放那儿最放心,而且又是老人,别人也说不了什么。居然还能扯到&貌寝&,也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说扈三娘长得丑?
比如第十七回,杨志和曹正评价王伦。
【杨志道:&王伦当初苦苦相留洒家,俺却不肯落草。如今脸上又添了金印,却去投奔他时,好没志气。因此踌躇未决,进退两难。&曹正道:&制使见的是。小人也听的人传说,王伦那厮心地匾窄,安不得人。说我师父林教头上山时,受尽他的气。以此多人传说将来,方才知道。&】
杨志这番话,肯定不是客套。因为王伦、林冲都不在场,没客套的必要。所以,杨志的视角,应该是接近中立的视角。他说王伦&苦苦相留&,虽有可能是假装,也未必不尽如实。而曹正的说法里,短短一句,有三处提到是&传说&,不是亲见。这表明,&王伦那厮心地匾窄,安不得人&,是被加工过的叙事。这种叙事从哪里来呢?曹正是林冲的徒弟,可想而知了。
若说王伦不能容人,宋万是怎么上山的?若说梁山泊不接纳新人,为何林冲刚到山下,朱贵就告诉他:&山寨中留下分例酒食,但有好汉经过,必教小弟相待。既是兄长来此入伙,怎敢有失祗应。&
可见,在王伦时期,梁山泊早有一套完备的&入职流程&。但入职不仅需要推荐信,还需要面试。一般人面试都没问题,林冲的面试却有点问题。按照&林冲正面&的立场进行叙事,王伦不收留林冲,仅仅是因为林冲武艺高强,&倘若被他识破我们手段,他须占强,我们如何迎敌。&
王伦心胸狭窄是被加工过的?咱们来看原文
林冲怀中取书递上,王伦接来拆开看了,便请林冲来坐第四位交椅,朱贵坐了
第五位。一面叫小喽罗取酒来,把了三巡,动问柴大官人近日无恙。林冲答道:&每
日只在郊外猎较乐情。&王伦动问了一回,蓦然寻思道:&我却是个不及第的秀才。
因鸟气,合着杜迁来这里落草;续后宋万来,聚集这许多人马伴当。我又没十分本
事,杜迁、宋万武艺也只平常。如今不争添了这个人,他是京师禁军教头,必然好
武艺。倘若被他识破我们手段,他须占强,我们如何迎敌?不若只是一怪,推却事
故,发付他下山去便了,免致后患。只是柴进面上却不好看,忘了日前之恩,如今
也顾他不得。&正是:
未同豪气岂相求,纵遇英雄不肯留。
秀士自来多嫉妒,豹头空叹觅封侯。
&动问&是问的什么,写得很清楚了。是柴大官人近日无恙,扯什么面试也是够可以的。另外&秀士自来多嫉妒,豹头空叹觅封侯。&这两句已经给王伦定性了,还要给他洗地我也没辙。
但是,武艺高强不是&占强&的充分条件,杨志手段不比林冲逊色,为何王伦愿让杨志入伙呢。若从事后走向看,王伦的确有先见之明,他早看出林冲将来会&占强&,因此不敢留他。果然,最后林冲把他火并了。林冲和王伦的冲突,是互动的因果关系,绝不是简单的因为王伦器量小,林冲才杀他,而是王伦早发现林冲&占强&的动机,对他有所提防,这种提防又恰恰加重了林冲伺机&占强&的心。
且不说王伦。只说林冲何以让王伦觑破他&占强&之心,就足见林冲之愚。
这个扯得就更远了,上面的原文写得那么明白,王伦动问完柴大官人之后,蓦然寻思道。蓦然什么意思不用解释了吧,所以明明就是王伦自己妒贤嫉能,却说是林冲被王伦觑破他&占强&之心,这真是从何说起,林教头听到了估计要花枪伺候作者了。
至于为什么王伦想留下杨志,是他觉得能用杨志来制衡林冲。还有先见之明呢,王伦要有先见之明就别上山当强盗好不好,自己这嫉贤妒能的货偏偏还要干刀头舐血的活儿,不是找死么。
【林冲看了,寻思道:&敢是柴大官人么?&又不敢问他,只自肚里踌躇。只见那马上年少的官人,纵马前来,问道:&这位带枷的是甚人?&林冲慌忙躬身答道:&&&微贱林冲,闻大人贵名传播海宇,谁人不敬。不想今日因得罪犯流配来此,得识尊颜,宿生万幸。&】
林冲的表现很卑微,未见柴进时,庄客都不待见他。
【林冲说道:&相烦大哥报与大官人知道&&&庄客齐道:&你没福。若是大官人在家时,有酒食钱财与你。今早出猎去了。&林冲道:&不知几时回来?&庄客道:&说不定&&&林冲道:&如此,是我没福&&&别了众庄客,&&肚里好生愁闷。】
林冲之卑微更体现在,既见柴进,庄客依然把他当叫花子打发。
【柴进便唤庄客,叫将酒来。不移时,只见数个庄客,托出一盘肉,一盘饼,温一壶酒;又一个盘子,托出一斗白米,米上放着十贯钱,都一发将出来。柴进见了道:&村夫不知高下!教头到此,如何恁地轻意&&&】
见了洪教头,林冲也是卑微得如同尘埃。
【林冲寻思道:&庄客称他做教师,必是大官人的师父。&急急躬身唱喏道:&林冲谨参。&那人全不采着,也不还礼。林冲不敢抬头。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道:&这位便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林冲的便是。就请相见。&林冲听了,看着洪教头便拜。那洪教头说道:&休拜,起来!&却不躬身答礼。】
在柴进庄上,遭遇柴进贵客的经历,武松也有。当时是比洪教头尊贵得多得客人&&宋江。
【宋江仰着脸,只顾踏将去,正跐在火掀柄上。把那火掀里炭火,都掀在那汉脸上。&&那汉气将起来,把宋江劈胸揪住,大喝道:&你是甚么鸟人,敢来逍遣我!&宋江也吃一惊,正分说不得。那个提灯笼的庄客慌忙叫道:&不得无礼!&这位是大官人的亲戚客官。&那汉道:&客官,客官!我初来时也是客官,也曾相待的厚。如今却听庄客搬口,便疏慢了我。正是人无千日好,花无摘下红。&】
那汉正是武松。相比之下,高下立判。林冲许多遭遇,武松都有。而二人之表现,则大异其趣。武松和林冲实在是《水浒》里的一段大互文。
这一段用武松和林冲比较,但其中最大的区别作者却有意识没说。林冲当时是个什么身份?配军!被两个公安押解的刺杀国家领导未遂的罪犯!指望他跟一个江湖豪客一般,这岂不是扯淡?更何况林冲本来也不是一个火爆的人,他的性格就是隐忍懦弱,何谈到卑微?
林冲拜大官人,不是以八十万禁军教头的身份,而是以一个配军,罪犯的身份。柴进可是家里有丹书铁劵的人,后文石勇也说过,天下只拜两人,一个宋江,一个柴进。总之,就算林冲没发配,还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见了柴进也应该拜,怎么就卑微了?
至于庄客轻慢,那是庄客不知道林冲是什么人,只知道他是罪犯。
而洪教头,林冲以为他是柴进的师父,作者你觉得你是林冲应不应该拜?还是上去大耳刮子打他,&老子八十万禁军教头,跟高太尉谈笑风生,比你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而整部《水浒》里,林冲最令我悲哀的,不是娘子被高衙内调戏时,不是刺配道上被董超薛霸捉弄时,恰是柴进有心抬举他时:
【&柴进心中只要林冲把出本事来,故意将银子丢在地下。&】
林冲先前不敢使出本事,至此,终于不再顾忌,上前打坏了洪教头之腿。呜呼,堂堂八尺之躯为银钱驱驰如此,讵知当时孰为可悲可叹者耶!
整段文章,最扯的就是这个结尾。这段只能说是柴进可悲,把林冲当成了见钱眼开的小人。林冲怎么想的书里写得不能再明显了。
林冲想道:
&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
所以林冲拿出真本事,不是因为柴进的银子,而是明白了柴进的意思(想让林冲教训洪教头),知道了洪教头的身份(并不是柴进的师父),这才放手一搏,作者理解到南斯拉夫去了。
综上,虽然我也认为林冲不及武松多矣,但作者这篇博客实在是槽点太多。
个人觉得鲁提辖应该是更愿意和林教头相处的吧。
他们俩见面的时候鲁智深还在看菜园子,每天除了什么&踢杀羊&啊&过街鼠&这类的混混们,就是破屋里的冷酒烂狗肉,荷尔蒙发作之后还要去拔树....作为一个北宋西军的中级军官,面对打死地痞流氓后的逃亡生活,想必不会很开心。
所以当时鲁智深在菜园子挥舞禅杖,林冲叫了那一声&好&的时候,鲁智深回头看见林冲的相貌,内心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以至于快到都没有时间去在乎当时林冲的教头身份,就拉着手相谈甚欢,对比之前他遇见史进的样子,显然大和尚更喜欢林教头。
往后的故事就不用说了,野猪林那一出基本上不属于恩情的范围,因为那个时候鲁智深绝对不曾想过这位被发配的好朋友会将来造反,更不曾想过自己会成为日后梁山第二大体系&&三山系统的黑社会头子,他当时就只是想陪着林冲走完发配的路途,只管&好事要做彻&。
后来林冲在梁山得知自己妻子的死讯,从此书中不再说话,曾经纠结犹豫的林冲在那个时候也一起死了,变成了梁山上仅次于卢俊义的江洋大鳄。林冲从此在征战中敢打敢杀,挑敌无数,却再也回不去那个看鲁智深舞禅杖的下午天了。
鲁智深上山比较晚,当时的他已经是二龙山的头领,响当当的黑老大了。他问及林冲妻子,得知结果后沉默不语,从此两人的交集就比较少了。一方面鲁智深比较受宋江的压制,身为梁山元老的林冲自然不敢随意跨过雷池,招惹是非。另一方面,七十回之后梁山上众人的失语也体现在了他们俩身上,只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相信他俩还是很好的朋友,在梁山没必要于众人面前走得太亲近罢了。
对了,当初鲁智深失陷华州,林冲也去救鲁智深了,应该是后半段两人为数不多的互动了。
======================================================================
鲁智深和武松,一个和尚一个头陀,都不是真心念佛的人啊.....
鲁智深姑且算作是当时狂禅出现的文学形象的话,武松那套打扮基本上就是个逃犯化妆罢了,两个人虽然是同行,不过业内的事儿估计没什么可聊的。
鲁智深这个人对江湖上的人并不是很包容的(看看周通和可怜的李忠童鞋),基本上内心也是个比较傲的人,不信看看跟他有交情的好汉有几个是地煞里的。武松更不用说,天生的独行侠杀人狂,动起手来感情神经一起断掉,冷静有计划除掉敌方目标,除了最后断臂的事儿,整部书几乎没失手过。
这两个人见面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是过了他们在《水浒》这本书里的闪光期了。当时鲁智深杨志曹正三人已经是二龙山的寨主了,武松刚刚帮施恩摆平了事儿,经过推荐去投奔二龙山。鲁智深收留武松之后很快体系就变得庞大了,武松的小弟们张青孙二娘施恩一票人都过来一起混山头了,作为老大,估计鲁智深再怎么豁达,不至于完全不当回事儿吧。
至于上梁山之后,鲁智深因为三山体系本身够强大,又有人(孔明孔亮兄弟)与宋江体系重叠,因而在排座次的时候受到了压制,武松在柴进庄上最落魄时被宋江接济过,估计立场也不是很坚定,所以两个人的关系并不见得像电视剧里那样师兄师弟的叫来叫去,太寒碜了。
不过两个人的打扮确实很特殊,再加上后来人们传说中的宇宙大boss周侗老先生的徒弟名单,两个人一起出现在影视作品里的场合比较多也是可以理解的。
鲁智深对林教头是真爱。
士为知己者死,林冲对鲁智深来说就是第一个知己。之前与鲁智深交往的要么是李忠周通和泼皮们这种庸俗之人,要么是史进这样年纪轻轻的小弟,能与他对等的好友,林冲是第一个,这个位置太重要了,谁也替代不了。野猪林那一段已经说明了鲁智深对林冲的情深义重。
鲁智深上山后两个人交流很少,估计是顾及身份,毕竟鲁智深不是嫡系,要考虑不给同样身份尴尬的林冲添麻烦,连称呼都从&兄长&变成了&教头&。
但依然是真爱。
宋江为什么费尽心机把卢俊义骗来,就是怕一些元老会把资历最老的林冲抬出来威胁自己。论实力,要知道元老的势力大部分都在与宋江联手的吴用手中,阮家三兄弟和刘唐根本不够看。那么是哪个巨头会毫不犹豫的支持林冲,以至于宋老大都要忌惮三分呢?
加盟者鲁智深和他背后的一大票小弟。
花和尚可能是梁山唯一一个和林冲有真交情的人了。虽然林教头脑袋浑,但他对这点应该还是清楚的:对鲁智深来说,林冲是亲切的兄长,是对等的好友,是不可替代的知己,为了林教头,他就算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鲁智深与武松很像。两个人都心高气傲;两个人都很能打;两个人都为逃命扮成了出家人。
鲁智深和武松又很不像。鲁智深鲁莽,武松细心;鲁智深热心,武松冷静;鲁智深出身行伍,武松出身草莽。
两个人既相似又互补。
估计在二龙山他俩交流的不少。虽然武松来得晚,但比起情商不高的老乡杨志,鲁智深和后上山的武松似乎更对路子。两个假出家人每天师兄师弟地叫着,可能也有些入了戏吧。
上梁山后鲁智深出任务都是跟武松一起,俩人关系类似于好拍档。鲁智深被抓,是武松的冷静安排救了他一命;武松被砍断手臂倒在战场上,是鲁智深拼命抢回。对鲁智深来说,武松是二龙山队伍值得依靠的优秀后勤,是在梁山侦察连一起出生入死的亲密战友,是可以把后背交付给他的人。
林冲带解腕刀,武松也带解腕刀。出门要杀人,带刀谁都想得到。但武松不仅带刀,还带了钱,他知道办事有用着钱的时候。不仅如此,武松还换了身素净衣服。如此紧张的时刻,连换衣服都不遗忘,可见武松之冷静。林冲是&带&了刀,武松是&藏&了刀。凭林冲武松的本事,杀人用不上刀。林冲带刀,起到把人吓跑的作用,最后找不到人。武松藏刀,起到恫吓的作用,找到了要找的人。
大家都知道,鲁智深是一个非常讲义气的人。鲁智深对林冲绝对够兄弟。
但,你不能用这个来证明,林冲也会对鲁智深讲义气够兄弟。A喜欢B,B却不一定会喜欢A,这是逻辑常识。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林冲究竟是怎样对待鲁智深的。
林冲和鲁智深一见面就结为兄弟,所以鲁智深不可能知道林冲的为人。在这之前,和林冲多年的兄弟,是陆谦这个小人!为了自己利益而出卖兄弟的小人!
多年来,林冲只和这个小人相交最好。近墨者黑,林冲该不会?
林冲的老婆被高衙内第一次调戏后,鲁智深带了二三十人赶来,什么都不问,开口第一句话:&我来帮你厮打!&为什么?因为他当林冲是兄弟。
林冲怕他,怕他把自己教头的饭碗砸了。慌忙劝住。
鲁智深说,有事,你只管喊我。走的时候:&阿哥,明日再会。&但林冲再也不找他了。怕了他了。
林冲第二天没和鲁兄弟再会,却去和陆谦兄弟喝酒,并且还向陆谦这个兄弟苦诉衷肠,心里话,都跟这个小人说了。
林冲老婆被高衙内第二次调戏后,鲁智深来找林冲喝酒,一连好几天,林冲一直对他瞒的紧紧的,守口如瓶。发生这么大的事,鲁智深不知道。
那天买宝刀的时候,林冲叫鲁智深等他,鲁智深说,我走的,明日再见。林冲买了宝刀,&当晚不落手看了一晚。夜间挂在壁上,未等天明,又去看那刀。&
仅仅只隔了一个夜晚,次日上午九点多中,有两个人来叫林冲把宝刀拿太尉府去。林冲说道:&又是什么多口的报知了。&
又是什么多口的?就是鲁智深!因为他买宝刀的事,也只有鲁智深一个人知道啊。肯定是鲁智深回去对那些泼皮们说了,传出去的。(林冲此时还不知道太尉要陷害他。)
那么,林冲被抓起来后,会不会抱怨鲁智深多嘴呢?
林冲被发配沧州。董超、薛霸两个公人压着,走到了野猪林。在这里,要结果了林冲。
薛霸将林冲紧紧的绑在树上。
两个跳将起来,转过身来,拿起水火棍,看着林冲说道:&不是俺要结果你&&休得要怨我弟兄两个。只是上司差遣,不由自己。你须精细着。明年今日,是你周年。&
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
可以说,在这生死关头,无论是谁救了林冲,他都会生死不忘。这应该是他的心里话。
董超道:&说什么闲话!救你不得。&薛霸便提起水火棍来,望着林冲脑袋上劈将来。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
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鲁智深是一个追踪能力极强的野战军人。
现在,鲁智深救了林冲,林冲应该生死不忘了。
鲁智深押着董薛二人前行,二人直叫苦,便想方设法的打探,这个大和尚究竟是什么人?把他的底细打听出来,回去也好交差。
两个公人试探着问道:&不敢拜问师父在那个寺里住持?&
鲁智深当然明白他们的用意,想打听老子的下落?
智深笑道:&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什么?莫不去教高俅做什么奈何洒家?别人怕他,俺不怕他。洒家若撞着那厮,教他吃三百禅杖。&
两个公人哪里敢再开口。林冲一句话也没说。
分别的时候,鲁智深看着两个公人道:&你两个撮鸟的头,硬似这松树么?&轮起禅杖,把松树只一下,打的树有二寸深痕,齐齐折了。喝一声道:&你两个撮鸟,但有歹心,教你头也与这树一般!&
然后,鲁智深潇洒的走了。走的时候,还说&兄弟保重!&始终把林冲当兄弟。
那么,林冲又是怎么对待鲁智深的呢?
他等鲁智深走了,就对两个公人说道:&这个直得什么!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出来。&
相国寺的,相国寺里的胖大和尚。就是他,倒拔杨垂柳的那个人。
在相国寺,连根拔起柳树的人,除了鲁智深,不会有第二个吧。
那两个公人,不是一直在想办法打探鲁智深的底细吗?你看这个林冲,转眼之间,就把鲁智深给卖了!
但人们却都说,林冲不杀那两个公人,是因为林冲善良。
许多读者不明白,鲁智深为什么会失去在相国寺悠哉乐哉的菜头生活,要去落草当强盗?原因就在这里。
林冲第一次死里逃生后,卖的是老婆。第二次死里逃生后,卖的是兄弟。目的都是一样的,他要带罪立功,他还要回去当教头。
鲁智深,这么仗义的人,偏偏遇到了林冲这种负义的人!
后来,鲁智深上梁山的时候,众英雄大宴席吃酒,见到林冲,也没搭理他的。没意思。
林冲走了过来,相谢鲁智深,毕竟曾经救过他的命嘛。鲁智深呢,不叫他兄弟了,改叫他&教头&。(以前是不叫教头,只叫兄弟的。)
林教头,可知道你老婆的事否?你老婆上吊自杀了,你知道不?我不挂念你,我只挂念着你的老婆,林冲,你这个滥人!
第四章 从来不冲动的林冲,现实的无奈
第一节无奈的选择
高衙内第一次调戏林冲妻子,可以说是出于误会。
原著中是这样写的。
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高衙内说道:&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原来高衙内不晓得他是林冲的娘子;若还晓的时,也没这场事。见林冲不动手,他发这话。
众多闲汉见闹,一齐拢来劝道:&教头休怪,衙内不认得,多有冲撞。&
林冲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众闲汉劝了林冲,和哄高衙内出庙上马去了。
其实,公心而论。林冲当时的表现,并不窝囊。谁处于林冲的位置,也不会比林冲作的更好。从某种意义上,林冲当时做出的选择,就是最佳选择。
所谓上去打高衙内一顿,那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疼。高衙内,是能随便打的人?更主要的是,高衙内一看是林冲的妻子,马上就表示知错了。虽然高衙内没有亲自给林冲道歉,但是也马上站到一边去了。关键是,高衙内的狗腿子,都争着给林冲赔不是,也把高衙劝走了。
从这层意义上,高衙内也算给了林冲面子。林冲对他表示一番要教训的样子&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也挽回了一些面子。从情感而言,谁也觉得应该把高衙内打一顿。问题是,高衙内是随便可以打的人吗?
所谓林冲应该打高衙内一顿,那纯粹是事不关己,随便乱支招。因为打了高衙内,会有什么后果?那是明摆着。林冲一拳下去,高衙内只要往地一躺。林冲怎么收场呢?
高衙内调戏你林冲的妻子,自然不对。但是,这够判刑吗?就算法官,处于绝对公正的立场,判这个案子,也不可能判高衙内坐牢吧。更何况,法官一看是高衙内,可能会公正的判案子吗?
你林冲一拳把高衙内打成了重伤,又是什么性质的事呢?因为,林冲一拳下去,高衙内非要说自己受了很重的内伤。到时法院派去一百个法医,哪个法医敢说,高衙内没事呢?如果是这样,林冲还用到白虎节堂吗?肯定不用去了,因为官府现在就会法办林冲了。
林冲打高衙内?怎么个打法?
如果打的轻了,人家肯定不服你!
不为什么,就因为人家爹是高俅。现在某些坑爹的人,就因为自己爹,是个芝麻大的官,都会不知天高地厚。人家高衙内的爹是高俅,他可能知道天高地厚吗?
如果林冲敢打高衙内,高衙内能认怂吗?到时,高衙内仗势和林冲耍横,哭天抢地和林冲玩命。林冲又应该怎么办呢?甚至高衙内拿着刀,上来捅林冲,林冲又该怎么办?如果林冲面对人家这种撒泼耍赖,再去表示退缩,岂非更没面子。岂非更会让人家得寸进尺?
我不否认,以林冲的身手,随便拿出一只手来,就能打得高衙内满地找牙。问题是,如果人家就是一副和你不罢休的撒泼耍赖,你怎么收场?真把人家打的爬不起来了。你又怎么收场?
到那时,人家还用费什么心思,跟你玩&误入白虎节堂&,当时就可以法办你了!到时,谁听到这件事,恐怕也会说林冲太冲动了,做事太不考虑后果了。
不要说,高衙内把林冲告到法院,绝不会有一个法官,会公平审理这个案子。就算法官愿意公平审理这个案子。高衙内调戏林冲老婆,林冲就把高衙内打的爬不起来了。法官会怎样判林冲?不可能,会判林冲个正当防卫吧!
如果法官不愿意公平审理这个案子,那就更不用说了。
当然了,有人会说,大不了一走了之。问题是,这才一件多大的事?就因为自己老婆被人调戏了,就要把事弄得不可收拾,最后只能领着全家跑路。这叫什么事?
事不关己,给别人支招时,通常就是舍得一身剐,要把皇帝拉下马。总而言之,为了尊严,大不了如何如之何。
问题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们自己遇事时,总会想着哪头大、哪头小;总是告诉自己,冷静、冷静,冲动是魔鬼!
从某种意义上,林冲的选择是最佳的选择。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遇到类似的事,很难做出比林冲更好的选择。
关键是,从正常意义上。这件事,也应该结束了。
如果这件事,如此结束了。林冲的选择,自然就丝毫不值得非议了。因为,无论从过程、结果,都是一种合理的、有效的选择。是的,从感情上,谁处于林冲的位置,也想饱揍高衙内一顿,问题是身临其境,谁会做出这种选择呢?
本来这件事,应该算是结束了。
但是,林冲有两个最大的弱点(甚至按社会上的普通观点,可以说是缺点了)。那就是做人不够坏,而且遇事非常理性。
于是,麻烦事来了!
本来,高衙内不敢欺负林冲(因为,林冲也不是普通人),但是那些阿猫阿狗的人,却是去怂恿高衙内欺负林冲。
为什么阿猫阿狗的人,敢怂恿高衙内欺负林冲呢?自然是因为,他们想讨好高衙内。更主要的还是因为,林冲从来不冲动(遇事永远理性)。所以,他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林冲的出牌顺序、方法。
林冲遇事永远理性。所以,他从来都是按牌理出牌,而按牌理出牌,高衙内的牌面,比林冲的牌面大多了。从这层意义上,林冲一丁点赢牌的机会,也没有。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林冲是一个动不动就冲动的人。还有人敢怂恿高衙内欺负林冲吗?肯定没有了。
因为按牌理出牌,高衙内肯定能赢。问题是,不按牌理出牌呢?谁也不知道会出现什么结果。
如果林冲经常冲动。那谁给高衙内支招,也得掂量好后果。因为,只要林冲丧失了理性,那高衙内的牌面再好,也有可能会输的。
比如,林冲一怒,三拳下去(根本用不着拿刀),高衙内能不能活下去,就只能求上帝保佑了。
甚至而言,就算林冲不敢打高衙内。但林冲一怒,一拳下去,给高衙内支招的人,恐怕不死也得吐一升血。
问题是,谁也知道,林冲是一个绝对理性的人。那可坏事了!
给高衙内支招的人,就是看清了这一点。所以,他们认为林冲不会干这种傻事。不要说下重手打高衙内了,就是下重手打给高衙内办事的人,林冲也不会。因为,这样作的后果非常严重!一个理性的人,是绝不会这样做的。
甚至而言。从理性上分析,不要说高衙内只是非礼林冲的妻子了,就高衙内强奸了林冲的妻子。林冲又该怎能做呢?我知道,一个男人遇到这种事,应该拿刀杀了那个坏人。
问题是,就算林冲想拿刀杀人。他的妻子,也肯定会劝阻他的;甚至他的老丈人,也肯定会劝阻他的。为什么呢?因为,理性的思考,是不应该这样做的!甚至林冲冷静下来一想,也会觉得不应该这样做。为什么,因为这样做的后果,太严重了。
也许有人会说,你没有血性,才会说出这种话。我不否认,我的这些话里面,没有血性。但是,我只是说一个事实罢了。
给高衙内支招的人,就是这样分析问题的。因为,林冲拿起法律的武器,肯定惩治不了侵害自己的坏人(原因很简单,这根本用不着分析);林冲用暴力,肯定能惩治了侵害自己的坏人(原因也很简单,这根本用不着分析)。只是林冲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轻则举家逃亡,重则家破人亡。
如果林冲遇事,经常冲动(不仔细权衡利弊)。自然没有人敢给高衙内随便支招了,更没有人敢帮高衙内害林冲。因为,林冲丧失了理性,伤谁、杀谁,都是小菜一碟。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按牌理出牌(事事总是仔细权衡利弊),坏人和好人能有什么区别?
区别的大的去了。
林冲是一个标准的好人。所以,在他的出牌策略里,肯定没有侵犯别人、伤害别人的内容(至少,这种内容会少的可怜)。而且,从他的出牌历史中,人们看到的几乎全是退让、忍让的历史记录。一个这样的人。是不会让人害怕的。
如果林冲是一个坏人,那就不一样了。如果你翻开林冲的出牌历史,攻击、侵犯、伤害别人的历史记录,那是一个接一个。恃强凌弱、得理不让人,更是他出牌的一贯风格。一个这样的人,自然会让人感觉害怕。
如果林冲是坏人(出牌策略中有着太多攻击、侵犯、伤害人的内容),又经常冲动(遇事,不仔细权衡利弊)。不要说高衙内不敢欺负林冲了,就是高衙内敢欺负林冲。高衙内的手下,也会想尽办法,劝高衙内不要这样做的。
因为,与这样林冲玩牌,他们拿着再大的牌面,也不敢保证自己稳赢;因为,完全不按牌理出牌,皇帝也可以被人拉下马的。
更主要的是,与这样的林冲玩牌,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人们平常没招惹林冲,都害怕受到林冲攻击、侵犯、伤害,现在得罪了林冲,肯定更一点幻想也不用报了。
其实,社会上有许多人。就我的理解,他们本质并不坏,而且遇事也很理性。只是因为在社会上走着、走着,就渐渐发现,如果你不坏、不冲动,就会有人总惦记着欺负你。于是,他们渐渐变的越来越坏了,越来越冲动了。
变坏了、变得越来越冲动了,是不是就可以避免被人欺负?从某种意义上,是的!但从另一层意义上,不是的!因为,社会没有这样简单。
一个人变的坏了,变得越来越冲动了,通常会带来其它恶果。如果最后变得越来越没样,恐怕学坏本身、变得习惯性冲动,就会把自己彻底毁了。
社会本身是很复杂的。所以,他永远不存在一种简单的、优化的策略。
第二节小胳膊难拧大腿
林冲知道妻子被骗到陆谦家后。马上跑到陆谦家。
此时的林冲,依然还是按牌理出牌。
原著中是这样写的。
林冲立在胡梯上叫道:&大嫂开门。&那妇人听的是丈夫声音,只顾来开门,高衙内吃了一惊,斡开了楼窗,跳墙走了。
林冲上的楼上,寻不见高衙内,问娘子道:&不曾被这厮点污了?&娘子道:&不曾。&林冲把陆虞候家打得粉碎。
林冲为什么要喊话。原因很简单,他希望把高衙内惊走了。因为,冲进去与高衙内撞个正着。这事可难办了。打人家吧!可能会把事挑得越来越大。不打吧,他侮辱自己妻子,这成了什么事?所以林冲先高喊一声,高衙内跑了。
也许有人会说,林冲这样作太窝囊了。问题是,处于当时的情形,你说应该怎么办?冲进去把高衙内打一顿,基于情感,谁也想这样做,问题是,打完之后呢?
林冲与高衙内绝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所以他绝不能与高衙内正面冲突。正面冲突的结果(上去把高衙内打了),肯定是林冲被官府抓起来,他的妻子更没有人保护了。现在,林冲跑过来,虽然不敢把坏人怎么样,但是一声大喊,坏人还得慌忙跑开。如果林冲让人抓起来,他的妻子由谁保护呢?
更主要的是,既然高衙内仗势非礼林冲的妻子。为什么高衙内不去林冲家,而把林冲妻子骗到陆谦家呢?
原因太简单了,如果高衙内到林冲家非礼林冲妻子,这端到了台面上,高衙内也不好应付;如果到陆谦家非礼林冲妻子,即使被端到了台面上,这件事就非常好应付了。总而言之,高衙内自然不对,林冲妻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因为,林冲的妻子,没事跑到别人家,能怪谁呢?你林冲不看好自己的妻子,却怪别人挑逗你妻子。这就是你林冲不讲理了。
当然了,林冲的妻子是被人骗到别人家的。问题是,证据呢?证据在哪里?无非是林冲一家人,空口白牙说话罢了。可是,让另一方当事人去说,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让人家一说,林冲妻子跑到别人家,自然是因为一些非常下作的原因了。
既然大家都是空口白牙的说话,而且又没有确切的证据。你认为,一个没有特定的、先入为主观念的人(认定高衙内是坏人,林冲妻子是好人),会相信谁的话呢?
其实,我们在现实中,可以看到许多类似的性侵犯案子。总而言之,人所处的角度不同,先入为主的观念不同,一个相同的案子,得出的结论是非常不同的。
比如,有个上司侵犯了女下属。只要当时的情景,比较存在争议、比较含糊不清。有人自然会认为,这是上司的错;有人则会认为,这是女下属的错;有人则可能认为,两方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有人则认为,这件事根本说不清楚。
因为,女方的品行,谁敢保证?如果女方的品行不能保证,那这件事,就会有着非常多的可能性了。
林冲的妻子,竟然是在陆谦家,被高衙内调戏的。这件事,如果空口白牙的说起来。那可复杂了。因为,林冲的妻子,为什么要到陆谦家呢?这如果胡说起来,空间可大的去了。更主要的是,陆谦就住在高衙内家隔壁。
&原来陆虞候家,只在高太尉家隔壁巷内&。书中这句话,你看似简单,玄机可大了。因为仅这一层内容,就会让林冲妻子百口莫辩的。
当然了,谁也知道,高衙内是个流氓。
问题是,有没有这种可能,林冲贪图高衙内家的权势,主动干这种下作的事?最后,因为双方条件没有谈拢,所以就把事弄大了?
问题是,有没有这种可能性,林冲的妻子贪图高衙内家的权势,所以半推半就的与高衙内勾搭成奸了,最后林冲不甘戴绿帽子,所以把事弄大了。
谁也不敢说,这种可能性不存在!而当人家可以收买(甚至控制)法官时,这种可能性就是必然的了!
在商业化的小说、影视剧中,坏人都是单纯的,好人也是单纯的。但在现实社会中,却显然没有这样简单。人们习惯于用商业化小说、影视剧思考问题,所以总觉的,高衙内为什么有那样充足的时间(因为锦儿找林冲,林冲赶到事发地点,并不是一个很短的时间),却没有玷污了林冲妻子的清白;比如,以高衙内的权势,为什么非要选择在陆谦家非礼林冲妻子?再比如,林冲为什么不敢直接冲进陆谦家?其实呢,这是我们把社会简单化思考的结果,而社会,绝没有这样简单。
林冲在赶往陆谦家时,自然可以考虑好各种利害关系,等他到了陆谦楼下时,自然不敢直接冲进陆谦家了。因为,在当时背景下,你打了高衙内,人家就用不着和你玩什么&误入白虎节堂&了,就这条伤人罪,就可以把你抓起来,甚至就可以让你充军了。
更主要的是,这样的事,一旦进了法院,林冲妻子的品行,肯定会被胡说八道的一塌糊涂,还会让许多不明真相的人,也认为林冲妻子就是一个滥货。因为,一切是显然的,你林冲妻子是好人家妇女,跑到高衙内家附近的房子里干什么?别人骗你去的?谁给你作证呢?谁敢给你作证呢?一旦走了法院,什么事都是要讲证据的。
现在是网络时代,信息够透明吧!许多非常简单的事,也会因为某种利益原因,被完全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在那种年代,面对这样一件存在争议的事,如果高衙内收买、胁迫人们颠倒黑白、指鹿为马,林冲一家跳进黄河能洗清吗?
林冲不在家。林冲的妻子,却出现在高衙内家附近的房间里。后来,林冲把高衙内打坏了。
这种事,是怎样出现的?
林冲的妻子,是被人骗去了。林冲救了妻子,一时生气打坏了高衙内,这自然可以说解释通。
林冲妻子贪图人家权势、钱财,经不住诱惑,被人家勾引了。林冲抓奸成功,把高衙内打坏了。似乎也可以解释通。
林冲为了前途,主动让妻子去。最后高衙内没有满足他的条件,所以他一时生气,把高衙内打坏了。似乎还可以解释通。
如果林冲真把高衙内打坏了,以高家的权势,恐怕会把后两种理由,弄的满城风雨。
更可怕的还在于,不明真相的人,大多数都会相信这种胡说八道。为什么呢?我们看看当时的民间俗语。第一句,&篱牢犬不入&。这是武二哥劝自己嫂子时说的话。意思很明显,只要女人不发骚,男人没机会。第二句,&风不来,树不动;船不摇,水不浑&。这是施耐庵在阎婆惜勾搭张文远时,写的话。意思还是非常明显,总而言之,女人不发骚,男人没机会。既然人们对男女关系,都总结出了这种俗语,不明真相的人,会相信林冲妻子是清白人吗?
高衙内用的方法非常阴毒,而且显然留着可怕的后招。因为,既然是明着欺负林冲,人家为什么不直接到林冲家,干这种事?非要把林冲妻子骗到陆谦家(而且就是在高衙内家附近)。
这件事,如果林冲不敢弄大了,没有端到桌面上,自然什么事也没有。如果林冲敢弄大了,把它弄上桌面上。不要说法办林冲了,舌头根子下面,都能把林冲一家逼死。
我无意说,面对坏人的欺负,人应该逆来顺受。但是,你在反抗时,也必须得三思而后行。否则,只会让自己越陷越深。
处于现实压抑中的人们,总有快意恩仇的冲动。这也就是,许多人动则把林冲,贬得一无是的主要原因。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大程度上,现实中的人,都可以从林冲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人们总觉得,林冲应该冲动,那是因为,处于现实压抑中的人们,总希望自己可以冲出所有的压抑、束缚。
其实,平心而论。我们很难说,林冲的选择有什么错的地方。因为,一个人真正身临其境,恐怕都也未必比林冲强到哪里去。
因为,我们是在看小说,所以我们总喜欢用&大不了&的逻辑想问题。总而言之,大不了领着全家跑路;大不了坐牢;大不了一死。问题是,在现实中,有几个人会用这种逻辑思考问题?因为,现实中有一句名言,冲动是魔鬼!
第三节开始冲动的林冲
林冲的选择,虽然很无奈,但从牌理上讲,这并没有错。因为,在双方实力悬殊的背景下,这显然是最佳的选择。
林冲进了陆谦家,为什么一开口就问自己妻子,&不曾被这厮点污?&原因也很简单,他先得判断一下事情的性质。
换而言之,自己妻子被人调戏、纠缠、骚扰,与自己妻子被人强奸,那是两种性质的事。
如果只是自己妻子被调戏、纠缠、骚扰,还犯不着与高衙内正面冲突,因为与高衙内正面冲突的后果,实在太大了。
林冲接下来的事,还是按牌理出牌。看到高衙内这样欺负自己,林冲也开始摆出一副冲动不已的样子。总而言之,你不要以为我林冲好欺负,兔子急了也会咬人的。
原著中是这样写的。
林冲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径奔到樊楼前,去寻陆虞候,也不见了。却回来他门前等了一晚,不见回家,林冲自归。娘子劝道:&我又不曾被他骗了,你休得胡做。&
林冲道:&叵耐这陆谦畜生!我和你如兄若弟,你也来骗我!只怕不撞见高衙内,也照管着他头面。&
娘子苦劝,那里肯放他出门。陆虞候只躲在太尉府内,亦不敢回家。林冲一连等了三日,并不见面。府前人见林冲面色不好,谁敢问他。
有人喜欢说,林冲不敢找高衙内,却把气撒在陆谦身上,实在太窝囊了。我以为,说这种话的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
林冲与高衙内,绝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如果林冲身藏凶器,一副要杀人的样子,还围着高衙内家乱转。那人家还用玩什么&误入白虎节堂&吗?当时就可以把你抓起来!总而言之,有理没理,先抓起来再说。抓起来一审,官字两个口,你能有理吗?
你身藏凶器,一副要杀人的样子,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你到陆谦家转一转,估计没事。你跑到高衙内家门口这样转一转,能没事吗?高衙内没理在前(而这种没理,如果上了法庭,马上就会被各种歪理搅的有理了),你拿刀蓄意杀人,就有理了?
如果林冲真的这样做了。那审案子的法官,就是没有私心,也会对林冲直摇头的。因为人家调戏你老婆、纠缠你老婆,你就蓄意杀人。你心里面,还有点法制观念没有?而且还在众目睽睽之下,跑到太尉府门前干这种事,你能分清个头大眼不?不是我不想救你,就是我想救你,怎么个救法?
如果真成了这种结果,林冲就根本用不着去白虎节堂了。
林冲不能和高衙内正面冲突,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所以林冲只能选择其它方法,阻止高衙内继续侵犯自己。
于是,林冲就拿着刀,一副要杀陆谦的样子。总而言之,我林冲绝不是好欺负的。
面对林冲这个样子,林冲的妻子首先吓坏了。因为,一切是显然的,如果林冲真的把陆谦捅上一刀,如果捅死就更不用说了。林冲肯定会摊上官司,到时那可怎么办呢?
当我们说,林冲应该如何如之何时。为什么从不站在林冲妻子的角度上,想一下?如果这种选择真的很正确,林冲的妻子,为什么会说死说活的,阻止自己丈夫这样做呢?
我们反过来说,如果遇到这样的事,一个妻子非要鼓动自己丈夫表现点男人的样子,他是一个好妻子吗?
其实,林冲这是在装模作样,吓唬人罢了。因为,林冲真有杀人的勇气,肯定直接就找高衙内了。既然决心杀人,杀谁不是个杀?杀了高衙内,事情会不可收拾,杀了陆谦,事情也一样会不可收拾的。
陆谦肯定也知道,林冲这是在装模作样。但是,陆谦就是躲在高衙内家不敢露面。也许有人会说了,既然陆谦知道,林冲这是在装模作样,那还怕林冲干什么?
林冲这样装模作样,一方面是为了让人,以后欺负自己时,有所顾忌;更主要的,也是为了找回面子。如果陆谦在这种背景下,还敢不躲着林冲,真让林冲堵住了。怎么办?因为,林冲是在装模作样!但是话赶话说僵了,事赶事弄僵了,林冲真捅了陆谦,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这种事,在现实社会中经常发生,有人拿着刀本身只是想吓唬人,但是对方非要激他。最后呢?捅就捅吧!结果怎样呢?这还用多说吗?人肯定不能白捅的。
如果没弄好,这一刀下去,捅人的人,自然被整坏了(因为捅的太重了、甚至捅死了)。如果弄好了,这一刀下去,捅人的人,就有了混社会的资本。因为这一刀,自然不会白捅,肯定得付出一定的代价。问题是,人们以后再与他发生矛盾时,肯定也会掂量一下后果,因为人家可是真敢捅人的!
从牌理上讲,林冲这次的选择,也没有错;而且还是最佳选择。林冲这样作,等于告诉人们,我不敢惹高衙内,但是谁敢帮着高衙内欺负我,我绝不会放过他的。而且也是在告诉大家,你不要以我林冲,永远不会冲动,如果你逼急了我,我也会冲动的。
从目前去看,林冲当时的选择,应该是最佳的选择。而且从正常情形去看,也可以化解这次危机的。因为,以后高衙内再想指使某个人,配合他的行动,肯定没有人敢探着杆子上了,甚至打着也没有人敢上了。因为,真把林冲逼急了,以林冲的身手,卸谁一大件,也不是件难事。林冲虽然是好性格,但是你现在把人家欺负的,已是拿着刀,一副要杀人的样子。你再欺负下去,谁敢保证人家真不会干出格的事?
从现实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件事应该结束了。因为,高衙内没有理由,在这种背景下,还要一再纠缠林冲的妻子。
是的,林冲绝不是敢杀人的人。问题是,你们这样欺负林冲、逼林冲,林冲已摆出了一副要杀人的样子,你们还继续欺负林冲、逼林冲,会有什么后果,谁敢保证?
更主要的是,高衙内的爹是高太尉;但是这个社会,也并非真的没人管了。所以,高太尉也不可能一味纵容高衙内这样胡作非为。关于这一点,我们看一下原著:&且说高衙内自从那日在陆虞候家楼上吃了那惊,跳墙脱走,不敢对太尉说知,因此在府中卧病。&
这本身就证明,高太尉并不会一味纵容高衙内这样胡作非为的。
在这种背景下,无论是高衙内还是他的狗腿子,承担的风险都有些太大了。所以,从正常意义上。这件事,应该就会这样结束了。
第四节戏剧性的转折
但是,戏剧性的事发生了。高衙内竟然为林冲的妻子,害上了相思病。而且还是要死要活的。于是,高太尉只有牺牲林冲,救自己儿子了。
这种戏剧性的事件。按正常牌理,自然是绝对无解的。因为,现在不是简单的高太尉帮着儿子欺负人了,而是高太尉需要救自己儿子了。
原著中是这样写的。
高俅道:&如此,因为他浑家,怎地害他!...我寻思起来,若为惜林冲一个人时,须送了我孩儿性命,却怎生得好?&
于是林冲误入白虎堂,最后虽然经过多方打救,也需要发配充军了。
高衙内为什么会犯相思病呢?
大约是因为,以高家的地位,从前遇到喜欢的女人时,得手太容易了。而遇到林冲妻子,一再纠缠,却偏偏无法得手,让他不经意中陷入了情网。
以前有人,曾这样调侃《水浒》这段内容。大意是,林冲妻子被高衙内纠缠住,使女锦儿找到林冲、林冲又跑去救妻子。这段时间应该不会太短,这么长时间,林冲的妻子,怎么可能保住清白呢?当然了,林冲妻子被困在陆谦家里时,也是如此。
其实,得出这种结论的人。通常都是按商业化小说、影视剧中的内容,分析《水浒》。因为,在商业化小说、影视剧中,坏人总是无法无天的样子。但在现实生活中,显然不是这样简单的。
其实,我以前也一直有个疑问。那就是林冲妻子,第一次被高衙内纠缠时,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林冲的妻子。后来我想明白了,因为林冲的妻子,不希望给自己丈夫留下麻烦。如果报出了自己丈夫的名字,就算摆脱了纠缠,也可能会给自己丈夫留下麻烦。
至于林冲妻子的清白,如何保护。这非常简单。只要我们有点社会常识、经验。就会知道,社会虽然弱肉强食,但是也不会乱到毫无规则的地步。换而言之,高衙内虽然好淫人妻女,也绝不可能就是霸王硬上弓啊!你以为,这个社会真的没人管了?
从现代社会去看,喜欢淫人妻女的人。通常有三种类型。一手交钱,一手交易的不算。
第一种,就是绝对的软取,关于这一点,看看王婆教西门庆的套路就可以知道。总而言之,挨光到九分九厘,差那一厘也是没有用的。换而言之,追求的就是你情我愿、水到渠成。这种事,在现代社会,已是见怪不怪了。总而言之,想办法勾引别人妻女;其间绝没有用强的痕迹。如果从冠冕堂皇的角度看,这绝对是不道德的;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恐怕已成为一种有本事的象征了。
第二种,就是软硬兼施。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富安对高衙内的话中看出来。&妇人家水性,见了衙内这般风流人物,再着些甜话儿调和他,不由他不肯。&这段话,本身就证明,高衙内淫人妻女时,绝不是霸王硬上弓的。
现实社会中,有点权势、有点钱的人,喜欢淫人妻女,通常都是这种套路。总而言之,见到合适对像,就先不断的纠缠她、骚扰她、调戏她,再用权势、金钱威逼、利诱她;再用甜言蜜语欺骗她。总而言之,一步步摧毁猎物的心理防线,最后半推半就达到目的。
其实,严格的说。这样把女人搞上床,也是强奸。只是,这种强奸无论从法理、情理上,都很难定性的,甚至是无法定性的。
高衙内的套路,也是如此的。因为他信奉的逻辑,也是,&妇人家水性,见了衙内这般风流人物,再着些甜话儿调和他,不由他不肯。&
我们总觉得,高衙内是一个非常坏的人。但是,我们只要看看现实社会,就会发现,高衙内自然是坏人,但是远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坏。因为,我们在现实社会中,像高衙内那样的人实在太多了,也太常见了。
第三种,那就是所谓的霸王硬上弓了。这样做的人,其实也是剪指甲,拿切菜刀的人。这种人的心智,实际上都有毛病。尤其在一手交钱,一手交易,半公开、甚至公开化的社会中,这种人的心智,就更有问题了。
在商业化的小说、影视作品,高衙内之类的人,都会选择第三种方法。其实,处于高衙内的位置,通常都会选择第二种方法。因为,第二种方法,承担的道德风险比较低、法律风险也比较低,更容易把事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如果高衙内真如人们想象中那样,见到妇女就随便霸王硬上弓,谁家的妻女有几分姿色,还敢随便上街呢?如果成了这个样子,高太尉也兜不住了。
我写上述内容,无意教人学坏。我只是说一个事实罢了。如果反过来说,也希望人们明白,坏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而林冲在进陆谦家时,也听到高衙内说:&娘子,可怜见救俺!便是铁石人,也告得回转!&这本身更证明,高衙内对林冲妻子,一直是软硬兼施,苦苦哀求。绝不是霸王硬上弓的。
而高衙内大约就是在这纠缠之中,渐渐陷入了情网。
林冲在发配充军前,竟然说死说活的,要与妻子离婚。
书中原著是这样写的。
林冲执手对丈人说道:&泰山在上,年灾月厄,撞了高衙内,吃了一场屈官司。今日有句话说,上禀泰山:自蒙泰山错爱,将令爱嫁事小人,已至三载,不曾有半些儿差池。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面红面赤,半点相争。今小人遭这场横事,配去沧州,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稳,诚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况兼青春年少,休为林冲误了前程。却是林冲自行主张,非他人逼迫。小人今日就高邻在此,明白立纸休书,任从改嫁,并无争执。如此林冲去的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
张教头道:&贤婿,甚么言语!你是天年不齐,遭了横事,又不是你作将出来的。今日权且去沧州躲灾避难,早晚天可怜见,放你回来时,依旧夫妻完聚。老汉家中也颇有些过活,便取了我女家去,并锦儿,不拣怎的,三年五载,养赡得他。又不叫他出入,高衙内便要见,也不能够。休要忧心,都在老汉身上。你在沧州牢城,我自频频寄书并衣服与你。休得要胡思乱想,只顾放心去。&林冲道:&感谢泰山厚意。只是林冲放心不下,枉自两相耽误。泰山可怜见林冲,依允小人,便死也瞑目。&张教头那里肯应承,众邻舍亦说行不得。林冲道:&若不依允小人之时,林冲便挣扎得回来,誓不与娘子相聚。&张教头道:&既然恁地时,权且由你写下,我只不把女儿嫁人便了。&
当时叫酒保寻个写文书的人来,买了一张纸来。那人写,林冲说,道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为因身犯重罪,断配沧州,去后存亡不保。有妻张氏年少,情愿立此休书,任从改嫁,永无争执。委是自行情愿,即非相逼。恐后无凭,立此文约为照。年月日。林冲当下看人写了,借过笔来,去年月下押个花字,打个手模。
正在阁里写了,欲付与泰山收时,只见林冲的娘子,号天哭地叫将来,女使锦儿抱着一包衣服,一路寻到酒店里。林冲见了,起身接着道:&娘子,小人有句话说,已禀过泰山了。为是林冲年灾月厄,遭这场屈事,今去沧州,生死不保,诚恐误了娘子青春。今已写下几字在此,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行招嫁,莫为林冲误了贤妻。&那娘子听罢,哭将起来,说道:&丈夫,我不曾有半些儿点污,如何把我休了!&林冲道:&娘子,我是好意,恐怕日后两个相误,赚了你。&张教头便道:&我儿放心,虽是女婿恁的主张,我终不成下得将你来再嫁人!这事且由他放心去。他便不来时,我也安排你一世的终身盘费,只教你守志便了。&那妇人听得说,心中哽咽,又见了这封书,一时哭倒声绝在地。未知五脏如何,先见四肢不动。
林冲与泰山张教头救得起来,半晌方才苏醒,兀自哭不住。林冲把休书与教头收了。众邻舍亦有妇人来劝林冲娘子,搀扶回去。张教头嘱付林冲道:&你顾前程去挣扎,回来厮见。你的老小,我明日便取回去,养在家里,待你回来完聚。你但放心去,不要挂念。如有便人,千万频频寄些书信来。&林冲起身谢了,拜辞泰山并众邻舍,背了包裹,随着公人去了。
这段摘抄的比较长。我这样摘抄这一段文字,只是因为,这段文字,写的非常感人,所以我曾反复看过许多次。
因为,我总情不自禁的想,假如我处于林冲的位置,我会如何去做?也许怎样作,都是个错。林冲这样作时,也许是出于自私,也许是出于无奈,更多的恐怕还是出于浓浓的爱。
林冲一心要与自己妻子离婚,也许是为了与自己妻子划清界限。因为,这样一来,他与高太尉的矛盾就可以化解了。如果单纯这样理解,林冲自然是自私的,也是可耻的。
问题是,翻过来说。如果林冲不与妻子离婚,妻子可能会更不幸。因为,林冲在的时候,林冲的妻子,都无法躲避高衙内的威逼,林冲走了,就更不用说了。
对林冲的妻子而言,甚至对林冲的老丈人而言,当时有两个选择。一个就是与高太尉誓不低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个就是向高太尉低头,找点宽心的想法活下去。
因为此时,高衙内并不是简单的想霸占林冲妻子,而是为林冲妻子得了相思病,要死要活的。所以,高家希望能明媒正娶林冲的妻子,虽然手段不地道,但依然是想明媒正娶。书中说的是,威逼亲事。
哪种选择好呢?如果站着说话不腰疼,自然是第一种选择好。问题是,身临其境,谁会愿意做出第一种选择呢?
基于林冲的想法,他或许是希望自己妻子做出第二种选择。这种选择,也许没有血性,却有人性。而那种动则就说,大不了一死,动则就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表面上很有骨气。但实际上,事情真落到他的头上,恐怕就是另一回事了。总而言之,事不关己,他们总是大不了一死,大不了一身剐;一旦事情关己,马上就蝇营狗苟,不要说让他们舍命了,就是让他们舍点钱,也会哭天抢地的。
林冲选择与妻子离婚,大约是想表明,恶人让我来当!总而言之,是我不义在前(无力尽一个丈夫的责任,也不想承担一个丈夫的责任);妻子背弃我在后。换而言之,如果你们感觉撑不下去时,可以选择屈服的。我不会怪你们的背叛。要怪,就怪你嫁了一个无能的、窝囊的丈夫吧!
公心的说,当时的林冲并不自私。自私的男人,不会这样做事的。自私的男人,通常都是这样做事的。那就是拿脏水泼自己的妻子。总而言之,他无力保护自己妻子,却把所有的邪火都发泻在自己妻子身上,更败坏自己妻子的名声。
换一个自私的男人,没准在陆谦家里,就已开始这样糟蹋自己妻子了。总而言之,我不在家,你跑到这里干什么来了?干什么来了?!不要跟我解释,解释我也不听,因为全是谎话!你这个不要脸的女人,我的脸全让你给丢光了。
总而言之,为了他自己的面子,他才不管自己妻子的感受与死活。这样一来二去,把自己妻子逼得上吊了,他也没事了;这样一来二去,把妻子逼得不想和自己过日子了,他也没事了。
更绝的事还在于,如果妻子不想死,明天跟他离婚了,自然只能屈服于高衙内。于是人们更会相信他那些谎话了,总而言之,一切都是因为他妻子不是正经人,绝不是因为他窝囊!总而言之,他休了妻子,再找一个女人重新过日子。于是面子有了,事也解决了。
我不否认,林冲在选择与妻子离婚时,肯定有一种自私的想法。那就是希望能彻底从这件事中解脱出来。但是,我相信,林冲当时更多想到的,还是一种出于对妻子的爱。
否则,他肯定会选择我前面说的方法。其实,遇到类似的事,大多数男人,都是这样作的。总而言之,他一点错也没有,错的都是他妻子;他一点责任也没有,全是她妻子的责任;如果他有错,就是瞎了眼,娶了一个不正经的女人,现在他就和她离婚,重新换一个正经的妻子。
当林冲不顾惜自己尊严,愿意当众承认自己无力保护妻子时。本身就是让人感动的。
换而言之,林冲愿意为自己妻子牺牲男人的尊严。总而言之,如果有一天你堕落了,如果有一天你向恶人屈服了,我绝不会怪你,别人也不应该怪你。怪只能怪你,嫁了一个无能的丈夫,嫁了一个窝囊的丈夫。
我相信,他的妻子、老丈人,都能理解林冲的良苦用心。所以,无论林冲表现的怎样绝情,他们对林冲都是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
处于林冲的位置,一个真正自私的男人,早在进入白虎节堂前,就会用脏水把妻子泼的连形状也没有了。如果是这样,肯定也用不着进白虎节堂了。
更可悲的还在于,面对一个真正自私的男人,人们反而不会觉的他自私了,反而觉的他不窝囊了。因为这种人,遇事总会想着把事推给别人;因为这种人,总能从更弱的人身上,找回男子汉的尊严。
林冲这样作的动机,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外人的发言,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因为别人并不会了解具体情形。
从这层意义上,林冲的妻子、老丈人是最有发言权的。而他们却是用实际行动,证明林冲这样作,绝不是出于自私的念头(至少这种念头,并不是主要的),相反,林冲这样作,是愿意承担名誉上的损失,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妻子、老丈人的声誉。
如果林冲的妻子、老丈人,觉得林冲是出于自私的念头。他们会那样对林冲吗?绝不会的!
要知道,林冲的妻子、林冲的老丈人,都对一副誓死不背叛林冲的样子。总而言之,不论发生什么事,他们都会死等林冲的。从这层意义上,林冲的妻子、老丈人,都觉的林冲对他们太好了,事事都在为他们着想,所以才会誓死不背叛林冲的。
面对此情此景,局外人如果非要说林冲自私。其实,都是一种毫无来由的猜测。
林冲的窝囊、林冲的没有血性。其实都是因为,林冲有着太多的责任感。
此时的林冲,内心恐怕充满了痛苦、迷茫、无奈、纠结。林冲永远也不会像鲁智深那样洒脱,因为他有着太多的牵挂;林冲永远也不会像武松、李逵那样洒脱,因为他太习惯为别人着想了。
我们看看武松、李逵的亲人是怎样说武松、李逵的。
武大道:&我怨你时,当初你在清河县里,要便吃酒醉了,和人相打,时常吃官司,教我要便随衙听候,不曾有一个月净办,常教我受苦,这个便是怨你处。、、、、、&
李达道:&娘呀!休信他放屁!当初他打杀了人,教我披枷带锁,受了万千的苦。、、、、、、&
我们无法想象,林冲也会这样做事。
第五节孤立的林冲
林冲陷入危机时,好像没有一个朋友出面帮他(只有鲁智深是个例外)。从这层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为林冲做人失败。
但实际上,更深的原因,还是因为林冲是一个标准的好人。
从交友之道上。
好人信奉的是,朋友是互相帮助的。
普通人信奉的是,朋友是相互利用的。
坏人信奉的是,朋友就是用来利用的。
极品坏人信奉的是,朋友就是用来两肋插刀的。
在说林冲前,我们先看看宋江是信奉哪种交友之道。自然是,朋友就是用来两肋插刀的。当然了,刀要插在朋友的两肋上,永远不可能插在自己的两肋上。
不知道我们注意到一个事实没有。那就是,一个人有幸与宋江成了朋友,通常结局都是大同小异的。如果有一份好工作,那肯定就得丢掉工作;如果你有房、有地、有产业,那你肯定得烧了房子、扔了地、丢了产业,跟着宋江去混;如果你有自己的理想,那你肯定的得丢掉自己的理想,然后把头撇在裤腰带上,帮宋江实现他的理想。
当然了,绝大多数例子,我们可以把它归于客观原因,因为,似乎不是宋江主动策划出来的。但是,有的例子,傻子也可以看出来,那完全是宋江一手策划出来。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宋江和朱仝是朋友,但是朱仝却和宋江比较疏远。因为宋江当强盗,朱仝当官。所以宋江就本着,是朋友就得为我两肋插刀的信念,帮了朱仝一把。
朱仝上梁山前,阴差阳错成了知府的亲信;知府信任朱仝、器重朱仝;更关键的是,知府的独生爱子,把朱仝当成最亲近的人看待,朱仝也非常喜欢知府这个独生爱子。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朱仝肯定觉的自己前途一片光明、有奔头,因为自己的人际关系,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但是,宋江一看,你朱仝太有种了,是我的朋友,竟然一心想着过自己的小日子,一点也没有为我两肋插刀的义气。你他妈的太不仗义了。于是,就叫自己的马仔,超度一下朱仝。有一次,朱仝领着知府的独生爱子上街,宋江的马仔,就把这个小孩子拐走了,朱仝追来追去,却发现这个小孩子的头,已被宋江的马仔砍成两半了。现在的朱仝,是没法回去和知府交差了,而宋江又用朋友之道,把朱仝劝的跟着他混了。
我们可以想象,林冲会干这种事吗?永远无法想象。
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宋江想和卢俊义交朋友。但是,卢俊义是一个大财主,人家才不屑于和宋江交朋友。宋江一看,卢俊义你有种,我想和你交朋友,你竟然自命清高。可是,我太欣赏你了,所以,你这个朋友,我是交定了。
于是,在宋江一帮人的设计下。卢俊义自然是家破人亡、走投无路。最后只能跟宋江当朋友去了。
当然了,从前的秦明,跟卢俊义,那是一模子托出来。总而言之,宋江非常想和他交朋友,秦明自然得两肋插刀了,如果秦明自己下不去手,宋江自然会帮他的。
我们常常奇怪,梁山好汉为什么都愿意听宋江的话?
问题是,我们也不想一想,遇到宋江那种邪恶、恐怖的黑道大哥,有谁敢和他说不呢?
现实社会,有时候,什么&人情&,永远比不上一个&怕情&。比如,你的朋友有了点权力,有一件事非常为难,你去找他办,他还真未必给你办。对此,谁也能理解,因为这事的确非常难办。可是,当一个能制住他的人,去找他办时,他通常总会给办成的。对此,谁也能理解,因为办不成,麻烦更大。
宋江能让大家听话,通常靠的绝不是什么朋友之情,而是那种让人发自心底的恐惧感。宋江平常不出手,一出手,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恶毒、阴邪,这种恶毒、阴邪,不要说普通人了,就是杀人放火的强盗,也会腿肚子抽筋的。比如,我前面说的交友之道,那已超出了正常人的想象力。
宋江那是坏人中的战斗机。从这层意义上,林冲与宋江,绝无可比之处。
但是,在交朋友方面上,林冲真的与宋江有可比之处。
第一、他们的交友方法,从表面上看,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钢。总而言之,对谁都是一副谦恭之极的样子,时刻本着忍让、谦让的态度,让谁也感觉,他们可以结交、值的结交。但是,从骨子里,那差别可大的去了。
第二、他们交朋友的能力,都是一流的。他们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征服人心,很快与人建立非同一般的关系。宋江自然不用多说了。林冲与鲁智深只见过几面,马上就如同莫逆;林冲进入柴进庄上,只作了一件事,就让柴进发自心底的尊重;林冲到了劳改营,也是玩了点小花招,马上劳改营的人,把他当成了自己人(关于这两件事,我后面会详叙,这里只是提一下);至于李小二那种小人物,多年不见林冲,依然把林冲当成亲人看待。
但是,交朋友的动机上。他们可差别大的去了。林冲总是本着,朋友应该互相帮助,所以,遇事绝不会给朋友找麻烦,而宋江则本着,你是我的朋友,就应该为我两肋插刀。在交友时所下的辛苦、套路、手法,自然就有本质的不同了。
林冲在与高衙内结下梁子后,未必没有朋友可供他利用。但是,林冲从来没有试图找过哪个朋友帮他。最简单的例子,他从来没有试图找过鲁智深(鲁智深后来帮他,那完全是自愿的、不请自来的,绝没有林冲设计他的迹象)。
因为,林冲遇到的这件事,往小了说,那是小事,只要林冲做的妥当一些,自己就可以处理好了。但是,往大了说,那绝对是一件大事,谁卷入这件事,随时可能会把自己整的家破人亡。因为,办好了什么也不用说了,万一办砸了,可能就会与高太尉结下梁子。
遇到这种事,林冲哪会主动去拉朋友下水呢?如果是宋江,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我们从前面几个例子,可以看出来,宋江并没有紧急的事情,那都是不择手段的拉朋友下水,有了紧急事,人家要是还懂的跟朋友客气,那可真是有鬼了。
更主要的是,林冲不够坏、遇事永远理性。所以,人应该帮林冲时(大家是朋友),却不帮林冲、甚至害林冲,都不会感到害怕。但是,遇到宋江那种极品恶人时,如果你应该帮他(大家是朋友),却你没有帮他,那肯定是你不讲义气在前,宋江收拾你在后了。
你应该帮宋江,而你没有帮助宋江,会有什么后果?那是明摆着的!所以宋江有事,还真没有人敢不帮他(只要大家是朋友)。因为,谁也知道,宋江表面带有三分窝囊样,实际上那是坏人中的战斗机,你应该帮人家,而不帮人家,你肯定会哭也哭不出来的。因为你没得罪他(甚至是帮过他),他还往坏了整你,你得罪了他,你只有求上帝保佑吧!
高太尉不会放过林冲的。因为,林冲的妻子一直为林冲苦苦等待,因为,高太尉的儿子为林冲的妻子相思成疾,一天比一天病重。(这是标准戏剧性的桥段)所以,高太尉继续追杀林冲。野猪林失手后,大军草料场又继续。
在野猪林中,鲁智深及时出现,于是林冲得救了。
但是,林冲对鲁智深的行为,却显然透露着不地道。
我们看原著中的内容。
两个公人道:&不敢拜师父在那个寺里住持?&智深笑道:&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甚么?莫不去教高俅做甚么奈何酒家?别人怕他,俺不怕他!酒家若撞着那厮,教他吃三百禅杖!&两个公人那里敢再开口。
薛霸道:&我听得大相国寺菜园廨宇里新来了个僧人,唤做鲁智深,想来必是他。回去实说,俺要在野猪林结困他,被这和尚救了,一路护送到沧州,因此下手不得。舍得还了他十两金子,着陆谦自去寻这和尚便了。我和你只要躲得身子干净。&董超道:&说得也是。&两个暗暗商量了不题。
两个公人道:&好个莽和尚!一下打折了一株树!&林冲道:&这个直得甚么;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出来。&二人只把头来摇,方才得知是实。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鲁智深并不想让人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董超薛霸,最初也只是猜测,救助林冲出人是鲁智深。而林冲一句话,就坐实了董超薛霸的猜想。
林冲为什么要说出那样的话呢?
以林冲那样的智慧,肯定知道,这一句话,就可以把鲁智深的真实身份彻底坐实。林冲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我想,还是因为林冲遇事习惯按牌理出牌。从某种意义上,这还是最佳的选择。
如果从情感上看,林冲说这句话,的确不够意思。但是,如果仔细去思考,林冲不这样做,又能怎样呢?
因为,林冲不说这句话,这两个差人一看鲁智深走了,自然会软硬兼施的强迫林冲,说出鲁智深的身份。到时林冲不说,只会惹来无穷无尽的麻烦,如果林冲说了,岂非更显的他没有义气。而这样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让这种麻烦消失于无形了。从林冲的利益分析,自然是最佳的。
我们再从鲁智深的角度去看,鲁智深的身份,是个秘密吗?根本就不是秘密。因为董超薛霸随便一猜,都可以猜到;太尉府的人,肯定也是随便一猜,就能猜到。在这种背景下,林冲暴露鲁智深的身份,恐怕就如白胜暴露晁盖的身份一样,因为已没有隐藏的价值了。
而且林冲坐实鲁智深身份时,还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鲁智深可以倒拔垂杨柳。仅这一层信息,就足以保证鲁智深没事的;虽然这一层信息,也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如果你是捕头,接到高太尉的命令,让你去抓鲁智深。你会如何作?肯定是通过第三方,把这个消息告诉鲁智深,总而言之,大哥,你抓紧跑路吧!高太尉要抓你了!
为什么呢?一个能倒拔垂杨柳的人,一个敢得罪高太尉的人。公差想把他抓回来。怎么个抓法?如果你不计划死上二三十个公差,你想也别想?死二三十个公差,恐怕也是没有结果的事。
问题是,哪个公差有这种奉献精神呢?更何况,抓鲁智深,那是帮着高太尉害人,公差们也都是有良心的人,绝不会干这种为虎作伥的事。因为,为虎作伥的结果,就是可能无法活着回家。
林冲这种人,想的太多、想的太深,所以,已没有了让人热血沸腾的英雄气,相反让人看到的,更多的是市侩气。而这种性格,显然不符合江湖好汉的审美情趣。
比如,林冲休妻的内容,恐怕只有他妻子、他老丈人,那种极度了解林冲的人,那种非常细腻的人,才能体会出其中的蕴藏的真情。江湖人是永远体会不出来的。
林冲交友的目的,就是希望走到哪里都是平平安安、和和气气;而结果呢?就是混了一个好人缘,换而言之,谁也认为林冲是个好人,是个值的相交的朋友。但是,更深的内容,就是可遇不可求的了。
因为,林冲从来也没有计划为朋友承担太大的风险、代价,所以他也不敢、不会奢望别人回报他更多;当然了,别人也不会这样对他的。就是偶然这样对他了,恐怕也会感觉有些后悔。因为,林冲实在不是一个值得人为他这样做的人。比如,不经意中坐实鲁智深的身份,从理性上说,这不是什么事,但是从情感上,这绝对是一件大事。
鲁智深对林冲,实在可以称得上两肋插刀了。但是,如果鲁智深有事,林冲会用同样的方法回报鲁智深吗?估计是不会的!因为,林冲的性格中,根本没有这种激情澎湃的内容。因为他的性格中,写满了谨小慎微几个字。
林冲会为别人着想,从来没有侵害别人的念头,但是他永远也不可能会产生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念头。甚至为朋友冒些没必要的险、付出些不必要的代价,林冲都不会做的。比如,随便一句话坐实鲁智深的身份,从情感上,这已是出卖鲁智深了。鲁智深刚刚为他两肋插刀(为了救林冲,不惜得罪高太尉,甚至愿意为他杀人),这种事如果让鲁智深知道了,肯定心里会感觉拔凉拔凉的。
林冲的这种性格的人,肯定会在路上,也通过别的事显现出来。我们可以想象,鲁智深这样对待林冲时,虽然未必会报着市侩的念头(总而言之,希望林冲如何回报自己)。但是,想到自己激情如火,而朋友却是时时刻刻打着小算盘,肯定也会伤心失望的。
如果说,林冲前面的选择,还有着合理的解释。那在野猪林后,所有的选择,就是靠幻想支撑了,虽然从细节上,依然非常值得圈点,但整体思路上,已越来越失败了。因为,高太尉的意思已非常明显了,那就是要杀了他。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假如林冲的妻子,愿意与林冲离婚。林冲在野猪林中,会如何做呢?谁也不知道了!
妻子一副誓死等自己回家的样子,老丈人一再鼓励自己,熬过这个坎,继续回家好好过日子。而自己安慰自己,又觉得妻子、老丈人的希望,会变成现实。在这种背景下,以林冲那种性格,肯定更是一点激情也不会有了!更可怕的是,他开始闭着眼睛乱出牌了,而且还是沿着从前的套路,只是走的更回保守了!
高太尉一心要害死你,你活下去的机率还有多大?而且你还一直在人家手掌心里活着,你活下去的机率有多大?
这一切,林冲想也不敢多想了。
林冲与鲁智深分手时,是这样说的,&防护之恩,不死当以厚报。&或许,此时的林冲,也知道自己未来的路,只能越走越窄,甚至看不到出路了。但是,他依然还是沿着这条路,继续向前走。
第六节棒打洪教头
我小时候看林冲在柴进庄上,与洪教头对打那一段。总觉得,施耐庵写的前言不搭后语,一点也不符合情理。
我们看看原著中的内容。
两个教头在明月地上交手,使了四五合棒,只见林冲托地跳出圈子外来,叫一声:&少歇。&柴进道:&教头如何不使本事?&林冲道:&小人输了。&柴进道:&未见二位较量,怎便是输了?&林冲道:&小人只多这具枷,因此,权当输了。&柴进道:&是小可一时失了计较。&大笑着道:&这个容易。&
柴进叫道:&且住!&叫庄客取出一锭银来,重二十五两。无一时,至面前。柴进乃言:&二位教头比试,非比其他,这锭银子,权为利物;若是赢的,便将此银子去。&柴进心中只要林冲把出本事来,故意将银子丢在地下。
这两段内容,写的有毛病吗?自然有毛病了!
林冲戴着枷,和洪教头比武。这叫什么事?柴进不是傻子吧,为什么会让他们这样比武?
林冲与洪教头,比了四五个回合后。林冲不比武了,柴进还一副傻乎乎的样子。直到林冲说自己戴着枷,太不公平了!柴进才反应过来。就是让我小时候写书,我也不可能写出这种内容,因为身临其境的想一下,这种比武也未免太滑稽了。
至于后面说,柴进为了让林冲把真本事使出来,故意把银子丢在地下。更是狗屁不通的内容呀。把银子丢在地下,林冲就会使出真本事,放在盘在子里,林冲就会掖着藏着。这是哪跟哪的事啊?
更主要的是,林冲因此马上就明白了,柴进的意思。
原著中接着写道。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
二十五两银子,扔在地上,林冲就能判断出柴进的真实想法。这是哪跟哪的事,这里面真有逻辑联系吗?
为什么我小时候,总看不进《水浒》原著呢?因为,我觉的不符合常理的内容太多,而且狗屁不通的内容也实在太多了。但是,我长大后,却发现,书中绝大多数不符合常理的内容,其实都是因为我们缺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苹果的热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