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 Go会为亚马逊免费空间带来多大市场空间

Amazon&Go的出现,给新零售市场和实体店带来什么启发;
线下零售哀鸿遍野,挑货网凭什么逆势入市;Amazon
Go的出现,给新零售市场和实体店带来什么启发;
昨天,Nicole被在西雅图亚马逊总部工作的朋友刷屏,他透露亚马逊线下食品便利店Amazon
Go在总部开店内测了,亚马逊公布的Amazon Go视频一时间也引爆网络。
去年11月开始,亚马逊在美国接连开业数个线下书店(Amazon
Books)。任何一家成功的零售公司都是基于两点,要么成本效率大幅提升,要么用户体验提升。亚马逊4年来一直酝酿开设线下零售店,在今年美国实体零售遭遇前所未有寒冬市场下,Amazon
Go凭什么逆势入市?是炒概念,还是真颠覆?
▌不排队,不结账,让传统零售瞬间弱爆了
Go的线下购物刷新人们的脑洞。不用排队,不用结账,直接拿东西走人,是的,好像不是买,拿着就走好了。在消费者完成购物时,直接离开商店即可。随后,亚马逊将通过亚马逊帐号与用户结账,并提供发票。
“Just Walk Out”,拿东西就走。Amazon
Go出手,一定会让两家公司比较晕菜。一个是,主打“一小时送达”的美国杂货投递创业公司Instacart,还有就是硅谷初创企业Selfcart,帮助人们在超市购物自助结账免排队。
零售的根本在于成本效率和用户体验
不管传统零售,还是。不管是炒过头的O2O,还是马云说的“新零售”。所有新零售业态的产生、发展壮大,都基于两点,一个是成本效率,给用户带来更大价格实惠,比如沃尔玛;一个是用户体验提升,一站式购物体验,比如家得宝、巴诺书店垂直品类杀手,还有靠近社区的7-11便利店等。当然,一个成功零售业态,往往二者兼顾。
德国零售巨头阿尔迪之所以能在本土打败沃尔玛,依托核心则是低价,成本效率更高。据毕马威统计,阿尔迪的物品单价要比一般超市低20%-30%。1975年创始人卡尔在一次少见的公开露面中称:“我们的业务发展基础只有一个——最低的价格。”这个原则一直延用至今。一切经营活动都是为了这条原则服务。所以,当我们很多,很多O2O创业者在谈各种创新时,扪心自问,能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降低商品价格,而不是靠风险资本补贴低价。互联网不会改变商业的本质。
▌线下零售哀鸿遍野,亚马逊凭什么逆势入市
Go,让竞争对手们没高科技在手,都不好意思开食杂店了。事实上,当Nicole第一时间将Amazon
Go发给如今最热门的生鲜电商超市盒马生鲜创始人侯毅时,我猜他也有点吃惊。
对于业内人士,最终评价一种零售模式好不好,绕不开两个标准:一个是成本效率,一个是购物体验,同时满足用户体验和企业效率就是一个好模式。
成本领先策略是零售行业最常用战略。无论亚马逊,还是沃尔玛,精髓都是通过成本优势,谋取领先者地位。为了保持低价和利润最大化,总是让人力成本开支尽可能降低。但迫于政策压力以及低薪带来的员工流失和客户体验下降,也会捉襟见肘。
如果大规模推广无人化店铺,单在员工薪水和福利上,就会使零售企业受益良多。在智慧和机器人仓储上尝到甜头的亚马逊,出手线下零售,用科技降低人力成本是一定的,甚至会改变零售业的工作性质。
事实上,美国线下零售业2016年遭遇前所未有寒冬,大量零售商申请破产。瑞士信贷分析师认为,美国零售行业预计2016年累计裁员2.4万人,是2010年以来最高水平。而彭博社数据显示,2016年零售业裁员或超过37000人。美国百货业巨头梅西百货宣布考虑裁撤上万名员工。连锁超市巨无霸沃尔玛也表示将关闭更多门店,诺德斯特龙百货将裁员多达400人,以配合运营模式转变。
这些裁员显然是为了应对线下生产力的下降,电商兴起,实体销售受到损失,工资增加也让成本提高。在美国,劳动力成本高,而且在不断上涨。根据美国劳工部统计数据,目前美国有350万收银员。今年初,沃尔玛就是为了给占比86%的员工涨薪,增加了15亿美元的成本。
这些公司的总开销与劳动力密切有关,所以,零售商将使用一切手段来减少他们的成本应对颓势。也正因如此,逆势入市的Amazon
Go无人收银店铺模式会引起业内的吃惊。
当然,除了人力成本外,评价一个便利店效率一个重要指标是坪效,一个便利店160平米上下,3000+SKU,如果,减掉一个收银台的位置,就可增加更多展示位置,提升坪效。
▌亚马逊为什么要关注Grocery
电商巨头亚马逊的线下入侵计划,有一个重要特色即是围绕关注食品日杂做文章。不是3C电器,也不是服装,而是重点解决生鲜食品日杂这个品类落地线下。之前,我们也曾撰文提及《网超大战?不只阿里京东,海外互联网巨头的争夺也白热化了》,而东哥《深度解读
| 生鲜电商死伤惨重,京东此时为何持重金杀入》重点提及过生鲜品类对于零售巨头的重要性。
几个原因:亚马逊几乎卖所有东西,比如服装,亚马逊已成为服装消费者的主要购物去处。明年亚马逊将取代梅西百货,成为美国顶尖时尚零售商。此外,图书、大小家电、化妆个护、家居等品类,亚马逊都纷纷成为市场份额领先的零售商。
唯独在生鲜食品零售上,根据Cowen and Company
估计,亚马逊仅控制了总值8000亿美元的美国食品杂货市场1%的份额。市场潜力巨大,亚马逊上生鲜业务(Amazon
Fresh)从2007年开始发展,探索多年,今年业务覆盖了包括伦敦在内的17个区域市场。但是,成效相比其它品类还是有很大差距,传统零售业在这块儿根深蒂固,无法撼动。
此外,即食食品和生鲜特色是,需求希望即时满足,而这些商品需冷藏,冷链运输成本高,客单价低。但是,这类商品购物频率高的特色非常重要,所以,要培养客户粘性带动其它商品消费。同时,又能有效利用亚马逊多年以来搭建的仓储系统,规避最后一公里的复杂。线上电商整合线下零售店是一个非常有效解决方式。生鲜日杂利润微薄,完全可以跟规模要效益,这是亚马逊的擅长。
从传统零售,到电商,到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每一次业态变革都不会一蹉而就。亚马逊这次抛出的Amazon
Go还在测试,缺乏细节,整套机制如何工作,能否真正落地,是否涉及法律争议都有可能?
但这个线下零售门口的野蛮人,有可能真会改变线下零售的游戏规则。至少,这个消息的披露,开了很多人的脑洞,也让亚马逊在美国的这个假日购物季成功吸引了更多的眼球。
& &“双十一”的增速呈逐年放缓的趋势。纯电商时代很快就要结束,但是实体店也切记不可因此掉以轻心,想要更加持续的发展,线上线下必须结合在一起,加上现代物流,创造出新的零售业态,即“新零售”。采用传统门店+互联化的销售途径,开启了新零售时代,线上线下融合销售,将网站、微信商城与实体店三店打通,实现O2O结合,进店客流经店员引导后也可完美导流至线上,进入微信公众号或挑货网平台,收藏店铺,送货上门的服务让越来越多人下次躺在家里也可以购买全球美味零食了,让消费者既能感受到实体店的独特魅力,也越来越多的美食爱好者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到“价低质优”的高级美食,对商家来说,也增添了一条售货渠道。
挑货网不是“互联网
”,而是“实体店”,是一个真正从实体店出发去融合互联网的商业生态平台。它将打破实体店地理与物理限制,让实体店的销售触角通过互联网无限延伸,让实体店周边的人快速获取店家商品促销活动、新品上市、地理位置等相关信息。让线下购物更加具有针对性,让线上购物更有保障性。同时提供线下实体店收银、进销存、会员管理、远程管店等应用功能,线上线下数据同步,无缝融合。它将帮助全国6000多万家实体店实现电商化,让实体店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p3.pstatp.com/large/127bfa4b3e37"
IMG_WIDTH="640" IMG_HEIGHT="318" NAME="image_operate_46457" ALT="业绩普降闭店加速&&wbr&实体百货店转型迫在眉睫" TITLE="业绩普降闭店加速&&wbr&实体百货店转型迫在眉睫" ACTION-DATA="http://p3.pstatp.com/large/127bfa4b3e37" ACTION-TYPE="show-slide" STYLE="margin: 1 padding: 0 list-style: font-style: font-variant: font-weight: font-stretch: line-height: font-family: vertical-align: word-break: break- max-width: 100%; display: border-radius: 4"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Amazon Go即亚马逊的无人零售店项目,去年就已经见诸于媒体,但我一直以为这还处在概念验证阶段,离商用化还早。但最近我看到平时关注的两位市场研究人士,在实地体验1月22号开张的,位于西雅图的Amazon Go后都非常的惊叹和赞赏。
一篇文章是中金在2月16号发表的一份研报,标题是“Amazon Go体验极佳,科技不,文中写道:
“作为研究者,我们惊叹于亚马逊在不使用脸部识别,RFID等特殊手段下实现的准确性,作为消费者,我们也体会到Amazon Go在提供免排队结账的便利之外,尽量让科技隐身,让陪同人照常购物”
另一篇介绍来自美国风险投资机构LOUPVENTURE的blog:
http://loupventures.com/amazon-go-extends-amazons-dominance-to-brick-and-mortar/
我也在youtube上找了一个介绍得很详细生动的体验视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orkmWa7He8
看过这个视频后,我最大的几点感受:
Amazon Go已经相当相当接近商用的水平了。我之前也在网上看过阿里的无人零售店的体验报导,两者在成熟度上不是一个量级。现在唯一的限制似乎是同时进店人数,但从视频上看,店里的人也不少了
对顾客来讲,如果不是抬头仔细看才能看到的位于吊顶的摄像头,整个商店布局和购物环境和普通超市没有太大的不同
无人零售店并不是没有员工,确切的说是没有收银员的的零售店,其它的负责备货摆货的,检查买酒顾客身份的员工还是正常存在的。
亚马逊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说相当牛了,整个系统主要就是靠摄像头捕捉和分析顾客的一举一动,从很多体验者的各种实测和“刁难”中,系统的准确率惊人的高,我在网上还没搜到过有发现出错的case的。 虽然亚马逊也提到他们也在货架上装了一些传感器(比如监测货架重量变化),但传感器系统更多的是作为辅助来增加系统的可信度。
这让我又想起了Musk一直坚持的观点,不需要激光雷达只要摄像头就能实现无人驾驶。我觉得Amazon Go体现出来的技术成熟度增加了Musk观点的可信度。只不过最大不同的是,
超市商店的内部环境是相对可控的,而车辆行驶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变化更加多样
无人零售的机器视觉系统的可靠性做到99.9%估计就差不多了,出错了无非就是损失点小钱。但无人驾驶因为涉及到人身安全,其对机器视觉系统的可靠性的要求起码要高几个量级。
所以,我们在今年就能看到无人零售的正式商用(亚马逊计划今年再开6家店),而无人驾驶真正的成熟和商用可能还需要5-10年时间。
上面那篇LOUPVENTURE的文章中,还对无人零售的潜在市场空间做了推算:
美国2016年有350万收银员,平均年薪13,574美元,这对应着500亿美元的成本缩减空间。而且按照亚马逊平台化的一贯思路(将内部服务平台化再对外提供),比如物流平台FBA,云计算平台AWS,亚马逊很可能会把这无人零售技术平台化并授权给其它零售企业使用。
另外,无人零售带来的市场价值并不仅仅是替换掉收银员这么简单:
无人零售极大的提升了购物体验,将会是未来实体零售的核心竞争力。北京的很多超市,比如物美都已经开始使用了自助结账系统,即顾客自己用手机扫描商品条码,在手机上进行结算,出门时再由员工进行检查确认。从我个人的体会上,这个系统就大大缩短了排队结账时间,非常的方便,但毕竟还需要自己扫码和出门检查,这个体验肯定还是远远不如Amazon Go。对于消费者来讲,如果附近的两家超市卖的东西差不多,一个有无人结账系统,一个没有,那选择去哪家购物是很明显的。
无人零售系统会收集到顾客购物过程中的全部数据,比如顾客在做出一件商品的购买决定之前还查看了哪些同类商品,顾客找到想要的商品时花费的时间,顾客做出购买决定之前有没有认真查看标签等等,这些数据对库存管理,商品设计还有精准营销都有巨大的价值。
无人零售的落地和商用进程要比想象中快,亚马逊会借助无人零售系统把自己的竞争优势从线上带到线下,这为亚马逊打开了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对于国内,我估计阿里和京东的技术成熟度暂时还不如亚马逊,而且国内的人工成本和实体零售环境又更复杂些,无人零售的大规模商用还需要一定时间,但这肯定也会是阿里和京东的战略目标。Amazon Go 进步神速,「无人超市」将会代替传统超市吗?_凤凰科技
Amazon Go 进步神速,「无人超市」将会代替传统超市吗?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Amazon Go 进步神速,「无人超市」将会代替传统超市吗? 在 2016 年末,知名电商
原标题:Amazon Go 进步神速,「无人超市」将会代替传统超市吗?
在 2016 年末,知名电商品牌亚马逊提出了名为 Amazon Go 的「无人超市」概念,目的是让亚马逊出售的商品不再局限于线上,而是通过另一种新颖便捷的方式进行实体零售,希望通过「无人」的概念来重塑实体店的零售方式。
在亚马逊雄心勃勃地提出这个概念不久后,首家 Amazon Go 的示范店便在美国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开始测试。
「无人超市」一时间也让 Amazon Go 这个概念成为了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这家超市没有一个员工,货架布置了多种传感器(摄像头、重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蓝牙发射模块等),付款则全靠顾客自己动手,直接通过手机在线上确认支付就能够完成交易。
Amazon Go 示范店,图源:USA Today 字面上看,Amazon Go 这个概念听上去确实很完美。对于 Amazon Go 这个概念,亚马逊还专门做了一个视频广告。从视频看,Amazon Go 商店的确能给到一种「进门刷卡(相当于登录)、选购商品(感应器通过商品上的标签自动记录你所选商品)、出门付款(通过线上支付)」三步方便又潇洒购物过程。
进店即取购物,图源:YouTube
货架布满传感器,取放商品都可自动增减购物清单,图源:YouTube 但是,这段话的第一句为什么会加上「概念」两个字呢?因为,它在目前真的只存在于「概念」这个阶段。
Amazon Go 商店,图源:Amazon 据《华尔街日报》 在今年 3 月的报道,位于西雅图的首家 Amazon Go 示范店在开业之际遇到了一个十分尴尬而又重要的问题,进行测试支付环节时出现了传感器方面的故障:
当商店内人数超过 20 人或「过快」拿起部分商品时,Amazon Go 商店内的跟踪设备将不能跟踪消费者与商品。 换而言之,实现 Amazon Go 的「无人」概念前提需要依赖大量的传感器支持,而且一环扣一环的信息传输环节要有着 99.99% 的准确率,否则这会给商店或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Amazon Go 示范店,图源:Geolytix 今年 3 月的这次测试失败后,亚马逊将 Amazon Go 商店从「公测」转为「内测」,在亚马逊总部办公楼一层开设了仅对员工开放的 Amazon Go 商店。商店规模与现在的便利店大小相似,主营小吃、饮料等商品,员工可直接刷卡进入,购买后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进行支付,即可完成交易。 经过 7 个月的调试和改良后,Amazon Go 的检测能力已经得到了显著提升。据彭博社在 11 月 15 日发布新闻称,某一天有三位亚马逊的员工身穿皮卡丘的衣服在 Amazon Go 内拿了几份三文治、饮料和小吃以测试系统的检测性能。但最后即便他们是身穿着皮卡丘的服装,系统也能准确地判断出他们的身份,并要求通过亚马逊账户付款。
Amazon Go 这次的进步让大家看到了「无人超市」将要到来的希望。与此同时,从今年中旬亚马逊在欧盟、英国通过 Amazon Go 超市商标的结果看,亚马逊的战略版图将不止于北美地区。 说起「无人超市」这个话题,不禁让想起一个话题:
「无人商店」在未来能否替代传统的「有人商店」地位成为主流?
首先,「无人商店」在未来或许是个趋势,但现在不会普及。
国内有不少「无人便利店」在营业,所用的是较早期的 RFID (无线射频)识别方案,即使用微信扫码进入商店、选购带有识别标签的商品后、站在出口的指定位置给识别系统批量扫描商品,然后支付离店。
缺点也很明显,它是通过标签来识别价格的,除了每个标签都需要商家额外花费外(每个标签成本约 0.5 元),也容易会被不法分子所攒改、损毁。
国内无人商店 Bingbox 付款(RFID)识别演示。图源:Tech in Asia Amazon Go 的多传感器方案要比 RFID 要更加周全,同时也能给亚马逊提供大量的用户消费信息收集,了解消费者的喜好去改良营销策略,但实施成本也会更高。同时,这套方案为亚马逊独家使用,短期内不会在全球普及。「无人超市」无论在商家或消费者角度看都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短期内「无人」并不会取代或影响到传统超市的经营模式。
Amazon Go 支付方式演示,图源:YouTube 其次,识别系统仍有改良的空间。无论是 RFID 还是 Amazon Go 都有着明显的缺点,防盗、成本控制问题局限了「无人超市」仅适用于容易人工后台管理的「便利店式」铺面,所售商品的价值也受到了盗窃风险的限制。传统商店的优势在于商品能得到及时的整理和售后处理,以及带来必要的导购指引。 所以,「无人」的概念能够给商家带来低人工成本的解决办法,但在未来短期内传统超市依然会比「无人商店」要更受欢迎。 总体而言,「无人」的概念能够给商家带来低人工成本、更高利润回报的营业模式,但在解决防盗、技术成本之前,传统超市依然会比「无人商店」要更受欢迎。如果说「无人商店」能够在未来 1-2 年内「取代」传统商店,我认为未免说得太过了。 题图来源:Amazon
FINO 1 刚面世,日销超过 2000 件。
早被市场认可的产品,如何用匠心自我革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154597
播放数:153123
播放数:164255
播放数:5808920推迟了一年 亚马逊无人店Amazon Go1月22日开业
  【PConline资讯】1月22日消息,据报道,在推迟了近一年后,亚马逊无人便利店Amazon Go周一正式向公众开放。Amazon Go是亚马逊首个自动零售店,承诺&不用排队,不用结账,没有收银台&,将是便利店和零售行业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这将测试自动售卖技术能否实现,此前有报道称,2017年初自动结账的技术无法按计划工作。同时这也将带来亚马逊能否创造就业的问题,也将测试消费者是否欢迎全渠道、技术先进零售体验。  &  该店位于亚马逊西雅图新总部的中心位置,占地面积1800平方英尺,原本计划在2017年初向公众开放。但直到今天该店依然只对亚马逊职员测试,亚马逊称之为&Just Walk Out&(拿了就走)技术,使用的是电脑视觉、深度学习和传感器融合技术,很多技术是用于开发自动驾驶汽车。  在店里消费者买东西很简单,只要扫Amazon Go应用,就可以进店拿东西走人。亚马逊在后台跟踪顾客购物全过程,当顾客走出店后,亚马逊就会自动从顾客账户上扣款,然后发送账单。  据美国劳工部称,截止2016年5月美国有350多万人从事收银工作,其中便利店有近90万人。虽然Amazon Go会让很多人失去工作,但也会雇佣人准备原料、生产商品、招呼顾客和整理货架。相关阅读:特朗普新闻发言人用官推表达对亚马逊Echo的不满亚马逊Alexa今后或能自主思考 对事有自己的想法亚马逊CEO向梦想家奖学金基金会捐款3300万美元&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大小:33.23 MB
授权:免费
大小:18.86 MB
授权:免费7天内自动登陆
没有账号?
第三方登陆
Amazon GO无人超市终于开业了 原来是这个样子
经过14个月的尝试摸索,位于西雅图的首家Amazon Go无人超市终于在当地时间1月22日对外营业,拥有Amazon Go和Amazon Prime账号的消费者可以去体验消费了。该公司原计划在2017年初推出Amazon Go这个产品,然而,据《华尔街日》劳拉?史蒂文斯(Laura Stevens)报告说,在获得“Just Walk Out”技术的同时,也遇到了麻烦。Amazon Go技术副总裁由迪里普?库玛尔(Dilip Kumar)承认亚马逊本来预计会早些时候推出的。但他表示,延期是因为其内部员工延长了测试计划,并且,提供了足够的意愿参与者,直到商店准备退出测试阶段。(扫二维码进入)Amazon Go的购物流程非常简单。无需结账,无需排队,用亚马逊APP扫描二维码进门,一旦你进入,人工智能算法开始跟踪你和你拿起的一切(当然,您的随行人 - 配偶,小孩,朋友 - 他们的购买将被添加到您的亚马逊账户上),用户所购买的一切商品都会被追踪,并记录在自己的亚马逊账户上。(商店天花板有100个摄像头)TechCrunch记者德文?库德伟(Devin Coldewey)实地发现,当用户扫码进入超市时,就有相机追踪你的一举一动,并且相机的数目相当庞大。这个计算机视觉系统主要由安装在天花板上的仅100个摄像头组成,拍摄的画面可以覆盖超市每个场景的每个角度。这些相机是普通的RGB相机,进行一些检测和物体识别之类的工作。这些图像随后被传入至系统中,系统准确识别是哪位顾客拿起了那些物体,并加入至App上的购物车中。&(无需结账,选好就走)亚马逊没有直接解释为什么它决定建立这个无人超市。但它确实表达了他们所想要的:帮助客户打赢时间“贫困战争”。这些客户包括城市居住的专业工作人员,他们很忙,没有时间经常购物。但是,他们需要相对负担得起的新鲜食品,而不是加工或冷冻产品。新鲜食物是Amazon Go的主要支柱产品。在2017年中期,亚马逊开始通过AmazonFresh提供膳食套餐服务。尽管市场领先者蓝色围裙(Blue Apron)和其他公司仍在努力实现此项业务的盈利,但据分析师预计,此项业务到2020年的市场空间约有50亿美金的规模。而亚马逊正是希望趁目前市场的低效和不确定性,进行大规模的市场开拓。如果Amazon Go首家店测试成功,那么他们大概会在城市的每个区域或角落开出更多无人超市,以落地他们的膳食套餐推广计划。除了膳食套餐之外,Amazon Go还有更多的亚马逊产品,和Whole Foods自有品牌产品,以及一些独家产品,包括与当地高端巧克力公司Theo合作的巧克力品牌。与7-Eleven不同,Amazon Go不销售香烟,彩票,或礼品卡等产品,亚马逊也没有计划增加这些产品。(需要顾客自己打包)Amazon Go似乎是为内向型的人设计的,但其真正的目的似乎是服务于成千上城市居民,尤其是在人流越来越密集的地区,但这些地区租金太高,无法支撑传统的食品杂货店。在很多地方,这些店铺已经被高档餐厅和奢侈品店所取代,使得附近的居民很难买到日常所需的日用品。(新鲜食物是支柱产品)关于Amazon Go的未来如何,其技术副总裁由迪里普?库玛尔(Dilip Kumar)表示, “我们感到自信和舒适,我们准备好了!”(来源:我爱自有品牌)
你可能会喜欢:
新闻24小时关注榜
浙公网安备 82号浙B2- 版权所有 & 浙江易合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马逊图片空间在哪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