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瓶内气压单位就减小了,怎么才是反应气压单位减小或增加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4-11-1 大气压强.题库学生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4-11-1 大气压强.题库学生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氧气儿而瓶内气压却减小了呢,为什么_百度知道
氧气儿而瓶内气压却减小了呢,为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氧气由瓶内放出,当然瓶内气体减少,压法就减小了,但还是比外面的气压大。
采纳率:67%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初中物理)广东八年级专项训练大气压强 选择题_七彩教育网
当前科目:初中物理&&切换科目 【初中】
(初中物理)广东八年级专项训练大气压强 选择题
试卷难度:简单&&&题量:129&&&发布:zlf0804&&&
一、选择题
1. 难度:简单
在高原地区要把饭烧熟,应该(&&&)
A.用小火慢慢煮&&&&& B.用猛火煮&&&&&&&&& C.用薄壁铜锅煮&&&&& D.用高压锅煮
2. 难度:简单
以下现象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茶壶盖留有小孔&&&&&&&&&&&&&&&&&&&&&&& B.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
C.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 D.利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
3. 难度:简单
下列四幅图对应的与气体压强有关的说法中,与实际不符的是(&&&)
A&&&&&&&&&&&&&&&&
B&&&&&&&&&&&&&&&
C&&&&&&&&&&&&&&&&
D
A.用高压锅能增大锅内气压降低沸点
B.吸盘能吸在墙壁上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
C.马德保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托里拆利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4. 难度:简单
、以下各事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是【&&& 】
&&&
A.拔火罐&&& B.抽水机
&&&
C.高压锅&&& D.吸盘式挂衣钩
5. 难度:简单
以下是生活中一些常用的工具与它对应的工作原理,其中正确的是(&&&)
A.喝饮料使用的吸管-----大气压强的作用
B.验钞机--------荧光物质在红外线的照射下能发光
C.液体温度计-------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D.弹簧测力计-------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6. 难度:简单
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A.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
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小李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
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7. 难度:简单
以下现象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茶壶盖留有小孔&&&&&&&&&&&&&&&&&&&&&&& B.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
C.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 D.利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
8. 难度:简单
下列事例中,不是应用大气压的是
A.用吸管吸饮料&&&&&&&&&&&&&&&&&&&&&&&&&
B.护士用注射器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
C.把吸盘式挂衣钩贴到墙上后,可以挂衣服& D.吸气时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
9. 难度:简单
在冬季,剩下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觉得很紧,不易拔出来,其主要原因是(  )
A.软木塞受潮膨胀&&&&&&&&&&&&&&&&&&&&&&& B.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
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而把瓶塞粘住&&&&&&&&&& D.瓶内压强减小,大气压把瓶塞压紧
10.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吸盘甲、乙都保持静止(吸盘自重忽略不计),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与钩砝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乙图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与钩码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利用甲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D.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11. 难度:简单
冬天.装有一定量水的热水瓶过了一段时间后.软木塞不易拔出,这主要是由于(&&&
)
& A.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B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 C瓶塞遇冷收缩&&&&&&&&&&
D塞子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增大
12. 难度:简单
关于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射击运动员在比赛中经常戴耳罩,这样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B.乙图中:在托里拆利实验的玻璃管倾斜放置时,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变长
C.丙图中:高压锅可以增大锅内液面上方气体的压强,使锅内液体的沸点降低
D.丁图中:船闸把河流的上游和闸室、闸室和下游分成两个独立工作的连通器
13. 难度:简单
下列实例中,采用相同的物理探究方法的是 &&&&&&&&&(&&&&&&)
①托里拆利实验&②探究动能和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③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④ 研究电压时把它和水压相比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 难度:简单
根据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物理书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
B.发育正常的初中生的体重约为50N
C.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m3
D.此时考场内的大气压约为3个标准大气压
15. 难度:简单
水银气压计若挂歪了,其读数将会(&&&&&&&&&

A.与实际气压一样大
B.比实际气压小
C. 比实际气压大
D.无法确定
16. 难度:简单
下面是日常生活中与压强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图钉帽面积大是为了增大手指对它的压强
B.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嘴的吸力
D.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17. 难度:简单
下列现象及对应分析中正确的是(&&&&&&)
A.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利用锅内气压增大,液体沸点降低,从而缩短了加热时间
B.雾霾天气戴口罩——防止大气压将PM2.5压入肺内,影响健康
C.跳远时助跑——利用助跑获得速度,从而增大惯性,增大跳远的距离
D.甲、乙两班同学拔河比赛僵持时-----甲班拉绳子的力与乙班拉绳子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18. 难度:简单
第一位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科学家是(&&&&&&&

A.托里拆利&&&&&&& B.牛顿&&&&&&&&& C.伽利略&&&&&&&&&&&&&&
D.焦耳
19. 难度:简单
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 &&)
A& 吸尘器。&&&&&&&&&&&&&&&&&&&&
B& 船闸。&&&&&&&&&&&&&&&&&&&&&& C&
温度计。&&&&&&&&&& D&
订书机。
20. 难度:简单
下列四种物理现象有真有假。关于它们真假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在雷雨天,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②鱼儿在水底吐出的气泡,上升的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
③袋装快熟面从上海带到拉萨,包装袋向外鼓起一些
④一杯热水拿到冷的空调房内,杯子的外壁凝结出大量的水珠
A.①②为真、③④为假&&&&&&&&&&&&&&&&&&& B.②③为真、①④为假
C.①③为真、②④为假&&&&&&&&&&&&&&&&&&& D.③④为真、①②为假
21.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气压计.把气压计从水平地面移到楼顶的阳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外界气压变大,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小
B.外界气压变小,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小
C.外界气压变大,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大
D.外界气压变小,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大
22. 难度:简单
将玻璃瓶、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和橡皮塞组装成图所示的装置,使用时瓶内装入液体,瓶口密闭,通过细玻璃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可验证的是(&&&&&&&)
A.阿基米德原理&&&&&&&&&&&&&&&&&&&&&&&& B.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C.力可以使固体发生微小形变&&&&&&&&&&&&& D.液体温度变化体积也会改变
23. 难度:简单
.临床医学发现,现代人患高血压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判断是否为高血压的标准是人平静时舒张压是否超过9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高血压病人的舒张压至少为&&&&& Pa,它相当于&&&&&
m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ρ水银=13.6×103kg/m3,g取10N/kg)
24.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的吸盘挂衣钩是利用&&&&&&&&&&
将其压在平整的墙上的;拦河大坝做成上窄下宽是因为&&&&&&&&&&&&&&&&&&&&&&&&&&&

25.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是课本中的四个实验,关于其对应的实验结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甲图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②乙图说明重力势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③丙图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受到力的作用&&&④丁图说明超声波的存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只有③正确
26. 难度:简单
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27. 难度:简单
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引发了西藏旅游热,许多游客刚到达西藏时会出现头晕、头痛、耳鸣,甚至恶心、呕吐等高原反应,其主要原因是:
①高原上气温偏低 ②高原上缺氧 ③高原上气压偏低 ④高原上人体能量消耗过多&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8. 难度:简单
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马德堡半球实验&&&&&&&&&&&&&&&&&&&&&&& B.水往低处流
C.用吸管吸饮料&&&&&&&&&&&&&&&&&&&&&&&&& D.塑料的吸盘贴在光滑的玻璃上能挂东西
29. 难度:简单
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B.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杆,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
C.壁虎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不会掉下来
D.深水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
30. 难度:简单
小华制成如图所示的“自动给水装置”,是用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子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好被水浸没。其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内水面,主要是由于
A.瓶的支持力的作用&&&&&&&&&&&&&&&&&&&&& B.瓶的重力作用
C.水的浮力作用&&&&&&&&&&&&&&&&&&&&&&&&& D.大气压的作用
31. 难度:简单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面是小强的观察和他对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
B.炒菜时有“白气”冒出,这是汽化后的水蒸气
C.教室里一个开关能同时控制两只灯,两灯同时亮、同时灭,这两只灯是串联的
D.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
32. 难度:简单
下列现象中属于应用大气压强的是(&&&)
A.用力捏小皮球,球变瘪了&&&&&&&&&&&&&&& B.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C.茶壶盖上留有小孔&&&&&&&&&&&&&&&&&&&&& D.把药液射进肌肉里
33. 难度:简单
下列实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A.河水往低处流&&&&&&&&&&&&&&&&&&&&&&&& 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用吸管吸饮料&&&&&&&&&&&&&&&&&&&&&&&&& D.河堤的下部分比上部分要造得宽大
34. 难度:简单
关于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珠穆朗玛峰顶海拔8848m处的大气压强比丽江玉龙雪山的高
B.昆明的大气压强比北京底,所以运动队要到昆明进行高原训练
C.大气压强与天气有关,通常阴天的气压比晴天高
D.
1标准大气压强的大小,大约相当于1cm2的面积上大气产生的压强
35.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下列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
B.乙图实验,当液体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
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36. 难度:简单
不可以直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实是(&&&&&&&&

A.带挂钩的塑料吸盘能吸附在光滑的玻璃上
B.钢笔从墨水瓶中吸取墨水
C.用塑料管吸取饮料瓶中的饮料
D.河堤的下段比上段要造得宽
37. 难度:简单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星期天开展一次登山活动,想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测量花果山的高度。若已知在竖直方向每升高10m大气压强减小Δp,且山下的大气压强为p0。他们随身携带了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到达山顶后,他们首先排尽针筒内的空气并用橡皮帽封住其小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针筒与活塞之间的摩擦不计)(1)为了测量山顶的大气压强,你认为实验中应测出的物理量有(指出物理量的名称并用相应的符号表示):_______;(2分)(2)山顶的大气压强p=______(用所测量的物理量及已知量表示);(2分)
(3)花果山的高度h=_______(用所测量的物理量及已知量表示)。(2分)
38.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物重。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
B.乙图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的1/2
C.利用甲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D.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39. 难度:简单
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图所描述的四个现象中,可以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40. 难度:简单
下列实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弹簧测力计&&&&&& B.船闸&&&&&&&&&&&& C.吸盘式挂衣钩&&&&& D.密度计
41. 难度:简单
如下图所示,关于大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马德堡市长通过此实验最早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 B. (甲)图中,马德堡市长通过此实验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
&&& C. (乙)图中,长玻璃管倾斜后,会发现测得的大气压值变小
&&& D. (乙)图中,在海拔高的地方实验,会发现水银柱的高度大于76cm
42. 难度:简单
下列四幅图对应的与气体压强有关的说法中,与实际不符的是(&&&)
43. 难度:简单
小刚买了一瓶果酱,可是怎么也拧不开玻璃瓶上的铁皮盖。爸爸让小刚用螺丝刀沿瓶盖的边轻轻撬了几下,再一拧瓶盖就打开了。这主要是因为& (&&&&& )
A.增大瓶盖直径,减小瓶盖侧壁对瓶的摩擦力
B.瓶盖的外表面变租糙,增大手对瓶盖的摩擦力
C.外面的空气进到瓶中,减小瓶内外气体对瓶盖的压力
D.瓶盖与瓶口的接触面积变小,减小瓶盖侧壁对瓶的压力
44.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晓明用塑料管可以把盒中的牛奶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A.晓明对牛奶产生吸引力的作用
B.吸管本身有吸牛奶的作用
C.大气压作用在牛奶液面上的结果
D.牛奶压力的作用
45. 难度:简单
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A.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 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小李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 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46. 难度:简单
在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中,救援人员工作时所采取的许多措施或用到的器材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推土机宽大的履带不易陷入废墟和泥土中,利用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原理
B.液压千斤顶可以轻易顶起重物,它是利用帕斯卡原理工作的
C.喷洒消毒液后,过一会问到消毒液的气味,这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D.护士注射时针筒能抽取到药液,是因为针筒受到针筒的吸引力的作用
47. 难度:简单
下列对涉及压强和浮力的事例论述不正确的是(&&& )
A.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嘴里,其实是大气压强的作用
B.石头仍进河里会沉入水底说明石头在水中不受浮力
C.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加大使液体(锅内的水)的沸点升高
D.拉河坝坝堤筑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坝里的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
48. 难度:简单
与大气压有关的生活现象,下列解释符合物理规律的是(&&&&)
A.没有大气压水泵同样可以把水抽到高处
B.氦气上升的过程中大气压较小会使气球膨胀
C.高原地区大气压比沿海地区大
D.被压紧的橡皮吸盘与光滑玻璃分子间只产生引力
49. 难度:简单
第一个用实验的方法,准确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科学家是(&&)
A.奥托.格里克&&&&& B.托里拆利&&&&&&&&& C.帕斯卡&&&&&&&&&& D.伽利略
50. 难度:简单
将一满罐“纯净水”(高约40 cm)开口朝下放在水中,如图,结果是(&)
A.仍是满罐水&&&&&&&&&&&&&&&&&&&&&&&&&& B.水将流出一部分
C.水将全部流出&&&&&&&&&&&&&&&&&&&&&&&&&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1. 难度:简单
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液体的沸点随着表面气压的增大而&&&&&&
,随气压减小而&&&&&&&&

52. 难度:简单
关于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珠穆朗玛峰顶海拔8848m处的大气压强比丽江玉龙雪山的高
B.昆明的大气压强比北京底,所以运动队要到昆明进行高原训练
C.大气压强与天气有关,通常阴天的气压比晴天高
D.大气压强的大小,大约相当于1cm2的面积上大气产生的压强
53.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潜入水中越深受到的压力越大
B.铁轨下铺枕木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C.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熟
D.用吸管吸饮料利用了液体压强
54. 难度:简单
.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病人输液时用的吊瓶就是一例。如图所示,A管是输液管、B管是空气管。在输液过程中,如果发现病人的血液沿输液管回流,可将吊瓶适当地升高,使流入患者血管处药液的压强变_____。B管的作用是保持瓶口C处的压强始终等于________。
55.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
A.保持不变
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
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
D.稍微下降一些
56. 难度:简单
不可以直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实是(&&&&&&&&

A.带挂钩的塑料吸盘能吸附在光滑的玻璃上
B.钢笔从墨水瓶中吸取墨水
C.用塑料管吸取饮料瓶中的饮料
D.河堤的下段比上段要造得宽
57. 难度:简单
生活中许多物品都用到了物理知识,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58.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制的乘车头部保护器,图7是它的结构示意图,它实际是一个双面橡皮碗。下面关于这个保护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被玻璃“吸”住后,皮碗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B.挤出的空气越少,皮碗贴在玻璃上就越紧
C.皮碗与玻璃的摩擦阻止乘客头部前后移动
D.头部与玻璃撞击时皮碗起缓冲作用
59. 难度:简单
第一位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科学家是(&&&&&&&

A.托里拆利&&&&&&& B.牛顿&&&&&&&&& C.伽利略&&&&&&&& D.焦耳
60. 难度:简单
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课桌的高度约为2m
B.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
V
C.手机正常通话时的电流约为5A
D.教室里的大气压强约为2个标准大气压
61. 难度:简单
医务人员工作时所采取的许多措施和使用的器材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生用听诊器接听患者心跳和呼吸声音,能升高音调
B.注射时针筒能抽取到药液,是因为药液受到针筒的吸引力作用
C.喷洒消毒液后,过一会儿病房里闻到消毒液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
D.医生夹取消毒棉擦伤口的镊子是省力杠杆
62. 难度:简单
下列选项中有关物理学家和他的主要贡献对应的是
A.牛顿---磁偏角&&&&&&&&&&&&&&&&&&&&&&&&& B.托里拆利——测出了大气压值
C.奥斯特——电磁感应现象&&&&&&&&&&&&&&& D.法拉第——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63. 难度:简单
下面是日常生活中与压强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图钉帽面积大是为了增大手指对它的压强
B.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嘴的吸力
D.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64. 难度:简单
如果水银气压计没有竖直放置,所测数值与实际大气压相比将(&&&&&&)
A.偏小&&&&&&&&&&&&&&&&&&&&&&&&&&&&&&&& B.偏大
C.相等&&&&&&&&&&&&&&&&&&&&&&&&&&&&&&&& D.可能相等也可能偏小
65. 难度:简单
下列是与气体压强有关的现象或应用,解释不正确的是
A.高压锅煮饭时锅内气压可以大于标准大气压
B.用吸管吸饮料时,用力吸的作用力是排出管内空气
C.向纸桥下方吹气纸桥会被“吹”塌下
D.小汽车高速行驶时对地面压力增大
66. 难度:简单
下列是与气体压强有关的现象或应用,解释不正确的是&&&
A.高压锅煮饭时锅内气压可以大于标准大气压
B.用吸管吸饮料时,用力吸的作用力是排出管内空气
C.向纸桥下方吹气纸桥会被“吹”塌下
D.小汽车高速行驶时对地面压力增大
67. 难度:简单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用塑料饮料管能从瓶中吸饮料
B.用塑料挂衣钩贴在光滑的墙上,就能用它挂衣服
C.轮船从船闸通过“三峡”大坝
D.护士在给病人打针前,把药液吸进注射器
68. 难度:简单
有甲、乙、丙三个同学在同一房间用托里拆利的方法测量大气压,实验记录结果依次是75.2cm,75.6cm,76.0cm。已知一个同学做实验时,管内混入了空气,另一个同学则没有将管子竖直放置,如果只有一个同学的方法是正确的。它是(&&& )
D.无法确定
69. 难度:简单
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A.把吸盘式挂衣钩紧贴到墙上&&&&&&&&&&&&& B.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C.茶壶盖上留有小孔&&&&&&&&&&&&&&&&&&&&& D.用打气筒把气充进轮胎
70.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是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1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3×105帕,(760mm水银柱)
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D.托里拆利实验能够测出大气压强的值
71. 难度:简单
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用打气筒把空气压入自行车轮胎中
B.学生用塑料吸管喝饮料
C.医生使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D.把吸盘挂钩按压在平滑的墙壁上,可以挂衣物
72. 难度:简单
下列四幅图对应的与气体压强有关的说法中,与实际不符的是(&&& )
73. 难度:简单
下列生活现象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大货车轮胎做得多且宽是为了增大压强
B.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C.开车时要求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司机的惯性
D.钢笔能吸墨水是因为大气压强的存在
74. 难度:简单
我们通常使用的物理课本(16开本)的封面所受到的大气压力最接近下列数值中的
〔&&&& 〕&&&&&&&&&&&&&&&&&
&&&&&&&&&&&&&&&&&&&&&&&&&&&&&&&&&&&&&&&&&&&&&&&&&&&
A.50N&&&&&&& B.500N&&&&&&&&& C.5000N&&&&&&&&&& D.50000N
75.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A.保持不变
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
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
D.稍微下降一些
76.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珠穆朗玛峰顶的大气压强比安庆市地面的大气压强大
B.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
C.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从路中的树叶旁驶过时,树叶将飞向道路的两旁
D.游泳的人由河边浅水处走向深水处时,脚感觉越来越痛,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小
77. 难度:简单
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下后松开,墨水就被吸进橡皮管里去了,试解释其中的道理。
78. 难度:简单
用高压锅烹煮食物能节约燃料并且节省时间,是因为 (&)
A.锅内气压小,液体沸点高&&&&&&&&&&&&&&& B.锅内气压大,液体沸点低
C.锅内气压大,液体沸点高&&&&&&&&&&&&&&& D.锅内气压小,液体沸点低
79. 难度:简单
根据你对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最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中学生课桌高约为80cm&&&&&&&&&&&&&&&& B.两个普通鸡蛋重约为9N
C.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 D.珠穆朗玛峰顶的大气压约为1.5×105Pa
80.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热器通电加热时,使蚊香液汽化
B.登山鞋的鞋底有花纹,可以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C.真空压缩袋将衣服、被褥等压缩是利用了大气压
D.标有“220V 25W”的白炽灯与节能灯,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相同时间,节能灯更省电
81. 难度:简单
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B.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D.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82. 难度:简单
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下列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C.伽利略准确地测出大气压的值
D.汤姆逊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电子
83. 难度:简单
下列对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合理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所受的重力大约为500N左右
B.教室内的大气压强大约为1.0×103Pa
C.一个中学生站在地面上的压强为2.0×103Pa
D.一个标准大气压能够托起大约1m高的水柱
84. 难度:简单
历史上首先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实验是:(&&&)
A.托里拆利实验&&&&&&&&&&&&&&&&&&&&&&&& B.覆杯实验
C.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D.马德堡半球实验
85.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与其他三个装置工作的物理原理明显不同的是(&&& )
86. 难度:简单
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棉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
B.乙图实验,当做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
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87. 难度:简单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可以确认管内进入了少量空气的现象是(&&&

A.将管在水银槽中轻轻上提,管内水银柱高度不变
B.管内水银柱高度略小于760 mm
C.使管倾斜,管内水银柱长度增加
D.无论怎样使管倾斜,水银都不能充满全管
88.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用左手掌平压在气球上,右手的食指顶住气球,处于静止状态的气球发生了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右手指对气球的压力大于左手掌对气球的压力
B.右手指对气球的压强大于左手掌对气球的压强
C.右手指对气球的压强等于左手掌对气球的压强
D.气球内部的气体压强一定不变.
89. 难度:简单
下列四幅图对应的与气体压强有关的说法中,与实际不符的是(&&&)
90. 难度:简单
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A.小王把带吸盘塑料挂钩按在墙上挂衣服
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小李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
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91. 难度:简单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92. 难度:简单
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应采取的方法是
-( &&&&)
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B.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C.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93. 难度:简单
在给病人输液时,为了使输液过程中,药液保持匀速下滴,下列装置中最为合适的是
94. 难度:简单
大气压与生产、生活及科研活动紧密相连.下面几个选项中,分析正确的是(  )
A.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有空气进入玻璃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的值比实际值大一些
B.利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低
C.用吸盘能将玻璃板提起是分子引力的作用
D.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95.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小小的蝉可以轻易把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是因为受力面积小,增大了压强
B.深海潜水员必须穿抗压潜水服是因为海水压强随深度而增大
C.人用吸管吸食饮料时是靠大气压把饮料“压”进了嘴里
D.用力吹气使硬币上方空气流速变大、气压变大,硬币就“跳过”栏杆
96. 难度:简单
第一位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科学家是
A.托里拆利&&&&&&&& B.牛顿&&&&&&&&&&&& C.伽利略&&&&&&&&&& D.焦耳
97. 难度:简单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可以确认管内进入了少量空气的现象是(&)
A.将管在水银槽中轻轻上提,管内水银柱高度不变
B.管内水银柱高度略小于760mm
C.使管倾斜,管内水银柱长度增加
D.无论怎样使管倾斜,水银都不能充满全管
98.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
B.一般情况下,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增大
C.假如没有大气压,仍然可以用吸管将碗中的牛奶“吸入”口中
D.高压锅可以使锅内气压增大,从而使水的沸点降低
99. 难度:简单
西藏地区海拔高,关于西藏地区的气压与水的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压低,水的沸点高&&&&&&&&&&&&&&&&&&& B.气压高,水的沸点高
C.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D.气压高,水的沸点低
100. 难度:简单
生活处处有物理,下例有关事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嘴的吸力
B.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C.人行道铺设的盲道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来让盲人感知道路的
D.吸烟有害健康,公共场所禁烟是因为有风吹时其他人才吸到了“二手烟”
101.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中,盛水的杯子口盖着的纸片不会掉下来的是(&&)
A.只有甲&&&&&&&&&& B.只有乙&&&&&&&&&& C.只有丙&&&&&&&&&& D.乙和丙
102. 难度:简单
在下图所示的现象中,不是大气压强引起的是
A.用吸管能吸饮料&&&&&&&&&&&&&&&&&&&&&&& B.救生锤能击碎车窗玻璃
C.吸盘能吸附墙上&&&&&&&&&&&&&&&&&&&&&&& D.水杯倒置水没流出
103. 难度:简单
小明取两个挂东西的小吸盘,按图甲对接,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然后拉开吸盘。拉开吸盘需要用较大的力,这说明了_______的存在。小明由此联想到:吧吸盘在固定的光滑平面上(如乙图所示)可以粗略测大气压的值。他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用到的仪器分别是_______、_______。
104. 难度:简单
下列生活现象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
B.用注射针筒抽取药液
C.贴在墙上的吸盘式挂衣钩
D.用高压锅煮饭
105. 难度:简单
用长约1m的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以下对管内水银柱竖直高度有影响的是(   )
A.玻璃管的粗细   &&&&&&&&&&&&&&&&&&& B.玻璃管的倾斜程度
C.实验所在的海拔高度&&&&&&&&&&&&&&&&&&& D.玻璃管插入水银的深度
106. 难度:简单
第一位通过实验测定大气压数值的科学家是
A.安培&&&&&&&&&&&& B.托里拆利&&&&&&&&& C.法拉第&&&&&&&&&& D.牛顿
107. 难度:简单
&&&&&&&&&&&&&&&&&
实验首先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实验首先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值。1标准大气压=&&&&&&&&&
Pa。
108. 难度:简单
根据图,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图试管内水沸腾后,撤掉酒精灯,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水又沸腾了,说明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
B.乙图中吸盘能将物体挂在墙上不掉下来,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
C.丙图的托里拆利实验中,若空气进入玻璃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大
D.丁图提供的信息说明大气压强是天气预报的重要气象要素之一
109. 难度:简单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如果玻璃管从竖直位置变为倾斜位置,(空气未进入管中),那么管内水银柱( &&&)
A.长度增加,高度增加&&&&&&&&&&&&&&&&&&& B.长度减小,高度减小
C.长度增加, 高度不变&&&&&&&&&&&&&&&&&&&& D.长度不变,高度减小
110. 难度:简单
下面事例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
A.用离心式抽水机把深井中的水抽上来
B.在茶壶盖上作了一个小孔
C.帕斯卡用几杯水就撑裂了木桶
D.吸盘吸玻璃
111. 难度:简单
生活中许多实例应用到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吸管从瓶中吸饮料——液体压强
B.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C.纸飞机离开手以后,还会继续飞行——惯性
D.从纸条上方沿纸条吹气时,纸条向上飘起——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12. 难度:简单
水银气压计若挂歪了,其读数将会(&&&&&& )
A.与实际气压一样大
B.比实际气压小
C. 比实际气压大
D.无法确定
113. 难度:简单
关于运动项目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骑自行车刹车时,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人和车具有惯性
B.滑雪时,人从高处自由滑下,速度越来越快,是因为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人登上较高的山顶时,会感觉不适,是因为山顶气压大于山脚下的气压
D.人潜入较深的水中时,必须穿潜水服,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114.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砝的重力
B.乙图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大于钩砝的重力
C.利用甲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D.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115. 难度:简单
目前我国的“嫦娥”登月工程正在进行。已知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磁场,同一物体在月球和地球上所受重力之比为1:6,假如你将来登上了月球,你可以做下列哪些事?&&&&&(&&&)
A.直接跟月球上的同伴对话&&&&&&&&&&&&&&& B.做托里拆利实验
C.轻易举起50kg的重物&&&&&&&&&&&&&&&&&& D.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116.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用左手掌平压在气球上,右手的食指顶在气球上,处于静止状态的气球发生了形变,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右手指对气球的压力大于左手掌对气球的压力
B.右手指对气球的压强大于左手掌对气球的压强
C.右手指对气球的压强等于左手掌对气球的压强
D.气体内部的气体压强一定不变
117. 难度:简单
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列情况会使测量结果不准确的是
A.往水银槽中多加些水银&&&&&&&&&&&&&&&&& B.从山脚移到山顶做实验
C.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些&&&&&&&&&&&&&&&&& D.玻璃管内混入空气
118. 难度:简单
在实验中经常遇到现象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我们需要对实验进行优化改进,下列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A.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时,为了方便时间的测量,选用锥角较小的纸锥
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使棋子的像清晰一些,用手电筒对着玻璃板照
C.在探究红外线的热效应时,为了使温度计示数变化明显,将玻璃泡涂黑
D.在估测大气压值时,为了便于弹簧测力计的测量,选用较大容积的注射器
119. 难度:简单
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不小心玻璃管中留有小量残余空气,则(&&&&&&

A.大气压强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同
B. 大气压强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C. 大气压强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20. 难度:简单
首先测出大气压强大小的著名试验是(&)
A.马德保半球实验&&&&&&&&&&&&&&&&&&&&&&& B.纸片托水实验
C.托里拆利实验&&&&&&&&&&&&&&&&&&&&&&&&& D.水的沸腾实验
121. 难度:简单
在大气压为1.013×105Pa房间里做托里拆利实验,发现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仅为750mm,其原因可能是-(&&&)
A.玻璃管太长了&&&&&&&&&&&&&&&&&&&&&&&& B.玻璃管倾斜了
C.玻璃管上端进入少量空气&&&&&&&&&&&&&&& D.玻璃管太粗了
122. 难度:简单
下列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压路机的碾子很重&——增大压力,增大压强
B.台风掀开屋顶的瓦——屋内外空气的流速不同,压强不同
C.软包装饮料吸管一端做成尖形——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D.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小——玻璃管倾斜
123. 难度:简单
在实验中经常遇到现象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我们需要对实验进行优化改进,下列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时,为了方便时间的测量,选用锥角较大的纸锥
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使棋子的像清晰一些,用手电筒对着棋子照
C.在估测大气压值时,为了便于弹簧测力计的测量,选用较大容积的注射器
D.在探究红外线的热效应时,为了使温度计示数变化明显,将玻璃泡涂黑
124. 难度:简单
下列事例中,不是应用大气压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 B.用抽水机抽水
C.用胶头滴管吸取化学试剂&&&&&&&&&&&&&&& D.将注射器针管中的药液注入人体内
125. 难度:简单
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如果漏进了一点空气,那么大气压的测量值将比实际值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126. 难度:简单
第一个用实验准确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托里拆利&&&&&&&&& C.帕斯卡&&&&&&&&&& D.伽利略
127. 难度:简单
历史上首先向人们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
&& A.阿基米德实验&&& B.马德堡半球实验& C.托里拆利实验& D.麦克斯韦滚摆实验
128. 难度:简单
图为教科书“大气压强”一节的知识结构图,其中(a)、(b)、(c)、(d)四项有下划线的内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a)&&&&&&&
&B.(b)&&&&&&&
&C.(c)&&&&&&&
D.(d)
(需64个七彩币,24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