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灵耀s40003什么时候上八代处理器i5 256g 8g

高端中的性价比 华硕灵耀3轻薄本评测
日 00:07&&&出处:&& 作者:李佳辉&&
  初见灵耀大家可能有点陌生,其实这是华硕为 ZenBook 起的中文名字。灵耀3也就是早前在台北电脑展上亮相的 ZenBook 3。它的机身厚度仅为11.6毫米,重量仅为898克。用比较容易理解的话的来说,这台笔记本只比 iPhone 7 厚4.5毫米,重量相当于两罐可乐。就是这样轻薄的一台机器中还搭载了7代 i5 处理器,而售价却仅为8499元。外观:经典 ZenBook 设计语言顶盖采用同心圆拉丝设计底部采用磨砂工艺处理  灵耀3的外观继承了 ZenBook 以往产品的设计风格,它采用一体成型的全金属机身,机身顶盖是华硕经典的同心圆设计,金色的 ASUS 的标识位于中心位置。我们拿到的是玫瑰金色版,金色的 LOGO 实在是不好通过图片表现。  华硕此次在细节设计上花了不少心思,屏幕四周没有简单地沿用外壳颜色,而是使用了鲜艳的金黄色配色,这让整机更显活力。& & 华硕为用户提供了玫瑰金、皇家蓝、石英灰三种颜色可选。个人认为最好看的是蓝色版,它机身表面的同心圆纹理最不明显,独特的设计也最多(金黄色的键帽字体和金色的键盘灯),而且最具商务气息。接口:只有USB Type-C  灵耀3的接口配置非常简单,左右分别有一个 10Gbps 速率的 USB Type-C接口(同时也是充电接口)和一个耳机/麦克风二合一接口。  关于只有一个数据接口这事儿,自苹果 MacBook 发布之后就被广泛吐槽。无论是苹果还是华硕,只有一个 USB Type-C 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结果。华硕灵耀3键盘面最厚处与目前最常见的 USB 接口相差不大,不太可能在机身中放入 USB 3.0 接口。  自2015年初苹果发布 MacBook 到今天,消费者基本上已经接受了 USB Type-C 接口,各种转接设备一应俱全,通过转接设备,一个 USB Type-C 接口完全能够应对大家日常的办公需求。便携:898克裸机重量  灵耀3的机身厚度仅为11.9毫米,真的比手机厚不了多少。  我们实测的裸机重量仅为898克,比官方数据还轻。它的旅行重量则仅为1.09千克,想找一台比它更轻便的12.5英寸笔记本非常难。屏幕:82%屏占比,目前最高!  与以往 ZenBook 产品的13.3英寸屏幕不同,灵耀3搭载了一块12.5英寸屏幕,小巧的屏幕本来就有利于减少机身体积,华硕在此基础上还为其添加了超窄边框设计,屏占比高达82%,这个数据比戴尔
的81.3%还高了一点!屏幕下方印有金色的品牌标识  华硕没有激进地选择2K或者4K屏幕,首发的两种配置都采用主流的分辨率,在12.5英寸的面板中,FHD分辨率有着176的PPI值。看起来不高,实际上应对日常工作没有任何问题。灵耀3的屏幕还采用了第四代康宁大猩猩玻璃面板,这块面板的透光性更好,也更加不容易划伤,不过在强光下反光现象比较严重。  灵耀3的屏幕面板采用 IPS 材质,可视角度高达178度,有着72%的 NTSC 色域,1000:1的高对比度让画面色彩显示更为准确,通过华硕自家的 Tru2Life 技术还能让视频锐度更高,视觉感受更为出色。总的来说,灵耀3的屏幕素质属于一流水平。键盘:键程短,体验略好于 MacBook  灵耀3采用了常见的巧克力全尺寸键盘设计,键帽设计比较“细长”,为了节约键盘空间,最上方 Fx 功能键的高度是下方输入按键的一半。  官方宣称键盘有着0.8毫米的键程,就实际体验来说,灵耀3的输入感受比较一般,与同级别的 MacBook 相比,灵耀3反馈略硬一些,体验稍微好一点。不过相比键程更长的戴尔 XPS 13、ThinkPad X1 Carbon 等主流还有一段距离。  灵耀3有键盘背光灯设计,支持3级亮度调节,我们拿到的玫瑰金版采用白色背光灯。官方宣传中蓝色版使用金色背光灯,并且蓝色版的按键字体也是金黄色。金色的背光灯比较少见,华硕可能是第一家,灯光很暖,适合夜晚使用。触控板:右上角集成指纹解锁模块  灵耀3采用一体式玻璃触控板设计,下方配有两枚实体按键。触控板面积约占掌托的1/3,体验属主流水平。触控板前端有一个缺口,用户可以借助这个缺口单手打开屏幕,体验非常好。  触控板上最大的亮点在于位于右上角的按压式指纹识别模块,通过它用户可以更快更方便地进入系统。  随着指纹识别在智能设备上的普及,这一功能也将成为各大高端产品的标配。不过在笔记本上,指纹识别模块目前的功能不多,仅能解锁进入系统,需要有更多的应用场景才能让它的存在更有价值。声音:配有四颗哈曼卡顿扬声器  与以往的 ZenBook 系列产品相同,灵耀3也搭载了来自哈曼卡顿的音箱系统,其拥有四个独立扬声器(这样的设计比较少见),经实际试听,灵耀3的声音有很强的临场感,四颗扬声器能够打造一个很有立体感的声场,低音效果很棒。整体效果在笔记本产品中属于顶级的水平。基准硬件测试:配 Intel Core i5-7200U 处理器  灵耀3是第一批搭载 Intel 第七代 Kaby Lake 处理器的笔记本之一,目前在售的两个版本分别搭载了 i7-7500U 和 i5-7200U。我们拿到的是i5版,它还配备了 8GB 2133MHz LPDDR3 内存,512GB SSD。更多配置会在未来发售。处理器基准测试  灵耀3是我们拿到的第二款7代 i5 笔记本。i5-7200U 基于 Intel Kaby Lake 架构设计,14nm 制造工艺,双核心四线程,主频 2.5GHz,睿频 3.1GHz,TDP 值为 15W。从参数来看,i5-7200U 相比 i5-6200U仅仅是频率的提升。  使用 CineBench R15 软件测试,其最终单线程成绩为110,多线程成绩为262。这是我们多次测试后的最佳数据,无论是与历代同级别处理器的成绩、还是与 i5-7200U 的正常水平相比,灵耀3的测试成绩都明显偏低。测试进行到一半时
大幅度降频温度下降后
运行恢复正常  我回顾了一下测试过程,测试进行到20%左右时,CPU 睿频关闭,瞬间降频,稍等一段时间后回到 2.5GHz,接着睿频重新启动,测试结束之前又关闭。CPU 满载时的温度曲线  在进行极限测试时,可以看到温度曲线和 CPU 频率成正比,当 CPU 频率上升,温度上升,温度到极限后 CPU 降频,温度随之下降,如此反复循环。所以其中的原因也很明显:受到灵耀3的散热限制,CPU 无法保持满载状态,所以会通过关闭睿频甚至降频来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行。内存基准测试  一般来说,轻薄本中所使用的 LPDDR3 内存频率多为 1600MHz 或者 1866MHz,而 2133MHz 的内存频率一般是 DDR4 内存的规格。我们并不清楚华硕为什么没有选择更省电、性能更强的 DDR4 内存。  使用 AIDA 64 软件中的内存测试工具进行测试,其最终读速为 31250MB/S,写速为 28910MB/S。这一成绩介于 DDR4 2133 和 DDR3L 1600 之间。SSD基准测试  灵耀3搭载了由海力士提供的 512GB SATA ,官方称最高可选 1TB 容量的 PCIe 固态硬盘。使用 AS SSD 软件进行测试,其最终读取速度为 487.1MB/S,写入速度为 443.08MB/S,表现非常出色。续航:40Wh锂电池/7小时续航时间  通过华硕给出的内部渲染图,我们可以看到灵耀3在电池设计上花了很多心思。不过它的电池容量并不算高,仅为 40Wh。作为对比,戴尔 XPS 13 的电池容量为 52Wh,联想 YOGA 4 Pro 为 66Wh,微软 Surface Book 为 69Wh,苹果 RMBP 13 为 74.9Wh。  当然我们的比较并不公平,灵耀3的体积决定了它注定不会有特别高的电池容量。在 60% 屏幕亮度、20% 音量大小、连接 WiFi、关闭键盘背光灯的情况下,使用内置播放器连续播放一段 1080P 视频一小时后共耗电14%,由此推测灵耀3的续航时间大约为7小时。表现中规中矩。散热:温度不高,但热量过于集中  灵耀3采用单风扇单铜管的散热结构,CPU 测试时我们就非常担心它的散热情况,虽说 Intel Kaby Lake 在发热控制方面有一些进步,但是灵耀3的机身实在是太薄了。满载一段时间后得到下面的热成像图。  机身键盘面的最高温度是50.5度,整个键盘右侧都被高温覆盖,最高温度点位于键盘右侧中心部分;机身底部的最高温度是46.6度,热量集中在左上角(对应键盘右上角)。  其实这样的温度并不算特别高,我们在搭载 Skylake 处理器的微软 Surface Book、联想 YOGA 4 Pro以及戴尔 XPS 13 上面都见过,不过它们并没有像灵耀3一样把热量完全集中在一个区域内,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灵耀3需要降频散热。  归根结底,灵耀3散热不够出色的原因还是机身太薄了,热量无法迅速排出。总结:除了散热,其它都是完美!  华硕灵耀3是一款令我比较纠结的机器,它有着出色的外观设计、完美的便携性、优质的屏幕体验以及强大的性能,但由于散热系统不给力导致性能无法被完美发挥。  不过灵耀3依然是一台值得买的机型,i5/8GB/512GB 的配置仅售8499元,市面上没有任何一款轻薄本能在同等设计、做工、用料的水平上有着如此高的性价比!  坦率地讲,灵耀3除了散热之外,方方面面都是接近完美的,优秀的设计功底让华硕灵耀3脱颖而出,强大的第七代酷睿处理器让它在性能和续航中得到了双赢。售价方面已经说过,华硕出色的性价比恐怕在同级竞争对手中难寻其右,灵耀3是目前最值得购买的笔记本。■
CPU:I5-7200U 处理器主频:2.5GHz 内存:8G 显卡类型:核显 硬盘:512G固态 显卡:Intel HD Graphics 620
扯扯车精品文章推荐您所在的位置: >
其他用户还加入以下产品进行对比:
戴尔灵越游匣 15PR-6748B
华硕灵耀S4000UA(i5/8G/256G)
惠普畅游人Pavilion 14-bf118TX
华为 MateBook X(i5/8G/256G)
苹果 13英寸新MacBook Pro(MPXQ2CH/A)
联想Yoga 730(15.6英寸)
联想ThinkPad E570(20H5A06UCD)
惠普暗影精灵III代游戏本(15-ce007TX)
华硕 PU404UF 8250
联想小新 潮GB/1TB)
对比参数设置:
高亮显示不同参数
隐藏相同参数
请选择型号
请选择型号
请选择型号
三星(SAMSUNG)
华硕(ASUS)
广州指导价
我要纠错:
热门城市:
8名网友评分
72名网友评分
900X1B-A03
2011下半年
轻薄便携本
轻薄便携本,商用办公本
主板芯片组
Intel HM65
Windows 7 Home Premium
Windows 10
Intel Core i5-GHz/L3 3M)
Intel Core i5-GHz/L3 3M)
双核心/四线程
双核心/四线程
Sandy Bridge
处理器系列
第二代酷睿i5
第七代酷睿i5
处理器主频
预留内存接口
最大支持内存
最大支持8GB
最大支持16GB
SSD固态硬盘
SSD固态硬盘
显示屏描述
宽屏,LED背光,16:9比例
宽屏,LED背光,16:9比例
Intel HD 3000
共享系统内存
共享系统内存
支持DirectX 10.1
支持DirectX 12
内置扬声器
内置扬声器
内置音效芯片
内置音效芯片
802.11b/g/n无线网卡
内置无线网卡
内置10-100-1000M网卡
内置10-100-1000M网卡
1个USB2.0,1个USB3.0
多合一读卡器
四合一读卡器,SD,SDHC,SDXC,MMC
RJ45,声音输入,声音输出孔,直流电源插孔,安全锁孔
直流电源插孔
聚合物电池
电源适配器
100V-240V 自适应交流电源供应器
具体时间视使用环境而定
约5-8小时,具体时间视使用情况而定
298×197.5×16.5mm
326.4×225.5×20.6mm
镁铝合金材质
锂电池,电源适配器,软件光盘,说明书
电源适配器,说明书,保修卡
产品参数对比全国统一热线:400-028-5800028-
VPS SERVER
CLOUD HOST
欢迎光临西部数码,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华硕灵耀U3000体验:优秀的画质音效让办公变成享受
  2011年10月,华硕以&禅本&(ZenBook)的名义发布了两款便携笔记本&&UX21与UX31。那时,由英特尔主导的&超极本&概念刚刚兴起,谁都不知道它的未来会走向哪里。如今五年已经过去,ZenBook系列早已获得了成功,成为轻薄本领域的先驱,与戴尔XPS、惠普Envy、联想Yoga等对手同台竞技。
  今年以来,华硕官方赋予了超级本一个更响亮的称谓&灵耀&。而本文的主角&&灵耀U3000,就是更名之后推出的第一款产品。
  一、外观
  外包装非常简洁大方。
  本体现身。灵耀U3000采用全合金机身+CNC工艺设计,尺寸不大,给人做工精细而坚实可靠的第一印象。机身四角相对比较圆润,没有棱角,不会显得过于呆板。
  正方形的电源适配器,自带束线带。该适配器来自台达,19V/3.42A规格,功率65W。
  A面具有华硕特色满满的同心圆发丝纹理,金属质感强烈,手感较为细腻,不易沾染指纹。华硕品牌Logo镶嵌在中心位置。
  B面的主体是13.3英寸全高清雾面屏幕。屏框比较宽,但也不会影响观感。屏框与屏幕面板的贴合紧致,没有缝隙。转轴处阻尼适中,单手可以顺利开合。我们也可以注意到这台机器的底面前侧采用了常见的楔形设计,看起来比较薄。
  屏幕上方从左到右排列着光线感应器、摄像头和摄像头指示灯。拥有光线感应器,意味着这台机器可以自动调节屏幕亮度,十分方便。
  C面主要被一张巧克力键盘占据,键盘区下方是一体式触控板。左掌托处有三枚贴纸,分别是英特尔Skylake酷睿i7、能源之星与HDMI的标识。右掌托处的文字表示这台机器的扬声器有B&O专业音效的加持。
  散热出风口隐藏于屏幕转轴处,这样可以保证机身外侧的美观。
  D面则是一整块金属板,包含散热进风口、产品信息贴纸、螺丝孔位、扬声器/麦克风开孔,以及4个橡胶脚垫。电池组为内置,不可拆卸。
  另外,这台机器的B、C、D面均有一层喷砂涂层,有些许颗粒感。这样可以适当加大摩擦,防止握持时意外滑落。
  华硕官方给出的灵耀U3000的裸机重量为1.45kg,厚度平均值则为19.2mm,作为超极本而言非常合格,单手托起它没有问题。即使是对于经常在外奔波的商务人士,它也不会为包包带来压力。
  二、接口与外设
  机身左侧有2个USB3.0接口与读卡器插槽。从中也可以看出,屏幕的最大开合角度约140度。
  机身右侧接口相对密集一些,从左至右分别是3.5mm耳机/麦克风插孔、HDMI接口、支持快速充电与关机充电(华硕USB Charger Plus技术)的USB3.0接口、Mini DisplayPort接口与电源插孔。在这些接口的左侧还有一枚充电指示灯。
  灵耀U3000这样的接口配备,在超极本阵营中属于比较丰富的,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需求。有点遗憾的是,它没有配备刚刚流行起来的雷电3接口,当然对于这样一台平价的本本,我们不应该要求过高。
  笔记本的外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用户体验的好坏,我按照键盘、触摸板、屏幕、扬声器的顺序逐一来感受一下。
  灵耀U3000的键帽面积比较大,表面采用了与C面近似的磨砂工艺处理,可以防止长时间使用后磨损或打油。华硕官方标称的键程为2.3mm,这个值是比较适中的。在实际输入的过程中,按键反馈明确,噪音较小。
  电源按钮(内有电源指示灯)位于键盘区右上角,正好在Delete/Insert键的旁边,不熟悉这种排布的用户在初次使用时要多加注意,防止误触。键盘区外还有一枚硬盘灯。
  美中不足的是,这张键盘不带背光灯,在弱光环境下使用不便。华硕此举有些令人费解,因为这台机器的姊妹型号U303UB的键盘原本是带有背光的。
  触控板则是目前最为普遍的设计。其面积同样比较大,触感光滑,左右两个按键的手感略偏硬,按压时需要用一些力。配合机器内预装的Smart Gesture软件,用户可以自定义触控板的手势,熟悉之后即可以不使用鼠标完成几乎所有的日常操作。
  灵耀U3000的屏幕面板来自夏普,是IGZO全高清广色域面板,显示效果在同价位笔记本中处于领先地位,分辨率、色彩、可视角度、漏光控制表现都不错。
  另外,机器内也预装Splendid Utility软件,可以使用它来调节屏幕的色彩表现。除了内置的&一般&&护眼&&生动&三个模式,用户也可以自定义色温,让自己的眼睛更加舒适。
  然后,将系统音量调整到70,播放几首歌曲。采用B&O技术支持的扬声器表现不错,高频不破音,低频浑厚有力。其缺点是音量偏小,这也是很多轻薄本都具有的通病。ICEpower也专门提供了AudioWizard与SmartAudio软件,可以调节多种情景模式,满足用户的需求。
  俗话说得好,好马配好鞍。灵耀U3000的外设硬件表现令人满意,又有相应的软件配合,使得它的操控体验完全称得上舒适。
  三、硬件配置参数概览
  只有&秀外&当然不够,&慧中&才是更为重要的。下面是鲁大师给出的配置清单。UX303UA并非识别错误,它正是灵耀U3000的本名。
  当然还有AIDA64的整机概述信息。
  整台机器的&大脑&&&处理器,是英特尔酷睿i7-6500U。它隶属于14nm制程、代号&Skylake&的第六代酷睿家族,是低电压CPU序列中相对高端的型号,也是比较常见的型号之一。i7-6500U采用双核心四线程设计,拥有4MB L3缓存。它的基础频率为2.5GHz,单核/双核最大睿频分别为3.1GHz/3.0GHz,热设计功耗(TDP)为15W。
  作为一台超极本,没有独立显卡是情理之中的。处理器核芯显卡型号为HD Graphics 520,带有24个执行单元(EU),基础频率300MHz,最大加速频率1050MHz。它还支持DX12、4K分辨率输出,以及三显示器输出。
  本机出厂配备8G双通道内存,完全可以满足主流需求。华硕经常使用4G板载内存+1个内存插槽的方案,灵耀U3000也不例外,也就是说它最大可以支持12G内存。自带的4G内存条由海力士制造,规格为DDR3L 1600MHz,时序11-11-11-28。
  512G固态硬盘称得上是整套配置中的亮点。这块SSD是最近比较火爆的镁光M600,采用Marvell 88SS9189主控芯片,以及镁光自产的16nm MLC NAND闪存。它走的是传统SATA3通道,标称最大连续读/写速度分别为560MBps/510MBps。
  关于屏幕,前面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的描述。面板型号为夏普LQ133M1JW14,可能是由于比较新吧,屏库网中暂时没有收录它的参数,因此我找到了同系列的LQ133M1JW07,想来也应该没有明显的区别。它的标称参数为:分辨率,对比度1000:1,视角178&,色域72% NTSC,特别是色深原生8bit,称其为高素质屏幕当之无愧。
  无线网卡为英特尔AC 7265,是无线网卡领域比较知名的高端型号,传输速度相当稳定。
  锂离子电池,设计容量约53WHr,完全充电容量约52WHr。
  四、办公体验及续航实测
  对于笔记本电脑或者其他任何电子产品而言,体验还是要排在第一位的。因此,在我拿到它的第二天,我用它进行了一整天的办公,并且测试了一下续航能力。各种跑分稍后奉上。
  开始工作之前,先记录一下电量为97%。由于我在室内工作,因此将屏幕亮度设定为25%,关闭自动调节。
  作为一个程序猿,电脑是绝对必需的办公用具。之前,我使用的主力机器是一台戴尔OptiPlex 3020,辅以一台自购的微软Surface Pro 4做一些其他工作。这次将主战场从台式机转移到笔记本上来,适应一下还是没有什么压力的。
  得益于优秀的屏幕素质和键盘手感,使用灵耀U3000编写程序的体验很好。由于固态硬盘的加持,机器整体响应速度也很快,开机耗时不到10秒,打开Eclipse软件也是如此。
  顺便说一句,在我刚刚拿到这台机器时,Windows 10系统默认的缩放比例是150%。然而经过一些尝试,我发现对于13寸全高清屏,大多数情况下将这个比例调为125%更加舒服,不会显得太大。
  到了午饭时间,剩余电量是68%。在我离开座位之前,修改电源管理选项,令其10分钟后自动熄屏,但不允许进入休眠状态。
  午饭回来后,上网看了一些奥运会的新闻和视频,就要投入下午的工作了。笔记本的屏幕毕竟还是有些狭小,在有条件的时候外接显示器工作会舒爽很多。我使用一个Mini DP转VGA装置接上了一台戴尔P2414H。
  到了下午3点,还有42%的电量剩余。
  一个小时后,我参加了一个技术方案的会议,在会上仍然需要用它外接投影仪进行PPT的讲解,以及做一些相关的记录。散会之后不久,系统发出低电量报警,此时仅有10%的电量了。
  由上面的实测可以得出,从9:37到17:14这7小时37分钟的时间内,灵耀U3000的电池电量消耗了87%。所以可以估算出,这台笔记本在用于轻度办公用途时,极限续航时间可以达到8个小时,距离&一天不插电&的目标很接近,对商务人士而言具有不小的吸引力。
  接下来插上电源进行充电,并且继续正常使用。到下班时间的一个半小时内,电量从10%涨到了82%,充电速度也是令人满意的。
  五、处理器基准测试
  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一致性,下面所有测试项目都在环境温度26℃的室内进行,接通电源,屏幕亮度调至50%。
  ① Fritz Chess Benchmark+HWiNFO64 Sensors
  ② CineBench R15 CPU+HWiNFO64 Sensors
  ③ wPrime 32M
  ④ WinRAR压缩
  ⑤ AIDA64 CPU Queen、PhotoWorxx
  ⑥ AIDA64 FPU VP8、Mandel
  由上面的测试可以得知,灵耀U3000搭载的这颗i7-6500U,综合性能与第四代Haswell处理器中最常见的i5-4210M基本相同,处于主流中端水平,可以完美胜任日常上网、影音等用途,以及非特别繁重的办公用途。当然,i7-6500U的功耗比i5-4210M低了50%之多,这是微架构革新的优势。
  在测试过程中,通过HWiNFO64 Sensors的监视,发现在长时间满负载一段时间后,处理器会达到短时最大功耗,一般是18W~19W,超过了标称TDP的限制,此时核心温度最高约75℃。一旦达到这个阈值,其频率就会从满睿频下降约10%,来到2.6~2.8GHz,以降低发热量和功耗。这虽然会使跑分成绩有些许下降,但日常使用的情境远没有像跑分这样严苛,因此对用户体验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六、核芯显卡基准测试
  ① 3DMark11 Performance
  ② 3DMark Cloud Gate
  ③ CineBench R15 OpenGL
  ④ AIDA64 GPGPU
  由上面的测试可以得知,i7-6500U搭载的HD Graphics 520核显,综合性能比第五代Broadwell处理器中对位的i7-5500U搭载的HD Graphics 5500核显强了30%左右,并且略微超越了一些入门级独显,如NV GeForce 820M与AMD Radeon R5 M230。
  这个结果意味着像灵耀U3000这样的超极本也具备了基础的游戏性能。已经有很多实测表明,在分辨率下,HD Graphics 520核显可以支持中高特效爽玩如《英雄联盟》这样的入门级网游,并且能够保证相当的流畅度(FPS&60)。
  七、存储介质基准测试
  ① AIDA64 Cache & Memory Benchmark
  ② AS SSD Benchmark
  ③ ATTO Disk Benchmark
  ④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内存和缓存的跑分自然不必多说。而在测试SSD时,我采用了三种机制不同的测试软件分别进行跑分。其结果虽然不尽相同,但从中可以得出,镁光M600属于各种OEM SSD中表现比较出色的型号。它在理想条件下的成绩与标称值很接近,模拟用户使用环境的测试成绩也中规中矩。
  前面已经提到过,512G SSD是灵耀U3000的整机配置中最大的亮点。尽管镁光M600不是一块很高端的PCIe SSD,但相对于普通机械硬盘,其读写速度已经有了数倍的提升,基本杜绝了卡顿的现象。它可以保证开关机和日常操作流畅,使用多种专业软件、观看高清视频、拷贝大量文件时的速度也令人满意,急性子的用户不必再苦苦等待了。
  此外,在硬盘方面,同价位的其他轻薄本几乎都采用256G SSD或128G SSD+1T 5400转HDD的组合,而前者容量较小,后者仍然要受到机械硬盘的制约。灵耀U3000的方案比较两全其美,速度、容量均不误,竞争力明显。
  八、屏幕素质测试
  这里采用的测试工具是DataColor红蜘蛛5校色仪及其配套软件。
  ① 色域
  ② 色调响应
  ③ 亮度、对比度
  ④ 均匀性
  ⑤ 色彩精确度
  测试表明,在亮度、对比度和色域这三个关键指标上,这块屏幕的表现相当好,色域达到了99% sRGB。色彩精确度也同样没有问题,除了藏青色的&DE较大之外,其他颜色都比较准,平均&DE仅有0.93。均匀度则相对没有那么出彩,屏幕上侧与下侧相比有一定的偏离,但这对普通用户而言无伤大雅。
  总的说来,如果不是对显示效果要求极高的专业用途,那么这块屏幕是很令人满意的,观感比较舒适,长时间观看不会伤眼。
  九、表面温度测试+短时压力测试
  这里采用的测试工具是胜利VC303B红外线测温枪。
  由于用户在使用笔记本时,主要的接触面位于键盘和掌托,因此我选取5个点分别测试温度:键盘S键、H键、回车键,以及左右掌托的中心点。 在机器空载的状态下,这5个点的温度分别为:32.4、34.4、33.9、31.9、32.3℃。
  对一台超极本进行wPrime 1024M+FurMark这样的极限压力测试未免太残忍了,我决定对它温柔一些,只采用AIDA64的Stability Test工具做一般的稳定性测试,顺便用一些其他软件进行观察。考虑到15W的功耗限制,以及单风扇+单热管的超极本标配散热模组,这样的双拷表现是可以接受的。
  测试进行一段时间后,再次测量上述5个点的温度,分别为:34.9、39.6、36.0、32.4、34.5℃,转轴处出风口的温度则达到了40℃以上。这说明这台机器的主要发热点位于键盘中部,隔热效果还是不错的。在短时高负载的条件下,键盘表面并不会发烫,仅仅是温热而已。
  十、总结
  在我拿到这台机器之前,我一直在想:低电压i7、8G内存、512G固态硬盘、一线品牌,这些特质汇聚于一台售价仅有6000元的超极本上面,会不会有什么其他的缺点呢?经过为时数天的评测过程,我的疑虑也渐渐地烟消云散了。
  除了键盘无背光这一个比较明显的不足之外,在其他方面,这台机器的综合素质完全对得起它的价格,特别是屏幕和续航值得称赞。很显然,它面向的消费者群体主要是日常办公、差旅较多的白领、商务人士,以及对性能要求中等且追求轻薄、时尚的学生及年轻人,其性价比不可谓不高。
  进入2016年以来,华硕品牌在游戏本方面呈现出了一些颓势,而经过整合后的灵耀系列则表现强劲。灵耀U3000很好地继承了ZenBook的血统,也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华硕能够更加充实这个产品线,在超极本的世界里愈发灵动闪耀。我想,这大概也就是ZenBook更名的初衷了吧。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028-0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下一篇:没有了
服务器技术
官方网址: west.cn
西部数码.cn
CopyRight & &西部数码&版权所有
电话总机:028- (20线)
400电话: 400-028-5800
采购邮箱: office@scaqyl.to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硕灵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