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的多池互联问题问题,

“我们恨化学”背后的真问题
最近,央视播放的“我们恨化学”广告火了。先是网友爆料北大教授周公度要求央视撤播致歉,随后中国化学会亦正式致函央视,要求其公开致歉并弥补损失。虽然央视目前已将广告停播,但余波尚未平息。不少评论者认为是国人科学素养较低,才让这样毫无科学素养的反科学广告登上央视,果真如此吗?
“我们恨化学”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公民科学素养不高”在很多人眼中,“我们恨化学”这类广告的存在是公民科学素质不高的结果在对“我们恨化学”这则广告的口诛笔伐中,“反科学”是这则广告的一大罪状。很多人认为,这则奇葩广告之所以能被呈现出来,是因为广告策划人员、化妆品公司以及广告的把关者都严重缺乏科学素养――连“纯天然”的化妆品产品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基本化学常识都没有。恰在前不久,中国科协公布了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6.20%,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他们看来,这正好佐证了他们的观点:目前公众的科学素质水平还很低,对化学科学、化学工业缺乏了解,才导致“我们恨化学”这类“反科学”广告大行其道。中国化学会正式发函要求央视道歉并弥补损失但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值得商榷,多数人都知道“化妆品不可能不含有化学成分”国人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低是事实,但这跟出现“我们恨化学”这则广告是否一定有关系呢?这样的联系有些过于简单。事实上,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体系非常复杂。其中,《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是对公民科学素质进行测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该基准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精神三个范畴领域,共26条基准,130个基准点。测评时,需从130个基准点中随机选取50个基准点进行考察,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精神三个范畴领域都需合格(对应题目达到60%的准确率)才算达标。考查范围广,要求又高,要想达标并不容易,这也可能是科协调查最后结果中,“具备科学素质公民”比例较低的原因。而“我们恨化学”这则广告是怎样的情况呢?从逻辑上推敲,这则广告表达了“我们这种化妆品是纯天然的,不含任何化学成分”。正如嘲讽者所言,“只要具备初中的化学知识”,就会知道化妆品不可能不含有化学成分。在早已普及九年义务的中国,绝大多数人都具备这样的知识,这则广告受到网友几乎一边倒的口诛笔伐,没有人出来表示“自己受到了蒙骗”,即是明证。那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奇葩的广告呢?据称,这则广告的创意来自一位广告业“大神”,“大神”对这个创意的自我评价是,“当这段广告旁白摆在所有人面前时,大家长舒一口气:(该产品牌)今年两个多亿的传播费用,不用担心起不到应有的价值了。”明明这么多人都看出这则广告严重反科学,极为愚蠢,怎么这些业内人士还自我感觉良好?这里的关键之处恐怕在于,如果没有人带头揭示这则广告的反科学逻辑,绝大多数观众也许意识不到广告的内在逻辑是“我们这种化妆品不含任何化学成分”,毕竟广告只是说“我们恨化学”,观众接收到的信息可能只是“我们这种产品比别家更天然”而已,这与发个问卷问这些观众是否相信“化妆品可以不含任何化学成分”是不同的。但一旦有人戳穿了这个内部逻辑,并流传起来,就会引发从众效应争相批判广告反科学,没有人会承认自己看不出这则广告多愚昧,毕竟初中知识就能看出不对劲。所以说,出现目前这种争相批判的状况,是广告创意提供方所始料未及的。他们之所以原本认为这则广告创意好,恐怕是因为,这则广告极好地抓住了人们“对纯天然总是产生正面联想”、“对化学品总是产生负面联想”的刻板印象。这样的刻板印象的确是存在的,而这才是这则广告背后的真问题。这则广告反映出人们对化学工业的负面刻板印象化学品获取民众的信任非常困难,丧失信任却非常容易这则广告虽然不能证明民众对于化学没有基本的认知,但正如清华大学化学博士邓耿所言,“我们恨化学”之所以被写进广告词,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反映了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对某些化学品、甚至化学工业的某种负面认识。这种“负面认识”也难说责任全在民众身上。有国外学者指出,人们对于化学品的信任至关重要,建立对化学品的信任非常困难,丧失信任却非常容易,一两起安全事故就可以摧毁人们对工业化学品的信任。对国人而言,恰恰是“喝牛奶知道了三聚氰胺,吃红心的咸鸭蛋知道了苏丹红,喝白酒知道了塑化剂,吃猪肉知道了瘦肉精……”,食品安全事故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通过这种方式知道化学品,人们自然会对化学品失去信任,转而追求“纯天然”,2013年英国专业市场调研公司英敏特发布的“中国食品安全消费者生活方式报告”显示,尽管中国产品经常被曝出包装上的宣传名不副实,但仍有87%的人愿意花高价购买标有“纯天然”等字样的食品。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奶业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监管不严格,则进一步让人们对化学工业失去信任PX项目可谓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当初确实有很多关于PX项目的谣言,如PX有“剧毒、致癌、致畸、高爆炸等危害”,一些谣言甚至出自知名科学家之口,这让不少化学人认为PX项目之所以处处受阻,是PX项目科普不足所致,甚至有专家声称“没有谣言,就没有反PX事件”。于是无论是专家、地方政府还是媒体都在大力宣传PX的低毒性、PX项目安全,甚至还因PX低毒还是剧毒,发生过著名的“词条保卫战”。在这一过程中,PX的低毒性渐渐被公众所熟知。结果如何呢?虽然PX低毒被公众认可,但由于PX项目燃爆事故不止一次发生,不少人虽不再相信谣言,却不相信地方政府会严格监管PX项目,企业能够安全生产,重建这种信任,远远比让人们相信PX低毒更为困难。虽然说,PX这种工业原料与涂抹在脸上的化学产品并不是一回事。但从认知论角度讲,人们却很有可能把它们归位同一类东西,即“化学产品”,所有关于“化学产品”的负面内容,会注入到同一种刻板印象。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对化学品总是产生负面联想”的普遍心理了。这样的情况不独国内存在,国外往往也是如此。反对PX项目并非仅仅因为谣言改变人们对化学产品的负面刻板印象,得有技巧地进行科普化学家不应“上纲上线”,要先搞清公众对化学到底是何种态度认为普通人对化学会产生各种没有道理的怀疑和恐惧,并认为这是对化学的攻击,并非中国化学家独有,这种认识在国外化学家中也普遍存在,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他们所想。2015年,为了弄清公众对化学的态度,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和民调机构TNS BMRB联合进行了一次民调,这次民调包括2000多次面对面访谈及8次研讨会,以保证样本数量足够,结论准确。在调查开始前,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中的许多化学家认为化学不受重视、不被信任,且常遭受污蔑。他们还认为,这是公众对化学无知所导致的。但调查结果显示,他们错了,大多数人对于化学的态度其实相当中立,主要原因是他们几乎对这个领域完全没有了解。在受访民众当中,有25%的人表示对化学“没有任何兴趣”;一半以上的人感觉自己对这个领域了解太少;约有一半的人表示,在谈论有关化学方面的话题时“完全没有信心”。而且与很多化学家的猜测不同,只有19%的受访者认为“所有的化学物质都危险且有害”,而且在这部分人当中,也有半数承认总体来讲化学带来的益处要超过它的危害。此次调查的结果表明,在与公众打交道时,专业人士们其实往往搞错了目标。与其耗费精力去和负面态度作斗争,还不如首先解决公众对化学认识缺乏的问题,多为自己所在的专业宣传代言。相比于国外,中国科学家在解决公众“认知缺乏”方面做得尤为落后对于中国的科普事业来说,过于“耗费精力去和负面态度作斗争”可能是一个更为明显的现象,很多科普工作者所理解的科普就是“与伪科学作斗争”。“与伪科学作斗争”当然是好事,但如前所述,这种方式却未必能很好地引起公众兴趣。而中国科学界,针对公众兴趣的正面科普严重不足。学者贾鹤鹏曾对中外科学家对科学成果的传播做过对比,他发现由于国外科学家需要大众的支持来保证他们获得资助,因此他们非常欢迎媒体报道他们的研究成果,为了更好的报道研究成果,知名国际科技期刊还会委托重要的、有新闻性的论文作者撰写新闻稿,有时候科学家及其机构也会根据自己的论文在期刊之外撰写新闻稿,再通过媒体发表。而国内的科学新闻,最大的信息源头是政府而不是科学院所。不仅如此,他对中科院网站(日到日)科研进展栏目的研究发现,虽然中科院在此期间发稿量很大,有383篇。但在这383篇新闻稿中,有116篇的发布是由于有重要的论文发表,192篇是因为所报道的研究项目获得了资助,或是因为通过了中期或终期评估,或由于获取了科学奖励。这更像是研究人员及其院所对上级官方的工作报告,而不是把他们的研究传播给大众。这就造成公众正面接收科学知识的渠道严重不足。如果权威的科学家能够更多地拉近与普通民众的距离,写的文章普通公众能直接触达到,那么不仅有利于树立科学家的权威形象,对科普工作也有更大的帮助。像公众“倾向天然品、不爱化学品”这种刻板印象,是需要长年累月的正面科普去进行扭转的。科普的形式,也应该由“教育”转变为“对话”2000 年英国国会上议院发布的《科学与社会》报告标志着公众参与科学模型的正式提出。该报告认为,过去的科学传播只是从科学共同体到公众的单向的自上而下的传播模式,而当前的科学传播应该聚焦于对话,或者说科学家与公众的双向交流与互动。对话的本质是平等。但在针对“我们恨化学”这则广告时,化学会表示,“鉴于央视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已经在公众中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要求央视立即撤销该广告并就播出该广告公开致歉,同时要求央视加强对广告及相应栏目的科学性审查。此外,要求央视制作并播放宣传化学正面形象的公益广告,弥补已经造成的恶劣影响,言下之意已经认定了这则广告的“反科学”性质。这是一种过于居高临下的态度。在“我们恨化学”这则案例里,由于广告商完全站不住脚,处于绝对下风,舆论会支持我们的科学家。但长期使用这样的方式,能够扭转公众“倾向天然品、不爱化学品”这样的刻板印象吗?恐怕是不够的。
我们恨化学”表面看起来纯粹只是个“反科学广告”,但问题的实质却是“人们厌恶化学产品”这种刻板印象,要想改变这一刻板印象,我国的科普工作者还任重而道远。
对薄的“政绩”不必感恩戴德
真正需要铲除的不是字
历史图片经常由于时间久远、来源不明等原因被错误解读。
“中国人的智商是不是全球最高?”,其实是一个不会有答案的伪问题。
联系电话: Email: 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问编辑#
还能输入140字化学科学前沿问题(下)
——回顾与展望
价格:¥32.50 &&
1709人阅读
近来观看了北师大化学学院刘克文教授的国培讲座视频《当前化学科学研究的一些前沿问题》深受启发,但又觉着言犹未尽,为了更多、更好的了解这方面的有关论述,并有针对性的结合到中学化学(尤其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特以中国知网的大成编客为平台,精选汇集并学习了有关素材,做了主题编辑。本文集分为上、下两部分:《化学科学前沿问题(上)——与中学化学教学的结合》(又分为第1章化学科学研究的一些前沿问题对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性、第2章如何恰当地将化学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与中学化学教学相结合、第3章高等师范化学教学与化学科学前沿问题的结合共3章,这部分是可以对中学教学有借鉴作用的);《化学科学前沿问题(下)——回顾与展望》(也分为第1章化学学科前沿问题的理论综述、第2章当前化学科学研究的一些前沿问题展望、第3章前沿中的前沿--近十年化学诺贝尔奖研究领域及该领域最新进展共3章,这是用来延伸阅读学习的,有利于拓展视野)。作为基础教育组成部分的中学化学教材从编写、试用到审定、出版耗时较长,使用后又要保持相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就避免不了几年、十几年一副老面孔,内容陈旧、知识老化过期的现象,而且理科教材尤为突出。如从早先的“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的一门科学”、“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到徐光宪院士的“化学是主要研究从原子、分子片、分子、超分子,到分子和原子的各种不同尺度和不同复杂程度的聚集态和组装态的合成和反应,分离和分析,结构和形态,物理性能和生物活性及其规律和应用的自然科学。化学在社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并与物理、生物、材料、医学、环境、信息、地学等多种学科交叉渗透,已成为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中的‘中心科学’。”[1]的最新描述。这都需要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的吸收新知识,把科学前沿知识融入日常教学之中,否则,就会像一些有识之士在文章中所担心的“照本宣科,就会像桃花源中之人,‘不知秦汉,无论魏晋’了”。[2]本文集将化学科学的前沿问题与中学化学教学联系,具有教学和备考预测上的前瞻性,对中学化学教师的教学教研价值较大,编此文集以期也能为同样关注这个话题的同行们教研时提供便利。参考文献:[1]徐光宪.化学的定义、地位、作用和任务[J].化学通报, -57.[2]吴本连.化学前沿知识教育功能例谈[J].山东教育,2001(11)(中旬):23 -24.
第1章 化学学科前沿问题的理论综述
1.21世纪几个化学前沿学科的初步探讨
本文论述了以绿色化学、材料化学、生命化学、计算机化学、农业化学及化学工程等为代表的化学前沿学科 ,初步探讨了化学科学在 2 1世纪初的发展趋势。&&&
来源:《化学教学》
2001年第04期
作者:徐祖民
2.从高分子化学与衣食住行到高科技发展
本文围绕国际化学年的主题,介绍高分子科学与人类衣食住行、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密切关系,结合高分子发展历程、高分子产业现状和高分子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概述了高分子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情况。&&&
来源:《化学通报》
2011年第08期
作者:董建华
3.化学:发现与创造的科学——国际化学百年发展启示
本文从化学百年来发现与创造的若干事例介绍了化学科学的发展,从对学科本身的发展,对其它学科的促进,特别是对近百年来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贡献出发,提出了化学发展给我们带来的重要启示;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化学的快速发展;提出了新时期面对能源、资源、材料、环境等重要挑战问题,化学应该如...&&&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1年第01期
作者:白春礼
4.高性能大规模分子动力学的前沿进展——近35年生物体系的...
蔡文生;Christophe C...
对近35年来数值模拟方法,特别是经典分子动力学方法和相关的优先采样技术在生物体系研究中的应用作了回顾.由于生物体系研究对象的特点是体系空间尺度大且细胞机制时间跨度长,因此所涉及的结构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方面的研究构成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最大挑战.从生物学的角度对分子动力学的基本理...&&&
来源:《化学学报》
2013年第02期
作者:蔡文生;Christophe C...
5.化学的启示——为国际化学年而作
&正&2011年,是居里夫人获诺贝尔化学奖100周年,也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波义耳的《怀疑派化学家》发表350年,科学史上常以这部书的发表作为化学创立的标志。&&&
来源:《化学通报》
2011年第12期
作者:路甬祥
6.从原子到大分子体系的计算机模拟——计算化学50年
Enrico CGio...
本文综述并修订了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我们在计算化学领域所做的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序言部分把我们的工作置于当代科学的背景之下。然后我们以一种经典的基准测试体系——一种新的单粒子表象(即替代传统的原子和分子自旋轨道的化学自旋轨道)所构建的氢分子(H2)波函数——作为开始。用Hartre...&&&
来源:《化学进展》
2011年第09期
作者:Enrico CGio...
7.中国化学——从论文和产品生产大国走向创新强国
&正&目前中国化学正处在发展的转型期,即从一个论文出版、专利申请和产品生产大国转化为化学强国。中国化学挑战与机遇共存,需要更多的原始创新推进中国化学从化学大国走向化学强国。当前中国化学发展的形势我国化学的基础研究逐渐开始与世界前沿化学研究接轨,正处于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化学科...&&&
来源:《中国科技奖励》
2011年第07期
作者:梁文平
第2章 当前化学科学研究的一些前沿问题展望
1.纳米技术在能源发展中将扮演关键角色
&正&能源科学在新时期面临的5个挑战:如何在电子级别控制物质过程;如何设计并完美高效地合成性质符合要求、具有革命意义的新的物质形式;如何从原子或电子组成的复杂关系中找到不同寻常的物质性质,并控制这些性质;如何在纳米级别掌握能源和信息,创造出能与现有技术相抗衡的新技术;如何远离物质...&&&
来源:《中国石化》
2008年第11期
作者:钱新
2.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吴创之;庄新姝
本文按照现有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发展情况将其分为产业化技术、示范技术和前沿技术,对各类技术的原理、特点、发展现状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各种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为我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发展提供方向性的参考。&&&
来源:《中国能源》
2007年第09期
作者:吴创之;庄新姝
3.我国环境化学的发展与展望
江桂斌;蔡亚岐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环境化学学科已经成为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成为环境科学的主流与核心组成部分。本文回顾了二十年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十年的环境化学发展历程,对环境化学面临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来源:《化学通报》
2012年第04期
作者:江桂斌;蔡亚岐
4.中国土壤化学的研究与展望
徐建明;蒋新
回顾土壤化学中重要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可为21世纪土壤科学的长远发展提供基础学科分支的理论依据。本文在简短回顾我国土壤化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讨论了近年来我国土壤化学的研究特点、现状及部分进展,并据此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趋势及重点发展方向作了概括性展望。综合分析认为,对土壤进...&&&
来源:《土壤学报》
2008年第05期
作者:徐建明;蒋新
5.气溶胶与东亚季风相互影响的研究进展
吴国雄;李占清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在第33次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对气溶胶与季风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讨论和评估.本文综述了在此次论坛上所报告的国际和中国气溶胶与东亚季风相互作用有关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1)东亚季风能影响气溶胶的输送,特别是可以为由气溶胶引起的持续性强雾-霾天气过程的生成和发展提供适宜...&&&
来源:《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5年第11期
作者:吴国雄;李占清
6.大气颗粒物表面光化学研究进展
孙云东;邹家骥
颗粒物在大气环境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其表面上的光化学反应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环境科学研究最前沿的领域。本文在阐述大气颗粒物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的基础之上,综述了大气颗粒物表面光化学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目前大气颗粒物表面光化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来源:《广州化工》
2013年第24期
作者:孙云东;邹家骥
7.前途光明的功能高分子材料
赵彦婷;周志华
&正& 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概念大致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早在上世纪30年代,属于功能高分子的离子交换树脂和感光树脂就逐步得到了应用,但功能高分子作为独立的一类材料受到科学界、产业部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是最近20多年的事。一般说来,利用其力学性能的高分子,称为一般高分子,如聚乙烯、聚苯乙烯...&&&
来源:《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5年第07期
作者:赵彦婷;周志华
8.阻燃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的若干前沿问题探讨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阻燃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的进展,分析了当前阻燃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基础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阻燃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的发展趋势,并讨论了若干阻燃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前沿问题.&&&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06年第12期
作者:胡源;宋磊
9.我国化学生物学研究新进展
作为化学领域的一门新兴二级学科,化学生物学已经成为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交叉研究领域,是推动未来生命和化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我国的化学生物学研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在基础建设、人才培养、研究经费支持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于化学...&&&
来源:《化学通报》
2014年第07期
作者:席真;陈鹏
10.超分子化学-分子自组装
朱海峰;孙涛涛
19世纪,科学家更多地从原子层次上认识和研究化学。20世纪科学家则更多地从分子层次上认识和研究化学。进入21世纪,化学会在哪些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会遇到哪些挑战和难题?什么是未来化学的新生长点?化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占有什么地位?这些都是对化学有全局性、战略性指导意义的问题。中国科学院...&&&
来源:《中国基础科学》
2005年第04期
作者:朱海峰;孙涛涛
11.“精准医疗”背景下的分子靶向药物研究——精准药物设计...
展鹏;王学顺
如何实现对肿瘤、病毒感染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的精准治疗是当前医学界的难题和研究热点。随着&精准医疗&计划的启动,当代药物设计也随之进入&精准&靶向药物分子设计时代。基于靶标结构的合理药物设计及特异性的药物递送系统是当代精准药物设计的重要方面。靶标-配体精准相互作用为基于靶...&&&
来源:《化学进展》
2016年第09期
作者:展鹏;王学顺
12.离子液体与绿色化学
何鸣元;戴立益
四、离子液体化学的科学问题离子液体化学的研究和应用,吸收了当代化学各分支学科的最新理论和技术,具有新兴的交叉学科的特点,涉及到化学学科的许多基础科学问题。这是因为,首先,常温离子液体是一种新颖的复合型功能材料,它包含有机阳离子和无机阴离...&&&
来源:《化学教学》
2002年第06期
作者:何鸣元;戴立益
13.绿色化学研究进展及前景
贺红武;任青云
本文全面介绍了绿色化学的定义、历史、原则以及研究方法,并按照目前通用的分类方法从原料的绿色化、催化剂的绿色化、溶剂的绿色化、合成方法的绿色化以及产品的绿色化五个方面对绿色化学尤其是绿色化学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了全面的综述。&&&
来源:《农药研究与应用》
2007年第01期
作者:贺红武;任青云
14.聚合物科学进展
本文对年我国高分子科学重要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全文分为高分子化学、响应性高分子、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组装、超分子聚合物、光电功能聚合物、生物医用高分子、石墨烯/聚合物复合体系、聚合物杂化体系和高分子工程等10部分。近年我国内地学者发表的高分子领域研究论文总量跃居世界...&&&
来源:《化学通报》
2014年第07期
作者:董建华
15.无机合成化学的热点研究领域
无机合成是无机化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简述了无机合成化学前沿研究的意义,介绍了其热点研究领域、发展动向和我国的研究现状及差距。&&&
来源:《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05期
作者:王敏
16.活性卤素化学
葛茂发;马春平
活性卤素是大气中的重要物种,它能参与大气中的多种化学过程,对臭氧的损耗有重要影响,影响许多重要物种的源和汇,同时对大气硫循环和汞循环也产生影响,在大气化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活性卤素化学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国际大气化学研究的重要前沿。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活性卤素化学实验和理...&&&
来源:《化学进展》
2009年第Z1期
作者:葛茂发;马春平
17.C_(60)团簇及高碳原子簇的化学和物理研究进展
陈荣;梁文平
&正& 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固体有机化学开放实验室朱道本院士和北京大学物理系介观物理与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甘子钊院士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C_(60)团簇及高碳原子簇的化学和物理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该项目紧紧把握住前沿科学的研究、发展方向,深入研...&&&
来源:《自然科学进展》
2001年第11期
作者:陈荣;梁文平
18.化学热力学与热分析学科发展研究
张建玲;尉志武
&正&当前,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向我国的科技工作者提出一系列重大课题。资源有效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与治理、生命科学与技术、高新材料开发和应用等迫切需要化学家在更深更高层次上进行化学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这其中很多关键问题是化学热力学问题,如相行为和体系稳定性方面的...&&&
来源:《化学学科发展报告(2010-20...》
2011年第期
作者:张建玲;尉志武
19.高分子学科动态与2016年度指南
结合年新情况,概述近期高分子学科新动态,给出年度基金申请指南,指出基金申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来源:《高分子通报》
2016年第01期
作者:董建华
第3章 前沿中的前沿——近十年化学诺贝尔奖研究领域及该领域最新进展
1.绿色荧光蛋白质——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介绍
杨梅;刘艳梅
介绍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下村修、马丁.查尔菲和钱永健3位科学家在绿色荧光蛋白质的发现和开发方面的卓越贡献,阐述了绿色荧光蛋白质的结构、性质以及应用等。&&&
来源:《化学教育》
2009年第01期
作者:杨梅;刘艳梅
2.绿色荧光蛋白在药物发现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刘程彬;宋宏锐
目的药物的设计与筛选是药物研究的重要环节,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在药物发现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方法通过综述22篇中、英文文献,在化学药物基因药物等方面介绍了绿色荧光蛋白及其在药物发现研究中的应用。结果绿色荧光蛋白最早发现于美国西北海岸的水母中,在...&&&
来源:《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04期
作者:刘程彬;宋宏锐
3.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解读
唐雅婷;刘克文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者在原子水平上构建起核糖体的晶体结构,揭示了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关键机理:肽键生成机理和蛋白质翻译的高精确性。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研究对开发新抗生素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
2010年第16期
作者:唐雅婷;刘克文
4.基于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新型抗生素研究进展
张天娇;高向东
本文介绍了以核糖体为靶点的几种重要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对近几年来出现的此类药物研究的新方法新思路进行了综述。远程交互作用网络及诱导-契合机制的发现、抗生素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新靶点的发掘、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及其他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如分子建模技术、计算机动态模拟技...&&&
来源:《中国新药杂志》
2011年第23期
作者:张天娇;高向东
5.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介绍
杨发丽;刘克文
经过近40年的发展,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在大批科学家共同的努力下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合成天然产物、复杂药物分子、聚合物、功能材料、生命活性化合物等提供了高效、精致的工具,成为支撑制药、材料化学、电子工业等现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力量。本文介绍了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理查德-赫克、根岸英...&&&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第14期
作者:杨发丽;刘克文
6.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的发展历程简介
但世辉;陈莉莉
以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为背景,回顾了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的发展历程,描述了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的反应机理及实际应用,并对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的最新进展做了展望。&&&
来源:《化学教学》
2012年第01期
作者:但世辉;陈莉莉
7.格氏试剂的制备、活性调节及选择性反应的新进展
赵晓娅;杨鹰
格氏试剂是有机合成中最常用的试剂之一,因其具有良好的反应性质而成为国内外持续活跃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格氏试剂在合成、应用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在有机反应高效的立体选择性、区域选择性及对映选择性等方面较为突出。综述了格氏试剂的合成、活性调节及选择性反应的研究新进展,并予以展...&&&
来源:《化学试剂》
2014年第06期
作者:赵晓娅;杨鹰
8.准晶体的发现、性质及其价值——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解读
钟晓媛;刘克文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Daniel Shechtman),以表彰他发现准晶体(Quasicrystals)的贡献。准晶体与传统晶体不同,它具有5次旋转轴的长程有序结构,它的发现和研究具有重要学术和应用价值。&&&
来源:《化学教育》
2012年第09期
作者:钟晓媛;刘克文
9.丹尼尔·舍特曼:颠覆传统发现新材料“准晶”
也是因为“准晶”,舍特曼本人获得了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为了更好地了解他和他的发现,记者进行了邮件联系,他也热情地回复了记者的问题,一幅“准晶”发现、应用的图画被描绘了出来。向传统挑战,“准晶”终获认可如今,准晶体早已不是新词了,每年举行很多探...&&&
来源:《北京科技报》
作者:秦勉
10.细胞表面的智能传感器:G蛋白偶联受体——2012年诺贝尔化...
王昊;刘克文
美国科学家Robert J.Lefkowitz(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Brian K.Kobilka(布莱恩.克比尔卡)因为突破性地揭示了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这一重要受体蛋白家族的内在工作机制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G蛋白偶联受体可以与激素和G蛋白结合形成三重复合物结构,从而活化G...&&&
来源:《化学教育》
2013年第04期
作者:王昊;刘克文
11.真菌G蛋白信号调控蛋白的功能研究进展
赵勇;王云川
G蛋白信号途径是真菌细胞信号转导网络的枢纽,在细胞的各种生物学调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G蛋白信号调控蛋白(Rgulators of G protein signaling,RGS)是一类重要的G蛋白信号调控因子,能通过促进G蛋白α亚基(Gα)偶联的GTP水解,使Gα和Gβγ亚基发生聚合,导致G蛋白失活,从而迅速关闭与G蛋白偶...&&&
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2014年第04期
作者:赵勇;王云川
12.在计算机上进行化学实验——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解读
李川;刘克文
美籍化学家马丁·卡普拉斯(Martin Karplus)、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和阿利耶·瓦谢尔(Arieh Warshel)因&为复杂化学系统设计多尺度模型&而共享了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在众多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经典物理和量子物理,提出了&多尺度模型&,即用量子物理处理分子结构或者化学反应的...&&&
来源:《化学教育》
2014年第10期
作者:李川;刘克文
13.当实验遇上计算机
对于今天的化学研究者来说,计算机和实验器材同等重要,计算机可以形象地模拟实验过程,传统实验结果能被计算机预测出来,化学已不再是纯实验科学。温晓东属于最早在所里使用超级计算机进行化学研究的成员,这与其学习经历有关。温晓东...&&&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周慧芳
14.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解读
刘欢;刘克文
史蒂芬·赫尔(Stefan W.Hell)、埃里克·本茨格(Eric Betzig)和威廉·默尔纳(William E.Moerner)因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方面的贡献共享了201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们使用荧光分子和特殊的光物理原理,巧妙地突破了普通光学显微镜无法突破的&阿贝极限&,其开创性的成就使光学显微技术发展为&显...&&&
来源:《化学教育》
2014年第24期
作者:刘欢;刘克文
15.突破衍射极限——探索纳米世界的超分辨显微技术
李德增;陈波
介绍了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并以此为背景围绕着如何突破衍射极限提高分辨率这一核心问题,通过衍射极限产生的原因、突破的途径及新型显微技术发展的历程及特点等几个方面展开阐述,以期更好地认识新型光学显微技术在探索纳米世界时的作用和意义。&&&
来源:《化学教学》
2015年第01期
作者:李德增;陈波
16.DNA修复:为生命提供化学稳定性——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解...
方圆圆;刘克文
托马斯·林达尔(Tomas Lindahl)、保罗·莫德里奇(Paul Modrich)以及阿齐兹·桑贾尔(Aziz Sancar)因为从分子水平上解释了细胞进行DNA损伤修复的机制,被授予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3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解释了活体细胞DNA修复的运作机制,为治疗癌症这一人类的顽疾奠定了基础。&&&
来源:《化学教育》
2015年第24期
作者:方圆圆;刘克文
17.DNA修复——基因组稳定性护卫机制的原创与发现之旅
基因组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编码的信息指导生物种系的复制延续、生命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无论是在外环境因素的应激压力下还是处于正常状态,DNA损伤时刻在发生,由此,DNA损伤修复作为重要的细胞内在机制,在维护基因组稳定性、降低癌症等人类系列重大疾病风险中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三位科...&&&
来源:《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6年第01期
作者:周平坤
18.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告诉你什么是分子机器
&正&让-皮埃尔·索维奇1944年生于法国巴黎,他目前是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荣休教授以及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名誉主任。J.弗雷泽·斯托达特1942年出生于英国爱丁堡,美国西北大学化学教授。先后于1964年和1966年在爱丁堡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82年在爱丁堡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来源:《创新时代》
2016年第11期
作者:朱平
19.三位“世上最小机器”发明者分享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
&正&瑞典皇家科学院于当地时间10月5日宣布,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设计了世界上最小机器的让-皮埃尔·索瓦日(Jean-Pierre Sauvage)、弗雷泽·斯托达特(J.Fraser Stoddart)和伯纳德·费林加(Bernard L.Feringa)这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设计制造出可移动分子的纳米机器,在分子机器设计与合成领...&&&
来源:《世界科学》
2016年第11期
作者:秦雪
价格:¥32.50
请输入您的评论内容,评论内容将由主编筛选后显示,对所有人可见。
分享本书到朋友圈
名称:化学科学前沿问题(下)
价格:¥32.5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学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