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裂解制烯烃最近开工的甲醇制烯烃开工率装置有哪些

中国外购甲醇制烯烃经济性及风险分析
文/ 朱青 杨攀峰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甲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目前国外大型甲醇装置均建在具有丰富天然气资源的地区,廉价的原料加上大规模的生产装置和先进的生产工艺,使得这些甲醇装置具有极强的竞争力。随着北美页岩气的成功开发与运用,美国天然气的销售价格也大幅降低,在美国建设甲醇生产装置将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我国煤基甲醇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煤炭资源丰富地区,烯烃产品目标市场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以进口甲醇为原料生产的烯烃产品需与煤基甲醇制烯烃、石脑油裂解制烯烃进行竞争,因此外购甲醇制烯烃需注意其经济性及存在的风险。
1 国内外甲醇供需情况分析
1.1 世界甲醇供需情况分析
世界甲醇生产能力主要分布在亚洲、中东和中南美洲,需求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由于甲醇产能扩张迅猛,2016年全球产能约12900万吨/年,世界甲醇产能过剩达到4500万吨/年,其中亚洲甲醇的成本竞争力较差,因此由中东和南美销往亚洲的甲醇逐渐增多。
北美页岩气大规模开发使得美国天然气甲醇的竞争力得以增强,未来几年将形成较大规模的甲醇产业,与此同时,美国也将成为甲醇净出口国。中东、中南美洲的甲醇过剩继续增多,利润空间将进一步压缩,主要贸易对象将转变为亚洲地区。中东地区甲醇成本最低,离我国运输距离较近,未来将是我国主要的甲醇供应地区。
2016年我国进口甲醇880.3万吨,同比增加58.9%,主要来自伊朗、新西兰、阿曼、沙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马来西亚、卡塔尔、巴林、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来自伊朗的甲醇约占我国进口总量的27.5%,占伊朗甲醇产量的58%左右。2016年我国甲醇进口情况见表1。
1.2 国内甲醇供需情况分析
我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近两年建设了大量规模较大,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甲醇装置,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截至2016年底,我国甲醇产能达到7579万吨/年,其中配套配套聚烯烃产能约2040万吨/年,约占我国甲醇产能的27%。
截至2016年底我国甲醇制烯烃产能已达到1186万吨/年,在西部地区建设的甲醇制烯烃装置基本上都配套甲醇装置,沿海地区的新建装置则以外购甲醇为主,预计到2018年,若甲醇制烯烃装置全部满负荷运行,需要外购的甲醇量约万吨/年。
2 外购甲醇成本及价格分析
天然气和煤炭是甲醇生产的主要原料,我国甲醇装置主要以煤炭为原料,国外大型甲醇装置主要以天然气为原料,由于天然气生产甲醇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低成本甲醇进入中国市场将对国内甲醇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2.1 天然气价格情况
由于全球天然气生产和消费的区域分割,天然气国际贸易多数是通过管线或船运来实现,世界各地已形成具有明显区域特性的天然气价格体系。美国长久以来就是天然气的生产和消费大国,美国亨利交易中心的天然气价格是北美天然气价格的代表,NYMEX期货价格已成为天然气的基准价格。东北亚的LNG贸易定价体系源自日本,长期合约一般采用与日本进口原油加权平均价格(JCC)挂钩的定价公式。
2016年5月–2017年5月北美天然气期货平均价格约为2.93美元/MMBTU,2016年5月最低曾降至1.96美元/MMBTU。中东地区天然气价格为0.75美元/MMBTU,中东国家(包括沙特)曾经期望将天然气价格上涨至1.5美元/MMBTU,以减少政府补贴以及能源浪费。北美天然气价格走势详见图1。
2.2 中东、北美天然气制甲醇产品成本分析
2.2.1 中东甲醇产品成本分析
目前中东是世界上甲醇出口量最大的地区,约占40%,预计2025年甲醇出口量将达1680万吨,出口主要地区将是印度和中国。随着2016年欧盟解除对伊朗金融、油气出口的制裁,伊朗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甲醇供应国。
目前中东地区的天然气价格约0.75~1.0美元/MMBTU。参考PERP资料,在中东地区建设167万吨/年天然气制甲醇装置投资约12亿美元,当地电价为0.16美元/KWH,冷却水价为26.88美元/千吨,锅炉水价格为0.55美元/吨。成本分析采用“成本+回报”方式,资本回报率(ROCE)按10%考虑。天然气制甲醇成本分析基准条件见表2。
根据测算,天然气价格为0.75美元/MMBTU,甲醇“成本+回报”约为210美元/吨;天然气价格为1美元/MMBTU,甲醇“成本+回报”约为220美元/吨。天然气价格每增加0.25美元/MMBTU,甲醇“成本+回报”增加约10.5美元/吨。
2.2.2 北美天然气甲醇产品成本分析
2015年起,美国大甲醇装置开始陆续投产,并迅速增加,据IHS预测,2018年北美天然气制甲醇产能将达到500万吨/年,届时甲醇则由进口国转为出口国;2020年北美甲醇产能将达到1500万吨/年,2025北美将超过2000万吨/年。
根据相关机构预测,年,北美天然气价格约在3.0~4.5美元/MMBTU之间。参考PERP资料,在美国海湾地区建设167万吨/年天然气制甲醇装置投资约10.8亿美元。当地电价为47.34美元/MWH,冷却水价为26.88美元/千吨,锅炉水价格为0.55美元/吨。
根据测算,天然气价格为2.5美元/MMBTU,天然气制甲醇的“成本+回报”约为260美元/吨;天然气价格为3美元/MMBTU,甲醇的“成本+回报”约为279美元/吨。天然气价格每增加0.25美元/MMBTU,甲醇“成本+回报”增加约9美元/吨。中东、北美天然气制甲醇成本分析详见表3。
2.3 我国煤基甲醇成本分析
中国的甲醇原料主要以煤炭为主,建设180万吨/年煤制甲醇装置,投资约80亿元。煤价为200元/吨、ROCE为10%时,“成本+回报”为1764元/吨;ROCE为5%时,“成本+回报”为1398元/吨。煤价每上涨50元/吨,甲醇成本增加125元/吨。我国煤基甲醇成本分析见表4。
2.4 进口甲醇与国内甲醇成本竞争力对比
中东甲醇运至我国东部,运费约为60美元/吨;美国甲醇运至我国东部,运费约为80美元/吨。我国煤基甲醇大多建设在西部,运至华东地区约需500–650元/吨。
若甲醇均按运至华东地区考虑,中东地区的甲醇产品相比我国西部的煤基甲醇具有较强的成本竞争力;北美地区天然气价格若降至1美元/MMBTU、运费降至60美元/吨时,其甲醇运至我国口岸才具竞争力。不同原料生产甲醇的成本构成图详见图2。
3 外购甲醇制烯烃成本竞争力分析
外购甲醇制烯烃装置考虑建设在东部沿海地区,产品成本与石脑油裂解制烯烃产品、煤制烯烃产品进行对比,工艺路线选取甲醇制烯烃MTO、石脑油蒸汽裂解、煤制烯烃CTO三条路线,分析不同原料价格下不同工艺路线制烯烃的成本。
3.1 外购甲醇制烯烃产品成本分析
3.1.1 外购甲醇贸易价格
2015年国际市场甲醇现货价格下跌。到2015年底我国甲醇CFR约为210美元/吨,2016年华东市场进口甲醇平均价格约为2042元/吨。甲醇现货市场价格详见图3。
3.1.2 甲醇制烯烃产品成本分析
甲醇制烯烃MTO装置考虑在东南沿海建设,外购180万吨/年甲醇,年产烯烃约65万吨,装置投资约30亿元。若进口甲醇价格按2000元/吨测算,ROCE按10%考虑,“烯烃成本+回报”为6783元/吨。甲醇价格每增加200元/吨,“烯烃成本+回报”增加约566元/吨。甲醇制烯烃成本详见表5.
3.2 我国煤基甲醇制烯烃产品成本分析
煤制烯烃MTO装置建设投资约180亿元,包含180万吨/年煤制甲醇、65万吨/年甲醇制烯烃MTO等装置及公用工程投资。烯烃产品目标市场按运至东部沿海地区考虑。煤价为200元/吨、ROCE为10%时,煤基甲醇制烯烃“成本+回报+运费”约为6450元/吨;若ROCE为5%时,“成本+回报+运费”约为5769元/吨;煤价每增加50元/吨,“成本+回报+运费”增加约382元/吨。
3.3 我国石脑油裂解制烯烃产品成本分析
100万吨/年石脑油蒸汽裂解生产装置部分投资约45亿元,投资不包含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部分投资。经测算,原油为50美元/桶、ROCE为10%时,石脑油裂解制烯烃“成本+回报”为6237元/吨;若ROCE为5%时,石脑油裂解制烯烃“成本+回报”为6039元/吨;原油为70美元/桶、ROCE为10%时,石脑油裂解制烯烃“成本+回报”为8013元/吨;若ROCE为5%时,石脑油裂解制烯烃“成本+ROCE”为7806元/吨。原油价格每增加10美元/桶,烯烃“成本+回报”增加约890元/吨。不同原油价格烯烃成本详见图4。
3.4 不同原料路线制烯烃的成本竞争力分析
3.4.1 甲醇制烯烃与煤制烯烃的成本对比
当外购甲醇价格为2500元/吨时,甲醇制烯烃“成本+回报”为8198元/吨;当煤价为500元/吨时,西部地区煤制烯烃“成本+回报+运费”为8561元/吨。此时,外购甲醇制烯烃产品竞争力高于我国煤制烯烃的产品竞争力。
2016年我国华东港口甲醇平均价格为2042元/吨,若煤制烯烃装置原煤价格高于265元/吨,外购甲醇制烯烃产品成本将高于煤制烯烃产品的成本。
3.4.2 甲醇制烯烃与石脑油裂解制烯烃成本竞争力对比
原油为50美元/桶时,我国东部地区石脑油裂解制烯烃“成本+回报”为6237元/吨。当外购甲醇价格为1800元/吨时,甲醇制烯烃“成本+回报”为6217元/吨,此价格下外购甲醇制烯烃成本与我国东部地区石脑油裂解制烯烃成本相当。
据测算当原油价格为40美元/桶时,石脑油裂解制烯烃“成本+回报”约为5000元/吨,低油价下外购甲醇制烯烃的成本没有竞争力。当原油价格高于50美元/桶时,外购甲醇价格低于1800元/吨时,外购甲醇制烯烃的成本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不同烯烃成本对应原料价格详见表6、图5。
4 外购甲醇制烯烃的风险分析
4.1 原料供应的稳定性
国内甲醇生产装置主要分布在蒙、陕、豫、晋等内陆地区,而消费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由于甲醇运输成本较高,物流费用变化会将对甲醇价格产生一定影响。
沿海地区建设MTO装置将主要以进口甲醇为主,随着中东、北美大甲醇装置的陆续投产,世界甲醇供应量将增加。若甲醇贸易价格过低,中东、北美甲醇装置将减产,届时将造成甲醇供应短缺。另外,中东等地区正打算建设MTO装置,若这些装置建成,将不能保证我国甲醇的供应。
4.2 甲醇价格波动将影响烯烃产品竞争力
MTO装置的成本竞争力取决于外购甲醇的价格,若中东、北美的甲醇运至我国完税价格分别为2000元/吨、2500元/吨。当煤价为250元/吨时,按外购中东甲醇价格测算,烯烃成本与我国煤制烯烃成本相当;按外购北美甲醇价格测算烯烃成本,其产品成本高于我国煤制烯烃的成本。若甲醇原料贸易价格过高,进口甲醇制烯烃装置将无竞争力。
4.3 外购甲醇制烯烃的财务风险
进口甲醇需经历装货、出港、海运、入港、报关、装卸及运输等环节,并且海运船期大约为45天左右。60万吨/年烯烃产品规模需消耗原料甲醇约180万吨/年,甲醇原料需占用企业较多流动资金,企业财务风险将随之增加。
5 结论与建议
近年中东、美国的大甲醇装置将陆续投产,中东和美洲地区的甲醇过剩将继续增多,美国将成为甲醇净出口国,未来甲醇出口将转为亚洲地区,中国将是最主要的出口对象。
MTO产品竞争力取决于外购甲醇价格。当外购甲醇价格低于2000元/吨、原煤价格高于250元/吨时,外购甲醇制烯烃的成本低于我国煤制烯烃成本,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当外购甲醇价格低于1800元/吨、原油价格高于50美元/桶时,外购甲醇制烯烃成本与石脑油裂解制烯烃相比具有竞争力。
外购甲醇制烯烃的风险主要是甲醇原料供应稳定性、甲醇价格、财务汇兑等。因此建设外购甲醇制烯烃装置,需签订长期稳定的甲醇供货协议,同时确定好双方共赢的甲醇定价公式,规避甲醇原料供应不稳定及价格大幅波动对烯烃成本的影响。
《煤制烯烃市场研究报告》2017版
“2017年煤制烯烃市场研究报告”将重点围绕如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国家政策是否支持?
第二、技术成熟度如何?
第三、经济性分析,也即不同油价下收益如何?
第四、不同油价下,油制和煤制烯烃两种路线的竞争力如何?
第五、已建在建和拟建装置情况以及市场需求发展空间如何?
第六、煤制烯烃未来将面临的风险和困难?
第一章 发展背景篇
1.1 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趋势
1.2 年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趋势
1.3 2014年之前原油价格高位运行以及对未来原油价格的看好
1.4 涉足中国新型煤化工的企业背景
1.5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决定了现代煤化工的项目分布
第二章 政策篇
2.1 现代煤化工政策发展历程
2.2《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解读
2.3《现代煤化工“十三五”发展指南》解读
2.3.1 重点发展的煤化工产业布局
2.3.2 深入开展升级示范
2.4《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6年本)》解读
2.4.1 新建煤制烯烃、甲醇及PX项目
2.4.2 新建煤制燃料
2.5《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解读
2.5.1现代煤化工发展定位
2.5.2产业技术升级示范重点
2.5.3煤制烯烃与原油产业链的融合
2.5.4煤制烯烃优势企业的挖潜改造
2.5.5规划布局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
2.5.6资源城市转型工程重点推进的煤制烯烃示范项目
2.5.7严格项目建设要求
2.5.8重申审批管理程序
2.6《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解读
2.6.1 规划重点在于煤制燃料
2.6.2 煤炭与石油综合利用,发展煤制烯烃
2.7未来现代煤化工政策发展定位及趋势
2.7.2发展趋势
2.8未来环保问题将日益严格
2.8.1污染排放问题急需解决
2.8.2实施碳交易或开征环保税已是大势所趋
2.8.3关于碳税征收
2.8.4碳税一旦征收,将大幅增加煤制烯烃的成本
第三章 技术篇
3.1 煤制烯烃技术路线和产品组成
3.2 煤制烯烃技术分类和进展
3.2.1 UOP公司的 MTO工艺
3.2.2 大连化物所的DMTO技术
3.2.2.1 技术介绍及业绩
3.2.2.2 DMTO装置投资
3.2.2.3 DMTO技术竞争优势
3.2.3 中石化的SMTO技术
3.2.4 德国Lurgi 公司MTP 技术
3.2.5 清华大学的FMTP技术
3.2.6 其它制烯烃技术
第四章 装置篇
4.1 中国甲醇制烯烃生产模式
4.2 截止2017年3月,在产煤制烯烃项目装置统计
4.3 截止2017年3月,在建煤制烯烃项目装置统计
4.4 截止2017年3月,拟建煤制烯烃企业装置统计
4.5 年煤制聚烯烃规模趋势情况
4.6 年煤制聚烯烃地区分布情况
第五章 运行篇
5.1 代表性企业选定
5.2 神华包头
5.2.1 年神华包头聚烯烃产能、产量、开工率走势
5.2.2 年神华包头煤制烯烃运营数据
5.2.3 年神华包头聚烯烃生产成本、销售价格及毛利润走势
5.2.4 2016年神华包头煤制烯烃真实盈亏分析
5.3 中煤榆林
5.3.1 年中煤榆林煤制烯烃产能、产量、开工率走势
5.3.2 年中煤榆林煤制烯烃运营数据
5.3.3 年中煤榆林聚烯烃销售成本、销售价格及毛利润走势
5.4 神华和中煤集团聚烯烃销售价格对比
第六章 市场篇
6.1 聚乙烯(PE)
6.1.1 年PE原料路线多元化发展趋势
6.1.2 年中国PE供需分析预测
6.2 聚丙烯(PP)
6.2.1 年中国PP原料路线多元化发展趋势
6.2.2 年中国PP供需分析预测
6.3 20年聚烯烃竞争格局
6.3.1 “三桶油”垄断局面被分割
6.3.2 将形成油制/煤制/丙烷制烯烃三种路线共存局面
第七章 利润篇
7.1 油制和煤制聚烯烃价格走势对比图
7.1.1 聚乙烯(PE)
7.1.2聚丙烯(PP)
7.2 油制、煤制、丙烷、丙烯制聚烯烃毛利润对比走势图
7.2.1 年油制和煤制聚烯烃利润走势图
7.2.2 年甲醇、丙烷、丙烯制聚烯烃利润走势图
第八章 竞争力篇
8.1 未来原油价格走势分析及预测
8.2 煤制和油制烯烃的竞争力对比
8.2.1油制聚烯烃成本分析
8.2.2 煤制聚烯烃成本分析
第九章 结论和建议
9.1煤制烯烃国家政策定位和导向
9.2煤制烯烃技术、经济性可行性
9.2.1技术成熟性
9.2.2经济性
9.3 市场供需定位及发展趋势
9.4煤制烯烃未来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9.4.1未来原油依然低位运行
9.4.2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
9.4.3环境排放污染问题
9.4.4水资源利用瓶颈
9.4.5国外低成本聚烯烃产品的冲击
十家业主现在和将来如何 布局煤制烯烃?
1 神华集团
1.1神华包头煤化工有限公司
1.1.1 神华包头(一期)
1.1.1.1 项目概况
1.1.1.2 装置规模及技术
1.1.1.3产品方案
1.1.1.4 聚乙烯和聚丙烯产品牌号
1.1.2神华包头(二期)
1.1.2.1 项目概况
1.1.2.2 装置规模
1.1.2.3 聚乙烯和聚丙烯产品规格
1.2 神华宁煤
1.2.1神华宁煤(MTP一期)
1.2.1.1 装置规模及技术
1.2.1.2 产品牌号
1.2.2神华宁煤(MTP二期)
1.3神华宁煤煤制油副产品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
1.3.1 项目概况
1.3.2 装置规模及技术
1.4神华宁煤-沙特70万吨/年煤基烯烃及新材料示范项目
1.4.1 项目概况
1.4.2 产品方案
1.4.3 主体配套装置及规模
1.5神华陕西甲醇下游加工项目(SSMTO)
1.5.1 项目概况
1.5.2 装置规模和技术
1.6 神华新疆68万吨煤基新材料项目
1.6.1 项目概况
1.6.2 装置规模及技术
1.6.3 产品牌号
1.7 神华呼伦贝尔褐煤综合利用多联产升级示范项目
1.8 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简称CTC项目)
1.8.1 项目概况
1.8.2项目装置组成
1.8.3 产品方案
1.8.4 产品规模及技术
1.8.5 设计工程公司
1.9 神华集团主要项目主产牌号
2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
2.1 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一期)
2.1.1 项目概况
2.1.2 产品规模及技术
2.1.3 项目设计工程公司
2.2 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二期)
2.2.1 项目概况
2.2.2 产品方案
2.3 内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2.3.1 项目概况
2.3.2 产品规模及技术
2.4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一期)
2.4.1 项目概况
2.4.2 装置规模和技术
2.4.3 产品牌号
2.5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二期)
2.5.1 项目概况
2.5.2 装置规模及技术
2.5.3 设计工程公司
2.6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2.6.1 装置规模和技术
2.6.2产品牌号
2.6.3 工程公司设计
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1 公司概况
3.2 项目概况
3.3 装置规模和技术
3.4 煤油气综合利用项目的成本优势
4 中国石化
4.1 公司概况
4.2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贵州)有限公司
4.2.1 项目概况
4.2.2 装置规模及技术
4.3 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
4.3.1 项目概况
4.3.2 项目总体规划
4.3.3 一期产品方案
4.3.4 设计工程公司
4.4 中国石化和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合资煤制烯烃项目
4.4.1 项目概况
4.4.2 装置规模
5 中电投与道达尔合资项目
5.1 项目概况
5.2 产品方案
5.3 装置规模及技术
5.4 聚烯烃产品规格
5.4.1聚丙烯
5.4.2 聚乙烯
6 宁夏宝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6.1 项目概况
6.2 装置规模及技术
7 山东神达化工有限公司
7.1 项目概况
7.2 装置规模及技术
8 陕西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8.1 项目概况
8.2 装置规模及技术
9 神雾集团(乙炔法制聚乙烯)
9.1 乙炔法煤化工工艺介绍
9.2 神雾集团介绍
9.3 神雾集团乙炔法制聚乙烯项目介绍
9.3.1乌海洪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9.3.2包头神雾煤化科技有限公司
9.3.3 新疆胜沃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9.3.4山西京宏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9.3.5甘肃金河新能源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9.3.6 神雾集团(甘肃省武威市)
9.6.7 神雾集团(湖北荆门)
10 富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10.1 宁波富德能源有限公司
10.1.1 项目概况
10.1.2 装置规模及技术
10.2富德(常州)能源化工发展有限公司
10.2.1 项目概况
10.2.2 装置规模
10.3 吉林康乃尔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10.3.1 项目概况
10.3.2 装置规模及技术
11 陕西4家已投产煤制烯烃存在的问题
煤制烯烃企业销售模式分析
1神华包头煤化工有限公司
1.1神华包头销售模式简介
1.2神华包头销售模式流程分析
1.3神华包头销售结算方式分析
1.4神华包头销售物流、客户管理分析
1.5神华包头销售模式优劣势分析
2大唐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2.1大唐销售模式简介
2.2大唐聚丙烯销售模式流程分析
2.3大唐销售结算方式分析
2.4大唐销售物流、客户管理分析
2.5大唐销售模式优劣势分析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您现在的位置: > > > >
霍尼韦尔UOP技术成功用于全球最大单车甲醇制烯烃装置并顺利投产
霍尼韦尔今日宣布,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成功采用其旗下UOP的甲醇制烯烃 (MTO) 装置并顺利投产。该装置符合所有性能保证,年产量可达83.3万吨,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单车甲醇制烯烃装置。
江苏斯尔邦石化基地坐落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主要生产丙烯 -- 用于生产服装和面料制造所需的原料丙烯腈 -- 以及用于制造汽车零件、安全帽和其他硬质塑料制品所需的高性能聚合物。此次投产的甲醇制烯烃装置还将生产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原料乙烯,广泛用于制造粘合剂、发泡剂、医疗设备、光伏电池等产品。同时还能生产丁二烯的原料碳四(C4)烯烃,丁二烯是生产合成橡胶的主要原料之一。
&江苏斯尔邦此次投产的设备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单套MTO装置。&霍尼韦尔UOP中国区总经理刘茂树表示,&就规模和运营效率而言,霍尼韦尔UOP先进的甲醇制烯烃工艺技术在业内稳居领导地位。&
乙烯和丙烯是全球塑料制造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种原料,传统都从原油中提炼。甲醇制烯烃技术可以使用可替代原料如煤和天然气等生产乙烯和丙烯,尤其适合中国这样原油资源缺乏的国家和地区。
江苏斯尔邦之所以选择霍尼韦尔UOP的先进甲醇制烯烃工艺技术,主要在于该工艺能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运营成本和催化剂用量获取最高的轻质烯烃产量。此外,该装置不仅能生产乙烯和丙烯,还能生产碳四(C4)烯烃。
霍尼韦尔UOP的先进甲醇制烯烃工艺技术结合了UOP/海德鲁 (Hydro) 甲醇制烯烃技术和道达尔 (Total) /UOP烯烃裂解技术,可显著提高产量和进料的使用效率。该工艺能从煤或天然气中提取甲醇,进而转化成乙烯和丙烯。其核心是霍尼韦尔UOP的专利催化剂,该催化剂能有效调整丙烯和乙烯的产出比,从而使生产商能更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
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系盛虹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地处江苏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化工产业园。全面建成后,其基地总占地面积约达500公顷,每年可生产近250万吨业内短缺的高端石化产品。
(关键字:甲醇 甲醇制烯烃)
价格数据库
统计数据库
[03-02][03-02][03-02][03-01][03-01][02-28][02-28][02-28]
[03-02][03-01][03-01][03-01][03-01][02-28][02-28][02-28]
【免责声明】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低碳烯烃催化技术基础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低碳烯烃催化技术基础
《低碳烯烃催化技术基础》概述了低碳烯烃制备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针对低碳烯烃生产的高效化与绿色化,重点介绍了轻石脑油催化裂解、烯烃歧化转化、低碳烷烃脱氢、甲醇制烯烃四项技术在催化化学及反应工程方面的研究结果,包括催化剂结构设计、反应机理研究、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反应器模拟计算、工艺过程研究等。
低碳烯烃催化技术基础内容简介
谢在库等编著的这本《低碳烯烃催化技术基础》分七章。第一章介绍了低碳烯烃制备技术的进展。第二章内容包括高水热稳定性、高双烯收率轻石脑油裂解催化剂结构设计,裂解催化反应-再生动力学,催化剂的原位表征。第三章内容涉及轻石脑油裂解宏观反应动力学、反应器模拟以及流化床运行体系催化剂积炭的非损伤性监测。第四章为烯烃歧化转化催化剂的结构设计与烯烃原料的吸附-分离反应工艺。第五章介绍了高稳定性、选择性的丙烷脱氢与氢气氧化选择性催化剂的研究以及相关工艺。第六章内容涵盖丙烷脱氢与氢氧化过程的分子模拟,反应-再生动力学研究、反应机理研究,以及反应器模拟。第七章内容包括甲醇制烯烃过程催化剂、反应热力学、反应动力学、流化床反应器、催化反应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S-MTO工艺的工业应用情况。
低碳烯烃催化技术基础图书目录
第1章绪论   1.1低碳烯烃制备技术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1.1.1低碳烯烃制备技术的现状   1.1.2低碳烯烃制备技术所面临的挑战   1.2低碳烯烃制备技术的演变及发展   1.2.1低碳烯烃制备技术第一阶段   1.2.2低碳烯烃制备技术第二阶段   1.2.3低碳烯烃制备技术第三阶段   1.3绿色、节能低碳烯烃制备技术   1.3.1轻石脑油催化裂解   1.3.2乙烯/丁烯歧化转化   1.3.3低碳烷烃脱氢   1.3.4甲醇制烯烃   1.4展望   参考文献   第2章轻石脑油裂解反应及催化剂   2.1前言   2.2高性能的催化裂解催化剂   2.2.1分子筛孔结构与酸度的影响   2.2.2小晶粒与原位晶化ZSM—5的催化裂解性能   2.2.3催化裂解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   2.2.4高水热稳定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2.2.5流化床催化裂解催化剂成型   2.3轻石脑油裂解催化剂的反应机理研究   2.3.1水热处理前后催化剂的反应机理   2.3.2催化剂失活机制和再生特性   2.3.3轻石脑油中各典型化合物的催化裂解反应机理   2.4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轻石脑油催化裂解反应工程基础   3.1轻石脑油催化裂解反应工程技术   3.1.1固定流化床主要工艺参数影响规律   3.1.2循环流化床工艺   3.1.3流化床反应器及其数学模型   3.2轻石脑油催化裂解集总反应动力学   3.2.1集总模型的建立   3.2.2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推导及参数计算   3.2.3失活动力学   3.2.4六集总反应—失活动力学模型   3.3催化剂积炭量的在线检测与故障诊断   3.3.1催化剂积炭量的频率位移模型   3.3.2催化剂积炭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3.3.3催化剂积炭量声发射检测的工业应用试验   3.4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烯烃歧化转化催化技术   4.1前言   4.21—丁烯自身歧化制己烯催化材料研究   4.2.1W系催化剂的研制   4.2.2 Re系催化剂的研制   4.31—丁烯和2—丁烯交叉歧化制丙烯催化剂及反应工艺研究   4.3.1催化剂制备及评价   4.3.2反应工艺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4.3.31—丁烯和2—丁烯比例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4.3.4长周期运行实验   4.3.5催化剂积炭和再生研究   4.3.6反应产物分布   4.4丁烯和乙烯歧化制丙烯催化剂及反应研究   4.4.1烯烃双键异构化催化剂的研制   4.4.2烯烃歧化催化剂的研制   4.4.3丁烯和乙烯歧化制丙烯反应性能考察   4.5烯烃原料深度净化的吸附材料及吸附模型   4.5.1复合吸附剂制备及吸附性能评价   4.5.2改性分子筛吸附用于深度脱除烯烃中二甲醚的研究   4.5.3丙烯在离子交换NaX分子筛上的吸附热力学研究   4.5.4固定床吸附穿透过程模拟   4.6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低碳烷烃脱氨催化材料及工艺   5.1前言   5.1.1铂系脱氢催化材料研究进展   5.1.2低碳烷烃脱氢反应工艺   5.2高效烷烃脱氢催化材料   5.2.1铂系脱氢催化材料   5.2.2铬系脱氢催化剂   5.3烷烃脱氢一氢选择性氧化催化剂   5.3.1催化剂载体制备   5.3.2单Pt/Al203催化剂   5.3.3铂基催化剂   5.3.4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5.4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催化反应工程化技术   5.5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丙烷/异丁烷脱氨—氢氧化催化反应工程基础   6.1前言   6.2烷烃脱氢反应机理及反应动力学   6.2.1催化反应机理   6.2.2 Pt—Sn催化剂反应机理   6.2.3 Pt金属上H的选择性氧化机理   6.2.4 Pt—Sn催化剂的结焦性能   6.2.5丙烷脱氢催化反应动力学   6.2.6丙烷脱氢催化反应动力学的粒径效应   6.3丙烷脱氢催化剂失活过程模拟   6.3.1催化剂失活动力学   6.3.2一维径向反应器模型   6.3.3模拟结果   6.4丙烷脱氢催化剂烧焦过程模拟   6.4.1轴、径向反应器烧焦过程比较   6.4.2反应一再生周期   6.4.3烧焦过程中的热稳定性   6.4.4氧气快速混和器设计   6.5丙烷脱氢一氢氧化反应器   6.5.1丙烷脱氢反应器形式   6.5.2常用的气体分布器与混合器   6.5.3环隙错流混合器   6.5.4混合器尺寸结构对混合效果的影响   6.5.5错流射流混合实验   6.6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甲醇制烯烃催化新工艺   7.1MTO催化材料研究   7.1.1“硅岛”的控制方法吸附模型   7.1.2MTO催化剂上的积炭研究   7.2甲醇制烯烃反应工程基础   7.2.1甲醇制烯烃反应热力学研究   7.2.2甲醇制烯烃反应动力学   7.2.3甲醇制烯烃反应器形式   7.2.4操作参数对MTO反应的影响规律分析   7.2.5甲醇制烯烃反应工艺   7.3甲醇制烯烃催化反应机理   7.3.1引言   7.3.2直接反应机理   7.3.3烃池间接反应机理   7.3.4反应机理研究展望   7.4 S—MTO技术工业应用   参考文献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醇制烯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