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有(肛门镜检查疼哭的视频)吗?应该在哪个院区,挂什么科??我是外地的对那医院不了解

北京协和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申报书——普通外科
&&&&编号:□□□□□□□□□普通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建设项目申报书申 报 单 位(盖 章) : 申 报 专 科 名 称 : 主 申 管 报 部 日 门 : 期 :北京协和医院 普通外科 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 第&&&&一部分专科整体实力情况2 一、基本信息 医院第一名称 医院类别 地 址 综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医院等级 三级甲等 邮政编码 100730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 1 号 010-0 传真电话联系电话 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 医院在岗人数 法定代表人 申报专科负责人 联系电话010-428 m2医院业务用房建筑面积4038 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数 3240 人,占总人数的 80.24% 赵玉沛 邱辉忠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cn二、专科基础条件 (一)专科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简介(500 字左右) : (专科业务发展方向、具体措施、目标及近 3 年科室获政府、医院专业立项及 资金投入情况等) 北京协和医院普外科具有悠久文化和优良传统,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医护 专业人才梯队,丰富的病例资源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学科建设目标、发展方向明 确,一直致力于积极推动普通外科疾病诊治的专业化、规范化、个体化,不断创 新,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促进医疗科研水平、培养高素质专科人才。 80 年代初,著名外科学家曾宪九教授根据学科特点,在国内最早建立专业 组:包括胰腺、胃肠、乳腺、肝胆、外科营养、重症(icu)及相关临床专业实 验室;在朱预、赵玉沛、黄洁夫、邱辉忠教授等主导下,逐步完善成立亚专科。 目前,有 7 个病区、257 张病床、3 个专科实验室,胰腺、肝胆、胃肠、乳腺、 血管五大亚专科, 成为普外领域全国疑难重症疾病诊治中心。不断加强基础临床 研究,保证了学科全面可持续发展和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通过培训、进修、共 建等形式将这些成果辐射到其他单位, 引领和推动国家普外科整体水平的进步和 发展。近 3 年,本学科先后成功获批国家重点学科(培育项目) 、北京市重点学 科、北京协和医院重点科室,专项扶持资金总额达 1450 万,年均 500 万。学科 经费、人力资源、政策均向临床倾斜,为亚专科发展提供帮助;严格有效的质控 制度,保证了医疗创新和安全。 如能成为重点专科,将继续完善现有制度,争取各专业均衡发展、3~5 年内 各专科均成为国内顶尖、 国际领先的知名亚专科,总体成为国内一流的普外科中 心;制定完善相关疾病的诊疗规范或指南,得到国家及国际认可,向全国推广, 带动提高普外科研究和治疗的整体水平;为普外专业培养一大批国家级人才。3 专科实际开放床位数257 张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7.4m2(二)相关科室整体实力的说明(500 字左右) (与本科室相关的科室人员、设备、业务开展及科室获奖情况) 北京协和医院综合实力雄厚,是全国疑难病诊治中心,全院现有 14 个国家 临床重点专科、8 个国家重点学科、3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我院麻醉科是国内最早成立独立麻醉科室的单位之一, 2011 年获评国家临 床重点专科, 是全国疑难重症诊治中心、卫生部国家新药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研 究基地。 现有英国皇家麻醉学院院士 1 人,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前任会 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1 人,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委 1 人、 委员 6 人,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 人,北京医学会麻醉 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 人。 曾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 次、高校科技进步二 等奖 1 次、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 1 次。 重症医学科在国内最早建立,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拥有大量先进设备,包 括国际上最先进的 cis 系统。 技术力量雄厚, 是中华医学会重症学分会上任主任 委员单位, 目前有中华医学会重症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 人。曾获国家 科技进步二等奖 1 次、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 次。 我院病理科是卫生部指定的全国病理质量及评价指导中心、 国家临床重点专 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目前有中国工程院院 士 1 人。年处理病理量高达 7000 例,诊断准确率在国内甚至国际均居于领先地 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次。 医学影像科(放射、超声、核医学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超声诊断科现 为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 拥有几乎所有世界顶级超声诊断设备 及介入治疗设备。 放射科目前有中华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 1 人、介入放射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1 人、 北京医学会放射学会主任委员 1 人; 拥有大型影像设备数十台, 包括世界最先进的 flash 双源 ct、64 排多层螺旋 ct 等;曾获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 1 次、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 次、中华科技进步三等奖 1 次。核医学科 有中科院院士 1 人,现有 pet、pet/ct 等,是国内开展核医学诊疗最早、项目 最全、数量最多的学科之一。 内科学系拥有消化、呼吸、心内、肾内、肿瘤、感染、血液、免疫、内科重 症、内科综合等亚专科,其中内科学系、消化、心内、免疫为国家重点学科,血 液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次、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 次,多位教授担任中华医学会各专科分会的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 内分泌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卫生部重点实验室。有 中国工程院院士 1 人,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1 人、前任主任委 员 3 人,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骨质疏松学会主任委员 1 人、副主任委员 1 人,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 1 人,内分泌分会男性学会常 委 1 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 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 次,国家科技进 步三等奖 1 次。4 (三)近 3 年医院对专科经费投入情况 年度 11 合计 投入金额(万元) 327 574 549 1451 主要用途 科研及设备购置 科研及设备购置 科研及设备购置 ---------(四)专科专用设备 仪器设备 名称 机器人辅助 内窥镜手术 系统 纤维导光 胆道镜 立体直肠镜 电子内窥镜 放射治疗计 划及植入系 统 血管造影 x 线机 半导体激光 手术刀 多普勒血流 探测仪 便携式彩色 超声诊断仪 便携式彩超 型号规格 生产厂家 购买日期 金额(万元) 运行 状况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da vinci si p60 tem evislucera fttps rtc-u hop-100 dt-2100 logiq book xp s8intuition olympus wolf olympus kelida 西门子 美国伯明斯 顿公司 西门子 ge 深圳开立9/09 6/03 9/08 4/06 1/12 45 146.8 25 295 38 9.5 40.6 285 实时定量 pcr 头盔式 放大镜 乳腺 活检系统 彩色超声 诊断仪 乳导管内窥 镜及图像系 统 医用射线 防护系统 自动分析心 电图机 监护仪 监护仪 监护仪 酶标仪 生物安全柜 自动分析 心电图机 床单位 消毒器 床单位 消毒器 二氧化碳 培养箱 实验室用显 微成像系统 分光光度计 细胞计数仪 台式高速 冷冻离心机 超纯水仪9500 head-worn loupe ksabi zeiss 美国强生8/02 5/05 9/12 3/10 3/10 8/12 3/05 2/07 6/12 6/12 2006/126100 2.3 58 30 32 10 1.8 6.7 6.7 6.7 2.9 5.0 1.8 2.2 2.2 7.6 28.4 11.6 16.6 5.0 6.2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sa6000cmt韩国麦迪逊 德国伯莱德 中国fcp-a m1205a m1205a mk3 vlc-3 fcp-2155 gcxd-1000 gcxd-中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芬兰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美国 德国ultrospec 3100 pro mucleoco unter ce biofuge primo r nanopure diamond uvuf瑞典 丹麦 德国 美国 半干转印仪 制冰机 空气恒温 振荡器 pcr 仪 凝胶 成像系统 超低温冰箱 超低温冰箱 生物安全柜 二氧化碳 培养箱 二氧化碳 培养箱 静脉泵 笔记本电脑 笔记本电脑 笔记本电脑 笔记本电脑 计算机 计算机 计算机 计算机 数码摄像机 数码摄像机 数码摄像机te-77 b-100 zhwy-100d tc-48 1600 dw-86l628 dw-86l628 hr40-ii-a2 mco-15ac mco-15ac scd express vgn-c11c cr23 cr23 cr23 dc7700 dc7700 dc7700 dce 8e美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日本 日本 美国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日本 日本 日本6/12 7/12 9/07 9/07 0/09 7/04 7/12 7/12 7/12 8/01 8/0172.4 1.6 1.2 3.3 3.3 5.0 5.0 2.8 2.5 2.5 5.0 0.9 1.0 1.0 1.0 0.9 0.9 0.9 0.9 1.3 1.3 1.3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数码摄像机 x 线胶片 观片灯 条码数据 采集终端 条码数据 采集终端 条码数据 采集终端 彩色喷墨 打印机 彩色喷墨 打印机 彩色喷墨 打印机 空气消毒机 空气消毒机 空气消毒机 雾化泵 冷光源 医用洁净 工作台 医用洁净 工作台 液氮罐 不间断电源 电子天平 酸度计 防褥疮气垫 防褥疮气垫 电子血压计 电子血压计8e xd3-tg mc50-ip10 mc50-ip10 mc50-ip10 hp 8000 hp 8000 hp 8000 df800b df800b df800b 3700 gy-h-1001 dl-cj-1n dl-cj-1n yds-15 2000va bs124s sg8-elk
h日本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德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德国 瑞士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82/12 5/01 0/06 0/06 3/02 1/04 2/05 3/08 6/11 8/08 1/12 2011/061.3 1.8 0.4 0.4 0.4 0.3 0.3 0.3 0.7 0.7 0.7 0.3 0.1 0.8 0.8 0.2 1.8 0.7 0.8 0.4 0.4 0.3 0.3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电子血压计 喂养容积泵 喂养容积泵h中国 美国 美国5/07 1995/070.3 0.6 0.6良好 良好 良好(五)相关科室配套设备 仪器设备名 称 超声诊断仪 彩色脉冲多 普勒超声诊 断仪 分光光度计 细胞计数仪 上消化道 电子镜 超声刀 腹腔镜系统 血管组织闭 合切割系统 麻醉机 双源 ct pet/ct vio 300d aestiva/57 900 somatom definition biograph 64 型号规格 t3000 iu22 ultrospec 3100 pro mucleoco unterce gif-h260 gen300 生产厂家 terason philips ge sartoriu s olympus 强生 olympus erbe 欧美达 西门子 西门子 购买日期 4/12 6/12 0/09 8/05 6/11 2008/05 金额(万元) 45 183 11.5 16.5 12.5 44.9 154.2 30.7 48.4 7.9 使用情 况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三、医疗技术队伍 (一) 技术团队整体实力的说明(技术人员总数、年龄构成、学历构成、职称 构成情况、人员专业技术获奖情况等)(1000 字左右) : 本学科拥有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人才梯队。医师 98 人:主任医师(教授) 19 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5 人,主治医师 40 人;博士 58 人,硕士 17 人; 26~30 岁 4 人,30~50 岁 78 人,50 岁以上 16 人。众多医师在国家级学术机构 任重要职务。9 学科带头人赵玉沛主任医师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外科学院院士、美洲 外科学院院士、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院士、香港外科学院院士;任中华医学会副 会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 医师协会普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副会长、中华国际 医学交流基金会副理事长、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准入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 部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美外科医师学院中国-香港区主席、第 16 届亚洲外科学会主席;任《中华外科杂志》《美国外科年鉴(中文版) 、 》主编,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等十余种杂志副主编;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 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及“何 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其主编的《胰腺病学》被评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三 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主持制定了中华医学会胰腺癌诊治指南、卫生部胰 腺癌诊治国家行业标准及《美国 nccn 胰腺癌指南(中国版)。 》 黄洁夫主任医师是我院肝胆专科学科带头人, 主持成立全国性肝脏移植培训 中心,规范和带动了我国肝移植发展。从 2003 年起担任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组 组长,协助中央保健委员会完善和改进中央保健体制和规章制度,多次主持全国 多学科专家联合的重大会诊, 为党和国家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 《中 曾任 华外科杂志》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主编、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 杂志》副主编;曾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 邱辉忠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病学组委员、 中华医 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中国老年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是《中华普外 手术学杂志》《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常务编委、 、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胃肠外 科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编委;多次荣获医疗科研成 果奖。 于健春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 会肠外内营养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营养支持学组副组长、中国临床营 养学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理事、北京医师协 会理事、 卫生部临床医师科普专家委员会委员、 卫生部营养专业标准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科技奖评审专家;任《临床营养现状杂志》副主编、 《中华外科杂志》 通讯编委《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肠外与肠内营养》 《中华 医学杂志(中英文版)《基础医学与临床》 》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学 杂志》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亚太临床营养杂志(中英文版) 》编委;曾获国家 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张太平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全国委员、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 会外科手术学组委员兼秘书、中国医师学会普通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任《中国实 用外科杂志》常务编委、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10 外科杂志 》 《国际外科杂志》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 《临床肝胆病杂志》 《外科理 论与实践》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编委;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 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廖泉主任医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 腺学组委员兼秘书;是《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华内分泌 外科杂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中华普外科手术 学杂志》编委;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裘法祖普通外科医学青年基金奖。 马恩陵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委员, 《中华临床营养 杂志》编委。 何小东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学组委员,总后勤部医学 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编委。 桑新亭主任医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委员,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杂 志》编委。 孙强主任医师现任中国微循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老年学会肿瘤分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乳腺病杂志》编委。 刘昌伟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副组长、 卫生部国 家药监局药物评审专家组委员、教育部科技成果评审专家;是《血管外科杂志》 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常务编委、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 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 《外科理论与 实践杂志》编委。(二)学科带头人 姓 名 赵玉沛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毕业时间 导师 从事本专业年限 普通外科疾病117 朱预 30毕业学校 学历学位 所学专业 专 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本科/硕士 职称 外科学 高级 外语语种 第二外语 语种 联系电话英语熟练程度 熟练程度熟练 电子邮件 省级以上学术团体及国家级专业杂志任职情况: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普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外科学分会副会长 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副理事长 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准入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卫生部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美外科医师学院中国-香港区主席 国际外科学院荣誉院士 美洲外科学院荣誉院士 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荣誉院士 香港外科学院荣誉院士 第 16 届亚洲外科学会主席 《中华外科杂志》主编 《美国外科年鉴》中文版主编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等十余种杂志的副主编 医疗工作情况(掌握先进医疗技术、解决疑难重症的能力、主持开展新技术新 业务情况、年度专科查房次数以及参加三级医院间重大会诊次数)(1000 字左 : 右) 赵玉沛主任医师针对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 手术切除率低、 死亡率高的现状, 以缩短确诊时间和提高手术切除率为突破口,综合了国内外流行病学资料,于 1998 年首先提出“胰腺癌高危人群”概念,提高了人们对胰腺癌早期表现的认 识和高危人群的警惕性。在国内率先应用 kras 基因检测以诊断和鉴别诊断胰腺 癌, 对炎症和肿瘤难以鉴别的胰腺疾病提供了客观的分子生物学指标,减少了误 诊误治。他整合多学科资源,建立了“胰腺癌快速诊治绿色通道”和国内最早的 胰腺疑难疾病会诊中心, 规范了胰腺癌诊治流程,使大多数患者在一周内得到确 诊,赢得了手术切除机会,使胰腺癌手术切除率由原来的 29%提高到 35.5%,优 于国际同期水平。 手术是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80%的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 但 开展 术前可切除性评估对减少不必要的开腹、 减少患者痛苦和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 要意义。通过多科协作对胰腺癌常用评估方法进行分析整合,建立了以螺旋 ct12 血管三维重建为基础, 与其它影像学手段相结合的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体系。目 前已完成了 3500 例次评估,其准确率达 90%以上。在国内最早使用直线切割闭 合器处理胰腺残端预防胰瘘、进行了国内最大一宗胰瘘与腹腔感染关系的研究。 通过完善手术适应证、 规范手术切除范围和强化围手术期处理,使北京协和医院 胰腺癌切除的手术死亡率降低到 2%以下,胰瘘发生率降低到 2.5%以下,均优于 国际同期水平(分别为 0~5%和 3~15%) 。 胰头癌根治术后常规留置胃管,如发生胃排空障碍,需延长留置胃管时间, 患者痛苦大、 相关并发症多。 替代胃管的传统胃造瘘术对残胃创伤大, 操作复杂。 他在国内外首先创立了经空肠胃造瘘术,其创伤性小,操作简单,避免了留置胃 管所带来的多种并发症,明显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化疗是目前改善胰腺癌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重要辅助手段,但胰 腺癌对化疗敏感性差,化疗过程中易产生耐药。针对这一难题,先后开展了胰腺 癌多药耐药和化疗敏感性研究, 进行了不同化疗药物配伍研究,比较不同化疗方 案并改变传统的静脉给药途径,于 1996 年开展了胰腺癌介入化疗的临床研究, 已完成 2200 例次介入化疗,使胰腺癌患者的化疗毒副反应明显减少,生存质量 明显改善,使术后 1 年生存率达 62.5%,同期国内平均水平为 54.4%。 在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治方面,他带领课题组迄今收治胰岛素瘤近 500 例, 为国内外单中心报道的最大一组病例。以胰腺灌注 ct 为主的无创性术前定位诊 断技术准确率达 95%以上, 居世界领先水平。 成功完成了我国首例经腹腔镜胰岛 素瘤摘除术, 所报道的腹腔镜治疗胰岛素瘤病例数为国内最多。对胰岛素瘤的定 位诊断、围手术期处理、多发病例和疑难病例处理均为国内最大样本报道,积累 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规范的诊治流程。对非胰腺上皮来源、预后较好的胰 腺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开展了基础和临床研究,5 年生存率达到 54.4%。完成了 国内外最大样本胰高血糖素瘤的外科治疗。 赵玉沛主任医师擅长复杂疑难重症的外科处理,高度重视诊疗技术改进,努 力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深受患者信赖,并长期担 任中央保健工作。 每年专科查房次数超过 300 次,参加三级医院间重大会诊次数 超过 30 次。 科研教学情况(近三年所承担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发表论著、指导研 究生毕业等) 赵玉沛教授先后承担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 20 余项,发表论著 193 篇、主要述评及专家笔谈 48 篇,培养硕士、博士及博士 后 60 余名,主编主译专著 6 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 一等奖、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其主 编的《胰腺病学》被评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牵 头制定了中华医学会胰腺癌诊治指南和卫生部胰腺癌诊治的国家行业标准。 作为 组长和执笔人修订完成了《美国 nccn 胰腺癌指南(中国版)。 》 近年发表的部分文章如下: 1. zhao yp, zhan hx, zhang tp, cong l, dai mh, liao q, cai lx. surgical13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insulinomas: result of 292 cases in a single institution.j surg oncol. ):169-74 2. dong j, zhao yp, zhou l, zhang tp, chen g. bcl-2 upregulation induced by mir-21 via a direct intera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poptosis and chemoresistance in mia paca-2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arch med res. ):8-14 3. you l, chang d, du hz, zhao yp. genome-wide screen identifies pvt1 as a regulator of gemcitabine sensitivity in human pancreatic cancer cells.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11 feb 17. [epub ahead of print] 4. si s, liao q, zhao yp, hu y, zhang q, you ll. relationship between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in the deoxycytidine kinase gene and chemosensitivity of gemcitabine in six pancreatic cancer cell lines. chin med j. ):419-22 5. zhang q, zhao yp, liao q, hu y, xu q, zhou l, shu h. associations between gene polymorphisms of thymidylate synthase with its protein expression and chemosensitivity to 5-fluorouracil in pancreatic carcinoma cells. chin med j(engl).): 262-7 6. du x, zhao y, zhang t, liao q, dai m, liu z, guo j, hu y. primary pancreatic lymphoma.a clinical quandary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ancreas. ): 30-36 7. liao q, hu y, zhao yp, zhou t, zhang q. assessment of pancreatic carcinoma cell chemosensitivity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culture system.chin med j (engl). ):. liu bn, zhang tp, zhao yp, liao q, dai mh, zhan hx. pancreatic duct ston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ancreatitis: surgical outcomes.hepatobiliary pancreat dis int. ):423-7 9. zhan hx, zhang tp, liu bn, liao q, zhao yp.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ancreatic lipoma: how come there are so few cases pancreas. ):257-60 10. weibin wang, carolin reiser-erkan , christoph w. michalski , matthias c. raggi , liao quan , zhao yupei , helmut friess , mert erkan , j kleeff . rg hypoxia inducible bhlhb2 is a novel and independent prognostic marker in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3):422-428 11. 戴梦华,徐涛,张太平,廖泉,丛林,郭俊超,胡亚,曹越,赵玉沛,蔡力行。 胰腺囊性肿瘤良恶性诊断的影响因素。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0, (11) 16 : 831-834 12. 潘博,赵玉沛,宁力,张太平,廖泉。胰腺癌细胞内膜系统膜蛋白的蛋白 质组学分析。中华外科杂志,):461-46514 13. 吴文铭,赵玉沛,廖泉,张太平。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在结直肠 癌组织中的表达。中华外科杂志,):535-538 14. 闫长青,赵玉沛。vegf sirna 及 bfgf sirna 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 性的影响。中华外科杂志,):610-614 15. 胡亚,赵玉沛,廖泉,厉胜,张太平,戴梦华,徐涛。恶性胰腺神经内分 泌肿瘤的外科手术选择。中华外科杂志,):. 王维斌,赵玉沛,廖泉,张太平,吴文铭,吴元德。人胰腺癌相关免疫原 性候选膜抗原的鉴定和验证。中华外科杂志,):. 方薛泉, 张太平, 赵玉沛。 肠系膜纤维瘤病 11 例诊治分析。 国际外科杂志, ):460-463 18. 方薛泉,赵玉沛,张太平。腹部 castleman 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华消 化外科杂志,):273-275 19. 洪智贤,张太平,赵玉沛,李汇华,李方,郑连芳。利用新型载体运转 mdr1 sirna 以逆转胰腺癌化疗耐药性的研究。外科理论与实践,2010, 15(4):416-422 20. 李秉璐,郑朝纪,刘卫,徐协群,刘跃武,高维生,连小兰,赵玉沛。甲 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0, 25(2):158-160 21. 徐协群,郑朝纪,李秉璐,洪涛,刘卫,何小东,李晓光,杨宁,赵玉沛。 ct 引导下经皮胆囊造瘘引流在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医学科 学院学报,):354-356 22. solomkin j, zhao yp, ma el, chen mj, dragon study team. moxifloxacin is non-inferior to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ceftriaxone plus metronidazole in patients with community-origin complicated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s.int j antimicrob agents. ):439-45 23. ziwen liu, linlin zhong, paulette a krishack, sarah robbins, julia x cao, yupei zhao, stephen chung, and deliang cao. structure and promoter characterization of aldo-keto reductase family 1 b10 gene.gene. 7(1-2): 39–44 24. 闫长青,赵玉沛。血管生成因子 vegf、bfgf、endostatin 在胰腺癌细胞中 的表达。中华外科杂志,):787-790 25. 展翰翔,郭俊超,张太平,赵玉沛。胰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 析。外科理论与实践,):516-518 26. 杨盈赤,赵玉沛,廖泉,张太平,胡亚,戴梦华。rcas1 在胰腺癌诊断中 的作用。中华外科杂志,):999-1001 27. 薛华丹,刘炜,金征宇,赵玉沛,廖泉,张太平。优化 ct 扫描方案在胰 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放射学实践, 2009, (10)
: 28. 杜潇,赵玉沛,何小东,廖泉,张太平,郑毅。peutz-jeghers 综合征 29 例 诊治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665-66615 29. 徐协群,刘卫,李秉璐,洪涛,郑朝纪,何小东,廖泉,赵玉沛。腹腔镜 胆囊切除意外胆囊癌的处理。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9, (13)
: 30. 刘卫,何小东,郑朝纪,李秉璐,洪涛,赵玉沛。109 例成人型胆管囊肿 的诊治经验。中华肝胆外科杂志,):453-456 31. 赵玉沛,郭俊超,张太平,廖泉,戴梦华,蔡力行,朱预。胰十二指肠切 除术后腹腔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09, 3(1):19-22 32. 刘雯静,赵玉沛,张太平,廖泉,丛林。胰高血糖素瘤的临床诊治经验。 中华外科杂志,):333-338 33. 周涛,胡亚,廖泉,赵玉沛。胰腺癌多细胞团簇的化疗药物敏感试验。中 华胰腺病杂志,):361-364 34. 赵玉沛,潘博,张太平,胡亚,廖泉。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409-412 35. 徐协群,李秉璐,刘卫,郑朝纪,廖泉,赵玉沛。脾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治体会。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534-536 36. 周涛,胡亚,廖泉,赵玉沛。2 种体外肿瘤细胞药敏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825-828 37. 吴文铭,赵玉沛,廖泉,张太平,戴梦华,刘子文。胰腺节段切除术在胰 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外科学,):50-52 38. 丛林,赵玉沛,张太平,廖泉,戴梦华,陈革,刘子文,胡亚,郭俊超, 杨盈赤,蔡力行,朱预。多发性胰岛素瘤的诊断与治疗。中华普通外科杂 志,):336-339 赵玉沛,丛林,张太平,廖泉,戴梦华,刘子文,蔡力行,朱预。胰岛素 瘤 404 例诊治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357-359 胡亚,杜潇,廖泉,张太平,赵玉沛。原发性胰腺淋巴瘤的诊疗分析。中 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85-286 胡亚,赵玉沛,廖泉,张太平,郭俊超,丛林。胰腺手术后影响引流管留 置时间的相关因素。中华肝胆外科杂志,):464-466 杜潇,刘卫,赵玉沛,何小东,周智恩,赵雨。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诊治分 析。中华普通外科杂志,):660-662 胡亚,周涛,廖泉,张太平,陈革,赵玉沛。利用鼠尾胶原建立胶原微滴 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中华外科杂志,) :998-1001 丛林,于健春,刘昌伟,张太平,赵玉沛,金征宇,张晓波,吕珂。急性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27 例诊治经验。 中华外科杂志, 2008, (6) 423-426 46 : 胡亚,赵玉沛,廖泉,杨盈赤,郭俊超。胰腺术后腹腔感染和引流液细菌 培养结果与胰瘘关系研究。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 (1) :53-55 赵玉沛,胡亚,廖泉,张太平,郭俊超,丛林。直线切割闭合器在胰体尾 切除术中的作用。中华外科杂志,2008, (1) :24-261639. 40. 41. 42. 43. 44. 45. 46. 学科带头人 姓 名 黄洁夫 性别 中山医学院 研究生/ 硕士 男 出生年月 毕业时间 9 年毕业学校学历学位职称主任医师导师王成恩所学专业 专 长肝胆外科从事本专业年限40 余年肝脏移植和肝胆系肿瘤外科治疗 熟练 掌握 电子邮件 zhaht@moh.gov.cn外语语种英语熟练程度第二外语 语种 联系电话 (办) :熟练程度
(手机) :省级以上学术团体及国家级专业杂志任职情况: 任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组组长。 任《中华外科杂志》第十一届编辑委员会主编; 《中华外科杂志》第十二届编 辑委员会主编;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第六届编辑委员会副主编; 《中华器官移植 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副主编;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第八届编辑委员会副主 编;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副主编;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第三 届编辑委员会顾问;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顾问; 《中华消化外 科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顾问;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第二届编辑委员会顾问;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顾问;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第二届编 辑委员会名誉总编辑;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名誉总编辑《中 华肝胆外科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顾问。 医疗工作情况(掌握先进医疗技术、解决疑难重症的能力、主持开展新技术新 业务情况、年度专科查房次数以及参加三级医院间重大会诊次数)(1000 字左 : 右) 黄洁夫主任医师 2001 年起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普通外科任教 从医、并担任肝胆亚专科名誉主任,在完成卫生部副部长的行政工作同时,主持 指导肝胆外科和肝移植工作。十年来,他对临床事业执著追求,坚持参加临床工 作。他医德医风端正,治学严谨,带动了肝胆外科的发展,促成了肝胆专业的专 业化进程。他手术技艺精湛,在他的带领下开展了多种高难度肝胆手术。2002 年更与台湾长庚医院陈肇隆教授联手, 完成了我国大陆首例成人至成人的亲体肝17 移植术。 黄洁夫教授为推动我国肝移植技术的发展,在得到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 (cmb)近 100 万美元资助后,成立了全国性的肝脏移植培训中心,扩大了学 科在全国的影响,是一名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他精通英语、学贯中西;在工作中 平易近人、诲人不倦,治学严谨,谦虚谨慎,深得老、中、青医师拥戴;所做的 报告或发言都亲笔撰写。临床工作中,他发自内心地关爱病人,有很好的口碑。 黄洁夫主任医师是 80 年代后期的海归学者,他热爱祖国,忠于事业,是我国 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 中国肝移植的启动者, 他完成了亚洲首例肝肾联合移植术、 国内首例腔静脉成形的背驮式肝移植、 首例成人对成人亲体肝移植及首例体外肝 切除自体肝移植手术。 他第一个向国际社会介绍了我国肝移植事业,得到国内外 学术界的高度认可; 他善于同国际外科学界交流,在我国器官移植处于国际社会 误解、非议和批评的关键时期,他以坦诚的学者风度和政治智慧,使国际社会了 解支持我国器官移植事业; 他的工作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移植界的高度认可 和赞誉,他是我国器官移植进入国际社会的领军人物。 黄洁夫主任医师从 2003 年起至今担任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组组长,协助中 央保健委员会完善和改进中央保健体制和规章制度, 多次主持全国多学科专家联 合的重大会诊,并直接参加手术,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 科研教学情况(近三年所承担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发表论著、指导研 究生毕业等) 黄洁夫教授主编了国内第一部肝移植专著、第一部肝胆道肿瘤外科专著;他 发表论文 383 篇,主编专著 15 部,历年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二等奖以上八 项。育人无数,桃李满天下,近三年毕业博士研究生 3 人,在读博士研究生 2 人。 1. huang jf, yin xy, lu md, etc. portal hemodynamics in cirrhotics with portal hypertension using color doppler velocity profile.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 627-631. 2. huang jf.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of 32p-glass microspheres (32p-gms) in treatment of unresected primary liver carcinoma. asian journal of surgery, ): 420-422. 3. huang jf. percutaneous hyperthermal distilled water injection therapy(phdt) for liver cancer. asian journal of surgery, ): 337-341. 4. huang jf.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of 32p-glass microspheres(32p-gms) in the treatment of unresected profile (cdvp). asian journal of surgery, ): 370-372. 5. huang jf.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mainland of china, jama. ): 7-9. 6. huang jf, he xs. effect of preoperative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cation on labeling index of proliferate cell nuclei antigen, expression of hepatocelular carcinoma. chinese medical journal(engl), 1999;18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112(8): 717-720. huang jf. ethical and legislative perspectives on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iver transplantation, 3-196. 黄洁夫. 我国肝移植的现状与展望.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00: (2) 65. 21 : 黄洁夫. 提高肝癌外科治疗的临床实验研究.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2000, 21(2) :112-113. 黄洁夫. 全国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峰会联合声明. 中华外科杂 志,) 33. : 黄洁夫. 主编. 现代移植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1998. 黄洁夫. 主编. 肝脏胆道肿瘤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1999. 黄洁夫. 黄洁夫. 黄洁夫. 黄洁夫. 主编. 主编. 主编. 主编. 外科学词典,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1999. 移植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1999. 腹部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1. 现代外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北京,2003.17. 黄洁夫. 主编. 中国肝移植手册,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usa,2007. 18. 黄洁夫. 主编. 中国肝脏移植,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7. 19. 黄洁夫. 主译. blumgart lh: surgery of the liver, biliary tract, and pancreas, 4th edition. 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7. (三)学科骨干一览表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2.03 7.03 9.11 3.10 6.03 学历学位 本科/学士 研究生/博士 研究生/博士 研究生/博士 研究生/硕士 本科/学士 研究生/博士 研究生/硕士 研究生/博士 研究生/博士 职称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亚专科 方向 胃肠 胃肠 胰腺 胰腺 肝胆 血管 肝胆 乳腺 肝胆 胰腺 从事本 专业年 限 30 年 26 年 18 年 15 年 28 年 26 年 20 年 20 年 16 年 22 年邱辉忠 于健春 张太平 廖 泉 何小东 刘昌伟 桑新亭 孙 强 毛一雷 戴梦华19 康维明 马恩陵 陈 伟男 男 男3.10 1972.07研究生/博士 研究生/博士 研究生/硕士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胃肠 胃肠 胃肠10 年 23 年 13 年(四) (学科骨干邱辉忠)工作情况 省级以上学术团体及国家级专业杂志任职情况: 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病学组委员, 中国老年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 员会常委,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 《中华普外手术学杂志》《中华现代外科 、 学杂志》常务编委, 《中华外科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 、 、 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国肛肠病杂志》《国际外科杂志》等编委。 、 、 、 医疗工作情况(掌握先进医疗技术、解决疑难重症的能力、主持开展新技术新 业务情况、年度专科查房次数以及参加三级医院间重大会诊次数) : 邱辉忠主任医师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就职于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历任北 京协和医院外科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主治医师、副主 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1990 年赴日本九州大学医学部任访问学者。 现任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普通外科)主任。外科学教授、外科主任医师,硕 士研究生导师。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工作和研究的重点转向胃肠肿瘤、尤其是 结直肠肿瘤的诊断和治疗。1990 年在国内首先研究开展了经肛门括约肌径路的 直肠外科手术即 mason 手术,为中下段直肠肿瘤的外科治疗开辟了另一溪径, 并创造性地将该术式用于直肠阴道瘘的外科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研 究成果曾获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成果奖一项,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0 余篇,包 括 sci 文章 1 篇。目前已积累了 200 余例的治疗经验,手术例数仅次于 mason 本人,位据世界第二。此后在国内较早开展(1994 年)了双吻合技术在直肠癌 术中的应用、结肠-肛管吻合(parks 手术)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研 究, 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在不影响长期疗效的前提下将直肠癌的保肛率从原 先的 40%,提高到目前的 75%。近年来又相继开展了腹腔镜技术在大肠癌术中 的应用研究,目前已积累了大约有 600 例左右的腹腔镜大肠癌手术病例。目前, 结肠癌和部分直肠癌病例基本上常规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的手术治疗。 继之又开展 了生物降解吻合环在肠吻合术中的应用研究, 解决了术中因肠腔两端口径不一致 而造成吻合困难等难题,并使手术操作更快更好,明显提高了手术效率。接着开 展的经盲肠回肠置管造口预防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研究, 解决了传统肠造口需 再次造口还纳手术的问题, 为病人避免再次手术的痛苦,也给社会节约了大量的 医疗资源。 近年来又在北京地区开展了有关中下段直肠癌术前化放疗(新辅助治 疗)的多中心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pcr 率(病理上肿瘤完全缓解)达到 30%,为低位直肠癌患者在提高长期疗效的前提下又提高了他们在术中的保肛 率。3 年多前本人又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 手术)在治 疗直肠肿瘤中的应用研究, 目前已积累了大约 160 多例的手术病例,该技术的研20 究无论从手术数量和质量上,在国内外均处于领先水平。从 2009 年起又率先在 国内开展了经前会阴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 (appear 手术) 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 中的应用研究。 为那些符合保肛条件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创造了极其宝贵的保留肛 门机会,并创造性地将腹腔镜技术用于该术中。目前已积累了 34 例手术病例,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均属领先水平。 科研教学情况(近三年所承担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发表论著、指导研 究生毕业等) : 从医三十多年间, 在国内外各医学杂志共发表学术论文 130 余篇,主编了国 内第一部经肛门内镜手术的著作一本, 给国内已经开展和正准备开展此项技术的 医务人员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参与编写实用结直肠肿瘤学等著作 5 部。荣获 北京协和医院多项医疗和科研成果奖。 现有民政部 “老年直肠癌早期诊断和治疗” 的科研基金一项; 863 课题 “功能性食品研发” 子课题一项; 卫生部行业基金 “炎 性肠病”的子课题“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一项。负责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本 科生有关大肠癌的诊断和治疗的课程讲授;并负责实习生、见习生和进修生的巡 诊、 查房和讲课等教育工作。 作为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 结直肠肛门病学组委员, 每年受邀参加国内大型的学术会议 4-5 次,并做大会发言。作为科主任,除每年 组织科室完成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北京协和医院普通外科新技术新理论学习 班) ,还组织完成了北京地区的微创技术在结直肠术中应用的研讨会两次。介绍 了我院基本外科在结直肠术中腹腔镜和经肛门内镜(tem)应用的经验和体会, 收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3 年来,在北京地区牵手 7 家甲级医院开展了中低 近 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多中心研究,目前已完成 100 余例的临床观察研究,取得 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院单中心研究结果表明其肿瘤的病理完全缓解率(pcr) 约达 30%.研究结果居国内外领先水平。该研究已发表相关论文 4 篇,包括 sci 文章 1 篇。1 年前又牵头组织主持“中国成年患者中结直肠术后部位感染的抗菌 素预防使用的研究” 。 近 3 年来,指导了 3 名研究生的科研和临床工作。 [1] 邱辉忠.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 :46-49. [2] 邱辉忠.经盲肠回肠置管造口术.国际外科学杂志,) :214-216. [3] 邱辉忠.基于 nccn 指南的直肠癌外科治疗.癌症进展,9-233. [4] 邱辉忠.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若干问题.癌症进展,5-239. [5] 邱辉忠.直肠癌的局部切除术.癌症进展,0-243. [6] 邱辉忠.新辅助治疗—对直肠癌现有治疗模式的挑战.癌症进展.2009,17: 244-247. [7] 邱辉忠.生物降解吻合环在 140 例肠吻合术中的应用.癌症进展.2009,17: 255-257. [8] 邱辉忠.直肠类癌手术方式探讨.癌症进展,8-262. [9] 邱辉忠.直肠癌经肛门括约肌手术的技巧.中华普外外科手术学杂志, 2009, 3: 8-9. [10]邱辉忠.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在治疗局限性直肠肿瘤中的作用.中华外科杂21 [11] [12] [13] [14] [15] [16]志,) :981-983. 邱辉忠.生物降解吻合环在 140 例肠吻合术中的应用.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422-423. 邱辉忠.经肛门括约肌手术在直肠外科中的应用.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9, 24(12) :977-980. 邱辉忠.术后酸痛、发热、肠漏.基础医学与临床.) :109-112. 邱辉忠.术前应用 folfox 方案联合放化疗治疗中低位直肠癌 35 例报告.癌 症进展,) :263-266. 邱辉忠.基于 nccn 指南的直肠癌外科治疗.癌症进展, 2009, 7 (3) 229-234. : 邱辉忠.rcasi 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作用.中华外科杂志,) :999-1001. [17] 邱辉忠.早期直肠癌的局部切除术.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9, (6) 647-648. 12 : [18] 邱辉忠.腹腔镜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9, 13(5) :387-390. [19] 邱辉忠.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在直肠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中华胃肠外科杂 志,6-318. [20] 邱辉忠.骶前发育性囊肿 22 例诊治经验总结.中华外科杂志,) : 284-287. [21] 邱辉忠.经前会阴平面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及相关解剖.中华外科杂志, ) :. [22] 邱辉忠.经肛门括约肌入路的直肠外科手术.医学研究杂志,) : 31-33. [23] 邱辉忠.肛门内镜下 110 例直肠肿瘤切除术.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0,25 (8) :642-644. [24] 邱辉忠.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直肠肿瘤 120 例.协和医学,) : 33-36. [25] 邱辉忠.位直肠癌手术后吻合口漏与预防性造口.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0, 13:474-476. [26] 邱辉忠.成人腹壁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中华外科杂志,] [28] [29] [30] [31] (13) :1036. 邱辉忠.hgf/c-met 信号通路及其调控基因 macc-1 与结直肠癌转移的关 系.癌症进展,) :441-444. 邱辉忠.临床病理指标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效果初探.中华外科杂志, ) :348-352. 邱辉忠.原发性腹膜后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合并肾错构瘤及结节性硬化一例 报告并文献复习.中华实用外科杂志,) :50-52. 邱辉忠.早期直肠癌中 p53 和 hmlh1 的表达.中国普外基础,) : 889-893. 邱辉忠.镜辅助经前会阴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1,22 14:24-26. [32] 邱辉忠.结直肠非霍奇金淋巴瘤 32 例诊治分析.中华外科杂志, 2011, (4) 49 : 290-294. [33] 邱辉忠.腹腔镜手助与辅助治疗在右半结肠切除中应用的对比研究.中华胃肠 外科杂志,) :545-548. [34] 邱辉忠.新辅助治疗对直肠癌患者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后会阴切口的 影响.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775-777.(学科骨干于健春)工作情况 省级以上学术团体及国家级专业杂志任职情况: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外科营养支持学组 副组长,北京医学会肠外内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营养学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理事,北京医师协会 理事,卫生部临床医师科普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营养专业标准委员会 委员,中华医学会科技奖评审专家。 《中华外科杂志》通讯编委,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编委, 《中华临床营养杂 志》编委, 《肠外与肠内营养》杂志编委, 《中华医学杂志(中英文版) 》编委, 《基础医学与临床》 杂志编委,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编委,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编委,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编委, 《临床营养现状杂志》副主编, 《亚太临床营 养杂志》中文版编委。 医疗工作情况(掌握先进医疗技术、解决疑难重症能力、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 务情况、年度专科查房次数以及参加三级医院间重大会诊次数)(1000 字左右) : (一)专业方向及医疗技术: 作为我科学术骨干, 主要从事胃肠外科及肠外内营养领域的临床工作和科学 研究,具体包括:胃癌的综合诊治、胃肠间质瘤(gist)的综合治疗和微创手 术、 炎性肠病与复杂肠瘘的营养支持和手术治疗、临床肠外内营养支持治疗以及 中重度肥胖症患者及糖尿病患者的腹腔镜手术等。 长期工作于临床一线,每周出普通门诊 2 次、特需门诊 1 次;专科查房每年 700 余次,专业组大查房每年 50 余次,全科大查房每年 50 余次,并参与三级医 院间重大会诊每年 20 余次。 (二)解决疑难重症能力: 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对于一些复杂、疑难、危重病例的外科治疗积累了大 量的临床诊治经验, 如有严重合并症、中晚期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化疗及根治性 手术;胃 gist 的腹腔镜胃镜双镜联合保留贲门和幽门的胃部分切除术;复发和 转移性 gist 的靶向治疗;炎性肠病(合并出血、穿孔、梗阻、肠瘘、癌变等) 和复杂肠瘘合并重度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支持、手术及再手术治疗;高龄、高危 及晚期肿瘤患者的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空肠造口(peg/j)术;合并脏器功 能障碍的重度肥胖症患者的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等。 (三)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情况:23 带领团队在国内最早开展 peg/j 手术、 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 腹腔镜胃镜 双镜联合胃部分切除术、胃癌术中空肠穿刺置管造口术等新技术。 规范胃癌综合治疗模式,包括联合 ct、eus、mri、pet-ct 等辅助检查手 段进行术前临床分期、术前新辅助化疗、术中化疗、标准 d2 根治性手术、术中 腹腔内温热化疗、术后辅助化疗等,强调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及积极纠正贫血。 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和培训班,致力于普及临床肠外内营养支持技术,强调营 养风险筛查及肠内营养相关置管技术, 努力改善国内肠外营养较肠内营养比例高 的不良状况。 同时牵头完成了北京市多中心临床研究: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序 贯治疗,证实了胃癌术后早期(术后 12h 开始)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促 进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了住院天数,改善了术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并 减少住院费用,获得良好的效价比。 作为主要负责人, 牵头建立了我院多科协作肥胖症综合诊治门诊,联合内分 泌科、营养科、icu、麻醉科、呼吸科、心内科、消化内科、心理科、整形外科 等,为肥胖症患者提供全面的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确保围手术期的安全 以及术后饮食、 行为治疗的跟进,为一批合并脏器功能障碍的重度肥胖症患者顺 利施行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 同时通过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和出版科普读物等 方式进行肥胖症相关科普知识的普及教育,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和社会影响。 科研教学情况(近三年所承担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发表论著、指导研 究生毕业等) (1000 字左右) 科研项目: 1、 高教部博士点基金: 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通过 pparγ 和 cox-2 途径对胃癌细 胞系抑癌及化疗增敏机制. (2008 年 1 月-2011 年 12 月) 2.卫生部保健课题:老年患者营养风险评估及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规范的建立。 (2010 年 1 月-2012 年 12 月) 3. 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grant no. x2010028):循环肿瘤细胞在胃癌 新辅助化疗及术中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作用。 (2011 年 9 月-2013 年 12 月) 4. 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008bai58b02)我国重点人群铁、钙需要和膳 食评估应用研究 (北京协和医院负责人) (2008 年 1 月-2010 年 12 月) 5.人事部留学人员择优项目基金:ω-3 脂肪酸对大鼠腹部手术后胃排空及小肠 动力的影响 6. 北京市卫生局医疗卫生科技成果和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规范化肠外肠内营养 新技术临床应用与推广 7. 卫生部内分泌重点实验室项目(2009301) :不同方式减肥手术对减重、胰岛 素抵抗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主要获奖: 1.1996 年度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号:) :胃肠道外 内营养的推广应用及改进 2. 1996 年度联合国技术信息系统中国发明创新科技奖:胃肠外与胃肠内营养的 改进 3. 2000 年度北京市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荣誉证书号:no. 2000 医-2-031) :24 肠粘膜屏障损害及谷氨酰胺、生长激素等干预的实验室与临床研究 4. 2002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号:2002-j-233-2-09-r06):肠粘膜屏障 ) 损害及谷氨酰胺、生长激素等干预的实验室与临床研究 5. 2010 年北京医学会工作贡献奖 6. 2002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北京协和医学院优秀 教师 7. 2010 年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优秀奖 围手术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 对照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 8. 2010 年中国临床营养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肠内营养序贯治疗前瞻性对照的 多中心临床研究 9. 2010 年 北京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委员会优秀论文奖 胃肠手术后早期肠内营 养序贯治疗与肠外营养前瞻性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发表论著及继续教育: (主编) 1、国家继续教育教材:临床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国家继续教育教材:临床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国家继续教育教材:临床肠外营养及置管新进展 09 年(通讯作者) [1] 于健春.控制血糖水平对外科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 杂志,) :956-957. [2] 于健春.肠内营养的理念及治疗规范[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 [3] [4] 1-5. 张杰石,周立,于健春等.c-fos 在胃癌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 ) :610-612. 葛军娜,于健春,康维明等.10218 例消化系恶性肿瘤贫血情况调查[j].中华 胃肠外科杂志,) :340-242.doi: 10.3760/cma.j.issn.11.05.011. 马志强, 柳欣欣, 于健春等.术后酸痛、 发热、 肠瘘[j].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9, 29(1) :109-112. 于健春.危重患者高血糖的控制[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09,3 (5) :425-426. 吴全, 于健春, 刘玉琴等.二十二碳六烯酸联合氟尿嘧啶对胃癌细胞 sgc7901 的协同抑制作用[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10-214. 康维明,于健春.2009 年北京肠外内营养研讨会纪要[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 :387-388. 赵明利, 于健春.合生元在外科临床肠内营养的应用[j].中华外科杂志, 2009, 47(21) :.doi:10.3760/cma.j.issn. 09.21.019. 徐协群,王瑾晖,潘慧等.不同阶段临床学生外科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学方法 探索[j].基础医学与临床,) :661-663. 张群,于健春,康维明等.ω-3 脂肪乳剂对大鼠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功能恢25[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复的影响--前瞻性随机对照动物试验研究[c].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 会 2009 全国肠外肠内营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于健春.危重病人高血糖及营养支持策略[c].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 会 2009 全国肠外肠内营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赵明利,于健春.合生元在外科临床肠内营养的应用[c].2009 年北京肠外内 营养学术年会论文集.9. 张群,于健春,康维明等.ω-3 脂肪乳剂对大鼠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功能恢 复的影响[c].2009 年北京肠外内营养学术年会论文集.. 葛军娜,于健春.胃肠道间质瘤研究的最新进展[c].2009 年北京肠外内营养 学术年会论文集..[16] 葛军娜, 于健春.维生素 d3 与结肠肿瘤发生的研究现状[c].2009 年北京肠外 内营养学术年会论文集.. [17] 于健春.肠内营养的理念及治疗规范[c].2009 年北京肠外内营养学术年会论 文集.10 年(通讯作者) [1] 于健春,马志强,康维明等.保留贲门幽门的胃双镜联合微创手术[c].2010 年 北京协和医院普外科微创论坛论文集.2010:69. [2] 柳欣欣,于健春,康维明等.氧化型 dha 抑制 nf-κb 信号通路达到化疗增敏 作用[j].外科理论与实践,):56-61. [3] 吴全,于健春,刘玉琴等.二十二碳六烯酸与氟尿嘧啶联合应用对人胃癌细胞 株 mgc803 的影响[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 65-70.doi:10.3881/j.issn.10.01.016. [4] 马志强, 于健春, 康维明等.重症肥胖患者减重手术的围手术期管理及随访[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2.doi:10.3881/j.issn.10.01.006. [5] 康维明,马志强,于健春等.肥胖症减重手术术式及其相关问题[j].中国医学 科学院学报,):16-19.doi:10.3881/j.issn.10.01.005. [6] 于健春.肥胖症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1) 32 : 1-3.doi:10.3881/j.issn.10.01.001. [7] 葛军娜,于健春,康维明等.维生素 d 防治结直肠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j].中 华医学杂志,) :.doi:10.3760/cma.j.issn. . . 2011 年(通讯作者) [1] 刘恒岩,于健春,康维明等.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的欧洲肠外肠内营养 学会指南解读[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39-46.doi:10.3760/cma. j.issn.11.01.010. [2] 王萱, 薛华丹, 康维明等.重度肥胖患者脂肪体积与人体测量参数的相关性[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77-280.doi:10.3881/j.issn.11.03.014.26 [3] 于健春,康维明,马志强等.腹腔镜下可调节胃束带术及多学科综合治疗重度 肥胖症及其合并症[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65-271.doi:10. 3881/j.issn.11.03.012. [4] 古应超,于健春.胃肠手术治疗 2 型糖尿病的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科学 院学报,) :262-264.doi:10.3881/j.issn.11.03.011. [5] 于健春,葛军娜,唐云等.胃、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贫血状况的多中心临床 调查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 :53-56.doi:10.3760/cma.j.issn. 11.01.030. [6] 于健春.减重手术与多学科综合治疗肥胖症[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1, 33(3) :219-223.doi:10.3881/j.issn.11.03.001. [7] 朱琳,邱贵兴,于健春等.医学生外科病历书写教学的特点及对策[j].基础医 学与临床,) :348-350. [8] 张群,于健春,康维明等.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1, 26(2) :174-175.doi:10.3760/cma.j.issn.11.02.039. [9] 葛军娜,于健春, 康维明等.10218 例消化系恶性肿瘤贫血情况调查[j].中华胃 肠外科杂志,) : 340-242.doi:10.3760/cma.j.issn.11.05.011. [10] 古应超,于健春.异位胰腺 32 例临床诊治分析[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 31(7) :831-833. [11] 王瑾,于健春,康维明,马志强等. 鱼油脂肪乳剂对炎症的影响及其临床应 用. ) :71-74. 英文: (通讯作者) 2009 年 [1] kang wm, zhang js, wang ms, gu yc, yu jc. prevalence of metabolic syndrome and its associations with other metabolic disorders and cardiovascular changes in health examination population in beijing. chin med sci j. ):227-230. [2] zhou l, he xd, yu jc, zhou rl, yang h, qu q, rui ja. overexpression of laptm4b promotes growth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cells in vitro. am j surg. ):515-521. [3] kang wm, zhang js, liu xx, wang ms, zhao ml, yu jc. prevalence of abnormity of blood lipid and associated factors in health examination population in beijing. chin med sci j. ):142-146. [4] fan yp, yu jc, kang wm, zhang q. effects of glutamine supplementation on patients undergoing abdominal surgery. chin med sci j. ):55-9. 2010 年 [1] wang j, yu jc, kang wm, ma zq. laparoscopic partial splenectomy for giant hemangioma misdiagnosed as splenic cyst: a case report. chin med sci j. ):189-192. [2] zhou l, zhang js, yu jc, cui qc, zhou wx, kang wm, ma zq. negative association of c-fos expression as a favorable prognostic indicator in gastric cancer. arch med res. ):201-206. [3] zhou l, he xd, yu jc, zhou rl, xiong fx, qu q, rui ja. expression of laptm4b in gallbladder carcinoma cells: the role in invasive potential.27 hepatogastroenterology. 2010 mar-57(98):207-211 2011 年 [1] wang j, yu jc, kang wm, ma zq. superiority of a fish oil-enriched emulsion to medium-chain triacylglycerols/long-chain triacylglycerols in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patient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nutrition. 2011; doi:10.1016/j.nut.. [2] wu q, yu jc, kang wm, ma zq. short-term effects of supplementary feeding with enteral nutrition via jejunostomy catheter on post-gastrectomy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chin med j (engl). ):. [3] wang j, yu jc, kang wm, wang wz, liu yq, gu p. the predictive effect of cadherin-17 on lymph node micrometastasis in pn0 gastric cancer. ann surg oncol. 2011; doi 10.-011-2115-3. [4] zhang q, yu jc, kang wm, zhu gj. effect of ω-3 fatty acid on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after abdominal operation in rats. mediators inflamm. 2137. [5] zhou l, he xd, yu jc, zhou rl, shan y, rui ja. overexpression of laptm4b-35 attenuates epirubucin-induced apoptosis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gbc-sd cells. surgery. ):25-31. [6] wang j, yu jc, kang wm, ma zq. treatment strategy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 surg oncol. 2011; doi:10.1016/j.suronc.. [7] wang j, yu jc, kang wm, ma zq.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intraoperative chemotherapy and extensive lymphadenectomy in patients with node-negative gastric cancer. j surg oncol 2011; doi 10.1002/jso.2208. 近三年指导博士研究生 12 名,毕业 8 名或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包括医大 8 年制本科生 5 名) ,在读博士研究生 4 名。 (学科骨干张太平)工作情况 省级以上学术团体及国家级专业杂志任职情况: 现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外科手术学组委员 兼秘书,中国医师学会普通外科医师分会委员。 任《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常务编委,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外科 、 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国际外科杂志》 、 、 、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 、 《中 华普通外科手术学杂志》《中华疝与腹壁外科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外科 、 、 、 理论与实践》《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编委,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通讯编委。 医疗工作情况(掌握先进医疗技术、解决疑难重症能力、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 务情况、年度专科查房次数以及参加三级医院间重大会诊次数)(1000 字左右) : 获得博士学位后,从事普通外科专业 16 年,能够熟练处理普通外科的疑难 重症,特别是胰腺外科的疑难重症有较深的造诣。对胰腺癌、胰腺内分泌肿瘤和 急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在胰腺癌诊治方面,参与了国家九 五、十五攻关计划和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率先在国内开展胰腺癌的介入诊疗、 术前和术后的介入化疗。近年来在胰腺癌的术前可切除评估、手术的规范化和术 后辅助化疗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积累了大量病例,并参与总结制定了协和胰 腺癌诊治规范和流程,相关内容进入了中国胰腺癌诊治指南和卫生部行业标准, 参与制定了 nccn 胰腺癌诊治指南中国版。在赵玉沛院士领导下,在国内率先 开展经空肠胃造瘘术,并经行了临床对照研究,减轻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28 留置胃管的痛苦和并发症。在胰腺内分泌肿瘤方面,特别是对胰岛素瘤的诊断和 手术,参与了协和近 15 年来在诊断和治疗的系列研究工作,在诊断方面,总结 了胰岛素瘤定性诊断的经验和误诊原因, 在定位诊断方面, 参与了 dsa、 asvs、 eus 和腹腔镜超声、术中超声定位胰岛素瘤的研究,特别是对多发胰岛素瘤积 累了丰富经验,多次成功处理外院二次手术后遗漏肿瘤的病例,并对术后血糖管 理和并发症的预防总结成文发表。在无功能胰腺内分泌肿瘤、胃泌素瘤和胰高血 糖素瘤和血管活性肠肽瘤等少见内分泌肿瘤,以及 men 合并胰腺内分泌肿瘤的 诊治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较早在国内开展了内分泌肿瘤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胰腺的节段切除、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等手术,并 积累了大量的病例。 在慢性胰腺炎和急性胰腺炎诊治方面,参与了卫生部和北京市的课题研究, 开展了流行病学的调查,对慢性胰腺炎规范手术治疗,开展了慢性胰腺炎的胰头 切除、胰体尾切除和胰管空肠吻合术等,并与内镜治疗密切协作,成功处理了大 量疑难病例。对重症胰腺炎病例,与 icu、消化内科合作,对需要手术的病例及 时干预,使我院近 10 年来重症胰腺炎死亡率降至 12%。在临床工作中,坚持每 日早上和下午两次查房,每周一次胰腺疑难疾病会诊中心会诊和 ercp 讨论,以 及每周基本外科大查房。每年参加三级医院间重大会诊 20 余次。 科研教学情况(近三年所承担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发表论著、指导研 究生毕业等) (1000 字左右) 一、近三年承担的科研项目 1、胰腺癌耐药相关 mirna 筛查及调控机制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部 主任基金(12.01-、mirna 在胰腺癌耐药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44) 3.1 3、北京地区急性胰腺炎病因变化趋势及治疗策略的多中心研究.首都医学发展科 研基金(外院合作课题·) 3.8 4、胰腺癌中泛素 e3 连接酶 chip 调控抑癌基因 pten 活性的分子机理研究.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10.1-、 靶向干预 raf-1/mek/erk 信号通路抑制恶性胃肠胰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的实验 研究.院内基金·重点实验室面上基金 1.12 二、获奖成果 1. 胰 腺 癌 综 合 诊 治 方 案 的 基 础 研 究 与 临 床 研 究 . 国 家 科 学 技 术 进 二 等 奖 (2008-j-253-2-03-r03) 2.胰腺癌综合诊治方案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二等奖 () 3.胰腺癌综合诊治方案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三等奖(2007 医 -3-013-03) 4. 胰 腺 癌 综 合 诊 治 方 案 的 基 础 与 临 床 研 究 . 中 华 医 学 科 技 奖 一 等 奖 (03) 三、发表论著(2009 年-至今)29 1 zhang gn, liang y, zhou lj, chen sp, chen g, zhang tp, kang t, zhao yp. combination of salinomycin and gemcitabine eliminates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cancer lett ,2011 dec 27;313(2):137-44. 2 zhao yp, zhan hx, zhang tp, cong l, dai mh, liao q, cai lxj. surgical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insulinomas: result of 292 cases in a single institution. surg oncol.):169-74 3 dong j, zhao yp, zhou l, zhang tp, chen g. bcl-2 upregulation induced by mir-21 via a direct intera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poptosis and chemoresistance in mia paca-2 pancreatic cancer cells.arch med res.):8-14 4 王 维 斌 , 赵 玉 沛 , 丛 林 , 郝 静 , 廖 泉 , 张 太 平 .clinical characters of gastronintestinal lesions in intestinal behcet's disease.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168-171 杜潇, 赵玉沛, 张太平, 廖泉, 戴梦华, 刘子文, 郭俊超, 胡亚.primary pancreatic lymphoma: a clinical quandary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pancreas ) :30-36. 万世奇,张太平,王天笑,郑莲芳,李方,李汇华.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表达 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抗体对胰腺癌细胞株抑制作用的研究.中华消化外科杂 志.) :286-289. 陆君阳,张太平,赵玉沛.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27 例诊治分析.国际 外科学杂志.) 160-162.567 8展翰翔,赵玉沛,张太平,丛林,廖泉,戴梦华.胰岛素瘤患者围手术期血糖 变化规律及处理.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13-16. 9 方薛泉,张太平,陈革.腹膜后纤维瘤病 11 例诊治分析.现代实用医学 ):768-70. 10 戴梦华,徐涛,张太平,廖泉,丛林,郭俊超,胡亚,曹越,赵玉沛,蔡力 行.胰腺囊性肿瘤良恶性诊断的影响因素.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0; (11) : 831-834. 11 张太平,展翰翔.1 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症相关胰岛素瘤诊治分析 中国实用外科. 洪智贤,张太平,赵玉沛.利用新型载体转运 mdr1 sirna 以逆转胰腺癌化 疗耐药性的研究.外科理论与实践
潘博,赵玉沛,宁力,张太平.胰腺癌细胞内膜系统膜蛋白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中华外科杂志.):461-65. 14 王维斌,赵玉沛,丛林,廖泉,张太平,景灏.19 例胃肠型白塞病误诊误治 分析.腹部外科.):338-40. 15 吴文铭,赵玉沛,廖泉,张太平.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在结直肠癌组 织中的表达 .中华外科杂志.):535-38. 16 liu bn, zhang tp, zhao yp. pancreatic duct ston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ancreatitis: surgical outcomes.hepatobiliary pancreat dis int. 201030 17 18 19 20 219(4):423-7. 戴梦华,郭俊超,张太平.全腹腔镜下胰岛素瘤切除术 18 例单中心经验总结 腹腔镜外科杂志. ) 895-897 薛华丹,刘炜,金征宇,赵玉沛,廖泉,张太平.优化 ct 扫描方案在胰岛素 瘤术前定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放射学实践 ) . 张太平,赵玉沛,丛林.无创性检查在胰岛素瘤定位诊断中的价值.中华外科 杂志.) . 展翰翔,郭俊超,张太平.胰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外科理论 与实践. 6-518. 刘雯静,赵玉沛,张太平.胰高血糖素瘤的临床诊治经验.中华外科杂志) 333-336. 22 杨盈赤,赵玉沛,廖泉,张太平.rcas1 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作用.中华外科杂 志.) 999-1001. 四、指导研究生 目前指导博士研究生三名,全部在读,尚未毕业。每年协和医大教学巡诊 8 学时。带教进修生和实习生 20 余人。 (学科骨干廖泉)工作情况 省级以上学术团体及国家级专业杂志任职情况: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委员兼 秘书。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编委,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编委, 《中华内分泌外 科杂志》编委,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委,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编委,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通讯编委,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通讯编委, 《中华普 外科手术学杂志》编委。 医疗工作情况(掌握先进医疗技术、解决疑难重症能力、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 务情况、年度专科查房次数以及参加三级医院间重大会诊次数)(1000 字左右) : 1998 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一直从事普通外科专业至今 13 年;2000 年至 2001 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瑞士伯尔尼大学附属医院外科访问学习,2006 年破格获 得博士生导师资格,2008 年聘为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教授,2011 年获“协和 学者特聘教授”称号。 熟练掌握普通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并能够熟练处理普通外科疑难重症, 尤其擅长胰腺疾病、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和胃肠道疾病的诊治。在胰腺疾病方 面, 对胰腺癌、 胰腺良性肿瘤和急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 经验, 积极参与胰腺疾病的多科诊断治疗的医疗活动,参与胰腺疑难疾病会诊中 心的会诊工作。在赵玉沛院士的领导下,参与了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 、 计划和“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积极开展胰腺癌的综合治疗,在国内率先开展 胰腺癌围手术期的介入治疗, 总结制定了协和胰腺癌诊断治疗规范和流程。熟练 掌握并开展胰腺肿瘤疑难重症病例的外科手术,较早在国内开展胰腺的节段切 除、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等手术,积累了大量病例。熟练掌握胰腺肿瘤的腹31 腔镜技术,并开展相应胰腺外科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胰腺肿物摘除术、腹腔镜下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腹腔镜下胰体尾及脾脏切除) 。在国内,较早针对直线 切割闭合器在胰腺体尾部切除手术中的作用,进行了相关的临床研究,为减少胰 腺体尾部切除术后的并发症, 提供相关的临床经验;针对胰腺外科手术后的主要 并发症胰瘘,进行了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为减少这一并发症提供了重要依据。在 胰腺内分泌肿瘤方面,以及 men1 合并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 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系统收集了相关病例的遗传学信息。针对急慢性胰腺炎, 参与了卫生部以及北京市与胰腺炎相关的课题研究, 开展胰腺炎的流行病学统计 与调查, 积极推广慢性胰腺炎的规范化诊治,开展慢性胰腺炎的相关手术治疗方 式,并对不同手术方式进行了进一步临床评价,积极随访;在重症胰腺炎诊治方 面,重视多科协作,提供及时有效的外科手术干预,提高了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 疗效果; 在胰腺癌化疗个体化的临床研究等方面造诣较深,针对胰腺癌病人术后 化疗个体化方案制定以及疗效检测进行了相关的临床研究, 提高胰腺癌患者的综 合治疗效果,改善胰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断、手术指征、 手术方式的选择等方面,传承了前辈的工作经验,做了一些创新,近三年完成了 20 余例疑难病例的诊治,积累了重要的临床经验,目前协和医院已完成甲状旁 腺手术 500 余例,居国内第一。 每年度专科查房次数40余次,坚持每日早上和下午的两次查房,每周一次 的胰腺疑难疾病会诊中心多科会诊讨论,以及每周一次的基本外科大查房;每 年度参加三级医院间重大会诊次数20余次。 科研教学情况(近三年所承担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发表论著、指导研 究生毕业等) (1000 字左右) 近三年承担的科研课题(课题负责人) :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胰腺癌基因多态性与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及预测研究() (2)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胰腺癌多细胞团簇化疗耐药相关机理的研究(7092084) (3)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科研基金 -胰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个体化方案的制定及疗效监测 获奖情况 (1) 2008 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2) 2008 年裘法祖普通外科医学青年基金奖 发表论著 (1) liao q,hu y,zhao yp,et al. assessment of pancreatic carcinoma cell chemosensitivity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culture system. chiness medical journal(english version),):. (2) si s, liao q, zhao yp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of deoxycytidine kinase gene and chemosensitivity of gemcitabine in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chinese medical journal(english32 (3)(4) (5) (6)version),):419-422. zhang q, zhao yp, liao q,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gene polymorphisms of thymidylate synthase with its protein expression and chemosensitivity to 5-fluorouracil in pancreatic carcinoma cells. chinese medical journal(english version), ):262-267 王维斌,赵玉沛,廖泉等. 人胰腺癌相关免疫原性候选膜抗原的鉴定和验 证[j].中华外科杂志 ,):. 张强,赵玉沛,廖泉等,胰腺癌细胞株化疗敏感性与胸苷酸合成酶蛋白表 达的关系[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杨盈赤,赵玉沛,廖泉等. rcas1 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作用[j].中华外科杂志,):999-1001. (7) 赵玉沛,胡亚,廖泉等, 直线切割闭合器在胰体尾切除术中的作用[j].中华 外科杂志, ):24-26. (8) 胡亚,赵玉沛,廖泉等. 胰腺手术后影响引流管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464-466. (9) 胡亚,赵玉沛,廖泉等. 胰腺术后腹腔感染和引流液细菌培养结果与胰瘘 关系研究[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53-55 近三年共培养 5 名博士,2 名硕士。(学科骨干何小东)工作情况 省级以上学术团体及国家级专业杂志任职情况: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学组委员,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委, 《中华实 验外科杂志》编委。 医疗工作情况(掌握先进医疗技术、解决疑难重症能力、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 务情况、年度专科查房次数以及参加三级医院间重大会诊次数)(1000字左右) : 通过在基本外科领域28年的学习和实践, 对多种疑难病症进行系统的研究: 如肝内外胆管结石、胆囊结石、各种胆道慢性炎症、先天性胆道囊肿和畸形、 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和高位胆管癌、胆道狭窄、胆管损伤后处理等。采用 多种不同方法和治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在提高肝胆肿瘤的切除率、提高术后 患者生存率方面和在胆道术后降低术后残石率发生、胆道损伤后狭窄的治疗方 面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近年来在微创外科领域,应用腹腔镜进行胆囊结石切除术、肝囊肿开窗引 流术、肝部分切除术、肝血管瘤切除术等,使用腹部腹腔镜手术技术治疗有丰 富的经验,使患者痛苦明显减轻、改善预后;在治疗结石方面,针对具有保胆 指征的病人开展保留胆囊取石手术,对于有胆道探查指征的病人开展术中经胆 囊管行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术,目前已取得初步经验;在胆管狭窄的预防和治 疗方面,总结多年经验,通过综合治疗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从1990年开始开展 了对高位胆管癌的综合研究,经过对数百例患者的诊治,对术前评估、手术方33 式的选择、围手术期治疗等方面提出了我院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规范胆道疾病的诊治,参与制定了《肝胆管结石病的诊疗指南》《胆 、 管损伤的预防与治疗指南》《良性胆囊病的治疗决策的专家共识》《急性胆道 、 、 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等,并向全国推广,为提高我国胆道疾病的整体 诊治水平做出了贡献。 每周出专家门诊2次,特需门诊一次,每周专科查房1次,每年三级医院间 会诊10余次。 科研教学情况(近三年所承担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发表论著、指导研 究生毕业等) (1000 字左右) 多年来, 致力于肝胆肿瘤的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方面和综合治疗的系列研究, 已取得初步的成效,近三年主要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协和医 院)基金“糖尿病与胆囊结石、胆管癌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 基础与临床联合攻关(中国医学科学院)基金:用蛋白质组学和 mirna 研究方 法筛选并鉴定与胆管癌发生相关的特异标志物。 长期参加协和医大八年制学生的临床教学和巡诊任务, 负责讲授胆道疾病章 节的内容,包括胆道结石、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诊治和胆道肿瘤的治疗等章节;同 时承担三生教学, 讲授胆道方面临床常见病及疑难病例分析诊治等,受到广大师 生的好评。 近三年指导硕士研究生四名(陶连元、武峤、于岚、万鑫) ;参加编写书籍 《胆道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一部;共发表 sci 文章 11 篇,其他国内核心期 刊论文 28 篇。 [1] zhou l, he xd, yu jc, zhou rl, shan y, rui ja. overexpression of laptm4b-35 attenuates epirubucin-induced apoptosis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gbc-sd cells. surgery. ):25-31. [2] tao ly, cai l, he xd, liu w, qu q. comparison of serum tumor markers for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m surg. ):1210-3. [3] zhou l, he xd, yu jc, zhou rl, xiong fx, qu q, rui ja. expression of laptm4b in gallbladder carcinoma cells: the role in invasive potential. hepatogastroenterology. 2010 mar-57(98):207-11. [4] wei jm, zhu mw, zhang zt, jia zg, he xd, wan yl, wang s, xiu dr, tang y, li j, xu jy, heng qs. a multicenter, phase iii trial of hemocoagulase agkistrodon: hemostasis, coagulation, and safet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abdominal surgery. chin med j (engl). 2010 mar 5;123(5):589-93. [5] zhou l, he xd, yu jc, zhou rl, yang h, qu q, rui ja. overexpression of laptm4b promotes growth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cells in vitro. am j surg. ):515-21. [6] tao ly, he xd, qu q, cai l, liu w, zhou l, zhang sm. risk factors for intrahepatic and 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a case-control study in china.34 liver int. ):215-21. [7] he xd, liu w, tao ly, cai l, zhou l, qu q. gender-specific prognostic markers of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cancer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am surg. ):1269-74. [8] ji wj, qu q, jin y, zhao l, he xd. [ursodeoxycholic acid inhibits hepatocyte-like cell apoptosis by down-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s of bax and caspase-3]. zhonghua yi xue za zhi. 2009 nov 17;89(42):. [9] he xd, liu w, tao ly, zhang zh, cai l, zhang sm. [clinical value of &kou mode of hepatic hilar anastomosis& in resection of type iii or iv hepatic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zhonghua zhong liu za zhi. ):626-9. [10] tao ly, he xd, cai l, liu w, ji wj, zhao l, zhang sm. [case-control study of risk factors in cholangiocarcinoma]. zhonghua zhong liu za zhi. ):759-63. [11] he xd, xia wb, xing xp, li m, jiang y, wang o, xu ll, xu jp. [clinical features of pregnancy and lactation-associated osteoporosis: analysis of 4 cases]. zhonghua yi xue za zhi. 2009 apr 14;89(14):983-5. [12] 李秉璐,郑朝纪,刘 卫,洪 涛,徐协群,何小东,张震寰,张建希,赵 玉沛.结石性急性胆管炎的治疗.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88-91. [13] 陶连元,何小东,等. 肝外胆管癌的临床病理与预后分析. 肝胆外科杂志, ) :251-253. [14] 武峤,何小东,等. crest综合征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中华消 化外科杂志,):139-140. [15] 刘 卫,何小东,等. 胆囊结石发病机制及其外科治疗. 协和医学杂志,):76-78. [16] 陶连元,何小东,等. 胆管癌中 14 3 3 蛋白各亚型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肝 胆胰外科杂志,):286-289. [17] 于岚,何小东,武峤,等. 2型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的相关危险因素.中华消化外 科杂志,):110-112. [18] 于岚,何小东,武峤,等. 胆囊结石相关危险因素的探讨. 中华肝胆外科杂 [19] [20] [21] [22] [23] 志,):711-713. 于岚,何小东,武峤,等. 2型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中 华肝胆外科杂志,):790-792. 于岚,何小东,武峤,等.十二指肠、壶腹部良性肿瘤手术方式的探讨.中华普通 外科杂志,);773-774. 武峤,何小东,等. 原发性胆囊癌的外科诊治与预后分析. 中华普通外科杂 志,):945-948. 司爽, 何小东 ,牛备战, 陈曙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转开腹手术后迟发梗阻 性黄疸二例诊治体会.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884-885. 武峤,何小东,等. 意外胆囊癌的临床处理与预后分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35 ):725-728. [24] 徐协群,郑朝纪,李秉璐,洪 涛,刘 卫,何小东,李晓光,杨 宁,赵玉 沛. ct 引导下经皮胆囊造瘘引流在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医 学科学院学报,):354-356. [25] 武峤, 何小东,等. 良性胆管狭窄发生机制的分子学研究进展. 肝胆胰外科杂 志,):80-82. [26] 陶连元,刘卫,蔡磊,何小东,郑毅. 肝内胆管癌和肝细胞癌的血清肿瘤标记物 研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28. [27] 何小东,刘卫,叶松,李秉璐,张震寰,蔡磊. 肝脏巨大血管瘤手术切除的临床经 验.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457-458. [28] 陶连元,何小东,蔡磊. 胆管癌相关肿瘤抗原标记物的研究现状. 肝胆外科 杂志,):311-314. [29] 赵磊,曲 强,卫金花,何小东. 肝细胞分化过程中肝细胞极化分子的表达与调 节.山西医科大学学报,):481-483. [30] 武峤,何小东,等.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诊断与治疗.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197-199. [31] 陶连元,何小东,蔡磊. 胆管细胞癌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肝胆胰外科杂 志,):240-242. [32] 武峤, 何小东, 刘卫, 于岚. 壶腹部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与诊断. 中 华消化外科杂志. )356-358. [33] 陶连元,何小东,等.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和预后分析. 肝胆外科杂 志,):373-377. [34] 刘卫,何小东,蔡磊,陶连元. 逆行胰胆管造影并发胰腺炎危险因素的分析. 中 华消化外科杂志,):298-299. [35] 何小东,刘卫,陶连元,张振寰,蔡磊,张双民. 肝门扣式吻合术在治疗ⅲ型和ⅳ 型肝门部胆管癌中的临床价值.中华肿瘤杂志,):626-629. [36] 刘长征,蔡磊,刘卫,杨克恭,何小东, 陈松森. 微 rna.21 在肝细胞癌中的表 达及其靶基因研究.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964-966. [37] 刘卫,何小东,郑朝纪,李秉璐,洪涛,赵玉沛. 109 例成人型胆管囊肿的 [38] [39] [40] [41] [42] 诊治经验.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453-456. 徐协群, 刘卫,李秉璐,洪涛,郑朝纪,何小东, 廖泉, 赵玉沛. 腹腔镜胆囊切除 意外胆囊的处理.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纪文娟,曲强,何小东. 熊去氧胆酸对肝细胞凋亡作用的分子机制.肝脏, ) :501-502. 何小东,刘卫. 重视胆胰肠结合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404-405. 陶连元,何小东,等.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肝内胆管癌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 肝胆胰外科 杂志,):436-438. 古应超,何小东. 无结石性胆囊炎的研究进展. 中华肝胆外科杂36 志,):239-240. [43] 张宁,刘卫,蔡磊,何小东. 延迟发现胆胰肠结合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中华消 化外科杂志,):184-186.(学科骨干刘昌伟)工作情况 省级以上学术团体及国家级专业杂志任职情况: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 组委员;卫生部国家药监局药物评审专家组委员;教育部科技成果评审专家。 《中华外科杂志》编委;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委;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常务编委; 《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编委;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编委; 《外 科理论与实践杂志》编委; 《血管外科杂志》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 医疗工作情况(掌握先进医疗技术、解决疑难重症能力、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 务情况、年度专科查房次数以及参加三级医院间重大会诊次数)(1000 字左右) : 2005 年开始担任亚专科主任。血管外科患者往往合并高血压、糖尿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肛门镜的过程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