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显卡接口类型图解是什么接口(圆的)

位于电脑打印机下面, 显卡旁边的两个圆形接口是什么?_百度知道
位于电脑打印机下面, 显卡旁边的两个圆形接口是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台式主机后面会有圆形的端口,需要从三方面说第一如果是2个圆形的接口里面还有一些小的窟窿的话,那就是鼠标与键盘的接口第二如果是很小的两个接口,并且里面也只有一个窟窿的话,那就是耳机与麦克风的接口第三,就是插在主板上的芯片,用于连接特殊设备
采纳率:34%
不清楚...难道是螺丝口?
???? 显卡挨着的? AV端子和S端子吧
由于每个主办都不一样所以你说什么上下没什么用,如果是2个圆形接口,最大的可能就是PS2鼠键接口!1其他的圆形接口还有S端子等,!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电脑打印机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现在的显卡都是什么接口的?_百度知道
现在的显卡都是什么接口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种就是现在广泛使用的DIME(Direct Memory Execution)直接内存执行模式.DMA模式大致就是以上说的那3种方法。  点对点总线,这样也就轻松的到达了其他接口设备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带宽。另外PCI Express16X图形接口将包括它的两条通道,一条可由显卡单独到北桥,而另一条则可由北桥单独到显卡。  高级功能:PCI Express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信号协议包括它本身的协议,使用不同频率的同其联系通讯,而不再存在带宽问题.而DIME技术才是Intel AGP技术的精髓,这样所有的PCI Express设备都会支持热插拔:相对于PCI这种“总线式”的连接方式,一旦PCI总线有瓶颈现象发生,是由Intel1996年开发的一代局部图形总线技术,每条单独的通道均将拥有4GB/s的数据带宽可充分避免因带宽所带来的性能瓶颈问题。现在的符合PCI 2.3规范的板卡将可以在低带宽的PCI Express插槽上使用:这是同PCI总线非常不同的地方。   多种连接方式,将会影响所有连接其上的PCI设备。PCI Express总线采用了点对点技术,这样每个PCI Express设备都是直接同系统芯片进行交流。更加直白的说,PCI Express的目标就是要实现芯片之间的I/O连接、扩展板卡(比如显卡、声卡)的连接,早期的ISA和PCI接口,后期的和目前主流的AGP和PCL-E接口:一是DMA(直接内存存取)。PCI Express主要可以为我们带来如下的新功能:  性能,这个和以前的并行通道大为不同,它允许和每个设备建立独立的数据传输通道。不用再向整个系统请求带宽,另外在配置的灵活性方面PCI Express也优于PCI。它可以根据所连接的硬件设备的不同.DIME技术允许显示芯片直接从内存中读取数据,而不必先把数据拷贝到显示内存中再读取。它还具有高级电源管理和监视功能。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意思为&加速图形端口&。采用了点到点的连接技术PCI Express在每个设备都有自己专用的连接,不需要向共享总线请求带宽:PCI Express总线只需要从芯片组中引出很少的引脚,所以使得主板布线难度大大降低(其引线数目比现在的PCI总线减少大约75%)但是却具有比现在的PCI高的多的带宽和传输速度,甚至还能提供USB 接口、IEEE 1394接口的连接支持, PCI Express总线可以“走出机箱”。也就是说PCI Express可以如同现在的USB或者Firewire一样通过计算机上的一定接口同外部采用相应符合PCI Express标准接口的设备进行连接和通讯。它为任务繁重的图形加速卡提供了一条专用“快车道”,从而摆脱了PCI总线交通拥挤的困扰。AGP技术可以通过2种手段来处理3D贴图。所以,现阶段PCI-E要比AGP的要好现在主流的显卡都有什么接口?显卡的接口有四种,(因为这种方式要占用大量的显示内存).而且这要求显卡对内存的操作必须要快!PCI Express和PCI不同的是实现了传输方式从并行到串行的转变。PCI Express是采用点对点的串行连接方式。在PCI Express中诸如内存纠错等功能都会成为标准功能。  跨平台的兼容性:PCI Express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它的跨平台兼容性
采纳率:71%
你好,现在已经普及DVI接口了性能比VGA好一些。现在HDMI接口也比较常见了,专为4k超高清电影而生。
PCIE 16X的版本已经到3.0了
主流的都通用的,看主板接口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显卡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显示接口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显示接口是指显卡与显示器、电视机等图像连接的接口,如图中的显卡有三个显示接口,从左到右依次是S-Video、DVI 端子和VGA数字信号输出接口,显卡上常见的显示接口有DVI接口、、、S端子和其他电视接口。S端子和其他电视接口主要用于(也叫VIDEO-OUT)和功能,VIDEO-IN和VIDEO-OUT合称VIVO。
显示接口接口功能
从功能上看,此外,显卡上的DVI接口都是DVI-I接口,包含和两部分,因此很多没有VGA接口的显卡,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转接头或信号转化器,将显卡的DVI接口转成VGA接口。DVI和HDMI接口都是数字接口,尤其是带有HDMI接口的显卡,支持HDCP协议,为观看带有版权的高清节目打下基础,而不支持的显卡,不论连接显示器还是电视,都无法正常观看有版权的、电视节目。[1]
显示接口接口类型
显示接口DVI
DVI全称为Digital Visual Interface,它是1999年由Silicon Image、()、()、IBM、(惠普)、、Fujitsu(富士通)等公司共同组成DDWG(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数字显示工作组)推出的接口标准。它是以Silicon Image公司的PanalLink接口技术为基础,基于(Transition 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ing,最小化传输差分信号)电子协议作为基本电气连接。TMDS是一种微分信号机制,可以将象素,并通过串行连接传递。显卡产生的由发送器按照TMDS协议编码后通过TMDS通道发送给接收器,经过解码送给数字显示设备。一个DVI显示系统包括一个传送器和一个接收器。传送器是信号的来源,可以内建在显卡芯片中,也可以以附加芯片的形式出现在显卡PCB上;而接收器则是显示器上的一块电路,它可以接受数字信号,将其解码并传递到数字显示电路中,通过这两者,显卡发出的信号成为显示器上的图象。[2]
DVI接口分为两种,一个是DVI-D接口,只能接收数字信号,接口上只有3排8列共24个针脚,其中右上角的一个针脚为空。不兼容模拟信号。
另外一种则是DVI-I接口,可同时兼容模拟和数字信号。兼容模拟信号并不意味着模拟信号的接口D-Sub接口可以连接在DVI-I接口上,而是必须通过一个转换接头才能使用,一般采用这种接口的显卡都会带有相关的转换接头。[2]
考虑到兼容性问题,显卡一般会采用DVI-I接口,这样可以通过转换接头连接到普通的VGA接口。而带有DVI接口的显示器一般使用DVI-D接口,因为这样的显示器一般也带有VGA接口,因此不需要带有模拟信号的DVI-I接口。当然也有少数例外,有些显示器只有DVI-I接口而没有VGA接口。显示设备采用DVI接口具有主要有以下两大优点:[2]
DVI传输的是,数字图像信息不需经过任何转换,就会直接被传送到显示设备上,因此减少了数字→模拟→数字繁琐的转换过程,大大节省了时间,因此它的速度更快,有效消除拖影现象,而且使用DVI进行数据传输,信号没有衰减,色彩更纯净,更逼真。[2]
计算机内部传输的是二进制的数字信号,使用VGA接口连接的话就需要先把信号通过显卡中的D/A(数字/模拟)转变为R、G、B三原色信号和行、场同步信号,这些信号通过线传输到液晶内部还需要相应的A/D(模拟/数字)转换器将模拟信号再一次转变成数字信号才能在液晶上显示出图像来。在上述的D/A、A/D转换和信号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信号的损失和受到干扰,导致图像出现失真甚至显示错误,而DVI接口无需进行这些转换,避免了信号的损失,使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力都得到了大大提高。
最后,DVI接口可以支持HDCP协议,为将来看带版权的高清视频打下基础。不过要想让显卡支持HDCP,光有DVI接口是不行的,需要加装专用的芯片,还要交纳不斐的HDCP认证费,因此真正支持HDCP协议的显卡还不多。[2]
显示接口HDMI
五种hdmi数据线
HDMI的英文全称是“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中文的意思是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接口可以提供高达5Gbps的数据传输,可以传送无压缩的及高分辨率视频信号。同时无需在信号传送前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可以保证最高质量的影音信号传送。应用HDMI的好处是:只需要一条HDMI线,便可以同时传送影音信号,而不像如今需要多条线材来连接;同时,由于无线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能取得更高的音频和视频传输质量。对消费者而言,HDMI技术不仅能提供清晰的画质,而且由于音频/视频采用同一电缆 ,大大简化了系统的安装。
2002年的4月,、、、Silicon Image、、、共7家公司成立了HDMI组织开始制定新的专用于数字视频/音频传输标准。2002年岁末,高清晰数字多媒体接口(High-definition Digital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 1.0标准颁布,到2006底已经颁布了1.3版本,主
要变化在于近一步加大,以便传输更高分辨率和。HDMI在上和DVI兼容,只是采用了不同的封装。与DVI相比,HDMI可以传输数字音频信号,并增加了对HDCP的支持,同时提供了更好的DDC可选功能。HDMI支持5Gbps的,最远可传输15米,足以应付一个的视频和一个8声道的。而因为一个1080p的视频和一个8声道的音频信号需求少于4GB/s,因此HDMI还有很大余量。这允许它可以用一个电缆分别连接DVD播放器,接收器和PRR。此外HDMI支持EDID、DDC2B,因此具有HDMI的设备具有“即插即用”的特点,信号源和显示设备之间会自动进行“协商”,自动选择最合适的视频/音频格式。HDMI接口支持HDCP协议,为看有版权的电视打下基础。不过,为了让显卡带有HDMI接口,除了需要专用芯片外,显卡厂商还要支付一笔不斐的HDMI认证费,因此带有HDMI接口的显卡还不多,但是HDCP已成定局,因此未来支持HDCP协议的显卡也会多起来。[3]
显示接口TV-Out
TV-Out是指显卡具备输出信号到电视的相关接口。普通家用的不会超过19寸,显示画面相比于电视的尺寸来说小了很多,尤其在观看电影、打游戏时,更大的屏幕能给人带来更强烈的视觉享受。而更大尺寸的显示器价格是普通用户无法承受的,将显示画面输出到电视,这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输出到电视的接口主要应用的有三种。
一种是采用VGA接口,VGA接口是绝大多数显卡都具备的接口类型,但这需要电视上具备VGA接口才能实现,而带有此接口的电视相对还较少,同时多是一些价格较贵的产品,普及程度不高。此种方法一般不多采用,也不是人们习惯意义上说的视频输出。
另外一种则是复合视频接口,采用AV接口输出视频的显卡输出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但它却是电视上都具备的接口,因此此类接口受到一定用户的喜爱。此种输出接口的显卡产品较少,大多都提供输出效果更好的S端子接口。
TV-Out 接口
最后一种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输出效果更好的S端子接口。S端子也就是Separate Video。
但S-Video 仍要将两路混合为一路色度信号C进行传输,然后再在显示设备内解码进行处理,这样多少仍会带来一定信号损失而产生失真(这种失真很小) ,而且由于混合导致色度信号的也有一定的限制。S-Video虽不是最好的,但考虑到市场状况和综合成本等其它因素,它还是应用最普遍的视频接口。[4]
显示接口Video-in
Video-in是指显卡上具备用于视频输入的接口,并能把外部视频源的信号输入到系统内。这样就可以把电视机、录像机、影碟机、摄像机等视频信号源输入到电脑中。带视频输入接口的显卡,通过在显卡上加装视频输入芯片,再整合入显卡自带的能力,提供更灵活的驱动和应用软件,这样就能给显卡集成更多的功能。显卡上支持视频输入的接口有、复合视频接口、S端子和等。[5]
RF射频端子
RF射频端子是最早在电视机上出现的,原意为无线电射频(Radio Frequency)。它是家庭有线电视采用的接口模式。RF 的成像原理是将视频信号(CVBS)和(Audio)相混合编码后,输出然后在显示设备内部进行一系列分离/ 解码的过程输出成像。由于步骤繁琐且音视频混合编码会互相干扰,所以它的输出质量也是最差的。带此类接口的显卡只需把有线电视信号线连接上,就能将有线电视的信号输入到显卡内。[5]
显示接口复合视频
复合视频接口采用接口,RCA接口是目前电视设备上应用最广泛的接口,几乎每台电视上都提供了此类接口,用于视频输入。虽然AV接口实现了音频和视频的分离传输,这就避免了因为音/视频混合干扰而导致的图像质量下降,但由于AV接口传输的仍然是一种亮度/色度(Y/C)混合的视频信号,仍然需要显示设备对其进行亮/色分离和色度解码才能成像,这种先混合再分离的过程必然会造成色彩信号的损失,色度信号和亮度信号也会有很大的机会相互干扰,从而影响最终输出的图像质量。[6]
S端子也就是Separate Video,而“Separate”的中文意思就是“分离”。它是在AV接口的基础上将色度信号C 和亮度信号Y进行分离,再分别以不同的通道进行传输,减少影像传输过程中的“分离”、“合成”的过程,减少转化过程中的损失,以得到最佳的显示效果。
通常显卡上采用的S端子有标准的4针接口(不带音效输出)和扩展的7针接口(带音效输出)。S端子相比于AV 接口,由于它不再进行Y/C混合传输,因此也就无需再进行亮色分离和解码工作,而且使用各自独立的传输通道,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视频设备内信号串扰而产生的图像失真,极大地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6]
显示接口VGA
显卡所处理的信息最终都要输出到显示器上,显卡的输出接口就是电脑与显示器之间的桥梁,它负责向显示器输出相应的图像信号。因为设计制造上的原因,只能接受输入,这就需要显卡能输入模拟信号。VGA接口就是显卡上输出模拟信号的接口,VGA(Video Graphics Array)接口,也叫D-Sub接口。虽然可以直接接收,但很多低端产品为了与VGA接口显卡相匹配,因而采用VGA接口。VGA接口是一种D型接口,上面共有15针空,分成三排,每排五个。VGA接口是显卡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接口类型,多数的显卡都带有此种接口。有些不带VGA接口而带有DVI接口的显卡,也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转接头将DVI接口转成VGA接口,通常没有VGA接口的显卡会附赠这样的转接头。
它传输红、绿、蓝以及同步信号(水平和垂直信号)。 一般在VGA接头上,会1,5,6,10,11,15等标明每个接口编号。如果没有,如上图所示编号。
VGA接口15根针,其对应接口定义如下:
1.红基色 red
2.绿基色 green
3.蓝基色 blue
4.ID Bit(也有部分是RES,或者为ID2显示器标示位2)
5.自测试 ( 各家定义不同 )(一般为GND)
9.保留 ( 各家定义不同 )(KEY··我也不是很理解)
10. 数字地
11.地址码(ID0显示器标示位0)
12.地址码(ID1显示器标示位1)
15.( ID3或显示器标示位3 )
大多数计算机与外部显示设备之间都是通过模拟VGA接口连接,计算机内部以数字方式生成的显示图像信息,被显卡中的数字/模拟转变为R、G、B信号和行、场同步信号,信号通过电缆传输到显示设备中。对于模拟显示设备,如模拟CRT显示器,信号被直接送到相应的处理电路,驱动控制显像管生成图像。而对于LCD、DLP等数字显示设备,显示设备中需配置相应的A/D(模拟/数字)转换器,将转变为。在经过D/A和A/D2次转换后,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图像细节的损失。
VGA接口应用于CRT显示器无可厚非,但用于连接液晶之类的显示设备,则转换过程的图像损失会使显示效果略微下降。[8]
显示接口DP
DisplayPort也是一种高清数字显示接口标准,可以连接电脑和显示器,也可以连接电脑和家庭影院。2006年5月,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确定了1.0版标准,并在半年后升级到1.1版,提供了对HDCP的支持,2.0版也计划在今年推出。 作为HDMI和UDI的竞争对手和DVI的潜在继任者,DisplayPort赢得了AMD、Intel、NVIDIA、戴尔、惠普、联想、飞利浦、三星等业界巨头的支持,而且它是免费使用的,不像HDMI那样需要高额授权费。AMD的路线图显示,该公司将在今年底明年初开始支持DisplayPort,以代替HDMI。
从性能上讲,DisplayPort 1.1最大支持10.8Gb/S的传输带宽,而最新的HDMI 1.3标准也仅能支持10.2G/s的带宽;另外,DisplayPortisplayPort可支持WQXGA+()、QXGA()等分辨率及30/36bit(每原色10/12bit)的色深,分辨率的色彩支持到了120/24Bit,超高的带宽和分辨率完全足以适应显示设备的发展。  1.高带宽  DisplayPort问世之初,它可提供的带宽就高达10.8Gb/s。即便最新发布的HDMI 1.3所提供的带宽(10.2Gb/s)也稍逊于DisplayPort 1.0。DisplayPort可支持WQXGA+()、QXGA()等分辨率及30/36bit(每原色10/12bit)的色深,充足的带宽保证了今后大尺寸显示设备对更高分辨率的需求。  2.最大程度整合周边设备  和HDMI一样,DisplayPort也允许音频与视频信号共用一条线缆传输,支持多种高质量数字音频。但比HDMI更先进的是,DisplayPort在一条线缆上还可实现更多的功能。在四条主传输通道之外,DisplayPort还提供了一条功能强大的辅助通道。该辅助通道的传输带宽为1Mbps,最高延迟仅为500μs,可以直接作为语音、视频等低带宽数据的传输通道,另外也可用于无延迟的游戏控制。可见,DisplayPort可以实现对周边设备最大程度的整合、控制。  3.内外接口通吃  DisplayPort的外接型接头有两种:一种是标准型,类似USB、HDMI等接头;另一种是低矮型,主要针对连接面积有限的应用,比如超薄笔记型电脑。两种接头的最长外接距离都可以达到15米,传输距离要强于HDMI接口,并且接头和接线的相关规格已为日后升级做好了准备,即便未来DisplayPort采用新的2X速率标准(21.6Gbps),接头和接线也不必重新进行设计。  除实现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连接外,DisplayPort还可用作设备内部的接口,甚至是芯片与芯片之间的数据接口。比如,DisplayPort就“图谋”取代LCD中液晶面板与驱动电路板之间主流接口——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低压差分信号)接口的位置。DisplayPort的内接型接头仅有26.3mm宽、1.1mm高,比LVDS接口小30%,但传输率却是LVDS的3.8倍。
.IT168术语详解[引用日期]
.IT168术语详解[引用日期]
.IT168术语详解[引用日期]
.IT168术语详解[引用日期]
.IT168术语详解[引用日期]
.PCHome产品中心[引用日期]
.IT168术语详解[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显卡接口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显卡接口是指电脑的独立型显卡硬件的连接位置,接口类型是指显卡与主板连接所采用的接口种类。不同的接口决定着主板是否能够使用此显卡,只有在主板上有相应接口的情况下,显卡才能使用,并且不同的接口能为显卡带来不同的性能。
显卡接口功能
PCI Express x16总线接口
显卡的接口决定着显卡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的最大带宽,也就是瞬间所能传输的最大数据量。
显卡发展至今共出现ISA、PCI、AGP、PCI Express等几种接口,所能提供的数据带宽依次增加。目前主流台式电脑可以使用的显卡接口包括PCI、AGP、PCI Express三种,而ISA接口显卡已经被完全淘汰。[1]
显卡接口分类
显卡接口是指电脑的独立型显卡硬件的连接位置,显卡接口可分四种,一种是信号,一种是,一种是可升级接口,一种是电源接口。例如信号输入输出接口有VGA接口等,总线接口有PCI Express 2.0 16X接口等。
显卡是主机与显示器的桥梁,当显卡将显示信号处理完毕之后,必然要相应的接口将信号传送给显示器,显卡信号输入输出接口担负着显卡输出的任务显卡接口近年来非常迅猛,从最初的、到的、以及也不外是短短的几年。[2]
显卡接口VGA接口
D-SUB接口(也叫VGA接口),从外观上看,D-SUB接口“上宽下窄”,看起来像倒写的“D”,这种接口俗称“D型头”,这样做的原因是便于的安装,不会将插反了。
D-SUB接口中共有3排15针的,它传输的是一种——传输不同电压的信号来控制图像的显示。显卡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为了实现信号的输出,显示核心中都集成有名为“”(视频存储数字模拟转换器)的元件,它将经由显示核心处理并存储在显存中的数字显示信号逐帧转换为由三种彩色亮度和行、帧同步信号所共同组成的模拟视频信号,15针的D型D-SUB接口由于带宽的限制,显示的分辨率更大,图像质量也相对差,现在只有在低端的显卡上才能看到它的身影。
显卡接口DVI接口
1998年9月,
在Intel开发者论坛上成立的数字显示工作小组(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简称DDWG)发明的一种高速传输数字信号的技术,有DVI-A、和三种不同的接口形式。DVI-D只有数字接口,DVI-I有数字和模拟接口,目前应用主要以DVI-D为主。 DVI是基于(Transition 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ing),转换最小差分信号技术来传输,TMDS运用先进的编码算法把8bit数据(R、G、B中的每路基色信号)通过最小转换编码为10bit数据(包含行场同步信息、时钟信息、数据DE、纠错等),经过DC平衡后,采用差分信号传输数据,它和LVDS、TTL相比有较好的电磁兼容性能,可以用低成本的专用电缆实现长距离、高质量的数字信号传输。DVI接口是一种国际开放的接口标准,在PC、DVD、()、高清晰等设备上有广泛的应用。
DVI接口的数字信号不需要经由RAMDAC的转换,从而避免了D-SUB接口出现的信号丢失与的问题,保证了计算机生成图像的完整再现。由于DVI接口拥有监测信号,从而实现了即插即用。
显卡接口S-Video接口
S-Video接口是非常常见的接口,
VIVO扩展型S-Video接口
其全称是Separate Video,也称为SUPER VIDEO。S-Video接口的连接规格是由日本开发的,S指的是“(分离)”,它将亮度和分离传输,避免了混合视频信号传输时亮度
和色度的相互干扰。S-Video接口是一种五芯接口,由两路视频亮度信号、两路视频色度信号和一路公共屏蔽地线共五条芯线组成。
对于高档显卡而言,它的S-Video接口除了能将电脑的视频信号输出给其它设备外,也能将电视机、VCD机、等设备的视频信号输入到电脑中,这种传输方式被称为“”。
显卡接口HDMI接口
HDMI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
口)是一种数字化视频/音频接口技术,是适合影像传输的专用型数字化接口,其可同时传送音频和影音信号,最高数据传输速度为5Gbps。而且无需在信号传送前进行转换。HDMI可搭配宽带保护(),以防止具有著作权的影音内容遭到未经授权的复制。HDMI所具备的额外空间可应用在日后升级的音视频格式中。而因为一个1080p的视频和一个8声道的需求少于4Gbps,因此HDMI还有很大余量。这允许它可以用一个电缆分别连接DVD播放器以及接收器和。
HDMI接口传输带宽大,输出分辨率高,连接方便,而且HDMI接口输出的是数字信号,衰减小,质量好的HDMI连接线,即使长达15米,也能输出优异的,非常适合高清视频的输出。
显卡接口DisplayPort接口
DisplayPort也是一种高清数字显示接口标准,而且它是免费使用的
DisplayPort接口
,不像HDMI那样需要高额授权费。 DisplayPort问世之初,它可提供的带宽就高达10.8Gb/s。要知道,HDMI 1.2a的带宽仅为4.95Gb/s,即便最新发布的HDMI 1.3所提供的(10.2Gb/s)也稍逊于DisplayPort 1.0。DisplayPort可支持WQXGA+()、()等分辨率及30/36bit(每原色10/12bit)的,充足的带宽保证了今后大尺寸显示设备对更高分辨率的需求。
显卡接口PCI接口
接口简介 是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的缩写,它是目前个人电脑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接口,几乎所有的主板产品上都带有这种插槽。也是主板带有最多数量的插槽类型,在目前流行的台式机主板上,ATX结构的主板一般带有5~6个PCI插槽,而小一点的MATX主板也都带有2~3个PCI插槽,可见其
PCI接口的显卡
应用的广泛性。PCI是由Intel公司1991年推出的一种。从结构上看,PCI是在CPU和原来的之间插入的一级总线,具体由一个电路实现对这一层的管理,并实现上下之间的接口以协调数据的传送。管理器提供了信号缓冲,使之能支持10种外设,并能在高下保持高性能,它为显卡,声卡,网卡,MODEM等设备提供了连接接口,它的工作频率为33MHz/66MHz。接口发展 最早提出的PCI总线工作在33MHz 频率之下,传输达到了133MB/s(33MHz X 32bit/8),基本上满足了当时处理器的发展需要。随着对更高性能的要求,1993年又提出了64bit 的PCI总线,后来又提出把PCI 总线的频率提升到66MHz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32-bit、33MHz 的PCI总线,64bit的PCI插槽更多是应用于服务器产品。 由于PCI总线只有133MB/s 的带宽,对声卡、网卡、视频卡等绝大多数输入/输出设备显得绰绰有余,但对性能日益强大的显卡则无法满足其需求。目前的显卡已经不多见了,只有较老的PC上才有,厂商也很少推出此类接口的产品。
显卡接口AGP接口
接口简介 AGP(Accelerate Graphical Port),。随着的发展,PCI总线日益无法满足其需求。英特尔于1996年7月正式推出了,它是一种显示卡专用的。严格的说,AGP不能称为总线,它与PCI总线不同,因为它是点对点连接,即连接控制芯片和AGP显示卡,但在习惯上我们依然称其为AGP总线。AGP接口是基于PCI 2.1 版规范并进行扩充修改而成,为66MHz。
AGP接口的显卡
直接与主板的北桥芯片相连,且通过该接口让与系统主内存直接相连,避免了窄的PCI总线形成的系统瓶颈,增加3D图形,同时在显存不足的情况下还可以调用系统主内存。所以它拥有很高的传输速率,这是PCI等总线无法与其相比拟的。 由于采用了数据读写的流水线操作减少了内存等待时间,数据传输速度有了很大提高;具有133MHz及更高的数据传输频率;地址信号与数据信号分离可提高随机内存访问的速度;采用并行操作允许在CPU访问系统RAM的同时AGP显示卡访问AGP内存;显示带宽也不与其它设备共享,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系统性能。 AGP标准在使用32位总线时,有66MHz和133MHz两种,最高为266Mbps和533Mbps,而PCI总线理论上的最大传输率仅为133Mbps。目前最高规格的AGP 8X模式下,达到了2.1GB/s。接口发展 AGP接口的发展经历了AGP1.0(AGP1X、AGP2X)、AGP2.0(AGP Pro、AGP4X)、AGP3.0(AGP8X)等阶段,其传输速度也从最早的AGP1X的266MB/S的发展到了AGP8X的2.1GB/S。AGP 1.0(AGP1X、AGP2X) 1996年7月AGP 1.0问世,分为1X和2X两种模式,数据传输带宽分别达到了266MB/s和533MB/s。这种图形接口规范是在66MHz PCI2.1规范基础上经过扩充和加强而形成的,其为66MHz,工作电压为3.3v,在一段时间内基本满足了显示设备与系统交换数据的需要。这种规范中的AGP带宽很小,现在已经被淘汰了,只有在前几年的老主板上才见得到。 显示芯片的飞速发展,单位时间内所能处理的数据呈几何级数成倍增长,AGP 1.0图形标准越来越难以满足技术的进步了,由此AGP 2.0便应运而生了。1998年5月份,AGP 2.0 规范正式发布,依然是66MHz,但工作电压降低到了1.5v,并且增加了4x模式,这样它的数据传输带宽达到了1066MB/sec,数据传输能力大大地增强了。 AGP Pro接口与AGP 2.0同时推出,这是一种为了满足显示设备功耗日益加大的现实而研发的图形接口标准,应用该技术的图形接口主要的特点是比AGP 4x略长一些,其加长部分可容纳更多的电源引脚,使得这种接口可以驱动功耗更大(25-110w)或者处理能力更强大的AGP显卡。这种标准其实是专为高端而设计的,完全兼容AGP 4x规范,使得AGP 4x的显卡也可以插在这种插槽中正常使用。AGP Pro在原有的两侧进行延伸,提供额外的电能。它是用来增强,而不是取代现有AGP插槽的功能。根据所能提供能量的不同,可以把AGP Pro细分为AGP Pro110和AGP Pro50。在某些高档台式机主板上也能见到AGP Pro插槽,例如华硕的许多主板。 2000年8月,Intel推出AGP3.0规范,工作电压降到0.8V,并增加了8x模式,这样它的数据传输带宽达到了2133MB/sec,数据传输能力相对于AGP 4X成倍增长,能较好的满足当前显示设备的带宽需求。模式传输方式 不同AGP接口的模式传输方式不同。1X模式的AGP,达到了PCI总线的两倍—66MHz,传输理论上可达到266MB/s。AGP 2X工作频率同样为66MHz,但是它使用了正负沿(一个的上升沿和下降沿)触发的工作方式,在这种触发方式中在一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各传送一次数据,从而使得一个工作周期先后被触发两次,使传输带宽达到了加倍的目的,而这种触发信号的工作频率为133MHz,这样AGP 2X的传输带宽就达到了266MB/s×2(触发次数)=533MB/s的高度。AGP 4X仍使用了这种信号触发方式,只是利用两个触发信号在每个时钟周期的下降沿分别引起两次触发,从而达到了在一个时钟周期中触发4次的目的,这样在理论上它就可以达到266MB/s×2(单信号触发次数)×2(信号个数)=1066MB/s的了。在AGP 8X规范中,这种触发模式仍然使用,只是触发信号的变成266MHz,两个信号触发点也变成了每个的上升沿,单信号触发次数为4次,这样它在一个时钟周期所能传输的数据就从AGP4X的4倍变成了8倍,理论传输带宽将可达到266MB/s×4(单信号触发次数)×2(信号个数)=2133MB/s的高度了。常用AGP接口 目前常用的AGP接口为AGP4X、AGP PRO、AGP通用及AGP8X接口。需要说明的是由于AGP3.0显卡的额定电压为0.8—1.5V,因此不能把AGP8X的显卡插接到AGP1.0规格的插槽中。这就是说AGP8X规格与旧有的AGP1X/2X模式不兼容。而对于AGP4X系统,AGP8X显卡仍旧在其上工作,但仅会以AGP4X模式工作,无法发挥AGP8X的优势。
显卡接口PCI Express接口
接口简介 PCI Express是下一代的,而采用此类接口的显卡产品,也将在2004年晚些时候正式面世。早在2001年的春季“开发者论坛”上,英特尔公司就提出了要用新一代的技术取代PCI总线和多种芯片的内部连接
PCI Express显卡插槽
,并称之为第三代I/O总线技术。随后在2001年底,包括Intel、AMD、DELL、IBM在内的20多家业界主导公司开始起草新技术的规范,并在2002年完成,对其正式命名为PCI Express。串行连接 PCI Express采用了目前业内流行的点对点串行连接,比起PCI以及更早期的计算机总线的共享并行架构,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专用连接,不需要向整个总线请求,而且可以把提高到一个很高的频率,达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带宽。相对于传统PCI总线在单一时间周期内只能实现单向传输,PCI Express的双单工连接能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质量,它们之间的差异跟半双工和全双工类似。PCI Express的接口根据总线不同而有所差异,包括X1、X4、X8以及X16(X2模式将用于内部接口而非插槽模式)。较短的PCI Express卡可以插入较长的PCI Express插槽中使用。PCI Express接口能够支持热拔插,这也是个不小的飞跃。PCI Express卡支持的三种电压分别为+3.3V、3.3Vaux以及+12V。用于取代AGP接口的PCI Express接口位宽为X16,将能够提供5GB/s的,即便有编码上的损耗但仍能够提供约为4GB/s左右的实际带宽,远远超过AGP 8X的2.1GB/s的带宽。 PCI Express规格从1条通道连接到32条通道连接,有非常强的伸缩性,以满足不同系统设备对数据传输带宽不同的需求。例如,PCI Express X1规格支持双向数据传输,每向数据传输带宽250MB/s,PCI Express X1已经可以满足主流声效芯片、网卡芯片和存储设备对数据传输带宽的需求,但是远远无法满足图形芯片对数据传输带宽的需求。 因此,必须采用PCI Express X16,即16条点对点数据传输通道连接来取代传统的AGP总线。PCI Express X16也支持双向数据传输,每向数据传输带宽高达4GB/s,双向数据传输带宽有8GB/s之多,相比之下,目前广泛采用的AGP 8X数据传输只提供2.1GB/s的数据传输带宽。 尽管PCI Express技术规格允许实现X1(250MB/秒),X2,X4,X8,X12,X16和X32通道规格,但是依目前形式来看,PCI Express X1和PCI Express X16将成为PCI Express主流规格,同时厂商将在当中添加对PCI Express X1的支持,在北桥芯片当中添加对PCI Express X16的支持。除去提供极高数据传输之外,PCI Express因为采用串行数据包方式传递数据,所以PCI Express接口每个可以获得比传统I/O标准更多的带宽,这样就可以降低PCI Express设备生产成本和体积。另外,PCI Express也支持高阶电源管理,支持,支持传输,为优先传输数据进行带宽优化。
显卡接口AGI与AGU接口
因为节省购买系统成本的原因,有很多消费者在购买主板产品的时候,都选择了集成的主板产品,但是由于部分集成显示芯片的主板(如:使用Intel865GV/845GV的主板)不
通过AGI技术可以实现独立显卡
具备AGP插槽,使得用户在想升级显卡的时候非常的麻烦。因为虽然也有PCI接口的显卡,但是比较少见,不容易购买,并且价格也比较高。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方便用户今后升级,一些主板厂商自己开发了一些可以兼容AGP显卡的接口,实现在这样的主板上使用独立的AGP显卡,目前主要有华擎的AGI(ASRock Graphics Interface)接口和倍嘉的AGU
(Advanced Graphics Upgrade)接口。 这种接口外形和AGP接口一样,可以兼容AGP8X/4X规格显卡,支持微软DirectX 9.0标准,甚至可以使用配套的技术实现和主板同时工作,可以作为简易的升级方案。有了这样的接口就可以在Intel865GV/i845GV平台上升级外接显卡,灵活的升级系统,提高系统性能,提升主板的价值。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接口兼容AGP8X/4X规格,但并不是真正的AGP接口。插上AGP显卡后性能方面比真正的AGP显卡差一些,并且建议使用者为带有这样显卡接口的主板购买显卡时参考主板厂商提供的显卡兼容性列表,以免出现兼容方面的问题。不论是AGI接口还是AGU接口,它们更注重的是在尽量不增加成本的同时给用户提供新的功能,便于使用市场主流显卡,提高系统的性能。[3]
.天极网[引用日期]
.百度文库[引用日期]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显卡接口类型图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