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疑难问题收获题

世界七大数学难题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世界七大数学难题
这七个“世界难题”是:、、、、、、。这七个问题都被悬赏一百万美元。
世界七大数学难题问题提出
数学大师在日于召开的第二届上的著名演讲中提出了23个。在过去百年中激发的,指引前进的,其对数学发展的和是巨大的,无法估量的。
是数学大发展的一个世纪。数学的许多重大难题得到完满解决, 如的证明,有限单群分类工作的完成等, 从而使数学的基本理论得到空前发展。
2000年初美国的科学顾问委员会选定了七个“千年大奖问题”,的决定建立七百万美元的大奖基金,每个“千年大奖问题”的解决都可获得一百万美元的奖励。
克雷数学研究所“千年大奖问题”的选定,其目的不是为了形成新世纪数学发展的新方向, 而是集中在对数学发展具有中心意义、数学家们而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
日,千年数学会议在著名的举行。会上,97年菲尔兹奖获得者伽沃斯以“数学的重要性”为题作了演讲,其后,和阿啼亚公布和介绍了这七个“千年大奖问题”。克雷数学研究所还邀请有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对每一个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详述。克雷数学研究所对“千年大奖问题”的解决与获奖作了严格规定。每一个“千年大奖问题”获得解决并不能立即得奖。任何解决答案必须在具有世界声誉的数学杂志上发表两年后且得到数学界的认可,才有可能由克雷数学研究所的科学顾问委员会审查决定是否值得获得一百万美元的大奖。
其中有一个已被解决(,由俄罗斯数学家破解),还剩六个。
“千年大奖问题”公布以来, 在世界数学界产生了强烈反响。这些问题都是关于数学基本理论的,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对数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的深化产生巨大推动。认识和研究“千年大奖问题”已成为世界数学界的热点。不少国家的数学家正在组织联合攻关。 “千年大奖问题” 将会改变新世纪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世界七大数学难题七大难题
世界七大数学难题1.NP完全问题
例:在一个周六的晚上,你参加了一个盛大的晚会。由于感到局促不安,你想知道这一大厅中是否有你已经认识的人。宴会的主人向你提议说,你一定认识那位正在甜点盘附近角落的女士罗丝。不费一秒钟,你就能向那里扫视,并且发现宴会的主人是正确的。然而,如果没有这样的暗示,你就必须环顾整个大厅,一个个地审视每一个人,看是否有你认识的人。
生成问题的一个解通常比验证一个给定的解时间花费要多得多。这是这种一般现象的一个例子。与此类似的是,如果某人告诉你,数可以写成两个较小的数的乘积,你可能不知道是否应该相信他,但是如果他告诉你它可以分解为3607乘上3803,那么你就可以用一个袖珍计算器容易验证这是对的。
人们发现,所有的完全非确定性问题,都可以转换为一类叫做满足性问题的问题。既然这类问题的所有可能答案,都可以在内计算,人们于是就猜想,是否这类问题,存在一个确定性,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直接算出或是搜寻出正确的答案呢?这就是著名的NP=P?的猜想。不管我们编写程序是否灵巧,判定一个答案是可以很快利用内部知识来验证,还是没有这样的提示而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求解,被看作逻辑和计算机科学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它是斯蒂文·考克于1971年陈述的。
世界七大数学难题2.霍奇猜想
二十世纪的数学家们发现了研究复杂对象的形状的强有力的办法。基本想法是问在怎样的程度上,我们可以把给定对象的形状通过把维数不断增加的简单几何营造块粘合在一起来形成。这种技巧是变得如此有用,使得它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式来推广;最终导致一些强有力的工具,使数学家在对他们研究中所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对象进行分类时取得巨大的进展。不幸的是,在这一推广中,程序的几何出发点变得模糊起来。在某种意义下,必须加上某些没有任何几何解释的部件。猜想断言,对于所谓这种特别完美的空间类型来说,称作霍奇闭链的部件实际上是称作的几何部件的()组合。
世界七大数学难题3.庞加莱猜想
如果我们伸缩围绕一个苹果表面的橡皮带,那么我们可以既不扯断它,也不让它离开表面,使它慢慢移动收缩为一个点。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想象同样的橡皮带以适当的方向被伸缩在一个轮胎面上,那么不扯断橡皮带或者轮胎面,是没有办法把它收缩到一点的。我们说,苹果表面是“的”,而轮胎面不是。大约在一百年以前,已经知道,本质上可由单连通性来刻画,他提出(中与原点有单位距离的点的全体)的对应问题。这个问题立即变得无比困难,从那时起,数学家们就在为此奋斗。
在2002年11月和2003年7月之间,俄罗斯的数学家在发表了三篇论文预印本,并声称证明了。
在之后,先后有2组研究者发表论文补全佩雷尔曼给出的证明中缺少的细节。这包括密西根大学的布鲁斯·克莱纳和约翰·洛特;的约翰·摩根和麻省理工学院的。
2006年8月,第25届授予佩雷尔曼。数学界最终确认佩雷尔曼的证明解决了庞加莱猜想。
世界七大数学难题4.黎曼假设
有些数具有不能表示为两个更小的数的乘积的特殊性质,例如,2、3、5、7……等等。这样的数称为;它们在纯数学及其应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在所有自然数中,这种素数的分布并不遵循任何有的模式;然而,德国数学家()观察到,素数的频率紧密相关于一个精心构造的所谓黎曼zetaζ(s)的性态。著名的黎曼假设断言,方程ζ(s)=0的所有有意义的解都在一条直线上。这点已经对于开始的1,500,000,000个解验证过。证明它对于每一个有意义的解都成立将为围绕的许多奥秘带来光明。
黎曼假设之否认:
其实虽然因素数分布而起,但是却是一个歧途,因为及的普遍公式告诉我们,素数与伪素数由它们的变量集决定的。具体参见及词条。
世界七大数学难题5.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缺口
的定律是以的对宏观世界的方式对基本粒子世界成立的。大约半个世纪以前,和发现,量子物理揭示了在基本粒子物理与几何对象的数学之间的令人注目的关系。基于杨-米尔斯方程的预言已经在如下的全世界范围内的实验室中所履行的高能实验中得到证实:布罗克哈文、、和驻波。尽管如此,他们的既描述重粒子、又在数学上严格的没有已知的解。特别是,被大多数物理学家所确认、并且在他们的对于“”的不可见性的解释中应用的“质量缺口”假设,从来没有得到一个数学上令人满意的证实。在这一问题上的进展需要在物理上和数学上两方面引进根本上的新观念。
世界七大数学难题6.纳卫尔-斯托可方程的存在性与光滑性
起伏的波浪跟随着我们的正在湖中蜿蜒穿梭的小船,湍急的气流跟随着我们的现代的飞行。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深信,无论是微风还是湍流,都可以通过理解纳维叶-斯托克斯,来对它们进行解释和预言。虽然这些方程是19世纪写下的,我们对它们的理解仍然极少。挑战在于对数学理论作出实质性的进展,使我们能解开隐藏在纳维叶-斯托克斯方程中的奥秘。
世界七大数学难题7.BSD猜想
数学家总是被诸如
那样的的所有整数解的刻画问题着迷。曾经对这一方程给出完全的解答,但是对于更为复杂的方程,这就变得极为困难。事实上,正如马蒂雅谢维奇指出,希尔伯特第十问题是不可解的,即,不存在一般的方法来确定这样的方程是否有一个整数解。当解是一个簇的点时,贝赫和斯维讷通-戴尔猜想认为,有理点的群的大小与一个有关的蔡塔函数z(s)在点s=1附近的性态。特别是,这个有趣的猜想认为,如果z(1)等于0,那么存在无限多个(解)。相反,如果z(1)不等于0。那么只存在着有限多个这样的点。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完美数:极具挑战的数学难题
下载积分:2990
内容提示:完美数:极具挑战的数学难题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3|
上传日期: 18:41:5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99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完美数:极具挑战的数学难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网页版学习工具
1.主要针对小学3-6年级学生;2.对语文感兴趣的爱好者(本班已有成人、老师报名学习);3.想增加文学知识储备,提高语文素养的人;4.成绩不好,或者语文素养欠佳的学生。
对于初中生而言,数学学习起来可没有小学那么容易了,只要不用功,成绩很容易下降。还会直接影响到物理、化学的学习!比如计算能力不好,空间思维能力不佳等问题,要想学好数学,那初中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大小问题一定要好好处理,才能在数学考试中少丢分,跟着极客数学帮来自查吧! 一、基础知识薄弱 这个问题,基本有8成的初中生中招,包含了成绩中等及中等偏下学生,尤其是那些不及格的学生更严重;令很多学生不解的是,课上听得懂,例题也会做,可遇到难题就是不会做,即便问了很多问题,而且也能在讲解中多少能明白个中道理,但考试后发现仍旧没有多大起色。 其实:这些学生对基础知识懂的不够透彻。该怎么办呢? 1、找到数学差
很多同学都说英语作文难写,考试的时候脑子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既浪费了时间,也没有写出优秀的作文,其实,这样的情况不是仅一两个同学,这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通病,为了解决广大学生的难题,沪江小编特意总结了万能英语作文模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英语书信的常见写作模板 开头部分: How nice to hear from you again. Let me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the activity. I’m glad to have received your letter of Apr. 9th. I’m pleased to hear that you’re
英语听力是绝大多数学生的一大难题,很多同学的笔试成绩很好,但是就是因为听力,总分就拉低了,所以同学们应该重视听力,不要因为听不懂就放弃,其实,想要做对题目也不是那么难,只要你充分努力,不断练习,总会有效果的。 1. 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类题材,一般是围绕某个社会话题展开,说话者双方谈论各自对该话题的理解与看法,从而触及某一社会现象或者揭示某一问题。一般涉及的情景包括时尚购物、休闲娱乐、家庭生活和社会热点等。 2. 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指在校园内的一些话题,这类题材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它可能会涉及到专业的选择、课程与教学情况、宿舍的管理、作业或论文、假期安排、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师生对话
& adj. 什么 what's = what is 是什么 your pron. 你的;你们的 hello interj. (表示问候)喂 hi interj. (表示问候)嗨 his pron. 他的 and conj. 和;又;而且 her pron. 她的 question n. 问题;难题;询问;疑问 answer n. 回答;答复;答案 look v. 看;望;看起来 first adj. 第一的 first name 名字 last adj. 最后的;上一个的 last name 姓氏 boy n. 男孩 girl n. 女孩 zero num. 零 one num. 一 two
难度挺大、很考察概念能力,错误率比较高,因此必须在11月前完成它,否则就不要去做它了,不要在冲刺阶段影响心情和信心。还有李永乐的真题是近10年真题,而张宇的真题大全解是改革开放到现在38年真题,考虑到现在考研数学的要求,不建议大家用张宇的真题大全解。 对于很多考研学子,数学是一大难题,只要过了数学这关,其他科目就容易多了。对于数学的参考书目,沪江小编为大家介绍了上述几种,相信一定对你有所帮助。上述的参考书只是个人建议,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希望你找到适合自己的。
放学了,我开开心心地走到了妈妈的办公室,一蹦一跳的进了办公室,放下小书包,开始写作业。 我从书包里拿出了《数学补充习题》认真、专心的做了起来。突然,我遇到了一条难题,我正准备去问妈妈,但又停住了,我觉得应该先自己想一想。我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一个解题方法,但一验算,不对。我只能遗憾地叹了口气,去问妈妈。妈妈才说了两句,我就激动地说:“知道了,知道了。”我跑回桌上又认真地写了起来。原来我看错了题目,把2看成1了。真是不好意思啊。 这件事后,妈妈教育我以后要少粗心多细心,要仔细审题,以后不能再犯同样的错。最近,我的作业经常得良,我反思一定要细心,不能再粗心了。
今天早上,我在家里认认真真的做着数学作业,这时,一道难题像拦路虎似的挡住了我,我抓耳挠腮,绞尽脑汁地想着,可还是百思不得其解。 爸爸妈妈见了,都走了过来,异口同声地问道:“童童,怎么了?”我赶忙诉苦,他们俩看了看题目,便都坐下一声不吭地算 了起来。 “我知道了!”一声大叫打破了书房的宁静,“是这样的......”爸爸绘声绘色地讲出了思路。“不对!”妈妈一口否认,“你怎么知道A边等于B边?”爸爸被为问住了,哑口无言,只好继续埋头苦干。这看似只是在帮我解题,实际上是爸爸妈妈在斗智。 又过了好一会儿,妈妈算出了答案,便把她的想法说了出来,我和爸爸恍然大悟,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向妈妈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妈妈得意地说:“怎么样,‘两位学生’我是一个称职的老师吧!
今天是学校半学期一度的学情检测,我们各个都提心吊胆。 第一场考数学。一拿到试卷,我先大概浏览了一遍。妈呀!好多难题!看来我这次要打足精神,认真再认真了!我一道一道地写,认认真真地算。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只剩最后一道题,真的有点难度,我抓耳挠腮、苦思冥想,最后终于想出来了,可是收卷时间也快到了。我以最快的速度写,但是还是没来得及写完。 下课了,我非常失落。 英语开始考了。英语对我来说,就张飞吃稀饭------小菜一碟,15分钟就写完了。 下午考语文。我浏览了一遍试卷,真是天助我也!这么简单!我笔走如飞,除了作文,其他30分钟就搞定了。最后,作文写了20分钟,还留出了30分钟检查。 这次考试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
what pron. & adj. 什么 what's = what is 是什么 your pron. 你的;你们的 hello interj. (表示问候)喂 hi interj. (表示问候)嗨 his pron. 他的 and conj. 和;又;而且 her pron. 她的 question n. 问题;难题;询问;疑问 answer n. 回答;答复;答案 look v. 看;望;看起来 first adj. 第一的 first name 名字 last adj. 最后的;上一个的 last name 姓氏 boy n. 男孩 girl n. 女孩 zero num. 零 one
n. 火柴 material n. 材料,原料 maths = mathematics n. (通常作单数用)数学 (美口语) 数学 (英口语) 数学 matter n. 要紧事,要紧, 事情;问题 vi. 要紧,有重大关系 may modal v. 可以;也许,可能 May n. 5月 maybe ad. 可能,大概,也许 me pron. 我(宾格) meal n. 一餐(饭) mean(meant,meant) vt. 意思是,意指 meaning n. 意思,含意 meat n. (猪、牛、羊等的)肉 medal n. 奖牌 gold medal 金牌 medical a. 医学的,医疗
汉语不仅仅是交流、表达的工具,更应该是与伟大先人沟通,塑造历史视野,培养人文情怀的媒介。大语文的学习立足于培养、熏陶美好的情感、情操,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发展可支持终身学习的能力。学习大语文的目标:让孩子“爱上语文,做有修养的人”,拥有“渊博——自信一生”。沪江大语文教什么,对孩子的学习与成长有何作用?1.沪江大语文囊括3-6年级4个年级的语文知识点。2.划分15个阶段,循序渐进,梯度上升。3.学习沪江大语文主要提升3大综合能力:古文鉴赏、阅读理解、作文创作。沪江大语文的教学逻辑是什么?沪江大语文创新教学方法从历史背景开始,历史背景就像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一把钥匙。为何沪江大语文的老师会有这样的教学安排呢?1. 只有了解当时的历史情况,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更容易体会文章中所阐述的内容和道理。2. 了解过去的社会体制、风俗习惯、做事方法,才能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更好的分析过去,学习古文。3. 研究不同时期的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得以继续传承下去,这也是学习大语文的重中之重。除了主体课程之外,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掌握大语文知识,为大家准备了班级超级服务。本课程由沪江集团旗下中小幼品牌——佳课教育提供。打工青年推演新算法解数学界难题 努力近8年得结果-中新网
打工青年推演新算法解数学界难题 努力近8年得结果
日 07:57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余建春只有大专文凭,这些年一直依靠打工维持生计,但凭着对数学的热爱,他发现了一种识别“卡迈克尔数”的新算法。密苏里大学数学家称,这种算法一经确认,即可成为“卡迈克尔数”领域一大重要发现。
  今年33岁的余建春,家住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农村,父母已经离开人世,家中只有一个大哥。余建春说自己上学时成绩并不好,但“就是对数学很感兴趣”。只要有空,他就到图书馆看与数学相关的书。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第一次了解到“卡迈克尔数”这个名词,但当时他并没有在意。
  2006年,余建春从河南牧业高等专科学校(现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记者注)畜牧专业毕业后,就开始了打工生涯。郑州、苏州、东莞等多地都留下过他的身影,他做过保安、生产车间工人等,但始终没有放弃对数学的热爱。闲暇时,余建春就买数学方面的书,下班后躺在床上读,有了新的想法,就在本子上演算。每次有新发现,他就马上写信寄给知名学者,向他们求证是否正确。可结果往往石沉大海。
  不过,余建春的热情丝毫没有减少。这些年来,他不断研究、不断写信,桌子上的手稿越来越厚,向专家学者投稿已成了他的习惯。
  谈到得出新算法时的情形,余建春说有些“偶然”,“头天我就计算了一个式子,摘茶叶的时候,我还在想式子。下午4点多开始下雨,堂姐把茶叶包好走了。我就把本子拿出来,一看就有了新的发现”。
  但是,这个“偶然”其实是余建春努力了近8年的结果。2007年,余建春开始识别“卡迈克尔数”的新算法研究,他认为以前数学界的查找方法太过繁琐,而且准确率不高,他想找到一种更加高效的算法。
  这些年余建春的工作地点换了很多,但是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必做的一件事就是买草稿纸,“那段时间,几乎每天脑子里都是数学式子”。
  得出新算法后,余建春非常激动,他坚信自己的发现是正确的,所缺的只是一个验证。今年5月,余建国来到杭州打工,他了解到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蔡天新是数论方面的专家,就把识别“卡迈克尔数”的新算法连同一些其他研究成果投到了蔡天新的邮箱。但是20多天过去了,余建春依然没有得到任何回复,他以为这次投稿又“失败”了。
  6月的一天,他突然收到了蔡天新的回信。在信中,蔡天新邀请他到浙江大学参加讨论班,向博士生介绍他的成果。余建春兴奋得睡不着觉,因为这是第一次有学者给他回复。
  其实,蔡天新刚刚拿到余建春的信件时,并没有特别在意。他还以为这又是哪个数学爱好者自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但是仔细看过信件后,他发现余建春推导出连续自然数立方和表立方数的一个通式,结论正确。虽然蔡天新在维基英文版上,查询到已有同行得出过这个结论,但他还是决定邀请余建春来学校一趟。
  余建春所在的公司很难请假,为了参加这个讨论班,他好不容易跑了出来。他说,刚刚站在讲台上的时候非常紧张,甚至连拿粉笔的手都在不停地发抖。余建春慢慢地调整了状态,在之后一个半小时里,他一口气在黑板上推演了5个数论发现,中途没有看一眼笔记。
  蔡天新认为,在余建春推演的5个发现中,“卡迈克尔数”的判别准则最具价值,“他的发现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找出更多的‘卡迈克尔数’,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研究生水平”。
  但是蔡天新也强调,余建春的发现有非常鲜明的缺陷。“他没有学习过系统的基础知识,去大学的话恐怕也拿不到学位。”蔡天新表示,“余建春具有一定的潜力,但必须在数论领域有系统的学习和提高,才能深入研究。”
  “卡迈克尔数”,又称“绝对伪素数”,由美国数学家卡迈克尔在1912年首先发现,在一亿以内的正整数中只有255个。“卡迈克尔数”起始于561,,2465……在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卡迈克尔数”的判别准则,一直是数论爱好者的研究热点。
  “余建春的难得之处就在于他非常谦虚踏实。”蔡天新说,和以往那些民间科学爱好者相比,余建春有本质上的不同,这种理性的研究学问的态度和那份执著的精神值得尊重。
  余建春的发现获得肯定后,许多媒体对他进行了报道,还有企业愿意为他提供工作。对此,余建春反应很平静。他说,现在最想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家庭和一份稳定的工作。关于数学研究,余建春说,“我的理论功底很差,好多专业的东西都不知道,想深入研究,还需要系统学习。”记者 潘志贤 实习生 刘培军
【编辑:陈鸿燕】
>社会新闻精选: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学疑难问题收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