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震地质学家震源机制解解

汶川地震强余震(M_s≥5.6)的震源机制解及其与发震构造的关系--《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9年04期
汶川地震强余震(M_s≥5.6)的震源机制解及其与发震构造的关系
【摘要】:在日汶川8.0级地震之后,发生了数十个M5,数百个M4以及更多的M3的余震,固定和流动地震台站对这些地震进行了较完整的监测.通过利用P波到时数据对M3的余震进行重新定位,发现余震分布有两个明显的趋势,绝大部分的余震都分布在沿龙门山断裂带的北东向上,但在汶川地震的震中附近有一个北西向的余震分布区.利用中国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和区域地震台网的波形记录,采用"裁剪-粘贴"法,获得了较大余震的震源机制解(Ms≥5.6).从震源机制解来看,尽管多数较强余震显示出逆冲的性质,但在断裂带的北部余震仍有一部分显示出明显的走滑性质.震源机制解显示北川-映秀断裂(BYF)的南部发生的余震主要为逆冲型地震,和主震的滑移状态一致;在BYF断层的北部余震同样以逆冲状态为主,这和主震在该区域的破裂性质有很大差异.在青川-平武断裂附近,震源机制以右旋走滑为主,且震源深度比较深(~18km).由此猜测主震在北部可能发生在北川断裂和青川断裂两个断裂上,而不是只发生在中央断层上.这种复杂的余震机制显示出龙门山断裂带断层系统的复杂性.
【作者单位】:
【基金】:
【分类号】:P315.3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宋鸿彪;[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郑勇;傅容珊;熊熊;;[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2期
邓起东,张培震,冉勇康,杨晓平,闵伟,楚全芝;[J];中国科学D辑;2002年12期
许力生,陈运泰;[J];中国科学D辑;2004年03期
张国民,李丽,马宏生,汪素云,张晓东;[J];科学通报;2002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邓起东;[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5年01期
崔军文;张晓卫;唐哲民;;[J];中国地质;2006年02期
石耀霖,朱守彪;[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4年02期
王辉;张国民;石耀霖;张怀;刘杰;;[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6年02期
刘峡;傅容珊;杨国华;孙东平;董运宏;韩月萍;;[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6年03期
刘峡;傅容珊;郑勇;黄建平;张祖胜;孙东平;;[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7年03期
路鹏;李志雄;吴婷;赵晓燕;刘学领;;[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7年04期
周成虎,裴韬,李全林,陈锦标,王?森;[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马文涛,徐锡伟,徐平,于贵华;[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年02期
门可佩;;[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绍文;王良书;李成;;[A];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60周年专辑[C];2007年
陈洁;温宁;李学杰;;[A];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60周年专辑[C];2007年
李莹甄;高歌;李志海;沈军;;[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郭良迁;马青;杨国华;;[A];GPS技术应用研究论文专辑[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胥广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3年
李志才;[D];武汉大学;2005年
陈庭;[D];武汉大学;2005年
郑荣章;[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5年
魏春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张广良;[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6年
李传友;[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5年
春喜;[D];兰州大学;2006年
肖骑彬;[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6年
万永革;[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孙君;[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3年
周德敏;[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5年
尉晓玮;[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郭斌;[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张燕;[D];西北大学;2006年
石玉涛;[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06年
柳煜;[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06年
孙刚;[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刘亢;[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许洪泰;[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7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荣军,何玉林,马声浩,黎小刚;[J];地震研究;1999年04期
张培震,邓起东,张国民,马瑾,甘卫军,闵伟,毛凤英,王琪;[J];中国科学D辑;2003年S1期
邓起东,张培震,冉勇康,杨晓平,闵伟,楚全芝;[J];中国科学D辑;2002年12期
韩渭宾,蒋国芳;[J];地震学报;2004年02期
徐锡伟,于贵华,马文涛,陈文彬,闻学泽;[J];地学前缘;2003年S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媛;杨建思;张天中;;[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1期
张东宁;袁松涌;沈正康;;[J];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1期
贺日政;高锐;郑洪伟;张季生;;[J];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4期
孙洁,晋光文,白登海,王立凤;[J];中国科学D辑;2003年S1期
罗志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宋鸿彪,刘树根;[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吕新彪,姚书振,周宗桂;[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杨立强,张中杰,王光杰,赵爱华,陈东;[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1年01期
赵仲和;[J];地球物理学报;1983年02期
刘建华,刘福田,吴华,李强,胡戈;[J];地球物理学报;198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瞿辰;周蕙兰;;[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汪素云,陈培善;[J];地球物理学报;1980年01期
马瑾,张渤涛,袁淑荣;[J];地震地质;1980年02期
向宏发,丁梦林,宋方敏;[J];地震地质;1980年02期
杨章,戈澍谟;[J];地震地质;1980年03期
,赖绍民;[J];四川地质学报;1980年00期
;[J];山西地震;1980年03期
华祥文;[J];地震学报;1980年02期
黄忠贤,王恩福,刘长义,何承恩,张包;[J];地震学报;1980年02期
,朱成男;[J];地震研究;1980年02期
韩源;[J];地震研究;198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清林;秦建增;黄邦武;张瑞敏;王雷;张建志;;[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杜建国;康春丽;李圣强;;[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周仕勇;许忠淮;韩京;许洪新;努尔尼沙;;[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1999年
李步云;;[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1999年
高继宗;;[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1999年
祝治平;张建师;周雪松;;[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臧绍先;吴忠良;沈心焯;宁杰远;;[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陈素改;李根起;王勇;;[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王盛泽;高国英;;[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徐文耀;钟时杰;白武明;;[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赵凡;[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特派记者 邱大军 陈成智;[N];海南日报;2006年
;[N];唐山劳动日报;2006年
地院;[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游雪睛;[N];科技日报;2008年
潘锋;[N];科学时报;2008年
李晓明;[N];科学时报;2008年
南京市科技局 南京市地震局;[N];南京日报;2008年
李晓明;[N];四川科技报;2008年
卢志明?杨丽
颜艺芬;[N];厦门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本刚;[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2年
闻久成;[D];吉林大学;2000年
李文军;[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5年
孙长虹;[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赵翠萍;[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英;[D];大庆石油学院;2003年
武敏捷;[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06年
沈得秀;[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比。例如,Kisslinger等(1981)的程序[5],用的是地方地震的P波和SV波垂直向地动位移的振幅比(USV/UP)Z,由于地震较近,用的是上行直达波引起的地动位移,回避了地壳内结构对波的影响,只考虑了自由表面的作用。若令垂直向地动位移振幅比(USV/UP)Z与入射波垂直向位移振幅比(uSV/uP)Z的比值为G,图(2.7) 给出了G随入射波入射角的变化曲线。观测的振幅比需除以G后才能得到入射波的振幅比。由图(2.7)可见,当入射波的入射角为30多度时,G值变化剧烈,很难从观测的振幅比求出稳定的入射波振幅比。因为大约35°多的角度是SV波入射的临界角(大于此角度后,入射SV在自由面上反射的P波出射角变为90°,质点呈椭圆振动,振幅随深度衰减),反射P波有相移,由入射SV、反射SV和反射P波三者合成的地表位移振动变得比较复杂。梁尚鸿等(1984)[6]的程序用的观测量也是垂直向直达SV和P波地动位移振幅比,他们用计算层状介质理论地震图的办法来考虑介质结构的影响,其中也包含自由表面的影响。需要选择符合实际的层状结构才能有效消除结构的影响,否则模型结构的误差会影响机制参数的正确测定。 当只用振幅比的大小(振幅比的绝对值)测定震源机制解时[5,6],只能求出两个地震节面的空间位置,而不能确定可能断层面的运动特性(旋性),或不能确定P波的压缩和膨胀的象限,也即不能确定P、T轴的具体方位。为确定后者,还必须至少要知道一个P波初动方向的可靠读数。如果程序中考虑了观测P波和S波的初动方向对振幅比取正负值的影响了,则可以求出完整的震源机制参数来。
图4.3自由面对垂直向地动位移振幅比的影响因子随直达波入射角的变化。 U代表地表位移,u代表入射波位移。 有人发展只用垂直向SV和P的振幅比测定震源机制的方法[5,6],最初是因为单分向的垂直向记录最易得到。如果能获得三分向记录,使用直达SH和P波的振幅比求解震源机制[7]将会减少结构和自由面对结果的影响,因为结构界面对SH波的影响简单,而SH入射到自由面时,不产生其它转换波,地动位移振幅就简单地是入射波位移振幅的2倍。如果使用地动速度的数字记录,而理论分析是用地动位移的振幅比,最好要将速度记录积分成地动位移再求地动位移振幅比,因为一般情况下,地动速度振幅比不一定等于地动位移振幅比。 4.3其他方法 震源辐射地震波的许多特征都可以用来测定震源机制,例如,利用直达P波或S波振幅的大小[8],或在频率域分析直达P波或S波振幅谱的低频幅值[9]。利用数字地震记录,这些量可以观测得比用笔绘记录更准确些。对于中小地震,利用近距离台站时,对观测振幅或振幅谱一般只需作相对简单的自由面、几何扩散和衰减的校正,而不别作复杂的理论地震图的计算。 4.4震源机制参数的表达 震源机制解答通常是通过给出震源参数和用图示来表达。作为一例,表3.1给出日中国昆仑山MS8.1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的参数表达(哈佛大学测定)。力轴的方位(Az)从正北顺时针量度,倾角(PL)为力轴从水平面向下倾的角度。表中的12个参数中,只有3个是独立的,根据其中的任意3个,例如节面Ⅰ或节面Ⅱ的3个参数,或是P轴的2个参数加T轴的一个参数等,可以计算出其他参数来。 5个力轴的空间位置用方位角和仰角两个参数来表示: 仰角:力轴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90度) 方位角:力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与北方向之间的夹角
将震源球面上表示的数据和震源机制解结果用图示法表达出来时,需要借助于某种将球面上的点与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起来的投影法。常用的有乌尔夫网投影和施密特网投影法。二方法的投影平面通常皆是震源球面过球心的水平大圆面(也可以是其它过球心的某个大圆面)(图3.4a),投影点为与大圆面相对的极点。一般只用半个球面的投影,震源机制解通常用下半震源球面的投影,这时投影点为震源球面的上极点z。若某射线P穿过下半震源球面的Q点到达台站,则其在投影图上的投影点为Q‘。如果某射线从震源向上发出,穿过震源球面上的R点到达台站St(图3.4a),可将射线经震源O向反方向延伸至震源球面上R的对庶点R1,用R1在投影平面上的投影R1‘来代R的投影。从双力偶点源地震波辐射的空间对称性考虑,这样做是可以的。
图4.4震源球面及其投影网。 球面上的Q点的空间方位是由过该点矢径的方位角Az和离源角ih确定的,Q在投影网上的投影点Q‘的位置也是通过这两个角度来确定的(图2.8b),Az从网的正北标记顺时针量(0~360°),与ih对应的线段OQ’的长度d根据投影规则定。对乌尔夫投影,如图2.8c所示,将大圆的半径长度看成为1,d=tan(ih/2)[3];对施密特投影,该长度应为d=Sin(ih/2)[4]。乌尔夫投影是一种等角投影,球面上曲2线的交角投影到平面上后保持不变,球面上的圆投影到平面上后仍是一个圆。该投影关系简单,但在表示球面上的图形时,网心部分常过于集中,边缘部分则较稀疏。施密特投影是一种等面积投影,球面上面积相等的区域投影到平面上后仍保持面积相等。用该投影,网上的图形分布相对比较均匀。 今以下半震源球等面积投影网为例,说明如何在投影网上表达震源机制解的节平面和力 轴。如图3.5(a)所示,过震源球心的直立大圆面ABC在网上的投影是过网心的直线A’B’C’。 与大圆面ABC走向相同、但倾斜的大圆面ADC在网上的投影是A’D’C’。网上D’G线段的长短表示倾角δ的大小。当倾角等于0°时,D’G线段的长度将等于零,D’点将与网边点G重合,即过网边的圆弧表示水平的节平面。倾角愈大,线段D’G愈长,投影圆弧的曲率愈小。 任一力轴OQ[图3.5(b)]在空间表示为一单位长度的向量,在震源球面上可用该矢量方向在球面上出头点的位置Q来表示,Q在施密特投影网上的点Q’是根据OQ轴的方位角Az和下倾角PL确定的。Az是力轴下倾方向的水平投影的方位角,从正北顺时针量度,取值范围为0°―360°。PL是力轴下倾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在投影网上用线段Q’R的长短来表示,也是线段愈长,表示倾角愈大。
图2.9节平面(a)和力轴(b)在投影网上的表示。 4.5双力偶点源模型的近似性 尽管双力偶点源模型可以表示绝大多数天然构造地震震源总体的基本特征,但许多实际地震,特别是大地震,其震源断层运动是复杂的,表现出了与双力偶点源模型的偏离。一般情况下,震源的运动除含有剪切错动分量外,还含有一定的单向拉张或压缩分量,有的还有整体的膨胀或整体的收缩成份。作为地震波激发源(包含非地震震源)的更普遍、更完整的描述是地震矩张量模型。您所在的位置:&&&&&&&&&&&&
震源机制解
发布时间: 15:10:26 &&&&&&&&&&&&信息来源: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本类论文推荐汶川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研究_崔效锋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汶川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研究_崔效锋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汶川地震震源机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