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白话文真是中国唯一被尊为佛经的文字吗

六祖坛经:唯一的中国人创作的佛经
来源:凤凰卫视
'正在加载中...'
相关阅读:
串场1:在汗牛充栋的佛学经典中有本《六祖坛经》,可以说它是唯一一本中国人自己创作的佛经。这本经书是经过六祖生前语录和思想整理而成的,其内容浅显易懂,道理深入浅出,主张明心见性,人人都有佛性。据说中国政坛叱咤风云的人物就对这本经书爱不释手,外出时还经常把这本经携带在身边,想必其中的智慧对一代伟人非常有启发。对惠能这个人,毛泽东也多次在公开场合大肆赞扬,他特别欣赏惠能大师勇于革新的精神,说他不要教条、不要清规戒律,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使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因此,他被视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亦是真正的中国佛教的始祖。别说,毛泽东的这些评价的确中肯,可见伟人与圣人总有那么一点心意相通!去年年底,文化大观园节目组走访了六祖的出生地、传法地和圆寂地,通过六祖立寺传法的足迹,我也似乎略得一寸禅心,略获一点智慧的开悟。
小片1:南华禅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时期,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它位于广东韶关市曲江区城东约6公里的曹溪北岸,因为
一代宗师六祖惠能曾在此弘扬禅法而闻名遐迩。
主持人:这就是佛教史上伟大的曹溪,就是惠能在这里,真正把印度佛教中国化,然后曹溪开脉就是在这个地方,真没想到,看上去这么普普通通,朴朴素素的一条溪流,在宗教史上、文化史上面意义这么重大。学禅的人,学佛的人,对曹溪都是早就耳闻其名,来到这个地方,一见到真正的曹溪,肯定有一种很激动的,像朝圣这样的心情。嘉宾:对、对我曾经去过,上面有一个曹溪源头,应该还说,保留的整个的自然景观还是比较好,很少人能够走到那里面,比较深,在山里面。
主持人:有什么想法,当时候。
嘉宾:当时是抱着一种,曹溪嘛,它毕竟是代表了中国禅宗的源头之意,对,我要寻找这个源头,看这个源头到底是什么样的,这种外在的,法源,是吧,其实内在的更希望在那里能够真正得到这个法乳,对我自己的内在的各方面的一个滋润。
小片2:千年古刹,古朴清幽,朝圣者络绎不绝。在南华禅寺的六祖殿,至今仍保存着六祖惠能的真身。香烟袅袅的宝座之上,面容
清瘦的六祖法相庄严,眼观鼻、鼻观心。1200年的岁月匆匆流逝,他的形象在世人心目中从未模糊。
主持人:传正大和尚您好,今天来到南华寺,来拜见这个六祖的真身,进到这个寺院里头感觉到有一股这种亲近宝地的这种慑受力。
传正:六祖这一禅宗祖亭,那么是这一个发祥地,但是讲发祥地是在初祖少林寺的地方,从达摩祖师西来,把这个禅法传到中国,传给六祖以后遍地开花了,当时呢,这个六祖在这里说法,全国各地以及外国都来这里求法,学习,所以在禅宗里头呢,历史记载慢慢形成,五家七宗,实际上是叫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那么六祖从他这个禅学思想,这个大家都公认的,你想在在这个唐代以及后五代以后,从六祖门下出了多少高僧大德,不得了,没有办法算,现在我们那些高僧传记一部分,当时没有记载的更多了,所以他这个对中国的贡献,起码来说,进化人这个心灵,净化人民的思想,六祖一席话,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他是非他的事情,你把我自己管好,你就是菩萨,那么如果按照我们目前这个社会上的人,来学习六祖的禅法,那我们中华民族一下就搞起来了,起码家庭能做到和谐,人与人能够做到互相理解,所以这一千多年来,在这个禅修这方面,不但在中国,这个以及现在近代这个信息,传到世界各地,都离不开六祖这个禅修方法来修行,来用功,还成就。
小片3:在宗教人士心目中,南华禅寺是最殊胜的道场,因得六祖加持,在日本侵华的战争中,它曾非常传奇地躲过一劫。
主持人:根据虚云老和尚的这个传记,当年日本鬼子曾经轰炸过南华寺,是吧。
嘉宾:对,是有过这个记载,在他年谱里有记载,当年那个因为,广东政府,广东省政府,在从广州移到了我们韶关,受到日
本的影响,它已经到了韶关,当时很多的就是说国民党的一些高官经常会到,光顾南华寺,有一次就是很多的高官来到南华寺的时
候,这个日本人知道。
主持人:得到情报。
嘉宾:得到情报了,然后就派飞机来轰炸,当年虚云老知道了这个事,大家都很害怕。
主持人:肯定就躲轰炸吧。
嘉宾:就告诉这些人,说你们先躲起来,他自己一个人在大殿里焚香,祈祷,就发生了很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个日本的飞机有两架自己就撞到一起。
主持人:两架日本飞机自己在空中撞到一起了?撞倒一起。还有一辆呢,它扔了几颗炸弹也没有炸,都成哑弹了。就跑掉了,跑掉了。
小片4:2008年,南华禅寺山门动工修桥时,人们还挖出了传说中的哑弹。
嘉宾:我们大家还挖起来的时候很奇怪,这是个什么东西,一看又像个导弹很害怕,还好没有,没有,铲车没有铲到它,要不然也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
主持人:这很神奇啊。
嘉宾:对,这是很神奇的一件事情。
主持人:这么大的炸弹要是在这个地方炸了,你想三架飞机。
嘉宾:这个山门应该是也都不存在了。
[责任编辑:张领栓]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佛教名博: |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唐代高僧慧能把印度佛教中国化,创立禅宗,他的《六祖坛经》是中国人写的唯一被尊为“经”的佛教典籍,被译成多国文字,流布五大洲。这表明(  )
A.吸收外来文化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唯一基础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C.伟大人物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登录 | 注册
没有账号?
下次自动登录
《六祖坛经白话文》有声书
《六祖坛经》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坛经》可分三部份,第一部份即是在大梵寺开示“摩诃般若波罗蜜法”。第二部分,回曹溪山后,传授“无相戒”,故法海于书名补上“兼授无相戒”。第三部分,是六祖与弟子之间的问答。《六祖坛经》是中国佛教著作唯一被尊称为“经”者。现有明清诸藏本、房山石经本及元代僧人宗宝在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校仇三种《坛经》异本,而成为宗宝本《坛经》,即后来的明藏本,流行七百多年,故又称流通本
《六祖坛经》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坛经》可分三部份,第一部份即是在大梵寺开示“摩诃般若波罗蜜法”。第二部分,回曹溪山后,传授“无相戒”,故法海于书名补上“兼授无相戒”。第三部分,是六祖与弟子之间的问答。《六祖坛经》是中国佛教著作唯一被尊称为“经”者。现有明清诸藏本、房山石经本及元代僧人宗宝在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校仇三种《坛经》异本,而成为宗宝本《坛经》,即后来的明藏本,流行七百多年,故又称流通本
00:00/23:53
专辑里的声音
Ta的其他专辑
亲,达到预计更新集数后才能申请完结
完结后,专辑将不能增删声音哦;
完结后,如有听众投诉实际未完结,核实后将撤销完结并扣除主播等级值。
确定提交申请吗?
终于更新完成啦~ 很棒棒,给您32个赞!
扫一扫二维码
分享给朋友们听
专辑已完结,无法增删声音,
如需更改,需撤销完结状态
是否撤销完结?《六祖坛经》——唯一“中国造”佛经
我的图书馆
《六祖坛经》——唯一“中国造”佛经
一、殊胜地位
  六祖慧能的《坛经》,是中国佛教的经典之一,是研究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尤其是顿悟法门的根本经典,也是唯一一部由中国人演说而被尊为“经藏”的典籍,其与儒家祖师孔子《论语》、道家祖师老子《道德经》,一起成为影响中华文化的儒释道三大本土经典。
  二、说法缘起
  唐高宗仪凤二年春天,六祖慧能大师从广州法性寺来到曹溪南华山宝林寺,韶州刺史韦璩和他的部属入山礼请六祖到城里的大梵寺讲堂,为大众广开佛法因缘、演说法要。六祖登坛升座时,闻法的人有韦刺史和他的部属三十多人,以及当时学术界的领袖、学者等三十多人,暨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向六祖大师礼座,希望听闻佛法要义。
  三、核心内容
  该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简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六祖坛经》《坛经》,由中国六祖慧能演说,弟子法海集录。该经分十品,记载慧能一生得法传宗的事迹和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即所谓“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四、经典语录
  1、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2、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
  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5、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6、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7、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
  8、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9、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10、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作者:法悟)
馆藏&41702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六祖坛经精解-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课程303教材
六祖坛经精解
《坛经》是中国本土佛法著作中,唯一一部被尊称为&经&的典籍,它对&见自本性,见性成佛&之顿教的理论和实践,作了系统而又全面的阐述,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禅宗的正式形成,光芒万丈。
〔见自本性〕体认到无念心体。见自本性,简称“见性”。〔无念心体〕处于无念状态的自性。达摩祖师首传二祖慧可,即是此无念心体。“祖(达摩祖师)初居少林寺九年,为二祖说法,只教:‘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慧可种种说心性(真心妙体),曾未契理,祖祗遮其非(达摩祖师只是否定他的答案),不为说无念心体(并不为他明说答案是无念心体)。可忽曰:‘我已息诸缘(我已止息种种攀缘――即处于无念状态)。’祖曰:‘莫成断灭去否?’可曰:‘不成断灭(灵知了了)。’祖曰:‘此是诸佛所传心体(这就是诸佛所传之无念心体),更勿疑也。’”(《指月录》)〔外息诸缘〕外,止息种种攀缘。〔内心无喘〕内,心不起念。
〔见性成佛〕见自本性,然后依性起修,圆成佛道。〔顿教〕&直指本源,不历诸阶,见性成佛&的教法。其宗旨是:顿悟自性,本来清净,本来具足,本性即佛。〔不历诸阶〕通常菩萨由凡夫修到成佛,一共要经过五十二个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历时三大阿僧o劫。而禅宗的修行速度要快得多得多,不一一经历这些阶位。〔阿僧o劫〕汉译为“无央数劫”。
契嵩大师《坛经赞》曰:&伟乎,坛经之作也!其本正,其迹效,其因真,其果不谬。前圣也,后圣也,如此起之,如此示之,如此复之。浩然沛乎,若大川之注也,若虚空之通也,若日月之明也,若形影之无碍也,若鸿渐之有序也。&
〔鸿渐〕如鸿鹄飞翔从低到高,循序渐进。
德异大师《六祖法宝坛经序》曰:&夫坛经者,言简义丰,理明事备,具足诸佛无量法门。一一法门,具足无量妙义;一一妙义,发挥诸佛无量妙理。即弥勒楼阁中,即普贤毛孔中,善入者即同善财,于一念间,圆满功德,与普贤等,与诸佛等。&
〔弥勒楼阁〕《华严经&卷第七十八、第七十九》云:&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如是称叹善财童子种种功德,令无量百千众生发菩提心已,告善财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为饶益一切世间,汝为救护一切众生,汝为勤求一切佛法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如汝所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善男子,汝可入此毗卢遮那庄严藏大楼阁中周遍观察,则能了知学菩萨行,学已成就无量功德。&尔时,善财童子恭敬右绕弥勒菩萨摩诃萨已,而白之言:&唯愿大圣开楼阁门,令我得入。&时,弥勒菩萨前诣楼阁,弹指出声,其门即开,命善财入。善财心喜,入已还闭。见其楼阁广博无量同于虚空,......&〔毗卢遮那〕即毗卢遮那佛,乃释迦牟尼佛的法身。
〔普贤毛孔〕《华严经&卷第八十》云:&时,善财童子即见普贤菩萨,在如来前众会之中,坐宝莲华师子之座,诸菩萨众所共围绕,最为殊特,世无与等;智慧境界无量无边,难测难思,等三世佛,一切菩萨无能观察。见普贤身一一毛孔,出一切世界微尘数光明云,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除灭一切众生苦患,令诸菩萨生大欢喜;见一一毛孔,出一切佛刹微尘数种种色香焰云,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众会道场,而以普熏;见一一毛孔,出一切佛刹微尘数杂华云,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众会道场,雨众妙华;见一一毛孔,出一切佛刹微尘数香树云,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众会道场,雨众妙香;见一一毛孔,出一切佛刹微尘数妙衣云,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众会道场,雨众妙衣;见一一毛孔,......”
《坛经》是《金刚经》和《心经》的伟大实践。《金刚经》和《心经》是讲诸法实相,而《六祖坛经》是根据《金刚经》和《心经》,以具体的实践来证悟诸法实相,成就无生法忍,进而觉照圆明,永离诸相,迳证佛果。
《六祖坛经》的修行核心,即《金刚经》所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无生法忍)&&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亦即《心经》所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因此,《坛经》是以无念、无相、无住为修行纲领。六祖云:&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定慧品第四)
《六祖坛经》是一套完整的修学体系,其脉络是&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无生法忍)&,&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证悟到一切诸法皆是幻象,本未曾生,故亦无灭(不生不灭),安住于此理而不动。&忍&是安住的意思,即心安住于理而不动摇。《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憍陈如品》中,佛言:&一切诸法,皆是虚假。&《大智度论&卷五十》云:&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
所以,读《六祖坛经》者,不可不读《金刚经》和《心经》,而读《金刚经》和《心经》者,亦不可不读《六祖坛经》。行者受持《金刚经》、《心经》和《六祖坛经》有得,定会发出心声: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故德异比丘在&坛经序&中说道:&夫《坛经》者,言简义丰,理明事备,具足诸佛无量法门。&太虚大师《曹溪禅之新击节》云:&曹溪(六祖大师)说法悟他,皆从自悟境界流出。&
《六祖坛经》有理论,有方法,有实例,建立了一套完善而又究竟的修学体系,是诸佛心要,是觉海宝舟,长夜明炬,菩提道上之指南。经中具体地告诉我们如何去做,只要一一落实,解行并进,功夫自然得力,不久也会说道:&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普愿读者,共发深心,努力前进,勿任大好机会,从眼前足下飞过也!
《六祖坛经》,全称是《六祖法宝坛经》,简称《坛经》,这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一生言行,由弟子法海集录。分为:行由、般若、决疑、定慧、坐禅、忏悔、机缘、顿渐、护法、付嘱等十品。《坛经》不仅是禅宗的宝典,而且对于整个佛法,对于中华文化思想,乃至整个人类的文化思想的发展,都有着巨大深远的影响。
《六祖坛经》的版本现存十一种,广为人知的是流通本、曹溪原本和敦煌本,而以流通本和曹溪原本流传最广。流通本之内容,基本上与曹溪原本一致,为了便于后人修学,在分品上有所更动。本书采用流通本的经文。
问:《六祖坛经》实是修行宝典,可是经中涉及神通的情节令我困惑,是否为后人所加?
答:其实,所谓神通,亦称六通,这是三乘圣者依定慧力所示现的六种无碍自在之妙用。一切众生亦皆有此潜能,不过因妄想执著而不能显发。关于修道人有神通的记载实在太多,读《神僧传》等即知。近代的妙善大师(年)就是一例,因在镇江金山寺挂单数十年,以神通游戏济度世人,故时人称之为金山活佛。其事迹见《金山活佛神异录》,这是乐观法师亲见亲闻的记录。至于《坛经》中所涉及的一点点神通,对六祖之境界而言,实在是微不足道。
〔六通〕三乘圣者所得到的神通一共有六种:一、天眼通,能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苦乐之相,及见一切世间种种形色,无有障碍。二、天耳通,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语言,及世间种种音声。三、他心通,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念之事。四、宿命通,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六道众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五、如意通,身能飞行,山海无碍,于此界没,从彼界出;于彼界没,从此界出;大能作小,小能作大,随意变现。六、漏尽通,见思惑尽,不受三界生死。〔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宗是宗旨,趣是趣向。宗趣即是贯彻宗旨之修持方法,所谓寻宗归趣。《坛经》的宗旨是:见自本性,见性成佛。六祖云:&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其核心是:识自本心,见自本性。经中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坛经》的宗趣是:惟论见性,成就无生法忍,圆证佛果。这是解读《坛经》的关钥。六祖云:&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我说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不灭。......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其修行要诀是: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经中五祖云:&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於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六祖云:&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由此而达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达到&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达到&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无生法忍)&,达到&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坛经》是顿教法门。在比较顿教与渐教时,《传心法要》云:&然证此心有迟疾。有闻法一念,便得无心者;有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乃得无心者;有至十地,乃得无心者。长短得无心乃住,更无可修可证。实无所得,真实不虚。一念而得,与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齐,更无深浅,只是历劫,枉受辛勤耳。......如力士迷额内珠,向外求觅,周行十方,终不能得;智者指之,当时自见,本珠如故。......及证道时,只证本心佛,历劫功用,并是虚修。如力士得珠时,只得本额珠,不关向外求觅之力。&
〔额珠〕一大力士与他力士捔力相扑,以头相触,额前的金刚宝珠遂没入肤中,隐于疮中。奔走四方,遍寻宝珠不见。后有良医告之,方知金刚宝珠就在额内,哪里需要向外寻求?这里,额珠譬喻人人本具之佛性。
问:《坛经》中所说的“见自本性”是什么意思?
答:《坛经》中所说的“见自本性”,即是当粗念和细念俱息(即通常所说的无念)而体认到无念心体。其修行方法是:首先,见自本性;然后,保任除习。六祖因五祖三更传法,而见自本性。之后,混迹猎人队中十五年,就是在保任除习。然后,道成出山。所以,《坛经》是讲顿悟渐修:见性,伏烦恼,断烦恼(断见思惑),得无生忍,圆证佛果。
〔断烦恼〕断见惑和思惑。见惑是凡夫在见解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五不正见;思惑是凡夫们在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之烦恼。此二惑是众生流落三界枉受生死的根源,断之即能了生死、出三界。在十地中,初地(欢喜地)菩萨破见惑,二地(离垢地)菩萨断思惑。
〔无生忍〕即无生法忍,真智安住在“诸法本未曾生,故亦无灭”之理上,不再退堕。无生法忍是菩萨对诸法毕竟空的体证,菩萨修行至第七地时得无生法忍。《大智度论》云:“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七地中,二十法所不应著。......复有二十法应具足满。何等二十?一者、具足空;二者、无相证;......;九者、无生忍法;......。”
〔《坛经》是讲顿悟渐修〕前面已说道达摩祖师所传是顿悟(体认无念心体)渐修。在《六祖坛经》的“顿渐品第八”中“神会参礼”一节记载:“师(六祖)又曰: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六祖对神会开示道:你如果还没有见性,就应当请善知识指路以见性;如果已经见性,则应依法修行。)由此可见,六祖所传是“先悟(见性),然后依性起修”――顿悟渐修。《禅苑瑶林注》记载:昔日懒安参访百丈禅师,礼而问曰:“学人欲来识佛,何者即是?”丈曰:“大似骑牛觅牛(你的自性就是佛,还说什么欲来识佛)。”曰:“识后如何(识佛(见性)后又当如何)?”丈曰:“如人骑牛至家(令自性返本还源)。”曰:“未审始终如何保任(不知道至家途中,自始至终应当如何保任)?”丈曰:“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犯人苗稼(临境遇缘中,断除习气)。”从这里可以看到,禅宗初祖达摩祖师所传,六祖惠能所传,以及六祖的后裔百丈禅师(六祖传怀让,怀让传马祖,马祖传百丈)所传,皆是顿悟渐修。
问:六祖所传是顿教,为什么这里说渐修呢?
答:顿教是说“直指本源,不历诸阶,见性成佛”的教法。此种教法成佛,不历诸阶,故谓之“顿”。而渐修是指见性后之依性起修,以圆成佛道。所以顿教之“顿”,不是说见性之后不须再修。事实上,在《坛经》中,很大的篇幅都是在讲如何依性起修。关于顿悟渐修的道理,在《修心诀》中讲得十分清楚,详见。
〔不历诸阶〕通常菩萨由凡夫修到成佛,一共要经过五十二个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历时三大阿僧o劫。而禅宗的修行速度要快得多得多,不一一经历这些阶位。〔见性成佛〕见自本性,然后依性起修,圆成佛道。〔阿僧o劫〕汉译为“无央数劫”。
问:为什么要顿悟渐修?先渐修,再顿悟有何不可?
答:其实,顿悟之前亦有渐修,不过通常称为顿悟之前行。当已经有一念不生的初步功夫,即当见自本性。然后依性起修,方是正道。如果把见自本性放在一边,只管一直渐修下去,则道路迂曲。《坛经》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这是因为,如果没有悟自本性,修行便始终在生灭法中求,与道相背,故祖师呵为“盲修瞎炼”。这一道理,在《修心诀》中讲得十分清楚,详见。
六祖禅的精义是:直捷的从见闻觉知中去悟入(般若观照),以达到活泼泼的不染万境而常自在(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六祖云:“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真如自性起念,是作般若观照,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直至二边俱离,除却虚妄思想心,这就是六祖禅法。六祖云:“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因此,无念非是不许起念,而是不染。六祖云:“无念者,於念而无念。”“於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於自念上常离诸境,不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马祖云:“了心及境界,妄想即不生。妄想既不生,即是无生法忍。本有今有,不假修道坐禅。不修不坐,即是如来清净禅。如今若见此理真正,不造诸业,随分过生,一衣一衲,坐起相随,戒行增薰,积于净业。但能如是,何虑不通?”(《马祖道一禅师广录》)
问:为什么在《六祖坛经》中没有话头一说?
答:对此,虚云老和尚开示道:“宗门主参禅,参禅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参透自己的本来面目,所谓‘明悟自心,彻见本性’。这个法门,自佛拈花起,至达摩祖师传来东土以后,下手工夫屡有变迁。在唐宋以前的禅德,多是由一言半句,就悟道了,师徒间的传授,不过以心印心,并没有什么实法。平日参问酬答,也不过随方解缚,因病与药而已。宋代以后,人们的根器陋劣了,讲了做不到,譬如说‘放下一切’、‘善恶莫思’,但总是放不下,不是思善,就是思恶,到了这个时候,祖师们不得已,采取以毒攻毒的办法,教学人参公案。初是看话头,甚至于要咬定一个死话头,教你咬得紧紧,刹那不要放松,如老鼠啃棺材相似,咬定一处,不通不止(咬不通就只有死在里面),目的在以一念抵制万念。这实在是不得已的办法,如恶毒在身,非开刀疗冶,难以生效。”(《虚云老和尚方便开示?参禅的先决条件》)
憨山大师开示道:“从上佛祖只是教人了悟自心,识得自己而已,向未有公案话头之说。及南岳青原而下,诸祖随宜开示,多就疑处敲击,令人回头转脑便休。即有不会者,虽下钳锤,也只任他时节因缘。至黄檗始教人看话头,直到大慧禅师,方才极力主张,教学人参一则古人公案,以为巴鼻,谓之话头,要人切切提撕。此何以故?只为学人八识田中,无量劫来恶习种子,念念内熏,相续流注,妄想不断,无可柰何。故将一则无义味话,与你咬定,先将一切内外心境妄想,一齐放下。因放不下,故教提此话头(以此一念敌万念),如斩乱丝,一断齐断,更不相续,把断意识,再不放行。此正是达磨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的规则也。不如此下手,决不见自己本来面目。不是教你在公案语句上寻思,当作疑情,望他讨分晓也。”(注释详见“参禅切要”一章。)
〔巴鼻〕意谓可把持之处。
【六祖法宝坛经】
本经经题是:六祖法宝坛经。&六祖&,即禅宗第六代祖惠能大师,唐宪宗元和十年赐谥大鉴禅师。&法宝坛经&这一名题的由来,是惠能大师入灭之前,吩咐门人说:&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
〔目曰‘法宝坛经’〕题名‘法宝坛经’。〔法宝〕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之一。诸佛所说之妙法,珍重如世之财宝,故云法宝。〔坛经〕本经(《六祖坛经》)录者法海大师之&坛经序&云:&至仪凤元年丙子(676年)正月八日,(惠能大师)会印宗法师,诘论玄奥,印宗悟契师旨(悟契惠能大师之旨意)。是月十五日,普会四众,为师剃发。二月八日,集诸名德授具足戒。西京智光律师为授戒师,苏州慧静律师为羯磨,荆州通应律师为教授,中天耆多罗师为说戒,西国蜜多三藏为证戒。其戒坛乃宋朝(刘宋,420-479年)求那跋陀罗三藏创建,立碑曰:&后当有肉身菩萨于此受戒。&又,梁天监元年(502年),智药三藏自西竺国航海而来,将彼土菩提树一株植此坛畔,亦预志曰:&后一百七十年,有肉身菩萨于此树下开演上乘,度无量众,真传佛心印之法王也。&师至是祝发(剃度)受戒,乃与四众开示单传之法旨,一如昔谶。&这些预言,一一应验,惠能大师在此戒坛受戒,又在此坛畔的菩提树下开传佛之心印,故名其说法语录为&坛经&。〔法王〕佛于法自在,称曰法王。《法华经&譬喻品》云:&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同经‘药王品’云:&如来是诸法之王。&《维摩经&佛国品》云:&已于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谶〕将来要应验的预言。
【门人法海录】
&门人&,即弟子。法海大师,唐代僧,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之大弟子,广东曲江人。初见六祖,问&即心即佛&之义,言下顿悟。后于门下为上座,集录六祖说法,而成《法宝坛经》,理趣甚深,盛行于世,为禅宗之宗经。
〔上座〕僧寺的职称,位置仅在住持(一寺之主)之下。
自性、本性、心、本心以及八识,乃至诸法实相等,是《坛经》中最常用的基本概念,通篇都在讲。为了更好地理解经文,故专立一章介绍如下。
自性者,妙明万德之灵能也,又称之为本体。在六道中轮回的是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是祂,做菩萨、成佛的也是祂。《修心诀》云:&百骸溃散,归火归风;一物长灵,盖天盖地。&
〔灵能〕古时没有能量这一术语,称自性为“灵焰”。仰山慧寂通智禅师参沩山灵v禅师,问曰:‘如何是真佛住处?’沩曰:‘以思无思之妙,返思灵焰之无穷。思尽还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师(仰山)于言下顿悟。(《五灯会元》)〔本体〕即自性。六祖大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口诀》云:&自从达摩西来,为传此经(《金刚经》)之意,令人悟理见性。只为世人不见自性,是以立见性之法,世人若了见真如本体,即不假立法。&《传心法要》云:&世人不悟,秖(古同&祇&)认见闻觉知为心,为见闻觉知所覆,所以不睹精明本体。但直下无心,本体自现,如大日轮升于虚空,遍照十方更无障碍。&〔见闻觉知〕乃识心接触外境之总称。即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舌身三识之用为“觉”,意识(第六识)之用为“知”。
自性有迷与觉这两种状态。《六祖坛经》云:&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
自性觉,这是自性的本原状态,称为本性。《六祖坛经》云:&祖知悟本性(这时,五祖知道惠能证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本性又名佛性、本来面目、真如。本性是佛,故名佛性;本性是自性的本原状态,故名本来面目,亦简称本来;本性是自性的本原状态,如常不变,故名真如。《六祖坛经》云:“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真如〕真,是本原的意思;如,是如常不变的意思。本性是自性的本原状态,如常不变,故本性亦名真如。
见性,就是见本性。《六祖坛经》云:&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印光大师《念佛三昧摸象记》云:&其相如云散长空,青天彻露,亲见本来。本无所见,无见是真见,有见即随尘。&
本性(佛性)亦名如来藏。《大般涅经》中,佛言:“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又云:“今日如来所说真我,名曰佛性。”由此可知,佛性即是如来藏,即是本性。佛性和如来藏乃是本性之异名。慈恩(窥基大师)云:“法身本有,诸佛共同。凡夫由妄覆,有而不觉,烦恼缠裹得如来藏名。”(《真心直说》)
自性迷,就是自性妄认五蕴身心为自己,于是逐境造业,轮转生死。《圆觉经》云:&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分不清东南西北),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惟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译文:什么是无明呢?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种种颠倒,认妄为真,这就是无明。这就像有人迷失了方向,认北为南、认东为西一样,妄认地水火风四大形成的肉体为自身相、六根缘六尘所起的念想为自心相。这就像眼睛发花,妄见空中有花并有第二个月亮。善男子!实际上,空中并没有花,这是病眼者妄执的幻象,由于妄执的缘故,不仅妄执虚空是实有,而且还以为真有花从那里生出来。众生由于颠倒迷惑而妄认幻现的身和心是实有,并执之为我,于是就轮转生死,所以称之为无明。)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此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亦名为&五阴&。其中,色蕴是指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这是构成身心的五大要素。其中色蕴是身,其余四蕴(受、想、行、识)是心。〔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六尘缘影〕六根缘六尘所产生的种种念想,而这些念想都是虚幻不实的,所以称之为六尘缘影&&缘六尘之幻影。
自性迷的状态,称为识性,这是自性无始以来,生心缘境所养成根深蒂固的习惯状态。《修心诀》云:&凡夫无始旷大劫来,至于今日,流转五道,生来死去,坚执我相,妄想颠倒,无明种习久与成性。&
识性,亦名识藏。憨山大师《大乘起信论直解》云:&经云:&如来藏转三十二相入一切众生身中&,是则迷如来藏而为识藏。&永明延寿大师《宗镜录》云:&如来藏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
修行,就是要把自性由识性状态(识藏)还原成本性状态(如来藏),于是由众生而成佛。
识性(识藏),又名神识,是由八个识组成:阿赖耶识、末那识、意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其中,阿赖耶识为本识,其馀七个识皆由阿赖耶识所派生。《大乘入楞伽经》云:&意从赖耶生,识依末那起,赖耶起诸心,如海起波浪。&这是说,末那识(意)从阿赖耶识生,前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又依末那识起,故前七识(末那识、意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都是由阿赖耶识派生出来的,总共八个识,常简称八识。由于前七识是由阿赖耶识派生出来的,故又常以阿赖耶识为自性或识性之代称。
〔意从赖耶生〕这里的&意&,是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中的意根,即末那识;&赖耶&,即阿赖耶识。
《宗镜录》云:&楞伽经云:如来藏名阿赖耶识,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又云:如来藏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憨山大师《观楞伽经记》云:&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又云:“迷一心而为八识。”这是说:如来藏(本性)迷,转为识藏(识性)而有阿赖耶识、末那识、意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八个识。
〔一心〕即本性。憨山大师《观楞伽经记》云:“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又云:“迷一心而为八识。”又云:&所谓寂灭者名为一心。即性自性清净第一义心,一切诸佛皆证此心。&〔一切诸佛皆证此心〕这是说:一切诸佛皆证此一心(如来藏)。
六祖在《坛经》中说道:&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
在这一段经文里,六祖对自性作了极其重要的开示:自性迷(起思量)即是神识(阿赖耶识及其所派生的其余诸识)。轮回,是自性在轮回;解脱,是自性解脱;成佛,是自性成佛。《六祖坛经》云:&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
对众生而言,身体是自性(神识)的躯壳,住宅。《坛经》云:&色身是舍宅。&临济祖师云:&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里头人。&这是说色身如木偶,而操纵这个色身的是里头的自性。故《修心诀》云:&百骸溃散,归火归风;一物长灵,盖天盖地。&二六时中,知饥知渴,知寒知热,或瞋或喜,即是自性。色身是地水火风四缘所集,其质顽而无情,岂能见闻觉知?能见闻觉知者,必是汝之自性。祖师云:&四大不解说法听法,虚空不解说法听法,只汝目前历历孤明无形段者,始解说法听法。所谓无形段者(那个没有形象的),即是汝之自性。&以一期生命来说,人之始,始于自性(神识)入胎;人之终,终于自性(神识)离体。
自性能大能小,&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大方等如来藏经》云:&譬如庵罗果内实不坏,种之于地成大树王。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观诸众生,如来宝藏在无明壳,犹如果种在于核内。......是故我说法,开彼如来藏,疾成无上道,如果成树王(如像果实成大树王)。&这里,果实喻如来藏,树王喻法身。《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云:&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大乘起信论》云:&真如在缠名如来藏,真如出缠名法身。&《马祖道一禅师广录》云:&在缠名如来藏,出缠名净法身。&
〔沙界〕恒河沙数的世界。恒河沙数是形容数目很多很多。
这里要说明的是,本文为了论述的方便,将自性的迷悟两种状态分别立名,但实际只是一物,就像人酒醉时与清醒时言行大异,但毕竟还是一人。所以在经论中,常常不加区分地使用自性、佛性、本性、真心、真如,等等。这在《真心直说》的“真心异名”一章中,辨析甚明,并且说道:“若达真心,诸名尽晓;昧此真心,诸名皆滞。故于真心,切宜仔细。”
〔酒醉之喻〕《大般涅经》云:“世尊,譬如醉人,不自觉知,不识亲疏、母女、姊妹,迷荒淫乱,言语放逸,卧粪秽中。时有良师与药令服,服已吐酒,还自忆识,心怀惭愧,深自克责:‘酒为不善诸恶根本,若能除断,则远众罪。’世尊,我亦如是,往昔已来轮转生死,情色所醉,贪嗜五欲,非母母想、非姊姊想、非女女想,于非众生生众生想,是故轮转受生死苦,如彼醉人卧粪秽中。如来今当施我法药,令我还吐烦恼恶酒。”
问:许多经论中都讲诸法无自性,为什么这里说众生有自性?
答:自性一词,在佛学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妙明万德之灵能,如上所述;一是实体的意思。&诸法无自性&的意思是说,一切法没有实体,皆是幻象,如梦中事。无自性,又称作无性。《唯识论》云:&一切法皆无自性。&《法华经》云:&知诸法常无性。&《楞严经》云:&诸幻成无性。&
问:经论中常提到&一心&。一心是什么?
答:&一心&有数义:一、指如来藏(本性)。《入楞伽经》云:&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为如来藏。&二、指一念之心。《三藏法数》云:&一心者,一念之心也。心性周遍,虚彻灵通,散之则应万事,敛之而成一念。是故若善若恶,若圣若凡,无不皆由此心。以心本具万法,而能成立众事。经云&三界无别法,惟是一心作&是也。&三、只此一念,别无它念,谓一心,例如&念佛一心不乱&。在经论中,一义数名及一名数义的情况相当普遍,遇到这种情形,就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究竟是何含义。
问:法身与如来藏是何关系?
答:法身者,佛之真身也,湛然清净,周遍法界。在前面讲本性时说:已出无明壳之本性,名法身;尚在无明壳中之本性,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大方等如来藏经》云:&譬如庵罗果内实不坏,种之于地成大树王。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观诸众生,如来宝藏在无明壳,犹如果种在于核内。......是故我说法,开彼如来藏,疾成无上道,如果成树王(如像果实成大树王)。&这里,果实喻如来藏,树王喻法身。
《胜鬘经》云:&若于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不疑惑者,于出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意思是:如果对于无量烦恼藏所缠之如来藏没有疑惑的人,那么他们对于出无量烦恼藏之法身也不会有疑惑。)......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云:&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大乘起信论》云:&真如在缠名如来藏,真如出缠名法身。&《马祖道一禅师广录》云:&在缠名如来藏,出缠名净法身。&
问:如来藏与阿赖耶识是何关系?
答:如来藏与阿赖耶识是一体二态,有如金块与由此金块而作成的指环,古德喻之以水与冰。自性处于本性状态时,是如来藏,犹如H2O以水的形态出现;处于识性状态时,是阿赖耶识(前七识是阿赖耶识所派生,故常常用阿赖耶识作为八个识之总体的代称),犹如H2O以冰的形态出现。《宗镜录》云:&众生迷故,成阿赖耶;如来悟故,成如来藏。......但随染缘之时,迷作阿赖耶;随净缘之时,悟成如来藏。&
问:什么是根本无明?
答:根本无明(亦名无始无明)乃最初动念也。由是一念起动,以致自性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而生一切诸惑烦恼。
问:“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是什么意思?
答:这是描述自性由觉入迷而起惑、造业、受报的过程。“三细六粗”是自性入迷,而幻现出来的生灭流转之九种妄相: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所见相);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其中,前三者由根本无明而生(“一念不觉生三细”),其相微细,称为“三细”;后六者是缘境界相而长(“境界为缘长六粗”),其相粗显,称为“六粗”。其过程是:
“三细”:一、无明业相,心动为业,故“不觉心动(最初动念)”名无明业相。二、能见相,依前之“无明业相”,心动则能见。三、境界相(所见相),依前之“能见相”,能见故境界妄现。
“六粗”:一、智相,依前之“境界相”,妄生智虑而分别顺逆、美丑、爱憎。二、相续相,依前之“智相”,对境缘之分别而念念相续。三、执取相,依前之“相续相”,对相续之念转深而生我、我所,成执取相。四、计名字相,依前之“执取相”,而命名种种境、事、物,形成概念语言。五、起业相,依前之“计名字相”,思惟计度而造种种身口意业。六、业系苦相,依前之“起业相”,被所造的身口意业系缚而感生死之苦果。
问:佛说“无我”,既然无我,那我们修行做什么?佛降生时又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是否与“无我”矛盾?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释迦牟尼佛诞生时,向四方行七步,举右手而唱咏:“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今兹而往生分已尽。”(见玄奘大师《大唐西域记》)
答:一点都不矛盾。“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一句中之“我”,是指自性。“无我”一词中之“我”是指五蕴身心。形象地说,身心如同是一辆智能汽车,而自性是坐在里面的车主。死了,是这辆汽车坏了;投生,是自性坐进另一辆新车。最大的麻烦在于,自性在昏迷中妄自以为五蕴假合的身心就是自己――我执,从而造业受报,生生世世。我们修行是要自性去除我执而出离轮回,不再有生老病死,进而成佛。“无我”还有更深的一层意思是说如来藏之无我,详见中“无我如来藏”一节。
二、心、本心、识心
自性之用,名为心。所谓“性为体,心为用”,自性是心之体,心是自性之用。
心有两种状态:
一、本心,即心之本原状态,灵明洞彻,卓然独立。《六祖坛经》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本心无染,故又名自性清净心。本心无知而无所不知,所以本心亦被称为灵知心。要注意的是:灵知的“知”是无知之知,为了区别于见闻觉知的取相之知,故称其为灵知。《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无漏真净。”憨山大师《观楞伽记》云:“心寂而知,真妄皆离,即名自觉圣智。”
二、识心。识心又名缘虑心&&攀缘分别六尘而起之心,即佛在《圆觉经》中所说的&六尘缘影&。其特点是分别计度、欣厌取舍。起心动念、见闻觉知(这里的&知&是分别之知),这都是识心在起作用。
前者(灵知心)觉,是涅槃之根本;后者(缘虑心)迷,是生死之根本。《大乘起信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憨山大师梦至兜率天,闻弥勒菩萨说法:&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梦游集&憨山老人自序年谱实录》)虚云老和尚梦至兜率内院&听弥勒菩萨讲《唯心识定》,......并示偈曰:识智何分,波水一个。莫昧瓶盆,金无厚薄。&(《虚云和尚年谱》)
《六祖坛经》中,五祖传法与惠能时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又云&自古佛佛惟传本体(本性),师师密付本心。&达摩祖师《安心法门》云:&但有心分别计校自心现量者,悉皆是梦;若识心寂灭,无一切念处,是名正觉。&
修行,就是将这散乱的识心(缘虑心)平息下来,进而达到本心(灵知心)状态,所谓&狂心不歇,歇即菩提&。《传心法要》云:&息念忘虑,佛自现前。&《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
《大乘起信论》云:&是故修多罗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憨山大师在《大乘起信论直解》中注云:&此证明无念为成佛之捷要也!意谓不但菩萨修断,以至无念,名为究竟;即凡诸众生二六时中,苟能观察无念者,则念念向佛智矣!成佛之要无逾此者,故特揭示于此。&又云:&一切染法皆依根本无明而生,根本无明乃最初动念也。以(因为)众生从来未曾离念,故云一切染法皆是不觉之相。意显若了无念则一切烦恼顿断,故此结指最初一念为生死苦本,欲令行人见苦知因,要知离念为修行之要也。&
〔修多罗〕在这里是指佛经。〔修断〕已起善法,增益修习,令其生长;先所未得,能令现前。诸不善法,自然断除。是名修断。
圭峰大师云:“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空寂之知),众妙之门。由无始迷之故,妄执身心为我,起贪嗔等念。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但得无念知见(但得无念之知和见),则爱恶自然淡泊,悲智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增进。既了诸相非相,自然无修之修。烦恼尽时,生死即绝。生灭灭已,寂照现前,应用无穷,名之为佛。”(《禅源诸诠集都序》)
〔知之一字,众妙之门〕这是说:空寂之知,众妙之门。〔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觉悟到诸相是幻,心自然无念。妄念若起,就要立即觉悟到这是以幻为真,被幻相所转。觉悟到了这一点,妄念也就立即消失。修行之妙门,就在这里啊!
所以,空寂之知是本心状态,见闻觉知是识心状态。
下图标示心的两种状态,以及心念之因果关系。
心有两种状态:本心和识心。本心无念,这是佛的状态。识心有念,是众生状态;其中:正念趋向佛,妄念远离佛。妄念中的善念趋向三善道(天、人、阿修罗),恶念趋向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
〔正念〕忆念正道之念。例如念佛人的念佛之念。〔妄念〕攀缘六尘的念头。〔趣〕同&趋&。〔本心无念〕心念有三类:粗念、细念和微细念。例如,对念佛人而言,妄念是粗念,念佛之念是细念。通常,当粗念和细念均息,就称为无念,这是一般所说的无念。进一步,如果微细念也停息,这是究竟的无念。所以,&无念&一词的含义,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本心无念&的&无念&,是指究竟的无念。〔微细念〕识心之微细生灭迁流,为阿赖耶识之相。
自性处于本心状态(觉),即是本性;处于识心状态(迷),即是识性。《坛经》云:&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又云:&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以大海喻心,湛然不动的状态是本心,波起浪涌的状态是识心。湛寂状态是般若,波动状态是六尘缘影。本心又名真心(这里的&真&是本原的意思),识心又名妄心(这里的&妄&是妄动之妄,乱也)。真心是觉,妄心是迷。修行是息妄显真,所谓&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心水愈平静,无明就愈淡薄,般若就愈显耀;若微细流注永断,则无明尽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名之为佛。
圭峰大师云:&妄念若起,都不随之,即(同&则&)临命终时,自然业不能系,虽有中阴所向自由,天上人间,随意寄托;若爱恶之念已泯,即不受分段之身,自能易短为长,易粗为妙;若微细流注一切寂灭,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随机应现千百亿身度有缘众生,名之为佛。&(见《景德传灯录》)
由于一切染法皆依根本无明而生,而根本无明乃是最初动念。因此,无念则一切烦恼顿断,故离念为修行之要也!《佛藏经》云:&拔诸一切戏论根本,一切永离,冷而无烟。&
由上述可知,众生无边生死全系于一心。因此,修行就是修心。(详见“般若品第二”中“各自观心”一节。)
关于本心和本性,在《六祖坛经》中有透辟的开示。由于本心和本性已经超越思维和语言文字,故有关言说仅是标月之指,要在当人顺指见月,自修自悟。
问:“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什么意思?
答:在《六祖坛经》中,自性是体,心为其用。但是,在一些经论中,仅用“心”一词来表示自性的体和用。这时,心既是体,亦是用,“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就是这种情形。这句话是说:佛与众生之本体都是自性,而诸佛与一切众生之自性,彼此毫无差别,只是迷悟之状态不同。圆满觉悟的自性是佛,否则即是众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众生)。在众生中,又由于各自自性的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和菩萨之别。《六祖坛经》云:“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虚云老和尚《参禅警语》云:“心即是佛,佛即是觉。”又如圭峰大师云:“然达磨西来,唯传心法。故自云:‘我法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此心是一切众生清净本觉,亦名佛性,或云灵觉。(故知,“我法以心传心”之心是指自性。)迷,起一切烦恼,烦恼亦不离此心。悟,起无边妙用,妙用亦不离此心。妙用烦恼,功过虽殊,在悟在迷,此心不异。欲求佛道,须悟此心,故历代祖宗唯传此也。”(《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
〔十法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前六者是六凡,后四者是四圣。
问:何谓真心、妄心?
答:在佛学中,真心妄心二词用得相当广泛,而含义往往有所不同。例如,有的将八个识分成真心和妄心两个部分,第八识(阿赖耶识)称为真心,其余七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合称为妄心。由此可知,这与本文中所讲的&本心又名真心(这里的&真&是本原的意思)&和&识心又名妄心(这里的&妄&是妄动之妄,乱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在阅读时,一定要清楚地知道各书中术语的含义是什么。撰文者亦宜在文前将自己所用的关键术语给出明确的定义,以免读者张冠李戴,错会毫厘,谬以千里,也往往引起一些无谓的争执,白白浪费了宝贵的精力和时间,这是非常可惜的事。
问:&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不变,终日随缘&是什么意思?
答:现前一念之心有真、妄两种状态,自性做主是真,习气做主是妄。&全真成妄,全妄即真&是说真妄不两立,要么全真,要么全妄。一念迷,整个真心转成妄心(全真成妄);一念悟,整个妄心转成真心(全妄即真)。这里的&真&是本原的意思,即真心是心的本原状态;&妄&是妄动之妄,乱也。本原状态因妄动而浊乱,真心就成了妄心。《六祖坛经》云:&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虽然心有迷悟之别,迷则全真成妄,悟则全妄即真,而心之体(自性)了无改变(无生灭增减),所谓&终日不变,终日随缘;终日随缘,终日不变&。
问:本心(真心)知还是无知?
答:知。《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这说明无明未起之前本来有知,此即本心之知。这个知,即是般若之知。而所立之知,即是识心见闻觉知之知,乃六尘缘影。《楞严经》接着又说:“知见无见,斯即涅。”此无见之知,即是本心之知。憨山大师《观楞伽记》云:“心寂而知,真妄皆离,即名自觉圣智。”永嘉大师《禅宗永嘉集?奢摩他颂第四》云:“忘缘之后寂寂,灵知之性(心体)历历。”僧肇《般若无知论》云:“以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故经云:‘圣心无所知,无所不知。’信矣!”
问:“知”之一字,历来颇有争论。圭峰大师云:“知之一字,众妙之门。”黄龙死心禅师云:“知之一字,众祸之门。”请问,何者为是?
答:《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句中的第一个&知&,是众妙之门;若沦于第二个&知&,即是病眼见空花,且又邀空花而结空果,是为众祸之门。憨山大师云:&佛未出世,祖未西来,现成家业,人人具足。由其具足而不知,故黄面(释迦牟尼佛)、碧眼(达摩祖师)忍俊不禁,特地出身,为人说破。灵山百万众,传灯千七百(传灯录等一千七百则公案),都皆一唤回头,顿知本有。此则&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矣。噫!佛祖元无实法与人,岂期人人病眼空花,且又邀花结果,佛祖之心然哉?此则&知之一字,众祸之门&也。吾人若不重刮金篦(去除眼翳,以免病眼见空华),何以世(继承、荷担)其家业?&(《梦游集&送无言道公住持少林序》)紫柏老人云:&知之一字众妙门,知见立知祸大矣。&(《紫栢老人集》)
〔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圭峰大师《禅源诸诠集都序》云:“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由无始迷之故,妄执身心为我,起贪嗔等念。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但得无念知见,则爱恶自然淡泊,悲智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增进。既了诸相非相,自然无修之修。烦恼尽时,生死即绝。生灭灭已,寂照现前,应用无穷,名之为佛。”所以,“知之一字,众妙之门”是说:空寂之知,众妙之门。〔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重刮金篦〕去除眼翳,以免病眼见空华。诗曰:“纷纭翳膜刮金篦。”〔金篦〕古代治眼病的工具。形如箭头,用来刮眼膜。
结论:空寂之知,众妙之门。分别之知,众祸之门。
问:什么是明心见性?
答:明心就是息念。心念有三类:粗念、细念和微细念。见性有两个层次:见自本性和彻见本性。
当粗念和细念俱息(即通常所说的无念)而体认到无念心体,即是见自本性。《指月录》云:“祖(达摩祖师)初居少林寺九年,为二祖说法,只教:‘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慧可种种说心性,曾未契理,祖祗遮其非,不为说无念心体。可忽曰:‘我已息诸缘。’祖曰:‘莫成断灭去否?’可曰:‘不成断灭。’祖曰:‘此是诸佛所传心体,更勿疑也。’”
当微细念亦息,本性彻现,即是彻见本性。例如,“藏识迸裂,虚空粉碎”就是彻见本性。
这两种见性都是通过明心(息念)来达到,故称之为明心见性。见自本性,这是理悟(或称解悟),而彻见本性是证悟。在习惯上,也常常称见自本性为“见性”,而彻见本性称为“明心见性”。
三、识心的运作过程
识心缘虑尘境,是由八个识协同运作。这八个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缘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时,所产生的感知。其中,眼识是眼根缘色尘所产生见的感知,耳识是耳根缘声尘所产生闻的感知,鼻识是鼻根缘香尘所产生嗅的感知,舌识是舌根缘味尘所产生味的感知,身识是身根缘触尘所产生触的感知,意识是意根(末那识)缘法尘所产生思的感知。法尘储存于阿赖耶识中。
识心缘虑尘境的过程是:受→想→行→识。“受”是六根(眼、耳、鼻、色、声、意)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接触时,前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的领纳(感知)。“想”是第六识(意识)依“受”而生起的思惟(分析、判断、综合),其分析和判断的依据则是由第七识(末那识)从第八识(阿赖耶识)中取出有关的法尘供给它。“行”,是第六识(意识)依“思惟”而起的心行(内心的造作,例如爱憎、好恶、取舍),以及向身、口下达行动指令等等,这就是造业。“识”,是将前面受、想、行这三个环节的全部信息汇总,形成综合的了别相(“全息摄影”)――业识,经由第七识输入第八识储存起来,以备后用,这就是所谓的业种子,亦称之为法尘,为第七识(末那识)所缘。
〔业种子〕众生所造之业存储在阿赖耶识中,因其能生现行而开花结果,故名种子。业种子又称业习气,亦简称为种子、习气,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着潜在的影响乃至操控。
有一首偈(“八识歌”)描述八识在识心运作过程中的作用:
兄弟八个一个痴,其中一个最伶俐,
五个门前做买卖,一个往来传信息。
一个痴,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它不分别、不判断、不造作,传进来的信息好坏不拒;若从它那里提取什么信息,也从不说“不”,故称之为痴。最伶俐,是第六识(意识),它分别、判断、造作,最为活跃。门前做买卖的,就是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触境,它们专对外境,应付事宜。在第六识(意识)和第八识(阿赖耶识)之间往来传递信息的(传进递出),就是第七识(末那识)。
在心的运作过程中,“想”这个环节能够人为地控制,修行人是通过智慧的“想”,因而导致正确的“行”,来削弱和消除习气。境由心转的关键,就是在“想”这个环节上做功夫,即所谓转念。例如,一般人闻谤而怒,在《了凡四训》中,了凡先生的转念工夫是:自思“天下无自是之豪杰,亦无尤人(怪罪于人、归咎于人)之学问。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吾悉以自反(我全都反过来想),则谤毁之来,皆磨炼玉成之地;我将欢然受赐,何怒之有?又,闻谤而不怒,虽谗焰薰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息。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于是不惟不怒,反而欢然受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因此,不仅削弱,甚至拔除了过去闻谤而怒的业种子――这是除习之道。
又例如莲池大师教人&拨转心头,回光返照&之妙法,也是在&想&这个环节着手。大师云:&七十古稀,百年能几(七十古来稀,百岁能几人)?今此暮景,正宜开放怀抱,看破世间宛如一场戏剧,何有真实?但以一声阿弥陀佛消遣光阴,但以西方极乐世界为我家舍。我今念佛,日后当生西方,何幸如之!发大欢喜,莫生烦恼。倘遇不如意事,即便拨转心头,这一声佛,急急提念,却回光返照:我是阿弥陀佛世界中人,奈何与世人一般见识?回瞋作喜,一心念佛,此是智慧中人大安乐、大解脱法门也。&(《云栖法汇》)
要随时随地检查自己,是否被无明所掌控,是否陷入了习惯的思考模式(习性反应)?如果是,就要立即跳出来,令智慧做主。其实,抗拒、不满、批评、焦虑、烦躁、等待等等,对修行人而言,统统都是无明的表现,是菩提道上的拦路虎,也是在提醒自己又陷入了无明。正宜开放怀抱看破,哪有一点真实?《六祖坛经》无相颂云:“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心空境自空,万法无缚,本自解脱。
现代心理学有一个ABC理论,A代表引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B代表信念(Belief)――对引发事件的诠释,C代表情绪和行为的后果(Consequence)。人们总是期望好的A(事件)而躲避坏的A,并不断为之努力。却不知道B(诠释)是你唯一可以完全掌控和改变的因素,而且引发C(后果)的不是A,而是B。这里的B(诠释),就是受想行识中“想”这个环节。同样一件事,几家欢乐几家愁。为什么?就是对事件的诠释不同(想法不同)!因此,圣人转心不转境,而凡夫转境不转心。所以,要有退步一想、转念一想的智慧,将当下的条件为我所用。例如,被分派担任扫地的工作。一种想法是为什么要派我去干这种琐事,感觉到委屈。转念一想,扫地扫心,这正是历境验心的大好机会,而愉快地接受。扫地的过程,由事到理,外扫垃圾,内扫烦恼,于是扫地便成了磨除我慢,修动中定的大好机会。
上面是说明智慧的&想(思惟)&,因而导致正确的&行(心行)&,所以要经常智慧观照。每当贪、嗔之业种子起现行时,就要如理作意地思维、观照,修正身、语、意之行,将这些种子削弱、拔除;以善种子取代恶种子,以清静种子取代烦恼种子。当然,若能除想,那就更为猛利直接,如伐毒树,直断其根。憨山大师云:&一切众生迷本真心,一向但依妄想用事,故今修习,以除想为最。&(《大乘起信论直解》)
关于心能转业,彻悟大师有一段非常精辟的开示:“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即为业缚;业不随心转,即能缚心。心何以能转业?心与道合,心与佛合,即能转业。业何以能缚心?心依常分(心如果还是依从惯常的习气),任运作受,即为业缚。一切现前境界,一切当来果报,皆唯业所感,唯心所现。唯业所感故,前境来报(前境来报应),皆有一定,以业能缚心故。唯心所现故,前境来报,皆无一定,以心能转业故。若人正当业能缚心,前境来报一定之时,而忽发广大心(菩提心),修真实行,心与佛合,心与道合,则心能转业,前境来报,定而不定。又、心能转业,前境来报不定之时,而大心忽退,实行有亏,则业能缚心。即前境来报,不定而定。然业乃造于已往,此则无可奈何;所幸而发心与否,其机在我。造业转业,不由别人。”(彻悟大师这段“心能转业”开示的全文及注释,详见“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修学园地中,一文。)
所以修行人应当据此而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不同的&想&,其后果往往有天渊之殊。人们常常在灾祸之后,叹息反省地说道:一念之差!这就是&想&错了。
问:如何削弱、拔除业种子?
答:削弱、拔除业种子的关键时刻,是在业种子现前的时候;而削弱、拔除的关键一著,是不起习性反应。通常的情形是: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这就是当业种子现前时,起了习性反应(现行)而造新业,令存回阿赖耶识的业种子较前强大,因而这一业种子再现前时,就会令习性反应更加强烈。这是造成习气愈来愈深厚(即业种子愈来愈强大)的恶性循环。反之,如果业种子现前时,不起习性反应,而是正确地想,明智地对应,那么存回阿赖耶识的业种子(习气)就被削弱,因而下次再现前时,习性反应就会较弱,易于控制。这是现行倒薰种子的良性循环,直至拔除这一业种子(习气)。所以,临境遇缘时,首先停下来,以智慧来确定应当怎样想、怎样行,以切断业力驱使的习性反应,跳出惑、业、苦的恶性循环&&&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所以,若是沉迷不醒,因缘具备时,就会出现习性反应的现行薰种子,习气愈来愈深厚的恶性循环,有如不断地吸毒,愈吸瘾愈大;反之,如果随时警醒,则能够以智慧觉悟的想和行来倒薰种子,来削弱乃至拔除原来的业种子(习气),有如不断地戒毒,毒瘾愈来愈小,乃至断掉。
四、诸法实相
诸法实相,是佛法的基本原理,也是佛法与外道、魔说的分水岭。《三藏法数》云:&盖如来所说诸大乘经,皆以实相理印定其说。外道不能杂,天魔不能破。若有实相印,则是佛说;若无实相印,则是魔说。&智者大师《法华玄义》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之印证,即佛说,修之得道;无三法印,即是魔说。大乘经但有一法印,谓诸法实相,名了义经,能得大道;若无实相印,是魔说。&
(一)什么是诸法实相
所谓&实相&,就是实际的情形;&诸法实相&,就是一切法的实际情形。《佛藏经》云:&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大般涅槃经》云:&一切诸法皆如幻相,如来在中以方便力无所染著。何以故?诸佛法尔。&《法华经》云:&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
〔法〕在佛学中,&法&有几种含义:一、指事物现象,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二、法则,规律;三、道法,即修道的原理、方法和境界;四、与&道&同一含义。五、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中的法尘。究竟是何含义,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诸法实相中的&法&是指事物现象。〔诸法〕指森罗万象的一切事物、现象。〔法尔〕自然如是。
〔空〕有相而无实体(如梦中事),叫做&空&。《持世经&十八性品第三》中,佛言:&知诸法空,如幻无实,无有根本。&在描述事物的存在时,除了&有&、&无&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幻象,例如梦中事,并非真实存在,有相而无实体,就用&空&这个概念来描述。憨山大师云:&佛说&空&字,乃破世人执著以为实有之谓,非绝无断灭之谓也。&《维摩经&弟子品第三》云:&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这一句中,&诸法&是说相有,&究竟无所有&是说实无(究竟来说是没有),相有而实无的这一情形(幻),称之为空。憨山大师对&空即是幻;幻者,乃有而不实之谓也&有一段深刻的阐述,现摘录如下:
&来书请益,甚是真切。但足下于空幻二字,未得谛当(确当),故于心境,不无其碍,所以工夫难做。今为足下说破,则了然无复疑虑矣。所谓&空&非绝无之空,正若俗语谓&傍若无人&,岂傍真无人耶?第(但)高举著眼中不有其人耳。所谓幻者,非变怪之幻,乃有而不实之谓也。譬若市如弄筒子,撮出许多人物一般。然此筒中,本无所有,而忽然有之,虽有而非真实也。既非真实,即是本无,由本无故说空耳。故曰: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人既非真,岂不是空耶?佛说&空&字,乃破世人执著以为实有之谓,非绝无断灭之谓也。诚恐世人沦于断灭,复说幻字,以遣其断灭之见。是则一切身心诸法,因幻故空,由空故说如幻耳。&(《梦游集&示周子寅》)
〔弄筒子〕一木箱内放有轴卷的画片,箱上有一排小圆孔(三个孔或者四个孔),孔内有放大镜。顾客交钱后,都把眼睛凑近孔朝里看。那箱子的主人就慢慢地转动箱侧的手柄,于是一幅幅画面就从观者眼前连续地过去。通常,画面是描述一个个的故事。
由此可知,空与幻是同义词。《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幻学品第十一》云:&须菩提,于汝意云何?色与幻有异不?受、想、行、识与幻有异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色不异幻,幻不异色,色即是幻,幻即是色。世尊,受、想、行、识不异幻,幻不异受、想、行、识,识即是幻,幻即是识。&仔细对照这两段经文,即知&空&即是&幻&的意思。
诸法实相是最究竟的真理,所以称为第一义谛。但是,就像哥白尼当年宣布地球围绕着太阳转而不是太阳围绕着地球转一样,人们实在难以置信,布鲁诺还因为宣扬这一真理,被判为异端而烧死。所以世尊在《佛藏经&诸法实相品第一》中连举十喻,来说明诸法实相这一真理,是如何的难以令人信解。例如,其中一喻:&舍利弗,譬如有人嚼咽须弥(须弥山)能令消尽,飞行虚空不以为患,于意云何,为希有不?希有,世尊!舍利弗,诸佛所说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令人信解,倍为希有。&
虽然难以令人信解,但诸法实相是真理,是至高无上的真理。《法华经》中,佛言:&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以,若以凡夫智慧来推究思惟诸法实相,如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着。故佛弟子但当信受佛语,依教奉行!
问:什么是法性?
答:法性者,诸法之本质(体性)也,乃诸法实相之异名。《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云:&一切诸法,体性空虚,无常灭坏。譬如有人,于夜梦中见好园圃,山河人众茂林清泉,堂舍楼阁皆可爱乐,及其睡觉(睡醒)一无所见。&《大宝积经&卷第六十四》云:&不来不去亦不生,佛能演说如是法,虽说诸法体性空,世雄而令修习道。&《月灯三昧经》云:&诸法体性常寂然,凡夫无智不能会,若能心住于寂定,是人一切常有佛。&《华严经&升须弥山品》曰:&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圆觉经》云:&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大智度论》曰:&法性者如前说,各法空,同为一空,是为法性。&
〔世雄〕佛之异名。
问:既然法性是空,为善作恶应无区别了吧?为什么还要精持五戒十善呢?
答:究竟来说,为善作恶是没有区别的,因为都是无明梦中事,同为一空。但是,我们仍在无明梦中,为善作恶是大有区别的,受因果法则的支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苦乐宛然,栩栩如真。我们持戒修行,就是要觉悟,去除迷惑颠倒,从这迷梦中醒来。
问:什么是法界?
答: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即诸法实相。
问:什么是一真法界?
答:一真法界是华严宗所用极理之称,犹如天台宗所说的诸法实相。
问:何谓缘起性空?
答:缘起是说诸法是由众缘和合而生起,这是从事相上来说;性空是说诸法其性本空,并非真实存在,这是从理体上来说。
(二)诸法实相是佛法的基本原理
佛陀出世之一大事,乃为引导一切众生,尽成佛道。《佛藏经》云:&诸法实相,毕竟空寂,即是佛道。&《大智度论&卷第五》曰:&除诸法实相,余残一切法,悉名为魔。&《大智度论&卷第十》曰:&三世诸佛,皆以诸法实相为师。&
在《法华经》中,世尊开示道:三乘方便,一乘真实。《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指声闻乘、缘觉乘)亦无三(指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除佛方便说。&&诸佛如来,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
三乘是小乘(即声闻乘)、中乘(即缘觉乘)和大乘(即菩萨乘)。一乘又名一佛乘,是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声闻乘依四圣谛修行得出生死,缘觉乘依十二因缘法修行得出生死,菩萨乘依六度修行得出生死,而一佛乘是依诸法实相修行圆成佛道。
在《佛藏经》中,世尊对于什么是诸法实相、诸法实相是佛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依诸法实相来修行,都有十分详尽的开示,并且强调:若不理解诸法实相、无生、无灭等,则虽受持二百五十戒,亦形同破戒。智谕法师的《佛藏经描仿》,对这部经作了很好的注释。
(三)诸法实相是第一义谛
诸法实相,是第一义谛。佛言:&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
〔第一义谛〕至高无上圆满究竟之真理。
佛言:&一切法如幻、如梦、如响、如影、如炎。&(《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萨陀波仑品第二十七》)
佛言:&知诸法空,如幻无实,无有根本。&(《持世经&十八性品第三》)
佛言:&一切诸法,体性空虚,无常灭坏。譬如有人于夜梦中见好园圃,山河人众茂林清泉,堂舍楼阁,皆可爱乐。及其睡觉(睡醒),一无所见。&(《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
佛言:&此中无法生,亦无有法灭,无生无有灭,是诸法实相。&(《大宝积经&卷第七十七》)
佛言:&诸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无不皆空,是为觉知诸法实相。&(《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三十七》)
(四)诸法实相是一法印
法印者,佛法之印契,这是佛佛相递持的真理之印,是佛法的准则,不合于法印者,即非佛法。小乘法是以&三法印&来印定。三法印是: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诸行无常是说世间一切事物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化,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诸法无我是说一切诸法无有实体;涅槃寂静是说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故涅槃是寂静的。
大乘法是以&实相印&来作印定,实相印又名诸法实相印。由于诸法实相已经涵盖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故称为一法印或一实相印。大乘法以说诸法实相之义理为本,离开诸法实相而说法,皆为魔说。《法华经》中,佛言:&我以相严身,光明照世间,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三藏法数》云:&盖如来所说诸大乘经,皆以实相理印定其说。外道不能杂,天魔不能破。若有实相印,则是佛说;若无实相印,则是魔说。&智者大师《法华玄义》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之印证,即佛说,修之得道;无三法印,即是魔说。大乘经但有一法印,谓诸法实相,名了义经,能得大道;若无实相印,是魔说。&于《法华文句》中又云:&诸佛觉如实之相,乘此实道,出应于世。只令众生得此实相,唯为此事出应于世,曾无他事。除诸法实相,全皆名魔事。&
(五)不生不灭
在经论中常见“不生不灭”一词,然而它有两种迥然不同的含义:一、外道所说“不生不灭”的意思是:本来就有,永恒存在。二、佛法所说“不生不灭”的意思是:一切事物皆是虚幻,从来就没有(“本来无一物”),既未生,故不灭。佛言:“此中无法生,亦无有法灭,无生无有灭,是诸法实相。”(《大宝积经?卷第七十七》)
在《六祖坛经》中,关于佛法所说的不生不灭,六祖作了精辟的开示:“简曰:师曰不生不灭,何异外道?师(六祖)曰:外道所说不生不灭者,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我说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不灭,所以不同外道。”(译文:薛简说道:大师说不生不灭,这与外道有什么区别呢?六祖大师说:外道所说的不生不灭,是以灭来终止生,以生来彰显灭;这样一来,灭如同不灭,生说来还是不生。而我所说的不生不灭,是本未曾有(“本来无一物”),故亦无灭,所以不同于外道。)
佛法中所说的不生不灭,是说:一切法从未存在过(本未曾生,故亦无灭)&&这就是诸法实相(一切法的实际情形)。《佛藏经&念佛品第二》云:&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转轮生死。&《最胜王经》云:&无生是实,生是虚妄。愚痴之人,漂溺生死;如来体实,无有虚妄,名为涅槃。&《仁王经》云:&一切法,性真实空,不来不去,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百九十六》中,佛言:&善现,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大宝藏中,不说少法有生有灭、有染有净、有取有舍。所以者何?以无少法可生可灭、可染可净、可取可舍。&《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所以,佛法所说的不生不灭,是诸法实相,本来无一物,哪有生灭可言呢?《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幻学品第十一》云:&佛告须菩提:于汝意云何?幻有垢有净不?不也,世尊。须菩提!于汝意云何?幻有生有灭不?不也,世尊。&
(六)无明梦
问:为什么说&一切法皆是幻象&?
答:因为,众生都在无明梦中,一切法皆是无明梦中事。宇宙万事万物,皆是一念妄动迷失了本性所产生的幻觉。永嘉《证道歌》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在《圆觉经》中,世尊开示说众生是在无明梦中:&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大乘密严经》云:&如梦中色(色尘&&指看得见的东西),唯想妄见,寤即非有。无明梦中见男女等种种之色,成于正觉即无所见。&
《占察善恶业报经》云:&若如是众生中,法身熏习而有力者,烦恼渐薄,能厌世间,求涅槃道,信归一实,修六波罗蜜等一切菩提分法,名为菩萨。若如是菩萨中,修行一切善法满足,究竟得离无明睡者,转名为佛。&又云:&一切功德行满足,故作佛。所谓依究竟菩萨地,能除一切诸障,无明梦尽故。&
憨山大师云:&众生自性与佛平等,本来无染,亦无生死去来之相。但以最初不觉,迷本自性,故号无明。因无明故,起诸妄想,种种颠倒,造种种业,妄取三界生死之苦。是皆无明,不了自心,随妄想转。如人熟睡,作诸恶梦,种种境界,种种怖畏,众苦难堪。及至醒来,求梦中事了不可得。是故众生堕在无明梦中,随妄想颠倒,造种种业,自取诸苦。醒眼看来,诸颠倒状岂可得耶?&(《梦游集&示董智光》)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生,下至饿鬼、地狱;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身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四禅十八天;无色界是已无色身,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四空天(空无边天、识无边天、无所有天、非想非非想天)。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轮回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首先是以出离三界为目的。
憨山大师云:&佛说:诸法如梦幻。又云:生死涅槃,犹如昨梦。&(《梦游集&答袁沧孺使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六》云:&一切有情设能如实了达诸法皆如幻化,应本已证无上菩提;然由有情于一切法,不能通达皆如幻化故,于诸趣生死轮回。&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一切如来,依此三昧,成就无量大威神力,乃至证入一切法空(一切法皆是幻象),能于十方一切佛刹,示现种种自在事故。譬如有人,梦见种种变异事等,及其觉已,所见皆无。凡夫亦尔,无明梦故,妄于诸法生实体想。诸佛觉已,皆无所著,故能十方一切世界,一念示现无量佛事,自在无碍,利益成就一切众生,皆令悟入无量深妙解脱门故。&
以上经论都是在说:众生迷在无明梦中,颠倒流转;而诸佛是无明梦尽,于法自在,遍十方世界,示现种种佛事,度脱众生。
憨山大师《梦游集&答袁沧孺使君》亦云:&以菩萨修行,乃至七地以前,皆未破无明之梦。一向教化众生,成就净土,皆是梦中佛事。故八地菩萨如梦渡河,犹未存觉,直至于佛,方称大觉。此乃明言,具载《华严经》,明明证据。&
无明梦是个大梦,就像虚拟世界一样,许许多多的梦中人在里面,彼此可以相互作用,还可以对环境和器物进行建造。然而人们对于“是在无明梦中,一切都是幻象”,难以置信!这并不奇怪,如果你从未醒过,怎么会知道是在梦中?然而,古往今来,无数明心见性者,都证实说:我们是在无明梦中。永嘉大师《证道歌》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我们自己通过修行,也能够证实,这就是科学的可重复性。
梦,如果你当真了,就受它的奴役。太虚大师说:&梦中之心,凡夫心也;梦中知梦之心,菩萨心也;梦觉之心,佛心也。&(《唯识观大纲》)
《大乘义章》云:&佛者就德以立其名,佛是觉知,就斯立称。觉有两义:一、觉察名觉,如人觉贼。二、觉悟名觉,如人睡寤。觉察之觉对烦恼障,烦恼侵害事等如贼,唯圣觉知不为其害,故名为觉。涅槃云:如人觉贼,贼无能为,佛亦如是。觉悟之觉对其知障,无明昏寝事等如睡,圣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为觉。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穷满,故名为佛。言其自觉简异凡夫,云觉他者明异二乘,觉行穷满彰异菩萨。&
问:祖师大德说“梦中梦”,这是什么意思?
答:无明梦,这是第一个“梦”字。自性是无明梦的梦中人,而自性妄执色身为自身,六尘缘影为自心,因此而有生死(分段生死)轮回,这就是第二个“梦”字,是在无明梦中做轮回梦。断尽烦恼,即了分段生死而出轮回梦;断尽无明,即了变易生死而出无明梦。
〔分段生死〕在三界六道中的众生,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了分段生死者,脱轮回出三界。〔变易生死〕三乘圣者,已断见思惑,了分段生死,修道过程中,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其变化神妙莫测,不可思议,故名“变易生死”。了变易生死者,圆证佛果。
问:上面说“一切法皆是幻象”,难道阿赖耶识也是幻象吗?
答:是的,阿赖耶识是幻象。因为这个问题历来颇有争议,故略加引证:
《说无垢称经?卷第六》中,讲到“无阿赖耶”,佛言:“虽乐观察无阿赖耶,而不弃舍清白法藏;虽观诸法毕竟无生,而常荷负利众生事。”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六》中,也讲到“无阿赖耶”,妙吉祥(文殊师利菩萨)言:“诸有情咸可安立于佛妙法觉慧无动,知法性空,无名无相、无依无住、无取无执、无碍无著犹如虚空,无阿赖耶、无尼延底,无上寂静、最极寂静,无生无灭、无染无净、无成无坏、非有非无。由此于中成甚深忍,常不远离诸佛妙法。”
〔尼延底〕贪之异名,言其穷极无厌。
以上经文都是说阿赖耶识非真实,是幻象。
天亲菩萨在《大乘百法明门论》中将一切法归纳为五大类: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应法、无为法,阿赖耶识是属于一切法中的心法类。佛言:“一切法如幻、如梦、如响、如影、如炎。”(《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佛言:“知诸法空,如幻无实,无有根本。”(《持世经?十八性品第三》)既然一切法如幻无实,那么阿赖耶识是一切法中之一法,当然如幻无实。
问:为何《大般涅经》中,佛言:“今日如来所说真我,名曰佛性。”
答:这里的“真我”,是相对于五蕴身心这个假我而言。在“付嘱品第十”中,六祖云:“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而“无生无灭”的意思是本来就没有,正如六祖在“护法品第九”中解释“无生无灭”时说:“本自无生,今亦不灭。”《佛藏经》中,佛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这说明本性(即如来藏、佛性)亦是幻象。《楞伽经》中,佛言:“大慧,为离外道见故,当依无我如来之藏。”《大乘入楞伽经》中,佛言:“是故,诸佛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若欲离于外道见者,应知无我如来藏义。”(详见中“无我如来藏”一节)
问:如此说来,难道法身也是幻?
答:《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常观诸佛妙法身,体性如空不可得。”《大乘入楞伽经》云:“法身如幻梦,云何可称赞?知无性无生,乃名称赞佛。”
问:那么,谁受缚?谁造业?谁轮回?谁解脱?解脱至何处?
答:自性受缚,自性造业,自性轮回,自性解脱。解脱有两个阶段,若了分段生死,则离轮回而出三界;若了变易生死,则圆证佛果。至于解脱至何处,按照解脱的层次有四土可居: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凡圣同居土是凡夫与为了化度众生而现身说法的圣人共同居住的国土;方便有余土是二乘与没有证得法身的菩萨所住的国土;实报庄严土是佛的报身与地上菩萨所住的国土;常寂光土是从佛的清净法身所示寂的国土。这四土皆是无明梦中事,高层次自性可去低层次之土,而低层次自性则不能去高层次之土。成佛之后,既可以留在无明梦里度化众生;也可以入灭,于是那个做梦者便不再做无明梦了。
问:“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五灯会元》记载:“僧问:‘和尚为甚么说即心即佛?’师(马祖)曰:‘为止小儿啼(这是对初心学人的方便说)。’曰:‘啼止时如何?’师曰:‘非心非佛’。曰:‘除此二种人来,如何指示?’师曰:‘向伊(他)道不是物。’”《五灯会元》又云:“伊阙伏牛山自在禅师,吴兴李氏子。初依国一禅师,受具后参马祖,发明心地(开悟)。祖令送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六祖坛经全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