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因果报应的原因是什么

四川大地震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四川大地震
记者18日从国土资源部获悉,15日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召开汶川地震及其诱发的情况分析会,、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地质力学所等单位专家根据调查监测和评价研究结果,对灾情进行“会诊”初步形成三个结论。
四川大地震四川大地震的原因
祈福灾民·天佑中华
初步监测和评价认定,汶川地震是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快速隆升导致的,为10千米—20千米,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
记者18日从国土资源部获悉,15日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召开汶川地震及其诱发的情况分析会,、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地质力学所等单位专家根据调查监测和评价研究结果,对灾情进行“会诊”初步形成三个结论。
一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二是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可能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三是。汶川地震不属于深的效应,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四川大地震危害
5月12日下午,省县发生7.8级地震,、宁夏、、重庆等10多个省区市均有震感。有关专家对此次地震形成的原因、进一步发展趋势和今后应注意的问题作出了初步分析。
据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介绍,这次汶川发生地震是我国,属于浅源地震,其破坏力度较大。
张国民说,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围内,而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达到650公里左右。其中,浅源地震的发震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70%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是的主要制造者,对人类影响最大。
专家表示,全球7级以上地震每年18次,8级以上1-2次。我国受印度板块和推挤,地震活动比较频繁。张国民说,从大的方面来说,汶川地震处于我国一个大——南北地震带上,的中轴地震带位于经度100度到105度之间,涉及地区包括从宁夏经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属于我国的地震密集带。从小的方面说,汶川又在四川的龙门山地震带上。因此,这里发生地震的几率较高。
在地震学中,一般发生的震级越高,其破坏力度越大。这次汶川地震7.8级,其震中地区的破坏力度在10度左右,会造成房倒屋塌、地质滑坡和等灾害。由于一般地震不可能一次释放所有能量,因此四川周边地区有可能发生余震。
张国民说,一般情况下,余震要比主震低1级以上,一般不会超过主震,但有可能在附近地区,也可能造成新的灾害,要防备余震造成的灾害影响。因此,目前需要提防山区发生滚石、滑坡、交通堵塞、地面破坏等次生灾害,避免引发更大的灾害。
四川大地震地震统计
时间:日14时28分04秒
纬度:30.986°N
经度:103.364°E
深度:14km
震级:震级8.0级,矩震级7.9级
最大烈度:10度
震中位置:四川省
市西21km(267°)市西北48km(327°)
西北48km(346°)西北75km(302°)
地震成因:
向俯冲,造成快速隆升导致地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为10千米—20千米,与地表近,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影响强烈。
地震类型:
汶川大地震为构造地震。
震源深度:
汶川大地震是,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影响范围:
包括震中50km范围内的县城和200km范围内的大中城市。、、、、、、、、、、、、、、、、、、、、、、、、、等全国多个省(、)和、以及地区有明显震感。中国除、、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其中以川陕甘三省震情最为严重。甚至首都,首都,、等地均有震感。
地震烈度:的震中烈度高达11度,以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和北川县县城两个中心呈长条状分布,面积约2419平方公里。其中,映秀11度区沿汶川——都江堰——方向分布,北川11度区沿安县——北川——方向分布。
汶川地震的的10度区面积则为约3144方平公里,呈北东向狭长展布,东北端达四川省青川县,西南端达汶川县。
9度区的面积约7738平方公里,同样呈北东向狭长展布,东北端达到武都区和陕西省宁强县的交界地带,西南端达到汶川县。
9度以上地区破坏极其严重,其分布区域紧靠发震断层,沿断层走向成长条形状。其中,10度和9度区的边界受龙门山前山断裂错动的影响,在绵竹市和什坊市山区向盆地方向突出,在都江堰市区也略有突出。
汶川地震的8度区面积约27787平方公里,西南端至四川省宝兴县与,东北端达到陕西省和宁强县;7度区面积约84449平方公里,西南端至四川省,东北端达到甘肃省和陕西省,最东部为陕西省,最西为四川省小金县,最北为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最南为四川省雅安市。
6度区的面积约314906平方公里,一直延续到重庆市西部和云南省北端,其西南端为四川省九龙县、和喜得县,东北端为甘肃省与庆阳市,最东部为陕西省,最西为四川省,最北达到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南为四川省。
在龙门山前盆地边缘的过渡带,汶川地震的烈度向东衰减很快,西侧则衰减相对较缓。同时,汶川地震烈度分布的南北也不对称:8度区和7度区范围向四周扩大,呈现为北东向的不规则椭圆形,且相同烈度的区域在北部比南部大,进入甘肃省和陕西省境内,显示出断层破裂向北东方向传播,最大发生在断层北部。
四川大地震语录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母亲用身体护住婴儿
“你们救其他人吧”
——北川副县长救出十分钟后死亡
“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
——消防战士跪地而泣
&救人要不惜任何手段,不惜任何代价&
——强调目前任务仍是救人
&部队就是步行也要前往受灾最重地区&
——温家宝要部队尽快赴灾区
“我给遗体三鞠躬。”
——温家宝在灾区
“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
——温家宝鼓励废墟中的孩子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四川!总是四川!大地震为啥又发生在了四川?(技术分析)
我的图书馆
四川!总是四川!大地震为啥又发生在了四川?(技术分析)
花椒50 颗小米椒1706 个主题帖子精华2相册日志暗恋者0 最后登录
今天8时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目前地震死难人数还在上升,在巨大的天灾背后,很多人疑问为什么这一次依然是四川受难?之前有一种说法是“汶川地震已经把几千年积累的应力释放完了”,那么雅安这次的大地震为何还会发生?
01、四川为何地震多发?
找一张中国地图,大致看看四川省的结构。西部多山区,中间是盆地——这可能是我们对这个“天府之国”最为直观的印象。把视角切回到四川历来大大小小的地震上,如果将震中所在的位置投影在地图中,大致能发现——这些地震发生的地点,大致都排在西部的山区里,而且似乎平行于山区-盆地的交界线而呈线性分布。至于盆地中央,虽然会遭到地震的影响,但很少是直接的震中区域。
20:09 上传
经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投图步骤,可得出第一步推论:四川的地震,与它西部那排最靠盆地的“山”有着相关性。这个来自经验的推论虽然简单,但实际上,已经抓到问题的实质了。因为这条俗称做“山”的地形,正是著名的龙门山大断裂——它是一条贯穿岩石圈的巨型地壳断裂系统,南北延伸越500公里,宽达70公里。本来,以岩石组成的坚硬地壳几乎坚不可摧,它之所以能发生如此大的断裂、扭曲,一定是有什么强大的力量撕裂了它。于是,科学家们研究龙门山断裂带中岩石的应力场发现,这股强大的应力的确客观存在,而它,则来自西南方向的更高一阶的地域——青藏高原。
应力场分析表明挤压应力来自青藏高原,那么,为什么青藏高原要提供这么大的应力场,持续不断地压迫它东部边缘的四川盆地,以至于在前锋形成这么大的断裂系统呢?原来,青藏高原也不是根本原因,它依然是一个结果,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正面碰撞的结果。大陆与大陆之间的相撞不比大陆与大洋之间的接触,后者,一个轻一个沉,大洋插到大陆下,形成海沟和火山弧(如日本岛)。而大陆是一直漂在洋壳之上的,数亿年从不消失,密度基本相同,谁也不让谁。这种大陆板块之间的正面相撞,消减不掉两者的物质,于是,这些物质就只有堆在地表,堆出一个巨大的土堆,放在我们人类的视野下,便是巨大空前的高地势——喜马拉雅山系与青藏高原了。
龙门山断裂带中多发的地震,就是来自青藏高原方向的应力场持续对地壳提供挤压应力,当地壳中的岩石实在不堪应力的重压而破碎、断裂时,巨大的能量释放,以机械波的形式传遍四周,便构成了惨烈的地震。龙门山是山区与盆地两个地质体的接触带,由于对刚性客体来说,默认其力作用在两者交界的边缘,因此,山与盆接触的前锋带,便成为了应力场释放其机械力的集中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地震便多发了起来。
02 汶川地震后,“四川数千年无大震”是谬误
20:09 上传
日,汶川8.0级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的中北段,今天雅安市芦山县发生的7.0级强震,震中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南段。5.12大地震的动力来源,就是青藏高原和扬子地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并在龙门山断裂带上产生的长期能量积累和突然释放。所以自然就有了“汶川地震已经把几千年积累的应力释放完了,四川要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又在几千年之后”这样的说法。
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汶川地震把震源点上应力(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附加内力)和流体压力释放差不多了,在这个点上年不会有大震了,这并不等于说整个四川三千年就不震了。相反,在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映秀-宝兴-泸定)、石棉附近的鲜水河断裂带以及四川盆地内部的龙泉山断裂带和华蓥山断裂带南部,因汶川大地震发生,应力反而增加。2008年《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也认为,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的南端压力增加,而雅安震中就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南端。
即使在龙门山断裂带的中段和北段,应力释放也主要集中在映秀-北川-青川断层(275千米长)和灌县-安县断层(100 千米长)上。附近地区其他断裂如岷江断裂、虎牙断裂、平武-青川断裂、江油-广元断裂基本上都没有参与5.12地震系列的活动。那些有很强的发震能力但已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发生地震(缺震)的断裂带是地震空区,说明那里能量已经积累起来,更有可能发生强震。
根据地震学家嵇少丞的通俗说法,一根三股拧在一起的绳子,突然断了其中一股,还要拉与原来一样大小的力,未断的那两股上于是就多了一份附加的载荷,这一份附加力很可能就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换句话说,本来还需积聚若干年才能达到发震(岩石发生脆性破裂或摩擦滑动)的临界剪切应力,由于5.12汶川大地震及其后的众多余震多了一份附加力而提前达到了。所以,潜在孕震区就是附加力较高的区域,应成为今后几年重点的防范区域,而绝非什么“安全地带”。
03 这次的地震是汶川的余震吗?
雅安芦山距离汶川直线距离不过100公里左右,许多网友可能会问,这次雅安地震会否是汶川大地震的余震?
所谓余震,是指跟随在主震后发生的一连串地震。主震发生后,断层上的应力分布会产生改变,在应力再调整的过程中就造成一系列的余震。余震与主震通常发生在同一个破裂带上,比主震的规模小。余震并非像人们所认为的只能在地震后短时间内发生的才算,现有的绝大多数研究都认为余震才是地震的常态。据《自然》杂志日发表的文章表明,许多最近发生的地震都有可能是几百年前大地震的余震。
2008年汶川大地震,沿龙门山断裂带产生了规模宏大的地表破裂带,但其方向是从汶川向东北方向展开,主要沿龙门山断裂带中央断裂的中-北段以及前山断裂的中段展布。芦山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南端,并不位于汶川地震破裂带上,因此有专家认为芦山地震并不是汶川地震余震,而是龙门山断裂带上一次新的主震。
然而,有时主震造成的应力变化会不局限于主震所造成的破裂面上,这个现象称之为库仑应力转移。汶川地震后,如前所述,不少专家就认为地震使得库仑应力向龙门山断裂带南部转移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就认为,本次地震与汶川地震有一定的关联。到底雅安地震能否算作汶川地震余震,可能需要进一步地研究。
04 此次地震与三峡大坝有关?
采石、采煤和钻探等各种人类活动都会诱发地震,水库并不特殊首先理清一个概念,“地震”这种天灾只是一个结果,是地壳在内、外营力作用下,集聚的构造应力突然释放,产生震动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引起的地面颤动。它的概念说的很明确,地震的诱因是有内外两种力的。
三峡等水坝常受质疑的原因也在于此,由于蓄水产生的压力,会增加额外的地壳应力,水坝沿线的地震活动也会略有增加。当然,这一点也不是中国独有,科学家早就发现建于1935年的胡佛水坝在建成10年间内,附近的地震活动是有增加趋势的。
除饱受指责的水坝外,能够诱发地震的人类活动还有很多。包括采煤、采石、石油钻探和向地下注入废水。而人类引发地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今年二月朝鲜核试验时造成的4.9级“非天然”地震。(今日话题)
成都就是好三,安全哟!!!!!!!!!!.
总评分:&小米椒 + 10&
馆藏&33142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某些自然灾害发生前期,一般来说都会有些预兆,地面生物或者地表结构的变化等自然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概述/四川地震前兆
四川8级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疼痛,在地震前期,某些异常现象似乎预示着什么!
地面生物/四川地震前兆
& 四川地震前兆
  日,在江苏省泰州市东风路东风桥路面上,成千上万只深褐色、指甲盖大小的正结对穿越公路。
  这些今年新繁殖的小家伙是经由一座引坡而从老通扬运河里爬上大桥的,它们排成了一道浩浩荡荡的长队,向桥北慢慢爬去,显得很有秩序。据有关专家介绍,这种奇异景象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气温升高,河水缺氧,大量小蛤蟆为了找寻新的生存空间,只得成群迁移。
相关媒体报道/四川地震前兆
  《华西都市报》5月10日报道,四川西南镇出现大规模蟾蜍迁徙,数十万蟾蜍走上马路。绵竹离汶川只有几十公里。绵竹在此次地震中心范围之内。村民表示担扰:“这种现象是不是啥子的预兆哟?”但接报赶到现场后却解释说,这是因为蟾蜍繁殖季节,爆发大量幼蟾上岸迁移,与天灾无关,不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还会为当地减少蚊虫。村里的老人活这么老都没见过此等现象,但专家却说这是正常现象,证明绵竹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大自然的警告让这些专家忽略并曲解。这甚至已是一种实质上的误导。
地表结构/四川地震前兆
 一:比较早的一个事件:四川达州达县白果村杨家沟一块坡地突然塌陷,形成
  四川在线-达州新闻,2月21日,四川达州达县大风乡白果村杨家沟一块坡地突然塌陷,形成一个直径约10米、15米多深的大“天坑”。这一从未见过的怪异现象吓坏了当地村民。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带着这个问题,昨日上午,记者深入杨家沟进行了现场采访。
山坡惊现15米深坑
相关媒体报道/四川地震前兆
  接到大风乡政府的情况反映后,记者立即驱车赶到大风乡,在一位乡干部的带领下前往白果村杨家沟。杨家沟位于大山林立的中,田野四周大山环抱,风景非常秀丽。记者一行徒步走了半个多小时才来到村民所说的“”所在地,一个半山腰上。
  记者看到,“天坑”位于地势较高的山坡上,坑周围到处都是大裂缝,而坑壁上的黄土仍在不断地掉落。记者走到坑边,一眼望下去,就感觉到头晕目眩。据了解,经村民测量,“天坑”直径约10米,深度15米多。
  老人挖地险些丢命
  最先发现“天坑”的是54岁的胡兴志老人,她向记者介绍当天的情形时仍是一脸惊恐。2月21日清晨,她到自家的包产地去挖地。当她来到“大垭口”(小地名)的包产地时,按以前的习惯都是先挖地,身子热了后再到山上去捡柴回家。她刚挖了几锄,见天气晴朗暖和,便把锄头放在地里的三棵大柏树下,就准备上山去捡柴。当她刚走出包产地不到一分钟,只听身后“轰隆隆”一阵巨响。她转身一看,一阵突然冒出的青烟过后,就发现自家的包产地及三棵瞬间不见了踪影,地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天坑”。当时,她吓得两腿打颤,冷汗不断,庆幸自己走得及时才未掉进坑里。
  当地村民人人自危
  当记者来到白果村杨家沟一队时,只见村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对这从未见过的议论纷纷。见到记者前去,村民纷纷上前向记者诉说。一位村民说,自从山坡上出现了“天坑”后,他们都不敢出去做农活了,担心自己被突然出现的大坑“吞”进去。另一位村民说,在他们家的房屋周围还有5个小一点的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也没有人敢下去看看。“晚上睡觉都不安心,担心房屋会突然塌陷。”村民陈安凡对记者说,许多村民担心:“我们家离大坑没多远,而且耕种的田地也是挨着的,如果坑再继续塌陷,出现严重后果怎么办?”
  当地政府专人看管
  白果村“天坑”事件发生后,村民们立即向村上作了汇报,村委会也立即上报了乡政府。大风乡党委、政府随即在“天坑”附近用绳子拉出了一条,防止村民靠近,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并在该村宣布,严禁村民在“天坑”方圆40米内作业、严禁村民过往。同时,乡里还安排专人每天早晚巡查,及时将最新情况上报。
  白果村杨家沟山坡上出现“天坑”后,当地乡政府、国土所工作人员都到现场进行了调查,但仍然无法确定其形成的原因。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对出现“天坑”的原因作进一步勘察。
  四川在线2月28日报道 近日,四川达州达县大风乡白果村一带陆续出现土地沉陷,形成不少“天坑”,最大的直径超过10米。目前“天坑”形成原因不明,国土部门正在进一步调查。
 二:突然干涸的观音塘
四川地震前兆
晚报讯(通讯员周胜和 蒲元庆)“观音塘的水干了!”4月26日上午,市白果乡集镇居民纷纷赶往附近的观音塘看稀奇。笔者现场看到,直径近百米,深数十米的池塘现了底,水全部消失,只在塘底留下黑色淤泥。一陈姓村民只身下塘,捉得两条10多公斤重的大鱼。
村民从塘底捞起了10多公斤重的大鱼
观音塘位于恩施市白果乡,呈圆形,平时池塘水面与地面平齐,水常年不干,水色碧绿,蓄水量约8万立方米。4月26日早上7时许,附近一村民发现池塘水位下降,他介绍,当时平静的水面突然出现漩涡,并伴有轰鸣之声,不到5个小时,一池碧水全部消失。
来源:恩施晚报
据《白果乡志》记载,这种现象自解放以来出现过3次,时间分别是在1949年、1976年和1989年。那么1949年、1976年和1989年中国地区有哪些天灾:
  1949年 2月 2 4日新疆天山南麓的库车附近发生了7.4级地震
  日在河北省,丰南一带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
  日在省石棉县发生5.2级地震,宏观震中在石棉县安顺场
  2008 地震
相关媒体报道/四川地震前兆
恩施市白果乡8万吨蓄水突然消失的观音塘是一个天然漏斗 日 10点44分& 来源:&& 作者:正恩 周胜和 蒲元庆
  驻恩施的湖北第二地质大队两名专家昨现场勘察后认为市白果乡8万吨蓄水突然消失的观音塘是一个天然漏斗,属于典型的。
  昨日上午,湖北第二地质大队地质专家郭洪涛、向家瑞来到白果乡观音塘现场,向附近居民了解情况。84岁的村民向正龙介绍说,他此生只见过该塘有5次出现干涸现象,一直不知道原因。70岁的村民向正中说,1959年出现大干旱时,许多树木都干枯死亡,这个池塘的水却没有干涸。池塘口面原来约有6亩,现在有10多亩了,池水干涸后,一般需要一个多月才能再次满塘。
  郭洪涛分析说,观音塘下面有一个地下水道,泥土层很厚,平时能蓄水。当水压达到一定程度时,下面的泥土不能承受压力,向地下水道渗水,通道随后被打开,水就流走了。池塘干涸后,四周的泥土向下滑,观音塘与地下水道的连接被堵上,又开始蓄水了。
  向家瑞说,这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观音塘属于天然,这种地质现象在恩施偶有发现,属于正常。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3次
参与编辑人数:2位
最近更新时间: 17:36:09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地震真实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