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当中你的领导看不起你,你鬼吹灯还会继续拍吗干么?

办公室人员如何正确对待领导批评?
办公室人员跟领导朝夕相处,工作上的任何纰漏和错误都被领导看在眼里,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领导批评。总体来讲,领导批评办公室人员,是帮助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有利于其个人成长。作为办公室人员,工作时只要尽职尽责就好,没必要将领导偶尔的批评想得复杂化。而如何正确对待领导批评,关系着办公室人员的工作心态,关系着素质提升的步伐,需要理性对待。
放眼长远,端正态度
在工作过程中,几乎很少有人能够将所有事情兼顾得十全十美,从而一直不被领导批评,办公室人员面对批评,心态对了,工作之路才能走得长远。
首先,不能一直背负着包袱放不下来。特别是年轻人,自尊心强,如果被领导训斥几次之后,就开始妄自菲薄,天天把思想包袱背在身上,反而容易变得缩手缩脚,什么事都不敢做,什么任务都不想承担,有一点错误就过度自责,自我否定,感觉工作氛围压抑,这样就很难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办公室人员。
其次,不能把批评当作耳旁风。有的人被批评后,会找借口为自己开脱,认为办公室工作那么烦琐,自己偶尔出点差错没什么大不了,领导偶尔批评一下也没什么大不了,在犯错之后,仍然我行我素,心理上没有一点压力,行为上也没见改观,这种极端行为也是错误的。
再次,要学会自我消化。在领导身边,办公室人员一定层面上代表着领导的形象,需要时刻维护好领导形象,做到嘴紧言慎,不要因为被领导批评几次,就感觉领导太严厉,让自己受了委屈,见人就诉苦,这种行为对自己形象、对领导形象都不好。即便被误解了,也可以通过合适的途径向领导解释,而不能像个小喇叭一样到处传播。
勤加磨砺,提升能力
要想减少被批评,不能仅寄期望于领导“就事论事”,而是要尽快提升能力,以过硬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应对工作中的各种难题,这才是根本。
首先,要勤于学习。作为一名办公室人员,不管平时多么忙,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去学习,去更新观念、增强内涵。这里有一个注意点就是,现在学习的途径很多,但重复的信息也多,在学习时,一定要静下心来,集中精力将某个领域学深、学透,避免面上的泛泛掌握,而不能运用自如,耗费了学习时间却没达到想要的效果。
其次,要注重实践,“学习隔层纸,运用隔座山。”一方面,学习的效果如何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另一方面,只有做到学以致用,学到的知识才能体现出价值。再次,要学会对比择优。每写完一篇较为重要的材料,或者做完一件较为重要的事情,都可以放在心中与别人比一比,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别人的长处是什么,有哪些可以吸收的经验,也可以与自己之前做过的事情比一比,看看有哪些进步,还存在哪些不足,通过取长补短,实现能力提升。
总结反思,知错即改
出错后,接受了批评,就得吸取教训,及时改正。这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当前需要做的,另一方面是长期需要注意的。当前需要做的,就是针对错误,及时弥补损失,争取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不能“将错就错”,或者认为事情很小,或者认为涉及面不是很大,于是将问题看轻、看小,没有及时去改正,这样不仅不利于培养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而且问题一旦延续扩散,后果会更加严重。长期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做到“吃一堑长一智”。办公室工作需要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只有学会不断自我反思,才能取得不断进步。
注重修养,不卑不亢
曾有位领导说过,作为政府机关人员,在工作生活中,不管你面对的是多大领导、多大企业家,都要注重自身的人格,可以把对对方的尊重和敬佩放在心中,千万不要在行为上显示出过分谦卑、刻意讨好,因为任何人在一起,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如果刻意地轻视自己、抬高别人,只能在别人那里得到同样的轻视,别的任何益处都没有。
运用到办公室人员对待领导批评上,就是如果因误解而被领导批评了,如果这个误会确实需要解释清楚,那么办公室人员可以当面或者事后通过合适的途径向领导说明,不要认为领导的权威是神圣不可冒犯的,自己被冤枉当成“出气筒”,只能忍气吞声。特别是有些情况在被批评时就能说清楚、也需要说清楚的,可以及时委婉地向领导解释,不要唯唯诺诺、欲说又止,否则,这样的事情如果多了,不仅不会显出办公室人员度量大,反而会显出其太懦弱。
而当被领导批评之后,需要将情绪埋在心里,自己默默地思考和消化,不要时刻摆在脸上,甚至把这种沮丧、紧张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去,给周边同事和基层人员留下消极的印象。所以,就算受了批评,也要显示出淡然从容,和和气气、有礼有节地面对每一个人、应对每一件事情。
加强沟通,互相理解
对领导,一方面,办公室人员需要通过工作为其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其引为师长,学习其人格魅力、工作经验、处世之道等,所以,办公室人员要珍惜这个工作平台和机会,与领导之间加强沟通,多请示、多汇报、多交流,熟悉领导的工作风格,及时准确地把握领导的工作意图,这样才能让工作事半功倍。
很多时候,领导布置一件事情之后,办公室人员很有可能要么没有记全,要么没有记住,如果这时候碍于脸面,不好意思继续找领导核实清楚,仅按自己的主观想法去推测领导的意图,往往就会落实得有偏差。另外,当有些文件、有些事情需要领导及时签字或处理,领导因为忙于其他事务暂时无暇顾及时,办公室人员就要提醒甚至催促领导,抽时间将事情处理掉,这样就算偶尔领导会觉得不愉快,但事后还是会信任和赞赏办公室人员。
办公室人员有什么工作想法、建议和苦恼,也可以与领导交流,听听领导的意见。反过来讲,只有通过有效的交流沟通,办公室人员才能深入地体会到领导所承担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难度,这样就算在工作中被领导批评错了、批评重了,也能很自觉地从领导工作这个角度考虑问题,将这种批评默默淡化、悄悄消化,依然尽最大努力去维护领导权威,做好各项工作。
让别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你成功的程度
职场上,有这样两种截然相反的人:
有人生怕别人舒服,尽量让别人不舒服,而只要自己舒服就行;还有一类人生怕别人不舒服,尽量让别人舒服,哪怕委屈自己。
因为我做猎头职业的原因,我们猎聘的老总有几十万年薪的,也有几百万的,甚至有过千万级年薪的老总。
要问我对这些老总有什么本质感觉上的不同,我的回答是,越是高薪的老总在与其交往中他会越让你感觉到舒服。
跟千万年薪的老总谈,谈上两到三个小时,无论我说的话是酸甜苦辣等味道,他们都能把每一句话平缓接起来回答,而从不让一句话落地或磕碰,让人感觉非常舒服。
就像打太极,无论什么招式,全部是以柔克刚。
这就是高手过招,化解问题于无形之处,于无声之中。
他们之所以挣千万年薪,自有千万年薪的价值,让人舒服程度也许就是一个衡量指标。
常常发现越是与年薪水平低的人交流越容易让人不舒服。
回想平时大家之间的沟通交流,磕磕绊绊,到处充满着不舒服的感觉。
你不让别人舒服,别人就会让你不舒服。
想提高年薪吗,就从如何让别人舒服着手,提升这方面的品质和修养。
我们平常说话两个人都容易伤害到对方,引起争执。
我曾与一位级别很高的70多岁的老人交谈,他的每一句话都不会伤及到任何一个人,不会让周围的任何一个人感觉不舒服。
在一起聚餐十多人,每一句话都能照顾到所有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感觉舒服,这是何等的修养。
战争年代就是千方百计把敌人消灭掉,想法让敌人不舒服。
在和平建设年代,你让别人舒服得程度,决定着你成功的程度。你让别人不舒服,直接影响着你的成功。
李嘉诚请马云吃饭的故事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长江CEO班有30几个同学,包括马云、郭广昌、牛根生等国内大家认为很了不起的人。有一次,班上组织我们去香港见一次李嘉诚,他可谓华人世界的超级大哥了。
  没见面之前,心里有个情景假定,比如约会衣服要穿整齐等,当时我就想:见老大哥相当于见领导,一般我们见这种人,可能第一见不到大哥先见到椅子、沙发;第二伟大的人来了,我们发名片人家不会发名片;第三人家跟你握手然后你站着听讲话,就像我们被接见,在人民大会堂听讲话我们鼓掌就完了;最后吃饭肯定有主桌,大哥在那坐一下,吃两筷子说忙先走了;然后我们很激动回来写感想……
  结果这次见面完全颠覆了之前的想法。
  首先电梯一开,长江顶楼,70多岁的大哥站着跟我们握手,这样的开场很不一样,我有点愣。其次,一见面大哥先发名片,这个也很诧异,而且发名片还给你递过来一个盘子,递盘子干吗?抓阄,盘子里有号,拿名片顺便抓个号,这个号决定你吃饭的时候坐哪桌,避免到时候我们这些同学为谁坐1号桌,谁坐2号桌心里有想法。后来才知道,照相也根据这个号,站哪就是哪。我觉得挺好,大家避免尴尬。
  站好之后我们小人物的能力出现了,我们就鼓掌希望大哥讲话,大哥说没准备讲话,但这时候大哥不讲我们小人物角色演不下去,所以必须让他讲,这个经历经常有,最后大哥说,我没有准备,我只讲八个字叫做“创造自我,追求无我”。
  这一听大哥读书很多,学历不高读书很多,讲的都是哲学,“创造自我,追求无我”,讲完了普通话又用广东话讲一遍,之后发现还有老外用英文再讲一遍,就讲这八个字讲完了我们体会这话里的深意。
  什么叫追求自我?你在芸芸众生中,把自己越做越强大,自我膨胀,超越别人,这个过程就容易给别人以压力。因为你强大了以后很强势,就像你老站着,别人蹲着,别人就不舒服。所以你要追求无我,让自己化解在芸芸众生中,不要让别人感觉到你的压力。一方面创造自我,一方面让自己回归于平淡,让自己舒服也不给大家制造压力。
  听完讲话我们开始鼓掌,然后开始吃饭。我运气不错,抽到了跟大哥一桌,我当时想,和大哥挺近的,这样吃饭可以多聊一会儿,所以开始没着急说话,没想到吃十几分钟的时候大哥站起来说抱歉要到那边坐一下。这时我们才发现,四张桌子,每个桌子都多放了一副碗筷,他每个桌子都坐。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他四个桌子轮流坐,而且几乎都是15分钟,到这时,大家都被大哥周到和细致的安排感动了。
  大哥大概每个桌子转完基本也就结束了,结束之后他没先走,逐一跟大家握手,在场的每个人都要握到,墙角站着一服务员,大哥专门跑到那和他握手。这时候我想起看过他的一个演讲,问他们有没有关于这个的书,当时没准备,他交代下面一下,结果下车的时候那个书就送到我手里了。整个过程让我们每个人都很舒服。
  这就是大哥之所以成为大哥的原因,这就是他的软实力。他具有一种看不到的能力,这个能力是价值观,用他的话说就是追求无我,他让每个人都舒服。后来我跟我们班班长提到这事,他说老先生就是因为做人周到真诚,所以很多人到了香港都愿意和他做生意。
职场有一条千年铁规则,就是,你不招领导待见,或者,你不喜欢上司让上司看了出来,你肯定是死路一一条,至少起码是滚蛋。
比如,你在外面,见了领导,不主动打招呼,那领导心里肯定相当的不爽,他会觉得你看不起他,觉得你眼里没有他。在他心里,肯定是不待见你,不喜欢你,肯定这样想,这还了得,一定要给你穿小鞋的,再把你找机会干掉或者开掉。
又比如,你在职场,喜欢自做主张,凡事自以为自己了不起,别人都不如自己,一项工作没有请示领导,就开始干起来了,那上司一定也会认为你心里不尊重他,眼里没有他,看不起他,那他也一样不待见你不喜欢你,开掉你,也只是或迟或早的事了。
又比如,你干完了一件工作,没有及时向领导汇报,那领导也一样觉得你不懂规矩,眼里根本没有他这个顶头上司,以后,他就不会给任何机会再给你了,虽然表面上,他会对你更客气,因为他也会认为你看不起他,一有机会,他就要把你扫地出门。……………
凡此种种,明白尊重人的重要,学会与人相处,学会打招呼,学会请示汇报工作的诸多细节,都是和脚踏实地工作,和好的人品一样重要的方面。
可以说,不懂得这些人性的本质的东西,不能洞察和掌握别人的心理,不明白给人面子有多么重要,那你在社会,在职场一定是处处碰得头破血流,还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还会自己委屈得不得了,认为自己:怎么我这个人没有一点点坏心,还处处不招人喜欢呢?
其实,这些都是人性的本质的东西,就是说,每个人当领导,都会这样,当遇见不会做人,又不尊重自己的下属时,一样会想方设法把下级干掉。
包括你自己当领导,也准一样。
会说话也是一样的道理。
你在职场上细心观察,就会发现那些会做人的人,那些优秀的人,都是会说话的情商很高的人,就是能看穿别人心里想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又能很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他们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都让人能从心里感觉到被尊重,被关怀,很温暖。而不是那种任性的人那种很容易动怒,喜怒表现于外的很情绪化的人,这样的人情商很低,开口一说话就得罪人,就让人很讨厌很不喜欢听。
总之一句话,会说话,会办事,会尊重别人的人,才会人生路越走越宽广,人脉越来越丰厚,事业越做越大。
这绝不是教你学狡猾,也不是教你做人不厚道,而是告诉你,社会的永恒规则就是这样,你与人相处,不明白应该尊重别人,让别人心情愉悦的话,那你就不会招人待见,你就会处处不受欢迎,你自己也会整天痛苦不堪,你在工作上就一定会成为孤家寡人,就不会有人支持你,你就会活得很累,而且,不会有贵人帮助你,因为,别人都只会帮自己内心认可的人。
所以,要谨记,一个人的人脉有多广,不是你认识了多少人,而是你与人相处久了,人家因为你会做人,会说话,做事又踏实吃苦,内心深处认可了你的人品后,才会愿意帮助你,否则的话,如果你人品不咋样,做事又不靠谱,那认识你的人越多,讨厌你的人也会越多,你的人生路自然越走越窄。
这也是,为什么,不会做人不会说话的人,常常被迫换单位换工作,可是无论他去什么单位,都不受领导喜欢,也不为同事喜欢,工作上也永远只能在最底层挣扎,只能挣些小钱渡日的道理。这样的人过得日子很辛酸,常常为生计发愁。都是因为自己不懂得人性不为人接纳和认可。
一个人的最高学历是人品,真的。说的很有道理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10被浏览2,188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在工作当中,不可能自己所想的,都是正确的,或都有领导来支持你,所以如果我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一定会冷静对待,正确去分析一下,到底我的工作是否必须可行,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到底是否真的有益?当我觉得真是非可行不可的时候,而且又是重大的问题,我会向上级反映;但如果问题不大,而我的工作又未被支持,我所提的意见也未得到采纳,我也不会因此而消极工作。我会继续努力,做好自己的职责!当然在工作当中,若是我的工作是按组织原则办事,在组织上我会自觉服从领导的决定,如果是非原则问题,我会互谅互让,求同存异!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经验尚且欠缺,应该多分析多总结
3尊重服从领导的安排和指示,这是公务员的基本组织纪律.
4在适当的场合,以虚心请教的口吻多和领导沟通交流,找出自己的不足所在.
好好分析一下,你上级不支持你的原因.办法很简单.
1,找三到五件你认为他不支持你的事情来.同时,清楚地知道他不支持你的原因.
2,把这些事情假设成是你其它同事做...
1。每天保持旺盛的工作精力,与同事或下属间保持工作默契。
2。经常与同事交流工作,让他们给自己提些意见或建议。
3。记住,首要的是把工作干好,对你存有偏见的领导...
作为下属,要说服上司采纳你的建议,沟通是很重要的手段。话不说不清,理不道不明。
要说服老板,有理有据非常重要,要有相关制度、成功范例;这是其一;其二,反...
1、既然是领导的决定,肯定有他的理由,不管对与错,作为下属,首先得尊重领导的决定。
  2、如果领导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可以找个机会,委婉地在肯定他的决定时向他提...
会一点外语就这样,真厉害。那要我去了,岂不是也可以打压她了。不过,非常厌恶结党营私拉帮结派的人。碰到这种人,我是直接对抗,抗不过我走人。很复杂的手段当然也可以,...
答: 在程序上没有差别,要求和流程都是一样一样的,只是单位的领导职数会有差异,要看具体单位,机会也就不一样。
答: 还是推荐你浩迪教育的面试课,非常非常好哦。
答: 1,B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获得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总结新经验、发展新理论的科...
答: 应该是属于教育学的哦
望好评哦!~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学会和领导相处_起点中文网_小说下载
扫描下载起点读书客户端
  与人能好好相处,靠的是技巧,与领导相处,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每个人都有直接影响他前程、事业和情绪的领导。你能与领导和睦相处,对你的身心、前途有极大的影响。对于一个职场中人来说,一个欣赏你的领导会充分地帮助你一步步地成长,为你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石。
人们并非为了讨好领导而工作,与不同性格的领导相处,必须学会不同的应对招数,才能保证你的工作能正常进行。事实的确如此,工作中,每个人都要同领导打交道。虽然从本质上讲,领导与下属是同事之间的关系,然而在工作上,却有着上下级之分。可以说,如何学会正确与领导相处,直接关系到工作的顺利开展与个人的成长进步。
自古以来我们就听过“伴君如伴虎”,尤其是作为直接与领导接触的下属更是深陷其中。与领导相处,稍有不慎,就会弄巧成拙,惹得领导“龙颜大怒”,最后往往使当事人“偷鸡不成反蚀米,或者是“打了家伙、丢了饭碗”,让人扼腕顿足,异常惋惜。当然,如果能够灵活与领导相处,下属也能够“借力使力”,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不仅让自己步步高升,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快速得到体现,从而让自己的营销思路、主张、方法能够快速落地并得到有效实施。
许多时候,一提起下属和领导的关系,很多人都喜欢把它庸俗化。认为下属和领导搞关系,就是巧言令色、溜须拍马、结党营私,是为人不齿、见不得光的事。其实,下属和领导本身就是一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不是想搞不想搞的问题,而是如何把它搞得更好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很多员工的眼中,领导总是一无是处:脾气不好、难以沟通,给员工穿小鞋,处理事情不公平,善于钻营,挑剔员工的工作,过于迁就客户等等。下属看不起领导,抱着“你当年还不如我”这种狭隘的想法,其实是下属最自不量力的表现。须知能当领导者,必有其可赞之处。
其实,作为一名领导,无不希望得到能力强、素质高,能够配合好工作、完成好任务的下属的协助。因此,作为下属,工作中一定要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拿出具体可行的方案供领导选择定夺,协助领导把各项工作做好。可是,为什么付出的勤奋努力相差无几,有些人能很快脱颖而出,有些人却不受青睐?因为前者明白,勤恳努力很重要,但让领导关注到自己的所有努力更重要;有些下属心费不少、工作没少干,但在领导那里却未得到多少称许或赏识,个中原因值得三思。一般说这主要是因为你的想法或做法与上级领导的想法不合拍、不对路,不合领导口味。
对下属而言,健康良好的心态,对上级意图和情况的准确把握和恰当的策略方法,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培养健康的人格;有利于与上级建立良好的人际、工作关系,提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出色地发挥下属的职能与作用。
无论如何,领导也是人,不是神,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也有脾气、有偏好、有坏毛病、有人情事故、有家常琐事。这就自然决定不同的领导会有不同的性格特点,聪明的下属只要把握了自己领导的具体个性,唱那些领导最喜欢听的歌、就不难与其积极、主动的相处,令领导舒心,自己放心。
这是一本打造高素质职场人士的经典之作,一本塑造下属与领导和谐相处的指南。本书为所有职场人士提出了由自身到外部一整套合理、实用的方式、方法,让你学会、达到与领导相处的最佳境界。
  身处这样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中,“比他人学得快的能力”是唯一能保持的竞争优势。向领导学习,就可以变得更优秀,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好下属不会错过这样的学习机会。他们会从领导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观察处理事情的方法。
领导就是你最好的榜样
雷锋之所以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精神甚至漂洋过海,在大洋彼岸的西点军校成了美国大兵的偶像,其原因除了他本人学马列、学毛选之外,他年轻时跟过的县委书记张光玉和当兵时的韩政委功不可没,甚至可以说是这二位领导的言传身教造就了雷锋。简言之,雷锋之所以成为雷锋,是雷锋向领导学习的结果。
在雷锋还没有成为一名部队的战士时,在湖南望城县委当公务员,有一次,他跟县委书记张光玉一起去开会,走着走着,看见路上有颗螺丝钉,他踢了一下就走开了。张书记却走过去捡起来,装进了口袋。雷锋觉得奇怪:一个堂堂的县委书记,像个捡破烂的似的,捡个螺丝钉干什么?过了几天,雷锋要到一个工厂去送信,张书记拿出螺丝钉交他带去,说:“小雷,咱们国家底子薄,要搞建设,就得艰苦奋斗,一颗螺丝钉,别看东西小,缺了它也不行。滴水积成河,粒米堆成箩呀!”这颗小小的螺丝钉,在雷锋心中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雷锋参军后,在运输连当汽车兵,他没忘记张书记的榜样,找了几块旧木板,钉了一个“节约箱”,把平时捡到的碎铜烂铁边角料、螺丝钉等等,都装在里面,修车、修工具时能用上的就用上,被团党委树为“艰苦奋斗节约标兵”。
还是在望城县委公务员时,雷锋还经常跟张书记一块下乡,当他看到张书记下乡常常是鞋一脱就下田,一边扶犁,一边和老乡搭话,分不清谁是民谁是官时,就暗暗告诉自己要向张书记学习。有次张书记发现一位农民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就掏出仅有的20元钱递给老人,让他买几头猪崽饲养,尽快过上好日子。有张书记做表率,雷锋便把自己的蚊帐送给了一位生病的老大娘,老大娘要谢他,他说,要谢就谢共产党,是党教导我这样做的。
雷锋参军的第一天就感冒了,营长知道后,马上叫来医生为他诊治,还脱下自己的棉大衣盖在雷锋身上,雷锋感动得泪水流湿了枕头。后来,雷锋不但帮助战友乔安山,还主动向灾区捐款,团政委韩万金得知后,大力宣传他为国为民分忧,而韩政委自己把工资捐给灾区,却不向外露一个字……
在这些品德高尚的领导影响下,雷锋思想不断得到升华。在部队两年零八个月中,雷锋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受嘉奖多次,被评为“节约标兵”和“模范共青团员”,并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最终成为共产主义战士、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县委书记能放下架子去捡一颗螺丝钉,这种精神就足以震撼一个民族。雷锋被震动、被教育并成长。一颗螺丝钉、20元钱……这些就是“雷锋精神”的种子,张书记、韩政委等雷锋身边的领导,就是“雷锋精神”的种子。有了土壤,有了种子,又有呼唤雷锋精神的气候,就自然会诞生“雷锋精神”。
《致加西亚的信》一书的作者阿尔伯特·哈伯德曾说过:一个好领导会让你受用无穷。
“古往今来,由于领导的表率作用,大到统兵作战,斩关夺隘,攻无不克;小到潜移默化,为人师表,成为垂范千古的做人楷模,可说是比比皆是。我的领导虽没有像战国名将吴起那样亲自为伤口化脓的士兵吮吸脓水,但他告诉我做生意的技巧和经商的道德,对此我十分感激。后来我升职了,然而,却引起了其他人的嫉妒,随之攻击我的流言蜚语也不断传出。这给我带来一种如负重袱的感觉。
“但是,我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觉得也没有什么可烦恼的。每个人从模仿中学习比从其他方式所学到的知识要多得多。大部分人会注意倾听、观察,然后模仿他人的言行举止。你办事的方式、一举一动的样子,不都是跟你的父母学的?同样,你的心理、处世哲学也多是从那些对你有影响的人——父母、老师那里学来的。我向领导学习,不是因为他是领导,而是因为他优秀——我为自己能遇到这样一位领导而庆幸。”
每个人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都会有一个崇拜者。我们愿意崇拜和学习那些离我们遥远的伟人,却往往忽略了近在身边的智者。也许是出于嫉妒,也许是由于利益的冲突,我们忽视了那些每天都在督促我们工作的领导——那些最值得学习的人。因此,你也应该懂得:徒弟长时间跟随着师父,学徒耐心地向师父学习,学生借着协助教授做研究而提高,刚刚入门的艺人花费时间和卓有成就的艺术家相处——都是借着协助与模仿。换句话说,你在一个公司里,你能不能向你的领导虚心学习,是关系到你将来以后能不能有在发展的关键。
好下属不会错过学习的机会
先哲孔子曾经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问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学识渊博,越要虚怀若谷。美国现代物理学家费曼说:“科学家总是与疑难和不确定性打交道的。”当一个科学家不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时,他就是不知道;当他有了大概的猜测时,他的答案也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即使他对自己的答案胸有成竹时,他也会对质疑留有余地。对科学家来说,承认自己的无知,使自己的结论留有被质疑的余地,是科学发展所必需的。学习只有秉持这样的科学态度,才能不断地“格物致知”,获得新认识,达到新境界。
不管你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久经职场的老将,在工作上都会碰到自己不懂的问题,这时候,你千万不要错过向领导学习的机会,也就是说,向领导请教、虚心学习为上上之策。这样做不仅在领导心中你会是一个认真对待工作的员工,而且也会觉得你很谦和,也会对你留有好印象。
初入一家单位时,对公司的特点、运营方式尚不熟悉,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要敦促自己迅速进入角色。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不妨直说“我不懂”、“我还不太明白”,或向有经验的领导讨教,无论对方学历有没有你高。不懂装懂或抛开问题不管是最不可取的做法,那样的话,你就只有等着“老牛拉破车”般地在事业发展的道路上慢慢蠕动。
付景涛以“海归”的身份来到一家公司,他是满怀信心而来,觉得自己在美国读了这么多年的书,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
同事听说来了一个“海归”,都在观望着,想看看这个“海归”能搞出点什么名堂来。付景涛对待工作十分认真,不过,他还是发觉书本上的东西与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出入,怎么办?他也知道大家都在看着他,他是所在科室学历最高的人,他曾一度为这个问题烦恼不已。自己面对着工作中出现的难题,埋头钻研了好几天,也没有一点成效;向领导请教?他又觉得是不是很没有面子,自己是“海归”,人家会不会笑话他呢?这时候,付景涛抬头看了一眼周围的同事,他们都在紧张地忙碌着,工作效率那么高,而自己呢?转念一想,有不懂的地方就应该问,是“海归”又怎么样,毕竟自己是一个新人,不懂装懂才是大错而特错的。想到这样,付景涛站起来,向主管领导走了过去。领导不但没有笑话他,而且还很耐心地给他解疑答难,最后说道,我们都是一个整体,在工作中团队协作得好,力量才大。
逐渐熟识了之后,大家在一起聊天,有一位同事开口了,付景涛,你知道吗?当你第一次站起来,向领导请教问题的时候,我们都很佩服你,因为你并没有认为自己是“海归”而就高人一等,也正因为这样,你在大家心中的印象很好。
刚刚进入单位的员工,在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的前提下,最重要的是对自己有效的工作经验的积累,实现从一个“学生”变成“职业人”,不论你是毕业于哪个名牌大学,拥有多高的学历,不懂装懂永远都是一知半解,有不懂的地方就需要向领导请教,逐步提炼自己的职业含金量和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是保证职场顺利发展的有效手段。
人都是学而知之,不可能生而知之,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就在于虚心好学、求知若渴、孜孜以求,虚假是过不了关的。对不知道的东西,不要不懂装懂,这样永远都不会成为一个合格、卓越的员工。这是干工作乃至做人的一个最起码的要求。
周天伟是公司里的资深较老的员工,他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可谓无人能及,不过,由于年龄的关系,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与理解也自然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电脑、互联网的介入,周天伟越来越感觉到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有些时候,对于电脑里出现的单词周天伟都要向主管领导或同事问一问是什么意思、怎么发音,自己在下面鼓弄半天,同事们都说老周,这些你不必太在意,有事我们会帮你解决的。老周却总是这样说,不行啊,该我会的东西一定要弄明白,我虽然老了,可我还不想被淘汰。大伙对于老周的这种态度都很钦佩,主管领导还特意表扬了他的这种学习精神,老周并没有觉得自己资历老,就倚老卖老,把自己不懂的问题丢给别人,他也没有把向领导、同事请教当作一个丢人的事,不懂就问,做工作就需要这样的态度,不懂装懂永远都有一个好的结果。
工作中谁都会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一个人的能力终究有限,这时候不妨多向领导请教,无论长幼尊卑,没人会笑话你,这也是职场上所需要的一种工作态度。
李万通有个好为人师的毛病,总喜欢对别人的学习指手画脚,而且别人有问题,不管自己是不是真懂,总喜欢枉加指点以显示自己没有什么不通的,结果可想而知,常常闹出笑话!
这不,前两天小刚来问领导“大头”自己的机床上的加压泵为什么一发热就会漏油的问题,“大头”还没来得及回答,李万通却抢先发话了:“这有何难,且听我慢慢给你道来!”接着仗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唾沫星子乱溅地神侃起来,把小刚侃得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可又怕李万通说自己太笨,只好不懂装懂地道谢而去!真是无巧不成书,第二天,尽管小刚在机床前忙活了半天,结果可想而知,小刚惨败而归!于是来找李万通理论,正在二人争论得脸红脖子粗时,“大头”发话了:“工作上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切忌不懂装懂和打肿脸充胖子,否则只能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听了大头的话,二人的脸涨得像个红苹果,连忙虚心向“大头”请教,而且从此以后再也不敢不懂装懂了,工作成绩也像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这虽是一则笑话,不过却有着深刻的寓意,干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不懂装懂的下场只能是自食其果。
有一次,棋圣聂卫平应邀出席第三届西南棋王赛新闻发布会,会上有一名老记者突施一“冷箭”:“请问聂棋圣能否用自己的围棋经历来解释本次棋赛的文化理念‘上善若水’?”此问一出,但见老聂一脸茫然,如坠五里雾中。让人吃惊的是,他没有以名人惯用的托词来掩饰自己的无知,而是老老实实坦承说:“我很想回答您这个问题,可我确实不知道‘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所以还得先请教您。”老聂大庭广众不耻下问,众人不禁鼓起掌来。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道德经》,意用至清的水形容人世间最高的道德境界。聂卫平也用他的坦诚向人们显示了其道德品质。作为名人都可以这样无畏地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我们还有什么好畏惧的呢?
错过了一个能够给我们以教益的机会,实在是一种莫大的不幸。只有通过向领导学习,才可能擦去生命中粗糙的部分,才可以琢磨成器。除了自己的家人之外,领导是与自己接触最多的人,也是自己每天都面对的比自己优秀的人。向一个能够激发我们生命潜能的领导学习,其价值远胜于一次发财获利的机会——它能使我们的力量增加百倍。千万不要错过向领导学习的机会。
学习领导处理事情的方法
身在职场的人,特别是对一个有着几年甚至是十几年工作经历的人来说,提起身边的领导,可以说是很多很多,但不知你发现没有?他们却有很多相似之处,既然能够成为领导,必有他们的过人之处。我们要说的是,你工作的这些年中,你有没有向这些领导学一学他们身上的优点,即如何处理事情的方法。的确,领导有很多优秀的地方都是值得我们去深刻学习和研究的。
细心去琢磨和回忆一下,不难发现身边的领导都有一下这些几乎是共同的特点。首先,作为领导,大部分都具有领导者的风范,遇事沉着冷静,不急不躁,似乎在他们眼中没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更没有过不去的坎。这让我们想到一句话,就是那种永远相信方法总比问题多,不找借口找方法的人。
孙月在上一家公司跟领导闹得很不开心。为公司工作好几年了,自认为业绩不错,但工资和级别竟一直不见提升。鼓起勇气堵着他问了好多次,领导次次脸上挂着和善的笑容:“再考虑考虑,考虑考虑!”终于有一天,孙月再也忍不住,换了一张恶脸上前:“再不加薪,我要跳槽!”谁知这次,领导和善的脸一抹,变成一张冰冷甚至仇恨的脸谱。孙月就此与他分道扬镳。
后来,孙月就坐到了现任领导的面前。第一轮面试结束,他对孙月很满意,问他:“为什么离开上一家公司?”孙月撒了个谎:“因为我搬家了,过去的公司离家太远。”第二次面试,领导劈头就说:“我打电话问过你原来的领导。”孙月心中蓦地一惊,手心里竟然沁出了汗:“那,你不会录取我了?”他哈哈大笑起来:“如果不要你,就不会叫你来了。我会给你你想要的一切,职位、薪水,希望你好好干。”
这一干就到了现在。孙月如今也做了领导,自己会仔细倾听下属提出的要求,只要是合理的,就尽量满足。只因为,孙月从领导身上学到,要善待下属,因为他们是帮你赚钱的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普通的三个人之中就肯定有自己的老师,更何况是领导呢。也许,他的颐指气使、高高在上,让你恨不能把他打得满地找牙,但他能够这么做,不会是无缘无故的。你若是个有心人,为什么不停止抱怨,找找他之所以成为领导的原因?相信你从中得到的收益,一定比发牢骚要来得多。
知识和能力不是从娘胎里带来的,而是从学习和实践中来的。个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是学习能力,一个人的竞争力就表现在学习力上。唯一能保持的竞争优势是向领导学习,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当你抱怨领导没文化、学历低、没素质、背景差、小气抠门、能力不佳、穷凶极恶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他身上也有闪光点呢?试想,一个企业领导白手起家,凭自己的本事在市场经济的夹缝中成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造就了一个大企业,难道没有值得员工学习的地方吗?一个国有企业领导凭自己的能力使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发展成一个知名企业,工人从面临下岗走向小康,难道没有值得员工可以效仿的吗?也许你会问:我们向领导学习什么效仿什么?那就是学习、效仿他们处理事情的方法,
  江中明大学刚毕业那年,进了一家香港公司。领导比他大不了几岁,但看上去比他职业得多。领导永远穿着白得发亮的衬衫、笔挺的西装,脚上一双永远擦得发亮的皮鞋,头发梳得一丝不乱,气宇轩昂地出现在众人面前。有时,为了赶订单不得不通宵加班,结束时员工们个个蓬头垢面、睡眼迷离,唯独他,西装还是笔挺笔挺的,头发仍然整整齐齐,连眼神也还是坚定而精神的。
有商务合作者上门拜访时,领导风度翩翩地走进来,不急着说话,脸上漾开淡淡的一笑,那种自信和从容,往往一下子就能把合作者镇住。
江中明不得不承认,领导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但不是一个优秀的生意人,无论在对内管理上,还是对外谈判上,都缺乏必要的手段和技巧。所以,虽然下属及员工们百般挽救,却依然挡不住公司倒闭的颓势。宣布散伙的那一天,员工们正在收拾东西,眼前白光一闪,心里的第一反应是,领导来了。依然是一丝不苟的衣着和发型,他笔直地站在办公台前面,微笑着说:大家走好,一切顺利。从那挺直的身形中,竟看不出一丝失意的迹象。
从那以后,江中明也特别注意自己的仪表,不管走到哪里,遇到什么困境,都保持整齐、干净。这不是爱美,而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尊严。领导让江中明知道,在工作中,即使是失败,姿势也必须是完美的。
领导是一个企业最有责任心的人。如果你能不断地向领导学习,你工作时便会认真负责,你更会得到领导的欣赏。像领导一样考虑问题,如领导一样负责。潜心向领导学习,你就会主动去考虑企业的成长,考虑企业的费用,你会感觉到企业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你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去作的,什么是自己不应该作的。如果你没有时刻向领导学习的心态,你就会得过且过,不负责任,认为自己永远是打工者,企业的命运与自己无关。你不会得到领导的认同,不会得到重用,低级打工仔将是你永远的职业。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领导是与自己接触最多的人之一,也是我们每天都面对的比自己优秀的榜样。注意留心领导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学习他们处理事情的方法,你就会发现,他们有着与普通人的不同之处。如果你能做得和他们一样好,甚至做得更好,你就有机会获得晋升。
善于发现领导的优点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这人赶紧将店主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店主说:不。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领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都是与众不同的,他们的身上有着一般人所没有的优秀之处。
任何领导身上都可能拥有你所欣赏的人格特质。玛格丽特·亨格佛曾经说过:“美存在于观看者的眼中。”她的看法和我们平常所说的“我们在别人身上看到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东西”不谋而合。每个人都是相当复杂的综合体,融合了好与坏的感情、情绪和思想。你对他人的想象,往往奠基于自己对他人的期望之中。
如果你相信领导是优秀的,就会不断地在他身上找到好的人格品质;如果你不这样认为,就无法发现领导身上潜在的优点;如果你本身的心态是积极的,就容易发现他人积极的一面。当你不断提高自己,别忘了培养欣赏领导的习惯,认识和发掘他身上优秀的特质。
看到领导的缺点很容易,但是只有当你能够从他身上看出优秀的品质,并由衷地欣赏他的成就时,你才能真正赢得赞赏。然而,正由于他是领导,我们并不能十分容易做到这一点。作为公司的领导自然会经常对我们的许多做法提出批评,经常会否定我们的许多想法,这些都会影响我们对他做出客观的评价。要知道,他之所以成为我们的领导,一定有许多我们所不具备的特质,这些特质使他超越了你。
赵先生能得到朝阳公司的面试机会,一是因为简历里明确展示了自己应聘程序员的长处,二是魏大星也想具体了解一下研发总监苏阳的情况,赵先生之前在这家公司研发部实习。
朝阳是家大型IT企业,而研发总监苏阳更是业内出了名的“疯子”,以三件事闻名于“江湖”:喜欢在全体员工大会上当面挖苦他认为不称职的下属——数次导致项目组集体出走把开发例会开至凌晨4点、转天全体继续9点上班——被称为没人性;;;不考虑实际情况、随意变更研发进度——“瞎指挥先生”是苏阳的外号。
当魏大星问到:“你已离开了实习的公司,如果请你给他们公司提个建议,哪方面最需要改进。”其实,魏大星是想听听前研发部员工是如何评价朝阳公司研发总监苏阳的。赵先生说:“朝阳公司是我接触的第一家公司,苏阳作为有多年开发经验的技术管理者,技术实力是非常强的,在那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让我明白社会和学校有哪些区别。短短3个月我提高和进步还是很多的。如果不是后来公司搬到南边,我一定会在朝阳转正成为正式员工的。”听到这里,魏大星干脆直接问出了想了解的:“关于苏阳业内有很多负面的传闻,比如开会开到天亮第二天还要准时上班,开会大骂技术人员,这都是真的吗?”
赵先生微笑着说:“我听同事们说过,应该是真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处事的方式和原则,苏总的方式可能比较简单粗暴,但核心目的还是希望员工能进步或者跟上队伍。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业内消息更多传闻苏总是如何变态的,但是很少提到他是怎么亲自指导开发,细心引导技术人员解决问题,让技术人员更快成长的。在这点上,我觉得苏总其实是一位非常负责的领导,而且,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中学生崇拜流行歌手、光脚的崇拜穿鞋的,谁都有自己崇拜的对象。人们往往愿意崇拜那些离我们遥远的名人,却忽略了近在身边的智者――那些每天都在督促我们工作的领导——那些最值得学习的人。他们之所以成为管理我们的领导,必然有我们所不具备的优势。聪明人应该时刻研究他们的一言一行,了解作为一名领导所应该具备的知识和经验。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获得提升,才有可能在自己独立创业时做得更好。
人们非常清楚,弟子长时间跟随着师父,学徒耐心地向工匠学习,学生借着协助教授做研究而提高,刚刚入门的艺人花费时间和卓有成就的艺术家相处,都是借着协助与模仿,从而观察成功者的做事方式。大工业化生产破坏了这种学徒关系,也破坏了领导与员工之间的这种学习关系,员工与领导之间逐渐变成了矛盾对立的利益体。在一些错误的观点的蒙蔽下,许多员工甚至因此丧失了学习能力。
魏大星刚进公司做销售时,纯粹是听信了那个小领导的鼓动,脑袋一热,其他的什么都不管了。后来一看,所谓公司,原来就是蜗居在一幢极不起眼的商住楼中的一间小房,才十几个平方米,外加一部电话,地地道道的皮包公司。他当时就泄气了,想要撤退。不过小领导口才实在好,寥寥几句话就把他的斗志重新鼓舞起来,狠狠留下了。
他们的业务就是推销一种产品,总共招了十几个销售员。魏大星胆子小、脸皮薄,又人生地不熟,真不知道该如何打开局面。于是小领导亲自担任培训师,带领魏大星这个后进人员去“扫楼”。“扫楼”就是一家家写字楼、一间间公司去推销。期间遇到好多次尴尬事,不是被白领们像赶苍蝇一样地赶出来,就是被保安像拎小鸡一样拎出来。每到此时,魏大星的脸就涨得通红,小领导也是满脸窘相,有些挂不住。不过他从来没有撤退的意思,赶出来,再瞅个空子钻进去,总之不达目的不罢休。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终于被他们敲定了一个大客户,挖到第一桶金。魏大星在小领导的言传身教之下,也渐渐入了门,业绩越来越好。
小领导得意洋洋地告诉魏大星,做销售,一要脸皮厚,不怕挫折,够执着;二要拿出诚意,要让客户相信你,说到做到。从此,一向瞧不起小领导的魏大星渐渐对其由衷地佩服起来,他果然是个高手,不然怎么有办法让他留下来,并对他死心塌地呢?
不惜代价为杰出的成功人士工作,寻找种种借口和他们共处,尽管有时是在被骗或被逼,目的就是为了能多向他们学习。注意留心领导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你就会发现,他们有着与普通员工的不同之处,而这就是你应该学习的地方。
学习的终极艺术
福特公司的首席CTO路易斯·罗斯有一个着名的观点:在你的职业生涯中,知识就像是牛奶一样是会有保质期的,如果你不能更新知识,那你在职场中也会快速衰落。我们身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再加上企业向学习型企业转变,组织向学习性组织转变,整个社会也在正在的向一个新的学习型社会转变,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惰于向领导学习,无疑等于故步自封,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埋下隐患。
杨赤红和郑中伟毕业于同一所学校的同一个专业,由于两个人的在校成绩都很优秀,在毕业时一同被签入一家着名的公司任技术人员,他们都很庆幸自己可以得到这份工作。杨赤红进入公司之后,觉得自己在学校里学的理论性太强,实际工作的经验很少,于是他每一次忙完自己的工作之后,就帮助公司的老员工做事,同时向领导请教一些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领导非常喜欢杨赤红认真好学的劲儿,当然也就不吝啬的将自己多年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传授给杨赤红。郑中伟就不同了,他每次完成自己的工作之后,就急急忙忙的下班,宁愿回到家里看电视也不愿多呆在办公室一分钟。
6个月之后,杨赤红被宣布成为公司技术部门的主管。郑中伟不服气,他的领导将杨赤红的优势一一列举出来,让郑中伟羞愧的是,那些优势在他的身上已经完全看不到了。
这就是不愿意向领导学习造成的结果,一个懂得学以致用的员工会抓住学习的机会,也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机会。在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我们如果还按照“一次学习,终身受用”的老思维来应付每天的工作的话,迟早会被企业淘汰。我们在大学里学习过的知识理论已经不利于现代企业日新月异的需要,当我们走进企业再不加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我们的知识会在企业中的任何一个位置上一文不值,而我们也将不再适应于企业的发展。以不变应万变的知识学习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要做的以变制变,我们需要每一天都用新的知识和技能来适应和改变着这个瞬息万变的环境。
拥有手机之王头衔的诺基亚公司是一个注重员工学习的公司,每一个新加入诺基亚的员工都会有一个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的学习机会。他们将在这段培训时间内,每天花费十多个小时的时间进行学习,在做额外的任务时甚至要花费十三四个小时甚至更多,但是大多数的员工都坚持下来了,想必这些员工都明白现代社会竞争的激烈程度,假如不学习,他们很有可能会被淘汰。
身为职场中的老手,或许你可能已经知道了持续不断的学习的重要性,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我们能够采取怎样的途径来学习呢?事实上这不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的领导就是我们学习的对象。当我们进入一家公司时,领导在这家公司一定有相当久的时间,他们已经总结出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当然还有知识和技能。我们只要虚心求教,大多数的领导愿意告诉我们应该学习一些什么,或者怎样做,怎样去避开一些你一不小心就会违犯的错误。
新年到了,做下属的照例是要客套一下:每个人都给领导送了贺卡,无非是写几句老套而逢迎的话,每年重复一次,谁都已经腻味这样的形式,只是说不出口罢了。余辉收齐了一沓卡片,往领导的桌子上一放,背书一样说,“大家祝您新年快乐。”余辉退出办公室,继续自己的工作,每天如此。公司最近取消了一切的节日。
不一会儿,领导把余辉叫去,递一沓卡片给他,“这是给你们的。”接过道声谢,正要周而复始一一发放,却发现贺卡上并没有写明收卡人的名字——这是怎么回事?一向细致的领导怎么忽然粗心起来了?
虽然余辉满腹疑惑,又不好追问,打开其中一张卡片:“记得以后喝饮料要加热,对胃有好处。”余辉莫名地心头一热,这摆明了是写给自己的,整个办公室都知道他有胃痛的病,发作起来非常厉害。余辉忽然明白了什么,叫过同事一起辨别。
“记得出门时,一定要带钥匙……这一定是我的!”同事小张叫了出来,从余辉手里夺过一张粉红的卡片。她曾经因为没带钥匙而被锁在家门外,这件事情领导也记得?
“呵呵,这个,除了我还有谁呀?”李伟不慌不忙地取走了一张卡片,高声地念:“某商场正在进行手机促销,欲购从速!”他欣喜若狂,“我一直想换我那破手机了,来得正好!”急忙按着领导留下的电话打了过去……顿时,一向沉寂的办公室气氛被打破了,大家围着余辉,按“特征”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张卡片,互相交换,窃笑不已。大家惊异地发现,领导把每个人的生活特点、日常需要都掌握得恰到好处,并送上了最切合实际的祝福。想起自己千篇一律的祝辞,不由得赧然起来……正当员工们议论不休时,门被推开,领导满脸笑容地看着众人,大家心悦诚服地叫了出来:“新年快乐!”这句话说过很多次,但没有一次像这样诚恳,这样快乐!因为员工们终于明白:领导就是自己学习的榜样。
如果你只是想学一些更新的知识来适应你的工作环境,你可以选择杂志;你想要学习某一个行业专业性非常强某一门技术,你可以选择书籍;若是你想要学习一些刚刚入门的知识,杂志和专业的网站论坛也可以帮助你进行学习。比如说实用技术方面的知识,比如,图片处理、网页设计等知识,可以去找一些网站的视频教程,这些可以满足你需要。如果你想要学习一些比较专门的知识,你也可以寻找一些有专业的深度书籍来看,当然也可以放到网上去跟一些资深的人士讨论,这些都是进行学习非常好的途径。
当然,如果你想要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话也可以寻找专业的培训机构。在选择机构时最好是选择品牌强,师资力量强的学习班,你也可以去大学里开办的一些培训机构,但是不管怎样,都需要对他们的宣传保持一种谨慎的态度。
  有一个大学毕业生一直用一个网站的视频教程自学一个图片制作软件,当他去公司应聘时,这家公司正好要求能有简单的图片制作能力,他因此得到这这份工作。得到工作之后的他并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他利用业余的时间不断地向领导学习一些公司可能用得上的一些技术,如排版和视频剪接等各种技术。五个月后,公司重组,并新组建市场部。因为有大量的视频资料和文字图片资料需要重新整理,文字功底好并且懂得运用图片和视频制作软件的他被调任到市场部。而他所在的部门因为跟重组后的公司制定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不符,大部分人都被裁掉了。
懂得向领导学习的下属永远都不会被社会淘汰,他们永远可以审时度势的去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公司和社会的发展。当然只是学习新的知识还是不够,要懂得将自己新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上去。的确,即使是一个小的工作,在其中有所创新也会带来好的收益,这就是向领导学习的结果。
员工的学习能力与你现在具有的能力相比,前者更受企业重视,这也是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之一。知识的保质期越来越短,不想被企业淘汰,就需要更加坚定不移的向领导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企业的发展。
以学习的心态与领导相处
在公司工作过程中,向领导学习是不断提高自己工作能力的非常重要的途径。一项权威机构的调查表明,员工有60%的知识和技能是从自己的领导身上学到的。
我们知道,能力大小与从事的工作类型是息息相关的。和我们在同一个企业中工作的领导,由于工作性质彼此比较接近(当然会有所差异),因此他们的能力往往都是我们日后能更好工作所需要具备的。我们还知道,能担任我们领导的人,一定有“过己之处”,领导的专业技能、工作经验、社会阅历、为人处事等许多方面往往是我们所需要学习的。因此,向自己的领导学习既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另外,由于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和领导打交道的机会比较多,因此也有非常好的机会向领导学习。我们可以通过向领导请教、留意领导的工作方法、阅读领导的工作记录等多种途径学习到领导具有而我们所欠缺的知识和技能。
李希贵认为,对领导表达不是期望他听你说话,而是要把你的建设性意见反馈给他,但是往往因为有别人负责,你不便表达,这时候要抓住向领导学习和求教的机会。
李希贵说:“遇到一些问题,或者是分配工作下边人不能完全理解的时候,领导经常会给他们做出指导,分析原因,讲思维方式,讲执行步骤。这个时候,在不耽误我自己工作的情况下,我都会认认真真地听,这样无形中就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久,领导也注意到了我的虚心。每次做指导的时候就有意识地让我听听,当其他人都走了以后,他还会问我一些看法,这样我就顺理成章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感悟讲给他,几次都让他很惊喜。”
实践证明,向领导学习是提高自己能力最快和最主要的方式。很多人在领导指导别人的时候,都会觉得与自己无关,所以就丢掉了很多学习的机会。另外,人们都喜欢虚心学习的人,因为学习,才会给你更多表达的机会。
以学习的心态与领导相处,尊重、服从、协助领导是你成功的捷径。身在职场的你必须深谙这一道理,否则将会错失加快自身成长的良好机会,同时也无法与管理层建立和谐的互动关系,从而迟早会被组织淘汰。
如何向领导学习?那就是不要漠视领导对你的期望。领导只希望你更成功,你当自勉。
姜显明原本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心理医生,刚刚进入这一行业的时候,他像其他人一样充满了雄心壮志,但是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两年时间后,姜显明开始变得愤世嫉俗,他甚至比前来咨询的病人更加满怀负面的情绪。他觉得领导给他的薪水过低,觉得领导不重用他,而自己提交的升职报告也一次都没有回复过。
而真实的情况是,领导决定在下半年的集体会议上宣布提升姜显明为主治医生一事。然而姜显明并没有了解领导对他的期望,也不是兢兢业业地做事,他总是抱怨说:“再做下去一点意思也没有了。从早到晚都是面对病人的抱怨,脑袋都要爆炸了,恨不得找个地方躲起来。患者究竟要治疗到何种地步竟然是一群外行在制定标准,他们对治疗一窍不通,但我们却不得不遵守他们的标准。”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姜显明的这些牢骚很快便传到了领导的耳朵里。领导对姜显明的表现感到非常的失望,一直以来领导就对姜显明抱有很高的期望——事实上,姜显明的情况领导不是没有看到,但是领导认为,姜显明过于年轻,需要接受基层业务的扎实训练。但是,当领导听到姜显明的抱怨和牢骚之后,领导打消了尽快晋升姜显明的想法。当姜显明再次得知不能晋升的消息时,姜显明彻底地变成了一个典型的工作倦怠者,最终他不得不离开这个职位。
每一个领导都希望自己的下属聪明能干,更希望自己的下属能够担当大任,独当一面——不仅仅是企业的领导如此.实际上你的直接领导也是如此,因为他们也迫切地希望有更优秀的人把事情做得更出色。如果你还没有得到晋升,那要么就是领导想继续考察你,要么就是你做得还不够。如同老师希望自己的学生成绩优异,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一样,你的领导同样希望你做出更大的事业。这绝不是一句冠冕堂皇的话,而是事实。因为每一个管理者都希望自己拥有一大批更加优秀、更加成功的员工,组成一个更有效的团队,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程方田说:“我的做法是重视每一次会议,哪怕是只有10分钟的周例会,我也会做最充分的准备,如果有机会,会把我的想法和看到的问题反馈给领导。在工作中应该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但是做好会议准备,是沟通领导、表达想法的很典型方式。这样说有两个方面原因,第一,开会的时候,领导们会比较集中,会有人听你说;第二,开会的目的就是要听取大家的想法和看到的问题,会给你表达的机会。这就是我跟我们领导四年以来的心得。”很多身为下属的人不能了解领导的这种心态,将领导与自己看成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甚至认为由于两者之间立场不同而存在着根本的冲突。这种心态实际上既无助于自己的进步,更无法与领导建立和谐的关系——它往往成为阻碍我们学习领导、与领导良好合作的严重问题。
无能的领导也是你学习的榜样
在你的公司里,也许你的领导还不及你聪明,但只要他一天是你的领导,你就得服从他的安排。并且还要尽心尽力去发现他身上那些你所不具备的东西,尊重他,欣赏他,赞美他,向他学习。当领导比你逊色时你会怎么做?锋芒毕露只会让自己陷入僵局,顶撞领导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是件好事,只要你没想调离或辞职,就不可陷入僵局。
南朝齐梁时的沈约,是历史上着名的美男子加大才子。人若有了才,做什么事都爱动脑筋,甚至耍点小聪明,他的尚书职位就是这么来的。
当初萧衍起兵诛杀残暴的东昏侯,拥立南康王萧宝融为帝,实际上掌握了国家的军政大权。但沈约觉得官还是小了点,对三公之位有了垂涎之意,无奈不管是本人提,还是旁人劝,粱武帝萧衍就是不同意。沈约有些郁闷。也有些不满。这文人爱犯一个通病,就是容易怀才不遇,一怀才不遇就难免做出点出格的事来。
  一天,有地方进贡给武帝一些栗子,萧衍也是个有才情的人,一时高兴就招沈约进殿,相约各自写出关于栗子的典故。写文章自然是沈约的强项,但他下笔时耍了点心眼儿,故意少写了三点。文章挥就,由群臣品评,都说武帝的见识广,武帝很开心。出得宫门。沈约忍不住对别人说:“此公自护其所短,忌讳别人比他强,否则会羞死的!”不料皇帝的耳目甚多,这话很快就传到了他的耳朵里,武帝听了十分生气。
后来,武帝来到尚书省与沈约聊天,不觉聊到张稷的事。沈约回答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何足再加议论!”话里的情绪色彩很浓,原来张稷是沈约的亲家,曾经想升官却没能如愿,死在刺史任上。此言一出,武帝觉得沈约有意袒护张稷,气愤地说:“你说出这样的话,是忠臣吗?”起身拂袖而去。
这一句是不是忠臣的反问,沈约是能够听出它的分量的。他吓坏了,以至武帝走了都没有觉察,还像原来那样一动不动地坐着。下班回家,满脑子都是武帝的这一句问话,神情恍惚,本来想走到胡床跟前坐下,结果一下子坐空了,脑袋着地倒在了窗户下面,晚上就发起了高烧。睡梦中沈约梦见南齐和帝用剑割断了他的舌头,他惊恐万状。醒来后沈约悄悄命人召来巫师,用赤色奏章向天神祈祷,说:“禅代的事情,不是我的主意。”
武帝派遣主书黄穆之来探视沈约的病情,得知了沈约让巫师用赤章祈天之事。不禁勃然大怒。几次派人去谴责沈约。沈约越发害怕了,没过几天,就在忧惧中死去了。
面对不如自己的领导时,沈约不恰当地把大聪明变成了小聪明,跟同事,甚至跟领导耍心眼儿,明显低估领导的智商。身在职场的人都知道,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用谦虚和谨慎自然会博得领导的信任和赏识,与领导一起走路时,要走在他后面;与客户谈生意时,应在适当的时候为领导“补台”,比如一个关键数字领导忘记了,在领导停顿的瞬间及时地提“台词”。但沈约却使领导陷入尴尬的处境,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因此而误了卿卿性命。
南宫福应聘到公司任职不久,部门经理就对他说:“老弟,刘之飞随时准备交班。”说心里话,当时南宫福也是这么想的,因为经理是自学成才的,知识和修养存在先天不足。而南宫福是大学毕业后,在外资企业已有五年的工作经验,独立有主见,工作能力强。由于个性率直,在讨论一些工作问题时,他向来直来直去,为此他常与领导发生争执。虽然经理有时对他也有一定的暗示,但他却不以为然。久而久之,经理便渐渐疏远他,让他渐渐失去施展才能的舞台。
虽然南宫福的能力确实超过他领导,但他不知道领导毕竟是领导。在领导眼里,下属永远比他差一截,他才会有成就感。你的能力比领导强,他本就坐立不安了,如果明目张胆地与他对着干,哪怕你是无心的,领导也忍不住会对你施加压力。收敛起自己的锋芒,以消除领导的戒心。比如在业务会上,对自己的远见卓识有意打点埋伏,留下空间给领导作总结。当然,在平时要经常向领导请示汇报,不擅自做主,特别是一些决策性的工作,都要等领导表态。
欧阳伟刚工作那会儿,为了表现自己能胜任财务工作,他在各种场合都会找机会表现自己。而他的顶头领导在某些方面的确不如他,为此,同事们在私下谈论的时候就会对领导说三道四。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领导知道后当然也不示弱,在一次例会上,领导直截了当地说:“搞财务工作的人要求冷静、细致,但有的同志在工作上却很浮躁,这样对刘之飞们的工作极为不利,小心摔跟头。”这威胁的潜台词令人不寒而栗,同事们虽然口里不说什么,但心里说什么也不服气。
在没有全面认识领导的情况下,妄自对领导说三道四,显出不服管教的态度,这让领导的威信受到了牵绊。如果你不重视领导,领导自然也不会重视你。
作为一个企业的员工,不要只看到领导不足的地方,应该发现领导的闪光点,或许领导在很多方面不如你,但毕竟也只是在某些方面而已。你一技之长胜过他,可他的综合素质也比你优越。因为职场比拼的是综合素质,而不是专能。只要你留心领导的优点,并经常把他对公司的决策思路与你自己的思路相比较,你会从中找出你自己的差距。
刘百兴刚到海北动力机械公司工作的时候,对领导横看竖看不顺眼,甚至毫不谦虚地认为,自己的那位领导,在人事安排方面肯定不如自己,公司的人员工调度、计划分配等等,哪一样离得了自己?
每次听到他提出的有关公司管理的愚蠢问题,领导总是不置可否或模棱两可的笑笑。
时间长了,刘百兴才觉出当初的愚蠢——职场比拼的是综合素质,而不是专项能力。领导抓的是全局,不能做到样样精通。是领导,总有闪光的地方,即使在一个部门中,你也不可能完全掌握一个流程和环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的一技之长多半比不上他的功夫,或者他的综合素质胜你一筹,至少论经验阅历略逊他几分。
而在一个公司里,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昨天还是一口一个“小毛孩子”,或者勾肩搭背,把你称为大哥的“小兄弟”,今天却一跃成了你的领导。由此也给许多人带来一些困惑,自己比领导年轻,能力和阅历肯定不比自己高多少,这些人往往会出现一些排斥、嫉妒或者是自卑的心理,进而导致了心情不舒畅,工作不如意。在如今这个用人机制越来越活,工作竞争日趋激烈的年代,作为下属,如果不转变观念,适应变化,往大了说会影响上下级的工作配合和协调,往小了说,影响自己晋级、加薪,甚至会丢掉手中的饭碗。只要你静心想一想,年轻人能成为领导,首先说明他(她)的业务素质、开拓能力等方面要强于你。因此,面对年轻的领导,绝不能用不服气的心态来看待,而是要换个角度,注意发现领导身上的“闪光点”,虚心学习他在业务和管理上的长处,端正态度,从内心尊重领导,心悦诚服地接受和服从领导。因此,不论领导的年龄比你小多少,资历如何不如你,既然事实存在,就应正确面对,从领导身上找出“闪光点”――你应该学习的地方。
有的下属自恃年龄大、工作经验丰富,有时便老卖老,对领导的工作安排应付或置之不理,有的甚至不但不给领导好脸色,还给领导从中捣乱。这样做,表面上看似乎是维护了所谓“老资格的尊严”,但实际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下属在工作中要摆正位置,多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为领导出谋划策,鼎力相助,这样才会赢得领导的信赖。
许多经验丰富的下属常常认为“自己老了,越来越不中用了;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抱有这种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的心理会极大地影响工作。同时,与领导的年龄差距较大,自认为出现“代沟”而敬而远之也不是明智之举。年轻领导也是人,他也希望与下属建立和谐的关系。因此,要排除自卑和疏远的心理,尽量与领导多沟通,与其以诚相待,多寻找共同的话题,培养共同的爱好。工作中要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生活中与领导做朋友,尽量缩小年龄所带来的差异。
“有为才有位”这句至理名言再过一百年也不会过时。经验丰富、业务精湛,工作能挑大梁往往是老员工的特点。面对暂时缺乏管理经验的年轻领导,你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工作上勇于带头,敢挑重担。同时,作为公司的大哥大姐,要关心和帮助年轻同事的工作和生活,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逐步培养自己的群众威信,并利用这一威信,支持年轻领导的工作。这样,不但员工会尊重你,领导更会相信你,把一些重任交给你,升职、加薪的机会自然就多了。
  一般说来,批评都是和缺点错误联系在一起的。干工作多的人,出问题和犯错误的几率相对就要大一些。受到的批评多,一方面虽然说明工作中有些方式方法确实需要改进,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你发展潜力大,值得领导去关注和帮助。
学会承受领导的批评
任何一个下属、员工都不希望被领导批评,然而在工作中,被领导批评却是常有的事情。下属、员工在面对领导的批评时,如何对待、如何接受,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艺术。在某一篇文章中,作者将一个人“挨批”时的表现归纳为当面顶撞、无理占三分、意志消沉和屡教不改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一言以蔽之是“麻木不仁”。只不过一些表现是有主观意识的(如我行我素、反驳辩解),一些是无意识的(如消沉自责),这都是一种消极的心态,是工作的大忌。
“我以为他让我做的是这样,按照这个做了又不对,他当时怎么不说清楚呢!”面对领导的批评,张南方很是委屈,“明明是按照领导吩咐做的,现在出了差错又怪到我的头上。”原来,领导让张南方在双休期间做一份本地市场同类产品销售情况的报告,星期一上班就要过目。好不容易盼到的个双休却要加班赶报告,张南方心里甭提有多压抑了,也没向领导仔细询问报告的用途,以为是为公司新产品上市规划做参考,就按照以往的程序,找了些相关资料,再依据领导的“喜好”做了些修改,星期一上班就交了上去。
其实,领导需要的报告既要有竞争对手的真实数据,又要有本公司产品的销售情况分析,而张南方上交的报告却没有这些。看到领导难看的脸色,张南方委屈地小声说:“我以为您是要做明年的销售计划……”“你以为?你怎么不问我?不要总是‘我以为’,有不明白的就问,更不要自己想当然地做!”领导打断了张南方的辩解。事后,张南方越想越觉得自己无辜,甚至觉得是领导的管理方式有问题。
工作中,不少下属都有过张南方这样的经历。某企业管理专家分析说,“我以为……”是员工“幼稚病”的一种表现形式,不是只有刚进入企业的大学生才犯这样的错误。一些工作多年的职场老手也容易自恃有丰富的工作经验,遇到问题不屑或不好意思问,尤其是问领导,往往按惯例和惯有思考模式处理事情,最后出现错误受到领导批评,又会把责任转化到公司管理上,而习惯于回避问题的根源。
庄子曾说过:“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下属最大的悲哀不是有了错误,而是麻木不仁,失却了纠错的机会。八十多年前,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是他看到了中国国民最大的悲哀不是技不如人,而是面对杀头场面麻木不仁的心态。一个民族如此,职场中的下属、员工也同样如此,那些面对领导的批评选择当面顶撞、我行我素的下属、员工,不就是那些围观杀人而无动于衷的旧国人写照吗?所以,“挨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的不良心态。一旦认真地接受批评,及时改进不足,就会“知耻近乎勇”,取得进步,赢得领导的欣赏。
大多数下属对领导的批评一般都接受不了,特别是在全体员工大会上,当着大家的面。但是,作为下属,你要学会承受批评,汲取教训,最重要的是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必须要有虚心接受批评的心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是人生的必修课,要正确地对待批评,把批评作为改进自己、提高自己的良机,而不要急于辩解和当面顶撞领导,要有心悦诚服、真心实意地接受批评的平和心态。有诚心接受批评的心态,才会从自身找原因,认真反思,及时汲取教训、避免重犯;有虚心接受批评的心态,即使是面对领导的误解和错批,也要欣然承受,正确地对待批评。
其次,作为下属要明白,维护领导的形象就是维护企业的形象。领导作为企业或者部门的决策者和指挥者,有其特殊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必须具有良好的领导形象。作为下属,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决维护领导形象。如果你连自己领导的形象都不维护,那你对这个公司还有什么用处?反过来说,公司因为什么还会再继续使用你?因此,面对批评,下属需要保持理性和清醒的头脑,即使蒙受委屈也要坦然处之、虚心聆听,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解释。而且,作为领导者,观人谋事所站的角度更具有大局观和全局感。一件事单看也许并没有错误,但放在整个大局来看就有可能不妥。作为下属,一定要懂得领导的这种良苦用心,用心去体会领导的批评,有错改之、无则加勉。要把领导的批评作为对自己的一种关心和激励,用加倍的努力去回报领导、回报企业。
最后要有感恩的心。
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
领导的批评一般都不会和风细雨的,然而,这却让一个员工的成长有了更多的抗打击能力。管理学有一句经典,“管理是一种严肃的爱”,作为下属,要懂得欣赏和感谢这种严厉的爱,学会感恩。
你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领导的批评实际上是一个动力。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无怪乎来自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经验不足;二是能力不行;三是原则性不强;四是马虎大意。面对领导的批评,从这四个方面找原因。不管是什么原因,都集中反映了自己的工作水平。人不能避免犯错误,但人不能总犯低级的错误。人不可能避免来自于别人的误解,甚至恶意的伤害。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做事真的应该谨慎和周到。出于理解上的问题可以通过沟通解决,出于恶意的事情就是一种打击和斗争。人与人之间的问题,真的是很复杂的,但又不能意气用事。今天为了一件事感到不公就撂挑子,就想到辞职,想到换工作,人的一生能有几次这样变更呢?越有这样的想法,越无法面对问题。因此,要把领导的批评当成是一种动力。往前走去解决问题,度过这个难关就翻过一道坎,心智会变,能力也会变的。
有了这些良好心态,最重要的就要知错就改,将修正后的正确做法落实到行动中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用了这种客观规律性的认识能动地改造世界。落实行动远比空喊口号重要,在聆听和接受领导的批评以后,要快速、及时地将批评和压力化为动力,认真加以改进,确保今后不犯同样的错误。
不能把批评当成是和自己过不去
在同一个公司里工作,领导与下属之间天天在一起工作,就如同天天在一起过日子的夫妻,磕磕碰碰在所难免,有些摩擦也不为过。所不同的是,一个属于家庭内部的私事,而另一个则属于工作上的分歧或因工作中的失误而导致的领导对下属的批评。由此看来,分歧也好,失误也罢,没有什么过分之处。但是,总是有那么一部分不开化的下属,自以为是牛气冲天,认为天下老子第一,连自己的爹娘都不放到眼里,你领导算个鸟什么?还有的下属过于敏感,只要领导一批评,不分青红皂白,总以为领导在给自己穿“小鞋”,闷闷不乐郁郁寡欢情绪低落。
李东光新来公司担任经理不久,在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觉得有几个员工的能力、专业和经验不适合他们所在的岗位。公司是一家网络公司,盈利主要靠广告收入。李东光时不时都会指出他们在工作中的失误,都是非常具体的错误,而不是泛泛而谈的大道理。可是,他们后来都辞职不干了。他们说李东光不是一个好领导,整天就知道抱怨。可是,李东光的确是一个心态非常积极、从不怨天尤人的人,经历过各种打击而此心不改。所以,他们的离职对李东光不是什么坏事,他只是对他们的前途感到担忧。
但现在有一件事,却让李东光难以把握了。在剩下的老员工里面,李东光的助理可以说是自己的死党,几乎公司里面的所有事情都会跟她商量。她也很为公司着想,一心扑在工作上,经常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但她有2个毛病是我不能接受的:一是私心,二是喜欢找借口。因为她是领导身边最衷心的幕僚,自然她的权力也较一般主管大,她便会在报销的时候多报,或者在购物的时候,为自己顺便买一些小东西。还有就是喜欢为自己找借口。比如,会为迟到找借口,会假借手机没电说回不了电话……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理由是不成立的。
为这个毛病,李东光犹豫和思考了好久,但终于还是说出来了。因为他觉得公司的混乱状态很大一部分责任都在她身上,如果她不改正这个缺点,对公司的发展是不利的。
批评她的时候,李东光是借助一件事情而说的。那件事情是她没有做好,在批评她的时候,她竟然又说是其他员工不配合所致。这让李东光有点恼火了,料想多半是她自己交代不清所致。但李东光还是打电话给另外一位员工核实情况,果然是那位同事没有收到明确的任务布置。于是,李东光就借题发挥,趁机数落了她的缺点。李东光告诉她自己为什么发这么大脾气的原因,不只是眼下这件事,而是她自身的缺点。
从此后,她的积极性大受影响,在工作上也不再那么主动了,对李东光也不再嘘寒问暖了,每天只是中规中矩地做事,也不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你吩咐了她就做,也不再主动提醒李东光了……
可以说,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特别是一个认真、讲原则、肯对组织负责也对下属负责的领导,在下属出现错误时,就会及时地予以批评,而不是对其姑息迁就、放任自流。只有那些极其不负责任的领导才会这样去做。的确,对下属的批评也是一个肯负责任的领导对下属负责的表现,也是对下属关怀的体现。
如果下属们犯了错误,出了问题,领导不闻不问,视而不见,甚至是“高抬贵手”放他一马,表面上看起来这个领导真好,是个十足的大好人。而且,也一定会落得下属的欢天喜地,并会因此对领导感恩戴德,视若再造爹娘重生父母。然而,这样的领导是要不得的,他是在放纵下属们,于无形之中助了下属一臂之力,使下属们更加快速地滑向错误的深处。从而,下属们也将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可能最后会走向犯罪的深渊,甚至是不归之路。
有句老话叫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事实上,也是这个样子。话虽诚如前面那样所言,但有的人只能接受表扬,而不能接受一丁丁点的批评。一旦受到了领导批评,就觉得自己丢尽了面子,自觉在同事面前抬不起头来,再也无颜面见他人;更有甚者以为没了尊严,失去了活着的意义。其实,大不必如此干戈雷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一个凡夫俗子,犯些错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一个人在一生当中不可避免的要犯很多次的错误。关键在于,犯了错误以后,特别是领导批评过之后,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要对照领导的批评去深刻地反省自己、检讨自己,从错误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指导自己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但有些人恰恰相反,就不会深刻地反省自己、检讨自己,也就不会找出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使自己在工作中少犯错误、不犯错误。反而觉得是领导不近人情,不给自己面子,在找自己的“麻烦”。于是,就开始同领导对着干,在本单位中发牢骚,说坏话,说领导的“不是”,讲领导的“隐私”,公开自己与领导的矛盾,等等。这样做,危害是很大的,不仅有损领导的声誉和威信,在不明真相的群众中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可能造成内部的不团结,给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也会给他人留下“你这个人不好相处”、“素质低”的坏印象,也给自己以后的工作造成困难,最终损失惨重的还是你自己。所以,作为员工,特别是在工作中出现错误或出现过错误的员工,一定要正确对待领导的批评,虚心接受领导的意见,同时还应正确对待自己在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何况,一般来说,领导在批评员工时,基本上都会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以及坦诚和负责的态度。因此,下属们也就没有必要过度紧张,也没有必要有太多的想法。相反,有些聪明的下属善于“利用”批评,领导批评你是因为你还可以提高,是想你好才批评的。如果你能虚心的接受,不争辩,领导会觉得你态度好,值得培养。如果你不服气,发牢骚,可以使你和领导的感情拉大距离,关系恶化。当领导认为你“批评不得”时,也就产生了相伴随的印象——认为你“提拔不得”。
批评本身也是一种帮助
在工作当中,我们常常会受到一些来自不同方面的批评。这些批评要么来自我们的长辈,要么来自我们的领导,也可能是我们的朋友抑或同事。一般而言,对于父母的批评,许多人都能够正确对待,不管父母批评的对错与否,也都可以接受,认为父母教子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而对于关系密切的朋友或交往不错的同事,对于他们的批评都可以理解,也都可以坦然受之。即使一时间理解不透接受不了,也不会有什么太多的想法。但是,一旦受到领导的批评时,心里立刻就会不高兴起来,甚至一时间想不通并难以接受。
天能园工程开工后,安居工程公司工程部的14位职员由王经理带领,但近一个月内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情,造成王经理的工作无法进展。其中一件事情是这样的:赵小丽是新来的大学生,8月底报到上班,但一个月之内有二次上班迟到,并且还有一次,由于粗心大意将一个重要的报告提供的数据写错,但被及时发现没有造成重大影响。王经理每次发现赵小丽的问题后,就当场立即对赵小丽迟到及工作不细致进行了批评。
其余的几件事也大都与此类似,或是因为违反工作纪律,或是因为工作不负责任,或是因为背后说同事坏话,另外三位职员同样一被王经理发现犯了错误,受到了批评。但赵小丽却私下联络这几个受到王经理批评的人,一起来对抗他,王经理安排的事情,他们不是阳奉阴违,就是拖拖拉拉,再就是错误百出,严重影响到了工程部的施工进展。
在企业里,由于下属在工作当中的作风、态度、效率、质量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可能会受到领导的批评。本来,领导批评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却有那么一部分下属受到领导的批评后,对领导的批评特别不理解,以为自己很委屈,受到了不白之冤。有的下属甚至还认为领导故意在找自己的茬儿,因此对领导充满了怨恨,从而迁怒于领导。有的还做出了过激的行为,同领导无理取闹,扰乱领导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更有甚者,在公司或回家的路上对领导进行恐吓、报复,乃至以死来相要挟,等等。而这些想法和做法,都是极端错误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先辈们流传下来的真理。无论是谁,每一个人的工作做的多了,特别是因对领导的意图领会不够、客观条件影响、工作能力所限、思想精力不够集中等因素的影响,出现失误在所难免,甚至还会出现完全错误的时候。因此,在工作中,一旦有人真的出现了失误,领导肯定都会站在公司的立场上,对下属出现的错误做出公正、客观、善意的批评,并会及时地提出正确的建议和补救措施。这个时候,下属可能就会出现不理解领导的批评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对待领导的批评呢?
下属在犯了错误之后,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去对待领导的批评,要有承认错误的勇气,千万不要因怕受批评、丢面子而不敢承认错误,进而推卸责任,甚至捏造事实编造假象,用大错误去掩盖小错误。一旦遇到认真负责的领导,就用更大的错误去掩盖大错误。这样一来,最后的结果就会使自己陷入由自己搅起的错误漩涡之中,且越陷越深而终不可自拔,使自己的大好前程就这样断送在本来是很小的事情上,岂不可惜?甚至遗憾终生。
一个肯积极进取的下属,就是不断自我否定、自我修正、自我提升的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进步的过程中又需要很多人的给予我们帮助,不仅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还包括行为上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行为上的帮助是最为重要的。特别是在犯了错误的时候,需要有人帮助指出不足,帮助及时改正,不断进步。因而,当下属们的一些行为发生偏颇乃至出现错误时,领导及时地给你们指出,使你们在错误的道路上及时地刹车,没有进一步滑坡,帮助你们明确了方向,这是好事情。很难想象,一个不能正确接受领导批评的人,一个失去领导帮助的人,要想取得进步该有多么困难。所以,在下属们犯了错误后,领导批评的时候,一定要虚心接受,认真对待。不能因为领导的批评而产生逆反心理,更不能因为领导的批评而去曲解甚至是误解领导的良苦用心。
王香玉在公司中的销售成绩一向是没人可比的,但最近几个月以来却越来越不理想。销售部经理想了半天,终于找到了答案:有一次,王香玉私自吃一个中级批发商的回扣,被销售部经理狠狠批评了一顿后,她就再也没了以前的干劲了。“小王,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销售部经理“啪”的一声挂了电话,让刚刚和同事还有说有笑的小王一下子心惊胆战,硬着头皮走进了经理办公室。“你这个月的销售成绩怎么这么差啊?你看看人家小邓,刚来两个月的工夫业绩就飚到本月第一名。你以为我能让你拿这么多的薪水,我就不能让别人拿的比你更高?再这样下去,你这个销售冠军还能坐多久?”还没等小王开口,坐在领导椅上的经理就一顿连环珠炮般的轰炸,顺便把一叠厚厚的报表扔在小王面前。“经理,我……我有我的解释。”小王本想找个借口,说说自己的理由。但销售部经理早看透了她的心思:“你别说了,你回去好好反省吧。我再给你一个月的机会,要是下个月你的业绩……你自己看着吧。”
也许,领导在批评下属的时候,态度坚决了一些,立场坚定了一些,语气强硬了一些,措辞严厉了一些。但毫无疑问,也不容置疑,领导的批评是善意的,也是诚恳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意在帮助下属不断提升,不断进步,可谓用心良苦,实乃苦口良药,逆耳忠言。
帮助下属改正错误的领导是真正爱护你们的人,是有恩于你们的人。下属们应该感谢这些真正爱护你们的人,感谢这些有恩于你们的人,感谢所给予你们的爱护,感谢对你们进步的帮助。因此,请记住:我们一定要感谢领导的批评,一定要感谢那些帮助我们进步的领导。
面对批评端正态度
刘放是冰山家电公司的系统工程师,负责电冰箱售后服务工作。最近公司推出一种新的电冰箱,为了能够抢先占领市场,公司没有做充分的售前测试就将产品投放到市场上去,结果客户的意见多如牛毛。作为售后服务部的主管,刘放忙得团团转。由于冰箱先天设计的原因,有很多问题刘放也解决不了,客户就把不满反映到了公司总经理那里。总经理找到刘放,不问缘由,把刘放臭骂了一通,最后威胁说“不想干了就走人”。刘放非常苦恼,自己辛辛苦苦、跑前跑后地给别人收拾烂摊子,出去了被客户抱怨,回来了还要挨总经理的骂,骂错了还不能对他发泄,心里郁闷到了极点。
像刘放一样,很多下属在挨了批评之后,在一段时间内都会处于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具体情绪表现有焦虑、抑郁、愤怒,甚至敌对、攻击等行为。要走出挨批评之后的心理阴影,首先要对情况进行正确的评估,然后再寻求应对策略和解决的方法。
虽然下属、员工们遭受批评的原因各不相同,错误也不一定就在自己身上,但是,在遭受批评之后,端正态度是第一要务。面对批评,下属、员工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情绪激动,并试图为自己的过失寻求开脱和辩解,特别是在受到误解时。然而在情绪激动时的辩解多数会转化成无谓的争吵。跟领导争吵显然是不明智的,你的激动会强化对方的激动情绪,而你的冷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平息对方的怒气。让批评你的领导平静下来,对你是有利的。也只有冷静,才能对自己在此事件中的表现做出及时、客观的自我评价。
在某公司,关美娟一直是一位业绩第一的员工,一次她认为公司一项具体的工作流程是应该改进的,就和主管包括部门经理提出,但却没有受到重视,领导反而认为她多管闲事。一天,她就私自违犯工作流程。主管发现了就带着情绪批评了她。而她不但不改,反而认为主管有私心,于是就和主管吵翻了,并退出了工作岗位。主管将此事反映到部门经那里,经理也带着情绪严肃批评了关美娟,她却置若罔闻。于是经理和主管就决定严惩,开除她或扣三个月的奖金。关美娟拒不接受。于是部门经理就把问题报告给了公司总经理。总经理为了维护公司的利益及制度,对关美娟毅然实施了处罚。
端正态度还有助于思考事情的原因,并想出积极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的领导会注意你在挨批评后的态度,以决定给予追加惩罚或安抚,还有的领导故意设置一种情境来观察你的反应。你虽然难以事事应对正确,但是,保持沉着冷静、处变不惊的心态会为你在领导面前赢取一个好的印象。从微观说,这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技巧,从大局说,这种做法有利于整个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元还会继续跌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