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1837年美国金融危机机是在哪年,最后投入了太多的货币,来解决这次1837年美国金融危机机, 导致货币膨胀

“不差钱”死结未解 危机难言消退
  本报记者 张子鹏 发自北京
  圆桌专家
  汤敏: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
  陈道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综合研究室主任
  刘青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
  “这次危机的根本原因就是钱投得太多了,产生了泡沫。现在解决的方法还是拼命投钱,表面上经济稳住了,但是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对于最近美国的一些经济指标出现的企稳迹象,专家认为美国GDP能否正向增长和经济复苏还有待观察。由于金融衍生品滥发产生泡沫造成的金融危机,继续用加大投资和印钞的办法会产生多大的毒副作用,目前尚不知晓。有人说通货膨胀的阴影就在前方,而一系列关于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现在仍在继续。
  扎卡里亚在文章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几位专家也给予了深入分析。
  美国经济企稳难言复苏
  时代周报:最近美国经济已有复苏迹象?
  陈道富:现在来说,应该说是企稳,复苏还得看具体指标。目前看到的是金融市场的恐慌情绪基本上稳定,股票市场有一些上升,债券市场除了国债以外的其他市场都出现了缓和趋向。信心指标,包括PMI(采购经理人指数)和一些消费指标也出现了一定的缓和,实质性的房地产建筑开工等也有所回升。虽然失业率还在往上走,但基本上,先行的一些指标已经出现稳定迹象。
  时代周报:在这次金融危机过后,金融衍生品今后会不会继续蓬勃发展?
  汤敏:金融危机过后,金融衍生品肯定需要大量调整,不会全部没有,但是肯定有一部分衍生品将失去存在的必要性。另外,对它的监管肯定会非常严格。事实上,奥巴马政府的新计划里,其中就有监管衍生产品的各种措施。
  陈道富:金融危机是跟衍生品过度发展有关系,但并不能否定金融衍生品有其自身的作用,我觉得金融衍生品还会需要的,还会跟随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一起发展。金融危机的根源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监管方面产生了漏洞。
  购买美国国债引发危机?
  时代周报:扎卡里亚认为金融危机是因为各领域竞争太激烈,导致道德退化,进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
  陈道富: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人都是自私的,在经济领域里,人是逐利的,只要有利益存在,人们都会有动力去做事,但关键是你怎么引导个人的行为。
  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人性或者说华尔街的贪婪,我觉得每个人都有,关键是制度的设计要限制逐利的本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这里暴露的更多的是制度设计本身,包括货币制度、金融制度、监管制度,特别是对高管的激励机制的设计存在问题,它促使或引导着金融机构追逐短期利益。
  时代周报:现在美国仍有很多人认为中国等国家大量购买美国的国债,也是造成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汤敏:首先是美国借债,而不是中国先买债。中国不买,别人也会买,关键是美国借债后进行了超前消费,这是一种混淆是非的说法。
  陈道富:美国有一部分人把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中国的储蓄过剩或者全球的不平衡,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拼命出口,产生贸易顺差,取得美元后再投资美国国债,把美国的利率压低。
  到目前为止,整个世界确实是不平衡的。但这次的金融危机并不是由于这种失衡直接导致的,而是由于泡沫的破灭产生的。
  其次,只要参与全球分工,跟别人发生交换,一定会出现失衡状况。失衡产生的问题并不是因为失衡本身,而是因为这个失衡太大,不可持续。什么力量使得这种失衡状态不可持续?只有货币有这个力量,美元这几年的超发带来了负面冲击。
  第三,货币领域,美元是美国自己主动调控的;经济领域,美国不断以贸易、以消费来主导世界,这种失衡是美国主动在推动全球化,推动华盛顿共识的结果,中国只是参与而已。
  时代周报: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全球化不配套是危机产生的原因之一?
  刘青建:政治全球化是不可能的,因为各国政治制度不同,那么多国家,联合国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美国当然希望政治全球化,西方也希望,这也是他们为何不断指责发展中国家政治制度的原因所在。政治全球化对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有好处,它经济全球化的目的就是占有有利经济资源;若政治全球化,政治上也就能控制你了。中国主张的是多极化。
  陈道富:就算所有国家都联合成整体,面对资本主义固有危机时,也难以避免其爆发。
  时代周报:金融危机过一段时间就发生,与社会制度有必然联系吗?
  汤敏:马克思有很多分析,在市场经济情况下,失衡是常见的现象,所以需要一个调整过程,这个过程也可以叫做“危机”。
  陈道富:我觉得如果从这次危机的波及范围或者危机的影响来看,其实现在社会主义的国家也不能幸免。说得更直接一点,只要是美元或者整个金融体系发生问题,所有进入这个市场体系的国家和地区,都不可避免受到牵连。
  “钱太多”问题未解决
  时代周报:这次金融危机,有没有这些金融家背后操纵的可能?
  汤敏:我觉得这个可能性并不是很大,这么大的危机,有非常深层次的原因,个别金融家、个别企业出问题只是一些导火索。这次大危机是整个金融监管体系和整个经济体系的结构性问题造成的。
  陈道富:阴谋论说不清楚,因为无法证明它就是一个阴谋。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在当前的货币制度或者金融体系里,危机迟早要发生。
  可以看看从70年代以来,几乎每隔十年总是要发生一次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拉美金融危机,美国本土也发生了一些储贷危机等,几乎每隔十年总是有一场大范围的金融危机,它背后的危机发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这背后,我觉得是一种以美元为主的浮动汇率货币体系,使得这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没有一个非常外在的、非常强的约束,使得它可以实行比较宽松的货币扩张的财政,这给危机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时代周报:是不是现在的金融危机比以前更容易被驯服?怎么看待金融危机未来的发展?
  汤敏:不能这么说,这次应该说是更严重,现在认为这是一个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也意味着这次危机会比其他的危机更严重,而且也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从2008年开始一直到现在。
  陈道富:其实企稳也花了不少时间,但是这次是吸收了历史上很多金融危机的教训,它很快发行货币,拼命进行财政刺激。在一定程度上,使这次问题显得没那么严重,大家信心有所恢复。
  相对于1929年的大萧条来说,现在全世界的合作都是一些经验的积累。但是福还是祸,还有待观察,因为这种应对危机的方法,就好像打抗生素,把这个病抑制住了,但是抗生素打多了对身体反而有害。
  投了这么多钱,在社会上会造成很多流动性,而这次危机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钱投得太多了,产生了泡沫。现在解决的方法还是拼命地投钱,表面上经济稳住了,但是根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要完全走出危机,我觉得现在为时尚早。
(责任编辑:lx)迪拜危机暂告一段落,新兴国家内部仍存风险》,特别指出中东欧国家存在迪拜式危机隐患。
7日,美国一家媒体追踪机构——全球语言检测机构全球语言研究所(GLM)网站,发表《10年来的热门新闻故事:“中国崛起”超越“伊拉克战争”和“9·11事件”位居榜首》,说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崛起,是10年来“阅读最多的新闻故事”。
彭博新闻社网站报道,“国际清算银行认为,中国贷款迅速增长,可能有损于银行资产负债表质量,因为贷款激增不可避免地与信贷标准放松有关。”
8日,日本政府批准72000亿日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5%)的经济刺激配套计划,希望通过刺激内需,以免经济再陷衰退。首相鸠山回答记者时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我们是根据目前的经济状况,才做出这么一个最低限度的追加预算。”
9日,中新社报道,日前联合国劳工组织公布的《2009年全球就业形势》说,“全球就业危机尚未结束”,未来三年全球失业大军将增加4300万人。
“第一财经网”据德国经济部消息报道,德国10月份工业产出较9月份“出人意料”下降1.8%,为三个月来首次下降。前此分析人士曾经预测,10月将上升1%。
该网又报道,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工厂产出与上月持平,“意外停止增长”。前此分析师预测为增长0.4%。
香港《明报》报道,“欧美股市、黄金和油价8日晚齐齐下跌,美元汇价则上扬,原因之一是多极评级机构都警告,欧美多国政府赤字堪忧,令欧元受压下挫。另外,迪拜债务问题较预期严重,也令投资者忧虑。”
美国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通知国会,政府金融救助计划将延期到明年秋季,“美国需要以此防范新一轮经济动荡”。
美国《华尔街日报》出版的《中国实时报》发表记者贾森·迪安《“中国崛起”成全球最热新闻是捧杀中国?》,就全球语言检测机构全球语言研究所(GLM)网站本周发表《10年来的热门新闻故事:“中国崛起”超越“伊拉克战争”和“9·11事件”位居榜首》,采访该机构负责人帕亚克。后者说,大部分媒体报道对中国崛起持正面观点。
10日,德新社发表年终专稿《世界正在走出战后最严重衰退的废墟》。
美国《今日美国报》发表《失业如何影响到我们所有的人》:20多年来,失业率首次超过10%。6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以上的人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是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失业的长期影响,比大多数美国人想象的还要可怕。
文章说,失业会严重削弱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时这种影响是长期的;高失业率让仍在工作的人也减少了参与社会活动的频率;失业率高的地方,暴力犯罪活动和针对财物的犯罪活动更为猖獗;教育子女方式更粗暴;家庭更脆弱;心理疾病发病率偏高;全社会出现焦虑情绪。
希腊财政部副部长菲利波斯·萨希尼吉斯宣布,该国国债为3000亿欧元,“创我国现代史上最高水平”。
11日,拉美社墨西哥城电,“全球经济危机、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和财富分配不均,导致今年世界贫困人口增加。2009年全球20.2亿人生活贫困,最迫切的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世界银行说,81%的穷人住在农村。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12亿多人每天都在挨饿,其中3.2亿是儿童。
美联社华盛顿电,“经济新闻扬起全球复苏的希望”。美联社自上海报道,“海关数据今天显示,由于美国和其他大型市场刚刚出现的复苏迹象提振了需求,11月中国出口同比下降1.2%,为今年以来的最低降幅。”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报道,“中美强势数据促使全球股市上扬”。
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美国即将出现出口猛增》。
新华社报道,美国国会下属的问责局有数据显示,美国2000亿美元金融救援计划中两个关键项目,亏掉大约610亿美元纳税人的钱。
12日,西班牙《国家报》刊登《古巴承认危机使其窒息》,说国际金融危机、美国封锁和飓风带来100亿美元的损失,劳尔·卡斯特罗说:危机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必要强调回归五年计划和计划经济模式。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大学将把经济危机纳入教案。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美国秘密冻结伊朗20亿美元资产。
13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一项高达1.1万亿美元的联邦政府开支法案。媒体认为,美国危机尚未过去,明年国债将达到创纪录的14万亿美元,而奥巴马政府还能够“像个喝醉了的水手一样花钱”,是因为美国可以轻松地通过印钞票,把赤字转嫁给持有美元资产的国家和个人。这将有损于中国。
14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欧洲的顶尖经济学家警告说,如果各国央行和政府重复过去的错误,长时间使用扩张性货币和支出政策,可能会导致资产价格出现泡沫”。
俄罗斯《专家》周刊刊出维亚切斯拉夫·丘巴罗夫《日本经济》,说日本经济“转向中国航道”:“已经有上万日本大中型企业在中国建立了公司,而且日本人还越来越多地把整个生产流程都安排在中国,留在日本国内的通常是最高层的几个领导部门和财务部门”,“实际上所有企业领导和工程技术部门都由日本人控制,而产品仍在更大程度上定位于日本市场(中国对日出口60%是日资企业制造的产品)”。
德国《明镜周刊》报道,希腊实际上已经破产。德国总理默克尔称,现在的希腊就好像一颗定时炸弹。
15日,日本《经济学人》周刊发表该刊编委尾村洋介《2010年的世界市场依然充满危机》,认为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虽然可以带动发达国家迈入复苏阶段,但是由于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以及新兴国家经济泡沫等风险,将使2010年世界经济充满危机。
迪拜债务危机的阴影正在投射到欧洲。继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爆出债务缠身、主权债券遭评级机构下调之后,奥地利又传来坏消息。欧元区在纽约交易时段触及盘中低点1.4503,为两个半月以来最低水平。美联社对此的评论认为,“欧元区面临的危机远远没有结束”。
16日,美国《华尔街邮报》发表哈罗德·迈耶森《让美国惊恐的10年》。文章说,美国金融业与非金融业年薪差距从1989年的1.1万美元扩大到2007年的4万美元,前者的“新的金融产品”“把经济低迷搞成了大衰退”。美国人眼下不仅关心丢掉工作,“担心的是美国被挖空了,担心我们没有重新实现总体繁荣的可持续途径”。民意调查中看到的道德世界,“就是查尔斯·狄更斯笔下的道德世界”。
这10年在惊恐中开始,又在惊恐中结束。它始于华尔街——世界贸易中心——成为大规模屠杀的目标,终止于华尔街引发的经济衰退令小市民惊恐和震惊。
这是心烦意乱的10年。美国经济先是一片沸腾景象,然后土崩瓦解。在这10年中领导了美国8年的那个总统,让我们卷入一场与萨达姆的恩怨争斗,然后不断把金钱投入随后的混战。美国中产阶级的衰败,根本不在他的关注范围之内。
17日,路透社华盛顿电,格林斯潘在为参议院听证会做准备时警告说,美国由于大量赤字而面临前所未有的财务风险。
18日,法新社北京电,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警告说,中国各家银行正在制造“越来越大的隐蔽信贷风险”,“通过财务手段将债务从资产负债表中抹去,以符合政府的资金要求”,“这种状况具有与美国次贷危机类似的特征”。
路透社自美国洛杉矶报道,美国监管者今天关闭加州第一联邦银行等7家美国银行。今年美国破产银行总数达到140家,是1992年以来美国银行破产数量最多的一年。
21日,英国《卫报》发表拉里·埃利奥特《全球经济由债务推动的繁荣与萧条的10年》。文章说:“这个10年以萧条开始,又以更大的萧条结束。夹在两次萧条中间的,是一场严重不可持续的繁荣。银行信誉扫地。人们发现经济学家不够称职。地缘政治力量开始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这就是二十一世纪的头10年。”“二十一世纪的头10年其实是一个利用借贷来掩盖现代全球资本主义深层次结构问题的过程。我们几乎走到了这条路的尽头,但还没有完全到头。”
24日,美国《新闻周刊》预测2010年世界形势,其中包括“中国经济将崩溃”、“欧洲面临新的金融危机”。日本汽车工业会公布数据,日本今年前11个月汽车产量比上年同期减少34.1%,全年产量跌破900万辆已成定局。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欧盟27国决定延长对中国皮鞋征收反倾销关税的期限。中国商务部采取对策,23日宣布对欧盟碳钢紧固件启动临时反倾销措施。法国《回声报》23日报道,“北京的抗议和警告什么都改变不了”。
25日,日本总务省公布11月份消费物价指数(CPI)为99.9,比去年同期下降1.7%,证实通货紧缩在持续。此外还有数据显示,11月份完全失业率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时隔三个月出现恶化。
美国《纽约时报》载文《越南重新界定在全球舞台上角色》,说越南经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初得益于西方资本,因为美国发生经济危机而遇到严重破坏,“全球化给越南的冲击超过了其他许多国家”。
26日,智利《第三版时报》发表胡安·卡洛斯·艾科尔兹《慈善资本主义》:“慈善资本主义”趋势沿着三条主线发展。一是私有领域对社会事业投资显著增加。二是私有领域资深经营人士把技巧运用于慈善事业。三是涌现出将盈利完全用于社会事业的新型企业。
美联社华盛顿电,“对美国失业者以及期待加薪的在职者而言,未来10年可能是残酷的”。失业率需要很久才能降到正常水平,或许需要10年以后。
27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罗伯特·B·赖克《救助华尔街——2009年度重大的小事》。文章说,华尔街用他人钱财进行豪赌的战略,现在和危机前一样大胆。对华尔街的救助没有渗透到实体经济。资金仍在流动和薪酬还在增加的唯一地方,是华尔街。多年经济增长的全部成果,都流到了人数相对较少的上层人士那里。“与美国总体经济的增长幅度相比,多数美国人近年来并没有过度消费。只是和他们不断减少的收入份额相比,他们才算是过度消费。”太多的美国人失去了工作、收入、房子和存款。“只要收入和财富继续向社会上层集中,而且较富和较穷的美国人之间的鸿沟继续扩大,这场大衰退就不会结束——至少在实体经济中将是如此。”
澳大利亚央行公布数据显示,澳大利亚人个人平均债务超过美国,为全球第一,家庭负债总额超过全年国内生产总值。
28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保罗·克鲁格曼《大零蛋》,说美国过去10年的经济等于零。
美联储推出一项针对银行的定期存款工具提案,可回收银行系统的过量货币,被认为是其“退出策略”的一部分。《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所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急剧增长,截止10月底,官方和民间合计持有7465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0%。
彭博新闻社网站报道:“美国银行说,中国股市2010年可能形成‘大泡沫’”。
英国《金融时报》发表《‘影子经济’有助于抵御衰退》。文中列举两种情况。一种是希腊:公共服务领域贪污成风,人们“费尽心机地去挖国家的墙脚”。另一种是人民“特别诚实”,比如奥地利、法国、荷兰。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载文说,印度近期上调铁矿石出口关税,中国钢铁企业将承担大部分成本上升压力。
29日,美联社纽约电称,“从互联网泡沫开始,最后到抵押贷款泡沫和石油泡沫,一系列破裂的投资泡沫,主导了年这10年。下一个10年看来也不会有什么不同。”
西班牙《起义报》刊登齐格蒙特·鲍曼《资本主义制度,寄生虫制度》:资本主义无法同时保持连贯性和完整性。资本主义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制造问题的机器。它像一条吃自己尾巴的蛇。
和所有的寄生虫一样,当它遇到尚未开采的营养组织时就能维持一段时间的繁荣,但必定对宿主造成伤害,并迟早毁灭其自身赖以繁荣甚至生存的条件。
和资本主义之前的所有变异一样,这一次同样由国家来为资本主义剥削构建新的肥沃土壤。
“信用危机”将许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变成一支欠款大军。“信用危机”不是资本主义的终结。它将很快寻找新牧场,在资本主义国家的鼓励下通过税收强制动用公共资源,直到所有机会再次被消耗殆尽。
我们还未开始对这个靠信用和消费推动的社会的可持续性展开严肃的思考。
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美国将对中国输美钢格板课税》。这种输美钢格板价值9100万。
《南华早报》刊有谢国忠《彩排》,称世界将迎来10年滞胀。当前救活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的,其实是数万亿美元救市基金。它一旦演变为通货膨胀,危机的真正代价将暴露无遗。“全球通货膨胀明年将开始加剧,到2012年也许会引起公众恐慌。届时,各国央行将被迫上调利率,又一场金融危机可能会接踵而至。”
日本《每日新闻》刊登《上证所今年交易额将跃居世界第三》,说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额超过东京证券交易所,成为继美国纳斯达克和纽约交易所之后的全球第三股票交易所。上证所交易额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引发的个人投资者资金的流入。
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郑永年《中国“GDP”付出社会成本》。
30日,俄新网发表普京在政府主席团会议讲话,题为《普京做年度总结:损失严重,但比预计好》。普京强调“以人为本”,说2009年俄罗斯政府的任务,包括“为那些特别困难的人提供帮助”。在经济危机的一年中,俄罗斯退休金增长24%,2010年还将增长46%。普京说,“俄罗斯将不会再有收入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的老人”,“我们明白我们对老一代所负有的责任和道德义务”。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最终批准对中国产钢管征收约10%-16%的关税。据说,这是迄今为止美国对华贸易制裁的最大一起案件。
《日本产经新闻》刊登《二十一世纪头10年是日本经济“萎缩的10年”》。
31日,美国劳工部公布,领救济金的人下降到17个月来的最低点,“26年来最严重的失业状况已经出现缓解”。
彭博新闻社网站刊出《在中国推动下,商品价格实现40年来的最大涨幅》。文章说,中国的需求弥补了二战以来历时最久的全球经济衰退。由于中国推动,24种原料的标普高盛指数上涨50%,铜、糖、铅价格翻倍,黄金期货上涨24%,原油上涨78%。
美国金融危机传(二十)
1日,中国与东盟10国签署的地区贸易协定生效。
日本《经济学人》周刊刊出经济分析师木下晃伸《世界金融缓和政策孕育着巨大泡沫——2010年世界金融市场展望》,认为由超低利率制造出来的庞大风险资本,可能最先流入与资源和能源相关的领域。相对于美国不动产为催化剂的上次泡沫,以新兴国家和资源为催化剂的更大泡沫潮流已经开始出现。
2日,英国《金融时报》刊登克里斯蒂亚·弗里兰《全球超富豪看起来不再那么仁慈》。文章说到美国:年间,收入最多的10%的人群获得实际工资增加中的49%,其中最高的1%获得24%,而低层50%的人获得不足13%。“收入不均在政治上凸现的一个信号就是,这个问题不只成为左翼关注的焦点,同样成为右翼关注的焦点。右翼知识分子在金融危机前往往否认收入不均在加剧,或是声称这没有什么关系,但他们现在也开始坦率地关注这个问题了。”
英国《卫报》发表女权活动家凯思·埃利奥特《我希望全球资本主义在未来10年里终结》。
3日,俄罗斯信息中心网站刊发《第二波危机很可能不是来自美国》,说“第三世界国家的一系列重大破产,很可能成为新一轮股市崩盘和投机性原料市场价格暴涨的信号”。文章认为,美国当局过去一年把许多问题转移到其他国家,美国经济复苏伴随着其他经济体难题的增加。第二波危机启动的条件,已经在美国之外形成。
4日,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美国当局修改福利条例,穷人更难得到现金救济,越来越多人靠粮券过活。600万人纯粹靠粮券过活,比两年前增加50%。这样的家庭占美国家庭1/50,占美国人口1/8,在儿童中占1/4。他们属于失业者,没有现金资助,没有失业保险金,没有养老金、儿女救济金或伤残救济金。埃菲社自布鲁塞尔报道,欧盟开始2010年“消除贫困与社会排斥年”计划。欧盟把收入不足本国平均收入60%视为贫困。欧盟有贫困人口8000万。欧盟一份文件说,他们的计划包括“将让那些被社会排斥在外的人拥有话语权”。
香港《信报》发表社评《中国东盟合作,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评论中国和东盟贸易协定启动。
印度南亚分析集团网站刊发《美国-中国组合:可能引发的全球战略反应》,认为“美国-中国组合”即“G2”,“日益成为美国掌控全球经济秩序乃至实施全球战略管理的最新外交政策选择”,“具有促使中国改变亲俄罗斯态度、将中国纳入美国轨道的倾向”。
5日,日本《经济学人》周刊发表田代秀敏《2010年中国经济面临资产泡沫和财政赤字风险》。
美国《侨报》发表《美掀破产潮,去年申请破案升三成》,说去年共有140万个个人和商家申请破产,比2008年上升32%。密欧根大学教授波涛说,这证明2005年的改革是失败的。
美国商务部决定对价值超过3亿美元的从中国进口的钢材产品加征4.3%-289%的关税,初步裁定对从中国进口的金属丝网托盘征收42.61%-289%的反倾销税。
彭博新闻社网站报道,加利福尼亚的一家软件制造商对中国提起诉讼,称安装在中国个人电脑上的“绿坝-花守护行”过滤软件侵犯其知识产权。
美联社自华沙报道,波兰已经削减2.4万多名共产党时代官员和秘密警察的养老金,“理由是他们曾侵犯人权”。内政部女发言人乌戈热塔·沃伊尼亚克说,议会通过的一项法律——将共产党时代的警察、边防军人、狱警和消防员月养老金平均削减50%以上——自1月1日起生效。
美国《今日美国报》刊登里克·汉普森《未来10年美国的变化和若干思考》,说美国将迎来“恐惧的10年”。
6日,英国《金融时报》刊出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为什么欧元区10年前景难测?》,说欧元区“外围成员国落入一个陷阱——它们无法快速形成对外盈余,无法轻易重启私营部门的借贷,也无法轻松维持当前的财政赤字。大举向国外移民是一可能的选择,但肯定不是一个好主意”。这是该体系固有的结果。
日本《朝日新闻》发表《中国应承担与经济增长相应的责任》,“肩负起与‘世界第二’相称的责任”。
韩联社报道,截至2009年11月底,韩国“事实上失业者”为330万人。“事实上失业者”指没有进入统计厅的正式失业统计,但与失业没有区别的人群。
7日,《土耳其周刊》刊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哈罗德·詹姆斯《为什么大银行成了危机赢家》,说世界危机起源于美国“大到倒不了”的银行,“最近20年,金融国际化趋势渐渐催生一种新格局:一小撮银行瓜分全球大市场”。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刊出《泡沫警报》,说各国需要警惕高资产价格低利率和巨额财政赤字并存的情况。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刊登《期盼中国“进口奇迹”》,说中国进口未来三年内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进口国。
8日,美国劳工部公布,2009年12月,美国非农业部门就业岗位减少2.7万个,失业率10.0%,与11月持平。
欧盟统计局公布,欧元区11月份失业率升至10%,为1999年以来最高。欧元区16国中,西班牙失业最严重,达到19.4%。欧盟27国中,拉脱维亚高达22.3%。
9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2009年欧元区和美国“出现了令人沮丧的就业状况,失业率达到两位数”。台湾《工商时报》刊文《中国商品‘低价路线’已步入强弩之末》。
10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刊登《赤字剧增引起美国选民恐慌》。
新华社报道,“中国车市成外国车商‘救星’”。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表示,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超过1350万辆,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跨国汽车公司去年在中国的业绩,都取得了两位数增长,有的甚至达到60%以上。”报道说,美国通用在华销量达1826万辆,同比增长66.9%;美国福特销量同比增长44%;福特在华合资的长安福特马自达销量增长55%;德国大众增长36.7%,达到创纪录的140万辆,大众品牌、奥迪品牌销量增长均30%以上;日本丰田、日产、本田增长20%以上。
11日,《人民日报》“经济聚焦”报道,美国已对中国钢绞线、钢格栅板、油井管、无缝钢管、钢丝层板等多种钢铁制品启动贸易制裁。
《香港经济日报》发表《美国复苏短暂,衰退即将重临》,说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后遗症迟早会浮现,经济复发性衰退不可避免。
英国《独立报》刊登斯蒂芬·金《日本停滞的经济警告我们,我们尚未脱离险境》。
12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投资金砖四国股票要警惕GDP的诱惑》。
路透社自北京报道,“中国12日采取最强硬的措施以紧缩货币政策,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震动了全球金融市场,令投资者颇感意外”。
美国政府说,随着进口猛增,美国11月份贸易逆差创10个月以来最高,“显示持续复苏”。
法新社华盛顿电,美联储表示,去年净收入达到521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13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2005年中国净出口煤炭7000吨至8000万吨,2009年净进口动力煤超过5000万吨,中国需求令煤炭价格猛涨。
14日,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世界经济论坛的一份重要报告发出警告:目前再次发生资产价格泡沫的可能性已超过五分之一,世界将为此付出1万亿英镑的代价,而且全面爆发主权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也同样很大。”
美国政府宣布,大约50家大型金融机构今后10年必须向国库缴纳大约900亿美元“责任费”,为它们在金融危机中的角色埋单。摩根大通公司首席执行官戴蒙表示,这“让人难以接受”,“应该公平一点”。
法国《费加罗报》报道,中国造船业2009年订单总量超过韩国,成为世界造船业老大。
罗马尼亚财政部长宣布,政府准备削减公共部门10万工作岗位。
15日,俄罗斯《晨报》刊登《专家认为2010年世界经济面临三大威胁》,这里指的是:国家财政状况恶化;资产市场出现泡沫;中国经济“硬着陆”。
16日,《日本经济新闻》发表《中国外汇储备再增23%》,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5日公布的数据,2009年底外汇同比增加23.3%,国内货币供应量同比增加27.7%,“一部分过剩的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导致房价上涨,通货膨胀风险加剧”。
美国《新闻周刊》刊登马丁·雅克《不可能叫板中国》,说中国主导的世界即将到来。
17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中国人来了。中国超级富豪纷纷前来伦敦购买豪宅。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超级富豪们拥有了在世界上最昂贵住宅区寻找目标的能力。”
《今日美国报》报道,“中国购买美国资产多于美国购买中国资产》。
18日,美国《新闻周刊》刊登《全球化革命》,认为“华盛顿共识失败,全球治理不再为西方所完全控制”,“危机凸现出欧洲结构的裂缝和一体化的局限性”,我们可能会看得到,这场变革的结果可能是经济模式四分五裂。全球化即美国化的时代已经结束,市场经济与政治民主的契约被遗忘。由于中国-新加坡模式更加深入人心,我们也许会看到政府重新加强干预。对于进一步促进自由市场发展,就连欧洲也变得谨慎起来。
《新闻周刊》同期还刊有《是什么引起了大衰退?》,认为对这个问题争议尚大,但加强金融市场监管迫在眉睫。
美国《时代》周报发表《“这关系到一种思想”——未来世界应该怎样?美国前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看不到美国衰落的迹象》。
英国《卫报》网站发表《没有中国的经济改革,全球复苏恐注定失败》,认为2010年将是“复苏的一年,攻击银行家的一年,减债的一年,对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增大的一年”。
日本《产经新闻》刊登《人民币将在国际货币战争中获胜》,说世界金融危机吹响了新一轮货币战争的号角,美国抢先出场,死守美元基础地位,中国紧随其后,向最后胜利迈进。该文写下一段货币战争的历史:所谓货币战争,是指各国竞相争夺他国财富,扩充本国财富。公元前221年,中国的秦始皇发明圆形的“半两钱”,使经济得到发展,秦始皇本人也成了战国时代的霸主。大约20年后,汉高祖将“半两钱”改造成为小而轻便的“英钱”,并开始大量发行,采取通货膨胀政策,使经济得到恢复。唐朝出现了纸币萌芽。宋朝时期纸币“交子”在市场大量出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利用“交子”扩充了版图,为忽必烈建立横跨亚欧大陆的元朝帝国铺平了道路。正是凭借不兑换纸币,元朝才实现了世界性帝国。
十九世纪的大英帝国,独占南非殖民地的黄金资源,以黄金为基础,使伦敦金融市场成了世界金融中心。印度当时实行银本位制,在对英国贸易中处于贸易顺差,在账面上是英国的债权国。英国用黄金偿还对印债务,通过操纵金银兑换比率,掠夺了印度的财富。
近代中国实行银本位制,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初期损失并不严重。但美国罗斯福政府提高了白银价格,受此冲击,中国的货币制度崩溃。蒋介石政权在英美支持下发行“法币”,阻止了日军发行的军票等日本纸币在中国的流通。但最终“法币”被毛泽东领导下的解放区发行的纸币券“边币”打败。“边币”后来发展为中国的统一货币人民币。
19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中国的生产力过剩没有想象中的严重》。
日本《经济学人》周刊发表《2010年将是“人民币国际化元年”》和《发达国家通货膨胀紧缩对策催生新兴国家泡沫》。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发表《希腊使欧元陷入危机》,说希腊2009年新增债务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3%。
20日,世界银行发表《2010年全球经济展望》,说虽然金融危机最糟糕的阶段已经过去,但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依然脆弱,必须警惕出现再次衰退和新一轮资产泡沫的可能性。
香港《南华早报》评论中国房地产业,发表《房地产销售上升75%,激起泡沫担忧》。
21日,西班牙《国家报》刊登《今天贫穷的面孔更加年轻》,说欧洲贫困人口日趋年轻化。欧洲的一个长期痼疾,是有8000万贫困人口,25%的人认为自己出身贫寒。里根、撒切尔上台,推行新自由主义以后,“导致社会严重不平等现象”,“大学生成为贫困大军中的新面孔”。
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发表《中国在全球投资意向调查中输给美国》,说“投资者转而看好美国,对中国的热情略减,因为他们对中国市场的泡沫感到担心”。
22日,俄罗斯《独立报》发表《俄罗斯经济现代化需要科学政策,而不是新自由主义试验》,认为俄罗斯“目前的局面是俄罗斯推行新自由主义阶级观念所导致的结果”。
23日,《日本产经新闻》刊出《奥巴马加强金融监管恐产生令人担忧的副作用》。文章说,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后,美国政府用于拯救金融机构的7000亿美元公共资金中已产生1170亿美元的损失。包括当局对银行方面的承诺,美国实施的公共援助已经达到总额超过10万亿美元的美国名义GDP的七成多。
日本《富士产经商报》刊登《中国经济增长关键是改善国内劳动者待遇》。
《俄罗斯报》发表《危机将骤起》,认为美国、欧元区、中国是“世界经济的最敏感区”。
24日,英国《星期日电讯报》刊出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我们为何应该改变资本主义》。文章说,“金融界的种种道德缺失,都源于对自我利益的追求,体现了人性中最基本的丑恶——贪婪”,个人主义不仅同市场原教旨主义结合,而且同物质主义结合,导致对信任的破坏。文章写道:
所谓的新经济,也就是盛行于二十世纪后半期的金融创新、放松监管和花样百出的金融工程,被认为能够更好地管理金融系统的风险,带来巨大的财富,让所有人享受繁荣与富足。然而2008年这场危机让经济学家们描绘的美好蓝图幻灭,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那些长期以来被奉为金科玉律的观念。
美国《纽约时报》刊登《市场风险的三张面孔》,说美国股市今年面临三大风险——利润风险,估价风险,政策风险。
25日,第10届世界社会论坛在巴西阿雷格里港开幕,到会1.5万人,将持续5天。美联社报道,大批热心分子挥舞共产党的旗帜,高喊社会主义口号,指责西方发达国家“使资本主义制度是陷入混乱。我们将让他们知道,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没有剥削的世界,穷人将得到帮助”。大会提出,“必须重新调整全球经济,以让人民而不是大公司受益”。人们预计,今年的经济会死气沉沉,给人留下资本主义正走向衰退和灭亡的印象。
俄罗斯报纸网《重新思考和漠视危机》报道,银行家希望借机在即将召开的达沃斯会议上反击奥巴马。
2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经济2010年将增长10%,“亚洲地区是最先从几十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造成的全球衰退中反弹的,亚洲重要的经济体将引领全球复苏。”
美国《纽约时报》刊出《随着中国的崛起,它与西方的冲突也在增多》:中国不再是正在崛起的经济体,它已经崛起,不仅崛起得更为迅速,而且比人们在这场影响深远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前预计得更为自信。这场危机让所有地位已经确立的工业强国受到重创,从美国到欧洲,再到日本,都未能幸免。
奥巴马在艾森豪威尔行政办公楼召集中产阶级工作组开会,说“很多美国人早在经济学家宣布之前就已亲身感受到经济衰退”,“中产阶级陷入困境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他宣布几项扶助中产阶级的具体计划。据说,他的计划将惠及近20万美国人。
27日,法国《20分钟新闻》网站发表《全球失业达到创纪录水平》,说全球失业率2009年爆炸式攀升,达6.9%,失业人数2.12亿。2010年失业率仍居高位。
达沃斯年会开幕。预计会期4天,来自20多个国家的2500名代表到会。
法国《世界报》网站发表《金融危机后,2010年世界更危险》。
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说美国要“誓死捍卫‘世界第一超级大国’地位”。
法新社伦敦电,官方数据显示,英国经济2009年第四季度微弱增长,增速低于0.4%的市场预测。
英国《每日电讯报》刊文《英国是“犯罪联合国”》,说关押在英国监狱里的外籍罪犯来自世界80%的国家。
28日,中国副总理李克强在达沃斯年会发表讲话。
英国《金融时报》载文,说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19日公布的“2009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提供的数据,“不能反映实际情况”。
英国《金融时报》文章《达沃斯:衰退阴霾未尽》,认为全球经济衰退没有结束,复苏势头并不稳固。
《日本产经新闻》发表《新兴国家和资源国家货币急剧贬值》。
29日,英国《独立报》刊登《华盛顿的腐败正在扼杀美国的未来》。
该报还报道,“英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字显示,伴随经济衰退,英国的自杀案件10年来首次增长,同时离婚人数已降至1975年以来最低点。”
英国《金融时报》刊出哈佛商学院教授约翰·奎尔奇《如何瓜分中国二线市场》。
30日,英国《独立报》刊出《法式奢侈建筑显示中国贫富差距》,评论中国房地产业,说中国贫富差距正在扩大,80%城市居民买不起房。
31日,美联社报道,美国经济2009年第四季度增长5.7%,创2003年以来最快纪录,也是“朝降低10%的高失业率迈出的一步”,但失业率回归正常需要5年。
路透社报道,美国国会消息人士说,白宫预测,美国本财年预算赤字将达1.6万亿美元的历史最高。
英国《金融时报》发表《航空业惧怕中国制裁》,说“航空业高管和美国政府今天表示,对中国威胁制裁参与规模达64亿美元对台军售的美国企业一事表示关切”。
美国金融危机传(二十一)
1日,俄罗斯《新消息报》发表《经济论坛又未能解决任何问题》,评论最近举办的达沃斯年会。
美国《华尔街日报》载文,盛赞中国最新数据显示制造业继续增长。
奥巴马提交2011财年政府预算报告,赤字达创纪录的1.56万亿美元,占GDP的10.6%。全球开始担心全球性“赤字潮”对经济复苏的无形制约。
俄罗斯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俄罗斯2009年GDP下滑7.9%,成为下降幅度最大的年份之一。
2日,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刊登《中国拯救通用汽车?》,说2009年通用在美国销售下降30%,在中国销售增长66%,为其全球业务中最亮点。现在,每四辆通用中,就有一辆产自中国。报道说,通用“设法把不良资产转给了中国企业”,面临亏损的悍马正在设法卖给四川腾中,北汽控股则收购了通用旗下的萨博品牌的部分技术。报道说,2009年,通用同意将51%的多数控股权让给了中方合作伙伴上海汽车。上海通用表示,这还只是众多类似交易中的第一宗。“如果没有中国,通用可能根本就无药可救了。”
3日,奥巴马同美国参议院民主党议员举行战略会议,说在贸易方面,将对中国采取“最强硬”态度。
美国财政部宣布,美国债务2月底将达到目前12.4万亿美元的上限。国会考虑再次提高上限。
美国《纽约时报》刊出菲利普·鲍林《谁更需要谁?》,认为中国更需要美国而不是美国更需要中国,因此,可以对华打一场贸易战。
法新社自上海报道,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警告,中国的银行面临最大泡沫风险。
4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伴随金融业和制造业问题,经济危机逼进日本》。
5日,法国《解放报》刊出访问巴黎第十大学教授菲利普·于贡文章《“危机影响将长期存在”》,这位教授说,世界经济正呈现复苏迹象,但危机影响将长期存在。
美国劳工部发布数据称,美国1月份失业率下降至9.7%,为5个月来最低。
路透社报道,中国将对美国鸡肉产品征收反倾销重税,美国表示“极为失望”。鸡爪和翅尖在美国每磅售价约2美分,在中国可以卖到42美分。美国方面对来自中国的礼品包装盒和其他种类的窄型织带征收初步的反倾销税,关税税率最高达231.4%。
6日,香港《文汇报》报道,希腊的债务危机扩散到西班牙和葡萄牙,外界担心出现“雷曼”式危机。现在关注的是,欧盟会不会出手相救。此前数据显示,希腊2009年政府赤字占GDP比例超过12%,爱尔兰为10.75%,西班牙也超过1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表示,IMF已经准备协助最受压的希腊。但是希腊重申,没有计划寻求IMF的拯救。
7日,西方七国财长会议在加拿大召开,聚焦中国和希腊。
美国《华盛顿邮报》刊登《投资策略家预测可能影响经济复苏的情况》。可能出现的意外是:美国房市持续低迷、消费继续受到抑制;日元、英镑、欧元和美元暴跌;中国走弱。
8日,西班牙《起义报》刊登印度前外交官M·K·巴德拉库马尔《输油管道地缘政治的决定性变化》,说大国对能源的控制战争正从中东转向中亚。
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报9908.39点,跌破万点心理大关。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发表《全球衰退结束,经济学家预测2010年复苏》。
阿根廷《二十一世纪趋势》网站刊出《产油国高管薪水最高》,说西方发达国家例如西欧和美国、英国等高管购买力列世界第30位以后,列世界前10位的是中东国家、智利、罗马尼亚、土耳其。发展中国家高管和普通员工工资差距不断拉大,差距最大的为尼日利亚和中国。
9日,美联社布鲁塞尔电,“如果欧盟领导人在本周的峰会上不采取某种果断的行动,欧元就可能继续下跌,希腊的经济灾难可能蔓延到葡萄牙、西班牙甚至负债累累的意大利和比利时等其他欧元区国家”。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统计说,1月份国产汽车产量161.47万辆,环比增长5.04%,同比增长1.4倍;销量为166.42万辆,环比增长16.83%,同比增长1.2倍。
10日,法新社华盛顿电,美国商务部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12月,美国贸易逆差创全年最高纪录,为402亿美元。
路透社莫斯科电,俄罗斯亿万富豪2009年人数增加50%。
11日,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发表《世界经济的新危险》,说“政策风险”成为世界经济动荡的新源头。路透社巴黎电,“欧盟领导人也许本来希望,通过宣布对希腊克服债务危机的行动给予全面政治支持,他们就可以避免动用自己的钱包”,结果是欧元走跌。
德国《世界报》刊登《中国成为美国的替罪羊》,认为世界“问题在美国,不在中国”。
中国统计局发布,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5%,涨幅较2009年12月的1.9%下降。
12日 ,丰田公司宣布再次从美国召回年款塔科马四轮驱动卡车。此前9日曾宣布召回44万辆混合动力车。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目的是防止春节以后资金过剩的状况进一步加剧。路透社自伦敦和纽约发出的报道称,“世界各国股市感到恐慌”,全球股市暴跌。美元涨到7个月来最高点。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刊文认为,中国适度通胀并非坏事,“把国内通胀率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是比大幅调整汇率更好的政策”。
新华社报道,受益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运行,2010年1月份,东盟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对东盟出口105.5亿美元,增长52.8%,自东盟进口109.3亿美元,增长1.2倍。
14日,美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为何欧元的灾难让我们所有人惊恐》,认为希腊危机可能使其他国家受到感染,最令人担心的是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和西班牙。
15日,美国《新闻周刊》发表《瑞士神话的终结》。
16日,路透社伦敦电,“最新调查显示,西欧人每年要花费105亿欧元用于购买非法来源的药物,其中有很大的部分是假药”。
美国官方公布的数字显示,2009年12月,日本成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德国之声》就此评论说,中国的美元减持量其实非常小,基本上是一种市场行为,不必“过分解读”。
美国《纽约时报》刊登《吝啬的中国可能只会伤害自己》。文章写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一直呼吁中国增加社会支出鼓励人们更多消费。经合组织更直言不讳地向中国提出建议。“中国本可以大幅度增加福利和医疗方面的支出,然而它实际上连一点皮毛都没有做到。”
17日,美联储提高美国经济2010年增长预测,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2.8%至3.5%。
《华盛顿邮报》发表《美国的债务螺旋上涨与希腊危机相似》,说希腊破产已经数年,2009年预算赤字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2.7%,总债务达国内生产总值的113.4%。
德新社报道,“联合国和亚洲开发银行今天发表报告说,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可能会使亚太地区的2100万人口陷入极度贫困。”全球衰退阻碍了亚太地区的扶贫工作。这里20%人口无法享受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经济增长的最新估计数字表明,每日收入不到1.25美元的人口在2009年增加1700万,2010年将再增加400万。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刊登《中国高速增长催生“鬼城”》,说中国有一种“极具破坏力的经济力量:痴迷于GDP,忽略其他用来衡量进步的标准,也忽视人力资本。中国计算的GDP并没有将数量与质量、创造性支出与破坏性支出区分开来”。
18日,美国《商业周刊》网站发表《中国的房产泡沫》。文章说,北京大约一半商业用房空置,“如果北京无法给市场降温,令楼市泡沫最终破灭的话,那么坏账将大为增加”。
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刊登《应对过分自信的中国》,鼓动西方对华强硬。
新华社发表记者文章《“美元投机套利交易”规模空前,分析人士警告——美“零利率”正酿全球资产泡沫》。所谓“美元投机套利交易”,指美联储实行“零利率”政策之后,投资者以较低成本借入美元,转而投资于其他收益更高的资产。从日起,美联储逐步将利率从5.25%降至零到0.25%之间,这一政策一直延续至今。文章援引因预言国际金融危机而闻名的美国学者努里尔·鲁比尼的话说,“美元已成为套利交易的主要融资货币”,正在成为“套利交易之母”和“私有资产泡沫之母”。
19日,美联社自芝加哥报道,波音公司拟解雇1000多名技术工人。
美国《亚洲华尔街日报》发表《缅甸私有化——缅甸出售资产是否推动了它的改革?》,称缅甸政府计划出售大量主要资产,包括250家国有加油站以及处理很大部分贸易的港口,一些工厂、影院和仓库,国际航空公司及其他资产,这种关键国企的私有化风潮,“可能是为了全国大选而进行的”。
路透社华盛顿电,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表决,批准美国商务部调查关于中国企业在美国以不公平的低价出售油井钻杆的指控。
20日,法国《费加罗报》发表《应当停止用欧元来欺骗!》,说这才是“应对希腊等国危机的最佳选择”。
阿根廷工业和旅游部下属工业、贸易和中小企业国务秘书处发表公告,决定对中国向阿根廷出口的西服、套装和夹克展开反倾销调查。
21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公布民意调查结果称,86%
的接受调查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政府体系已经破产。认为没有破产的占14%。
英国《金融时报》登载美国金融家绍罗什《欧元面临的考验远远大于希腊》。
22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中国面临发生本国金融危机的风险》。文章写道:以下是再熟悉不过的西方金融危机的种种病症:廉价贷款和监管不严引起的资本分配不当,信用评估有限的投资工具激增,基于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而产生的系统性偏差。因此我们担心中国银行也许会在本国复制一场金融危机。
23日,路透社自纽约报道,“由于担心重启就业的行动可能受到阻碍,从而遏制经济复苏,本月美国消费者信心降至10个月来的最低点”。22日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提前结束原定将举行四天的罢工,英国航空公司却面临罢工威胁。路透社称2009年是“航空业最惨淡的一年。航空公司步履艰难,员工对雇主要求他们勒紧裤带的压力感到越来越不耐烦”。本日,法国炼油厂罢工愈演愈烈,各地空中交通管制员开始为期四天的罢工。希腊抗议者封锁雅典证券交易所,拥有500万成员的工会计划总罢工。葡萄牙第二大工会,拥有50万成员的总工会警告,将呼吁发动更多的罢工。媒体称,罢工浪潮让欧洲“坐困愁城”。
美国《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刊载《中国楼市泡沫的破灭预言》,说这一泡沫已进入晚期。
24日,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说,2009年世界贸易下滑12%,为1945年以来最大跌幅。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国会发表证词称,美国需要保持低利率。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2009年,美国“问题银行”从年初的252家达到年底的702家,贷款出现1942年以来的最大降幅。
法国《世界报》刊出《欧洲:双重信任危机》,认为“欧洲陷入了恶性循环”,存在分裂危险。
希腊公务员工会和私营企业工会联合行动发动万人罢工,抗议政府紧缩政策。
英国《金融时报》发表记者杰夫·戴尔自北京发回的《人民币升值开始让美国清醒》。文章写道:美国失业率上次达到两位数时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全国正热播一部名为《红色黎明》的影片,内容讲的是苏联人利用当时经济动荡对科罗拉多州发动一次未遂入侵。
目前由于美国失业人数再次达到了当年的水平,《红色黎明》经过改写后再次粉墨登场。所不同的是,这次的反派主角是中国人,而不是苏联人。电影一上来就展示了中国军队对底特律城的接管。
在这种气氛下,中国货币再度成为一个热门的政治话题,就不足为怪了。
美国总统奥巴马最近更加大声地呼吁中国允许人民币升值,称增加对亚洲出口意味着“数十万,或许是数百万个美国就业机会。”
美国彭博新闻社报道,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或减速,但不会出现日本式衰退。中国铁矿石进口价格创14个月以来最高。
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征收从11.06%到12.97%的反补贴关税。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中国四川的腾中公司收购美国“悍马”品牌的交易,由于中国监管机构反对和银行融资问题“接近告吹”。
香港《南华早报》载文称,中国迫于国内压力,人民币将在第二季度升值。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被任命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特别顾问。法新社报道说,这反映出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有助于提高中国全球形象。
希腊爆发200万人参加的总罢工。其中包括50万公务员。他们“打算放弃他们的岗位,以对抗政府所实施的紧急财政措施”。这已经是两周内的第二次罢工,表达了希腊民众对欧盟的不满。这是希腊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罢工。
25日,西方媒体就希腊债务困境连续发表评论,担心引爆欧元危机。法新社报道,伯南克说,美联储正在审查高盛等公司在帮助希腊掩盖债务问题方面所起的作用。
法新社华盛顿电,美国专家说,中国“秘密增持”美国国债,“中国显然正在通过第三地增持美国债券,目的是要掩盖它作为华盛顿主要债权国的重要性”。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刊出记者文章《是时候担心中国了?》,说中国正进入一个“艰难发展期”。
法新社自首尔报道,经济不景气让韩国人不敢结婚生孩子。韩国出生率2009年为1.15,是自2005年平均数1.08以来的最低值。
26日,法新社报道,美国2009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5.9%,为最近6年来最强劲增长。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1座政府机构办公楼前竖起“待售”招牌,使用面积总和为65万平方米。预计买家出价可能超过20亿美元。卖楼的目的是填补赤字。
德国《世界报》刊登《欧洲病夫》。
美国《商业周刊》发表《纸老虎——中国不是美国的威胁》,说“中国无法以抛售美债威胁美国”。
美国财政部最新发布,截止2009年12月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8948亿美元,仍为美国最大债主。此前2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持有美国国债超过中国,没有包括中国投资者在英国等地购买的美国国债。
日本《日本产经新闻》报道,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迅速攀升,平均工资比2009年上涨10%至20%。
27日,英国《卫报》发表《希腊的珍贵古迹成为3000亿欧元债务危机的牺牲品》,称一些古迹因经济危机已不再向公众开放。
日本《日本产经新闻》报道,中国机床产值世界第一,超过日本。
香港《南华早报》刊出《挥金如土的中国赌徒让拉斯维加斯摆脱困境》,说拉斯维加斯在巴卡拉纸牌游戏上的收入2009年增加26.5%,第四季度增加100%,来自中国内地的赌徒“单枪匹马地促成了拉斯维加斯最近的这次逆转”。
28日,《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显示,2008年,广东省经济总量超过沙特阿拉伯、阿根廷和南非。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北京、天津也“富可敌国”。
美国《外交政策》2月号刊登《丰田遇难,日本遭殃》,说丰田曾经是二战以后日本成功复兴的标志,现在它发生的危机很快成为日本国力不振的一种象征,“给日本国家整体形象带来重创”。
美国经济危机大事记(二十二)
1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中美国”论创始人、哈佛大学教授尼尔·弗格森《美国:脆弱的帝国》,称美国崩溃“可能瞬间发生”。20年前的事情提醒我们,实际上帝国并非按照周而复始且意料之中的生命周期诞生、成长、主宰、衰落。是历史学家从回顾的角度把帝国瓦解的过程叙述成慢动作。相反,帝国的进程与所有具有调整能力的复杂体系是一样的。在一段长度未知的时间段里,它们的运行看似平衡。然而,它们会在刹那间毁灭。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刊出《中国:新的经济模式?》,说“中国银行业的行为,并不说明中国在遵循某种‘新模式’,它们可能重复西方陷入金融危机的同样错误”。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发表《卖数据绳给中国来绞死我们》,主张美国不应该放松对华技术出口管理。鉴于“中国会不惜触犯法律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因此“目前向国外转移大量先进技术确实表明有必要重新审视当前的出口管制体系,但应该着力于加紧而不是放松管制”。
日本《朝日新闻》发表《中国企业加速收购日本企业》。
美国市场观察网站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敦促中国在汇率问题上采取行动”,“以罕见的直率措辞指出,人民币的币值被严重低估了”。
2日,中新网据台湾东森新闻网报道,由于英镑兑美元汇率大幅下跌,债台高筑的英国可能沦为下一个希腊。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对从中国进口的铜版纸和磷酸钾盐征收反补贴惩罚性关税。这是自今年2月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铜版纸发起反倾销调查和美国初步裁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征收反补贴关税之后,中国遭遇的又一起欧美贸易保护事件。一些中国专家认为,“虎年伊始,我国多个先进制造行业频遭欧美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调查和裁决,反映欧美正在将我升级转型中的新型产业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新重点。”
英国《金融时报》刊出《银行存款构成中国通胀风险》。
《金融时报》中文网载文说,根据欧洲铁路行业协会的一项调查,从现在起到2016年,亚洲高速公路有望每年增长9.3%,大部分增长来自中国。“由于中国自主设计和制造的列车运行结果不佳,目前中国正在运行的高铁列车采用的都是从法国、德国或日本引进的技术”,但这种情况也可能改变。
3日,美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表《垃圾是美国对华最大出口》。文章说,2004年至2008年,美国对华出口翻一番以上,从347亿美元增加到715亿美元。电子元件、油菜籽和粮食是美国对华出口的传统三大项。“出口增幅最快、目前已跃升第一大出口项的却是垃圾”。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有关数据显示,中国进口的美国垃圾(废铁、废纸等)2004年以后增速惊人,在2006年至2008年期间暴增916%。“值得安慰的是,美国制造至少有一样东西仍保持着优势,那就是制造垃圾。”
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发表《史宗瀚称中国的隐形债务可能导致2012年危机》。史宗瀚为美国西北大学政治经济学家。他说,
2010年中国负债占GDP比重为22%,“令史宗瀚担心的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激增的贷款并未列入中国负债占DGP比例的官方统计中”。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刊登《美国将改变定义贫困的方式,这是近45年来的第一次》,说新定义在考虑家庭收入和食品价格之外,还将考虑开支和实物补贴,包括医疗、育儿、住房和公用事业等开支。美联社报道说,新的标准将使贫困率从13.2%提高到15.8%,从3980万人增加到4740万人。
英国《金融时报》刊出《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变赴美上庭?》,说多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因发布虚假信息遭集体起诉。
德新社自香港报道,澳门2月份赌场营业收入16.8亿美元,同比增长69.4%,为有史以来第二高的月度数据。2月下半月,日收入达到最高峰,为8755万美元,“内地赌客推高澳门赌场收入”。
4日,彭博新闻社网站发表《日本财政大臣应对连奥巴马都不愿触碰的销售税“禁忌”》,说日本正在寻求避免重蹈希腊危机的覆辙,讨论提高销售税,表明财政危机十分严重。
“美国之音”中文网报道,2009年中国对美国的投资剧增,投资重点转向服务业和地产业。
5日,俄罗斯政府日前出台一项投资计划,在未来10年投资200亿美元升级改造汽车工业,打造民族汽车产业,使俄罗斯成为世界级汽车生产基地。
英国《卫报》刊登《日本:坠落天使》,说东京街头表面繁荣,但是“日本缓慢发展的金融危机看来很可能恶化”。
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报道,2009年上海GDP增长8.2%,达到2183亿美元,香港萎缩2.7%,为2107亿美元,上海经济规模首次超过香港。
6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换走生产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普通工人的工资增长低于生产率增长。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生产率比1980年提高了40%以上。
但是美国劳工部的这种统计,只计算美国工人的劳动时间,尽管美国拥有的工厂和实验室在不断向海外转移,而在衡量生产率的最终的产品计算中外国工人占很大比例。
我们所认为的生产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一直是由外包在推动。
文章写道,美国人对他们的经济实力和弱点非常盲目。“依赖不准确的生产率数据,定会招来灾祸”。
英国《卫报》网站报道,高尔夫热在中国骤然升温。
8日,美国彭博新闻社报道,“鲁比尼说,‘极其谨慎的’中国将把人民币升值限制在4%。”
巴西发展、工业和贸易部公布以化妆品和食品为主、包括汽车和家电的产品清单,作为因美国拒绝取消棉花补贴而采取的制裁措施。
9日,法新社华盛顿电,美国实施奥巴马“推动出口战略”,重点关注农产品领域,将向外国壁垒宣战。
彭博新闻社网站报道,2009年美国百万资产家庭增加16%,而2008年减少27%。
德国《商报》刊登《中国市场上没有形成泡沫》。
日本《产经新闻》报道,“中国国内越来越多的人预测人民币将出现升值。否认升值的报道难觅踪影,容忍升值的论调开始出现”。
香港《南华早报》刊登《知名专家学者抛出中国可能让人民币升值的惊人观点》。
10日,法国《费加罗报》发表《西班牙:可预见的衰落》,说西班牙处在严重危机中,“从一个经济样板变成一个危机的国家”。2009年出现33.7%的负增长,2010年还会有1%的负增长,失业率19%,年轻人失业率达到40%。公共赤字2009年为12.5%左右,2010年会在10%左右。这是建筑业成为“单一产品”经济的结果。危机出现前,西班牙30%的人口直接间接地从事建筑业。住宅数目2007年底的每年100万套,已经跌落到如今的10万套。家庭负债从1999年占年收入70%,上涨到2008年初的140%。
俄罗斯报纸网刊登《稀土州》,说美国开发大型稀土矿挑战中国。
11日,奥巴马在美国进出口银行发表演说:存在对外逆差的国家,需要加大储蓄和出口。存在对外顺差的国家,需要刺激消费和国内需求。
正如我此前所说,中国转向更加以市场为导向的汇率,会对全球重新平衡做出重要贡献。
法新社报道这个演说时评论,这是中美政府近期一系列争论之后“最新出现的冲突迹象”。
境外舆论就国家统计局公布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7%发表议论,称这是“16个月来最高”,“超过预期”。
美国传统基金会网站刊出该基金会亚洲问题研究中心亚洲经济政策研究员史剑道(德里克·西瑟斯)《印度经济在衰退吗?》,认为印度经济在衰退,美国应该引导其进行“市场化改革”。
希腊最大的两个工会再次发起250万人参加的全国大罢工,抗议政府紧缩政策,航空、摆渡、铁路以及银行、学校、媒体全部停业。过去一个月里,希腊已发生多次罢工。
12日,韩国《朝鲜日报》报道,过去20年间,韩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缩水至1/3。
《日本经济新闻》刊文报道,中国地方财政问题愈发严重,预计2010年地方财政赤字将达2000亿元,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的瓶颈。
13日,英国《泰晤士报》网站报道,欧盟国家同意向希腊提供250亿欧元援助,但是“现在还没有达成协议”。
英国《独立报》报道,中国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环境质量仅是局部改善了,总体还在恶化”,可能成为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国家。
14日,香港《南华早报》发表《中国对波尔多葡萄酒的爱好超过美国》,称中国“救了波尔多葡萄酒”。
15日,美国《时代》周刊刊出扎卡里·卡拉贝尔《为债务辩护》,认为美国负债看似庞大但仍属可控,“经济规模急剧扩大,相对于经济规模,以全球标准衡量,债务并不特别高”,只要美元维持低利率,不论债务多么庞大,“都是可以管理的”。
美国《新闻周刊》分析丰田事件,发表《“迷路国家”日本跌至新谷底》。
美国130名众议员联名写信,要求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惩罚中国”。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刊发克鲁格曼《挑战中国》,要求采取惩罚性措施逼迫人民币升值,“美国财政部必须停止和稀泥”,“我们要和中国讲理,不要搞对抗。但我们已与中国讲理多年,至今毫无成果”,怎么办呢?“现在必须挺身对抗”。
美联社自华盛顿报道,中国已经连续3个月减持美国国债,但仍然是美国最大债主。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载文称,中国2月份CPI同比上涨2.7%,存款利率只有2.25%,表明中国实际利率已经为负。这种状况的持续,将是危险的信号。
针对美国棉花补贴政策,巴西政府宣布,开始就在服务和知识产权领域对美国采取报复措施进行磋商,包括停止发放药品许可证和拒付版权费用等。巴西计划在服务和知识产权领域向美国每年多征2.38亿美元关税。按照巴西政府上周已宣布的一份对美国商品的制裁清单,将对美国工业产品每年多征5.91亿美元的关税。
16日,路透社报道援引奥巴马发言人对记者的谈话,称“白宫今天说,奥巴马希望中国采取更为面向市场的机制来处理其汇率问题”。
美国民主党、共和党两党14名参议员提出议案,呼吁奥巴马政府就人民币升值一事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
美国《外交政策》发表经济学家丹·纽曼和前财政部副部长、深圳发展银行董事长弗兰克·纽曼文章《不要干涉人民币》。
星岛环球网据美联社消息报道,“韩国中产阶级持续崩溃,在韩国人口中所占比例持续减少”。中产阶级崩溃导致各种收入均衡指标日渐恶化。
美国众议院健康委员会批准总额达110亿美元的救助法案,以救助在“9·11”废墟工作受感染、患上癌症或呼吸道疾病的救援人员和工人。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和美国《华盛顿时报》网站3月15日和16日分别载文称,美国谷歌高层管理人员中,“99.9%地确信,谷歌将执行关闭在华搜索引擎服务计划”。
17日,美国参议院通过175亿美元的创造就业方案。
美国《纽约时报》发表社论《中国会听吗?》,称中国不让人民币升值,是一种“挑衅”,这“不但会挤占美国商品的空间,还会挤占其他发达国家的出口,威胁这些国家的经济复苏”。文章把中国置于“需要全世界来教育”的地位,号召各国和国际组织共同逼中国就范。
法新社华盛顿电,《专家:强迫升值人民币可能最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法新社华盛顿电,“分析人士说,强迫人民币升值可能适得其反”。
法新社布鲁塞尔电,“在欧盟抱怨中国采取保护主义行为的背景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天对美国要求允许‘被严重低估’的人民币升值表示支持”。
世界银行季度报告将中国2010年GDP增长率上调至9.5%。
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外国企业对华关系恶化》,“美国之音”中文网发表《外企担心在华营商环境恶化》,宣传“中国的民族主义正在抬头”,“中国入世所催生的自由化进程正在逐渐停滞”。
18日,《经济参考报》发表原载美国《大西洋月刊》第3期的《一个新的无就业时代将如何改变美国》,说美国失业率可以略有下降,但是“衡量失业和就业不足的最全面标准”在2009年10月份达到17.4%,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最高的。2009年一年,已经有44%的美国家庭,出现过失业、工作时间减少或减薪的情况。文章提要为:大衰退可能已经结束,但高失业时期可能才刚刚开始。在这个时期结束之前,它可能会改变年轻一代的生活道路和性格,在今后很多年扭曲美国的政治、文化和美国社会的特点。
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在清华大学演讲说,“并非只有美国希望在人民币问题上有所作为”。
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人民币成为替罪羊》,主张在人民币自由兑换而非汇率问题上对华施压。
香港《南华早报》刊出《尽管警告不绝于耳,但中国并非即将破灭的泡沫》。
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亚洲的通胀妖怪跳出瓶子》。
路透社报道,中国对澳大利亚小麦需求大增,说过去5个月里,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约40万吨小麦,成为澳小麦第三大出口国。
美国《纽约时报》刊出《瑞士制造商答谢中国市场》,说“中国消费者救了瑞士表”。
美国《华盛顿邮报》刊出《皮尤报告显示,多代同堂的家庭达50年来最高点》,说这是因为“美国很多家庭要面对失业和付不起按揭的困境”。
俄罗斯《导报》发表俄罗斯央行原第一副行长奥列格·维尤金《危机远未结束》,认为全球经济危机远未结束,俄需要利用间歇期调整政策。
19日,国际劳工组织发表报告称,经济危机已经导致全球丧失1600万个工作岗位。其中制造业大约丧失940万个工作岗位,占一半以上。
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关闭位于5个州的7家银行。美国今年破产银行数量升至37家。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2009年共破产银行140家,创1992年以来最高纪录。格林斯潘在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危机》,承认监管不力是导致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20日,德国《青年世界》发表《笼罩在中美国上空的云》。原文提要为“相互依赖让超级大国瘫痪:华盛顿敦促北京让人民币升值,但是中国经济承受不起这样的压力”。
21日,阿根廷工业和旅游部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鞋类采取最终反倾销措施,以保护本国制鞋工业。
22日,美国《时代》周刊刊出美国基金会经济增长项目政策主任迈克尔·林德《乏味的时代》,认为人类正生活在“技术停滞时代”。
法国《回声报》发表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努里尔·鲁比尼《欧元区和负债国左右为难》,认为欧洲各国财政刺激计划的推出和私营部门亏损的“社会化”,也就是用加大公共债务的方式来解决私营部门的债务问题,是有风险的,整个欧洲都“面临着进入恶性循环的危险:预算赤字、经常项目收支失衡、外债日益沉重、经济陷入停滞”。
日本《产经新闻》发表《美中货币战令人堪忧》,说从长远看,“人民币缓慢升值对中国来说是上策”。
俄罗斯《导报》发表《瞄准镜下》——中国出口产品的一半以上是外国公司在中国生产的。中国进口产品中的大部分是原材料和生产出口商品的零配件。因此,廉价人民币是美国、日本、韩国、台湾、俄罗斯和其他国家的数百万家公司在生意上有利可图的条件。
美国人在低价人民币中获得了许多好处。美国低价获得了实用的产品,如服装、鞋子、电器等等。实际上中国的政策对美国有利。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当天发布的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在未来二三年里不会出现大波动,但难以维持当前的增长速度。
23日,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在其网站公布《不公平的对华贸易造成国人失业》,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使2001年到2008年间美国失去240万个就业岗位。
《世界新闻报》发表《美国养老金亏空近两万亿》,称美国已有地方政府因无钱偿还养老负债而不得不申请破产。
24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钟山与美国财政部长莫蒂西·盖特纳会谈。其后《华尔街日报》网站25日报道,“中美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发出和解信号”。
日本国会通过2010年财政预算,年度新发国债规模约44万亿日元,比上年增加33.1%,占总预算支出比例高达48%。举债成为日本政府最大财源。
葡萄牙信用评级遭降,欧元对美元汇率跌至10个月来的最低点。
25日,欧盟首脑峰会同意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手,援助债台高筑的希腊。因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来被视为“不发达国家债主”,此举引起议论。德国《金融时报》称,现在“另一个病人已处于重症监护状态,这个病人就是整个欧洲”。美国《华尔街日报》也说,“欧洲已经是世界的病人”。俄罗斯《新消息报》26日的文章指出,“欧洲还将面临8年危机”。
26日,世界贸易组织数据显示,2009年世界贸易量缩减12.2%,贸易额下降23%,是二战以来最大的。美国出口额下降18%,中国下降16%,日本下降26%。2009年全球进口也受到重创,美、中、日分别下降26%、11%、28%。2009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头号出口大国。该组织说,2010年,世界贸易量有望增长9.5%,
27日,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同美国三大信用卡公司——维萨、美国运通、万事达——讨论了向世界贸易组织起诉中国的可能性,以向中国施压,迫使中国开放信用卡市场。贸易政策咨询师大卫·哈特里奇说:“如果美国政府想对中国来硬的,信用卡是个很有用的案子”。
《日本经济新闻》说,日经股指已经连续上涨7周,比去年3月末上涨了35%,短期内呈现过热状态,2010年上半年可能总体呈现上涨趋势。26日东京股市日经股指大幅度上涨,创2009年以来新高。主要原因是外国投资者大量买入。
28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刊出《中国到处都是人,却没足够的手干活》。
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以18亿美元收购该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100%股权以及相关资产。英国《金融时报》称,这是中国迄今在收购知名豪华品牌方面的最大手笔。
29日,英国《金融时报》刊登记者艾伦·贝蒂《华盛顿准备迎接棘手的人民币问题辩论》,说美国专家正在探讨压人民币升值的策略,这个“郁积已久的白热化问题”,“有可能再次燃起熊熊烈火”。
法新社自华盛顿报道,“美国批评北京故意压低人民币价值以获得贸易优势;与此同时,世行行长罗伯特·佐里克今天说,中国该调整人民币币值了。”
法国《论坛报》发表《人民币不升值,七国集团就不能摆脱危机》,呼吁日本和欧洲,通过支持美国压人民币升值以摆脱危机。
英国《金融时报》刊登斯蒂芬·罗奇《责怪中国解决不了美国的问题》,认为从谷歌到人民币,美国没完没了地紧盯“中国问题”不放,中国被当作美国一切问题的罪魁祸首,“这反映了政治替罪羊和糟糕经济学的一种潜在的有害组合”。政治压力是基于美国工人的焦虑。它建立在糟糕经济学基础上。年,美国与90多个国家有贸易赤字,美中贸易仅占中国贸易总量的12%。
法国《回声报》发表《严重分化的印度》,说廉价劳动力是印度经济增长的秘密法宝,印度经济增长只有3亿人受惠,另外7亿人极度贫困——在印度拉贾斯坦邦的焦特布尔市市郊,有一所工科学校。学校的大门宏伟气派,非常现代,可是从侧面却可以看出整栋楼的陈旧破败。这所学校反映的,正是印度的尴尬。在超级现代和极端破败之间,真实的印度到底是什么样子?
俄罗斯《专家》周刊载文称,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金融资本提供者”,“这是世界金融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30日,法新社报道,搜寻人员找到全球最大主权基金——阿布扎比投资局总裁谢赫-阿卜杜拉的尸体。四天前,他乘坐的滑翔机在摩洛哥一个人造湖附近坠落。他的投资局规模达6000亿美元,大量投资于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他本人被美国《商业周刊》列为全球百大权力人物排行榜第27位。分析人士担心,他的意外身亡,可能导致该投资局内部权力纷争和管理混乱,引起市场波动。
日本央行一份研究报告表示,中国不太可能经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所面临的资产价格泡沫破灭,但资金快速流出,可能导致房地产价格大幅调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在布加勒斯特发表演讲说,“欧洲经济体面临的风险,是掉到第二梯队,不能像美国和亚洲那样跻身第一梯队。”
31日,香港《信报》刊出社评《通胀笼罩亚洲,香港渐次加风》,列举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通胀数据:香港2月份通胀率2.8%,高于1月份的1%。继地铁宣布从6月1日起调高票价,煤气也宣布加价2.8%。年初已经加价的公共事业,则有中电、天星小轮及山顶缆车。
印度批发价格指数涨幅2009年6月为负1%,11月到2010年2月同比涨幅从5.6%跳升到9.89%。
越南通胀率7个月内上升超过1倍,达8.5%。
菲律宾通胀率连续3个月高出4%。
韩国中央银行公布,韩国2009年人均个人负债高达1794韩元(1美元约合1130韩元),超过人均国民总收入(GNI)2192万韩元的80%。这是韩国人均个人负债自1975年开始统计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金融危机传(二十三)
1日,就奥巴马政府一天前发表的关于全球贸易壁垒的年度报告,彭博新闻社报道,美国的方针是“避开人民币,把矛头对准中国的进口”。
2日,《香港经济日报》发表《千万富翁88万,逾半居京沪粤》,称内地富豪群体持续膨胀,拥有资产千万以上的人数达87.5万,亿万富豪5.5万,分别比去年增长6.1%和7.8%。该报同日还有《楼价飙升,成造富摇篮》,说内地富豪十之八九来自房地产业。
法新社自华盛顿报道,奥巴马说,美国经济“开始转危为安”。劳工部说,3月间就业岗位增加,“但还不足以改变9.7%的失业率”,“失业人数几乎没有变化,为1500万人,失业率依然为9.7%”。
西班牙《公众日报》载文,称二十国集团与经合组织共同承诺采取措施打击跨国避税行为,“如今一年过去了,回顾打击跨境避税工作,感觉成绩一般”。
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人民币升值预期升高》。
美联社新奥尔良电,据美国消费产品安全委员会公布的指导文件,数千住户使用中国产石膏板而受污染的美国家庭应拆除内部装修。大约3000名业主的报告说,中国产石膏板存在问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日,美国彭博新闻社报道,由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本月访美,美国方面发出信号,“美中贸易纠纷被‘放大’了,对华贸易纠纷并不比与其他国家的贸易纠纷严重”。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载文,称亚太地区企业并购激增,香港和澳大利亚最为活跃,中国企业领军能源并购。
共同社报道,“世界一流企业欲借世博会平台抢滩中国市场”。
台湾中央社报道,“中国参与清明祭祖活动的民众近年越来越多,社会上出现各种不文明现象,如豪华小车、精致别墅、美元冥币、女明星结婚证等等,均在清明祭祖中出现,有人甚至租多位情妇祭祖。”
韩国《朝鲜日报》网站刊登报道,称中国千万富翁“平均年两39岁,有三辆车,喜欢喝茅台,梦想是买游艇和私人飞机”。平均年龄比世界富豪平均年龄低15岁。其中男性占70%,女性占30%。女富豪平均年龄38岁。从事房地产投资者最多。其次是商人、高收入者、专业炒股者。
4日,美国福克斯电视台网站报道,白宫否认在货币问题上向中国屈服。
路透社波士顿电,美国的哈里斯网上评估公司出炉美国十大好评公司和十大恶评公司。十大好评公司包括强生公司(2)、谷歌公司(3)、英特尔公司(6)、微软公司(7)、可口可乐公司(8)。十大恶评公司排名为:房地美公司、美国国际集团、房利美公司、花旗银行集团、高盛集团、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摩根大通公司、美国银行有限公司、达美航空公司。
5日,美国运输部长雷·拉胡德在一项声明中说,联邦政府拟就日本丰田公司召回230万辆汽车事件对该公司处以1637.5万美元罚款。
英国《金融时报》载文,“中国资产规模第二大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对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危险发出警告,而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也对经济过热表示担忧”。
6日,《环球时报》据英国《独立报》消息报道,拉脱维亚失业率达到23%,为欧盟各国中失业率最高的国家。两年前,拉脱维亚任何公开展示反对资本主义和怀念社会主义的宣传品,都被视为是疯狂的举动。这是由于苏联解体以来,拉脱维亚经济繁荣。“然而现在,一切都结束了。很多拉脱维亚人不约而同地认为,在社会主义时期生活得更好。大多数拉脱维亚人对西方经济模式失去了信心。”《独立报》网站有网友评论:“怪不得波罗的海国家对共产主义改变了看法。他们已经见识了全盘西化的恶果,就如同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一样。”
西班牙《起义报》刊出《华盛顿攻击人民币》:美国将尽其所能阻止近年来经济飞速增长,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中国在20多年后与美国争夺世界第一的位置。
为了不惜一切代价赢得这场经济战,美国发起了逼迫人民币升值的强大攻势。美国将本国面临的大部分问题都归咎于人民币汇率。
日本外相冈田克也向内阁会议汇报2010年外交蓝皮书并获通过,称中国崛起为“不稳定因素”。
7日,德国《商报》刊登《债务超级大国》,称美国应该敲响成为债务超级大国的警钟。文中引述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腾的话说,“除美国之外,还从来没有过一个超级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债务国”。伯格斯腾认为,“中国在资助美国的赤字”,中国每天买进10亿美元,“这超过世界其它国家购买的总合”。
格林斯潘在美国国会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作证,说金融危机国际方面的原因在于中国“东方式过度储蓄”和中国成功地确立出口导向型经济。
英国《金融时报》发表首席经济评论家马丁·沃尔夫《评估操纵人民币汇率》,指中国为汇率操纵国,纵容美国对华施压升值人民币。
法新社圣地亚哥电,“业内专家今天在世界铜业大会上发言时表示,今年全球铜消费量预计将在中国的带领下增长5.4%,而中国预计将购买全球出产的40%的铜。”2009年全球铜需求量下降29%,中国增长38%。法新社、彭博新闻社分别报道,中国正在酝酿扩大外汇交易的币种。
8日,英国《经济学家》刊出《缓慢到来的危机——如果无法解决根深蒂固的债务危机和通货膨胀问题,日本政府终将面临灾难》。
香港《明报》“闻风而动”专栏发表《人民币波幅扩大在望,美传媒惊叹童话式外交》:本栏上周四(4月1日)才报道,压迫人民币升值的外交风暴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愈演愈烈。当时不少中国问题专家都在说,西方愈是施压,中国愈不会让步。翌日周五(4月2日),中美突然向外公布,美国总统奥巴马通过热线电话与国家主席胡锦涛通话一小时。再过一天的周六深夜,美国财长盖特纳突然宣布押后原定本月15日向国会提交的全球“受操纵货币”报告。这一刻,明眼人开始看到人民币升值的争拗出现了重大转机。到了昨晚,美国又宣布派遣财政部长盖特纳今日飞赴北京访问两天。熟悉北京政情人士昨晚估计,种种迹象显示,人民币汇率可能会于日内透过扩大每天可容许的浮动波幅,回应美方的升值要求。
自上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强调“人民币币值并未被低估”之后,短短一个月内,中美两国因人民币汇率问题经历了“冰炭两重天”阶段。文章援引美国《华尔街日报》4月7日报道的语言称,其间变化犹如“童话故事”,而“这正是政治的艺术”。
9日,美国宣布对中国产钢管征收30%至99%的最终反倾销税,涉及产品价值超过10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美国针对中国的涉及金额最大的贸易案之一。
香港亚洲在线报道,美国可能对中国生产的石膏板提起大量诉讼。
美联社自上海报道,中国3月份出现将近6年来的首次贸易赤字72.4亿美元。
10日,日本第一生命保险研究机构宣布,日本全国债务规模将在2011年达到年度国内国民生产总值的200%,意味着国家破产的危机。
12日,俄罗斯《独立报》刊发文章,说美国看好俄罗斯经济不怀好意:西方分析师对俄罗斯经济前景的过分乐观让俄罗斯同行很不理解。美国最大的银行——美国银行的专家认为,俄罗斯经济将在今年出现“全世界最强势的反弹”,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长7%。俄罗斯分析家则认为,这些话是为了迎合投机客和煽动市场。
法新社自雷克雅未克报道,冰岛经济危机真相在于领导人玩忽职守、银行业过度扩张。
美国《新闻周刊》发表《真正的绿色革命》,认为所谓清洁产业很难创造出“绿色岗位”,强调政府应该关心“现有经济的每一个部门都变得绿色起来”。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发表《中国发布修改后的采购政策》,说中国科技部日前发布修改后的采购新规草案,删除了引起外国公司不满的条文,即产品必须拥有中国的知识产权和专利品牌。中国方面“对批评做出了反应,这很好”。英国《金融时报》13日也发表《北京软化采购政策》,称“外国公司对中国在这一规定上转变表示欢迎”。
13日,日本《经济学人》发表《韩国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国家市场》,说韩国企业在日本企业之前,在海外市场扎根,包括液晶显示屏、动态随机存储器、汽车等日本的优先领域,都在争夺市场份额,其经验值得日本企业学习。
法国《回声报》发表《涉及2.4万亿美元的问题》,说上周中国官方表示,将改变把美元和人民币汇率保持在1比6.83水平的做法,“华盛顿将把中国的这种政策转变视为一个胜利”。
14日,《全球主义者》杂志刊出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斯蒂芬·罗奇《中国的全球作用》:发达国家的失业率多年来居高不下,而且实际工资似乎长期停滞不前。且不说这些国做得对不对,它们认为在与贸易有关的问题施压是破解这种困境的关键。在这场辩论中,中国被当作替罪羊单独拎出来。这种做法不仅令人啼笑皆非。也是一种虚伪之举。
伯南克再次对人民币施压,要求重估人民币汇率,说中国以一种低估了的汇率把人民币同美元挂钩,是“有害的全球失衡”背后的一个主要原因。
美国《纽约时报》发表社论《奥巴马和胡锦涛》,称说服中国改变的最好办法,是让很多国家一起不断施压。
15日,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昨天发表的研究报告说,“经济复苏不会有效降低发达国家的失业率”,到2011年,发达国家失业率仍将保持在9%的水平。
《日本经济新闻》刊登《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中国政府担心投机过热》,说中国地方政府2009年通过向房地产商出售土地使用权获得的收入,比前一年增长超过4倍,高达14239亿元。
1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指控高盛公司在有关次级贷款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中涉嫌欺诈投资者,投资者因此损失超过10亿美元。这被称为高盛的“欺诈门”。当天纽约股市暴跌,高盛股值缩水超过100亿美元。法新社莫斯科电,俄罗斯亿万富翁的人数2009年一年里翻了一番,“俄罗斯首富的资产在金融危机后大增”。
17日,美国《纽约时报》网站发表《在全球失业大军中,有无数张年轻的面孔》。包括29个最富裕国家在内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本周发表一份研究年轻人失业状况的报告,说目前经合组织国家将近1500万年轻人失业,比2007年底多大约400万。年轻人,一些国家指15岁到24岁,另一些国家指16岁到24岁。失业率最高的为西班牙——2009年第四季度39.9%,比两年前的19.1%翻一番还不止。成年人失业率从7.4%上升到16.9%。
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在马德里举行非正式会议,称“人民币升值有助于纠正全球经济失衡”。
美国彭博新闻社报道,欧盟威胁扩大对中国实施贸易保护措施的范围,将首次对所谓中国产业补贴问题展开调查。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发表《游移的目光——金砖四国后华盛顿共识》。
18日,路透社华盛顿电,“民调显示,近八成美国人表示不相信政府会做正确的事,该比例为约50年来最高”。
路透社新德里电,印度4亿人生活在贫困线(每日1.25美元)下。现有贫困人口比2004年增加1亿人,贫困率从2004年的27.5%上升到37.2%。
19日,美国《新闻周刊》发表《东山再起的国家》,认为“关于美国经济长期陷入衰退的说法过于夸张。美国正东山再起,而且比大家预计的更强、更好、更快。此外,也比大多数外国竞争对手复苏的都要快”。美国《华尔街日报》刊登《升值的人民币:不会使美国企业受益》,认为人民币升值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被夸大”。
路透社报道,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桑德·莱文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