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联珠镇赖蚌村哈马路胡美朋的手机号码

您的位置:首页 &
& 联珠镇地图
民族联珠镇下辖32个村民委员会、4个社区,428个村民小组、88个居民小组,2人,其中城镇居民人、农业人口1人。哈尼族、汉族、彝族、拉祜族、回族等24种民族杂居,以哈尼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全镇总人口的80%。哈尼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墨江、红河、新平等县,人口143.97万人(2000年),而墨江作为全国惟一的一个哈尼族自治县,是哈尼族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浓郁的哈尼民族风情是墨江碧溪古镇吸引中外游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碧溪古镇在解放前就有300多户人家,雕檐花格窗,厢耳房隼扣,成传统庭院式建筑。解放后,新增农户往两边发展,古镇内依旧保存以往旧貌古韵,现多为哈尼族各支系与汉族杂居,形成哈尼族懂汉语、汉族通晓哈尼语的良好交融局面。汉文化与哈尼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和谐地融合。哈尼族自称“哈尼”、“傻尼”、“白宏”,史称“和蛮”、“和泥”、“哈泥”、“阿泥”等。新中国成立后,经本民族商定,以“哈尼”为统一的族称。哈尼族有自己的语言,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1957年,创制了两种方言的拉丁字母拼音文字方案。哈尼族文学丰富多彩,民间口头文学内容广泛,体裁多样,主要有神话、传说故事、诗歌、谜语和谚语等。神话和传说是最古老、数量最多的部分,绝大部分都保留在史诗中,其中的代表作有《创世纪》、《奥色密色》、《古老时候的人》、《在察腊垭口上》等。《奥色密色》是哈尼族地区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较为完整的神话史诗。全诗由“开天辟地”、“民族起源”、“兄妹成亲”、“民族迁徙”、“分年月日”、“安家”等六部分组成。它不但是一部优美的文学作品,而且是一份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史料。诗歌内容极其丰富,有反映宗教和生活习俗的,有反映反抗土司压迫和歌颂人民斗争精神的,还有反映现实生活和反抗包办婚姻、赞美纯洁爱情的。哈尼族的民间故事和民歌内容也十分广泛,主要分为“哈八惹”和“阿其古”两大类。“哈八惹”即酒歌,多在祭祀、节日、婚丧等隆重场合吟唱,曲调庄重严肃;“阿其古”即山歌,以爱情内容居多,以男女对唱为主。哈尼族是个喜爱音乐、能歌善舞的民族,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随身带着乐器,小伙子们爱的是三弦和四弦,姑娘们喜欢“巴乌”(以细竹管制成,形如笛)和“响篾”(一种小型的竹制吹弹乐器)。在节日或盛大的祭祀场合,大家吹拉弹唱,热闹非凡,甚至夜以继日。传统舞蹈有扇子舞、木雀舞、乐作舞、钱棍舞、拍手舞、三弦舞、大鼓舞等。大鼓舞颇具特色,风格粗犷热烈,具有欢庆的节日气氛。舞蹈内容多与古代传说有关。各种舞蹈都有固定的舞曲。乐器有三弦、四弦、葫芦笙、笛子、巴乌和响篾等。巴乌是哈尼族特有的乐器,吹起来音调幽雅深沉,宜于抒发感情。工艺美术品以素美雅致见称。妇女们能用绣、挑、扣等方式刺绣各种图案、花卉,也能绣龙、凤、鸟、鱼等较复杂的精美图形,色彩鲜艳和谐。墨江哈尼族编织的细篾斗笠帽,也是一种精致耐用的工艺品。哈尼族的住房一般是土木结构的楼房,土墙木柱,屋顶有平顶、双斜面和四斜面几种。族人以大米和玉米为主食,逢年过节吃糯米饭和粑粑(类似年糕的米制品),善用发酵的黄豆掺合豆杆灰制作具有特殊风味的豆豉,这种豆豉被称为“哈尼豆豉”,是佐餐佳品。族人多喜吃酸辣食品,善腌酸菜,酿白酒;嗜烟、酒、茶,部分地区的哈尼族还嗜好嚼槟榔。哈尼族一般喜欢用自己染织的藏青色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用黑布或白布裹头。妇女多穿右襟无领上衣,下穿长裤,胸前挂成串的银饰,头戴镶有小银泡的圆帽,戴耳环、耳坠和大手镯。逢节日或是男女青年结交,小伙子们还喜欢把漂亮的羽毛和鲜花插在头上。占地联珠镇国土面积681.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248亩(其中水田24361亩,旱地42902亩,轮歇地13985亩)。联珠镇共有林地面积3.6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9.9%。景色古镇有护城河环抱,曾建有城墙,分东、西、南、北四城门,古镇古城墙遗留下来的石基现在依然清晰可见,环抱古镇,见证历史;城内街道呈十字形结构,中心曾建有3层高的古镇标志性建筑物魁星阁(八角楼),挂有“元江军民府”字样的牌匾(明清时期碧溪隶属于元江县),第三层贡有传说中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像“魁星”;城内建筑以19世纪90年代初建造的“跑马转角楼、三房一照壁、一颗印”3种结构的房屋为代表,门面院内雕镂画刻,极具古韵;整个古城区房屋的布局横成排、竖成列,道路成网格状,有全城消防系统,具有鲜明的官方规划特征,是区别于其他古镇的一大特点。碧溪古镇在历史上是云南“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驿站。碧溪原名碧朔,据世代居住在古镇的老人讲述,碧起源于碧绿的青山,朔起源于其本意。1919年,因碧朔东西两侧各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村前是肥沃的田园,村后是碧绿的青山,故改名为“碧溪”。茶马古道上,从滇西的西双版纳、思茅经临沧、保山、大理、怒江、丽江、迪庆到四川甘孜、西藏昌都、察隅、波密、林芝、拉萨,再进入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这一线是中国古代西南地区的国际大通道和经济命脉,在中国对外经贸、文化交流和传播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碧溪古镇就是这条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新中国成立前,每天傍晚挂着各大商家名号马旗的大批马帮在镖局的护送下,踏着清脆的马铃声进驻碧溪,场面甚为壮观。镇内最多的是为马帮服务的商铺和马店,当地大部分居民主要以为马帮提供食宿和出售马掌、马鞍、马钉、草鞋和百货等为生,基本上家家有饮马井和拴马柱,最大的马店可容纳上百匹骡马。除古色古香的民居建筑外,八角楼、义仓楼、南门城楼、财神庙、大庙(现为碧溪中学校址)、观音阁(现为碧溪中学体育活动场地)、地母庙(现为本地人胡永昌家宅)等都是碧溪古镇极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元江磨黑高速公路从碧溪边通过,碧溪作为茶马古镇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2004年至2005年,墨江县投资在碧溪原有的老房屋、古街道的基础上,对古镇进行了维修、恢复,部分再现了古镇的昔日风貌。恢复重建的碧溪古镇城门楼,使人感受到悠远古道的气息。登上城楼,城门外已看不见往日熙熙攘攘运茶盐的马帮。城门内却是百年老宅依旧,百年古道尚存,建筑仍然以传统的土木结构的四合院为主。从城门到镇中心十字路口,100多米的街道及两旁的老宅经过翻修,刚翻修过的古街道宽3米多,中间保留了原有的3条纵向青石板,光滑而古旧。3条青石板之间,是两条小鹅卵石道。街道两旁的老宅,有的还挂上了灯笼,呈现出些许节日气氛。古镇显得格外宁静。十字路口右侧是过去马帮来往的主要通道,有100多米长,约3米宽。街道缓缓而上,中间是3条纵向的青石板,两侧是鹅卵石,非常光滑。有的青石板上还有一些浅的小凹坑,是年深日久马蹄践踏的印痕。街道两旁的房屋依旧,在1处四合院的楼下,作为民俗陈列室陈列着当地哈尼族一些原始的独特的生产工具,反映了哈尼人古朴的生产生活方式。气候由于地理环境位置特殊,联珠镇属于典型的立体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2161.2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345.4毫米,四季温差不明显,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产业农业:墨江县联珠镇农业科技示范场于2002年由农业部批准实施,至2003年底全面实施完成。该示范场位于墨江县联珠镇赖蚌村委会,国道213线沿线,地处北回归线,交通方便,光、温、水、土等自然资源丰富,距墨江县城6公里,总占地面积63亩,土地权属为赖蚌村委会赖蚌街子村民小组和新寨村民小组,示范场由县镇联办。通过两年的建设,示范场内各种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单位土地生产率明显提高。通过引进精品西瓜、甜瓜、优良蕃茄、豇豆、黄瓜、紫谷、优质牧草、鱼苗等新品种和电脑农业专家系统配方施肥、精品西甜瓜栽培技术、冬季种草养畜、美国大口胭脂鱼养殖示范等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为该县填补了精品西瓜甜瓜和优质水产品的空白,改写了全靠外引的历史。通过示范场的建设,带动了联珠镇建设蔬菜大棚210亩,保证了市场蔬菜供应,有效丰富了县城“菜篮子”。同时还辐射带动周围及附近8个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立了自己的面积3-5亩不等的示范基地,带动农户3276户,辐射土地2622亩。资源:墨江位于哀牢山中段主脉以西的土石山区,全县南北狭长,中部较宽,呈纺锤状,南北长120.8公里,东西宽65.5公里,地势自南向北倾斜,山势陡峭,重岩叠嶂。境内山高谷深,江河众多,森林茂密,木材储量丰富,是思茅市的主要林区之一;泗南江、阿墨江、他郎河等三江五河年过水量达84.91亿立方米,电力理论装机容量为125万千瓦;黄金、镍等多种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黄金万两县之一;境内出产橡胶、茶叶、紫胶等多种名优产品。须立茶:须立茶是墨江碧溪古镇的重要特产,其味清香醇厚,经泡耐饮,清朝时曾被列为贡品;银针茶细直如丝,毫尖显色如银,油润光滑,汤绿叶翠,清香可口,滋润鲜爽,1982年荣获省绿茶类优质产品,为云南六大名茶之一。麻脆:墨江“麻脆”是一种独特的年货小食品,每逢春节前夕,墨江年货街上就出现制作成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的小东西,它的特点是脆酥香甜,黏而不腻。其做法是,选用上等糯米浸泡后拌以甘蔗汁蒸熟,兑进“麻脆药”(一种藤子根揉出的汁液),将其舀成粑粑,捞成薄片,剪折成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图案,涂绘上红颜色,晾干后穿成串出售。吃之前放入油锅一炸,体积可膨胀数倍,虽是盘中物,其造型却精美奇妙,放入盘中,既是可供食用的糯米食品,又是一种造型奇特的民间手工艺品,是思茅地区各族群众喜爱的美食,更是春节期间赠送亲朋好友的佳品,因而远近闻名。竹虫:墨江的竹虫也可以烹制成美味佳肴。竹虫是竹蜂的幼虫,而竹蜂是一种危害竹林的害虫,它在嫩竹内产卵孵化,幼虫靠吸食竹内壁之肉质和水分生长,一旦被其危害,嫩竹即不能生长成材。竹虫呈白色,形状似虫草,人们把竹虫拿来用开水氽后用油煎炸香后食用,十分香脆可口;石蚌为蛙类之一种,生长在深山等沟的溪流石缝之中,体大如蟾蜍,四肢肥胖,肉质较牛蛙为优,为云南山箐中之水产品,墨江产量较多,拿来清炖,配以葱花、胡椒、食盐、味精等佐料,即可食用,是用来招待客人的一道好汤菜。墨江酒厂80年代中期开发的甜酒类产品,一推出就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喜爱和好评。这些甜酒包括紫米封缸酒、木瓜酒、橄榄酒和樱桃酒沙土利口酒。紫米封缸酒系选用墨江北回归线特产紫米精工酿制而成,酒色金黄微橙,香气浓郁,质高味美,营养丰富,酒度低,男女老少皆宜。产品在中国及国外日本、美国等地享有较高声望,1989年荣获中国商业部优秀产品“银爵奖”。林业保护日,墨江县联珠镇利用春节即将来临远近村民到县城赶集采购年货之际,在城区十字街、电影院门口、农贸市场三个赶集人员最为密集的地点开展“建设生态文明、严防森林火灾”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活动以森林消防车游动用广播宣传、人员流动发放宣传单、固定咨询台三种形式进行,宣传的主要内容有《森林法》、《森林消防条例》、火源管理规定、防扑火基础知识以及林改后林权所有者应承担的相关防火责任等内容。此次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由墨江县联珠镇政府及林业站组织承办,该县森林公安分局、森林防火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及学生代表参与,并在该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全程指导下开展。活动中共发放宣传单5000余份,粘贴标语210条,出动车辆3台次,受理咨询服务60余人。联珠镇地理联珠镇是墨江县委、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中心,国道213线和省道0538线穿镇而过。联珠镇东部与龙坝乡和元江县接壤,南面与雅邑乡相邻,西面与通关镇、景星乡隔江相望,北面与新安乡、元江县羊岔街乡相邻。地势自北向南倾斜,高低落差较大,境内最高海拔为马路村大尖山2278米,最低海拔为忠爱桥680米。联珠镇党委、政府驻地海拔为1282米。
| W3C XHTML 1.0
Copyright & 2016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赖蚌村委会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赖蚌村委会
全村国土面积15平方公里,海拔1290米,年平均气温17.80 ℃,年降水量1156毫米,适合种植稻谷、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620.00亩,人均耕地 0.58亩,林地 26580.00亩。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385.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86.0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业为主。[1]
赖蚌村委会村情概况
该行政村隶属墨江自治县联珠镇,地处镇西边,距镇政府所在地5,到镇道路为,交通方便,距县5公里。东邻桑田村,南邻象鼻村,西邻班茅村,北邻埔佐村。辖毛街子、坝脚等20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712户,有乡村人口2814,其中2814人,176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314人。
赖蚌村委会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2年底,全村有712户通自来水,有0户饮用井水, 有712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712户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71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712户。 该进村道路为属于柏油、水泥路面 ;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5.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5.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积为1044.0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044.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7亩。 该村到2012年底,有30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7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2]
该村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385.3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84.90万元,畜牧业收入457.85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760头,肉牛110头,肉羊50头); 林业收入17.90万元, 第二、三产业收入496.68万元, 工资性收入162.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86.00元,农民收入以种养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62.6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00人 ,在省内务工200人,到省外务工0人。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养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12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505.73万元,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种养业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种养业产业。
赖蚌村委会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718户,共乡村人口2823人,其中男性1464人,女性1359人。其中农业人口2823人,劳动力1767人。  到2013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018;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823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乡(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00公里,距离镇卫生院5.00公里。 人畜混居的农户0户。[3]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赖蚌小学,中学生就读到联珠一中。该村距离小学校0.05公里,距离中学6.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187人,中学生123人。
该村到2013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66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190.0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52.00亩。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6.00万元,有固定资产80.0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该村设党小组9个,党员总数58人,党员中男党员53人,女党员5人。 团员76人。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人畜饮水、文化教育、基础设施。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引用日期]
.-[引用日期]
..[引用日期]您当前的位置:&>&
该信息在十环招标网档案:
所在栏目:询价公告
十环招标网信息编号:462376
十环招标网转载自:云南墨江县联珠镇第一小学 发布关于:墨江县联珠镇村校电子白板采购询价采购公告11月1日的信息
来源:云南墨江县联珠镇第一小学
询价公告信息阅读方式:免费
招标公告信息说明
以下招标公告信息由:墨江县联珠镇第一小学机构发布,从询价公告正文以下信息本站不做任何修改.
----------------------------------招标机构发布信息原文:-----------------------
标题:墨江县联珠镇村校电子白板采购询价采购公告11月1日
&墨江县联珠镇村校电子白板采购询价采购公告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云南中咨海外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采购代理机构)受墨江县联珠镇第一小学(以下简称:采购人)委托,对&墨江县联珠镇村校电子白板采购&(项目编号:ZZXJ)采用询价采购方式选定供应商(以下简称:报价人)承担本项目的供货。二、询价内容:多媒体电子白板20套(具体参数要求详见招标文件)三、资金来源:财政拨款。四、(1)供货地点::墨江县联珠镇碧连村、埔佐村、章差村、赖蚌村、癸能村(2)供货期:30天五、 报价人的资格要求:(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生产商或代理商;(2) 对于代理商投标的投标人,需具有设备生产商的代理授权。(3)具有类似项目供货业绩(近三年与本项目所需同类型产品的类似供货业绩)。(4)同品牌同型号的货物只能有一家投标人参加投标。(5)投标人在墨江县当地须有售后服务点。供应商购买招标文件时应出示以下证件:《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及身份证复印件(若法人报名还须提供身份证原件)、授权委托书及授权委托人身份证(若授权委托人报名),设备生产商的代理授权证书。六、询价采购文件发售1、文件售价: 300.00元人民币售后不退。2、文件领取时间:日至日上午9:00-12:00,下午14:30-17:00(北京时间)。3、文件领取地址:云南中咨海外咨询有限公司(墨江县银泰大厦C栋702室)。七、报价文件递交截止时间:日上午09时00分(北京时间)。八、报价文件递交地点:墨江县便民服务大楼二楼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九、联系方式:采购人: 墨江县联珠镇第一小学联系人:黄老师电&话:采购代理机构:云南中咨海外咨询有限公司联系人:肖文梅电话: &&
------------------------------------招标信息结束----------------------------
-------------------------------------友情提示:--------------------------------
本站点所有信息全部免费浏览,来源于各地政府采购网站,本站不做任何修改以及联系方式屏蔽,其真实性需要使用者自己确认,十环网询价公告所有信息均为免费公开查询,不承担任何商业责任!如果询价公告有涉及到虚假和隐私信息,需要删除的请使用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电话:021-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