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天赋异禀中的超能力差距还是培养能力

求教怎样提高领悟,理解能力,可别说这是天生的,拜托~~~
其实首先你应该客观冷静地想一想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像你想的那样理解能力差,领悟的总是和别人不同.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自己给自己了不良的心理暗示才导致的.因此我要说的是,不要认为自己的理解领悟能力差.毕竟人和人是不同的,好与坏对与错都是相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凭什么要否认自己的想法呢?最应该做的是先培养起自己的自信,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提高.
如果你有意培养自己的领悟能力,不妨试一下几个小方法.比如,你可以去读一些别人写的读(观)后感,最好是针对一篇文章有多种不同观点和看法的.只是...
其他答案(共37个回答)
~~~~~~~~~~~~~
问题我不回答
我想说的是,请你不要为了这个而苦恼
领悟能力对于一个人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领悟的获取主要不是靠静下来想,而是靠一路去做,从实践里获取真知。
有的人闭门想了半天,好像有了领悟,看破了世俗,其实都是自以为是的,是用来欺骗自己的假的领悟。只有在实践中才会找到真正的领悟。
天资聪颖,但却很懒,一辈子都不会找到领悟的机会。
有的人虽然看起来愚笨,但只要经常用脑,一样可以取得成功。
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要对领悟力太过执着,想一想自己的特点、优势在哪里,只要心不懒,好运气就会接踵而至。
祝你好运!
.大量的知识,和好的塑造性.
别想靠着想提高领悟力就提高的,他需要你的实践和大量学习.
 1.静坐冥想。吃饭、走路、睡觉前等小段时间都想同一个问题。悟是要靠自己的,要经常抽空去悟。记住 经常静坐冥想是很重要的。据说达芬奇经常这么做。
 2.理论联系实际。你看书,学习知识不能白学,理论联系实际,把身边发生的事和你所学到的作比较,归纳总结,真正把书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经常这样锻炼,时间长了,随着阅历的增加(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从书本上学到的),领悟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3.与他人探讨。遇事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放过脑中一闪而过的想法,觉得不对要大胆的说出来,和他人探讨,尤其是长辈,他们毕竟经的事多,见解深刻些,这样对你领悟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人的智力可不是一样的,科学研究表明人有包括视觉空间,社交,音乐,内心,运动等8大智力。也就是说一个人可能对一副画很有感觉却对打篮球一翘不通;也可能他是社交界的明星但却连地图都看不懂~~~
了解了这个之后我想说两点:
1。你对一样东西没有感觉很可能是因为你不了解那方面的知识(而你自己还不觉得)学会积累和敢于提问会帮 你大忙的。
2对特定东西的领悟力是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去做特定的事来慢慢培养的。比如你觉得你对数学没有领悟力,注意观察那些数学最好的人是怎样学习的。看看他们做题时的眼神,借他们的作业来和自己的作下比较,最好可以和他们一起讨论你不懂的题,我想你一定会发现他们思想的过人之处~~~
3。有时候你更应该注意发现自己的独特才能,好好去培养,也许那将对你今后生活有不小的影响呢。
Good luck!
雨烟,你的问题有些模糊,我先从提高阅读理解力方面加以解释,其它方面的问题我们以后再交流。
1、假如你是孩子。
 六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主要关注年龄:学龄...
建议您看一下《卡耐基成功之道》人性的优点和弱点!还有一本叫《学会选择,懂得放弃》的书,相信这两本书对你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会有所帮助!祝您好运!!
儿童早教1、在亲子阅读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贵在坚持。
在我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给她买各种图书,心情好的时候能陪着他阅读,但是总不能持之以恒!多些时间给孩子,少些时间...
反应能力不是天生的,主要是后天的锻炼。心理医生认为,影响反应能力的主要因素是练习的次数和心理准备时间。大脑也是一台机器,应该是越用越灵活,问题是有的人前怕狼后怕...
不管哪方面的都要先认真思考问题. 就个人知识的获得来说,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亲自实践获得大量感性知识,然后通过思考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些构成了个人知识的一...
答: 去合肥安徽省立医院心理咨询科就可以看单亲儿童心理问题,该科室专家有:韩晓鹏、王国平
答: 不可以
自考是地域管理,北京自考原则上必须在北京考试,现在报名是网报,你可以异地报名,但支付是个问题,因为只认北京的卡
北京心理自考在深圳有点,你可以在那里报考...
答: 如果是开卷开始就不用担心,闭卷就把老师上课讲的重点记住就行了
答: 2014年考试的话,就是要在到12-5号报名,1月考试。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17被浏览7,337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广告剩余8秒
文档加载中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问卷的初步编制及其施测,人际交往调查问卷,人际交往的调查问卷,大学生人际交往,大学生人际交往ppt,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大学生人际交往案例,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问卷的初步编制及其施测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4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6-15 16:39
查看: 11869
我们太高估天赋了,以至于忽略真正重要的因素。
排名在前1%的学生,既不是靠天赋,也不是靠努力。真正决定性的因素是习惯。
我知道,很多人对学习的理解是这样的:
在他们看来,天天上课睡觉打游戏,然后考前翻翻书,最后考试九十多,就是天赋高,认真听课挑灯夜战,结果最多六七十,就是天赋低。
在他们看来,面对同样的问题,一看秒懂就是天赋高,苦思冥想也一头雾水就是天赋低。
在他们看来,天赋完全是基因决定,生而有之,不可逾越,永久保留的。天赋低的人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弥补这种差距。天赋是勤奋的功率。
总而言之,很多人的学习观就是:“成绩=天赋×努力;天赋=成绩÷努力;努力=成绩÷天赋”,这套简单的公式,真是一种非常肤浅的学习观。
我认为,天赋的差距是存在的,并且这种差距在学习中的作用也是存在的,我没有完全否定天赋的重要性,但是,大多数人高估了这种纯天赋的作用的重要性。人们对学习现象下意识的肤浅认知,会导致我们把很多其实源于后天习惯但比较隐蔽的因素,归因于天赋。
学习本身是自带加速度的。
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所谓的“天赋”,应该叫“伪天赋”才对。
那些让“学神”们用更少的付出,得到更好的成绩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两类: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这两者的作用是如此广泛,如此隐蔽,以至于渗透到了学习的每一个细节中,体现出来就是一种“天赋”的错觉。
学习习惯有多重要?
一个学习习惯差的人,可能在幼年缺乏管教,“放弃枯燥的事物而寻求娱乐”的经验更多,于是,神经突触的建立,让他习惯于从中获得快感,适应了高刺激的事物。
一个学习习惯好的人,可能被教育得好一些,从小适应了枯燥的钢琴舞蹈书法绘画,于是追逐刺激的经验更少,适应了低刺激的事物,更习惯于在枯燥中坚持下去。并且,随之而来的好成绩正向激励了这种亲和枯燥的习惯。
于是,同样是刷书遇到枯燥的章节,前者在低刺激的环境中,更倾向于走神,花了两小时在随时袭来的走神中,走走停停,勉强推完了这个坎;而后者更倾向于专注下去,二十分钟就能推完。并且两人的印象深度天差地别。
事后,很多人就会觉得这是天赋,是智商。
一个学习习惯差的人,可能在早期,生活在一个节奏缓慢的教育环境中,更多地体会了拖延学习来开小差的快感,于是神经突触的建立,使其习惯于拖延。而习惯好的人可能相反,在每一次立即行动后,获得了巨大的奖赏。
于是,这种正向刺激的积累使其养成了毫不拖延的习惯;于是,同样是上课讲到稍微艰难的点,前者更倾向于打算拖到课后再消化,然后开起了小差,后者则更倾向于直接正面应对,当下解决问题。
结果,前者不仅上课的时间完全浪费,课后还要以加倍的时间,以更低的效率消化,造成极其恐怖的时间亏损;而后者则能在一马平川的课后时间自由地平推进度刷熟练,由此多出三四倍的有效学习时间。
事后,很多人就会觉得这是天赋,是智商。
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积累的过程。很多人误以为学习这个动作只是在积累路程,大错特错。学习也能积累学习的速度——换言之,学习本身,是自带微小的加速度的。
越学习,就越适应学习,越在“放纵/学习”的艰难抉择中,选择后者,你对后者的突触建立就更强一分,下次选择坚持学习,也就不那么痛苦一些。
所以,我一向认为,那些说什么“能够努力也是一种天赋”的,不是思维过于简单,就是在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学习效率高的人,往往都有极好的阅读习惯。
我知道,很多人会举XXX天天上课吊儿郎当,回宿舍就打游戏,照样年级前十的例子,来反驳我“学习效率高的人一定拥有好的学习习惯”这一点,接下来,我就说一下这群人身上的另一种——思维习惯。这种因素更重要,也同时更隐蔽。
思维习惯有多重要?我们在学习一个新事物,往往是依靠其与已知的事物进行比较与联系。比如我们见到一个由几根木棍支撑的木板,会马上判定这是一张“桌子”,因为我们在后天见到的所有具有类似特征的东西,都被我们分类为“桌子”了,于是,这一类物品就和“桌子”这个词语联系在一起。
类比到学习,当概率论讲到大数定律的章节,一个听说过价格回归、价值定律的人可能秒懂,一个听说过“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人可能更容易理解;当物理课上讲到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听说过“强弩之末,不可穿鲁缟”的人可能更容易理解;当谈到三阶行列式的沙路计算法时,做过智商测试题的人往往可以瞬间理解。
这种思维习惯的获取,相当大的途径就是阅读习惯的养成。按照《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分法,书籍的作用有两种,一是提供经验、二是教授理论。
比如一部小说,就是一系列经过高度整理,高度有序化的经验;一本科普杂志,除了经验之外,还有一系列浅显通俗的理论。
一个热爱阅读小说新闻的孩子,在早期可能就通过阅读这种可以最快提升自己经验丰富度的途径,拥有了远超其他同龄人的早期经验积累,而人总有从已有经验归纳理论的倾向。
这个过程好比核裂变里中子的释放一样——物质体积越大,发生中子撞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人的经验越丰富,平时突发灵感,从经验归纳出理论/联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面对新知识时也就更容易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一个热爱阅读科普杂志或者浅显理论的孩子,则更容易养成锻炼出自己接受外来理论与整理既有经验的习惯。同时,一个个由以往经验整理出理论的成功案例,很可能会在价值观上激励他们思考,并养成强烈的思考倾向。
你仔细观察那些学习效率高的人,就会发现,其小时候或多或少都有爱阅读的习惯。无论是何种阅读,都有产生精神愉悦的可能。而这种愉悦将成为宝贵的早期正向激励,使其爱上吸收外界经验、接受外界理论,或者开始看到一道难题就忍不住思考,忍不住推敲。
细分起来,他们可能也因此爱上数学/物理/天文/历史等等具体的领域。所谓兴趣,很大程度上也是后天的。而兴趣对一个人学习的作用,不言而喻。
做题本质上的好处,是熟悉逻辑通路。
而即便是大家所公认的天才,其成就也源于常年思维习惯的锻炼。
比如高斯,他说自己学会说话之前就会计算了,这说明,在高斯的幼年经常接触到各种数字,无意间让他很小的年龄就掌握了初等算术。
高斯的计算强度有多大呢?我们以1818年,高斯担任丹麦的测地工作为例,整个工作持续了8年,高斯白天测绘,晚上计算,测绘所画的图就有100多万张,野外实测数据汇总后,全部计算工作由高斯负责,总计算量需要这个人一天不休地计算10年!
这种后天的思维训练训练的魔力是巨大的。比如说,同样解决一道难题或理解一个难的概念,需要经过至少七层嵌套的逻辑,一个经过高度逻辑训练的人,前三层逻辑早已烂熟于心,第四五层逻辑又在他以前做过的题目、看过的书中熟悉过,剩下的工作只不过是推出剩下的两层逻辑而已:
而一个没经过高度逻辑训练的人,可能只能熟悉前两层的逻辑,要解决这个问题,他就要占用极大的工作记忆空间,经历无数次试错,承受大量不熟悉逻辑的痛苦,才能HOLD住那高达五层的逻辑树。于是解不出来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我们每做一道题目,每理解一个概念,每尝试一次思考,就是在不断地熟悉其内容底下的一个个逻辑通路。这种逻辑通路的熟悉,会迁移到我们未来遇到具有类似底层逻辑的问题中去,从而举一反三。
换言之,做题本质上的好处,就是熟悉逻辑范式,缩小推理的“可能性空间”,从而让自己的逻辑习惯能更好地拟合实际问题的路径。
习惯的上升空间太大了
以上所列出的每一个具体习惯,都只是习惯、天赋、努力、环境、经历、方法等诸多因素的因素集合之一,一个人可能只需要十中得五,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十中得七八的“天才”,也会有二三短板。但总的来说,最根本性地决定学习效率的,仍是后天习惯。
无数的学生依据其从小到大的一个个习惯,积累下的一点点经验,纷繁复杂的成长环境,人尽不同的个人经历,高低不平的天赋和主观能动性,上上下下地分布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学生身上。
而那些排在前1%的学生,或是在天赋上突出,或是在习惯上突出,或是方法努力等突出,又或者平均而都不错。而在这个分布中最右端的那些人,往往在所有变量上都至少做到了“优秀”这个层次。
我知道,很多人会反驳说,到了最顶尖的水平,只能拼天赋。换句话说,就是流传得很广的所谓“努力决定下限,天赋决定上限”。但是,我们也要明白,在无数个变量产生的高斯分布中,越往极端靠近,短板效应就越严重。在最顶尖的位置,习惯、天赋、努力、方法等已经是缺一不可。此时,所有的高权重因素基本都会成为必要条件,天赋在其间并无什么不同之处。
曾经认识一个高考省状元,她身上就集成了顶尖的天赋,强大的规划能力,最优秀的教育资源,从小刻苦的才艺训练,对特定学科的热爱,每天精确6小时整睡眠的作息等优秀的因素,才有了最顶尖的成绩。
所以说,所谓“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也是不准确的,所有的因素共同决定上下限。天赋唯一的特殊性就是不可改变。以大多数人的习惯之差,习惯的上升空间不知有多大。
智商带来的能力差距,比习惯小多了。
我从来都不否定天赋的重要性,智商带来的能力差距确实是存在的。
但你的归纳能力再高,也抵不上爱阅读的孩子积累下可观的经验与理论存量;你的反应速度再快,也抵不上意志强的孩子听课从不走神的耐力;你的工作记忆再强,也抵不上家教好的孩子轻易专注两个小时的好习惯。
但这篇文章,不是来给你灌鸡汤的。我想说的是: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是另一种形式的阶级固化。
无数的习惯,就像一道道坚固的高墙,在从小的钢琴绘画与电子游戏之间,在一本本数理启蒙文学名著与网络爽文无脑漫画之间……
在巧妙的引导鼓励与粗暴的填鸭灌输之间,在科学的言传身教与无度的溺爱家暴之间……
在周游世界博览群书和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之间,在从小热爱推理痴迷编程与热爱游戏痴迷逛街之间……
在一贯的三好学生与起起落落的吊儿郎当之间,在竞赛班的灯火通明与普通班的嘻哈玩乐之间……悄然建立。
等你发觉这一切之时,高耸在普通人和学霸学神之间的,已是一道道无形而万难贯穿的壁垒,残酷地分隔出强弱有序,不可僭越。
我相当反感当下流行的一种“鄙视链”的风气:我们不谈对学科的热爱,不谈对学习的坚持,却偏偏要攀比成绩除以努力的那个“商数”是高还是低,拿来排出一二三四,论出甲乙丙丁。
一个人好好学习而成绩一般,就该鄙视,这个人成绩不错还能天天打游戏,就更要奉为至高无上的大神——这是一种何其病态的风气。
当然,学习效率还有另外的因素,例如学习环境:在一个进入冲刺状态的重点高中的晚自习课,学习效率当然比离期末考还有大半个学期的大学日常,要强得多。在一个好的环境中,许多习惯上的缺陷可以得到补偿。所以,选择一个好的环境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环境、出身能带来的巨大优势。
内什么,我懂你
金币 + 10&
实际上,坚忍,毅力,专注,观察力等重要的能力都和天赋有关。甚至好的学习习惯能否形成,是否容易形成,都和天赋有关系的。
用户等级:高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533 小时
元宝:1235
金币:5828
<em id="authorposton17-6-15 20:24
实际上,坚忍,毅力,专注,观察力等重要的能力都和天赋有关。甚至好的学习习惯能否形成,是否容易形成,都和天赋有关系的。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2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6-16 08:29
我也认为努力也是一种天赋。 所以归根到底都是天赋。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0 小时
元宝:2179
金币:5008
<em id="authorposton17-6-16 09:58
学习习惯好也是一种天赋,没天赋再勤奋也做不了那1%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4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6-15 16:39
忘记写了,这是转载的文章,看了觉得不错。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2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6-15 17:23
本帖最后由 nextq 于
17:28 编辑
动机和智力,什么更决定学习成绩?【独家】
本文共1042字,阅读约需1.5分钟
薛贵,中国教育学会脑科学与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如果我们把中国的核心素养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核心素养进行对照,会发现有非常高的相似性。核心素养实际上讲的是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自主发展、一个是文化基础、一个是社会参与。不管是哪个国家,讲的都是这三个基本内容,即能力、知识和社会性。
能力和知识
那么,从心理学、脑科学的角度来说,什么是知识?什么是能力?
心理学家卡特尔很早就提出了两种智力的概念:一种是流体智力,一种是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反应速度、注意力、记忆力、决策能力等基础能力;晶体智力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主要指学会的技能、语言文字能力、判断力、联想力等不随年龄老化而减退的能力。
智商也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信息加工能力,另一个是所掌握的知识。
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我们的教育,我们不能只重视基础能力,也不能只重视学科知识,一个人所具备的能力和他要学习的知识点或者技能有一个非常好的匹配,他的天分才能表现出来。
从脑科学的角度看,我们培养的一些核心能力一定是能够让孩子在这个社会上自由地、长期地发展。因为所学的知识,有些是生存和发展必备的知识,而一大部分知识,可能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我们现在的课程体系里面有音乐、体育、美育,可没有专门训练大脑的“脑育”课程。
智力是天生的吗?
很多人觉得智力是天生的,实际上智力受后天环境影响也非常大。
这是一个很著名的研究,在过去50年的时间里,以人类整体的智商每10年提高3分左右的比例计算,过去50年已经提高了15分,整个人类的智商都在不断地提高。现在小孩比我们那个时候聪敏很多,这些提高无外乎我们生活环境变得更好了,我们获得的营养更丰富了,我们教育制度也更好了,所处的环境更丰富了,包括接触到的知识面也都有变化,这是在自然环境下发生的变化。对于人的智力,如果采取更有针对性的训练,效果会更好一些。
动机和智力,什么更决定学习成绩?
我们会特别强调核心素养中的反应能力,诸如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注意能力以及自控能力。注意能力决定什么样的信息能够进入我们的大脑,决定一条信息能否得到进一步的加工和处理并被保存下来;自控能力是控制自己的行为、设立长远目标并且去追求的一种能力,这决定了人一辈子究竟能走多远。
研究发现,预测学业成绩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这些基础的能力,而不是我们所认为的态度、方法、兴趣等。当然这些因素也非常重要,但是最重要的因素是智力的因素,而不是动机的因素,所以不管是语文成绩、数学成绩,还是科学成绩,90%是由一个人的智力因素所决定的。
(以上内容根据薛贵在日“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九次学术年会”第七分论坛“互联网+脑时代的学生核心学习能力培养”上的发言提炼整理。)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2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6-15 17:37
没有天赋的是无法培养出来的。 有了天赋才可能培养。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255 小时
金币:2240
<em id="authorposton17-6-15 17:56
天赋重要性,如临门一脚!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6-15 18:54
胡说八道,就是天赋,不承认是不行的,有天赋再加后天的培养,大神就是这么出来的
用户等级:幼儿园大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6-15 19:09
(拉马努金)这部电影,去看看有没有天赋这个东西。我们孩子都是平常人,但是你不能否认天赋。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51 小时
元宝:1975
金币:3873
<em id="authorposton17-6-15 19:30
成为大家,必须是天赋+热爱+勤奋
用户等级:高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533 小时
元宝:1235
金币:5828
<em id="authorposton17-6-15 20:21
莫把天赋和智力或者说智商混为一谈。
天赋对学习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大的,而智力的影响就小得多。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2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6-16 10:54
我总是看这个网站是打鸡血的。 但是现在看看明白的人还是很多。
如果从这个角度回到以前讨论问题, 那些问题也很重要, 但是不是决定性。
只要保证一个人能正常的学习, 他的学习成绩基本和他的天赋相符。
用户等级:幼儿园大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08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6-18 11:57
小学阶段是习惯,因为大部分小朋友还没养成习惯。
初中阶段是习惯+天赋,因为部分小朋友还没养成习惯。
高中阶段就是天赋,因为大部分都养成习惯了,孩子也成熟了,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小孩到了高中成绩突飞猛涨,而一些原来成绩好的却跟不上了。
总之一句话,厉害的人具备大部分人不具备的因素。
用户等级:小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93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6-18 12:43
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前百分之一的绝对是天赋,其他人就努力到吐血,找多少名师指导,多么正确的学习方法,也都不行,这就是智商的差距,没办法。别总听“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那是因为没有说下一句,因为原话是有下一句的“没有百分之一的灵感,再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也没用”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49 小时
元宝:1927
金币:3935
<em id="authorposton17-6-15 17:34
我觉得排名在前1%的学生,既靠天赋,也靠努力。有这两样加上家长的督促,习惯自然就好。
用户等级:学前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6-15 19:24
说的太对了
用户等级:学前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6-15 19:36
比拼到最后,智商勤奋都,差不多,就是名师指点了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7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6-15 19:38
帖子不错谢谢分享。
用户等级:幼儿园大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6-15 19:48
父母的习惯,三观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1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6-15 20:00
帖子不错谢谢分享。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2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6-15 21:47
本帖最后由 nextq 于
21:52 编辑
赞上层的说法。。。。这也是我的认识。
其实我一直说国家政策是符合规律的, 因为国家有人在研究的。我们讨论的这些东西很早就被制定政策的人明白, 所以他们制定的政策应该不会太错。&&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金币:1939
<em id="authorposton17-6-15 22:53
所谓的天赋就是知道努力的重要性。
用户等级:幼儿园中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6-16 01:22
说的非常好!感觉孩子还是要严格要求,不能因为心疼就放松要求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 小时
元宝:1833
金币:1120
<em id="authorposton17-6-16 11:12
越往上,天赋越重要。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8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6-18 12:37
其实答主说的不错,另外加1句,1% 的水平其实没什么,也不用过分抬高天赋
基本上中上天赋资质的学生,加上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勤奋,一般可以达到,
以全省40万高考学生计算, 抛去中考掉队的一半,基本上就是50里挑一
算算也就是全省8000名左右,一般好的211和稍微差点的985水平。
天赋高,学习习惯好,再加上勤奋,水准不会是1%的水准
大多数人的努力远达不到拼天赋的程度。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51 小时
元宝:1975
金币:3873
<em id="authorposton17-6-18 12:58
许多中考状元都没上过培训班
用户等级:禁止访问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金币:1457
<em id="authorposton17-7-4 08: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用户等级:幼儿园大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7-5 12:36
天赋不是凭空产生的,也是人为因素
用户等级:禁止访问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金币:1457
<em id="authorposton17-7-5 12: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9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7-5 14:11
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
用户等级:小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8-12 00:29
天赋其实起了决定性因素,而且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但重要的是我们往往苦于不知道自己的天赋在什么方面。而且除了天赋和习惯还有致关重要的一点:阅历。所以多看看书也多看看这个世界,孩子自己会选择自己要走的路。
用户等级:学前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元宝:1095
金币:2633
<em id="authorposton17-6-15 17:12
上次在知乎上看到一篇关于智商和学习的文章,智商高确实不代表学习好,但关联性肯定有,一个同济大学的发帖说班上做个一个智商样本测试,班上同学基本是大于120,小于130。智商数据相当平均。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赋异禀blink超能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