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怎么控制

【图文】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影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影响
大小:4.16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 天气网
当前位置: &
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现在,我们仍然没有能力去控制气候变化,它已经成为了各国政治、经济、科学等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态系统,在漫长的时间长流中,地球的气候不断发生着变化,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爆发等。后者包括人类燃烧矿物燃料以及毁林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硫化物气溶胶浓度的变化、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等。
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气候变化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科学家们认为在气候的自然变化中,最重要的是大气于海洋环流的变化或脉动,这种环流变化是造成区域尺度气候要素变化的主要原因,大气与海洋环流的变化有时可伴随着陆面的变化。
然而更让科学家们达成共识的是,90%以上是我们人类自己的原因,人类活动与近50年气候变化的关联性达到90%。今日,地球比过去两千年都要热。如果情况持续恶化,于本世纪末,地球气温将攀升至二百万年来的高位。
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的经济活动引起的。化石燃料燃烧和毁林、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所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增加,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据美国橡树岭实验室研究报告,自1750年以来,全球累计排放了1万多亿吨二氧化碳,其中发达国家排放约占80%。
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严重性和对不同地区的影响的了解仍在不断深入,但科学家已证实了以下几点:
1.某些气体如二氧化碳,在大气层里形成了温室效应,阻止热力反射回太空,使地球气温持续上升
2.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等)会释放更多二氧化碳至大气层
3.二氧化碳虽不是最强的温室气体,但由于人类活动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含量大幅度提高,成为增强温室效应的元凶
4.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达六十五万年来最高
5. 90年代可算是历史上最热的十年,而1998年是当中最炎热的一年
以下数点也得到了广泛认同:
6. 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平均温度将比工业革命之前上升摄氏1.3度看来是无可避免的。限制升幅在摄氏2度以内,是防止气候变化带来更严重灾难的唯一方法
7. 如果温室气体的排放再不被控制,气候变化的速度将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快的
8.气候反馈机制极可能带来急剧而不能补救的连锁反应,没有人知道气候变化到了什么程度会导致“世界末日”
最新天气资讯推荐B&&&&A.农药&&&&&&&&B.二氧化碳&&&&&&&&&C.臭氧&&&&&&&&&D.生活废水(2)在材料中找到全球变暖的后果写在下面.(3)石油资源的消耗会大量排放出温室气体,石油已经成为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商品之一.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石油资源的使用,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科目:初中地理
题型:解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日-18日召开.这次会议的目标是努力使世界各国在减少“碳排放”方面达成一项全球协议.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简称.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1)前面文字中提到的“减排”主要是减少哪种物质的排放______  A.农药    B.二氧化碳     C.臭氧     D.生活废水(2)在材料中找到全球变暖的后果写在下面.(3)石油资源的消耗会大量排放出温室气体,石油已经成为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商品之一.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石油资源的使用,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科目:初中地理
题型:阅读理解
读“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图”回答.(1)从2009年11月,我国中东部地区都经历了一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山东、北京等省份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大到暴雪天气的影响,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几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暴雪.中央气象台的气象专家说,此次暴雪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是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一种危害.请将受大到暴雪天气影响的省级行政区简称填在如图适当位置上.这些省区冬季的气候特点是.(2)本次雪灾是一种典型的气象灾害.气象灾害对我国的影响范围很大,受灾损失最大的是东部地区,其中主要是北方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北方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多发的气象灾害是.A.春早、洪涝& B.伏旱、沙尘暴& C.寒潮、洪涝& D.台风、寒潮(3)全球气候变暖将带来严重的危害.试分析其主要成因并就如何控制或减缓气候变暖提出两点建议.①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所致.②建议A,B.(4)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一、二、三)级阶梯,主要发生地区从①(山脉)到②(山脉),经A省的西部、四川、B省(简称),到西藏东部一带.(5)图中③是高原,(河流)的中游流经该地形区.④盆地是泥石流多发地区之一.(6)以下应对不同自然灾害的做法,合理的有.A.突发地震时,应躲在高大建筑物下B.突遇洪水时,要往低处地方疏散C.遭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跑D.收到寒潮警报,应做好农牧业的防寒保暖准备(7)下列符号代表的气象灾害,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组合合理的有.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东省中考真题
题型:单选题
&&& 当地时间4月14日,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火山时隔近1个月再爆发,火山灰云随气流扩散到欧洲大陆,英国、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瑞典等国都关闭了全部机场,仅15日一天,取消的航班就多达个。读冰岛活火山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原因与火山喷发相同的是
[&&&& ]&&& A、地震 &&& B、洪涝&&&&C、泥石流 &&& D、滑坡 2、冰岛夏季气温不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受地热资源影响 &&& B、受洋流影响&&& C、受地形地势影响&&&&D、纬度位置较高 3、冰岛火山喷发对当地甚至欧洲大陆都产生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行业是
[&&&& ]&&& A、航空业 &&& B、渔业&&& C、种植业&&&&D、旅游业 4、下列关于火山喷发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形成肥沃的土壤&&&&B、创造巨大的地热能&&&&C、提供多彩的矿产 &&& D、导致全球变暖 5、冰岛面积为10.3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2.98人/k㎡(世界排名第188名)。寿命平均80.6岁。冰岛人口&&& 密度小的主要原因是
[&&&& ]&&& A、沙漠广布&&&&B、冰川广布 &&& C、地形崎岖&&&&D、气候恶劣
科目:初中地理
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所示国家是巴西.(2)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河流A亚马孙河,海洋B大西洋,城市C巴西利亚.(3)根据A河的位置判断,该河位于亚马孙平原(地形区);该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原因是它的干流和支流多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该流域内的植被正遭受严重破坏,由此产生的不利影响有动植物遭破坏、全球气温变暖.(4)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的咖啡生产主要集中分布在该国的东南部地区;若我国从该国引进优质咖啡品种,下列省区生长良好的是C.A.新疆&&B.山东&&&C.海南&&D.湖南(5)我国要从该国进口一批矿产品,最有可能的是铁矿石.(6)该国人民喜爱跳桑巴舞.桑巴舞将葡萄牙的民歌、游戏和非洲的鼓乐、舞蹈完美地融合成一体.请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桑巴舞的形成与人口构成特点的关系.(7)该国把首都由E迁至C的原因有加强对内地的开发与管理、缩小城市规模,避免出现城市环境问题,这与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相一致.(8)该国人民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是足球.
科目:初中地理
材料随着全球范围二氧化碳增多,气候开始变暖,海平面大幅度上升,北极的冰层将融化,世界第二小岛国图瓦卢、它的邻国基里巴斯以及印度洋上的马尔代夫三个岛国,正面临可能被海水吞没的“灭项”之灾.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如何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扭会”的会议.(1)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到的地理知识,分析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2)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有哪些?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2100年控制全球气候变暖1.5度 迫在眉睫
北京时间5月22日消息,据科学日报报道,根据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和其他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进行的一项发表在期刊《自然—气候变化》上的研究,到2100年将温度上升限制在不超过1.5摄氏度是可行的,至少从纯技术角度看是如此。这项研究调查了与将气候改变限制到1.5摄氏度保持一致时的能源、经济和环境情景,并将它们与将温度上升限制到2摄氏度的相应情景进行了对比。
“从很多方面看,想要在2100年前将全球变暖温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下所需要采取的措施与控制在2.0摄氏度以下的是相似的,”首席研究员之一、IIASA研究人员约里&罗格吉(Joeri Rogelj)这样说道。“然而1.5摄氏度这个更宏伟的目标要求我们立即采取全球性的缓解措施和减少排放。”
然而,研究人员表示哪怕是为了达到2摄氏度的目标所需要的经济、政治和技术要求也是巨大的。在2015年12月气候协商活动的酝酿阶段,这样的信息对于政策制定者考虑长期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步骤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元素:加速能源效率的提高和二氧化碳的移除
这项研究确定了为了在2100年实现1.5摄氏度目标所需要到位的关键元素。其中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对未来碳排放的严格控制。“在1.5摄氏度的情景里,21世纪残余的碳预算被减少到2摄氏度情景里的一半,”研究合作作者、PIK研究人员贡纳&卢德雷尔(Gunnar Luderer)这样表示。“因此,所有部门必须进一步减少碳排放,达到全球碳中立的时间也比2摄氏度情景里的早10到20年。”
能源效率的快速提高也成为促进实现1.5摄氏度目标的关键因素。此外,所有情景都显示在本世纪某个时间点,全世界范围内碳排放将呈现负增长。这意味着大气层里将移除大量的二氧化碳。这将通过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例如生物能源使用结合碳捕捉和存储——这一技术在很大范围内仍未被测试,它增加食物供应系统的压力,在有些情况里甚至缺少社会认同——或者通过其他方式,例如多植树造林,自动减少树枝和树干的使用。然而,造林和其他生物能源种植园一样,必须小心的与其他土地使用要求,主要是食物生产保持平衡。
超出极限但逐渐减少
相比近期研究调查的很多情景——它们将2摄氏度设立为绝对极限,不允许温度超出这个目标——目前的情景关注的是一个长远目标,为了实现2020年温度降低到那个水平所需要采取的措施。“本质上来说,我们所有的1.5摄氏度情景在21世纪中期会超出1.5摄氏度极限,” 罗格吉解释道。“然后再逐渐下降,随着使用各种专业技术越来越多二氧化碳被移除大气层。”
最近的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并没有细节描述如何限制全球变暖低于1.5摄氏度,因为他们可以获得的情景信息非常有限,无法进行深度分析。然而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其中一半是《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签署国,包括小岛国联盟(AO-SIS)和最不发达国家(LDCs)——都宣布他们对气候变化1.5摄氏度目标的支持。这一目标本身在接下来的气候协商里仍有待商讨,这项最新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缺。
作者表示为了实现1.5摄氏度的目标,国际合作遏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势在必行。“1.5摄氏度的目标并没有给我们留太多余地,” 卢德雷尔说道。“任何不完美——无论是有意义的政策实施有所拖延,或者无法大规模实现负排放——都会导致本世纪无法实现1.5摄氏度的目标。”
情景是什么意思?
这项研究里描述的各种情景并不是预测,而是描述了未来可能发展的潜在方式,它具有特定的定量元素,以及不同部门,例如经济、气候和能源部将如何相互作用的细节。通过调查这些情景,研究人员寻找或可能帮助我们实现特定目标的道路和环境的新见解。
http://news.zol.com.cn/522/5229885.htmlnews.zol.com.cntrue中关村在线http://news.zol.com.cn/522/5229885.htmlreport2965 北京时间5月22日消息,据科学日报报道,根据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和其他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进行的一项发表在期刊《自然—气候变化》上的研究,到2100年将温度上升限制在不超过1.5摄氏度是可行的,至少从纯技术角度看是如此。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用手机继续阅读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08-11-16 &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二氧化碳增多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气候系统的构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作用
全球气候系统指的是一个由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陆面)和生物圈组成的高度复杂的系统,这些部分之间发生着明显的相互作用。在这个系统自身动力学和外部强迫作用下(如火山爆发、太阳变化、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成分的变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气候系统不断地随时间演变(渐变与突变),而且具有不同时空尺度的气候变化与变率(月、季节、年际、年代际、百年尺度等气候变率与振荡)。
气候系统是地球系统的主要部分之一。地球系统还包括人类与生命系统,社会—经济方面等。它是一个完整的、相互关联的具有复杂的代谢和自身调节机制的系统。它的生物过程与物理和化学过程强烈的相互作用,以此构成复杂的地球生命支持系统。 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
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前者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爆发等;后者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以及毁林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硫化物气溶胶浓度的变化,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等。 自然因素与气候变率
气候系统所有的能量基本上来自太阳,所以太阳能量输出的变化被认为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一种辐射强迫,也就是说太阳辐射的变化是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外因。引起太阳辐射变化的另一原因是地球轨道的变化。地球绕太阳轨道有三种规律性的变化,一是椭圆形地球轨道的偏心率(长轴与短轴之比)以10万年的周期变化;二是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轨道的倾角在21.6°—24.5°间变化,其周期为41000年;三是地球最接近太阳的近日点时间的年变化,即近日点时间在一年的不同月份转变,其周期约为23000年。
另一个影响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是火山爆发。火山爆发之后,向高空喷放出大量硫化物气溶胶和尘埃,可以到达平流层高度。它们可以显著的反射太阳辐射,从而使其下层的大气冷却。 人类活动加剧了气候系统变化的进程
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硫化物气溶胶浓度的变化,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如毁林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等。
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有6种,即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其中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它产生的增温效应占所有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的63%。且在大气中的存留期很长,最长可达到200年,并充分混合,因而最受关注。
温室气体的增加主要是通过温室效应来影响全球气候或使气候变暖的。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完全决定于辐射平衡,温室气体则可以吸收地表辐射的一部分热辐射,从而引起地球大气的增温,也就是说,这些温室气体的作用犹如覆盖在地表上的一层棉被,棉被的外表比里表要冷,使地表辐射不至于无阻挡地射向太空;从而使地表比没有这些温室气体时更为温暖。
自1750年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2005年全球大气CO2浓度为379ppm,目前已经远远超出了根据冰芯记录得到的工业化前六十五万年以来的自然变化浓度范围,是65万年以来最高的。根据多种研究结果证实了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非常可能是由于人为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引起的。 (气候中心)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大气层遭到破坏,严重的污染以及温室效应 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影响 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 的。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 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导致 植物生长的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 面影响相比,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今年8月份CCTV报道,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下降了1.3米。 祁连山冰川缩减危及河西走廊:近年来,祁连山冰川融化比上个世纪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2.6米的速度上升。专家分析,冰川退缩,雪线上升除自然气候因素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口膨胀,超载超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滥采地下水有关。《中国环境报》 1、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过去的百年海平面上升了14.4cm,我国上升了11.5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热膨胀,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升高。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低地被淹: 英国加高堤坝应对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暴风雨频率增加,这使英国人不得政治面目 加高防洪堤坝。据英国官方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泰晤士河的水位随全球变暖而升高,当地政府机构不得不先后88次加高防洪堤坝,以保障伦敦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据悉,人们现在平均每年4次加高其堤坝。据估计,在2030年以前,其加高堤坝的频率会达到每年30次。钟和 中国环境报 (2) 海岸被冲蚀 (3) 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 (4)地下水位升高。 (5) 旅游业受到危害(海平面上升50米,大连、秦皇岛、青岛、北海、三亚滨海旅游区向后31-366料,沙滩损失24%,北戴河沙滩损失60%。200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报道,沿海旅游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其产值为2503亿元,占海洋产业总产值的34.6%。 (6) 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占世界1/3的人口),使之受到威胁。如果极地冰冠融化,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会被海水吞没,马尔代夫、塞舌尔等低洼岛国将从地面上消失,上海、威尼斯、香港、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纽约等海滨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兰、埃及等国也将难逃厄运。 2、对动植物的影响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竟争力。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 失,而人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它们的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 天敌也可能减少。比如说桔子,过去20世纪70年代,它的最北的边界线是在黄 山一线,宣城市也曾经试种过,但到冬天的一场大雪,树木就冻死了。但现在我 们校园里的桔子树都长得很好。又如,扬子鳄只生活在宣城、泾县和南陵这样狭 小的地带,如果北界线北移,扬子鳄可能会自然绝种。这是从我省的局部地区来 讲。从全国来讲,我国把冬季1月0度等温线作为副热带北界,目前这一界线处 于我国秦岭-淮河一带。研究发现,气温升高会使这一界线北移至黄河以北,徐 州、郑州一带冬季气温将与现在的杭州、武汉相似。 3、对农业的影响 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气候的变化曾经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使玉米在挪威种植成为可能,但到了公元年,西欧出现小冰川期,平均气温也只比现在低1-2℃,就造成了挪威一半农场弃耕,冰岛的农业耕种活动则几乎全部停止。除此之外,全球变暖还会使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因此,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 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球变暖将成为下个世纪人类健康的一个 主要因素。极端高温将成为下世纪人类健康困扰变得更加频繁、更加普遍,主要 体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尤其是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钩虫病、 霍乱、脑膜炎、黑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将危及热带地区和国家,某些目前主要 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向中纬度地区传播。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全球变暖除了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灾害天气增加外,还会严重干扰山区植物的授粉时机,不仅给植物的生长和繁衍带来负面影响,而且还威胁到参与授粉的动物,使整个生物群落发生变化。 戴维o伊努教授表示,多年来通过研究有关资料,包括由落基山生物实验室自1973年以来搜集的大量数据以及地球观察研究所众多志愿者长期观测积累的研究资料,由此得出结论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改变着高海拔地区的生态环境,使得植物开花时间提前,一些品种的花期也发生变化,严重影响了植物的授粉过程,而这种趋势在1998年以后变得更加明显。他解释说,生长在科罗拉多州落基山脉地区的植物何时开花与当地积雪融化时间密切相关,而积雪融化则对气候变化相当敏感。现已有证据表明,高山植物和授粉昆虫或鸟类对于同样气候变化所进行的自身调整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异影响到相关动植物的生长和繁衍,并有可能最终导致个别物种的消亡。 戴维o伊努教授指出,气候变化对低海拔地区和高海拔地区的影响是不同的,这种差别也会干扰授粉媒介,例如引起整个冬季呆在低海拔和低纬度地区的蜂鸟迁徙。如果全球变暖改变了植物的授粉时机,参与授粉的鸟类或蝴蝶、黄蜂、苍蝇等昆虫与植物的共生关系就会受到破坏,相互依存环境的损毁便会引发生物灾难。 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逐步明显和环境恶化程度的不断加剧,生物界对这种变化的敏感程度已越来越引起科学家的关注。植物落叶状况、昆虫出现的时间、动物冬眠期的长短以及鸟类摄取食物的行为等,往往可以反应出气候变化对整个生态的影响。专家说,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和完善的地面观测网络,分析并预测不同动植物在生态学上的关联程度已成为可能。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球气候变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