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显示指南针噪声过大请linux 重新启动动飞行器 重启之后还是一样,需要重新校准还是怎么的?

&p&根据我多年加机组的实战经验(仅根据320系列做出总结,若据此选747的座位,造成任何出乎意料的后果本人概不负责退换机票):&br&
头等商务舱舒适度肯定是完爆经济舱,但是除了高富帅们,谁愿意为了那几个小时的相对舒服多花成倍的钱呢?所以我们仅从经济舱考虑。&br&
首先,应急出口所在的一排是最宽敞的。可以换着花样的跷二郎腿。&br&
然后第一排也不错,相对宽敞而且不会由于有前排而造成任何困扰。比如你正跷着二郎腿,结果前排忽然往后放靠背导致你的腿拔不出来啦;比如你在后排恣意的换着姿势跷二郎腿,顶着前排的靠背,结果被前排转过来呼你一大嘴巴子啦。&br&
其实我想说的是除了这两排,空间这么狭小各位就别跷二郎腿了吧。&br&
最后一排就别选了,座椅靠背紧贴着后墙板,一点都放不下来!而且离厕所太近……曾经有过一次在最后一排正吃着机组餐,眼见着一大腹便便的中年男性捂着肚子冲进了厕所 ←_← 然后……知道什么叫“闻着臭可它吃起来香”吗?!&br&
同一排的就不用多说了,靠窗户好睡觉,靠过道最方便。&br&
坐飞机哪个位置舒服,说了那么多,其实一开始我只想说三个字:&br&
驾驶舱&br&
深藏功与名。&/p&
根据我多年加机组的实战经验(仅根据320系列做出总结,若据此选747的座位,造成任何出乎意料的后果本人概不负责退换机票):
头等商务舱舒适度肯定是完爆经济舱,但是除了高富帅们,谁愿意为了那几个小时的相对舒服多花成倍的钱呢?所以我们仅从经济舱考…
这个回答要是被顶到最高也值了,让大家了解一下什么是中国特色。某日休息被公司打电话说明天抓飞一班,问为何,曰:保障重要领导出行。于是查了下航班计划,发现航班被无缘无故推迟了半小时起飞,人员没问题,飞机没问题航班就这么神奇的延误了,再次问原因,领导要16:20到机场(原本15:50起飞)。作为一名机组人员此时只能默默的接受这样的安排,航空公司也只能默默的承受延误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二天执行航班那就正常准备吧,没想到到点领导还没来,普通旅客也不能登机,领导一行带了30几个人乘务组着急忙活的准备了半天最后告知领导还要再等半个小时。就这样航班为了等领导延误了一个小时,普通旅客对此又毫无之情,机组人员又无法告知旅客真实原因。所以说中国民航的发展不应该是仅仅这个行业的发展,而是整个国家向前发展了人为原因导致的延误才会减少。这种事情航空公司费劲不讨好,降低了公司运行效益,占用了机组时间,疲劳指数上升影响了飞行安全,但是航空公司为了搞好跟政府的关系不得不这样做,有苦自己吞。作为机组人员为了保障大部分旅客的出行时间,到起飞点有权力剪掉未按时登机的旅客,但是面对这种领导又没任何办法。可能领导都不知道按时登机是几点,这种事情都是下面的人帮着干的,所以可能一直都不知道他们自身有错。这种事情我也只能在这说个大概让大伙了解一下中国民航这些很多奇葩的事情,希望大家以后出行多多理解一下,略有延误稍稍克制一下情绪,民航人都会极力避免各种延误,但是有不可抗拒力出现时也只能忍气吞声(天气原因除外)。类似这种事情有很多很多每次飞行遇到这样的我都会做个笔记,但是又不能抛到网上跟大家分享实属抱歉。&br&-—----------------&br&更新看到这么多顶的我也说一下,类似的事情有很多,很多时候整个飞机的人都在上面等着呢,领导还在飞机下面跟一堆送行的人挨个握手道别,而且他们都是不到起飞点不上飞机的,如果紧急的话会这样吗?&br&
中国民航的延误奇葩原因不止这些,空域的限制,管制水平的提升,航空公司运营的效率都会影响航班的正点率。民航局这么多年干正事的人少,踢皮球的人多,很多政策都是方向性错误。制度的建设需要时间,思想观念的改变需要换代,所以小平同志说的好一切朝前看,还是希望越来越好!
这个回答要是被顶到最高也值了,让大家了解一下什么是中国特色。某日休息被公司打电话说明天抓飞一班,问为何,曰:保障重要领导出行。于是查了下航班计划,发现航班被无缘无故推迟了半小时起飞,人员没问题,飞机没问题航班就这么神奇的延误了,再次问原因…
这个情况真不少见…&br&举个海上的例子吧,船舶有个通信设备叫甚高频,大概长这样&br&&figure&&im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550& src=&https://pic1.zhimg.com/v2-78fa7a37e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78fa7a37ec_r.jpg&&&/figure&&br&按照规定,甚高频16频道为通用频道,所有船舶必须在此频道进行值守监听,可以在船舶交汇、船岸沟通、应急求救等场合下发挥巨大作用,这玩意根据功率不同,有效距离大概几海里到一二十海里不等,也就是说你在里面说句话,方圆几海里的大小船舶、海事局、码头都可以监听回复。&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src=&https://pic3.zhimg.com/v2-b9e857df8ccc131cec362e7188ca23a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9e857df8ccc131cec362e7188ca23aa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52& src=&https://pic3.zhimg.com/v2-d1ec51a4b2f37cb04e5c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1ec51a4b2f37cb04e5ce_r.jpg&&&/figure&&br&&br&&br&这个频道在不同时段完全是两种画风,在密集港口或者白天你听到到的是这样的:&br&“xx轮,xx轮,我是你xx方向的xx轮,预计十分钟之后会船,红灯过 红灯过 可以吗”&br&“报告交管,我是x号航道的xx轮,船员20人,载运矿石十万吨,申请进港”&br&“航行警告 航行警告,x号锚地有船舶失去动力,请过往船舶注意避让,需要时请予以协助”&br&&br&&br&而到了深夜,尤其是离岸较远或者渔船较多的海域,你监听到的可能就是另一种画风:&br&“各位船老大,夜深人静,由我给大家献唱一首爱情买卖,啊啊啊啊啊 啊啊啊啊啊啊”&br&“你个鳖孙,拜唱了,再唱弄死你”&br&“有能耐你撞死我,你知道我是那条船吗,啊啊啊啊啊啊 啊啊啊啊啊”&br&“这人素质太低,还是我给大家讲述一下我在外海与美人鱼大战三天三夜的故事吧 呀咩爹呀咩爹”&br&“诸位地球小舢板,我是三体星球监听员1379号,你们都是虫子,不要回复,不要回复,不要回复”&br&&br&&br&&br&所以呢,我赞成部分答主的观点,这种肆无忌惮的发言,一般不会在有录音的民航驾驶舱,可能是小型飞机或者干脆就是陆地电台爱好者干的&br&&br&以上
这个情况真不少见… 举个海上的例子吧,船舶有个通信设备叫甚高频,大概长这样 按照规定,甚高频16频道为通用频道,所有船舶必须在此频道进行值守监听,可以在船舶交汇、船岸沟通、应急求救等场合下发挥巨大作用,这玩意根据功率不同,有效距离大概几海里到…
这个问题我知道!&br&首先,那个小翼叫做&b&涡流发生器(&/b&&b&Vortex Generators)&/b&,顾名思义就是产生涡流的东西。&br&处在那个位置的涡流发生器,叫做&b&短舱涡流发生器(&/b&&b&Nacelle Vortex Generator&/b&&b&)&/b&,也就是在发动机短舱后产生涡流的东西。&br&先上一张简明扼要而又直观的图!(出处见水印)&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6e257bcea00ed971cbbf8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6e257bcea00ed971cbbf8_r.jpg&&&/figure&看了没?气流正&b&打着转儿&/b&地从机翼的上方溜过去。&br&民航发动机是高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既不可能放进客机的肚子里,也不太适合贴在机身上(至于为什么,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最好就是把它吊在机翼下方,于是飞机设计师就在机翼下方加了一个叫发动机短舱的东西(上图中的大圆筒),然后把发动机塞进短舱里。&br&&br&那么问题来了:这个短舱要吊多高?&br&当然是越高越好,但也不能高过机翼。这样发动机就能吸入足量的空气,而且还不会吸入跑道异物,不会轻易地磕着碰着,同时挂在机翼两侧增加了飞机横滚方向的转动惯量,让飞机更加稳定。&br&这样似乎就可以了。但是,还有一种情况:&br&&b&飞机起降。&/b&&br&飞机起降时机翼仰角相比巡航时是很大的,这个挂在机翼下方的短舱在机翼仰角到达一定程度时,水平高度会高于机翼的上表面。&br&&br&先说说&b&失速&/b&&br&如下图,机翼仰角过大时,受逆压梯度影响,紧贴在机翼表面的边界层流速下降到0,与机翼表面发生了分离,产生了涡旋(b)。&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aa951211dfd8debed111c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5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刚才说到,短舱高于机翼上表面,影响了流向机翼上表面的气流。不仅干扰了迎面气流的流向,也降低了流速。&br&也就是发动机后面那一部分机翼失速了,失去了提供升力的能力。&br&本来失速仰角挺大,结果被短舱在前面一挡,不该失速的仰角也失速了。&br&不能忍,怎么办?&br&愤怒的设计师说:谁敢提前失速,就给谁丫一刀!&br&&br&然后短舱就被加上了“翼刀”。&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ebbdc641d9ae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2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ebbdc641d9ae_r.jpg&&&/figure&如上图,不加涡流发生器,在仰角过大时气流就乱了。&br&加了涡流发生器,通过旋转气流起到了调整稳定的作用,同时增加了从机翼上表面通过气流的能量。&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d591f48a59ed7e5ded1ca_b.jpg& data-rawwidth=&1396& data-rawheight=&8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9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d591f48a59ed7e5ded1ca_r.jpg&&&/figure&再细看,安装涡流发生器后,它诱导边界层外的高能气流贴近表面,代替了原本边界层内的低能气流,机翼表面边界层高度降低了。临近表面的气流被涡流发生器提高了能量并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由于边界层的气流流速提高了,也就推迟、控制甚至抑制了机翼上表面的边界层分离。&br&&br&下图,很明显加装涡流发生器后,流速增加了,推迟/抑制了边界层分离:&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f27a7ed0cfc_b.jpg& data-rawwidth=&2316& data-rawheight=&10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1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f27a7ed0cfc_r.jpg&&&/figure&(孙一峰 杨士普,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短舱涡流发生器流动控制机理初探,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2年01期)&br&&br&如此,这个涡流发生器的效果就是:&br&&blockquote&发动机短舱涡流发生器能够显著改善飞机的起降性能。对于波音767-200,由于发动机短舱涡流发生器的采用,其降落接地速度可以降低5节(约9千米/小时),降落所需跑道长度减少了250英尺(约76米)。&br&&br&司古,《航空知识》,2012年04期&/blockquote&&br&一句话总结:这个小翼叫短舱涡流发生器,用来产生涡流,以推迟失速。
这个问题我知道! 首先,那个小翼叫做涡流发生器(Vortex Generators),顾名思义就是产生涡流的东西。 处在那个位置的涡流发生器,叫做短舱涡流发生器(Nacelle Vortex Generator),也就是在发动机短舱后产生涡流的东西。 先上一张简明扼要而又直观的图!…
&p&把所有答案浏览了一遍,发现大家的回答有一个&b&共同点:&/b&&/p&&br&&p&普遍缺乏对飞行器的基本了解和安全意识,&/p&&p&缺乏对飞行器的基本了解和安全意识,&/p&&p&缺乏对飞行器的基本了解和安全意识。&/p&&br&&p&为了新手们能更好的选择飞行器,也为了对他人的安全负责,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常识。&/p&&br&&p&&b&友情提示:这不是导购,如果你决定要玩航拍飞行器了,这是一定要了解的常识。&/b&&/p&&br&&p&&i&索引&/i&&/p&&p&&i&1.航拍飞行器的门槛&/i&&/p&&p&&i&2.一些航模经验&/i&&/p&&p&&i&3.故障处理&/i&&/p&&br&&p&&i&----------------------------------------------------&/i&&/p&&p&&i&&b&1.航拍飞行器的门槛&/b&&/i&&/p&&p&&i&----------------------------------------------------&/i&&/p&&p&即使这些消费级的飞行器看起来像玩具,但由于它的安全隐患相比普通玩具大很多,所以依然是有门槛的。&/p&&br&&p&很多人说&b&航拍飞行器不是玩具&/b&,不是因为它贵,也不是因为它技术含量高,而是&b&出现事故后,可能对人造成较大的伤害&/b&。&/p&&br&&br&&p&首先看看这个视频:&/p&&p&&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iqiyi.com/w_19rtczvrsd.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城会玩!用无人机切水果原来这么高效率!&i class=&icon-external&&&/i&&/a&&/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278fdc255a5_b.png&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p&这是用大疆Phantom切水果的视频,没有接触过的朋友可以看看,对螺旋桨的威力可以直观感受一下。&/p&&br&&p&下面是一条航模圈内几乎人尽皆知的新闻。&/p&&p&&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qwqt.net/news/n1/22250.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安全警示:玩航模的少年,被遥控直升机斩首身亡(图文)&i class=&icon-external&&&/i&&/a&&/b&&/p&&p&这是油动直升机(好吧,搞错了,这是亚拓的电动直升机),我们普通消费者买的飞行器不会有这么夸张的效果,但是,即使是消费级的飞行器,能造成的伤害也不能无视。去5IMX论坛,模型中国论坛看看,航模玩家被飞行器打伤的事故太多了,所以只要接触飞行器,安全意识一定不能少。&/p&&br&&p&&b&你永远不能假设这个飞行器有多么安全可靠,要永远以迎接事故的心态的操作飞行器。&/b&&/p&&br&&p&相比以前自己组装的飞行器,这几年一体式的航拍飞行器多了很多功能和可靠性,&b&但是对操作者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术的要求,并没有降低。&/b&&/p&&p&&b&就像这些年来自动挡汽车越来越流行,甚至有自动泊车,辅助驾驶等高级功能出现,但这不代表人们考驾照的技术要求变低了。“汽车不是有自动驾驶了吗?怎么还要我学开车呢?”&/b&&/p&&br&&p&&i&----------------------------------------------------&/i&&/p&&p&&b&&i&2. 一些航模经验&/i&&/b&&/p&&p&&i&----------------------------------------------------&/i&&/p&&p&这几年,由于DJI带头把航拍飞行器做得简单,上手门槛变低。于是飞行器不再是航模圈里的小众玩物,它变成了普通消费品,&b&&u&导致大量毫无安全意识的小白用户涌入,大量事故产生。&/u&&/b&&/p&&br&&p&总结下航模玩家的几条共识,希望大家遵守,这也是&b&玩飞行器的几条红线:&/b&&/p&&p&&i&&b&1. 不在人群聚集地,市区飞行航模,避免围观,不炫耀。&/b&&/i&&/p&&p&&i&&b&2. 不在机场,管制空域,重要建筑周围(著名景点,军事基地等)飞行航模。&/b&&/i&&/p&&p&&i&&b&3. 不偷拍敏感信息,并且不能在网络上分享。&/b&&/i&&/p&&p&&i&&b&4. 起飞前不对飞行器拍照,否则会成为飞行器遗照(这是什么鬼)。&/b&&/i&&/p&&br&&p&如果做到这几条,&u&出现人身伤害事故,或被请去喝茶的概率将大大降低&/u&。&/p&&br&&p&这几条规则是为什么航模这项小众运动在中国存在这么多年,还没有被ZF禁掉的原因。&/p&&br&&p&看几个图,这是航模玩家玩飞机时选择的场地:&/p&&p&(图片来源贴吧,侵删)&/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1a2c2f592f96df0127043_b.jpg&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br&&br&&p&这是油管上最火爆的航模频道FliteTest&/p&&br&&p&你会发现一个&b&共同点:都选择了人烟稀少的地方。&/b&&/p&&br&&p&&i&----------------------------------------------------&/i&&/p&&p&&b&&i&3.故障处理&/i&&/b&&/p&&p&&i&----------------------------------------------------&/i&&/p&&br&&p&老手也是菜鸟过来的,我只是不希望新手们还没变成老手的时候,就陷入各种赔偿,甚至进去的麻烦事儿中。&/p&&br&&p&一个有几年航模经验的老手,和一个新手,拿着飞行器拍拍照片,看起来好像都差不多,很多人就觉得经验没有那么重要。&/p&&br&&p&就像&b&开车二十年的老司机和新手司机,平时开车可能看不出来,但是面对事故,和即将发生事故的情况,两者的处理是有天壤之别的。&/b&&/p&&br&&p&举几个故障的例子:&/p&&ul&&li&假如你拍景点拍得正欢,这时候你突然发现,飞行器的操作出了问题,明明摇杆向前推,飞行器向右跑,怎么解决?&/li&&li&假如一个悬停得稳如狗的飞行器,突然抽风似的向一个方向飞去,你看着他越飞越远,怎么办?&/li&&li&假如图传突然丢失了相机画面,但是遥控器操作正常,能做到目视飞行器让它返航吗?
&/li&&/ul&&br&&p&&b&这些情况下,老手和新手的区别就体现出来了。&/b&&/p&&p&事实上,消费级飞行器操作不复杂,但依然需要上手的时间,飞行器出现故障能做的不多,处理方法也大同小异,但是能不能做到就至关重要了。&/p&&br&&p&有几个基本技能,会让你的飞行器出现故障时游刃有余:&/p&&ul&&li&&b&目视飞行:&/b&盯着屏幕时,摇杆前推,飞行器向前,后推就向后,这是个人都会。但目视飞行&b&涉及到坐标系转换,你的“前后左右”并不是飞行器的“前后左右”&/b&,所以适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做到这一点,你可以不依赖视频画面,轻松起降飞行器。&/li&&li&&b&看地图飞行&/b&:这个简单一些,飞行器的回传画面上会显示地图和路径,像高德地图一样,飞行器太远,超过目视范围的时候,图传信号又不好,就可以轻松的飞回来。这包括对周围环境有个直观认识,飞行过程中,不会撞上建筑物,不会飞到建筑后面,导致信号被遮挡。&/li&&li&&b&无线电,电气常识&/b&:无线电信号在收到遮挡时会大幅衰减,所以对于飞行环境,周围的建筑物,要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在大脑里有个简单3D立体图,现在的飞行器遥控距离远,往往都飞出目视范围,要做到只看飞行器的相对高度,方向,和距离就能在大脑里生成一个简单的位置关系图,&b&不要看着屏幕飞就忘了自己站在哪儿了。&/b&另外,知道“&b&天线垂直于飞行器接收功率最大&/b&”这些小知识也是很有用的。&/li&&/ul&&br&&p&回到之前具体故障示例:&/p&&p&&i&假如你拍景点拍得正欢,这时候突然发现,飞行器的操作出了问题,明明摇杆向前推,飞行器向右跑。&/i&&/p&&br&&p&&b&第一反应是指南针出了问题,所以要关闭所有依赖于指南针的功能&/b&&/p&&br&&p&&b&在此之前,搞清楚飞行器哪些功能依赖于什么传感器,是很重要的:&/b&&/p&&p&&b&无向飞行:依赖IMU,指南针&/b&&/p&&p&&b&自动返航 / 一键返航:依赖IMU,指南针,GPS&/b&&/p&&p&&b&热点环绕 / 热点跟随 / 路径规划飞行:依赖IMU,指南针,GPS&/b&&/p&&p&&b&定点模式飞行器:依赖IMU,GPS,可能依赖指南针(取决于飞控算法)&/b&&/p&&p&&b&姿态模式飞行器:依赖IMU,不依赖指南针&/b&&/p&&br&&p&&b&所以这时候最重要的是关掉所有依赖指南针的功能,调整到姿态模式,依靠地图飞行和目视飞行操作飞行器返航。&/b&&/p&&br&&p&关于目视飞行的小提示:航拍飞行器在一百米外基本就就小得只剩个点了(类似于晚上天空中客机闪烁的光点),这时候可以通过辨别飞行器的灯光颜色来确定飞行器的姿态,然后目视飞回来。&/p&&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e3b03add70803cfe0c6e_b.jpg&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p&(飞行器前后灯的颜色不同不是装逼,是真的有用,前后灯光颜色不同,闪烁频率也不同,可以观察灯光来判断飞行器哪一面朝向自己。)&/p&&br&&p&若没在目视范围内,图传又丢失了,这时候就需要看地图飞行了,重要的是,你得&b&判断屏幕上哪些信息可靠,哪些不可靠。&/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db3f1ee8039_b.jpg&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p&如上图(图片来自网络),假设相机画面已经丢失,那么剩下哪些信息可以参考?&/p&&p&左下角有地图(实际中还会显示飞过的路径),这时&b&候红色三角形指的方向是【不可以】参考的&/b&,因为这个方向指示&b&依赖于指南针。&/b&&/p&&br&&p&飞行器的位置&b&基本&/b&是可以参考的,尝试推动摇杆,看看屏幕下面的H, D, VS, HS几个值,分别代表飞行器垂直高度,水平距离,速度垂直分量,速度水平分量,操作后这几个值若有反馈,则遥控器的链路是正常的。&/p&&p&然后小范围水平移动飞行器,通过地图上的飞行器移动轨迹,确定飞行器移动方向和操纵杆的关系,看着地图飞进目视范围,然后目视降落。&/p&&br&&p&其他两种故障情况,处理方法大同小异,不多说了。&/p&&br&&p&&b&在飞行器出问题的时候,能做到冷静操作,尽量避免事故,这就是老手和新手的区别。&/b&&/p&&br&&br&&p&&b&补充一些:&/b&&/p&&p&&b&谈谈其他几个高赞回答(没有批评的意思,只是讨论):&/b&&/p&&br&&p&&b&(1)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5e72ae44& data-hash=&5e72ae44& data-hovercard=&p$b$5e72ae44&&@Sandy&/a&&/b&这位答主遇到了&b&禁飞&/b&的问题。&/p&&p&不是说回答怎么样了,我看了评论区,好多人对飞行器管制和部分空域禁飞是一点都不了解的。&/p&&p&&b&许多人觉得飞行器毕竟是只是个玩具,事实上,这不对。&/b&现在的无人机遥控器操作范围很大,动不动就&b&几公里&/b&的遥控距离。&/p&&br&&p&&b&以DJI phantom 3的能力,能从西安南稍门起飞,飞到钟楼,鼓楼,拍一圈视频再飞回来。&/b&&/p&&p&这就不能算是玩具了。&/p&&br&&p&试想一下,大一点的飞行器能挂载单反,挂几百克炸药基本不是问题,以前恐怖袭击都是自杀式的,整一次还得考虑人命成本,现在好了,&b&从两公里外起飞,拉到200米高度,这样飞行器的声音基本可以无视&/b&,然后&b&直接空投炸药到人群里,喝杯咖啡再优雅的离开&/b&。&/p&&br&&br&&p&&b&恐怖袭击的成本大大降低&/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cd4d2599bea1bccd9fee_b.png&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br&&br&&p&看一看这类新闻:&/p&&p&&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tech.huanqiu.com/news/3430.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无人机差点撞掉民航客机 机场:蠢货&i class=&icon-external&&&/i&&/a&&/b&&/p&&p&&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uav.huanqiu.com/yyc/797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盘点无人机不能触碰的禁区 安全飞行远离炸机&i class=&icon-external&&&/i&&/a&&/b&&/p&&br&&p&&b&所以这东西受管制是很正常的。&/b&&/p&&p&&b&比如我国北京六环内禁飞,机场禁飞等等。&/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970cdac884624dea93134e0_b.jpg&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p&&b&DJI GO上显示的北京禁飞区。&/b&&/p&&br&&br&&p&&b&(2). 好奇实验室的&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aa416d0a4eeef7& data-hash=&aa416d0a4eeef7& data-hovercard=&p$b$aa416d0a4eeef7&&@滕腾&/a& 这个回答可以说很丰富,基本讲完了流行的几个航拍飞行器。&/b&&/p&&p&&b&但是答主讲到GHOST 2.0飞行器时,重点描述了它的体感操作模式:这个飞行器可以通过手机的重力来操作飞行器。而且答主貌似很推荐这种方式。&/b&&/p&&blockquote&作者:滕腾
链接:&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想买个无人机,户外旅行的时候用,如何挑选? - 滕腾的回答&/a&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为什么说,GHOST 2.0是最容易上手的呢?&br&因为你手里的手机就是GHOST的化身。说白了,操作GHOST就跟小时候手里的玩具小飞机一样:&br&你的手机向哪个方向倾斜,空中的无人机就向哪个方向飞了。手机倾斜角度越大,飞机飞行速度也会随之加快。水平旋转手机,飞机的偏航角度也随之变化。飞行姿态完全是跟手机同步的。&br&同时,&b&&u&你戴上VR眼镜抬头、低头,飞机上的摄像头可以同步调整俯仰角度。&/u&&/b&官方还给取了一个很酷炫的名字,叫&u&&b&阿凡达操控模式&/b&。&/u&&br&使用传统遥控器控制无人机,需要将三维空间内飞行器的行动拆分成8个方向的动作。&br&加入云台仰俯控制,则需要同时控制10向调节。需要长期大量练习才可飞出流畅的航线,&u&&b&GHOST 2.0直接抛掉遥控器,让飞行变得很简单,再也不用纠结什么日本手、美国手了。&/b&&/u&&/blockquote&&br&&p&事实上,任何有经验的玩家都&b&不推荐这种操作方法。&/b&&/p&&p&原因很简单,&b&不可靠。&/b&&/p&&br&&p&为什么飞行器发展这么久还要一个累赘的遥控器,手机不行吗?&/p&&p&这就和汽车发展了这么久依然是方向盘,油门刹车踏板一样,简单可靠。&/p&&br&&p&如果&b&一辆汽车没有方向盘,全靠触摸屏操作,那么没人敢买,或者有人用手机的重力感应来开车,跟《狂野飙车》一样,那么没人敢坐这车。&/b&&/p&&br&&br&&p&&b&大约这么多,欢迎吐槽。&/b&&/p&
把所有答案浏览了一遍,发现大家的回答有一个共同点: 普遍缺乏对飞行器的基本了解和安全意识,缺乏对飞行器的基本了解和安全意识,缺乏对飞行器的基本了解和安全意识。 为了新手们能更好的选择飞行器,也为了对他人的安全负责,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常识。 友…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ef9b4d91ffd0_b.jpg& data-rawwidth=&848& data-rawheight=&5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ef9b4d91ffd0_r.jpg&&&/figure&&p&从格局来说,这20年来民航飞机最大的变革就是&b&波音787,空客350这样的&/b&&u&中等座位数双通道&/u&&b&客机理念的提出,实践与成功。&/b&&/p&&br&&p&上一次民航商业飞机最大的成功是波音的747.波音747采用4引擎,在引擎可靠性远不及今天的年代,通过大马拉大车的方式,提高了飞机的可靠性,也提高了飞机运力,一个航班可以将300甚至400人运到目的地从此成为可能。&/p&&br&&p&在航空运力稀缺,票价高昂的年代,这形成了世界上几乎所有航空公司的运行模式:&/p&&p&对于国际旅客,&/p&&p&要先运到本国的枢纽城市(Hub)&/p&&p&再从本国的Hub运到对方国家的Hub&/p&&p&最后从对方的Hub运送到目的地。&/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6cf3ede09d2b85c3da4c5b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6cf3ede09d2b85c3da4c5b_r.jpg&&&/figure&&br&&p&这是一张国航的美国航线图,可以看到国航非常倚重单一航点,只能把所有旅客都运到北京,运到美国那边之后再去分发。&/p&&p&除北京以外,国航目前只开通了上海浦东-圣何塞航线,采用空客330.有计划开通深圳洛杉矶&/p&&br&&p&举例,一名湖南的学霸,要想去波士顿留学,通常他要至少经历两次转机&/p&&p&XXX-长沙,陆路&/p&&p&长沙-北京/上海/广州/香港-芝加哥/底特律/纽约-波士顿,通常是2次甚至3次转机&/p&&br&&p&随着飞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带来的飞机可靠性的提升,两大飞机制造商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现在来看,似乎是波音的想法prevail&/p&&ul&&li&空客认为:既然飞机的制造工艺和可靠性大大提高,我就要制造更大的飞机,运送更多的旅客,以拉低平民每座的成本。即:强化航空公司超级枢纽机场的地位。&/li&&li&波音认为:既然飞机的制造工艺和可靠性大大提高,我就要制造飞得更远的中大飞机,而不是超大飞机,让更多的人直飞,以提高一些航线的客流,从而拉低每座的成本。即:对客流不是特别大,但是也不少的航线,尽可能让他们直飞。&/li&&/ul&&br&&p&于是两家公司在几乎相同的时间启动了各自的新世纪重大项目。&/p&&ul&&li&空客推出了A380.A380标准三舱配置下可以装555人,单一经济舱下饺子配置的话可以装853人。
作为对比,波音之前的“空中女皇”747,在标准三舱配置下可以装约416人。&/li&&li&波音推出了787,也就是所谓的梦想客机(Dreamliner)。标准三舱配置下,787可以装242人。
航程13620公里。
作为对比,双引擎双通道客机运载人数和航程分别是:
777(200)系列:约300人;航程10000公里左右
330(200)系列:约250人;航程13450公里左右。
&b&但是波音787的油耗比330系列低20%-15%&/b&&/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98c399e738bff6c7bcac4a_b.jpg& data-rawwidth=&416& data-rawheight=&27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6&&&/figure&&br&&br&&p&我们来看看这两种飞机的订单和交付情况:&/p&&ul&&li&空客A380:未交付订单317;已经交付207&/li&&li&波音787:未交付订单1202;已经交付512&/li&&/ul&&p&&i&数据来源:维基百科。截至日
&/i&&/p&&p&此外,两家公司互换思路的订单情况是:&/p&&ul&&li&波音747-8:未交付136;已经交付110
波音747-8是在波音747的基础上采用了部分787的技术推出的新型号&/li&&li&空客A350:未交付821;已经交付65&/li&&/ul&&p&&i&数据来源:维基百科。截至日
&/i&&/p&&p&虽然380可以运输的旅客数大大提高,市场需要的飞机数必定相应减少;但从市场上的选择来看,&b&波音787这种尽可能多直飞的思路似乎是市场和航空公司的选择。&/b&&/p&&br&&p&------------------------------------------------------我是分割线------------------------------------------------------&/p&&br&&p&我们来看看一家航空公司购买787之后,开通了怎样的航线你就知道&b&787这种思路对民航市场带来多大的变革了&/b&&/p&&br&&p&比较典型的就是海航:&/p&&ul&&li&北京-波士顿&/li&&li&北京-圣何塞(硅谷)&/li&&li&北京-卡尔加里(加拿大,阿尔伯塔)&/li&&li&北京-拉斯维加斯&/li&&li&上海-波士顿&/li&&li&长沙/重庆/成都-洛杉矶&/li&&li&重庆-罗马&/li&&li&天津-纽约(你没看错,海航申请了,因为拿不到北京-纽约,海航就整了个上海-天津-纽约)&/li&&/ul&&p&以上航线的最大特点是,两个通航城市里面最多只有一个是枢纽地Hub,基本上可以实现&b&国内一次转机,那边直接到目的地&/b&&/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0ef73e537b424cce270ef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0ef73e537b424cce270ef_r.jpg&&&/figure&&p&海航使用787可以飞行的网络。兼顾了上座率,客流,和航空公司盈利水平&/p&&br&&p&再来看看厦航:&/p&&p&787使得厦航这种体量无法与四大航竞争的航空公司,得以开通厦门/福州直飞纽约墨尔本阿姆斯特丹的航线。要知道,纽约历来是国内航空公司最为眼红的航线,但是330从国内飞过去就差那么一点航程,除非减载。而厦航要是为了飞纽约买个747,380或者77w显然有点划不来。此外客流也是问题。&/p&&br&&p&对航空公司来说:&/p&&ol&&li&上座率是直接关系到盈利的关键。上座率太低直接造成亏损&/li&&li&1线城市-2线城市的&b&越洋直飞需求&/b&是有限的,有是有,但不大&/li&&li&使用777/747/380这样的大型飞机开通这样的航班,即便一周一班上座率可能也不理想,造成亏损&/li&&li&787/350飞机的出现,使得北京-拉斯维加斯这样的直飞航班,一周三班至少不亏损,成为可能&/li&&li&一周三班北京-拉斯维加斯的航班,剩余3天可以飞北京-波士顿&/li&&li&直飞能够培养客流,反哺上座率.如果成功培育客流,可以进一步换更大的飞机&/li&&/ol&&br&&p&------------------------------------------------------我是分割线------------------------------------------------------&/p&&br&&p&波音787是波音公司历史上的第二次豪赌:不成功,便成仁。上次豪赌是747项目,当时民用客机没有747这种超级巨无霸,连接香港-伦敦这样重要金融城市的直飞航班在那时是不可能的,北京纽约也需要在中间经停。那次豪赌成就了波音。&/p&&p&波音这次豪赌787也历经坎坷,先是787多次推迟交付,这导致一些已有订单取消;交付后出现了多次锂电池着火事件,当时380已经交付,并且非常可靠安全;而787使用了许多新技术,其中之一就是锂电池。人们普遍对新技术非常质疑。&/p&&br&&p&当时民航市场普遍不看好787成功,但是在克服一些新技术初期的不成熟之后,787的商业思路,改变了过去20年民航市场,两个Hub为国际航线,再转机的运营模式,使更多直飞,或者说更少的转机变为可能,&b&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民航业的发展,培育了更多的客流。&/b&&/p&&p&&b&世界上人口超级大国中,没有任何航空公司采购了A380,除了中国。&/b&而中国的南航采购的A380,从运营上来说,算不上很成功。目前已知不赔钱的航线好像只有广州-洛杉矶和广州-悉尼,换句话说&b&A380在人口超级大国,而且是民航市场极为广阔的中国,也被证明不是非常理想。&/b&&/p&&p&目前运营A380比较成功的航空公司,&b&都是延续超级承运人,超级Hub思想的航空公司。&/b&例如新航酋长航空公司。&/p&&br&&p&这里要友情邀请一下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f6931caba0bbf76436cbd& data-hash=&f6931caba0bbf76436cbd& data-hovercard=&p$b$f6931caba0bbf76436cbd&&@空中客车&/a& &/p&&br&&p&------------------------------------------------------我是分割线------------------------------------------------------&/p&&br&&p&此外,在787,350这些&b&跨世纪,改变民航业&/b&的飞机上面,两大航空公司都大量采用了新的技术。&b&如果高铁提速,算作20年来火车的改变;那么这些新技术的采用,显然可以跟高铁提速比肩。&/b&&/p&&p&1 更大的窗户&/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2fb120aca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2fb120acaf_r.jpg&&&/figure&&p&这是一张787客机的窗户与竞争对手330窗户的比较。变大1.3倍&/p&&p&2
电子调节明暗窗户&/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3dd763ad5d2e88bb8eec92fa492b73e9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3dd763ad5d2e88bb8eec92fa492b73e9_r.jpg&&&/figure&&p&这是一张波音787窗户的示意图。通过电子开关,可以直接调节窗户的明暗,因此取消了遮阳板。
波音787这种电子可调阴暗窗户的&b&美妙之处在于,你可以欣赏窗外美景,而不再担心刺眼的阳光。&/b&&/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ec29a0d9fe0e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4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ec29a0d9fe0e_r.jpg&&&/figure&&br&&p&此外,由于飞行安全守则要求,起飞降落是必须拉起遮阳板。在过去,乘务员的工作之一就是在降落之前确认每一个遮阳板都收起来,&b&现在乘务员只需要按一下开关就可以拉起所有遮阳板了。&/b&&/p&&p&3 更好的客舱加压技术
传统客机内部的气压,相当于海拔2400米时的气压
采用新技术,气压改善为海拔1800米时的气压,&b&缓解了人体的不适应&/b&&/p&&p&4 更好的加湿技术
客舱内的湿度一直是个大问题。在之前举行的知乎 Live中有多人问过有关保湿的问题。787采用了更好的客舱加湿技术。&/p&&p&5 更好的降噪技术
787采用了多重技术,实现了不仅是客舱内的降噪技术,也实现了引擎进一步降噪,起降时对周围的噪声污染进一步降低&/p&&p&6 大量复合材料的使用
787是第一个机身,机翼大量采用复合材料的大型商用飞机。&/p&&p&7 天空内饰&/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13af73edda884ee116c43ee8ab98da8_b.jpg& data-rawwidth=&3614& data-rawheight=&2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61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b13af73edda884ee116c43ee8ab98da8_r.jpg&&&/figure&&br&&br&&p&以上是普通旅客能感受到的,驾驶舱里面的变化也很多。更好的HUD,更多的电控设备。&/p&&p&对普通旅客来说,国内航空公司在787这年代飞机以前,是没有专属机组休息区域的。航空公司一般是在客舱里面开辟几个座位不销售,给乘务员和机长休息。从787,380这一代飞机开始,机组有了专门的休息区域&/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fc1cda959c14b3af957_b.jpg& data-rawwidth=&930& data-rawheight=&6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fc1cda959c14b3af957_r.jpg&&&/figure&&br&&br&&br&&p&------------------------------------------------------我是分割线------------------------------------------------------&/p&&p&高铁给中国带来的,不仅是速度的跨越,&b&还有中国铁路版图的变革。&/b&&/p&&p&&b&波音787飞机不仅推进了航空技术的发展,也改变了民航市场的版图。&/b&&/p&&br&&p&当然了,两大飞机制造商之间一直以来都是惺惺相惜,谈不上波音比空客一定强。空客一直主导使用电子信号操控飞机,而波音则坚持机械操控最好。现在来看,是空客的想法更好,空客也大范围采用了电传信号。竞争才有共同发展&/p&&p&最后来两张空客和波音的官微截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99c34b7f279e85c8be375a3af8255ef7_b.jpg& data-rawwidth=&601& data-rawheight=&8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99c34b7f279e85c8be375a3af8255ef7_r.jpg&&&/figure&&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412f016aee_b.jpg& data-rawwidth=&606& data-rawheight=&5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412f016aee_r.jpg&&&/figure&&br&&br&&br&&p&更多回答请见 &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dylanzhao/answers& class=&internal&&赵伊辰 - 知乎&/a&&/p&&p&知乎页面 &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dylanzhao& class=&internal&&赵伊辰 - 知乎&/a&&/p&&p&知乎专栏 &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zhaoyichen& class=&internal&&在云端 - 知乎专栏&/a&&/p&
从格局来说,这20年来民航飞机最大的变革就是波音787,空客350这样的中等座位数双通道客机理念的提出,实践与成功。 上一次民航商业飞机最大的成功是波音的747.波音747采用4引擎,在引擎可靠性远不及今天的年代,通过大马拉大车的方式,提高了飞机的可靠性…
话题经验:每年国内飞60段,国际飞10段以上。&br&&br&一、国内的VIP候机厅有三种。&br&AB类可叫做陆侧VIP服务(安检前),C类在空侧VIP服务(安检后)。&br&1,A类。一般都是一个独立的公司经营运作,机场集团全资或占股,大部分实际都是机场直接管理。比如上海的爱力特、西安的迅邦达、昆明的百事特等等。这种VIP通道,一般采取在VIP候机厅办卡(1-4万不等,单次200-500元左右)、银行贵宾卡(例如招行白金每年6次免费)、运营商金卡(联通给我的是每年四次,其他城市不知道)、指定候机厅冠名商户,还有什么龙腾卡等等方式进入。&br&这种候机厅的特点是&b&「独立办理登机牌、独立安检」&/b&,但是无法做到&b&「独立边检」&/b&,即国际航班无法使用。&b&一般此类候机厅位于机场位置的最下层,即到达层或停车层。&/b&&br&&b&这一类通道都是服务人员会提前打好登机牌,然后车直接开到停机坪(不管飞机是廊桥还是摆渡车都一样),所以:&/b&&br&&br&&b&用这种通道,在大部分场,你可以提前20分钟到达,最迟。&/b&&br&&b&(PS,深圳新修了T3,离得有点远,即使是A类VIP,还是建议提前三十分钟到。)&/b&&br&&br&2,B类也由A类运营,但是通常地点是分开的。B类是&u&真正意义上的要客服务&/u&,一般来说要正厅、副部这个级别以上的使用。这类候机厅&b&在潜规则里是可以「独立边检」&/b&的,因为原则上机场集团是省属单位,而边防是军队管理,省政府和省委都无权过问,但是潜规则上是可以的。所谓的潜规则,是指这类也没有常设边检位,只不过是把「两检一防」的三个人叫过来,不过也就是意思一下,连要客的衣服都不会碰。一般副部级的领导乘机,当地机场集团还会出至少一个管理层来送行。&br&&b&B类通道,花多少钱都进不去。&/b&&br&&br&&b&用这种通道,你可以迟到15分钟(甚至更多),飞机会等你的。&/b&&br&&br&3,C类。C类我们称作&b&「安检后VIP」&/b&。使用方式是:购买头等舱(有些折扣舱位只能享受空中头等舱待遇,而陆上包括安检和休息室都不可用)、商务舱机票,航空公司金银卡。可以使用&b&&u&出发层&/u&的VIP通道、VIP候机厅。&/b&&br&&b&这类的话,如果出发时就打印好登机牌,带在手里,提前30分钟到达即可。&/b&&br&&b&如果没有打印登机牌,要提前至少35分钟,最好40分钟。&/b&&br&&br&&br&二、经济舱普通旅客。&br&1,在没有托运的前提下,最迟35分钟到40分钟到机场,然后不要脸的去找VIP柜台(晚到柜台),说自己迟到了。然后参考C类通道的方式办理登机牌、安检。PS,自助打印在提前35分钟这个时间,一般都不能用了。&br&2,如果正常排队办理登机牌、安检的话,包括有托运的情况,请提前1小时到。这样最把稳。&br&3,不要指望误机。一般除了飞机没到的原因,很多机场是关了舱门飞机才可以排队的。所以航空管制或者天气原因,机长一般都要先关了舱门排队。而不会等一个没到的旅客。&br&&b&4,高峰期请尽量早到,避免「被候补」&/b&。航空公司适当超售是正常的,如果在出行高峰期,比如节假日,您晚到很有可能存在被「候补」的风险,即飞机满仓,给您安排下一班,这样就损失了。&br&5,至于有人说,早去能够选到好位子,这是不可能的。第一排,第二排,甚至一些紧急通道,这些位置都是锁死留给航空公司金银卡的。&br&&br&三、国外机场。&br&1,考虑海关时间,至少再多留20分钟。&br&2,考虑到国际关柜台时间早,再提前20分钟。&br&3,考虑到登机牌、安检、海关之间的步行距离,再留20分钟。&br&4,如果旅行有退税的话,如果刚好又是CDG或者MXP这样的退税大场的话,那么一定要至少多预留1小时到90分钟的时间。如果是BNE这种没什么人退税的场,大概多预留20分钟。&br&5,不知道国外有没有安检外的通道,类似于AB类。我几次在国外使用VIP通道都是类似于C类通道,即安检过后使用VIP候机室,时间上不会节约太多。&br&&br&至于题主说的,进去之后空余时间干嘛?我想应该这么回答:机场那些商铺,就是为了填满您的多余时间的。&br&&br&以上,谢邀。
话题经验:每年国内飞60段,国际飞10段以上。 一、国内的VIP候机厅有三种。 AB类可叫做陆侧VIP服务(安检前),C类在空侧VIP服务(安检后)。 1,A类。一般都是一个独立的公司经营运作,机场集团全资或占股,大部分实际都是机场直接管理。比如上海的爱力特…
先上主题:进气道和机身没有融合而是隔开一段距离(甚至还有隔板),主要目的是为了&b&去除附面层&/b&。&br&&br&下面分段来讲讲涉及到的原理,和进气道附面层控制方法的发展历程。&br&一、什么是附面层?&br&二、通过气动布局回避附面层问题&br&三、附面层控制装置(苏27 歼10 F16等战斗机发动机进气口之所以没有与机身融合的原因请看这里……)&br&四、“与机身融合的进气道”:DSI&br&&br&========== 我是正文分割线 ==========&br&&br&&b&一、什么是附面层?&/b&&br&虽然理想状态下空气是直接顺着机体和机翼等流动,但这只是在大尺度下(雷诺数较小)的情况。由于流体的粘性,实际在微观尺度下(雷诺数较大),靠近机身的部分气流会受到机身的黏滞导致越靠近机身的气流速度越慢,存在了一个速度梯度,降低了这部分气流的能量。这一层能量较低的气流,就叫做&b&附面层&/b&,或者边界层。&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39& data-rawwidth=&357& src=&https://pic2.zhimg.com/57ea6d5bdf6d52a82fe0434048ccd1b1_b.pn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7&&&/figure&&br&平板上的附面层状态(图片来源:西北工业大学在线精品课程:气体动力学基础)&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531& data-rawwidth=&710& src=&https://pic1.zhimg.com/bab968de9fc2b3c7cc1f8ebacb0a2738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bab968de9fc2b3c7cc1f8ebacb0a2738_r.png&&&/figure&层流附面层和紊流附面层(图片来源:NASA……看标)&br&&br&平板和低速低雷诺数状态下还仅仅是近体气体流速降低能量下降,一旦超过转捩点或受到曲面扰动产生负速度梯度差,进而发生附面层分离现象,导致宏观湍流,进一步破坏气流能量。这些紊乱的低能量气流如果进入进气道输入发动机,将导致发动机进气畸变、总压恢复降低、压气机叶片失速等等,最终的结果就是&b&轻则推力下降和喘振,重则熄火停车……&br&&/b&&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74& data-rawwidth=&373& src=&https://pic4.zhimg.com/edda633bf628e9ac36fb_b.pn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3&&&/figure&&br&曲面上的附面层分离(图片来源:西北工业大学在线精品课程:气体动力学基础)&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332& data-rawwidth=&827& src=&https://pic4.zhimg.com/4c689ca8ec644a5d5d4811eaf01114d3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4c689ca8ec644a5d5d4811eaf01114d3_r.png&&&/figure&附面层分离的极端情况:球体尾流现象,又称卡门涡街(图片来源同上)&br&想想发动机吃这么些丸子进去……&br&&br&此时就需要所谓的&b&附面层/边界层控制装置&/b&,来防止机体表面的附面层紊流进入发动机,或者说是为了给发动机提供干净的进气气流改善工况。为此除了比较容易看见的隔板以外通常还有吸除系统等多种设备来消除附面层影响。&br&&b&&br&二、通过气动布局回避附面层问题&/b&&br&最早的喷气式战斗机……嗯,就是德国Me-262啊英国“流星”啊什么的,发动机推力太挫,两台才能把飞机推上天,直接采取翼吊&b&发动机短舱&/b&布局,一边儿吊一个,进气口直接对着压气机,自然没有什么附面层问题了……&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565& data-rawwidth=&1003& src=&https://pic2.zhimg.com/f78d430e381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f78d430e381_r.png&&&/figure&梅塞施密特 Me-262 “雨燕”(图片来源:Wikipedia)&br&翼吊发动机短舱布局。史上第一架实战Jet Fighter,大德意志科技力世界第一!&br&&br&后来发动机推力大了,直接一台就能搞定,两边进气有附面层问题不稳定,那就直接从机头一整根进气道通到发动机,驾驶舱直接骑进气道(甚至发动机)上……形状规则的进气道里的气流就好控制多了,发动机也可以方便地匹配,因此&b&机头进气布局&/b&也不用怎么考虑附面层处理问题~&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427& data-rawwidth=&640& src=&https://pic2.zhimg.com/856e9cebaf7e3bb010d37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856e9cebaf7e3bb010d375_r.jpg&&&/figure&雅克福列夫 Yak-15(图片来源:Wikipedia)&br&直接把活塞的Yak-3的机身前段塞个涡喷发动机问你服不服……类似的还有MiG-9。当然,刨掉毛子的脑洞,这种布局的滥觞其实来自于二战德意志黑科技——福克沃尔夫Ta-183……&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403& data-rawwidth=&595& src=&https://pic3.zhimg.com/fc0d1caaaa685a52ba156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fc0d1caaaa685a52ba156_r.png&&&/figure&福克沃尔夫 Ta-183的风洞模型(图片来源:Wikipedia)&br&其实这个设计比毛子的粗暴风格还更进化一些,Ta-183的设计师库尔特·谭克战后出走阿根廷,基于Ta-183原型发展出了FMA IAe 33 “箭-2” (Pulqui II)战斗机,也算是德意志黑科技里不多的修成正果的。&br&类似布局的早期喷气战斗机还有瑞典的萨博Saab 29“飞桶”……所谓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由于机如其名形状过于蠢萌不忍直视,有劳各位看官自己百度图片……后面的一代经典MiG-15布局也发源于这种布局。&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534& data-rawwidth=&800& src=&https://pic4.zhimg.com/433e8b17fee2e8df5e2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433e8b17fee2e8df5e23_r.jpg&&&/figure&朝鲜冤家:北美 F-86 “佩刀” vs 米格 MiG-15(图片来源:空军之翼,《铁翼沧桑——固定翼军用作战飞机发展历程》
by 方方)&br&两者都是机头进气,在Ta-183布局基础上延长进气道加长后机身,气动布局更加均衡。&br&机头进气布局的典型飞机还包括F-100&超佩刀“,米格-17/19/21/歼7,苏-7/17/22(毛子最喜欢这种进气方式了……从最早的雅克15/米格9开始),英国的英国电气“闪电”,等等,也算是蓝天中的一代风光。&br&&br&&b&三、附面层控制装置&br&&/b&发动机马力越来越大,飞机越飞越快,更重要的问题是机头要开始装雷达了……进气道能想办法,雷达不能将就啊,进气道就只能滚到后面去给雷达腾位置。于是靠机头进气回避附面层问题的办法行不通,只能认真处理附面层了。最简单的想法就是:附面层也是有厚度的嘛!我直接把进气道歪出来伸到机身附面层外面,保证飞得最快的时候机身附面层也影响不到进气口不就行了~&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558& data-rawwidth=&968& src=&https://pic2.zhimg.com/6aa13b273be34d2d986dd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6aa13b273be34d2d986dd_r.png&&&/figure&诺斯罗普 F-89 “蝎子”全天候截击机(图片来源:Wikipedia)&br&因为要求全天候截击,机头得装雷达,进气道就只能挂边上了……进气道和机身之间的那条缝隙,就叫做&b&“附面层隔道”&/b&——于是题主提出的“&b&不和机身融合的进气道&/b&“就这么愉快地出现了。和增加的那点阻力比起来,还是能让发动机正常转起来更重要不是,其实更大的问题在于多了层结构重量也上去了……&br&&br&当然了,主要用来对付慢腾腾的轰炸机的截击机可以这么干,战斗机的话一点阻力也是要扣的——觉得直接把管子伸出去阻力大的话,觉得还是把进气道贴着贴着机身好,那就和上面思路一样,不能直接伸管子就拿个板子把附面层隔一下就好了~于是就有了&b&附面层隔板&/b&这个东东:&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463& data-rawwidth=&725& src=&https://pic2.zhimg.com/acc4bfc76daef3bfc01210e1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acc4bfc76daef3bfc01210e1_r.png&&&/figure&洛克希德P-80A-1 “流星(Shooting Star)”(图片来源:Wikipedia)&br&这是一架最初生产批次的P-80。然而在试飞中发现附面层导致的发动机工作不稳定问题之后,凯利·约翰逊——是的,就是臭鼬工厂的创始人——给投入量产的飞机加上了附面层隔板,也就是下面这个样子&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513& data-rawwidth=&1189& src=&https://pic4.zhimg.com/cea99e74f294ff379d248b30b9502737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8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cea99e74f294ff379d248b30b9502737_r.png&&&/figure&洛克希德P-80C “流星”(图片来源:Wikipedia)&br&明显可以看到,进气道里面多了层东西,以及不那么明显地可以看到进气道上方有一点阴影——那就是被隔离的附面层气流的泄放口。&br&同期类似采用这种方式的飞机还有美国海军的F2H“女妖”、英国霍克的“猎人”等等。&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690& data-rawwidth=&1158& src=&https://pic2.zhimg.com/650f3bb2fe01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650f3bb2fe01_r.png&&&/figure&&br&霍克 “猎人”(图片来源:Wikipedia)&br&可以看到进气道里很隐蔽的附面层隔板,不仔细找还真不容易看到。&br&&br&航空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好像有哪儿不对,反正飞机的速度继续越来越快,查克·耶格尔一声巨响,给人类带来了超音速。超音速飞行时,进气道需要通过一系列斜激波和正激波对来流进行压缩减速,速度降低到亚音速以后,才能输入发动机压气机。&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34& data-rawwidth=&271& src=&https://pic4.zhimg.com/b6f5a555a044b21ec0b66e30a9ece537_b.pn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1&&&/figure&皮托式进气道与正激波(图片来源:西北工业大学在线精品课程:气体动力学基础)&br&简单的皮托式进气道就是直接对着来流的一根管子,只有一道正激波减速,阻力较大,一般适用于Ma1.7以下速度&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98& data-rawwidth=&394& src=&https://pic3.zhimg.com/7b3762ffccfee2fe21bdfc322c8d527a_b.pn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4&&&/figure&超音速多波系进气道的激波系(图片来源:同上)&br&多波系进气道通过斜板或激波锥产生入口斜激波,配合进气道内形状产生的多道压缩斜激波逐步降低来流速度,并且可以配合进气道里的可调节激波锥、激波斜板等活动部件调节激波系,适应不同速度来流,阻力小而效率较高,适应速度范围宽。&br&&br&如上所述,要产生第一道斜激波需要在前面有一个激波发生器,正好就把进气道挨着机身的一边往前伸伸,一边隔附面层一边起激波预压缩作用……所以我们看到超音速战斗机的进气道的一边儿会伸出来个东西,比早期战斗机藏在进气道里的隔板更显眼了:&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419& data-rawwidth=&724& src=&https://pic4.zhimg.com/80f68f728d525b1cb660847fdfc5b547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80f68f728d525b1cb660847fdfc5b547_r.png&&&/figure&康维尔 F-106 “三角标枪”截击机(图片来源:Wikipedia)&br&作为一款高空高速的截击机,采用侧面矩形进气道,通过简单的附面层隔版来处理附面层,并产生斜激波&br&&br&当然如果是采用圆形(包括半圆,1/4圆等)进气道,通常采用&b&激波锥&/b&来发生斜激波,于是就成了“隔离式进气道+激波锥”的组合,没有附面层隔板了:&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420& data-rawwidth=&651& src=&https://pic4.zhimg.com/22dd8a8a01e5c05d461a86ada5edeb83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22dd8a8a01e5c05d461a86ada5edeb83_r.png&&&/figure&达索 幻影2000 战斗机(图片来源:Wikipedia)&br&采用半圆进气道+激波锥的组合,附面层通过进气道和机身间的隔道排除。类似的带激波锥圆形进气道还可以在幻影家族的各个型号,以及米帝的F-111上找到。&br&&br&然而伸出太长的激波锥和进气道斜板本身也会有附面层问题——当然,作为规则设计的进气道装置处理起来比机身容易多了。最直接的办法:通过某种&b&附面层吸除装置&/b&,把组成附面层的低能量气流直接吸走,剩下高能量的气流,附面层问题就解决了嘛~计划通√&br&so……&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598& data-rawwidth=&800& src=&https://pic4.zhimg.com/1abce96ae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1abce96aeb_r.jpg&&&/figure&米高扬·格列维奇 MiG-23(图片来源:空军之翼,《18式——米格-23在中国》by 木刀)&br&从这架北京小汤山航空博物馆藏品,从埃及弄回来的米格-23MS的进气道上,可以看到附面层隔板上密密麻麻的附面层吸除孔。附面层隔板可以活动,以在不同速度下产生适合进气道的斜激波。而这架米格-23弄进来以后,直接成果之一就是——我们的空中蔡国庆,啊不美男子,J-8II歼击机,进气道结构几乎一模一样……&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481& data-rawwidth=&509& src=&https://pic4.zhimg.com/84f93a91d880dcdca8a7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84f93a91d880dcdca8a7_r.png&&&/figure&沈阳 J-8II “飞の美男” 的进气口(图片来源:同上)&br&&br&把进气道摆平了就是题主要的J-10A的进气道了——&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611& data-rawwidth=&992& src=&https://pic2.zhimg.com/a77c4c8f243ebea787cdf09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a77c4c8f243ebea787cdf09_r.png&&&/figure&成都 J-10(图片来源:百度……)&br&可见前伸的附面层隔板内段的阴影——也就是附面层吸除装置的小孔。&br&&br&题主钦点的F-16——采用皮托管进气道,因为本来也没谁指望这货去飞2马赫……&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800& data-rawwidth=&1200& src=&https://pic3.zhimg.com/6ddd24a41e2be33f2c2dcb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6ddd24a41e2be33f2c2dcba_r.jpg&&&/figure&通用电气 F-16“隼”(图片来源:同上……)&br&5个副油箱大概是转场构型吧……所谓皮托管就是根平头管子——没有什么特别的激波系设计(机身可以起一定的预压缩作用),所以也没有突出的隔板,和什么劳什子吸除装置,一条隔道搞定附面层简单省事儿。&br&&br&以及苏-27……&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24& data-rawwidth=&448& src=&https://pic3.zhimg.com/c8e639d9f427c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c8e639d9f427c_r.png&&&/figure&苏霍伊 Su-27(图片来源:百度……)&br&感谢巴伦支海上被切成懵逼的挪威P-3机组,为我们带来了苏-27P的第一批照片——其中就包括边条翼下的矩形可调多波系超音速进气道,可见上方的附面层隔板/激波发生器,以及挂得满满的R-27导弹……&br&&br&当然,也有进气道隔道和激波生成器分别设计的,比如:&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549& data-rawwidth=&987& src=&https://pic1.zhimg.com/e1e397bec08539a9ddcffad8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e1e397bec08539a9ddcffad8_r.png&&&/figure&格鲁曼 F-14“雄猫”(图片来源:Wikipedia)&br&来猫党们让我看到你们的手!VG翼翼套前端的平头构成了激波发生器,侧面斜线过渡的侧板起到了隔离附面层的作用。F-15、米格-25/31的进气道设计也类似于此。&br&&br&隔板派的巅峰之作,大概就是F-22“猛禽”和F-18E/F“超虫”,啊不,“超级大黄蜂”上的加莱特进气道了:&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600& data-rawwidth=&578& src=&https://pic4.zhimg.com/ac92348ebde7ac140ec4e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ac92348ebde7ac140ec4e3_r.jpg&&&/figure&洛克希德·马丁 F-22 “猛禽”(图片来源:Wikipedia)&br&加莱特进气道采用双斜切进气道唇口和尖脊截面造型,具备乘波特性,可以在二维面上产生激波,超越了传统的平面和圆锥激波结构,加大了适应范围,从而以固定进气道满足较宽速度范围内的进气需求(虽然还是比不上可调进气道的性能),相对减轻了结构重量,降低了复杂性,其附面层控制仍然靠进气道与机身之间的空隙形成的隔道排出。&br&&br&&b&四、“与机身融合的进气道”:DSI&/b&&br&通过附面层隔道装置来处理附面层固然十分有效,但是这套结构以及超音速进气道的一系列波系调节机构的重量可着实不轻,隔道这种复杂形状的反射腔体还是雷达反射重灾区,造成RCS飙升严重影响隐身性——飞机设计师早就看这东西哪儿哪儿都不顺眼,打心底里欲除之而后快了!&br&&br&如果要通过隔道以外的其他方式来去除附面层,一个可能的手段就是,继续加强之前提到的附面层吸除能力,直到把附面层全部吸掉。这方面的实践者是米帝黑科技:诺斯罗普YF-23&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470& data-rawwidth=&714& src=&https://pic3.zhimg.com/dac0b7fce1e8b6d4dc5bc62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dac0b7fce1e8b6d4dc5bc62_r.png&&&/figure&诺斯罗普 YF-23 “黑寡妇II”(图片来源:空军之翼,《1991:败者为王》 by 方方)&br&也算是一种“与机身融合的进气道”吧,巨大面积的吸除孔区通过翼面上表面的低压将附面层吸除,并且速度越快吸除效果越好——YF-23号称能飞到Ma 1.8超巡——唯一的问题可能是会导致一些升力上的损失?然而这项设计并没有在接下来的任何型号中再次出现……希望有高人解答下这种吸除方案的问题。&br&&br&除了吸除方法以外,另一个消除附面层的方式是通过气动力来消除附面层,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知道的DSI(Diverterless Supersonic Inlet,无附面层隔道超音速进气道),或者说“蚌”式进气道了。&br&&br&其实这个思路诞生的挺早的,让我们重新穿越到那战火纷飞的二战年代……(是的……就是这么早)来看看自从喷火和蚊子以后就不知道怎么造“漂亮的飞机”的约翰牛:&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77& data-rawwidth=&800& src=&https://pic4.zhimg.com/fce88a44ab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fce88a44abf_r.jpg&&&/figure&德·哈维兰 “吸血鬼” 原型机 DH.100(图片来源:空军之翼,《德哈维兰双尾撑战斗机小传——“吸血鬼”的诞生》By Amstrong)&br&首飞时间1944年3月,注意到翼根进气道前方的迷♂之♂凸♂起……&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536& data-rawwidth=&800& src=&https://pic2.zhimg.com/8ecbde025f873b487f894e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8ecbde025f873b487f894e9_r.jpg&&&/figure&德·哈维兰 “吸血鬼” 进气道特写(图片来源:同上)&br&虽然英国的离心式喷气发动机技术在当年一枝独秀,能够单发推战斗机上天,但是过大的进气损失还是让早期发动机遭不住。为此德哈维兰的设计师采用了双尾撑布局——中间的短机身座舱后面直接就是发动机,尾翼靠尾撑连接提供配平和控制力矩,进气从两侧翼根开进气口,尽量缩短进气道长度……然后,为了解决附面层问题——在进气口前面加了个凸起,把机身附面层导向上下方向。&br&&br&超越时代的前瞻性有木有!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没有高度发展的流体动力学支持,基于直觉和经验设计的简单凸起能够把机身附面层导向上下,却没法解决横向溢出到进气道的附面层分离气流,更别说这个凸起自己也会产生附面层分离了——不过话说回来,早期的发动机糙得很,把主要的附面层能排除点也差不多了,德哈维兰的设计师能够在那个年代就想到附面层问题已经难能可贵了,不能要求太多……(采用类似的附面层控制技术的还有米帝F9F黑豹系列舰载机的后期型号)&br&&br&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各国设计师们都醉心于机头进气和附面层隔版之类的奇技淫巧,附面层气动去除技术埋名深山默默修炼,只待有一天出来闪瞎全世界的狗眼……&br&&br&基于流体动力学和计算机仿真的进步,计算流体力学——CFD的登场提升了气动设计师们的分析能力。以往只能基于平面或圆锥的流场分析,现在可以升级到在3D条件下进行模拟和设计了~&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42& data-rawwidth=&367& src=&https://pic4.zhimg.com/83861e5cfcbaaaff5d5a75b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7&&&/figure&洛克希德·马丁 F-35 “闪电 II”的进气道CFD模拟(图片来源:百度……基本说到DSI都会有这么张图233)&br&三维化的流场设计,使得形状适当的鼓包可以使来流在进气道前方形成高压区,将附面层吹除到进气道唇口两侧之外;同时鼓包同样可以起到产生预压缩激波的作用,取代了传统的激波锥或唇口板。&br&洛马在1990年代早期就开始了DSI进气道的研究,并于1996年在F-16上进行了改装试飞:&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498& data-rawwidth=&850& src=&https://pic1.zhimg.com/eaa8c7c5d306333feae554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eaa8c7c5d306333feae554_r.png&&&/figure&F-16DSI改装测试机(图片来源:百度)&br&试飞一直飞到1.5马赫,疗效各种良好,幸福感满满的洛马迅速将这个设计纳入了自己的JSF方案——X-35/F-35中。哪知F-35还没来得及上天,米帝就发现对岸的某只腹黑兔也掌握核心科技了……&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375& data-rawwidth=&736& src=&https://pic3.zhimg.com/1c32b74ca85da3a5ae00ae7f66590b6a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1c32b74ca85da3a5ae00ae7f66590b6a_r.png&&&/figure&成都 [划掉]歼7魔改[划掉结束]FC-1“枭龙” 04架原型机(图片来源:空军之翼,《南亚枭龙——巴基斯坦的FC-1/JF-17战斗机》By 晨枫)&br&2006年4月,枭龙04首飞成功,进气道由之前原型机的隔板式改为DSI,勇夺量产型DSI进气道战斗机首飞桂冠,07年枭龙量产机下线,洛马进排气工程师哭晕在厕所……&br&然而这还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的几年中DSI进气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东亚某国白菜化:&br&上到高大上的蓉城飞行机制作所诚意出品之威力巨大の大东亚决战兵器之二十式次世代匿踪战——&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767& data-rawwidth=&1599& src=&https://pic3.zhimg.com/baafeb5a9fb9b6b076ba8e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9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baafeb5a9fb9b6b076ba8e_r.png&&&/figure&成都 J-20“威龙”(图片来源:Wikipedia,水表门外,快递自提,谢绝喝茶……)&br&下到真·歼7再改教练机——&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59& data-rawwidth=&627& src=&https://pic3.zhimg.com/bdaaae6ada3e75c97922fe6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bdaaae6ada3e75c97922fe6_r.png&&&/figure& 贵飞 JL-9改(海军型?)(图片来源:空军之翼,《锲而不舍,细看“贵飞”研“山鹰”》 By
青峰奕柯)&br&DSI进气道遍地开花,不知道下一架花落谁家。&br&&br&讲到现在,应该能回答,为什么有些飞机的进气道没有与机身融合,而有些飞机又是融合了的问题了。不过,DSI进气道虽然具有结构简单没有动作机构,降低了结构重量提高了可靠性和维修性,外形光顺提高隐身性能等等的优势,但是由于是固定式进气道,因而缺乏调节能力,通常只能对某一速度范围进行优化,对高速或低速速段支持不足。&br&以后也许会出现更先进的进气道技术满足更苛刻的指标要求,也未可知;飞机进气道在未来还能有什么新的花样,我们可以拭目以待。&br&&br&& END &&br&&br&P.S. 入乎以来首个长答,一天多了百八十赞还是有点吓到……深感惶恐,只是做了点微小的工作,谢谢大家……&br&非气动专业,只能尽自己所能说的详细点……有专业人士看到的话欢迎指正。&br&&br&-------- Updated --------&br& 根据 &a class=&internal&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e6c41e7ad76a32710fdb2472aba4d322&&ople/e6c41e7ad76a32710fdb2472aba4d322&/a&
的指正,修订了P-80的进气方式的问题——很多早期喷气机已经注意到了附面层的影响
先上主题:进气道和机身没有融合而是隔开一段距离(甚至还有隔板),主要目的是为了去除附面层。 下面分段来讲讲涉及到的原理,和进气道附面层控制方法的发展历程。 一、什么是附面层? 二、通过气动布局回避附面层问题 三、附面层控制装置(苏27 歼10 F16等…
好开心 !有人点赞!补充一些图片(来源网络)&br&想起我们前任校长黄伯云院士呕心沥血研究了一辈子大飞机?刹车片,10前终于可以国产化飞机刹车片!&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ea14d45edf61bafbd98b3c_b.png& data-rawheight=&200& data-rawwidth=&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br&拿了一个空缺好几年的国家发明一等奖!&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858c32dcc489c0d86c1ecc2_b.png& data-rawheight=&408&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858c32dcc489c0d86c1ecc2_r.png&&&/figure&&br&&br&前任一把手给老校长发大奖 1986年—2003年,黄伯云带领团队日夜拼搏,终于打破了国外对”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的封锁,该技术在获2004年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6ae5efe7bac2d47a1fceb96d4e21c254_b.png& data-rawheight=&1280& data-rawwidth=&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6ae5efe7bac2d47a1fceb96d4e21c254_r.png&&&/figure&&br&现一把手来视察工作&br&飞机的发动机和刹车片算得上特别重要的部件,前者让飞机飞上天,后者让飞机安全着落!&br&飞机刹车片由世界上最硬的材料做成!&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33cea50ab5d_b.png& data-rawheight=&375&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33cea50ab5d_r.png&&&/figure&&br&&br&理想美好,现实骨感!波音公司并不允许在波音飞机使用国产化的刹车片!!用了,保修免谈,出了任何安全问题,自负!唯一的用途就是军队飞机!以前,波音还要求交一架坏了的飞机刹车片才能买到新的刹车片!他怕中国故意存货,用于军队!&br&&br&好的东西,你国产化不了,外国佬永远不会免费送你!核心的技术花钱也买不到!&br&终于能国产化大飞机,老校长也和别的(有外企)企业合作成立了自己的企业!&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a17b2a47e84aa955a7db2aeb_b.png& data-rawheight=&333&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a17b2a47e84aa955a7db2aeb_r.png&&&/figure&
好开心 !有人点赞!补充一些图片(来源网络) 想起我们前任校长黄伯云院士呕心沥血研究了一辈子大飞机?刹车片,10前终于可以国产化飞机刹车片! 拿了一个空缺好几年的国家发明一等奖! 前任一把手给老校长发大奖 1986年—2003年,黄伯云带领团队日夜拼搏…
&p&&b&更新:如果真是如今天所报道,父母从没想过逃票,只是以为一米二以下小孩不用买票,就这么自然轻松随意的过了这么多道关卡,机场、安检你们还不颤抖?这么容易被闯关?!&/b&&/p&&p&&b&虽然心存怀疑,还是以官方报道为准,对原答案里父母的猜测做了修改。&/b&&/p&&p&&b&ps小朋友真的很可怜,阴影会留很久吧,哎....&/b&&/p&&p&&b&======&/b&==================&/p&&p&&b&HO1252是在北京机场T3起飞,如果我没记错,这家人需要闯的关:&/b&&/p&&p&&b&1.自动闸机关:&/b&需要刷登机牌后过人,这里无人值守,估计是抱着过去的。。。&/p&&p&&b&2.检查证件关:&/b&工作人员检查每个人的证件,核对登机牌和乘机人信息,在登机牌上盖章,放人进安检,这里是怎么过的。。。。工作人员真得检讨了&/p&&p&&b&3.安检关:&/b&虽然这一关主要检查行李,但是我每次碰到工作人员都会要求再看下登机牌,难道因为一家5口人太多,没有注意到?&/p&&p&&b&4.登机口:&/b&扫描一张登机牌,放一个人,一般都会有这家航空公司的员工再加聘请的地勤工作人员一同负责,请问又是怎么4张登机牌放了5个人进去的呢?如果是坐摆渡车到的远机位,也会有工作人员在舷梯那里查验登机牌后才能登机。&/p&&p&&b&以上几点都是大家明眼看得到的,连闯4关概率小到何种程度。。。。&/b&&/p&&p&&b&5. 终于最后一关:起飞前,空乘会统计机上乘客人数,空乘手里有个计数器,从头走到尾,一边数人数,手里一边按计数器,计数器比较小,根本注意不到,所以很多乘客并不知道飞机起飞前还有这么一道程序,只以为是空乘在巡视。&/b&&/p&&p&&br&&/p&&p&&b&综上所述:机场、安检、地勤、航空公司都需要负责任,这是非常大的一个安全漏洞,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高人才能闯过这么多道关卡,却原来只是第一次坐飞机以为一米二以下不用买票的父母,这让007都得汗颜啊。&/b&&/p&&p&&b&对于这对父母和所有乘客:飞机有婴儿票,儿童票和成人票,真心没有免票!&/b&&/p&
更新:如果真是如今天所报道,父母从没想过逃票,只是以为一米二以下小孩不用买票,就这么自然轻松随意的过了这么多道关卡,机场、安检你们还不颤抖?这么容易被闯关?!虽然心存怀疑,还是以官方报道为准,对原答案里父母的猜测做了修改。ps小朋友真的很可…
&p&一帮傻[哔~]键盘侠,什么也不懂,指手划脚倒是比谁都厉害。&/p&&p&说919自主化程度低,都是买买买然后拼一下,你倒是拼出来给我看看啊?一帮连组装电脑都不会的弱鸡,叫嚣C919是山寨组装机…&/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056e87f5c3013fabcf6c1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056e87f5c3013fabcf6c1_r.jpg&&&/figure&&br&&br&&p&再看看波音的供应商,一样遍布全世界各地。现在很多人觉得,波音空客都是“西方”独立生产的,好像我国也应该独立生产,这是喷子要求中国一国对抗西方几十个国家的节奏?&/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aff80cfe97e_b.jpg& data-rawwidth=&388& data-rawheight=&68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8&&&/figure&&br&&p&最后说一句,民航客机是要安全、要赚钱的,如此大投入,而且是长期的投入,必须要让市场来支持,光靠政府是不行的,采用成熟供应商产品,才能最快的被市场所接受,这也正是大客机与航母、火箭这些不差钱的玩意差别最大的地方,所以稳妥策略是非常明智的,千万不能意气用事闲着没事乱装逼。&/p&&p&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p&&br&&p&----------&/p&&p&评论里一个哥们说得好:如果把喷子直接挂在飞机下面,中国还需要研制什么发动机?&/p&
一帮傻[哔~]键盘侠,什么也不懂,指手划脚倒是比谁都厉害。说919自主化程度低,都是买买买然后拼一下,你倒是拼出来给我看看啊?一帮连组装电脑都不会的弱鸡,叫嚣C919是山寨组装机… 再看看波音的供应商,一样遍布全世界各地。现在很多人觉得,波音空客都…
经提醒,答案戾气过重,昨天比较冲动,确实抱歉,不改后边的了,在这里预警一下好了。&br&&br&我第一时间其实是有注意到到问题描述不是作者自己写的&br&但我觉得这问题之所以被提问者提出来,除了他/她想着 “我这个本来就是关不掉,你要我怎么关”之外,没其他原因了吧……所以昨天直接开喷了,略不冷静&br&&br&----------------------------------------------------------------------------------------------------------------------&br&知道这玩意没有“关机”这个概念而只有休眠,也成了可以装逼秀优越的了卧槽&br&&br&这个社会越来越多样化,明白点别人不明的白的事,见过别人没见过的东西,有啥可装逼的&br&&br&非要跟空乘说“我这个东西没有关机按钮,关不了”
然后双方再纠结半天,有病吧&br&运气不好被旁边大妈看到了,她哪懂这个!她偷偷的也打开了自己的半吊子电子设备,一会真干扰了就爽了是呗&br&&br&更何况空姐很前卫的好么,人家没用过也没见过你这玩意儿?卧槽……&br&&br&&b&人家只是在纵容你听歌的情况下没有办法去继续约束其他人!&/b&&br&&br&老老实实的拿下来,咔咔演示一下,&b&把屏幕弄黑,或者佯装你操作了一下,收到包里&/b&&br&&br&&br&&b&就完事了好吗!你好我好大家好&/b&&br&&br&&br&&b&不信你们这些用ipod的 “大神”没能力让空姐和乘客相信你的东西已经“关闭”了&/b&&br&&br&&br&&b&非得对着干,不配合,咬文嚼字呢?&/b&&br&&br&&br&“你们航空公司就是傻逼,完全是不必要的规定,我这个东西老牛逼了,不会影响你们的”
这是什么大爷心态
经提醒,答案戾气过重,昨天比较冲动,确实抱歉,不改后边的了,在这里预警一下好了。 我第一时间其实是有注意到到问题描述不是作者自己写的 但我觉得这问题之所以被提问者提出来,除了他/她想着 “我这个本来就是关不掉,你要我怎么关”之外,没其他原因了…
&p&=========每日持续更新中=========&br&&/p&&p&1. 说一个真的很冷的——歌神 &b&张学友&/b& 早年在民航干过…&/p&&p&早年在国泰航空当过机务,后来走上演艺圈成为歌神,再后来…变成表情包。热度经久不衰,人气横跨老中青三代。不要小看学友哥,学友哥活儿全……&/p&&p&&br&&/p&&p&2. 说到国泰航空,曾经有一架国泰航空的客机在公海被我兔误认为国军的飞机而击落。三天后,美国进行了报复,闯入我国领空击落两架战斗机。这件事闹得有点大,后面还赔了不少钱&/p&&p&&br&&/p&&p&3. 怼下民航客机这事,共军有过黑历史,国军也干过。如果说上面那个国泰航空的飞机有可能是共军当成了国军军用运输机而击落,那这事就是真正的蓄意了——著名的“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1955年万隆会议,国军密谋暗害周总理和中国代表团,4月11日,中国代表团和随行记者共11人乘坐印度国际航空公司的包机“克什米尔公主号”在飞越印尼上空时爆炸起火,万幸的是周总理不在飞机上。&/p&&p&&br&&/p&&p&4. 说到国军,当初两岸不共戴天,以两航起义投诚至大陆为始,出现了长达多年的两岸劫机互相投诚,军航民航都有。两岸早期对劫机都持鼓励态度,认为这正是&b&被迫害者向往光明&/b&的表现。直到出现了93年的劫机狂潮,一年中十架飞机被劫过去,并且这之中也出现了很多惨烈的事故,两岸才摒弃成见,共同反对劫持民航飞机。&/p&&p&&br&&/p&&p&5. 日,有劫机犯试图劫持飞机去台湾,结果被机长用斧头给劈死了。。。。&/p&&p&&br&&/p&&p&6. 你问我为什么会有斧头,这是121的规定,必须配备至少一把消防斧,正常情况下就在驾驶舱,主要是为了逃生用的,当然拿来干别的事情也是可以的,比方说82年这事…&/p&&p&&br&&/p&&p&7. 当然,反劫机不都是胜利的…两岸劫机中出现最惨烈的事故,90年10月2日,一架被劫的737在广州老白云机场撞毁了另外两架客机,造成128死54伤,这是中国大陆史上规模最大的空难&b&(遇难人数第三)&/b&。由此,大陆的反劫机策略进行了调整,&b&不再鼓励机上人员与劫机犯进行斗争,尽量满足劫机犯的要求。&/b&&/p&&p&&br&&/p&&p&8. 正是由于90年的劫机事件,让中国大陆的反劫机策略有所调整,93年的时候爆发了劫机狂潮…短短一年,竟然有十架飞机被劫持过去台湾(未成功的也有10多次)…这时候两岸针对此事正在谈判,但谈判的同时,还是有飞机不断被劫持。。。。&/p&&p&&br&&/p&&p&9. 然后93年的年底,两岸达成和解,双方一致认为劫机这个事违反国际民航组织相关法规。从此以后,劫机的人,该判刑的判刑,被劫持的飞机,该送回的送回。93年肇事的那些劫机犯也都被判刑了。&/p&&p&&br&&/p&&p&10. 说到两岸之间的劫机,两岸间最后一次劫机,就是98年10月28日,一个国航的机长因不满公司的住房分配,亲自驾机带着老婆把飞机劫持到台湾。然而,前文提到过,这个时候两岸关于劫机问题已经达成共识。后来,机长被遣返,飞机被送回。&/p&&p&&br&&/p&&p&11. 上面说到的这架飞机,机号B-2949,现在还在中国民航服役,不过目前已经改成货机,在&b&浙江长龙航空&/b&送货。&/p&&p&&br&&/p&&p&12. 据说,98年这次劫机,是大陆飞行员工资大涨的原因,正因为此事,大陆航司普遍提高了飞行员的工资待遇。&/p&&p&&br&&/p&&p&13. 关于第7点,就是最大规模空难的这次,具体情况是这样:当年这个劫机犯要求机长飞往台北,不过机长骗他,实际飞向了广州,问题是人家广州机场的航站楼上大大的写了两个字——广州…劫机犯也不傻,马上就去抢操纵盘,而此时飞机尚处于高速滑行阶段,失控后冲向停机坪,撞毁其他两架飞机。&/p&&p&&br&&/p&&p&14. 据说,因为上一条的原因,很长一段时间,广州老白云机场都没有任何显示机场信息的标志。不过再后来,两岸和解,也就没太大影响了。&/p&&p&&br&&/p&&p&15. 关于第7点劫机事件中的飞机,概括得说,是一架737撞了一架707和一架757,不过这三架飞机可都是有故事的鸡……&/p&&p&这架737两年前刚交付给厦门航空就被劫持到台湾过,送回来没多久又被劫持了…&/p&&p&被撞的707,注册号B-2402,是尼克松访华后第一架交付中国民航使用的707,曾经还作为运10的参考飞机进行测绘…&/p&&p&被撞的757 ,5月才交付中国民航,以尚未正式成立的南方航空为名义进行运营,几乎是架全新的飞机。被撞的时候刚刚上完客,机舱中部的旅客遭遇了飞来横祸,不过当时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inux 重新启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