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得K5宾得k3ii和尼康d7200800有人玩吗

五年以后才明白,Pentax就是好玩儿
发表时间:
来源:色影无忌
作者: narci
责任编辑: 黑眼圈
  两年前开这个帖子时,手里只剩下了K10D和SMC A 28-135/4,加上一只腾龙SP180/2.5。那时闲得无聊,到附近的社区学院上了两门摄影课,对摄影重新有了点儿兴趣,于是开了这个帖子,其实是想说两件事:一是玩K10D的体会:好玩儿的相机,但毛病也不少;二是无论什么镜头,其实都可以玩出点儿乐趣来。谁知玩儿着玩儿着,就一发不可收拾,这个帖子见证了俺两年来玩儿的过程。这个过程基本上伴随着器材的不断更换和对摄影很缓慢的领悟和进步。到现在,俺是把此帖当成一个作业本,不管什么题材内容,只要自己觉得有点儿意思,就放上去,完全没有刻意去追求什么。但在同时,在似乎没完没了的器材测试的同时,其实俺很清楚,任何器材都只是工具而已,俺真正感兴趣的不是这些器材,而是通过这些器材能在摄影技艺上有点儿收获。
  这里不妨简单说说目前拥有的3个不同系统,和一点儿使用体会。
  从K10D到K5再到K3,宾得的进步绝不算小,每一次升级,都感到新机的全面进步。K10D堪称经典,特别是低感表现;但K5在除了色彩之外的所有方面都超过了K10D,特别是在分辨率、动态范围、对焦精度和高感方面,提高得太明显了。在从K10D刚刚转向全幅佳能5D的时候,俺明显感觉到像质的提升,还以为是全幅所带来的。但有了K5之后,俺觉得其实35mm全幅和APS-C截幅的真正区别,是视角,是镜头。全幅的好处在于可以正常使用35mm镜头,而截幅加了系数之后,原镜头的特性和使用范围就完全改变了。若论画质,俺不觉得K5比中档全幅机在低感画质上有什么弱势。到了K3,宾得又在K5的基础上迈进了一大步。 不光像素从1600万跃升到2400万,终于加入到主流APS-C的像素阵容,而且从低感画质/高感表现/AF速度和精度/操作各方面都较K5有了明显的进步。2400万像素到底有没有用?像素的提高是不是必然以牺牲高感为代价?K3的表现从正面回答了这些疑问。K3不仅在低感上比K5有更高的解像力,更细腻的像质,更好的色彩还原,而且同时做到了更好的高感成像。很不容易,很不简单!AF上,K3暗部对焦不仅精度很高,而且速度很快。
  现有的配K3的镜头:
  适马DC 8-16mm/f4.5-5.6、宾得DA*16-50mm/f2.8、宾得DA* 60-250mm/f4、红字F 50mm/f1.4、莱卡Elmarit-R 60mm/f2.8 Macro。
  D800的优势在于它的高像素。除了连拍弱些,这台相机没有明显弱点。有人说它的高感不好,其实这取决于你是要更多的细节还是要更少的噪点,D800选择了保留更多的细节,无可厚非。通过适当的后期,D800高感至ISO6400的像质还是完全可用的。
  配套镜头:
  Nikkor S.C 55/1.2 AI'd、Leica Elmarit-R 28/f2.8 E48、Leica Summicron-R 90/2 E55、Olympus OM 90/2 Macro、Contax Carl Zeiss T* Vario-Sonnar 80-200/4 MMJ、莱卡Telyt-R 180/3.4 APO。
索尼NEX-5N
  之所以要买这台机器其实一来是手里没有一台便携的机器,二来又有很多老头,三来就是价格很便宜($300套机),实在觉得合算。这台小机器真的不错,体积够小,使用方便,画质优秀,还可以玩老头,一举多得。唯一觉得不太方便的地方是阳光下取景很困难。由于机身太小,操控上不如单反,尤其是用长焦镜头时。如果玩转接,太长太重的镜头不合适。
  现有镜头:
  Sony E 18-55 OSS、柯尼卡三剑客(Hexanon AR 35/2、Hexanon AR 85/1.8、Hexanon AR 135/2.5)。
  在这三个不同的系统中,Sony是为了便携;Pentax的焦段覆盖最广,机身强劲;D800解像力最好。K3配合几只高素质镜头,适合各种场合拍摄。其中红字50/1.4是俺用过的最锐利的标头,适马8-16是俺用过的最好的超广角变焦镜头,具有神奇的色彩和悦目的反差;165不负星头大名,色彩、解像力和影调层次都很出色,做挂机头最佳;而625则是这个焦段里成像风格俺最喜欢的变焦,锐利而优雅。因为这支镜头,俺连曾经最喜欢的钛白金星(F*300/4.5)都出掉了。莱卡60微改成K口,成全了这套宾得系统。
  原帖链接:
周关注度:8241
周关注度:6989
周关注度:6326
周关注度:6241
周关注度:6879
周关注度:6573
周关注度:6541
周关注度:6357五年以后才明白,Pentax就是好玩儿
我的图书馆
五年以后才明白,Pentax就是好玩儿
从任何角度说,俺都无法和坛子里的宾德玩家相提并论。虽然俺喜欢宾德,但胶片机只玩过MX,数码只玩过K10D. 镜头最贵的只买过50-135mm/f2.8,还卖掉了。换过几款50mm老头,也一个没留住;现在手里只剩下了这款铁疙瘩 - SMC Pentax-A 28-135mm/f4, 160加元淘的。试了试,觉得值;除了重点,最近对焦远点,没什么大的缺点,尤其是最大光圈可用,宾德色彩,手感一流。值得一玩儿。五年前买来K10D,折腾到现在手里的宾德器材越来越少,个中原因有这么几条:。镜头贵。什么公主,星头,动辄上千,和手头的几十,上百淘来的老头比,实在说服不了自己砸钱呀。机身对焦不给力。就认为这,好好的535卖掉了,而且再也没有兴趣进任何AF头。机身毛病多多。反光镜倾斜,保修过了之后才发现;对焦何止不准,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多亏了无忌的哥们分享经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全部搞定。虽然缺点多多,这么多年也没正经玩过几次(快门次数不到五千),俺还是舍不得和宾德说白白,个中原因也有这么几条:。K10D好玩呀。。。无论手感,做工,机身尺寸,布局,好看又好用,真算得上经典!!。机身防抖,太好用了。二十块的老镜头,一样防抖!俺所有的拍摄,几乎都是手持完成的,这在没有防抖功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用老镜头,大大的合焦提示,明亮的对焦屏,舒服! 对比D300S,你就能体会到用手动头在K10D上合焦指示的好处。。LCD显示虽然分辨率没有后来的相机高,但色彩和反差极好,和D300S的高分辨率的大屏相比,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快门很轻(和D300S比),几乎感觉不到震动。。宾德的色彩,很迷人,舒服!所有这些,在满足俺“玩儿”的欲望上,够了。但是,和尼康D300S比,K10D输在对焦,精确,稳定,速度。换句话说,K10D是个很“好玩"的机器,却不是一部可以胜任专业要求的机器,甚至不是一部可以给人信赖感的机器,像一个聪明而又捣蛋的孩子,你不知道它会突然在你不注意的时候给你什么恶作剧。俺和宾德的关系,就是在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中,犹犹豫豫地走到了现在。既然舍不得彻底放弃,那就在还有的玩儿的时候,继续玩下去吧。除了这只宾德原厂的老头之外,俺还有一支前几年花了200加元淘的腾龙SP 180mm/f2.5 LD(IF)三十五周年纪念版的镜头。 当初用这只镜头替下了尼康著名的180/2.8AF,其实也是出于好玩。俺喜欢这只镜头的外观,手感,焦外,明亮的大眼睛。成像虽然没有尼康那支那么锐,但也很明丽出彩。不过,在K10D上的表现,还需要进一步挖掘。还是禁不住宾德好玩的诱惑,又进了一枚DA14/2.8,试用之后很失望,可能是个体差异。主要是糊的利害,找不到焦点。特别是边角。大光圈就别提了,即使缩小到8也不行。用了不到三个月,出了。Pentax的器材折腾到此为止,俺觉得经过这次DA14的折腾,俺和宾德的缘分真的到此为止了。现在宾德器材手里只剩下28-135mm/f4,和后来淘到的“太白金星” - Pentax-F* 300mm/f4.5 ED(IF),新淘到的Pentax-F红字70-210mm/f4-5.6,加上腾龙180/2.5LD(IF)三十五周年纪念版。最后,附上三只镜头的规格,供参考。1) SMC Pentax-A 28-135mm/f4Optical construction (Elements - Groups) : 17 - 15No. of Diaphragm Blades : 6Minimum Aperture : 22Closest Focusing Distance : 1.7 mMaximum Magnification : 0.33 xFilter Diameter : 77 mmMaximum Diameter x Length : -- x 112 mmWeight : 820 g 据自己的使用体会,发现此镜在50-135mm段的解析度很好,最大光圈可用,反差稍弱,收小半档光圈后明显改善,一直到光圈11都很好。出乎意料的是光圈16画质下降明显,几乎不可用。28-35段解析度较弱,要收小光圈至5.6方可。各焦段5.6,8,11成像质量非常接近。色彩还原即使是最大光圈也不逊色。值得一提的是没有焦点漂移。在弱光下的表现也令人欣喜。2) Pentax-F* 300mm/f4.5 ED(IF)Optical Formula 9 elements in 7 groupsAperture Range f/4.5 ~ f/32Number of Aperture Blades 8Minimum Focusing Distance 2.0 mMaximum Magnification 0.17 XSpecial Features extra-low dispersion element(s), internal focusing MechanicsFilter Diameter 67 mmMaximum Diameter 84 mmLength 160 mmWeight 880 gSpecial Features tripod collar, AF/MF clutchAccessoriesCap plastic clip-on cap, 67 mmFitting Hood(s) built-in hoodFitting Case(s) soft case: SS10-22这只头用的时间不长,但印象极好。无论光学,机械,体积,重量,外观,做工,都无可挑剔。成像极其细腻,油润,浓郁。色散控制极佳。经得起放大。最大光圈可以放心使用。3) Tamron SP 180mm/f2.5 LD (IF) 三十五周年纪念版     Lens Model                 63B     Focal Length                 180mm     Aperture Range              f/2.5 — 32, AE     Angle of View 13°     Optical Construction(Groups / Elements) 7 / 10     Min. Focus from Film Plane        47.2" (1.2m)     Macro Mag. Ratio —     Filter Size                 77mm     Diameter                 3.2" (81.5mm)     Length at [w/Nikon mount]        4.7" (119.5mm)     Weight                  28.2 oz. (800g) 关于这只头,还要再说几句。据说这只纪念版的产量只有3000枚。很多职业摄影师都抱怨这只镜拍人像太锐了。该头眩光控制很好,内对焦。使用两片LD镜片。腾龙使用独特的“球面像差补偿镜组"使得该镜在近距离也保持锐利。光学性能上和尼康180/2.8并驾齐驱。个人感觉这只头的焦外非常柔和。准确对焦较难,一旦对准,各档光圈都锐利无比。玩这只头的乐趣就是欣赏100%放大的细节,绝对震撼。最后,多谢各位光临捧场!*****************************************************************************************************白与黑,远与近,虚与实,弱与强,畅快与压抑,自由与枷锁,祝福与诅咒。。。28-135人像。腾龙SP 180mm/f2.5 LD(IF)。宾德DA 14mm/f2.8 LD(IF) 最大光圈。宾德F 70-210mm/f4-5.6太白金星是俺最满意的镜头。
在二期的开头,先要感谢所有支持俺的朋友,这个帖子能坚持到今天,离不开各位的捧场。恕不一一列出很多熟悉的名字,在此一并致谢。二期的内容,其实和一期的初衷已经没多大关系了。两年前开这个帖子时,手里只剩下了K10D和SMC A 28-135/4,加上一只腾龙SP180/2.5。那时闲得无聊,到附近的社区学院上了两门摄影课,对摄影重新有了点儿兴趣,于是开了这个帖子,其实是想说两件事:一是玩K10D的体会:好玩儿的相机,派不了大用,仅此而已;二是无论什么镜头,其实都可以玩出点儿乐趣来。谁知玩儿着玩儿着,就一发不可收拾,这个帖子见证了俺两年来玩儿的过程。这个过程基本上伴随着器材的不断更换和对摄影很缓慢的领悟和进步。到现在,俺是把此帖当成一个作业本,不管什么题材内容,只要自己觉得有点儿意思,就放上去,完全没有刻意去追求什么。但在同时,在似乎没完没了的器材测试的同时,其实俺很清楚,任何器材都只是工具而已,俺真正感兴趣的不是这些器材,而是通过这些器材能在摄影技艺上有点儿收获。所以虽然有时候自嘲是器材党,但对手里不常用或重复的器材,俺几乎从不保留。当然,有人会说,你现在同时玩D800/5D3/K5/NEX5N,难道不是重复?这个问题的确难以回答。实际上,搞了这么多不同的系统,有一定的偶然性,并不是俺刻意想要这样玩法,如果看了一期,可能就知道为什么俺这么说。摄影是个花钱的爱好,搞这么多系统的确有些浪费。但好在除了机身D800/5D3和少数镜头之外,俺玩的多数镜头和机身都是淘来的,价格比正常市价低很多,所以算下来并没有花费太多,而器材的进出还经常小有赚头,这样才让俺得以继续玩下去。至于最后会不会保留所有系统,现在还不好说,因为每个系统都有其优势,现阶段真的难以取舍。所以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俺暂时还会保留所有四个系统,直到有一天,发现某个系统最适合自己,而其他系统都开始坐冷板凳,俺就会毫不犹豫地把不用的系统出掉。这里不妨简单说说目前俺手里的这4个不同系统,和一点儿使用下来的体会。宾得K5  俺用K5取代了K10D,不觉得有什么遗憾。色彩上,K10D的确更好,这点不必否认,但除此之外,K5在所有方面都超过了K10D,特别是在分辨率、动态范围、对焦精度和高感方面,提高得太明显了。而这几点,对最终的像质有决定性影响。因此虽然怀念K10D的色彩,俺还是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它。K5的像质,如果和D800/5D3比,放大到同样尺寸,在俺看来,没有比不过的道理。在从K10D刚刚转向全幅佳能5D的时候,俺明显感觉到像质的提升,还以为是全幅所带来的。但有了K5之后,俺明白了,其实35mm全幅和APS截幅的真正区别,不是在画质,而是视角,是镜头。全幅的好处在于可以正常使用35mm镜头,而截幅加了系数之后,原镜头的特性和使用范围就完全改变了,至于景深和虚化其实还是次要。因为多数俺喜欢的镜头都是35mm镜头,所以全幅的重要性就在于可以以正常的方式使用这些镜头。  现有的配K5的镜头:  适马8-16/4.5-5.6、宾得60-250/4、红字F50/1.4、S-M-C Takumar 120/2.8、Helios-44-2 58/2。佳能5D3  对佳能系统,俺是个新手。5D3是个很平衡的机器,在俺看来,除了动态范围不及D800,特别是在还原暗部细节时经常会遗憾地发现很脏的彩色噪点,因此5D3很忌讳曝光不足这个最大的弱点之外,5D3还是非常好用的机器。实际使用时俺最喜欢它的静音快门的设计。非常有用。这一点D800就显得太“冲”了,快门声音不仅大,而且震动也大,对手持效果会有一定影响,拍摄安静场合也不太合适。当然,俺喜欢5D3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可以转接其他镜头,并且可以实现自动曝光和对焦辅助确认。  现有的镜头:  EF 17-40/4L、EF 50/1.8 一代、EF 85/1.8、Leica Elmarit-R 28/f2.8 E48、Leica Summicron-R 90/f2 E55、Olympus OM Zuiko 90/2 Macro。尼康D800  D800的优势在于它的高像素。高像素并没有带来当初传说的对电脑硬件的过高要求,实际使用上和一般的数码相机没有太大区别。糊片比例在俺看来也没有什么不同。除了连拍弱些,这台相机没有明显弱点。有人说它的高感不好,其实这取决于你是要更多的细节还是要更少的噪点,D800选择了保留更多的细节而牺牲部分高感,无可厚非。通过适当的后期,D800高感至ISO6400的像质还是完全可用的。尼康口镜头:Nikkor AIS 35/2、S.C 55/1.2 AI'd、Micro-Nikkor AIS 55/2.8、Leica Macro Elmarit-R 60/2.8一代、Elicar V-HQ 90/2.5 Macro、Contax Carl Zeiss T* Vario-Sonnar 80-200/4 MMJ。 索尼NEX-5N之所以要买这台机器其实一来是手里没有一台便携的机器,二来又有几个佳能和美能达老头,三来就是价格很便宜($300套机),实在觉得合算。用了几天下来,觉得这台小机器真的不错,体积够小,使用方便,画质优秀,还可以玩老头,一举多得。唯一觉得不太方便的地方是阳光下取景很困难。另外,如果玩转接,太长太重的镜头不合适,俺觉得85mm是最长的焦距。俺把佳能135/2.5接上就觉得不容易持稳了。试过的美能达58/1.4和85/1.7在这台机器上的表现都很好,而且操作很方便,平衡感不错。现有镜头:Sony E 18-55 OSS在这四个不同的系统中,除了Sony是为了便携以外,其他三个系统,Pentax的焦段覆盖最广。虽然画幅小点儿,但却是非常有实力的组合。其中红字50/1.4是俺用过的最锐利的标头,适马8-16是俺用过的最好的超广角变焦镜头,具有神奇的色彩和悦目的反差;而625则是这个焦段里成像风格俺最喜欢的变焦,锐利而优雅。因为这支镜头,俺连曾经最喜欢的钛白金星(F*300/4.5)都出掉了。俺对5D3的好印象与日俱增,非常平衡好用的相机。除了前面提到的静音快门,它的LCD在室外看片仍然清晰悦目,比起其他几部相机要好出很多。无论自动手动,本家镜头还是转接镜头,应该说,5D3上用起来还是非常舒服的,出片率还是蛮高的。俺对自动聚焦要求不高,但对5D3对焦的干净利落还是非常赞赏。D800的特色和优势就是它的高像素。因为此,D800只有在需要高像素的时候才会有实际的用处。目前配合D800的几只镜头,都在俺最喜欢的镜头之列。不期望D800能担纲全能,如果能和这几只镜头组合好,俺就知足了。三只Leica镜头的加入,把已有的镜头组合打乱了,也让D800有了起死回生的希望。这三支镜头,虽然在莱卡世界里属于低价范围,但其品质却着实令人惊讶。它们可能会成为以后一段时间里俺所用的主要镜头。俺承认,俺已经被它们迷住了。
馆藏&47091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宾得 Pentax尼康 Nikon
K-5 II sD800
单反相机数码单镜反光照相机
1693万3677 万
1628万3630 万
传感器类型
传感器尺寸
23.7×15.7mm35.9 × 24.0mm CMOS 传感器(尼康FX 格式)
传感器描述
DR II(Dust Removal II)高效超声波除尘机构--
短片拍摄功能
Full HD (, 16:9, 25 fps), HD (:9, 30 fps/25 fps), VGA (640x480, 4:3, 30 fps/25 fps)1920 × 1080 ; 30p (逐行)、25p、24p;1280 × 720 ; 60p、50p、30p、25p;60p、50p、30p、25p 及24p 时的实际帧频分别为59.94、50、29.97、25、及23.976 幅/ 秒;选项同时支持★ 高和标准图像品质
支持清洁图像传感器、图像除尘参考数据(需要另购的Capture NX 2软件))
CMOS感光元件位移机构--
AF.S单次自动对焦;AF.C连续自动对焦AF.S模式下可以设置对焦优先或快门释放优先AF.C模式下可以设置对焦优先或连拍速度优先尼康高级Multi-CAM 3500FX 自动对焦感应器模组,具备TTL 相位侦测、微调、51 个对焦点(包括15 个十字型感应器)和AF 辅助照明器(范围约为0.5-3 m)
液晶屏尺寸
3英寸3.2 英寸(8cm)
液晶屏像素
92万像素约92.1 万画点(VGA)
取景器类型
五棱镜取景器眼平五棱镜单镜反光取景器
液晶屏比例
屈光度条件及范围
-2.5 - +1.5m-1(dpt)-3 - +1 m-1
取景器描述
视野率约100%B 型光亮磨砂对焦屏Mark VIII (带有AF 区域框,可显示取景网格)景深预览:按下Pv 按钮后,镜头光圈会缩小为用户(A 和M 模式)或照相机(P 和S 模式)选择的数值
PENTAX KAF2 卡口(AF耦合器、镜头信息触点、K卡口电源触点)兼容AF 尼克尔镜头,包括G 型和D 型镜头(PC 微距尼克尔镜头受到某些限制)、DX 镜头(使用DX24 × 16 1.5 ×图像区域)、AI-P 尼克尔镜头以及非CPU AI 镜头(仅限于曝光模式A 和M)。不能使用IX尼克尔镜头、用于F3AF 的镜头以及非AI 镜头。镜头的最大光圈为f/5.6 或以上时可使用电子测距仪。
视镜头而定--
自动对焦--
视镜头而定即时返回型、电子控制
视镜头而定无
绿色、程序自动曝光、感光度优先自动曝光、快门优先自动曝光、光圈优先自动曝光、光圈快门优先自动曝光,手动曝光,B门,X同步带有柔性程序的程序自动(P);快门优先自动(S);光圈优先自动(A);手动(M)
(1/2EV或1/3EV 步长可选)以1/3、1/2 或1EV 为增量在-5 至+5EV 之间进行微调
TTL全开光圈77区分割测光,中央重点和点测光可选矩阵测光:3D 彩色矩阵测光III(G 型和D 型镜头);彩色矩阵测光III (其它CPU 镜头);若用户提供镜头数据,彩色矩阵测光适用于非CPU 镜头 · 中央重点测光:约75% 的比重集中在画面中央12mm直径圈中,或可更改为集中在画面中央8、15 或20mm直径圈中,或者平均分布于整个画面上(非CPU 镜头使用12mm 直径圈或全画面平均值) · 点测光:集中在以所选对焦点(使用非CPU 镜头时为中央对焦点)为中心的4mm 直径圈中(大约是整个画面的1
自动/100-12800 (EV步长可设置为1EV、1/2EV或1/3EV)可扩展为ISO 80-51200. B门模式最高可用ISO 1600。以1/3、1/2 或1EV 为步长在ISO 100-6400 之间进行微调。可在ISO 100 的基础上约减少0.3、0.5、0.7 或1EV (相当于ISO 50),或者在ISO 6400的基础上约增加0.3、0.5、0.7、1 或2EV(相当于ISO 25600);自动ISO 感光度控制可用
白平衡模式
日光、阴影、阴天、荧光灯 (日光色、日光白色、冷白色、暖白色)、白炽灯、闪光灯、CTE、手动、色温自动(2 种类型)、白炽灯、荧光灯(7 种类型)、晴天、闪光灯、阴天、背阴、手动预设(最多可保存4 个值)、选择色温(2500 K-10000 K),全部都可进行微调。
鲜明,自然,人像,风景,风雅,温暖,单色,反转片,留银冲洗--
专门锁定按钮 半按快门期间曝光将始终保持锁定--
自动: 1/8000 - 30 秒, 手动: 1/8000 - 30 秒(1/3EV或1/2EV步长), B门长时间曝光1/8000-30 秒(以1/3、1/2 或1 EV 为步长进行微调)
支持红外遥控功能支持
最多连拍约7张每秒,JPEG格式(16M ★★★精细质量JPEG格式且设定为连拍(Hi))约30张、RAW格式约20张最多连拍约1.6张每秒,JPEG格式(16M ★★★精细质量JPEG格式且设定为连拍(Lo))直至卡满、RAW格式约40张在DX格式的影像区域下可实现约6幅/秒*的高速连拍速度
支持2秒,12秒延迟拍摄2 秒、5 秒、10 秒、20 秒;以0.5、1、2 或3 秒为间隔曝光1-9 次
支持面部识别功能,防红眼闪光拍摄释放模式:S (单张拍摄)、CL (低速连拍)、CH (高速连拍)、Q (安静快门释放)、(自拍)、MUP (反光板弹起)
--使用EN-EL15电池-图像区域:FX/5:4;CL:1-4fps,CH:4fps -图像区域:DX/1.2x;CL:1-5 fps,CH:5fps,使用其它电源时 -图像区域:FX/5:4;CL:1-4fps,CH:4fps -图像区域:1.2x;CL:1-5fps,CH:5fps -图像区域:DX;CL:1-5fps,CH:6fps
闪光灯参数
内置可弹出式P-TTL闪光灯内置闪光灯,使用按钮释放手动弹出闪光灯,指数为12,手动闪光时指数为12 (m、ISO 100、20 ℃)
P-TTL,消减红眼,低速同步,后帘同步高速同步和无线同步可与PENTAX指定型号外置闪光灯配合使用实现前帘同步、慢同步、后帘同步、防红眼、防红眼带慢同步、后帘慢同步;支持自动FP 高速同步
有效闪灯范围
闪光指数: 约13 (ISO100/m)闪光角度: 相当于28mm镜头(折合35mm胶片规格)的视角--
外接闪光灯
支持宾得AF系列外接闪光灯尼康SB-910;尼康SB-900;尼康SB-800 ;尼康SB-700 ;尼康SB-600;尼康SB-400
闪光灯特性
--内置闪光灯、SB-910、SB-900、SB-800 或SB-700 用作主闪光灯以及SB-600 或SB-R200 用作遥控器,或者SU-800用作指令器时支持高级无线闪光;内置闪光灯可在指令器模式下用作主闪光灯; SB-400 以外的所有CLS 兼容闪光灯组件都支持自动FP 高速同步和模拟照明;所有CLS兼容闪光灯组件都支持闪光色彩信息交流和FV 锁定
存储及连接参数
SD;SDHCSD卡;SDHC卡;SDXC卡; CF卡
照片格式:RAW (PEF/DNG), JPEG (Exif 2.30), 符合DCF2.0视频格式:Motion JPEG (AVI)照片格式:NEF (RAW):12 位或14 位无损压缩、压缩或未压缩;TIFF (RGB);JPEG:兼容JPEG-Baseline,压缩比(约)为精细(1 : 4)、标准(1 : 8)或基本(1 : 16)(文件大小优先);最佳品质压缩可用;NEF(RAW) +JPEG:以NEF (RAW)和JPEG 两种格式记录单张照片视频格式:MOV(H.264/MPEG-4 高级视频编码)音频格式:线性PCM
拍摄分辨率
JPEG: 16M ( 像素), 10M ( 像素), 6M ( 像素), 2M ( 像素)RAW: 16M ( 像素)FX (36 × 24) 图像区域 7360 × 4912(L) 5520 × 3680(M) 3680 × 2456(S) ? 1.2× (30 × 20) 图像区域 6144 × 4080(L) 4608 × 3056(M) 3072 × 2040(S) ?DX (24 × 16) 图像区域 4800 × 3200(L) 3600 × 2400(M) 2400 × 1600(S) ? 5 : 4 (30 × 24) 图像区域 6144 × 4912(L) 4608 × 3680(M) 3072 × 2456(S) ? 动画即时取景中拍摄的FX 格式照片: 6720 × 3776(L) 5040 × 2832(M) 3360 × 1888(S) ? 动画即时
USB2.0 (High-Speed兼容) / AV 输出端子,外置电源接口,快门线接口,X同步接口,HDMI输出接口,立体声麦克风输入接口超高速USB (USB 3.0 微型B 接口)、C 型HDMI 迷你针式接口、立体声mini-pin 接口、10 针遥控端口
D-LI90PEN-EL15
电池续航时间
拍摄张数:
约740张(半数使用闪光灯),约980张(闪光灯关闭)回放时间:
约440分钟* 遵循CIPA标准的测定条件下的大致数量,使用充满的锂电池。
实际结果因使用条件而异。--
--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约131mm(宽) x 97mm(高) x 72.5mm(厚) (不包含突出部分)约146 × 123 × 81.5mm
约660g (仅机身)约1000 g(带电池和SD 存储卡,但不包括机身盖);约900 g (仅照相机机身)
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荷兰语、丹麦语、瑞典语、芬兰语、波兰语、捷克语、匈牙利语、土耳其语、希腊语、俄语、韩语、中文(繁体/简体)、日文阿拉伯语、中文(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捷克语、丹麦语、荷兰语、英语、芬兰语、法语、德语、印尼语、意大利语、日语、韩语、挪威语、波兰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俄语、西班牙语、瑞典语、泰语、土耳其语及乌克兰语
支持PictBridge打印协议--
K-5 II s 是不搭载抗锯齿滤镜(低通滤镜)的版本,这种滤镜通常使用在数码单反相机中,通过减弱影像中的高频部分和失真从而辅助相机更快速地处理影像,但同时也降低了画面的解析度。不使用低通滤光镜的K-5 II s则可生成令人惊讶的超清晰影像,使风光照片具有更丰富的层次与细节。K-5 II s是摄影工作室和商业摄影的绝佳选择。全屏和缩略图(4 张、9 张或72 张图像)播放、变焦播放、动画播放、照片和/ 或动画幻灯播放、加亮显示、直方图显示、自动旋转图像及图像注释(最长可达36 个字符)
同类商品推荐
多品类齐全,轻松购物
快多仓直发,极速配送
好正品行货,精致服务
省天天低价,畅选无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宾得和尼康哪个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