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骂人废物研究病毒的都是废物啥心理

骂人者之心理分析以及病态表现
骂人者人恒骂之,看来这是一个公理,所以,想以骂而取胜者,从古到今得不偿失。如何面对别人的侮辱,不论是佛教,还是儒家,开出的都是忍耐、宽容和慈恕,道教要高明很多,教人以道术应对。但是不管怎么说,众多的善良者,都不主张以杀止杀,以骂止骂。人性好强不服输,冤冤相报何时了?
有人说:骂人有罪。我说,不对,骂人有病。对待病人我们理应倍加同情和爱护,绝对不能排斥、歧视,应当帮助他们医治心理创伤。奉劝这些网友不要讳疾忌医,应当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呼唤另外一个自我,看到人生美好的一面,以感激和感恩的心态过好每一天。
有语言就有骂人,想让骂人在人类绝迹,除非让人类绝迹。
骂人既是一种心理发泄,也是一种心理攻击,前者对自己而言,后者对他人来说。每个人都有心里憋气需要疏导的时候,每个人也都有在关系上降伏他人的需要,所以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无论从个体上还是社会上,骂人的发生都在所难免。
按照心理学理论,每一个人都有意识,在精神深层还有潜意识。潜意识往往反映出一个分裂状态下的自我。在日常情况下,意识指挥着人们的思维、行动,而潜意识潜伏在深处,经常处于被压抑的状态,没有被表现出来。为了发掘人们的潜意识,心理学医生往往采用催眠术,让心理有障碍的病人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释放出潜意识包含的信息。在催眠状态下,有些病人讲出了他们心灵深处的疙瘩,心理医生对症下药,帮助他们从抑郁症中走出来。
简单地骂别人是狗或其他动物,从潜意识来看,只能反映出对自我缺乏信心。
第二类骂人的话充满了暴力倾向,例如“我杀了你,剥你的皮”、“你们一定会死得好惨”、“不得好死,天诛地灭”等。常常使用暴力语言的,在潜意识中往往有暴力倾向或者被暴力欺凌的历史。他们对现实不满,想反抗却又无路可寻,潜意识中的暴力倾向很可能转换成用伤害自己来逃避。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病态。
&& 第三类是怀疑型的谩骂。例如
“他肯定拿了房地产商的钱”、“他肯定买了好几套房子,把房价忽悠上去好发大财”。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内心非常阴暗,他们怀疑社会,怀疑团体,甚至怀疑身边的一切人。他们总在怀疑别人占了便宜,而自己吃了亏。在潜意识中骂别人是骗子的可能就有骗人的倾向。从潜意识来分析,很可能他们曾经受过骗、上过当。他们受到的伤害历史可能要追溯到童年。
&&&第四类谩骂具有性侵犯特征。按照道理来讲,能够上网的人大多受过相当教育,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会骂脏话、下流话。他们敲下这些字的时候,心情绝对不是那么轻松、愉快。如果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骂些最恶毒的话,也要花费一定的气力和心思。他们首先体验了这些咒语的意境,受到了第一手煎熬,然后再以幸灾乐祸的心态奉送给对手。他们或者是有着虐待倾向,或者有被虐倾向。他们偏好采用这样的语言来发泄自己内心的压力,在无形之中暴露出来自身最阴暗的一面,而这一面恰恰是最真实的写照。这种虐待或被虐心理都是病态。
&&&第五类谩骂集中在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态度上。例如“一个土鳖,还什么教授呢”,在潜意识中,他们承认教授是有学问的人,因此,为了表达不满就否定对方教授的资格。还有人连对方的学校也一并予以否定。在他们的意识中自然明白,对方教授头衔是真的,所在的大学也是第一流的,绝对不是他们骂几声就能否定的。对谩骂者来说,承认这个现实确实很痛苦,于是,有人在潜意识中干脆走上极端,希望“再来次文化大革命,把你们这些教授统统送到乡下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他们在发泄情绪的时候居然忘记了今夕何夕。
——匿名恶骂,只敢躲在阴沟里蝇言鼠语
网络里,最常见的,就是匿名谩骂。或是临时起个名字,恬不知耻地骂人。其实,骂者之所以匿名,就是因为他们绝没有胆量,名正言顺地在强者面前口诛笔伐,在邪恶面前指桑骂槐。无形的网络,让这些鼠辈们渐渐的有了露出利齿的微胆,咬一口就跑,骂一句就笑,是他们苟且偷安的本事。不过,这样的骂者,大多还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他们往往藏在下水道里嗷嗷一阵乱骂后,撒腿就跑。您别担心,不一会儿,他们还会悄悄地回来,胆战心惊地看看别人对他无耻短评的反应。因为我说过了,他们这种人,都是鼠目寸光、妒贤嫉能的家伙。倘若这时有人和他们没完没了地还骂,或是戳穿其流氓的嘴脸,他们就被气得张牙舞爪地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反复琢磨骂他的语言是什么意思,越想越气,越气越想,内分泌失调,肝火攻心,抑郁寡欢,险些要了身家性命。
——署名攻击,只好暴露外强中干的淫威
当然,也有明目张胆地报上名来,和所有“不识务的”满嘴喷屎地谩骂者,他们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我是&&,我怕谁?”每当我听到这样无耻到极点的狂言,我真是无言以对。真的,当有的人,把自己和流氓痞子划等号时,那他还有什么资格,和一个有正常思维的人针锋相对呢?
——骂的原因,只是片面主观地分析问题
骂人者,通常没有什么哲学水准,不可能凡事都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事物。他们往往容不得别人的不同观点和做法,似乎这世界除了友人,就只有仇人。他们常常用愤愤不平的目光看待所有的人和事,不分青红皂白,不管三七二十一,看着不顺眼就开骂,听着不顺耳就乱叫,什么解恨骂什么,直到骂累为止。他们认为只有骂,才能引起关注,而且来得痛快。这就是网络,在带给人们最大便利的同时,又为人们编造了一个覆盖全球的、暴露自己原始丑恶面目的平台。
很多人,之所以能骂得出口,首先是因为他们观察问题的角度就是错的。世界之大,芸芸众生,有不同观点那是再正常不过了。而骂者在张嘴骂人之前,压根就没瞧得起他人,根本就不是为了和别人探讨问题,因此,他骂人也不是为了说理,只是为了解气。
——骂的症结,只顾心胸狭隘地对待他人
现在看来,骂人是不论文化高低、修养深浅的。骂者,大多是小肚鸡肠、缺乏教养的伪君子。他们的人生哲学只有一个——顺我者昌,逆我者骂。对于这样的人,我没什么好讲的,我劝大家不要和他们对骂,要心地坦然,一笑了之。然而,还有相当多的人,他们却是实实在在的直肠子,口没遮拦,遇见自己看不上眼的事,就要管,说着说着,就嘴带郎当了。对于这样的人,我不觉有些悲哀,就不会有话好好说吗?挺好的人,为什么非要用龌龊的语言来装扮自己呢?
在红袖,我最钦佩的,就是编辑小晓追梦。她一个江南小女子,面对众多蛮横的唾骂时,依然能坦然一笑。我问她为什么不还嘴,她心平气和地说:“现在的人,生活压力太大了,让他们骂出来,心里会好受些。”面对这样的回答,我一个大男人,深感自惭形秽。我还见过这样俩个写手,他们只因一句话就大开骂戒,互不相让。最后,俩个人都骂累了,等缓过神来,才明白,原来俩人的观点是一致的,然而,话是骂出去了,脸也丢尽了。
——骂的技巧,只用低能的智商施展骂功
我这里讲的骂,不是针锋相对的争论,甚至嘲讽,而是简单低俗的诽谤谩骂,其俗不可耐的伎俩,叫人觉得骂人者,甚是可怜虫。
大学里的一位俄罗斯女生,在公交车上,遇见俩个男士,因为占座发生争吵,最后明火执仗地施展“国骂”功夫。她悄悄地问身边的中国同学,国内同学不好直接翻译这些污言秽语,只能拐弯抹角地解释:这位男士极力要和那位男士的母亲发生性关系,而那位男士也非常希望和这位男士的母亲发生性活动。没想到,这样解释,外国女生更加糊涂了,她苦笑道:“这是多么美妙的事呀,想性交就去做好了,为什么还要生这么大的气呢?”
其实,骂者着实令人可悲。一是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才会想起这丑陋的最后一招;二是连他自己也明白骂人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否则,别人骂他,他就不会气得寝食不安了;三是由于多大数骂者,只会国骂这极为简单的招数,所以他也觉得自己都不及黔之驴的水平,还能暂时吓跑老虎。
——骂的结果,只能不断降低自己的人格
我常说:如果把明文语言比作美丽衣服,那么骂人无疑就是当众脱掉一件件外衣,最后一丝不挂地站在大厅广众面前,还厚颜无耻地摆弄自己下半身“那二两肉”。他们绝没有鲁迅那样“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伟岸气节,更不会象刑场上英烈们那样的威严不屈,随着他们一句句丑恶的谩骂,他们在众人面前,面目越发的狰狞,身材越发的矮小,内心越发的阴霾。骂者虽自鸣得意,以为又占了多大的便宜,却不知,别人不还嘴,是因为人们不想和一个早已失去人性、丧失了做人资本的低级动物费什么话,人们听到的,只是一声声的狂吠而已。
网上骂人者,其心理大致有以下几种:&&
心理阴暗型。这类人,心中往往藏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秘密,多少有点心理问题。一向惟恐天下不乱,搬弄是非,挑拨离间。见不得别人好,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就眼红。骂上两句,聊以自慰,就是这类人的心理。&&
指桑骂槐型。这类人,要么早上上班被老板骂了,要么睡觉前被老婆打了,心中有一股怨恨无法排遣,遂到网上来发泄发泄。所以这种人骂的其实不是你,而是那个让他受了气的人,你只是不幸成了他的出气筒。&&
报复泄愤型。你在网络上行走,无意中也许得罪了某位小人,那你的噩梦就来了。小人们一般不会光明正大和你较量,他们一般预备了多件马甲,需要时就披挂上阵,轮番出击。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把你批倒搞臭。&&
口不择言型。有些人,要说他有多少恶意,我看也未必,但就是不懂怎么说话。好好一句话,到他嘴里就变味了,就成了骂人的话了。这些人真该提高一下自己的文化素质。&&
以丑为美型。有些人,似乎把骂人看作是一种潇洒的举动,成日把“三字经”挂在嘴上,看谁谁不顺眼,瞧那那不舒服。自以为言辞时尚够酷,其实是痞子作风十足。插根洋葱充大象,你唬谁呢?&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瑞丽警察都是废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