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改革,中国语文教育育如何走

语文在中高考中分值大幅提升,将语文提高到了一个前;“语文能力”而非“解题技巧”在未来的语文考试趋势;基本的语文写作能力和文字鉴赏能力,曾经是国人童蒙;说起来,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大学,语文课从未远离我;“语文本身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台;但令人焦虑的是,当前语文教育的外围环境并不理想;“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分值增加的越高,语文教学的;语文教育常被
语文在中高考中分值大幅提升,将语文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也成为了拉开考生差距的重要指标。其实,在语文未做调整前,已经有相关专家意识到了语文学习的缺失和不足。
“语文能力”而非“解题技巧”在未来的语文考试趋势下将成为拉开档次的重要指标。因此,中高考改革政策出台后,将迫使考生“回归语文”,必须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语文学习,才能在考试中占据优势。
基本的语文写作能力和文字鉴赏能力,曾经是国人童蒙开训时就反复演习的基础技能,也是知识分子的最基本素养。可如今,年轻人中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的现象俯拾皆是,即便是博士生,拙于文字表达的也屡见不鲜。年轻一代语文素养的缺失令人痛心。
说起来,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大学,语文课从未远离我们。然而,在有更多“重要”学科要学的当下,语文却几乎成了最尴尬的学科:在中小学的应试环境下,语 文因分数不能快速提高常常被边缘化;在大学,语文课因为“没用”、“没人听”甚至逐渐被取消。但无论是从对语言文化的传承看,还是从年轻一代素质的培养 看,语文教育都不容忽视,语文教学的改进都亟待提高。
考试促进语文教育
“语文本身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台湾著名学者余光中先生曾说,‘中文乃一切中国人心灵之所托,只要中文长在,必然汉魂不休。’社会各 界,尤其是教育界内部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新媒体时代,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不是削弱了而是凸显了,语言文字对人文精神的影响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强了。”
但令人焦虑的是,当前语文教育的外围环境并不理想。一方面,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网络语言的随意和粗鄙,极大地 破坏了本来纯净雅致的汉语。另一方面,从教育内部看,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从幼儿园到高中,语文教学过度技术化,沦为工具的训练和训练的工具。比如作 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背诵范文并整合、套用,这种训练使得孩子们形成了两套截然不同的话语系统,一套是真心话,一套是假话空话,长此以往,将对整个社会文风造 成负面影响。
“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分值增加的越高,语文教学的任务越重,语文教师肩头的担子也越重。”众多中国学习语文老师有此同感。“中高考加强语文权重,是用考试指挥棒来改变这种现状。”很多老师认为,其背后的原因有国家层面的考虑,民族复兴根本的应该是文化复兴,必须重视母语 教学;也有社会的呼声,在现代科技的围剿下,汉字已经远离年轻人的笔端,年轻人经常提笔忘字,不会书写。“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语文教育现状的不理 想,必须用考试改革来‘倒逼’促进语文教育。”
反思语文教育地位
语文教育常被边缘化,教学方法冰冷死板,导致学生不感兴趣、学习效率低
早在30多年前,吕叔湘曾发表《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的文章,其中的一段话如今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小学语文课所用教学时间在各门课 程中历来居首位??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语文老师们普遍认为,国内的中小学语文教育不尽 如人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这种不尽如人意主要体现在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差上。如今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都是根据国家《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进行编制的。但教材使用者如何全面、深入理解这个标准,找准其与语文教学对接的契合点是一大难题。如何分析、使用好教材,进行合理的教学设 计,完善科学的检测评估体系??这一系列与语文教学直接相关的细节与问题无法得到跟进与落实,便会带来语文教育教与学、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失衡。
语文教育在教学实践中也并没有真正被重视。尽管考试分值很高,但在应试教育的大风气下,不少学校依然在学生备考阶段将语文的重要性降低,将短期突击能够迅速提高分值的科目放到更重要的时间段,并给予更多的学时。
“语文学科不像理科知识,学生能够在反复训练中快速习得。语文这种形象思维学科的特点,使得学生在学习时要更多地结合自己以往的经验来体味感悟。以往的 积累感悟少,短时间突击是根本无法快速提高语文能力和水平的。”有关老师分析认为,“现在的考试体制和评价机制也必然造成在急于出成绩快速要分数的迫切需求 下,语文教育被边缘化。社会上鲜有语文补习班就是一个印证。”
而教学方法上的不尽如人意也是降低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原 因。出于教师的能力与方法等多种原因,一些语文课堂冰冷、死板,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对于这一点,学术界有关人曾不无忧 虑地谈道,“教学要讲方法,这一点毋庸置疑,尤其是中小学教学。因为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认知心理是不健全的,认知能力是有缺陷的。我们必须凭借能够吸 引、调动、启发他们,使他们产生浓厚兴趣的方法,让他们有效而愉快地接受知识、发展能力。”
回归语文教学本体
应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让语文教学回归素质和能力培养
“作为一个职业语文教师,高度认识重视母语教育的深刻意义,竭力追求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命题。”针对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育教学长期存在的问题与弊端,不少专家和学者近年来大力呼吁与倡导“大语文”的概念。即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效地统一起来,不单纯地偏重于其中任一方面,尤其是不能以“工具性”压倒“人文性”。
在新课程改革之前,语文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强调的是知识与能力这两条线。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发现, 语文教育中有些东西无法纳入这两条线中去,如思维品质、学习习惯、语言积累、语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导致这些内 容始终在语文课程的视域边缘徘徊。经年累月后,造成了公众语文素养下降、审美趣味不高甚至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敬畏感都有所下降等。
因此,语文教学既要重视包括字词使用、语法结构等语言能力的培养,更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习主体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品位、知识视 野、智力发展、人格个性的塑造,在长期的教学、熏陶、浸染之后,将这些内容积淀内化为一种基础,再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考试过程展现出来。 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行业资料、各类资格考试、专业论文、高等教育、17新中高考改革后的语文教学思考等内容。 
 因为改革的措施来势汹涌,人们对此还来不及仔细思考...的考察读书情况的命题, 在今后的高考语文试卷中肯定...只要符合课标要求,完全可以放手去开发新题型。 加强...  浅谈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推广,人们对语文教学质量越来越...的高考制度的制约下,导 致很多学校在语文教学中多...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思考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龙源期刊网 http:...中新的教学理念是否得到充分的执行与贯彻, 其中一个关键的导向就是评价,而高考...  语文高考改革,课堂教学策略 新高考形势下的语文课堂...四、写作题材贴近生活,考察思考能力 近四年的高考的...语文教学要打开门, 不能固守教材,不能关在课本中,...  关于新课程语文高考改革的思考一、新课程与新高考 ...近年来在高考改革问题上, 有关部门一直强调 “稳中...但这种改革由于与当前中学语文教学 实际有一定的距离...  我对高考语文试卷改革的思考 孙绍振一、关于语基和...真正要把语文教学从题海操练中解放出来,最好的办法...题面和题干焕然一新,只有十个 历史名人和文学形象...  高三语文高考反思新理念新高考新对策_幼儿读物_幼儿...反思, 在开拓中创新, 在创新中继承,才可以应对问题...结合教学实际,设计并实施 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方案...  关于“新高考改革”学习的反思 政治课_高一政史地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浅谈高中政治课教学改革... 暂无评价 1页 1下载券
政治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学....北京中高考改革:高考涨分 语文教育喜忧参半
北京市公布中改革征求意见稿以来,引发了社会持续广泛的关注。改革对学校造成怎样的影响?志愿填报办法如何改革最科学?高考涨分后的语文教学应如何转变?近日,由腾讯教育()频道和《北京晨报·教育周刊》联手举办的“教育大智汇”论坛,邀请北京三十五中副校长黄鹏、人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于树泉、北京十八中语文特级教师李锦超、北师大二附中特级教师郑宁华、高考志愿填报专家赵京等专家共同探讨北京中高考改革的系列问题。学校应对:学科教学向着“融合”发展北京三十五中副校长黄鹏认为,从目前基础教育的现状来看,考试指挥棒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所以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尤其是对考试招生的改革。这是能让教育改革继续深化,让素质教育继续往前推进的重要保障。这次中高考改革将带动一系列改革政策的出台,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同时,课程特色也会有一个更好的建设空间。黄鹏表示,此轮改革隐含着另一层意思是,当前学校还在实行分科教学,但实际上现在的中学教学,尤其是高中阶段,对学生这种分课教学带来的影响是,学生对于学科的知识碎片化现象很严重,分别学习英语、语文、化学、物理等课程,但是孩子将来走向社会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综合素质,而不是单纯的数学知识、语文知识。因此,衡量语文教学的成与败、得与失,要在语文之外去评价,不能困守住语文高考多少分。中学教学要走的路是在高考指挥棒之下在运行,但是学校层面所能做到的,是把学科教学的边界向外延展,不是困在某一个学科中,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打通,给学生的是一个完整的东西。语文改革:更关注语文的“正道”这次北京市中高考改革方案的力度是近年来少见的,强调了语文学科的母语地位。人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于树泉认为,改革后语文学科的命题内容、考察的能力要求、分值和命题目的发生了改变。语文学科的重要地位已经凸显出来,同时也就提醒老师和学生关注语文学习的“正道”。什么是语文学科的正道呢?于树泉认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的外延极为开阔,生活有多宽,学语文的领域就有多宽。最重要的是打开视野,让学生去读书。他引用朱永新()先生的一句话,“无论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而言,还是对学生的成长而言,我觉得没有比培养阅读兴趣度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更重要的事了。”同时,余秋雨先生也曾表示,“只有读书,才能摆脱平庸;只有读书,才能提高生命质量;只有读书,才能拓展生命时空。不读书,语文是永远学不好的。”与会专家表示,目前语文学科教学的应试也是非常明显的。因此,改革的核心不是在于分数、分值的变化,真正对以后的中学教学要产生重要影响的,是高考命题思路和方式的变化。因此,比起分值的变化,命题的方式要做重要的变革,这将更有意义。在此次中高考改革方案中,强调了基本素养和基础知识以及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实践的应用能力,包括英语、数学、语文等学科都有所涉及。如果真能把基础的素养体现出来,把解决问题实际的能力,能够在考题中以比较科学、合理的方式呈现出来,它会对目前的中学教学方式更能产生变化。高考加分 不一定解决语文教育问题北京十八中语文特级教师李锦超则对高考语文加分表示忧虑,他认为从政策层面看,增加语文考试的分数,体现了我们对于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的不自信。把语文放在考试当中,以增加分数的方式强化孩子们学习,这是一件悲哀的事。其次,这也体现出了教育的不公平。“为什么我们语文要涨到180分,为什么要提高到这个分数?”李锦超说,语文学不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在教育当中确实存在着问题。以增加分值的方式,试图要扭转或者是改变这种思路可以理解,“但是这样做真的能改变吗?”语文高考改革,不是简单的分数问题。对于语文老师、学校来说,改革应该涉及到诸如课程标准、课时量、教学评估、考核等一系列问题。针对目前学校间存在的差异,北京十八中语文特级教师李锦超认为,改革政策应该重点关注处于中下层水平的学校,如果能把问题解决了,改革才算真正落到了实处。不少学习方法只对好学生有效,但是对于一些较差的学生来讲意义就不大,这一点必须要认识清楚。李锦超表示,有些学校也会把文学名著摆在教室里,供学生阅读,但是由于学生学习水平和自觉程度有限,很少有人翻阅。如果学生学习程度上的差异不消除,许多做法事实上都只能是根据学校各自的情况试点,但若成为一个体系,用在常规教学中普遍推广开来,恐怕是不行的。李锦超建议,无论是媒体,还是政府相关部门,都应该把眼光放低一点,关注中下等学校,“关注一下他们的教学,关注一下他们怎么努力去改变,他们应该成为改革主要的考虑对象”。英语改革:增加听力分值仍需商榷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要想真正让学生学习,适当地增加负担是必要的。师大二附中英语特级教师郑宁华认为,降低分数以后,面对高考涉及的众多考试科目,学生是很难权重的。让学生没有考试压力,出于兴趣去欣赏文学作品、学习外国文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中考英语科目中听力分数提高到50分,郑宁华有所担忧。从目前来看,20分的听力试题大概需要测试20分钟左右。让学生紧绷着神经、聚精会神地听20分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接下来,面对中考英语听力的50分,不知道考试时间会延长到多少,但是延长听力考试时间会使学生的疲劳程度增加,进而增加考试压力。同时,听力测试在进行过程当中还要提防诸多外界因素,如果遇上打雷、信号不稳定,都会影响收听效果,直接对考试带来影响。此外,北京市的教育资源并不均衡,城区和远郊区县的师资水平是不同的。郑宁华表示,很多老师的发音并不是特别准,这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听力水平。由于师资水平不同,把听力分数提高到总分的一半,可能会产生有失公平的问题。志愿改革: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个好的制度应该从多方面进行考虑。高考志愿填报专家赵京认为,从明年开始,高考志愿填报本科各批次第一志愿增加为两所学校,改为平行志愿,实际上降低了填报志愿的风险。为了减少风险,从一个学校变成两个学校,从两个学校变成三个学校,这样学生的失误率就会越来越低,但是与此同时,学生进入到一所学校所需要的各个分数的要求也会增加。赵京表示,一个好的制度应该能够做到让一个学生从小学、初中、高中对考分的重视程度降低,他们就不会因为英语分数的降低不去学英语。“如果制度设计得比较好,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去划分到他们所希望的学校,就会减轻高校的排名分量,减轻总分的要求。”而好的志愿填报制度,应该让考生把风险控制在一定程度内,而不是一味地降低风险。赵京建议相关部门能够给出一套既结合风险又能结合学生今后学习努力的方向,还能为这个社会的效益和效率带来更好的效果的一套报考机制,让整体社会的教育因为这个方面能够往好的方面的变化发展。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腾讯教育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qq_edu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教育前行
校园好时光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小园同学”
交朋友长知识收礼物
[责任编辑:judycai]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推理题:和蜜蜂:蜂蜜,相对应的是?
蝴蝶:茧蛹
母鸡:鸡蛋
父亲:孩子
农民:粮食
课程提供:
恭喜您,答对了!看一下您是不是和老师们的思路一样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很遗憾,答案错误。赶快看看正确答案和思路是怎么样的吧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答对啦,看看老师的思路吧!
有问有答&&当前位置: >>
论我国语文的教学质量――北京中、高考改革引发的思考新一轮高考改革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_参考网
新一轮高考改革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2017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教试中心函〔号)》对语文学科的高考考察内容作了修订,这间接性的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高考中,“作文”分数占语文科目总分的三分之一,所以,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如何把新要求落实到语文教学”、“高考改革后如何开展语文教育”、“一线教师如何教语文”是当前开展语文教育、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作文”是重头戏,解决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高考”作为一线教学的“指挥棒”,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甚大,一线教学也深受高考的影响,在教学中已经形成了“高考考什么,教师便教什么”的规则。传统的高考语文中,作文分值所占比例为语文科目总分的三分之一,所以教师十分重视“作文教学”。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内化——积累”,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会逐渐提高,作文水平也会有所提高,所以,学生的作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2017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教试中心函〔号)》中显示,未来的高考更注重考察学生更高层级的综合能力,故而,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依然占据重要地位。传统教育的环境中,语文教学仍存在问题,并且对作文教学产生了影响。下文中,笔者将结合相关资料,逐步分析出当前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作文教学的现状,高考改革对语文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以及结合新要求开展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措施。一、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作文教学现状(一)传统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1.初中语文教学具有延迟性一些学生在幼儿园阶段时便开始接触简单的词、句、诗,进入小学后,学校为了优化“小升初”的升学率,单向追求“提前量”和“高分率”,加之学校老师认为,部分学生在幼儿园时已有一定的“基础”,所以进入小学后,学校便猛抓课时进度,一些语文基础知识直接被忽略。俗语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些基础知识虽然在中考、高考试卷中不會直接作为考点进行考察,但是日常生活和学习都会间接性地涉及到基础知识,这无形中加重了初中语文教学的任务量,而初中老师为了提升并优化升学率,直接把任务抛给高中语文教师,本应该初中阶段学习的知识被滞留,导致初中语文教学具有延迟性。2.高中语文教学具有极强的应试性由于初中教学的“延迟性”,高中语文教学除了要完成相应的高中语文课程外,还要补充一些小学、初中阶段应学的基础知识,教师要把这些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高中的学习“时间短,任务重”,为了迎接高考,高中语文教师只能先顾及考试所考的内容,所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审美情趣等语文学习的人文目标只能被抛弃,导致高中语文教学具有极强的应试性。(二)当前各阶段开展作文教学的现状1.初中阶段——生灌硬套小学阶段盲目追求“提前量”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思维倾向于机械化发展。初中阶段的课程、学习要求比小学阶段要高,为了争取更多时间让学生练题,迎接中考,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沿习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初中阶段作文教学的一般模式为:教师讲——指定范文——学生仿写,学生的作文思维又进一步被固化了。所以,中考作文的标准模式是:第一部分用排比句式、拟人句式或者民谚、名言开头。第二部分,提出观点,并举1—2个例子(一般把经典素材作为例子)。第三部分,用几句华美的语言提炼观点,当作对前文的升华,一篇应试作文便完成了。学生的思维长期被圈禁在应试作文的框架中,学生若是创新立意,在中考、高考或者应试教育内其他的作文比赛中,便很难逃过评审制度的关口,教师为了保证学生在考试时作文分数的稳定性,一般不支持学生在写应试作文时进行创新。学生长期被困在“模式作文”、“套路作文”中,思维越来越固化,思维能力很难得到发展。2.高中阶段——任务单一进入高中阶段,一切教学活动、学习活动都以“高考”为目的,教师与学生平均每天在学校的时间大约为14—16个小时,师生都“泡”在课本与试卷的海洋里,刻板地把理论知识从书本迁移到试卷,学生几乎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仅仅是机械地背诵、记忆、做题,知识先“吸收后消化”的过程被省略了,更别提把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再由能力积累成素养。这是高中所有学科的教学模式,语文学科也不例外。二、高考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一)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能力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时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并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传统的语文教育,停留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层面,而忽略了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学习是“输入——积累——输出——实践”的过程(其中,输入和输出是关键),也是学习语文知识、积累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最终形成语文思维能力、语文素养的过程。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学习、积累语文知识,把语文知识转化语文能力,然后化具体为抽象,形成思维能力,提高综合能力。(二)语文教学要更加注重人文性“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属性之一,传统的语文教育“重应试,轻人文”,导致语文教育的功利性过强。高考改革后,语文科目的考点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考察,增强了对文言文的考察力度。所以,在开展语文教育时,教育者要把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思想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积淀文化底蕴。(三)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对文字的掌控力改革后,“高考”既是开展教育的指挥棒,也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载体。叶圣陶曾说:“语文,是以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的学科。”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表达是组成语文能力的两大关键点,而这两个关键点的载体都是“文字”。所以,培养学生对文字的运用能力、掌控能力是高考改革后,语文教育者应该注重的教学关键点。
三、新要求背景下,开展语文教学、作文教学的措施(一)从语文教育的层面理解,教师开展语文教育、教学可采取的措施1.语文课堂要注重涵咏和默读,引导学生体验课文内涵“人文性”是语文的特性之一,“人文底蕴”是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所以,语文学习是一个积累和沉淀的过程,讲究循序渐进,是慢功夫,故而,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不能操之过急,追求所谓的“提前量”,忽略积累的过程。教学时,教师要把课文教给学生,引导学生多读、多思、多体会,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领悟到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层次、思想,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才是真正地“学”进去了。2.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促使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语文能力低下,很大程度上就是思维能力低下。[1]可见,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之一,思维能力对其他能力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养成思考的习惯,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一种方式。学生的思维能力上升了,其阅读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提升。以学生阅读《丰乳肥臀》为例,学生记读书笔记,在记的过程中,对小说的时代背景、人物性格,都会产生自己的见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逐渐解读出小说中母亲的伟大、朴素、无私,以及对生命沿袭的重要意义,同时,学生也会感受到特殊时代里,女性在封建思想的压迫下,求生存和求发展时散发出的一股特有的魅力。类似的“见解”形成一定的量时,学生就可以从不同小说的故事情节、语言风格、刻画人物的手法等作品特点里获得看问题的思维和角度,从而逐渐形成学习思维。3.注重作文教学的方式语文教学过程的两个关键点是“输入”与“输出”,在课堂教学中,这两个关键点应落实于“读”与“写”中,所以,作文是语文教学中输出的重要环节。加之,作文能力在中考、高考里都占据较高的分值。本次高考改革间接性提出培养学生阅讀能力、思维能力的要求,这两项能力的形成,是改变高考作文现状的基石。作文教学中教师不能要求学生一口吃成一个胖子,要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开展作文教学,这就需要一个系统的作文教学规划了,毕竟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学段有不同的语文教师,且作文的类型有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所以就需要所有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达成“共识”来开展作文教学,这还需要各位专家、学者、一线教师、语文教学方向的研究生进一步探讨。(二)从学段、学情的层面理解,教师开展作文教学时可采取的措施1.根据学生心理、思维的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语文,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中学阶段个体的生理发育逐步成熟,心理发展转而成为了学生发展的重点。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形成一定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所以中学阶段,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思辨性的思维能力,当学生获得这些能力以后,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判断力必然会有所提高,这些能力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引导他们积累大量的经典文化常识、美词佳句,同时,学生还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文手法,如:顶针、连珠、先抑后扬、先扬后抑……2.各个学段的语文教师,都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读书养性,作文练脑”,[2]也就是说,作文训练实质是思维训练,学生要思路清晰,思维活跃,作文能力才能提高,学生才能写出优质作文。小学阶段,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就包括阅读习惯;中学阶段,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思考,并把思考得出的结论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联系起来,若有欠妥的方面则继续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找答案,在不断的思考中逐渐完善自我,走向成熟,扩展视野。3.教师要注重备课的创意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创意性融入到课堂中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无论是新教师或老教师,在每一堂课之前教师应认真、细致地备课。常言道,温故而知新,不同时段教授同一篇课文的见解必然会有所不同,所以,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把新的知识点补充到教学内容中,以便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创意性融入到课堂中,特别是语文教师不能一味地用“1+1=2,1+2=3”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语文是一门语言性极强的课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用生动、灵活的语言为学生讲解知识。教师提高对语言的掌控能力,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此次高考改革中,语文学科的改革幅度最大,从侧面反应出了整个社会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视。信息时代,互联网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数字化时代通过数据将整个世界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倘若没有独立的文化特色,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中,迟早会被他国文化同化。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就是整个社会各阶层的语用文化的基本品质,包括在校学生的语言表达力、普通国民的语言交际力、公务员的语言执行力、知识阶层的语言创造力等等,其中基础就是学生的语言表达力。[3]高考改革,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长期的学习、积累,所以,教师与家长需积极配合,共同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充分发挥“高考指挥棒”的正能量。参考文献:[1]温儒敏.回归理性 看重思辨——2014年高考作文题评议[N].光明日报,.[2]朱蒂尼.为青少年打开“语文新空间”——访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N].光明日报,.[3]潘涌.积极语用:大国崛起的语文教育改革战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索果 彭再钦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411201)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的其它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改革 走班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