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评论中国绿卡拿到中国绿卡都可以做什么

《好看》依托百度技术,精准推荐优质短视频内容,懂你所好,量身打造最适合你的短视频客户端!哪些外国人能拿到中国绿卡?
我的图书馆
哪些外国人能拿到中国绿卡?
哪些外国人能拿到中国绿卡?
BWCHINESE&作者:夏湉
按照以上现行中国绿卡政策,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都不够资格申请。
在全球化加快的背景下,移民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不仅有不少中国人迁移他国,而且也有不少外国人进入中国,成为在中国的外国移民。不过,截至今年5月23日,中国总共只发了4900多张绿卡,年均仅240多张,被称为“世界最难拿绿卡”。
据统计,截至目前共有来自91个国家、地区的申请人首次获得中国绿卡,其中申请人数较为集中的前5个国家依次为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获得“绿卡”的人员中,投资人员及其家属94人,主要是回国投资的外籍华人,在华投资总额约3亿美元;
任职人员及其家属763人,主要是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重点高校任职的学者和高新技术企业、外资企业任职的高级管理人才;特殊贡献人员及其家属1612人,包括1306名“千人计划”引进的外籍人才及其家属以及各部委和省级人民政府推荐的高层次人才;家庭团聚人员2507人。
确实,对于大多数人,这些数字看上去出奇的低。据美国国土安全部称,2012年美国发放100万张“绿卡”。
绿卡的本质是吸引人才,这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持续高速增长大国,就需要中国调整移民政策。据“中国网事”记者近日从中央组织部了解,有关部门正积极研究修改“绿卡”审批管理办法,降低“绿卡”门槛,设置更加灵活务实的申请条件,加大吸引海外人才的力度。
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绿卡制度成为了主要发达国家开展人才竞争,吸引并且留住高层次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美国梦正是诞生于此。
凤凰卫视主持人、财经观察员吴柯萱在节目《一周财经新趋势》中曾说,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政府通过调整移民政策不断的更新移民法律,服务国内的经济政治需要,大量移民的涌入不仅给美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也是美国保持勃勃生机的象征。
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它的移民政策也是从严厉转向缓和,从抵触转向吸引,按照新的规定,原本需要在日本工作十年的人才现在只需要五年就可以拿到日本绿卡,在一个用脚投票的当今世界,人往高处走的意志能够得到更加淋漓尽致的体现。
而移民汇聚的场所也表明这样的国家是令人向往的希望之地,而相比起其他国家来说,中国绿卡的申请规定,规定当中的各项要求被称做是很难完成的任务。
据悉,外国人如想获得中国“绿卡”,首先得由本地公安局受理,然后需经省级公安厅(局)审核,最后由公安部通过审批签发,前后需要大约半年的时间。俗称“绿卡”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有效期分5年和10年两种,以18岁为界,分为投资类、任职类、亲属投靠类、特殊贡献类四大类。
据中国政府网报道,获得“绿卡”的人员中,投资人员及其家属94人;任职人员及其家属763人;特殊贡献人员及其家属1612人;家庭团聚人员2507人。
可以看出,因特殊贡献而获得者占据了三分之一,亲属投靠类占据了一半,而投资移民比例少得可怜。如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对2010年持“绿卡”的在京外国人统计显示,个人投资类仅有4人。
那么,哪些人可以拿到中国绿卡?《世界华人周刊》对此作了以下总结。
投资人员“绿卡”
至少要在中国直接、连续三年投资稳定,实际缴费注册资本不少于50万美元。2004年《外国人永居办法》第6条第1款第1项规定,在中国直接投资、连续三年投资情况稳定且纳税记录良好的外国人,可以申请永久居留。
申办中国“绿卡”的外国籍个人实际缴付的注册资本金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连续3年内不低于所列标准:1.在国家颁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产业投资合计50万美元以上;2.在中国西部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投资合计50万美元以上;3.在中国中部地区投资合计100万美元以上;4.在中国投资合计200万美元以上。
技术人员“绿卡”
副总经理、副厂长等职务以上,已连续任职满4年且留累计不少于3年,单位属国家企事业。来中国的外籍技术人员要申请“绿卡”,需要的条件是在中国担任副总经理、副厂长等职务以上,或者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员等副高级职称以上以及享受同等待遇的人员。这类人员应已连续任职满4年,4年内在中国居留累计不少于3年,且纳税记录良好。
其任职单位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务院各部门或者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属的科研机构或具行政管理性质、职能的事业单位;2.重点高等学校(“211工程”学校以及第一批招生录取高校);3.执行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或者重大科研项目的企业、事业单位;4.高新技术企业、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先进技术企业或者外商投资产品出口企业。
在“绿卡”的制约之下,无疑进一步加大了技术人员来中国的难度。
亲属团聚“绿卡”
移民的配偶婚姻关系满五年、连续居留满五年每年不少于九个月,且有稳定生活保障和住所。中国公民或者在中国获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的配偶,婚姻关系存续满五年、已在中国连续居留满五年、每年在中国居留不少于九个月且有稳定生活保障和住所的;
未满18周岁未婚子女投靠父母的;在境外无直系亲属,投靠境内直系亲属,且年满60周岁、已在中国连续居留满五年、每年在中国居留不少于九个月并有稳定生活保障和住所的。可以申请永久居留。所以,中国的亲属团聚移民分为配偶移民、子女移民和亲属投靠移民三类。
按照以上现行中国绿卡政策,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都不够资格申请。因为比尔·盖茨虽是世界首富,但缺少在华投资经历,无法通过“绿卡”申请;而扎克伯格等因没有副厂长、副教授等职称,也将被中国“绿卡”挡在门外。
据《一周财经新趋势》报道,国际移民占本国人口的比例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化程度的标准之一,欧美国家的这一数值可能达到10%到15%,而亚洲国家普遍偏低,如泰国约为1.7%,而中国则不足0.1%,2012年共有1202名外国人拿到中国绿卡,而同期全球拿到美国绿卡的人数有103万人,是中国的832倍。
而且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中国出去的移民,以知识精英和财富精英为主,数量巨大,层次也高,而移入的人群并不完全对等。据透露在许多办理移民业务的中介公司来看,他们接触的外资客户中,对拿到中国绿卡或者入住中国国籍有极大兴趣的多数来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虽然中国不是一个移民国家,但是实现中国梦也需要吸引人才,绿卡审批管理降低门槛是其所应当,但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国绿卡的发放就像是筑巢引凤的过程一样,门槛降低了巢筑好了,还需要更多提升森林的质量。
绿卡的成色也映照着一个国家的成色,如何能够真正的做到筑巢引凤,中国也许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Judy Wang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最热】中国绿卡珍贵程度 外国人拿中国绿卡有什么好处
11:17:38|来源:网络|
评论:585人
&&文章来源:guc原创标题:原创标题:【最热】中国绿卡珍贵程度 外国人拿中国绿卡有什么好处 责任编辑:Linda&&打算移民海外么?但你知道世界哪个国家的“绿卡”最难拿到吗?说出来,可能吓你一跳:是中国!据说,年这10年间,只有7300名外籍人口拿到了中国绿卡!看到这里,中国绿卡珍贵程度你也是知道了吧。中国绿卡为什么难拿
&&据悉,生活在中国的接近64万外国人中,只有不到5千人有中国“绿卡”。美国1年就能发出100多万张“绿卡”,是现在持有中国“绿卡”外国人总数的200倍。外国绿卡每年吸引千千万万中国人移民,中国“绿卡”却似乎总在“拒人门外”。但,中国大部分人却不知道中国绿卡的珍贵。
&&外国人凭中国绿卡可享受的部分待遇:
&&1、除政治权利和法律法规规定不可享有的特定权利和义务外,原则上和中国公民享有相同权利,承担相同义务;
&&2、在中国居留期限不受限制,可以凭有效护照和《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出入中国国境,无需签证;
&&3、在中国就业,免办《外国人就业证》;
&&4、可以合法获得的人民币在中国境内进行外商直接投资;
&&5、可按规定参加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和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
&&6、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相关政策;
&&7、可以《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作为有效身份证件办理参加社会保险各项手续;
&&8、可不受“境外个人在境内购买自用商品住房需在境内工作、学习超过一年”的限制;
&&9、在国内办理银行、保险、证券和期货等金融方面业务,可以《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作为身份凭证,享有中国公民同等权利、义务和统计归属;
&&10、在国内购物、购买公园及各类文体场馆门票、进行文化娱乐商旅等消费活动与中国公民同等待遇、价格相同;
&&11、乘坐中国国内航班,可凭《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办理有关登机手续;在中国乘坐火车,可凭《外国人永久居留证》购买火车票;在中国旅馆住宿,可凭《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办理有关入住手续;
&&12、在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和办理机动车登记方面,享受中国公民同等待遇。
(责任编辑:Linda)
>>上一篇:
>>下一篇:
&&&&本站启示:本站所刊部分图文,作者姓名及地址不详,请相关作者与本站编辑部联系,以便奉寄稿酬。
&&&&&本站相关内容的网络优化及投稿,请联系tougao 或 QQ:
您的问题:
提问详情:
请直接输入您想提的问题
更多资讯&&&
互动参与&&&
精彩专题&&&
我来说两句中国“绿卡”为何成了外国人眼里的“香饽饽”|绿卡|香饽饽|中国_新浪教育_新浪网
中国“绿卡”为何成了外国人眼里的“香饽饽”
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网
  日,2017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启用。图为在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中关村外国人服务大厅,一位外籍人士展示取得的2017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右)与旧版的区别。(鞠焕宗 摄)
  6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浙江首发仪式在杭州举行,一名外籍人士在首发仪式上展示刚领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施健学 摄)
  6月16日,在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中关村外国人服务大厅,一位工作人员在准备2017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鞠焕宗 摄)
  6月16日,在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中关村外国人服务大厅,首批获得2017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籍人士合影。(鞠焕宗 摄)
  “等到申请成功,我要办一场派对来庆祝。”
  “这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给我的至上认可与信任。”
  记者面前这位荷兰籍外企高管庄士杰今年52岁了,刚刚通过汉语五级水平考试的他用流利的中文讲述着申请中国“绿卡”的故事。到中国香港和北京工作长达15年,庄士杰说,这里就是家,未来的职业生涯,他还将在“充满机会”的中国大地上度过。
  从2015年9月到2017年6月,关于“绿卡”制度的改革与新政不断。2016年,中国公安部发出中国“绿卡”1576张,比上年度大涨163%。频繁的新消息让更多像庄士杰这样的申请者与成功者引来关注的目光。“盼望已久,等待更长。”中国“绿卡”为何如此被需要?系列新规释放怎样的信号?紧俏的需求背后又蕴藏着怎样的国际大势?
  “中国就是我的家”
  生于荷兰,长在奥地利,求学在美国和瑞士。2003年,当已过而立之年的庄士杰第一次踏上亚洲土地,来到中国香港的时候,他没有想过这一来竟就此留下了。
  “刚开始简直要哭,人多,天热,我真的受不了。”但很快,庄士杰发现了自己的变化。这里的一切速度很快,但人们非常友好,善于学习,充满生气。5年之后,当负责的中国与荷兰轨道交通合作项目到期之后,庄士杰拒绝回国,很快又在北京找到了另一份工作。
  “我喜欢挑战,也喜欢在中国化的环境中工作。我是会说中文的西方人,在中西企业的沟通合作中还能发挥很多作用。”庄士杰说,源源不断的事业机会和生活与文化体验,让他在中国一待就是15年。
  而真正开始考虑“绿卡”的事情,是这两年的事情。所谓中国“绿卡”是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证的通俗说法。持卡人出入境无需再办签证,居留期限也不受限制,在缴纳所得税、办理金融业务、国内商旅消费、申请机动车驾驶证等方面更享有与中国公民同等待遇。
  两年前,庄士杰的母亲去世。但是因为护照正在更新签证,庄士杰无法办理正常手续回国。好在最后公安部门帮助庄士杰顺利归国,但每年一次耗时约3周的签证更新,让庄士杰倍感“绿卡”之重要。
  花费半年时间搜集整理材料,庄士杰终于在去年8月递交了申请。“中国就是我的家,我在这里生活15年,申请绿卡是非常自然选择。更重要的是,这张‘绿卡’代表中国对我的认可和信任,它带来归属感,让我更加放松地工作和生活。”庄士杰说。
  实际上,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有幸获得这张中国“绿卡”的人并不多。自2004年8月中国实施“永久居留证”制度到2013年的10年间,获得中国绿卡的总人数为7356人。2016年,公安部批准1576名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至此,中国“绿卡”持卡人数破万。
  “绿卡”含金量更高
  如果申请成功,庄士杰将获得的是更新版中国“绿卡”。除了出入境中国可以免除签证外,持有新版绿卡的外籍人士,可以给孩子办入学、住宿登记、考驾照、买房子、结婚登记等。若在中国境内工作,可以享受社保,使用公积金;在日常生活中,更能用这张“绿卡”身份证购高铁票、使用共享单车等。
  这源自日起实施的新政,将原来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更名为“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其“身份证”功能更加突显。再往前看,从2015年9月起,关于“绿卡”的改革与新规不断。其中的一大亮点,就是北京、上海、广东、福建等地探索实施更加灵活便利的人才永久居留制度。
  例如,2016年1月,公安部推出支持北京创新发展的20项出入境政策措施,涉及外国人签证、入境出境、停留居留等方面,并设立公安部中关村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大厅,为北京创新发展提供优良便捷的出入境软环境。2016年北京市受理外籍人才及家属永久居留申请比2015年增长426%;上海市这一数字也同比增长6倍。
  “前期的改革侧重于服务群体的扩大、认定的科学化等,具体体现在:以前的服务群体以体制内的人群为主,而现在进一步将服务对象延伸到各类企业、社会组织机构的团体;从前期的以职位、职称等为主的认定方式,扩展到以税收、薪资等市场化特征明显的认定方式等。”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和研究员苗绿撰文指出,随着中国“绿卡”政策的不断突破,中国“绿卡”的申请将更加简便易行,“绿卡”的含金量将不断提升,外籍人才来华工作、交流的渠道更加便捷。
  “中国的机会无法抗拒”
  还是有许多朋友不理解庄士杰申请“绿卡”以及在中国长居的心思。
  谈话的最开始,庄士杰就努力向记者解释,作为一个欧洲人,他为什么想要留在中国。“中国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地方,也有着丰厚的历史与文化,在这里我有极佳的工作机会和友善的中国朋友们。看看北京,几十年前和今天有着天壤之别,每天都在更新和变化。在中国大地上还有许多新的市场可以开拓,我喜欢挑战和机会,也想要用自己的专长来参与这里的建设,为这让人无法抗拒。”庄士杰这样解释。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着最大规模的消费市场。中国在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人工智能等方面大有蓬勃发展之势。遍布街头的移动支付和共享出行恐怕在别国再难体会。更重要的是,庄士杰说,当世界其他某些地区又开始“筑墙”的时候,中国保持了开放。
  这些年,越来越多商界高管因此留在了中国。2016年,北京市中关村 “绿卡直通车”政策首批获准的外籍人才中,就包括当时的联想集团副总裁黄莹、小米公司总裁林斌、百度公司副总裁王劲等行业标杆人物。
  中国的开放和机会带来的改变显而易见。上世纪80年代来中国大陆工作的外国专家数量每年不足万人次,而2016年来中国大陆工作的外国专家及其他外国人员超过90万人次。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此前披露了这一数字。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中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已达265.11万人。出国留学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的留学人员比例由2012年的72.38%增长到2016年的82.23%。“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是吸引外籍人士和留学生的最大因素。”张建国说。
  “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轮“绿卡”制度的改革为外籍华人归国创新创业提供了突破性的便利。如北京中关村对具有博士学历的外籍华人给与类似“华裔卡”的绿卡,广东对广东裔的外籍华人则给与5年多次往返的“小华裔卡”。
  拓维智库海外华人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邹德浩向记者介绍,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他们对海外80多个华人科技组织开展了问卷调查,发现第一代海外华人的思乡情结和二代以后华裔的归属感成为他们心系祖籍国的动力源泉。虽然这些人群已经长期居住海外,但中国一直是他们心中的梦。他们的专长更是一笔宝贵的社会财富和知识宝库。各方数据表明,在每年永久居留证的申请者和成功申领者中,有相当部分正是归国的华裔。
  此外,王辉耀表示,“可以把华侨华人作为一个纽带、载体,借助他们的力量引进更多国外人才。”他此前也曾撰文指出,事实上中国对于国外人才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中国具备“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条件。
  “无论是上海自贸试验区还是‘一带一路’(建设)都需要大量的人才。”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参与其中不仅是找到一份工作,做出一番事业,更重要的是有可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身影。”
  52岁的庄士杰最近刚辞去长久以来供职的这家国际软件公司亚太总监的职位。他要从北京搬到济南,出任一家新设合资公司的总经理。在他看来,这个新设项目正是“一带一路”倡议催生的新商机,而北京如今已经非常国际化了,二线城市济南有着更可开掘的潜力。(李婕)
  更多信息请访问:
(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47021人已测试
100130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股票/基金&
外国人拿中国“绿卡”有多难?
  当一些中国富人欲“组团”控告加拿大政府投资移民政策朝令夕改的时候,作为“世界上最难拿的绿卡”,中国“绿卡”的申请审批政策出现了松动的信号―尽管二者看上去并没什么关系。  6月初,中组部表示,有关部门正积极研究修改“绿卡”审批管理办法,降低“绿卡”门槛,设置更加灵活务实的申请条件,加大吸引海外人才的力度。  事实上,国际移民占本国人口的比例,往往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化程度的标准之一。面对美欧等发达国家对特殊技术人才的疯狂吸收,中国绿卡制度实施以来的效果多少有些尴尬,中国从引资大国向引智大国转变,任重道远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邓媛 有之忻 发自、上海  得知中国有关部门已经开始积极研究降低“绿卡”门槛的消息后,来华13年的姑娘柳素英拍手称快。“以前这个(申请)很难,需要有相当数量的投资……”性格爽快的柳素英想了想,话锋一转,“要是门槛降了,不那么严格了,那我就申请。”  200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外交部颁布实施了《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即中国的“绿卡”制度。十年来,截至今年5月,我国总共只发放了4900多张“绿卡”,平均每年发放数量不足500张,被网友戏称为“世界最难拿绿卡”。  特殊贡献者居多  中国“绿卡”究竟有多难拿?“比尔?都不一定拿得到。”这番感慨出自国内媒体对中国“绿卡”申领资格的盘点之后。  俗称“绿卡”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有效期分5年和10年两种,以18岁为界,分为投资类、任职类、亲属投靠类、特殊贡献类四大类。投资类“绿卡”规定,至少要在中国直接、连续3年投资稳定,实际缴费注册资本不少于50万美元;任职类“绿卡”规定,担任副总经理、副厂长等职务以上,已连续任职满4年且在中国居留累计不少于3年;就连亲属投靠类“绿卡”也需要移民的配偶婚姻关系满5年,要有稳定生活保障和住所等。  于是,一一核对后你会发现,比尔?盖茨虽是世界首富,但缺少在华投资经历,无法通过“绿卡”申请;而一些国际公认的科技人才,如“脸书”创始人等因没有副厂长、副教授等职称,也将被中国“绿卡”挡在门外。  数据显示,除了亲属投靠类,现有中国“绿卡”的获得者中,特殊贡献者居多。2004年,我国政府将第一张《外国人永久居留证》送到美国老人寒春手中,当时她83岁,在中国已生活了56年。寒春1921年生于美国,是小说《牛虻》作者伏尼契的孙女,来华前,她是著名物理学家宁的同学,也是美国参与首批原子弹研究和制造的少数女科学家之一。  据有关部门介绍,一般情况下,外国人如想获得中国“绿卡”,首先得由所在地公安局受理,然后需经省级公安厅(局)审核,最后由公安部通过审批签发,前后需要大约半年的时间。“绿卡”获得者可享受:在中国居留期限不受限制,出入中国国境无需再办理签证手续,凭护照和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即可出入境等待遇。  人口大国的谨慎政策  我国最早有关管理外国人在华定居问题的管理条例可追溯至50年前。  1964年4月,国务院发布《外国人入境、出境、过境、居留、旅行管理条例》。1985年是新中国移民政策的分水岭,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该管理法把外国人在华居留分为“短期居留”、“长期居留”和“永久居留”三类。次年,中国第一个外籍厂长、原武汉柴油机厂厂长、专家格里西先生成为新中国第一位被授予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  2004年,《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出台。“当时制定《办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外籍高层次人才。一开始并不是不愿意引进外来人才,而是鉴于中国是人口大国,而且当时来华发展的外籍人才远不如现在这样多,因此政策刚刚实施,制定的比较保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向《国际先驱导报》介绍说。  不过彼时,2003年在中国长期居留的外国人有23万,在中国出入境的外国人有2200多万人次,《办法》颁布后,三年内只发放了不到700张“绿卡”。在耀看来,即使相对当年外国人对中国“绿卡”的需求量,《办法》也是明显不能满足的。  目前,共有来自91个国家、地区的申请人首次获得中国“绿卡”,其中申请人数较为集中的前5个国家依次为美国、、加拿大、和德国。获得“绿卡”最少的类别是投资类人员及其家属,共94人,并以回国投资的外籍华人为主;任职类人员及其家属共763人获得“绿卡”;特殊贡献人员及其家属1612人获得“绿卡”。此外,2008年12月,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付诸实施。5年间,这项计划共引进4180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其中1306名外籍人才及其家属现在也持有中国“绿卡”。  即便“千人计划”可以辅助外国人才获得“绿卡”,但由于“绿卡”本身严苛的规定,使得绝大多数外籍专家和学者并不知晓有中国“绿卡”的存在。  “我从不知道有中国"绿卡"。”早先已经入选“千人计划”、现任职中国商飞公司的英籍学者丹尼斯?斯科特说道。“如果可以的话,我能申请吗?”他反问道。  “移民赤字”问题突出  今年5月,国际移民组织发布了《世界移民报告》的首个中文版。该组织总干事斯温表示,中国正成为越来越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该报告指出,一直以来,有关移民和发展的政策讨论中,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迁移的情况被忽视了,虽然仅占移民总量的3%到6%,但这一数字正在不断增长,中国的情况正是如此,中国的国际移民总量在过去的十年里增加了35%,其中来自发达国家的移民数量大幅增加。  王辉耀所在的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同时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海归人才大量回流,成为世界移民“北南”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和国际移民组织的结论相近: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跃升,中国不仅对海外留学生人才,对世界他国人才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这说明,“有大量的外国人才存在来华工作和生活的需求。”  不过,在中国增加的35%的国际移民数量与全世界去年已高达2.32亿人次的国际移民总量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今年发布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显示,中国成为了世界第四大移民来源国。截至去年,中国海外移民存量已达到934.3万人,23年增长了128.6%。  其中,中国成为仅次于的美国第二大海外移民来源国;成为了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最大国际移民来源国。与此相伴而生的是,中国成为美国第二大海外房地产投资来源国,并且投资欧洲房产的热情仍在高涨。此外,中国还是世界第一大国际消费国……  王辉耀总结了中国赴美移民的四个特点:新移民比例高、合法移民比例较高、学历层次较高、职业地位高及生活境遇较好。  如是,“走出去”与“引进来”的现状相比,王辉耀说,中国的“移民赤字”问题突出。  需尽快打破人才流动壁垒  “跟美国、加拿大等主要发达国家比,中国的绿卡要求严格得多。美国每年发放100多万张绿卡,每年获得加拿大绿卡的中国人数量就在3万人以上。新兴国家也纷纷在放宽绿卡政策,吸引人才,日本前年已经将申请永久居留的居住期限从居住10年缩减到5年,甚至开始默认双重国籍,吸引人才永久居留。”王辉耀介绍道。  他认为,现有《办法》已与日益增长的中国“绿卡”需求严重不符。在他看来,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到中国寻找就业和创业机会的外国人才越来越多,在中国居住的外国人数量十年间快速增长,中国政府的“千人计划”实施后,带动了“海归”回国创新创业高潮,更加剧了“绿卡”的需求量。  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萧鸣政曾参与《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年)》的制定工作,他认为,国际上围绕吸引人才的争夺一直很激烈,而中国在其中的总体竞争力应属中上水平。“发达国家具有社会发展环境等综合条件的优势,通过移民政策等方式有效吸引了大批高素质人才。而我国最大的优势在于经济社会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人才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王辉耀表示,与西方国家通常不看职位,而看重学历、语言水平和在本国工作经验的绿卡制度不同,中国的“绿卡”在职称和任职年限等方面的规定相对比较不灵活。  为此,《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中呼吁,为了打破国际人才在中国“流入”、“流出”的失衡现状,中国阻碍人才流动的壁垒必须被突破。  “基本上所有的外国专家来到中国都是希望参与中国的巨大变革,是为了帮助中国发展的,做出贡献,并不是一心为了赚钱,或者来享受。因此,我希望外国专家的需求在未来能够更好地被照顾,以便让我们这些专家更加专注于工作,不需要担心其他的琐事,为中国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丹尼斯?斯科特对《国际先驱导报》说。
(编辑:和讯网站)
06/03 02:52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国人办理中国绿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