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智能手机排行榜的寒冬,真的没有春天了么

摘要:强大的现实往往会限制我们的想象力,让我们习以为常,并以为世界就会像现在这样一直下去,比如现在我们几乎无法想象没有手机的世界会是什么样,但实际上手机开始主导我们的生活也不过只有6~7年。手机是移动互联网
强大的现实往往会限制我们的想象力,让我们习以为常,并以为世界就会像现在这样一直下去,比如现在我们几乎无法想象没有手机的世界会是什么样,但实际上手机开始主导我们的生活也不过只有6~7年。手机是移动互联网的基石,如果它的形态或者所占据的用户时间发生显著变化,那么围绕它所形成的稳定生态就会发生颠簸,并很可能会被重构。那手机的角色会被削弱么? 未来的世界里没有手机终极科幻片里通常没有手机这东西,即使是黑客帝国也只是在体现接入矩阵的时候强调手机,在有锡安的那个世界里人们其实是不用手机的。其它如星际迷航等就更是明显,大多场景都不会出现手机。这些似乎在暗示在想象力所支撑的世界里,大家潜意识的会忽略手机。这与今天手机所处的位置可以形成鲜明对比,在当下手机更像是人器官的延伸,是人与数字世界交互的中枢,我们生活里的一切交互几乎都在手机上发生。能与手机对抗并且撑起独立空间的设备大多是因为屏幕尺寸(电视、Pad)或者生产力上具有独特优势(笔记本)等。所以可以讲,眼下是一个手机太强,但别的设备太弱的年代。这个趋势会发生变化么?真实的未来世界里手机会占据怎样一个角色?如果我们假设数字空间的权重越来越重,现实空间里的一切最终都会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数字表示,而最终人主要靠与数字空间进行交互来完成是自己的日常生活。那就怎么都需要一个人机交互的媒介。这个媒介不是手机也会是其它东西(如果你总有一个大白跟着可能就真不怎么需要一个自己的手机)。而考查这种媒介到底会变成什么样,两个最关键的维度就是便利性和交互的丰富性。便利性是说这种交互要足够简单,丰富性是只形式和内容要能够呈现足够多的东西,比如如果全息投影,那无疑的会比单纯的声音或者视频更为丰富。也正因此真要想回答上面这个问题,那就必须回到场景,回到技术现实,否则猜想就会变得没有根据。 智能设备 VS 手机即使做智能设备的人可能也没意识到,绝大部分的智能设备实际上就是在挖手机的墙角,这些设备的独立性越强,在特定场景下优势越明显,手机的中枢地位就越会受到挑战。但就和帝国的衰落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样,手机帝国的中心地位旁落也需要一个过程。智能设备里两个比较典型的,能够体现这种和手机冲突的是智能音箱(含智能电视)与智能汽车。智能属性的注入会让设备自身泛化,成为一种高度独立的通用设备。车的例子也许更好理解,假如每辆车都和特斯拉一样有一块大屏,并且集成进了所有关键的内容(音乐、地图、电话等),以及手机上不太会有的直接与车相关的功能(辅助驾驶、救援等),再加上缺省语音交互所带来的便利,那在汽车里,手机会很可能会失去自己的位置,人们更多的是直接与车交互,而不是通过手机与车交互。而理论上讲这种占据了天时地利专门对车这一场景进行优化的交互,总是可以比手机做的更好。道理相同的还有智能音箱。智能音箱一旦成为家里的中控,那么其通用的属性就会暴露出与手机竞争用户时间的本来面目,进而就可能在家里大幅抢夺本来属于手机的时间,让手机更像是一个纯粹的通话设备,而日常的数据消费都会从音箱类产品走。对于这次人工智能浪潮而言,车与智能音箱并非特例,而是个一般性的事实,虽然这点受到的关注并不多,我们其实可以讲:这次人工智能所推动的新设备实际上都在同手机竞争用户时间,而并不仅只于车和智能音箱。AR眼镜不同手机竞争时间么?加入人工智能的电视不同手机竞争时间么?这其中家和车两个场景,最可能先出现逆转,是因为这两个场景下占据地利优势的智能音箱或者车载娱乐导航系统更容易打造出远优于手机的体验,眼下来看走路的场景还相对较难。在家和车里我们总是可以通过更多的传感器构建出和手机完全不一样的体验。语音交互上最典型的就是远场,这点真要做到极致,那不需要寻找设备,随时随地进行交互这一点就可以在便利性上彻底超过手机,再加上大屏、家居控制这样的点,真的智能家居就完全可以打造出完全超越手机的体验。车上超越手机就更容易,尤其当自动驾驶这类特性逐步应用起来的时候。替代手机这个过程必然引发很多争议,虽然现在还没开始。但未来很可能会上升到信念层面(手机中心论 VS 去中心论),不管怎样最终结局其实是清楚的:要么多种智能设备崛起,抢掉手机的时间;要么手机巩固自己的地位,那智能设备就不会崛起。 技术内置的趋势我们总是处在创造技术红利,然后消化技术红利这样大周期里的某个位置,而技术红利一旦出现,其根本技术特性往往会内置某种必然的趋势。比如晶体管的出现就必然会导致设备持续小型化,而触屏一旦出现就一定会导致浏览器的职能会被分化(手指没法精确定位)。这次人工智能已经确定的技术红利是深度学习的应用导致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的精度有飞跃性发展,而语音识别精度的提升反过来推进语音交互的正式落地,随后同计算机视觉的融合就会催生真的人工智能交互。那这样的技术特性会有那些内置趋势?这其实并不难判断。我们可以拿语音交互来举例说明。假设语音交互获得普遍性的成功,这时候你会发现语音交互上面的生态体系是和手机现在搭建起的生态系是完全处在没交集的平行空间。语音交互乃至下一步的人工智能交互根本不需要什么应用商店,也不需要什么下载,我说一句话或做个动作你给我结果即可。如果我们假设语音交互/人工智能交互无处不在,并且足够强大,什么都能干,那你会发现在语音交互/人工智能交互这个使用场景下根本没有手机的位置,或者说手机的复杂功能价值近乎等价于0。手机也许只在配网的时候有用,一旦网络设置成功,整个语音交互式式可以完整的搭建自己独立的使用场景的,和App等没有一毛钱关系。这是这种交互方式的内置特性。所以一旦语音交互在某个小的点落地,然后就会持续改善自己的交互体验,再下一步很可能就需要和视觉进行融合,这相当于单起一条进化通路。这在机器人这种品类下面体现的特别明显。你能想象机器人最终是用手机控制的么?现在核心的问题只在于这一切都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但进化的终点其实非常明显,就是抢夺掉大部现在在手机上的时间。 小结现在这个时间点不管是做任何产品的人,绝对不会有一点点挑战手机的心思,实在是因为手机太强大了。但通用型产品骨子里的不相容性,则不管当事人到底怎么想,一旦它足够强大,那就一定会漏出獠牙,彼此撕咬。我可以赌10块钱,手机的地位未来五年是逐步走弱的,尤其是家里和车里很可能会被边缘化。 作者:声智科技副总裁李智勇,订阅号:琢磨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百家号作者平台APP
扫码下载安卓客户端
便捷管理文章信息
随时查看文章收益摘要:线下零售又抖起来了。在12月19日的苏宁“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暨合作伙伴签约大会”上,张近东拉来300多位地产圈大佬,包括万达的王健林,融创的孙宏斌。这场大会的关键信息为:1.苏宁要坚持走线下零售道路,
线下零售又抖起来了。在12月19日的苏宁“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暨合作伙伴签约大会”上,张近东拉来300多位地产圈大佬,包括万达的王健林,融创的孙宏斌。这场大会的关键信息为:1.苏宁要坚持走线下零售道路,将目标确定为三年实现15000家店、2000多万平方商业实地落地、店面总数近2万家,苏宁要扩张当然需要诸位地产大佬的支持;2.王健林作为线下零售寡头,也跃跃欲试,不仅表示全力支持苏宁,且万达也将走向扩张道路,力争10年内将万达广场发展到1000家左右,未来客流总量达到130-150亿人次,能够覆盖中国90%以上城市。被线上零售压制多年,虽然此前不少企业也多次发表“线下渠道是核心竞争力”的观点,但此次线下零售寡头如此意气风发也实在是罕见。马云去年抛出“新零售”观点,认为线上线下融合式的零售形式将成为未来主流。此后阿里也开始从资本和业务方面不断向线下延伸,入股苏宁,收银泰,合作百联,创盒马鲜生,最近又入股了高鑫零售等等,在业务端天猫又在进行智慧门店的工作,阿里的新零售工作如火如荼。但如若我们仔细研究阿里的方向,其新零售战略依然延续的是大平台战略,线下门店要与线上进行有机结合,阿里方面擅长营销和新技术的应用,门店在服务、信息流以及支付端与平台打通,在智慧门店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营销通道的打通。客观来看,阿里的新零售中线上线下处于绝对的平等关系,线上部分用户的获取、流量的分发,营销的聚集等工作,线下则更强调体验和服务,如在盒马鲜生的案例中,门店的定位为:用户获取、前置仓、服务中心,三公里之内的配送订单多来自手淘。在此显然是难以区分线上线下孰轻孰重的。但苏宁却不这么认为,副董事长孙为民认为:线下运营质量与效率远超线上,并且线上流量成本与物流成本均属于变动成本,纯线上交易的日子会更加艰难。孙为民也披露一组数据:苏宁线上线下成本约在14个点左右,同行业以及线上企业基本超过15个点。线下效率要高于线上,这确实超出行业普遍的认知。线上的流量成本瓶颈和物流成本是苏宁选择押宝线下的主要理由,遍及城乡毛细血管的门店既不考虑营销成本又可做为物流的中转仓,在成本的节流方面确实有一定优势。为确保扩张性,苏宁也是下足功夫,不仅有旗舰店,还有苏宁小店、城市广场等不同形式推进,保证能快速深入城市和乡村的终端,拉拢地产大佬的目的也在此。但在我们看来,孙为民的观点只看到了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却忽略了:线上电商巨头已经处于变革中,除了阿里在进行线上线下线下的整合工作,京东也开始将触角伸到线下,就在12月14日,京东集团与中海地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利用中海地产渠道在全国主流城市建设数百家无人超市。线上零售商向线下扩张,线下零售巨头在线下保持扩张,问题的关键又回到未来谁要领导谁的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线上线下零售正在整合之中,其中线上的整合效率要明显优于线下,阿里方面的盒马鲜生已经进入了模式输出阶段,零售通也开始将供应链延伸到街边夫妻店,京东的新通路也是如此,线上企业的供应链和品牌优势在加速向线下扩张,不仅有商超、购物中心式的城市地标渠道,也有城乡毛细血管的街边店。这将保持快速扩张的势头,京东的万家便利店,阿里在智慧门店的布局,这都不是线下企业短时间可以顾及。当然,此次线下寡头的聚会也有“抱团”打造生态中心,做大线下流量的考虑,如万达为苏宁定制商业综合体,要把苏宁作为核心店,苏宁门店与万达广场结合强化体验感,将用户由线上拉到线下。在最近飞凡网传出“人员优化”消息,王健林也坦言线上线下融合两年多,却不太成功,此次显然是对零售商业方向的重新确立。但我们依然担心其下面临的几个问题:1.事实证明,线上的体验感在不断加强,如AR购物的应用,强调体验的线下零售品类被不断侵蚀,日百、3C、母婴等品类的体验感已经被线上剥夺,线下的体验感如何超出线上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2.虽然张近东在演讲中强调了新科技的应用,但从发言中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出苏宁和万达将依然采取“线下为体,技术为用”的思维,技术更多是对线下商业模式和体验的改进,这意味着技术的成长要受到线下业务扩张的制约。线下零售重新进入扩张期,我们不认为是真正的春天到了,而是在与线上进行多年的对峙与交锋之后,线下零售商开始重新找到了定位,不仅要与线上进行结合,进行优势互补(如苏宁与阿里的联盟,前者获得了移动端宝贵的流量,后者获得3C品类的供应链和物流配合),但线下线下开始抛弃线上的一套固定做法,以线下为基地希望重新构建自己的商业体系,万达、恒大、融创等商业地产企业与苏宁的结合,基本是这个道理。在此之前,零售的商业规则一直由线上企业主导,包括阿里的新零售也是线上企业要承担主要职责,但接下来线下企业要重新建立规则,证明线下不仅仅是被整合的角色,而是主导地位,接下来双方的摩擦和分歧将会日益扩大,在这场争夺新零售话语权的竞争中,一切还都是未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百家号作者平台APP
扫码下载安卓客户端
便捷管理文章信息
随时查看文章收益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步入寒冬,真的没有春天了么
原标题: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步入寒冬,真的没有春天了么? 前有工信部数据指11月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
原标题: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步入寒冬,真的没有春天了么?
前有工信部数据指11月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超过两成,今有台湾产业链传出消息指华为、OPPO、vivo砍单一成,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似乎寒冬来临,那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真的没有春天了么?
今天我们看华为、OPPO、vivo、小米等国产手机品牌在国内市场激战热烈,其实这种烈度远比不上3G时代的竞争。3G时代竞争最激烈的一年是2013年,那时候各方均参与其中。
国内最大运营商中国移动运营的是国产3G技术TD-SCDMA,由于其技术不如联通的WCDMA和电信的CDMA,2009年至2011年都未催熟产业链而努力,并给予芯片企业6.5亿元刺激它们研发成熟的TD-SCDMA芯片,到2012年的时候联发科研发出了TD-SCDMA芯片机会终于来临。
为实现中国移动当初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标,2012年底它开始为2013年的3G手机大战做足准备,招标近十款3G手机而联发科的芯片中标其中过半数,同时给予终端企业补贴进行刺激。2013年国内的3G手机竞争进入高潮,这一年的TD-SCDMA手机销量近乎同比增长200%,是WCDMA和CDMA销量之和。
在TD-SCDMA销量猛增的情况下,此前一直没有进入TD-SCDMA手机市场的OPPO、vivo、魅族等终于加入,也彻底让它们明白在中国市场就要跟着中国移动混,要不然很难抢到市场份额,这也促使OPPO和vivo当中国移动决定2014年开始商用TD-LTE的时候,OV决定停止研发3G手机而全力投入研发4G手机支持中国移动的4G发展,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是正确的OV从不入国内手机市场份额前十到如今的贵为国产前四大手机品牌。
在2013年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当时的3G手机最低不到200元,而今天华米欧维的智能手机最低都超过500元,可见今天的竞争其实远不如3G时代的激烈,那么500元以下的4G手机还有没有空间呢?答案是有!
截至今年9月底三大运营商4G用户总数达到9.5亿户,剩下的手机用户数还有近4亿,这占4G用户数超过四成,,这部分用户的消费水平较低,是导致他们不愿更换手机的主要原因,恰恰是这部分用户为智能手机企业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当下国产四大品牌的4G手机普遍在500元以上,而OPPO和vivo更是超过千元,而其他小品牌的4G手机最低也需要300元,这样的价格对于城市里的大部分消费者或许不是问题,但是对于广大的农村用户来说却可能是难以承受的,甚至部分进程务工者也难以消费得起。
农民如果不外出务工的话,仅靠务农他们一年的收入可能只有几千元,这导致他们不得不压缩自己的消费,甚至于他们为了省电费将该项费用降低到几元钱一个月,由此也就可知为什么他们只会买100多元的手机了,即使是进城的务工人员不也曾报道他们只舍得买100多元的二手智能手机么?
国产四大手机品牌如今更注重利润,其他手机品牌甚至于在海外市场销售100多元的手机,而中兴在美国销售50美元的4G智能手机,但是它们在国内市场却不愿意为这些剩下的4亿多用户提供价格更便宜的4G手机,确实是蛮让人奇怪的?
要打开这个市场需要运营商、智能手机企业一起合作,共同推动,故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下滑并不能仅仅归咎于市场已饱和,而在于它们是不是愿意去挖掘市场。2015年的时候国内的智能手机增速不也下降到2%左右嘛,在OPPO和vivo挖掘了三四五线城市和农村乡镇市场后2016年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提升到近9%,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春天还是会有的。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以色列VR/AR企业代表团访问创维集团,就技术合作与创维酷开V...
[推荐评级]【兴业军工行业深度系列之六】海底监测网行业深度...
汽车、新车、热门、试车、对比、优惠、二手车、行业、企业、...
国家能源网...
剑侠情缘二十载,初心不负江湖路!剑侠情缘20周年庆典将于1...
赛事名称:荷兰甲级联赛 对阵双方:特温特 VS 埃因霍温 比赛时...<object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data="/flash/bcastr4.swf?xml=
/ss6/html/20/n-542720.html
/ss6/attachments/7_281z3FA.jpg
老杳个人微&
/ss6/html/08/n-401008.html
/ss6/attachments/6_031mQoi.jpg
集微网微信&
/ss6/html/07/n-401007.html
/ss6/attachments/6_231J51Z.jpg
每日微信报&
/ss6/html/06/n-401006.html
/ss6/attachments/6_3113VrV.jpg
微信点新闻&
/ss6/html/56/n-383356.html
/ss6/attachments/6_561F8nc.jpg
关注“集微&
auto 5 5 auto
width="250" height="250" id="vcastr3">
<param name="movie" value="/flash/bcastr4.swf?xml=
/ss6/html/20/n-542720.html
/ss6/attachments/7_281z3FA.jpg
老杳个人微&
/ss6/html/08/n-401008.html
/ss6/attachments/6_031mQoi.jpg
集微网微信&
/ss6/html/07/n-401007.html
/ss6/attachments/6_231J51Z.jpg
每日微信报&
/ss6/html/06/n-401006.html
/ss6/attachments/6_3113VrV.jpg
微信点新闻&
/ss6/html/56/n-383356.html
/ss6/attachments/6_561F8nc.jpg
关注“集微&
auto 5 5 auto
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步入寒冬,真的没有春天了么?
热度40票&&
时间:日 12:18
前有工信部数据指11月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超过两成,今有台湾产业链传出消息指华为、OPPO、vivo砍单一成,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似乎寒冬来临,那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真的没有春天了么?  今天我们看华为、OPPO、vivo、小米等国产手机品牌在国内市场激战热烈,其实这种烈度远比不上3G时代的竞争。3G时代竞争最激烈的一年是2013年,那时候各方均参与其中。  国内最大运营商中国移动运营的是国产3G技术TD-SCDMA,由于其技术不如联通的WCDMA和电信的CDMA,2009年至2011年都未催熟产业链而努力,并给予芯片企业6.5亿元刺激它们研发成熟的TD-SCDMA芯片,到2012年的时候联发科研发出了TD-SCDMA芯片机会终于来临。  为实现中国移动当初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标,2012年底它开始为2013年的3G手机大战做足准备,招标近十款3G手机而联发科的芯片中标其中过半数,同时给予终端企业补贴进行刺激。2013年国内的3G手机竞争进入高潮,这一年的TD-SCDMA手机销量近乎同比增长200%,是WCDMA和CDMA销量之和。  在TD-SCDMA销量猛增的情况下,此前一直没有进入TD-SCDMA手机市场的OPPO、vivo、魅族等终于加入,也彻底让它们明白在中国市场就要跟着中国移动混,要不然很难抢到市场份额,这也促使OPPO和vivo当中国移动决定2014年开始商用TD-LTE的时候,OV决定停止研发3G手机而全力投入研发4G手机支持中国移动的4G发展,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是正确的OV从不入国内手机市场份额前十到如今的贵为国产前四大手机品牌。  在2013年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当时的3G手机最低不到200元,而今天华米欧维的智能手机最低都超过500元,可见今天的竞争其实远不如3G时代的激烈,那么500元以下的4G手机还有没有空间呢?答案是有!  截至今年9月底三大运营商4G用户总数达到9.5亿户,剩下的手机用户数还有近4亿,这占4G用户数超过四成,这部分用户的消费水平较低,是导致他们不愿更换手机的主要原因,恰恰是这部分用户为智能手机企业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当下国产四大品牌的4G手机普遍在500元以上,而OPPO和vivo更是超过千元,而其他小品牌的4G手机最低也需要300元,这样的价格对于城市里的大部分消费者或许不是问题,但是对于广大的农村用户来说却可能是难以承受的,甚至部分进程务工者也难以消费得起。  农民如果不外出务工的话,仅靠务农他们一年的收入可能只有几千元,这导致他们不得不压缩自己的消费,甚至于他们为了省电费将该项费用降低到几元钱一个月,由此也就可知为什么他们只会买100多元的手机了,即使是进城的务工人员不也曾报道他们只舍得买100多元的二手智能手机么?  国产四大手机品牌如今更注重利润,其他手机品牌甚至于在海外市场销售100多元的手机,而中兴在美国销售50美元的4G智能手机,但是它们在国内市场却不愿意为这些剩下的4亿多用户提供价格更便宜的4G手机,确实是蛮让人奇怪的?  要打开这个市场需要运营商、智能手机企业一起合作,共同推动,故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下滑并不能仅仅归咎于市场已饱和,而在于它们是不是愿意去挖掘市场。2015年的时候国内的智能手机增速不也下降到2%左右嘛,在OPPO和vivo挖掘了三四五线城市和农村乡镇市场后2016年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提升到近9%,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春天还是会有的。
&&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老杳或集微网官方微信:
老杳吧本周热点帖子
老杳吧今日热点帖子
老杳吧本周热点资讯
老杳吧今日热点资讯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1.71 (7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1.13 (8次打分)
【已经有16人表态】
[感动最多的]
[路过最多的]
[高兴最多的]
[难过最多的]
[搞笑最多的]
[愤怒最多的]
[无聊最多的]
[同情最多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份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