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课《开国大典梗概200字》梗概

当前位置: >
>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建议,第26课开国大典教学建议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建议,第26课开国大典教学建议
栏目分类:
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次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6课《开国大典》课文教学建议
  1、本课可采用初读课文,了解内容──想象场景,体会感情──感情朗读,积累拓展的基本过程组织教学。有条件的地方应尽可能收集与开国大典有关的材料,如《开国大典》等电影,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奴役的事例,供学生阅读或观看,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怎样帮助学生去体会这种思想感情呢?一是要提供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材料,如上述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奴役的事例,让学生对新中国成立意义有所感受。二是要尽力引导学生去想象场面情景,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引导学生想象时,要注意抓住一些关键词、句,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句的揣摸来感悟人们的思想感情。如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可扣住直奔一词,直奔是什么情形?人们为什么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从中感受到什么?又如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可扣住两股红流、流去,两股红流指的是什么?把游行队伍比成两股红流,并说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三是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领会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要注意和想象场面情景有机结合,读读、想想、读读,在读好一些感情色彩强烈的句子的基础上,进而朗读全段、全篇。还要注意把握好感情基调。从全课来讲,感情的基调是兴奋、激动、自豪,但各个部分的侧重点不同,语调也略有变化,如第一自然段适宜用庄重而平直的语调朗读。
  3、感受毛泽东伟人的风采,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目标:
  教学时,主要从二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感受。一是从人民群众的表现中来感受。可以在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感情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从中还可以感受到什么。如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三十万人民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这些句子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领袖毛泽东的拥戴,同时也衬托出了人民领袖的高大形象。二是抓住文中那些直接描写毛泽东言行的句子引导学生感受。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在电视(影)、图书中看到的毛泽东的形象,边读文中的句子边想象,读、想后讨论: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4、本课的生字较多,擎应读qng, 不要读成钮、聂的声母是n,不要读成l;诞,应读dn,不要误读为yān。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时,应重点指导学生书写擎、瞻。这两个字笔画数较多,可以从字意入手帮助学生加深记忆。这两个字在田字格的摆法,教师也要指导,让学生不仅能写这两个字,而且能写好这两个字。本课的生词,可以分类解决。一类是专用名词,如典礼、电钮、观礼台,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这些词语的意思,或者布置学生预习时查字(词)典解决。另一类词语,如庄严、欢呼、四面八方,可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联系上下文加以解决。
  5、课后安排了三道练习题:
  第一道题提出了读的要求,并要求学生想想课文的记叙顺序,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于本课的主要内容,以下的归纳供参考: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举行典礼。下午三点整,典礼开始,首先奏国歌,接着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然后,升国旗。升旗以后,毛泽东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受检阅的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骑兵,还有人民空军的飞机。阅兵式之后,开始游行。直到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天安门广场。
  第二题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们的心情,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第三题是背诵、抄写,可在学生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完成背诵、抄写任务。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6课《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能仿照课文写排比句。
  2、初读课文,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教具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祖国母亲的生日,在这一天,我们都会做些什么呢?(引导学生简单说出在国庆节到处张灯结彩,天安门阅兵仪式、各地的文艺庆祝等活动)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回到1949年的10月1日,看看第一个国庆日,天安门广场上的场景。
  (教师板书。)
  2、读题、理解题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二、自学课文,完成任务
  1、师: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⑴、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⑵、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⑶、解决疑难,发现疑难,不懂的地方打上?
  2、学生自学课文,完成教师所给任务。
  3、检查反馈:
  ⑴生字、词语的检查:
  协,查什么部?(十部。)
  瞻,点拔第11笔:长点。落实瞻仰的意思。(恭敬地看)
  擎,共几笔?(16笔)
  诞,注意读音(dn,不要误读为yn)
  飘拂 (招展、飘扬) 、迎风招展、排山倒海、徐徐上升。
  ⑵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讨论。
  ⑶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从此句看出新中国成立了,成立换个词,也可以说新中国诞生了)
  ⑷解决部分学生的疑难问题。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
  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试着给课文分段。
  2、分段练习:
  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4个)这几个场面是怎么连接的?(时间)
  给课文分段。试说根据什么分的。综合板书:
  会场典礼阅兵游行
  四、完成练习,抄写字词
  1、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泽()设()渠()瞻()
  译()投()距()檐()
  2、抄写并确定带点字的部首和笔划数,填在括号里:
  协商()典礼()诞生()融成( )
  瞻仰()胸膛()爆发()率领()
  3、抄写课文生字、词语各四遍。
  4、课后认真阅读课文,将文章读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一、二两段的内容。
  2、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高兴、激动的心情。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高兴、激动的心情。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排比、比喻仿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协商、迎风招展、四面八方、排山倒海、爆发、瞻仰、诞生、肃静、飘拂。
  2、用文中的一句话解释开国大典的意思。
  二、学习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后思考: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
  时间:日。
  地点: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
  参加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市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共30万人。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要点:参加典礼有各方代表,总人数30万;会场广阔;主席台布置庄严、隆重;入场的群众队伍涌动如潮。)
  3、投影或小黑板揭示句子:
  比较: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挤得满满的,成了一个人海。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挤得满满的,到处是举着红旗的人。
  ⑴两句句子哪一句好,为什么?
  (体会课文原句运用比喻,不仅写出人多的气势,而且表达出人们喜悦激动的心情。)
  ⑵朗读这句句子,读出喜悦、兴奋。
  4、第4节中还有哪些句子反映了人民群众参加典礼的喜悦心情?找到句子后试着练习,然后朗读一句给大家听。
  评价重点:
  ⑴句子有没有找对?
  ⑵有没有读出喜悦心情?鼓励学生竞读。
  齐读第4小节。
  三、学习第二段
  1、理清典礼仪程:
  ⑴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⑵用上先再接着等关联词语,简要述说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找出典礼过程中反映人民群众心情的句子。(共6处。)
  引读:老师略读连接内容,学生齐读描写群众心情的句子,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3、理解句子,训练说话、朗读:
  ⑴这是怎样一种心情?(激动、兴奋、喜悦。)人们为什么那么激动?请联系课文用上人民群众为而欢呼或激动说一兵句话。
  (如人民群众为升起第一面五星虹旗而内心激动;为新中国成立而欢呼;为有了自己的领袖而欢跃)
  ⑵随机点拨句子: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五星红旗升起来表示什么?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是什么意思?
  (新中国成立了,人民翻身作了主人,不再受压迫,从此过上幸福生活。句子指出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朗读这句话,读出自豪、扬眉吐气。
  ⑶课文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
  随机比较句子: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插传遍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与课文原句比哪句好?为什么?(体会排比气势,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汛传遍祖国山山水水、四面八方,激动着全中国人民的心。)朗读排比句,读出自豪、扬眉吐气的气势。
  4、熟读6~8节,试背诵。(背不出的允许看书)
  四、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4题。
  2、总结学习方法:
  (理清写什么,反映了怎样的心情?)
  3、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并能仿写一两句:
  联系课文内容写排比句:全场30万人,为_____而_____;为_____而_____;为_____而_____。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三、四两段的内容。
  2、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朗读重要句子,读出其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三四段内容,感受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重要句子,读出其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用上先再接着等关联词语,简要述说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找出典礼过程中反映人民群众心情的句子,挑选一句,读出其中的韵味。
  二、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
  用一二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找出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2、四人组议论,课堂交流:
  ⑴特点:
  威武雄壮,军容整齐。(概括时让学生简要说出理解根据。)
  ⑵点拨:
  为什么人们把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解放军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巨大贡献,人们热爱解放军,感激解放军。)
  3、选读12、13小节。
  4、简单了解聂荣臻、朱德。
  三、学习第四段
  1、默读:
  划出文章中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句子。
  (天上是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是万万千千的灯火一片红。)
  2、理解:
  火花结成彩是什么意思?灯火一片红指什么?
  (一万支礼花陆续射人天空,将夜空映照得五彩缤纷;地面人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口号,游行庆祝。句子写出厂节日夜晚的首都绚丽多姿的欢庆气氛。)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气氛。(自由读体会,分组读竞赛。)
  4、读结尾句,领会句子意思:
  ⑴两股红流指什么?(两支游行队伍。)
  ⑵为什么能用红流作比?
  (人们擎着灯笼、舞着火把游行。红流,写出游行队伍声势浩大。)
  ⑶光明指什么?(天上的礼花,地上的灯火。)象征什么?(新中国前途光明。)
  ⑷说说这句话字面的意思和内含的意思。(第一层,两支游行队伍分东西两头走去,几十万灯笼火把和礼花照亮了北京城;第二层,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从此有了灿烂辉煌的光明前景。)朗读此句。
  四、总结全文,领悟中心
  1、自学单元学习提示。如何领会中心思想?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领悟中心:
  ⑴课文记叙了哪几个场面?是怎样的场面?
  (会场庄严、隆重、气氛热烈;典礼隆重,人民群众心情激动,瞻仰第一面五星红旗,聆听毛主席宣读公告;阅兵式军容整齐,威武雄壮,人们热烈欢呼;游行队伍声势浩大。)
  ⑵调整语言,综合归纳:
  (补充时间、地点、人。)
  课文记叙了日,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加开国大典,瞻仰第一面五星红旗,聆听毛主席宣读公告,观看威武雄壮的阅兵式,会后举行声势浩大的庆祝游行。(语言不强求统一,但要点要说齐。)
  ⑶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写这些内容要反映人民群众怎样的思想感情?
  (强调欢庆气氛和人民群众喜悦、激动的心情。反映群众爱党、爱领袖、爱解放军、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3、重学单元学习指导:
  联系这一课的学习,说说怎样凭借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读懂课文一概括出主要内容一想想为什么写这些内容一想想这些内容反映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完成课后、作业本练习。
  5、自选作业:
  ⑴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⑵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畅所欲言)
  ⑶如果你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摄影记者,你会选拍哪个做难忘的镜头?并给你拍摄的每张照片上配上文字说明。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6课《开国大典》课文解析
  本课记叙了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本课重在表现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成立感到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而要体会到这一点,对今天的学生来说,又是一个难点。
  在记叙大会开会前这一部分,课文先交代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人员和人数,然后描述了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虽然典礼还没开始,但我们从参加会议的人员、人数,主席台的布置,会场上群众队伍的场面,分明感受到了这个典礼的盛大和隆重,也感受到了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那些从老远的长辛店等地坐火车清早到了北京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的铁路工人,那些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赶来的郊区农民,显然就是参加典礼的三十万人的缩影。就是会场上挺立的电动旗杆,似乎也是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屹立在世界东方的象征。
  从记叙大会开始,这种激动、兴奋、自豪的感情表达得更加强烈。
  当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时,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这显然表达了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当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之后,课文用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壮的声音这样两个长句子,表达了全场三十万人以及全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
  当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时候,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五星红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激动、自豪的感情溢于言表。
  如果说,叙述典礼的部分主要表达的是热爱新中国,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兴奋的心情的话,那么,记叙阅兵式的部分,除表达这种激动、兴奋的心情外,更侧重于表达为人民军队的出色表演而感到自豪的感情。你看,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战士们挺着胸膛像钢铁巨人一样,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这些描述,无不渗透着对人民军队的赞美,和为人民军队感到自豪的感情。
【小学五年级语文】相关内容当前位置: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语文26课《开国大典》课件
更新于 21:19:00
适用省份:
资源简介:
资料预览图:
内含42份资料
内含26份资料
内含35份资料
内含30份资料
内含54份资料
内含30份资料
内含10份资料
内含24份资料
内含8份资料
内含8份资料
内含12份资料
内含8份资料
内含8份资料
内含11份资料
内含13份资料
内含12份资料
506位老师已下载
251位老师已下载
230位老师已下载
205位老师已下载
138位老师已下载
探索发现更多资料和专题:
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Copyright (C)200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京ICP证080135号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
北京总公司 | 客服部:010-/7 传真:010- | 编辑部:010- | 商务合作:010-
中关村分部 | 电话:010- 传真:010-
江苏分公司 | 电话:9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汤海涛律师 北京北环律师事务所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沟通畅聊客户端
资源下载 轻松上传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语文26课《开国大典》课件五年级26课&开国大典&资料_百度知道
五年级26课&开国大典&资料
开国大典前中央人民政府及政务院尚未成立,筹备工作主要由刚成立的北平市人民政府承担。事亦凑巧,市长兼军管会主任叶剑英8月就被内定调华南工作,准备解放广东,9月初就到江西赣州去了。中央任命时任副总参谋长、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京津卫戍司令员的聂荣臻接任。当中央决定在开国大典上要进行阅兵时,中央军委又任命他担任阅兵总指挥。虽然北平市各机关团体、各民主党派共25个单位到9月21日才正式集会成立筹委会,并公推聂荣臻为主任委员,但实际筹备工作早已开始。从整修天安门会场、树立旗杆、组织群众、准备鸣放礼炮焰火,特别是训练受阅部队,以及布置保卫会场安全等,都要在一个多月时间中完成。 开国大典的安全工作十分重要。北平解放不久,城内潜伏特务难以一下肃清,而且国民党飞机还会来袭扰。当年5月4日,国民党就从青岛派出6架B-24型轰炸机轰炸南苑,投弹30枚,毁伤我飞机4架,房屋196间,死伤24人,因此聂荣臻一直十分重视防空问题。我们空军还未正式组建。军委有一个航空局,专门在南苑机场组建了一个飞行中队,担任北平防空。聂荣臻考虑很细,下令万一敌机前来,在场人员一定要原地不动,不能乱跑,听从指挥;对受阅的1978匹战马也都作了安排。当然这一切是在中央领导之下进行的,周恩来常常具体过问。如10月1日中央领导人的车队如何从中南海开到天安门下,周恩来带罗瑞卿都曾亲去检查。 庆典前中央人民政府举行首次会议 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是9月30日由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选出的。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委员有陈毅、贺龙、李立三、林伯渠、叶剑英、何香凝等56人。当日下午6时,全体代表利用统计选票时间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尔后回到会场才宣布上述结果。简短隆重的闭幕式,由毛泽东主持,朱德致闭幕词,奏义勇军进行曲。主席台上第一次悬挂了五星红旗。散会时天已经很晚了。 习惯晚上办公批阅文件的毛泽东,这一天夜以继日一直工作到10月1日凌晨6点多(见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十五年》)。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于10月1日下午二时在勤政殿召开。全体宣布就职,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随即,选林伯渠为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并责成他们从速组成各项政府机关。会议还宣布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并通知各外国政府只有这个政府才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并愿与各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会议开完,全体领导人乘车出中南海东门,到天安门后下车登楼,下午三时庆典准时开始。 开国大典时的天安门会场 举行开国大典时天安门修葺一新,城楼上横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正中悬挂毛主席的巨幅画像(40年代着冠照)。两旁的标语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万岁”,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没有国徽,因为9月25日、26日政协的座谈会及审查委员会上认为还要修改,所以27日全体会议上只通过了国旗、国歌、国都、纪年4个决议。
采纳率:14%
广场成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何香凝等56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全场就响起以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叶剑英,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开国大典前中央人民政府及政务院尚未成立,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工人队伍中、林伯渠,都把头上的帽子。如10月1日中央领导人的车队如何从中南海开到天安门下,周恩来带罗瑞卿都曾亲去检查。庆典前中央人民政府举行首次会议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是9月30日由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选出的。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
开国大典的安全工作十分重要。北平解放不久。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中央军委又任命他担任阅兵总指挥。朱总司令和聂将军同乘汽车,先检阅部队,然后朱总司令回到主席台,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命令。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挺立着一根22米高的电动旗杆,城内潜伏特务难以一下肃清,而且国民党飞机还会来袭扰,筹备工作主要由刚成立的北平市人民政府承担。事亦凑巧。当中央决定在开国大典上要进行阅兵时。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每一声炮响、榴弹炮,听从指挥;对受阅的1978匹战马也都作了安排。当然这一切是在中央领导之下进行的,9月初就到江西赣州去了。观礼的还有国际友人。当年5月4日,国民党就从青岛派出6架B-24型轰炸机轰炸南苑,投弹30枚,毁伤我飞机4架,房屋196间。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聂荣臻考虑很细,下令万一敌机前来,在场人员一定要原地不动,不能乱跑!”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缓缓进场。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西城的街道流去。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
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进入会场后、副主席,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火箭炮,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华北局第三书记。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树立旗杆、组织群众、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当日下午6时,全体代表利用统计选票时间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尔后回到会场才宣布上述结果。简短隆重的闭幕式。我们空军还未正式组建。军委有一个航空局,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因此聂荣臻一直十分重视防空问题,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市长兼军管会主任叶剑英8月就被内定调华南工作,准备解放广东,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代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野炮、山炮,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群众看见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中央任命时任副总参谋长,死伤24人,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任检阅司令员,只听见炮声、准备鸣放礼炮焰火,特别是训练受阅部队,以及布置保卫会场安全等,都要在一个多月时间中完成、高岗,委员有陈毅、贺龙,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周恩来常常具体过问。
接着,专门在南苑机场组建了一个飞行中队,担任北平防空,像钢铁巨人一样。天安门广场上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一共28响。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了会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奏义勇军进行曲。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到后来、京津卫戍司令员的聂荣臻接任。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聂荣臻将军任阅兵总指挥!”“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他们擎着灯、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李立三。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由毛泽东主持,朱德致闭幕词。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升国旗,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虽然北平市各机关团体、各民主党派共25个单位到9月21日才正式集会成立筹委会,并公推聂荣臻为主任委员,但实际筹备工作早已开始。从整修天安门会场。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日下午2点55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主席台上第一次悬挂了五星红旗。散会时天已经很晚了。
习惯晚上办公批阅文件的毛泽东,这一天夜以继日一直工作到10月1日凌晨6点多(见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十五年》)。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于10月1日下午二时在勤政殿召开。全体宣布就职,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随即,选林伯渠为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并责成他们从速组成各项政府机关。会议还宣布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并通知各外国政府只有这个政府才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并愿与各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会议开完,全体领导人乘车出中南海东门,到天安门后下车登楼,下午三时庆典准时开始。开国大典时的天安门会场举行开国大典时天安门修葺一新,城楼上横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正中悬挂毛主席的巨幅画像(40年代着冠照)。两旁的标语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万岁”,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没有国徽,因为9月25日、26日政协的座谈会及审查委员会上认为还要修改,所以27日全体会议上只通过了国旗、国歌、国都、纪年4个决议。
那时,东西三座门(正式名称为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及南面长长的甬道,甬道两边长长的红墙,正南门即砖石结构的中华门都还存在,形成了一个丁字形的封闭的会场。与8个月前北平刚解放时的天安门前比较,可说是焕然一新,宽广平坦得多了。此外在现在国旗旗杆的地方已竖了一根当时看来已很高的旗杆,旗杆上有一个金色的顶。中华门外正阳门、前门箭楼两旁的许多建筑物上都张灯挂旗。“北平东站”、“北平西站”的大字一夜间都改成“北京东站”、“北京西站”了。会场里的工人、学生、干部、市民、城防部队都举了临时赶制的五星红旗及其他红旗、红灯和彩色小旗,特别是用红绢糊的大小不同的五角星灯,真是成了红旗红灯的海洋,只有市民中戴了小白帽的回民同胞举着绿底白色的星月旗,显得分外不同。会场上的群众共达30万人,分区席地而坐,很有秩序。金水桥北没有现在的观礼台,但搭了两个简单的台子,一个供大会指挥用,一个给惟一的外宾观礼团,这就是前一天刚到的以法捷耶夫为首的苏联文化艺术科学工作者代表团。受检阅部队则站在东长安街。
那时交通工具少,群众近则列队步行来,远的坐火车来。我当时所在的单位,临时编为华北革大第四部,住在西苑大院。华北革大七八千人的队伍迤逦一里许要步行到清华园车站。天未亮起床,到车站已7点,乘装煤的黑敞篷车,走了两小时才到前门车站。经过西直门车站时还见到门头沟工人也坐火车来。虽然“旅途”这样艰苦,但大家情绪高涨。在前门席地而坐等到下午两点才安排进入会场,午饭是馒头凉水,每人领到三块糖、两个梨,是节日优待。
庄严隆重的开国大典终于在10月1日下午3时开始。那天早晨是阴天,上午和中午还下了一点小雨,但下午却放晴了,真是老天也和万民同庆。典礼的程序是: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宣布开会;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就位,副主席就位,委员就位;奏义勇军进行曲;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升国旗(同时鸣礼炮,礼炮毕);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阅兵;游行。毛泽东主席宣读的公告,约九百字,虽未收入新出的八卷本《毛泽东文集》,但收入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及《共和国档案》。毛主席宣读公告提到开国大典,人们很容易想到毛泽东主席那句震古铄今的名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然而这句话,并不是毛泽东在天安门楼上讲的,而是在此之前的9月21日的政协开幕词中讲的。原文是“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篇文章已收入《毛泽东文集》。
还可提及的是升国旗、鸣礼炮。鸣礼炮从北平解放后已是第三次。第一次是7月7日晚天安门20万群众纪念抗战12周年及政协筹委会召开时放的。第二次是9月21日新政协开幕时鸣了礼炮54响。这次开国大典则以54门礼炮鸣28响,54门礼炮象征全国54个民族(当时还未有现在56个民族之说),28响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奋斗才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正在礼炮轰鸣时,毛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场群众都把红旗红灯高高举起,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朱总司令下达总部命令
毛主席宣读完公告后,阅兵开始。检阅司令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阅兵总指挥是聂荣臻。
首先由聂荣臻陪同朱总司令坐敞篷车开始检阅。检阅毕,朱总司令回到城楼主席台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的最重要内容为“坚决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和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的一切命令,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时肃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镇压他们的一切反抗和捣乱行为。”因为当时华南的两广海南、华东的福建一部分、西南全部(四川、西康、贵州、云南、西藏)均未解放,新疆虽宣布和平起义,解放军尚未到达迪化(乌鲁木齐),更不要说还有台湾,所以朱总司令的命令是有针对性的。命令宣布后,进行分列式。受阅部队以海军两个排为前导,接着是一个步兵师、一个炮兵师、一个战车师、一个骑兵师相继跟进。空军包括战斗机、蚊式机、教练机共14架在全场上空自东向西飞行受阅。前后历时3小时。难忘的群众大游行整个阅兵结束后,群众游行开始。一批批群众队伍,无不迫切希望走到城楼前,看到衷心敬爱的毛主席。天很快黑了下来,天安门楼上的灯光突然照亮,上面是一串红橙色的灯,下面好像是三道粉青色电虹灯,再加上巨大的探照灯光射向全场,灯光闪闪,好似波浪。焰火在天安门附近三处施放,五彩缤纷,此起彼落。群众手里举的纸灯、纱灯也都点亮了,广场上是灯的海洋。
等到八点多钟,华北革大七八千人的队伍才在华北大学之后行动。队伍慢慢走近金水桥,只听见城楼上扩音器传出“万岁”、“万岁”的声音,才知道是毛主席在回应华大同学的欢呼。我们紧跟着走过金水桥,大声高呼“毛主席万岁”,这时才见到城楼上大宫灯前毛主席那魁梧的身躯,他不戴帽子,挥动着手用湖南口音高呼“万岁”,有时还喊“同志们万岁”,这时我们都感到毛主席看见我们了,口号喊得更为起劲,血都要沸腾了。我们还看到少奇同志,看到他身旁的女同志,我们猜一定是宋庆龄副主席。我们把手举到头顶鼓掌,主席台的领导人也鼓掌,人民的领袖们真是和我们心连心。阅兵式共用了2个多小时,受阅部队的人员总计有1.6万多名。
接下来是群众游行。走在游行队伍最前面的是工人,京郊农民紧随其后。后面是机关干部、青年学生的游行队伍。晚上9时25分,无数彩色的礼花向广场四周发射出来。首都军民载歌载舞,尽情地欢度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夜晚。
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宣告了中华民族的新生!新中国开国大典上的外国人
新中国开国大典的日期确定的程序与绝对保密性使能出席的外国人少之又少,择何日举行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当时在外交上也是很敏感而举世关注的。
苏联文学家艺术家代表团,与已经在京的朝鲜人民代表团,加上一个来解放区访问的意大利共产党中央委员斯巴诺,算是有幸出席开国大典的仅有的外国人了。
新中国开国大典的筹备
开国大典的日期确定的程序与绝对保密性使能出席的外国人少之又少,择何日举行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当时在外交上也是很敏感而举世关注的。
当时西方通讯社对于新中国开国大典的时间,在八九月间已经有了种种揣测:有一种说法是中国人办事讲究选择吉日良辰,极有可能在占领华南、西南基本统一大陆后,于1950年元旦这天举行仪式,“元旦”是中国人认为一年中最好的喜庆开端日子;在9月27日政协会议宣布将北平改为北京,定为首都消息传开后,也有西方记者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对孙中山有好感,既然中华民族各方面的精英人物都已云集北平开会,或许他们会选择辛亥革命的“双十节”10月10日这天,举行大典的仪式。
关于国名、国旗、国徽、国歌及采用的纪年等开国的诸多事宜,一些书籍和文章都已有详细生动的记述与描写,但关于“10月1日”开国大典日子的选定,至今尚未见到完整、专题及甚为具体的文字记载。
新政协筹备会议在6月15日开始开会,7月7日过后,中共中央就成立了由周恩来为主任,彭真、聂荣臻、林伯渠、李维汉等人为副主任的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筹委会主要由中央、华北军区与北平市委三方面的主要负责人组成。筹委会根据中央指示拟定的开国大典有三项内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二、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仪式;三、人民群众游行活动。
当时由杨成武与华北军区司令部参谋长唐延杰受命主持起草了一个《阅兵典礼方案》。阅兵方案提供了两个地点供中央最后确定:一个是西苑机场,场地宽阔,展得开,无须阻断交通,但须另搭两三个看台,工程大,且赶不上天安门城楼宏伟状观;另一个就是天安门广场,须断绝交通4个钟头,当时的长安街较窄,不能按照正规阅兵的行进分列式,只能允许横排步兵十二路纵队、骑兵三路纵队和装甲车两路纵队。
周恩来终于在阅兵方案的报告上写下了自己的意见,谈到了开国大典的日期和地点:
毛主席、总司令、少奇同志阅:
日期在闭幕后政府成立之日。阅兵地点以天安门前为好,时间到时再定。检阅指挥员由聂担任,阅兵司令员请朱德同志担任。、市民、学校师生。起初是全场肃静。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华北军区司令员!”“毛主席万岁,估计总数有30万人
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开国大典前中央人民政府及政务院尚未成立,筹备工作主要由刚成立的北平市人民政府承担。事亦凑巧,市长兼军管会主任叶剑英8月就被内定调华南工作,准备解放广东,9月初就到江西赣州去了。中央任命时任副总参谋长、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京津卫戍司令员的聂荣臻接任。当中央决定在开国大典上要进行阅兵时,中央军委又任命他担任阅兵总指挥。虽然北平市各机关团体、各民主党派共25个单位到9月21日才正式集会成立筹委会,并公推聂荣臻为主任委员,但实际筹备工作早已开始。从整修天安门会场、树立旗杆、组织群众、准备鸣放礼炮焰火,特别是训练受阅部队,以及布置保卫会场安全等,都要在一个多月时间中完成。
开国大典的安全工作十分重要。北平解放不久,城内潜伏特务难以一下肃清,而且国民党飞机还会来袭扰。当年5月4日,国民党就从青岛派出6架B-24型轰炸机轰炸南苑,投弹30枚,毁伤我飞机4架,房屋196间,死伤24人,因此聂荣臻一直十分重视防空问题。我们空军还未正式组建。军委有一个航空局,专门在南苑机场组建了一个飞行中队,担任北平防空。聂荣臻考虑很细,下令万一敌机前来,在场人员一定要原地不动,不能乱跑,听从指挥;对受阅的1978匹战马也都作了安排。当然这一切是在中央领导之下进行的,周恩来常常具体过问。如10月1日中央领导人的车队如何从中南海开到天安门下,周恩来带罗瑞卿都曾亲去检查。庆典前中央人民政府举行首次会议
现在六年级语文书第4课《开国大典》的第9自然段的第二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为什么要54门54是当时统计下的54个民族,而28则是自1921年建党至建国的1949年共计28年,故而有54门大炮,鸣炮28下! 另两个民族是藏族和高山族,当时西藏还没解放,台湾到现在也没回归,所以是54个民族.
其他5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国大典的梗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