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发展历程到底是什么,它未来的发展究竟会怎样

68被浏览5200分享邀请回答3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亚马逊Echo/谷歌home/苹果Homepod/微软Invoke等谁将赢得智能音箱的未来?-消费电子-与非网
2014年智能硬件元年开启至今,行业就处于井喷状态。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的高速发展,全球科技大公司也开始加入其中,导致智能硬件产品涵盖的领域也是不断扩展,例如,就是当下最激烈的争夺据点。
智能音箱的初始,来自于2014年Echo的问世,它的出现让全世界科技公司都在为智能音箱而疯狂。
全球无数企业蜂拥而至,国外有亚马逊Echo、谷歌home、苹果Homepod、微软Invoke,国内也有阿里天猫精灵、京东与科大讯飞推出的叮咚音箱、小米的小爱精灵、百度的 raven H等。
可以说,2017年是中国智能音箱元年,也是这一年中国智能音箱开始大批出现,发展速度极快。国内互联网巨头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智能音箱芯片,例如如京东的&叮咚Top&、阿里智能音箱产品&精灵&、小米的&小爱同学&及百度的&raven H&,虽然腾讯暂未推出此前传出的智能音箱产品&耳朵&,但是其已推出过两款语音助手腾讯叮当与腾讯云小微。
除此之外,再加上市场上众多智能科技创业公司推出的智能音箱产品,可以说整个智能音箱市场竞争空前壮观。
巨头涌入,新秀频出,智能音箱领域呈现群雄争霸格局。百&箱&争鸣,硝烟弥漫,谁又会是最后的赢家呢?
战略地位,智能音箱的崛起
无风不起浪,人工智能概念在今年炒得正热,搭载着这趟顺风车,智能音箱非常自然的进入到人们视野当中。
智能音箱,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其属于人工智能语音技术的一种产品。而为什么人工智能技术会选择智能音箱,而不是其他产品呢?
原因也很简单,人工智能AI的发展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人机交互,而智能语音技术则是人机交互演变过程中目前最为尖端的体现,语音是人类最原始和自然的交流方式,选择音箱可以完美契合智能语音技术。
中国智能音箱的崛起,得益于今年人工智能语音技术的发展。但是对比国外,起步就相对晚了很多,2015年国外就已经开始大规模推广智能音箱产品,在今年就已经进入到普及阶段。
以美国市场为例,目前亚马逊、google、微软、苹果等科技巨头均有自己的智能音箱产品,其中亚马逊由于先发优势,占据领导地位。
为什么看似简单小巧的智能音箱让世界互联网巨头纷纷趋之若鹜,其幕后的原因又是什么?而这一切,都源自于智能音箱带来的战略地位,它真正的魅力在于可以充当人工智能落地实践、智能家居的钥匙及物联网控制中枢。
简单来说,智能音箱在大多数厂商的战略中,被看做是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音箱+智能语音交互系统+内容+互联网服务,形成一整套完整服务闭环。
因此,智能音箱也并非是一款简单的智能硬件产品,其核心是搭载的服务功能。不同企业,由于定位和涉及领域不同,其偏向的主题也不相同。
但目的都是一样,均希望培养起用户智能音箱的使用习惯,增强对公司智能音箱的消费黏性,从而借助智能音箱这一&流量入口&将更多的服务/内容推销给广大的用户,进而谋求在未来智能化社会中的战略优势。
所以无论百度、阿里等都是按照自己的企业基因来做智能音箱,比如说百度重技术输出、阿里则是做生态,未来腾讯推出自己的智能音箱产品也很可能是侧重开放平台。
智能音箱市场群雄争霸格局
可见,对于智能音箱的战略意义入局企业都有着清醒的认知,尽管目前智能音箱产品商业模式并不清晰,但并不妨碍趋之若鹜的企业加入这个战场。
根据相关调研报告数据显示,随着智能语音人机交互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智能音箱市场需求规模将快速扩大;预计到2022年,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将达到6800万台,市场年均增长率超过30%。
值得一提的是,稍显落后的三星也即将要加入战场。据知情人士透露称,三星目前正在秘密研发一款智能音箱,预计在2018年上半年发布。
三星将推出的智能音箱将主打音质和与其他智能家居设备间的连通性,比如和台灯、闹钟的连通。同时,该款音箱还将预装三星Bixby,这是三星研发的类似于苹果Siri、亚马逊Alexa、和谷歌Google Assistant的语音助手,而且这款音箱还能与三星自家的智能电视和Galaxy手机实现互动。
除了三星以来,加入到智能音箱战局中来的还有众多国内科技厂商。近日,猎豹移动宣布将于明年推出自有品牌智能音箱。据悉猎豹移动将在2018年全力抢攻人工智能市场,战略发展重心也会从软件程序延展到硬件产品,接下来还会陆续推出各自智能硬件产品。
除此之外,陷入水滴直播风波中的360公司也早已经在智能硬件领域布局。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曾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无疑就是下一轮技术革命的焦点,360针对人工智能的布局就有体现到智能硬件方面,推出了儿童智能手表、智能摄像头等产品进行尝试,智能音箱也是他们接下来的目标。
总的来看,智能音箱市场随着互联网巨头及新兴科技公司的加入日趋激烈。而市场格局的频繁变动也表明了这一新兴领域竞争的激烈程度,众多企业剑指未来智能生活的决心不言而喻。
归根到底,智能音箱火热的背后,是对家庭交互流量入口的争夺。不过目前,智能音箱市场目前仍处于野蛮生长阶段,尽管大量玩家入场,但是仍然缺少一锤定音的产品出现,市场机会仍然广阔,不妨期待一下。
关注与非网微信 ( ee-focus )
限量版产业观察、行业动态、技术大餐每日推荐
享受快时代的精品慢阅读
因为搭上了人工智能的车, 近一段时间来智能音箱很火. 最著名的当属亚马逊的Echo,国内的后起之秀有灵动等等. 类似的还有小米收音机,优听音箱之类. 主要功能都是网络播放,大多数带有麦克风+语音识别.
发表于: 14:02:53
今年苹果最看重的新品中,iPhone X算一个,另外一个就是智能音箱HomePod。谷歌、亚马逊、微软等巨头都在发力人工智能,而音箱就是成为大家率先争夺的一个终端。
发表于: 13:08:16
想必大家还记得,前段时间被媒体铺天盖地报道的关于AWS中国将以约3亿美元出售给光环新网的消息。虽然最后证实这是一个谣言,但事实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发表于: 10:54:16
市场对智能音箱的采用率继续超出预期,有明显迹象表明,市场开始从早期阶段转向大众市场。 此外,由于阿里巴巴,小米,京东在双十一的大幅降价和促销活动,以及万众期待的百度首款Duer OS扬声器的推出,中国智能音箱市场将在第四季度拥有极好的表现。
发表于: 15:56:39
2014年11月份,亚马逊发布了Echo智能音箱。用户可以通过说出“Alexa”来唤醒Echo,并且进一步发送指令,包括播放音乐、设置闹钟、天气查询、网络搜索、新闻查询、预约租车、叫外卖,以及在亚马逊商城购物等功能。
发表于: 09:31:15
若问2017年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作为科技媒体人的我会说:AI热。从政策的推动下,这场由应用驱动的AI热,似乎也在&催熟&其背后的技术。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将渗透进各个领域的各个应用中,而未来十年是人工智能落地的关键期,那么找到最先落地的突破口成为关键。
透过近两年的市场情况,我们
发表于: 18:45:55
关于小米7,官方和非官方渠道都已经释放出不少信息:骁龙 845 处理器、三星的AMOLED 、无线充电……小米7预计将是一款拥有多项黑科技的作品。
发表于: 10:11:00
过去的一年,各家手机厂商依旧发布了不少手机,不过能够成功吸引消费者注意的还是少数。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过去的2017年,有哪些引人关注的手机。
发表于: 10:08:00
iPhone常年受电池容量偏小的困扰,随身携带移动电源是必须的,而根据凯基证券分析师郭明錤的最新预测,明后年的iPhone将会增大电池容量,但主要不是为了续航,而是TrueDepth原深感摄像头。
发表于: 08:13:00
2017年的冬天,似乎比以往更冷一些,特别是对于智能手机行业而言,在经历过去一年智能手机增速的意外之喜之后,今年智能手机市场从总体而言在增速是似乎进入了平淡乃至是下滑期。
发表于: 08:45:00
又到一年招聘季,考研or工作让你实现了怎样的逆袭?……
与非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70212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 京ICP备:号当前位置:
苹果HomePod发布,智能音箱还是不是创业者的未来?
苹果HomePod发布后,智能音箱市场又迎来新的一轮升温。无论是科技巨头还是创业公司,无论是硬件厂商还是内容服务提供商,无论是平台提供方还是技术提供方,都在围绕智能音箱打造一套完整的生态体系。
苹果HomePod发布后,智能音箱市场又迎来新的一轮升温。无论是科技巨头还是创业公司,无论是硬件厂商还是内容服务提供商,无论是平台提供方还是技术提供方,都在围绕智能音箱打造一套完整的生态体系。智能音箱也被赋予了更多功能,除了听音乐、百科知识、控制家电之外,还被接入了更多第三方服务,比如购物需求、基于LBS的服务:叫快递、叫出租、叫家政等等。不过,对于智能音箱未来发展形态,智能音箱是否会成为智能家庭的控制中心,智能音箱可能会增加的应用场景,用户画像会是怎样,智能音箱是巨头的市场还是创业者的天下,如果智能音箱洗牌的话,谁会最先被洗掉?……对于这些问题,业内似乎有了更冷静的思考。网易科技第49期五道口沙龙邀请到了灵隆科技副总裁方律、蜻蜓FM技术总监金鑫、思必驰CMO龙梦竹、小米智能服务总监王刚、顺为资本副总裁段誉、海知智能创始人兼CEO谢殿侠?、出门问问公司产品副总裁林宜立、Sugr米唐科技创始人兼CEO宋少鹏,这些分别来自平台方、硬件厂商、内容提供商、技术服务提供商、投资者的专业人士,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阐述。Echo与国内智能音箱用户差异Echo可以说是智能音箱成功的典范,只要提到智能音箱必提Echo,而且国内智能音箱评测也总会对比上Echo。但对于Echo与国内智能音箱市场的差异,龙梦竹认为,国外更重视从0到1的基础创新,而中国的优势在于从1到N的未来应用级创新。她认为,中国肯定会有产品超过Echo,这是值得期待的。方律表示其实差不多,Echo使用用户和国内用户都是使用点播内容比较多。另外,国内目前越来越多O2O服务,比如购物服务等。而宋少鹏则分享了Echo用户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最早的一批尝鲜用户是科技极客,以男性为主,时间是2015年,大概是35岁甚至以上;第二阶段:2016年开始介入到更广义的消费人群,女性用户开始增加,从35到50多;第三阶段,2017年开始进入到更广义的消费者,男女比例居中入门年龄开始下探到20几岁。出门问问则预测大概有几类人会购买自己的音箱:第一类是科技极客人群;第二类为年龄偏年轻的人,父母有小孩的可能会关注一些,给孩子买;第三类则是年轻学生和白领。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用户名/邮箱/手机:
忘记密码?
用其他账号登录: QQ
请输入评论
最新活动更多 &&
四川省/成都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北京市/海淀区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惠州市
广东省/广州市
江苏省/无锡市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智能音箱随处可见,它究竟能干些啥?
智能音箱随处可见,它究竟能干些啥?
科技吐槽吧
今年,是智能音箱集体大爆发的一年,智能音箱火热。海外市场有亚马逊、谷歌、微软和最后入局的苹果。国内则已经是一片血海,京东、科大讯飞最早入局,后有,百度,阿里纷纷入局。总之,智能音箱产品也如同雨后春笋版不断涌现,那么智能音箱究竟都有些什么功能呢?语音交互体验从Amazon Echo智能音箱开始,基于alexa语音助手的超强交互一直是智能音箱最为核心的优势。目前国内推出的智能音箱也在语音交互方面也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提升了智能音箱对于自然语义的理解,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来操控智能音箱,语音交互都是智能音箱的核心所在。内容资源丰富对于智能音箱来说,内容不再仅仅只是音乐一种,而是包括各类有声资源等。大部分智能音箱与百度音乐、考拉FM、喜马拉雅FM、得到、今日头条、腾讯等的合作,满足用户对于内容的全方面需求。家居控制智能音箱一直被看作是未来的家庭智能控制终端,以国内智能音箱为例,目前各家音箱都支持部分家居厂商标准的设备。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智能音箱已经能够控制基本的智能家居设备,就像一个万能的语音遥控器,可以控制灯光、窗帘、电视,空调、洗衣机、电饭煲等智能家居设备。 购物体验智能音箱通过与支付宝口碑、滴滴出行等第三方应用的合作,提供查询周边、餐厅促销信息、路况、火车、机票、酒店等信息。通过自身依靠的强大电商平台,用户通过语音可以在音箱上是实现购物。总之,从目前来说,智能音箱已经拥有非常多的使用体验,在语音交互、远场拾音、智能家庭中控方面已经做的非常出色了,同时在内容上也非常丰富,从而,让人们看到了智能音箱在未来的真正价值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科技吐槽吧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科技圈的那点事儿,一起吐槽吧
作者最新文章智能音箱的“中国式玩法”究竟是什么?
作者: 新芽NewSeed来源: 新芽NewSeed 16:04:35
4年前,智能语音助手Siri借 iPhone之势,第一次让人们体验到,原来通过和手机对话就能完成过去很多不方便的操作。Siri给全世界展现的,是一种更加「拟人化」,更加「生活化」的新的交互方式,尽管推出后并不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聪明,但从那时开始,人类对于「语音交互能带来怎样的可能性」这个问题,开始有了更多的思考。2年前,名叫「Alexa」的语音助手借Amazon Echo开始进入美国成千上万的家庭当中,人们惊喜的发现,原来只需要动动嘴,不但能像过去一样查询天气、日程,甚至还可以点播音乐、开关空调、调整客厅灯光,甚至包办下网上购物的功能。Amazon Echo让人们认识到,原来在家庭生活当中,人们不用围绕手机,也能够拥有更智能化的体验。2017年,国内们也开始了智能音箱的征途,从、、,到小米、喜马拉雅FM,众多厂商相继宣布要瞄准智能音箱发力,一系列新品也开始在市场出现。智能音箱战场已经硝烟四起,它的「中国式玩法」究竟是什么?怎样扬长避短寻找到正确的路径理解国内用户和智能音箱的关系?这些问题在深圳米唐科技创始人&CEO宋少鹏看来,不单单是技术问题,更是用户体验差异的问题。要想找到答案,就必须了解中美环境的异同。在极客公园Rebuild 2017大会上,宋少鹏和我们分享了如何从细节角度来看,中美智能音箱使用上的异同,从更深的角度去理解,中国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智能家居产品。语音交互是交互进化的自然阶段在宋少鹏看来,在探讨语音交互、这些话题之前,首先要讨论的是Amazon Echo成功的一些必备因素,因为这些要素当中包含了三个问题:为什么是语音交互而不是其它交互方式进入到人们家庭当中?为什么智能音箱是从美国,从一个做电商的公司进行了落地?中国和美国的差异,怎样影响智能音箱的不同体验?为什么是语音交互?在宋少鹏看来,这是由人机交互演进之后的自然选择,因为它意味着交互成本降低,他举出了两个例子:第一,如果你想算2 的10次方减1,在鼠标、键盘、触摸、语音四中交互环境下,完成这个交互时间最少的,就是语音交互。因为语音交互所需要消耗的能量更少,人们完成这个交互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更低。第二,在古代,热爱音乐的人去欣赏音乐,需要驾着马车到音乐厅或者歌剧院。后来留声机的发明使人们可以躺在家里听音乐。面到了iPod,大家可以把1000首歌装进口袋,手指一滑,就可以欣赏喜欢的音乐。到2014年 Amazon Echo发布智能音箱,人们只用动动嘴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音乐,这意味着能量消耗进一步减少。所以说,语音交互降低了人跟物理世界交互所需的能耗。这个趋势符合产品迭代的趋势。基于这样的判断,宋少鹏创立了Sugr米唐科技,从2013年开始研究音频产品的互联网化,从语音、触摸、体感等多种方式降低人们获取音乐的能耗。而到了2014年,Amazon Echo和 Alexa的发布,解决了人们需要的语音交互的很多问题。于是Sugr主动拥抱Alexa平台,成为国内第一个经过Alexa认证的智能音箱产品。从小众走向刚需的智能音箱说到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智能音箱从美国,从一个做电商的公司进行了落地?宋少鹏和他的团队从2014年就开始运营自有品牌的音箱产品,通过用户访谈,以及后台数据发现了一些规律:中国的音乐消费者跟美国的音乐消费者在消费习惯上有很大的不同。美国的音乐消费者是成长于汽车上的黄金一代,汽车上都配备收音机,所以他们的音乐消费是从听收音机开始的。大家习惯了这种背景式的、实时存在式的播放,在任何一个生活场景里面都会有音乐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倾向于流媒体音乐形式。而说到中国的音乐消费者,最初接触音乐是源于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港台音乐以盒带和卡带形式大量流入内地,所以大家接触音乐是一个歌手的完整专辑,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曲风,但很少有合集和混编。这样的不同其实就在我们两地的音乐APP上有了体现,宋少鹏以Spotify和 QQ音乐做了类比:搜索在QQ音乐始终是一级菜单,在最显眼的地方,最方便用户搜索。在Spotify上你要到二级菜单才能完成搜索的功能。封面、歌词在QQ音乐属于非常显著的位置,非常多的视觉信息,而在Spotify里没有。因为美国人对音乐的刚性需求,他们对于流媒体音乐的使用习惯,所以在智能音箱为大家提供语音交互的时候,用户对于语义理解的要求反而没有那么高,点播歌曲的频度没有那么多。当我们再看Amazon Echo在北美刚开始的成功,其实就在于Amazon Echo首先解决了家庭环境听音乐的痛点,可以让音乐一天不停地播放,使得Amazon可以以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化可实现原型)的形式,拿出一款产品来迅速交付消费者并进行迭代。这之后Amazon Echo进入了一个快速迭代的流程,开始迭代服务、信息,比如说天气、交通等等,这样使他的服务越来越丰富,也使得用户的黏性越来越高。音箱本来是被动播放音乐的产品,人工智能和语音助手的植入使它成为一个主动获取信息、获取音乐,成为一个流量的入口。慢慢地,技术的迭代使得它开始加入了家居其他产品的控制功能,逐步成长为家居的中控,这样就有了无比巨大的想象空间。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巨头,包括、、、都进入了这样一个产品竞争的赛道。智能音箱落地中国还缺什么尽管宋少鹏和他的团队开发出的产品早已进入了亚马逊的Alexa认证体系,成为亚马逊平台上第一个通过认证的来自中国的智能音箱。但智能音箱在中国应该给用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仍是他思索的问题。中美消费者对于音乐消费的DNA是不同的,所以在中国,点播会是一个非常强的需求,是一个常态,点播所带来的技术上的需求会更加急迫,它包括更强大的语义理解能力,更丰富、更深入的音乐知识图谱,以及更完善的音乐版权和曲库。另外,中国人家庭环境和美国也有区别,通常都是壁挂式或者是落地式的空调,每一个空调都有单独的摇控器,这就决定了如果音箱作为一个智能家居的中控,它对于空调的接口、控制场景和体验是不同的。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包括厨房、卧室等等,也正因为不同的场景,因此所带来的用户需求一定是不同的。所以在宋少鹏看来,在中国做智能音箱一定不能复制Echo的路径,而是要找到我们真正消费者的需求,落实消费者的场景,来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宋少鹏和他的团队做出了Sugr Sense方案,这是一个完整的智能音箱解决方案,它包括了麦克风和麦克风阵列的处理技术,里面有去回声、去噪音、声源定位、语音唤醒等等技术特征。这其中有一套单麦克风的解决技术,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套可以通过Amazon严格测试并认证的单麦克风解决方案,不但可以降低行业门槛,还可以提升整个行业的效率。这项单麦克风解决方案在Amazon的测试环境里拥有不错的成绩,在9 英尺的环境下(2.74米),普通办公或者是家居环境下,唤醒响应率能达到100%,在9 英尺的距离,在设备自身播放音乐,AEC(自适应回声消除)场景下,正确响应率达到了98%。提到产品经历过Amazon的认证过程,宋少鹏提到,Amazon对于产品认证的环节非常考量,有多个环节:首先,认证从产品开箱体验开始,事无巨细。之后,官方会测试网络的配置、唤醒的速度、灯效、光效、回答的效率、回答的准确率,甚至连APP的交互体验都在测试范围内。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产品会接入Amazon,帮助合作伙伴把产品送到线上和北美线下的店铺进行销售,这样是从认证-合作的整个过程。所以,Amazon Echo的成功不仅仅在于提供给用户一些方便的功能,更是从包装到使用到售后的一套完整的用户体验,而在国内,经历这样良性的过程,才能把握好产品对于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这也许是智能音箱落地中国的重要因素。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和朋友圈
电商服务推荐
亚马逊FBA服务
电子商务培训
下载亿邦App使用独家功能
一线实战高手-解答问题
热门电商峰会-随时报名
电商创投资讯-实时直播
社交账号登录
手机号已注册
验证码错误
昵称已存在
密码(不少于6位的字母和数字组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能音箱发展趋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