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锋:南海争端 美国中国能忍美国多久

张锋:澳美同盟不是一块铁板|澳大利亚|美国_新浪新闻
张锋:澳美同盟不是一块铁板
  张& 锋
  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军事同盟在多大程度上是针对中国的?这个问题需要从美国和澳大利亚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回答。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要战略目标是压制中国,美澳同盟与美日同盟一样都是美国制衡中国崛起的战略工具。但澳大利亚是否就认为澳美同盟的主要目的在于制衡中国呢?这个问题大有讲究之处。
  笔者认为,把澳美同盟或任何一个同盟关系看成铁板一块都难说是明智的判断。这不是说澳美同盟已经出现严重裂痕,而是说澳美双方在亚太战略上的合作并非天衣无缝。这方面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最近一次颇耐人寻味的是澳大利亚外长毕晓普在美国一次研讨会上发表关于澳美同盟的重要演讲。出人意料的是,她在演讲中只有一次提到中国,而且还是在指出中国也是恐怖主义受害者的时候,并无任何制衡中国的意思。
  澳大利亚外长在探讨如何在亚太地区深化澳美同盟的演讲中没有提到中国因素――这说明什么?美国的盟友毕竟也有自己的利益考虑。澳大利亚现在最担忧的不是中国崛起,而是极端主义在其境内的渗透,去年底悉尼恐怖袭击已经敲响了警钟。与此相比,所谓的“中国威胁”还是一个想象中的将来时,更何况澳洲人其实巴不得中国经济增长快一点,好让澳大利亚也分一杯羹。
  澳大利亚是否会在可能的中美冲突中坚定地站在美国一边?这也是一个未知数。去年6月,澳大利亚前国防部长约翰逊就曾被问到澳美同盟条约是否适用于中日东海冲突,他的回答是“不适用”,而这样的回答并没有在澳国内引起争议。相比之下,10年前的2004年,当时的国防部长多纳在指出澳美同盟可能不适用于台海冲突时,他的表态在澳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这10年来,澳大利亚在对华战略问题上态度的变化是实质性的。
  而不仅仅是官方层面,在民间,澳民众也不认为澳大利亚应该卷入到中日或中美对抗之中。悉尼智库澳大利亚-中国研究院最近做了一项民意调查,问题是一旦中日爆发冲突,美国支持日本,澳大利亚该如何应对,结果大部分澳民众反对将澳美同盟应用于钓鱼岛冲突。
  澳大利亚政府与民众最近对中国态度的变化是深刻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澳美同盟已经在亚太战略问题上出现裂痕,中国因此可以分而治之。但澳美同盟现在的迫切需求不是遏制中国,而是应对一系列影响到西方社会安全与国际地位的全球性威胁,特别是恐怖主义。中国可以提出帮助澳大利亚和澳美同盟共同应对全球威胁。澳大利亚政府的反应,窃以为,唯有欢迎一途而已,这将是加强中澳安全关系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中澳经济关系蒸蒸日上之时,安全关系应是努力的方向。▲(作者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学者)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注:名单按照拼音字母排序特朗普任内美军首次南海巡航 遭中国两艘护卫舰驱离_凤凰资讯
特朗普任内美军首次南海巡航 遭中国两艘护卫舰驱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特朗普任内美军首次南海巡航,中国两艘导弹护卫舰驱离美舰据《华尔街日报》5月24日报道,美国官员当天表示,美国海军当天派出&杜威&号导弹驱逐舰,在南海美济礁附近展开了所谓
原标题:特朗普任内美军首次南海巡航,中国两艘导弹护卫舰驱离美舰据《华尔街日报》5月24日报道,美国官员当天表示,美国海军当天派出&杜威&号导弹驱逐舰,在南海美济礁附近展开了所谓&航行自由&行动。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1月上任后的首次&航行自由&行动。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陆慷2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对美海军&杜威号&驱逐舰进入南海岛礁邻近海域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中国国防部发言人任国强同时回应,中方军舰对美舰予以警告驱离。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美国的这类行动不是第一次,这次行动本身应该不会给中美关系带来过多紧张,但美国国内始终存在对华强硬的声音,这次行动背后体现出美国国内政治气氛的变化值得关注。或为回应&南海政策太软弱&&据《亚洲海事评论》25日报道,美国军舰24日驶入南海美济礁附近12海里水域。尽管美国官方拒绝作出评论,但《华尔街日报》称,美方所谓&航行自由宣示行动&(FONOP)都会进入相关岛礁12海里范围之内。《纽约时报》5月3日报道称,去年竞选期间,特朗普给时任总统奥巴马在南海问题上的表现贴上了软弱的标签,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在1月就其提名举行的听证会上还在南海问题上放出强硬声音。但是,在朝鲜半岛危机日渐升级的情况下,特朗普政府越来越倾向于向中国寻求帮助。吴心伯对记者表示,习近平与特朗普4月份在海湖庄园会晤之后,美国国内有些人不希望特朗普和中国的关系走得太近,包括之前爆出中国破坏美国在华间谍网络的消息,都可以感觉到对华强硬派在制造舆论,施压试图影响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在美国一直存在对华强硬派的声音,军方和一些智库研究人员始终在制造舆论,试图推动美国在南海的行动。&(美军在此时进行航行自由行动)可能和下周要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安全峰会有关。可能是国防部长马蒂斯要为他在香会的演讲造势,因为演讲中不可避免会提到南海问题。&中国南海研究院兼职教授张锋对记者表示,&这也是对亚太一些国家认为特朗普政府的南海政策太软弱的一个回应。&吴心伯持类似观点。&从这次巡航的时间点来看,可能与即将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有关。&吴心伯对记者表示,&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将会出席对话,美国可能希望给亚太地区的国家发出一个&美国维持航行自由与南海局势稳定&的信号。&据悉,2017年第十六届香格里拉对话会即将在6月初在新加坡举行。近年来,该对话会已成为亚太国家等防务和学者讨论区域安全议题的重要平台,每年吸引世界各国军事首脑、高级别国防官员以及权威国防和安全专家等参加。中国国防部发言人任国强25日回应称,美国&杜威&号导弹驱逐舰25日擅自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中国海军&柳州&号导弹护卫舰、&泸州&号导弹护卫舰对美舰进行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任国强表示,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对于美军方这种炫耀武力,推动地区军事化,且极易引发海空意外事件的行径,中国军队表示坚决反对并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一段时间以来,在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势正在趋稳向好。但美方的错误行为使南海趋于好转的局面受到破坏,不利于南海的和平稳定。&当前,中美两国两军关系处在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认为,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我们要求美方采取切实措施改正错误,为两国两军关系的发展增添正能量。美军的错误行为只会促使中国军队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外交部发言人陆慷25日强调,中国对南沙群岛极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方一向尊重和维护各国依据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但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航行和飞越自由为名,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当前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形势趋缓降温,并不断呈现积极发展态势。美方上述行径严重干扰有关对话协商进程,损人不利己。&美方拒评是否为&无害通过&早在日,美国曾对与美济礁一样同为珊瑚礁的渚碧礁进行了12海里范围内的&无害通过&,当时曾在美国引起了不少批评的声音。因为美国认为渚碧礁是&低潮高地& ,不具备12海里领海权;但在国际法上,&无害通过&的说法反而默认了渚碧礁的12海里领海权。&在关于周三当天的行动的发言中,美方并未做出相关表态。《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五角大楼发言人、海军上校杰夫&戴维斯拒绝就该次行动做出评论,但他在声明中宣称,美军的航行行动&依据国际法&,并表示&我们每天都在亚太地区开展行动,包括南海&。此外,他还表示这次巡航与&任何国家、任何人无关&。美济礁位于南沙群岛中东部海域,西距赤瓜岛基地140公里上下,西距永暑岛基地295公里,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个环形珊瑚礁。&美军可能会以公海航行为由,但现在没有这方面的声明。&张锋表示,&(这可能是为了)保持低调,以同奥巴马时期的高调形成对比。&针对美军的&航行自由行动&,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吴谦曾在2016年10月表示,当前,在地区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势呈现积极发展态势。在此形势下,美方派军舰擅自进入中国领海就是唯恐天下不乱,试图通过此举搞乱局势,从中渔利。这恰恰证明,美方是南海局势稳定的麻烦制造者。中方将同广大地区国家一道,坚决捍卫南海地区的和平和稳定。特朗普是否知情?据《纽约时报》5月3日报道,美国国防部今年曾三次拒绝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和美国海军分别提出的在南海开展&航行自由&行动的请求。但这些请求还没有被上报到特朗普的办公桌上,就已被五角大楼的高层官员拒绝。《纽约时报》当时报道称,还不清楚是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福德,还是他们的某个副手拒绝了这三项请求。美国国防部则称白宫没有参与此事。但据彭博社5月8日报道,美国太平洋舰队指挥官斯威夫特在新加坡回应称,&航行自由&行动中断更多的是由于政府换届,特朗普新政府上台后需要时间决定采取什么措施,因此稍作等待&并不令人惊讶&。彭博社当时引述另一名不具名的美国国防部官员称,防长马蒂斯暂停了批准南海巡航的行动,希望评估行动背后更宏观的战略,但后来马蒂斯又同意了重新开始巡航。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美国南海巡航正是在特朗普出访中东、欧洲各国期间。那么,对于此次行动,太平洋司令部是否必须得到特朗普的授权呢?张锋认为,对于是谁批准了这次行动,目前还没有相关信息。但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没有这方面权力,必须经过国防部长批准。由于特朗普给了马蒂斯很大的自主权,所以有可能没有经过特朗普。吴心伯则认为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特朗普可能在出访前就已经批准了这次行动,而美军选在这个时间点行动,应该和特朗普外出没有直接的关系。特朗普能否顶住强硬派压力?《纽约时报》5月3日称,因为担心造成与北京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加剧,特朗普的前任奥巴马曾让&航行自由&行动暂停了两年多&&这让他受到了共和党人的严厉抨击。而特朗普上任后,也一直承受着美国国内呼吁继续在南海进行&航行自由&行动的压力。除了上文所述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和美国海军的三次请求,今年2月,美国宣布派遣一个航母打击群前往南海进行例行巡航。当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中方注意到有关报道。中方一贯尊重各国依据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但反对有关国家打着&航行和飞越自由&的旗号,威胁和损害沿海国的主权和安全。我们希望有关国家多做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事。&4月26日,美国太平洋战区司令哈里斯对美国众议院相关小组表示,&我认为我们不久就会采取(航行自由)行动。&5月17日,哈里斯在日本访问时表示,不管是在南海,还是大西洋,或是地中海,只要是国际法允许,美国就应该、也有能力展开自由航行等军事活动。《华尔街日报》认为,本次行动是为了向中国传递了一则信号:美国要在太平洋维持关键航道的开放。&特朗普在亚太地区最关心的还是朝鲜问题,南海并不是他优先关心的,同时他也会顾及南海问题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吴心伯强调,&尤其是在中美将举行首轮外交安全对话、继续进行全面经济对话的背景下,特朗普是否能够顶住压力,继续积极地处理中美关系,值得关注。&
[责任编辑:陈思宇 PN121]
责任编辑:陈思宇 PN12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29291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115279
播放数:5808920   来源: 侨报网综合
  【侨报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理学院(School of Science)宣布晋升五位副教授为终身教授,其中包括年仅34岁的著名华人科科学家张锋。在MI的T历史上,钱学森在35岁时晋升为终身教授,并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MIT最年轻华人终身教授纪录的保持者。
  张锋如今打破钱学森的纪录,成为MIT历史上最为年轻的华人终身教授。张锋于日出生在中国石家庄市,1994年随家人移民来到美国,读高中时开始对生命科学研究产生极大的兴趣。他于2004年获得哈佛大学化学与物理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化学及生物工程博士学位。
  张锋主要研究领域为神经系统功能与疾病。他在自然微生物CRISPR系统用于真核细胞(包括人类细胞)的基因编辑工具开发方面做出了最前沿的探索。通过CRISPR及其他方法,张锋教授深入研究了基因和遗传机制与各种疾病的关联,尤其是在神经系统紊乱方面。
  张锋于2011年加入MIT,同时在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McGovern Institute)大脑与认知科学部门,以及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从事科研工作。2013年,他的实验室开发出创新性CRISPR/Cas系统,大幅度提高了编辑基因的可靠性和效率,而引起国际关注和并因他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而获得各种荣誉。
  2014年,张锋被《自然》杂志评选为2013年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之一,2015年获得“年度波士顿人”提名,2016年三月获得加拿大盖尔德纳国际奖。
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张锋成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理学院(School of Science)史上最年轻华人终身教授”怎么看? ---说两句吧!破钱学森纪录 张锋成麻省理工最年轻华人终身教授
张锋资料图中国侨网2月5日电据美国《侨报》报道,日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理学院(SchoolofScience)宣布晋升五位副教授为终身教授,其中包括年仅34岁的著名华人科学家张锋。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历史上,钱学森在35岁时晋升为终身教授,并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华人终身教授纪录的保持者。张锋如今打破钱学森的纪录,成为MIT历史上最年轻的华人终身教授。
张锋 资料图
中国侨网2月5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日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理学院(School of Science)宣布晋升五位副教授为终身教授,其中包括年仅34岁的著名华人科学家张锋。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历史上,钱学森在35岁时晋升为终身教授,并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华人终身教授纪录的保持者。
张锋如今打破钱学森的纪录,成为MIT历史上最年轻的华人终身教授。据了解,张锋于日出生在河北省石家庄市,1994年随家人移民到美国,读高中时开始对生命科学研究产生极大的兴趣。他于2004年获得哈佛大学化学与物理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化学及生物工程博士学位。
张锋主要研究领域为神经系统功能与疾病。他在自然微生物CRISPR系统用于真核细胞(包括人类细胞)的基因编辑工具开发方面做出了最前沿的探索。通过CRISPR及其他方法,张锋深入研究了基因和遗传机制与各种疾病的关联,尤其是在神经系统紊乱方面。
张锋于2011年加入MIT,同时在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McGovern Institute)大脑与认知科学部门,以及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从事科研工作。2013年,他的实验室开发出创新性CRISPR/Cas系统,大幅度提高了编辑基因的可靠性和效率,引起国际关注,因其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他获得了众多荣誉。
2014年,张锋被《自然》杂志评选为2013年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之一,2015年获得“年度波士顿人”提名,2016年三月获得加拿大盖尔德纳国际奖。
人物资料:张锋
张锋,男,1983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是当今最为人所关注的华人生物学家之一。
他最著名的工作是基因修饰技术CRISPR-Cas9的发展和应用,率先获得了美国专利,并被视为诺贝尔奖的热门人选之一。
日,入选引文桂冠奖化学领域的获奖名单。
2017年晋升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理学院终身教授,成为MIT历史上最年轻的华人终身教授。
编辑:新语
扫码变身小作家
惊喜大礼抱回家
未来网为中央新闻网站&如有新闻线索请发至邮箱: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未来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稿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电话:010-
来源:中新网  17:32
来源:中新网  17:07
来源:中新网  15:27
来源:中新网  11: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19:28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号-1
&&|&&&&|&&客服电话:010-多国常态化巡航南海蠢动,中国需明确提出底线
  张锋  按照对其“航行自由”政策和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代表的国际海洋法的理解,它在南海的“航行自由”(freedom of navigation)宣示可以有四种选择:一、无害通过岩礁12海里;二、常态通过岩礁12海里;三、无害通过低潮高地12海里;四、常态通过低潮高地12海里。  从对中国军事挑衅的程度来看,“常态通过岩礁”的挑衅意味最重,“常态通过低潮高地”次之,“无害通过岩礁”再次之,“无害通过低潮高地”最小。  “常态通过岩礁”,意味着美国军舰在通过岩礁12海里区域时同时进行正常的军事活动。但即便是岩礁,也具有12海里领海权,在中国领海内进行常规军事行动――而非“无害通过”――是对中国应有主权的公然藐视。  “常态通过低潮高地”,意味着美国并不承认这些低潮高地有领海权,而把这些低潮高地500米安全区以外的海域看作公海。这一行动挑战的是中国低潮高地的领海权。  “无害通过岩礁”,意味着美国军舰在没有知会中国的情况下,根据《公约》规定的“无害通过”原则,迅速并不间断地驶过岩礁12海里区域。这种行动挑战的是中国要求外国军舰“无害通过”中国领海必须征得中国政府同意的国内法立场。  最后一种选择――“无害通过低潮高地”――是挑战中国关于“无害通过”的国内法要求。但这一选择的可能性非常低,因为对美国人来说,“无害通过低潮高地”是自我矛盾的:既然低潮高地不具备12海里领海权,只针对领海的无害通过原则就不适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美军“航行自由”行动四种形态及其对中国挑战的分析,是基于美国人对国际法与中国南海主张的看法,中国政府自己还未公布南沙的领海基点与基线。因此,这里所谓的“挑战”,也有不少美国人自己想象的成分。  渚碧礁属于美国人眼中的低潮高地。从上述分析可知,这次“拉森”号驱逐舰常态通过渚碧礁的可能性要大于无害通过。虽然目前的公开信息并不多,但如果P-8侦察机也随“拉森”号驱逐舰进入了渚碧礁12海里区域,并进行了相关的侦察活动,那基本可以确定这次行动是属于常态通过。  在常态通过的情况下,中国“对美方舰艇实施了监视、跟踪和警告”的反应是相当克制的。  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10月27日当天两次就“拉森”号驱逐舰进入南沙表态,只说“美舰有关行为威胁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而没有说“侵犯”到了中国主权;他没有提到南沙领海与领空的概念,而是用了“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的说法。同一天的国防部声明,用的是“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近岸水域”。  从这次外交部和国防部的声明来看,中国似乎有意淡化美军南海“航行自由”国际法层面的斗争,而把焦点转向主权和安全利益斗争。我认为,这是中国南海政策的一种策略转移。  “邻近海域”与“近岸水域”都不是国际海洋法常用概念。进行国际法斗争,是以我们的弱项对美国的强项。进行安全政策较量,虽然需要面对的也是世界头号海权大国及其地区盟友,至少我们有更多样化的选择。  国际法斗争可以拖、可以缓,但不可放、不可弃。中国刻意淡化国际法争端的一个目的,是不让美国通过“航行自由”行动迫使中国澄清南海主张的企图得逞。  但是,美国得寸进尺。美国已经明确表态,美军在南海的巡航将进入常态化。与此同时,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友如、、等也在蠢蠢欲动,酝酿它们自己的“航行自由”行动。未来,中国要面对的可能不是美国单方面的巡航,而是多国常态化巡航南海的“联盟”。这是中国外交目前需要迫切考虑的大问题。  前文对美军“航行自由”行动三种主要形态的分析,或许可为中国未来的应对提供线索。  中国首先需要明确划出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巡航南海的底线,并将这一底线清晰无误地传达给这些国家。  中国的底线应该是美军“常态通过岩礁”或者“进入低潮高地500米安全区”以内。这两类行为是对中国的高度挑衅,且没有任何国际法的支持。中国强力应对是应有之义。  中国有没有争取主动、甚至先发制人之策?  由于南海复杂的地貌与争端形式,在南海设立防空识别区,除了需要诸多战略考虑外,也面临不少技术性挑战,因此短期内不是一个可选项。但是,在南海设立海上安全区,特别是3海里左右的安全区,不仅可行,而且可能取得先发制人的战略主动,效果恐怕不亚于东海防空识别区。  当然,美国和其他国家会对此横加指责。但安全区的概念《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早已有之。中国的挑战是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公约》,并在合理的安全考虑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能让世界接受的设立海上安全区的依据。  (作者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际关系学系研究员、国际战略研究院云山讲座教授)  观察
(责任编辑:HN022)
11/06 10:5011/06 10:4511/06 10:1111/06 10:0911/06 09:4311/06 09:1911/06 08:25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越南海争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