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各个区的教师工资的问题!

您的位置: &
2016教师工资改革最新消息:中小学教师职称存在哪些问题日 11:32搜狐手机客户端 |扫码下载中金网APP摘要:2016教师工资改革最新消息:中小学教师职称存在哪些问题
  2016:中小学教师职称存在哪些问题?中国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是存在很多的缺陷,下面小编介绍关于中国教师职称制度相关的知识。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共划分五个等级  因为教师的职称和财政经费、养老保险、住房补贴、出国交流都是息息相关的。教师职称工资不进行配套改革,其他的改革都会流于形式。  ,划分五个等级正高级相当于大学教授。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昨日表示,人社部将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由此意味着,中小学教师将统一职称评定,中小学教师也将出现“教授”。  目前,中小学教师职称各自独立,分别有三个职称。改革后,两者将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在改革中,将原来相互独立的中学与小学两个教师职务系列,合并为统一的职称等级和名称,初级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设副高级和正高级。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职务)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  如何看待目前中小学教师职称中存在的问题  (一)关于职称指标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的盘子越来越大,中小学教师队伍也越来越庞大,但是,中高级职称的指标似乎并没有随之增加——这是客观现实。要解决这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必须从顶层设计找解决办法,也就是人事部门增加中、高级职称投放比例,这是一个解决途径。但是,据笔者了解身边的情况,人事有关部门似乎并不完全认同中、高级职称指标不足的现实。因为在他们总盘子里,整个职称比例还是比较合乎规范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撇开中、高级职称指标不足的客观存在不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县(市)域范围内的教师人数的不均衡。简单地说,城区中小学是中、高级职称指标最紧缺的,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大家都想到条件好城区生活、任教。就导致了这些学校优秀教师非常集中,与之相反的,农村或者偏僻地区中小学职称指标就有空余。假设,仅仅是假设:假设城区那么多教师分流到农村去,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学校,职称评定的压力就大大减少  职称与教师积极性的问题  1.“够格”没有机会参评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在城区学校,上文已有阐述,不再赘言。二是在农村学校,如果在农村学校依然没有机会,就证明了确实是人事部门规定的中、高级人数比例存在不合理因素。三是“够格”与竞争的问题,按照当前中小学职称评定的有关文件(各地文件不同),并不是“够格”就可以直接评定高一级职称,有的“够格”紧紧是达到了基本条件,这里还有一个“优中选优”的问题,当然,“优中选优”背后也是指标不足的现实。  2.年轻教师职称低、待遇差。刚走上工作岗位时间不长的年轻人,不论在哪个行业,与该行业从事时间比较长的人相比,都是“职称低、待遇差”,这不是教育行业独有的现象,公务员有一辈子还弄不上正科的,企业里也有一辈子都在一线做操作工的,近年来,公务员“下海”经常见诸媒体。  3.评上高级职称不愿意再干活。现实中这样的现象确实很普遍,笔者以为,这个问题本身不是职称造成的,也就是说,不能因为有评上职称不想再积极工作的,就取消职称,这是“因噎废食”,毕竟职称是提升教师工资待遇的重要内容,毕竟还有不少教师评完高级职称依然积极工作。  4.评职称过程中的“潜规则”。各行各业都有“潜规则”,大家都很痛恨“潜规则”,既然有了“潜规则”,需要做的是完善评职称的过程,减少“潜规则”,而不是因为“潜规则”就取消了这项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积极的制度,换个角度看,“潜规则”并不是职称制度本身的错误。  5.“取消职称的评定,改为用人单位聘任,让职称与待遇脱钩。至于与职称直接挂钩的待遇问题,应由用人单位根据工作人员的业绩和表现来确定。”笔者以为这样的主张又是来自象牙塔的思路,缺乏现实的操作性。假如职称直接由用人单位(学校)来操作,由学校根据业绩和表现来确定的话,那将是第二个失败的“绩效工资”。  取消中小学教师评审的理由  理由之一,职称评定追求的是形式化的东西,而不一定是真正的实绩。教龄、论文、论著、荣誉等等,是晋升职称必不可少的条件,特别是高级职称要求更严。除教龄外,从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看, 其他任何一个指标都可能与教学质量无关。中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理由之二,职称评定完全是政府主导下的计划行为,必定会因资源短缺的“瓶颈”而造成高昂的社会成本。现在的实际情况是需要晋升职称的人比较多,而政府计划中的指标比较少,在这种供给远远小于需求的资源约束条件下,个人晋升职称需要付出的代价便高出了许多,从而造成了高昂的社会成本。  理由之三,由于职称评定不是依据教学质量,必然会促使中小学教师想方设法寻找各种机会满足必要条件,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社会道德水准的进一步下滑。试想,全国每年有多少中小学教师要晋升高级职称,即以每人需要两篇论文或一本论著计算,每年需要多大数量的报刊杂志和纸张资源呢?  理由之四,职称评定催生了一种特殊形式的腐败,催生了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人事部门执掌着评定教师职称的大权,为攫取部门利益,为职称评定设置了道道门槛。  理由之五,“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导致教师工资实施“按职称分配”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是错误的,是违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  理由之六,教师职称评聘导致收入差距加大,由此造成的不公平感最为强烈,损害干群关系、影响安定、对和谐校园和社会的构建造成严重威胁。办好学校,要靠90%以上教师。以教师职称高低定工资,不仅不能真正的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反而由于职称不同而使收入差距过大,严重影响教师工作效率,特别是没有晋上级职称希望的,后遗症一大堆。因为因为教师也是人,也存在心理失衡问题。  取消职称评定后怎么办  应该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成立专门的教师行业协会,使之成为真正的非政府组织,作为教师职业准入和水平认定的权威机构,弱化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关注(.cn),掌握最新财经要闻。
责任编辑苹果【免责声明】此文章内容来源为搜狐,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热点专题推荐····相关阅读1/2 14:29 14:06 11:37 10:05股票黄金外汇行情微信:cngold-com-cn行业动态金融黑幕财经解读微信:zjs-cngold
热门新闻 00:16 00:48 00:08 00:47 01:5024小时直播12-08
星期五距离 下次数据 公布时间:1小时2分钟04:00美国前值:20.83预测:-17.0023:30美国前值:-330预测:-70公布:+2023:00加拿大前值:63.5预测:--公布:62.421:30加拿大前值:3.8%预测:1.0%公布:3.5%21:30美国前值:238预测:240公布:23621:30美国前值:23.8预测:--公布:24.2最新资讯
扫码下载中金网APP
扫码关注中金网微信
扫码关注中金社微信
扫码用手机看新闻
Copyright (C)
中金网 .cn 沪ICP备号-1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铁饭碗、受尊重、寒暑假......教师在很多人看来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国历来也有“尊师重道”的优秀传统。回顾刚刚结束的两会,教师待遇问题依然是能够引爆舆论的教育热题,实行独立的教育公务员制度、减免教师个人所得税、放开职称评定渠道等和教师待遇有关的提案议案也是网友最关心的话题。但是近年来,基层教师流失非常严重,尤其是随着二孩时代的到来,中小学教师紧缺,但愿意当老师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少。这些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我国教师工作压力大、工资待遇低等问题。那么,对于我国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来说,他们真实的工资状况与生活状况是怎样的?近日,搜狐教育智见推出教师生存现状问卷调查,收集来自一线教师最真实的声音。通过调查我们得出了这些干货:
  @工资收入:近六成教师工资集中在3001元到5000元,7.4%的教师月收入不足3000元,其中超九成教师对工资收入感到不满意,八成认为付出与收入不匹配。
  @工作压力:82%教师坦言日常工作压力大,工作繁重、社会地位不高是主因,仅11%老师认为作为教师自己在社会上受人尊重。
  参与本次调查的老师有44%来自东西地区,中西部老师分别占33%和23%,其中,95%以上就职于公办中小学。截止目前本次调查共完成了35892名学生家长的问卷采集,下面智见带你详细了解当下中小学教师生存现状。
  近六成教师工资集中在3001元到5000元 7.4%不足3000元
  为了详细了解中小学生教师生存现状,我们分别以“实际工资”“对工资收入是否满意”“收入跟付出是否匹配”等为切入点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有57.9的参与调查的教师实际工资(含奖金)家中在3001元到5000元,7.1%的教师工资在7000元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7.4%的参与调查的老师表示自己的月工资不足3000元,甚至有0.33%的教师工资不足1000元。这些月工资不足3000元的教师多来自中西部地区偏远农村,搜狐教育智见在第二届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典礼期间采访了部分乡村教师,其中有些乡村代课教师的工资只有800元。工资待遇低、生存环境恶劣、缺乏专业培训……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还在为教育坚守。
  “我国现在有近300万乡村教师,是我国基础教育的脊梁。”今年两会期间,乡村教师短缺和待遇问题也引起了教育部长陈宝生的关注。教育部也将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保证教师要“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超九成教师对工资收入感到不满意 八成认为付出与收入不匹配
  与教师行业工资整体偏低相对应的,是老师对工资收入现状的不满。在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有六成教师对自己的工资收入感到不满或者非常不满,29%的老师感觉一般,只有11%的老师对自己的工资感到满意或者非常满意。
  调查数据显示,有80%的教师感觉自己平时的付出与收入不匹配(55%)或非常不匹配(25%),由此可见,大部分教师处于在工作中“超负荷”运转,但他们感觉自己的付出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回报。
  教师所承担的工作内容繁多,许多非教学的“隐形工作”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实际用于课堂教学的时间不足总工作时间的1/4。
  “虽然一堂课只有45分钟,但很多老师备课至少花三个小时,大部分老师是用‘良心’来备课、讲课的,很多老师是超负荷运转的,他们付出了很多。”全国人大代表、宇华教育集团董事长李光宇在接受智见采访时说。
  目前,我国教师工资由基本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工资组成,而教师的基本工资、薪级工资和绩效工资都与职称挂钩,在学校内部,不同级别的职称对教师收入的影响也非常明显。调查结果显示,有43%的教师认为在自己所在的学校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16%的教师感觉差距非常大。
  76%的教师的认为工资低于当地公务员
  对于中小学老师来说,今年两会最关注的教育建议是什么?恐怕非“建立独立的教育公务员制度”莫属了。调查统计,在两会期间29个教育话题当中,基础教育备关注,许多教师都表达了同样一个心声:将教师纳入公务员体系,保障教师的基本待遇与晋升机制。那么教师与公务员待遇究竟有何差别?
  而在此次调查中,有76%的教师的认为教师的工资跟当地公务员相比更少,还有8%的教师认为当地教师的工资和公务员的一样多,感觉教师工资高于公务员的仅占5%。
  “教师队伍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突出的问题,例如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和经济待遇不高,中小学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师资力量水平悬殊较大等。”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就建议建立独立的教育公务员制度”的建议,保障教师权益。 但也有学者认为将教师纳入公务员体系,可能会引起地方财政压力增大、加重教育行政化、公办民办教师待遇进拉大等问题,必须“慎之又慎”。
  其实,如何让教师待遇切实得到保障恐怕才是大多数老师关心的问题,也是“教师公务员之争”的关键所在。
  82%教师坦言日常工作压力大 工作繁重、社会地位不高是主因
  近年来,除了“学生减负”这个老大难问题,越来越多的人也发出“为学校和教师减负”的声音,许多老师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请让老师安静地教书”的呼声。
  调查显示,有38%的教师坦言压力非常大,44%的教师感觉压力比较大,另外有16%的老师也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感受到了一些压力。
  超过8成的教师感到日常工作压力大,如果细化分类,究竟是哪些因素给教师带来了压力?
  调查分析发现,工作繁重、社会地位不高是教师阶层感到工作压力大的主因,其次规章制度不合理(19%)、所做的工作得不到客观的评价与回报(18%)、家庭负担重(13%)、师生关系与同事关系(2%)也会让教师感受到很大的压力。
  曾有国家课题组对1100多名中小学教师发放调查问卷,结果发现,很多老师工作日每天晚上都会再工作1.5小时左右。如果按照每天8小时工作制计算,中小学教师每周工作时间应该为40小时,而调查发现,教师实际工作时间为平均每周54.5小时。
  由此可见,经济压力并非教师压力的主要来源,反而工作量、社会认可、学校的规章晋升制度更容易给教师带来压力。
  11%教师认为作为老师自己在社会上受人尊重
  尊师重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们常用“蜡烛”、“人梯”来赞美教师的无私奉献。那么在当下,在教师们自己眼中,作为教师他们能都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尊重吗?
  通过调查发现,有11%的教师认为作为老师自己在社会上受到他人尊重,其中有2%的教师感觉非常受人尊重。有57%的老师认为一般,但是还有24%的教师认为在社会上不被尊重,甚至有8%的教师感觉非常不受尊重。
  “教育质量是‘尊敬’出来的。没有对老师的尊敬、对学生的尊重,就没有教育质量。”在两会期间,教育部长陈宝生这样形容尊师重教的重要性。
  “只有让广大基层教师切切实实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工资收入、医疗和住房等福利待遇得到真正保障,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和职业荣誉感,提高他们的获得感,教育质量才能稳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才能步入良性循环。”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谢家湾小学校长介绍。
  智见介绍:我们深度分析对比适用于7-16岁孩子的素质教育课程及实践活动特色,帮助他们拓宽国际化视野,提高软实力,也让家长在给孩子选择课程时不迷茫。全球最优秀课程介绍、业界最权威专家解读,尽在【搜狐教育-智见】!
  微信号:eduinsight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我们深度分析对比适用于7-16岁孩子的素质教育课程及实践活...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部评论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实现“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很简单,解决三个问题就行!
实现“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很简单,解决三个问题就行!
(原创,抄袭必究)前几天教育部发布《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规定,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按规定足额核定教师绩效工资总量。《办法》出台后,社会反响热烈,特别是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其实关于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的说法,《教师法》早有规定。但实际情况是教师不但和公务员工资收入差别非常大,就连教师内部因为职称而导致工资差距也非常大。同一年参加工作的高级职称和一级职称仅岗位工资就相差1000多,更不说其他的工资了。公务员的福利很多教师都没有,差距也很大。既然重申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规定,肯定也是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也是认识到了教师工资收入和公务员还有差距。总之对教育对教师来说是好事情。要真正实现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目前要解决三个问题:一、职称问题。教师的职称问题是广大教师最诟病的问题。教师工资是和职称是挂钩的,每一次涨工资,职称越高涨得越多。但高级职称名额少,只占教师编制的15%,很多够条件的教师因为没有名额而评不上职称。学校之间也不均衡,有的学校教师年纪轻轻都评了高级职称,有的学校,特别是大学校很多教师即将退休都没办法评职称。二、绩效工资分配问题。绩效工资也是教师争议很大的问题,因为在现行的绩效分配制度中,职称是大头。30%分配中,工作量,学科系数,早晚自习,加班,签到,检查等各项工作都算在里面,导致很多教师连平均数都达不到,怨气很大。其实我也没搞懂,绩效工资是不是属于个人的工资,需不需要重新分配。希望教育部能出台一个办法,规范教师绩效工资的分配制度。第三、津贴问题。教师津贴只有两项,教龄津贴几十年一直是0到10元,意义真的不大。地方津贴一直是82。公务员的津贴较多,教师该不该享受,争议最大的是目标考核和车补。全国只有极少的地方教师发放了这两项。并且即使发放了,教师总额和公务员相比也差很多。这部分津贴算不算工资收入?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是不是应该算上这些津贴?只要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一定能实现!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留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人生苦短,简单快乐生活
作者最新文章教师工资问题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教师工资问题
我09年师范类本科毕业,中教二级,13年考上一个小学编制,每月工资只有650元,求高手指点,是按神马标准发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要苛求太多了,教师收入不仅在工资,还有许多隐性的收益比如住房分配,几倍到十几倍于工资的补贴和福利,大量的假期,优良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崇高的社会地位等等,这些不是一般贱民能够拥有的。如果可能要我当教师,我都愿意不拿一分工资,每月倒贴650给国家也行。
采纳率:68%
我同学是高中老师他的工资也才1200元.5000多,但是这个工资应该是属于当地财政负担的,剩下的还有课时费应该是按你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核算的,各种津贴已经福利都是由所在学校负担,但是各种其他收入加起来月收入也有4
你这么少的工资少得太可怜了,你是中教二级,怎么想到去要一个小学编制呢?在我们这里中教二级的月工资就是3500多元,你是不是被弄成了工勤类了?如果是这样,那就好理解了。不过我劝你还是别当老师了,当老师真的不是人做的活,我就是从老师改行的,我当老师时月工资金是4200多元,现在到政府的事业单位我才3700多,我都愿意。当老师得不到社会的公认,你没有什么权利,就连你吼学生都不行,你只能给学生当孙子,这是我的真实感受,你一个本科生,当什么老师,你去做什么都行,就是不要当老师。“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句话是神话,在现实生活中,老师就是一文不值的人。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工资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2346被浏览500108分享邀请回答76321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0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杭州教师工资最高的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