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划分为几个中国光气候区划分,其中都包括哪些城

粤教版八地理下教案_学霸学习网
粤教版八地理下教案
第五章 地理区域和界线第一节 地理区域【教材分析】中国幅员辽阔,人们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将我国划分成多个比较独立的空间范围,而按不同 的地理条件,我国的地理区域可划分为自然区域、行政区域、经济区域和文化区域。同时,同一地点在不 同的地理条件下可能属于多个地理区域。由于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地理差异显著。因此,了解我国不同区 域的地理差异,对认识我国的区域特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节教材从不同标准语条件的区域分 为学习的切入点,让学生在学习地理区域的过程中,理解区域的概念,了解区域划分的依据、区域的类型 和地理区域的差异,引导学生认识生活所在的地理区域。因此,本节重点是区域的划分,难点是区域的概 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类型,分析与归纳区域的概念,认识不同区域划分的条件, 说明亚洲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 的地理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读图、分析等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 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区域的划分,难点是区域的概念。【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哪些地理区域呢?你知道哪些重要的地理区域界线? 活动一:区域的划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翻开课本,上一学期我们了解了中国的整体地理特征, 这一学期,我们将划分区域来学习,同学们请看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图。 数一数我们中国有多少个省份?(34 个) 为什么中国会划分为 34 个而不是 33 个或者 35 个? 师:一个省份为一个行政单位,由于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演变,以及中国的地形,气候和军事原因, 有的以分水岭,河流为界,还有的省份按民族聚居的范围,不断的调整而形成现在的不同省份地理区域划 分,比如我们四川,就是一个既有厚重历史文化,又有军事要塞原因而形成的一个行政区域。 同学们再看“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 ,分布在我国主要的气候有哪些? 生: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气候吗? 中国气候室根据不同的维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温、降水来划分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一个地区 的气温和降水,比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它距海遥远,深居大陆内部,年温差和日温差都比较大,冬冷夏 热,而且,全年降水非常少。 同学们再看南方地区和珠三角,在图中找出广东省所属的行政区域,气候区,经济区? 气候区: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经济区:广东省属于东南沿海经济开发区,四川省属于成渝经济区。 根据前面的分析,同学们能慨括出什么是区域吗? (区域通常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 区域可划分为哪几种呢?(自然区域、行政区域、经济区域、文化区域等) 完成 P4 的活动。 活动二:区域范围 一个区域它有大有小,大的区域可划分为若干个小的区域,根据不同的需要,从自然区域上可分为北 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从行政区域上可分为 34 个省级行政区域。 同学们请看 5.3 和 5.4 两张图, 在图上找一找珠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 比较南方地区和珠江三角洲两个 1 的范围哪个大? 南方地区比珠江三角洲的范围大。 四川省与成都平原呢? 四川省比成都平原的范围大。 那么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珠江三角洲是南方地区的一个平原,成都平原是四川省的一个地形区。 它们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地理区域呢? 从行政区域来看,成都平原属于四川省,珠江三角洲包括广东省的一部分还包括香港和澳门。从自然 区域来看,它们都属于南方地区。 这就是区域的范围,有大有小,一个地理区域同时还可以划作别的区域,身兼数职。 活动三:区域界线 每个区域都有一定的范围,那么它们的范围是怎么划定的怎么分开区别的呢?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是用什么来区别界定的,那得依靠一些地理事物作为界线来区分划定它们了。 有的区域界线划分的很明显,比如,国界,省界,而有的区域界线则不明显,是逐渐过渡的,如,温度 带的划分,降水量的划分,植被的划分,气候的划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区域之间的界线。 同学们请看图 5.5,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四大地理单元之间的分界线是什么?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秦岭――淮河 北方与西北: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西北与青藏: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青藏与南方:横断山脉 气候区分界线 热带季风与亚热带季风:南岭 亚热带季风与温带季风:秦岭――淮河 温带大陆与温带季风:大兴安岭――太行山 高原山地与温带大陆: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高原山地与亚热带季风:横断山脉 地势阶梯界线 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总结:我国的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但也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和奇异的自 然景观,同时也给我们的科学探究带来了极大的乐趣。 文字资料: 人口密度界线 大致以黑龙江的黑河――云南腾冲一线。该线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 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2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12)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界线:雪峰山 气候界线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与 400 毫米降水量等值线大约重合。该线西 北为非季风区,东南为季风区。 (2)降水量和干湿区的界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大体沿着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 淮河一线。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 到喜马拉雅山的南坡。 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界线(2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热量界线 1 月 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暖温带与中温带的界线:鸭绿江口――长城(山西境内稍偏南)――祁连山――天山一线。 (4)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贫乏界线: 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此线西北,太阳能资源丰富.此 线东南贫乏。 (5)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 :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 线。 (6)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 :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 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7)2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 :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 冈底斯山一线。 河流界线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 近 2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一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6)汉水与渭河的分水岭:秦岭 三大自然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 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农业活动界线 (1)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从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 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连线。此分界线以 东为农区,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作物;此分界线以西为牧区,放养牛、羊、马等牲畜。 (2)水田区与早作区的界线:秦岭一淮河。 (3)我国天然草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吕梁山--横断山。此线东南部分是我国农区畜牧业分布区, 此线西北部分是我国牧区畜牧业分布区。 (4)冬小麦与春小麦的界线:长城 3 行政区界线 (1)南疆与北疆的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 :天山。 (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 (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 (4)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南岭。 (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昆仑山脉。 (6)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祁连山脉。 (7)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大巴山脉。 大海的分界线 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以老铁山角、庙岛群岛与蓬莱角连线为界。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以长江口北岸(启东角)与济州岛的西南角的连线为界。 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南澳岛经台湾浅滩至台湾岛南端鹅銮鼻的连线为界。 如果不需要这么精确的话,也可以记个大致的位置: 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顶端连线为界。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岸为界。 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台湾岛南端和闽粤两省交界处的连线为界。 四大海域的界线 渤海与黄海的界线:辽东半岛老铁山角――山东半岛蓬莱角; 黄海与东海的界线:长江口北岸启东角――济州岛西南角; 东海与南海的界线:广东南澳岛――台湾岛南端鹅銮鼻。 水文界线 (1)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 北段: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的东端 南段:2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与黄河水系的界线:巴颜喀拉山、秦岭。 (3)长江与珠江水系的界线:南岭。 (4)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三大自然区的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 毫米降水量等值线即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兰 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麓。 (2)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3000 米等高线。 (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东部季风区内四个自然地区的界线 (1)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 10° C 积温 3200° C 等值线。 (2)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 10℃积温 4500° C 等值线。即秦岭――淮河一线。 (3)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 10℃积温 7500℃等值线。 各洲的界线 (1)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2)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3)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4)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5)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4 (6)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7)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 世界大洋界线 (1)太平洋与北冰洋的界线:白令海峡即楚科奇半岛的克利古贡角与苏厄德半岛的约克角连线。 (2)太平洋与大西洋的界线:通过合恩角的经线即从火地岛沿德雷克海峡西端到查理斯角连线。 (3)太平洋与印度洋的界线:沿马六甲海峡北端、苏门答腊岛西岸、爪哇岛南岸、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 南岸,澳大利亚大陆、巴斯海峡、塔斯马尼亚岛,再大致沿 146° 52'E 到南极一线为界。 (4)大西洋与印度洋的界线:通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经线(东经 20 度) 。第二节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教材分析】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将全国分为东部季风 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三个自然区。其中东部季风区由于南北维度差别较大,以秦岭淮河为 界,又分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因此,了解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对认识我国的区域差异有 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节教材从秦岭淮河的分界线学习入手,让学生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因此,本节重点是秦岭淮河分界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找出我国的地理分界线,分析秦岭淮河两侧年降水量、温度带、干 湿状况的差异与原因,两侧农业生产的特点与差异,找出内流区与外流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并分析其地理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与综合的地理思维能力。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通过读图、分析等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本节重点是秦岭淮河分界线的地理意义。【教学过程】回顾复习: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区域可划分哪几种?中国主要有哪几种气候类型? 导入:同学们,听说过《晏子使楚》的故事吗?故事讲到晏子出使楚国时,讲过这么一句话: “橘生淮南 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就是说橘子生在淮南是橘树,生在淮北则为枳树,它们只是叶子的形状相似, 它们果实的味道却截然不同,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活动一:秦岭――淮河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解答这个问题。 同学们请看图 5.6,图 5.7,图 5.8,图 5.9,找出秦岭淮河一线,看看在我们中国的哪个位置。 用笔描绘出与秦岭淮河相重叠的 0 度等温线和 800mm 年等降水量线。 找出秦岭淮河南北两侧所属的温度带,降水量分布区和干湿区。 在秦岭淮河以北,太阳高度较低,冬季风由南向北逐渐增强,而南方靠近海洋水汽充足,北方身居内 陆水汽缺乏,夏季风由南向北逐渐减弱,因此秦岭淮河南北两侧年降水量,温度带,干湿状况各不相同。 同学们看图 5.10,秦岭淮河南北两侧分布的是什么农作物,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 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影响,所以说秦岭淮河为界,南北两侧的耕作制度,农作物种类,耕地类型明显不 同。 (课本 P8) 同学们根据我们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想一想,水稻一般种植在什么季节? (水热条件好的时候) 因此,水稻在南方分布较广。 秦岭淮河一线在中国地理上一一重大, 因为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它成东西走 向,这条线的南北两侧景观差异大,是 1 月份 0 度等温线,800mm 年等降水量线的通过地,再加上冬季, 秦岭能够阻挡寒潮南下,夏天又能阻挡潮湿的季风进入西北地区,导致这条线的南北在气候、河流、植被、 土壤、农业等多方面存在差异,所以秦岭淮河理所当然称为中国东部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那么它意义何在呢? 5 1.我国年降水量 800MM 等降水量线 2.一月份 0 度等温线(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3.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 4.亚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的分界线 5.亚热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6.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针叶林的分界线 7.中国的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 8.水稻小麦种植区分界线 9.多水带与过渡带的分界线(水资源供需情况) 10.北方旱地与南方水田地区分布分界线 11.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活动二:贺兰山 除了秦岭淮河,还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的贺兰山,它也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 理分界线,对宁夏平原发展成为“塞上江南”起着重要的作用, (课本 P10)它不但是我国河流外流区与内 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同学们请看图 5.11,贺兰山成什么走向? 贺兰山东西两边是什么地形? 沙漠较干旱,而平原雨水相对较丰富,因此,贺兰山是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 分界线,也相当于 200mm 念等降水量线。 同学们请看,因为贺兰山成南北走向,贺兰山把夏季风挡在了东面,因而贺兰山东面降水多,有利于 动植物生长和人类活动,也就是冬季风向东南方向前进时起阻挡作用,而宁夏平原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一 侧,降温幅度小,夏季风向西北方向前进时起阻挡作用,宁夏平原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相对较多, 再加上宁夏平原地势平坦,黄河水源提供灌溉,所以宁夏平原成为了“塞上江南” 总结: 这就是我国两大地理分界线,对我国的地理区划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 文字资料: 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①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的界线 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 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长城 ①我国古代牧业文化与农业文化分界线 ②冬小麦与春小麦分界线 ③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④年降水量 400mm 线 ⑤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⑥森林与草原分界线 ⑦年积温 3500℃线 在中国中部横亘着一条要东西走向的山脉――秦岭。它就象一堵“挡风墙”阻止冬季西伯利亚-蒙古冷 空气南下,拦截夏季东淮河南季风的北上。 6 秦岭东边的淮河是中国的一条大河,全长 1000 公里,淮河两岸的地形、河流及水文特征都有明显的不 同。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人们常说的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 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河湖冬季结冰,每当冬季来临,北风呼啸,大部分的树会落叶,不落叶的树 叶多呈针状,叫做针叶树。由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 变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时间也比较短,河流的含沙量较大。而在秦淮以南地区则正好相反,冬季 不结冰,树木不落叶,一年四季常绿。河流的水量较大,水位变化不大,汛期时间长,河水含沙量较小。 从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习俗来看,秦淮南北的差异就更明显。北方耕地为旱地,主要作物为小麦和杂 粮,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则主要是水田,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叶等亚热带经济作物。一年 两熟或三熟。人们平常所说的“北麦南稻,南船北马”是这种差异的真实写照。 秦岭――淮河一线经过甘、陕、豫、皖、苏等省,是中国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 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地区 地区 纬度位置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32°N~34°N 以北 32°N~34°N 以南 主要地形 以平原为主 以丘陵为主 一月平均气温 0℃以下 0℃以上 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年降水量 400mm~800mm 之间, 800mm 以上, 雨季短,降水少, 雨季长,降水多, 集中于夏季。 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干湿状况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河流 流量 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 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小 含沙量 含沙量多 含沙量少 汛期 汛期短 汛期长 结冰期 冬季结冰 冬季不结冰 农业 耕地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粮食作物 以小麦为主 以水稻为主 油料作物 以花生为主 以油菜为主 糖料作物 以甜菜为主 以甘蔗为主 耕作制度 二年三熟至一年两熟 一年二熟至一年三熟 自然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水系 黄河水系(渭河) 长江水系(汉水) 淮河:秦岭东边的淮河是中国的一条大河,全长 1252 公里。值得一提的是,淮河两岸的地形、河流 及水文特征的差异不如秦岭南北的差异明显,在很大程度上淮河作为南北分界线提出主要是依据其地理分 区的意义。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撰文《淮河找不到自己的家》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将淮河看做中国南 北分界线的一部分,同样也应该作为一个带来理解,不宜局限在某一具体的水系上,这也和淮河的实际流 域有关。 贺兰山: (蒙古语: ;Ala?a a? ula),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北起巴彦敖 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铜峡。山势雄伟,若群马奔腾。蒙古语称骏马为“贺兰”,故名贺兰山(此说疑有 误,唐代韦蟾有诗云:“贺兰山下果园成”,蒙古人十三世纪才崛起,说源于蒙语只是通用说法) 。 7 贺兰山南北长 220 公里, 东西宽 20~40 公里。 南段山势缓坦, 三关口以北的北段山势较高, 海拔 2000~ 3000 公尺。主峰亦称贺兰山,海拔 3556 公尺。山地东西不对称,西侧坡度和缓,东侧以断层临银川平原。 贺兰山为强烈地震带, 1739 年银川附近发生 8 级地震, 1561 年在中宁、 1709 年在中卫都发生过 7.5 级地震。 贺兰山北段煤藏丰富,新建有贺兰山煤炭工业基地。包兰铁路有支线由平罗伸至贺兰山的汝箕沟。第六章四大地理单元第一节 北方地区【教材分析】中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显著。为了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布局生产力,有效的进行 区域管理,将我国地理区域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而北方地区是 四大地理单元之一。因此,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对认识我国区域差异和因地制宜发展生产有非 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及其分界线。识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识 读“北方地区图” ;理解北方地区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及其分布特点;了解黑土地和黄土地的农业生产 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介绍家乡的活动,掌握四大地理单元的差异;通过“图片+说 明” 、 播放视频的方式分别介绍黑土地和黄土地的位置和主要特征, 再通过相关活动让学生概括出自然条件 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土地、热爱国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渗透 情感态度与价值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教学难点】综合、根据、归纳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教学过程】[导入]请同学们翻开第六章首页,这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景观图。请结合图片进行讨论,你在当中看到 了什么?又联想到哪些方面呢?假设你是来自上述的四个区域的人,你会怎么介绍“自己”所在的家乡情 况呢?我们请四个小组的代表来模拟一下。 [学生活动] 一组: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阔,耕作易于机械化操作,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二组:南方地区主要土地是红土地,丘陵较多,平原少,所以人们耕种主要在一些低级的丘陵和小平原 进行,一般是精耕细作的。 三组:西北地区有辽阔的草原,马牛羊特别多,所以我猜农业是畜牧业为主。 四组:我看到青藏地区高山冰雪覆盖,雪山连绵,反映青藏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是世界屋脊。 依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把中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区(主要依据地貌 /地形、气候) 。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以昆仑山 以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阿尔金山 东部季风区 祁连山为界 以 3000 米等高线为界 青藏高寒区 气候:北方:温带季风气候,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北: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高山气候。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经过秦岭淮河。 (回顾这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师总结] 正是由于区域的差异性较大,而同一区域内相同或相似性较多,所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单 元,分别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过渡] 首先我们学习了解的是北方地区。 [课件展示] 北方地区图。 (引导学生找出我国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主要地形区。 ) 8 位置、范围和面积:北方地区主要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包括东北 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等主要地形区域,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范围)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 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宁夏的东南部和江苏、安徽两省的北部。面积约占全国的 20%,人口约占全 国的 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有:聚居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聚居在宁夏、甘 肃等地的回族等。 经纬度位置:33°N―53°N,103°E―135°E。 1.让学生找出北方地区所管辖的省级行政区,并分别说出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2.在图 6.1 中,找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秦岭、太行山、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渤海、黄海、黄河、淮河、黑龙江、松花江。 3.让学生自读课本 P13 内容,整体感知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 地形:北方地区主要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 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华北地区地形特征 ①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成因―风力沉积作用形成 沟壑地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②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 Ⅰ范围:京、津、冀、鲁、豫、皖、苏 五省二市,自古有“中原”之称 Ⅱ形成:黄河、淮河、海河合力冲积而成,黄河是主力 Ⅲ特点:A 完整,地势低平(海拔多在 50 米以下,滨海平原海拔只有 4 米左右) ;B 平原上有许多起 伏和缓的岗地,岗间为浅平封闭洼地。 河流:北方地区的河流汛期短,季节变化明显,流量没有南方地区的河流那么大,泥沙严重,而且冬 季有结冰现象。主要河流有黄河、淮河、黑龙江、松花江、京杭运河。 矿产:北方地区的矿产丰富,特别是煤矿,铁矿,比如鸡西煤矿、大同煤矿、迁安铁矿,北方地区的 石油储量也比较丰富,比如大庆油田、华北油田、胜利油田。 农业发展: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的种植业发达,东北地区林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北方地区的 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所以农业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或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农作物以小麦和甜菜为主, 还有棉花大豆一些耐旱的植物。旱涝灾害是本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问题。 [过渡] 同学们,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地,人类对土地有着天然的感情,请问,以下两幅图(课前准备 两幅黑土地和黄土地的照片)各反映的哪种土地?主要分布地区在哪里? 学生回答:黑土地、黄土地;东平平原、黄土高原。 [教师] 两种土地都有各自的特点,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它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影响呢? 结合手上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 (结合我国干湿区和温度带的分布分析) [总结归纳] 黑土地土壤肥沃,营养成分丰富,是高产土壤,黄土地,土质疏松,土壤贫瘠,特别是华北平 原的盐碱地,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农业发展条件: ①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 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土地资源面积广阔,黑土肥沃;夏季夏季日照长,热量充足;纬度较高,冬季 积雪厚,蒸发较弱,土壤水份条件较好;河流众多,水源充足;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森林资源丰富。 不利条件:东北地区全年生长期短,总热量相对不足,农作物的熟制只能达到一年一熟; ,受寒潮影响 大;西部风沙威胁大;且开发过程中,容易破坏草原和沼泽,导致生态恶化。 ②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条件: 有利条件:平原广阔,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地资源面积广阔;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 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黄河中下游地区秋季晴天多,热量充足,光照条件较好;华北平原地下水丰富; 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9 不利条件:水资源不足(春旱) ;多风沙、盐碱和旱涝(夏涝) ;土壤盐碱化严重-中低产田较多。 ③黄土高原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 有利条件:黄土疏松;光热条件较好;开发历史悠久。 不利条件:但水资源紧张,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北方地区农业发展中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①黄土地上(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水源紧张,节约农用用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 ②黄土地上的耕地中低产田多,土壤中有机质少,水土流失严重(综合治理) ; ③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大片已开垦为商品粮基地,目前还有大片沼泽地有待合理开发。另外东北地区 黑土地退化很严重; ④根据“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展多种经济”的原则,北方地区在山区(大小兴安岭、长 白山等)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我国最大的用材林基地;在丘陵地区(山东丘陵、辽东丘陵)发展了温带 水果,为我国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区。 工业发展: 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 哈尔滨机电制造,长春汽车,沈阳机械、飞机制造,鞍山钢铁,大连造船化工,首都钢铁、燕山石化, 开滦煤炭,唐山钢铁,天津制碱。 新技术产业、环渤海经济区 环渤海工业带:本区煤、石油、铁矿资源丰富,依据丰富的矿产资源,本区形成了全国最重要的重工 业基地和高新技术发源地――环渤海工业带,包括京津唐和辽中南两个工业基地。 试分析: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和京津唐综合性工业基地发展的区位条件?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发展的区位条件: ①区内丰富的资源与能源;②便利的交通;③工业基础雄厚,历史悠久;④技术力量雄厚;⑤农业发 达。 京津唐综合性工业基地发展的区位条件: ①区内有丰富的资源和能源(有铁、石油、海盐资源,有统一的电网,紧靠山西能源基地;②有便利 的铁路、公路和近海运输,并有输油管道联结东北、华北的油田;③接近消费市场;④技术力量雄厚;⑤ 农业基础好。 环渤海经济区区域经济开发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水资源和能源缺乏,能源缺额,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不足,产业结构升级困难。 稠密的铁路网: 东北地区:滨洲―滨绥线 哈大线 京哈线 华北地区:京哈线 京沪线 京九线 京广线 京包―包兰线 陇海线 运煤专线:大秦线 神黄线 焦作―兖州―日照线 [提问] 根据所了解到的知识,请归纳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并出示表格:北方地区 自然环境 位置 秦 岭 ― 淮 河 以 北 范围 东北三省 两河、两山 京津 陕甘宁 (苏、皖、内蒙古) 主要地形区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2 个丘陵) 经济特点 农业 工业 平原广,耕地以旱地为主, 煤、铁、石油等资源丰 机械化程度高,是我国重要 富,工业发达、工业城 粮食产区 市密集,资源消耗量大 重要农业区:二大商品粮基 重要工业区:京津唐工 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 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 华北平原 地北方地区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 10 ?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建设和保护 优势条件:地势平坦;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机械化程度高。 存在问题:黑土流失;湿地面积缩小。措施:植树造林,土壤培肥。秸秆还田是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 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停止开垦湿地,退耕还林、草、湿。 ?东北地区――商品林基地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优势:森林资源丰富;重要天然林区;居全国之首。 森林宝库----------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主要树种有:红松、落叶松、白桦、紫椴。 东北林区三宝:人参、貂皮、鹿茸。 问题:超采严重;采育失调;采伐方式不合理;森林覆盖率下降。 措施: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 ?华北地区――中低产田的治理 华北平原地势西高东低,至渤海之滨地势更为低洼。冬春干旱,夏秋多雨,使华北平原极易发生旱涝、 盐碱和风沙的危害。 低湿地(低洼地) :地势低洼,一遇暴雨,排水不畅,形成洪涝灾害。 措施: 鱼塘―台田模式 (在洼地 “挖泥为塘, 堆泥为基” , 塘中养鱼, 基上发展种植林果业, 立体开发。 ) 盐碱地:土壤盐碱化又称盐渍化,指土壤中可溶性盐类随水向表层移动并积累下来,而使可溶性盐含 量超过 0.3%的过程(土壤含盐量太高,从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 。低地更易发生盐碱化。 盐碱化形成的条件: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 ;是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不合理灌溉: 大水漫灌,只灌不排。 土壤盐分的季节变化:水盐运动: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 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雨水对土壤冲刷大,将盐分冲入土壤深处;春秋季降水相对少,盐分随水分蒸发又 回到土壤表层,所以说夏季淋盐,春秋返盐。而冬季降水少,蒸发弱,因此盐分相对稳定。 盐碱化的治理措施――脱盐:以治水为中心,采取引淡淋盐、井排井灌、覆盖、生物措施等手段。 引淡淋盐:引淡水灌溉降低作物土壤根区含盐量――土地脱盐 井排井灌:抽取盐水补充淡水――咸水淡化 覆盖:选择适当覆盖物抑制水分蒸发反盐――控制耕作层盐分含量 生物措施:营造防护林带,果与椿棉间作等――巩固水盐调节效果 [播放视频] 《黄土高原》 [提问] 壮观雄伟的黄土高原位于秦岭和长城之间,乌鞘岭和太行山脉之间;具有典型的过渡地带特征:从 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沿海向内陆过渡;从湿润向干旱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业向牧业过渡。 , 我们已经看过了,谁能概括出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呢? [学生回答]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结构疏松,容易受到流水的侵蚀。 形成的原因: ――自然原因: ①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 ②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③新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 ④植被条件差。 ――人为原因:开垦陡坡、毁坏树木、过度放牧和采樵、滥用土地、开矿。 [提问]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有什么样的危害? 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加大,河湖淤积严重,旱涝灾害频繁。 如何有效治理黄土高原? [师生互动] 一起阅读书本 P15 活动 2 的案例。 11 [学生回答] 建设淤堤坝,拦蓄泥沙;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等。 小流域综合治理 小流域:是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它在黄土高原上多达百万条以上,遍及整个地区。是黄 土高原泥沙产生和输水输沙的源头。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法: 重点: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措施: “三结合”――工程、生物、农技三大措施,有机结合。 工程措施:兴修水库、修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等; 生物措施:种树种草; 农业技术措施:深耕改土、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 修建水平梯田――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打坝淤地―― 1、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游河中。2、坝上泥沙淤积成“坝地” ,土层深厚,土质良好。 本区河流多水患的原因有哪些? ①春旱严重,夏季暴雨,降水集中。 ②黄河、海河干支流流经黄土高原,多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③植被覆盖率低 北方地区水旱灾害的成因: (1)气候原因: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多在 400-800 毫米,降水集中在 7、8 两月,且多暴雨,此时河水 暴涨,河流易泛滥成灾;而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干旱。 (2)土壤、植被原因:华北地区(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为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黄土地土质疏 松,加之黄土高原上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河流,影响河流的排洪,易形 成水灾。 如何治理呢? ①上游修建水库、②中游治理水土流失或洼地筑蓄洪工程 ③下游加固大堤或挖掘入海新河 [小结] 同学们,学习完北方地区,我们得到什么收获?(总结由学生说,教师作最后总结) 。 [总结] 北方地区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使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等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因此,我们 要记住: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生活要合理。第二节南方地区【教材分析】中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显著。为了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布局生产力,有效的进行 区域管理,将我国地理区域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而南方地区是 四大地理单元之一。因此,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对认识我国区域差异和因地制宜发展生产有非 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通 过与北方地区的特点的比较,引导学生探讨南方地区的特点,并更好地掌握南北方地区的特点。3、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引导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难点】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点及经济发展。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重要特征及农业 发展的有利条件。分析南方地区工业基地的区位条件。南方地区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问题。【教学过程】新课引入: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北方地区,了解了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此基础 上,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南方地区。 12 新课讲授: 提问:同学们,我们就居住在南方地区,在你的印象中,南方地区是怎样呢?与北方地区对比,南方地区 有什么特点? 读图:南方地区地形图。 位置与范围 学生活动:读南方地区地形图,在图上找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海南岛、 台湾岛、东海、南海、长江、珠江、洞庭湖、太湖、鄱阳湖。 (通过学生的读图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图中找到的这些地理事物可以说明南方地区有什么特点。) 师生总结: 一、位置与范围 1、自然: ①南方地区主要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区域, 东、 南部面临东海和南海。 ②在 35° N 以南,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台粤桂滇) ,海南省全部位于热带。大部分位于 98°E~123°E 之间(注意 100°E、110°E、120°E 三条经线穿过的地区) 。③位于东部季风区南部(热带、亚热带季风候区) 。主 要的地理单元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和云贵高原。 2、政区: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六省一市(鄂、湘、皖、赣、苏、浙、沪) ,南部沿海地区五省二区(闽、 台、粤、桂、琼、港、澳)和西南地区三省一市(川、滇、黔、渝) 。 3、邻国:南方地区陆上相邻的国家自西向东依次为:缅甸、老挝、越南。 4、面积:面积占全国 25%。人口约占全国的 55%。 5、人口与生活: (1)人口:占全国 55%, (2)民族:汉族占大多数,少数民族有 30 多个,人数 5000 多万,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贵、 川、渝、湘、琼等省区,其中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3)生活:食―大米为主食,住――注意通风散热,重庆、武汉、南京有“三大火炉”之称,行――水陆运 输发达,玩――游泳、龙舟竞赛。 提问:南方地区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相对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气候有什么优越性? 学生回答:气温一月 0℃以上,降水在 800 毫米之上,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热条件好,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气候特点:①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一月均温在 0℃以上,年 降水量大于 800 mm。雨热同期, 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一月份均温在 0°C 以上,冬温夏热,四季分明 (南部沿海和滇南地区一月均温大于 15°C,长夏无冬-热带季风气候) 。积温 ℃(亚热带) 和 8000℃以上(热带) 。②年降水大于 800 毫米(东南沿海和山地迎风坡降水最多(如台湾山脉东坡 3000 毫米以上, 而西部平原及福建沿海处于雨影区只有 1000 毫米左右, ) 台湾东北部火烧寮年均降水 6489 毫米, 最高记录达 8409 毫米,为我国“雨极”)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半年,雨季由南向北变短。③ 横断山区气候垂直变化大,云贵高原为源于太平洋和源于印度洋的两类季风交汇处,冬季昆明准静止锋以 东阴雨冷湿,以西晴朗温暖。④长江中下游地区(宜昌以东,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每年 6-7 月间受江淮 静止锋影响,出现梅雨,7-8 月在夏威夷高压脊控制下形成伏旱(夏季高温重庆、武汉、南京是长江沿岸 三大火炉) 。⑤冬季寒潮和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是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四川、广东、海南、贵州、云南受 寒潮影响较小。7-9 月分活动频繁的台风虽然会合东南沿海带来风灾和水灾,但因这段时间受太平洋副热 带高压脊控制,常形成伏旱,台风带来降水可以起到缓旱情作用) 。 】 二、自然区域特征: 1、地形以平原丘陵山地为主,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沿岸及入海口处,河湖众多、水网密布。 (1)主要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南岭、武夷山、雪峰山、台湾岛、 海南岛等; 13 (2)地形特征:地势东西差异大,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 ①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大 A、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平原,水稻土分布。长江中下游平原含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巢湖平原,长江三角洲等。这些平原地区多人工培育的水稻土。均为商品粮基地; 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有“水乡”之称。 B、东南丘陵是我国最大的丘陵,包括江南丘陵、两广丘陵、闽浙丘陵(东南沿海丘陵)三部分组成。 这些丘陵多红壤和黄壤分布(即地带性土壤) 。南岳衡山,革命纪念地井冈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庐山、 黄山、武夷山以及闻名天下的桂林山水等众多名山分布其中,成为重要旅游资源。南岭地区岩浆岩分布广 泛,是我国有色金属矿产的集中分布区。 ②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 A、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成都平原)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素有“紫色盆地”和“天府之国”之称; (成因分 析:四川盆地形成过程中,周围的细沙笔泥土被流水冲积到盆底,有些矿物质经过氧化,变成紫红色砂岩 和页岩。紫红色砂岩和页岩很容易风化而形成紫色土,紫色土富含磷、钾等养分,是比较肥沃的土壤。 ) B、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溶岩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区,山间“坝子”是当地 主要的耕作区(农业区 ③山地 横断山脉、南岭山脉、雪峰山脉、武夷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台湾玉山主峰为我国东南沿海 最高峰。此外,大巴山、大别山、巫山、戴云山脉等,多红壤和黄壤(具有呈酸性、有机质含量少、粘重 特点,适宜植树,尤其适合种植茶叶) 。 2、水文:河湖众多,水资源与水能丰富 (1)水文特征: ①水量丰富,汛期长,水位季节变化小(南部沿海河流有明显台风汛) ;②江南丘陵、南部沿海、云贵 高原、四川盆地河流落差大,水能丰;③长江水系、珠江水系、京杭运河航运价值高;④河流含沙量小; 无结冰期。 (2)主要湖泊:长江流域为我国淡水湖主要分布区,鄱阳湖(我国最大淡水湖) 、洞庭湖、太湖、洪泽湖、 巢湖;日月潭、滇池等。 (3)主要河流:长江、钱塘江、闽江、珠江等。长江及其支流汉江、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四川盆地 向心水系(岷江、雅垄江、乌江、嘉陵江) ;珠江及其支流西江、东江、北江;钱塘江;淮河;闽江;横断 山区水系澜沧江、怒江;浊水溪。 3、矿产资源丰富与发达的交通 本区矿产资源种类很多, 尤其是有色金属资源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铁矿资源储量虽不如北方地区丰富, 但是在四川攀枝花、湖北大冶等地区也有分布,为攀枝花、武汉、马鞍山、上海的钢铁工业提供了铁矿石 来源。 (1)有色金属:江西钨矿(大余) 、铜矿(德兴) ;湖南铅锌矿(水口山) 、锑矿(锡矿山) ;广西铝矿(平 果) ;贵州汞矿(同仁) 、铝矿(修文) ;云南锡矿(个旧) 、铜矿(东川) ;安徽铜矿(铜陵) 。 (2)铁矿:四川攀枝花、湖北大冶、安徽马鞍山、海南石碌(富矿) (3)煤矿:安徽淮南、贵州六盘水 (4)水能:长江、珠江、钱塘江、闽江干支流。 (5) 、水(河)运发达: 长江: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三分之二,7 万千米;珠江:航道常年通航里程仅次于长江;京杭运 河:货运量仅次于长江居第二位 农业与工业发展 1、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区内差异 ①长江中下游平原: 14 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气候温暖、土壤肥沃,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种植业区和淡水鱼产区,为著名的 “鱼米之乡”。 主要农产品有水稻、棉花、油菜籽、桑蚕和多种淡水鱼等。 ②四川盆地(紫色盆地) : 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物产丰富,为全国重要的稻谷、油菜籽、桑蚕、甘蔗、柑橘产区, 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③东南丘陵: 包括江南丘陵、两广丘陵和浙闽丘陵,江南丘陵地区红壤分布广泛,红壤酸性大,缺乏有机物质,是 低产土壤。 ④珠江三角洲: 地势低平,因地制宜发展“基塘农业”。 【农业生产-鱼米之乡 (1)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台湾、海南、滇南西双版纳是全国水热 条件最好的地区) 。江淮地区梅雨适时适量,有利于水稻生长。②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 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 富,树种多,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③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不利条件:①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易对水稻生产产生影响、南部沿海地 区夏秋季台风影响很大。②长江以南地区为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土质粘重,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③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土层薄,地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 (2)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农耕区之一,以水田为主。长江以北一年两熟,长江以南一年三熟。农耕区畜 牧业为主。淡水养殖发展很快。南部(海南、云南西双版纳等)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生产。海洋渔业发达, 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3)主要农作物(产品) : ①种植业: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甘蔗为主。 ②林业:用材林:杉、马尾松、竹。 经济林:茶叶、油茶、油桐、漆树、柑橘、香蕉、荔枝、桂圆(龙眼) 、菠萝、蚕桑。樟树(台湾盛产樟 脑) 、橡胶、剑麻、椰子。 ③渔业:河湖盛产水产品和水生植物。 (4)主要农作物分布及其在全国的地位: ①粮食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美誉。长江 中下游平原中的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均为国家商品粮基 地。 ②棉花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棉花种植面积仅次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棉花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 沿江平原。 ③糖料(甘蔗)基地: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四川、福建是我甘蔗基地。 ④油料(油菜)基地: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有“北移南迁”趋势。 ⑤出口农产品基地: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 ⑥淡水渔业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河湖众多,淡水鱼产丰富,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区;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一种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 ⑦桑蚕基地: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 、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成都平原) 。 ⑧亚热带和热带水果――分布最广-柑橘,南亚热带-香蕉、荔枝、桂圆、菠萝、热带-椰子(海南岛) ⑨热带经济作物基地: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是天然橡胶的主要产地 ⑩林业基地:用材林基地-横断山区、东南林区。经济林基地D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 15 树等主要分布于广大山地丘陵。 (5)农业灾害:主要灾害:水土流失、洪涝 原因:水土流失加剧,江河湖海淤积严重,本区农业自然条件较好,但由于人类盲目开发利用,大量 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淤积,湖泊蓄洪功能减退。在治理: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在坡度 较大的地区要退耕还林。 】 2、利用和改造红壤的方法 介绍:壤:红、黄壤和砖红壤 红壤不同于北方地区的黄土和黑土,地带性土壤为亚热带为红壤或黄壤,热带为砖红壤。是在高温多 雨环境下发育而成的一种低产土壤(有机质少,酸性、粘重) 。改造措施: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和加 入泥沙。改造后的水稻土为高产土壤。 非地带性土壤主要是水稻土(次生) ,紫色土,分布在四川盆地,由盆地中紫红色的砂岩和页岩发育而 成,富含磷、钾,较为肥沃。 南方地区主要土壤类型有红壤、紫色土和水稻土,它们的形成条件不相同,利用和改造它们,使之更好地 为农业生产服务。 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的有机物,补充熟石灰,降低土壤酸性程度;种植适宜在红壤中生成的茶树、 油茶、杉木和马尾松等经济林木;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如在丘陵地区的河谷盆地种水稻,把丘陵缓 坡辟为茶园,在山丘顶部植树造林等既可把低产田变为高产田,又可防止水土流失。 土壤 分布 ①红壤 江南丘陵 ②紫色土 四川盆地 ③水稻土 平原地区温暖多雨→泥沙→(流水)→冲积 高温多雨环境下发育而 多年种植水 形成 盆底→(风化)→形成紫红色砂岩、 成 稻而成 页岩→(铁铝氧化)→形成紫色土 含铁、铝成分多,酸性 特性 土壤,有机质少,土质 新重 改造含丰富的磷、钾,肥沃富含有机质,肥 沃,多呈青灰色增施有机肥,补充熟石 盆地中部、东部的丘陵多修成梯田, 灰 成都平原修有水利工程“都江堰” 茶树、油茶、杉木、马 尾松 粮、棉、油菜、甘蔗、柑橘 稻米、桑蚕作物3、矿产资源、能源的利用与开发情况 南方地区的有色金属矿资源丰富,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南方地区的煤、石油资源较少。能源供应紧张, 制约经济。 如何解决本地区能源供应问题? ①修建核电、水电站;②北煤南运;③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 4、工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本区沿海和中部地区经济得到蓬勃发展。“九五”期间,国家又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了本区西部开发和建设步伐,形成了东西互补的工业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前,本区以轻工业为主;新中国成立以来,沿海和内地工业都蓬勃发展。目前,本区已 经形成经济特征明显的三大工业带:16 长江沿岸工业地带――沪宁杭工业基地 南方南部外向型工业地带――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西南地区综合性工业 1、长江沿岸工业带 (1)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带) 、矿产资源丰富、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水陆交通便利) 、农业 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较高、历史基础较好等。 (2)主要的工业和工业部门: 以沪宁杭为中心的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 以十堰为中心的汽车制造工业区; 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 轻纺工业区,湘中地区的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区、以电力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区(重庆、宜昌等) ,攀枝花、 六盘水的钢铁、煤炭工业区等。 2、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 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交通便利(海陆空运输便利) 、政策优惠(经济特区)等。 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 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引进外资、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发展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制造业,工 业发展迅速,形成了许多新的工业中心、经济特区。 主要工业部门和工业区: 以电器、服装、食品、玩具等最多,为以轻工业为主的外向型工业地带,其中最著名的工业区为珠江 三角洲地区。 主要工业中心:广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等。 【Ⅰ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1)钢铁工业走廊:沿江地带有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 构成了“钢铁工业走廊”的雏形。 (2)汽车工业走廊:沿江地带有上海、 南京、 武汉汽车工业基地以及重庆汽车摩托车基地, 构成了沿江“汽 车工业走廊”的雏形。 (3)沪宁杭工业区(基地) 沪宁杭――综合工业区 武汉――钢铁、轻纺 宜昌、重庆――电力、钢铁 攀枝花、六盘水――钢铁、煤炭 西昌――火箭发射基地 湘、赣地区――有色金属 ①特点:沪宁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②主要工业中心与部门:以轻型和精密机械、轻纺、电子、化工等工业最突出。近年还建立了新型材料、 汽车、微电子、计算机等新兴工业。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在上海的支援下,形成了工业发达的沪 宁抗“金三角”地带。南京、无锡、苏州、杭州等地的家用电器、丝绸、服装等工业产品,畅销国内外。 ①特点:沪宁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②主要工业中心与部门:以轻型和精密机械、轻纺、电子、化工等工业最突出。近年还建立了新型材料、 汽车、微电子、计算机等新兴工业。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在上海的支援下,形成了工业发达的沪 宁抗“金三角”地带。南京、无锡、苏州、杭州等地的家用电器、丝绸、服装等工业产品,畅销国内外。 ③发展条件:A.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B.雄厚的技术力量(科技力量强大)C.发达的水陆空交通 运输;D.农业基础好;E.接近消费市场。这一切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但本区内能源和矿产资 源缺乏。 ④发展方向:继续使结构轻型化,实行内联外引,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开拓国际市场。 ⑤上海: A、交通位置:“黄金水道”的龙头;沿海的中央――最大海港;京沪、沪杭线的交点;又是国际航空港。 B、地位:最大的城市;最大的工业基地、商业中心及重要的出口基地。 17 C、工业特点:轻重工业均发达,有轻纺、钢铁、石化、机械、电子等;技术水平最高,高精尖工业在全 国处于领先地位。 D、前景:工业继续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开发浦东,建成外向型开发区;今后将发展成为国际性的经济、 贸易和金融中心。 II.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 (1)经济中心:主要以广州、宁波、温州、福州、湛江、北海等沿海开放城市,和深圳、珠海、汕头、厦 门、海南等经济特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等为中心。 (2) 经济特点: 大力招商引资,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发展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业。 如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玩具制造等。 (3)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在本工业带中尤为突出。 ①特点: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基地。 ②主要工业中心与部门: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工业,如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玩具制造等等。广州、深 圳、珠海等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是本区的工业中心。 ③发展条件:①交通便捷(利) :珠江三角洲靠近香港和东南亚;②很多地方是侨乡,为利用外资发展本区 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③农产品丰富。 ④发展方向:在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优势下,发展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工业, 突出外向型经济。 (4)核电工业:大亚弯、岭澳、秦山】 III.西南地区综合性工业区(带) : (1)资源:西南地区地形崎岖不平,但是水能、矿产、农林牧资源丰富,目前,该地区已形成综合性工业 基地,该区借西部大开发之风,经济将会更加迅速地发展。 (2)主工部门与中心:钢铁、有色金属冶炼、机械、煤炭、纺织、电力等工业发展迅速。重庆、攀枝花、 成都是本区的重要工业中心。 (3)著名的工业:贵阳炼铝工业,六盘水煤炭工业,重庆与攀枝花钢铁工业,成都纺织工业, (4)西电东送水电站: 珠江-鲁布格、天生桥、龙滩、岩滩、恶滩; 长江-二滩、溪落渡、向家坝、龚嘴、铜街子、宝珠寺、安康、乌江渡;澜沧江-漫湾、大潮山。 5、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 ?南方低山丘陵的开发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合理开发: (1)主要丘陵: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全国大约 2/3 的县位于山区。南方低山丘陵区(包括:闽浙丘 陵、江南丘陵、两广丘陵,合称东南丘陵以及云贵高原上的丘陵) ,是我国最为低矮的大面积连片山区,山 区的垂直地带性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限制了经济的发展。 (2)水土流失危害: 水土流失是南方丘陵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南方山区由于能源短缺,乱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水 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具体表现为:①这里人多地少,单位土地的产值高,因此, 单位面积水土流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社会影响都比较大。②这里地表疏松,土层较薄,一旦造成水土流 失,容易形成石质裸露,要想恢复几乎是不可能的。③本区江河下游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 心,水土流失会使河流变得更不稳定,加重水旱灾害。水土保持工程在南方低山丘陵区显得更为迫切和重 要。 (3)开发价值评价: 南方低山丘陵在开发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南方低山丘陵 优 势 问 题 措施18 气候 资源 生物 资源雨热同期,光、热、水资 季风气候不稳定,多气 调整农作物种植顺序、 源丰富,且配合较好 象灾害,盛夏秋初伏旱, 发展水利、建立防护林 冬春季有寒潮 体系。 品种多、生长快、更新能 开发利用品种单一,没 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生 力强、 产出大 (茶叶、 竹、 有发挥潜力,效益低下 物资源的潜力,把生物 油菜、松香) 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 益。 多山丘,垂直差异明显,植被破坏,易产生水土 改良红壤→①施用石 土地类型多样, 可发展立 流失,山下水冲积压, 灰中和土壤酸度②种植 体农业 旱涝频繁,红壤贫瘠, 各种绿肥作物,增加土 酸性强,粘重,为低产 壤有机质含量③增施矿 土壤 质肥料,提高肥力④在 土壤中搀入沙子,改良 土壤结构。 河湖众多,水能(力)资 流水侵蚀作用强,地形 本地区是我国农业发 源、水资源丰富,有利于 复杂,类型多样,开发 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 发展水电、灌溉 利用难 较小的地区。加上劳动 力充足,临近商品粮基 地、工业城市和海港, 有开发丘陵山区资源的 人力和市场条件。土地 资源水资源社会经济因素 劳动力丰富而廉价, 靠近 商品性农产品基地, 工业 城市发展,市场广阔,海 陆交通便利 (4)综合利用: 走立体农业的道路(丘陵、山地面积大,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生态系统脆弱) ;优势资源开发; 生态建设(封山育林,推广生活用煤,炉灶技术革新,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 。千烟洲开发治理的成功经验 :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从以粮食为主转变到以林果为主,建立 立体的农业生产体系,充分发挥地区农业资源的优势。形成“用材林――经济林或毛竹――果园或人工草 地――农田――鱼塘”的农业布局形式,称之为“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 。 石漠化-石灰岩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除黄土高原外,我国还有许多地区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区。在云贵高原和广西的西北部,石灰岩山地广泛 分布。石灰岩的成土速度很慢,土层瘠薄。石灰岩地区溶洞和裂隙发育,丰富的降水流入地下,地表缺乏 蓄水能力,使生产、生活面临缺水问题。这些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均耕地少,经济落后,农民生 19 活贫困,陡坡开荒、乱伐森林的现象比较严重。植被一旦被破坏,土壤极易流失,石灰岩裸露,成为寸草 不生的“白色岩漠”(也叫“石漠化”) 。 6、西南交通建设 (1)交通落后: 西南地区地处内陆边疆,少数民族分布集中,腹地广阔,资源丰富,但交通一直制约着经济发展,使 资源优势不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 (2)区位条件: 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区位条件: ①西南地区有漫长的国境线,与越南、老挝、缅甸、尼泊尔、印度等国相邻,这些邻国经济相对落后。 ②本区位于我国内陆腹地,经济落后,开发程度低,但开发潜力巨大。 ③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可以利用边疆进行国际贸易,同时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春风,加快开发和经济 建设步伐。 (3)资源优势明显: ①水热资源丰富。但农林资源中耕地短缺, ②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分布集中且地域组合好。钒、钛、锡储量居世界首位,适宜于发展成为钢铁、 有色金属、化工等原材料生产基地。 ③农林资源、矿产资源各占一半,有利于工农业协调发展。 ④加之能源资源丰富,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 70%;四川天然气储量居全国首位(2006 年的普光气田; 2007 年中石油集团在四川探测出的龙岗气田预估储量高达 7000 亿立方米,将是中国目前已知最大的天然 气田) 。贵州省是我国南方第一煤炭大省,号称“江南煤海” ;广西北部湾油气资源前景看好。 (4)交通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①区内经济联系和协作薄弱,外运能力不足,影响生产。 ②地形崎岖、气候多变、山高谷深也限制了交通建设,因此,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是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首 要问题。 ③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本区对外开放的深入及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西南地区的交通运输需求将持续增 长。 (5)对西南地区的交通建设方案: ①出海公路:从成都经贵阳、南宁直到北海,使内陆资源优势近距离出海。 ②泛亚铁路:昆明一新加坡,使云南和东盟各国拥有一条贸易通道,缩短我国内陆省份南下印度洋的距离。 ③南昆铁路已经建成,连接西南内陆与南部沿海,实现优势互补,带动经济发展;利于民族团结,促进少 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快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促进当地商业、旅游业的发展。 (6)水(河)运发达: 长江: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三分之二,7 万千米;珠江:航道常年通航里程仅次于长江;京杭运河: 货运量仅次于长江居第二位 (7) 主要铁路和铁路枢纽: 五纵: ①京沪线 ②京九线 ③京广线 ④焦柳线 ⑤宝成线、 成昆线 三横: ⑦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其它:⑧西南:南昆线、川黔线、成渝线、襄渝线、昆河线 ⑨东部:金温线(金华-温州) ,皖赣线(芜湖-鹰潭) ,鹰厦线、南(莱)福线(南平或莱舟-福州) , ⑩南部:湘桂线(衡阳-凭祥) ,黎湛线(黎塘-湛江) 、广深线(广州-深圳) ,广三线(广州-三水) , 三茂线(三水-茂名) 。 铁路枢纽:株洲、南昌、上海、怀化 (8)主要港口: 上海、宁波(北仑) 、温州、福州、厦门、汕头、香港、湛江、北海、防城、高雄、基隆 意义:大大缩短到拉萨的距离,填补川西北、藏东南、甘南地区没有铁路的空白,对扩大西部地区路 20 网规模,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沿线资源开发与产业布局,带动沿线“老、少、边、穷”地区的 经济发展,打通我国与南亚陆路经贸通道。 7、长江的治理 长江的忧患: ①长江为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流域主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雨季较长,降水集中在 夏秋季节,为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 ②长江中上游地区,长期以来滥伐滥砍、陡坡开荒,森林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流域内的水土流失,大量 的泥沙带到下游地区,影响河流排洪能力。 ③长江下游地区的河湖长期淤积,湖泊面积减少,蓄洪能力大大降低,湖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 自然原因:主要为长江流域面积广大,加之流域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流量大且集中在夏秋季节, 容易引起河水暴涨。 人为原因:主要是长江的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使得长江下游地区的河湖淤积严 重,再加上围湖造田等,影响了长江下游地区的排洪能力。 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的治理: 一方面在长江的中上游地区修水库、水利枢纽(三峡工程等) ,下游地区加固江防大堤、建分洪、蓄洪 工程等。 另一方面要在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 防止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 减少旱涝灾害, 开始营造 “长 江中上游”防防林工程。 8、三峡水利工程建设 (1)位置特点:三峡位于湖北宜昌西陵峡三斗坪,为河流峡谷地带,蓄水条件好,处在全国地势二、三级 阶梯过渡带上,落差大,水能蕴藏量大,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河流流量大,冬季不结冰,库区地质条件 稳定安全。 (2)工程投资: 按 1993 年 5 月末的价格计算,三峡工程静态投资 900.9 亿元。其中枢纽工程 500.9 亿元,移民安置 400 亿元。 (3)工程作用: ①防洪:修建三峡工程最主要的目的是防洪。目前,长江中下游河道过洪能力与上游洪水来量大的矛盾十 分突出,许多河段的现有泄洪能力和防洪标准只能抵御 10~20 年一遇的洪水,荆江河段更为严重。三峡处 于长江上游山区转入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段,控制着长江上游全部来水和来沙。在此兴建的具有 393 亿立 方米库容的水库, 可有效控制长江上游暴雨形成的洪水, 大大提高整个流域的抗洪能力。 2007 年 6 月以来, 由于长江上游普降暴雨,三峡水库有计划的调洪泄洪,减轻了中下游地区的洪水危害。 ②发电:同时左、右发电机组同时开闸发电,发电是三峡水利工程又一重要功能,对缓解华中、华东地区 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有重要意义(见下图) 。 ③航运:同时三峡水利工程的兴建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川江航运条件,使长江真正发挥其“黄金水道”的作用 (见下图) 。 ④生态效应:正面――主要发生在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有效减轻洪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改善人们的生存 环境;利于中下游地区血吸虫病的防治;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 水期水质;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危害。负面――主要发生在库区,蓄水淹没土地、耕地和部分文物古迹; 移民任务艰巨,且移民、城市迁建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可能诱发地震及滑坡等;库区、库 尾泥沙淤积加重;三峡地区的自然景观受到一定的影响;对水中生物中的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产生一定影 响;可能加剧蚊虫滋生,影响人群健康。第四节西北地区21 【教材分析】中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显著。为了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布局生产力,有效的进行 区域管理,将我国地理区域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而西北地区是 四大地理单元之一。因此,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对认识我国区域差异和因地制宜发展生产有非 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发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区、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区和工业城 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用图、画图的能力概括出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干旱,并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 然特征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本区自然资源丰富、地域辽阔、草场众多, 看到本区农牧业发展前景很好,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边疆的教育,激发学生开发边疆、建设祖国的决心和 信心。 【教学重点】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教学过程】[提问] 在中国分区地理的学习中,我们已学过了哪几个分区?谁能概括各分区的区域特征?(从位置、自 然条件、经济特点等角度引导。 ) 用投影仪展示两组图片,一组反映“打磨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一组反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 低见牛羊。 ” 教师:一首“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写不尽西北的开阔与广袤,一首“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 低见牛羊。 ”写不尽我们对西北的赞美。请同学们分析以下所描写的是中国哪个地区的景观。 “早穿皮袄午 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生:西北地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西北地区。 西北究竟是一个怎样神奇的地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展示地图] 西北地区图。 师:学习一个新的区域的第一步是要学习什么? 生:从学习区域的位置、地形、范围等自然地理特征开始。 [提问] 谁能指图说出本区的范围和作为地理界线的事物,及所包括的省区和相邻的国家,然后概括出本区 的位置特点?(从纬度、海陆和相对位置不同角度引导。 ) [归纳] 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边疆,属于内陆地区,跟海较远,越往西跟海越远。 1.位置: (1)经纬度位置:73 ?E-123 ?E,32 ?N-50 ?N (2)地形上: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3)邻国:有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 2.范围: (1)地形上:主要地形区包括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2)政区上: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西北地区大体上位 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 区和甘肃省北部。 3.面积和人口: 全区面积约占全国 30%,人口只占全国 4%,属于地广人稀之区。 4.民族: 以汉族为主,占到 2/3,内蒙古、宁夏、新疆分别是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的聚居区,新疆北部有 哈萨克族居住。 [教师提问] 分析: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为什么古人会这么说? 22 生:深居内陆,山脉阻挡夏季风很难达到西北地区。 本区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这对本区的降水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 降水少,跟海洋越远降水越少,即越往西降水越少。 3、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干旱为主 (1)水分条件自西向东递减-经度地带性明显 我国西北地区由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以此为基础,自东向西植被、农业生产也呈现出 了不同的特征: 西←DDDDDDDDDDDDDDDDD 东 塔里木盆地←D贺兰山←D内蒙古草原←D大兴安岭 温度带 降水量 干湿状况 地面植被 农业生产 地带规律 暖温带←――-DDD中温带←――DDD中温带 50mm 以下←DDD200mm ←DDDDDDD400mm干旱←DD-半干旱←DDDD-半湿润 荒漠←一草原荒漠←一草原←一森林草原←温带森林 绿洲农业←半干旱草原牧区←半干旱农垦山地牧场 灌溉农业 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以干旱为主, 年平均降水量从东部 400 mm 左右向西减少到 200 mm、 50 mm 以下。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地表植被因降水不同而发生变化,自东向西由草原过渡为荒漠草原再到荒漠。 沙漠广布, (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距海洋远近,降水减少――经度地 带性 (2)气候成因: 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特别是青藏高原) ,加上地形闭塞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与同纬度比较: 为同纬度地区降水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 [读图指导] 指导学生用地图册“中国年降水量”图进一步说明本区降水量的分布:在内蒙古东部为 400 毫 米,往西逐渐减少到 200 毫米以至 50 毫米以下。植被受降水分布而影响,大于 400 毫米---森林,400-200 毫米草原,200--50 毫米荒漠草原,50 毫米以下荒漠。由东向西递减。所以,干旱成为本区的主要自然环 境特征。 [出示投影片] 西北地区的草原和荒漠分布图。 [提问] 本区地表植被,由东向西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回答] 由东向西,地表植被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指图讲述] 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夏季降水稍多,水草丰美,马牛羊成群。贺兰山以西的内蒙古西 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两大盆地,由于降水越来越少,草原上的牧草越来越矮小稀疏,逐渐成为荒漠。 [提问] 除海陆位置外,还有什么能影响到水汽深入西北内陆呢?(地形)本区有哪些主要地形区? [读图] 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天山、吐鲁番盆地、塔克拉玛干沙 漠。说明本地主要以什么地形为主? [讲述] 本区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部风蚀 作用显著,戈壁滩上形成奇形怪状的风蚀城堡、风蚀蘑菇等;塔里森盆地中部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塔克拉码干沙漠,沙漠地区随处可见绵延起伏的新月形沙丘, 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吐鲁番盆地――天 山山间断层陷落而成,盆地中的艾丁湖是我国陆地上最低点,湖面低于海平面 155 米。由此可见,西北地 区地形主要是以高原、盆地为主。23 (1)内蒙古高原地貌特点: 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平均海拔在 1000 米以上。高原上 开阔坦荡,起伏和缓,既有碧野千里的草原,也有沙浪滚滚的荒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 和沙漠和库布齐沙漠是较大的沙漠。 (2)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分别位于天山南北两侧,属于南疆和北疆。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四周高山环绕,塔克拉玛 干沙漠居于盆地内部,是我国最大沙漠。准噶尔盆地是我国第二大内陆盆地,是一个半封闭的盆地。 [提问] 请同学们在地形图上找找新疆境内的主要山脉、盆地,说说新疆地形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板图] 新疆“三山夹两盆”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并指导学生在书本上画) 。 [指图讲解] 新疆的地形就像“疆”的右半部分――“” ,从北向南三条横线依次代表阿尔泰山、天山和 昆仑山脉,两个“田”分别代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形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结构特点,天山横 亘在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之间。 [读图] 在“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上找出塔里木河。观察本区河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讲述] 本区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其中最长的是塔里木河。湖泊也多为内流湖。与南方地区的“水乡 泽国”形成鲜明对照。原因是:深居内陆,降水少,蒸发强烈,所以河流稀少,水量也小。河流沿途多沙 漠、戈壁,水分大量蒸发、渗漏,因而水量越来越少,下游多消失在沙漠中或流入内流湖,不能流入海洋。 [提问] 有人说,在西北地区水贵于金子,你同意吗?为什么? [讲述] 因为本区气候干旱,水是多么稀少,所以水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来说,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 农业来说,水源就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 [承转] 西北地区流行一句话:麻雀、孔雀东南飞,这话什么意思呢? [讲述] 要想发展西北就必须有世界眼光,而世界发展的出路无非是工业化问题,怎样才能迈上工业化的道 路呢?让我们找找西北地区发展的优势。 以煤炭、石油、天然气,天然气储量丰富为代表的能源资源和以稀土和镍为代表的有色金属极其丰富, 进一步开发潜力很大,内陆湖泊盛产多种盐类。 著名的矿产地:油田:克拉玛依、玉门、南疆。稀土:白云鄂博。有色金属:镍(金昌) 。在东天山又 发现了超大型铜矿。新疆塔里木盆地蕴藏丰富的油(塔中和塔北的石油)气(轮南天然气)资源,是西气 东输工程的主要气源。 水能资源丰富,仅次于西南地区、中南地区居第三位――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但是水资源不足。 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一直以来非常落后,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主要交通:古代丝 绸之路,现代的公路和兰新、包兰铁路干线,南疆铁路。 根本改变了该区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为该区资源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 【农业-重要牧业区和灌溉农业区 (1)农业生产条件: Ⅰ有利条件:①夏季气温高,运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②牧场广大,宜农荒地多。③新疆、河西走 廊有冰川融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黄河水灌溉。 Ⅱ不利条件:①冬长夏短,寒潮影响大,春季沙尘暴频发。②降水少,蒸发强,农业需灌溉,灌溉水源不 足。③地表植被差,沙漠化严重,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盐碱化严重。 (2)农业活动特点: 重要的牧业区。种植业以旱作为主,灌溉农业突出(新疆为绿洲农业) 。一年一熟,南疆(暖温带)两 年三熟。 (3)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内蒙古牧区和新疆牧区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防止沙漠化扩大和草场 退化,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是本区的主要任务。 24 ①主要畜产品: 三河马、伊犁马、三河牛、骆驼、内蒙古细毛羊、新疆细毛羊、阿尔泰大尾羊、宁夏滩羊。西北地区 草场广布、草质优良,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本区出产的肉、奶、毛、皮及其加工产品,不仅满足当 地人民的生活需要,还大量输送到国内其他地区或出口到国外。 ②内蒙古的牧区: 主要集中在贺兰山以东,这里降水较多,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草场质量较好,优良的畜种有内蒙古 的三河马、三河牛等。贺兰山以西气候渐趋干旱,草原产草量减少,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 ③新疆山地牧场: 新疆主要形成山地牧场,集中在天山、阿尔泰山,夏季牧场在林带以上,冬季牧场在山麓地带。优良 畜种有伊犁马、新疆细毛羊等。 (4)灌溉农业 ①灌溉水源: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 ②主要分布区: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绿洲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本区天然降水少,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但由于夏季气温高,在有河水、 高山融雪、地下水灌溉的平原地区,小麦、水稻、棉花、瓜果、甜菜都生长良好。内蒙古河套平原、宁夏 平原,自古以来被誉为“塞外江南” ,有“千里黄河富宁夏”之说。 河西走廊:利用祁连山雪水灌溉,是西北重要的粮、棉、瓜果之乡。新疆有大小数千个绿洲,是最重 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这里夏季高温,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适合多种农作物种植。在水源丰富的地区, 人们发展种植业,修建灌渠、坎儿井等水利设施。 】 [提问] 请问西北地区主要适宜发展什么农业呢?(畜牧业) [板书] 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气候干旱――畜牧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①畜牧业:高原牧区、山地牧场――内蒙古东部高原牧区和新疆、甘肃等地高山牧场。 [提问] 假如你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位农场主,要建个畜牧业基地,你觉得建在哪里比较合适呢?能在图上 画出来吗?还有什么地方可建畜牧业基地呢? 锡林郭勒草原、呼伦贝尔草原、天山牧场 [ 展示投影 ] 由山麓到山顶植被有什么变化?如何利用这里的草场资源呢?山上是冬季牧场还是夏季牧 场?为什么? 这就是新疆天山山地牧场,因水热条件引起牧场分布具有垂直分布的特点。 [提问] 除了发展畜牧业,在西北地区还可适当发展什么农业?(种植业) 水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之一,在西北,大气降水的可靠性不大,那么水从何而来呢?请你帮助 找水,并设想一下种植农业区可能分布在哪儿?为什么? [学生] 灌溉农业: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 [讲述] 对,大家的眼光不错,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可以引黄河水灌溉,这里因为有了水,而发展成为 物产富饶的绿地,因而被誉为“塞外江南” 。 [提问] 还有哪儿可发展农业?怎样解决水的问题? [讲述]夏季,因为夏季时气温高,冰雪融化。 绿洲农业。 [提问] 那么,怎样利用地下水呢? [展示投影] 介绍坎儿井原理。 [讲述] 坎儿井真是保护灌溉、节约用水、防止蒸发的一处好方式。 [小结] 在西北地区发展农业,必须要有水灌溉,那么这种农业,我们叫做“灌溉农业” 。 新疆:夏季高温,光照充足(强) ,昼夜温差大,有稳定的灌溉水源,绿洲灌溉农业发达,特色农产品 众多(小麦、玉米、高粱;棉花、甜菜、多种瓜果等) 。 [展示图片] 有关西北土地沙漠化、草原退化、动物遭杀的图片。 25 [承转] 但是,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所以,在资源开发中必须要注意什么问 题? [学生] 生态环境的保护。 对北京等华北地区有严重影响的强沙尘暴多发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 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地。说明内蒙古沙漠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目前最为重要。 最主要是缺水-沙漠化与风蚀。 (1)荒漠化成因与表现: 西北大部分地区于旱缺水,植被覆盖率低,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目前,由于人口增长过 快,经营管理粗放,超载放牧和盲目开垦,导致内蒙古草原已严重退化,沙化和沙漠面积不断扩大。从东 到西,产草量下降了 40%~60%,载畜量随之下降,昔日的“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已不多见。新疆草 场的退化面积和虫、鼠害面积也在逐年扩大。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 26%,沙化面积占总面积的 49%, 沙漠面积逐年扩大。 ①过度樵采。 在缺乏能源的地区,樵采天然植被是燃料的主要来源。在鄂尔多斯沙区,每年每户大约要挖 67 平方米 的沙蒿作为烧柴。在内蒙古东部库伦旗北部的额勒顺乡,1000 多户居民每年需要的薪柴相当于破坏近 100 平方千米的灌木林。 ②过度放牧。 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超载放牧,导致牧草生长能力和土壤结构被破坏、 土地沙化、草场载畜量降低,从而形成新一轮的过牧,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进程。 ③过度开垦。 草原是干旱、半干旱水热条件下形成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比较脆弱。20 世纪 60、70 年代,牧区草 原展开了空前规模的农垦活动,出现了“垦草一亩,沙化三亩”的现象。 (2)荒漠化危害: 荒漠化的发展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进而影响到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甚至严重影 响了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京津地区每年春季爆发的沙尘暴就是典型例证。因此,重建和恢复西部生态环 境成为加速西部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3)荒漠化治理措施: 目前,西北地区的人民正在通过 ①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生态林, ②大力发展人工草场、推广栏养和封沙育草等措施和技术,重建西部的生态环境。西北地区的人民在 长期与荒漠化斗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防沙、治沙经验。如宁夏中卫市沙坡头,滔滔黄河在这里横穿腾格 里沙漠南缘(如图) 。为了防御流沙侵袭包兰铁路,科研人员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铁路沿线. ③扎设方格状的沙障。 这种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程度消减风力;另一方面可以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草方格 腐烂后成为有机质增加肥力,这样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沙障固沙成本高、费用大,但用于保护交通干线 非常有效。 (4)我国防治荒漠化的技术与模式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 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 荒漠化土地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 27. 9%, 并且以每年 3436 平方千米的速度递增, 造成的沙化年直接经济损失达 540 亿元。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荒漠化 防治工作,我国荒漠化治理总体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几十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实践中研究总结出一系 列成功的经验和技术模式,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Ⅰ有效遏制沙漠的五项技术 ①植物固沙:这是控制流沙最根本且经济有效的措施。固沙植物能为沙区人畜提供燃料和饲料,同时, 又可以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其内容主要包括:建立人工植被或恢复天然植被;营造大型防沙阻沙林带, 26 以阻截流沙对绿洲、交通线、城镇居民点的侵袭;营造防护林网,控制耕地风蚀和牧场退化;保护封育天 然植被,防止固定半固定沙丘和沙质的沙漠化危害。 ②工程治沙:治理流沙时,采用柴草、粘土、卵石、网板等材料设置障碍物或铺压遮蔽,借以阻沙固 沙;利用地形地物设置屏障,改变大风方向,输导流沙定向吹移;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机械地进行干扰 控制,以固定阻挡、输导搬运流沙,定向塑造风沙地貌,改变沙地条件,转害为利。 ③化学固沙:在流动沙地上通过喷洒化学胶结物质,使其在沙地表面形成有一定强度的保护壳,隔开 气流对沙面的直接作用,提高沙面抗风蚀性能,达到固定流沙的目的。 ④旱地节水:水资源匾乏,是制约荒漠化地区土地综合整治与开发的主要难题,因此,引进和开发节 水技术,发展灌溉农业就显得至关重要。一般采取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田间节水等技术。 ⑤退化地开发: 国在防止荒漠化的同时,适度进行了开发利用,形成和完善了不少农牧业开发技术。在农业上,主要 有引水拉沙造田、老绿洲农田改造、沙地衬膜水稻栽培、盐碱化土地改良,以及日光温室栽培与养殖、地 膜覆盖栽培和无土栽培等技术;在牧业上,主要有合理轮牧、以草定畜、草场改良和温室养殖技术;农牧 综合技术主要有“小生物经济圈”建设,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 Ⅱ我国四种治沙推广模式 ①赤峰模式(半湿润区模式)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历史上水草丰 美的大草原,荒漠化土地达 7 万平方千米,占总土地面积的 77%,251 万公顷草场退化,全市 70%的人口、 12 个旗(县)的 148 个乡镇受沙漠化危害。后采用固沙造林育草技术、沙地衬膜水稻栽培技术和“小生物 经济圈”整治技术进行治理,全市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不足 5%,提高到 21.2%,区域性生态环 境得到明显改善。赤峰模式适用于半湿润区的荒漠地区推广。 ②榆林模式(半干旱地区模式) :榆林地区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沙化面积达 2.44 万平方千米,有 6 座县城陷于重重沙漠之中,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有几个气候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