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股市暴涨原因是在跟美国抢钱吗

update1229.&br&&br&前文很多内容不严谨,我想回来认真聊两句,如果你只认为“万宝大战”的背后是赵家人的阴谋阳谋,那么请忽略我的这个答案,或者直接跳到&b&标题5、6、7加黑处&/b&,看我的观点。如果你想一起探讨保险“野蛮人”的逻辑,那就占用你3分钟,看看这个抛砖引玉的答案。&br&&br&我想很多人应该在14年之前,根本不知道知道ab是谁,彼时,ab只是一家中小型保险公司,市场份额常年排在行业中游。&br&但13-14年中,接连举牌金融街 民生 招行 金地,让ab一度成为“最激进”的机构投资者。&br&&br&&br&&br&&b&1ab与前海靠的是啥模式?&/b&&br&逻辑很简单,通过资产驱动负债。&br&简而言之,通过高收益的投资项目,覆盖高收益的保险产品的成本,通过投资优质资产,获取权益类收益,分享标的资产的长期利润。这与中国保险行业传统的注重资产配置和负债久期不同,关于资产负债能否匹配,也在业内引发了争议。&br&&br&事实上,这个模式并非是ab创造的。熟悉保险or投资的人都知道,这其实就是股神巴菲特的做法,用低成本的保险资金去投资,用金融资本去并购产业资本。&br&&br&&b&2钱从哪儿来?&/b&&br&答案来自前一个问题,投资型保险产品。&br&大部分中小保险公司的投资型保险产品销售渠道都是银行。今年前海人寿、生命人寿的路数也是如此,通过发行高息趸交保险产品(万能险、分红险等),在银保渠道吸收资金,做大然后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操作。(万能险被媒体黑的太惨了点,实际上万能险多为2-3年期,在到期之前退保险会有一定的本金折损,退保率没有那么高。所以万科停盘,真心不会加大前海人寿的资产负债匹配的风险)&br&&br&说白了,理财型保险的消费主力就是在银行里买理财的人们,高于银行收益,又比银行理财产品多了保险功能,此类产品的吸引力还是很高的。&br&&br&&b&3险资买的是啥?&/b&&br&前面讲了负债。下一步就是寻找高收益资产了。&br&保险资金可不是乱买,其背后是有逻辑的。&br&&br&·低估值高ROE蓝股筹,或拥有良好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的公司。(标的:房地产、银行、零售业)&br&&br&·偿付能力的考虑:增加投资收益和增厚净资产,提高偿付能力。&br&按照监管要求,在会计处理上,目前保险公司持有的股票类资产会计处理主要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简而言之,险资对个股的持股不足20%,一旦市场大跌,动态监管的偿付能力达标压力将变得非常大;而当持股超过20%之后,投资可以转为长期股权投资以权益法记账,增厚了利润,避开了波动)&br&&br&·协同效应:通过购买股票,延展业务板块。&br&保险偏爱银行的理由不用多说了,其偏爱地产,也有养老地产、健康地产、地产金融的合作机会。从万科与ab的声明中也能看到这一点。&br&&br&&b&4为什么保险突然成了主角?&/b&&br&如果我说保险牌照是金融行业最值钱的牌照,应该很多人想打我脸。&br&但是如果把保险牌照当作投资牌照看,其性价比原高出其他金融牌照,保险资金可投资的范围应该是最广的。&br&&br&90年代,保险资金只能买债券和存在银行。&br&进入新千年之后,保险资金可以买基金、股票。&br&2010年以后,可以买不动产、PE、股指期货、海外投资、信托、证券资管等等。&br&监管层不仅放宽了保险资金的投范围,同时也赋予保险投资更多自主权,这极大程度的鼓励了保险公司,尤其是中小保险公司的投资热情。(这是市场化的好事,放宽不等于没有监管,保监会制定了详细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监管。)&br&&br&有钱、有政策、有标的物,有14年ab的榜样作用,今年保险资金二级市场上大手笔频发的原因显而易见。&br&&br&但是事实上,保险资金在二级市场的投资真不多,机构进行保险资金配置的重心确实不在二级市场上,6成的险资还是趴在债券及存款上。从11月的数据来看,假设保险公司有100块钱,其中其实只有15块放在了股市里。&br&按照保监会的规定,保险公司投资股票的比例上限是总资产的30%,其中投资蓝筹股票的比例上限是总资产的40%。以ab的情况来看,从13年到今天,二级市场配置的资产应该是千亿规模,但是其最新公布的总资产是16500亿……单从这个数据上来看,说ab是赵家人在资本市场上的大买手,ab在布大局,我确实没看出来…&br&&br&&b&5回到正题,安邦的动机。&/b&&br&&br&&b&安邦看重的是什么?我想应该是通过金融资本撬动和产业融合的机会。&br&从民生、金地的项目里能看出来ab这个逻辑,建立财务投资关系,扩大决策领域的话语权,提供现金给地产公司,业务模块融合,给购房者提供贷款,获取更多利益。这一个完整的链条,想象空间及诱惑力极大。&br&&br&当然,这只是逻辑,能否真的走得远,融合的好,还要看双方的实质合作。&br&但是,看看平安吧。平安就是上面那条逻辑的优秀玩家了。我想,从平安和万科、碧桂园、包里、华润、绿城、龙湖等等的合作,就能看出来安邦动机到底在哪里。&br&&br&按照这个逻辑,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是正效应的事情,保险资金也不应该被恶意揣测。野蛮人、恶意投资者等名词近期被媒体用烂了,但是实际上,从安邦自身的案例来看,其买入的几家标的,还没看到真正的类似kkr的做法。&br&&br&6这是安邦与前海做的一场局么?&br&&br&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不是。据我自己的观察,以及与ab内部人士的沟通,我看不到安邦有在布局的意图,也看不出来所谓的“赵家人”在这件事上布局的动机。&br&今天有媒体(就是渣浪)传安邦受让宝能股票,评论里也有人迅速赶来打我脸。&br&但事实上,两个小时后,此消息就被万科公告是谣言,我的脸也好好的。&br&我不太明白,如果说,这是一场局,知乎精英们都看得懂,以王石的能力反而看不懂么?&br&我不太明白,如果王石和知乎精英们一样看得懂,以王石的性格,王石会只打前海,不打安邦?&br&我也不太明白,为什么赵家人要利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政治斗争。&br&&br&万科是掌握中国经济命脉了??还是王石是站错队了,要被和谐了???抑或是赵家人需要卖房子挣钱了???&br&&br&7为什么我说万科和安邦和前海玩不到一起。&br&前海的量级和安邦以及万科真的差的太远了,确实是蛇和象的差别。&br&这个量级不止是资产规模几十倍的差距,更是背后的品牌价值、信用背书、融资成本、有形无形资源各方面的差距,这个差距确实不是靠杠杆能弥补的。&br&王石就不说了,其观点已经表示的淋漓尽致了。&br&至于安邦与前海,虽然不像“宝万”之间“相爱相杀”,但业内人都知道,安邦的目标是全球化的金融集团,其合作的金融机构是黑石、TPG、凯雷这个级别的。&br&当然,下面也有评论说,前海当不了ab的同谋者,也可以是安邦的“旺财”啊。&br&我只能说,别tmd yy了。为了养这个旺财,安邦自己有好几百亿不挣,让前海去挣,就为了买个白骑士的称号?你以为和你一样,是商业界的一朵白莲花啊?&/b&&br&&br&-------------------------------------&b&原答案&/b&-----------------------------------------------&br&不请自来。说真的,知乎的投资者应该挺多的,可是除了yy阴谋论赵家人之外,不能说点有用的么…&br&因为业务关系,对ab及其高层都了解比较多,果断匿了…&br&先说一点ab对这个项目的看法吧 这个项目对他们而言真不是重点…小散户们还真以为大机构会只玩国内的二级市场么?险资走出去才是ab的主业啊~&br&和复星一样,ab他们的重心全在海外项目上 据我所知 ab的海外项目储备了不少了 春节前或许还会公布几个大海淘&br&&br&回到正题,据其内部人士透露,有以下几点动机:&br&1保险资金长期配置需求,大型蓝筹股一直都是ab的投资标的,万科 民生 金地 金融街 招行等。再加上现在资产荒,保险公司买买买突然就多了起来。据一位ab的分析师说,他们最近半年调研很多,大都是蓝筹的现金牛。股民朋友后期可以在关注一下,如果ab还下手的话,可以跟着ab去买 看看金风 同仁堂的涨势&br&2ab对土地开发的需求,和几大保险公司一样,养老地产 健康地产是趋势。据说ab土地储备也有不少了,其希望有大的开发商一同合作开发,这也是其投资万科 金地的初衷。业内这也是常态 平安和碧桂园的模式就是先例。&br&3时间契机 上一波牛市的起点还有人记得么?就是ab买民生,当时的点位和现在的点位是有共同点的。手机码字,暂时无图…据我了解,其资管的核心分析标准就是估值,只卖估值便宜的不买贵的…btw ab对成本的考核非常严格 从业务上也能看出来…现在的点位应该是ab认为的低谷了,再加上万科的股价那么便宜 是符合ab的投资标准&br&4ab应该是财务投资 至少在王石几次发声前都是。发现宝能系动作太大 果断顺水推舟的吸筹 最终发挥了筹码的价值 和万科结盟。这个时机和局面的判断确实是高&br&5据内部人士透露 ab其实和宝能无爱 内部更推崇万科,现在的yy说安邦与宝能系是双簧,根据内部核心人士证实,纯属yy…我觉得以ab的高冷范也是玩玩看不上卖菜的老板的…&br&6ab的ceo很欣赏王石 建议好好再看看ab的声明 嘿嘿 其实是有亮点的。&br&7王石的性格 从他的作风上能看出来 还是有颗年轻且矫情的心 和安邦的风格能混搭不?能不能真的好好走到最后 值得观望
update1229. 前文很多内容不严谨,我想回来认真聊两句,如果你只认为“万宝大战”的背后是赵家人的阴谋阳谋,那么请忽略我的这个答案,或者直接跳到标题5、6、7加黑处,看我的观点。如果你想一起探讨保险“野蛮人”的逻辑,那就占用你3分钟,看看这个抛砖引…
正常。复制一下今天早上回答的另外两个的答案。(建议知乎对相似问题进行一定的整理)&br&&br&我主要从&b&资金供给&/b&和&b&企业资产负债表&/b&两个方面谈:&br&&br&就&b&资金供给&/b&而言。2008年以后,资金主要有两个方向,&b&一是地方政府投资的基建项目,另一个是房地产&/b&。地方政府建设资金来源主要靠卖地和以地质押的借贷,两者都依赖于房地产的繁荣。而房地产本身受到国家严控,银行和股市均不给融资,&b&资金主要走影子银行的高利贷和境外融资。在两位数的高利情况下,资金之所以还敢于进入房地产,主要也是依赖于房地产的繁荣。&/b&那么,房地产本轮繁荣的根子在哪里呢?&b&外在条件是,美联储的货币放水,人民币升值,境内热钱泛滥,房价给人们只涨不跌的假象。内在条件是中国政府的经济保底,地方政府在城镇化的名义下,推波助澜。&/b&由于地方投资和房地产吸走了中国绝大部分资金,导致全民炒钱,&b&市场利率基本在20%以上,这么高的利率,谁还愿意拿钱去买股票呢?这是中国股市长熊的核心原因。&br&&br&&/b&但去年十月份时,资金供给面情况正在起变化。&b&首先,新领导班子上台,严查地方债务黑洞,地方乱借款乱投资的现象得到遏制。其次,美联储即将退出QE,全球资金流向将发生逆转,中国境内资产特别是房地产将受到冲击。&/b&房地产投资和地方政府借贷都将迅速下滑。&b&吸引资金的两大源头没有了,市场利率必将走低,资金将会选择长期被低估的股市。&/b&&br&&br&就&b&企业资产负债表&/b&而言。经过2008年以来5年加杠杆,中国负债已经很高了,政府性债务总计亿元,占GDP的比重是58%,企业负债总额70万亿,占GDP的比重达130%,对比一下美国,政府负债水平在110%,但企业只有40%。与中国刚好相反。&b&中国企业去杠杆降低资产负债比率已刻不容缓,因为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必冲击中国境内资产,进而引发债务通缩。&/b&而企业要想降低资产负债比率,靠还债做小分子,是不可能的,因为没钱还。只有一条路,补充资本,做大分母。&b&历史上,咱们干过这事,很成功地帮助了国有企业脱困。&/b&因此,政府必旧径依赖,再玩一把,启动股市,帮助企业去杠杆,同时也是避免中国爆发债务危机的必然路径。&br&&br&上面的文章摘自昨天写的《&b&我是怎样预测牛市的?&/b&》,下附原文。自己里面推导逻辑的现实基础还没有变化,政府新的政策,还是要把资金往直接融资的方向上赶,&b&中国股市还将走得更高更远&/b&,当然,时间跨度需要很长。&br&&blockquote&&p&本来不想说股市。但沪指昨天一下飙了83个点,越过2700连眼都不带眨一下。不说对不起这盛况!&/p&&p&夸张的是,股票开户都排不上队了。国信证券泰九营业部因为前来开户的人太多,不得不高挂缓战牌:“人太多,请您明天再来!”图片都贴到网上去了。群众这热情,喜大普奔!&/p&&p&想想去年10月30日,我给报纸写了一篇文章《&b&中国6年大熊市快走到头了&/b&》,报纸还不敢用这标题,怕得罪熊股民们,换个标题将文章发了,这标题只好成了“先烈”。我在自己的新浪博客里原样贴出时,还拿哥白尼、布鲁诺自我勉励了一番。&/p&&p&在这篇文章里我重点谈的是资金供给:&/p&&p&2008年以后,资金主要有两个方向,&b&一是地方政府投资的基建项目,另一个是房地产&/b&。地方政府建设资金来源主要靠卖地和以地质押的借贷,两者都依赖于房地产的繁荣。而房地产本身受到国家严控,银行和股市均不给融资,&b&资金主要走影子银行的高利贷和境外融资。在两位数的高利情况下,资金之所以还敢于进入房地产,主要也是依赖于房地产的繁荣。&/b&那么,房地产本轮繁荣的根子在哪里呢?&b&外在条件是,美联储的货币放水,人民币升值,境内热钱泛滥,房价给人们只涨不跌的假象。内在条件是中国政府的经济保底,地方政府在城镇化的名义下,推波助澜。&/b&由于地方投资和房地产吸走了中国绝大部分资金,导致全民炒钱,&b&市场利率基本在20%以上,这么高的利率,谁还愿意拿钱去买股票呢?这是中国股市长熊的核心原因。&/b&&/p&&p&到我写这篇文章时,资金供给面情况正在起变化。&b&首先,新领导班子上台,严查地方债务黑洞,地方乱借款乱投资的现象得到遏制。其次,美联储即将退出QE,全球资金流向将发生逆转,中国境内资产特别是房地产将受到冲击。&/b&房地产投资和地方政府借贷都将迅速下滑。&b&吸引资金的两大源头没有了,市场利率必将走低,资金将会选择长期被低估的股市。&/b&&/p&&p&写
这篇文章时,美联储还没有提出缩减购债,但40多天后,12月18日,美联储宣布逐步退出量化宽松。尽管当时房价还在上涨,但根据我的判断,美元逆转就意
味着,中国房价逆转会马上发生,境内资产必将受到冲击,由此会引发可能的债务危机。所以,我在1月10日,写了另一篇文章《&b&只有资本市场才能救经济&/b&》。&/p&&p&如果说第一篇文章,我是从&b&资金面&/b&来谈股市转牛的可能,那么,在这第二篇文章中,我主要是从&b&企业资产负债表&/b&的角度,来谈股市转牛的必要:&/p&&p&经过2008年以来5年加杠杆,中国负债已经很高了,政府性债务总计亿元,占GDP的比重是58%,企业负债总额70万亿,占GDP的比重达130%,对比一下美国,政府负债水平在110%,但企业只有40%。与中国刚好相反。&b&中国企业去杠杆降低资产负债比率已刻不容缓,因为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必冲击中国境内资产,进而引发债务通缩。&/b&而企业要想降低资产负债比率,靠还债做小分子,是不可能的,因为没钱还。只有一条路,补充资本,做大分母。&b&历史上,咱们干过这事,很成功地帮助了国有企业脱困。&/b&因此,政府必旧径依赖,再玩一把,启动股市,帮助企业去杠杆,同时也是避免中国爆发债务危机的必然路径。&/p&&p&就在我写这篇文章之后两个月,春节一过,人民币先暴贬一次,接着房价立即掉头向下,信托面临刚兑危机。我在5月13日发表一篇文章《&b&财富效应大挪移已经开始&/b&》,在这篇文章的结尾,我有一段话:&/p&&p&&b&“钱
爱往哪里扎堆,财富效应就在哪里出现。接下来,资金向何去处?别的就不说了,眼前明摆着的是,实体经济荒废许多年,中央三令五申把钱往实体里赶,以前赶不
进去,以后还赶不进去吗?所以,去看看新《国九条》吧,别光顾着抠里面的字眼抱怨,把它放到更大的宏观背景上来看,至少我个人觉得,这份文件已经指明了
“钱”进的方向。”&/b&&/p&&p&可能有人看不懂里面的话,但懂的人都知道,&b&新《国九条》是中央今年出台的促进股市发展的新政。钱进的方向其实就是股市。&/b&&/p&&p&进入6月,我看到平安银行的一款产品:&b&消费贷资产证券化&/b&,尽管这款产品被央行叫停,但我知道,&b&它实际上是一种宣告,宣告中国在防止资产崩盘方面,还有大量工具没用。&/b&美国从上世界70年代就搞房地产资产证券化了,中国到现在还没有。&b&如果你能想清这里面的原理,你当然对境内资产有了信心,基本上崩盘是不可能出现的了。&/b&由此,我在7月的文章中,开始看好银行股,详细理由见我11月29日的文章《&b&告诉你银行股上涨背后的真正玄机&/b&》,就不再多说了。&/p&&p&&b&晚近的银行股暴涨,那只是主流资金逐渐认清了一个真相,那就是预期中的人民币资产崩盘是不可能发生的。&/b&能够帮助主流资金认清这一点,&b&APEC会议功不可没。&/b&&/p&&p&我在APEC财长会议刚结束的10月28日,即写了一篇文章《&b&全球经济准备开吃“基建”大补丸&/b&》,随后我又写了一篇《&b&人民币可能会飞出一只&/b&&b&“&/b&&b&黑天鹅&/b&&b&”&/b&》,我的看法是:&b&亚太各国将启动大基建,来对抗美元回流带来的世界性通缩,中国作为基建大国,有经验、有资金、有产能、也有必要当上带头大哥,帮助亚太各国振兴经济,稳定资产,这是一个救人自救的好事。人民币资产的稳定性一举奠定了基础。&/b&&/p&&p&现在股市起来了,我上述推导逻辑的现实基础还没有变化,政府新的政策,还是要把资金往直接融资的方向上赶,&b&中国股市还将走得更高更远&/b&,当然,时间跨度需要很长。&/p&&p&记住一点,6000点是在2007年创造的,时间已过7年了,除非咱们国家在走下坡路,否则,没有理由今不如昔。&b&这7年,房价涨多少?物价涨多少?A股的市值沪指的指数为什么就不能涨?&/b&这都是极浅极浅的道理,用脚后跟都能想得出来。所以,那些认为中国股市没有基本面纯靠资金推动的人,基本上没什么脑子,不提他们也罢!&/p&&/blockquote&
正常。复制一下今天早上回答的另外两个的答案。(建议知乎对相似问题进行一定的整理) 我主要从资金供给和企业资产负债表两个方面谈: 就资金供给而言。2008年以后,资金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地方政府投资的基建项目,另一个是房地产。地方政府建设资金来源…
雪球的前身i美股曾有一篇神文,统计了美国标普500前十大权重股的市值。以下贴其一头一尾两张图,致敬!&br&&img src=&/41cbd0884c_b.jpg& data-rawwidth=&522& data-rawheight=&5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2& data-original=&/41cbd0884c_r.jpg&&&br&&img src=&/adcdd7af0525f_b.jpg& data-rawwidth=&521& data-rawheight=&5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1& data-original=&/adcdd7af0525f_r.jpg&&&br&31年间,最大市值公司的门槛从500亿增至5000亿美元,整整十倍。然而31年同样是一代人的时间,10倍的涨幅换成年化增幅不足8%。再换看榜单上仍健在的面孔,仅有AT&T、IBM、EXXON和GE。这四家公司市值的增幅又分别是多少呢?&br&AT&T:194,938 / 47,750 = 4.08,年化增幅仅&b&4.6%&/b&&br&IBM:216,936 / 33,587 = 6.46,年化增幅仅&b&6.2%&/b&&br&ExxonMobil:403,867 / 27,071 = 14.58,年化&b&9.0%&/b&(考虑到埃克森和美孚于1999年合并,原埃克森股东从市值增长上得到的实际收益率比9.0%更低)&br&GE:226,714 / 13,072 = 17.34,年化&b&9.6%&/b&(GE也是一家喜欢并购的公司。用现金并购则会减少股东在分红方面的额外收益,用股权并购则也会降低股东从公司市值增长上得到的收益)&br&&br&除了这四家以外,柯达已经破产。GM(通用汽车)在08年也濒临破产,国有化后重新上市。斯伦贝谢和壳牌都已掉出了前十榜单。而其它石油公司被并购后也就将将取得埃克森美孚的收益率。&br&&br&&b&这十大公司加总在30年间的收益率远不如美股整体的表现。&/b&有人或许会说,30年太长,那么10年又如何呢?我们贴上2002年的十大龙头公司如下:&br&&img src=&/4bc39a87f9f315a06f020c917a7dd3e4_b.jpg& data-rawwidth=&525& data-rawheight=&5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5& data-original=&/4bc39a87f9f315a06f020c917a7dd3e4_r.jpg&&&br&从2002年至今,如今仍在榜单上的是:&br&微软 MoM = 228,170 / 276,411 = 0.83 IRR = &b&-1.9%&/b&&br&GE MoM = 226,714 / 242,308 = 0.94 IRR = &b&-&/b&&b&0.7%&/b&&br&埃克森美孚 MoM = 403,867 / 235,108 = 1.72 IRR = &b&5.6%&/b&&br&辉瑞 MoM = 186,494 / 188,377 = 0.99 IRR = &b&-0.1%&/b&&br&强生 MoM = 196,067 / 159,550 = 1.23 IRR = &b&2.1%&/b&&br&IBM MoM = 216,936 / 130,982 = 1.66 IRR = &b&5.2%&/b&&br&&br&这样的收益率不会让股民满意吧?都不用提那剩下四家掉出出榜单的了。而同期,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从1320点上涨至3020点,超过上面的任一家公司市值涨幅。道琼斯指数从8340点上涨至13100点,相当于上面表现最靓眼的埃克森美孚和IBM的表现。&br&&br&美国股市三十年的历史已经表明,&b&买入市值最大的十家公司长期投资将大幅跑输市场&/b&。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题 - &b&增长的极限&/b&(德内拉·梅多斯1972年的著作,再次致敬)。骑行客归纳在股市中可表述为以下3句话:&br&1. 平均看,&b&经济体中市值最高的企业其增长将受制于经济整体的表现&/b&,美国如今是3%,而中国是7%;&br&2. 由于企业更会受到行业兴衰和竞争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b&市值最高的公司就仿佛照射在经济体头顶上空的艳阳,即将迅速开始西斜,长期看弱于整体经济的表现&/b&(从,或加上破产和掉出榜单的公司,其整体市值增幅一定低于美国的经济表现)。&br&3. &b&周期股或成长股,其冲上top榜单时往往处于行业的过热期&/b&(无论是实际上还是预期上)。大热之后见光死。&b&投资于这类股票往往收益为负&/b&,例如1999年投资微软市值6000亿美元,2007年投资埃克森美孚市值5000亿美元。
雪球的前身i美股曾有一篇神文,统计了美国标普500前十大权重股的市值。以下贴其一头一尾两张图,致敬! 31年间,最大市值公司的门槛从500亿增至5000亿美元,整整十倍。然而31年同样是一代人的时间,10倍的涨幅换成年化增幅不足8%。再换…
哈哈,这个问题本人有亲身经历,这活脱脱的大学生炒股啊。&br&&br&&b&15年前的2000年,&/b&我还在大学主修会计(投资与理财方向),别笑,这个奇葩专业方向貌似前两年还存在;另外辅修计算机。我进入股市很早,家里父母是第一代股民,本人99年519时期扎入股市(高考前),年国有股分置改革前期是上上波大牛市,也是我的大学年代。&br&&br&然后我们开始上投资课了,我那位新潮的老师要求就是开两个户,一个实体户、一个虚拟户。我们有幸成为第一代大学生网络股民。&br&以本人的专业和家庭底子,我把虚拟户和实体户都开在华泰证券(当时叫江苏证券),因为他们当时是国内少有的投巨资做网络交易用户体验的,而且当时他们搞虚拟盘大赛,第一名有好像有10万的奖金。我当时是学生,有时间看盘,做超级短线,每天复盘,这可是真下工夫,图书馆各类证券书籍全部翻阅并做了笔记,女朋友都甩了两个,没时间哄着。我当时中了波涛的《证券期货投资计算机化技术分析原理》的毒,每天新潮的在电脑上设置函数选股,天天调KDJ布林线参数。中间拿过阶段赛的第一,但是最终结果是虚拟盘亏的老师都不忍看了,最大回撤75%。&br&&br&实体户因为真金白银,当时赶上牛市,老老实实按照价值分析原理,杜邦分析、加上跟庄量价分析秘笈之类,选定了以后不看,3500块两个多学期涨到2.6万市值(启动资金是打工兼职和占用住宿费攒出来的)。当时选定的是金鹰股份,现在看明显就是一个吃饱了吐不出来的傻庄,跟价值分析一毛钱关系没有。&br&&br&因为这两个户的原因,我和老师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他老人家当年高位选的同仁堂,这是我虚拟盘大赛获得阶段第一的主力仓位。当然他实盘买的位置不对,亏了不关我事。&br&&br&2003年年中毕业前夕,国有股改革帽子一压,管你是谁,全市场机构和散户通通亏的爹妈都不认识,我的实体户2.6万市值直接亏到4000多,几乎回到原点,我干脆清仓,用剩余的钱考个驾照完事。由此我深刻体会到,系统风险人力不可抗。&br&&br&&b&现在这个时代和15年前很像,很多年轻的大学生投身股市。&/b&&b&你现在这水平和我们当年专业那帮人差远了,下的功夫也不太可能超过我当年的投入。我的观点,炒就炒呗,当作一段人生经历,不要放弃专业课,泡妞和交死党的机会,虚拟盘赚了亏了无所谓,毕业找工作不看这个的,你的青春过了可没这个店了。&/b&&br&&br&&br&&b&————————————分割线————————————————&/b&&br&这问题关注的和私信的学生不少,补充一点内容,以免误导。&br&这个顺手回答的问题就此打住。&br&&br&1.无论你大学是否实盘操作。这都是一段经历,无论赚赔都是你的一堂风险教育课,你会比别人早几年更好的认识自身以及明确目标,但也仅此而已。&br&本人比较早的认识到,我不适合于做金融,金融民工不是我的选择,IT行业是真爱。&br&&br&2.金融行业层级严格,鄙视链一环套一环。如果要往里面跳,做实盘业绩如何仅仅是锦上添花。指望这个混到你梦想的白富美行业纯属扯淡。&br&&b&我不想当大仙,不过还是认为这一波人造牛市入市的学生,在你4年本科生涯中,很有可能经历到牛熊过山车,如果你把所有的精力都花费在股市当中,恭喜你,等你找工作的时候,你不要有心态不平衡,发现自己职场起点走歪了。&/b&&br&我的职业经历和税务信息化、基金支付等有深入交集,很多院校使用较多的模拟软件比如国泰安,这是无法模拟真实市场环境,别以为虚拟盘赚个几倍就是股神下凡了!!!&br&&br&3.不少人问如何投资入门。&br&先说两个例子。&br&(1)我本科毕业的时候有三个大箱子,里面全是证券投资读书笔记和复印的内容。&br&(2)我利用辅修计算机的优势,自己建了一个简易交易模型,每天自动补充股票池子,但是超短线找买点的时候,我还是要快速复盘过K线图和量价分析。为了记住各类启动模型,自己专门自虐手绘K线图和成交量。毕业的时候电脑pagedown键因为天天复盘,敲了一个洞。&br&&b&说这些不是说我学生阶段很牛,而是为了证明我以下的忠告还是有点干货的。&/b&&br&&b&请您老下点功夫考个证券从业资格,考个会计从业资格,至少能看懂基本的三张报表。&/b&&br&&b&别看乱七八糟的各类量价分析、跟庄秘笈和非原生的巴菲特心经之类。&/b&&br&&b&有的人投资经历十来年,自诩大赚大赔过,其实压根没入门。要我推荐股票的直接拉黑没商量!!!&/b&&br&&br&4.牛市中如何跟大神?&br&我就知道有人会问。&b&牛市中的大神不经看。看他的入市时间,没经历过一轮完整牛熊轮回的人别听他瞎忽悠, 包括很多所谓的80后明星基金经理。&/b&这波牛市,我也买基金薅羊毛,但是不会选择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还在国外某大学念书的人,不会托付他管理我的钱。&br&&br&5.个人财富增长。&br&真正依靠股市做到财务自由的很少很少。本人有点小资产,那是毕业以后所在的软件公司被人收购,当时是业务骨干有点股份,懵懂之间用回购款很早贷款买了房子,和股市没直接关系。别人的经验很多都有幸存者偏差,别不动脑子照搬,否则坑爹无极限。
哈哈,这个问题本人有亲身经历,这活脱脱的大学生炒股啊。 15年前的2000年,我还在大学主修会计(投资与理财方向),别笑,这个奇葩专业方向貌似前两年还存在;另外辅修计算机。我进入股市很早,家里父母是第一代股民,本人99年519时期扎入股市(高考前),…
简要回答:&br&不是,市盈率是一个有较大缺陷的指标,不能拿来如此武断判断。&br&举个例子,以下说的常见的静态市盈率的例子,预期市盈率有需要再讲。&br&某重化工行业有两个上市公司A和B。最近几年日子都比较难过。A公司虽然比较难过,但是凭借资源禀赋,还是可以保持微利,去年净利润1000万,市值100亿,市盈率1000倍。(当然回报率是很低啊)&br&B公司没有资源禀赋,前年和更前一年都是大幅亏损,在去年,企业调整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且政府收购了企业的老厂房所在地开发房地产补偿了2个亿,去年B公司净利润为2亿元,市值60亿,市盈率30倍。&br&难道B公司比A公司好?&br&&br&最后说一下原理。&br&市盈率原理参见我对估值相关问题的回答。&br&市盈率用来比较企业,首先要保证总市值和净利润在一个口径上,然后再分析净利润的增长率差异,风险的差异。&br&总市值的差异要考虑限售股权的情况,期权和认股权证行权的情况等。&br&净利润要保证可比公司使用的会计政策要一致,不一致的要调整一致,非经常性的损益要剔除。&br&保证以上在一个口径下计算出来的市盈率才能拿来比较。&br&市盈率之间有差异然后就看盈利的增长率和风险水平的差异。&br&只有统一了口径的市盈率,并且增长率和风险因素也解释不了为何低,这样才能说市盈率低的那个低估了。&br&&br&另外不同行业不同产品拿市盈率来比较A和B谁更好,那更是鸡同鸭讲,不能拿来比较。
简要回答: 不是,市盈率是一个有较大缺陷的指标,不能拿来如此武断判断。 举个例子,以下说的常见的静态市盈率的例子,预期市盈率有需要再讲。 某重化工行业有两个上市公司A和B。最近几年日子都比较难过。A公司虽然比较难过,但是凭借资源禀赋,还是可以保…
&img src=&/842fd7ba6fda9ac8d73af73d777e8857_b.jpg& data-rawwidth=&660& data-rawheight=&25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0& data-original=&/842fd7ba6fda9ac8d73af73d777e8857_r.jpg&&&img src=&/2cf149dc21faf1ed34d6_b.jpg& data-rawwidth=&660& data-rawheight=&25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0& data-original=&/2cf149dc21faf1ed34d6_r.jpg&&&p&&a href=&///?target=http%3A///r/5XVNQmXEd1sIh3QhnyDB&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r/5XVNQmX&/span&&span class=&invisible&&Ed1sIh3QhnyDB&/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长文。最近刚好在写双层股权结构的案例,所以来试着回答一下,不对之处欢迎指正。&br&&br&&b&1. 什么是双层/双重股权结构(Dual Class Structure)?&/b&&br&&br&双层股权结构是指资本结构中包含两类或者多类代表不同投票权的普通股的架构。双层股权结构的存在令企业在取得外部融资的同时依旧将控制权保留在家族内部或内部团体(insider group)中。在公司上市向大众发行低投票权的股票时或者新增股票作为给予现有股东的股利时,这种结构可能就会出现。通常情况下,拥有较大投票权的“超级投票股”(super-voting shares)是不能转让的(non-transferable),但是可以转换为(convertible)拥有普通投票权的可转让股(transferable)。&br&&br&一份对于美国的双层股权结构公司的研究显示(Gompers, Ishii, and Metrick):“这类公司依赖负债程度较高;公司历史较久;倾向于集中于传媒、商业服务、印刷和出版、零售和机械行业;最常见的结构是10比1;一般情况下,管理层的投票权都会高于他们的现金流量(所有)权。”&br&&br&以京东为例,&br&&br&这是京东的股权结构:&br&&br&&img src=&/b3cdd309caed826288aef83ce1d83a46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b3cdd309caed826288aef83ce1d83a46_r.jpg&&&br&&br&这是京东的所有者权益详细:&br&&br&&img src=&/a18cc4f4bcdab0ea36971ead30e43796_b.jpg& data-rawwidth=&801& data-rawheight=&3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1& data-original=&/a18cc4f4bcdab0ea36971ead30e43796_r.jpg&&&br&&i&
图片来自京东的招股说明书&/i&&br&&br&&br&这是京东在招股说明书第一页的说明:&br&&br&
Following the completion of this offering, our outstanding share capital will consist of Class A ordinary shares and Class B ordinary shares. &b&Richard Qiangdong Liu&/b&, our founder, chairman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b&will be deemed to beneficially own all of our issued Class B ordinary shares and will be able to exercise approximately 83.7% of the total voting power &/b&of our issued and outstanding share capital, both on behalf of himself and on behalf Forture Rising Holdings Limited, immediately following the completion of this offering. &b&Holders of Class A ordinary shares and Class B ordinary shares have the same rights except for voting and conversion rights&/b&. &b&Each Class A ordinary share is entitled to one vote, and each Class B ordinary share is entitled to twenty votes and is convertible into Class A ordinary share. Class A ordinary shares are not convertible into Class B ordinary shares under any circumstances.&/b&&br&&br&&br&可以看到,刘强东的现金流所有权虽然只占20%,但他拥有所有的B类股票。数量上Class A ordinary shares VS Class B ordinary shares=1,536,267,394股 VS 437,136,247股,但投票权上,Class A vs Class B = 1: 20 ,因此刘强东通过双层股权架构,实现了对京东的绝对控制。&br&&br&&br&&b&2. 双层股权结构的优缺点&/b&&br&&br&普遍认为,双层股权结构的主要优点有:&br&&br&&b&保证管理层/创始人的绝对控制权。&/b&这一点大家都懂。&br&&b&保证管理层决策不会受到股东的干扰。&/b&成为公共(上市)公司的同时保持私人公司的优点(如,Google在招股说明书中这样写道:&Google has prospered as a private company. We believe a dual class voting structure will enable Google, as a public company, to retain many of the positive aspects of being private.&)&br&&b&
防范恶意收购。&/b&&br&&br&但是,双层股权结构也有非常明显的缺点:&br&&br&&b&
与公司治理的原则相违背。&/b&一种观点认为:“一股一票设置的初衷在于:不满意经理们的决策,投票否决。但是,双层股权结构的出现打破了这一模式,并引起了诸多法律上的问题,尤其是上市公司。投票权垄断带来的堑壕效应(Entrenchment Effect)使得内部股东的控制权越大,越会采用牺牲外部股东利益的公司战略。而且,双层股权结构影响的不仅仅是股东,它使非控股股东的监督权形同虚设,把监管的职责留给了政府、法院,增加了社会成本,一旦出现问题,收拾烂摊子的就不只是股东们了。”&br&&b&过于依赖某个人或某个家族。&/b&&br&&br&&br&金融时报的专栏作家Andrew Hill完美地诠释了双层股权结构的优缺点:&br&&br&&br&&i&The advantage of a dual-class share structure is that it protects entrepreneurial management from the demands of ordinary shareholders. The disadvantage of a dual-class share structure is that it protects entrepreneurial management from the demands of ordinary shareholders.&/i&&br&&br&&br&&b&3.
为什么采用双层股权结构上市?&/b&&br&&br&&br&&b&正如 &a data-hash=&831e8bf78dee86eac794abbebb68b742& href=&///people/831e8bf78dee86eac794abbebb68b742&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Jian LU& data-hovercard=&p$b$831e8bf78dee86eac794abbebb68b742&&@Jian LU&/a& 所说,采用双层股权结构是相关方博弈的结果。&/b&&br&&br&公司在上市前,股票由管理者、风险投资者和其他私人投资者持有。这些人当中,一部分希望在上市后依然作为股东留在公司(insiders),另一部分希望通过上市卖掉自己的股票,与公司脱离(investors)。因此,上市的决定通常是这两拨人谈判的结果。前者希望尽可能的保留控制权,后者希望尽可能的把股票卖出最好的价格。假设单一股权结构下公司股票的价格是最大的,那么双层股权结构由于前者保留了一定控制权,后者得到的价格就相应的降低了。如果前者因为控制权获得的利益大于后者减少的股票价值,那么就有采用双层股权结构的谈判空间了。&br&&br&&br&4&b&.为什么不采用双层股权结构?&/b&&br&&br&&b&双层股权结构和公司价值的关系。&/b&目前还没有理论证明公司价值(Firm Value)和双层股权结构之间有明确的关系(Grossman and Hart, 1988; Harris and Raviv ,1988)。不过,名为《Extreme Governance: An Analysis of Dual-Class Firms in the United States》(Gompers, Ishii, and Metrick)的研究报告,通过对美国双层股权结构公司样本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公司价值与内部团体的现金流权(insiders' cash flow rights)正相关,与内部团体的投票权(insiders' voting rights)负相关,与两者之间的差距(wedge)负相关。&br&&br&如果投资者把放弃投票权看做股票价值的一种折让(discount),那么股票往往会定价偏低。根据《Control as a motivation for underpricing: a comparison of dual and single-class IPOs》(S.B.Smart,C.J.Zutter/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69 ()报告,与单一股权结构公司相比(调整公司的规模和增长率之后),&b&双层股权结构公司的市盈率和市销率都偏低&/b&。&br&&br&另一个可能放弃双层股权结构的原因,上述报告认为:双层股权结构公司相对较大,需要更高水平的承销商,可能是因为它们在进入股权市场时需要面临更大的举证责任(Burden of proof)。&br&&br&&br&&b&5. 各地区对待双层股权结构的态度&/b&&br&&br&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拥有成熟的股票市场、成熟的法律环境和成熟的投资者(后两者非常非常关键)。随着上世纪80年代并购潮的来临,美国的股票交易所迫于压力逐渐放开了对于双层股权结构的限制。尽管如此,纽交所(NYSE)依然偏好单一股权结构,一直在表达对于“所谓的防御措施“的怀疑,认为双层股权结构实际上是对股东的差别对待。一份研究显示(Gompers,Ishii and Metrick),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双层股权公司的比重并不高,至2002年,美国共有362家双层股权公司(VS 单一股权公司为6345家)。&br&&br&欧洲。有研究(Anete Pajuste, &Determinant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Unification of Dual-Class Shares&, European Central Bank Working Paper Series NO. 465, Mar. 2005)显示,从选取的七个国家(丹麦、芬兰、德国、意大利、挪威、瑞典和瑞士)的情况来看,采用双层股权结构的公司占所有上市公司的比重从1996年的22%下降到2002年的4%。许多公司顺应“一致性”(Unification)的趋势将双层股权合并成了单一股权。其中,瑞典新上市的双层股权公司占到了这七个国家的71%,而拥有最高合并率(unification rates)的德国,新上市的双层股权公司仅占有3%。由于防御结构的不同使得德国担心自己会成为外国公司收购的攻击目标。于是,德国在2001年底通过了一项收购协定,赋予被收购公司的管理层极大的权力来反对恶意收购,特别是允许监事会可以在公司被竞价时启动强有力的反收购措施,而不需要获得股东的批准。然而,出于保护少数股东权益的目的,这项法规仅仅要求对同一级(within a class)的股票给予相同的价格——而不是不同级(different classes)的股票给予相同的价格。这项被一些德国法律学者称为“法律漏洞”的规定,在2003年被美国宝洁公司在收购威娜公司的时候所利用,他们给予非投票权优先股的价格比投票权股票的价格低了30%。【注:在德国,被称为优先股(preference shares)的股票没有投票权,但是往往比普通股(ordinary shares)有更高的股利。与美国的优先股(preferred shares)不同,德国的优先股属于普通股票(common stock),在公司清算时承担和普通股(ordinary shares)同等的责任。&Floyd Norris, & Learning the hard way just how much voting rights can be worth,& New York Times, Feb. 20, 2004&】此举引起了包括美国和德国对冲基金等少数股东的反对,尽管少数股东在官司中落败,但他们引起的骚动却让收购推迟了一年多的时间。威娜事件的发生加重了德国社会对于双层股权结构的失望。&br&&br&亚洲。在亚洲市场,中国大陆和香港、日本、新加坡的股票交易所都禁止双层股权结构。韩国则有着活跃的双层股权结构环境。&br&&br&下图是部分国家在年间双层股权公司的平均数&br&&br&&img src=&/fd8ad6b8b5df902016babd97_b.jpg& data-rawwidth=&294& data-rawheight=&59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4&&&br&&i&数据来源:《U.S. cross-listings and the 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 evidence from dual-class firms》(C. Doidg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72 (3)&/i&&br&&br&随着阿里巴巴的上市,对双层股权结构的讨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香港和新加坡都在热议是否应该抛弃“同股同权”的原则来吸引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大公司在本地上市。其实,早在1984年,纽交所就面临过同样的选择。当年的通用汽车(GM)希望发行低投票权股票,拒绝配合纽交所的规定,并威胁说要转去纽交所的竞争对手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和纳斯达克(Nasdaq)上市,因为后两者允许双层股权结构。出于通用汽车的重要性,纽交所不顾自己的原则,并没有把通用汽车摘牌。同年6月,纽交所暂停执行“对采用双层股权进行资本融资的公司给予摘牌”的政策。到了1986年,这项政策被纽交所废止。&br&&br&&b&6. 总结&/b&&br&&br&双层股权结构有着很明显的优缺点。如何在控制权和公司价值之间找到平衡(如果他们有联系的话),如何面对上市所在地严格的监管和法律责任,是每一个打算选择双层股权结构的公司都需要考虑的。再加上,各地对待双层股权结构的政策不同,有些禁止、有些不鼓励,于是就形成了双层股权结构公司占比相对较低的现象。
长文。最近刚好在写双层股权结构的案例,所以来试着回答一下,不对之处欢迎指正。 1. 什么是双层/双重股权结构(Dual Class Structure)? 双层股权结构是指资本结构中包含两类或者多类代表不同投票权的普通股的架构。双层股权结构的存在令企业在取得外部融…
类似的问题在知乎出现的次数很多(尤其最近),本来不想画蛇添足的。但看下来似乎其他答案高度集中在技术面分析,大多是教题主如何短期预测股价变动和市场趋势,而很少提及哪怕最基础的基本面知识。&br&&br&需要声明,我并不是说技术分析是错的,事实上无论是采取技术分析还是基本面分析,在市场上都不乏赢家。只是个人感觉,对于新手而言,一开始就从技术面的角度入手了解股市&b&非常容易导致偏见&/b&。我目前任职于一家外资的二级市场基金,但也刚入行不久,并没有多丰富的市场经验,但我曾与题主同为新手,以下跟题主分享自己的入门经验,抛砖引玉:&br&&br&1. 股票的价值来源&br&既然要进行股票交易,首先需要了解股票为什么值钱。股票的本质是上市公司的股权,也就是对上市公司的所有权。持有股票相当于拥有了上市公司的一部分,因而,股票的价值本质上来自于它对应上市公司在未来的盈利能力。购买股票的行为从长期上说是对上市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信任。因而,通过对公司盈利能力的预期,是可以得出对应股票的内在价值的。对于这一块,题主可以尝试了解一下现代“公司”的组建形式,以及公司如何为股东产生回报。&br&&br&2. 区分股价变化和股票的价值变化&br&所有公司都有股权,股权的持有者即为股东,只有上市公司的股权在会在证券市场流通,供一般的投资者交易。在证券市场上,股票价格由买卖交易决定,但买卖交易又受到股票内在价值的影响(即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在市场交易中,股票价格可能会偏离价值。&br&&br&3. 股票的定价方式&br&对股票的定价有相对估值和绝对估值两大类。相对估值因其简单方便而更为常用,常说的PE、PB之类的就属于相对估值范畴,其主要思路是根据市场上其他股票或资产的价格来评估这只股票应当具有的价格;而绝对估值则是通过预测公司未来的盈利(现金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后换算成今天公司的价值。这二者并没有绝对的优劣。如果希望深入地学习估值,则需要更多的基础知识:可以考虑学习阅读财务报表、了解金融学、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等。这方面的资料非常多,不再赘述。&br&&br&4. 二级市场(即一般所称的交易所)交易规则&br&包括如何开户、税费的收取、证券市场中各产品的类别、市场交易的具体操作等,这部分应该说是学习股票时操作层面的知识,规范性的东西比较繁杂。这部分可以参考 &a data-hash=&f6a7a27e17e0ed8cd787f& href=&///people/f6a7a27e17e0ed8cd787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文戈戈& data-hovercard=&p$b$f6a7a27e17e0ed8cd787f&&@文戈戈&/a& 的答案。&br&&br&5. 投资策略&br&到这里才应该引入不同的投资策略。市场上投资个股的投资逻辑大体上分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两种,前者强调从股票的过往交易信息中预测市场走向,而后者则强调分析和评估股票的内在价值从而产生投资决策。对于这两类都有非常多的资料,各路名家也都有叙述他们自己投资思路的书籍(这类书籍的推荐知乎一搜一把),如果结合一定的实盘可能会比较好。&br&&br&也许最后题主会选择纯粹的技术投资者,守着屏幕做 day trading。这样的话您可能根本就用不到股票的定价、估值和公司金融知识,甚至不需要知道公司叫什么。但无论如何,我倾向于认为,作为初学者应当先作系统地了解,再有选择地舍弃,不能一上来就只想着怎么预测明天涨几个点。这也是为什么我在之前提到,单纯从技术面入手了解股票容易产生偏见。&br&&br&希望对题主有帮助。
类似的问题在知乎出现的次数很多(尤其最近),本来不想画蛇添足的。但看下来似乎其他答案高度集中在技术面分析,大多是教题主如何短期预测股价变动和市场趋势,而很少提及哪怕最基础的基本面知识。 需要声明,我并不是说技术分析是错的,事实上无论是采取…
看了你的经历,我就想起来有个作者的经历跟你还挺像的,就是这本《自律的交易者》作者马克道格拉斯,他在1981年的时候还拥有一套价值昂贵的公寓,还有一辆保时捷,在底特律富人区还有房子,还要养女朋友和她的两个女儿。&br&&br&那个时候他的财务压力很大,入不敷出,他决心想要在交易上赚到足够的钱来满足他的物质生活。到了1982年3月,他申请破产,8个月前他带着梦想和期望到芝加哥来追求财务自由,8个月后除了在美林的工作和衣服,还有公寓,其他的都失去了。&br&&br&不过所幸事后,他彻底的放松了,一无所有的人反而所向披靡,因为没什么好再失去的了。心态逐渐放平放低,世界观价值观也从以物质为主转变到了以自己个人素质修养为主。&br&&br&不过我觉的他还是幸运的,更多的人爆仓后基本是再也站不起来了。&br&&br&还有,我提醒一下,千万不要提什么没有爆过仓的人就不能成长。我可以例举很多身边没爆过仓从头赢到尾的人,并且我可以保证,爆仓到足以让你失去一切的那种程度,是可以彻底毁掉一个人的,毁到你连站起来的勇气都没有。爆仓不是成长路上必要的,也不是成功的人都爆过仓,并且财务破产后能走出来的人寥寥无几。&br&&br&小挫折可以让你缓慢进步,大挫折就是种族灭绝,如果可以请尽量避免爆仓,不要为自己犯浑找借口,这种人最没救。&br&&br&————————————————————&br&&br&前面还看到个提问,&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做股票或者期货成功的人,都是有天赋的人么? - 投资&/a&,我是支持&a class=&internal& href=&/people/huaxing-126&&临塘而渔&/a&的回答的,没天赋能不能成功我不敢保证,但是付出的代价是绝对惨重的,这个我可以保证。&br&&br&我谈谈我自己认为的几点关键的地方,&br&&br&1、交易不是要做好一件事情,而是要做好所有的事情,个人素质达到优秀是远远不够的,要完美。&br&&br&前几天有个一直盯着我问的知友,这个人很努力,也非常认真,虽然是散户,但是他认真的程度估计不比职业的要差,他在QQ上问我该怎么进步,他的交易系统发给我看。&br&&br&我一看他的交易系统,很粗糙的3,5,10日均线,然后再用周线去看共振,还要看小时周期。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个系统太混乱了。&br&&br&我说你共振入场,那你怎么出场呢,小周期和大周期共振,那么你是否清楚你究竟是要抓小周期还是大周期,他答不上来,一个劲的跟我扯3,5,10均线共振。我再问他你究竟是要做的哪个周期,你明白吗?他跟我回答10日均线,我说你别跟我说均线不均线的,你别用指标你告诉你要赢的是哪段行情,他也回答不上来。&br&&br&反正只要离开了均线,他什么都说不出来了,完全懵了。我说这是天气预报看多了,现在出门都不抬头看天了,只管看新闻里的了。均线是个指标,他的10日周期只是代表了行情里的很小很小一部分,行情变了后,10日均线碰到大行情就不够用了,完全罩不住,开始频繁出现信号。我再一看他的信号点,基本都是追到行情头里面去的,要么就离结束不远的地方开进去,特别是在大行情里。我想也不用想他肯定是盈亏比不高的,果然确实很低,但他又非常承认自己是做趋势的,我说你这不是做趋势。&br&&br&问题很多,跟他交谈了大概有几十页,期间几乎要崩溃,数次我都无语。很多问题我跟他讲了,他都感觉不到自己为什么这里有问题。他又很认真,很耿直,不讲下去我又内心感觉不好意思。&br&&br&我相信很多人都很努力,也很认真,但是真的远远不够。交易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流程,每一个环节你都要做好,而且不能出差错,从开仓到加仓,到可能出现的意外止损,到可能再次入场,到及时止盈。在这一系列的环节里,时时刻刻可能会发生意外,你完全想像不到的意外,哪怕你前面处理的再好,你计划的再完善,总是有意外出现。第一时间你怎么处理,怎么反应,怎么控制都很讲究,一个没做好,整盘崩溃。所以做交易不是要你知道概率做好开仓一件事情,是要求你做好所有的事情,包括你的生活。&br&&br&对于交易系统你要完善,并且你还要完善战略上的布局,资金怎么分配?仓位怎么分配?品种怎么分配?你即是将军又是师长,领兵上阵打第一枪你自己打,事后战略布局也要你自己规划。如果你这个有好的战术还不行,你还要有大局观,你要眼光长远。&br&&br&这个就又扯到我上面那个贴出的提问,要不要天赋。&br&&br&很多人战术可以,入场出场做的很好,或者选股票很牛,但是战略布局一塌糊涂,大熊市进去拼命干,最后白忙活一把,或者不停的在没行情的品种上做,其他的大行情都错过。也有的心理素质极差,输了一把再也不敢进场了,胆子极小,结果就是错过各种机会。或者有种人非常喜欢稳定,纯机械化的操作,结果很明显,碰到极端行情,来回涨跌停板的大波动,他系统就应付不过来了,一止损行情就回去,不止损又违反规定。有人觉的机械化很好,其实纯机械化是走了极端的,不够灵活是很要命的,现在几乎手工纯机械化操作的很少了,都要有点主观控制的。&br&&br&做交易对个人素质和个人生活环境要求很高,你既要能充分认识自己,审视自己,又要能歌善舞,左右逢源。时而胆大突进,时而胆小蜷缩,时而才高八斗,时而博傻固执。样样都要行,不能有任何的走极端,智商情商都要考验,还要经验丰富,还要没有外在的压力,还要探索自我的本真。&br&&br&所以我就觉的,在市场里要完美,你哪里有漏洞,哪里有错误,市场立刻能找出来。因为这就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地方,充分竞争的地方就几乎是容错率很低的,要么赢,要么输,没有第三个选项,那么90%的人都是输钱就很容易产生了,优秀是不够的,要完美。&br&&br&其实我很不忍心想告诉他,你这种性格和脑子真心不行,太一根筋了,但看看他努力又认真,不忍心。&br&&br&——————————————————————&br&&br&2、能不能感觉到自己有没有情绪?&br&&br&我特别认同&a class=&internal& href=&/people/huaxing-126&&临塘而渔&/a&回答里的第二段话,&br&&br&做交易需要一个人能够在各种情况下控制好感性,大部分时间里必须依靠理性思考,除非这个人学会了一旦丧失理性,能够立即发现,并且第一时间让自己恢复。所以,非常感性的人恐怕难以胜任,容易情绪化的人,意气用事的人,就排除在外了。&br&&br&所以感性也要保持有,但是要和理性互相平衡,就是要理性的去感性。主动的平衡自己的内心,感觉有点恐慌了,立马给自己点信心,感觉自己骄傲自负了,赶快泼一盆冷水。&br&&br&不过大多数人,基本是连发觉自己正在有情绪这件事情都做不到。很多人脾气说发就发了,还管那么多干嘛,任着自己的性子来。你跟他说,发脾气前三分钟不要做任何决定要冷静思考下,但有种人已经台子都掀掉了,3秒钟都没有的。&br&&br&可能对于智商的要求还比对情商的要求低些,智力健全就可以了。但情商这个要求太高了,你要能控制情绪,还要保有理性的思维方式。&br&&br&有种人天生就是没有理性思维的,他就是纯粹的一个情感的化身,也不是他这种就不对了,世界上本来就应该是形形色色什么样子的人都要有的,那么各种各样的行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交易有个门槛就是再正常不过了,其他行业都有门槛的,不过高点低点,做交易有这么大的利润和技巧性凭什么门槛就不能是最高的?有人讲很多人努力的程度都根本达不到拼天赋,但我要告诉你,恰恰在交易界,你天赋足够,都不怎么需要努力,躺着无所事事就能赚钱,有天赋才是必要的,要怎么努力还要视你天赋情况而定。因为要么赢,要么输,没有第三名,其他行业有,这里没有,不管你努力不努力,天赋不够就是输,要么你改头换面重新做人,你先死一次再讲。&br&&br&下单前问问自己,我今天可能不可能在出现意外的情况下发生心态失衡,如果失衡了,我有没有办法去调整过来?再问问看,我今天是不是状态不佳,是不是昨天晚上没睡好?或者昨天吃的太油腻,脑子有点转不动,还是今天我女朋友或者老婆父母要来干涉我操作思考的,或者我脑子还塞满了要拿几个涨停板,有100%胜率的分析要去发泄一下。&br&&br&如果你今天连自己为什么心态失衡,什么时候出的事情都完全不晓得,事后也完全不想去回想一下,总感觉反正过去就过去了,那爆仓再多次也挽救不了你。&br&&br&就好像题主讲的,设好人生的止损。&br&&br&——————————————————————&br&&br&3、没有回头路&br&&br&我前阵子一直迷上玩一款游戏,叫《XCOM2》,2K公司的一款策略游戏。这个游戏就是控制风险,里面有个角色是黑客,可以黑客掉敌人的机械,但是有个概率,奖励越高的就概率越低。有次一个很好的奖励,大概概率在30%左右,反正我反复读档去刷,就想刷出来,刷了5分钟想放弃了,但想想前面已经刷了那么多次了,我现在放弃,那前面不就白费了么?所以就继续刷,然后又搞了10分钟,还是没出来,又想放弃了,但我现在已经15分钟了,说不定马上就出来了呢,索性刷了20分钟,后来彻底放弃了。&br&&br&做交易下单也好,还是从事交易这门事业也好,就都是这个样子的。&br&&br&你要么一开始就放弃,要么就做到底,吊儿郎当的,就是可惜,除了可惜还是可惜。&br&&br&任何一个策略,你不从一而终,你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实现这个策略的概率,有时候30%的概率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你运气好,一出手就有,运气不好,就是没有,耐心耗光了也没有,心态崩溃了还是没有,你怎么办吧,放弃吗?&br&&br&古人讲的挺好的,三思而后行,做之前动动脑子想想,我有没有这个条件,我如果没有,我最多愿意付出多少?&br&&br&其实人生也是这个样子的,每走一步都不能回去,想好了再出手,死的明白总比后悔好。&br&&br&———————————————————————&br&&br&顺带一提,群里的朋友不要再把群号发出去了,群已经快满了。我不可能把知乎上认识的人都建个群起来,我没这时间精力去管的,有问题可以评论可以私信,跟在群里交流没区别的。
看了你的经历,我就想起来有个作者的经历跟你还挺像的,就是这本《自律的交易者》作者马克道格拉斯,他在1981年的时候还拥有一套价值昂贵的公寓,还有一辆保时捷,在底特律富人区还有房子,还要养女朋友和她的两个女儿。 那个时候他的财务压力很大,入不敷…
我们现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就是告诉大家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忘记历史就要吃亏上当!&br&&br&暂时挣了俩小钱就自鸣得意,数典忘祖,但你就忘了,中国大一统王朝里最短命的就是“嬴家“,昙花一现,过眼云烟,还妄图长长久久,结果连两把都没坚持住就四分五裂大崩盘了啊!&br&&br&中华儿女自号炎黄子孙,而炎、黄二帝皆出于有熊氏。&br&&br&所以,中国有熊市是自古以来的,是亘古不变的,是写在骨髓里的。&br&&br&违逆民族本性,挑战历史规律,最终只有失败!
我们现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就是告诉大家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忘记历史就要吃亏上当! 暂时挣了俩小钱就自鸣得意,数典忘祖,但你就忘了,中国大一统王朝里最短命的就是“嬴家“,昙花一现,过眼云烟,还妄图长长久久,结果连两把都没坚持住就四分五裂大崩…
首先声明中国股市和宏观实体经济,相关性并不显著,至少短期内不显著。理由是当初07、08年股市从6000点跌倒2000点,中国实体经济并没有收到实质性的冲击,当然这有政府主动增加投资为实体经济提供流动性支撑,但随后世界经济一片哀鸿遍野中国一枝独秀时,股市并没有应声上扬,当然这时投资者备受上次股灾打击了信心。从历史角度看,中国股市是一个缺乏有效性的市场,所谓对股市半强型有效市场的定性不适用于中国,况且中国目前股市存在一些权力寻租、高管腐败、财报混乱等问题,这也是当前国家致力改革的方向。随着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新定位,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高,我们中国的资本市场也会随之规范化、法制化,真正实现金融为实体提供动力和效率的功能。&br&当前,既然中国股市与市场关系并不显著,尤其短期内不显著,那么,支撑它运行背后的力量是什么呢?我个人倾向解读,此轮过快上涨,是政府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导致市场反映过热。我们知道,市场尤其是金融市场最核心的功能是价格发现机制,通过价格发现避免供过于求的浪费或供不应求的短缺,但价格发现最基本的是有大量参与者进行理性的价格预期,大量价格预期会通过竞价机制筛选出最大程度协调供需矛盾的理论价格。&br&但现实中,中国资本市场缺少此类参与者,姑且不论参与者理性与否以及不论中国的B股实无法吸引国外玩家实质还是国内玩家,因为上次股灾股民信心受挫退出股市,人气不足对股市长远发展的影响是基础性的,这与当时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上交、深交国际化的战略是不太协调的,将拖累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成效和步伐。&br&只是国家层面积极的改革,释放一些红利为市场预热,但是呢,普通股民却反应过激,尤其是实体经济遇到些难题,以至于大量资金蜂拥而至,毫无疑问,各种模式推高的股价是难以持久的,所以股价在一个高位上江河日下。
首先声明中国股市和宏观实体经济,相关性并不显著,至少短期内不显著。理由是当初07、08年股市从6000点跌倒2000点,中国实体经济并没有收到实质性的冲击,当然这有政府主动增加投资为实体经济提供流动性支撑,但随后世界经济一片哀鸿遍野中国一枝独秀时,股…
&p&降级当晚把标普的&a href=&///?target=http%3A///en_US/hom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评级公告&i class=&icon-external&&&/i&&/a&过了一遍。先说结论:&b&整体来说写的其实非常中肯。一方面肯定我国的经济实力,看多长期增长;另一方面则点出了目前行政体制以及金融市场的一些顽疾。&/b&调低评级也主要是认定了央行不会刮骨疗毒,未来三年在保增长和去杠杆之间更大概率会选择保增长,因此才决定调低评级。&/p&&blockquote&However, we foresee that &b&credit growth in the next two to three years will remain at levels that will increase financial risks gradually.&/b&&br&……&br&A downgrade could ensue if we see a higher likelihood that &b&China will ease its efforts to stem growing financial risk and allow credit growth to accelerate to support economic growth. &/b&&/blockquote&&p&和穆迪一样,&b&在计算政府债务的时候,特意把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算了进来。顺便把铁老总的债务也当作了政府债务来统计。&/b&虽然当初穆迪下调的时候,官方还专门出来从法理上明确,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本质上属于公司债,和主权债不一样。但是说句不好听的,城投债到底算什么,你们自己心里难道不清楚么?无论从实际资金的使用,还是投资者对城投债的预期,我都觉做定量分析的时候把这些看作政府债务没什么大问题。&/p&&p&而且标普的分析师还特别意味深长的加了这么一段话:&/p&&blockquote&&b&By putting these loans on the government's balance sheet, the government h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banks' credit risks, in our view.&/b&&/blockquote&&p&不知道你们这么想,我反正觉得还挺腹黑,有点萌萌哒的感觉。仿佛就是在说:你看我这样子算虽然夸大了所谓的政府债务规模,但是可大大低估了你们金融系统的风险。否则的话,说不定就是别的结果了呀……&/p&&p&另外说一下我觉得有参考意义的一些点。首先是对增长的肯定,&b&标普的预期是人均GDP将会在2019年就达到1万美金的水平&/b&。2017年的预期数据则是人均8300美元。说实话人均GDP连续两年接近10%的增速预期我觉得算是很乐观了,&b&既要满足高增长又要满足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强势&/b&。同时&b&肯定了国企改革、简政放权、去杠杆、利率市场化等政策的长期意义&/b&,还乐观的看多人民币未来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老实说,看的时候有种在看十九大新闻稿的感觉)&/p&&p&其次则是对现有问题的批评,比如&b&政策执行方面长期存在的问题&/b&。常常是从中央出发的时候挺好,下发下去就慢慢出了叉子。另外就是&b&缺乏政府和市场的沟通机制&/b&,经常是在市场没有预期的情况下就把政策一竿子打出来,反而加剧了金融市场的波动性,降低了资源的配置效率。&/p&&p&主要内容就是上面这些,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看了标题就觉得是在唱空中国经济……&/p&&p&另外说一下摩根大通的数据,对政府债务的估算和标普这边十分接近,都是GDP的55%左右。下图来自&a href=&///?target=http%3A///stor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T中文网&i class=&icon-external&&&/i&&/a&,可以看出2009年4万亿使得政府债务激增,年期间企业债务大幅攀升,以及年间居民大幅举债购买地产。2017年以来债务基本止增,也和银监会发布的不良资产率停止攀升相互印证,整体来说还是出现了企稳的势头。&/p&&img src=&/v2-0a92e65e6f75eba957305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74& data-rawheight=&3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4& data-original=&/v2-0a92e65e6f75eba957305e_r.jpg&&&p&###更新###&/p&&p&标普在下调评级的报告发布两周后,于国庆节前又发布了一篇有关“灰犀牛”的文章,重点陈述了&b&未来五年内中国债务将持续攀升,信贷将维持过快增长,以及居民债务占比会上升的预期&/b&。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标普用了较为沉重的口吻描述了目前的问题:&/p&&blockquote&&b&We believe China is now in the midst of a debt crisis. And it's one that we feel is chronic rather than acute.&/b&&/blockquote&&p&镜像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Johnnie Drinker:如何看待标准普尔将我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AA-降至A+,展望调整为“稳定”?&/a&&/p&&p&相关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group_id=754432& class=&internal&&Johnnie Drinker:为什么中国和日本这种国家的标普信用等级相同?&/a&&/p&&p&啊,打字好累啊。&/p&
降级当晚把标普的过了一遍。先说结论:整体来说写的其实非常中肯。一方面肯定我国的经济实力,看多长期增长;另一方面则点出了目前行政体制以及金融市场的一些顽疾。调低评级也主要是认定了央行不会刮骨疗毒,未来三年在保增长和去杠杆之间更大概率…
&p&&strong&1. 在股市里只要投资的时间足够长,最终一定是赚的,&/strong&6000点站岗的朋友们如果能死扛到今天,不赚钱的股票已不到1/4。&/p&&p&&br&&strong&2. 熊市入场,短期内不赚钱,但长期来说赚钱的比例高得多&/strong&。从2011年底熊市中端入场,到2013年底的亏损面高达&strong&1/3&/strong&,但到今天还赔钱的股票已不到&strong&1/30!&/strong&&/p&&p&&br&&strong&3. 牛市入场,短期内赚钱快,长期赔钱的比例会高得多&/strong&,07年4000点入场买主板的朋友到2013年底还没解套的概率&strong&1/2!&/strong&&/p&&p&&br&&strong&4. 不要在牛市里养成追涨杀跌,频繁交易的习惯&/strong&,熊市来了交易成本会像黑洞一样吞噬你的资金(不要被万三万二诱惑,对长期持股来说这点差距并不大,对频繁交易来说再低的佣金也会把你永久性地杀死),让你再也见不到牛市的曙光。&br&&br&&strong&对“韭菜”而言,如何避免被收割呢?&/strong&&br&&strong&第一、既然来了股市,就准备好投资一辈子&/strong&,今天进明天出,想打一枪就跑的,多是被收割的命;&/p&&p&&br&&strong&第二、不要把日常开销的钱放进来博短线,&/strong&资金越短期,危险越大,股市的钱进来了,在你退休要养老花销之前,最好就别出去了。长线资金给你带来的优势,在五年十年后你才会越发体会得深刻;&/p&&p&&br&&strong&第三、牛市里少动多看,不要频繁调整仓位,不要反复买卖股票,&/strong&因为即便是赚了你也分不清是能力还是运气。&/p&&p&&br&&strong&第四、牛市里少研究个股,多学习基本知识&/strong&(宏观经济、行业周期、会计财报、招股书、信息披露规则、股票买卖规则、股市历史……)因为牛市里确实可以买进一支股票躺着赚钱,既然躺着也能赚钱,为何不用躺着的时间去学些基本功,而且不用花学费还送学费,心情好的时候学得也快。&/p&&p&&br&&strong&第五、熊市里睁大眼睛,看清楚股价原来可以跌到多低,记牢了,你会受益终生。&/strong&&/p&&p&&br&&strong&第六、熊市里绝不交出筹码,多研究个股,&/strong&慢慢研究,一个一个琢磨透,花再多的时间,股价也不会马上涨,这种心境下才能长真本事;所以等到你成为一个高手了,牛市里是很闲的,而熊市里是很忙的&br&第七、忘了指数、忘了别家赚了多少,忘了曾经看过没买的股票窜得多高,&strong&追求绝对收益,抗拒风险。&/strong&&/p&&br&&p&从一根小韭菜开始不管长多高,永远都揣在自己兜里。&/p&&br&&p&十年仅择两次时,这一次你是牛市进来的,没关系,人总要有生涩的第一次,但&strong&确保下次你的主力部队是在熊市进来的&/strong&。短期利益最大化不如长期利益最大化,&strong&因为短期利益最大化同时伴随着风险最大化,而长期利益最大化洽洽是风险最小化!&/strong&&/p&
1. 在股市里只要投资的时间足够长,最终一定是赚的,6000点站岗的朋友们如果能死扛到今天,不赚钱的股票已不到1/4。 2. 熊市入场,短期内不赚钱,但长期来说赚钱的比例高得多。从2011年底熊市中端入场,到2013年底的亏损面高达1/3,但到今天还赔钱的股票已…
谢了个邀。&br&&br&这个没什么可讨论的。年内进行三到四次的降准息是早就在预期之中(不是我的预期,年初各大金融机构的研报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各位有时间可以去查查,在一惊一乍之前,先看看市场主流观点说的是什么……)。只是这次时间点取的比较敏感,让大伙儿认为是冲股市来的,如果认为降准息是为了救市,那我就真的要呵呵了,尼玛堂堂大中华原来是靠股市活着,这不扯淡么……&br&&br&这届政府定了一带一路政策,这是王道,真正的宏伟蓝图。政府定路线,引导投资,我朝只能也必须依靠政府引导才能发展——变种的凯恩斯主义(优化过的)。30年前是这样,30年后,甚至更长的时间内,还是如此。&br&&br&路线定好,一步一步来,着急也没用。政府定项目,向实体企业发订单,这个本身就需要时间来完成。实体部门经受了数年的弱化,还在恢复元气中,在订单拿到手之前,必须要坚持住,维持住。管理层向市场释放流动性,就是为了帮助实体部门减负维持,也给自己打出时间量来,这不都是正常的事吗,也只能这么做啊。伤筋动骨还要养一百天呢……&br&&br&再说股市。股市本身炒的就是预期,经过将近一年的涨势,发生大幅回调这都是正常的事。我在之前的问题中答过,也贴过图,即便调到半年线,附近,也只是回调了整个涨幅的三分之一(用对数坐标看,别用算数坐标),多么完美的调整,还要怎么样,怎么就失去信心了?信心是大风刮来的?&br&&br&之前 &a data-hash=&3f8e72dbcfcaeca0d4b98a& href=&///people/3f8e72dbcfcaeca0d4b98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3f8e72dbcfcaeca0d4b98a& data-hovercard=&p$b$3f8e72dbcfcaeca0d4b98a&&@袁梓谦&/a& 的一篇回答中提到,两千多点建仓买入,现在仍有很大的收益,很多人还不信,认为拿不住,是你拿不住,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为什么涨的,当然拿不住,更不知道为什么要跌。真正会做股票的,知道什么时候该进场,什么时候要规避风险。一波涨势下来,神创PE都140了,主板PE也非常高,不跌就见鬼了,这不用技术分析也都能看得到。&br&&br&高位满仓杀入,不带止损的,被吃掉50%,甚至爆仓跳楼的,怨谁?怨股市,怨政府?在这波调整之前,知乎里还有问股市天天涨,到底谁亏钱的?谁亏钱,你说谁亏钱?&br&&br&回正题。这次降准息和股市没关系,只是按原计划行事。之前不限定银行存贷比的,也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既定的步骤,还是按计划行事,跟股市依然无关。另外,不限定存贷比,不是没有存贷比,不是有多少储备就都放出去,这是常识,要清楚这点。&br&&br&之前的回答中我也提到,高位放IF空单,虽然被止损两次,但5200附近依旧空回来了,定义为中线空单,方向错不了,只是介入点错了。什么时候平仓离场?等大伙儿都没信心的时候,我就平空转多了。在别人贪婪的时候,你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你贪婪。这都是被说破嘴皮的“废话”了,但你能真正做到吗?&br&&br&===========================刚睡醒的分割线==========================&br&&br&6.29。补充几句话:&br&&br&从评论区的情况,我可以感觉到这连续两周的大幅下跌给大部分交易者带来的心理影响有多么强烈,很多朋友希望在关键时刻有政策性的,能够被理解为利好的指引,来提升自己的信心,选择性吸收对自己有利的消息,屏蔽对自己不利的消息,这是人的本性。&br&&br&当然,很多朋友会说这是对市场的提振,其实,就是对你的提振,不要把自己当成整个市场。这个观点不止在普通交易者中传导,一些有影响力的市场大咖们也这样说。一定要透过表象看本质,不要被市场的声音所误导。&br&&br&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有的朋友也能看到,因为快速下跌,前期主力筹码出不来,需要一个刺激性事件拉高价位,他们自己好出货,这点希望大伙儿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br&&br&我在评论区做了个比喻,货币政策是把牛刀,可以杀鸡,但不是只能用来杀鸡,杀鸡也不是只能用牛刀。这个道理大伙儿都懂的。货币政策的变动,白话说,一年你才能用几次?下调的空间是有限的,用一次少一次,所以这是能随便用的工具吗?这是为了挽救股市三分之一幅度的调整,才能用的工具吗……&br&&br&做补充的时候,期指已经开盘,看看只高开了多少……&br&&br&请大伙儿保持清晰的思维。当然,对于我的观点,也是辩证的看,做什么样的决定,还是看你自己。&br&&br&========================吃过午饭的分割线========================&br&&br&6.29中午收盘做个总结,对我前面的观点,认同也好,不认同也好,都没什么意义了。大盘给了答案。&br&&br&今天早盘进场的,反正你只要能抗住就行。之前高位没出的,现在也别出了,没意义了,这波大周期二浪调整的第一波下探已经基本到位了,出了就是地板价。后市很快就有反弹,力度不小,但仍然跟这次货币政策调整没关系啊,标准的技术性反弹,出不出消息,大盘都是这么走的。&br&&br&利用后市的反弹,是抓个短线也好,还是逢高减持也好,仍然是你自己决定。但要注意,只是反弹,即便攻到,也只是反弹而已,离调整结束还早了,一个季度了。别买在高点,后面还得挨坑,买了也别抱怨,自己忍着。&br&&br&怎么做都行,计划好了就行,反正你盈亏也跟我没关系,哈哈哈,就这样。&br&&br&===========================喝下午茶的分割线=======================&br&&br&6.29两点半补充&br&&br&啥叫对股市有用的消息。中午1点40,证监会官微——两融风险总体可控。这个才算。货币政策对的是宏观,你非得往股市上靠,我也是无语了。虽然钱可以进股市,但金主愿不愿进还得另说了。金主等的啥,等的就是证监会这样的消息。&br&&br&话说,融资盘爆的都差不多了,可不风险可控呗,管理层这话说的也够坑人的。&br&&br&另外,后市如果出现大规模反弹(概率很大),跟货币政策无关。是因为早盘再次杀跌,短期调整已经到位了,注意是短期调整。有没有消息,都会有反弹,技术性反弹。这点中午更新的时候已经说了,更新时间是12.41分,我不知道证监会的消息,出技术分析,这在我之前的贴图中都看的到。这不是猜测,是预测。预测和猜测是两回事。&br&&br&如果说货币政策有用,早盘会走成这个德行吗。必须要技术到位才可以。而技术到位,跟消息无关,或者说是所有所有消息对投资人的综合反映。&br&&br&这个位置,当下的市场状况,你该怎么做,自己决定,哈。
谢了个邀。 这个没什么可讨论的。年内进行三到四次的降准息是早就在预期之中(不是我的预期,年初各大金融机构的研报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各位有时间可以去查查,在一惊一乍之前,先看看市场主流观点说的是什么……)。只是这次时间点取的比较敏感,让大伙儿…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市什么时候暴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