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签发人和签订人什么部门签订生前预嘱

“生前预嘱”调查:多数人认可“尊严死”-中新网
“生前预嘱”调查:多数人认可“尊严死”
■目前我国法律对“尊严死”是否合法,还存在空白。 资料图片
  ■北京一协会推广“生前预嘱”,九成网友认同
  ■记者街头调查,多数人认可“尊严死”但不同意父母填“生前预嘱”
  近日,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成立。协会提倡填写、使用“生前预嘱”,在生命尽头不选择生命支持系统,自然而“有尊严”地离开人世。此消息一经传出,便引发热议。记者随机调查发现,虽然省会多数市民表示还不想使用“生前预嘱”,不过倒是真心希望自己死亡时不遭罪。
  北京一协会推“生前预嘱”,九成网友认同
  近日,由北京市卫生局主管的“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经北京市民政局审查批准正式成立。协会旨在通过推广使用“生前预嘱”,让更多人知道,在生命尽头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统以保持“尊严”是一种权利。
  生前预嘱是人们在健康或意识清楚时签署的,说明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不要哪种医疗护理的指示文件。据了解,北京市卫生局表示,“生前预嘱”概念在我国并无法律明确支持或禁止,目前尚处民间推广阶段,卫生行政部门将“观察”其效果和发展。
  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一经成立并经媒体报道后,在网络上、现实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有媒体推出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九成以上网友表示生前预嘱体现了对人的尊严的尊重,还能节约宝贵的医疗资源,会签署“生前预嘱”,选择“尊严死”。
  认可“尊严死”的多 填“生前预嘱”的少
  昨日记者在街头调查了不同年龄段的人,青年、中年、老人对“尊严死”各抒己见。在街头,记者分不同年龄层共采访了27人,值得一提的是,这27人无一人知道“尊严死”的概念。经记者一番解释,他们中的多数认可“尊严死”,但不一定填写“生前预嘱”。
  多数老年人希望延长生命
  记者共采访了9位老人,年龄都在六七十岁。提到死亡,许多老人十分忌讳,但也说出了心里话。这些老人中的多数认为,生命很可贵,无论通过什么手段,能延长生命最好不过。也有老人舍不得子孙,“家庭条件允许的话,还是想多活的!”
  也有少数老人觉得,既然已无法很好地挽留生命,还不如不去遭受那些器械带来的痛苦,自己遭罪不说,也耗儿女们的财力和精力,“那自然离世便好!”不过,有这种想法的老人表示,不一定填“生前预嘱”,“最终还是让儿女们选择吧!”
  多数中年人要“救”父母
  记者采访了9位30-50岁的中年人,大部分认同“生前预嘱”的想法。他们对经济上的考虑比较多,如果自己在弥留之际,家里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会选择生命支持系统延续生命;如果家庭条件不好,“接受治疗也不能救命,还不如‘有尊严’地死去。”不过,他们中的多数也婉拒“生前预嘱”,“也许现在不老吧,还不想填写什么‘生前预嘱’。”
  他们中有人表示是不会同意父母填写“生前预嘱”的。他们的理由是,如果放弃挽救父母,对他们而言是不负责任的,毕竟父母之恩比天大,能延续就延续。不过,也有人表示可以选择尊重父母的意见,每一个人都有决定自己生命的权利。
  年轻人的思想比较前卫
  对于“尊严死”,18-30岁的年轻人倒是十分看得开。记者调查中9个年轻人,其中8个人都比较认同“生前预嘱”这个想法。他们认为与其在病床上忍受折磨,靠器械来维持生命,还不如相对舒服地离开。
  只不过,这些年轻人对填写“生前预嘱”不是很热心,“毕竟年龄还小,将来老了再说吧。”也有受访者有点出尔反尔,表示现在同意选择“尊严死”,不过等到老了那一天,或许会改变主意呢,“也许老了,牵挂多了,更愿意多留些时日!”
  “选择与尊严”网站
  万人填报“生前预嘱”
  其实,早在2006年,一批志愿者就建立了专门探讨死亡问题的公益网站“选择与尊严”。自2013年6月起,公民可以登录该网站,自愿填写“生前预嘱”,并随时修改或者撤销。昨天下午,记者登录该网站发现,截至昨天15时30分,网站信息浏览人次达到了920161人次,生前预嘱填报人数达到了10703。
  昨天,记者通过多种途径,都没能与“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和“选择与尊严”网站取得联系。对此,北京市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协会刚成立不久,工作人员是由一些医学界人士兼任的,人手非常紧张,目前并未对外公布电话。
  除了对生前预嘱的相关介绍外,这家网站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我的五个愿望”注册服务平台。这是专为有意愿自主进行“生前预嘱”选择的人士提供的意愿表达平台。
  第一个愿望“我要或者不要相关医疗服务”中有9个条目,比如我不要疼痛,希望医生尽力解除或减轻疼痛;我不要任何形式的痛苦,如呕吐、痉挛、抽搐等,希望医生和护士尽力帮助我保持舒适等。
  第二个愿望“我希望使用或不使用生命支持治疗”,是指“当我的存活毫无质量,生命支持治疗只能延长我的死亡过程时,我要谨慎考虑我是否使用它”,包括心肺复苏术、呼吸机、喂食管、输血、昂贵抗生素。并设定了在生命末期、不可逆转的昏迷状态、持续植物状态这3种情况下,要或不要生命支持治疗的选择。
  第三个愿望“我希望别人怎么对待我”则更多地考虑到人在弥留之际精神和情感的需要,比如我希望当我在疾病或年老的情况下对我周围的人表示恶意、伤害或做出任何不雅行为的时候被他们原谅;我希望尽可能有人陪伴、尽可能在家里去世、临终时有人和我在一起,等等。
  第四个愿望“我想让我的家人和朋友知道什么”,是对家人的情感表达,以及对“后事”的交代。包括我希望我的家人和朋友知道我对他们的爱至死不渝、在我死后能尽快恢复正常生活,丧事从简、不开追悼会等。
  第五个愿望“我希望谁帮助我”,则是选择至少一个“在我不能为自己做决定的时候帮助我的人”。
  “生前预嘱”
  是对死亡的理性看待
  省三院老年骨科的王主任认为,生前预嘱其实反映了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在一些疾病的中末期,生命在医疗器械的帮助下也能维持一段时间。没有自主呼吸可以依靠呼吸机,胃管能帮助进食,即便胃肠功能丧失,还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获取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生命是至高无上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人已经失去了其社会性,所维持的只是生命体征。使用器械维持生命,需要消耗很多人力物力。这对病人家属造成了不小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占用了国家宝贵的医疗资源。
  因此,王主任认为,生前预嘱虽然在我国还是一个新观点,很多人并不了解,但生前预嘱是对死亡的理性看待,不失为一个进步的观点。
  特别提示
  当生命走到尽头,不能为自己做主时,你是否希望不使用呼吸机、喂食管,希望有尊严地死去?你是否愿意尝试生前预嘱?你怎么看待生前预嘱?请拨打96399发表你的观点。(记者 苗静 谢鑫名 实习生 张晓雪 刘爽 车璐)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尊严死:生前预嘱“五个愿望”——您愿意填填吗?
生前预嘱(Living will)是指人们事先,也就是在健康或意识清楚时签署的,说明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要或不要哪种医疗护理的指示文件。2011年6月,中国首个民间生前预嘱文本出现,推广尊严死亡。
具体填写的网站:选择与尊严
/page/wugeyuanwang/.html
生前预嘱&五个愿望&文本内容介绍
来源:[url]/illness/wishes/five-wishes[/url]
&编译:罗峪平&&
第一个愿望:当我不能做决定时我希望为我做决定的人。&
如果我不能再为自己的健康护理问题作决定,这个表格中我选定名字的那个人可以为我做出选择。这个人将是我的健康护理代理人(或在我的状况下可使用的另外名词:如代理、代表、委托人等等)。&
当以下两种情况发生,此人可行使为我做健康护理决定的权力。
?&&& 我的主治医生或经治医生发现我不能再为自己的健康护理问题做决定了。
?&&& 其他医学专家也认为这是事实。&
找出正确的人成为你的健康护理代理人&
选择一个非常了解和关心你的,并能做出比较困难决定的人。有时候,配偶或者家庭成员不一定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他们对你充满太多情感。有的时候他们也许是。你是最了解情况的人。要确定你选择的这个人能站在你的立场上,这样你的愿望才能实现。还有,选择的这个人应该总在你附近,这样当你需要他的时候他总是准备好的。&
如果你选择配偶、家人或者朋友当你的健康护理代理人,要确认你和他们充分谈论了你的愿望,而他或她同意尊重并履行它们。&
你的健康护理代理人必须年满18岁(在科罗拉多州必须年满21岁),而且不能是
?&&& 你的健康护理提供者。包括拥有和经营为你服务的健康、居住和共享健康设施的人。
?&&& 你的健康护理提供者的雇员。
?&&& 已经是10个或以上人的健康护理代理人,除非他或她是你的配偶和近亲。&
我选择的健康护理代理人是&
姓名&&&&&&& 电话&&&&&&& 地址&&&&&&& 城市&&&&&&
如果这个人
?&&& 不能够或不愿意为我做出决定,
?&&& 离婚或者以其它方式合法离开我,
?&&& 或者去世,
那么这些人是我的下一个选择:
(在印刷的正式表格上,留有空间让你书写第二或第三选择)。&
我理解我的健康护理代理人可以为我做出健康护理决定,我要我的代理人能做到以下几点:(请你在不希望代理人做的事情上画&)&
?&&& 选择提供给我的医疗护理和服务,如化验、药物和手术。这种护理或者服务应该能够找出我的健康问题是什么,或者怎样治疗它们。它可能包括维持我的生命。如果这种治疗或护理已经开始,我的健康护理代理人应该能够使它继续或停止。
?&&& 依据我的健康护理代理人对我的愿望和价值观的理解,解释我在这个表格中或在其它讨论中表达的意愿。
?&&& 安排我的送院、送贫济院或送养老院。我的健康护理代理人可雇佣或解雇我可能需要的任何健康护理工作者。
?&&& 对是否请求、停止或不再给予医学治疗做出决定。包括人工喂食和其它维持存活的处理。
?&&& 查阅和批准我的医疗记录和个人文件。如果我需要签署获得这些文件,我的健康护理代理人可以替我签署。
?&&& 为履行我的愿望,把我移动到其它州。
?&&& 为履行我的愿望,采取其它必须的合法的行动。
?&&& 为我请求或申请美国政府的医疗保险和补助及其它保险计划。我的健康护理代理人可以查阅我的个人文件,如银行记录,以便填写必要的表格。
?&&& 以下是对我的健康护理代理人权力的改变、附加或限制。(在印刷的正式表格中留有空间让你书写)。&
如果我改变健康护理代理人,我将会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等风等你也等等我吧?
无聊+无聊=有聊
咱们开始呗
双十一来聊天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什么是“生前预嘱”?
我的图书馆
什么是“生前预嘱”?
日,美国女植物人泰利·斯基亚沃在被拔掉进食管13天之后死去。&&&&&&据美联社报道,泰利1990年因医疗事故陷入植物人状态,虽自主呼吸,但只能凭借喂食管维持生命。她的丈夫兼监护人迈克尔·斯基亚沃1998年向法院申请拔除妻子的喂食管。泰利的父母表示反对,并开始了马拉松式的法律诉讼。泰利的喂食管曾两度被拔除,随后又被恢复。2005年 2月18日,泰利第三次被拔除喂食管。泰利双亲提出上诉。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国会通过的法案,要求联邦法院重审此案,但联邦法庭最终拒绝了这对夫妇的诉请。2月30日,位于亚特兰大的美国第11巡回上诉法庭做出裁决,拒绝重新为泰利插上维持生命的喂食管。此后不久,斯基亚沃女士在由她而引发的巨大争论中死去。&&&&&&在报道泰利案时,中国媒体大多使用了"安乐死"(Euthanasia)概念。新浪网组织的一组有份量的文章通栏标题是:美国女植物人"安乐死"之争。但实际上,泰利一案和法律意义上的"安乐死"无关,否则,在法律禁止"安乐死"的美国,就不会出现由法院三次出面判决拔除维持泰利生命的喂食管,最终导致她死亡的事了。 目&&&&&&世界上仅有荷兰、比利时等国家通过了安乐死立法。有关法律允许医生在特定情况下对末期病人施行无痛苦的致死术后不受法律的追究。大多数国家法律所严厉禁止的"安乐死"通常都是指这种情况,即由医生对末期病人施行的主动的致死行为。但是,对于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统生命支持系统,如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机等人工设备(具体到泰利案就是不使用喂食管来延长末期病人的生命),则被认为是一种更接近自然状态的死亡。大多数国家的法律对这种"自然死亡"不仅不明令禁止,一些国家或地区甚至还通过立法来确认和规范这一权益。&&&&&&早在1976年8月,美国加州首先通过了《自然死亡法案》(Natural Death Act),允许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统来延长不可治愈患者的临终过程,也就是允许患者依照自己的意愿自然死亡。此后,美国各州相继制订此种法律,以保障患者医疗自主的权利。这项法律允许成年病人完成一份叫作"生前预嘱"(Living Will)的法律文件,只要根据医生判断,该病人确实已处于不可治愈的疾病末期,生命支持系统的唯一作用只是延缓死亡过程,医生就可以通过授权不使用或者停止使用生命支持系统。当然,这项法律还规定,"生前预嘱"必须至少有两位成人签署见证,这两个人不能是患者的亲属和配偶,也不能是患者的遗产继承人或直接负担患者医疗费用的人。"生前预嘱"通常应拷贝一份存放在病历中,成为患者的医疗资料。这样,医生根据病人的"生前预嘱"不使用或停止使用生命支持系统,对病人的死亡就不再负有任何法律责任。病人授权医生不使用或停止使用生命支持系统而死亡,也不再被看作是自杀,并且不影响其家属领取保险赔偿。&&&&&&由此可见,泰利一案只与上述《自然死亡法案》中是否停止使用生命支持系统的内容有关。也就是说,如果泰利本人能预先依照这个法律签署一份叫作"生前预嘱"的文件,对自己病危或临终时要不要使用生命支持系统,包括要不要使用喂食管来延缓死亡过程这样的事情做出明确指示,那事情就不会这样复杂,不仅父母与丈夫反目闹上法庭,还惊动了全美国和全世界。&&&&&&在加州通过《自然死亡法案》后,1991年12月,《患者自决法案》(Patient Self - Determination Act)也在全美正式生效。这项法案的内容也是尊重患者的医疗自主权,通过"预立医疗指示"(Advance Medical Directives),维护患者选择或拒绝医疗处置的权利。从这以后,所有参与美国联邦政府社会医疗保险(Medicare)和贫困医疗补助(Medicaid)计划的医院、养老院及各护理机构,都必须以书面告知方式,让成年住院患者知道他们自己拥有这种选择的合法权益。&&&&&&为引起社会关注并推广这个新观念,1993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与夫人希拉里曾双双签下自己的"生前预嘱"。&&&&&&&美国一慈善基金起草的一份"生前预嘱"参考样本里这样写道:"如果在未来某一时刻我无法决定自己临终时的各种问题,我愿这一声明能清楚表达我的意愿:如果我康复无望,那么我要求死亡,不要用人工方式和其他极端方式维持我的生命。我认为,死亡与出生、成长、成熟和年老一样是一种现实,一种必然。我害怕每况愈下、依赖别人和痛苦绝望所带来的屈辱远远超过害怕死亡。我请求从怜悯出发为我缓解晚期痛苦,即使这些作法也许会缩短我的生命。"&&&&&&到目前为止,美国35个州都通过了《自然死亡法案》。在那里生活的人们只要愿意,都可以通过签署"生前预嘱",按照个人意愿选择病危或临终时要或不要哪种医护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或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统。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自己享有这种权利,并运用这种权利追求更自然更短暂的"自然死亡"。&&&&&&由于文献来源繁多,这些文献在使用"Living Will"这一词汇时译法不同,有"生预嘱"、"活预嘱"、"预立医嘱"、"预先嘱托"等等。这种译名多变,尚未约定俗成的现象,恰恰说明了这个观念出现时间不长,不被人们熟悉。我们参照了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改革委员会咨询文件等多种文献,最终采用了"生前预嘱"的译法。&&&&&&我们现在终于可以给"生前预嘱"下一个尽量简短的定义了:"生前预嘱"是人们事先,也就是在健康或意识清楚时签署的,说明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要或不要哪种医疗护理的指示文件。
馆藏&33206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欢迎关注佳人官方微信】佳人官方微信出炉啦,
您正在阅读: &
& 罗点点的选择与尊严:生命如何结束,应由自己选择
罗点点的选择与尊严:生命如何结束,应由自己选择
罗点点选择与尊严:生命如何结束,应由自己选择。“”倡导的“生前预嘱”理念,是中国首个倡导尊严死的公益网站。
作为“选择与尊严”网站的站长,罗点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开国大将罗瑞卿的女儿。因此,她的每一次公开亮相都会被媒体关注。
罗点点以及她的团队所倡导的“生前预嘱”理念被媒体关注是最近一周的事情。此前,她和她的团队已工作了6年,在中国推广“生前预嘱”的制定和实施。罗认为,过分人为地要挽留和延长本应逝去的生命,实际上也会对这个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于让他丧失最后的尊严。
所谓生前预嘱,凡是年满18周岁的成人均可填写,以便于人们事先在健康或意识清楚时做出签署说明文件,即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要或不要哪种医疗护理的指示文件。
文件5个基本要点“我要或不要什么医疗服务”、“我希望使用或不使用支持生命医疗系统”、“我希望别人怎么对待我”、“我想让我的家人朋友知道什么”和“我希望让谁帮助我”之下,又细分了小条目,便于人们用打钩的方式来填写。
在一个小时的采访中,罗点点向早报记者介绍着生前预嘱。采访结束时,她做了一个计划式的总结。“第一,我们要申请社团,第二我们要多‘种树’,第三要继续向政协提交提案,第四写一本书……”
尊严死不提前结束生命
安乐死是在医生帮助下的一种自杀方式。尊严死不提前结束生命,而是在尊重个人意愿前提下,不延长自然的生命。
东方早报:“选择与尊严”网站是2006年建设的,当初您是怎么想起做一个公益网站?
罗点点:我曾经是一个医生,在临床过程中,看到各种各样的临终前的病人生活没有质量,想活活不好,想死死不掉。看到很多很多这样的病例或者事例,我们一些朋友聚在一起,就会说起。再加上我们这一代人马上将进入60岁了,按照医疗和社会学的标准,我们也跨入了老年行列,老人嘛,就会想老人的事情。我就和几个医生朋友说,要成立一个俱乐部,不插管俱乐部。
开始还只是说笑,后来就变得越来越认真了。我们就在网上检索,别的国家,别的社会,别的文化传统,他们都是怎么思考生死问题。在查资料过程中,我们发现除了一种安乐死,还有另外一种死亡的方式叫做自然死,或者叫做尊严死。所以,我们就做了一个叫做“选择与尊严”的网站,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自然死。
东方早报:安乐死,现在越来越为公众所了解,但尊严死是什么概念?
罗点点:安乐死是在医生帮助下的一种自杀方式,比如给予注射药物或者口服药物,提前结束自然人的生命。
“尊严死”就是在符合病人本人意愿的情况下,让病人在尽可能的舒适和尽可能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实现尊严的情况下,以一种更自然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但尊严死并不提前结束自然人的生命,而是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前提下,不延长自然的生命。
延长的只是死亡的过程
过分人为地要挽留和延长本应逝去的生命,实际上也会对这个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于让他丧失最后的尊严。
东方早报:可是,我们希望自己的亲人能活得更长久,尽量去延长他们的生命。
罗点点:在传统社会里,大部分的人在临终前,都是随着自然规律最终去了另外一个世界,人都是死亡在家里的。这是没有什么争议的。
东方早报:为什么现在又有争议?
罗点点:这主要是急救技术的发展引起的。急救技术可以让一个病人得到有效的救治,比如一个触电或者车祸昏迷的人。但同样也带来另外一面,急救技术在一些毫无希望得到救治的病人身上得到了应用,使他们终日躺在病房内,靠着心肺复苏仪,插各种管,直到生命最后的一刻,几乎是可以无限地延续着他们的死亡过程。
比如一个晚期癌症患者,他没有心跳,我们给他人工心跳,他没有血压,我们给他人工血压,让他持续地躺在医院病房内,不与外界任何人发生关系,他的生活毫无质量。
病人的死亡时间往往是机器停止的时间,而不是一个真正的自然死亡的时间。我们所延长的已经不是生命的过程,而只是一个死亡的过程。过分人为地要挽留和延长本应逝去的生命,实际上也会对这个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于让他丧失最后的尊严。
东方早报:你怎么看待死亡?
罗点点:我觉得死亡其实就是生命历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这是一种自然规律。生、老、病、死,有出生,就有死亡。
生前预嘱启动设有条件
按照合理的医学判断,病人生命也不能维持6个月(不绝对),通过医生和家人协商来启动生前预嘱。
东方早报:在你看来,怎么样才算一个有尊严的死亡?
罗点点:首先是个人的意愿被尊重,我们主张每个人说出自己的愿望,是明确的表达。
东方早报:选择不放弃使用生命支持系统也可以吗?
罗点点:是的,只要是个人意愿。你可以在我们注册中心填写之后,随时修改个人的意愿。
东方早报:你强调的是个人意愿。
罗点点:嗯。在我们看来,医生和家人都是在病人生命末期时配合病人来实现他的愿望。这主要是一个法律问题。在法律上来讲,一个病人的生命交给家人或者医生来私自决定是不符合法律精神的,更不符合基本的生命权利。
但如果病人自己来决定要不要抢救,而所有的家人和医生来配合病人实现他个人的愿望,就符合了基本的生命权利。
东方早报:比如,我填写了一份个人生前预嘱。但何时启动?
罗点点:首先一点,启动生前预嘱一定是病人到了生命末期。也就是按照合理的医学判断,医生用一切的手段来救治这个病人,他的生命也不能维持6个月(强调不是绝对的)。这个时候,生命末期的病人的意愿才能启动。
东方早报:谁来决定要启动这份生前预嘱?
罗点点:这个是要靠医生和家人协商。
6年4000人提交生前预嘱
在2011年之前,注册提交生前预嘱的人数一直是两三百人。一次我们接受了崔永元的采访,人数才突破1000人大关。
东方早报:今天,我登录了你们创办的网站——选择与尊严,发现你们网站一度很难打开。
罗点点:这是由于网站访问量激增的缘故。前几天,中国青年报等对“生前预嘱”进行了报道,使网站访问量激增,尤其是生前预嘱注册中心在短时间内加入了大量新用户。
为了确保注册中心平台的正常运转,我们正在对网站的生前预嘱注册中心进行升级改造,所以这段时间,网站运行可能出现缓慢。
东方早报:此前你们的访问量有多大?
罗点点:我们做过一次改版,加起来也就是150万人次访问吧。
东方早报:到现在为止,有多少人在网站注册中心提交了“生前预嘱”?
罗点点:这个数字最近几天变化特别大。我估计4000人。
东方早报:这个数字并不太大,你觉得呢?
罗点点:如果是单纯的看数字,4000人相对于13亿中国人来说,这个数字是不大。相对来看,在2011年之前,我们网站的注册人数一直是两三百人。有一次我们接受了崔永元的采访,人数才第一次突破了1000人大关,我又觉得注册人数已经不少了。
推广尊严死曾遭医院排斥
讨论死不那么合适,如果在医院讨论死,就会对病人有些冒犯。养老院也一样。
东方早报:“生前预嘱”推行得有些难?
罗点点:相当的难,我们印刷了一些精美的小册子,我们想把资料摆放在医院的大厅和公共场合一些期刊的架子上,这个架子是绿色的,我们称之为“种树”。6年来,我们的“树”没有进入一个医院,最多进入一些老干部活动中心,这就是我们的现实。
东方早报:你们遇到了一些阻力。
罗点点:医院负责人称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你也知道我们中国人有好生的传统,讨论死不那么合适,如果在医院讨论死,就会对病人有些冒犯。养老院也一样。
东方早报: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有没有因为网站身份缘故被排斥?
罗点点:有呀,有一些医院的党委书记就问:你们一个公益网站,随随便便就能进入我们医院大厅?
东方早报:有没有想过去民政部门办理一个社团,有了固定的身份之后,可能操作更为顺畅一些。
罗点点:也很难,我们已经找过民政部门。民政部门的负责人就会很敏感地问:“你们是安乐死吧!”(无奈的表情)我只能告诉他不叫安乐死,有时候给他们讲半个小时,我做了很多PPT,做了各种幻灯片。但还是需要一遍遍地解释。
东方早报:是不是有一些无奈?
罗点点:是有一些,尽量去做吧,我相信随着社会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会逐渐注意到自己的意愿。我们一天做不成,就做两天,我们做了6年,以前没人知道,现在有人知道了,这就很好。
| 京ICP备 | 京公网安备6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签发人和签订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