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钢的热处理是正火和退火的区别还是退火

低碳钢热处理工艺有哪些?
装修设计岂能 随意?做不后悔的定制设计,预约优秀设计师
* 设计本将严格保护您的隐私,请放心填写
低碳钢热处理工艺有哪些?
被浏览1419次
我来帮他解答
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使它慢慢冷却,称为退火。钢的退火是将钢加热到发生相变或部分相变的温度,经过保温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方法。退火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组织缺陷,改善组织使成分均匀化以及细化晶粒,提高钢的力学性能,减少残余应力;同时可降低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所以退火既为了消除和改善前道工序遗留的组织缺陷和内应力,又为后续工序作好准备,故退火是属于半成品热处理,又称预先热处理。
  正火: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使钢全部转变为均匀的奥氏体,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的热处理方法。它能消除过共析钢的网状渗碳体,对于亚共析钢正火可细化晶格,提高综合力学性能,对要求不高的零件用正火代替退火工艺是比较经济的。
  淬火: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很快放入淬火剂中,使其温度骤然降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速度急速冷却,而获得以马氏体为主的不平衡组织的热处理方法。淬火能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但要减少其塑性。淬火中常用的淬火剂有:水、油、碱水和盐类溶液等。
  将已经淬火的钢重新加热到一定温度,再用一定方法冷却称为回火。其目的是消除淬火产生的内应力,降低硬度和脆性,以取得预期的力学性能。回火分高温回火、中温回火和低温回火三类。回火多与淬火配合使用。
  淬火后高温回火的热处理方法称为调质处理。高温回火是指在500-650℃之间进行回火。调质可以使钢的性能,材质得到很大程度的调整,其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时效处理:为了消除精密量具或模具、零件在长期使用中尺寸、形状发生变化,常在低温回火后(低温回火温度150-250℃)精加工前,把工件重新加热到100-150℃,保持5-20小时,这种为稳定精密制件质量的处理,称为时效。
  表面处理:
  表面淬火:将钢件的表面通过高频快速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但热量还未来得及传到心部之前迅速冷却,这样就可以把表面层被淬在马氏体组织,而心部没有发生相变,这就实现了表面淬硬而心部不变的目的。适用于中碳钢。
  化学热处理:是指将化学元素的原子,借助高温时原子扩散的能力,把它渗入到工件的表面层去,来改变工件表面层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从而达到使钢的表面层具有特定要求的组织和性能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按照渗入元素的种类不同,化学热处理可分为渗碳、渗氮、氰化和渗金属法等四种。
  渗碳:渗碳是指使碳原子渗入到钢表面层的过程。也是使低碳钢的工件具有高碳钢的表面层,再经过淬火和低温回火,使工件的表面层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而工件的中心部分仍然保持着低碳钢的韧性和塑性。
  渗氮:又称氮化,是指向钢的表面层渗入氮原子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表面层的硬度与耐磨性以及提高疲劳强度、抗腐蚀性等。
   氰化:又称碳氮共渗,是指在钢中同时渗入碳原子与氮原子的过程。它使钢表面具有渗碳与渗氮的特性。渗金属:是指以金属原子渗入钢的表面层的过程。它是使钢的表面层合金化,以使工件表面具有某些合金钢、特殊钢的特性,如耐热、耐磨、抗氧化、耐腐蚀等。
退火: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使它慢慢冷却。钢的退火是将钢加热到发生相变或部分相变的温度,经过保温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方法。退火既为了消除和改善前道工序遗留的组织缺陷和内应力,又为后续工序作好准备,故退火是属于半成品热处理,又称预先热处理。
正火: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使钢全部转变为均匀的奥氏体,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的热处理方法。它能消除过共析钢的网状渗碳体,对于亚共析钢正火可细化晶格,提高综合力学性能,对要求不高的零件用正火代替退火工艺是比较经济的。
淬火: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很快放入淬火剂中,使其温度骤然降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速度急速冷却,而获得以马氏体为主的不平衡组织的热处理方法。淬火能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但要减少其塑性。
回火:将已经淬火的钢重新加热到一定温度,再用一定方法冷却称为回火。其目的是消除淬火产生的内应力,降低硬度和脆性,以取得预期的力学性能。回火分高温回火、中温回火和低温回火三类。回火多与淬火配合使用。
调质处理:淬火后高温回火的热处理方法称为调质处理。高温回火是指在500-650℃之间进行回火。调质可以使钢的性能,材质得到很大程度的调整,其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时效处理:为了消除精密量具或模具、零件在长期使用中尺寸、形状发生变化,常在低温回火后(低温回火温度150-250℃)精加工前,把工件重新加热到100-150℃,保持5-20小时,这种为稳定精密制件质量的处理,称为时效。
将金属或合金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一般为随炉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叫做退火。
退火的实质是将钢加热到奥氏体化后进行珠光体转变,
退火后的组织是接近平衡后的组织:
退火的目的:
z降低钢的硬度,提高塑性,便于机加工和冷变形加工;
z均匀钢的化学成分及组织,细化晶粒,改善钢的性能或为淬火作组织准备;
z消除内应力和加工硬化,以防变形和开裂。退火和正火主要用于预备热处理,对于受力不大、性能要求不高的零件,退火和正火也可作为最终热处理。
热处理是指金属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改变材料表面或内部的化学成分与组织,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
热处理工艺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个过程,有时只有加热和冷却两个过程。这些过程互相衔接,不可间断。
金属热处理工艺大体可分为整体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三大类。根据加热介质、加热温度和冷却方法的不同,每一大类又可区分为若干不同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体热处理中的“四把火”,其中的淬火与回火关系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
1、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根据材料和工件尺寸采用不同的保温时间,然后进行缓慢冷却,目的是使金属内部组织达到或接近平衡状态,获得良好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或者为进一步淬火作组织准备。
2、正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后在空气中冷却,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是得到的组织更细,常用于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也有时用于对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作为最终热处理。
3、淬火是将工件加热保温后,在水、油或其它无机盐、有机水溶液等淬火介质中快速冷却。淬火后钢件变硬,但同时变脆,为了及时消除脆性,一般需要及时回火。
4、回火为了降低钢件的脆性,将淬火后的钢件在高于室温而低于650℃的某一适当温度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再进行冷却。
tian猛&回答:金属热处理工艺大体可分为整体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三大类。1、整体热处理是对工件整体加热,然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以改变其整体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钢铁整体热处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种基本工艺。2、表面热处理是只加热工件表层,以改变其表层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为了只加热工件表层而不使过多的热量传入工件内部,使用的热源须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即在单位面积的工件上给予较大的热能,使工件表层或局部能短时或瞬时达到高温。表面热处理的主要方法有火焰淬火和感应加热热处理,常用的热源有氧乙炔或氧丙烷等火焰、感应电流、激光和电子束等。3、化学热处理是通过改变工件表层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化学热处理与表面热处理不同之处是后者改变了工件表层的化学成分。化学热处理是将工件放在含碳、氮或其他合金元素的介质(气体、液体、固体)中加热,保温较长时间,从而使工件表层渗入碳、氮、硼和铬等元素。渗入元素后,有时还要进行其他热处理工艺如淬火及回火。化学热处理的主要方法有渗碳、渗氮、渗金属。
疾风剑豪&回答:低碳钢焊接工艺:1)焊条直径
焊条直径是根据焊件厚度、焊接位置、接头形式、焊接层数等进行选择的。
厚度较大的焊件,搭接和 T 形接头的焊缝应选用直径较大的焊条。对于小坡口焊件,为了保证底层的熔透,宜采用较细直径的焊条,如打底焊时一般选用Φ2.5mm 或Φ3.2mm 焊条。不同的焊接位置,选用的焊条直径也不同,通常平焊时选用较粗的Φ(4.0~6.0)mm 的焊条,立焊和仰焊时选用Φ(3.2~4.0)mm 的焊条;横焊时选用Φ(3.2~5.0)mm 的焊条。对于特殊钢材,需要小工艺参数焊接时可选用小直径焊条。
根据工件厚度选择时,可参考表3-20。对于重要结构应根据规定的焊接电流范围 ( 根据热输入确定 )参照表3—21焊接电流与焊条直径的关系来决定焊条直径。
2)焊接电流
焊接电流是焊条电弧焊的主要工艺参数,焊工在操作过程中需要调节的只有焊接电流,而焊接速度和电弧电压都是由焊工控制的。焊接电流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焊接质量和劳动生产
焊接电流越大,熔深越大,焊条熔化快,焊接效率也高,但是焊接电流太大时,飞溅和烟雾大,焊条尾部易发红,部分涂层要失效或崩落,而且容易产生咬边、焊瘤、烧穿等缺陷,增大焊件变形,还会使接头热影响区晶粒粗大,焊接接头的韧性降低;焊接电流太小,则引弧困难,焊条容易粘连在工件上,电弧不稳定,易产生未焊透、未熔合、气孔和夹渣等缺陷,且生产率低。
因此,选择焊接电流时,应根据焊条类型、焊条直径、焊件厚度、接头形式、焊缝位置及焊接层数来综合考虑。首先应保证焊接质量,其次应尽量采用较大的电流,以提高生产效率。板厚较的,T 形接头和搭接头,在施焊环境温度低时,由于导热较快,所以焊接电流要大一些。但主要考虑焊条直径、焊接位置和焊道层次等因素。
大乖乖520&回答:光带炉热处理是比较光亮,但内在质量不大好,有组织缺陷,建议采用真空热处理,一般在10mm厚以下的用高压气淬都可以了,且不易变形,在保证硬度\组织的前提下.用的气如果是氮气则纯度要4个9的,但比较贵.还要注意真空度不能太高,一般0-150Pa,高了,较易蒸发Cr等元素,要不然材料的耐腐蚀性就差了,所以淬出来的工件一般不会比光带炉光亮
du&回答:热处理工艺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个过程,有时只有加热和冷却两个过程。这些过程互相衔接,不可间断。
加热是热处理的重要工序之一。金属热处理的加热方法很多,最早是采用木炭和煤作为热源,近而应用液体和气体燃料。电的应用使加热易于控制,且无环境污染。利用这些热源可以直接加热,也可以通过熔融的盐或金属,以至浮动粒子进行间接加热。
金属加热时,工件暴露在空气中,常常发生氧化、脱碳(即钢铁零件表面碳含量降低),这对于热处理后零件的表面性能有很不利的影响。因而金属通常应在可控气氛或保护气氛中、熔融盐中和真空中加热,也可用涂料或包装方法进行保护加热。
木子星生&回答:弹簧钢热处理工艺有:1、退火,2、正火,3淬火,4,回火5,调质6,时效7,冷处理
8,火焰加热表面淬火9,感应加热表面淬火10,渗碳11,氧化12,氧碳共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0位业主申请
* 设计本将严格保护您的隐私,请放心填写
手机设计本
随时提问题,随意赏美图
设计本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可与本本亲密互动,还有更多美图等你来看!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C)2012 设计本-定制化装修设计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低碳钢的热处理方式都有啥
输入手机号码,报价结果将发送到您手机
装修顾问-馨馨
4年行业经验,24h可咨询
10秒闪电通过好友
报价短信已发送到您的手机
因材料品牌及工程量不同,具体报价以量房实测为准
稍候装修管家将回电您,免费提供装修咨询服务
您的装修预算约
*装修管家将回电您,免费提供装修咨询服务
*装修管家将回电您,免费提供装修咨询服务
*因材料品牌及工程量不同,具体报价以量房实测为准
装修顾问 -馨馨
(四年装修行业经验)
微信扫一扫
3.&您家小区名称 :&&
请选择您家的装修时间
低碳钢的热处理方式都有啥
提问者:柯兰英|
浏览次数:50|
时间: 15:12:56
我来帮他解答
还可以输入1500字
已有3条回答
被采纳数:2
1.淬火 对于亚共析钢,即低碳钢和中碳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在此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使钢的组织全部变成奥氏体,然后快速冷却(水冷或油冷),使奥氏体来不及分解而形成马氏体组织,称为淬火在焊接中碳钢和有些合金钢时,近缝区可能发生淬火现象而变硬,易形成冷裂纹,这是在焊接过程中要设法防止的。2.回火 回火是把已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热至A1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置于空气中或水中冷却的一种热处理方法。回火的目的,是降低淬火钢的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并减少内应力,调整显微组织,以便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按回火温度可分为低温回火(150-250℃),中温回火(350-450℃),高温回火(500-650℃)3.调质 某些合金钢在淬火后随即进行高温回火,这种淬火并高温回火的操作称为调质处理。4.正火 将钢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30-50℃,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称为正火。许多碳素钢和合金钢正火后,各项机械性能均较好,可以细化晶粒。对于焊接结构,经正火后能改善焊缝质量,能消除焊缝区粗大晶粒、淬硬组织及组织不均匀等5.退火 将钢加热到Ac3或Ac1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而均匀的冷却称为退火。退火可以降低硬度,使材料便于切削加工,并使钢的晶粒细化,消除应力。将钢加热到Ac1以下(一般为600-650℃),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在空气中或炉中冷却即为消除应力退火,也称低温退火。消除应力退火主要用于去掉焊接结构的焊接残余应力。
被采纳数:0
热处理是钢在固态下加热到预定的温度,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以某种冷却方式冷却下来的一种加工工艺。其工艺过程是:加热-----保温------冷却。热处理的目的是:改变钢的内部组织结构,从而改善工件的工艺性能、使用性能,挖掘钢材的潜力,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质量。节约材料和能源
回答数:50
被采纳数:0
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使它慢慢冷却,称为退火。钢的退火是将钢加热到发生相变或部分相变的温度,经过保温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方法。退火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组织缺陷,改善组织使成分均匀化以及细化晶粒,提高钢的力学性能,减少残余应力;同时可降低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所以退火既为了消除和改善前道工序遗留的组织缺陷和内应力,又为后续工序作好准备,故退火是属于半成品热处理,又称预先热处理。 正火: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使钢全部转变为均匀的奥氏体,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的热处理方法。它能消除过共析钢的网状渗碳体,对于亚共析钢正火可细化晶格,提高综合力学性能,对要求不高的零件用正火代替退火工艺是比较经济的。 淬火: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很快放入淬火剂中,使其温度骤然降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速度急速冷却,而获得以马氏体为主的不平衡组织的热处理方法。淬火能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但要减少其塑性。淬火中常用的淬火剂有:水、油、碱水和盐类溶液等。 将已经淬火的钢重新加热到一定温度,再用一定方法冷却称为回火。其目的是消除淬火产生的内应力,降低硬度和脆性,以取得预期的力学性能。回火分高温回火、中温回火和低温回火三类。回火多与淬火配合使用。 淬火后高温回火的热处理方法称为调质处理。高温回火是指在500-650℃之间进行回火。调质可以使钢的性能,材质得到很大程度的调整,其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时效处理:为了消除精密量具或模具、零件在长期使用中尺寸、形状发生变化,常在低温回火后(低温回火温度150-250℃)精加工前,把工件重新加热到100-150℃,保持5-20小时,这种为稳定精密制件质量的处理,称为时效。 表面处理: 表面淬火:将钢件的表面通过高频快速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但热量还未来得及传到心部之前迅速冷却,这样就可以把表面层被淬在马氏体组织,而心部没有发生相变,这就实现了表面淬硬而心部不变的目的。适用于中碳钢。 化学热处理:是指将化学元素的原子,借助高温时原子扩散的能力,把它渗入到工件的表面层去,来改变工件表面层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从而达到使钢的表面层具有特定要求的组织和性能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按照渗入元素的种类不同,化学热处理可分为渗碳、渗氮、氰化和渗金属法等四种。 渗碳:渗碳是指使碳原子渗入到钢表面层的过程。也是使低碳钢的工件具有高碳钢的表面层,再经过淬火和低温回火,使工件的表面层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而工件的中心部分仍然保持着低碳钢的韧性和塑性。 渗氮:又称氮化,是指向钢的表面层渗入氮原子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表面层的硬度与耐磨性以及提高疲劳强度、抗腐蚀性等。 氰化:又称碳氮共渗,是指在钢中同时渗入碳原子与氮原子的过程。它使钢表面具有渗碳与渗氮的特性。渗金属:是指以金属原子渗入钢的表面层的过程。它是使钢的表面层合金化,以使工件表面具有某些合金钢、特殊钢的特性,如耐热、耐磨、抗氧化、耐腐蚀等。钢的正火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钢件加热到临界点Ac3或Acm以上的温度,保温一定的时间(见奥氏体化),然后在空气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其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是一种经济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它可作为预备热处理,亦可作为最终热处理而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钢的正火概念
从实质上说,钢的正火是钢退火的一种特殊情况。由于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的冷却速度快,所获得的珠光体片层间距较小,组织较细,因而其硬度和强度也较高。
钢的正火属性和用途
适用范围 正火只适用于碳素钢和低、中合金钢,而不适用于高合金钢。因为高合金钢的奥氏体非常稳定,在空气中冷却也将得到马氏体组织。对共析碳素钢来说,正火可得到索氏体组织;对亚共析或过共析钢,正火组织中还有先共析铁素体或先共析渗碳体,但与相应的退火组织比较,先共析相的量较少。
目的和用途 主要是为了改善钢的品质,包括:
(1)对于低碳钢和低合金钢,正火可以提高其硬度,以改善切削性。
(2)对于中碳钢,正火可代替调质处理,为高频淬火做组织准备,并可减少钢件的变形和降低加工成本。
(3)对于高碳钢,正火可消除网状渗碳体组织,便于球化退火。
(4)对于大型钢锻件或截面有急剧变化的钢铸件,可用正火代替淬火,以减少变形开裂倾向,或为淬火做好组织准备。
(5)对于钢的淬火反修件,可通过正火消除过热影响,以便能重新淬火。
(6)用于铸铁件以增加基体的珠光体量,提高铸件的强度和耐磨性。
工艺参数 主要有:
(1)加热温度低碳钢为Ac3+(100~150)℃;中碳钢为Ac3+(50~100)℃;高碳钢为Acm+(30~50)℃。
(2)加热时间(s) τ=KD 式中D为工件厚度,mm;K为系数,工厂经验数据如表。
(3)冷却方式。为了获得不同的组织,采用不同的冷却方式。一般在静止空气中冷却。如果工件很大,可采用吹风或喷水雾的方法冷却。工件散开放置以控制冷却速度,最好有专用空冷床或吊架。[1]
.成都钢铁网[引用日期]查看: 6279|回复: 37
正火与退火区别
该用户从未签到
根据书上资料所说正火与退火目的相似, 大致是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消除前一道工序应力。为下一步热处理作好组织上准备。
1、退火降低硬度我能理解,可正火呢?
2、这两者怎么提高塑性的,?
[ 本帖最后由 ehai237 于
20:53 编辑 ]
签到天数: 22 天[LV.4]偶尔看看III
1改善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的切削加工性
2细化晶粒,
3消除过共析钢中的网状碳化物,改善钢的力学性能,
3,代替中碳钢和低碳合金结构钢的退火,改善它们的组织结构和切削加工性能
正火可以提高低碳钢各低碳合金钢的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
至于提高塑性,改变了组织和成分,形成细小而均匀的组织,消除了各种组织缺陷,塑性也就提高了
热处理币 +1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对低碳钢二者差不多,对其他钢就不能一概而论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亚共析钢加热到Ac3+(30~50度),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加热到Acm+(30~50度),均温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型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正火。
该用户从未签到
我想问问回火和去应力退火有啥区别?
签到天数: 22 天[LV.4]偶尔看看III
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钢加热到A1心下某一温度,经过保温,然后心一定的冷速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操作,
其目的是消除工件淬火时的内应力,获得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稳定钢的组织各尺寸,
而去应力退火是将钢加热到略低于A1的温度(一般取500-650摄氏度),保温一定时间后缓慢冷却的工艺
方法.其目的是消除由于塑性变形\焊接\切削加工\铸造等形成的残余应力'
&&二者都不发生组织变化,都消除内应力.
热处理币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退火与正火没有区别,只是正火可以去除网状碳化物。
该用户从未签到
原帖由 dzkyx1314 于
08:16 发表
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钢加热到A1心下某一温度,经过保温,然后心一定的冷速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操作,
其目的是消除工件淬火时的内应力,获得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稳定钢的组织各尺寸,
而去应力退火是将钢加热到略低于A1的温度( ...
回火时不发生组织变化??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为什么中低碳钢要选择正火而不选择退火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原帖由 小代 于
09:49 发表
不好意思,错了,是为什么中低碳钢要选择正火而不选择退火呢?
正火比退火温度高,时间短,提高了生产效率。
该用户从未签到
1改善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的切削加工性
2细化晶粒,
3消除过共析钢中的网状碳化物,改善钢的力学性能,
3,代替中碳钢和低碳合金结构钢的退火,改善它们的组织结构和切削加工性能
正火可以提高低碳钢各低碳合金钢的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
复制二楼内容!
该用户从未签到
回复 5# 的帖子
回火应该是针对马氏体而言的吧,而去应力退火是针对冷加工后进行的热处理工序.而且两个的温度也不一样.
该用户从未签到
冷却速度有较大差异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原帖由 songge 于
08:20 发表
退火与正火没有区别,只是正火可以去除网状碳化物。
没有区别?我觉得正火降低不了硬度,
签到天数: 111 天[LV.6]常住居民II
退火有许多种,而正火只有一种,两者的冷却速度不一样
该用户从未签到
退火不能作为最终的处理,而正火可作为最终的处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原帖由 zcf-222 于
16:22 发表
退火不能作为最终的处理,而正火可作为最终的处理.
这话只能用在特定的场合。
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正火温度也不都是低的,又不是都比退火的温度低
签到天数: 51 天[LV.5]常住居民I
正火和退火还是看铁碳平衡图这样理解准确一些。
该用户从未签到
这个问题问的我也糊涂了,退火有好几种,用处各不相同。怎么和正火来比较?
看起来能比较的。只是冷却速度不同,起的作用大不一样。还是提出具体退火工艺才能做比较。
Powered by关于钢材的热处理之退火与正火
关于钢材的热处理之退火与正火
最近再学习热处理方面的知识,与大家共享!希望对热爱钢材事业的同仁一起学习!1.1 热处理的分类 首先要了解热理处整体的框架。根据热处理工艺在零件生产工艺流程中的位置和作用,热处理又可分为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钢的普通热处理将工件整体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使其获得均匀组织和性能的一种热加工工艺。普通热处理主要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
其次依次了解四个热处理的概念。退火和正火的关系比较紧密,那么我们先看下它们各自的特点。1.2
退火是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缓慢的速度冷却,使之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垦火是钢的热处理工艺中应用最广、种类最多的一种二艺,根据钢的成分和退火目的、要求不同,退火可分为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均匀化退火、和再结晶退火等。(1)完全退火是将钢件或毛坯加热到Ac3以上20 - 30℃,保温一定时间,使钢中组织完全奥氏体化后化后随炉缓慢冷却到500
- 600度以下出炉,然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方式。完全退火主要适用于碳的质量分数为o. 25% -o.
77%的亚共析成分碳钢、合金钢和工程铸件、锻件及热轧型材。完全退火的目的是细化晶粒、降低硬度以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和消除铸件、锻件及焊接件的内应力。(2)等温退火是将钢件加热至Ac3,(或Ac1,)以上20 - 30℃.保温一定时间,然后较快地冷却至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鼻尖”温度附近(珠光体转变区)并保温一定时间,,使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后再缓慢冷却下来的热处理方式。等温退火的目的与完全退火相似,但等温退火转变容易控制,能获得均匀的预期组织,对于大型制件及合金钢制件较适宜,可大大缩短退火周期。(3)均匀化退火:为减少铸件或钢锭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的不均匀性,将其加热到略低于固相线温度(钢的熔点以下100C~200C),长时间保温并缓慢冷却,使铸件或钢锭的化学成分和组织均匀的热处理方式。由于扩散退火加热温度高,因此退火后晶粒粗大,可用完全退火或正火细化晶粒。(4)去应力退火 去应力退火又称为低温退火,它是将钢件加热到500C~650C,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到300C~200C以下出炉的热处理方法。因去应力退火温度低,不改变工件原来的组织,故应用广泛。去应力退火的目的是为了消除铸件,锻件和焊接件内的残余应力以及冷变形加工中所造成的内应力。(5)再结晶退火 将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使变形晶粒重新转变为均匀的等轴晶粒的热处理工艺。再结晶退火的加热温度一般比理论再结晶温度高150C~250C,用于消除冷变形加工产生的畸变组织,消除加工硬化。(6)球化退火 将钢件或毛坯加热到略高于Ac1以上20~30 C ,保持一定时间,使钢中的二次渗碳体自发地转变为颗粒状渗碳体,然后以缓慢的速度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方法。球化退火主要适用于碳素工具钢、合金弹簧钢及合金工具钢等共析钢和过共同析钢(钢的质量分数大于0.77%)球化退火的目的是降低硬度、均匀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为淬火作组织准备。1.3 关于正火
正火是将钢加热到Ac3(共亚析钢)或Accm—(过共析钢)以上30 - 50℃.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空气中或在强制流动的空气中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方法。正火比退火冷却速度快,因而正火组织比退火组织细,强度和硬度也比退火组织高。由于正火的生产周期短,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高,成本较低,因而在生产中应用比较广泛。正火的目的如下:(1) 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正火可改善低碳钢(的质量分数低于0.25%)的切削加工性能。碳的质量分数低于0.25%的碳钢,退火后硬度过低,切削加工时容易“粘刀”,表面光洁度很差。通过正火可使硬度提高到接近最佳切削加工硬度,从而改善切削加工性能。(2) 作为预先热处理
截面较大的结构钢件,在淬火或调质处理(淬火加高温回火)前常先进行正火处理,以消除魏氏组织和带状组织,并获得均匀细小组织。对于碳的质量分数大于0.77%的碳钢和合金工具钢中存在的网状渗碳体,正火可减少其二次渗碳体量,并使其不形成连续网状,为球化退火作好组织准备。(3) )作为最终热处理
对强度要求不高的零件可把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正火可以细粒,均匀组织,从而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韧性。1.4 退火与正火的选择生产上退火或正火工艺的选择主要根据钢的种类、加工工艺(冷、热)、零件的使用性能及经济性等进行综合考虑。对于含碳量wC&0.25%的低碳钢,通常采用正火替代退火。因为正火工艺具有以下优势:1)
较快的冷却速度可以防止低碳钢沿品界析出游离的三次渗碳体,从而提高冲压件的冷变形能力。2)
可以提高钢的硬度,改善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能。3)
可以细化晶粒,提高低碳钢的强度。对于含碳量wc=0.25% -0. 5%的中碳钢,也可以用正火替代退火,尽管对含碳量接近上限的中碳钢的正火处理会使硬度偏高,但还可以进行切削加工,而且正火的成本较低,生产效率高。但是,对于含合金元素的中碳合金钢,由于合金元素的存在,增加了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即使在缓慢冷却的情况下仍可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因此,若采用正火处理会使硬度偏高,不利于切削加工,应当完全退火。对于含碳量wc =0.5%-0.75%的碳钢,一般采用完全退火,因为钢的含碳量较高,正火后退火的硬度,难以进行切削加工。因此采用退火降低硬度,以改善其切削加工性能。对于含碳量wc =0. 75%以上的碳钢或工具钢,一般采用球化退火作为预备热处理。若有网状二次渗碳体存在,则应先进行正火消除。另外,从钢的使用性能考虑,若钢件或零件承载不大,性能要求不高,可直接用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来提高钢的力学性能。从经济性方面考虑,由于正火比退火生产周期短,操作简便,工艺成本低。因此,在满足钢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正火工艺代替退火。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专业不锈钢无缝管,双相钢无缝管销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火和退火的价格差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