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的无氧氧化和糖异生的关键酶主要差异

关注今日:268 | 主题:2880472
微信扫一扫
关于乳酸糖异生
页码直达:
这个帖子发布于2年零100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一分子丙酮酸异生是消耗3个ATP。那为什么一分子乳酸异生成糖也消耗3个ATP?难道乳酸变成丙酮酸这步产生的NADH不算嘛?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有人帮我解释下嘛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丙酮酸异生的NADH来自脂肪酸氧化和柠檬酸循环。不是乳酸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wokoliu 丙酮酸异生的NADH来自脂肪酸氧化和柠檬酸循环。不是乳酸为啥有氧氧化和无氧氧化第一阶段产ATP数不同。书上没说啊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因为从3磷酸甘油醛到1,3二磷酸甘油酸产生了2分子NADH,如果有氧就会进入氧化链产生3或5分子ATP,而如果无氧,则NADH不会产生ATP而是用做丙酮酸生成乳酸。看八版书第114页图6—1。有个虚线剪头没有?那就是无氧的情况。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wokoliu 因为从3磷酸甘油醛到1,3二磷酸甘油酸产生了2分子NADH,如果有氧就会进入氧化链产生3或5分子ATP,而如果无氧,则NADH不会产生ATP而是用做丙酮酸生成乳酸。看八版书第114页图6—1。有个虚线剪头没有?那就是无氧的情况。恩。谢谢您。请问你是怎么看的。我已经看崩了。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好好看总会融会贯通的,你越觉得它乱就越看不下去。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突然得想念你 好好看总会融会贯通的,你越觉得它乱就越看不下去。谢谢你。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请问这是那本书?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归于平静 请问这是那本书?哈哈,15年的帖子了。这是老贺的书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关于丁香园 您现在的位置:&&>>&&>>&&>>&中南大学生物化学答案正文
中南大学生物化学答案
中南大学生物化学答案
戴钰琦  
  []参考答案第一章
绪论一、名词解释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技术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及其与生理功能相联系的一门科学,。是从分子平探讨、阐明各种现象的本质的化学。二、问答题答:1)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生物化学与医学基础课程间和临床医学学科间有密切的联系。生物化学知识是医学基础课程非常必要的基础,如病理学、免疫学、药理学等学科已深入到分子水平的研究,必需掌握好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诊断和治疗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和生物化学技术。所以说,生物化学在医学教育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2)生物化学与临床护理联系密切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和生物化学实验技术是临床护理、护理诊断以及护理指导中必要具备的基础知识,所以说,生物化学在护理学教育中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第二章
蛋白质化学一、名词解释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基本结构)是指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在多肽链中的排列顺序。维持一级结构的键是肽键。一级结构是决定高级结构的基础。蛋白质一级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氨基酸残基如果缺失或被替代,可通过影响空间构象而影响其生理功能。2、一分子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分子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酰胺键称为肽键。3、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4、蛋白质分子中肽键或特殊氨基酸,可与某些试剂如酚试剂、茚三酮、考马斯亮蓝等发生反应显色,就叫蛋白质的呈色反应。二、问答题1、答:蛋白质的变性是指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也即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蛋白质的变性后的临床使用价值主要为蛋白质变性后除溶解度降低易于消化外,最主要特点是生物学活性丧失。因此,我们可以采用高温、高压、紫外线、乙醇等可以使病原微生物蛋白质变性,失去致病性和繁殖能力。2、答: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种类有a-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则卷曲结构。a-螺旋的主要特征是:一般为右手螺旋;每螺旋一圈有3.4个氨基酸残基;螺旋圈之间依赖氢键连接而螺旋结构稳定;R基团伸向螺旋外侧。3、一、是构成组织细胞的最基本物质,从最简单的病毒到人类,凡是生物体均含有蛋白质。二、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休内蛋白质种类繁多,都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几乎所有的生命现象均有蛋白质的参与。三、是供给能量,每1g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提供的能量约为417kJ。第三章
核酸化学一、名词解释1、核苷酸是核酸分子的基本组成,是由核苷和磷酸组成的化合物。2、核酸热变性后,如温度缓慢下降,解开的两条链又可重新缔合形成双螺旋称为核酸的复性,复性又称 “ 退火 ”。3、戊糖与碱基缩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核苷。4、不同来源的DNA加热变性后,只要两条多核苷酸链之间有一定数量的碱基能彼此互补,经退火处理就可以形成双螺旋结构,就叫核酸分子的杂交。二、问答题1、核糖核酸有转运RNA、信使RNA和rRNA三类。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tRNA主要是作为氨基酸转运载体,活化、搬运氨基酸到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mRNA主要是在细胞核内转录DNA基因序列顺序,指导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rRNA主要是与蛋白质结合成核蛋白体,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2、DNA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要点主要是::①DNA由两条相互平行走向相反的脱氧多核苷酸链组成。两链以脱氧核糖-磷酸为骨架,以右手螺旋方式绕同一公共轴盘旋;② 碱基垂直螺旋轴居双螺旋内龋攵攘醇罨纬汕饧涠裕A=T;
GoC) 。③ 螺旋一圈螺距3.4nm,每10对碱基对使螺旋上升一圈。④ DNA双螺旋结构十分稳定,稳定因素是碱基间的堆积力和碱基对之间的氢键。第四章
酶一、名词解释1、酶:是一类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特异底物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又称生物催化剂。2、结合酶是由酶蛋白和非蛋白的辅助因子组成,又称全酶。3、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只是酶的无活性前体,此前体物质称为酶原。4、同工酶是指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5、抑制剂与底物的结构相似,能与底物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使酶的活性降低的抑制作用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其抑制程度取决于底物及抑制剂的相对浓度。二、填空题1、高度的催化效率、高度的特异性、酶活性的可调节性、酶活性的不稳定性2、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三、问答题答:在一定条件下,酶原受某种因素作用后,分子结构发生变化,暴露出或形成活性中心,使无活性的酶原转变成具有活性的酶,这一过程就叫酶原激活。酶原激活的生理意义:避免细胞产生的酶对细胞进行自身消化,并使酶在特定的部位和中发挥作用,保证体内代谢正常进行;有的酶原可以视为酶的储存形式。需要时,酶原适时地转变成有活性的酶,发挥其催化作用。第五章 维生素一、名词解释1、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素,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一组低分子量有机物质。在调节物质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均易溶于水,所以叫水溶性维生素。3、硫胺素又名维生素B1,是由含硫的噻唑环和含氨基的嘧啶环组成的化合物。二、填空题1、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2、摄入量不足、吸收障碍、需要量增加、长期服用某些抗菌素三、问答题1、答:因为维生素A参与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视紫红质是视网膜杆状细胞感受弱光的基本成分,与暗视觉有关。视紫红质由维生素A的衍生物(11-顺型视黄醛)与视蛋白结合生成。视紫红质对弱光非常敏感,在有弱光的条件下,当视紫红质吸收光子时,即可诱发它的光化学反应,这一反应是放能反应,可引发视杆细胞兴奋并转变为神经冲动,引起视觉。当维生素A缺乏时,11-顺型视黄醛得不到足够的补充,视杆细胞合成视紫红质减少,对暗光敏感度降低,暗适应能力下降,引起夜盲症。2、TPP含维生素B1,FAD、FMN含维生素B2,NAD+、NADP+含维生素PP,HSCoA含泛酸。维生素对他们的生化功能起调节、辅助作用。第六章
糖代谢一、名词解释1、由非糖物质生成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2、磷酸戊糖途径是指由葡萄糖生成磷酸戊糖及NADPH+H+,前者再进一步转变成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的反应过程。3、机体供氧充足条件下,葡萄糖彻底氧化生成水和CO2,并产生能量的过程称为有氧氧化。4、糖酵解指葡萄糖生成丙酮酸在无氧条件下转变为乳酸的过程。5、肌肉收缩通过糖酵解生成乳酸。肌肉内糖异性低,所以乳酸通过细胞膜弥散进入血液后,再入肝,在肝脏内异生为葡萄糖。葡萄糖释入血液后又被肌肉摄取,这就构成了一个循环,此循环称为乳酸循环。二、问答题1、答:糖酵解的主要特点是①糖无氧氧化反应的全过程没有氧的参与,反应中生成NADH+H只能将2H交给丙酮酸,使之还原成乳酸。②糖以无氧氧化方式进行代谢,只能发生不完全的氧化,反应中释放能量较少。③有糖无氧氧化反应过程中,有三步是不可逆的单向反应。糖酵解的生理意义是①糖无氧氧化反应释放的能量虽然不多,但却是机体在缺氧下供应能量的重要方式,《》()。②糖无氧氧化是红细胞供能的主要方式。③某些组织细胞如视网膜、睾丸、白细胞、肿瘤细胞等组织细胞,即使在有氧条件下仍以糖无氧氧化为其主要供能方式。2、答:①糖酵解是使糖原或葡萄糖最后分解为乳糖,糖异生是由非糖物质,包括甘油、有机酸(乳酸等)和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②糖酵解过程中大多数酶促反应是可逆的,但已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及丙酮酸激酶只能催化单向反应,因此糖异生必须有另外不同的酶来催化逆过程。所以说糖异生作用是糖酵解的逆过程这句话的说法不正确。3、答:①肝脏对血糖的调节,肝对血糖浓度的恒定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当餐后血糖浓度增高时,肝糖原合成增加,而使血糖水平不致过度升高,空腹时肝糖原分解加强,用以补充血糖浓度,饥饿或禁食情况下,肝的糖异生作用加强,以有效地维持血糖浓度。②激素以血糖的调节,根据激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可将调节血糖的激素分为两类--降糖激素和升糖激素,它们对血糖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对糖代谢各途径的影响来实现的,两类不同作用的激素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对立统一,共同调节血糖的正常水平。第七章
脂类代谢一、名词解释1、必需脂肪酸是指自身不能合成,必需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生四烯酸和二十碳五稀酸等。2、储存在脂库中的三酰甘油,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给全身各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称为脂肪。3、脂酰基在线粒体基质中的氧化分解是在脂酰基β-碳原子上进行的,故称此为脂酰基的β-氧化。4、酮体是脂肪酸在肝氧化分解时的正常中间代谢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二、填空题1、肝、胆汁酸、维生素D3、类固醇激素2、氧化供能、防止散热、缓冲机械性撞击三、问答题1、答:①酮体是肝脏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②酮体可通过血脑屏障,是脑组织的重要能源。③酮体利用的增加可减少糖的利用,有利于维持血糖水平恒定,节省蛋白质的消耗。2、丙酮酸和脂肪酸代谢可产生乙酰辅酶A。它的主要代谢去有①在线粒体内经三羧酸循环氧化分解产能; ②肝细胞线粒体中生成酮体;③在胞质中合成脂肪酸;④在胞质和内质网中合成胆固醇;⑤在神经组织参与乙酰胆碱的合成;⑥在生物转化中参与结合反应。第八章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与氨基酸代谢一、名词解释1、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指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其必需氨基酸可以互相补充而提高营养价值。2、转氨基作用与氧化脱氨基偶联进行的反应就叫做联合脱氨基作用。3、一碳单位是指某些氨基酸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经过转移参与体内某些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含一个碳原子的基团。二、填空题1、总氮平衡、正氮平衡、负氮平衡2、丝氨酸、甘氨酸、组氨酸、色氨酸三、问答题1、答:血氨的来源主要是1)氨基酸脱氨基作用产生的氨是血氨主要来源。2)肠道吸收的氨。3)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氨。血氨的去路主要是1)合成尿素。2)合成谷氨酰胺。3)重新利用。2、答:肝功能严重损伤时,尿素合成发生障碍,血氨浓度增高称为高氨血症。氨进入脑组织中,与α -酮戊二酸结合生成谷氨酸,谷氨酸再与氨结合生成谷氨酰胺,达到解氨毒的作用。因脑中氨的增加使脑细胞的α-酮戊二酸减少,三羧酸循环减弱,ATP生成减少,引起大脑功能障碍,严重时影响大脑的功能,导致昏迷称为肝昏迷。第九章 氧的代谢一、名词解释1、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经过多种酶的催化形成其衍生物和分解产物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2、在呼吸链中既可接受氢又可把氢传递给另一种物质的成分叫递氢体。在呼吸链中既能接受电子又能将电子传递给其它物质的成分叫递电子体。3、代谢物脱下的氢通过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此过程的释放的能量使ADP磷酸化生成ATP, 这种氧化与ATP生成的偶联称为氧化磷酸化。二、填空题1、氧化、还原、水解反应2、脱氢反应、失电子反应、加氧反应三、问答题1、1)ADP/ATP比值的调节。2)激素(主要为甲状腺激素)的调节。3)抑制剂包括解偶联剂和呼吸链抑制剂的作用。2、1)参与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功能。2)参与代谢物、毒物和药物等非营养物质的生物转化。3)生成代谢水,参与水、电解质代谢。4)生成少量活性氧,可有效杀灭细菌。第十章 核苷酸代谢及遗传信息的贮存与表达一、名词解释1、人体内嘌呤的新陈代谢发生了紊乱,尿酸(嘌呤的氧化代谢产物)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性反应,就叫痛风。2、复制时亲代DNA双链解开,每股单链作为指导合成其互补链。在新合成的两个DNA子链中,其中一股单链来自亲代DNA,另一股单链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3、翻译就是将核酸中由4种核苷酸序列编码的遗传信息,通过遗传密码破译的方式解读为蛋白质一级结构中20种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二、填空题1、从头合成、补救合成2、前导链、随从链、冈崎片段、子链、复制叉3、mRNA、rRNA、tRNA、mRNA、tRNA、rRNA三、问答题1、答: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是利用已有的碱基或核苷,经过简单的反应过程合成核苷酸。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的生理意义主要是①节省从头合成时的能量和一些氨基酸的消耗。②体内某些组织器官,如红细胞、脑、骨髓无从头合成的能力,只能依赖补救合成。2、答:mRNA转录后的加工方式包括1)在 5¢-端形成 “帽子”结构。2)在3¢-端加 “尾”结构。3)编码序列的部分甲基化。4)hnRNA链的剪接。3、遗传密码的特点1)连续性,密码在mRNA链上是连续排列的,密码子之间没有任何标点加以隔开。2)简并性,除蛋氨酸和色氨酸外,其余18种氨基酸的密码均在两种或两种以上,这种同一种氨基酸具有多种密码的现象称为密码的简并性。3)通用性,生物界所有的物种都通用这套遗传密码。4)摆动性。 第十一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及其调节一、名词解释1、小分子化合物与酶分子活性中心以外的某一部位特异结合,引起酶蛋白分子构象变化,从而改变酶的活性,这种调节称酶的变构调节。2、酶蛋白肽链上某些残基在酶的催化下发生可逆的共价修饰,而引起酶活性改变,这种调节称为酶的共价修饰调节。3、物质代谢调节是指机体对代谢途径反应速度的调节控制能力。物质代谢是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物质代谢的正常进行是生命得以维持的最基本保证。二、填空题1、细胞水平的调节、激素水平的调节、整体水平的调节2、细胞膜受体、细胞内受体3、cAMP、cGMP、Ca2+、IP3、DAG三、问答题答:共价修饰调节的特点①酶蛋白的共价修饰是可逆的酶促反应,在不同酶的作用下,酶蛋白的活性状态可互相转变。② 具有放大效应,效率较变构调节高。③ 磷酸化与脱磷酸是最常见的方式。 第十二章
血液生化一、名词解释1、血液中除蛋白质以外的含氮物质叫作非蛋白氮,非蛋白氮主要有:尿素、尿酸、肌酸、肌酐、氨基酸、胆红素、氨等。2、小部分胆红素可与活泼硫酸、甲基、乙酰基和甘氨酸进行结合反应,生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称为结合胆红素。3、胆色素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分解代谢产物,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等。二、问答题1、答:血浆蛋白的主要的生理功能有1)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2)维持血浆正常的pH。3)作用。4)免疫作用。5)催化作用。6)营养作用。7)凝血、抗凝血和纤溶作用。2、答:血红蛋白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组成。血红素合成的调节因素主要有1)血红素的含量,ALA合酶是血红素合成的限速酶,受血红素反馈抑制受高铁血红素强烈抑制。2)促红细胞生成素。3)某些类固醇激素诱导其生成。第十三章 肝胆生化一、名词解释肝脏将一些非营养物质,经过代谢转变改变其极性,使之成为容易排出形式的过程称为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二、填空题1、生物转化反应的连续性、生物转化作用受生理与病理因素的影响、解毒和致毒的双重性2、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胆道系统3、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结合反应三、论述题答:严重的肝脏疾病时,病人容易出现餐后高血糖、饥饿时易出现低血糖这是因为肝在调节血糖含量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调节进餐后血糖的含量,肝是体内主要的糖库,可以使进入肝细胞的葡萄糖合成肝糖原,使得进食后血糖不致过高。2、调节空腹时的血糖含量,空腹时,受升高血糖激素的调节,肝糖原分解加强,不断补充血糖使之不致过低。3、调节饥饿时的血糖含量,饥饿时,肝糖原耗尽,肝细胞可将乳酸等物质进行糖异生,生成葡萄糖进入血液,补充血糖维持血糖含量。因此严重肝病时,病人进食后,进入肝细胞的葡萄糖不能有效地合成糖原贮存,致使血中葡萄糖含量过高导致餐后高血糖。同时饥饿时由于严重肝病导致肝脏不能有效地进行糖异生作用来补充血糖,因此易致饥饿时低血糖。 严重的肝脏疾病时,病人容易出现脂肪泻,这是因为肝脏在脂类的吸收代谢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严重肝病时,病人的脂类吸收代谢障碍,所以易出现脂肪泻。严重的肝脏疾病时,病人容易出现血氨升高、肝昏迷,这是因为严重肝脏病时氨酸循环障碍,使得血氨的主要去路尿素生成受阻,加上血氨来源增加作为诱因,如在门腔静肪侧支循环的情况下,氨绕过肝,直接进入体循环,肠道吸收氨增加,组织蛋白分解产氨增多,肾排泄铵离子减少等,由于血氨的去路受阻,来源增加,从而引起血氨升高。同时氨时亲脂性物质很容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细胞,在脑细胞内为了解氨毒生成谷氨酰胺,不公消耗ATP,而且竞争了三羧酸循环中的α-酮戊二酸,使脑细胞通过三羧酸循环产生ATP减少,干扰脑细胞正常的能量代谢,致使脑细胞能量严重缺乏而引起肝昏迷。 严重的肝脏疾病时,病人容易出现夜盲症,这是因为肝脏疾病时胆汁酸盐生成减少,从而导致脂溶性维生素A吸收减少,从而导致夜盲症。严重的肝脏疾病时,病人容易出现出血倾向、蜘蛛痣,这是因为肝脏疾病时肝脏对各种激素的灭活减少,脂溶性维生素K吸收减少,从而导致血倾向、蜘蛛痣。
    〖预览〗西南大网络与继学续教育学院程考试课答卷题号: 学名: 2姓10
年 6 6 月 9【280】课名程称编【】 号: 市场营销(横线以下答为区)题答不题需复制题,写目题目明编号按题,目序顺题答.一 1答. :成、功效有市的细分场应,当遵循四条基原则本 1.。可量性衡系指细。分市场的必是须可以别的识可以衡和的量,亦即分出细来的场市不仅围比范 较明,晰且而能也大致判断市场该大的小。2 殷.性。就实是求需足性。细量分来出的市必场大须到以使企业足实现的利它目标润殷实的。 细分场市,应那是拥些足够的潜在有买者的市场购,并且他们有又充足货的币支付能,使企力能够补业 生偿与产销行本,并能成得获润的市利场为。,此市细场分能不销从潜力售有的限场起步……【】    〖预览〗2011年7月第30卷第7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ofHeilongjiangCollegeofEducationJul.2011Vol.30No.7doi:10.3969/j.issn..5对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的现实思考耿丽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考公务员热”要:近几年,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不断升温,呈现出非常的态势。大学生现象令人担忧、引人深思,我们应冷静地分析、探索这一现象隐含的社会症结以及产生的现实原因,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期使之降温,最终使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现象回归常态。关键词:大学生;考公务员热;思考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志码……【】
  〔中南大学生物化学答案〕
  中南大学生物化学答案所属栏目:〖〗
  “中南大学生物化学答案”相关:
  〖〗链接地址:
  资料大全提供的中南大学生物化学答案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中南大学生物化学答案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谢谢!
上一个消息: 下一个消息:
中南大学生物化学答案相关消息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糖的无氧氧化与有氧氧化的区别如题,是一个表,分别填下列项目:底物 产物 反应部位 关键酶 ATP生成 生理意义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1、这是生物化学中最重要的一个东西了.2、建议你还是自己找本生物化学的书学习一下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学习uiy目标
下载积分:30
内容提示:学习uiy目标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19:28:1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3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学习uiy目标
关注微信公众号以下试题来自:
问答题简答题何谓糖酵解?糖异生与糖酵解代谢途径有哪些差异?
(1)糖酵解指无氧条件下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为乳酸过程.(2)糖酵解与糖异生的差别在于糖酵解的三个关键酶被糖异生的四个......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生物体内糖分解代谢的途径和发生部位列于下表中
生物氧化中所生成的水是代谢物脱下的氢,经生物氧化作用和吸入的氧结合而成的。
4.问答题 生物氧化中CO2的生成是由于糖、脂类、蛋白质等有机物转变成含羧基的化合物进行脱羧反应所致。脱羧反应有直接脱羧和氧化......5.问答题 A、在细胞内进行条件温和,有水的环境中进行B、有酶、辅酶等参与,反应分多步完成C、能量逐步释放,既不伤害机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草酰乙酸如何糖异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