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肿大应如何治疗有哪些相关的种类

  中外体坛意外患病但并不气馁的运动员大有人在,其中,王楠可称为中国运动员的典范。2005年,王楠曾被确诊为甲状腺癌,当时她既要治病,又不能耽误奥运会备战,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幸运的是,王楠的甲状腺癌并不十分严重,在北京奥运会比赛之前已经治愈。主教练施之皓曾说:“她是我见过最坚强、最拼命的运动员,那段日子很不容易,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
  四种不同的甲状腺癌类型
  1、乳头状腺癌
  (1)占甲状腺癌的绝大多数,约60-70%,女性及40岁以下患者较多。
  (2)恶性度低,病程发展慢,预后好。
  (3)经手术治疗后几乎90%以上可以长期存活。
  2、滤泡性腺癌
  (1)占甲状腺癌的15-20%。
  (2)多见于中年女性,易远处转移,恶性度中等,手术治疗后长期使用甲状腺素,治愈率可达80%。
  3、髓样癌
  (1)占5-10%,有时可出现与本病临床表现完全不要相关的症状,如腹泻、面部潮红多汗、哮喘、头痛。
  (2)这是由于癌细胞分泌生物活性物质所致。其他表现与一般甲状腺癌相似。
  (3)预后较好。
  4、未分化癌
  (1)高度恶性,占甲状腺癌的8%左右,发病以老年人为多,平均年龄60岁以上。
  (2)特点是颈前肿块突然增大,迅速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嘶等症状。
  (3)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
  甲状腺癌的检查方法有5个
  1、注意甲状腺肿大的形状,这是甲状腺癌自查首先应该注意的。甲状腺肿大的形状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呈蝴蝶形,多见于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及部分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另一类是在甲状腺的某个部位出现一个圆形肿块,多见于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腺瘤,也包括甲状腺癌。
  2、注意肿块的大小。肿块若呈弥漫性肿大或多发性结节性肿大,多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一般良性肿瘤或囊肿的单个结节直径多在2厘米左右;直径超过2厘米时,应疑为甲状腺癌。
  3、注意肿块的光滑度和软硬度。用拇指及食指仔细触摸肿块表面。表面光滑一致者,多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表面不很光滑者,由甲状腺炎的可能性大;呈单个结节肿大,但表面光滑、均匀者可能为腺瘤;单个结节肿大,表现不光滑,呈实体感者,应疑为癌肿。
  4、注意肿块的生长速度。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呈缓慢增大,病程可达数年乃至数十年之久;良性肿瘤及囊肿病程可为数月至数年;甲状腺癌的肿块增长明显,速度较快,可在十几天或一、二个月内明显增大。
  5、注意肿块周围是否可触及淋巴结。若在甲状腺周围能触摸到质地较硬的淋巴结,则应高度怀疑是甲状腺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甲状腺癌应该如何预防?
  专家表示,日常预防甲状腺癌需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女性朋友,要注意避免应用雌激素,因它对甲状腺癌的发生起着促进的作用,需要警惕。
  (2)甲状腺癌应该如何预防?预防甲状腺癌还要注意日常饮食问题。专家表示,甲状腺癌患者应吃富有营养的食物及新鲜蔬菜,避免吃肥腻、香燥、辛辣之品。
  (3)预防甲状腺癌,朋友们还要注意日常保持精神愉快,防止情志内伤,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4)甲状腺癌应该如何预防?专家指出,甲状腺癌患者还要注意积极锻炼身体,增强自身抵抗力,提高抗病能力。
  (5)专家表示,X射线是导致甲状腺癌的重要因素,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照射,特别是儿童,要尽量避免头颈部X线照射。
  (6)预防甲状腺癌的发生,朋友们日常还要注意对甲状腺增生性疾病及良性肿瘤应到医院进行积极、正规甲状腺的治疗,以防并发其他甲状腺疾病。当前位置: >
甲状腺癌主要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来源:寻医问药社区
发布者:叶子
虽然常见,但是人们也要注意了解甲状腺癌的一些细节问题,患上甲状腺癌要注意的就是症状表现,这样就可以及时的治疗了。甲状腺癌严重的还会发展为其他的并发症,给治疗增加难度,因此说甲状腺癌对身体的危害很大。甲状腺癌主要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1、乳头状癌:属低度恶性,多见于 40 岁以下的女性,患者多无明显不适,且肿瘤生长缓慢,易误以为良性,肿瘤多单发,质地呈软胶性硬度或较硬,不规则,边界不清,活动度一般尚可。大的肿瘤往往伴有囊变,可见到囊壁有葡萄样结节,突入囊腔,穿刺可吸出浅棕黄色液体。肿瘤一般无包膜,晚期可累及气管软骨或周围软组织,而使肿瘤固定或出现声间嘶哑、呼吸困难、咯血、吞咽不适等,以颈淋巴结转移为主,且发生较早,也可经血道转移至肺脊柱等。这是甲状腺癌的分型之一。 2、滤泡状癌:属中度恶性,可多见于 40~60 岁中老年妇女,病程较长,生长缓慢,多为单发,肿瘤边界清楚,有包膜感,实性硬韧和甲状腺肿瘤很相似,但癌细胞常侵入包膜外的腺体组织和血管中,所以包膜完整与否是区别于滤泡状瘤和腺癌的一个重要的根据,另外滤泡较少发生淋巴结转移,而多血行转移至肺和骨骼。 3、未分化状癌:临床少见,好发于男性老人,是一种高度的恶性的癌肿,病程短,发展快,主要表现为颈前区肿块,质硬固定,边界不清,常伴有肿大淋巴结,血道转移亦较常见,具有转移快,死亡率高的特点。 4、髓样癌:是一种中度恶性的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有家族倾向性。颈前肿物发展较慢,病程较长,肿块无包膜,大小不一多为单发,质地较硬约 30% 的患者有慢性腹泻史,并伴有面部潮红等类癌综合症,癌块切除后,腹泻史即消失,颈淋巴转移多见,且转移较早,也可血行转移至肺、肝和骨骼,髓江西患者血清降钙素浓度可比正常人高出 4 倍以上。 甲状腺癌这种病会使患者痛苦不堪,生活中做好甲状腺癌的预防工作,甲状腺癌患者要注意正确的治疗,但是甲状腺癌患者也要注意自己的护理事项,生活中甲状腺癌的治疗是很重要的。才能降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避免疾病给大家带来更大的伤害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不喜欢这些
百万名医生在线为您免费解答
请您详细描述您感到不适的症状、部位及发病时间
[男科][产科综合][小儿综合][脑瘫][白癜风][白癜风]
在寻医问药您还可以
百万医生在线解答问题,100%回复
手机客户端,让您随时随地问医生
免费咨询、预约三甲医院专家
与患友和专家一起,交流分享治疗经验
查看药品信息,帮您合理选择药品
帮您了解疾病知识,一本疾病百科全书
大家都在搜:
擅长:口腔种植、口腔修复[第136期] [第081期] [第057期] [第054期]甲状腺癌四大类型,你都知道吗
温馨提示: 甲状腺癌科可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状腺癌 、甲状腺未分化癌、甲状腺髓样癌四种,具体可以看看下文的介绍。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根据阅读为你提供的用药资讯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婆婆在家里每天都会念叨的话,我知道,...
最原始的避孕方式就是古人采用的麝香避孕法,即将麝香......手机版更便捷
常见的甲状腺肿或结节
  甲状腺肿是指可以望见或触及的甲状腺,可为普遍性(弥漫性或结节性)或局灶性肿大。甲状腺肿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现象,但患病率和类型在不同的人群中差异很大。  对此恰当的临床处理包括和病人一起讨论甲状腺类型的诊断、计划采取何种治疗和跟踪随访。深入探讨甲状腺肿形成的发病机制和环境因素对相关疾病的预防保健计划显得非常重要。  常见类型的甲状腺肿:  随着地域不同,5%~10% 以上的学龄儿童患地方性甲状腺肿。此病通常和严重碘缺乏有关,其发生的生理机制为碘对甲状腺的抑制(碘的自身调节)减少和 TSH 对甲状腺的刺激增加(由于缺乏底物碘,甲状腺激素分泌减低,对 TSH 反馈调节减弱)。  此类型的甲状腺肿因碘缺乏适应不良引起,在最初是为了适应碘缺乏而代偿性肿大。但这一过程到后来失控,使得某些个体形成了异质性甲状腺肿。这种失控的发病机制尚未不明确,研究称可能与富碘区散发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发病相同。  除了地方性甲状腺肿之外,临床上还可见到许多非地方性甲状腺肿。非地方性甲状腺肿类型多样,发病机制可能相互重叠,多种类型的甲状腺肿也可能出现在同一个病人身上,因此在诊断时需要谨慎对待。  甲状腺孤立病灶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肿瘤性甲状腺肿,此类型的典型表现是一良性单克隆过程,恶性少见。孤立的良性甲状腺肿瘤有自主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并且大多数有体质性突变。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也可导致甲状腺肿。大多数 Graves 病患者为弥漫性甲状腺肿,推测是由于 TSH 受体的自身抗体刺激 TSH 受体而使甲状腺细胞增殖。研究还发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的 Graves 病患者甲状腺的体积越大,对药物的反应越差。  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病人中约 15% 存在甲状腺肿。此类患者的甲状腺滤泡细胞或多或少受 TSH 刺激,它们对刺激的反应与 Graves 病相似。因此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功能缺陷是因为甲状腺功能细胞数量减少而非单个细胞的功能缺陷。  第三类甲状腺肿即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多发生于女性、老年人和有遗传背景的人群。这一种类型的甲状腺肿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发生发展过程较难理解。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阅读(76200)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巨鹿县医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阅读(2813)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淄博市第一医院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阅读(2702)
│武警总医院
阅读(5595)
│武警总医院
阅读(5197)
│泸州市人民医院
阅读(1851)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阅读(748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阅读(4791)
│北京301医院
阅读(5793)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507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沪)-经营性-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1748号
沪ICP备号-4 Copyright (C)2016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甲状腺疾病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甲状腺疾病
提供内容并参与编辑
甲状腺疾病主要分为内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和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两大类。内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主要包括(俗称)和症(包括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甲状腺炎症)。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肿和。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内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检查有异常,而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检查都正常。但两者并不是绝对孤立的,两者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变,特别是内科性的甲状腺疾病也可能需要外科治疗。本文主要对四类甲状腺疾病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甲状腺炎症、甲状腺肿瘤进行介绍。
甲状腺疾病甲状腺肿
甲状腺肿又分为和两类。
甲状腺疾病单纯性甲状腺肿
单纯性的病因与饮食中缺碘(如山区)和在某些情况下(如期,生长发育期)对碘的需求量增加有关。
病人一般颈部可以发现肿大的甲状腺,B超也可以证实甲状腺肿大,但甲状腺内没有结节。病人甲状腺功能是正常的,这和和桥本氏所引起的甲状腺肿可以区别。
病人不需手术治疗,只需补充甲状腺素制剂治疗即可。一般服药一段时间后肿大的甲状腺会自行消退。目前,国内使用的甲状腺素制剂主要为两种,一种是甲状腺素片,40mg/粒;一种是左甲状腺素纳片(如优甲乐和雷替斯),50ug/粒或100ug/粒。甲状腺素片是从猪的甲状腺内提取的动物制剂,比较粗糙,纯度不是很高;左甲状腺素片是人工合成的制剂,纯度比较高。
甲状腺疾病结节性甲状腺肿
是最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疾病。其病因不是十分清楚,可能与内分泌紊乱、高碘饮食、环境因素、因素和放射线接触史等有关。
病人一般都是通过体检发现或自己发现颈部肿块就诊。查体可摸到1cm以上结节,多质软或韧,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可随吞咽上下活动。甲状腺功能检查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B超检查提示甲状腺形态正常或肿大,一侧或双侧甲状腺可有单个或多个结节。这些结节可为囊性、混合性或实质性;呈椭圆形。结节的周边可有声晕。形态或可不规则;边界或可不清楚;血供或可丰富;实质性结节可出现后方伴声影的粗大钙化,但一般不伴有微小钙化。
如果要治愈,只有手术治疗,但并不是所有的都需要手术治疗。一般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结节至少超过20mm或怀疑恶性或出现压迫情况或位于胸骨后或继发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影响美观、工作和生活者才考虑手术。如果未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每隔半年B超随访即可。药物对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效果不好。[1]
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
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临床表现主要由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其症状为易、失眠、、、怕热、多汗、消瘦、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或,女性月经稀少。体检大多数病人有程度不等的甲状腺肿大,为弥漫性,质地中等,无。部分病人有。
甲状腺功能检查血T3、T4、FT3、FT4增高,TSH降低(一般&0.1mIU/L)。甲状腺摄功能试验 131I 摄取率增高,摄取高峰前移。B超检查提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血供增多;部分病人甲状腺内可发现结节。
的一般治疗包括注意休息,补充足够热量和营养等。
针对的治疗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1.抗甲状腺药物(ATD)。主要药物有甲巯咪唑(MMI)、丙基硫氧嘧啶(PTU)。抗甲状腺药物的副作用是皮疹、皮肤瘙痒、、粒细胞减少症、中毒性肝病等。
2.131碘治疗。适应证包括:成人Graves伴甲状腺肿大Ⅱ度以上;ATD治疗失败或过敏;手术后复发;甲亢性或甲亢伴其它病因的;甲亢合并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老年甲亢;甲亢并;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自主功能性合并甲亢。禁忌证为和哺乳期妇女。131I治疗甲亢后的主要并发症是甲减。发生甲减后,可以用甲状腺素制剂替代治疗,使甲状腺功能维持正常。
3.手术。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为中、重度甲亢长期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停药后复发,甲状腺较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对周围脏器有压迫或胸骨后甲状腺肿;疑似与并存者;儿童甲亢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效果差者;期甲亢药物控制不佳者,可以在中期(第13-24周)进行手术治疗。[1]
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炎症
甲状腺疾病亚急性甲状腺炎
亚急性常继发于,春秋发病往往较多。亚急性多数发生在40-50岁妇女,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多一侧甲状腺有触痛,并可出现发热,关节酸痛等全身炎症反应。部分病人可出现甲亢。查体多数病人一侧甲状腺质硬肿大有压痛。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人血沉增快,血FT3,FT4正常或轻度增高,TSH正常或轻度降低;血清TPOAb常一过性增高。B超可发现甲状腺体积增大,腺体内部病灶区呈低回声或不均匀融合,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并可有局限性钙化灶。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限性炎症,通常不需特殊治疗即可自行缓解。但病人应适当休息,同时可给予强的松或消炎镇痛类药物以减轻症状。
甲状腺疾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又称桥本氏甲状腺炎。多见于女性,好发年龄30-60岁。常见症状为全身乏力,大多数病人没有颈部不适,但有少部分病人会有局部压迫感和颈部隐痛。体检甲状腺多为双侧对称性肿大,峡部也同时增大。质地坚韧,表面多光滑或呈结节状。少数病人可伴颈部淋巴结肿大,但质软。
甲状腺功能检查,疾病初期血T3、T4、FT3、FT4和TSH一般正常,但随着病情的发展,TSH逐渐增高,最后T3、T4、FT3、FT4逐渐降低出现甲减。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或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始终增高。B超发现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或结节性肿大,回声不均匀,呈网格状或片状回声改变。腺体血供一般较丰富。
的治疗手段比较有限。如甲状腺明显肿大或出现甲减时可以服用甲状腺素制剂治疗。现在发现硒在治疗方面有些效果,因此也可以服用硒酵母片进行治疗。
如果致甲状腺肿大出现压迫症状或甲状腺内出现结节且结节高度怀疑恶性时要考虑外科治疗。[1]
甲状腺疾病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疾病甲状腺良性肿瘤
甲状腺良性肿瘤以为主。多发生于青壮年。临床表现多为颈前肿块,生长缓慢,无自觉症状。体检肿块表面光滑,质地软或韧,边界清楚,可随吞咽上下活动。如内出血,肿块可迅速增大,伴局部疼痛,这些症状一般可在1-2周内消失。
甲状腺功能检查一般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但如为高功能,T3、T4、FT3、FT4可增高,TSH可降低。B超检查甲状腺内多为单发结节,也可多发;为实质性或混合性,多呈椭圆形,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周边可有声晕,血供或可丰富。
一般直径10mm以下的建议观察并定期B超随访。如果近期增大迅速或出现压迫症状或随访过程中有恶变倾向或确诊为高功能可以考虑手术。
甲状腺疾病甲状腺恶性肿瘤
1、疾病分类:可分为分化型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状癌,低分化型如髓样癌和未分化型。目前,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2、发病原因:甲状腺癌的病因不是十分明确,可能与饮食因素(高碘或缺碘饮食),发射线接触史,雌激素分泌增加,遗传因素,或其它甲状腺良性疾病如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特别是演变而来。
3、临床表现:分化型甲状腺癌以女性多见,常见年龄30-60岁。分化型甲状腺癌发展缓慢,病人可发现颈部有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被自己或体检无意中发现,或在B超等检查时发现。体检癌肿多质硬,表面或可光滑,边界或可清楚。如果癌肿局限在甲状腺体内,则可随吞咽上下活动;若已侵犯气管或邻近组织,则较为固定。
4、辅助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多正常,但如果是由其他疾病如甲亢或桥本氏甲状腺炎转变而来,则有相应的甲状腺功能异常。B超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非常有帮助。分化型甲状腺癌在B超中大多数为实质性肿块,但部分也可为以实质成分为主的混合性肿块。甲状腺乳头状癌在B超中多呈低或极低回声,实质内可出现微小钙化,肿块的形态可异常呈垂直位或竖立状,肿块周边血供丰富。甲状腺滤泡状癌在B超中多为非常均质的高回声肿块,血供丰富。而肿块的大小,边界是否清楚,形态是否规则并不是判断肿块是否是恶性的重要指标。现在术前在定位下对怀疑恶性的肿块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可对甲状腺癌进一步明确诊断。
一般分化型甲状腺癌在同位素扫描中多呈冷结节。如果分化型甲状腺癌怀疑有淋巴结转移或和周围器官如气管和食管有侵犯,可以通过CT检查来了解淋巴结转移的范围和对气管、食管等器官侵犯的程度,以利手术方案的制定。
5、疾病治疗:
①:多以淋巴结转移为主。颈部的淋巴结可分为I-VI区,一般II-VI区淋巴结和甲状腺癌转移有关。通常VI区淋巴结又称为中央组淋巴结,包括气管食管沟、气管前和喉前淋巴结;II-V区淋巴结又称为颈侧区淋巴结,包括颈部大血管周围淋巴结和副神经周围淋巴结。中央组淋巴结由于多位于甲状腺后方且直径很小,一般颈部B超难于发现;而颈侧区淋巴结则可通过B超检查发现是否有转移。多数情况下,一侧甲状腺乳头状癌多转移至同侧的淋巴结,但个别也可转移至对侧的淋巴结。淋巴结转移的途径一般是先转移至中央组淋巴结,然后再转移至颈侧区淋巴结;但也有个别癌肿如位于甲状腺上极的肿瘤可首先转移至颈侧区的淋巴结。文献报道,不管肿瘤大小如何,通常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率可达50%左右。有鉴于此,最新一期我国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指南强调中央组淋巴结的清扫。但对于甲状腺的切除范围,可根据肿瘤的分期、各地的医疗条件和病人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实行个体化方案,但至少要切除患癌侧腺叶+峡部。
②甲状腺滤泡状癌:多通过血行远处转移至肺、骨、脑和肝等器官,比较合理的手术方案是行双侧甲状腺的全/近全切和患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然后行碘131治疗。但由于术中冰冻病理切片多难确定滤泡状癌,因此常需行再次的补充手术。
根据国外经验,由于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较好,因此如果手术切除彻底,术后再辅以碘131巩固治疗。碘治疗结束后终身服用甲状腺素制剂行抑制治疗往往可达到根治的效果。但对于术后甲状腺残留较多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由于碘治疗无法起到巩固治疗的效果,同时反复多次碘治疗过程中停用甲状腺素制剂可引起肿瘤复发或去分化,因此,对于甲状腺残留较多的病人,多建议服用甲状腺素制剂行抑制治疗。至于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的剂量要根据肿瘤的分期因人而异。
③:是发生于甲状腺C细胞的中度恶性肿瘤。可分为散发、家族和MEN2型。病人主要表现是甲状腺无痛性硬实结节,局部淋巴结肿大。有时淋巴结肿大成为首发症状。部分病人可出现、腹痛和面色潮红。体检甲状腺肿物质硬,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散发性多为一侧甲状腺肿物,而家族型及MEN2型可为双侧甲状腺肿物。
病人血清降钙素水平升高,部分病人癌胚抗原(CEA)水平也升高。B超提示肿块多位于甲状腺上半部,可单发或多发,呈低回声,肿块的中心位置多有钙化,且结节无声晕,血供多丰富。
可早期发生淋巴转移,且可通过血行发生远处转移,因此预后较分化型甲状腺癌差。由于髓样癌对甲状腺素制剂和碘131治疗都无效果,因此,只有手术是治疗髓样癌最有效的方法。手术切除范围要包括双侧甲状腺全切,患癌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如术前发现有颈侧区淋巴结的转移则必须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但对于家族型髓样癌,即使没有发现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也可进行预防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由于髓样癌术后甲状腺功能缺失,因此必须给予甲状腺素制剂行替代治疗。
④:为高度恶性肿瘤,多见于老年病人,一般年龄超过65岁。绝大多数病人表现为突然发生的颈部肿块,肿块坚硬,表面凹凸不平、边界不清、活动度差且迅速增大。可伴有声嘶、呼吸和,局部可有淋巴结肿大。B超上表现为边界不清的不均匀团块,常累及整个腺叶或腺体。多数情况下可出现坏死区。
由于甲状腺未分化癌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非常迅速,易侵犯周围的器官组织如气管、食管、颈部的神经和血管,因此,往往就诊时已是晚期,无法手术切除,只能行外放射治疗和化疗,仅在气管受压或阻塞时才行甲状腺峡部切除或气管切开。近年来,有人主张对早期甲状腺未分化癌,如原发灶小,可施行腺叶切除或全甲状腺切除,术后辅以外放射和化疗,也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pp710-733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pp
乔洁,陈名道。亚临床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病例分析。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期
赵德善,李灵敏。甲状腺功能亢进伴发轻度肝功能损害患者的131碘治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状腺肿大怎样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