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孩子的特征为什么这么做

自闭症孩子为什么胆怯_百度宝宝知道为什么孩子生下来会有自闭症? - 知乎61被浏览18204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我见过自闭症孩子的父母是怎么熬过来的 - 壹心理
我见过自闭症孩子的父母是怎么熬过来的
发表于 10:40:31
这是关于一个十岁自闭症小女孩儿和她母亲的故事,这个故事要从半年前开始讲起。
半年前,那是一个焦躁而又烦闷的午后,在火辣辣的阳光下,我拿着写完的论文送到辅导员那儿,就赶忙收拾行李,迫不及待地连夜买了站票,从东北小镇溪城只身来到了北京。
因为上大学时,学的是特殊教育专业,尤其在自闭症心理辅导这方面,稍微有一些经验,就寻思去一个自闭症的康复中心谋个工作。
刚到北京时,经与房屋中介各种咆哮与砍价,交完让我欲哭无泪的高价房租之后,我的兜里只有四元钱。在这繁华的首都,仅仅刚好够买两个馒头、一袋榨菜和一瓶矿泉水,以此解决掉自己的晚餐问题。
由于来之前,已经在招聘网站投了自己所学专业的相关单位,但都需要几天才能给回复。我决定先找个兼职,就在租房子小区附近的公园,穿上卡通服装,扮成熊猫人,发放售楼的广告单。
我暗想北京的房地产开发商可真够有创造性思维的,拿这么可爱的形象做这种事儿,真的可恶至极,不过再可爱的外表,都伪装不了内在那颗万般损人利己的黑心。
在接了这个兼职工作的第二天,我认识了一个自闭症小女孩儿,她的名字叫小雨。
小雨很乖,但非常的沉默,在外人看来,她是一个看起来内向的小女孩儿。可只有她的妈妈心里清楚得很,她永远都会让别人看起来很内向,但实际上,小雨几乎不可能有一天能达到可以理解外向与内向的区别。
可怜的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天,就被老天爷剥夺了情感支配权。
孩子的这种“内向与沉默”对于妈妈来说就是冷漠,就是一块巨石,无时无刻不在压着妈妈那颗惶恐不安的心。
在我发传单的时候,与小雨和她的妈妈相照面。
我拿出手中的宣传单,热情地递给小雨的妈妈,并说:“您好,女士,这是望京新开的楼盘,看看吧。”
就在我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小雨不知道受到什么样的刺激,身体直挺挺的,用脑袋撞击我的腹部。俯冲的力量很大,就像一脚射出来的足球。
我的身体向后倾倒,手里拿着的一沓儿的广告单,随之扔得满天飞。不过在后退一步的时候,我还是定了下来,尽管腹部很疼,我还是拼命地往前窜了一步,用腹部接住孩子的头部。
虽然我当时并不知道小雨是自闭症,但我知道这绝对不是有意的,这显然是一次无意识的暴力袭击。
我当时断定,这孩子肯定具备一定的暴力倾向,并且不受自己的大脑支配控制。
所以当腹部接住孩子的头部后,我下意识地用我的双手握住孩子的手腕,以防止她对我进行第二轮的攻击。
不过因为我有相关学习的经验,并且反应及时,好歹没有出现更为糟糕的后果。
我用我大学学过的相关方法,在十多分钟的心理疏导下,孩子终于稍微平稳了情绪,又恢复到像石头一样,陷入了无尽的沉默之中。
后来,与小雨的妈妈的交流中,印证了我的臆断。孩子因为没有自我意识,这种袭击,施击者是不顾后果的。如果当时我不再一次用腹部接住孩子的头部,孩子就会以笔直的九十度倾倒,脑袋直接重重地撞在地上,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在经历这场意外的小风波之后,我和小雨的妈妈就这样认识并成为了朋友。
次日晚上,她约我到她家做客,准备和她先生在家设宴,以表达孩子对我突然袭击的歉意。
我并没有在意,只是觉得很伤感,我深知这些自闭症儿童,他们父母的不易。
我大学学的是特殊教育,参加过很多帮助自闭症儿童的公益活动,见过自闭症儿童的父母一天一天是怎么熬过来的。
他们经常以泪洗面,但每每见到孩子后却强装笑容,很令人可悲可怜的是不论父母是装笑容还是露苦脸,孩子从来都是没有感觉的。但是每一家的父母,依旧笑着,灿烂地笑着,因为他们相信总有一天,他们的微笑会得到回应,孩子也会天真灿烂地回他们一个笑容。
就像正常幼儿园,父母接孩子放学后,孩子机灵而调皮的笑容。
小雨是一个很乖的小女孩儿,她从一出生就很沉默,沉默得让她的妈妈永远处于惶恐的状态,但一次又一次地鼓励自己,用生命燃烧的微笑,去打破这种沉默。
在我看来,小雨是快快乐乐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她的世界很纯澈,她就是一颗外来的陨石,不带有这个浮躁社会所具有的任何污垢。
到小雨家的时候,她的妈妈牵着她的小手,冲着她微笑,逗着她玩儿。可是小雨看起来并不准备要买账,把手指头含在嘴里,斜抬着脑袋,冲着天花板,两颗小眼珠子不停地转动,不停发出的“叽里咕噜”的声音,口水则不停地从嘴中流出,她的母亲就耐心地拿手绢给她擦拭着。
我见状,连忙把孩子的手指,从她的嘴中抽了出来。我告诉小雨的妈妈,以后孩子在做此类动作时,一定要格外注意。自闭症小孩儿的感触神经非常低,如果她把自己的手指咬出血,她都不会疼。最糟糕的时候,因为她感觉不到疼,她就不会像一般孩子哭叫,家长若不仔细察觉,就会造成孩子在一定程度受到伤害。
小雨是不愿意和我们共进晚餐的,她站在我们吃饭的桌子旁边,依旧望着天花板,偶尔嘴里呼噜呼噜的,不知道在说什么,很诡异,不过也很有趣。
没有小雨参加的晚宴,我们吃得是很快的,孩子的父母没有胃口,我自然也吃不下去多少。用过晚饭之后,小雨的爸爸又为小雨准备专门的晚宴——玉米羹和土豆泥。他的爸爸笑着拿着食物,对小雨说:“小可爱,看爸爸给你准备的晚饭,都是你喜欢吃的。”
当我看到此情此景,眼泪都要夺眶而出,我学特殊教育的,所以我知道这是父母刻意准备的粗粮,因为医学上确实说自闭症小孩儿多吃粗粮。
这时候小雨妈妈告诉我,先生每天下班,都要去超市买比较好的那种小玉米,然后回来用文火给小雨做玉米羹,小雨非常喜欢吃玉米羹。不过有的时候,孩子“闹情绪”不吃的话,我先生就放到冰箱里,第二天早晨给他自己当早餐。然后晚上再买新鲜的,再给小雨做。
说完这些话后,小雨妈妈用手拄着头,看起来很憔悴,很疲惫。顺着小雨的妈妈坐的沙发椅旁边是一个小桌子,桌子上摊着好几盒药,我定睛一看,全部都是卡马西平。
我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通过小雨妈妈的引荐,我就在这片小区附近的一家自闭症康复中心上班了。小雨当然也被托管在这,所以我有了更多与小雨相处的机会,我很欣慰,我打心眼儿里喜欢小雨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儿。小雨的妈妈、爸爸分别在出版社和政府机关上班,典型的长白班文职人员。
小雨的妈妈对我说,这家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经验都非常丰富,所以放心把孩子托管在这里。小雨妈妈觉得我和小雨有缘,她希望我能在这里既能储备更多的工作经验,又能多多关心照顾小雨。我很感谢小雨的妈妈,我答应她,我会好好地照顾好小雨,让她开心地度过每一天。
康复中心基本都是十岁以内的孩子,只有一个男孩儿,一米七多的高个子,但看起来也就才十五六岁的样子。第一次见到他,觉得他好像《海洋天堂》文章里扮演的大富,憨厚老实,敦实可爱。不过这个孩子不是自闭症,而是先天性弱智,不过心地特别善良。
听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里都管这男孩儿叫“蜜瓜”。之所以会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个男孩儿喜欢吃哈密瓜。这里的一位工作人员,是蜜瓜妈妈的远房亲属。每回蜜瓜的妈妈来接蜜瓜的时候,都会带一份切好的哈密瓜给他吃。
据了解,蜜瓜的妈妈是一个单身母亲,是从安徽来京务工的妇女,现在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给附近一家大商场做保洁。在蜜瓜小的时候,老家当地的邻居都把蜜瓜当成一个傻子来看待,小伙伴儿们更是嘲笑欺负他。蜜瓜的爸爸嗜酒成性,嗜赌成狂,家里本来就所剩无几,被蜜瓜父亲一折腾更是家贫凄寒。他的父亲后来因为躲避赌债,而彻底失踪了。
蜜瓜的妈妈忍受不了讨要赌债的人频频去她家闹事,更有几次对蜜瓜大打出手,愤然带着孩子到北京来打工,一来寻思挣点钱,二来盼望在首都找到大医院能把孩子的病治好。
当我在这里工作后,发现蜜瓜俨然是这里的老大哥,这里的大多数孩子基本都面无表情,唯有蜜瓜见到哪个孩子都傻头傻脑地笑着。他总是喜欢自言自语,并且含糊不清地说道:“妈……妈……哈密瓜。”
小雨和蜜瓜的关系很好,不过每次看到他俩打招呼的方式倒是挺累人。每次蜜瓜在呆呵呵的往玩具堆走的时候,小雨都会用脑袋去撞击蜜瓜的腹部,蜜瓜首先是疼得嘴一咧,继而轻抚小雨的头部,眼珠子瞪得好大:“哈密瓜!”边说边流着口水,一滴一滴地掉在小雨头上,我站在一旁看着这两个活宝,一时无语了。
来这儿工作的第三天,我发现这儿的工作人员在教这些小孩儿向别人说再见时那种摆手的动作。据了解,这里的孩子来这儿都不久,小雨算来得比较早的,但是学得还是比较慢。蜜瓜这个非自闭症儿童倒学得很快,但问题是他每次摆手都是掌心冲内,掌背冲外,你在冲自己再见吗?我疑惑不解。
后来才弄明白,原来是这儿的工作人员故意教蜜瓜的,因为工作人员一天有很多事情要处理,而蜜瓜憨厚听话,和这些自闭症小孩儿也比较玩得来。所以让蜜瓜有事儿没事儿,就用掌背冲着这些自闭症小孩儿摆手。
原来其中有个原理,自闭症儿童的神性反应弧是直线的,也就是想让他们模仿你去做什么,你必须用他的感应事物的方法。当我们正常人将掌心冲着自己、掌背冲着自闭症儿童挥手时,这时孩子们看到的是正常人的掌背,他们为了自己能看到自己的掌背,才会把掌心向外,从而他们才能学会正确的摆手动作。如果我们正常人用正确的摆手动作教自闭症儿童,那其结果孩子们最终学习的是掌心向内。
小雨的妈妈特别希望小雨能学会这个动作,她对我说,她多么希望何时能送小雨到自闭症康复中心后,小雨可以摆手、微笑着向她告别。就像那些年轻的妈妈,送他们正常的孩子进幼儿园后,可以享受到那最简单的感情回赠。她从不敢奢望,小雨有一天会对她说:“妈妈,我爱你。”
为了感谢小雨妈妈对我的帮助,也为了小雨能有更大的进步,我决定不论上班期间,还是下班陪小雨妈妈把小雨送回家这段路程。都耐心地一次又一次重复着掌心对着自己向小雨摆手。可是小雨并不领情,她只低着头,全神贯注地在玩着她手里的变形金刚,丝毫对我不感兴趣。
一晃三个月过去了,我每天至少做二百次这样的摆手动作,每次大约持续二到三分钟。也就是说我每天有七个小时是只做这么一个动作。我的手每天睡觉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抽筋,碰到凉水更是会有敏感反应。可是脑海里一想到只要再坚持坚持,小雨就可以学会摆手的动作,可以冲小雨的妈妈摆手告别,我就铆足了劲儿,充满了斗志。
在坚持到我来这个康复中心工作的第四个月的月末,我终于成功了,我事先没有告诉小雨妈妈,只为给她一个惊喜。
这一天,小雨妈妈照常把小雨送到康复中心。蜜瓜从来都喜欢早起,此时正坐在门前的椅子上,跷着二郎腿在吃着哈密瓜。
小雨的打招呼的方式,依旧是用脑袋进行“突然袭击”。还好我提前有所准备,用手轻轻接住小雨的脑袋,然后抚摸孩子的头,笑着对小雨妈妈说:“小家伙一如既往的淘气呀!”小雨妈妈笑着望着我,没有言语,我知道每次小雨有这样“突然袭击”的动作,小雨妈妈心底都会满是担心。
在安顿好孩子后,小雨妈妈跟我道别,准备开车去单位上班。我叫住了小雨妈妈,微笑着对她说:“今儿我要给你惊喜。”小雨妈妈不置可否地望着我,依旧没有言语。
我蹲在小雨的旁边,搂着这个胖姑娘的腰,轻轻地在耳边呢喃了几句。紧接着我蹲在小雨和她妈妈的中间,面向小雨,掌心对着自己摆手。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小雨轻轻地把左手抬了起来,掌心向外,轻轻地随我的动作,一左一右摇摆起来了。蜜瓜在一旁突然哈哈大笑,依旧含糊着反复说:“哈—密—瓜。”
当我站起来,转身看着小雨妈妈,她的眼睛通红,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小雨妈妈上前给了我一个拥抱,对我说:“谢谢你,我真的很激动。”继而蹲到小雨旁边,一下把孩子抱了起来,亲吻着小雨的额头,略带哭腔地说道:“宝贝,妈妈爱你,妈妈爱你。”
这时候,我赶紧把手机放到了蜜瓜手里,按开了手机音乐的播放按钮。手机里传出张悬《宝贝》这首歌曲:“我的宝贝宝贝,给你一点甜甜,让你今夜都好眠。我的小鬼小鬼,逗逗你的眉眼,让你喜欢这世界,哇啦啦啦啦我的宝贝,倦的时候有个人陪。哎呀呀呀呀我的宝贝,要你知道你最美。”
蜜瓜拿着手机,伴随着音乐,围着蹲在地上的母女俩,手舞足蹈地转着,边转着边哼哼着,还时不时又冒出一句:“哈—密—瓜。”
看到此情此景,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小雨和蜜瓜都是幸福的孩子,虽然他们先天有残缺,但是正因为此,他们享受到永远活在纯澈的世界里,无忧无虑地茁壮成长。小雨的妈妈也是幸福的母亲,因为我们正常人轻轻松松就可以拥有却不懂得珍惜的亲属之情,在小雨妈妈这儿,一个简单的掌心向外的摆手动作,却足以让这个年轻妈妈永远甜蜜。
半年之后,我准备回老家看望母亲,并已经跟沈阳的一家医院定好了去工作的打算,这份在北京的工作也要随之结束,也就是说再没机会和小雨、蜜瓜以及这些可爱的自闭症孩子们在一起生活了。
小雨的妈妈领着小雨到火车站送我,临上车的时候,小雨妈妈问我,那天早晨我在小雨耳边说了什么。我狡黠一笑,说等我上了火车发短信告诉你。小雨妈妈说:“等你上火车坐到临月台的窗户边,我也送你一个惊喜。”我假装不知所以然,兴奋地点了点头,但聪明的我,早已经想到。
母子俩向我摆手的动作,我想我会铭记一生的,这次北京闯荡的半年,学会最多的就是珍惜。
火车缓缓地驶出北京城,我的手机响了,是我在康复中心工作时,那个和蜜瓜有亲属关系的同事打来的。接听了电话,电话那边传来蜜瓜的声音,他依旧含糊不清地只说了三个字:“哈—密—瓜”。霎时,眼泪夺眶而出,我哽咽地说:“蜜瓜,好好照顾好弟弟妹妹们,我会回来的,我回来给你带好多好多哈密瓜,好不好。”
蜜瓜似乎听懂了我在说什么,嘿嘿一笑说:“哈—密—瓜。”
挂掉电话后,我给小雨妈妈发了一条短信:“妈妈很爱很爱你,你要很爱很爱妈妈,好不好?”
这就是那日在小雨耳边呢喃过的那句话。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生活,细看方知美丽,久品才解可爱。
300.00元/50分钟
好评率100%
xinli_7535
我弟弟也是自闭症患者,现在18岁,我的父母离异多年,我和弟弟都是妈妈含辛茹苦带大的,现在我已成家,却只能尽力的帮助她,而不能天天守护帮助他们,每每想到他们我都会整夜失眠,以泪洗脸,很多的无奈与愧疚,更多的是担忧与无助。
婚恋专栏·壹心理相关文章推荐
两性热门话题
杜蕾斯是生活中很常见的避孕套品牌,问题是有些人并没有使用过,安全性自然是最关心的事情。那么,杜蕾斯避孕套好用吗?
异地恋对于每一对情侣来说都是很艰难的,异地恋为什么会分手?异地恋虽然辛苦,但是只要心在一起,一切都不是问题。
脖子左侧有个小包,按动可以游动,是什么?...
大家都在看
电话:010-
电话:010-
原创文章精选
扫一扫关注我的热心医生
快速免费咨询医生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自闭症孩子引发极端事件 为啥难融进普通学校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高淑英
  9月6日,深圳市宝安区宝城小学五年级,19名学生家长联名写信,拒绝15岁的自闭症孩子李孟(化名)留在班内。原因是他自律性差,包括青春期问题在内的一些行为影响到其他同学。
  9月16日,还是深圳宝安区,一名9岁自闭症孩子因为向同学做出咬人的动作,被劝回家休息,当天中午孩子不幸从窗口坠亡。专业人士分析,自闭症孩子的刻板行为,使得他到了上学时间就要出门,门被锁就选择了窗口。
  因这两起极端事件,被称为“星星的孩子”的自闭症儿童到普通学校接受融合教育的问题引起了舆论的普遍关注。未得到妥善解决的事件背后,是一些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为孩子寻求“融合教育”的荆棘道路,是国家“随班就读”政策缺乏“支持系统”的尴尬现实,是教育软环境对这些孩子的冷漠、忽视。
  难融进去的“普通学校”
  9月22日下午,由壹基金牵头为“李孟”们会诊上学难的研讨会在深圳举行。在辽宁大连一个关于自闭症孩子的研讨会上,与会的家长和专家也在热烈地讨论这个事儿,还有家长表示要声援李孟。
  “这些孩子上学实在不容易。”该研讨会的发起人王国光女士,电话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从2005年起一直在做自闭症早期融合教育工作。刚起步时王国光发现,虽然自己是做“专业”的,但是同时还要做“环境”:在没有学校肯接纳孩子的情况下,她那些专业知识无用武之地。
  一个孩子该上幼儿园了,经过之前的自闭症康复机构接受训练,完全可以融入正常的环境。王国光陪着家长一起去找幼儿园,两个月的时间内接触了至少20家,统统都被拒绝了。王国光想去给幼儿园的老师讲讲自闭症是怎么回事、孩子有什么样的特点,但是对方根本没有兴趣听,有的委婉让她找别的地方,有的直接建议她把孩子送到自闭症的康复机构。“能听我讲讲话,我就谢天谢地啦。”
  最后,一家工厂幼儿园“收留”了那个孩子。原因是幼儿园不景气,出于经济考虑才同意。虽然允许孩子进来,但是幼儿园的老师定制了许多的“规矩”:这个孩子得到三楼,不能跟别的孩子一起上课;玩具得别的孩子玩过了,才能给他&&这些“不平等条约”其实把孩子“隔离”出去了,但她还是建议家长让孩子进来。“进入到这个环境里才能谈融合,这是第一步。”王国光说。
  然而,并不是所有适合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孩子,都有这样幸运的“第一步”,尤其是处于小学、中学阶段的。在一个自闭症孩子家长的论坛里,一个主题为“荆棘求学路”的帖子,引出许多家长的辛酸经历。
  一位家长描述为孩子求学的不易:“&&上学的年龄转眼就到了。那时,我真正感到压力巨大。这种压力比当年确诊时更大。我真的希望自己能像阿里巴巴一样,念一句&芝麻开门&,学校的大门就开了。”
  这么几年过去,王国光感慨社会有了进步。现在许多人愿意听她讲话,自闭症孩子的入学率也高了很多。但是,还是有许多的学校拒绝这些孩子。不久前她陪北京的一位家长去找小学,老师直接就拒绝了,“说我们是普通学校,针对的是普通学生,你这孩子应该到特殊教育机构去,我们没有专门的师资力量。”王国光说,或许学校没有相应的资源是现实,但是这些学校的态度不是去了解这些孩子的特点、需要做些什么,而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缺乏专业资源的“普校”
  拒绝李孟继续留下的深圳宝安区宝城小学的校长曾对媒体表示,学校没有专业的老师,不懂怎么教李孟。这也是其他很多学校拒绝自闭症孩子时的借口。
  长期关注自闭症群体的张女士表示,这种“支持系统”的缺乏,确实不利于自闭症孩子的成长。她说自闭症孩子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比如有的孩子受到嘈杂环境的刺激会大吵大闹;有些在自己听不懂的科目时,也会因为焦躁且无法表达,产生一些影响他人的行为。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专业老师进行干预;或者一半时间上普校,一半时间到“资源教室”学习,孩子的情绪会得到缓解,其他孩子也不会受到影响。但不是所有学校都有这样的资源。
  而北京、广州等地一些学校有“资源教室”也形同虚设,价值十多万的设备摆在教室里,但是没有专业老师。王国光在和一些学校打交道时也发现,虽然有些学校有专职的“资源老师”,但是由于学校不够重视,或者残疾学生不多嫌浪费师资力量,这些老师又去兼任其他科目了。
  “其实这种资源缺乏也是可以想办法克服的,”王国光说,可以实行专业老师巡教制度,在学生数量少的情况下,一个老师负责几个学校,“都是办法,就怕不仅没专业老师,连家长自己想办法去学校辅导,学校也不让你进去的情况。”
  家长自救的经济困境
  在学校缺乏专业资源的情况下,一些家长自己去陪读,还有一些家长请特教助理。广州一些自闭症孩子家长发起来的“融爱行”项目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出现的,它为那些需要辅导、陪读的自闭症孩子提供特教助理。
  发起人之一戴蓉告诉本报记者,曾经有一个学生,因为上课大喊大叫,青春期冲动出现一些不妥行为,一些家长也联名向学校申请,拒绝这个学生留在学校。当学校表示“这是一个献爱心的机会”时,一些家长称,既然是献爱心,那这个年级的7个班轮流献爱心,让这个孩子轮流每个班待一周。“这个学校还是不错的,把家长的方案否定了。”戴蓉说,当地教育部门找到了“融爱行”项目,他们派特教助理到学校陪读,妥善解决了这些问题。
  戴蓉说,特教助理到学校,并不是孩子的那些行为就消失了。只是助理会仔细观察,当孩子的一些行为出现端倪时提前干预,或者把孩子带离那个环境。从根本上减少了老师的压力和对其他学生的影响。
  项目虽好,但是需要家长买单,这把一些经济条件差的父母挡在外面。“融爱行”考虑过家长的承担能力,但是作为一个自发的项目,留下那些专业的、有经验的特教助理,为他们提供职业培训和较好的待遇也需要钱。收费低,难以把他们留在这个既需要专业知识又需要耐心、爱心的行业里。
  多年前,项目组曾向残联等部门申请经费,“人家说,你们已经奔小康了啊,现在是请人辅导,还有很多孩子没有学上,要把钱用在那部分孩子上。”戴蓉说,这一句话让她无言以对。但现实的困境就让她们不断向当地政府继续申请,情况在今年有了转机。“融爱行”项目已经被越秀区启智学校接管,老师的培训费用由学校负担,这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家长的压力。
  戴蓉说,尽管如此,特教助理仍然供不应求,现在排队等着请特教助理的家长很多。这让很多外地的家长羡慕:在他们那里,连排队的机会都没有。
  “学校资源不足,可以购买社会服务来实现。”戴蓉说,美国一些自闭症机构有这样一句话,“你是愿意花2美元在他们现在的教育上,还是愿意花8美元将来养他们?”她不知道中国有没有机构算过类似的账,但是自闭症群体的存在和保障问题不容忽视,早期的融合教育有助于他们回归社会,这不仅仅是家长所应考虑的。
  “关键还在学校和老师”
  在王国光看来,“支持系统”缺乏是一方面,学校和老师的理念如何转变显得更为重要。
  王国光说,“融合教育”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接纳,还要从心理上真正接纳。对于一些户籍所在地的学校推脱不过去,也只是被动地接纳。许多孩子即使来到普通学校,不过是在混时间。不和其他孩子一起上课、做游戏等,一些老师的底线就是“别找麻烦”。在很多家长的感受中,是在“忍受着普教的冷漠无情”。
  “其实我们有些孩子来到一个环境中,会观察环境,别说对他不友好、歧视了,即使是忽视,可能也会造成一些伤害和刺激,由于不会表达,这些刺激在这些孩子身上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反映出来。”王国光说。
  有一位家长带着孩子去小学面试,孩子当时表现很好就收下了。但是报到那天,老师突然要求家长都在走廊上等候,“自闭症孩子的行为比较呆板、机械化,在做一些事情时需要提前进行反复的练习,离开妈妈这个行为,并没有被事先交代。”王国光说,孩子的情绪得不到表达时,就去掐旁边小朋友,老师一看这种情况,立刻让家长把孩子带走。
  “其实这个孩子的智商还是挺正常的。”王国光充满遗憾地说,后来孩子无奈地去了培智学校,错过了和社会融合的机会。
  老师对这个事件处理时,态度是“排斥”还是“帮助”很重要。因为可能办学性质不同、有生存危机感,王国光感觉,民办学校的老师更注重和孩子家长的沟通。一些四处碰壁的家长给孩子选择普校时,有些也放弃了公办学校,还有一些选择了农村小学、打工子弟小学。
  放弃了片儿区内的重点而选择离家稍远的民办学校的一位家长,给王国光打电话庆幸自己的选择。“他说王老师啊,学校的老师今天说孩子对小朋友的招呼有反应了,明天说他不在课堂上来回跑了,还安慰我别着急&&我对学校除了感激之外一点儿要求都没有。”王国光说,相比动不动就让把孩子“领回去”的学校,家长这种心情很容易理解。
  对于“同学和其他家长”对自闭症孩子的态度,王国光认为并不是关键。“自己家孩子学习受到打扰了,家长去跟老师反映很正常,但绝大多数家长都是很善良的,”王国光说,其他同学特别是低年级的同学,很容易受到老师的暗示,“所以关键还是在学校和老师。”
  “他们不是负担,是一种资源”
  在王国光看来,融合教育是对基础教育不够完善部分的一种冲击。她说人们不应该把这些自闭症孩子当成一种负担。学校和老师对待这些孩子的态度,会给其他孩子起到示范作用。
  她讲述了曾做过的一个案例。在河北一个农村,一个重度自闭症孩子不仅语言功能不好,还有自律性差等特点。这个孩子上课的时候会突然大笑起来,有时候自己站起来就去操场,逛半天后自己再走回来。但是他所在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很有爱心,这一切都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他笑或者来回走的时候,就“由他去”。
  从四年级开始,这个孩子上课就犹如听天书。校长提出来,让孩子多少也学点东西。孩子的语文只有三年级的水平,就让他到三年级去上课;数学只有二年级的水平,就让他到二年级或者一年级去上课;不想上课就找教课任务比较轻的美术老师去“涂鸦”。
  “这才是真正的融合教育。”王国光说到此有些激动,老师同时也鼓励学生们和这个孩子接触。这个孩子想上厕所时,会跑到大树下,其他同学看到后就会友善地提醒他,拉着他去厕所;上体育课时他坐在教室,同学也会拉着他一起去。今年这个孩子已经上到六年级了,自闭症程度没有恶化,能独自上、下学,而且每天都很快乐。
  在一个没有专业教师、缺乏资源教室的学校成长成这种状况,在王国光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她强调了爱的力量。而且这种爱是双向的:这个学校的孩子也在和这个孩子的相处中,变得更有爱心。
  “这类孩子是一种资源,而不是负担。”王国光说,其他孩子和这类孩子接触,会从小就懂得生活还有另外一面,学会尊重人和人的差异性,学会宽容、平等对待和自己不同的人、物,这是对现行教育体制不足之处的一种很好补充。“事实上,和普通孩子有内向、外向一样,自闭症孩子应该被当做有特点的孩子,而不是歧视和忽视。”
  文/本报记者高淑英
  新闻解释
  为什么要融到普通学校?
  自闭症,也叫孤独症,有人这样描述这些孩子:就像天上的星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样,他们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他们不盲,却对周围人和物视而不见;他们不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他们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星星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到底有多少?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自闭症患者已高达6700万,而且每20分钟就有一个自闭症孩子出生,每年呈20%的趋势增多,自闭症儿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据全国残疾人普查情况统计,儿童自闭症已占我国精神残疾首位,中国内地目前自闭症患儿已超过一百万,而未被诊断发现和有孤独症倾向的则可能更多。
  自闭症至今病因不明,也没有治愈的药物或手段。家长所能做的,就是通过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训练,让孩子慢慢掌握与社会沟通的能力,培养他的社会性,创造让他回归到主流生活的条件。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这些特殊孩子应该到特殊教育机构去学习。“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长期致力于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的王国光女士说,自闭症分为很多种,划分到同一种的孩子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许多中、轻度自闭症孩子完全可以到普通学校读书。
  “许多孩子在特教机构培训了那么多,为什么还是不能回归主流?”王国光说,这些孩子和一般儿童的差距,就在于社会性的不同。社会性的提高靠环境,比如家庭、学校这样的自然环境,也就是要接受融合教育。
  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普通学校应当接受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然而,法规的落实情况并不乐观。生活中就读普通学校难的“李孟”并不鲜见。
    教育资讯                |
今日热点推荐
(责任编辑:卜范龙)
你也许没有参加2014教育年度盛会,但精彩绝对不容错过……[]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闭症孩子的特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