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算数,初三了谁教教我阿。咋算加减法简便

用户等级:小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8-5 14:03
查看: 19992
快要上一年级了,儿子以前对数字不太敏感,我们也没特意教,上半年才教了下10以内加减法。小学要求暑期内学会20以内加减法,我们用了几个法子都不灵,儿子现在做算术有点烦躁,不知道改怎么教?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34 小时
金币:3061
<em id="authorposton14-8-5 15:15
数学运算本身是枯燥抽象的,例如1+1=2,最终结果就是2不可能是3,没有道理而言,孩子必须接受并记住产生条件反射,循序渐进,熟能生巧,反复练习,这个没有捷径的,只有这样速度和正确率才能得到提高,你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试试:
1、10以内加减法需运算自如,速度快、正确率高,这是基础;
2、先少后多,先从20以内加法开始,循序渐进;
3、20以内加法OK,再练习减法;
4、加减法都OK,最后练习加减法混在一起的题。
但前提是家长一定要耐心,孩子烦躁你一定不能烦躁,因为对你而言很简单但对孩子而言很难,这很正常的,我们要耐心持续的帮助孩子,让他在数学运算方面越来越棒。
用户等级:学前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8-5 14:49
我儿子也是这样的,对算数不亲,让他算数就像猜谜一样,不去思考,很愁人啊
用户等级:小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8-5 15:42
申昊妈妈 发表于
数学运算本身是枯燥抽象的,例如1+1=2,最终结果就是2不可能是3,没有道理而言,孩子必须接受并记住产生条 ...感谢这位妈妈的分享!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28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8-5 18:56
一点点来的,急不出的。我们家小家伙数学可以,汉字识字量就不多。不要急,慢慢教。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8-5 19:17
慢慢来,先教十以内的加减法。
用户等级:小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8-5 21:46
每天口算和笔算,从10以内开始,在加法熟练的基础上练习减法,日积越累,孩子会渐渐摸索规律,找到数与数之间的好朋友。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53 小时
金币:1887
<em id="authorposton14-8-5 22:05
数学就是多练的,没什么特别的方法!
用户等级:小学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8-5 23:22
申昊妈妈 发表于
数学运算本身是枯燥抽象的,例如1+1=2,最终结果就是2不可能是3,没有道理而言,孩子必须接受并记住产生条 ...说得好,耐心很重要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9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8-6 02:04
买套公文数学 回家反复练 熟能生巧 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没有捷径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88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8-6 13:47
论坛里今天有人分享口算练习的EXCEL,很好啊,先从简单练起,简单数字加减乘除都是孰能生巧,应运题就看思维了。
用户等级:学前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8-6 14:09
是啊,我就是感觉自己没耐心,小孩更没兴趣学了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8-6 15:00
先10以内的组成搞清楚,背熟。10以内加减法就简单了。做熟后在20以内加减法(没有进位和退位的那种),最后过渡到进位,退位。我家也是一开始搞不懂,后来还是扎实点一步一步来~现在做的还行。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8-6 15:13
20以内加减法,加法可以用凑十法,减法应该用拆整(拆10)法。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8-6 15:14
凑十法:8+7& &8要2凑成10,7可以分成2和5,答案就是15
家长帮十周年纪念勋章,参加十周年用户印记活动获得。
Powered by一年级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技巧
我的图书馆
一年级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技巧
一年级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技巧
找出最佳口算方法
&&&&& 口算方法比较多,如何找出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法是提高口算速度及正确率的关键。练习时可以和学生一起复习多种口算方法,让学生通过比较,得出最佳的方法。
:做减法,想加法。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关系,用加法来思考。如,12-8,想8+(
方法二:破十法。如
13-7用“破十法”可以这样想:10-7+3=6
方法三:连减法(平时法),如13-7用'连减法’可以这样想:13-3-4=6,也就是把7分成3和4。
方法四:加补法。如13-7还可以这样想:13-10+3=6
二、视听结合,强化口算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它具有花时少,容量大、形式活、速度快的特点。因此,通过口算训练,可以促使一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视算和听算是口算训练的两种基本形式。视算是通过眼看、脑算、口说得数;而听算则要通过耳听、脑记,才能说出得数。在口算训练中经常变换口算形式,将视算和听算相结合,交替使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
  口算的
内容要有针对性。不同的课型,口算的内容不一样。新授前的练习,要发挥其启导功能。如教学“8加几”之前,口算题可设计成:
  8+2+1&&&&&&&&&&&&&&
8+2+3&&&&&&&&&&&& 8+2+5
  8+2+2&&&&&&&&&&&&&&
8+2+4&&&&&&&&&&&& 8+2+6
  这组题的作用在于诱发思维,寓“算理”于练习之中,为用“凑十”法算“8加几”奠定可基础。
  另外要注意练习的层次性。如教学“十几减7”的巩固练习,可以这样设计:
)=13&&&&&&&
&&&&7+(&&&&
 13—7=&&&&&&&&&&&&&&&&&
这样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掌握“做减法想加法”的思考方法,我们觉得练习的有效与否,更要突出一个“巧”字”。
既有花时少,容量大、形式活、速度快的特点,又达到复习旧知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
凑十、破十、平十
例如,教材第72页“有几瓶牛奶”一课,列出9+5=?的算式后,教材呈现了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1)一个一个地加;(2)9+1=10,10+4=14;(3)5+5=10,10+4=14;(4)10+5=15,9+5=14。其中方法(1)和方法(2)都是凑十法(一个加数的补数与另一个加数之差是和的个位数,十位进一),比较简便。不过在进位加求和时,学生运用看大数拆小数凑十法会更容易。当然这也应该因人而易。教材的意图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并展开交流,讨论各种算法的特点,在交流中促进学生反思,从而自主地调整和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方法可能不止这些,也不要求每一个学生掌握四种方法。同时没有一种适合全体学生的最佳方法,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考和选择。正所谓"教学有法,法无定论".其中方法(2)和方法(3)都是利用分与合而计算的凑十法,不同的是有的学生习惯看大数拆小数,而有的学生是习惯看小数拆大数。另外,教材还提供了基于应用前面已经发现的数学规律的算法:10+5=15,而9比10小1,推出9+5=14,既让学生感受数学规律的应用价值,体会其中蕴涵的数学推理,又开拓了算法多样化的途径。在这个基础上,“有几棵树”“买铅笔”“跳伞表演”等课也都通过实际问题引出相应的算式,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独立探究、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交流他们各自算法的过程。
这里,我们再以“买铅笔”为例,具体介绍一下有关退位减法的多种计算形式。教材情境:有15铅笔,卖出9枝,还剩多少枝?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教材并没有用一种统一的方法,而是呈现了四种思考的策略:(1)一根一根地减;(2)把15分成10和5,10-9=1,1+5=6;(3)把9分成5和4,15-5=10,10-4=6;(4)9+6=15,15-9=6。方法(2)学生比较常用,叫“破十法”,先将两位数分成10和个位,用10减去减数,再与其个位相加,即是我们要求的得数。也可以用一句话这样来概括:得数是减数的补数与被减数个位数字之和。方法(3)叫“平十法”。先用被减数减去减数中与其个位相同的数字得10,再用10减去减数剩余部分的数。为方便学生记忆,我另将其简化为:得数就是减数与被减数个位数字之差的补数,并意趣的称为“反减法”。方法(4)的启发点是学生掌握加法熟于减法,可以让他们想加算减:(& )+9=15,得出差是6。这其实是利用加减法关系式,通过判断已知条件来解决问题,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运算方法,同时还锻炼了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此类加减法关系式有“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
。由此看出,体现算法的多样化,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算法与交流各自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学习加减法运算非常有帮助。
在“算法多样化”的实际教学中,还需要强调几点。一是,应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鼓励他们独立探索计算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的交流才是有价值的。二是,交流的必要性和充分性。学生自主地探索运算方法后,必须进行比较充分的交流。学生应学习澄清自己的思路,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维的过程。还应学习倾听他人的方法,从而进行反思,最终选择并逐步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蜻蜓点水”或无效的讨论不仅达不到思维碰撞的效果,而且有可能造成有的学生一无所获。三是,教师应注意发挥自己的作用。教师作为交流中的一员,不能以权威的身份将现成的方法强加给学生,但,他又完全有权利和义务提供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另外,作为引导者,教师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交流的有效和深入。四是,防止“过度”多样化。它的意思是指每一种方法的提出应是学生自己经过了思考,并且确实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这些方法在数学上具有一定的价值,代表了学生对数学不同程度的理解。而不能因为追求多样化而人为造出一些并无本质区别的“方法”。20以内口算教学绝不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得数,而是要让学生掌握算理,要让学生无论用哪种思考方法,都要算理明,思路清,也只有这样才能算得准、算得快。
3、注重口算能力的培养。
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新大纲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口算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基础性训练。以10以内加减法为训练主体,进行数的分与合练习,不仅体验并强化了数的构成意识,也是一种记忆训练,为以后的进位及两位数加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项练习可以安排在早读进行,领读学生任选一个一位数,其它同学按顺序口述拆分算式。如选的是6,同学们可以依次说出:1+5=6,2+4=6,3+3=6,4+2=6,5+1=6,再加上特殊的0运算(0+6=6,6+0=6)。
第二,规律性训练。在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我们可以在练习课上以专题形式安排“凑十法”“破十法”“平十法”等运算形式的训练。这样有利于学生发现体会数字之间的运算规律,同时也鼓励了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比较各种不同的思路,最终寻找自己最合适的计算方法。往往个别教师认为口算简单易教,对教法不够重视。教学时浮于表面,只重视口算的结果,忽视了算理教学和能力的培养。只要学生答对便满足,不在计算技能上下功夫,更谈不上技巧。其实口算训练是口算方法的学习过程,又是培养计算能力、形成计算技巧的过程,掌握了计算过程的方法及技巧,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才会有保障。
第三,针对性训练。针对20以内加、减法口算错误的分布特点,我们通过定时、定量、对比等手段对学生容易错的题加强练习,尤其是错题“高发区”内的口算题更要重点训练,从而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这项练习最好安排在每天的家庭作业最后一题(布置口算作业15道左右),要有针对性,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对症下药。此外,还要做好反馈工作,随时把学生作业中的错误注意记录下来,进行分析归类,对于依然容易混淆的口算实行对比练、反复练。另外也可让学生自己找出自己容易出错的题目和出错的原因,采取补救措施。口算技巧&计算在小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小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新课标要求:应重视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而我们过去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仅在一年级时期,教学以内加、减法时,利用教具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以后的大多数教学,除教学乘法九九口诀外,基本都利用的是笔算教学,即竖式计算教学,很少进行口算教学的思维训练。新课标要求: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口算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提高学习数学兴趣。所以必须重视小学阶段的口算训练。下面就口算的一些方法、技巧总结如下,&一、以内加减法的口算&1、加法&20以内进位加法思维训练的方法很多:有点数法、接数法、凑十法,口决法,推导法、减补法等。要根据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的不同,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来实现。这里重点介绍:减补法。我们规定:两个可以凑成的数是互为补数,和,和,和等。都是互为补数。&方法是:用第一个加数减去第二个加数的补数,再加上。比如:&思考方法:第二个加数的补数是;第一个加数减去的补数得;加上,得。&即&&这样的思考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很有好处,但只能符合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引导。&2、减法&20以内退位减法是以以内加法为基础的,方法有:想加法计算减法、破十法、分解减法后连减法、记小数数到大数、推导法、加补法等。这里重点介绍加补法:&方法是:用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上减数的补数,同时去掉十位上的,比如:&思维方法:被减数个位上的不够减;减数的补数是;加上被减数个位上的,得,同时去掉十位上的。&二、两位数加减法口算:&两位数加减法这里重点介绍减补法和加补法,首先我们规定:两个和为的数互为百补数。&1、加法&两位数加法有四种现象,即个位、十位都不进位的;个位进位十位不进位的;十位进位个位不进位的;个位十位都进位的。下面分别介绍:&(1)个位十位都不进位的两位数加法,用数的组成法直接相加。&例:&(2)个位进位十位不进位的两位数加法,思维方法是:&一个加数十位上的数字加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数字再加,得十位上的数字,个位用一个加数个位上的数字减去另一个加数个位上数字的百补数,得个位上的数字。&例:&口算过程: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的数字是(是的十补数)&或&(是的十补数)&所以: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是,等于。&()十位进位个位不进位的两位数加法,思维方法是:&首先确定百位数字是,然后用一个加数十位上的数字减去另一个加数十位上数字的十补数,得十位上的数字,个位上的数用数的组成法直接相加。&例:&口算过程:百位是&十位数字是&或&&个位是&&所以:百位数字是,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是,等于&()个位十位都进位的两位数加法,思维方法是:&首先确定百位数字是,然后用一个加数减去另一个加数的百补数,得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例:&口算过程:百位是&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用&(的百补数)&或&(的百补数)&&所以:百位是,十位和个位是,等于&2、退位减法&两位数减法我们重点探讨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思维方法是:&首先用被减数十位数字减去减数十位数字再减,是差的十位数字,然后用被减数个位数字加上减数个位数字的十补数,是差的个位数字。&例:&口算过程: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是&(是的十补数)&所以&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是,等于&()被减数是一百几十的退位减法,思维方法是:&首先确定百位是即这个数的差是几十几,然后用被减数十位和个位的数字加上减数十位和个位数字的百补数,就是差。&例&口算过程:(是的百补数)&口算的技巧太多了。以上仅介绍了部分口算技巧,还有利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可以口算;利用凑整法可以口算等等。新的课标要求: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口算技巧,培养思维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核心是我们教师不仅要掌握知识,探究知识,挖掘知识,而且要成为学习共同体的参与者、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决不能死灌硬记,真正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中考英语高分之路——攻破阅读理解
 理解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考察考生阅读能力、主观判断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4篇文章,共25分,考生能否得高分,阅读理解题是关键。
  一、养成良好阅读心态
  阅读时过于紧张、思想开小差等消极因素会妨碍大脑的正常思维,而保持心绪安定,精神专一等良好的阅读习惯则能大大提高大脑的思维。良好的阅读习惯来自于良好的阅读心态。
  因此,从现在开始,注意在平时的阅读理解训练中保持一种好的阅读心态,精力应集中,心态要平和,在碰到生词难句时不能心烦意乱,要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绪,这样才能对所读的文章印象清晰,思想深刻,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文章的脉络。
  二、注重提高阅读的速度
  阅读理解共由4篇文章组成,从某种程度上说,阅读理解考的也是阅读速度,要学会快速浏览,能快速找出文章的关键词句和主旨。
  因此要注重培养自己快速阅读的习惯,扩大眼睛阅读的广度,把逐词逐句的点式阅读变成一种较快速度的线式阅读;在碰到生词或难懂的句子时不能浪费时间,可以先行越过,个别难懂的词句可以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去猜测、推断。
  三、注意阅读技巧训练
  可以通过反复精做一篇阅读,直到全对,不断总结、调整和强化获取表层信息及内在信息或猜测、推理、判断、概括的能力;还要善于找关键句,在很多文章里第一段和每段的第一句往往是关键句,可以帮助同学们理解整个文章的主题或某一段的概括。在阅读中,要注意抓住中心思想(Mainidea),以及文中出现的who、where、when、what及why等关键词。
  四、要坚持每天阅读
  每天读两至三篇题材各样的小短文。要多练习富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体裁和题材的阅读文章,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幽默故事、广告、文体娱乐、科普常识、文化习俗,多关注社会热点、新闻时事和身边的话题。将坚持阅读的习惯保持到考前的最后一天。
  五、可采取限时阅读的方法
  采用限时阅读,即在一定时间内读完文章及做完相关的习题。同学们对于不同的阅读材料,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以及阅读的速度。着重培养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以及对阅读内容给予评价的能力。
  以上是小编总结的关于英语阅读理解的一些攻略,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相关资讯,是你不错的选择,更多精彩不容错过!
清华保送生规模缩小将采取中学推荐方式报名
根据部2014年保送&收紧&,清华大学(招生办)2014年保送生规模缩减,几乎只面向全国16所具备保送资格的外国语。昨日,清华大学公布2014年保送生招生简章,规定保送生将采取中学推荐方式进行报名。
  按照教育部、国家民委等2010年11月下发通知规定,自2014年起,只有获得全国中学生奥赛决赛一等奖并被选入参加国际奥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方可保留保送资格。
  鉴于此,清华大学招办负责人介绍,该校2014年保送生规模将大幅缩小。
  昨日,清华招办负责人解释,明年将一改往年自荐和学校推荐相结合的报名方式,只采取中学推荐方式。
  符合条件的中学也限定在教育部规定的具保送生资格的全国16所外国语中学,这些中学分布在天津、武汉、上海等地,北京未有一所符合条件。
  今年清华保送生科类曾细化为数理、化生和文科三类,而鉴于明年以招收语言类保送生为主,保送生选拔测试的环节又限于笔试、综合面试和口试等环节。
  而考生除可报考、英语等外语专业外,还可报考学、法学、工商管理类(学方向)、建筑学等专业。届时,若考生未填报语言类专业,无需参加英语口试,只需根据其笔试、综合面试成绩,被择优认定为保送生候选人。
  政策变动后跟此前有何不同?以今年为例,申请清华大学保送生的考生,需先进行&网上报名&,填写并打印申请表,加盖所在中学校级公章,连同申请材料一起寄往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而2014年考生在申请表加盖中学校级公章后,只需连同其他申请材料一起扫描上传,等待所在中学将&中学推荐汇总表&发送传真或发送扫描电子文档至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即可。
  对希望借助奥赛保送清华的学生而言,不仅要拿到、学、、学、信息学全国奥赛决赛一等奖,还要被选入参加国家队集训。
  ■招生专业
  语言类招生专业:日语、英语、英语(外文实验班)
  非语言类招生专业:建筑学(含城乡规划)、经济与金融(国际班)、工商管理类(会计学方向)、法学、法学(国际班)、新闻学(新闻与传播)
  关注教育动向,到晒课网,小编随时给你报告最新资讯,伴您一生的课堂,不错过任何惊喜!
父母造成孩子成绩差的八种方式 “唠叨”居首
据了解,许多家长在对待的问题上,肯定有比较定型的做法。有些做法可能是对的,但有些方法肯定是不对的。
  如果你的孩子培养得特别成功,孩子的学习能力、道德水准、和家长的沟通情况都特别优秀,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一点都不用你操心,你对他考中学、考大学一点忧虑都没有,对孩子的未来一点忧虑都没有,如果你能完全做到这一点,那么才能说你的家教合格的。
  如果你还没有做到这一点,这说明你一定有某些方面做得不合格,就要想办法做出如下改变:
  一、彻底摆脱错误的
  作为家长,应该下定决心抛弃以下八种家教方法:
  1、&唠叨式。
  很多孩子说,一听唠叨他就烦。做父母不妨自己想想,如果夫妻之间对方老唠叨,那你们烦不烦?作丈夫的唠叨,妻子烦,作妻子的唠叨,丈夫烦。因此,唠叨式是愚蠢的家教方式之一。
  2、数落式。
  有的唠叨式同时就是数落式。总是数落孩子,你怎么不用功啊?你怎么样啊?总是在那儿数落。数落比唠叨更恶性,因为数落常常有谴责性质。数落式家教往往破坏孩子的学习状态,把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给压制住了。
  3、训斥、打骂式。
  训斥打骂都可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其结果有仅不会使孩子成绩提高,而且会使孩子更加厌学,甚至逃学。
  4、达标式。
  规定孩子下次平均成绩必须达到多少分,各次要进入前几名,这叫达标式。达标式也是伤害孩子积极性的一种家教方式。先给孩子制定了一个标准,使孩子心理上特别紧张,担心达不了标。而孩子往往是越担心越达不到标,因为心理上的压力使他很难自由发挥,也很难发挥出应有水平。
  5、疲劳式。
  学校搞题海战术,家长再增加学习时间,学习题目,这就是疲劳式教育。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超负荷学习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最终只能是欲速不达。
  6、包办、陪读式。
  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都替他操心,问长问短,没完没了地辅导,一天到晚陪着孩子学习。这也是错误的方法。
  7、催促式。
  "你该做作业了,你该复习了",这样的催促如果孩子听烦了,他们可能会说:我本来想学,你一催我反而不想学了。
  8、愁眉苦脸式。
  老为孩子操心,所以也叫操心式。父母的面孔对孩子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一个孩子回到家里,如果面对的是一张数落自己的脸,一张唠叨的脸,一张训斥的脸,一张打骂的脸,一张愁眉苦脸的脸,一张拉长的脸,一张催促的脸,孩子就会从根本上失去在家庭中学习的乐趣。
  二、家长的微笑和常识胜过一切
  很多家长会有这种体会,孩子对你的一句赞赏常常十分感动。你用微笑与孩子交流,孩子的心情就会舒畅;你用欣赏的目光注视着孩子,孩子就会充满信心和力量。当然,微笑面对孩子,并不是对孩子放任自流。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式、放纵式的教育方式也是错误的。微笑面对孩子,就是重在培育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就是以一种最美好的态度来关心孩子的学习,支持和鼓励孩子的学习,给孩子以最大的学习动力。
  小编提示:
  家长若要想让孩子面目一新必先使自己发生变化,就要尽可能地剔除自己头脑里的旧框框、旧经验、旧模式、旧做法,而采用新思想、新模式、新做法。
眼看寒假到安全健康很重要孩爹孩妈做好准备
每年,儿童意外事故频频出现,显得至关重要,例如,武汉市儿童意外伤害事件频发:先有3岁儿童从16楼坠落,后有4岁男童在工地上掉进6米深桩井,26岁母亲为救儿子双双身亡。
  眼看寒假就要来了,每次假期,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同时也是孩子们发生意外伤害最频繁、最集中的时期。事故更多折射出的却是父母忙碌的同时,独居子女面临的困境。
  有关专家,以案例说法,为在职父母支招幼儿假期&安全指南&。
  3岁男童坠楼别让孩子独自在家
  家住武昌徐东爱家国际华城的明明(化名)才3岁,或许他还没意识到自己有多么幸运。今年1月15日,他从16楼的窗户坠下,四十几米的高度,如果不是灌木丛的阻拦,他很可能在生命还处于花骨朵般的年龄,就被硬生生折断了。但代价也是巨大的,孩子脾脏被摘除,身上多处骨折。
  中南医院神经内科心理专家肖劲松副教授提醒:3岁内的孩子对某些危险有着天然的感知能力,然而他们对高空、距离没有概念。他们四处寻父母而不得时,一见到未封闭的阳台和窗户外的景色,就很容易爬出去一探究竟。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家长最重要的不是而是加强防护,家中阳台、窗台,甚至卫生间的小窗户,都要做安全处理。
  工地上的坠亡父母学点安防常识
  母亲张海霞原本就可以带着4岁的儿子回贵州老家过年。
  但1月20日晚,在洪山区铁机路,张海霞每天工作的工地上,儿子坠入6米深井。因为心急要救出儿子,张海霞没有选择呼救,而是自己也一头扎进深井。最终母子二人窒息而亡。
  参与施救的消防员说,如果张海霞能第一时间找工友求救,如果能直接报警,如果能等到天亮再施救,悲剧可能不会出现。张海霞为了孩子舍身施救,彰显母爱的伟大。但不当的施救方式,让孩子和自己遇难。
  江汉区青少年空间负责人陈宇常提醒:对于孩子意外伤害的防范,外来务工的父母意识十分欠缺。&每次组织家长参加安全课堂,外来务工父母往往不积极。而他们的孩子却会随身携带打火机、响雷这样的危险物。&这些家长应该学习一定的安全防范常识,遇险时拨打110,这是最基本的行为。如果要让孩子出门,一定让孩子结伴出行,并计算好孩子大致回家的时间。
  5岁童不见了把孩子交给&托管&
  不少父母白天上班时,会把孩子独自锁在屋内,但也有父母会将钥匙交给孩子,嘱咐几句便离开。
  住在江夏大道南段5岁男童全全(化名)独自在家,白天打算牵着宠物狗圈圈去玩耍,但圈圈贪玩,丢下小主人自个跑远了。全全在追赶宠物狗时迷了路。直到晚上父母回家,看到蹲在墙角的圈圈,才发现孩子不见了。
  江汉区青少年空间负责人陈宇提醒:对于白天上班无暇照顾孩子的父母,一者可以将孩子送托管点或社区托管,二则可以邀约几名家长,轮流对孩子集中照料。
  陈宇说,目前全市建有49个青少年日间托管所,具体地址可在团市委&小时候&网站上查询。如果不方便,白天可以就近将孩子托管在社区,目前社区四点半学校已经全面覆盖。如果还是不放心,可以就近在街坊邻里中建立一个家长群,每天将孩子集中到家长那里,统一照料。
  小编温馨提醒:两个月后,同学们即将进入假期,大家一定想彻底放松一下身心吧,但安全不能松懈。
  1、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过马路要左右看,走人行道。路上靠右行走,不横穿马路,不翻越栏杆,不与机动车抢行,不在公路上玩耍,12岁以下儿童不骑车上路,以免发生。
  2、不乘坐超载车辆,不坐非法营运车辆。在乘车、转车途中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人身、行李安全。如遇恶劣天气更应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防止意外伤害。
  3、遵纪守法,不到网吧、游戏厅等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不结交不良青少年,不打架斗殴。不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同学,如有不良青少年向自己要钱要物,要及时告诉家长或向警察求救。
  4、独自在家时不玩火,不玩电,以防引发事故。陌生人来访问清情况后决定是否开门;如果发现坏人到安全的地方后赶快打&110&报警电话并与爸爸妈妈联系。
  5、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不要长时间沉迷于电视或电脑。不随意模仿电视或游戏中的暴力行为。
  6、不明情况时不要随便服用药物,在外时地上散落的食物也不要拣起来食用。
  7、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做到饮食平衡;不买街头或小店&三无&食品,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以免食物中毒。
  8、低年级同学不要独自出门,高年级的同学出门要向爸爸妈妈说明去向和同伴姓名,按时回家,不外宿,不留同学在家过夜。
  9、不把家庭情况、电话号码、父母及自己的姓名随意告诉陌生人。不轻信他人花言巧语,不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和物品,以防上当受骗。
  10、每个同学要记住自己的家庭住址,记住父母电话号码,一些亲戚的情况也要熟知。记住110(匪警)、119(火警)、120(救护)电话。
中考作文怎样打动阅卷老师?
 作文分值比例大,是生复习的重点,而且作文又是最容易丢分的部分。如何在阅卷老师有限的时间内打动阅卷老师,这个是很关键。小编总结了几点比较保守的切入点,希望能帮到中考的你们。
  ●写记叙文最保险
  对大多生来说,写什么样的作文最保险?本着体裁不限的原则,老师们根据以往生们的选择和经验,认为适合大多学生中考时发挥的当属记叙文。
  &记叙文相对来说比较好写,讲一个故事,适合作文水平普通的学生去写。尽管不容易拿高分,但应该保证能得平均分,不至于拉开差距。&
  为什么说写记叙文不易得高分?原来,由于写记叙文往往千篇一律,缺乏新意,难以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一个老师要看几千篇作文,也不可能看得太仔细。但正因如此,也差不到哪去。
  ●写议论文易得高分
  相对于记叙文的&平庸&,历来中考作文的高分,都属议论文。&议论文的要求个档次,写好的话往往吸引阅卷老师眼球,也容易拿高分。&
  虽然议论文易夺高分,但并不是每个考生都可效仿。&有些考生写议论文空议论,没任何凭据、材料佐证,这就不像也不是议论文了。&言下之意,就是忌&空吟嗟叹&。写议论文还有个&危险&,容易跑题。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本来文章议论先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焦点在谁先,如果议论成&怎么生&,那就有跑题之嫌。
  而除了跑题,议论文也大忌&不匀称&。议论就是要因议生论,无对错判断。如果议论着议论着就否定其中一方观点,那就不似议论,而似&定论&了。
  ●&夹叙夹议&有机会赚高分
  到时看到材料,写议论文怕写不好,写记叙文又不甘心怎么办?老师们支招说,完全可写成&夹叙夹议&的形式,这样一来可兼顾周全。
  夹叙夹议,当然也没那么容易。首先,&叙&的部分要脉络明晰,而&议&的部分要条理分明,如若不然,那就是&驴头不对马嘴&。
  &写记叙文,中间贯穿议论,这样比较保险。&不过,规律如此,写作时可不能生搬硬套,否则一眼看上去就露出马脚,更与高分无缘。
  那么,&夹叙夹议&怎么做比较好呢?首先是整理思路,就材料判断要写作哪种文体,如果选择保险的记叙文,则先铺陈故事。铺陈故事中间,当注意拎出矛盾点、心理描写、转折点等,在这些方面不动声色地穿插议论,人物内心的自说自话、自我独白,往往可以借用议论形式出彩。但要注意,写作贵在真诚,切莫过分浮华雕琢。
  ●&凤头猪肚豹尾&要注重
  &凤头、猪肚、豹尾&,这三样,其实指的是一篇文章的骨架&&&首、正文、尾巴。凤头,就是文章开头一定要让人耳目一新,过目不忘;猪肚则是指文章容量大,在此不多提;豹尾则指文章结尾有力、点题,直入主题,读之可使人大呼过瘾。
  由于阅卷老师不能很仔细地看完那么多文章,因而这些作文的首尾就很重要。一旦&凤头&、&豹尾&入得&法眼&,作文本身素质再卓越些,就有可能借拔得头筹。
  那么,如何做好这两部分工作?以开头为例,就是要说清楚作文写了什么,讲什么故事,简明扼要,写法流畅,同时在文字上稍加琢磨,让人浅浅觉得该生文字功底颇不错。而在结尾,重在点题,这样才能让老师注意到你的强调,你在写什么。
  另外,来自阅卷的经验,考生们可适当在作文各段的首尾句多多用心,这样也有可能因为老师们不经意的&一瞥&,而让作文不被埋没。所以,中考作文,一要写得好,二要&略懂包装&。
  ●硬伤可千万别碰
  有些&硬伤&万万不可碰,比如错别字、病句、成语误用、主干不搭等等。
  一方面,这些错误怎么扣分都有明文规定,就算你得了满分,字数不够,照样倒扣,错别字、用错符号也一样倒扣。而另一方面,作文写得平常,且&伤痕累累&,难免让老师们觉得考试不认真,或许也会影响到读文时的判断,因此要尽可能减少这种错误的发生。
  此外,卷面分也已是老生常谈,答卷时不用心急,可慢慢斟酌字句,慢慢书写。万一有错,当用标准改错符号修改,不要随便涂鸦,让卷面看上去乱七八糟。另外,也要注意书写别太潦草,以免&好文被坏字害了&。
  中考小贴士:要想中考语文作文分数提高甚至达到,是需要平时多写作,长期积累的,在语文复习阶段,参考以上的建议再加上平时的努力,相信来年的中考,同学们一定可以取得高分。
新初一心理生理双重变化 做独立思考的初中生
 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也被称为&青春断乳期&,三年对于塑造学生各方面生活学习习惯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转折点。能否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对一个孩子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专家表示,新初一学生往往自律性差,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弱,因此新初一学生首要的就是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用更严格的要求去要求自己。
  新初一面临心理生理双重变化
  北京五中分校副校长于铁浩提到,对于刚从升入初中的孩子来说,需要完成习惯适应和心理适应两个过程。小学与初中的要求不同、标准各异,软、硬件的差别更给一些孩子带来适应上的困扰。刚从小学毕业的学生,往往对学习方法还没有概念,只有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才有利于循序渐进,更好地适应中学生活。
  此外,一些孩子学习成绩优异,升入初中后出现成绩滑落的情况,这一现象也很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家长需要适当引导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重新开始,而不能过于急躁和焦虑,在新的起点上逐渐成长、进步,就非常值得肯定。
  巨人聚优1对1专家级教师王杭州也提到,初一新生在生理、心理上都表现出了一些很明显的特点。例如自尊心增强、独立意识增强,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例如大多数初一学生照镜子的频率有所增加。但他们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控制能力不是很强,很容易受外界影响等。这时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各方面变化,积极与之沟通,尊重孩子的意见。
  其次是在生活方面,心理上的变化直接影响学生生活上的变化,这时候最易出现的就是叛逆的心理,学生不再接受简单奖励式的学习或是方面,家长更多的应该做的是深入学生的心里去讲道理。学生到初一进入新的生活环境,这时候也不单单是小学时的简单的玩伴,所以家长也要帮助学生去处理学生的人际关系,如何与学生、老师沟通,如何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为中学学习打破第一层障碍。
  此外,新初一学生还要面临学习内容逐步深化、学科知识逐步系统化、学习的课程门类逐渐增加等变化,例如、、由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等课程也相继开设。这也就直接影响了第三:学习习惯的变化。小学生主要是被家长老师牵着鼻子走,到了初中必须要求学生锻炼主动学习、主动归纳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律意识和独立思考
  五中分校副校长于铁浩表示,不少学生在小学阶段以&他律&为主,在生活、学习上听从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但是到了中学,就要逐渐学会自我管理。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是痛苦的,因此更需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北京市立新学校校长、特级教师曾军良表示,自律意识也表现在做作业时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的习惯,不要看完题目就去寻找答案,不要看完题目就去问别人,不要借助计算器来完成作业,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条件反射,限制自身能力的发展。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挑战性完成作业,不要轻易放弃作业,把经过挑战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好,再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如果抓住了作业环节,学习成绩也就会不断提升。
  注重听课效率为终生学习奠基
  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度过的,课堂是实施素质的主阵地,立新学校校长曾军良认为,学生应该特别重视课堂的学习效率,努力做好课前一切准备。同时热情、积极参与课堂思考与合作研讨;要眼、手、脑、耳并用,充分调动多个器官参与;要学会抓关键、抓重点、记录好的思考方法与疑难问题,课外及时延伸、拓展与解决。当学生牢牢抓住了课堂,学习也就抓住了根本。
  曾军良校长表示,中学时代,是学习的黄金时期,是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好知识、打好基础、练就本领是同学们的主要任务。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专家表示,初中对于学生理解能力要求较高,而这些主要是以概念、性质为主,所以要求学生夯实基础,做到这一点必须提前预习,课后巩固。清楚认识自己的软肋。比如有的学生几何学的不好,比如有的学生语文作文不好,这时要花费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攻下自己的软肋。学生应当有&三个本&,分别是课堂笔记本、错题记录本及重难点摘抄本。无论做作业还是前快速翻阅,养成一个固定的习惯,对于快速提高成绩有很大的帮助。挑战特色例题。有的学生做题很多但是成效却不显著,这是进入了题海的盲区,此时要挑题去做,做有技巧,出方法的题目。精选复习资料。
  小编送给初一孩子的父母的一些小贴士:
  1、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2、逐渐培养孩子要有一定的自学意识和能力
  3、孩子渐渐进入叛逆期,以防交友不慎,一定要暗中多关注孩子的交友圈,但不要表现出来
  4、把营养跟好OK 其实也就这些吧还有就是很多细节上的事
  但只要遵循了以上几点就问题不大了,希望这些能对你有所帮助,也希望你的孩子在初中阶段健健康康,学习更上一层楼!
孩子写作文用网络词汇
大家每个人的口中随口就能说出很多,但是在孩子中间普遍流行的话就不是一个什么好现象,小编带待机一起了解孩子写用网络词汇的现象,看下在哦我们呢自己的孩子身上有没有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 & &&Hello,我是宫崎骏笔下的一个人物,没错,偶就是龙猫。&
  &你觉得我的特点是什么?虾米?你竟然认为我的特点是卖萌!我的天啊!&
  &总之,我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神奇萌物!&
  这是宁波雅戈尔一个学生在一篇作文中写的几句话。在这篇500字的作文里,她用了五六个网络词汇。
  看到这篇作文,老师跟家长都有点纠结:该不该限制孩子这样写作文?
  昨天,这个叫小单的孩子跟我通电话的时候却非常不解:&这些网络用语都是很文明的,为什么不能用?&
  孩子:
  这些网络用语又文明又活泼
  为什么不能用
  作为一个80后记者,我上小学的时候,写作文是件很严肃的事情。老师强调的是除了言之有物,就是用词准确。所以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么跳脱的一篇作文时,第一个反应就是:作文可以这么写?我果真out了吗?
  昨天,我特意打了个电话给写这篇作文的孩子,小单。
  我以为电话那头的声音,应该是有点活泼,有点闹腾,但其实小单一说话我就发觉自己判断失误。
  她讲话条理清楚,可以听出是个有想法的孩子。
  小单说,她看了宫崎骏的影片《龙猫》,才会选择以龙猫为题材;至于那些网络词汇,都是她在玩电脑的时候、和同学聊天的时候学来的。她觉得非常有趣,用到作文里,也很符合龙猫活泼、可爱的特点,所以就用了。
  她特别说,不是所有的作文她都会这么写的。
  其实,平时和同学说话时她经常使用网络用语,那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亲&、&童鞋&这样的话经常说,如果听不懂,那你就out(落伍)了。大家都觉得这样轻松又显得亲热。
  至于为什么会用在作文里,小单说,她觉得她用的都是文明的网络用语,没什么不可以,如果是不文明的词汇她肯定不会用的。
  妈妈:
  孩子思想刷新太快
  要不要干涉真的很纠结
  昨天,我还跟小单的妈妈聊了几句。
  小单的爸爸在外做生意,妈妈是全职主妇,照顾着小单的学习跟生活。对孩子的,她一直非常上心。
  &其实我平时都不太让孩子上网的,每个礼拜只有周五跟周六两个晚上,让她玩几个小时。时间都不许玩。&小单妈妈说,孩子绝对不是网虫。她是真得觉得这样好才写。
  平时小单也会用网络语言跟妈妈交流,只是有的她听得懂,有的听不懂。听得懂的情况下,她会给个积极的回应&比如开个玩笑啊什么的。
  这次,孩子写龙猫&很萌&,妈妈就不是很懂。
  可以看出,小单妈妈是个开明的家长。
  小单妈妈说,现在小孩接触网络是无可避免的,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比家长快多了,她也非常纠结,到底该不该干涉跟限制孩子。
  老师:
  谐音网络用语能接受
  别画个表情替代语言
  小单的老师施静峰说,这次作文的主题,是写&我最喜欢的一件东西,可以是人、动物、物品&。
  小单的《龙猫》,因为写的本身就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动物,使用&卖萌&&萌物&,使得文章更加诙谐、活泼、可爱,用几个网络语言没什么大问题,而且也还贴切。对这篇文章,施老师的评价是&很卖萌、很可爱、很有趣的一篇现场作文&。
  但是,他们还是不提倡也不鼓励学生使用网络词汇。
  其实,现在孩子的作文、日记里出现网络词汇,早就不是,我问了宁波的好几所小学,发现小学生使用网络语言基本是两种情况,一种是&谐音&字,比如,&偶&、&童鞋&、&餐具&、&杯具&、&酱紫&等。
  这些是比较好理解的,搞不懂的是一些密码一样的网络语言,比如&787&、&+U&、&7456&等等。
  施静峰老师说,有些题材活泼有趣的作文偶尔出现&谐音&的网络词汇,还能接受,但是如果出现数字代替语言,&火星文&,或者画个QQ表情来替代语言,这是不能允许的。
  曾经有一个学生,在作文里,居然用QQ笑脸,来表示哈哈大笑,这是绝对不可以的,施老师说,&笑&在中文里很多种表达,笑的状态也有很多种表达方式,比如前俯后仰的笑、捂着肚子的笑、害羞的笑等等,如果用QQ笑脸来表示笑,会影响学生驾驭文字的能力。
  宁波李惠利小学的卢老师说,她也很矛盾,现在学语文一方面提倡从生活中、旅游中、家庭中学习语文,出现网络词汇,说明小朋友紧跟时代潮流。
  但是另一方面,小学生正是学习规范用语的阶段,现在网络,书,以及一些年轻作家的作品,都有用语不规范的情况,如果一味跟风,对小学生规范用语又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他也不会在写这类文章的时候提倡、鼓励学生使用网络语言,至于到底怎么把握这个使用的度,这主要靠每个老师的业务素养。
  孩子们的看法没这么严肃。宁波江东中心小学同学小赵说,她们许多同学都认为,用这样语言交流起来特别轻松、活泼,&我觉得有时候写作文,用一点网络语言,没什么不好的。&
  专家:
  &给力&都上人民日报头条了
  引导孩子适当使用网络用语
  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梅庆生副教授说,现在网络、电视、媒体这么发达,小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的现象,想要根除是肯定行不通的。
  梅庆生副教授表示,从语言的发展来看,本身就是约定俗成的,新兴的网络词汇有一天也可能成为一个日常用语,比如2010年的网络热词&给力&,后来还上了人民日报的头条标题。
  网络词汇的发展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表现传神的、到位的、好的网络词汇,最后有可能进入日常用语。
  要对小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用语进行引导,主要是小孩子还无法判断这个网络词汇的涵义,是正面积极的还是负面消极的,可以让小学生使用优美的、准确的、正面的、积极的网络词汇,而负面消极的、谩骂的则应该阻止。
  小编认为,毕竟小学生还处于语言文字的学习阶段,语言规范只是和应用能力还不稳固,如果经常使用网络语言,随意使用省略、错别字的语言,会对正确规范的学习和使用语言造成影响,小学生写作文,也是为了提高小学生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如果在作文中使用不规范的网络语言,老师不加以引导,对学生今后的语言表达能力、规范用语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最贵的教育不一定是最好的教育
京城近年出现了一个特殊择校群体。他们不再奔波于各种补习班,而是骑着进口温血马学马术、去国际大银行实习、到顶尖名校实验室打杂,为将来&积累&个人才华证明&。父母花50万/年为他们聘请学业顾问,要求也很直接:多少钱可以上伊顿公学?
  这样昂贵的模式,普通家庭一般无法复制,但是这样高成本的教育一定就是最好的教育吗?或许最好的教育不是看你是否在伊顿公学学习过,也不是看你在教育上面投资了多少金钱,而是看培养出来的人不说一定要为社会做多少特别的贡献,但是最起码是否也要成为一个拥有健全品格的个人。这个要求看似很简单,其实不然,一个道德存在缺陷的人我们不能称为健全品格;一个缺少目标的人,他在人生道路上也算不上健全;一个连自己未来想做什么都决定不了或者说自己的道路完全不由自己摆布,那么不得不怀疑他是不是纯粹的个人了。而家长砸重金来帮孩子选择国外著名学校这一行为是不是就损害了教育孩子拥有独立人格了呢?
  往往家长为了能使孩子能上更好的学校,不惜重金,但是在培养孩子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孩子以后能够更好的用自己的力量在这个社会立足吧。但是家长在崇山峻岭中开辟了一条捷径,还铺好了一条平坦的道路,孩子准备出发的时候就让他沿着道路走。当孩子沿着铺好的道路走道目的地,却茫然地发现自己不知道到这是为了什么,只知道是爸妈让他这么走的。不得不哀叹这样孩子就像家长的一个工具,而不是一个拥有理想和自主性的孩子。
  小编引用俄国著名的学家列别捷夫的一句话:平静的湖面,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所以家长不要一味的追求最贵的教育了,最好的教育是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权利,让他们先成为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个人,只有自己跨过满荆棘的山峰才能真正通往成功。
教育小贴士:如何让孩子爱上数学?
所有学前3年的、补习、强化训练的成果,到了高年段级都会基本清零。3到6岁学得的东西,到小学3年级的时候,可能轻而易举一堂课就解决了。&这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到专家们最一致的声音。
  当然,专家们也反对&什么都不学&,&慢养&不是&守株待兔&,要让孩子爱上,学好数学,家长首先该听听专家们的建议。
  创造机会让孩子体会到
  数学学习的乐趣
  采访对象:唐彩斌
  浙江省新思维研究院院长
  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学怎样的数学,也应该有与时俱进的观念。以前数学叫算术,主要就是算,现在是&数学&,已不仅仅是数字的学问,内容比以前丰富了。
  学好数学,在数学课外,能做些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认同一个观念: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让跑步快的人成为&刘翔&,让好的成为&孙杨&,让会唱歌的人去&中国好声音&,让数学兴趣爱好者多学点数学,这是一种常理,但如果要让每一个人都多学点数学,那就是一种极端了。当然,这里还需要强调一点,不管孩子成为怎样的人都需要数学,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数字时代,数学从来没有像当下那样普遍地渗透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因此,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学习必须的数学。
  尽管在我所了解的世界华语圈范围内,补习数学是一个存在的普遍现象,但我个人不认为每一个人课外一定要多学点数学。但是,当前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的地方有的学校看似在校学生负担轻,但是校外学生负担重。专业的人不做专业的教学指导,只好留作课外请不专业的人来补,这种现象令人遗憾。
  如何让孩子爱上数学,有没有简单易学的技巧?
  喜欢一样东西,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看法,我们不要期求每一个人都喜欢数学,这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作为老师和家长需要为孩子喜欢数学创造条件,让他们自己在经历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适合做什么,自己适合了才会喜欢上。
  如果要谈一点不成熟的经验:我觉得是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哪怕那一点微不足道的进步。学会乘法,也许在您眼里,实在不值得一提,但是站在鼓励孩子的基础上,我们完全可以说:你终于能把这些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写得这么的简便了?另外,创造机会,让孩子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有用与乐趣。在日常生活中,有机会的时候就让孩子来用数学。最后,我给的建议是,读一些有趣的数学课外书,丰富认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对于孩子要不要学这个问题,我觉得因人而异。适合的学一点,不适合的不要学。学习一点思维数学,我个人觉得有好处,不是在于多学了多少数学知识和技能,更在于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以数学为载体,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前班,不要做小学的数学。让学生&玩&数学,多积累点经验。家长有时很在意看得到的数学本领,&我家的孩子数到100了&&我家孩子都会算进位加法了&这种技能提前机械掌握,并没有多大的好处。学前阶段,多积累点活动经验,多玩就好了。
  小学生数学思维质变大概在
  采访对象:张萍
  杭州市学科带头人,卖鱼桥小学教育集团科研主任
  让孩子大胆掰手指口算
  新生在学完了10以内加减法口算方法后,很多还会不自觉地掰手指进行口算,有的孩子在整个一年级都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时,家长特着急,总认为是自己的孩子笨,也怕跟不上孩子的步伐,于是对孩子进行了强化口算训练,强化的弊端,既加大孩子练习的数量又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
  我们通过一份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对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40.8%的学生是在掰手指算,但不是每题必掰,他们的平均年龄6.5岁,而且男生占的比例要多。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如果教师不针对发现的掰手指情况加以干涉和研究的话,这一现象也会逐渐消失,直到计算20以内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时,学生的手指已经无法满足需要,他们的内心也会产生认知冲突,自然而然地去想其他的途径解决问题,那手指头自然不掰了。
  小学生的思维开始质变的时候,应该是四年级了。但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有一定的伸缩性,可以提前,也可以延迟;可以加快,也可以迟缓,这意味着小学生思维发展存在着很大的潜力。
  基于这种认识,家长不可严厉地杜绝思维发展慢的孩子掰手指,而是要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让他们大胆地掰,在掰的时候想想几和几组成几,慢慢的,随着经验的积累,他们便减少了掰的次数,最后实现不掰手指。
  孩子做错题,不能急于告诉正确答案
  在低段孩子的应用题学习中,学生常出现看到&一共&就用加,看到&还剩&就用减,一个单元学习的是乘法,作业当中就全是乘,一个单元学习除法,所有的作业中全是除法,久而久之,认为应用题一学就会,到了中高段要解决稍复杂的应用题时就会束手无策。
  对于家长来说,遇到孩子做错题,不能急于告诉孩子正确答案或责骂,让孩子先读题,找出两条数学信息和一个数学问题,感受信息和问题之间是紧密相关的,使结构清晰化。同时家长要理清低年级应用题涉及的所有数量关系,再适时对孩子进行指导,重视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说理。
  低段出现的数量关系有:
  总数、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如,一年级上册出现的图画应用题。要让孩子明白这里是求图上左右两边一共有多少人?表示已知部分数和另一部分数,求的是总数。如果变换问号的位置,就是已知总数和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
  相差数的关系。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出现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解决问题。如梨有12个,苹果有9个,梨比苹果多几个?即12-9=3(个),像这种求相差数类型的应用题也可以归结到求部分数的问题中。
  每份数、份数和总数之间的关系。这是低段应用题的教学中一组非常重要的数量关系,在中出现。家长在指导孩子时,也可让孩子画示意图和线段图明晰题意,这是是小学低段常用的解题方法。
  小学生数学书目小编推荐
  唐彩斌近年来一直关注并在积极倡导&数学阅读&。最近他罗列搜索适合小学生读的数学科普书,已经达到300本左右。他打算经过一段时间,研发出一份书单来。最近,美国的一套《数学阅读》(学前到小学阶段的有112本),有专家邀请他也作为特邀编委参与。
  &数学不一定做的,也是可以读的。&唐老师认为,数学阅读是重要的。
  《发现数学原来数学这么有趣》从美国引进的青少年经典通俗的数学科普作品
  《史上最强脑力操》让你大开眼界的数学书
  《数字唬人》用常识看穿无所不在的数字陷阱
  《有钱人的数学》用数字解决问题的人,一定会有钱!
  《数学家的眼光》被中外专家誉为是一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普佳作。
如何搞好中考化学总复习
临近的时候,总复习已经展开,建立系统的知识点与体系结构;但关键要以中考说明为基础的知识点进行归纳,要明确&出题怎么考?我要怎么答?&
  以金属为例,金属部分共涉及11种常见金属和6个考点。其中较典型的活泼的金属是铁和铜,所以会选择氧化物种类最多的铁元素作为考查内容;具体内容是金属铁与其氧化物的性质和转化。其中高频考点是应用金属活动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例:将金属Cu投入金属A的盐溶液中,观察到Cu的表面出现银白色物质;金属B投入稀硫酸中观察到B的表面有气泡产生。下列关于金属A、B、Cu的活动判断正确的是:
  A.B&Cu&A B.A&Cu&B
  C.B&A&Cu D.A&B&Cu
  知识链接:
  1)金属活动顺序表
  2)使用的范围及条件
  解析:此题考查金属活动顺序。Cu能把金属A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u&A;B能与酸反应,B排在A前;所以B&Cu&A。答案:选择A
  常见的错误:作为判据倒推金属活动顺序时经常容易将活动性与其特征搞反,引发错误。
  中考化学试卷一般由35道题量组成:
  1.选择题
  题目号:1~25
  分值:每题1分,共25分
  描述:基本题型之一;从基本概念的考查,到能力的发散与应用都有涉及。题目偏简单,但也有中、难题出现在选择题中。
  解题策略:快速苏准确地完成单选题需要考生对基本概念的把握非常精确,即狠抓定义。
  2.填空题
  题目号:26~30
  分值:每空1~2分,每题4~7分,共约30分
  描述:基本题型之一,其中一道为推断类型的题目;填空题难度和考查内容变化的梯度非常明显,题目分布从易到难依次排序。
  解题策略:与选择题不同的是,填空题没有办法使用排除法。这要求我们在做填空题时需要非常小心,审题是关键。
  3.实验题
  题目号:31~33
  分值:每空1~2分,每题约6分,共约19分
  描述:实验题具体也可划分成几类,课堂和学生实验(31题),设计实验(32题),探究类实验(33题);难度分布显而易见,课堂和学生实验一般考查教科书上原有实验,设计实验则考查学生所学化学知识的有机组合,特别是试验中操作知识的实际应用,探究类实验则是考查学生的素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解题策略:不同类型的题目需要不同的技巧与套路,熟悉相关实验与操作是解答这一部分题目所必须的。
  4.计算题
  题目号:34~35(由实际试卷情况不同而变化)
  分值:每题3分,共6分
  描述:一般由2道题目构成。第一道是简单的运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的题目;第二题则是设计杂质、多步反应、或者是与图像关联的较难试题。第一道题属于简单题的范畴,而后一道题目难度陡然上升,是考生丢分最厉害的部分之一。
  解题策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规范的解题步骤是关键。把握好化学过程对解答这类题目大有帮助。
  中考小贴士:复习好化学主要把好两关,一是&细&关,二是&综合分析关&。把所有学过的化学内容抽象出来看,无非是一些基本理论。把每部分的大致内容理清楚,搭好骨架,接下来填上血肉,然后用神经和血管把各部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为化学中琐碎的小知识点较多,所以需要反复积累,使这个知识的有机体内涵丰富。化学的考试注重综合能力,而这种综合能力只能通过平时训练来提高,靠考前突击意义不大。
如何搞好中考化学总复习
临近的时候,总复习已经展开,建立系统的知识点与体系结构;但关键要以中考说明为基础的知识点进行归纳,要明确&出题怎么考?我要怎么答?&
  以金属为例,金属部分共涉及11种常见金属和6个考点。其中较典型的活泼的金属是铁和铜,所以会选择氧化物种类最多的铁元素作为考查内容;具体内容是金属铁与其氧化物的性质和转化。其中高频考点是应用金属活动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例:将金属Cu投入金属A的盐溶液中,观察到Cu的表面出现银白色物质;金属B投入稀硫酸中观察到B的表面有气泡产生。下列关于金属A、B、Cu的活动判断正确的是:
  A.B&Cu&A B.A&Cu&B
  C.B&A&Cu D.A&B&Cu
  知识链接:
  1)金属活动顺序表
  2)使用的范围及条件
  解析:此题考查金属活动顺序。Cu能把金属A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u&A;B能与酸反应,B排在A前;所以B&Cu&A。答案:选择A
  常见的错误:作为判据倒推金属活动顺序时经常容易将活动性与其特征搞反,引发错误。
  中考化学试卷一般由35道题量组成:
  1.选择题
  题目号:1~25
  分值:每题1分,共25分
  描述:基本题型之一;从基本概念的考查,到能力的发散与应用都有涉及。题目偏简单,但也有中、难题出现在选择题中。
  解题策略:快速苏准确地完成单选题需要考生对基本概念的把握非常精确,即狠抓定义。
  2.填空题
  题目号:26~30
  分值:每空1~2分,每题4~7分,共约30分
  描述:基本题型之一,其中一道为推断类型的题目;填空题难度和考查内容变化的梯度非常明显,题目分布从易到难依次排序。
  解题策略:与选择题不同的是,填空题没有办法使用排除法。这要求我们在做填空题时需要非常小心,审题是关键。
  3.实验题
  题目号:31~33
  分值:每空1~2分,每题约6分,共约19分
  描述:实验题具体也可划分成几类,课堂和学生实验(31题),设计实验(32题),探究类实验(33题);难度分布显而易见,课堂和学生实验一般考查教科书上原有实验,设计实验则考查学生所学化学知识的有机组合,特别是试验中操作知识的实际应用,探究类实验则是考查学生的素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解题策略:不同类型的题目需要不同的技巧与套路,熟悉相关实验与操作是解答这一部分题目所必须的。
  4.计算题
  题目号:34~35(由实际试卷情况不同而变化)
  分值:每题3分,共6分
  描述:一般由2道题目构成。第一道是简单的运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的题目;第二题则是设计杂质、多步反应、或者是与图像关联的较难试题。第一道题属于简单题的范畴,而后一道题目难度陡然上升,是考生丢分最厉害的部分之一。
  解题策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规范的解题步骤是关键。把握好化学过程对解答这类题目大有帮助。
  中考小贴士:复习好化学主要把好两关,一是&细&关,二是&综合分析关&。把所有学过的化学内容抽象出来看,无非是一些基本理论。把每部分的大致内容理清楚,搭好骨架,接下来填上血肉,然后用神经和血管把各部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为化学中琐碎的小知识点较多,所以需要反复积累,使这个知识的有机体内涵丰富。化学的考试注重综合能力,而这种综合能力只能通过平时训练来提高,靠考前突击意义不大。
家长助力中考生:戒躁避免五大误区
 考即&学业和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是选拔考试,但又是建立在义务基础上的选拔;要考虑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继续学习的潜在能力,但高中教育还是基础教育的范畴。因此,中考既要坚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又要坚持考查学科能力。中考命题严格遵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教学情况、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情况、教材使用情况,最大限度地求同避异,充分体现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平稳过渡,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  小编给大家总结了下容易出现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一心盯着重点校  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孩子的考前焦虑情绪是受家长影响造成的。对于中考的重要性,其实很多学生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认识,所以谈不上紧张。倒是 家长们,考虑到孩子今后的前途、发展,一心想让孩子考入重点高中,而忽略了孩子的智力和能力水平。家长们过高的期望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焦虑 心态也就不可避免了。  解决方法:要让孩子有个好心态,家长首先就得摆正自己的心态。中考确实很重要,但它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唯一一次机遇。家长应该对自己的孩子有合 理的估价和正确的期望,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被重点高中录取,考不进南开、耀华,也不意味着就失去了美好的前途。当家长以一种宽容、宽松的心态看待中考、看 待孩子的成绩,孩子身上的负担肯定会轻松不少。  误区二:总把关心放嘴边  家长们总是想让孩子无时无刻都感受到自己的关心,而这种关心除了生活上的照顾外,就是经常挂在嘴边的询问、叮嘱。家长们总想知道孩子在学校一天 过得好不好、吃得好不好、成绩怎么样&&殊不知,孩子在学校里紧张学习了一天,已经非常疲劳和烦躁,再听到家长的唠叨,情绪肯定更不好。  解决方法:遇到大事要镇定,学会倾听,有时&不说&的效果要比&说&好很多。很多时候,孩子们需要的不是一个教育者,而是一个倾听者,特别是在 中考复习的冲刺阶段,当孩子把话说出来以后,内心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就能得到一定缓解。如果家长一定要&说&,那就说一些对孩子有帮助的话。比如,孩子现在 面临哪些问题,能不能帮他找到解决方法。  误区三:打击孩子自信心  有些家长不顾孩子的自尊心,动辄就对孩子批评训斥,&你真笨、真没用&&就你这样的成绩,还想考重点高中&这类批评最容易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中考前就开始自暴自弃。  解决方法:在中考冲刺阶段,自信心对于考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长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应该给予他们最大的信任和鼓励。即使孩子的成绩暂时落 后,没能达到家长的期望,仍应给他们鼓励。多从孩子身上挖掘长处和优点,对于他们每一点的进步都及时鼓励和表扬。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慢慢建立起信心。  误区四:孩子&全托&没我事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于是在考前把孩子送进&全托&辅导班,让辅导班的老师代替学校和家庭担负起辅导孩子学习和生活的责任。家 长以为这是对孩子最好的安排,实际上,这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行为。这可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认为在自己人生最关键的时刻,没有感受到家庭的亲情和温暖, 和父母疏离。而且,这种孩子升入高中后,因为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会对学习感到更吃力。  解决方法:如果说中考是一道关,那么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闯关&。中考复习冲刺阶段,孩子的身心都很疲劳、脆弱、敏感,因此更需要家长给予亲情的温暖。因此,家长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应该抽出更多时间和孩子一起度过这段关键时期,和孩子一起在&闯关&中成长。  误区五:草木皆兵瞎打听  有些家长总害怕孩子如果不&补课&就不能取得好成绩,于是到处打听哪里有小班。这样盲目找家教的结果,往往扰乱了孩子正常的复习计划。  解决方法:家长可以先向孩子了解一下,在复习中孩子存在哪些问题,需要什么帮助。然后,可以到学校向老师学校的复习计划和节奏,针对孩子存 在的问题,请老师&出招&,帮助找到解决方法。这种做法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漏洞,并及时有效地进行修正、弥补。  小编温馨提醒,分数确实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但是一部分家长这样的误区,带给孩子的有时不仅仅是对学业的松懈。更重要的是,有可能让孩子在人生的一次考验中失去了奋斗、拼搏的动力,让孩子过早对家长产生依赖心理。所以,提醒家长们在孩子的九年级时光中,一言一行皆要慎重,要传递积极情绪。多加强学习,多咨询老师,提升自身素养,陪伴孩子顺利度过这人生的重要一年。
心理专家支招家长临考心态:五句错话不能说
大考临近,心理师告诫家长注意事项
  孩子参加,全家人如临大战,气氛空前地紧张。通常父母在家里立下了三个规矩:第一,全家人晚上不得看电视。第二,任何亲友不得来串门。第三,全家一切娱乐活动在前暂停。即便有这样优越的环境,露露还是在这次的&一模&里败下阵来。
  其实这种情况每年这个时候都会上演,虽然中、高考考的是孩子,但往往家长比孩子还紧张。相当多的考生家长高度紧张的言行还会严重影响孩子们的复习心理。
  作为家长,这段时间该如何面对孩子呢?心理专家告诫家长:&不要说我们想说的话,而说应该说的话。&不当的言辞会给考生带来压力。举几句家长常说的错话:
  第一句不该说的:你一定要考上某某学校。
  理由:一些家长在高考前,预先给孩子制订了理想的大学目标。这个目标可能会成为考生复习的精神动力,但也有可能成为压在他们心里的大山。尤其在考试前说这样的话,就不是动力而是压力了。
  第二句不该说的:家里啥事都不要你做,你好好复习就行。
  理由:这句话易让孩子产生误会,认为自己除了学习,别无他用,成绩好的孩子还好,&我还有用&。成绩不好的,这句话就会让孩子压力很大,觉得考不好都对不起父母。
  第三句不该说的: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要有出息啊。
  理由:家长为孩子付出很多,他们也希望能得到孩子的回报。很多家长都认为,在孩子没有成人之前,孩子学习优秀、自觉、求上进就是对父母悉心栽培最好的回报。而很多家长也一厢情愿地把孩子能否考上大学、能否考上好大学与孩子未来的命运挂钩。
  第四句不能说的:咬牙坚持下,考完,我们就都解放了。
  理由:孩子听到这话,就会感觉到自己是家长的负担,如果碰到那些倔强、任性的孩子,可能会顶撞,以至于伤害双方感情。
  第五句不能说的:考不上爸爸妈妈也不会怪你,明年我们再重新复习。
  理由:其实,大部分考生对这句话非常反感。
  小编认为值得提醒的是,越接近考试,不少同学就成了&敢死队&,上课下课都窝在课桌边,一本一本地啃练习册。但考试更需要拥有健康舒适的身体,这样才能精神饱满、心情愉悦地去答题。坚持每天定时的运动,听听,紧张的神经就会恢复。
教育部:会电脑懂网络将成教师任职必备条件
据最新消息了解,今后,会、懂网络将成为们的必修课,各种信息技术也将更多应用于中乃至幼儿园的课堂上。昨天,部(微博)发布指导意见,明确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将作为认定、职务(职称)评聘的必备条件。
  教育部发布的《》指出,到2017年底完成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提升,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建立教师主动应用机制,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各地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和校长培训必修学时(学分),原则上每5年不少于50学时。
  教育部要求,各地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必备条件,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中小学校要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小编分享,最新鲜的资讯不容错过喔。
中学生英语写作成“短板”
会背单词,会做习题,但写作文只会报流水账或机械套用模式。在昨天举行的&2011年上海昂立&新知大赛&总决赛会场,一些英语教学专家指出,书面和口语表达已成为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一块&短板&,亟需引起重视。
  大部分作文水平一般
  这次大赛吸引了全市18个区县近20万中学生参加,基本反映出当前中学生的整体英语写作水平。&确实有不少优秀作文。&长宁区英语教研员陈德江参与了前期阅卷工作,尤其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些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已经达到甚至超过要求,能够用英语恰当地进行记叙,表达情感,而不是机械地套用格式。但陈德江表示,大部分参赛作文仍然感觉水平一般。
  英语教学存在误区
  &目前,上海的英语竞赛很多,但单项的写作比赛极少。恰恰是这样的竞赛和测试,可以明显看出当下青少年英语学习上的薄弱环节。&英语特级教师魏孟勋说,上海经过两期课改,中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都有较明显提高,尤其是和听力能力提高最快。但相比较而言,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提高缓慢。
  &上海的英语&二期课改&课程标准对写作有明确要求,教材上也有专门的写作内容,而且作文在和(微博)中占有不小的分值,但师生们的重视程度显然不够,在具体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误区。&
  光靠做题提不高水平
  一些参与大赛阅卷的教研员反映,从日常的教学和来看,学生们往往在一般的语法练习时准确率较高,可一旦转到写作和口语考查时,差错就会明显增多。
  不少学生和老师都认为,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技能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课外很少涉猎英语阅读。大赛命题负责人、昂立教育集团研发师训部主任廖怀宝认为,光看教材、做试卷是不可能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对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小编的建议是增加语言的输入量。
实现中考目标的三个基本心理要素
如何实现目标,从心理学角度讲有三个要素:一是知识的贮存和能力层次;二是心理状态的调节;三是应试策略的把握。中考时间和考试科目已经确定,考生如何迅速地、地把握这三个环节是十分重要的。
  中考是知识的考试,是能力的考试,也是心理的测试,一定意义上说这种心理测试从现在已经开始了。由于考试时间的变更,特别是考试科目的减少,考生心理产生了波动,应当说这是正常现象,问题是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调整自己的心态,这是每一个考生都要直面的问题。
  问题之一:减少考试科目吃亏,心理不平衡。这个问题困扰着一部分优秀考生,特别是理化比较好的考生。市里做出这个决定是从全体考生、家长、老师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出发的。"非典"非常时期,防病是第一位的,没有了健康,甚至生命受到威胁,中考就没有意义了。考生应从大局出发,理解到这是市政府对我们全体考生的爱护和关心。减少考试科目是已经定下来的事了,要逐步化解不良心态。愈是考虑自己,就愈加不平衡,反而影响复习。中考是选拔性考试,要保证公平、公正,要保证全体考生的利益,各区县和北京市会深入研究,认真落实这些问题的。对于考生来说,要调整好心态,专心致志搞好三科的复习工作。对优秀考生来说要进一步挖掘这三科的长处,发挥这三科的优势,在原来的基础上,使这三个学科的复习再上一层楼。
  问题之二:压力问题。压力一定要有,中考意味着对自己、对家庭的一种责任,有责任就有压力,这完全是正常现象。就象一只承载着重量的小船,有了重量有了压力,船才能稳健,才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压力一定要有,但要适度,压力适度就会变成动力。一旦压力超过了考生的承受能力,就会产生心理疾病,影响复习,影响考试。中考三要素中心理要素是基础要素,它是实现中考目标的前提,一定要认真对待。值得提起的是,有一少部分考生紧张不起来,或者说没什么压力,这也是让家长,让老师担心的问题。这些考生应重新认识中考的意义,重新认识中考在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的地位和作用。中考也是分流的考试,对于不上普高的考生来说,中考意味着你的工作定向、人生定向,这是你人生中一件大事,你应当主动承担起你自己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教师和家长对这样的考生不应急燥,不应放弃,要有耐心,要和他们谈心,谈前途、谈责任、谈人生,鼓励他们上进。
  问题之三:缺乏自信心。相当一部分考生有烦躁现象,越是接近中考,心情越烦躁,好像什么都不会了,什么都没记住,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是个自信心问题。爱因斯坦讲过:一个人智力上的成就往往依赖人格的伟大。一定意义上说,信心就是生命,信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奇迹。只要考生建立了自信心,只要考生相信自己能够成功,考生就一定能够赢得成功。高尔基曾经说过,所谓才能,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力量。平时你总为运动员加油,现在你应当为自己加油!
 小编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心理病人的同时,每一个人都是心理医生。"有心理问题是正常现象,需要自我调节,考生在复习考试过程中要学会自我调节心理,学会自我调整心态。"办法总比困难多",相信在老师指导下,在家长帮助下,考生一定会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取得中考的好成绩。
中考备考:考生冷静备考避开四大误区
九年的辛苦和汗水,在这两天得以展现和考核,成绩的好坏,直接基本决定自己以后的命运,都说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在我们国家还是很注重学习的,因为学习好能考个好成绩,能上一个好的,毕竟是他们能考取好的大学的基础,但是尽管这样,我们也要正确面对,考好是我们共同的期待,没有发挥好自己的真实水平也不不要太过着急,因为只要自己努力了,就不要有遗憾,从别的方面在继续努力,争取在领域取得一定的成绩,来找回属于自己的片天地,祝福你们。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误区希望大家能避开这些误区。
  误区一:要求越紧反抗越强
  中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能够升入重点。
  中学继续就读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这就对、初时学习成绩并不理想的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于是,在一些孩子身上,会出现与家长、老师的要求格格不入的行为,诸如对学习成绩无所谓、行为习惯逐渐散漫,甚至发生更为严重的叛逆对立现象。要求越紧,反抗越强,失望也就越大。
  分析对于这部分学生,需要家长、老师保持冷静,切忌一味地责怪埋怨,要多去了解孩子,经常进行平等的交流,把握问题的所在,解除孩子的困惑,争取孩子的配合,加强的引导。
  家长要改变不切实际的要求,和孩子共同确定符合孩子实际能力和意愿的目标,共同向着这一目标努力,使之认识到&我尽力,我也行&。
  误区二:不求实际盲从别人
  向上一届学生讨教,这是很多家长和学生的做法。因为别人经验能帮助自己认清形势,汲取经验,少走弯路。
  分析别人的一些学习方法看似不错,但并非与你的个性特点和学习习惯吻合,全盘接受、临时改变自己也许会带来学习上的不适应。
  面对各种繁复的信息,家长和学生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慌乱,不盲从,要认真分析研究,多方,信任老师,这样才能确保无虞。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误区三:大量做题大量补课
  这是很多学生在升入初之初会产生的一种心里想法。面对升学在即,他们会积极地尝试改变自我,在意志上、在行动上寻求自我完善,希望克服以往学习过程中思想上、行为上的不足之处,争取大幅提升学习效果,以求实现理想的升学效果。
  于是,在其中很多人的身上,大量耗时间、大量做题目、大量去补课的现象时常可见。这种精神是值得嘉许的,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式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分析在初三学习中,不光要努力,更要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掌握学法、提升效率、循序渐进、适度紧张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不能只靠喊口号扎猛子,而是首先要静下心来仔细分析个人的学习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充分征求老师的意见,借鉴成功同学的做法,认真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要十分注意避免&高投入低产出&的学习方式。
  误区四:分不够钱来补
  在升学过程中,要面对自费择校的问题,&分不够,钱来补&,是相当一部分家长和学生的选项。
  在实际生活中,不少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是&我们没钱给你自费上学,只有靠你自己努力&。
  但是,你还会看到一部分家长会说&只要你好好努力,哪怕分不够我也愿意花钱给你上学&,甚至还听到家长会这样说,&没事,你该怎么学就怎么学,学校我们已经给你花钱找好了&。
  分析也许分数确实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但是一部分家长这样的观念,带给孩子的有时不仅仅是对学业的松懈。
  更重要的是,有可能让孩子在人生的一次考验中失去了奋斗、拼搏的动力,让孩子过早对家长产生依赖心理。
  所以,小编提醒家长们在孩子的初三时光中,一言一行皆要慎重,要传递积极情绪。多加强学习,多咨询老师,提升自身素养,陪伴孩子顺利度过这人生的重要一年。
信息时代的家长勿让孩子沉溺于电子产品
 在信息化社会,不可能不接触电子设备,但过于依赖危害巨大。家长们,请别只让冷冰冰的机器陪着孩子。  近几年来,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已是很多城市家庭的日常消费品,甚至成为&潮爸潮妈&送给孩子的时尚礼物。其中,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因操作简单,应用软件丰富,被众多新潮时尚的父母当作工具,已经成为最火爆的儿童,很多家庭预备给宝宝的儿童节礼物就是iPad。  笔者曾与几位家长讨论过给孩子玩iPad这一话题,有家长甚至认为iPad可担当起&电子保姆&的职责。因为他觉得iPad既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又可以教孩子读童谣学知识,而且孩子玩的时候一般比较专注,可以锻炼孩子的耐性。  事实真是如此吗?笔者想,如果上述那位家长看了下面的这则,或许会改变他之前的看法。深圳邓女士和丈夫因工作忙将2岁儿子小雨给保姆带,保姆发现给小雨iPad玩,哭闹的小家伙就能安静,于是iPad成&带娃利器&。后来小雨变得沉默寡言,经检查他因沉溺游戏出现类自闭症症状。
  只有2岁大的孩子,因为沉溺于玩iPad导致自闭,相信谁看到了都会感到心痛。这条新闻被广为转载,而此前&两岁半宝宝玩iPad致近视500度&的新闻也引起人们高度关注。以iPad为代表的电子产品被舆论推向风口浪尖,并引发社会对儿童痴迷电子产品问题的忧虑。  然而,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父母塞给孩子一个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以便自己去做事,并且认为这对孩子是有益的,会促进孩子的创造力。在接受调查的20对年轻父母中,承认经常给孩子玩平板电脑或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就有16对,另有4对父母表示,会严格禁止孩子接触此类产品。《2010年儿童网民规模及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有51.2%的5-15岁儿童使用互联网,其中67.7%的儿童认为互联网是其最喜爱的媒体形式。  上面的这则新闻,应该为家长们敲响警钟。在笔者看来,智能电子产品侵入家庭空间,学龄前儿童在数字化游戏中成长,这种现象值得警惕。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健康危害是显而易见的。iPad被称为少儿视力的&第一杀手&,12岁之前,孩子的视力都在不断地发育完善,视力状态处于不稳定时期,视神经、视力调节肌肉等组织器官尚处于不完善时期,眼睛调节机能十分脆弱,这时,任何用眼负担和不良刺激都会影响视力发育。  有眼科医生对笔者感叹,生活条件越好,近视却越来越低龄化了。据该眼科医生介绍,每年暑假尾声、开学的头两个星期,都是最忙的时候,平均每天就诊的青少年大约就有30人左右,基本上都是近视眼患者,年龄最小的,竟然只有3岁。  长期接触电子产品带来的更严重的危害,是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不利。心理的成长离不开对真实世界的正确认知,只有将孩子置于现实世界当中,多看多听,才能在成长中渐渐形成正确的是非判断。而目前,孩子的成长时间过多地被电子产品霸占,有的家长甚至用iPad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换取一时的清静,用虚拟电子世界代替了亲子间良好的沟通和交流。长期与现实世界脱节,可想而知,孩子的心理也会与周围脱节,而一旦错过心理成熟最好时机,后期将很难弥补。  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互动和交流更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性格。小孩子应该多和同龄人在一起玩,多参与户外活动。这些交流让孩子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相反,长期对着冰冷的iPad等电子产品进行人机对话,阻碍了亲子之间、孩子与同龄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他们容易形成单向思维的定式,无疑剥夺了孩子与外界交流的良机,不仅交际能力逐渐落后,性格情绪的成熟也更加缓慢。 小编注:诚然,在信息化社会,孩子不可能不接触电子设备,但过于依赖电子产品会使得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能力差,不能很好融入现实生活。笔者建议,如果是两岁左右的幼儿,家长不论工作有多忙,每天都要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做游戏,讲故事。即使是学龄期的孩子,每次玩电子游戏的时间也不能超过半小时,且应该伴随家长的陪伴指导和交流。家长们,请别只让冷冰冰的机器陪着孩子。
中考全年学习计划为初三学生解惑
,同学们褪去了的稚气,踏上了崭新的路途,即将接受的洗礼。同学们如何能过顺利度过这一年,家长们如何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
  初三不同于初一初二,课程难度不同、学习方法不同、结果差距不同、考试形式不同、考试心态不同、需要关注信息量大、学科数量不一样、与父母、老师沟通不一样、学习生活压力不同,这九大不同使得整个初三困难重重。
  横向上,对于同学们,我想从一个公式出发:&中考成功=基础+方法+心态&。即中考的成功归于打好基础,总结方法,调整心态。
  打好基础,是赢得中考关键的一步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有多牢决定了学习综合能力有多强。例如中考基础约占90分,基础约占80分,基础约占64分。对于数学,选择填空每题4分,丢一道选择,想在综合题补回来难度之大不言而喻。再如化学,选择、填空、实验部分基本没空一分,好像错一个空、两个空,但我是4个空,就会导致你离人大附、四中、实验等名校,失之交臂!因此,家长们,到了初三一旦孩子再说&这次考试题目简单,我知识粗心而已,下次我就会注意&、&作业太简单,浪费时间,我还是多练一点难题&的时候,您一定要耐心的告诉孩子:对于基础,不仅是要求能听懂、会做题,更要做到零失分!
  好的方法让学习轻松、有效率,能让你很快与同学拉开差距。好的方法包括很多方面:
  一如:良好的学习习惯:听课的习惯、记笔记的习惯、书写的习惯、总结的习惯、提问的习惯;
  二如,均衡发展,一桶水的容量决定于最短的那根木板的长度。到了初三强化优势,弥补弱势,均衡发展不容有失。这里提醒各位同学,无论、还是,数学、,包括,一定不能有拖后腿的情况,因为他们的分值最大!
  三如:注意规划,大到全年,学期、小到每月,每星期甚至每一天,学生们一定要知道各个阶段的目标,知道自己要做好什么,知道什么时候该学习新课,什么时候改复习,什么时候该休息。否则浑浑噩噩,终一无所获!
  四如:连续学习。初三很累很辛苦,切忌不可两天打渔三天晒网。比如假期是用来适当调整的,切忌一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启算命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