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食药品包装一致性评价成分中文翻译不一致能十倍赔偿吗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进口食品中文外文标签竟然不一致
  中国宁波网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font color=#ff0707
□记者&谢舒奕&通讯员&孔莹莹
近年来,包装精致、风味独特的进口食品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青睐。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市售食品最重要的信息之一,进口食品当然也不例外。然而,由于境外日期标注方式与境内不同以及个别经销商不诚信等原因,时下在市场上销售的进口食品日期标注不规范的现象屡有发生。
同一瓶饮料竟有两个有效期
近日,市民刘先生在江东区某超市的进口食品专柜,花费522元购买了9瓶原产地是西班牙的气泡果汁饮料。&饮料的中文标签贴在外文标签之上,覆盖了原本外国进口商的信息。&刘先生有些好奇,便刮开了中文标签。
这一刮不要紧,刘先生看到外文标签上写有&BBE&6&2015&的字样。经查询,刘先生才知道这是&在2015年6月之前食用最佳&的意思。但奇怪的是,贴在外面的中文标签上写的却是&灌装日期:2013年2月19日&,保质期为36个月,有效期应该到2016年2月19日。
&到底哪个有效期才是正确的?&这让刘先生犯了难,&一瓶饮料怎么会有两个&到期日&,而两者竟然相差大半年,到底该以哪个为准?&
相关食品下架,消费者获赔
江东工商部门执法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前往该超市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该超市在售的同一系列24瓶果汁饮料,均有类似问题。工商部门要求超市立即下架相关产品。
随后,工商人员根据饮料瓶上的信息联系上相关进口商。对于其中缘由,公司业务员孙某解释,可能是工作人员没有仔细查看外文标签就把中文标签贴上去了,出厂时也没有认真复检,才导致了该情况的发生。
经过协调,进口商同意给予消费者&退一赔三&作为补偿。同时,工商部门责令进口商对相关饮料的标签做出及时修改。
进口食品中文标签与外文标签必须完全相同
那么,对于进口的预包装食品标注问题是如何规定的?工商人员告诉记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同时根据我国《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办法》的规定,进口食品标签必须为中文标签,标签的内容必须和外文内容完全相同,&但是中文标签怎么贴,没有详细的规定。&
&但如果要给予消费者充分的权利,进口食品中文标签与外文标签都要完整露在外面才行。因为只有这样,消费者才能较方便地自行核对。&一法律界人士分析指出。
近年来,进口食品已经遍布甬城许多大型商超。那么,这些进口食品的中英文标签是如何张贴的?记者为此特地进行了走访。结果发现,进口食品当中,中文标签遮挡、覆盖外文标签的现象较为普遍。其中,以红酒、饮料等液态食品为盛,中文标签有的全部覆盖了原有的外文标签;有的则是张贴在外文标签的一侧,仅隐约可见少量外文字体。而这些问题并未引起消费者的普遍关注。&购买时更多关注的是品牌、价格等因素,日期方面看的也是中文标签,很少注意外文标签是否被覆盖的问题,也不会有撕掉中文标签看外文标签的想法。&正在购买进口食品的张女士说。
买进口食品应多留个心眼
&一来由于标注习惯各有不同,二来是翻译容易出问题,消费者购买进口食品时,对其标签需特别多留个心眼才行。&工商部门有关人士说。他提醒消费者,市民在购买时尤其要多留心产品的日期标注,不要盲目购买。选购时,还要注意销售环境是否符合标签上规定的条件,比如冷藏贮存、避光保存、阴凉干燥处保存等。
进口食品中文外文标签竟然不一致
24小时新闻点击榜
&&&&普超市朝阳门店销售的散装圣女果和枸杞,均检出二氧化硫(SO2)超标被下架,元谋牌圣女果二氧化硫超标8倍多,长城牌枸杞则超标了20倍。……您当前位置:
进口产品无中文标签索十倍赔偿
08:31:01中国质量新闻网
本报讯 (记者曾祥素)原告李某因购买的进口产品无中文标签,起诉北京必必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被告),要求被告给付10倍共两万余元赔偿。近日,北京通州法院受理了此案。
据原告诉称,其于日从京东网被告开设的必必普保健食品专营店购买美洋胶原蛋白粉4盒,单件580元。该产品为日本进口产品,却没有中文标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标签审核,说明书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除了地址、联系方式,中文标签内容应不得少于原包装外文内容,中文字体也不得小于外文。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
目前,本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六六)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走质检、进企业、看质量”活动走 ...
深秋的甘肃敦煌胡杨林
提升质量安全促进蜜柚出口
故乡的标点进口食品无中文标识 商家被判10倍赔偿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月30日专电(记者熊琳)因认为购买的进口食品无中文标识,郑某将某家居用品公司告上法庭。记者30日从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获悉,该院终审驳回家居用品公司上诉,维持一审法院作出该公司向郑某返还货款并支付10倍赔偿的判决。  日,在家居用品公司开设的店铺,郑某花费600元购买数量不等的牛轧糖、炭烧奶茶等三种食品。其中,两种食品包装上使用繁体中文标注,且没有境内经销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一种食品包装上没有中文标识和说明。  郑某认为,进口食品无中文标识,违反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请求判令家居用品公司返还600元货款,并支付10倍赔偿款。家居用品公司辩称,涉案产品的包装确实和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不符,公司在进货时只审查了进货商海关的报关证明和卫生证书,导致问题的出现。但郑某并非一般消费者,其多次分批在公司购买了以上食品,购买涉案食品不是为了食用,属于知假买假,恶意消费,故不同意郑某的诉讼请求。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郑某与家居用品公司已形成的合同关系合法有效。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识、中文说明书。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此案中,家居用品公司作为食品销售者,其销售的食品不符合法律规定,郑某有权要求该公司返还货款,并承担10倍货款的赔偿责任。  作者:熊琳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Newshoo)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进口食品标签藏猫腻 你仔细看过食品标签吗?
08:54:33&&&来源:军民网&&&
  据北京晚报报道,近日,市民小北(化名)在超市购买近700元的进口某品牌糖果,他发现该糖果外包装上标明的能量和实际所含能量名不副实。小北遂将超市诉至法院,要求&退一赔十&,房山法院在一审判决中支持了小北的诉讼请求。这一场特殊的官司也引发了网友的关注。
  事件经过
  一年前,小北(化名)在北京一家超市购买了近700元的某品牌糖果,他发现,糖果的外包装上能量标称为987千焦,但是根据国家标准中关于能量计算公式的计算,小北算出这种糖果的实际所含能量为1632千焦。而多出来的这些热量相当于三个二两重馒头的热量。
  小北的体型偏胖,平日特别注重摄入地能量食物。他认为商家用低能量来吸引消费者,客观上误导了消费者对能量摄入的正确判断,因此,小北将超市起诉到法院,并在近日的一审判决中胜诉,获得了超市十倍的赔偿。
  通过相关搜寻,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类似小北因食品能量标注不规范而打赢官司的案例并不少。
  问题1:原包装和中文翻译内容对不上号
  进口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们的青睐,记者在位于北四环附近的一家超市里看到,4排食品货架中,有半排的食品都是包装袋为外文印刷的进口食品。记者购买了一款用大米为原料的加工食品,产品的外包装袋上用韩文印着食物成分表以及含有的热量,而在这个看起来十分复杂的成分表旁边贴着一张中文翻译,与韩文相比,中文翻译的内容简单的多,除了可以明显看到的净含量,还有食物所标注的热量。但是两者除了重量的数值一致外,其他的数据完全不同。
  而另一款净重为100克的西梅,外包装上印刷着营养成分表的部位被中文翻译的标签所覆盖,揭开标签,里面的英文部分和中文翻译显然是驴唇不对马嘴。在英文产品标注中,记者看到,每100克西梅的热量为268千卡,而为了让消费者一目了然,生产厂家还体贴地在千卡下面标注了折合的1124千焦。不过,中文翻译过来的标签上,却标注着产品热量为1001千焦。此外,其他的食物成分也有较大的出入。譬如,脂肪含量数值上,英文标注的是总脂肪含量为0.4克/100克,而中文标签上写着1.2克/100克,碳水化合物含量上英文标注的是总碳水化合物为36.9克/100克,而中文标签上则是50.6克/100克。
  问题2:利用消费者不懂标签大肆忽悠
  除了一些商品的中英文标签对不上号,不少网友也吐槽,一些网店里销售进口食品的店家利用消费者弄不懂食品标签,将一些高热量的食品标注为低糖低脂的健康食品。有网友称,自己购买了一款食品,其脂肪含量为21%,热量2091千焦,但是淘宝卖家却在产品介绍中,却用大字写着&低糖、低脂、低卡路里;富含植物纤维,健康食品&,明显是在忽悠。
  问题3:进口食品热量单位多爱用卡路里
  记者注意到,进口食品的包装袋上印刷的大多是英语或者其他国家的语言,在包装袋上大多会被贴上中文翻译过来的产品标签。有的贴在了原包装袋成分表旁边作为对比参考,而有的则不厚道地直接贴在了原包装成分表上,将其覆盖。而在这些成分表能量项目一栏中,国外进口食品一般习惯标注千卡路里(kcal),国内能量项目的单位习惯使用千焦(kJ)。
  对于一些使用外文印刷的食品包装上,成分表标注的内容介绍得特别详细,中文翻译标注的大都简单。不过,在有些食品外包装上,两个成分表中数字的不同,让人看了一头雾水。
  问题4:卡路里(cal)和焦耳(J)傻傻分不清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千卡路里和千焦都是计算能量的单位,但是它们所表达的意思不同,不能混为一谈:1千卡路里是指一公斤纯水的温度上升1摄氏度所需要的能量,而焦耳则指用1牛顿力把一公斤物体移动一米所需要的能量。
  而两者之间的转换公式为:1kcal&4.186kJ
  教你看懂食品成分标签
  那么,食物中的热量该怎么计算呢?据了解,所谓的食物热量值是一个估算值。即将食物中主要成分的量,乘以各自的单位热量值,最后将这些数值相加,就是食物的总热量。
  每克脂肪的热量为37千焦(折合9千卡),每克蛋白质所含热量为17千焦(折合4千卡),每克碳水化合物的热量为17千焦(折合4千卡)。
  以一块饼干为例,假设其含有碳水化合物(糖类,纤维素等)为50%,蛋白质40%,脂肪10%,重量为20克。
  来自碳水化合物的热量为20克&50%&4=40千卡
  来自蛋白质的热量为20克&40%&4=32千卡
  来自总脂肪的热量为20克&10%&9=18千卡
  那么这块饼干所含热量为:20&50%&4+20&40%&4+20&10%&9=40+32+18=80千卡,那么这块饼干的单位热量为:80千卡&20克=4千卡/克。
  网友声音:
  TWFuture:想减肥的同学,要戒掉甜食、垃圾食品,没有捷径,别存侥幸,不付出身体就会给出不付出的反馈。
  给我一集装箱去污粉:有种叫职业打假人,一般发现什么问题先找当时负责进口的贸易公司要好处,达不到他的要求或者贸易公司不给,就闹到检验检疫局,这边主要负责进出口的审核标签工作,然后还填不饱他的胃口,就要闹出来打官司啥的。
  律师先生:新《食品安全法》自日正式实施后,其规定消费者购买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可获得十倍赔偿。
  想唱歌的木乃伊:看的那么仔细,是专业打假的吧!这种职业有时候真的很欠~!
  -大灰狼--:还是咱国产的好是吧,除了能量不超标啥都超,多实惠,吃再多不怕呢~~
  悲桑的晓粒君:这是条发财致富的好路子啊&&
  用户:我就只想知道他怎么知道实际上是多少能量的。
  丿华丽忧伤:我仿佛看到了很多超市要倒闭关门的场景。
  你在干啥小胖子:进口食品中英文营养标签中热量不一样很正常,因为国外都是用千卡,中国用千焦。但是一般营养成分的含量变化不会太大,根据各供能营养成分的含量乘以能量系数计算即可。目前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越来越严格,很多企业都已经开始重视标签的问题了,应该给中国的食品企业多点信任,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刘向明
军民网提醒:本网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本网新闻配图均来自网络共享图片,只用于非盈利性宣传展示,如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未经许可转载本网站内容负法律责任!
相关热词搜索:
延伸阅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海归女硕士进村教村民垃圾分类,她硕士毕业,出国留过学,本可以留校当老师,却选择了会故乡做“垃圾分类”这个事业。
国歌响起全体止步敬礼,四眼碶小学走红。9月26日一早,宁波市四眼碶小学门前,一群小学生正急着准备进校,忽然学校的广播里传来国
造谣《芳华》撤档为电影炒作 营销号发声明道歉 近日,关于《芳华》撤档的消息引起网友热议,随后有报道称此举是为电影炒作,对
王思聪批中国导演不专业 网友:老公要转战拍电影? 9月26日,王思聪出席自己发起的&香蕉新导演掘地计划&发布会。会上他指出中
客服投诉热线:400-685-5566&&&&&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85-5566&&&&&客服邮箱:&&
Copyright版权所有&&&食品标识有问题 告了超市法院未支持10倍赔偿
&&高新法 青羊法 徐佳 梁林军 成都商报记者 周茂梅 孙兆云&&因在超市购买的果汁饮料没有标明果汁含量、生产地址等,成都市民郭先生到高新法院起诉超市,要求给予10倍惩罚性赔偿。&&刘小姐在超市购买了数包川味香肠,食用过程中发现香肠肠衣未在配料表中标识,无法得知肠衣原料,认为构成消费欺诈,向青羊法院起诉超市,要求退还货款并10倍赔偿。&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获悉,高新法院和青羊法院分别作出判决,都没有支持10倍索赔,判决只退货。法院表示,案涉商品标签存在违法情形,但商品本身并未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据此驳回原告诉求。&&是否赔10倍 关键是否危害健康 &&10倍赔偿&&《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惩罚性赔偿条款针对的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生产或者经营行为。&&食品安全&&根据该法第九十九条:“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因此,适用10倍赔偿的情形应当是针对食品安全的实质标准,而非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标准。&&案例一&&果汁饮料没标果汁含量&&赔不赔10倍?&&2013年2月,市民郭先生在成都万家超市高新店购买了时代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生产的维生素蓝莓舒眼和柠檬骨胶原美肌两种果汁饮料。后发现该两种饮料标明为果汁饮料,但没有标明果汁含量,产品上也没有生产者地址和联系方式,其中一种饮料中还含有只能用于保健品中的成分。于是郭某向行政部门举报了上述情况,时代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受到了相应的行政处罚。&&2013年8月,郭先生以超市所售食品违反《食品安全法》、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将万家超市高新店及万家超市公司起诉至法院,诉请被告退还购货款3267元,并赔偿10倍货款32670元。审理中,二被告同意退还原告货款,但认为原告提出10倍赔偿的请求缺乏事实依据,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第二项请求。&&法院判决:不支持10倍惩罚性赔偿&&法院查明,案涉两种果汁饮料存在未标明果汁含量、生产者的地址和联系方式的问题,其中维生素蓝莓舒眼果汁经检测不含保健成分,所含成分与实际不符,违反了《食品安全法》及国家标准等规定。对案涉饮品所做的检测报告显示,包括铅、菌落总数等均符合国家标准。原告购买的饮料尚在保质期内,超市不存在销售过期饮料等违法情形。法院判决,被告万家超市公司向原告郭某退还货款3234元,对于10倍赔偿的请求不予支持。《食品安全法》惩罚性赔偿条款针对的是已经或者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生产或者经营行为,因此惩罚性赔偿条款是针对食品安全的实质标准,而非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标准。&&案例二&&香肠未标明肠衣成分&&赔不赔10倍?&&在超市购买了数包川味香肠,在食用过程中发现香肠肠衣未在配料表中标识,无法得知该肠衣是胶原合成还是天然猪肠衣。消费者认为产品标识与实物不符,侵犯了其知情权、公平交易权,构成消费欺诈,遂将超市告上法院,要求退还货款并10倍赔偿。&&2013年初,26岁的刘小姐(化名)在成都一家大型连锁超市购买了数包川味香肠,共支付了1947元。在发现香肠肠衣未在配料表中标识后,刘小姐向青羊工商局进行了举报。《食品安全法》中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成分或者配料表等,青羊工商局据此没收了该超市违法所得1064.88元,并罚款15000元。另查明,该超市所售“川味香肠”的供应商具有经营预包装食品的资格,乐山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对生产厂家生产的“川味香肠”进行抽样,检验合格。&&法院判决:不支持10倍惩罚性赔偿&&近日,青羊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该案,判令超市退还货款,但不支持10倍赔偿的请求。法院经审理认为,超市销售的“川味香肠”包装标签上未标注“猪肠衣”成分,其行为被给予了相应的行政处罚。故刘小姐要求退还货款的主张,法院予以支持。但被告对该香肠的供应商及生产厂家的资质均进行了审查,该香肠也经质检检验合格,超市已尽到了进货检查验收的责任,刘小姐要求10倍赔偿的主张于法无据,法院不予支持。&&同步播报&&买到超标电动车&&可向商家索赔&&随着消费者权益日的临近,交通事故的重灾区———超重超速电动车引起的事故纠纷也逐渐被市民关注。昨天,交警部门在律师的协助下,向市民介绍在购买电动自行车时如何注意维护自己的权益。&&昨天上午,交警二分局民警走上街头,随机抽检了多辆电动车,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超重、超速现象。上午10时,市民杨先生在骑着一辆玫瑰之约牌电动车经过一环路梁家巷路口时,被交警拦下。电子仪器显示,这辆电动车的净重为146.4公斤,按照限重40公斤的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超重高达266%。而用仪器测得的速度为50公里/小时,比国家标准20公里/小时超速150%。&&“我就是冲着这辆车够敦实才买的,商家给我说越重的车开起才越稳,越安全”,杨先生告诉交警,他并不知道电动自行车的国家标准是多少,而交警问他是否了解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超重超速的电动自行车可能会被认定为机动车时,杨先生更是显得十分茫然。&&四川法锐律师事务所的方晓林律师表示,不论是电动车、汽车还是摩托车等,在交通事故中只会被视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两种主体。如果生产企业在产品三证、发票等消费凭证上都标明“电动自行车”,那么就表示商家承诺该产品符合电动自行车的国家标准,消费者事后如果发现产品超速、超重,则可以消费欺诈为由,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向商家索取赔偿。&&成都商报记者 王欢 摄影报道&&新闻链接&&消费欺诈赔3倍&&即将生效实施的新《消法》第五十五条对消费欺诈行为作出了如下规定: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 [] [] []
发帖区已有条跟帖&&&&
html +='立即抢购';
html +='';
$("#tg-content").html(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口食品日期不一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