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某一个人设置朋友圈显示最近三天只能看最近三天,而其他人不受影响呢?

【图】你对朋友圈设置只能看三天怎么看?_奇趣问答_奇趣网
当前位置: >
你对朋友圈设置只能看三天怎么看?
回答者:【郭静的互联网圈2014年钛媒体年度十大作者 互联网问答专家】
微信推朋友圈只向好友展示最近三天的功能,微信这么做有意义吗?作为一个月度活跃用户达8.89亿的平台,微信称之为移动互联网的NO.1应用也不为过,据网友反映,在所有APP的耗电量排名中,微信排名第一,由此可见,微信的巨大能量,微信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引发众人的欢腾/难过。日前,在微信的最新版中,其推出了一个新的功能,即只像好友展示最近三天的功能,使用该功能后,好友既能看到自己三天内的朋友圈,三天外的朋友圈就看不到了。该功能推出后,网友们的反映简直炸裂,不少人均对比表示了吐槽,比如“微信时代,再也没办法撩妹了,三天朋友圈,如何能够了解到妹子们的喜好呢?”、“自从把朋友圈设置为三天后,你就只能看到偶尔的我嘞,价值观也不自觉地正常起来”。当然,也有网友对此功能表示支持,因为该功能能够保护自己的隐私。1.微信推出该功能的意义是什么?微信断然不可能突然的推出一个毫无意义的功能,其会涉及到8.89亿用户。相比较吐槽而言,微信本身推出该功能的意义是什么呢?我认为是更加全面的保护用户隐私。用户想要使用朋友圈只展示最近三天功能的方法是,以此点击“我”→“设置”→“隐私”→“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 →“最近三天”。从入口上看,该功能是放在“隐私”里面,而不是常用功能里面,这个跟微信前段时间推出的只展示最近半年朋友圈的目的雷同,都是为了保护用户隐私。有用户肯定要问,这也能保护用户隐私吗?当然,对于用户来说,一旦开启该功能后,好友只能看到最近三天的朋友圈消息,无法像“查户口”一样完全了解用户的历史,试想一下,一个用户从2013年(甚至更早)至今,在社交网络上发布的内容都有可能被他人可见,肯定会有某些内容不适合向所有好友公开,但是三天就不一样了,三天只是一瞬间,颇有点儿“阅后即焚”的意味,因为历史不被看到了,只有自己可见,其他人再无查看能力,当然就能够保护用户的隐私了。2.这个功能不会跟“最近”半年功能冲突吗?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微信朋友圈前段时间就推出了“最近半年”功能,这次推出只展示最近三天功能,跟只展示“最近半年”功能不会冲突吗?并不会。第一,给用户多一个选择的机会。相比较半年时间而言,三天的时间更近,更能够保护好用户的隐私。至于是选择只展示最近半年还是只展示最近三天,选择权在用户手里,微信只是在产品上给用户多一个选择而已,你也可以选择展示全部,选择权很重要。第二,三天时间更短。很多人把微信朋友圈比喻为一个“秀场”,因为里面会包括同事、领导、朋友、同学、亲人等各种人物,出于一些原因,用户在发朋友圈的时候会更加顾虑,只展示最近三天,能让用户更加放开手脚去发微信朋友圈,不用再有更多顾虑,特别是新加的“好友”,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隐私。3.会不会引起其他好友的反感?作为好友,这么设置的话,会不会引起其他人的反感或者不爽呢?明明是好友关系,却只给看三天的朋友圈,甚至连陌生人都不如,陌生人还能看最近的10条呢,差距太大。但是从更广的社交关系来看,会产生反感情绪的是轻度关系链,比如刚认识的同事,某会场里遇到的陌生人,这种是有可能的,因为别人可能通过朋友圈来分析你的个人情况,而亲人、同学、朋友这种熟人关系链则不会,一是彼此已经比较熟络,很少会故意去查看别人的社交历史,二是最新的朋友圈已经可见,又不是完全不给见,谁会闲的蛋疼去看你历史是怎样的呢,这种需求大多会存在于轻度社交关系链。实际上微信打的就是熟人关系链牌,而不是陌生人为主。
回答者:【小暖暖13
之前没有发现设置里还可以设置三天权限的,有一天想看一个朋友的朋友圈,显示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当时直接蒙蔽,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你特妈居然屏蔽我,只让老子看三天??然后果断删除了我的那位朋友,不仅如此我还去翻看了所有我的微信朋友圈,整整400多人!把屏蔽我的还有就是仅限三天的都删了,现在想起来这个功能是一视同仁的,想想就有点不自在了?
回答者:【疆行君
微信推出“仅展示最近三天朋友圈”这个功能后,立刻有人尝鲜了。点开他们的头像,只能看到这三天里零零星星的一点内容,三天前发生了什么再也找不到蛛丝马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朋友圈成了我们了解一个人最快最便捷的渠道。看看他分享了什么文章、音乐,去了哪,发表了什么心情,好像就能看到一个人的性格面貌了。如果探究欲强一点,或是抱持着尽量抓取更多数据以便研究结果更准确的心态,翻遍他的朋友圈,就相当于了解他的成长史和心路历程,算是做到知己知彼了。可以说,看朋友圈还是有点帮助的。但是现在,当你只能看到三天的朋友圈内容,想了解一个人难度加大,压力也加大。如果你在三天前没来得及去关注一个人,便很难间接地知道他身上发生了什么。想关注一个人,开始变得有期限了。这种期限背后,有很多兜兜转转的小心思。当一个人选择去勾选只展示三天的朋友圈,心里是有波澜的。- 01 -引起关注,获得存在感无论是只展示半年,还是选择展示最近三天,甚至是彻底关闭朋友圈,都是一种改变。这种风吹草动看起来是不想暴露太多信息,不想被关注,但实际上却可以通过改变来引起别人的注意。“真正关心你的人一定会来问你为什么只展示三天朋友圈”,一位朋友这样告诉我。的确,这种改变成功地唤起了别人的好奇和猜测,他们要么主动询问,要么会下意识地主动留意你的朋友圈内容。这种状态好似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少了全部铺陈的乏味,多了撩人的神秘感。在每天繁复的朋友圈内容里,缺失反而成了一种珍贵,留白倒成了一种新意。- 02 -找补安全感正如前面所说,朋友圈是了解一个人的快速通道,只要对方展示朋友圈内容,就意味着你自愿公开你的信息,不管手机另一端的那个人是谁。但这种全面暴露并非是真正坦诚和让人感到安全的,尤其是面对那些我们并不熟络甚至是刚加上好友的人,我们并不确定把自己的生活双手奉上是否合适。如果选择了朋友圈不可见,又显得矫情小气,那么索性就只展示最近三天的内容,找补了安全感,又体面。有些人自嘲说,有了这个功能之后,再也不担心自己的“黑历史”被挖坟了,心里踏实多了。从全面开放朋友圈到只展示三天,这是一个收紧的过程,这种收紧也是内心层面的折射。我们在信息过度溢出的时代,终于能抓住一块保障安全感的浮萍。- 03 -减少羞耻感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关于为什么有些人发了朋友圈却又删除——《他发了朋友圈,又删除了》其中提到过,我们对于过去某一刻的自己会产生一种羞耻感,这种羞耻源于不接纳。并非每个人都有稳定的人格,即便再稳定,也会有那么些时刻是冲动的,在冲动之下我们选择用朋友圈来宣泄情绪,虽然即刻得到了放松,事后来看,却总会有一种不适感,这种不适就是内心的羞耻。我们不能面对那时那刻的心情,连同那时那刻的自己也想一起否定。平静下来,你会觉得某一条朋友圈是幼稚的,是矫情的,是负能量的,是充满了愤怒的,你不能接受自己有这样一个部分,删掉或许是最眼不见心不烦的方式,既不让看客再有凭据去捕捉你的冲动,也不会让心头的羞耻感萦绕。可毕竟删掉总是要花费点功夫的,选择只展示三天却是简单的。三天后的你,不必担心被窥探三天前的心情,就好像那样让你羞耻的时刻从未真正发生过。我问一个同样选择只展示三天朋友圈的人为什么,她说“人总是觉得三天前的自己是个傻X”,我说那如果可以选择只展示一天的朋友圈呢?她说,“那我一定会选一天,因为昨天的我也是个傻X。”其实关于这个新功能我最纳闷的问题是:为什么是三天,为什么不是四天,不是一星期?但我立刻觉得自己较真儿了,三天或许只是一个随机选择的虚数,它只是让我们有一个机会去选择自我暴露的程度,在我们感到不舒服感到不安全甚至只是心情不美丽的时候,我们可以按下一个开关,开启自我调适的模式。轻轻巧巧的一个选择,让我们长舒一口气,让我们暂时的获得一种自我慰藉:就好像改变了朋友圈的展示天数,我们就能真正改变自己一样。
回答者:【子路顺天农场
这说明有很多人,是比较注重人们之间的关系和交流的,你想关系好的,经常关注你的,会了解你的情况,会更好的联系你。其次,也给骗子很少机会了,他看不到你的过去,找不到你的有用信息,骗人也就更难了。
回答者:【夭夭vs1
只能说微信不只是为熟人圈服务了,越来约多的陌生人开始存在于微信圈,那么你逗开启能见三天的朋友圈加这个人又何必呢,对一个人开启可见三天,足见不够开诚布公,有所戒备和隐瞒,有什么意义呢
猜你喜欢...
回答者:【奇狮妙象】 这个算吗?谢邀 回答者:【貂蝉a】 刚刚玩的火焰山,东皇把我推到岩浆,但击杀者是程咬金。程咬金还配个廉颇的图。关键是我根本没遇见过程咬金,我也是纳
回答者:【降临之子2】 只回答娜扎部分,首先看看圈内人对娜扎的评价,一致支持,虽然是比较内向的人,但是可以看出每个跟娜扎合作过的演员都很愿意跟她聊天,还笑料不断,最
回答者:【创意风向标】 太阳系中究竟是否有过其它生命?这是几十年来最大的未解之谜之一。如今,一名美国太空科学家认为自己或许找到了答案。 宾夕法尼亚大学天文学与天体物
回答者:【小王子爱上狐狸 育儿达人】 这位家长,你明明知道孩子很喜欢这个玩偶,还要送给别人,到底是为哪般?你想知道怎么安抚女儿,我觉得你更应该知道如何做一个尊重孩子
回答者:【虱子武侯王猛先生 品酒师】 感谢邀请,内蒙和外蒙原先是一体,到清朝时候满清政府为了方便管理,把蒙古分为六部,分别是察哈尔,鄂尔多斯,土默特,喀尔喀,科尔沁
回答者:【河马牙医 健康问答专家】 引起门牙间隙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最常见的原因是中切牙已经萌出,而侧切牙尚未萌出,侧切牙牙胚位于中切牙根方,牙胚会挤压中切牙牙根引
回答者:【在下还能侃】 挪威“A+世界学院”可能是全球唯一的海上高中,整个学校是一艘在海上航行的帆船。就读该校一年期间,孩子们既要协助驾驶帆船出海旅行,还要在船上上数
回答者:【杰源北京】 谢谢头条君邀请。 1,空客A380是法国空中客车公司研制的四引擎超大宽体远程客机。在典型三舱(头等舱,商务舱,经济舱)布局下可乘坐525名乘客。 2,飞行一次
回答者:【让子弹飞】 首先,我们知道的,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物质,吃鸡蛋可以补充我们所需要的蛋白质和钙物质,同时鸡蛋内还含有很多的微量元素,所以鸡蛋基本上
回答者:【交大女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工商管理学博士】 许婧,模特,演员陈赫的前妻。她的工作就是旅游记者,旅游记者四处旅游采采风,写写文章。 日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
回答者:【相见难别亦难】 读大学的时候选了一门选修课叫文学欣赏,那天上课特别困一直在打瞌睡,昏昏沉沉也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迷迷糊糊中听到老师说了一句,水至清则无鱼,
回答者:【小崔的青春战役】 抑郁症真的不是矫情,不是装出来的,不是做作,不是软弱…… 真正的抑郁症不是在遇到挫折的时候难过,不是比难过更难过。真正的抑郁是当你的生活
回答者:【吃遍南宁 南宁美食达人】 欢迎关注#吃遍南宁#,带你发现南宁地道的美食! 葛根粉 葛根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中草药,在中医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药用价值以及养
回答者:【布谷布谷咕咕布谷布谷】 成龙是梅艳芳捧红的,据说还是梅的一个相好。梅葬礼这么悲伤而盛大的场面,成龙应该至少按时到场,他却迟到,情意上说不过去吧!?给人感觉
回答者:【文天原】 目前,按照德国官方的说法,纳粹第一次进入西藏所拍的纪录片在1945年秋天的科隆大火中被烧毁。哈勒1951年从拉萨回到奥地利时随身携带的大量档案被英国人没收
地方分站:微信朋友圈仅可对陌生人设置看到十条动态!!!
对微信好友,只可以设置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最近三天”、“最近半年”和“全部”、或者关闭朋友圈功能、单调说说设置权限。
那么如何设置仅对微信好友展示“最近三天”功能,具体如下:
打开微信APP。
进入微信界面,在下方菜单栏中选择“我”
进入个人界面,选择“设置”
在设置中,选择“隐私”
进入隐私设置后,点击“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
在弹框中,选择“最近三天”即可完成设置。
设置完成以后,选择“发现—朋友圈”
在设置完成之后,自己仍然能看到好友的以往信息,但是好友只能够查看自己最近3天的信息。朋友圈“三天可见”这件事,微信是不是做错了?_网易科技
朋友圈“三天可见”这件事,微信是不是做错了?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朋友圈「三天可见」这件事,微信是不是做错了?)
早优夫斯基当点开的每个好友朋友圈都变成了仅三天可见,你会不会也默默把自己的朋友圈设置为三天可见?对于这个功能更新,相信你身边吐槽的声音相当不小。一个看似不大的功能更新却引发了这般连锁反应,正印证了那句话——微信无小事。其实微信的产品能力一向为业界推崇,而这样一个饱受争议的功能是如何诞生的,又能通过它窥探到微信什么样的产品思考,这真是件值得聊聊的事。社交产品的必然宿命?要知道,微信为朋友圈提供「选择性剥离」的功能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微信朋友圈的英文版名称不是什么Society抑或Circle,而是Moments。这其实是比「朋友圈」更贴切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头天发完朋友圈,第二天一看恶心到自己然后迅速删掉的经历。因为很多个「当下」,我们都需要自我表达,但这种表达又往往只愿意在那片刻示人。这原本是个很符合人性的功能,但不管微信或你本人是否愿意,微信已经是现代中国人的社交名片,而朋友圈也自然而然成了每个人的形象背书。而「加个微信吧」成了所有社交关系的起点,见面先加微信,从此和TA成为数字世界鸡犬相闻的邻居。也因此,朋友圈里的「朋友」属性其实在被迅速稀释,取而代之的是「工作圈」、「事业圈」、「微商圈」,微信原本的熟人社交变成了次要属性。一些矫情、哀怨、触景伤情、自我感慨……等情绪我们不敢也不愿在朋友圈里发了,新朋友的不断涌入和老朋友的关系变化都在加剧这种克制。从过去的产品功能演进进程来看,微信本身对这种变化同样敏感,并且很想消除这种稀释,这一点从微信历代版本更迭中对朋友圈的降噪选择越来越多就能看出端倪来。现在点开微信设置里的「隐私」一栏会发现,关于朋友圈的功能优化越来越多了:从最早的是否允许陌生人查看你的朋友圈;后来又有了双向选择的朋友圈屏蔽;再之后被称为「周期性出家,一种当代娱乐活动」的关闭朋友圈功能推出;还有朋友圈更新提醒开关和可见范围,而最近的版本中又添加了设置某条朋友圈的互动不再通知的功能。微信的「隐私」功能栏微信在一步步增加用户对朋友圈接收和展示内容的控制权和管理维度。这或许是社交产品共同面对的问题。Facebook的扎克伯格曾拒绝将Facebook的work profile和fun social profile分开显示,而后Facebook的用户很快遇到了社交形象困境,最后只能通过messanger和instagram来缓解压力。而微信呢,由于缺乏能够为微信重新承载「熟人社交」属性的「微信系」产品,只能不断在微信自己的信息流控制权上加磅。「三天可见」伤了谁?图什么?这次的「三天可见」显然触到了一批人敏感神经。最直接的原因是觉得原本可以通过翻阅另一个人的朋友圈了解Ta,但现在发现只能看三天,这一下就断掉了「加好友,看朋友圈,找谈资,拉近关系」的逻辑,也对微信朋友间的「点对点」定向窥探和好奇造成了阻碍。「回想当年QQ的全民隐身,和如今三天可见攻陷朋友圈的情景何其相似」,眼下关于微信三天可见功能的评论中,这是最抢眼也最引发共鸣的一个论调。但如果仔细思考过,就不难发现这个类比中存在的问题,两个功能对于两款产品的意义有很大不同。彼时全民隐身的风气对于QQ的产品危害几乎是致命的,每次登录好友列表里都是一片灰,这是直观展现在每个 QQ用户面前的景象。作为一款聊天为基础功能的产品,当你发现没人可聊的时候,它的功能也就废了一半了。而对于微信而言,一个三天可见的朋友圈对绝大多数正常用户的影响其实并没有大到让人不想用微信的地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是在时间流里刷朋友圈,而不是一个个好友点开看他的朋友圈,所以真正能感知到「三天可见」功能场景并不多。其实,微信产品团队掌握着产品背后完整的数据,哪个应用习惯是核心,哪个是边缘,他们了解的肯定更清楚。但这次吐槽呼声巨大,也有其原因。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行为的确具有传染性,设计「三天可见」的对于没设置的人来说具有信息不对等的优势,这会催化没设置的那批人同样去设置,然后不断在好友之间循环这个过程。这么看似乎是一个对用户和微信双方都不友好的功能,微信还坚持推,很可能是意识到了什么潜在的问题,才会不惜对原有用户习惯进行挑战来修正一些东西。正如上面提到的,由于微信社交圈关系链的复杂和微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总在不断变化,这远不是的几个可见不可见或者朋友圈权限所能解决的。对用户来说,朋友圈总要发,但面对总在变化的好友列表,如果需要一个个分组、一条条检查,这并不是个好产品该有的思路。微信必须要做的是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让朋友圈能够成为分享生活瞬间的场所,而不单纯只是供别人查阅的网络生活史又或是「挖坟乐园」。「三天可见」这个功能一定程度上让朋友圈成为了只存在于当下的「Moments」,而留存下来的东西保存在中只有自己能看到的「相册」中。为什么最终决定「三天可见」和「半年可见」两个时间长度的选择,我们就不得而知了。这是因为拍脑袋还是基于数据,只有微信团队的人才知道。但从产品角度,把可见范围这个功能做的太细太琐碎,估计也没人用。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曾评价说:「100万量级的产品和1亿用户量级的产品,产品经理关注用户的角度必须是不同的。比如微信这种10亿用户级别产品,正常的思维应该关注95% 不太会用的用户可以'傻瓜化'的用好产品,至少不受伤害。而不是在某个功能上取悦5% 用户的深度要求。」其实微信这次间接的剥夺了一部分人的窥私权,同时赋予了更大一部分人另一个权力——被遗忘权。这才是最值得关注的,因为这就是「95% 用户」最需要被系统「自动呵护」的需求。社交用户的被遗忘权关系链的扩张几乎是所有社交产品的必然结果,所以社交产品具有天然的隐私衰减,尤其是熟人社交。每当熟人在好友中的比例被稀释到一定程度,类似「三天可见」的被遗忘需求就会出现。当年人们从 QQ离开选择了微信而不是同期的微博或一些其他的社交产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微信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对纯粹的熟人社交场景,而不是像微博那样更加开放的场所。当一个人的网络行为能够被别人看到就会自然的背负上社交舆论压力,这种压力又会随着社交圈的扩大而增加。当一个人的所有网络行为都能够被别人搜索到时,这就牵扯到了一个概念——被遗忘权。因为在任何社交产品中,被遗忘权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就像删微博、朋友圈分组、删贴子,是像基本法一样的存在,任何一款没有被遗忘权的社交产品都是不合格的。但微信由于成了几乎所有社交的起点,关系链的扩展和复杂程度的增加都在让用户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多的社交对象;同时微信也在逐渐扮演人们生活中主要信息的渠道之一,特别是在近期微信大幅度优化了应用内的搜索功能后,这种信息源的角色愈发明显。这也间接影响了人们习惯于从微信中去了解一个人,去查阅一个人的过往和在网络上留下的痕迹。因此,微信对用户隐私的保护能力在随着微信的增长而衰减,这种社交网络的被遗忘权在微信生态中日益弱化。在现实世界中你都绝对不希望别人随意查你的档案,显然也没有人真的愿意在互联网上完完全全暴露自我。而且,最重要的是,绝大部分人有很难精准的把握这个「度」——发什么东西?能给谁看?可以看多久?这些不确定的复杂问题,会带来两种结果:一种是用户发朋友圈之前踌躇许久,然后一堆设置,最后都成了「处心积虑」改变了朋友圈「Moments」的初心;要不就是所有人觉得复杂麻烦,最后谨小慎微干脆朋友圈发的越来越少,造成这个功能生态的崩塌。
这时候,再看微信简单的「三天可见」功能以及引发的连锁反应,反而觉得是个挺有杠杆效应的自我修正。所以在「三天可见」这个功能上,吐槽微信其实不如仔细研究下这背后的隐藏逻辑。这里面有社交产品的宿命,有微信自己的困扰,更重要的是,也有新产品的机会。归根结底,微信需要挑战者。就如同 Facebook 在 messanger、instagram 甚至 snapchat 等激发和环绕下其实还在进步。当所有人都觉得微信不可挑战,也没有真正优秀的新社交产品来分流微信对中国社会背负的社交功能,这种既没有「微信系」也没有有力的「友商」的格局,对微信或许也是一种痛苦和隐患。
本文来源:极客公园
责任编辑:王凤枝_NT254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朋友圈仅开放三天还能做朋友吗?-微众圈
微众圈,我的微信生活圈!
朋友圈仅开放三天还能做朋友吗?
摘自公众号:发布时间: 0:06:15
当你满怀欣喜地点入某个朋友的朋友圈,却不是想象中的琳琅满目。仅显示寥寥三天的状态,难免有些萧条。如果TA在最近三天里面没有发朋友圈,那么,在这份萧条感上不由又平添了几丝失落,你肯定见过这种画风,和被讨厌的人屏蔽了一样,只是这次,对方是你的朋友。 没错,这就是微信最近推出的新功能―仅显示三天的朋友圈。 作为朋友我只能看你三天,陌生人却能浏览十张照片。 我们还算朋友吗? 阿木结婚以后,当起了全职奶爸,作为十年的朋友,我们曾无话不谈,肝胆相照。如今他有了他的家庭,我有了我的事业,我们无法像从前一样,招蜂引蝶,为所欲为。我们不可能无时不刻地关注着彼此,我们心照不宣地保持着最适当的距离。很多时候他的生活琐碎,我的喜怒哀乐,无需多言,朋友圈见。比如他的宝宝长大了多少,比如我在职场里有了什么收获,哪部漫威超级英雄的电影要上映了,那些年一起喜欢的那个歌手又出新歌了,朋友圈成为一个记录生活和心情的载体。我们互相点赞,互相留言,成为快节奏生活中仍然保持联络的证据。 那天晚上睡不着,随手点进他的朋友圈,想看看他的宝宝长胖了多少,想往前翻,重温半年前他婚礼上的美好,我当伴郎的样子还历历在目。想听听他最近分享的音乐,我们的品味是如此接近。可我点进去了,仅仅显示了三天的生活状态。感到不近人情的同时,我也自惭形秽,我好像有一礼拜没点进他的朋友圈了,三天前他发生了什么,我也无从知晓,那又何苦失落只能看到他的最近三天呢? 第二天我不加班,他也不带娃。他约我打球,提到朋友圈这个问题,他笑笑,结婚以后,就是全新的生活了,他想对过去那个风流倜傥的自己说声再见,当个好丈夫,好爸爸,根本不需要把自己的生活展现给任何人看。告别了酒肉朋友,告别了莺莺燕燕,眼里只有老婆孩子。生活,是过给自己看的,真正的朋友,根本用不着用朋友圈去圈起来。 同事Maggie,婀娜多姿,外向奔放。她朋友圈去海岛旅游时拍的比基尼照片一直是男同事们打起鸡血工作的动力。可最近,点进她的朋友圈,别说半年前的比基尼了,三天前的小清新也看不到了。她说,每次都有客户表面一本正经,加到微信却把朋友圈一翻到底,在比基尼或各种美照上点赞或者留言,像是某种暗示,然后就不停地约她吃饭,喝酒,严重影响她的工作。奈何Maggie耿直,根本用不来分组这个功能,朋友那么多,客户那么多,同事那么多,有交集的人那么多,一个个去分组多麻烦呀,仅显示三天朋友圈这个功能,恰如其分地解决了她的烦恼。从此以后孤芳自赏,不亦乐乎,各种“艳照”,仅自己可见。
朋友分很多种,发小,莫逆之交,江湖中的回眸一笑,不同的际遇决定了友情不同的轨迹。朋友圈不能让我迅速地了解一个人,但足以了解一个人的品味和态度。 你喜欢听爵士还是摇滚,你喜欢喝拿铁还是美式,你对舆论热点的看法,你对待工作对家人对朋友的态度,这些展现在你朋友圈的林林总总,都能触动我的灵魂。说穿了,相视莞尔一笑就能成为朋友,无非是爱好和态度上的情投意合。 我对你的过去毫无兴趣,感谢你的未来有我参与。不管你朋友圈是香车宝马,五光十色,还是飞沙走石,暗无天日。能对我敞开心扉的,都能成为朋友。我珍惜你对我敞开的一砖一瓦,一颦一笑。 有种遗憾叫做新朋友的朋友圈三天可见,有种落寞叫做老朋友的朋友圈你也只能看三天。新朋友迟早成为老朋友,遗憾终会发酵成落寞。也许某天打开某某的朋友圈是一条紧绷的黑线,你也要说服自己,某某是挚友,而不是,曾是挚友。 别说我矫情,朋友你比我矫情。三天可见,你有你的理由,你有你的自由。或许调整凌乱心情,或许矫正生活状态。乱世当道,人心难防,耿直的你终究吃了没有分组的亏,于是从此一意孤行只露出冰山一角,新加的那些不算朋友的朋友,任TA水中捞月,见一叶而知秋。 只有你真正的朋友,才知道你不是为了给自己加戏,只是为了保护自己,保护生人勿进的风景。 Coffee Box有话要说: 朋友从不需要被道德绑架,朋友嘛,本来就是三更半夜一个猝不及防的电话,不怕你骂,白天在你倦意袭来的时候给你点一杯咖啡,自说自话。 陌生人能看到你十张照片,但也无法参与你近在咫尺的意境,尽管作为朋友只能浏览你的三天,却也能领略到你远在天边的余韵。 人类情感的正态分布终究不能败给程序代码的排列组合。 我的朋友,我永远尊重你。 往期话题 单身男女一夜情有错吗同事之间谈恋爱合适吗朋友圈该不该屏蔽同事童年是人生的起跑线吗?年轻人该如何正确相亲?朝九晚五还算是热血青年吗?
今夜话题 当你点进朋友的朋友圈,三天可见说说那一刻的想法随机抽取3个奇葩留言赠送冰荔枝玫瑰拿铁1杯
微信号:lyan_coffe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朋友圈显示最近三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