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夜行书生 电视剧国语里面的书生都是自称自己读圣贤书 书呆子一样不近女色?为什么要这样表现?

从希腊神话开始,一个人的读书成长史
在动人的希腊神话中有许多令人难忘的人物,风流倜傥的众神之王宙斯,美艳绝伦的性爱之神维纳斯,才华横溢的太阳之神阿波罗以及从不惧挑战的英雄赫拉克勒斯等都让我们对那遥远的蓝色地中海和神圣的奥林匹亚山产生了无尽的幻想与向往。然而在众多的人物中我最欣赏的却并不是这些最光鲜靓丽的神仙,尽管他们有着迷人的外表高超的法力乃至神圣的使命,但他们却无法代表我们人类的那种精神。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温暖人类,为了真理宁愿忍受万般痛苦也拒不向宙斯承认“莫须有”之罪;薛西佛斯每天推着石头上山,为了自由尽管石头永远都不会被他推到山顶但他依然推山不止、、、、、、这种对于真理和自由的不懈追求或许才是我们人类发展中的永恒象征。
一个人的一生是极其短暂的,面对这个日益发展的世界,面对这个牛顿所谓的日益漫延的真理之海似乎更加剧了我们人类的相对渺小与无知。如何让这渺小而卑微的生命在这汤汤的真理之海中些许闪烁出那贝壳般的神采?或许只有对于那无尽的未知永恒的追索吧。而读书对于探寻这个未知的世界也许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但也绝对不是最坏的方式。在人类逝者斯夫的几千年的文明长河中,书籍永远翻滚着最壮观的文明波涛。读书,是一种使命,因为读书人类文明得以延续;读书,更是一种热情,一种对于未知的执着的着迷似地热爱,因为这种热爱,人类文明才得以不断冲破未知的堤坝自由驰骋于真理之海、、、、、、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最早听到这句话是在小学的时候,而且也并不是在书里得到的,小学似乎也没有这么高的水平吧。那时是在看老版的电视剧《聊斋志异》,里头讲到一个书生读书的故事。当他说这段台词的时候书里还真跑出来一个如花似玉的娘子以及屋里头一堆一堆的金砖,所以当时对这一句话印象颇深。虽然不解其意,但其对仗的工整性使幼年时的我终于可以有了一句可以像电视里的人那样可以显摆的文绉绉的话,所以恰如唐僧之紧箍咒一样深刻在我的脑海里。这句话也开启了我的读书之路,因为当时自己大概是八岁,虽然因为开了一窍而又蹲了一次一年级但看那些卡通连环画自己已然已经到了茶不思饭不想的地步了!而同时似乎这句话也是我十几年读书生涯的一个极富戏剧化的偈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从小学至初中到高中乃至专科本科研究生,我一直都在最赤诚直至的读书,读各种书,经济法律政治军事文学管理历史哲学生理等等等等,但是那书中的黄金屋目前仍然是那遥远的巴比伦花园,那书中的颜如玉尽管还是在这青青的校园里翩连留影但是自己伸手抓住的原来却只有幻想。
传统中国人在“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的等对《幼学琼林》这类的国学诵读中完成启蒙几乎久远之于湮灭了,生长在红旗下的我们在动画片《圣斗士星矢》《布雷斯塔警长》电视剧《西游记》等电视中已完成了入学前的初级启蒙。此时的我们再也不会像古时那样摇头晃脑的绞尽脑汁去应老师以及大人之对,但对电视上那些精彩形象的从动作到语言的模仿似乎也更让我们体会着那时或许还不可能意识到的所谓“创造的欢乐”。在小学的“的无数次无知的大声背诵中,在因默写生字不会而一次次的罚站中,已开了六窍的我总算认识了几个大字。最搞笑的是妄自尊大的幼小的我竟“自以为得之矣”开始央求大人给我买书看了。但那时的动机并不是尚还没有概念的“黄金屋,颜如玉”,仅仅是为了炫耀,炫耀吧,炫耀自己的如何不同,小小年纪竟然开始读起书啦!像穿着的皇帝的新装一样,自豪的面对着所有人的目光。
在这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场面下诸位一定以为我的第一本书必定得是大部头,说什么《九阴真经》《武经总要》《春秋》《左传》或许太过于遥远,但是一部红楼应当不在话下吧。为避免红楼写了一百二十回还搞不清贾宝玉的年龄这一滋养了无数红学家的“贯世猜想”,我这里先交代一下我彼时的年龄,那时我九岁,七岁上学,直接是一年级,后留级。在那年的冬天,在和爷爷去澡堂子洗澡回来的路上,在百般央求下爷爷终于为我买了三本书,我也第一次有了真正属于我自己的书,他们是《铁拐李传》其他的两本给忘记了。当然这不可能是德国作家路德维希风格的传记作品,那时距离我痴读他的《拿破仑传》还有年的时间。我的第一本书其实是本连环画,哈哈,诸位不要见笑,出于农耕之家在遥远的年有如此文化产品已经很不错了,因为我家的历史是从我爷爷开始的,但他是上门女婿,所以一切都是白手起家,在家里哪怕是红宝书也没有。然而也就是这本火书永久激发了我对于读书的热情,对于书里头人物命运的关心,曲折情节的着迷,以及翻完书本最后一页的那种如获“真经”般的志得意满,以至于竟然忘了“黄金屋颜如玉”的功利圣训,而且这种感觉竟然一致持续到现在?
从此也就种下了我与书籍的冥冥之缘,多少次我借口头疼不早起上学而趴在被窝里看《天方夜谭》读《格林兄弟》翻《故事大王》为精彩的故事而“寝食不安”,更难忘为了看同学的一本《安徒生童话》不惜放着自己的作业不写而替他写最后被老师拧脸蛋揪耳朵之痛楚。但这痛楚换来的结论是安徒生童话比格林童话差远了,因为里头只有平凡的小女孩和丑小鸭而没有神奇的青蛙王子和十二兄弟。小学时家里人还不让我看童话故事怕影响学习,想起现在一些家长为了鼓励孩子读书不惜重金买什么“文曲星”词典“步步高”点读机真是今非昔比啊。但这种现象想起来也颇为搞笑:人类的智慧与技术似乎已经登峰造极到了喜马拉雅山之巅,与此同时人类的欣赏水平却跌至死海之底,一部超级垃圾的动画片《喜羊羊》竟然引无数白痴沉醉徜徉,我真纳闷这儿到底真么啦?或许真如激励理论所描述的“挫折——倒退”那样:行为主体因为没有实现预期的动机但为了获取一种满足转而倾向于一种更低层次的需要?是这样吗?或许是吧!小学二年级我们开始学字典了,同时由于我一年的蹲级修炼仿佛一下子打开了任督二脉,学习成绩从此竟一直勇冠三军,有了“好学生”这块招牌,你读什么书家里人都会支持的。至今还记得当时爷爷给我买的第一本小砖头似的黄皮的《新华字典》。爷爷只就上了三年学,他买来后就用铅笔在字典的第一页上工工整整的写下了我的名字“刘杰”,那个场景至今记忆犹新,不知道这两个字里倾注了爷爷多少的关爱与希冀!大一时爷爷患病,那时我唯一的想法就是一定要为“光宗耀祖读书”我一定要建功立业衣锦还乡,要让家人为我感到骄傲,这似乎是红旗下最自私的想法,但也是最质朴纯真的想法。然而爷爷终没有等到我功成名就的那一天,想起现在海潮孤岛之落魄迷茫更有愧于老人家那一片拳拳之心!
有了字典对我真如如虎添翼,整个小学我饥渴着所有的书。当时我保存着同学中最完整的《小作家》系列,那里头一篇最朦胧的不知是童年还是花季的文章至今仍令我深深着迷那青色之美,尽管当时并不解其中味。那时候每期的《当代小学生》里的全国十佳少年是我心目中的偶像,黄思路,孙岩,古力,向蓉,包八斤,华卉,车亮,孟娜,现在从网上搜到这些名字也倍感亲切。他们的事迹与精神深深的鼓励着我,尽管我不能像他们那样学钢琴,搞发明,练围棋,但是我可以读书,这就够了。到了三年级后学校都会发一些课外阅读材料诸如《洞庭湖上的鸬鹚》《唯一的听众》《敦煌莫高窟》以及《正气歌》等,里面的很多故事都使我深深为之着迷,每次书发下来我都以最快的速度看完他。曾经我的最猛的读书架势是一边吃着饭,一边看着书,一边还看着当时的热播电视剧《浴火凤凰》。但当时自己似乎已经不再是一种装象了,真的是在读书,只为那种迷人的未知。
因为读书,当年我的作文傲视群雄屡作范文;幸于蹲级,我的成绩也扶摇直上直到踏入我们那儿的重点初中二十二中。在这儿我学到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才知道原来我的启蒙名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外竟然还有一句“书中自有千钟黍”,及至《社戏》中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更是让我深感未知之魅力,于是更加热切的读啊读。但好像我的角色转换能力并不是很强,我看书似乎还是停留在读故事的水平。那时还是放假前发下一个学期的书,在假期里我总是把《历史》《思想政治》《语文》一口气读完,因为那种远古的神秘,现实世界的精彩,深深地吸引了我。但是《地理》中的经度维度洋流岛屿实在令我感到头疼,虽然我初一时数学还考过100分但是似乎我从未喜欢过它,假期里除了做寒假作业才会想到他们。而且做作业也是应付,那时我们就已经开发出了“项目管理”的方法了,几个同班同学在一起,你做数学,我做地理,他做几何,回头大伙儿一汇总直接抄完了事儿,由此也可知我大学阴差阳错的进入管理专业看来也还是有缘由的,哈哈。
在这种状态下,初一还好,课不是很多。但到了初二,历史地理政治,语文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生物,一块儿向我开始大规模重点进攻,我也吃不消了!循着“挫折——倒退”理论,我没能够激流勇进,而是随波逐流了。那时我在班里的倒数第三排,放纵的我此时开始肆无忌惮地阅读了。从《机器猫》开始,我辗转在《灌篮高手》《北斗神拳》《幽游白书》之中去管窥日本之风貌,但对于书中情节的迷恋显然令我无法开始那种严肃的思考。后来学校图书馆要求学生捐书,尽管图书馆但几乎从未对外开放过。当时我的书一本也不想捐,于是我把爸爸的《花卉种植》给捐了,而且在和同学交流捐书一事时还从我同学那里淘来了好几本故事书心中大喜,但看到同学一下子能捐那么多好看的书也深深的为之羡慕。为了能够顺手牵更多的书,我们周末自愿帮老师搬书。当我们把书从一个屋子弄到另一个屋子的时候,就把一些好看的书统统都扔到那个倒垃圾的洞里,然后等老师下班了我们再去拣,那个周末我们真是满载而归,现在还记得有《东明民间故事集》《泰山传说》《唐太宗逸事》《鹦鹉血》《聪明斗智故事》《舒克贝塔历险记》等。对于《舒克贝塔历险记》现在仍然记忆犹新,当时自己几乎通宵一口气给读完了,读的时候我还对自己说“就看这一章,看完就睡觉,明天还得上课那”,但是看着舒克如何为了名誉离家出走如何与贝塔不打不相识,然后他俩又遇见皮皮鲁,共同与海盗鼠战斗,最后建设航空公司乃至环游太空、、、、、我当时真的太兴奋了,我不忍不读完,我为他们机场蓬勃发展而高兴,为他们环游太空后因为时间的相对导致回到地球后而物是人非而感到痛惜,痛恨那种时间的飞逝流水的无情,一切美好终将逝去。对于一种“过往的回忆与伤感“或许从那时起开始不由自主的在自己的心里潜滋暗长。
因为舒克和贝塔,那段时间我对郑渊洁迷倒了极点,他的《童话大王》更是每期必看,这本书伴我度过了初中一个个无聊的下午。至今想起大灰狼罗克,皮皮鲁,鲁西西,仍然令我神采飞扬,同时我也郁闷:那些傻逼白痴们放着这么优秀的作品不拍而去拍那些白痴透顶的《喜羊羊》,他们的脑子没有进水,因为水是那么纯洁,进入他们的脑袋简直就是对水的污辱。到了初二后期我是彻底放纵了,我甚至创造过期末考试数学开场五分钟交卷的“辉煌纪录”。那时语文历史课我还能很悠游的和老师应对,数学之流我直接闭关在了金庸群侠转中。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奇侠倚碧鸳,金庸十四部此时也在数理化课上和被窝手电筒的护佑之下完成“涅槃”,其代价是眼睛终于近视了!此时的我还有着那对于未知的赤字之心,但呆板的课程让我感到好无力好渺小,寄情于情节或许是探索之力量的最好的体现。若干年前曾经被老师视之为坏书的武侠小说竟然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学生课本,大学更是开始武侠小说研究课程,历史啊,历史,哈哈,历史好不揶揄?
在妈妈的泪光里我觉醒了:我不能就此辍学,我还应该读高中。于是在老师忽悠下我没进当时我们市的二流高中,而是毅然充满希望的踏入了一个刚创立两年的私立高中,因为他们广告上说可以帮学生从初中学起,从此我的命运发生改变。如果在二流高中,也许我会学音乐,加上我深厚的文化底蕴,纵然最后我专业有限但是考一个音乐史或者艺术史的大学本科应该不在话下,而且本身我也感兴趣。但是在这个私立高中,倒也真是人才济济,全是冲广告来开始从初中学起来上高中的,一段时间这儿堪比梁山。在这个清风吹不进的完全封闭的学校里,又何必乱翻书?那时我也卯着一股劲想把数理化搞上去,给家人一个交代,但是失望连着失望。每周六回家,三星智力快车栏目更加深了我对于书的认识:原来数理学不好,也可以得冠军,原来我以前读的书也是那样的有用!开卷真有益,何必要封闭啊!这种情况下我订购了《青年科学报》,尽管里面的文章没什么思想没什么深度只是泛泛的介绍,但对于封闭中的我们来说至少又一次开辟了通往未知的大门。
一年后我转学了,转到了一个公立的三流高中,为着一个考大学的梦想!梁山的氛围固然浓烈,一招鲜的人才比比皆是,但是现实是大学需要的是会考试的东西,为了梦想,我必须走。在五中没有封闭的围墙,出于自我的觉醒我开始每天自觉的学习到深夜,学数学,学英语,我也终于竟然开始自觉的买起来辅导书《数学宝典》,此书是有国家数学教科书主编蔡上鹤所编,里头还有关于数学的历史小故事。一部煌煌五六百页的巨著。可是最后我把里头的小故事全看完了数学还是一塌糊涂,高考60分是我整个高中历史最好分数。那时候校门口经常有个买旧书的来摆摊,从此我真的开始买书藏书了。高中时没有作业的,进入高中后我们所有的压力全来自我们自己,所以时间的松紧全在于自己一念之间。尽管那时学习考学是我的重心,但偶尔读书更有一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悠游与享受。记得有次吃完午饭我就在校门口那个书摊上看《谁动了我的奶酪》,一直蹲着把它看完,感受着书里的激励。尽管看完了我还是把书买了下来,因为它值得收藏。那时我开始正经的欣赏文学名著了,《巴黎圣母院》《奇婚记》《儿子的情人》《围城》还有韩寒的《三重门》乃至郭敬明的《幻城》尽管每本书都是旧书或者盗版书,但是她给予我的认识却是全新的。高二时我们换了一个政治老师极其有才,自己也忽然对于政治和军事感兴趣起来,开始翻阅《军事史林》,现在对一篇介绍美军入侵格林达纳的文章还记忆犹新并导致了我对于军事指挥与战略理论的高昂的兴趣。
高中时对我影响最大的杂志是《辽宁青年》,书中每期的青年故事,他们直面现实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深深的鼓励了当时学不好数理化的我,还有“编辑问答”栏目涉及的问题包罗万象,极大激发了我探索未知的热情。高三时,这个三流高中也保不住了,他要切合国家的政策改为职业高中,这就意味着我们所有学文科的学生要该学机电厨师等等专业,读过那么多的书我对于“知识分子”这一形象有着偏执的认识,我当然不会去做工人,我要读书,我要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人,而不是默默地拧螺丝。
我再度游学,来到了那个我本该第一次就去的二流高中。当我某次来到琴房听一个音乐生练琴并脱口而出道出他所谈的曲子是《嘎达梅林》的时候,他惊讶的看着我说你们文科生还听过这个?一种悲悯涌上心头!来到新学校并不意味着我的数学就能及格,高三最后半年我彻底对数学失望了!正好当时学校门口新开一个龙门书店,5元钱办张卡可免费借书只要两天内还上,我抱定了这样的信念:今年老子不考了,现在老子把那些好看的书全看完,下一年老子全心全意读圣贤书我就不信考不上北大清华?于是我疯狂开始看书,《海底两万里》《镜花缘》《儒林外史》《拿破仑传》《中国经济的十字路口》《人类曾经被毁灭》《天师与帝师》《鲁迅小说全集》《少年维特之烦恼》《亲合力》《茶花女》《中国酷刑》《学习的革命》《世界微型小说全集》《李白全集》《羊脂球》《漂亮朋友》《钱钟书全集》《海特性学报告》《蒋介石》《红楼梦》《水浒传》《世界诗选》、、、、、困顿于高考和语数外中的灵魂终于再一次嗅到了那自由的气息,那一刻我感受前所未有的奔放。曾经有一次早上迟到了,第一节课还没下课,于是我就在学校大门外坐在自行车车座上看《镜花缘》一下看了两节课的时间,任凭行人诧异的目光我自岿然不动,因为那时我已然跟着林之洋在君子国游历那。《儒林外史》让我体会到了原来士人风骨竟也与梁山好汉的义薄云天是那样的异曲同工以此深感人之不可捉摸。数部古典小说的涉猎也让我得出了中国小说的“发迹——聚义——凋零”的发展模式,因而也更加膜拜古人的那种精密,以此来看美国的那些畅销小说,然然也。当时虽处于高考的风口浪尖上但自己仍为自己的发现而激动不已,甚至比碰着“颜如玉”还高兴,这就是未知之魅力。
及至高考时我也不清楚在我作答“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及“南海主权和油气开发”问题的时候,究竟我读的那些书究竟有没有起作用?但是当我答题时的确是如有神助,顺流而直下,或许这个“神”就是书吧。但,无论怎样,阴差阳错间,我竟然去上大学了!不再去实施我所谓的充耳不闻的圣贤书计划了,因为我深知我受不了那种压抑,那种机械。
我的第一所大学就在我家附近,正应了那句话“父母在,不远游”,我的父母倒是希望我考得越远越好,但我的水平把我留在了我可爱的家乡。当时我一个小学同学和他老婆正在这个大学的门口摆摊卖饭,高考过后没几天我去他那儿喝酒,当时这所大学仿佛也在进行暑假考试,期间有许多大学生出来买酒,我还帮着一个女生宿舍扛了一桶扎啤。喝酒的时候我同学问我考得怎么样啊,我说还行,他就说“希望你能考上北大!你看咱这儿这学生哪像是来学习的!”当时我没做寒暄,只是望着着那个学校的新建的图书馆狠狠地说:“我要是在这儿上学我一定要把这个图书馆给看完!”
我的大学开始了。开学一个月因为军训因为各种杂七杂八的事儿根本就无暇顾及图书馆,但有时间我还是去图书馆走了一遭。谁知那些图书馆的老师简直比清大人还官僚,又要办证件了,又要换代书板了,这些老师压根就不是来服务学生的更像是来麻烦学生的。国外现在都有24小时图书馆,我们不奢求这么先进,只要这些老师稍微人性一点儿少摆一点儿老师的臭架子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当我浑水摸鱼潜进图书馆的时候,我立刻被他的包罗万象震撼了!竟然还有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还有《军事指挥学》?《中国百年摄影》《约翰克里斯多夫》《世界名画欣赏》各种名人传记报告文学古今中外小说政治管理社会计算机等各学科图书、、、、、、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巨大的财宝密室,哈哈我以后再已不用买书了!当时我兴奋简直想跳起来!那一次我根本无心读书,单单浏览了一遍书名就到了图书馆的下班时间了。那一次也使我再也不为什么重点不重点什么211和985而忧虑神伤了,只要能读书,能自由的读书,在哪个学校不是一样的那?
当办完图书证进行完图书馆教育之后,我借了我大学生涯里的第一本书《萨特戏剧集》。高中时曾看过他的一篇小说《墙》来阐述他的哲学“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虚无的”其时与之非常共鸣,现在终于有机会可以深入的看一下啦。他的很多戏剧场景描绘的很偏执,但有时极致反而是另一种美。像《苍蝇》,具体内容我也记不得啦,只是他的那种强烈的风格还尚存脑海。当时借这本书还有一种炫耀的心理:当别人都还在借卿卿我我的爱情小说的时候本人借的可是哲学,那可是沉甸甸的思想!儿时的那种心理终于复归啦!好久啊!爷爷去世的那段时间我借了《存在与虚无》终究还是没有读懂,或许自己太过于浮躁,希望自己终会有沉静的时间。也是从第一本书起,我开始形成我大学读书的习惯:每借一本书我都要把他的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次,字数,价格,在一个本子上给记下来。然后在读书的过程中再将一些精彩的内容摘抄在这个本子上,最后如果读完一本书的确还有许多感想就紧接着写一篇读书笔记。当时这么做,并没有太大的功利目的,只是想看看到底我能见识多少出版社同时也是为了看看到底最后我能借多少书,当然这其中也夹杂着些许炫耀的成分。等到专升本到了泰山医学院的时候,我的这个习惯的目的也渐渐明确起来,专升本的身份让我们面对同级的学生总是有一种沧桑感,所以这个习惯更重要的是为了见证我们那即将逝去的青春。
其后我开始肆无忌惮畅游于这漫漫书海有时甚至课也不去上了,对于战争感兴趣我就一口气看了钮先钟的《西方战略思想史》李德哈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约米尼的《战争艺术》浏览了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中国的《模拟战争》《野外生存指南》,看完这些书后我还煞有介事的去和同学在电脑上联机《红色警报》结果还是大败而归。战争真的离我们很遥远吗?我也搞不清楚了,至今这些书的内容也大都湮灭在记忆里,但是通过这些书我却很早的明晰了战略的意义,如何在不同情况下去调整最有利的态势,或许这是对于管理学专业的我最大的收获吧。
其后偶然间看到同桌的一本书《在春天里回忆爱上一个比自己大十八岁的女人》,一下午读完,其后数日便陷入在对于爱情的理想之中。但那时对于爱情的渴望显然没有现在这般强烈,顶多是见到个美女自我唏嘘一下然后又投入到了图书馆的搜寻之中,那时抢占我心房的是未知而不是恋人,匆匆脚步追逐的是书籍而不是爱情。
军事书籍过后,自己进图书馆几乎是走到哪儿借到哪儿啦!《鲁迅论战集》《赫鲁晓夫传》《普京传》《外国社会科学论文集》《金融杀手》《摇滚欣赏》《达芬奇手稿》《浮士德》《雕像》《矛盾小说集》《老舍之死》《余华演讲集》《巴金随想录》《人生真相》《白鹿原》《李敖文集》《与李敖打官司》《知青岁月》、、、、、、、以至于每次进图书馆都深感时间之飞逝如梭人生之何其短暂!而且似乎自己每次去图书馆借的书都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读的书,只是源于一种对于未知的渴望和图书馆开放时间的相对有限才匆忙中“就选它吧”!至于那些真正想读的书心想那就放到下次还书的时候再借吧,但是下次又因为在某本书前的不经意的停留好奇,于是把原来想读的书又往后拖,日复一日,到了毕业才发现那本自己真正想读的书原来还躺在图书馆的某个角落了那!原来大学后悔的东西真的太多,太多的学生毕业时最大的想法就是“要是重新上一次大学,我绝不像现在这样上”,然而谁能阻止时间哪,青春已被我们不期然间永久地埋在了那淡淡的回忆之中。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的一个硕士生的论文《龙与上帝》第一次让我领略到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与挣扎,但那时读这本书还是对作者对当时的历史细节描述感兴趣,想起前几天刚刚看过的《鲁迅画传》以及《国学大师之死》才发现原来中西文化之间,原来中国知识分子之间关于中西文化竟有那么多的彷徨挣扎矛盾、、、、、、、如果仅仅靠着高中历史书上关于“新文化运动”的介绍来了解这段历史,也许只能付之一笑。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成熟竟也逐渐发现了从小就被嗤之以鼻的国学的些许魅力?或许这就是哲学之中“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吧,我们都在变。只可惜大众文化把国学做成了商品的标签,老庄的思想也可以用来贩卖成功学,若这二位地下有知非得骑牛化蝶前来兴师问罪,或许真正的思想只能被少数人领悟,更多的人依然是群氓,无论过去还是现在。
大学中我还养成了假期里看大部头小说的习惯,假期里每天不翻书就有怅然若失之感。第一年暑假尽管我们去北京海龙大厦打工,下班之余别的同学都在打牌看电视,我却终于开始翻起我从高中就开始期待的罗曼罗兰的小说《约翰克里斯多夫》。高中时曾看过他写的《巨人传》,里头关于贝多芬的以及他创作第九交响乐的描写所体现的其深邃的思考优美的文笔使我深深折服。后来得知《约翰克里斯多夫》是关于贝多芬一生的传记,而且那时我就有一盘贝多芬的音乐专辑,无论是对于贝多芬还是罗曼罗兰我都充满了好奇,终于这下可遂愿了。因为那部书太大了,所以我并没有像以前那样一鼓作气看完,每天都雷打不动的看一章或者两章,在那个喧嚣的大都市里感受着一个音乐家的成长与内心的挣扎,尽管自己的内心还是向往着那种都市的繁华与灯红酒绿,但至少还有那么一处心灵得以沉睡的地方。记得自己还得了一本英文版的《20世纪重大科学成就》是美国的一个科学机构编的。我大学期间都是一次性考过四六级,期间还给别人开了几枪,英语我也并没有刻意的去背单词做模拟题,我想我的英语水平可能跟我坚持借英文原版书有关。从大二起我借书基本就维持在一个总框架之上了,就是社会科学书库一本,自然科学书库一本,外文书库一本,(当时我们学校规定只能借三本和海院一次二十本显然不是一个概念)。当然外文书我也不一定看得懂,但是我借来后也不力求看懂,只是有时间就翻看书的某一页读几段,感受一下那种朗读外语的魅力,就这样在自我陶醉中英文水平慢慢也就上去了。我四六级成绩单都显示我的阅读能力比较好但是听力和综合知识就不太好,可能这也与我只看不练有关系吧。其后的假期我还看了《追忆似水年华》,借此书炫耀的成分远大于读的成分,因为他是意识流嘛,但也因为他是意识流,我也真没读懂。
大二假期同样是出去打工,去的是宁波象山县中外合资宝鱼食品公司,那个工厂虽是中外合资,但其工厂条件比夏衍之《包身工》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脏兮兮的食堂里的临时男女大通铺勉勉强强呆过一夜之后,第二天我们就跑路啦。那的确与我们期待的工作环境相差太远。这个经历也终于令我感受到了现实之残酷,书有时真会蒙蔽我们的双眼。那时我才意识到一个三流的大学学生一旦出了校门简直一无是处,回家后的那段时间苦闷之极。那时学校规定暑假中期还能借一次书,为了一种逃避,我又到了图书馆,借了一本《天堂向左,北京向右》一帮大学生在北京奋斗的故事。书中山大哲学系毕业生竟然沦落到了发性病小广告的地步,再一次令我感受到了这冰冷的现实。开学后我开始着重看一些能增长我技能的书《面试大全》,《商业管理》《CEO指南》《战略管理》,当然我的自我定位有点儿高,哈哈,谁能一毕业就是高管那,但当时自己的想法是:有备无患!现在想来除了读书笔记里记那么一点儿,脑子里已全无印象了。
&专科时的读书可能自己太过于想当然仅仅是盲从于自己一时的好奇便毫无顾忌的借书。买电脑那段时间自己把与电脑有关的书几乎全借了一遍,从硬件基础知识到电脑组装,从操作系统到软件编写,从黑客安全到C语言,也不在乎自己读没读懂总之都是借了之后就从头翻到尾,然后心满意得。关于LINUX操作系统的书我都借了不下于三本但至今仍对其一知半解。可能我太过于迷恋书看到最后一页的那种感觉,而忘记了所谓真理的真正内涵。专科时代的读书生活是以备考专升本结束的,考试期间所有的同学都在死磕着指定教材在背。当时我天真地以为:既然选拔高素质的本科生哪能选这些背书的书呆子啊,于是我另辟书径:三年了我读的书可算是不少,但是本专业内的书读的真不算多,在这最后阶段我就多读一些本专业内的经典作品吧,以这样的储备考试绝对没问题。于是我又读了德鲁克的《创新与实践》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周三多《管理学》苏东水《管理心理学》居延安《公共关系学》的以及大量的管理案例,谁知考试中险些遭遇滑铁卢,终以半分之差错失青岛农业大学转战泰山医学院,开始我几乎注定一辈子都是学院的上学历程。现在想来专科时的读书只是出于对于未知的着迷与依恋,洋溢着那种青春的冲动与热情,不是为写文章为考试而读书,没有丝毫的功利之心,或许这就是阅读的本真吧。
本科到了泰山医学院,第一次到图书馆令我倍感欣喜。这儿的图书馆西从早上九点一直开到下午六点中午不休息,这儿进图书馆也不用再拿什么代书板甚至你图书证不带也可以自由的去图书馆去看书,这儿能一次借六本书,这儿的借期是两个月,这儿竟然有政治人文医学计算机哲学自然科学等六大书库。当我转完一圈图书馆后所谓“欣喜”已然不能形容我当时的那种兴奋之情了。我当时我突然感觉这个图书馆就是为我而建的,它默默的屹立在泰山脚下就是等待着哪一天我的到来,为我张开她那华彩的智慧之翼。
因为专科的深厚积累,自己本科阶段的上课发言以及课下与同学聊天竟然使我有了那种风清扬的感觉,独孤九剑无语徘徊。我突然意识到原来那么多年读书除了与同学高谈阔论外自己真的毫无建树,原来写文章才是读书有效果的真正标志。有段时间我一直在想该怎么写文章来毕展平生所读,在那梳理的一瞬间自己发现除了所读过的书名之外关于那些书的内容竟然全部湮灭啦?我知道这是一种内化,但是当我抱着学习的态度而不是一种求知的心情再去读《人大复印刊——政治》的时候,感觉自己是那样无力,竟然不敢下笔了。与此同时,我也终于有了颜如玉的概念了,我喜欢上了我们班的一个女生,但是经过一个电话和一番打听之后我终于明白:原来爱情并不如书中所描绘的那般理想,爱情所要面对的是更加坚硬的现实。
一时间自己仿佛处于巨大的彷徨漩涡中茫然而不知所措。坐在教室里看着曾经心仪的女生,风吹过,我瞟了一眼窗外,图书馆那巨大的天蓝色玻璃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在向我,在向她所一直等待的人,望穿最清澈的秋水。
走进图书馆,我选择的是一种逃避,逃避的是面对现实的无奈;走进图书馆,我选择的更是一种追寻,追寻的是如何去剥离包裹在现实里的无尽的彷徨。可能潜意识里还希望在图书馆里追寻到一位志同道合的“颜如玉”,无奈,两年后,未果。一如当年专科我在图书馆选的第一本书并不是我真正喜欢的书,在泰山医学院群我借的第一本书也是自己相对较感兴趣的一本台湾学者写的关于电子商务的书。此后的第一年时间我先后借了萨缪尔森《经济学》弗里德曼《一个经济学家给女儿的信》《工商管理百科全书》《工商管理圣经》《哈佛大学MBA核心课程——资本运营》《MBA之路》《哈佛大学案例》《财务管理案例》《中国富豪》《战略管理案例》《中国十大经理人》《地产之王》《世界著名CEO传》《世界著名品牌》《历史与战略》《如何读懂财务报表》《哈佛修炼:亲历肯尼迪政府学院:11个中国人在哈佛一年的飞跃》《哈佛MBA
-中国人自已的故事》《世界著名企业领导演讲》《联想风云》,此外为了看每周二央视晚十点档的《赢在中国》我不惜跳出校门去网吧通宵。这一阶段我借书基本循着这一思路:靠经济学作实理论基础,通过工商管理学理解企业运营,审读工商管理案例以增强自己把控现实的能力,通读著名企业发展史及著名经理人传记以领悟做企业的那种巅峰感受。这一系列的书籍似乎标志我从单纯的读书向功利读书的转变,当时内心的确有一种改变现实的冲动,想功成名就,想身价百万,钱成为衡量现实状况好否的唯一坐标,真的悲哀啊!
当然对于书我从来都是不知疲倦的热爱,在保持主干借书的同时我还在零碎的时间的不断借阅文学类艺术类书籍,有时本来是想看半个小时文艺方面的书调节一下,但耽于情节的曲折一不小心就看过去两个钟头。通过专科时的《雷雨》《原野》《龙须沟》《茶馆》《日出》《北京人》以及本科时的《蔡文姬》《屈原》《丁西林戏剧集》,对于中国话剧我总算有了比较粗浅的认识。记得某个夜晚,在校园里的香山上漫步,忽然想起了《原野》,山风中仿佛夹杂那老太太的呼喊,吓得我一溜烟直接跑回了宿舍,这就是文学的魅力。至真,至纯,至情。因为我手头还借着“挣钱的书”所以这些文艺类的书都是通过同学的读书卡来借的,记得我最猛的时候曾经一连借了六位同学的图书卡来借书,那时我的书桌上基本上时常有30多本书,同学看见了都问“这些你看得了吗”,我嘿嘿笑道“哈哈,有备无患嘛,反正你们也不借,正好我帮你们借了,不能便宜了图书馆啊!”记得第一年放寒假的时候同学们都是用皮箱装着衣服拉回家,而我那时却借了二十本书回家而且很多都是大部头,寒假返校时那个大书箱子差点儿没把我撂倒在火车上。
进入本科后发现除了教室是多媒体之外老师和同学其实还是以前一样的,还是那样的照本宣科,还是那样的万马齐喑。在这种状态下显然读书是利用课上时间的最好方式。但一些理论性书籍在课上是看不下去的,因为我太好奇,一旦老师讲到什么有趣的话题我就会兴奋的投入其中进而忘乎所以。或许只有小说能令我彻底陶醉。这个阶段我基本没再看大部头的西方名著,开始感觉到它的遥远,倒是看了不少大学生写的关于大学关于爱情的小说如《校花们》《那一季的青春飞扬》,基本都是一气儿读完,这种书我一般自己不会借,都是同学借的,都是因为哪天我去他宿舍串门,看着好就顺手牵了过来,看完还与之进行热烈的讨论。我很喜欢那种讨论的状态,因为那终于让人有了知识分子的感觉。其实讨论也是激发人读书的很好的方式,讨论可以使你迅速整理出对某本书的整体思路,你还会绞尽脑汁去渲染这本书如何如何好(从一个角度讲这就是书评啊
)。而且因为还要论,你就需要大脑飞速转圈去思考书里的有利论点去证明自己,这一来一去,读过此书的人对于那本书印象更深了,没读过那本书的人,旁观这样一次激扬的论战,估计想读那本书的冲动比唐僧取西经还强烈。我和建华历历五年,从专科一直同学到本科,五年间我们共鸣《雕像》感慨《北京爷们儿》争论《驻京办主任》欣赏《木吉他的纯真往事》,在互通有无中,我们分享的不仅仅是书籍,共同拥有的更是思想与感情。
有媒体采访易中天,他说过一句令我印象很深刻的话,他说“读书,其实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我对这句话深刻不是因为它多么有理,而是他说话的那种腔调很装腔作势一本正经,感觉还真是搞笑。不过结合我两年的本科读书生涯除了与人讨论书籍之外,大多数时间自己还真是‘“光荣独立”。我同学雷达关于集体行动曾提出一种理论,现在想来还真是在理。他称之为“交叉感染现象”其主旨是集体行动只会浪费更多的时间,他举例道:“宿舍里大家起床的时间往往是取决于那个最懒的人,睡觉的时间往往是取决于那个睡得最晚的人,比如两个一起上自习的人,其实他们的起床时间,洗刷时间以及去教室的时间往往都取决于那个最慢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等待的原因。只不过有时候是我等别人,有时候是别人等我罢了。”现实学习生活中还真是这样。所以两年间除了宿舍聚餐交流感情大伙儿一块儿行动外,其余的时间我更多的是“特立独行”。哈哈,这个词用的有点儿高调。就是在这种光荣孤立中我又节省了大把的时间,看了《隐私的终结》《电脑史话》《曾国藩传》《蒋介石的晚年》《西行度》《英国皇家摄影学会教程》《伤花怒放,摇滚的束缚与抗争》《大桥》《基本粒子》《情欲之网》《通天塔》《物欲动物》《万历十五年》《十日谈》《费玛》《北京故事》《知青部落》、、、、、因为我的读书笔记的本子放家里了,所以书名就不能一一罗列了。也许罗列这些书名太过于苍白没有任何实在的意义,但是作为一种见证,敲下这些字眼的时候它们带给我的是一种回忆的温馨。
考研了,我最终还是考了,到底是随波逐流,还是真要踏上这职业的寻求未知之路?经过暑假一个月的网上寻找与考量,我选择了厦门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地方政府改革方向,那时我坚定的认为自己不仅仅是为了获取学位,更是为了探求那种于现实有益的未知。选择厦大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的校园卡在学生毕业后可以作为校友纪念保留而且仍然可以在厦大图书馆借书,看到这则消息颇为之激动,尽管当时连考厦大的名还都没报上。一如当年考本科一样,我又天真的认为:厦大可是加啊,人家招学生肯定得要综合素质特别强的,书呆子肯定不要啊!于是我又泡在图书馆里,基本上把二号书库的政治行政学书架翻了一遍。先看陈振明的《政策科学》《政府再造》再看毛寿龙的《政府经济学》还借德洛尔的《逆境中的公共政策》托马斯戴伊的《》丁煌的《西方行政学硕史》燕继荣的《政治学十五讲》吴鸣的《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香港大学主编的《中国公共政策》张鸣的《中国政治制度史》鄢圣华的《中国政府体制》张国庆的《公共行政学》《现代公共政策导论》俞可平的《论增量民主》竺乾威的《西方行政学论文集》。竟然在考研那么紧张的时期我还是读了一本《货币战争》并发誓说只此一本便永不再读,谁知读完这本又从我宿舍同学那里搞了一本关于北京混混的小说读起来,当时读的是兴奋但内心是焦灼的,毕竟和考研不相关,但有舍不弃、、、、、、、、
正是因为这些书使我意识到政治学与行政学原来也是那样迷人的领域,原来民主与正义并不是只如口号般那样空洞它也有那摇曳的争论。那个时候对于行政管理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可惜啊
,天真的总是梦想,在某个冬日,这个梦想“吧唧!”又摔碎了!人家厦大也是要的背书的人!一个春天里,我又从泰山之脚,转到东海之滨,想起来,泰山东海,中华文明两大象征,老子全走了一遭,这辈子也值了。
至此我的最宝贵的大学读书生涯基本结束了,不过好像还忘了一处令我心神摇曳的地方——现刊阅览室。记得专科时在那儿看的第一本杂志是《管理世界》里头前半部分关于数学的文章我也看但只看他的结论,后来发现其费尽千辛万苦得出的结论原来近似于常识,感觉搞笑之极。记得有人说过高水平的人是能够用简单的形式来解决复杂的问题,而现在的趋势仿佛是都乐于用复杂的手段去证明简单的道理,真是搞不懂。不过想一下陈景润通过证明出一加一等于二都能受到国人的敬仰,可见这还是有其道理的,只是我们外行罢了,读书之人切记,不懂就不要舞大刀,尤其是在关公面前。这本杂志的后半部分都是案例以及企业管理研究看了很受益,也就是从那时我对中国经济的“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才有了初步的了解。记得《管理世界》的旁边是《领导文萃》《人大学报》《国际政治》《炎黄春秋》《中国妇女》《中国青年》《中国行政管理》《读书》《新经济导刊》但凡有时间我也统统扫过。专科时阅览室管理制度较严,学生要用代书板换杂志且一次只能拿一本,所以那时整体阅读质量较好。在文史阅览室不过瘾我还跑到自然艺术阅览室过瘾,那儿的《音乐大观》对当时正四处搜刮好听音乐的我来说恰如天降福音,其主编彭洪武的乐评深刻独到,加上杂志整体的小众风格,令我每期都爱不释手。也是从这本杂志我才知有独立音乐以及死亡摇滚,聆听到北大群星《流动的青春》也是此书之功。此外还经常看《中国戏剧》《中国摄影家》《大众摄影》《油画》《艺术评论》《译林》《乐器》《杂文》。虽然我们学校属三流但毕竟还是一个综合性院校不像泰山医学院是以医学为主的综合性本科,他们连艺术系都没有,所以到了泰山医学院后我所能看到的艺术类杂志也许只有《摄影之友》《大众摄影》以及《摄影与摄像》。泰医的图书馆管理是相对较为宽松的,所以当时自己看杂志都是一下子拿六七本,但由于我看书比较不喜欢走马观花,所以可能只是到最后闭馆时间才把压在第一本书下的杂志匆匆翻一遍,这个效果还不如专科闭馆时在整个现刊室内胡乱翻阅好那。也正是由于泰医的专业性,杂志种类也比较少,所以在泰医时自己读的杂志还是比较集中的。《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人大复印看——中国政治》《人大复印刊——政治学》《政治学》《中国行政管理》《山东翻译》《人物传记》基本是每期必看,专科时可没有这么好的连续性。每次看完《新周刊》心里都热血沸腾它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大城市的喧嚣与文化的旖旎令我无比向往。《三联生活周刊》中那一群高质量的专业主笔对于每一期专题的详尽的阐述,每次读后都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人大复印刊》的水准视角文笔的确是专业内之翘楚,其文章结构之精巧,论证之严密,引证之丰富,成为那些专家学者乃至文棍的角斗场势所必然。其阳春白雪的雍容几乎是表明知识分子身份的一种象征。五年中我唯一在杂志上看的长篇小说是王刚发表在《当代》上的《福布斯的咒语》,文中对于中国地产圈的不光彩的发迹史的全景式描摹仿佛一瞬间令我所有的价值观轰然坍圮,什么良好的管理啊?什么健全的制度啊?在“潜规则”面前全他妈狗屁!
什么正直的良心啊?什么高尚的道德啊,在利益面前都是他妈胡扯!
还好,还好,我们都在进步!我们都在发展!为进步呐喊吧,为发展欢呼吧!对于电脑自己也抱有不竭的热情,但泰医没有基本令我印象深刻的电脑杂志,菏泽学院里的那本中文版《》,
它的那种自由与开放的风貌至今尤为我难忘。
陶醉了这么几天的读书历程回顾,似乎该结束了。当在键盘上不经意地敲出每一个书名号,在上绞尽脑汁的打出每一个书名的时候,心中是何其的悲喜交加。欣喜的是这辈子能读到这么多书的确是一种幸运,悲伤地是万卷书并没能使我经天纬地建功立业,至现在仍然是孑然一人,孤悬海岛徒然未知之迷茫前路?写出这句话的时候是否意味着我读书生涯的一种彻底背叛?不再着迷于那汤汤之未知?正如马克思哲学所得的结论那样“在这个运动的世界中唯一不变的只有变”,读书生涯中的种种变与不变或许也正是自己成长的一种写照吧。钱钟书先生写过一段话:
“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   假使人生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交卷。
   但是,世界上还有一种人。他们觉得看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书评或介绍。他们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他们不慌不忙地浏览。每到有什么意见,他们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写一个问号或感叹号,像中国旧书上的眉批,外国书里的。这种零星随感并非他们对于整部书的结论。因为是随时批识,先后也许彼此矛盾,说话过火。他们也懒得去理会,反正是消遣,不像书评家负有指导读者、教训作者的重大使命。谁有能力和耐心作那些事呢?
   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么,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
钱先生尚且留下好多空白,我充其量也就是在人生边上读了几页吧,现实的人生困惑彷徨迷茫或许仅仅是因为老在这边上晃悠而没有读进去的缘故吧,所以还是接着读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书生的自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