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经营为什么变难了

银行赚钱怎么变难了?
本报记者&欧阳洁
&&&&来源:&&&&
&&&&&&字号
原标题:银行赚钱怎么变难了?(热点聚焦)
制图:蔡华伟
随着年报披露季接近尾声,上市银行悉数亮出了去年的“成绩单”。据统计,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共实现净利润9336.28亿元,增速不到0.7%,除中行和交行之外,其他3家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均低于1%。银监会发布的2015年度监管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末,我国商业银行全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59万亿元,五大行实现的利润占全行业近六成。
银行业利润为何低增长?
五大行净利润增速仅为0.69%,多数股份制银行落入低增长行列,面临资产质量下降、净息差大幅收窄的“阵痛”
走出高增长“黄金时代”的银行业,正逐渐步入低增长期。从总体看,已发布年报的13家上市银行净利润增幅约为1.01%,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不及股份制商业银行,仅为0.69%,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除了个别银行外,多数也纷纷落入低增长行列,净利润增速不到5%。
曾经风光无限、净利润增速高达两位数的银行业作为顺周期行业,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不得不经历“阵痛”。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分析:“银行业净利润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首先是银行业资产质量变差,导致银行拨备计提增加。其次是利润市场化改革叠加利率下行周期,导致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大幅收窄。2015年上市银行平均净息差为2.44%,五大国有银行负债端零售客户较多,利率成本较为刚性,贷款客户结构中的大型企业客户占比较高,溢价能力较弱,降息后贷款收益率随行就市,息差收窄较明显。五大行息差平均收窄,幅度大于股份制银行平均水平。”
在五大行中,今年建行的净利润增速最低。对此,建行首席财务官许一鸣表示,建行2014年和2015年的净利润增速明显放缓,这不仅与经济周期变化有关,也与银行息差收窄有关。“去年建行净息差下降了17个基点,净利息收益率达到2.63%,今年预计还将下降20个基点,对银行利润产生一定影响。去年建行足额计提客户贷款和垫款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支出936.39亿元,较上年增长51.25%,也对建行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尽管净利润增速“滑坡”,但是银行业盈利能力不可小觑。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董希淼分析,首先是利润总量仍较大,如中国工商银行实现净利润2777亿元;其次营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如平安银行、招商银行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1%和21.47%;同时银行拨备前利润、利息净收入等指标依然平稳增长。
(责编:王红、孙逸桦)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图推荐|视频播报
本网专稿|推荐新闻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还在担心银行排队难吗?这个时代该结束了-生活消费_华商网财经
还在担心银行排队难吗?这个时代该结束了
怀化新闻网
[摘要]从缴纳水电费、存取款、购买理财产品,到买车、买房,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和银行不无关系,这就得一趟趟地跑银行去办业务。与其在大厅领号排队,不如去光临下自助设备,小额存取款、密码修改、查询、转账等业务统统可以搞定。
  从缴纳水电费、存取款、购买理财产品,到买车、买房,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和银行不无关系,这就得一趟趟地跑银行去办业务。近日,本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市区一些银行的网点,还存在个别时段排队时间久现象。但在新的金融生态下,你还在银行网点苦苦地排队等候办业务吗?  亲身体验排队存款  中午11 点半,记者来到工商银行的一所营业网点,办理业务的市民差不多坐满了大厅,一部分顾客来回走动,不时看着手中的叫号单。记者走到取号机前拿了一张号码单,通过大屏幕上显示的号码,在记者前面至少还有15 人在等待办理业务。  记者在等号时发现,这个营业网点有4 个窗口和1 个VIP窗口供客户办理业务。而此时只开放了2 个窗口,另外两个窗口一个拉着厚厚的帘子,一个虽有工作人员坐在柜台前,可放着“暂停服务”的牌子。还有一边的VIP 窗口可谓“门庭冷落”。  正在等待办理业务的一位先生对记者说,从上午9 点开始,他就陆续走了好几家银行,因为是存储高峰期,排队人太多没办成业务。“这不,我又在这里等了半个小时,可前面还有7 个人排队呢。”  等了将近半个小时后,终于轮到了记者的号码。  在一家农业银行的营业网点,这里同样也是“人头攒动”。记者粗略数了一下,整个大厅里至少有20多人,而5个营业窗口,只有3 个处于工作中,其他的两个并未见有营业员在工作,都是“空空如也”。记者在取号机前拿了号码,开始等待起来。  在等了约20 多分钟,轮到记者的号码。  记者随后又来到建设银行的一家网点,办理业务的人并不是很多,大厅里显得有些冷清。不过5 个窗口同样只打开了3 个,另外两个正处于“休息”状态。  记者同样在取号机前拿了一个号码,在大厅里等待起来,大约过了几分钟,就轮到记者的号码了。  半个小时是家常便饭  记者在几家银行里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他们几乎都有在银行排队半小时以上的经历。  “有时候到银行办理业务很恼火,办理个人业务窗口明明有四五个,可是就开两三个,其他窗口经常打出‘暂停服务’的牌子,外面排了几十人了,也不增开窗口。”对于银行的工作效率,不少市民发出这样的感慨。  一位女士说:“我今天只等了10 多分钟,今天排队时间还是比较短的。可是每到周末,人特别多,有时一等就半个小时,那可真是等得让人心烦。几分钟就能办理完的业务,却往往要排一个小时的队,我现在一想到去银行取钱就烦。”  “那为什么不去VIP 窗口办理啊?那边根本就没有什么人。”记者问道。  “VIP 客户是在这家银行存款达到20 万元的客户,我们存款达不到,只能拿普通号排队了。”  另外一位先生说:“我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半个小时太平常了。所以我现在学聪明了,到银行照样拿号,等到广播报号码的时候,看那个号码的人等不下去走了,我就上去。虽然是插队,不过毕竟也节约了时间啊。”  办理业务为何如此难  “排队时间长的原因也不仅仅出在我们身上。”采访中,银行的工作人员也大吐“苦水”。  他们告诉记者,事实上,客户对银行存在一些误解,有时被客户骂得“狗血喷头”,还要耐心跟顾客解释。为什么业务不能办快点?这是因为与钱打交道的事,有的程序绝对不能省,万一出错责任担不起。有人又问,为什么总是只开几个窗口,柜台里面明明有其他人,为什么不多开几个窗口?这是因为,银行不仅有柜面业务,还有公司汇款、转账、结算等业务,需要后台人员处理。部分银行网点在中午柜员倒休时,也会有部分窗口暂停服务。  银行职员也有自己的苦衷。一位柜员对记者说,每天看着排长队的客户,她心里感觉压力特别大。“其实我们已经在保证不出错的情况下,尽量加快速度了。这边做生意的人多,每天都是大笔大笔的现金,我们又要仔细不能出错,又要保证速度,确实很难啊!”  排长队、等候时间长和市民的观念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工作人员说:“一些储户宁可等一两个小时办业务,也不愿多走一两步到其他网点办业务;宁可扎堆挤发工资那几天来银行,也不肯错开几天再来办业务,而年龄较大的市民大多不会使用自助银行,一些查询的业务也需要在窗口办理,这样导致等待的时间相对较长。”  现在的银行职能较前些年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银行已经不再是单纯存取款的地方,还要承担种类极其繁多的业务。  银行除了本身不断推出的个人金融产品外,还承担了大量各类公共事业费用代收代缴职能,如为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代发工资、代发养老金、代收交通罚款、为学校代收学杂费、为居民小区代收物业管理费等公共服务职责,使银行的工作量成几何倍数增长。  而老百姓财富的增加也带来了投资理财需求的增长。过去居民到银行基本就是存钱和取钱,而现在理财、基金、国债、社保、转账、汇款、缴费、按揭等种种业务竞相出台。  据了解,银行办理普通的一笔存取款业务,一般只需2 分钟左右的时间,而办理一些相对复杂的业务所需的时间往往比简单业务高出数倍。某银行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常规业务办理较慢的业务是开户和挂失,这两项业务在审核身份上特别严格,部分银行还需要为客户现场照相,立即上传给公安机关进行核对,办一笔这样的业务至少需要15 分钟。由此可见,银行排队现象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烦恼”。  如何避免“排队难”  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想要避免这种现象也不是没有办法。  首先,要错开高峰时段。一般来说,银行的高峰时段在每月的10 日~20 日,因为这段时间是大部分单位发工资的日子,很多人总喜欢在这两天到银行查询一下。而银行安排的人员都是固定的,所以这几天各家银行都格外繁忙。因此,如果没有很急的业务需要办理,尽量错开这几天时间。  其次,学会使用自助设备。在银行办理业务有一条相对便捷的途径,就是充分利用各家银行提供的自助设备,完成许多简单而又经常需要办理的业务。  大部分银行目前配备的各种自助设备能够提供存款、取款、查询、汇款等多项功能,基本能满足大家的日常业务需求。  而且,自助设备是24 小时开放,不受银行营业时间限制随时为客户服务。因此,在办理存款、取款等简单业务时,选择银行提供的自助设备,可节省很多时间。  再次,使用业务捆绑办理。许多银行为客户提供了足不出户就办理业务的可能性,现在很多银行卡除了能够实现在全国绝大多数的银行自助设备上使用外,还能够通过办理网上银行,实现在电脑上查询、转账、网购、投资基金或黄金等多项功能,同时,在许多商家、店铺购买商品时,都能够以刷卡的方式代替现金支付,从而大大减少了跑银行的次数,也可免去排队的麻烦。  掌握智能终端操作方法。走进银行大厅,细心的市民就会发现,银行的业务区划越来越明显,自助服务区的面积也越来越大。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相比于“人声鼎沸”的人工服务区,自助服务区的各种智能终端前总是“门庭冷落”。在各家银行网点中,自助服务终端越来越五花八门。与其在大厅领号排队,不如去光临下自助设备,小额存取款、密码修改、查询、转账等业务统统可以搞定。 编辑:杨琳1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阅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陕网文许字[7号
本网法律顾问 陕西赢弘律师事务所
王正兴 律师 联系方式:
华商应用:商业银行正面临的困难及原因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商业银行正面临的困难及原因分析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众多网点是撤是存?盈利源头何以错失?人才优势能否保持?
银行的日子为啥不太好过了?(热点聚焦?传统银行还好吗?(下))
本报记者&&欧阳洁&&王观
日06:51&&来源:
  制图:蔡华伟
沈亦伶  前期回顾  在金融业大变革和互联网新挑战面前,传统银行经受着严峻考验。近期,本报推出系列报道“传统银行还好吗”,全面调研银行支付业务、人才状况、网点运营和大数据技术运用的现状,挖痛点、找差距,探讨银行业的未来出路。  其中,日刊发《银行,为啥跑不过支付宝们?》、12月12日刊发《银行为啥留不住人了?》,在金融业和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与热议。今天,我们刊发该组系列的最后一期报道,希望能从另一个角度给大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编者&&    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前过得很滋润的传统银行原有发展模式受到挑战,盈利能力大为削弱,这在最近一年表现得尤为明显。跨入2017年,银行在哪些方面遇到了“坎”?未来银行业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新的市场机遇多不多?银行还能重返原先的好日子吗?请看本报记者深入多家银行开展的调查。  现在还需要银行网点吗?  一个柜员人均年成本约10万元,一台价格稍高的智能设备也在10万元左右。智能银行服务能力提升80%,工作人员数量却减少10%,不仅成本和出错率降低,客户体验也会更好  遍布大街小巷的营业网点曾经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根本,哪家银行在闹市区开设的网点多,就显示哪家更有实力。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业务从网点搬到电脑、手机上,加上实体网点运营成本居高不下,拖了银行盈利能力的后腿。不少人提出疑问:“有了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后,我一年到头去不了几次网点,现在还需要银行网点吗?”  有关银行网点“是撤是留还是增”的争论,折射了银行业变革与转型的紧迫感。  过去,银行网点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柜面,很多基本业务都由柜员来完成。因为业务量大,柜员的主要精力局限于柜面办理业务,不能及时了解客户深层次的需求,很难提供专业的理财咨询,服务质量不高。  “今后,银行网点的一大趋势就是轻型化、智能化,实现‘瘦身’。”工商银行渠道管理部副总经理张嫠担怨ば幸恍┲形壳爸悄芤泄裉灰琢看笤急却惩憬档25%。一方面能减少人力需求,网点工作人员的总量比普通网点减少10%左右;另一方面释放出的人力可用于现场服务、营销和咨询,给客户带来更优质体验。据测算,智能银行的服务供给能力较普通网点可提升80%以上。这样一来,网点所需的物理面积可能减少,但提供服务的能力在提高,不仅成本降低,客户到银行网点办业务的感受也会更好。  河北某银行支行行长张涛算了一笔账:一个柜员人均年人工成本约10万元,买一台价格稍高的智能设备也在10万元左右。柜员及其办公设备所占面积7―9平方米,设备只需要2平方米左右。只要有需求,设备可以全天24小时运转,出错率也远远低于人工操作。“我们没必要大面积关停网点,但每个网点的面积可以考虑缩减,比如少开一些柜台窗口,将部分业务转移到智能设备上办理,原本在柜台窗口后面的那些银行员工就能走出来,更加近距离地服务客户。”张涛说。  记者走进工商银行北京西单支行,一台台家用洗衣机似的智能终端并列摆放,轻触其多媒体屏幕,上面显示“我要办卡、转账汇款、银行卡遗失补办、理财业务、社保银行卡激活”等选项。“别看它长得普通,超过90%的个人常用非现金业务都能通过它办理。”该支行负责人说。  记者点击“我要办卡”,随即跳出“办卡提醒”界面,包括一份申请借记卡的电子协议,点击“接受”“确认”后,系统提示插入个人身份证。在完成身份证信息采集后,机器前的摄像头同时采集了记者本人照片。经工作人员后台审核通过,一张新办的借记卡从机器中吐了出来。整个过程仅用3分钟左右,比排队在柜台办卡省时多了。  这家网点内还摆放了大大小小60多台设备,既有常见的存取款一体机,也有产品领取机、外币兑换机,大部分常用业务如开户、更换芯片卡、申领电子银行安全介质等,均可通过这些智能设备办理。宽敞温馨的大堂代替了一个个分隔的柜台,客户不再坐在椅子上眼巴巴地等待叫号,而是安静有序地自己操作办理业务。证件读取、指纹录入、电子签名,还有别人站在你后面或侧面都看不见你操作的防偷窥设计……智能设备带来了炫酷的金融服务体验。  “虽然以往物理网点的场地、人员配备等是银行最主要的成本支出点,但削减网点并非降低成本的明智之选。网点不是传统银行的包袱,而是一种天然优势,具有其他金融模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银行应充分用好这个‘阵地’。”张涛说。  客户资源是否不再成优势?  银行积累了丰富的客户基础数据,但缺少对数据的挖掘、分析和利用。在收入来源最大的零售业务领域,银行普遍投入不足、关注较少  与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相比,稳健经营的传统银行原本占尽优势,但在大数据时代,银行却被互联网企业抢了“风头”,原因何在?  “传统银行的优势一直表现在获取客户。经过几十年发展,国内银行积累了大量忠实客户,大型银行有亿级以上客户,城商行也有百万级以上的,为银行带来了丰富的客户基础数据,包括转账、汇款、贷款等资金往来的信息,但难以反映客户的消费行为和个人消费偏好。此前银行对这些数据缺少挖掘、分析和利用,在消费金融和小微金融领域,较之互联网金融企业,银行优势微弱,这也是银行受到冲击的主要领域。”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说。  近几年,消费金融领域风生水起,但银行这块业务的占比还偏小。没有充分享受到“蛋糕”,错失利润源头,银行的日子有点不太好过。近日,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分析了2015年国内40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银行年报,40家银行零售贷款组合仅占银行贷款的30%,却贡献了近38%的净收入,其中个贷产品是所有零售产品中经济利润最高的,说明零售贷款业务潜力巨大,而这正是以前银行看不上的“小”业务。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说,面对互联网技术,银行遇到的麻烦并不仅在于业务规模大小,而是客户理念和行为习惯的根本改变。比如有了余额宝,客户活期存款的利率敏感度增强,抬高了银行存款成本。又如,客户将更多的业务转移到移动端,银行原来众多的物理网点、资源人员配置与形势已不太适应。  痛则思变。一些机制灵活、“船小好调头”的小银行开始重视各类基础数据搜集和应用,挖掘数据背后的小微和零售客户需求。  距离贵阳市10公里以外的平坝毛栗园村村口,陈应丽开的超市生意兴隆。村民除了购买自己需要的日用品外,还能在超市里取款、存款、交电话费等。陈应丽的超市是和贵阳银行合作的农村金融服务站,也是和贵农网合作的电商服务站。在这里,农民不仅能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也能取到在贵农网上下单的商品,或把自己在贵农网销售的农产品放到这家超市汇集。“今后在金融服务站还能办更多业务,比如购买简单的金融产品,甚至申请贷款。”贵阳银行农村金融服务部副总经理孙强说,这些都能在即将完善运行的自助终端机上搞定。  对于银行来说,农村金融服务站既提供了便民服务,又能为银行带来大量珍贵的用户数据,包括农民日常消费数据、购买生产机具和化肥的数据。利用这类数据,银行可以为农民量身定制消费信贷产品、生产经营类贷款等。  “商业银行‘玩’大数据是大势所趋。”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告诉记者,大数据时代,传统的金融行业界限和竞争格局被打破。虽然银行业受技术、数据、人才、体制等制约,在大数据应用方面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但是,“不用大数据就可能变傻”,大数据成为银行找准市场定位、实现战略转型、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一家银行的未来兴衰。银行业必须加快脚步,积极拥抱新金融、新技术,同时运用先进技术为实体经济提供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  银行新增长点在哪里?  传统银行必须打破规模至上的旧框,将更多资源倾斜于零售业务和小微客户,从做“大买卖”转向做“小生意”,更在乎客户的感受  18.96%、14.48%、9.65%、2.43%,从2012年到2015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增幅走出了一条明显的下行曲线。  原有发展模式受限,新的转型不易,银行利润增长乏力。“经济增速放缓,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下降,企业的融资渠道也在拓宽,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度不断下降,银行业务规模的增长空间有限。而且,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净息差收入水平迅速下滑,2016年尤为明显,银行传统盈利能力遭受很大挑战。”曾刚说。  他分析,此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消费占比不高,企业的资金需求很大,导致对公业务成为银行的“重头戏”。但近几年情况发生了变化,经济增长动力转换,投资在GDP中的比重开始下降,消费占比迅速上升,去年前三季度的消费占比已达70%以上,我国经济正在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金融服务要顺应这一趋势。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感叹“银行赚钱越来越难了”,也有人认为银行前景没那么悲观。保护优势“地盘”、抢占失去的“疆土”,银行要结合自身经营特点,找准方向发力转型。  转型怎么转?“银行要打破规模扩张至上的旧框,业务结构也要跟随经济结构、客户结构和习惯进行调整,从单纯依靠存贷款利差向投资银行业务、资管业务等中间业务发展,将更多的资源倾斜于零售业务和小微客户,从做‘大买卖’转向做‘小生意’。”曾刚说。  零售业务领域的竞争可谓惨烈,不单有银行之间的竞争,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等也纷纷进军这一市场,银行向零售业务转型面临多道关口。曾刚分析,零售业务不是“赚快钱”的业务,投入多且时间长,回报慢且收益相对低,零售银行转型是一个漫长过程。其次是服务理念,银行要更在乎客户感受,根据客户需求变化调整产品、服务和网点等。再次,零售业务对银行的基础设施要求比较高,面对的是海量客户,银行的技术基础、物理网络、电子银行渠道、产品研发等综合能力要跟进。银行今后竞争的核心不是物理网点的争夺,而是取决于在移动互联网端的发展,包括与应用场景的结合、与金融生态的融合等。  新增长点在哪里?“银行的优势包括资金优势、人才优势和风控优势。”董希淼说,银行资金实力强,且资金成本较低。而互联网企业除了自有资金,主要依靠金融同业资金发放贷款,或者将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卖给金融机构,这些资金的成本高于存款。  “大中型银行有大批金融人才,他们对金融的理解比较深刻。”董希淼说,银行人才优势能否转化为竞争优势,要看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是否更加市场化、是否鼓励创新。现在传统银行的薪酬制度、人员和机构设置不如互联网金融企业灵活,对风险的关注远高于对创新的激励,创新内生动力不足。应当更加重视人才,鼓励银行从业者在防控风险的同时,乐于创新。  麦肯锡的报告指出,国际银行对人才、信息系统和管理提升不断投入,用以支持中间业务与持续创新。薪资在营业费用中的占比相当高。以摩根大通与富国银行为例,从营业支出看,这一比例分别高达47%和50%,显示出人才是其重要投入。  风险控制能力也是银行一大优势。业内专家认为,银行对风险天生敏感,风控体系已相当完善,而互联网金融行业还没有经历经济周期的考验。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总的看,在经济新常态下,传统银行难以沿着老路径往下走,想过好日子确实没那么容易了。银行业全面改革的大幕已拉开,机遇与挑战并存,2017年能否开掘新一轮发展红利,在新的市场中再唱主角,要看银行敢不敢变革、会不会创新。
  《 人民日报 》( 日
(责编:崔东)当前位置: >
  银行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发生巨变
  《21世纪》:从一名家的角度,您认为现代商业银行应具备哪些特质?目前中国处于一个怎样的发展阶段?如何看待此阶段的银行盈利问题?
  牛锡明:近十年来,中国银行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这是可喜的。但是,当前银行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下行、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和互联网金融都会对银行未来的经营产生压力,以往通过规模扩张转换利润的模式在新的形势下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利润与风险是银行经营中永恒的矛盾,我认为,现代商业银行就是要在利润与风险之间做出决策,在风险可承受的范围内赚取利润。但是,利润与风险是有时差的,利润当期性与风险滞后性使决策者往往只看到利润而看不到风险,即利润与风险的错配形成了一个&美妙的陷阱&。
  欧美银行是现代的创始者,他们几百年的经验带给了我们三点启示:历史、文化和银行家。第一个是欧美银行几百年的金融史,传承了丰富的管理经验;第二个是百年银行与新银行最大的区别在于的积淀;第三个是拥有大批优秀银行家才能成就出优秀的银行。从中国近代金融史看,如果从中国通商银行算起,到现在只有110多年,现代金融史从1949年算起只有60多年,而商业银行史从1995年《商业银行法》颁布算起才有18年。这决定了中国商业银行目前还处于学习摸索阶段。
  从2002年起,受益于改革、开放和人口三大红利,中国金融业伴随着经济增长而高速发展,金融资产大幅膨胀,利润也随着资产的膨胀而大幅增长。十年间,银行业金融总资产由23万亿增加到131万亿,利润从364亿上升到1.24万亿。然而,由于利润与风险的错配在金融界经营中是永远存在的,在银行利润高增长的背后,其实隐藏着鲜为人知的风险。中国的银行业还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由于实践的历史局限性,金融机构的管理层往往容易看到现实的盈利,而忽视了潜伏的风险。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有如马拉松,好的银行不是跑得最快,而是耐力最好。不应以远期的风险换取一时的、当期的繁荣,唯此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银行业的长期盈利水平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问题。年,银行业的盈利是5万多亿(年银行业盈利47296亿),但银行业的利润上万亿元是近几年的事情。如果上溯20年,即从1992年到2002年,银行业则不是盈利,而是产生不良贷款4万多亿,其中仅五大银行和国开行剥离的不良资产就达31690亿。因此,20年间中国银行业的盈利水平没有超出平均利润率水平。目前,经济正在下行区间,面对有所抬头的不良贷款率,商业银行更应关注如何防范风险的问题,做好利润与风险的平衡。
  未来十年银行业将面临三大挑战
  《21世纪》: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调整,您认为,未来银行业将面临哪些挑战?
  牛锡明: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银行业面临的经营大环境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速趋缓和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两大基本特征。此外也加速了金融脱媒,并正在撼动百年传统银行的稳固地位。由此,我认为未来十年银行业将面临三大挑战:
  第一个是经济增速趋缓,风险压力加大,银行业需面对风险管控的挑战。近年来,金融资产大幅膨胀掩盖下的金融风险随着经济增速趋缓开始释放,银行业不良资产如退潮后的裸泳者逐渐暴露出来。如果经济增长7.5%以上,银行的不良率应在1%左右;如果经济下滑到7%,不良率会达到1.5%;如果经济下滑到7%以下,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还会明显上升。按现在70万亿贷款计算,1%的不良贷款率就是700亿的不良资产,按150%计提拨备,就是1万多亿。也就是说,银行业到目前为止的高利润,很可能将被用于支付滞后而来的风险。
  第二个是利率市场化,盈利压力加大,银行业需面对盈利能力的挑战。利率市场化意味着息差收窄,银行盈利能力下降。按一年期贷款利率6%计算,下浮30%后,利率是4.2%,一年期存款利率3%,上浮10%后是3.3%,利差0.9%,这样的利差从世界范围来看也是低的。存款竞争实际上是成本的竞争,随着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存款理财化、定期化、同业化趋势不可逆转,负债成本持续抬升。交行的存款成本近两年上升了50%,达到2.67%。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存量已达到9万多亿,利率高的可以达到8%,有时季末存款利率也可能上升到8%。在货币市场上,有一批食利者、寻租者,拿着巨额资金吃高息,甚至有些民营企业家已不愿经营,只吃利息。银行为了保持盈利,就需要找利率更高的贷款客户,而这又会进一步增加信贷风险。2011年底开始蔓延的钢贸危机已经给银行业敲响了警钟。前几年钢材价格不断攀升,楼价也节节上涨,在民间中介机构运作之下,让原本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贸易变成了一种融资方式,钢贸贷款的RAROC(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利润率)达到70%到80%,使得银行一系列风控措施落空。如今钢材价格跳水,房地产调控,钢贸商的资金链断裂。由此看来,RAROC并非越高越好, 而是要合理把握区间,增强信贷资源配置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对于信贷收益,应将一些高收益&篮子&里的&鸡蛋&拿出来,放进不同的&篮子&,在风险可控条件下促进收益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利率市场化与经济下行有可能发生叠加效应,使银行难以平衡利润与风险的压力,控制不好会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不过就目前来说,包括交行在内的中国商业银行风险仍然可控。
  6月20日的&钱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的问题。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方是&存款+拆借+央行流动性支持&,资产方是&贷款+债券&,有100多万亿,表外还有一块是理财,有9万多亿,也需要表内流动性支持。央行为了避免流动性过度膨胀和控制部分商业银行的非理性行为而阶段性地减少流动性投放,部分银行清算头寸出问题遂造成恐慌。我认为正确的方法应是先调整资产,再调整负债。当前,我国尚未摆脱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今年以来,银行总体授信总量增速较快,而在目前监管部门对金融实施总量控制的情况下,金融业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第三个是互联网金融。当前商业银行既面临脱媒压力,又面对生存的挑战。近年来,大企业金融脱媒加速,许多互联网公司、电子商务企业也已经开始借助其广阔的交易平台和庞大的交易数据进入小企业贷款领域。面对来自这几方面的夹击,银行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在数字化金融时代,基于IT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在技术上完全能够替代商业银行的功能并将彻底颠覆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盈利模式和服务模式。目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将多个传统行业重组洗牌,磁带、胶片、唱片陆续消亡,传统零售百货也面临巨大挑战。金融业也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比如证券公司的销售现在不是以固定的场所为主,而是以基于互联网的网上销售为主。我认为,未来十年,互联网金融将会颠覆银行业的经营模式。目前,交行正在积极推进电子化平台业务建设,使得传统的线下业务向线上发展,逐渐打破物理网点的局限性。与此同时,银行未来经营模式也要从过去的以网点为主向通过网络提供服务转变。
  商业银行应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21世纪》:面对来自经济下行、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三个方面的挑战,商业银行应该如何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牛锡明:商业银行能否应对好经济下行、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这三大挑战,关系到商业银行的未来。银行是顺周期行业,在经济上行期往往会伴随资产规模的增长。但中国银行业没有经历过完整的经济周期,在经济下行期怎样做好风险控制是今后几年的重要任务。利润当期性和风险滞后性是商业银行经营中永恒的矛盾。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最直接、最主要的风险还是信用风险,银行的首要工作是控制好信贷风险。资产质量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十年磨一剑。业内有观点认为,信贷风险具有&357&特征,即信贷大投放后,3年风险暴露,5年风险爆发,7年形成损失。管理信贷风险要有长期思想准备。在风险抬头的大环境下,银行经营不看谁跑得最快,而看谁耐力最强。
  在信贷风险管理中:一是要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坚守经营中的底线原则,坚持真实贸易背景,将信贷资金与客户的现金流、物流紧密结合;把控好信贷风险的关键,严禁&贷款-保证金-开承兑汇票&式的信贷自循环,把贯彻国家宏观政策与把控好信贷风险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应针对不同地区发展阶段、金融业态的差异,指定差别化发展策略,依据产业梯度转移调整信贷布局,更好地支持中西部的发展。三是要均衡地摆布行业信贷结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发挥行业信贷政策在调整信贷结构中的作用,把握行业限额管理、客户名单制、审批人资质等关键环节,信贷必须&有进有退&,不能&只进无退&。四是要更多地支持科技金融、消费金融和供应链金融。五是要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办好专营机构。六是要注意加强风险点管理,如钢贸和民间融资、理财、集群式企业、卖出回购和买入返售业务、房地产和融资平台等等。
  将风险管理体系切实延伸到全行,就要建立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要在&全覆盖、全流程、责任制、风险文化&这四个方面下功夫。首先,风险管理架构必须做到全覆盖。全覆盖的基本内涵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将风险管控的触角向外延展、向下深化,直至覆盖到各级机构和网点、各类风险和业务、各项管理和操作,比如将授信延伸到理财、投行等业务。其次,风险管理机制必须实现全流程。全流程的基本内涵是&流程为本,程序至上&。按照&前后台分离、双线控制、换手监督&的原则建立规范的审批流程,杜绝逆流程审批和领导审批。第三,风险管理体系必须有严格的责任制。严格的责任制是监督和保障风险管理体系顺畅运行的制度安排,其基本内涵是&职责明晰,失职问责&,大力推行岗位责任和管理责任认定体系。最后,风险管理内部环境方面必须营造良好的&风险文化&。其基本内涵就是&依法合规,稳健经营&,在经营管理和产品创新中守住合规底线、不触政策红线,不与监管部门博弈,借助外部监管与内部检查,强化全员合规意识。
  由资产持有型银行向交易型银行转变
  《21世纪》:在全新的宏观环境下,面对三大严峻挑战,商业银行应该如何提高转型发展能力?
  牛锡明:当前经济正处于下行期,国家在宏观总量、调整结构等方面出台了许多新的举措。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一味做大规模并不可取,而应该由加快发展向稳健发展转变。而利率市场化和资本约束也逼迫商业银行加快转型。那么,究竟应该向哪里转型呢?站在交行的角度,我认为可以由资产持有型银行向交易型银行转变,从做存量向做流量转变,这也是未来最有可能体现交行特色的经营领域。通过积极介入货币、债券、外汇及衍生产品交易等各个市场,扩大非信贷资金运作渠道和规模,优化资金投向与资产配置,在保证流动性的同时,让资产在流动中分散风险,扩大利润增长源。但是,商业银行要做到这一点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在金融界,所有的金融创新都围绕着银行,证券、基金、信托、保险的创新产品只有把银行拉上才能卖出去。这样一来,企业债、理财等产品实际上还是由银行来承担风险。利率市场化造成了银行与证券、基金、信托、、企业之间的博弈。银行怎样做到&风险的有限承担者&而不是&风险的全部承担者&,是转型中的重大考验。究竟要靠什么来实现转型发展?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要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发展道路,大力推进产品服务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同时,推动转型要学会&练慢功&,全面平衡好发展、转型与风险的关系,不能指望立竿
  见影,不能指望一夜成名。商业银行具有客户、网络和信誉三大优势。客户是银行的本钱,网络是银行的基础,而信誉则是银行的立身之本。以网络建设为例,IT网络建设投资花费很高,并且具有投资回报不确定性的特点,通过长期的建设,银行已经具备了很好的网络基础,这些都是银行的优势。
  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我认为,有几个领域监管部门应鼓励商业银行积极探索:
  一是跨境跨业跨市场的经营能力,这实际上是国际化综合化经营问题。银行依托企业走出去而国际化,依托人民币国际化而国际化。银行应全面提升跨境跨业的规模和层次,由布局阶段进入业务发展阶段,努力实现盈利收入多元化。现在令人纠结的问题是做商业银行业务还是投行业务?落地还是不落地?是设点还是并购?
  二是理财业务。理财业务是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主要业务。应鼓励商业银行更好地、规范地发展理财业务。现在有两点需要完善,第一个是建立&表外的资产负债表&,代客户管理的资产也要有资产负债表,是表外的资产负债表。第二个是改进银行的营销方式,提高信息透明度,清晰告诉客户理财风险的自担方式或分担方式。现在是客户对股票风险自担说YES,对基金风险自担说YES,但对理财风险自担说NO。这种状况需要改变。
  三是资产证券化。目前银行信贷规模庞大,每年增长8-9万亿,按11.5%的资本充足率计算,每年需补充资本金1万亿,银行和市场都难以承受。此外,风险集中于银行体系对经济发展不利,资本金约束也限制了银行信贷的增长能力。而资产证券化有利于增强资产流动性、减少利率波动风险,有利于缩减表内资产规模、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由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我国对资产证券化慎之又慎。我认为,对此问题需要辩证地看待。把引发金融危机的责任完全归于资产证券化并不公道。资产证券化曾被誉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最伟大金融创新之一&,近四十年来一直是国际金融创新活动的基石。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资产证券化被当成罪魁祸首,广受诟病。在我国,资产证券化一时成为禁区,难以启动。正像市场经济有多项缺陷,但我们不能因此放弃市场经济一样,资产证券化与证券化缺陷是两件事情,不能混淆。必须认识到,中国一方面信贷资产高速膨胀,另一方面金融创新不足,金融市场交易品种匮乏,解决此问题的突破口就在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可以缓解银行补充资本金的压力。通过资产证券化,银行可以将信贷资产转换为证券化产品,以此来盘活存量资产、缓解资本压力、分散金融风险。同时,还可以为金融市场提供新的交易品种,打通信贷、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渠道,引入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政府投资可持续问题,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高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和方法,汲取发达经济体的前车之鉴,资产证券化必将在完善中国金融市场体系,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信贷资产的供给和需求是推进资产证券化的基础。在约70万亿的信贷资产中,至少有20万亿是收益稳定、风险可控的资产,拿出10万亿实行资产证券化是没有问题的。从需求方看,规模超过10万亿的保险资金、社保基金,迫切需要寻找安全稳健的投资渠道,银行理财和信托资金也突破了14万亿。资产证券化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对风险和收益进行再分配,通过结构化设计满足多元化投资者的投资需求,进而有力地推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根据国际经验,资产证券化产品中80%以上是AAA的低风险、稳收益的优先级证券,其投资者主要是规模较大的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相对理性。资产证券化的推进,一方面将极大地促进债券市场各参与主体发展,另一方面将大大丰富资本市场高评级固定收益投资品种,满足基金、、年金、社保等稳健型机构投资者的需求。
  稳步推进资产证券化不会加大系统性金融风险。2008年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有两大原因:一是按揭的零首付,二是金融衍生产品的泛滥。按揭零首付降低了借款人的还款意愿,衍生金融产品虚假扩大了盈利,掩盖了风险。中国不存在按揭零首付,即使是项目贷款也坚持了资本金制度,&将本求利&是一项最基本的原则。在推进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持有一定比例的资产,加强银行管理风险的责任,通过杠杆率管理来有效控制衍生金融产品的泛滥。也有人担心资产证券化会不会变相扩大信贷规模?我认为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实行专项管理,并在信贷存量中扣除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互联网金融推动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变革
  《21世纪》:为更好地应对挑战,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服务模式应该如何变革?
  牛锡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将多个传统行业重新洗牌,互联网金融正在撼动百年传统银行的稳固地位,使银行面对生存的挑战。近年来,大企业在加速传统意义上的金融脱媒,如发债、上市等的同时,产、融结合也明显加快,如通过新设、并购、参股非银行和银行金融机构等多种方式渗入金融业,推进了银行的同业竞争。当商业银行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和时,却发现许多互联网公司、企业已开始借助其广阔的交易平台和庞大的交易数据进入小企业贷款领域。面对来自这几方面的夹击,银行生存空间受到明显挤压。在数字化金融时代,基于IT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在技术上完全能够替代商业银行的功能,但我认为,在实现金融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能否完全替代还是未知数。银行体系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在市场调节和政策传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只要中央银行体系没有改变,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和控制通胀的职能继续存在,银行体系作为调节市场经济,传导宏观政策的主渠道功能也就难以改变。
  面对来自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商业银行必须做出变革。从根本上而言,互联网金融的核心还是金融属性,遵守的还是金融规则。资金中介和信息中介是商业银行是金融中介的两个最基础功能,而降低交易成本、分担风险、提供流动性、缓解信息不对称是银行最主要的任务。因此,银行要成为金融平台和信息平台才能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金融行业是一个几乎没有成本的特殊行业,未来的银行服务完全有可能,也应该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二十年后,商业银行将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以个性化服务为主,由客户自服务为特征的银行。银行必须对传统的经营模式和服务模式进行创新。我认为,银行是有能力应对的挑战的。银行具有客户、网络和信誉的优势。在数字金融时代,网络是竞争客户的基础,最终要靠电子网络打天下。交行&人工网点+电子银行+客户经理&的&三位一体&网络建设就是应对互联网挑战的方式之一。在人工网点建设方面,交行确保全行网点总量长期控制在3000个以内,并重点向做大做综合、做小做特色发展;在电子银行建设方面,电子网点与人工网点的比例要达到5:1,即未来交行电子网点要达到15000个左右,电子分流率要达到80%以上;在客户经理队伍建设方面,人工网点客户经理配比要达到50%,并承担营销目标市场和客户等责任。这里要强调的是,网点和客户经理的任务不再是推销产品,而是以客户为核心提升服务并最终靠服务赢得客户。因此,维护客户、辅导客户、为客户解决疑难问题是网点和客户经理的主要职责。
  商业银行是现代服务企业,服务是银行最基本的经营方式、最主要的效益来源和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银行的品牌价值和声誉形象,关系到银行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银行基业要长青,必须坚持以服务为本,做好服务这篇大文章。服务提升,非一日之功,必须持之以恒。近年来,交行始终把服务提升作为战略性任务和系统性工程常抓不懈。一是降低投诉率,帮助客户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降低投诉率是交行打造最佳服务银行的重点。近年来,交行建立了一把手抓工单分析的机制,并大力优化投诉处理流程,加大有责投诉处罚,做好有关回访。二是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不仅包括设备完好、减少差错、流程优化、效率提高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开展服务链研究,以客户体验为中心,从服务模式、流程设计、处理办法和约束机制等角度着手,全方位制定解决方案,加快服务流程改造。交行服务链问题的提出源自我的一次乘坐航班的经历。某日我乘坐航班,飞机原定起飞时间是早晨的9:30,早晨5:34的时候,突然接到飞机取消的短信通知,当时我立即拨通了客服电话,却被告知不仅在九点上班以前无法确定改航班的确切信息,而且也无法通过客服经理改航班。由此,我想到了在的服务中,同样存在类似服务链没有连接上的问题。有效的服务链是提高效率的关键,因此交行的服务链研究不仅要研究服务链的平滑连接,还要画出服务链连接图解,并按服务链来改造流程。三是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服务。其中,服务培训是关键环节,要对员工进行系统化和精细化、专业化,使之成为合格的服务型员工。四是让网点更贴近客户、更温馨、更人性化。比如针对网点该不该为客户安装厕所、小孩滑梯等问题,在服务细节优化上下功夫,让客户感受到交行服务的温馨,提升客户满意度。
来源:网易
关键词:银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投资咨询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投资咨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 邮箱:.cn
中投顾问咨询服务
? 投资机会
热度---- 100%
热度---- 100%
热度---- 90%
热度---- 90%
热度---- 80%
热度---- 100%
?【】?【】?【】?【】?【】?【】
? ? ? ? ? ? ? ?
? ? ? ? ? ? ? ?
热点资讯排行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Copyright & 2002-.cn,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中投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转变经营理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